园艺产品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11-03 17:53:28

园艺产品的重要性

园艺产品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WTO;日本;园艺产品;贸易壁垒

我国园艺产品(蔬菜、水果、花卉和茶叶等)的总生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其总产值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作物,占到全国经济作物总产值的70%以上。尤其是跨入21世纪后,我国的园艺产品出口贸易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其中,日本是我国园艺产品出口中最主要的亚洲市场所在地。然而日本高筑的贸易壁垒,特别是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如2006年颁布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使得我国对日的园艺产品出口受到影响:出口竞争力下降,市场占有率优势不再,也造成贸易壁垒连锁反应,使我国农民福利受损。

一、日本园艺产品产生贸易壁垒的机理分析

日本国内市场对园艺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光靠国内的生产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日本本国仍然制定了园艺产品的出口计划,国内园艺产业却存在着发展矛盾等问题。一方面,日本需要外国的进口填补国内市场的缺失。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出口计划,试图扭转依赖外国进口的现状,并结合各类所谓“合规性”贸易壁垒。对进口园艺产品设置障碍。

(一)日本发展园艺产品的矛盾分析

二战后,日本园艺产业开始出现衰退的趋势,其建立在农户家庭基础上的传统经营模式不能满足新的发展要求,且存在以下矛盾,影响了园艺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1.园艺产品生产成本高与国际市场价格低的矛盾

由于日本的农业劳动力急剧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昂贵。无法满足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园艺业的人力需求:而园艺经营规模偏小,限制了高科技农业机械化大生产作用的充分发挥:日本政府的高度保护政策,进一步使得生产成本上升。如日本虽说是果品比较发达的国家,但在国际上而言,其果品价格相对于其他国家却是相对偏高的。因而,由于缺乏价格优势这一项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日本园艺产业要面临国际市场的冲击,过高成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比较优势无法显现,自给率下降。

而我国丰富的农村劳动力及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正好能够弥补日本本国的人力成本劣势,降低其园艺产业的生产、加工人力成本。为其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此外。我国园艺产品的出口价格整体上一直低于世界平均价格,出口到日本后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日本本土园艺产品的高成本与国际的低价格二者的矛盾。因而。我国园艺产品以其明显的人力成本和价格优势成为出口日本的比较优势农产品,并在日本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传统种植结构与经济效益低下的矛盾

由于日本政府常年奉行高度的农业保护政策,遵循保守的传统园艺产业经营模式,因而其园艺作物缺乏科学合理的结构调整,种植类型单一,产品经济效益较低。另外,日本目前从事园艺产业的群体大多集中于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园艺产品收入对于拥有退休金及社会养老保险的他们来说,仅仅是一项额外收入来源。因此园艺工资收入对其缺乏内在的激励作用,不能很好的促使其积极改变原有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致力于园艺产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和进一步发展。

相反,我国地大物博、气候丰富,为各种园艺产品的种植培育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并且园艺产业在我国一直颇受重视,各地均大力提倡对蔬菜、瓜果和茶林等园艺产品的合理种植、科学维护与精心经营,现已造就了一大批名优产品。同时,我国注重对园艺业进行适时的结构调整,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3.农协服务与对外贸易的矛盾

日本农协成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为日本园艺产业在内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近年来,日本园艺对外贸易频繁,产品进口量大,降低了本土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严重影响了园艺农户的经营效益。在恶化的经营环境下,农协开始弱化其对园艺产业的扶持和协助。这又进一步增加了广大园艺产业经营者应对进口产品冲击的风险和困难,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与此相比,我国园艺产业的各个行业协会不仅没有退化其服务,还不断完善自我,以产品出口的信息提供和规划指导为主旨,协助我国园艺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日本园艺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

日本政府制定农产品出口计划,截止到2013年,农产品出口额将达100万日元,而水果是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品种。日本新泻县厅组织上千万日元的预算,支持农产品出口,解决高额的运输费以及相关费用等,降低出口成本。如2005年日本水果出口量便达26000吨,比2004年增加了42%,仅中国台湾的进口量就达7成。

我国加入WTO后,近几年关税壁垒日显减弱,贸易壁垒的重点逐步向技术壁垒。环境壁垒转移。为了保护本国园艺产业及农户的利益,日本采取了大量的手段来限制国外产品的大量涌入,虽然是园艺产品进口大国,其变相的国内支持与补贴依然存在,以及严格的反倾销措施,以保护环境,食用安全,国民健康等为由,设置环境贸易壁垒,并逐年升级各项壁垒,严重制约我国园艺产品的出口。

二、以WTO成员国身份抵制贸易壁垒

在多哈回合谈判中,日本就园艺产品的关税削减,市场准入等贸易问题持以下立场:首先,继续推行WTO许可范围内的高度非关税保护政策,对易腐烂,季节性强的园艺农产品扩大其特殊保护措施范围;其次,在农业谈判中,为其高度的农业保护不断寻找手段,如为保障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而提出的非贸易关注问题,并争取韩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支持。日本为使本国园艺产品少受外国进口的冲击,站在进口国的立场。要尽可能的提高进口贸易壁垒,其非关税壁垒名目繁多,隐蔽性极强。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我国已经开始反壁垒行动。

(一)依据WTO协议抵制不合理壁垒

我国园艺产业对日本违反WTO相关规定的贸易壁垒。做到一经发现,坚决抵制,将壁垒对我国园艺产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到最小。如2004年4月22日,江苏省紫菜协会向商务部提出申请,依据《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日本政府对我国紫菜和调味紫菜的进口限制措施违反了WTO相关协定,给我国相关产业构成了出口贸易壁垒,并造成了损失。商务部立案后进行了实地调查。并与日本政府相关部门磋商后,最终就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中方贸易壁垒的调查问题达成了一致。

园艺产品的重要性篇2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法

第二章 园艺产品市场调查的可行性及计划流程

一、园艺产品市场调查可行性

二、计划进度以及流程

第三章 园艺产品市场需求调查

一、园艺产品市场规模(需求量)

二、园艺产品细分需求领域调查

三、园艺产品细分需求市场份额调查

四、园艺产品细分需求市场饱和度调查

五、园艺产品替代行业影响力调查

第四章 园艺产品市场供给调查

一、园艺产品市场供给总量

二、园艺产品市场集中度

三、园艺产品产业集群

第五章 园艺产品产品价格调查

一、园艺产品价格特征分析

二、园艺产品主要品牌企业价位分析

三、园艺产品价格与成本的关系

四、园艺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第六章 园艺产品产品进出口调查分析

一、园艺产品产品出口分析

1.我国园艺产品产品出口量额及增长情况

2.园艺产品产品主要海外市场分布情况

3.经营海外市场的主要园艺产品品牌

4.国际经济形式对园艺产品产品出口影响的分析

二、园艺产品产品进口分析

1.我国园艺产品产品进口量额及增长情况

2.园艺产品进口产品的主要品牌

3.影响园艺产品产品进口的因素

第七章 园艺产品市场竞争调查

一、技术竞争

二、原材料及成本竞争

三、产品定位竞争分析

四、区域市场竞争

五、品牌影响力

六、价格竞争

七、园艺产品产品主流企业市场占有率

八、影响园艺产品市场竞争格局的因素

第八章 园艺产品市场渠道调查

一、园艺产品细分市场占领调查

二、园艺产品销售渠道调查

三、园艺产品销售体系建设调查

第九章 园艺产品产品用户调查

一、用户对园艺产品产品的认知程度

二、园艺产品用户的关注因素

1.功能

2.产品质量

3.价格

4.产品设计

三、园艺产品目标消费者的特征

第十章 园艺产品品牌调查

一、园艺产品品牌总体情况

二、园艺产品品牌传播

三、园艺产品品牌美誉度

四、商对园艺产品品牌的选择情况

五、主要城市市场对主要园艺产品品牌的认知水平

六、园艺产品广告

第十一章 园艺产品重点细分区域调查

一、华东地区

1.华东地区园艺产品发展现状

2.华东地区园艺产品发展特征分析

3.华东地区园艺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二、华南地区

1.华南地区园艺产品发展现状

2.华南地区园艺产品发展特征分析

3.华南地区园艺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三、东北地区

1.东北地区园艺产品发展现状

2.东北地区园艺产品发展特征分析

3.东北地区园艺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四、华北地区

……

第十二章 园艺产品产品重点企业调查

一、园艺产品企业核心竞争力调查

二、园艺产品企业市场综合影响力评价

三、园艺产品企业运营状况调查

第十三章 国内主要园艺产品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一、XX-XX年园艺产品行业利润分析

1.XX-XX年园艺产品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2.不同规模园艺产品企业的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3.不同所有制园艺产品企业的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二、XX-XX年园艺产品行业销售毛利率分析

三、XX-XX年园艺产品行业销售利润率分析

四、XX-XX年园艺产品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五、XX-XX年园艺产品行业净资产利润率分析

六、XX-XX年园艺产品行业产值利税率分析

第十四章 国内主要园艺产品企业成长性比较分析

一、XX-XX年园艺产品行业总资产增长分析

二、XX-XX年园艺产品行业净资产增长分析

三、XX-XX年园艺产品行业利润增长分析

四、XX-2019年园艺产品行业增长预测

第十五章 国内主要园艺产品企业偿债能力比较分析

一、XX-XX年园艺产品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

二、XX-XX年园艺产品行业速动比率分析

三、XX-XX年园艺产品行业流动比率分析

四、XX-2019年园艺产品行业偿债能力预测

第十六章 国内主要园艺产品企业营运能力比较分析

一、XX-XX年园艺产品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二、XX-XX年园艺产品行业应收帐款周转率分析

三、XX-XX年园艺产品行业存货周转率分析

四、XX-2019年园艺产品行业偿债能力预测

第十七章 园艺产品产品市场风险调查

一、园艺产品市场环境风险

1.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园艺产品市场风险的影响

2.汇率变化对园艺产品市场风险的影响

3.宏观经济变化对园艺产品市场风险的影响

4.宏观经济政策对园艺产品市场风险的影响

5.区域经济变化对园艺产品市场风险的影响

二、园艺产品市场产业链上下游风险分析

1.上游行业对园艺产品市场风险的影响

2.下游行业对园艺产品市场风险的影响

3.其他关联行业对园艺产品市场风险的影响

三、园艺产品市场政策风险分析

1.园艺产品产业政策风险

2.园艺产品贸易政策风险

3.园艺产品环保政策风险

4.园艺产品区域经济政策风险

5.园艺产品其他政策风险

四、园艺产品市场风险分析

1.园艺产品市场供需风险

2.园艺产品价格风险

3.园艺产品行业竞争风险

五、园艺产品市场其他风险分析

第十八章 园艺产品市场调查结论及发展策略建议

一、园艺产品市场调查结论

二、园艺产品营销策略

1.园艺产品企业价格策略

2.园艺产品企业渠道建设与管理策略

3.园艺产品企业促销策略

4.园艺产品企业服务策略

5.园艺产品企业品牌策略

三、园艺产品投资策略

1.园艺产品子行业投资策略

园艺产品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园艺;管理;人才;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270-03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的深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国家对农业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同时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也要求高等院校适应社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3]。园艺专业作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传统老牌专业,如何响应科技化、信息化园艺产业发展需要,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适应社会改革的需要,培养出新型的、高质量的管理型园艺复合人才是园艺专业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

二、我国园艺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园艺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果树、蔬菜和花卉的产量均已达到世界第一位,但产业的现代化程度,仍和世界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现在园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4]。

1.园艺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低。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园艺生产者主要以农民为主,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同时由于受到我国农业生产传统习惯的影响,农业合作社等农业合作组织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松散式经营,且多专注生产,规模较小,缺乏对园艺产品市场的综合了解、分析和商业化运作,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反馈于生产。

2.园艺产品品牌、品种观念欠缺。品牌作为产品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之一。我国作为世界园艺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园艺产品名优品牌或高附加值产品极少,贸易主要以原料或半成品的形式为主。同时我国自有优良品种稀少,新品种选育缓慢,品种结构不合理,缺乏具有竞争力的良种亦阻碍了园艺产业化进程。故现阶段应该拓宽园艺产品品牌或品种发展道路,增加其发展的影响力、创新力和持久力。

3.栽培管理技术相对落后。近些年,我国园艺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但栽培管理技术却没有及时跟进,导致产业化主要依靠粗放经营的外延式增长,没有实现质量上的飞跃,单产和优质果率较低。栽培管理技术落后主要包括:栽培人员素质低、栽培科技含量低、肥水管理水平低、病虫害防治技术低等,特别是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和贸易的重要限制因子。

三、管理型园艺复合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管理型园艺复合人才是指为满足园艺产业市场化和农村建设的需求,在拥有园艺生产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具有较好的园艺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且可实现土地、资本、信息、市场等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推动园艺产业市场化进程的人才。据农民日报和中国农业新闻网调查发现,农民现在反映最多的问题是农业科技服务的不足,农业人才的缺乏,故管理型园艺复合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园艺产业市场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我国园艺产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期,产业的重组、联合、资源调配和品牌建设等亟需园艺管理型人才;且新农村建设对管理型人才的要求更高。其次,园艺产业的管理和技术已经不仅是指田间管理,而是经济学、园艺学、生态学、农机学、信息学等学科的综合利用,园艺科技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亟需园艺管理型人才。最后,大园艺产业还涵盖了贮运和加工,实现园艺产品综合效益需要管理型人才的支持。

四、管理型园艺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现在转型期的我国园艺产业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和质量要求更高,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园艺人才培养和创新的重要基地,人才的类型和质量至关重要,故提升学生市场竞争力,是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1.提高园艺专业认知程度。受传统观念影响,农科类专业普遍不受欢迎,甚至部分高校教师也存在被动择业的现象,其思想仍停留在“脸朝黄土背朝天”式的农业发展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工作懈怠,所以进行管理型复合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整个社会对专业本身及发展程度的认知,即现代农业具有新的耕作制度和运作模式,已实现与现代科学的有效结合。教学过程中提高专业认知程度的首要任务是使教师和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了解现代园艺产业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农业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从思想水平层面上提升专业认知度。其次提高学生认识园艺产业重要的经济地位,包括农业的附加经济价值,解决长期以来农业经济价值低、农业产值低的思想观念,实现低投入、高收入、高效益的园艺发展思想。最后应加强教师和学生对园艺产业整个链条的了解和认识,在现实层面上实现整个现代园艺产业链的深层次认识。

2.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管理型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管理型园艺复合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园艺学专业的基础上,实现“大园艺学科”,并与园艺产业市场接轨,这将会在园艺产业的现代化、市场化运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园艺由“田间”走向“市场”。但现在园艺类本专科多侧重在园艺及相近学科的学习,跨学科课程涉及较少,所以提高园艺学管理人才的培养应在原来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以专业选修课或公选课的形式进行知识补充,使课程体系覆盖整个园艺产业链,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课程体系的多样性建设要处理好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实验课和实践课之间的关系,课程体系既要覆盖广,又要突出重点,层次清楚。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基础课、专业课作为人才培养的必选课程应重点实现学科配套,在体系专业性的同时加强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相关课程设置,实现大学科交叉。公共选修课课程作为学科知识的外延,其建设尤为重要,应纳入园艺教学大纲建设,并针对专业建设特点制定相应的课程大纲,以实现知识系统、全面化教育。

3.提高师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师资队伍高质量人才培养建设的关键,是高校特色形成和优势体现的根本,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优良教育的保证。然而近年来大学发展过快,虽然人数在急剧增大,但教学“软件”及“硬件”并没有实现同步发展。主要表现为优秀教师资源的缺乏、教师知识体系陈旧以及前沿科学知识的缺乏,教学内容没有实现质的变化;同时实验和实践设施不能满足师生要求,更新缓慢且部分与市场脱节,所以加大师资和教学设施投入是管理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师资水平建设首先应加强广大教师的培训,包括教师对新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吸收和拓展,同时建立“新老教师互助”,共同带动教学发展。其次应加强实验和实践基地建设,利用校内知识平台搭建现代化产业模式基地;同时还要通过校办基地、实习工厂或直接与企业联合的方式加强教师和学生市场化园艺产业的教育,实现“产学研”。

4.管理型园艺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管理型园艺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主要是通过高等农业院校教育为主、市场为辅的联合或合作教育模式,实现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培养机制可采用现在多数高校采用的3(学校)+1(市场)的方式。学校任务主要包括师资力量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学生教育三个方面;市场则主要通过学生实习的方式对学校培养管理型人才的结果进行检验,并将结果反馈给学校以调整课程体系或培养方案建设,以使培养的学生更加切合园艺产业市场的需求,这样经过学校和市场的反复交流,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才能真正适应市场,并减少进入社会的磨合期。

五、小结

2012和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才培养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关键[1,5]。在现代园艺产业发展模式下,社会对管理型农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故高等农业院校应该通过学生心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和基础建设等,完善园艺专业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市场适应能力,为我国园艺产业的发展提供优秀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瞿振元.高等农业教育改革要适应“三农”新变化[N].中国教育报,2009-03-09.

[3]吴凤芝,霍俊伟,栾非时.关于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74-76.

[4]李瑞云,张华.我国园艺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4):67-70.

[5]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摇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3-02-01.

园艺产品的重要性篇4

1.园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 我国的园艺生产多为个体分散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土地分散,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加之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很难控制园艺产品的种植面积,使园艺产品种植计划性不强,面积变动大,从而造成价格波动过大,过剩“卖难”问题十分突出。

1.2园艺产品利用形态多为生鲜状态,运输途中损失大 园艺产品利用形态多为生鲜状态,一般含水量在90%以上,加之园艺产品采后处理相对落后,园艺产品的加工程度不高,采后处理链尚未形成或不规范,造成运输途中损失严重。据统计,我国蔬菜每年在地头和流通过程中损失浪费率占产量的l/3。

1.3品牌化率低 虽然我国是世界果品、蔬菜、花卉生产大国,苹果、梨产量为世界第一,柑橘产量仅次于巴西和美国,但我国的园艺产品大多以原料或半成品的形式出口,没有龙头品牌,没有高附加值或精深加工的产品。我国的园艺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只能赚取廉价的劳务费,而劳动力成本正在迅速上升,过去生产中的成本优势将逐渐弱化。

1.4对园艺产品的安全生产重视不够 一方面是人们对食品安全高度敏感,另一方面是对生产环节的控制和监管很难到位。虽然我国是世界果品、蔬菜、花卉生产大国,但由于农药、化肥残留超标,仅有5%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许多发达国家出于对食品安全性和贸易保护主义考虑都相应出台了技术贸易限制措施,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准入门槛。

2.园艺产业发展趋势

2.1正在向适度规模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 园艺产业在政府引导、企业带动、重点户示范等多项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正在向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生产的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通过培养园艺产品经纪人、加强流通环节管理等措施,正在形成各环节有机结合、利益共享的产业结构,有望实现园艺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经营。通过园艺经纪人跑市场、摸行情,哪里市场紧缺就把产品运往哪里,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种植一些价格高、市场潜力大的时令园艺产品。通过建设具有区位优势和重要集散功能的批发市场,增强大流通枢纽,以及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综合功能,来加强流通管理。

2.2各地优势园艺产业和品牌商品发展迅猛 我国有丰富的名特优园艺资源,政府正在通过大力推进“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一村一品”工程,来挖掘和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各地的优势园艺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目前,我国的园艺产业正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加速发展,城乡居民对安全优质园艺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呈快速增长态势。提倡无公害、绿色、有机园艺产品的生产,有品牌、有商标已成为发展趋势,“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质量体系正在建立,因此,无公害、绿色、有机园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2.3以观光、休闲园艺为主题的产业快速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郊等许多地方,以观光、旅游、采摘等为主的休闲园艺、生态餐厅等迅速发展,都市农业提上发展日程。把现代农业展示、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走果、菜、花综合经营发展的道路,集农业生产、生态建设和愉悦身心于一体,实现了城乡互动,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都市农业具有保障生活、发展经济、平衡生态、旅游休闲、出口创汇、教育示范、致富农民等作用,有参与体验(采摘等)、展示示范(观摩教育)、休闲疗养等形式,如今已经日益成为大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发展园艺产业的对策和措施

3.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园艺产业 根据各地资源禀赋的差异,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生产具有当地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适于当地自然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的有特色、高附加值的优势园艺产品。根据各自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点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 发展园艺产业,不要盲目跟风,要立足资源优势、气候优势,因地制宜走特色化道路。

3.2采取差异化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以及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消费市场不断细分,消费习惯的多样性正在形成,要求产品多样化、高营养、无公害,因此园艺产品要在生产安排上合理布局,形成特色,一是要合理搭配品种,在产品上实现差异化;二是要在茬口安排上实行多样化,错开播种期,实现同一上市期的产品种类多样化和同种类产品的不同上市期。只有细分市场,合理定位,实现差异化(迷你型、保健型、休闲观光型),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任何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而不是可以长期保持的,所以在持续壮大核心业务的同时,不断微调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3.3实施品牌战略,为园艺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消费者对品牌和名特优园艺产品的追求正在增加,因此,要求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增加产品中有机园艺产品、特色园艺产品等高质高价产品的比例;在通过注册商标大力开展品牌经营的基础上,结合地理标志、无公害认证等措施,打造绿色有机园艺产品。 一个园艺产品发展的好坏,与社会的发展水平、社会环境、政府支持、产品包装、营销策划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最终能够走多远关键在于园艺产品本身的内在质量。所以,取得了商标、地理标志,获得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还需要在产品的内在品质上下功夫。

3.4加强营销,保持园艺产业持续发展 采取多措施、多角度的营销策略,形成多元化的市场营销模式,如现场展示、展览会、展销会、节假日礼品盒礼品箱、超市直销等,还有保健、教育、采摘、娱乐、体闲等各个方面。在园艺产品的营销中,口碑的重要性不能忽视。特别是当口碑出自于具有说服力的人,并且配合最佳时间、地点会创造极大的产品知名度,营销适时介入,就可以让这些知名度刺激出销售订单。所以,有了好的产品,打造了品牌,还要做好产品的营销服务,才能保持产业的持续发展。

3.5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争取政策扶持 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以及相应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园艺产业的发展,要善于搭上国家政策扶持这趟便车。现在国家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各种安全认证、地理标志的申请与认证等,许多地方政府会相应地出台一些鼓励措施,或者政府出面举行一些推介活动。

园艺产品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园艺产业;设施园艺;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设施园艺生产是一个巨大的工程,现在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处在全面调整、提高的关键时刻,本文对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所该采取的举措和政策进行讨论。

一、、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正确的规划引导

我国设施园艺规模已很大,但无权威性发展区划,也没有出台省级以上发展计划。缺少统筹规划引导,发展方向不清晰,各地的发展设施园艺随意,市场定位和设施功能不精,某些设施园艺生产基地规划设计不科学,水电路不配套等。

2、在春季和冬季安全生产的隐患比较大

目前我国设施园艺存在生产安全隐患,盲目追求超大型大棚,棚室修理更新不及时,采光保温设计不科学。那些采光保温设计不合理的温室,就是低温冷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

3、过量施肥加剧连作障碍

过量施肥加重设施园艺连作障碍的问题普遍存在。土壤连作障碍主要体现在土壤酸化、养分和生态失衡,次生盐渍化等。

4、低温高湿使病害发生严重

因我国设施园艺生产推崇的是节能栽培技术,大棚里夜温低、湿度高为普遍状况,同时农户健康栽培防病意识弱,加重大棚环境的低温高湿状况,导致灰霉病、霜霉病等低温高湿病在设施蔬菜生产上呈严重态势。

二、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对策

1、改革管理体制,组建园艺管理部门

设施园艺业发展出现诸多的问题和发展水平处于低迷状态的原因,首先是我国缺乏设施园艺产业职能部门管理及农业体制不合理。生物、工程、环境3大学科与领域技术与产品不可缺少。避开设施园艺产业盲目发展及重复建设,指引我国的设施园艺产业协调的持续发展。

2、强化冬春安全生产

首先,要尽快审议已有的园艺设施标准,制定完善设施园艺标准体系框架,启动制定修订程序,优先进行节能日光温室标准制定修订,明确分区域的优型结构指标体系,尽早实施。其次,要认真做好科学规划工作,在坚持向优势区域聚集的原则下,按照产地环境条件优良、目标市场明确、区位优势显著和气候适宜等进行统筹规划布局;按照构架坚固、性能优越、造价合理的要求和最新的棚室国家准规划设计当地的设施园艺产业;规划设计完成后,应组织业内专家评审,并按照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修改完善后组织实施。第三,要按照差别激励原则,尽快梳理完善各地各级扶持发展设施园艺产业的政策措施,通过实行有差别的财政补贴政策,加大对按照优型架构标准新建和改造棚室、及时进行棚室修缮更新的补贴力度,并坚持严格按标准验收合格后兑现补贴金,鼓励发展优型棚室,减少“巨型”棚室和低劣棚室,促进设施园艺生产者按照安全使用限期进行棚室修缮更新,最大限度地消除设施园艺安全生产隐患。

3、综合治理连作障碍

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坚持定期化验土壤,确定合理的目标产量,按照推荐配方施肥,鼓励施配方肥,克服过度施肥。每667m2基肥施入量畜禽粪要控制在5m3以下,当土壤EC值达到栽培作物发生生理障碍临界点时停止施肥。二是坚持合理轮作,最好是定期与玉米等大田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定期实行水旱轮作。三是坚持施用生物有机肥或利用夏季休闲期种植苏丹草、甜玉米、豆科作物等,对土壤进行生物修复。四是利用夏季进行高温闷棚或采用热水灌注法进行土壤消毒。五是采用嫁接换根及其他健康栽培措施,增强蔬菜作物的抗性。六是增施禾本科秸秆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缓冲性能。

4、预防低温高湿病害

低温高湿病害,是由于棚室内夜温偏低,空气湿度达到过饱和,导致作物茎叶表面结露形成露珠或水膜,病菌孢子借助露珠和水膜萌发侵染。防治的关键是要将棚室气温控制在露点温度以上。我国防治设施园艺作物低温高湿病害也应立足于提高棚室夜温,防止露点温度的出现或有效推迟其出现的时间。发展轻简增效设施园艺轻简增效,是我国现代农业也是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5、利用市场调节,加强园艺的宏观管理

我国的设施园艺基本分成3种形态:第一种是现代化的科技园区,由政府兴办,一大二公,其中问题不言自明;第二种是农民自己的设施产业,目前占我国设施园艺产业的主流,农民自己经营,市场调节,无系统生产、服务与销售机制;第三种是私人投资的设施园区,经营方式拥有一定竞争力,但是经受行业外部混乱软环境之苦,同样无法对付设施园艺产业发展面对的设施材料、设备、生产项目及品种选择、调研市场信息、产品销售渠道开展等问题。3种形式各行其道,处于一种盲目的发展。面对设施园艺产品的国际国内庞大市场,应把效益作中心,制订金融及税收政策,逐步促进生产的规模化、栽培的专业化、产品的品牌化发展,推进产业化进程。

6、加强技术和人才培养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和培训体系,结合教育和科研单位、企业多角度多层次,经广播、书籍和网络等各类方式,大大普及设施园艺的知识。切实加强培训设施园艺生产者的技术,培训一批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合格要求的人员,形成对不同层级生产者的技术指导,提高设施园艺生产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使广大农户看见、学到,加速了新技术、新产品等推广应用。

7、完善国家相关政策

(1)政府的投资政策

政府关注的各种项目中,应争取获得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资金。各级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农发基金用于发展设施园艺,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设施园艺的积极性,促进设施园艺小区向规模化发展。应优先安排从事设施园艺产业的科研、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经费。优先解决例如技术推广、植物防病、土壤施肥等紧急的实际问题。加强对设施园艺的技术教育,培养拥有一定设施园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新型农民。

(2)税收政策

虽然我国设施园艺已经形成了产业,但它

还是初级阶段,所以,在税收政策上应对设施园艺行业的提供尽可能的优惠政策,促进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更好发展。各类检查站、收费站优先放行运输园艺产品的车辆,减半收取在高速公路上运输园艺产品时的路桥费,用这些作法确保畅通运输园艺产品的绿色通道,为设施园艺的发展壮大提供方便。

8、完善技术服务,确保设施园艺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抓好科技服务体系。相关部门把工作重点延伸到设施园艺产业技术服务上来,落实技术措施和技术指导人员,做好农民技术培训,组织好种子、种苗供应。二是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品种和茬次。坚持依托国内市场,通过对全国各大市场和产地的深入了解分析,选择种植品种,安排好上市时间,提高经济效益。根据赤峰地区特点和市场需求,主推了设施“两优五化三控”集成配套技术(即“二优五化三控”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和优型棚室结构;高效化茬口技术、集约化育苗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棚室管理机械化;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棚室环境调控技术和抗土壤连作障碍调控技术),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农民建设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极大地解决。

9、完善土地流转,推动设施园艺产业发展

土地调整是关系设施园艺产业规模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此各地采取多种方式(如反租倒包、农户互调、直接租赁等)加快土地流转。加大政策宣传和引导,提高对土地流转重要性的认识,正确处理好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推进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调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从事设施园艺产业的积极性,土地流转对促进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应从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加快产业化发展等方面促进土地流转,支持设施园艺产业健康发展。

结束语

设施园艺作为我国的一项新型产业,它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也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而且,设施园艺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是我国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的重要途径,并将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将为世界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郭世荣,孙锦,束胜等.我国设施园艺概况及发展趋势[J].中国蔬菜,2012.

园艺产品的重要性篇6

动密集型产业,比较效益高,有利于解决就业、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以我县设施蔬菜为例,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效农业发展,以土地流转促进高效农业的规模化发展,通过实施“政府引动、政策调动、科技驱动、市场牵动、典型带动”战略,高效农业发展如火如荼,连续5年效益持续上升。今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1.38亿平方米,高效农业面积达6069.7万平方米,受益人数达18万人,建成了吕村绿康、天康、瓦店富源、福康、白璧吉康、蒋村丰润、永和今鳞等各具特色的高效农业园区31个。高效农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一季生产、四季消费的经营模式,开始由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转变,高效农业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二、安阳县园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

园艺生产多为个体分散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土地分散,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加之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很难控制园艺产品的种植面积,使园艺产品种植计划性不强,面积变动大,从而造成价格波动过大,或过剩卖难,或紧缺价高,问题十分突出。

(二)园艺产品利用形态多为生鲜状态,运输途中损失大

园艺产品利用形态多为生鲜状态,一般含水量在90%以上,又由于园艺产品产后处理相对落后,园艺产品的加工程度不高,产后处理链尚未形成或很不规范,造成运输途中损失严重的现状。

(三)品牌化率低

园艺产品大多以原料或半成品的形式销售,没有龙头品牌,没有高附加值或精深加工的产品,园艺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只能赚取廉价的劳务费。

(四)园艺产品的安全生产重视不够

一方面是人们对食品安全高度敏感,另一方面是对生产环节的控制和监管很难到位,迫切需要加强对农产品、食品的药物残留监控。

(五)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

设施农业生产高投入、高产出、高技术和高风险的特点,决定了其必须走产业化发展之路。然而,当前县设施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投入不足,缺乏组织性,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规模小、数量少、发挥作用小,品牌意识薄弱,市场竞争能力不足,龙头企业和农户尚未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对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够。

(六)市场销售网络不健全,缺乏现代化的营销模式和营销体系

专业销售人员、市场人员太少,坐等收购商上门的多,主动出去跑市场的少,传统的地头批发、市场销售模式多,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新型模式少。

三、发展园艺产业的对策和措施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园艺产业

发展园艺产业,不要盲目跟风,要立足资源优势、气候优势,因地制宜走特色化道路。前几年富士苹果好销,许多地方就把原来的果树砍了换成了富士,可是现在有些人要吃原来的国光苹果而且是小国光。陕西一个农民,原来种植的苹果品种是秦冠,在大家都跟风改种富士时,他考虑到秦冠不错,在生产上好管理,又没有大小年,就保留了下来,现在他的秦冠苹果卖得很火。因此,发展园艺产业,一定要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我县特色的园艺产业。

(二)采取差异化战略,推动市场竞争力提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以及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消费市场不断细分,消费习惯的多样性正在形成,要求产品多样化、高营养、无公害化,因此要求园艺产品的生产安排上合理布局形成特色,一是要合理搭配品种,在产品上实现差异化;二是要在茬口安排上也要实行多样化,错开播种期,实现同一上市期的产品种类多样化和同种类产品的不同上市期。只有细分市场,合理定位,实现差异化(迷你型、保健型、休闲观光型),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实施品牌战略,为园艺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品牌和名特优园艺产品的追求正在增加, 提倡无公害、绿色、有机园艺产品的生产,有品牌、有商标已成为发展趋势,因此要求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增加产品中有机园艺产品、特色园艺产品等高质高价产品的比例;在通过注册商标大力开展品牌经营的基础上,结合地理标志、无公害认证等措施,打造绿色有机园艺产品,使园艺产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高效农业要围绕上规模、上档次、上品

牌、上效益的思路,要提高名、优、特、稀蔬菜和瓜果品种生产比重,实施品牌销售,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营销,保持产业持续发展 采取多措施、多角度的营销策略,形成多元化的市场营销模式:现场展示、展览会、展销会、节假日礼品盒礼品箱、超市直销等,还有保? ⒔逃⒉烧⒂槔帧⑿菹械雀鞲龇矫妗T谠耙詹返挠?

中,口碑的重要性不能忽视。特别是当口碑出自于具有说服力的人,并且配合最佳时间、地点会创造极大的产品知名度,营销适时介入,就可以让这些知名度刺激出销售订单。吸引一个新顾客所耗费的成本大约是保持一个现有顾客的5倍,顾客流失率降低5%,利润能增加5%~85%。所以有了好的产品,打造了品牌,还要做好产品的营销服务,才能保持产业的持续发展。

(五)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争取政策扶持

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以及相应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园艺产业的发展,要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县政府要相应地出台鼓励措施,或者出面举行一些推介活动,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地理标志的申请与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的申请和认证等,比如,由地方政府主持举办的与当地特色园艺产品有关的节日,如:河南洛阳的牡丹节、寿光的蔬菜博览会、内黄的红枣节等等,有力的支持了当地特色园艺产业的做大做强。

(六)科学种植,持续发展

目前,连作是制约设施园艺特别是蔬菜产业持续高效发展的瓶颈,盲目扩大高山蔬菜的种植面积就面临着环境被破坏的危险。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发展园艺产业,也应探求既能实现发展目标,又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寻求农业持续发展之路。

园艺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只是应对污染的策略,还包括 水土保持、土壤性状稳定和高效的肥源;节水和旱作、高产高效、节约能源等问题。因此,今后必须发展旱作农业,当前最迫切的是节水、增肥和高效问题,我国是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肥料短缺在整个农业上是普遍的,园艺业也很严重,仍然靠圈肥和化肥是不现实的,实行绿肥制、生草制,或绿肥与作物轮作制,是未来园艺业、乃至整个农业解决肥源问题的根本途径。高效是园艺业面临的迫切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力必然越来越少,农业不能靠劳力密集来解决,因此,要发展园艺业机械化、简易化,提高劳动效率和效益。

园艺产品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园林建筑;装饰;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一、园林建筑装饰设计

1、构思与布局

园林的建筑装饰多以园林小品为主,其设计理念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不能对事物进行简单地模仿,要寓情于景,使其具有丰富的感染力。对其构思和布局的设想要结合建筑装饰的实际情况,布局具有一定的层次感,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同时对其位置的设置可以根据相关的设计原则来进行。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周围的景观,环境,水体以及建筑等等。游人的观赏顺序和视野的广度都应该是建筑装饰设计所考虑的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园林的建筑装饰要体现出自然和人的和谐关系。这样才能达到园林建设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构思和布局上,需要设计师们更加重视,找到灵感,最大限度的体现园林的艺术感。

2、比例与尺度

美的东西就是要“恰到好处”。功能、审美和环境空间是决定园林小品尺度的主要依据,正确的尺度关系应与功能、审美要求相一致,和环境相协调。建筑装饰中园林小品的尺度是否正确,没有绝对的标准,不同的艺术意境有不同的尺度感。在园林中究竟取何比例为宜,应取决园林小品与环境配合的实际需要。园林小品设计需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永远把握与环境内涵和韵味相适应的比例关系,产生协调之美,取得神与形的完美统一。

3、色彩与质感

色彩与质感是决定园林建筑装饰最终艺术感染力的关键要素,两者在表现上具有双重属性,并相互影响。利用好材料在色彩、质感上的特点,并依托其产生节奏、韵律、对比、均衡等构图变化,就有可能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提高艺术感染力。

4、多样与统一

园林建筑装饰设计要与总体规划的艺术风格相协调,既要有变化,又要有自己的风格,统一但不单调,丰富而不凌乱。应因地制宜或因情制宜的合理布局和设计构思,这是实现多样与统一的前提。

5、功能与技术

园林建筑装饰绝大多数均有较强的实用意义,在园林小品设计中除满足装饰要求外,应通过提高技术水平,逐步增加其服务功能。另一方面,技术是设计的前提和保障,设计也应充分考虑技术的可实施性。

二、园林建筑装饰设计的发展前景

1、人性化

现代园林设计在满足人们实际需要的同时,追求以人为本的理念,并逐步形成人性化的设计导向,在造型、风格、体量、数量等因素上更加考虑人们的心理需求,使园林更加体贴、亲近和人性化,提高了公众参与的热情。如公园座椅、洗手间等公共设施设计更多考虑方便不同人群的使用。

2、生态化

当前,人们越来越倡导生态型的城市景观建设,对公共设施中的园林小品也越来越要求其环保、节能和生态,石材、木材和植物等材料得到了更多的使用,在设计形式、结构等方面也要求园林小品尽可能的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衔接,营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体现“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的设计理念。

3、艺术化

园林建筑装饰是城市地域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展现地方文化历史和服务群众游憩生活的功能需要。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因此,现代园林小品设计手法应更加个性化、艺术化,并需不断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表达方法,更加深入的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如2004年第五届深圳园博会金奖作品――“武之魂”郑州园,通过设置嵩岳晨钟、石锁兵器陈列架等园林景观小品,通过艺术手法予以展示,取得了较为理性的景观效果。

4、综合化

园林建筑装饰很少以单一个体出现,大多具有综合性功能,并能够与环境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近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设立的国庆大型立体花坛,就充分体现了园林小品的综合化发展趋势。新型的立体花坛充分运用了声、光、电等表现手法,将建筑、结构、绘画、雕塑、植物、音响、照明等相关学科有机联系在一起,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大胆创新使用,展现出了独特而新颖的景观效果。

5、多样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元文化的交融互通,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未来园林小品在形式和内容上将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三、园林建筑立面装饰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环境的日益繁荣,不少园林设计师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心态,以至在园林立面装饰设计领域,出现了许多以简单的材料堆砌的园林装饰作品。为艺术而艺术,为设计而设计的园林建筑立面装饰作品越来越多,这使得园林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品位在低水平重复的设计环节中难以提高。若要改变这种态势,一方面要加大对园林建筑立面装饰的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继承园林建筑装饰中的优秀艺术成果。一方面要在园林建筑实践与园林建筑立面设计活动中,敢于重新利用、更新改造,进而发展园林建筑立面装饰艺术。

世界建筑文化精深博大,无论是中古时期的“和谐崇高”,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还是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建筑中,对装饰价值的互辨,园林建筑立面装饰的优秀成果始终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各个历史时期的园林建筑立面装饰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是研究和继承民族文化的瑰宝。一个优秀的园林建筑设计师,首先要以学习本国传统的园林文化为创作起点,这是形成自身风格并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

与此同时,要在园林建筑实践与园林建筑立面设计活动中,重新利用、更新改造、创新发展园林建筑立面装饰艺术,就要加强国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园林设计师要了解国际园林建筑装饰设计的发展趋势,掌握园林建筑装饰设计理念和具体表现形式,才能激发创造灵感、提高审美情趣,才能设计出更具价值的园林立面装饰作品,才能丰富和发展世界园林装饰文化。

园艺产品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都市园艺;城市设计艺术;绿色与艺术;3A哲学观;新中式景观;城市品质;景观评论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继2009年意大利博洛尼亚的第二届城市与景观园艺学术研讨会之后,各位专家在2011年春夏之交的南京又再度相会,在期待的目光中迎来了第三届城市与景观园艺学术研讨会的盛大召开。在上一届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城市中的食品与花卉生产、城市景观园艺、城市环境中的植被与生态管理、绿色建筑、园艺的社会与心理角色、花园的植物历史、城市园艺与建筑等7个方面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英国雷丁大学的巴斯和鲁夫教授在其所做的主题报告中,曾以一个悖论开题,解释城市中喧嚣的工业、商业活动与宁静的园林之间彼此矛盾而又相辅相成的关系[1]。正是如此,本次在南京召开的第三届城市与景观园艺学术研讨会选择以“绿色与艺术”为主题,就是兼顾景观园艺的技术层面、生态自然的关系层面、以及城市设计艺术的审美层面而定名的。举例而言,景观本身具备具象的实用功能,而园艺又与城市的食品安全有着内在的联系,又充当着城市景观美化、生态修复、甚至人类灾难的庇护所。这种家庭自种的果蔬实用植物是绿色与生活艺术的结合。城市园艺一方面在绿色食品方面颇有作为,另一方面在美化居所、美化城市公共空间也起到积极意义,随着园艺景观绿地的不断增多,城市的硬质空间也即相应被中和,受到污染的山体、水体等城市垃圾场的负面环境亦被一定程度上予以削减……一言以蔽之,绿色与艺术有机结合的城市,一定是有品位的城市。园艺作为中间的和谐层,不断地影响着城市,力图将艺术与绿色融入人居环境,将世界变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一、景观园艺:绿色与艺术的契合

30年的工业化努力,伴随经济迅速成长的是中国多数城市被一天天壮大的建筑所包围。今天,中国城市的环境质量仍有诸般不尽如人意之处,但终究开始了向着好、向着美的方向在努力转身。当一个个城市怀抱“绿水、蓝天”的美好理想,努力追求城市的色彩斑斓,当中国的城市对环境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难发现园艺――这个“绿色”与“艺术”的结合体,在城市绿化、城市农业等多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城市景观之美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绿化景观的生态艺术与和谐。绿色,这一在光谱中介于蓝与黄之间的颜色,自打从诺亚手中放飞的白鸽口中衔来新生的橄榄枝起,就散发着特殊的意义。这种自然界中常见的颜色,除了是光的三基色之一,更是心理学上六种客观的原色之一,“它往往使人联想起草地、树木,是生命、自由、和平与安静之色,给人以充实与希望之感”[2]。也正因如此,许多像“绿色和平(Greenpeace)”等关注生态的国际组织,都以绿色作为自己的标志色。绿色,已经被赋予了一层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平友善、善于倾听、削减冲突的人文意义。伴随着这样的人文意义,加之世界人类日益加重的危机感,全球范围内衍生出了一系列以绿色为口号的新名词,如“绿色革命”、“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贸易”、“绿色企业”、“绿色消费”、“绿色标志”、“绿色文化”、“绿色雕塑”、“绿色文学”、“绿色软件”、“绿色食品”……绿色,从前是、以后也将越来越多地伴随人类的成长。

“当艺术家创造出一件美丽的东西来,或者滋生出能够让受众体会到艺术美感的刺激时,艺术就被创造出来了。”这是《爱尔兰艺术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Irish & World Art: 2010)中对艺术的定义。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并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甚至有人认为,艺术其实就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在这种文化现象的感召下,伴随着人类城市生活纷繁焦躁的感触、以及日益高涨的对自然的渴望和呼声,艺术越来越多地和“绿色”走到了一起,进而衍生出一系列与“绿色”有关的艺术体裁和艺术形式。在中国2010年都市优势排行榜中,“十佳城市风貌排行榜”前三位的城市,也往往在“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和谐发展城市排行榜”、“高效政府排行榜”、“创新城市排行榜”、“创富城市排行榜”、“文化品牌城市排行榜”、“省、区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等榜上名列前茅。这也恰恰印证了查尔斯・兰德利的观点:环境对城市的强力塑形作用,以及环境对激发集聚地人才的智力潜能、工作效率、身心健康的激发作用[3]。今天的“都市园艺”将以生态、绿色、健康的态势将城市的艺术、文化提升到新的层面,这也是城市环境价值提升的关键所在。而这些要素恰恰是目前中国的城市发展最为缺乏的。

二、景观园艺之于城市功能的完善

阐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目前经常谈到的城市品质问题,其次再说景观与园艺对城市品质的提升作用。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一项名为“构筑以生活品质为导向的评价体系”[4]研究课题里,课题组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丁元竹说:“提高生活品质,既是每个普通人的当下愿望、日常需求,也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目标。”课题组选择杭州为范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并搜集了全世界主要国家生活品质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适应中国要求的生活品质评价体系,提出了包括自然环境与居住条件、生活出行与公共安全、社会福利与医疗健康、教育与文化娱乐、社会参与与社会公平在内的5大类45个指标的生活品质评价体系,其中主观指标有20个。而城市的生态、自然环境与居住条件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一)城市的生态功能

近年来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开始站在科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景观设计艺术,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自觉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生态主义俨然成为现代景观设计艺术得以付诸实践的根本前提之一。

城市的生态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内容,主要是以城市作为居住地的人与周围的有机与无机环境相互共存的功能结构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城市系统的一种,是人类在自然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并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恰恰出于这种发展中的人工性,就必然导致功能上的不完善和系统上的缺陷性,从而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城市生态问题。这就需要各位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专家能够不断探索,可以说城市生态,是一项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永恒课题。

现代景观设计强调环保、强调生态,并出现了不少生态设计(Eco-Design)公司。可在进行实际操作时,生态思想更是一纸空谈。现代技术与科学的高速发展及与之相伴随的自然环境的巨变,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缺失了对生态伦理的思考。现代景观设计艺术中的技术理性常常藐视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也必然致使其中的生态伦理错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是一种生命相互维系的关系,人类必须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及意义,不能再以人的需要取向判别自然界的价值和效用为依据,而应以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为判别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依据。

针对现代景观设计艺术中的生态错位问题,西方学术界很早之前就曾用客观分析法试图合理解决该问题,如: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泰勒的可持续性景观理念等。中国现代景观设计艺术领域推崇的是:将西方科学的理念加上中国尊重自然、强调整体性的传统哲学思想,即是将二元分离拆解的科学分析法和东方合二为一隐逸固守的传统哲学模式组合起来,其必然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这无疑更有益于中国现代景观设计艺术生态错位问题的处理。

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生态的真正涵义,树立合理的生态伦理观。

对自然的掌控并非人类的权利,任何设计都应该顺应自然法则。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是一种全新的自然道德观,它在理论上要求当代人要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和长远利益,强调可持续性在实践上,提倡人们用对自然的“道德良知”与“生态良知”来进行服从生态规律的科学生活、绿色消费,将伦理学中人的“德性”、爱、节制、和谐等理念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扩大人类的责任范围,承担自然的责任和义务。生态的景观往往意味着生命力更顽强的景观,但这并非指完全忽视生物生境的不同需求,如在炙热的旱地广场上种植喜湿或水生植物,又抑或在狭小的城市风口硬生生挺立一颗孱弱的景观树,这并非改善环境的生态手法,因为不仅人是价值主体,其他生命和自然物体也是价值主体,同样有着受尊重和获得满足的需求,同样需要人文关怀,一切生命都具有生存权利,在共享地球生态资源上人与一草一木都是平等的,植物也有权利争取更适合自身的生存环境[5]。

其次,利用合理的技术手段,构建合理的现代景观生态系统。

其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构建可持续性的景观系统,如养分和水的循环利用,尽可能避免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例如,柏林波茨坦广场的水景为都市带来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形成充满活力的适合各种人需要的城市开放空间,这些水都来自于雨水的收集。地块内的建筑都设置了专门的系统,收集约5万平方米的屋顶和场地上接收的雨水,用于建筑内部卫生洁具的冲洗、室外植物的浇灌及补充室外水面的用水。

其二,强调植物造景,打造乡土性、本土性的景观。乡土物种的应用不再被看作是粗野的景观,美国著名的延龄草公园就依托了这一重要的生态观念,在该园区内根据自然植物的种群关系设计师将乡土植物配置在一起,这些看似缺乏设计的设计常常是通过科学的生态过程分析而来的,其合理而又富艺术效果的景观形式和植物布置,在突出了艺术性的同时,也遵循了生态的原则。

(二)城市的社会功能

景观设计艺术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它不仅是改善、美化环境的重要措施,而且还具有保护环境、防灾避难等其他明显的生态及社会效益。由古今中外的景观发展史观之,现代景观设计艺术更偏重于景观的美化功能,环保、抗灾、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的特种园艺等社会功能被极大地削弱。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不仅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与人文观照,亦唤起了学术界对景观设计艺术功能残缺这一问题的重新审视,景观设计艺术能否对生态环境保护、防灾避难、保护生命、关爱特殊人群起更多的实际作用?

追溯历史,早在1860年,奥姆斯特德设计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现代公园――纽约中央公园。中央公园在城市和社会的改变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奥姆斯特德认为公园主要有两种功能:

其一,它们是环保清洁的机器,因为它们有非常好的土壤,可以降低气压、吸收二氧化碳、散发氧气。这位大师认为,城市环保功能和景观设计的外观功能是平等的,也就是说景观设计的外观也是有用的,认为这种外观的体验再加上景观设计的物理的特性和感官的特性会改变人的精神心理状态,也就是说,美丽是有用的,美丽可以改变人。

其二,城市景观既是体验也是环境,它们能够持续文化和文明,也能够持续生物和物理环境[6]。景观是社会经济发展下的必然产物,更是平和安逸生活中的重要公共开放空间,其所扮演的角色是多元的。撇开众所周知的景观的美化功能不谈,景观在环境保护方面,宏观上可以维护地区生态系统、引导区域发展形态;微观上可以调节小气候、抑制都市公害。至于景观可以调节洪水、防止崩塌、抑止延烧及提供收容避难场所等防灾避难方面的功能,则更不容忽视。

但现代景观设计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大多停留在更关注外观美化的层面,或许这些“美的景观”也会因为其中或多或少的绿色植物而起到一定的生态调节作用,但无论何时,生态环保、防灾避难这两大功能都很难与景观的美化功能处于同一高度,在诸多现代景观设计方案中“多功能的设计目标”仍是一纸空谈。比如,中国很多决策部门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建设东方“曼哈顿”的决心,决策层的态度也导致从业者不得不舍弃一些专业原则,绿地景观一味追求形式的美观,很少考虑环保、防灾的需要。另外,景观建设成果没有突显环保与防灾的功能。如2003年10月北京市政府建设的第一个防震城市公园――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该避难场所占地面积67公顷,拥有39个疏散区,可容纳25万余人紧急避难,具备应急避难指挥中心、应急供水装置、应急直升机坪、应急广播功能等10种应急避难功能。但是,一般民众似乎对此没什么感觉,人们几乎都无法感知该公园也是应急避难场所。而中国的唐山大地震、日本的阪神大地震、乃至近年的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的肆虐则再度唤起人们对于景观中本应存在的环保、防灾功能的重视。

(三)城市的审美功能

在城市景观领域,地理学、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为现代景观设计艺术的长足发展提供了科技动力,在理性主义的旗帜下,现代景观设计艺术中出现了唯功能主义和理性科学主义的倾向,造成现代社会对景观设计艺术理解的彻底客观化,特别是在地理学和生物学对现代景观设计艺术领域的渗透,人性在“景观”的内涵中被消解,艺术性的感性特色被忽视,总体而言现代景观设计艺术的美学意义、审美价值被选择性地忽视[7]。

城市景观中的植物,是城市园艺审美的主体,它不但是“绿化”的染料,而且也是万紫千红的渲染手段――植物可以实现同大自然现实一样的四季变化,表现季相的更替:花果树木春华秋实,四时更替之花,春芽、夏荫、秋叶、冬枝……无不增添了城市繁忙生活中一缕自然的情趣。而花木的姿态与种类也与城市视觉景观息息相关,“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的梅花,“轻盈袅袅占年华,舞榭妆台处处遮”的垂柳,或劲拙或柔和,无不体现着不同的艺术风格,同时也迎合各城市彼此差别有序的审美意象。事实上,城市景观中的植物还涉及听觉、嗅觉等自然感官,春夏秋冬、雨雪阴晴等季节、气候的变化以植物为媒介,将改变的空间意境送往人们的内心世界,以清香溢远、松风阵阵等其他官能感受深深地打动着身处其中的市民们。此外,世界范围内,从欧洲兴起的花木整形术,在现代城市景观中已经广泛使用,花木的修剪已经升华为一种真正的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技艺。它通过创作者的某种主观构思,以有生命的花木为材料。通过精巧的设计、细致的修剪将优美的造型与城市艺术趣味联系起来,给观者以不同的启示,获得美的心理享受。如同生命的雕塑、绿色的艺术。[8]

三、园艺之于高品质城市生活的意义

城市品质的研究源于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研究。对于现代城市居民而言,吃、住、游的指标是反映城市生活品质高下的三个主要因素。与景观和都市园艺有关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与公共健康相关性,城市绿地系统特别是社区景观和家庭园艺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以及城市游憩地与城市生活的舒适性直接影响到这三个方面。

(一)绿色有机食品生产

绿色有机食品的加工与生产,是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人们在生产加工中不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和添加剂,更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从而得到真正的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

不少国家在进行城市栽培实验,如西雅图城市中心的屋顶农业,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我国也有在城市中进行屋顶栽培水稻实验成功的例子。但包括屋顶在内的城市农业试验应该以园艺作物为主,也就是说,对城市自产式栽培而言,园艺是主角。城市可供栽培的空间有限,如何让有限的栽培空间在满足一般绿化的同时,生产更多的园艺食品,则是未来发展和关注的重中之重。中国的许多城市社区,以前禁止居民栽培果蔬,现在看来是错误的,甚至很荒谬。而地处广东顺德的长鹿休闲度假农庄,则在主题乐园的绿化空间栽培蔬菜,既满足了景观功能,也为乐园餐厅和游客采摘提供了安全食品。

当然,由于食品生产者的素质有待提高,在自己的庭园更多地设计食用植物的栽培区,采用立体园艺、集约园艺、有机园艺技术生产绿色有机园艺食品是最佳选择(作者美之国花园案例)。这也是中国目前私家花园建设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拥有私家园林的渴望导致别墅价格飞涨,但为我们景观和城市园艺工作者提供了就业良机。中国的园林设计师长期为公共设计服务,不像西方那样私家花园设计是园艺师的主要职业之一;这种局面很快会在中国改变。

(二)诗意的栖居

作为绿色与艺术的关键链接,城市景观与园艺发挥着改善城市居住品质的核心力量,此处我们先从园艺说起。广义园艺的产生已经不可考证,在久远的年代,人类的祖先就生活在郁郁葱葱的林海。高大挺拔的大树、漫山遍野的野花、四处可摘的果树,人类社会的最初本就依赖这些自然的恩惠而得以生存。正如培根《说花园》开卷提到的:“万能的上帝是头一个经营花园者,园艺之事也的确是人生乐趣中之最纯洁者。它是人类精神最大的补养品。若没有它则房舍宅邸都不过是粗糙的人造品,与自然无关。再者我们常可以见到当某些时代近于文明风雅的时候,人们多是先想到堂皇的建筑而后想到精美的园亭;好像园艺是较大的一种完美似的。”当然,世上的第一个花园并不是上帝创造的,但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园艺在人的精神生活中以及将自然引入家居的重要意义。早在先民的生活中,就有在家前屋后栽培植物,生产食物和草药,用以充饥和治疗疾病。从草药园到园艺的精神治疗(Therapy through Horticulture),使得园居者从体力和心理两方面得到健康的滋养。通过从事养护花草、插花、盆景制作等园艺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沐浴温暖阳光,领略自然美景,无疑会在智力上、情感上和体力上获得益处,从而有利于自己的健康。

此外,人们在从事园艺活动时,可以唤起好奇心,激发生活热情,增加生活情趣,提高创造力和观察力等等。因此,当英国伦敦在人口达到100万时,人们走出过去曾爱好群聚的剧场,去郊外沿泰晤士河畔郊游或到游园地散步。许多发达国家,居住在高度都市化的城市中的人们周末或节假日,均带着食品、帐篷,举家驱车到郊外的森林公园中度假、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绿色世界的安宁和清新。更多的,他们在宅前院后,亲手播种、耕耘和收获,享受田园乐趣。城市人们在繁忙的压力生活中的疲劳,在园艺过程中得以缓解,无形中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充满和平与安静”之中,获得丰收的成就感和美的体验,一定程度上解除了紧张和焦虑。因此在国外,园艺被称为是“社会的安全阀”。与此同时,园艺也为城市的环境带来一抹美丽的亮色。

(三)城市游憩地设计

休闲旅游是一项经济活动,良好的城市艺术设计能够使“建筑―景观(园艺)―艺术”三者融为一体,进而构成城市旅游吸引物的基础。正是如此,城市休闲旅游充当了“绿色”与“艺术”提升城市品质的另一个重要链接。许多著名的旅游城市就是以其经典的花园、优美的植物环境和城市森林(特别是休闲林)出名的。随着国际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周末出行”成为了都市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市民们纷纷出行,去自然中寻找绿色,在陌生的城市享受新鲜的生活体验和美的感受。尤其是自2007年11月,中国取消“五一”黄金周,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常常与周末联动形成了一个小长假。于是,每个城市的周边城、镇、县、乡都成为了休闲旅游的目标审美对象,而对于城市而言,如何通过提升城市品位与城市文化来把握这个旅游机会,挖掘出特有的审美特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光临玩赏,就成为其重要的发展方略与热点问题。在新建城市(城区)和旧城更新过程中,不影响城市自身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城市的艺术特色,就成为了众多学者所需要费心关注与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已有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不断对城市各设施(街区、工厂)、绿化景观、历史遗迹、产品和要素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再定位,提出新的研究论证,进而将“绿色”与“艺术”融入到城市休闲旅游的课题上,形成新的城市游憩地。关注城市休闲旅游,不仅可以将城市品质进行再一次的拔高,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旅游收入,甚至对于城市自身的产业结构多元平衡发展也不无裨益。[9]

此外,作为在中国新兴的“朝阳”旅游方式,“自驾游”城市休闲旅游呈现出消费水平高、人数众多、参与性强、主题多样、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这种并不以旅游地级别为论,而是通过到自己喜爱的地方缓解都市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为目的的旅游方式,更对城市“绿色”与“艺术”的契合而营造舒适、放松、自然的“花园城市”提出了特别的关注与要求。同时也对园艺抛来了蓬勃发展的橄榄枝。于是,一些花卉旅游地通过诸如“花博会”等一系列节庆活动作为辅助,以此来提升城市旅游舒适度,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城市品质。这就是查尔斯・兰德利提到的“迈向学习型城市”的初级阶段;而在“激发创新、促使城市学习”之后,还应该“把重心放在创意上,因应城市的需求,并非只此一次的活动”,最终使人们生活或游憩在“超越稳定状态”。

四、提升城市景观的艺术性

开发商为了吸引客户标新立异,直接导致欧陆设计风格在中国各地盛行,这使得国内的景观设计大量模仿甚至抄袭国外设计作品,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出了很多异国风情的居住区及商业区,甚至整个城区。在当前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文化的多样性也和生物的多样性一样受到严重威胁。在中国,现代景观设计艺术亦面临着地域民族文化消逝、历史文脉断裂的景观价值取向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树立文化信心、重构传统设计,应该从教育入手,建立城市艺术设计学,培养从事城市景观艺术乃至城市设计的高等人才。

城市艺术设计学的建立,是艺术设计与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综合、交叉、融合和分化的结果。在我国近现代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城市艺术设计既没有很好继承传统,也未能科学、准确地汲取西方合理的方法。就是在当前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中,主要还是以城市物质功能规划方法为主要目标,城市精神形态以及艺术形态的设计与规划是附属的。表面上看很“务实”,其实是对城市功能认识的“缺位”反映。[10]

从景观与都市园艺的角度看,城市艺术设计学指导下的工程实践应该以绿色为基底、艺术为导向,构建新型的高品质城市景观。在这一点上,2009年首尔的公共艺术设计竞赛(案例)使得首尔的江南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芬兰的城市艺术设计实践还在规章上得到了保证。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位于被称为“艺术设计之城”的Arabianranta。赫尔辛基市要求所有在Arabianranta地区的开发商投入1%-2%的房屋建筑投资投入到该位置的艺术作品。这条规定被跟进自从2002年该地区开发计划的进行,而现在,在Arabianranta中的50个艺术项目进入了不同阶段的建设。艺术是形成一个地区特色的重要因素,艺术设计学院现在运营着Arabia这座旧工厂的设施,和在该地区的其他与艺术相关的教育机构。

中国的城市传统景观艺术设计创新可以深圳万科第五园为经典案例。中国园林的自然古典写意主义传统亘古未变。自从深圳万科第五园的诞生,将骨子里的中国情结得以充分地释放,“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也随着它的诞生而逐渐走向成熟并被大众所青睐。“新中式”景观设计是目前把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流行趋势。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其特点是常常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倡导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精髓在现代景观设计艺术中的内涵体现。可以通过优秀传统建筑、园林意境与当代科技、工艺、审美、功能的完美结合、创新,设计创造出契合本民族生活习惯、审美情感、价值观念、精神需求,以及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性化诗意空间环境,实现多元文化复合中城市记忆与文化DNA在当代建筑与景观中的标志性识别延展[11]。

与园艺相比,城市景观更多地作为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绿色要素,无时无刻不发挥着其审美要素及其艺术角色作用。现代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公共”,因为公共,而具有了极大的人口流动性和受众的广泛性。所以,城市景观一方面起到了愉悦市民内心、拉近与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使市民在忙碌紧张的工作之余,有一隅僻静优雅的散步小憩之所;另一方面,又是在无形之中宣传城市形象,强化城市精神,增加城市凝聚力和自豪感,提升城市文化与知名度的一张名片。

在这里,城市景观首先可以作为城市历史文脉、特有自然景观、传统风俗遗存的梳理者,挖掘其内在属性,合理组织安排,提炼主题突破时空界限,将传统的造园理论、造景手法运用于现代景观园林之中,使古今相合、忆古思今,串联起时空的美好想象。其次,可以作为新兴艺术、审美趣味的缔造者,或者通过城市绿地中引人注目的雕塑,或者通过亭匾辞赋,或者积极采用现代科技和材料展现时代的技术水平和特色,使市民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领悟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文化思想,进而不断延伸出新的审美趣味和景观意境。

五、结语

园艺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绿色”与“艺术”的最佳结合体。在治学和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笔者近年来逐渐形成的“3A哲学观”就是要唤醒决策者们重视绿色和艺术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崇高地位[12]。愚见景观设计师应该在广义的农学(Agriculture)、广义的建筑学(Architecture)与广义的艺术学(Arts)交互共生思想的指导下创建新景观。农学家(包括园艺学家)、建筑师(包括景观建筑师)、艺术家(包括人文科学学者)应该在无限广义的层面上联合,创立城市设计艺术学,构建城市艺术综合体。这些都是有赖各位专家携手共进的奋斗目标,这也正是我们之所以积极开展、筹备此类学术会议不变的初衷。借此我再次向各位专家呼吁:“请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同面对,合力提升我们的城市品质、建设完美都市,让绿色与艺术永远环绕在我们左右!”

相信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园艺将是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永恒主题。我希望本次大会,能以“绿色”与“艺术”为契机,顺利接下意大利博洛尼亚的接力棒,为景观园艺的学术内涵更添新砖。因为城市不能没有绿色、也不能没有艺术,愿我们的城市在先行的前辈、并肩的同道,以及后进的新秀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披荆斩棘、锄陋革新,一起建立起愈来愈完善、愈来愈适合人居的人间胜境!(责任编辑:楚小庆)

参考文献:

[1] Bisgrove, R. 2010. Urban Horticulture: Future Scenarios. ISHS Acta Horticulturae,881:33-46.

[2]周武忠.论花卉美与花卉欣赏[J].美与时代,1988,(03).

[3] [英]查尔斯・兰德利.创意都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51-354.

[4]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编).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C].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周武忠.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共赢――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J].艺术百家,2006,(07):73-79.

[6]伊丽莎白・梅尔.景观设计学:外观表现得恒久之美[J].城市环境设计,2008,(01):10-11.

[7]王绍增. 动态与关注[J].中国园林,2003 ,(11):53-54.

[8]周武忠,翁有志.现代景观设计艺术问题与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10,(05):122-129.

[9]周武忠,朱剑峰.自驾游导向的旅游景区规划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9):46-55.

[10]郑宏.城市艺术设计学:一门亟待建立的前沿学科[J]. 北京规划建设,2004,(04):127-128.

[11]Zhou Wuzhong . 1995. The Role of Horticul ture in human history and cul ture.ishs.Acta Horticulturae 391:41-52.

[12]Zhou Wuzhong.2011.A Philosophical Study on the 3A’s of Landscapology.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13(1):87-94.

Green and Art Promotes the Quality of City

ZHOU Wu-zhong

(School of Media and Desig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200240 Shanghai)

园艺产品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设施园艺;发展;特征;保障措施

设施园艺指的是在不适宜露地种植的地区或季节,利用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性设施来栽培蔬菜、花卉、果树等园艺作物的一种生产方式。设施园艺又被成为设施栽培,人为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是环境可控制农业。如今,设施园艺产业已经成为发展现代r业的典型,最近十几年得到长足发展且发展势头良好,而明确其发展的特征、探索其发展的保障措施则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1、设施园艺发展特征

1.1园艺设施经济而且实用

目前,设施园艺的产品价格出现较大的波动,工农产品差异大,广大农民抗风险的能力不强,在设施园艺发展方面多选择既经济又实用的简易性园艺设施。当下有大多数塑料小拱棚都是选择的竹木结构,有一部分是选择塑料大棚,但竹木骨架结构占据大半的比例,加温温室、日光温室等占据的比例很小,且其中有绝大多数都是选择简易的竹木土墙温室,亟待创新[1]。

1.2温室设施水平越来越高

随着设施园艺的不断发展,园艺设施的装备水平日益提高,现代化日光温室的设计与建造正在被推广、普及,明显改善了温室的性能。与此同时,建设、保养和维修温室的企业也越来越多,有力促进设施园艺事业的发展。另外,针对大棚、温室等园艺设施,人们还研制出小型移栽机、小型耕作机等,且其作业功能越来越完善;重视开发适合不同区域的园艺设施新设备、新材料,包括温室保温降温材料、保温加温设施、灌溉设施、遮阳设施等;开发一系列用于温室的播种机械、采摘运输机械,研制果蔬分级清洗机械等装备,并逐渐应用于设施园艺生产实践,大大提高设施园艺发展的机械化水平。

1.3广泛应用无土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依托人工所制造的作物根系环境来替代自然土壤环境,有效解决了以往土壤栽培难以解决的养分、空气、水分等的供应矛盾,促使作物根系获得最佳的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发挥出各种作物的增产潜力。目前,荷兰的无土栽培技术是最发达的,它所生产的所有温室蔬菜都应用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广泛应用游戏改变了传统的作物种植模式,在避免遭遇土壤连作障碍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显著改善产品品质。

2、设施园艺发展保障措施

2.1发展轻简增效园艺设施,加强技术推广

轻简增效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也是发展设施园艺的根本出路[2]。一是简化日光节能温室的建造工艺,提高利用土地的效率,通过应急补温措施改善园艺设施的结构;二是大力开发在棚室适用的农事作业机械,推广棚室一体化肥水补给系统;三是积极推广育苗配套技术,提升设施园艺的技术推广服务,设立专项经费,增加设施园艺技术推广投入,为农业科技人员到一线展示和示范生产设施园艺作物的技术提供支持,促使他们进村入户开展指导培训工作,将农业科技人员的设施园艺技术推广业绩和他们的工资挂钩,促使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为设施园艺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

2.2加大产业科技创新投入,发展果树花卉

一方面,要针对设施园艺发展的科技创新增加投入,支持研发设施园艺的关键技术、装备,优先安排从事设施园艺发展的科研、新品种及新技术的试验工作所需的资金。各级政府部门要为研究和创新发展设施园艺的科学技术提供经费保障,加大相关的教育资金投入,培养熟悉设施园艺理论的种植者、管理者[3]。另一方面,要注重研究设施条件下主要花卉、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了解其栽培生理,掌握不同树种对温度的需求,打破果树花卉的休眠,依托高效的、优质的园艺作物生产设施尽快改变设施园艺发展滞后的现状,发挥设施园艺中果树及花卉等产业的优势,促进设施园艺的产业化发展。

2.3注重培养引进更多人才,提供人才保障

一是要重视培养本土人才,设立有关于设施园艺的专业,利用教学培训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加大对在校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的培养,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发展设施园艺事业储备更多高学历人才。二是完善基层人才培训机制,有条件的地区要专门针对设施园艺建立起相应的职业教育基地,把培养基层生产人员、管理人员作为发展设施园艺的关键,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活动,以便帮助当地的设施园艺职工及时了解、掌握适用于设施园艺的生产管理技术,提高设施园艺生产效益。三是及时引进领军人才,通过制定、实施人才计划,分批次、分年度引进发展设施园艺所需要的、能打破产业发展瓶颈的人才,利用他们的创新能力来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作用,从而更好地满足快速发展设施园艺的需求。

2.4建立健全产业政策体系,完善促进政策

了解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分析设施园艺今后的发展走势与需求、理顺设施园艺发展思路、明确不同阶段发展设施园艺的不同目标和重点、健全发展设施园艺的保障措施等,这些都是重要任务,能为制定设施园艺产业政策、落实重大发展行动、指导设施园艺科学发展等提供重要依据,能促使设施园艺在今后的发展中做到科学有序、少走弯路,尤其是当下发展设施园艺的速度过快、农业发展形势过于复杂、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我们更要合理制定并实施发展设施园艺的中长期规划、研究区域性设施园艺发展布局,建立健全保障设施园艺发展的产业政策政策体系,完善设施园艺促进政策,有序发展设施园艺产业。

3、结语

设施园艺是新型产业,发展它需要一个过程。虽然我们还是高中生,但我们也要尝试了解设施园艺在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明确设施园艺发展特征,并以此为基础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设施园艺的有序发展,为发展设施农业积累更多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牛建军.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6(10):92-93.

园艺产品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校园文化;产品开发;纪念品设计;特点;策略

1引言

世界文明史表明,一个国家、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崛起。一个民族不仅要有实力,而且要有魅力,这种魅力就是文化的魅力,精神的魅力。同理,高校的发展也是如此。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定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是学校所独具的,而工科类院校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摇篮。工科类院校在专注专业技术研究的同时,更应注重提升人文素质。如何对大学校园文化,特别是工科院校的这一无形资产进行有形的管理与传播,达到“以美育人,以美治校”的效果,是如今许多工科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2工科类院校的校园文化产品现状及问题

工科大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比较强烈,专业性较强,在研究专业技术的同时,容易忽略人文素质的培养。而有意义的校园文化产品渗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人文素质。一所名校的优秀思想与文化底蕴也需要通过相关校园文化产品来进行传承。分析目前大多数工科类院校的校园文化产品开况,可以看出校园文化产品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2.1产品的人文特色缺失,不善于发掘与提炼本校特有的历史文化元素

与很多文科类大学相比,工科类院校由于自身特点的限制,导致在人文教育方面确有所落后。虽然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始逐渐将注意力转向校园文化建设,但是在校园文化产品开发方面仍处于落后位置。实际上,有些工科类院校的校园景点是很出彩的,但因为对校园文化景点的关注度不够,对相关资源整合能力较差,使工科院校的校园文化衍生产品缺乏基本的竞争力,更没有相关的系列化产品,校园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较弱,是摆在面前的事实。排除管理体制的问题,更关键的原因是人文教育的缺失,对校园文化产品核心文化价值的忽视。

2.2简易的工艺品居多,缺乏审美与功能性的合一

现有的校园文化产品,有很多设计只顾及到产品的可观赏性,或者重视了产品的功能性就会忽视产品的艺术性,缺乏审美与功能性的有效结合。产品设计的表现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激发体验者的兴趣,从而实现精神文化享受的更高层次体验。

2.3受众人群局限性较大,设计思路不够开阔

由于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人群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他们长时间在校园里学习与生活,对民间的传统手工艺等知之甚少,眼界急需开阔。在进行校园文化产品相关设计的时候,思维会受到所学知识的局限,在设计过程中容易遭遇瓶颈。特别是所设计的产品不被认可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2.4缺乏统一规划,开发盲目

长期以来,很多大学校园甚至没有相关校园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发展规划;有些校园文化产品的开发路线单调,内容种类单一;也有一些策略发展因为时限性不佳,已经不适合当前需要。校园文化产品的使用对象其实很丰富,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与针对性,导致产品设计结果的相互重叠现象屡见不鲜。

2.5诞生的校园文化产品鲜为人知

当静态校园文化产品出炉后,并不代表整个校园文化产品的开发过程已经结束。有许多好的校园文化产品并没有传承下去的原因,就在于后续工作没有受到重视,导致前期投入大量心血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光彩,创意校园文化产品最终难以得到更广泛的了解与认同。

3工科类院校的校园文化产品开发策略

根据工科类院校的校园文化产品开发现状,并结合矛盾辩证法中动与静相互对立并且相互依存的原理,对该类院校的校园文化产品开发策略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将相关校园文化产品分为静态产品与动态产品开发两大类。

3.1静态校园文化产品开发策略

3.1.1合理重现和利用校园历史文化资源,突出产品的核心文化价值

每个学校的校园历史文化资源都是独一无二的,学校古迹的合理保护和利用,在为高校增添历史厚重感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更为校园文化产品提供了天然的展示空间。怎样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去辅助校园文化产品开发,进行相关文化整合与建设就显得很有必要。校园文化产品最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的部分就是产品的核心文化价值给游客所带来的文化体验。因此,产品的核心文化价值是开发文化旅游产品首要因素。校园文化产品的开发要注意突出文化主题,发挥本校优势,切忌照搬照抄。把握好目标高校的历史文脉,从具有标志性的校园景点中提炼元素并加以设计,从小产品设计到大型设施建设,都要充分体现本校文化的主题和特色。

3.1.2实现校园文化产品审美与功能的合一

设计是实现校园文化产品审美与功能结合的最佳途径,在设计时不仅要结合本校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文化产品开发之外,而且应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特点,充分运用资源的可利用因素,大胆灵活地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在保证产品艺术性与可观赏性的基础上,强调产品的重点功能。借助丰富的表现形式来激发体验者的兴趣,实现精神文化享受的更高层次体验,创建审美与功能并存的校园文化产品。

3.1.3结合目标院校所在地方传统工艺促进其发展

在校园文化产品设计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纪念品设计的范畴。纵观我国各地区旅游景点的纪念品设计,都离不开传统手工艺的运用。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传统工艺自身特点和文化特质是很难被现代技术所取代的,因而成为地方文化的又一代言物。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这所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工科院校,是河北省属骨干大学,坐落于天津。由于自身的特殊位置,具有了河北与天津的双重地方特色。进行产品开发时,可以将当地特色手工技艺及民间传统文化加以运用和融合,使本校校园文化产品的市场更加开阔。

3.1.4系列式新产品开发策略

系列式的校园文化新产品开发,就是围绕一种产品延伸向不同的需求群体,开发出一系列类似的,但又各具特点的产品,这样形成的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档次的系列产品,会很有系统感和整体性。目前,校园文化产品的开发路线单调,内容种类单一,宜采用系列式产品开发策略。对于核心文化价值在面向不同目标时(主要包括在校学生群体、毕业学生群体、教职工群体、来校旅行参观群体)的不同诠释,宜采取不同的要素整合方式,最终设计出各有不同又以核心文化价值为主线的系列文化产品。这样不但可以使单个旅游产品向精细式的开发和质量经营转化,同时可以避免产品设计的相互重叠。

3.2动态校园文化产品的营销补充策略

3.2.1培养纸媒、网媒方面的技术人员,善于利用节庆日进行产品的宣传活动

成品出炉后,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并没有结束,纸媒、网媒等动态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也应当兼顾,这样可以有效增加产品体验者的参与性活动,调动使用者的兴致,创造更多消费动机。开发团队应当对有技艺的学生集中进行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培训,使之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产品开发过程中来。特别是要培训好相关宣传服务人员,开拓更加广泛的潜在市场。宣传人员应当利用学校纪念日和现代学生富有文化特色的各类社团活动,开展相关宣传工作,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活动开始前,一定要通过纸媒,网媒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活动结束后,做好相关记录,利用网络公共平台,校园媒体等设施进行推送,使这些创意产品得到更广泛的了解和认同,让体验对象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播者。

3.2.2建立相关工作室及体验店为静态产品的开发与宣传提供辅助

在校园文化产品开发策略中,应在兼顾相关法规,宏观调控,统一政策,采用多元化的营销模式,拉长产品链,扶持一个系统的、集校园产品设计调研、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兼融艺术性、实用性为特色的校园文化产品设计开发工作室。在后期甚至可以建成一个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校园文化特色体验购物店。根据体验者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发相关产品。

4结合几所高校设计成果加以佐证

4.1合理重现和利用校园历史文化资源,突出产品的核心文化价值

左边小站台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的正门造型,从该校特色大门中提取典型元素,再将这些元素进行打散,重构,塑造出全新的站台造型,具有浓郁的“河工”特色。右边的站台整体对河工大文化精髓加以提取,台顶采用交错性结构叠加打造立体感的同时,从正面看来其实是两对“工字”,体现河北工业大学“工学并举”的精髓,同时在站台背面设计三面横向宣传栏,可以在上面镌刻校训及学校发展史,让乘车的师生可以时刻回顾学校历史。候车厅整体采用木质钢结构,在造型、材质等方面体现出该校历史感的同时,绿色环保。

4.2实现校园文化产品审美与功能的合一

笔者去厦门大学参观时,发现这套手绘地图不仅受到该校师生的欢迎,而且来往的游客也几乎人手一本。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件校园文化产品很好地实现了审美与功能的统一。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将本校传统元素进行渗透式运用,在开发中很好地针对体验对象的需求特点,充分运用手绘技能,采用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在保证产品艺术性与观赏性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产品的导航功能;借助鲜活生动的手绘表现形式来激发体验者的兴趣,使对方于动、静之中获取校园观光的路线;同时在地图背面附上的校园文化介绍与特色景点大赏,使游客得到了精神文化享受的更高层次体验,实现了审美与功能的合一。

4.3结合目标院校所在地方传统工艺促进其发展

如今,天津还保留着许多民间风俗,特别是春节,更是民俗的集中体现。比如贴吊钱儿、窗花、福字等。河北工业大学位于天津,天津人的许多民俗对学校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民间手工艺术与校园标识建筑物、校园文化精神相结合,宿舍门窗贴上特色窗花吊钱,学校过节也有了气氛。当地特色手工技艺及民间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使本校校园文化产品的市场更加开阔。

4.4系列式新产品开发策略

4.5改良市场上的优秀纪念品,取长补短巧设计

这款纪念盘与市场上现有的普通纪念盘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纪念盘质地精良,做工考究,是摆放在雅致场所的不二选择,很早以前就已经受到消费者的认可。浙江大学推出的这款校园文化产品的策略是不把投资用在抢先研究新文化产品上,而是利用文化的共性和消费者行为变化的共同特征,利用已经被其他旅游目的地识别出来并被市场检验的需求,这样既可以避免市场风险,又可以节约研究开发费用。成为馈赠亲友的特色纪念品。

5结语

工科类院校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是高校对学生人文关怀的最佳体现,能够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本文在对工科类院校特色和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解决工科类院校校园文化产品开发的五项静态策略,包括:合理重现和利用校园历史文化资源,突出产品的核心文化价值;实现校园文化产品审美与功能的合一;结合目标院校所在地方传统工艺促进其发展;系列式新产品开发策略;改良式新产品开发策略。两项动态策略作为辅助也不容忽视,包括:培养纸媒、网媒方面的技术人员以及建立相关工作室及体验店为静态产品的开发与宣传提供辅助手段。最后对相关策略与规律进行总结,并运用实例加以佐证,相信能给后人的研究与设计提供借鉴。

作者:张家祺 张璇 张田雨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杨保军,杨斌.竞争营销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

[2]徐建龙.企业人本管理思想综述[J].哲学动态,2000.

[3]谭放锁.走出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误区[J].现代企业,2003.

[4]黄静.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谭放锁.走出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误区[J].现代企业,2003.

[7]曾仕强.管理大道:中国管理哲学的现代化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范铁夫.浅谈企业管理创新[J].城市建设.2010.

[9]杜鸿起.管理创新: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经营与管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