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实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3:58

园艺实训总结

园艺实训总结范文篇1

年1月11日至年1月14日,我系主任参加了由学院党委书等组成的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团。考察团先后参观考察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对各个学院的专业建设、办学特色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考察。通过考察,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出了差距,明确了努力方向。

二、考察历程和内容

考察团参观考察了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该院是国东南沿海乃至中国南部地区唯一以培养动物科技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各级各类在校生15000余人,年1月14日上午。教职工1000余人,开设有畜牧系、兽医系、宠物科技系、食品科学系、园艺科技系等十一个系部。该院“紧扣畜牧产业链,产学研结合育人才”办学特色突出,建有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和江苏蓓康药业有限公司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考察团考察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该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年1月11日下午。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该院占地800余亩,开设有园林园艺系、农业工程系、食品系等六系一部一院,校生10000余人,教职工400余人。苏州农职院院相城科技园,始建于二OO五年三月,学院集科研、教学、产业于一体的示范基地。园区一期规划面积280亩,总投资5000万元,示范辐射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万亩以上。

经过一年多的项目集成和资金投入,园区在建设规划中坚持项目的科学性、设施的先进性、示范的辐射性、管理的规范性、产学研的紧密性。共完成两大类十四个子项目的建设,完成资金投入2500万元。江苏省园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苏州市园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球根花卉种质基因库、地被植物基因库、绿色果茶园、苗木种质资源圃、商品化组培室、中高档花卉生产示范区、园艺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区、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区等一批项目已落户园区。园区已成为学生实习的场所、教师科研的平台、产业化的载体、科技示范的窗口、实训与科普的基地。

考察团参观考察了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该院建于1983年,年1月12日下午。原名芜湖联合大学,1997年5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为现名。2000年8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芜湖农业学校并入学院。2006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首批立项建设院校。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工程、园林园艺等十个系,现有在校生11000人,教职工600余人。该院狠抓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与芜湖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共建的汽车实训基地为教育部重点支持项目。

考察团参观考察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创办于1923年,年1月13日上午。至今已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主校区与江宁校区和学院实训基地—江苏农林科技示范园形成了以校本部为主体的一主两翼”校园格局。江苏农林科技示范园区集教学、科研、生产、实习、观赏于一体,核心区2500亩,辐射区8000亩,其中的江苏林木种质资源库建有珍稀植物区、色彩苗木区等近20个特色园区,并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林木种质资源库。

三、考察收获

园艺实训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改革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理论性、实践性很强。育种为农业提供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优良园艺植物新品种。品种是农业生产实践的基础,是农民增收有利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乡村振兴的芯片。课程组从园艺植物育种学改进教学方法、考核体系、校企合作等角度开展课程建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理论的同时,提升育种实践技能,为学生投身育种事业、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1西昌学院概况

西昌学院位于四川凉山州,是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院校,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10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也是省、部、委共建高校,拥有57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其中园艺专业是四川省一流专业、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

2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校、企业、地方园艺植物育种氛围不浓

目前,园艺教研室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博士8人,硕士11人,从事园艺植物育种、科研相关的教师5人,相关园艺植物育种成果不多,教学团队建设较薄弱。凉山本地缺乏从事园艺植物育种的企业或个人。因此,学生与园艺植物育种科研、工作接触较少,课程实践倾向于实验验证,缺乏创新性。

2.2教学时数较少,实践内容简单,教学手段多样化不足

园艺植物育种学时数为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教学9学时、实习教学0.5周。课程一般由一位主讲教师授课,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授居多,学生讨论较少。园艺植物育种学理论性强,植物繁殖习性品种类别、育种特点、育种对象和目标、种质资源、引种、选择育种、常规杂交育种等基础理论需要较多学时进行讲解,导致营养系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等知识的讲解学时数偏少,这还不包括各论部分。另外,每个实验必须在3个学时完成,学时数少,只能安排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学生根据教师设计好的实验步骤操作,无法自主开展实验设计,未建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有机整体,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课程实习操作仅0.5周,受季节的限制,整个育种过程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

2.3校企、校地合作不深入

高校是创新源头,有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五大使命。高校培养人才不能闭门办学,要真正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永久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开门办学,密切与地方、企业合作,协同育人,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过去,课程在地方、企业开展教学实习实践,主要方式是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前往企业、地方参观实习,走马观花,未深入了解作物生长、生产规律等,而企业或地方仅提供实习场所,未实质性地参与到协同育人的教学环节中,导致学生收获较小、实习实践效果不理想。

2.4学生专业热情不高,重考试、轻过程

园艺专业学生择业方向多样化,就业方向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目前学生发展方向是:一部分学生考公务员、选调生,一部分学生进入企业从事园艺植物栽培、园林规划、农资销售等,一部分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由于园艺作物育种工作年限长,难出成果,导致从事园艺植物育种工作的毕业生相对较少。从课程本身分析,一方面,本门课程理论性很强,与遗传学等紧密相关,缺少实践操作的情况下比较抽象,部分概念不容易理解和掌握。部分学生认为相关理论、技术学了之后在实际工作中用得少,学习兴趣不浓。另一方面,很多从其他高校专升本考入园艺专业的学生是文科生,没有遗传学基础,学习非常吃力,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评成绩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过程考核比重小。大多学生平时不复习,到期末考试之前才开始复习。课程实验、实习时存在个别学生在一边躲阴凉、后期抄袭其他学生报告的情况。

2.5从事育种工作的学生较少

经济发展的浪潮下,学生不再将专业对口作为择业标准,涉农专业学生毕业后不想回到农村“种田”,对农业、农村有一定偏见,想到重庆、成都等大城市工作,将经济收入、地域等放在择业首位,对服务“三农”缺乏职业认同,从事育种工作的学生则更少,出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人才短缺的矛盾局面。

3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改革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3.1强化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本课程经过3年的建设,已经构建了由园艺植物育种、栽培领域等专业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学团队,2/3的教师为“双师双能型”,在教学过程中承担不同版块的教学任务。通过以老带新,青年教师深入地方、企业实践锻炼,全面提高专业实践技能。

3.2注重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前,遗传学和园艺植物育种学本安排在同一学期,但遗传学是育种学之基础,授课时发现学生听不懂育种学中涉及的性状遗传规律、后代选择等问题,随后课程组建议教研室将遗传学提前学习,效果良好,但这一做法与学者奈婕菲[2]刚好相反。园艺植物育种对象种类多、育种目标丰富,采用的育种方法、途径也不同。课程组通过调研归纳总结,不断将新的育种信息、成果加入课程内容。结合生产,深入浅出地讲解本地主栽园艺植物品种来源,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程实验设计种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园艺植物,虽然学时数较少,组织学生提前播种育苗,后期整地、移栽,分组开展杂交过程实践,着重观察物候期、采集花粉、杂交授粉、数据统计等,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3.3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多媒体在授课过程中的使用已经成为常规,但是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使之成为授课拐杖,照PPT而宣科,效果会适得其反。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使用已经必不可少,课程前、中、后加以利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课程组在超星泛雅平台上建立了《园艺植物育种学》资源库,上传课程PPT、拓展视频,供学生预习和复习,课后练习题,理论课前对习题进行评讲,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课程论文在线提交,在线批改、保存;结课后问卷,收集学生的意见建议;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增进了师生互动,学生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提升了学习兴趣,授课效果明显提升,深受学生好评。结合QQ、微信等软件,通过课上面授、课下沟通、实践操作等形式,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截至目前,网络点击量达151366次,收集学生意见建议100余条,根据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提升了教学效果。近年来学生评教均在90分以上,教学效果深受师生好评。在讲授“种质资源”“引种”等章节时,学生先行自学,同时撰写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现状的报告、制作PPT,择优让学生在班上进行讲述,通过问答环节增加互动。以这样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角,锻炼了学生的归纳、写作、表达能力。在课程实验、实训教学中由教师提出目标,学生自行设计,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例如在花粉活力测定中,要求每一位学生测定10种以上植物的花粉活力,学生自行在校园内收集试验材料,根据教师指导的方法开展活力测定,通过观察,学生探索对比不同植物不同开花时期的花粉形态和活力。

3.4产学研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近年来,学校、二级学院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学校与当地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深入合作。一是邀请企业同行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同时邀请企业到校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二是开展校内专业生产实践和校外企业顶岗实习。例如园艺专业在大三下学期校内课程结束后,均会分配到合作企业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业实践,参与园艺植物关键时期的生产工作。实现“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的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的对接、教学方式与工作情景的对接”。近3年,园艺专业已有近200余名学生深入本地西昌富华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西昌天喜园艺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从事生产实践,在此过程中学生提升了动手能力,也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园艺植物育种学在猕猴桃等授粉关键期,带领学生前往各基地从事花粉采集、授粉等农事操作,将育种理论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不少学生反映在课堂上了解到授粉操作很抽象,经过亲自操作后非常直观。企业、农户对学生参与植物生长大田管理、植物授粉等农事操作也比较满意,西昌学院涉农专业实践已经成为学校助力乡村振兴的窗口。

3.5改进考核评价指标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考核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但其中平时成绩不单纯是课程出勤率,而是增加了学生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答题考核情况占15%、课堂表现15%、期末考试成绩占70%,增加过程考核。实验、实习考核与理论分开考核,避免出现学生重理论考试轻实验、实习现象,根据学生实际表现情况进行考核量化,包括出勤、实践结果、报告等情况进行考评。综合的评价体系,最大程度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了实践课效果。

4结语

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技术更迭加快,园艺植物育种学也要不断改变,不能因循守旧,但又不能抛弃传统,许多高校拥有园林、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2-7],课程组将取长补短、因地制宜不断完善、优化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守住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为助力乡村振兴培养高质量育种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实.教学管理面临的困境及改革创新路径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23-24.

[2]奈婕菲,马铁明,陈丽飞.《园林植物育种学》教学模式新启示[J].交流园地,2016(5):124-125.

[3]刘维信,程斐,刘倩倩,等.《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与效果[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4):144-145.

[4]孙海悦,韩玉珠.《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初探[J].高校学刊,2015(14):96-97.

[5]王步勇,问荣荣.地方高校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1(6):232-234.

[6]李春霞,丁绪赖,茂田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3):115-117.

园艺实训总结范文篇3

一、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的范畴界定

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主要包括文学教学、音乐教学、舞蹈教学、美术教学、手工教学及才艺教学等六大板块。艺术领域教学是教师帮助幼儿进行艺术感知、审美体验和文化成长的生命沃土,是幼儿发挥想象能力、接触抽象信息和感悟深奥艺术的成长基地。

二、儿童绘本与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的契合性

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是教师引导幼儿开展主体想象、艺术认知和抽象思维的生命跃升过程,因而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认知难度和思维跨度。然而,幼儿的身心发展刚刚起步,在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交流能力等方面能力还较弱,其必然会对以抽象思维和艺术鉴赏为主的艺术领域教学不太适应。儿童绘本主要借助简单的文字内容和图画符号来记录信息和输出信息,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将儿童绘本活动引入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之中,以“有形简单”的儿童绘本活动辅助幼儿开展“无形抽象”的艺术学习,提升认知效果。

三、儿童绘本在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的科学应用

(一)文学教学:儿童绘本应用于故事讲述

文学教学是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故事讲述活动则是幼儿园开展文学教学的主要实施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将儿童绘本活动与故事讲述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在听故事、写故事与讲故事中学会欣赏、记录和表达,从而将抽象复杂的文学教学演绎为简单直观的儿童绘本活动与故事欣赏活动。以故事《小兔子乖乖》为例,故事《小兔子乖乖》不仅内容简单、可说可唱,而且趣味横生、引人入胜,还是质量非常好的安全教育、风险规避教育的素材,是大部分幼儿园都会选择和使用的绘本。因此,为了提升教育效果,教师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让幼儿借助儿童绘本活动成为故事的讲述和信息的输出者。这样,幼儿就会自主创作绘本内容,或选用现成的绘本材料,并借助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将文字内容与图画信息一一关联起来,形成一个有内容、有情节、有铺垫、有过程、有结局和有价值的趣味故事材料。同时,幼儿的信息组织能力、语言编辑能力和心理耐压能力也会在实训化认知中得到发展。

(二)音乐教学:儿童绘本应用于主体想象

音乐教学是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自由想象、张扬个性、释放活力和艺术漫步的认知空间,对幼儿来说具有非常高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音乐教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幼儿容易出现“思想开小差”的问题,因而需要教师借助儿童绘本活动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在音乐认知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切身感悟。以音乐欣赏《好日子》为例,歌曲《好日子》能在教室内营造出喜庆快乐和幸福愉悦的氛围,因而具有较强的情绪感染力。教师最好采用电化教学,用电子白板为幼儿播放歌曲《好日子》的视频资料,让幼儿在有所见、有所听和有所得中获得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心理冲击,进而激发幼儿激动兴奋的情绪,使其获得快乐愉悦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利用儿童绘本活动将自己的实时想象、切身体验和主体感受一一诉诸笔端,将自己的音乐欣赏和主体感受利用儿童绘本活动中的简单文字和图画信息表达出来。这样,儿童绘本活动就会有效推动幼儿去积极欣赏和主动想象,切实提升音乐欣赏和音乐教学的活动效果。

(三)舞蹈教学:儿童绘本应用于造型展示

舞蹈教学是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幼儿感悟舞蹈魅力、领略艺术滋养和获得审美体验的生命乐园,也是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快乐运动的重要方式。幼儿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良好认知状态,主体悦纳能力也会更强。教师可以借机让幼儿将自己最喜爱的舞蹈动作或肢体造型利用儿童绘本活动记录下来,并让幼儿写下实现心得和主要技巧。以舞蹈《兔子舞》为例,舞蹈《兔子舞》节奏欢快、动作简单、造型可爱,特别适合幼儿进行团队表演。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为幼儿播放舞蹈《兔子舞》的视频信息,让幼儿开心地跟着舞蹈表演一起蹦、一起跳,一起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当幼儿达到一定运动量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幼儿在儿童绘本活动中“主动休息”。教师可以让幼儿看着电子白板上的舞蹈表演,结合自己的参与体验和舞蹈过程,自主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舞蹈动作与肢体造型,并用儿童绘本信息详细表达出来,以此提升幼儿对舞蹈的认知效果。

(四)美术教学:儿童绘本应用于课堂绘画

美术教学是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接触美、感知美、悦纳美和表现美的主体认知发展方式,是培养幼儿艺术鉴赏力、审美品位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将儿童绘本活动应用于美术教学过程中,让儿童绘本活动回归“大本营”,以图文结合的组合方式优化美术教学,让幼儿学得更多、学得更好、学得更快。以成语连环画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安排幼儿根据自己知道的成语故事,进行成语连环画活动,让幼儿自己设计人物造型、故事过程、布局安排及图画页数等细节问题。这样,幼儿就会有效锻炼自己的图文结合能力、图片处理能力、美术基本功、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五)手工教学:儿童绘本应用于方法说明

手工教学是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拓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可以让幼儿在手工教学中自由探究、张扬个性、开放设计及快乐创造。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用儿童绘本活动将自己的好创意、好作品及好方法等一一记录下来,并在同伴中进行合作交流,有效提升幼儿的手工技能。以纸浆活动为例,纸浆活动具有非常大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幼儿可以随心所欲地展现自己思想中最真实的想法和创新途径。因此,教师可以让幼儿小组合作开展纸浆探究活动,然后用儿童绘本活动将自己的切实想法、实际做法、具体成果和创新之处等活动信息总结好。这样,幼儿之间可以借助儿童绘本活动实现手工制作经验和活动创新途径的交流和互助,有效提升幼儿的整体能力。

(六)才艺教学:儿童绘本应用于定向训练

才艺教学是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向幼儿教授各种儿歌、戏剧、童谣、民谣以及部分流行歌曲,让幼儿初步接触声乐训练和歌曲演唱。才艺教学是培养幼儿声乐能力、乐感能力和节奏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鼓励幼儿利用儿童绘本活动去记录自己声乐训练、演唱内容和认知心得。以歌词记录为例,幼儿的识字能力非常有限,即使最简单的童谣也会有一些幼儿不认识的生字及其内在含义。因此,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弄懂童谣的语言信息,然后将这些语言信息“翻译”成自己的绘本信息,并利用儿童绘本记录下来,以便自己进行复习、巩固和提高。由此可见,儿童绘本活动给幼儿提供了记录文字信息、传情达意的新方式和新途径,对幼儿才艺能力提升特别有帮助。

四、儿童绘本应用于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的再思考

儿童绘本能成为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切入点,因而教师还要注意以下问题,才能切实促进儿童绘本科学应用于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第一,教师要注意儿童绘本活动的针对性和服务性。儿童绘本活动是为了优化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而引进的,因此,儿童绘本活动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独立存在,要发挥信息传输功能,成为辅助幼儿进行艺术感知和抽象思维的工具。第二,教师要注意儿童绘本活动的精准性和优质性。儿童绘本活动是帮助幼儿高质量地接受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的“学习笔记”,能为幼儿的信息内化与主体悦纳长期提供源源不断的“教学片段”和“温习信息”,因而需要精准优质。第三,教师要注意儿童绘本活动的主体性和交流性。儿童绘本活动是幼儿对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喜爱和最有探究欲望的“激情记录”,因而教师要鼓励幼儿多多使用、多多记录,还要在绘本交流中互助成长。

五、结语

园艺实训总结范文篇4

关键词:农业类;梅西大学;高等教育;经验;启示

1949年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体制主要是学习日本或者德国模式,后转而学习美国,1949年后进行到全面学“苏”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再次向美国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模式。体系频繁变更、直接拿来主义,再加上政策导向为主、高校缺乏自主,偏重短期目标、缺乏长远规划等原因造成我国学科专业设置较为混乱。我国农学类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培养环节大多延续老的传统,在培养现代农学类创新型人才中很难有突破。目前我国现有农业高等院校59所,在校人数大约9万人,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中拥有在校大学生1人,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但就是这些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很多人在毕业时觉得农业收入低、工作累、没有发展前途而转行,继续做农业的学生,通常因实践能力差、所学知识落后等原因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要解决这一困扰我国农业类高等教育发展的桎梏,吸取先进经验无疑是个好方法。

1梅西大学简介

梅西大学是新西兰最大的一所教育和研究学府,于1927年建校,原为农学院,60年代后相继成立兽医学院、理学院等,目前是新西兰唯一一所真正的全国性大学,现下辖五所学院,分别是商学院、科学院、艺术学院、教育学院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梅西大学在商学、兽医、农业科学、工程、航空和艺术等学术研究方面极为出色,梅西大学在全球大学实力综合排名在283位(英国泰晤士报世界名校排行榜),农学专业世界大学排名19位,在农业类教学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和研究水平。笔者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农学类高等教育教学法出国研修项目留学人员到新西兰梅西大学留学访问,系统学习了西方高等教育的一些理论基础;与专业课教师就他们独特的上课方式、所用数字化资源开发、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研讨;旁听了部分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参与一些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实验和实训。通过这一系列学习,深刻体会其办学特色鲜明、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灵活,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2专业设置

梅西大学农业类大学本科专业有两个,分别是农业科学和农业经济。农业科学(AgriScience)专业下设三个方向包括农业(Agriculture)、园艺学(Horticulture)和马类(Equine);农业经济专业(AgriCommerce)下设五个方向,包括农业经济(Agricul-turalEconomics)、农场管理(FarmManagement)、国际农业贸易(InternationalAgribusiness)、毛利农业贸易(MaoriAgribusi-ness)和乡村价值(RuralValuation)。研究生学位有四种:荣誉本科学位(BachelorDegreeswithHonours)(四年),硕士学位(MastersDegree)(必须获得本科荣誉学位或研究生学位并且平均成绩为B的才能选读),研究生学位(PostgraduateDiplomas)和哲学博士(DoctorofPhilos-ophy),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及兴趣选择,较之国内的研究生设置更为灵活。

3培养过程

以本科园艺方向为例,一年级有可以选择的必修课,包括科学、经济、统计和农业企业,这种结构设计为学生将来课程学习提供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二年级接触一些必修的专业课,如园艺体系和管理、农业企业、农业技术、植物病虫害、植物科学和土壤科学。三年级将选择至少五门课。取得学位还必须有一个为期至少26周与专业相关的全职实践工作,需要提供两份报告以评分,完成期为整个学位学习中的夏季空闲期,时间较为灵活。它的培养方案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统计类是农业专业基础课,单独列出;

(2)综合研究课程开设在三年级,单独列出;

(3)经济与产业类课程是专业培养中很重要的一个大部分;

(4)无毕业论文与答辩环节;

(5)专业实践环节必须完成,学生自主在假期安排。

4课程学习

梅西大学一年分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学生大概要学4-5门课,一个学期长4个月,每门课要求150小时,每门课每周至少10-12学时,通常每周讲授一次课,其他时间实践或做作业。每门课大多由一个团队承担。以284.101ProductionHorticulture(15credits)园艺生产课程为例。其课程学习目的如下:

(1)描述新西兰园艺产业及相关行业。

(2)用适当的术语来描述所选的蔬菜和水果的生产系统。

(3)解释对于选定的园艺设施和农作物,环境和作物的耕作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4)描述在入门级园艺师如何能整合科学与技术和管理植物生长。

(5)在一个简单的场景中描述,在无土栽培系统的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6)解决在经济和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基本作物生产问题。课程目的简单明确,可操作性强。与教学结果直接相关的是教学成绩评定。学习更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平时成绩占45%,考试成绩占55%,每次作业都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及占成绩的比重都非常明确,因此评分更透明,学生学习目的更明确。

5实践教学

梅西大学农业实践教学通常结合学校自己的农场,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很少像我们的实践课,大多是参观性的或者演示性的,学生只是靠眼睛看靠耳朵听,实践教学效果极差。如观摩梅西学生上农业产品产量测算实验,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去自己挖甜菜,根据自己挖出的甜菜产量去估算整个地的产量,实验设置与实际生产关联,非常实用;再如草场产量估算,将整个草场分片,学生分组,每个组管理几片草地和喂养一群羊,学生根据自己估算的草场产量去喂养羊,喂养三个月,最后检验自己的成果并总结。还有的让学生学会如何当农场经理,让他们制定出三年的农场管理计划,包括确定管理人员人数、生产上的某些任务和利润指标等。

6启示

与社会需求的密切结合贯穿于梅西大学农业类教学整个教学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是他们培养的核心。

6.1专业设置灵活实用,层次丰富

梅西大学农业类本科专业设置以大农业为主,学科少但学科层次丰富,设置专业目的性明确,真正做到了依据学生特点和学习目的进行分层教学。如农业科学专业,学生毕业时可以拿两种学位,一种是农业科学学位,一种是科学学位,农业科学学位的学生可以选择深造,而科学学位的学位大多毕业后去工作,同一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因为培养目标不一样也会有所不同。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结合自身特点和目的,如很多学生家里经营农场毕业后就业方向很明确,他们从入校就知道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在校园里需要学习什么,学习动机明确。专业方向设置上紧贴国家现状和发展方向,如农业经济专业下设的农场管理、国际农业贸易方向与新西兰是以农业及农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经济现况相符,如开设的毛利农业贸易方向是与新西兰社会成员组成相关。我国的本科教学大多只设专业不设方向,每个专业培养方案受国家本科专业目录和培养要求限制,自主性较差,同一专业每个学校开设课程类似,统一性很好但不能因材施教。专业设置不能突出学校本身特色,也不能根据学生本身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学生在选专业时较盲目,对专业了解很少,很多学生对专业无兴趣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毕业后也大多未在本专业发展。

6.2培养过程基础宽,突出专业性

以园艺专业为例,梅西大学园艺是在农业科学专业下设的一个方向,方向学制三年,最少修24门课程就可毕业,很多课程如食品与农业产业链、土壤肥力与肥料等专业针对性不强,可以供不同专业学生选修,这样更利于专业间的融合和基础的宽厚。我国的园艺是一个专业,大多学制四年,仅必修课就有40多门,还有大量的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众多的课程中有很多课程与专业相关性不大,分散了专业核心课的课时,还将专业知识分成碎片,学生很难去融会贯通。与我国园艺专业相比,梅西大学园艺方向无单独开设的实践环节,这并不是说他们缺少实践,相反他们的实践环节可以在课程内由教师自主安排,教师课程安排灵活度更好,很多课程讲授直接在大田完成。而我国由于扩招,很多农业院校基地面积不能满足学生实际操作,实践以参观式为主,效果较差。梅西大学本科无毕业论文与答辩环节,提交生产实践报告或生产经营报告完成最后的实践环节;我国的本科专业毕业要求一刀切,提交毕业论文、进行毕业答辩是必修环节,设置不够灵活。

6.3注重过程教学与实践教学

梅西大学无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每门课每周至少10-12学时,通常每周讲授一次课,其他时间实践或做作业,即讲授与实践比例大约为1:4~1:5。课程学习目的明确,以园艺生产课为例,学期初分给学生一片地和一定的经费,让他选择感兴趣的一种作物如种植番茄或土豆,从最初的地块规划、买种子、种植、管理、采摘、出售都是学生自主完成,通过种植过程的不同环节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通过发现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通过各种渠道解决掌握知识点,通过完成作业学生会把理论知识点串起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我国设置课程中大多追求知识体系的系统化,讲授与实践比例为2:1,理论讲授过多,学生动手较少,没有实践印证的理论知识很快会被遗忘。同样是园艺专业,园艺生产我国授课内容上大多侧重于生产环节,主要上三门课: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花卉学,每门课基本要上两个学期,就是一门果树栽培学也要学习至少十几种果树的栽培,学时长教学内容繁杂,重点不突出,老师教了太多“知识”而没有掌握知识的方法,往往在学期结束后学生好像学到了很多知识,但真正给个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往往束手无策,学生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内容上基本是生产技术的讲授,对于目前我国园艺产品生产较为重要的产前及产后很少涉及,不利于学生对整个园艺产品产业的概念形成。综上所述,新西兰梅西大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成功经验,对我国广大农业类院校的办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这本,如何能够培养出适合我国国情、市场需要,真正热爱农业生产并能深入一线的优秀人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深入调查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董鸣燕.国外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5.24:76-79.

[2]刘法虎.中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99-102.

园艺实训总结范文篇5

关键词:新形势;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创新改革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其培养的是学生的美术、舞蹈以及音乐等方面的能力,相关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具备美术、音乐、舞蹈以及教育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当今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舞蹈教学工作中,大部分学校在开设舞蹈教学工作时,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存在着专业化程度低、教学硬件设施不配套以及软件设施较为落后等问题,无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导致了从事舞蹈专业的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学习工作之中,加之部分相关学校由于教学条件有限,使得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舞蹈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没有从根本上激发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1]。就相关中职学校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教学工作而言,其舞蹈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艺术专业,想要实现专业学生的舞蹈学习质量,教师需要立足于新形势背景下,需要对新时代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进行一定的创新及改革,真正实现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充分地实现舞蹈教学工作的核心价值。

一、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的意义

1.开展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新形势下人民群众从追求物质文明转向了追求精神文明,当前社会很需要舞蹈艺术人才,此类人才目前的缺口大,因此,开展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能够为社会培养实际需要的文化艺术人才、为社会输送实际需要的舞蹈人才,解决社会的实际需要。为文化馆(站)、少年宫、文化产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工会、团委,社会工作站、社区等输送合格的艺术人才;也可为中小学校、幼儿园、早教机构、艺术培训机构输送合格的艺术人才,并可作为高等艺术院校的后备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应用型实用人才。2.开展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也可以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使学生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及理解,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舞蹈动作,还能够获得更多的艺术审美,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符合新时代社会对于全面型人才的需求[2]。3.开展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雅气质,从而实现学生审美品质的提升,全面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完善学生的自我人格,给予学生认识美及发现美的积极引导,使审美成为学生的意识及观念,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升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

二、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读初中期间,大部分同学没有接触舞蹈,更没有舞台经验,舞蹈基础差,到中职学校选择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只有3年的学习时间,学习时间短,教学方法或者模式不改革创新,完全达不到教学的效果。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源较为复杂,学生来源具有不同的情况,但是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基本功不扎实,甚至于没有基本功,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舞蹈。加之中职学生学习的内容不系统、片面,没有形成良好的体系,但由于接触过舞蹈,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学生在普通初中的学习时间内,由于之前一直忙于文化课的学习,鲜有时间接触文艺类活动,导致现阶段的学习内容需要从基础抓起,又因为学习时间短、训练时间少,导致基本功差,影响登台表演。基本功的训练需要大量的时间,并且很辛苦,学生不会很自觉地进行训练,不会自觉地提高自己,需要有人监督和组织,而中职院校缺乏这样的机制,导致学生基本功长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此外,中职院校在开展舞蹈教学时,舞蹈课程的设置时间不充裕,课时较少,部分学校每周只有2个课时,多的也只有4个课时,但是对有大量舞蹈教学内容和基本功训练的舞蹈学生来说还是显得很少,特别是需要让学生了解甚至掌握各个舞蹈的特点以及部分技术技巧,学习训练时间不够充裕。由于课时的原因,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中职院校来说,学生岗位能力的教育是第一位的,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偏向简单,偏向儿童化,对无关的训练多数不会选择,也就导致学生在上舞蹈课时只训练舞蹈动作,对舞蹈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表演能力相对而言也就很少能够得到培养了[3]。2.舞蹈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在新形势背景下,社会各方面不断进步,因此,社会的整体艺术水平也获得飞速地进步,传统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教育理念的要求,在中职学校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较为落后,教育过于偏重舞蹈基本功教学,忽视了对于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舞蹈上缺乏表演,导致了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方式得不到创新,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与此同时,由于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资源的匮乏,也让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没有与之匹配的更前沿的理念和教学方式,相关的设施和训练方法都相对陈旧,现代化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基本上无从谈起,在师资队伍设置方面,舞蹈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和素质有待加强,直接地影响了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的质量,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师没有十分有效的能力提升机会,缺乏相关的职业培训和晋升渠道,这导致了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教学质量和实用性都比较差,学生在进行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学习时,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这对于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了极大地制约[4]。3.学生舞蹈创编能力及节目排练能力差,只会自己表演,不会策划,也不会排练节目。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渠道广,因此,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面向的对象存在差异较大、性格不一等特点,对于进行过系统性学习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学生而言,其在实际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能够高效地完成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的完成,但是,对于一些没有舞蹈根基的学生而言,其在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学习过程中,常常会跟不上教学进度,导致了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学生舞蹈创编能力及节目排练能力差,只会自己表演,不会策划或者排练节目,因此,如果相关教师没有关注到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会导致在实际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出现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及情况,长此以往,对于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而言,极难调动其学习兴趣,导致了教学内容的呆板单一,因此,教师必须对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关注,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开展不同的教学工作,促进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5]。

三、新形势下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的创新及改革措施

(一)提升相关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舞蹈学习的文化氛围

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对学生进行舞蹈技能和动作要领的教育,会从根本上极大地限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制约,导致其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能力不能获得创造和创新,也不可能培养出更具个性化的优秀舞蹈人才,长此以往,会导致中职学校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中无法发挥其作用,所以,相关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兴趣是学生学习舞蹈最根本的动力,从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营造量好的文化环境及教学氛围,真正地实现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应用型人才[6]。例如:在实际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教学过程中,学校除了在每周进行必要的舞蹈训练外,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比如,积极主动地举办各种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活动,举办以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为主题的文艺活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于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的宣传,使相关学生提升学习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专业舞蹈的兴趣,使更多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学生认识到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的美感,体会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的含义,加强学校的舞蹈学习氛围,真正实现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质量的提升。

(二)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的真正意义,以新时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摒弃传统落后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方式,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及模式的束缚,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开展更符合新课改教育理念要求及教学实际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方式,在教学工作中加强学生的外出实践活动,加强对于学生的社区活动实践、培训中心艺术实践、幼儿园艺术实践等施加教学,以此实现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7]。例如:在进行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时,可以借鉴电气化等专业的教学经验,增加社区活动实践、培训中心艺术实践、幼儿园艺术实践等实践活动的进行,有效地辅助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的进行,比如,使学生从多个感官层面获得有效地刺激,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更加直观地理解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的美感,引导学生真正地认识舞蹈之美,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促进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策略

想要在实际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自身知识储备及理论基础入手,对于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开展不同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实际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在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中深入挖掘学生的兴趣点,使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更加有效[8]。例如:教师可以在实际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客观地看待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重点引导及培养,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学习的快乐,积极地传承优秀的社会文化,使得社会文化在新形势下得到更好地传承及发展。

(四)加强舞蹈实训室的管理,提高舞蹈实训室的使用效率

首先,科学规划合理的实训室建设工作,严格执行舞蹈实训室的建设进程,避免其实用功能及性能的缺陷;其次,招聘具备实训能力的指导教师,确保学生实训质量的提升,并将实践能力不足的教师进行培训及指导,逐步培养一批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从而提升舞蹈实训室的实训质量;最后,加大实训课程的考核力度,制定完善的舞蹈实训大纲及实训计划,做好实训课前的材料及工具准备工作及课后总结工作,将实训过程考核、实训结果考核以及实训成绩考核等列入到舞蹈实训室的考核工作之中,将实训课程落到实处,既促进舞蹈实训室利用效率的提升,有能够使相关专业学生的舞蹈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及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中职学校在开展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时,各校级领导及教师要高度重视,加大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引进或培训强有力的舞蹈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营造舞蹈学习氛围。加大舞蹈训练的课时量,加强学生的舞蹈基本功和舞蹈表演能力的训练。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下企业、下社区、下机关团体、下培训机构或者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等单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真正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戴林燕.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青年时代,2021,(21):128-129.

[2]国一萌.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关于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商情,2020,(07):246.

[3]景文雯.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发展[J].神州,2020,(29):225.

[4]冯华瑜.剖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创新与发展[J].大观周刊,2020,(21):113.

[5]宗丽娟.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与舞蹈美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8):28-29.

[6]孙晓莎.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学方法的合理变通和应用[J].科学咨询,2021,(10):117-118.

[7]米昂.新形势下高职舞蹈形体训练课教学新方法分析[J].大众文艺,2020,(10):242-243.

园艺实训总结范文篇6

1.1调研目的

了解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否能适应区域设施农业行业发展,特开展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设施农业技术人才需求规模、层次、就业岗位及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为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和完善提供有效数据支持,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1.2调研对象

(1)铜仁市农业行业、企业专家及法人代表、校外兼职教师等;(2)果树、蔬菜企业、科技园区、生态农业园、农业观光园区、种子公司、花卉设施农业公司及相关企事业单位;(3)思南县农牧科技局、相关乡镇领导、蔬菜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4)07-12届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5)120农技服务中咨询问题的农民朋友。

1.3调研项目

(1)设施农业行业企业对设施农业专业人才需求总量调研;(2)设施农业行业企业对设施农业专业人才需求结构调研;(3)设施农业行业企业对设施农业专业人才能力素质情况调研。

1.4调研时间

2010年10月-2012年12月

1.5调研方法

1.5.1召开座谈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精心组织安排铜仁市农业行业、9家企业专家及法人代表、课程开发的校外兼职教师等23人进行座谈。座谈会上,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定位、核心课程确定、职业能力开发、顶岗实习和定单培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诸多具有实用性、指导性的合理化建议。1.5.2典型企业走访和问卷调查调研期间,对区域果树、蔬菜企业、科技园区、生态农业园、农业观光园区、种子公司、花卉园艺公司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走访调查,专业教师分别走访了种苗快繁企业上海大地园艺有限公司和铜仁市金农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花卉企业广州番禺区绿之恋园艺有限公司、铜仁市金福园艺有限公司和贵阳市中天花园管理中心。广泛展开了企业工作岗位种类、岗位标准、岗位人才缺口、顶岗实习岗位及其所需要知识、能力、素质调查,并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归类总结。同时对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05份。1.5.3铜仁市设施农业产业调研结合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各课程组分头调研了铜仁市各区县的蔬菜、果树、花卉等产业发展、产业岗位类型及岗位对毕业生素质、技能、知识的要求。1.5.4毕业生问卷调查7月7日,我们对在农业行业或企业工作的部分07-12届毕业生从事的就业岗位类型、所学知识在工作岗位胜任力及综合应用情况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电话访问,共发出145份调查问卷,回收了98份有效调查问卷,并对调查问卷资料整理归纳。1.5.5120农技服务解决问题分类分析我们对120农技服务过程中,农民朋友咨询的所有问题按病虫害防治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加工技术、贮藏技术、营销技术、新产品开发等进行分类、分析。1.5.6调研组织各种形式的调研由专业建设管理委员会牵头,专业教研室组织实施,拟定调研计划。人才需求调研组成员由专兼职教师构成。

2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数据分析

2.1专业人才需求总量数据分析

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很快,设施栽培面积约占世界的70%,设施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大力发展优质无公害(绿色)蔬菜,打造“贵州蔬菜,特色生态”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品牌形象,到2015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00万亩以上,蔬菜产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果树、蔬菜现代农业产业的规模壮大,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设施农业技术的专门技能型高级人才。铜仁市的设施农业呈现出较快发展的趋势,已成为农业产业化一个新的增长点,主要用于蔬菜、瓜果、花卉及园林苗木的生产。2012年,铜仁市蔬菜总播种面积158.7万亩,与2011年相比增长25.2%,果园面积达到了45.89万亩,较2011年相比增长11.3%。但是由于缺乏技术带动和支撑,蔬菜水果生产主要还是以大户或散户种植为主,各地农户重栽轻管;农村劳动力老化,知识技术匮乏,菜园、果园管理较差,效益越差越不管,形成恶性循环。这更需要各相关专业院校培养一大批掌握设施农业技术的专门技能型高级人才。目前,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7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地市级龙头企业38家;企业员工学历层次较低,大专以上的学历不足5%。通过与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典型企业走访等调研方法,了解到各企业用人单位对大专层次的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大,急需一批懂知识、会操作,能吃苦的专门人才。据相关部门预测,“十二五”期间仅铜仁市急需约4000名设施农业高技能人才。

2.2专业人才需求结构数据分析

2.2.1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类型根据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07-12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类型分布比例如下(见表1)2.2.2未来三年用人单位最缺的人才学历比例目前,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和设施栽培的推广,铜仁市的设施农业呈现出较快发展的趋势,铜仁市周边设施农业相关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相比之下,规模仍然尚小,难以与其它行业企业相比,所以在人才学历需求上,更侧重于中职、高职高专和本科毕业生。2.2.3参与调研单位未来三年所需的人才类型填选人次比例所有参与调研单位均填选了通用性和技能型,同时部分单位填选其它选项。表明用人单位需求较多的人才类型为通用性和技能型。2.2.4用人单位未来三年录用设施农业毕业生的优先应聘条件调查可知,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更注重社会实践经历和职业能力,对于学生干部和参与社团活动用人单位同样重视(图3),而对于学生是否是党员并不关注。通过图4可知,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栽培管理技术居首位,这表明铜仁市周边农村缺少具有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栽培管理技术的一线技术型人才。另外,新产品开发方面的疑难问题数量有所增加,表明农民朋友有开发新产品致富的意愿,同时也表明今后广大农村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将会呈增长趋势。而农产品营销技术类的问题却未曾涉及,这与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状况相吻合。

2.3专业人才能力素质情况分析

2.3.1毕业生所学知识在工作岗位综合应用情况通过对07-12届毕业生所学知识在工作岗位综合应用情况回收的98份调查问卷整理与分析,结果见表2。根据表2中结果,在各类知识中,社会能力知识(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创业、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环境适应等能力)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帮助最大,方法能力(办公软件、文献检索、数据统计、调研方法、专业技能方法的能力)、生产技术知识、社会实践性知识、安全知识对我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2.3.2用人单位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综合上述问卷结果和与用人单位专家座谈,了解到用人单位要求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具备的综合能力有:①知识和技能要扎实全面,动手操作能力强;②了解设施农业行业的发展,要了解设施农业行业产、贮、供、销各个环节的基本情况;③能独立从事设施农业植物生产管理,包括果树、蔬菜、花卉的生产与管理工作;④能发现设施农业生产上出现的问题,并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办法;⑤具有从事设施农业技术推广能力;⑥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知识和营销技巧;⑦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文明礼貌,诚实守信;⑧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3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收获及体会

设施农业产业是我国目前农业产业中最具活力的农业产业之一。随着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现代设施农业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备受社会青睐,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具有知识面宽,技能点多,就业灵活,就业渠道宽泛的特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目前,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非公有制企业,从就业岗位来看,学生的初次就业岗位接近于设施农业产业的终端,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设施农产品设计、生产、加工、贮藏和营销等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在设施农业各生产环节的就业比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就业的最多,两项合计达60.3%;其次是设施农业种苗生产企业,为16.3%;在农产品采后处理企业就业的学生达到6.1%。目前,设施农业企业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三个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不但学生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质,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新产品开发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和营销技巧。

4对专业建设及其改革发展的建议

4.1紧贴区域现代农业产业人才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模

经调研,随着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备受社会青睐。因此,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就要与产业、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接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规模就要围绕区域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4.2紧贴毕业生就业岗位,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

根据调研结果,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企业主要在农产品生产企业、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企业、设施农业种苗生产企业、农产品采后处理企业等四类企业。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重视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加强学生的生产组织能力和推广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具有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因此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应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素质和技能来确定。

4.3紧贴毕业生素养培育,加大素质教育课程的学时比例

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毕业生很少反映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用,而是反映自己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方面不够突出。这就要求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增加素质课程的比例,并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应把学生在校的学历教育与学生的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生涯设计能力、诚信敬业、立志创业等教育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择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4.4紧贴毕业生能力培育,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园艺实训总结范文篇7

发展主题:规范管理内涵提升品牌增效

一、目标任务

----招生培训。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5000人。教育培训各类技能人才50000人次。

----职教集团。筹建现代服务业、电子与信息技术等职教集团。

----基地建设。争创部级示范职业学校、部级重点职业学校。力争6处区域性综合实训基地和一批专业实训基地列入市政府首批百所实训基地行列。

----管理师资队伍。选派百名教师进企业,聘请百名技师进校园,建立校企合作人才交流平台,培养确定首批*市职教名师人选。对职业学校校长进行专业培训,推进校长与厂长的交流对接。

----技能大赛。组织开展“全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与展示活动”,逐步推进技能竞赛的制度化建设。

----宣传报道。各职业学校要有1篇以上宣传报道材料在部级、3篇以上在省级、10篇以上在市级新闻媒体刊出报道。

二、保障措施

1、实施职业教育提升工程,做优做强职业教育。按照集聚集约、做优做强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连续三年时间,进一步优化全市职业教育资源,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围绕我市主导、新兴、传统产业精心打造市属职业学校,市属职业学校致力于做专做强;社会培训致力于做大做实。指导各县(市)区要合理布局学校建设,科学设置专业;要围绕区(县)域经济发展,培植特色专业;要按照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现状,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加大社会各类技能人才培训力度,实现学校有规模,专业有特色,教学有质量,办学有效益。

2、创新体制机制,实施集团化办学。要积极推进学校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完善学校培训中心职责与定位,要有一定数量比例的人员开展多形式、多规格的社会培训工作,积极推行多元化办学。运用市场机制,鼓励职业学校建立学生“创业园区”,鼓励职业学校产教结合、以产养教、实训创收、自我发展。依托重点职业学校,以专业联合体为纽带,筹建现代服务业、电子与信息技术、食品与医药卫生、汽车运用与维修等职教集团,形成与全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对接的职教集团。

3、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结合“市政府建设100个实训基地”的任务要求,以现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基础,培植壮大一批有规模、有效益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按照工厂化、车间式进行布局和设备选型的同时,引进企业资金或设备,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开发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积极承担生产任务或参与对外技术服务,不断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强实训的效果,逐步实现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要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命名一批具有较高生产科研能力,具备承担实习实训和部分教学任务的“校外示范实训基地”。要建立实训基地(室)动态管理评审制度,加快推进校内、外市级示范实训基地评审工作。

4、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实现校企全面对接。要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推进校企合作,加快培养技能人才》的政策文件,构建学校与企业间联合培养平台,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产业发展、促进就业三者紧密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要推行“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与“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车间”的现有做法,实现产业对接专业、企业对接育人、岗位对接课程、车间对接基地、师傅对接师资、用人单位对接评估等多项对接,建立起校企合作的交流平台,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总结推广校企合作成功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上半年召开全市校企合作经验交流会议。

5、加强建设管理师资队伍,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以“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开展“百名教师进企业、百名技师进校园”的校企合作师资培训活动,形成校企人才交流长效机制。制定《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实施“职教名师建设工程”,建立和完善名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通过进企业锻炼、培训学习、专业技能考核等多种形式,培养、选拔我市首批职教名师人选。为提高校长专业管理水平,实行学校和规模较大的企业间互派兼职副校长、副厂长,以及时协调和沟通校企合作方面的各项工作。下半年召开专业师资培训工作交流会议,总结师资培训经验,拓宽培训渠道,加大对学校管理队伍、文化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6、组织“技能训练和展示活动”,推进技能竞赛的制度化建设。教育部倡导“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要自下而上,突出学校专业特色,会同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组织开展“全市职业教育技能展示活动”,使职业学校学生、教师经常性地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实现用人单位与学生,教师与师傅等之间的有效对接。从今年开始,每年3月定为“全市职业院校技能人才选拔训练月”,今年4月份继续开展“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展示活动月”活动。要改进和完善比赛形式、内容,充分展示师生熟练的操作技能,不断增强竞赛吸引力,逐步实现技能竞赛的制度化建设,从而推动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7、深化改革,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制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加大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积极推广“三段式”培养模式,深化工学结合、双证互通等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职业学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培训力度,积极开设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颁发等工作的指导与管理,按市场需求培养各类技能人才。

8、扎实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开展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创业,树立起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以庆建国60周年,迎泉城和谐全运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制定《*市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下半年举办首届职业学校和谐校园艺术节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风和学风。

园艺实训总结范文篇8

1合理安排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精炼理论教学,合理恰当地安排实验课的教学内容,突出地区特点和实用性,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课堂上讲授的基本美学理论进行插花与盆景作品的制作,以及运用美学理论进行盆景与插花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掌握盆景与插花作品的基本养护管理措施,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其将来从事花卉园艺工作奠定基础。

2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制作盆景用的材料,实验所需的鲜切花、花泥、彩带和包装纸等材料均是消耗品,实验经费开支很大。由于教学经费有限,在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情况下,应尽量控制实验成本,并不断推陈出新,采取灵活措施以适应教学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实践课时间集中安排,尤其插花部分实践,以此减少鲜花用量,控制单个实验内容的成本。在实践过程中合理组织实验内容,尽量重复使用鲜切花。如:首先练习插花花材的识别及整理造型;其次练习西方插花基本花型;最后练习现代花卉装饰类型,造型顺序上,先练习制作花束→扇型插花→三角型插花→T型插花→L型插花→椭圆型插花→半圆型插花→胸花→花环,这样不仅节省了花材的用量,而且也达到了教学目标;采用接枝法和金属丝缠绕法等,延长花茎;花朵的切割、粘贴造型等方法应充分利用花材,节省开支。实践课的安排尽量避开节假日,到节假日时鲜切花供不应求,各种鲜切花的价格都比平时贵,因此,尽量避开在节假日前后实习。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盆景和插花的制作过程并不简单,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常手忙脚乱,不能将课堂上学的造型原则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另外,一些学生不善于观察,只专注插制,制作成的作品常上重下轻,没有厚度,缺乏立体感,在插制过程中一定要多观察、多总结,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实训时最好2人一组,这样旁观的同学,可以及时提醒,完善作品的不足。

二、改革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采取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方式,为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和实践考核的比例由原来的7∶3改为1∶1,即理论考试占50%,实践动手能力考核占50%,理论考核期末考试占70%。考试题覆盖面广,题量大,以便全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内容包括考勤、课后作业、课堂小考、阅读报告和专题讨论等,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注重基本操作技能

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插花艺术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门技术和职业,农业部职业技能工种里早已设有插花员这一工种,插花员职业共设4个等级,需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后,方可以从事本职业工作。据农业部统计数据,到2011年花卉业从业人员达467699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5180人,花卉园艺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参加插花员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考试,为学生就业准入创造条件。同时引导并推荐学生到花店实习,通过实习,学生提高了插花技能,学习了花店的经营模式,这些都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或自主创业打下基础。

四、探索并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

园艺实训总结范文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职业技能大赛

一、高职院校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意义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早期主要是基于理论训练。受训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学习目标与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差距[1]。学生对于就业岗位的职业素养及岗位技能职责不清楚,对于自身的职业规划不清晰。教师也只能照本宣科,没有完善的行业知识结构和技能储备。而各种企事业单位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与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匹配[2],以及现有的各种专业岗位与学校课程设计的不匹配。国家教委相关部门,推行体现校企一体化的办学模式,连接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的人才培养线,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二、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影响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注册的全日制职业技术学院。其中,该校的“环境设计”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收学生:超过1000名毕业生和450名全日制学生。该校的环境设计专业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列入2016年重庆市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发展项目(主核心),2019年顺利通过验收,专业综合实力得以大幅度提升。该校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大赛,大力宣传竞赛精神,积极准备参赛事宜,实时跟进师生参赛准备情况。组织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参加2018年和2020年的重庆市教委和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福利局“巴渝工匠杯第十一届、第十三届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学校邀请校企合作单位全程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训练,全程指导参赛学生的练习。比赛以团体赛的形式开展,每队由4名选手组成。其中,2名选手为设计组,需在4小时内完成施工图和效果图两个部分。施工图内容包括总平面设计、索引图、平面材质设计、放线平面图、水电布局设计、木作设计、水景设计、植物种植设计以及景观小品详图。效果图部分包括SketchUp模型创建和Photoshop后期处理,运用规定的素材做套完整的方案,并附有文本及设计说明。另2名选手为施工组,需在12小时内完成场地找平、放线、地基挖凿、地面铺设、墙体砖砌、场地景观施工、水电施工、植物花卉种植等大量工作。

(一)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技能竞赛在促进创新型学校和“校企合作,工作学习整合”的人才学习模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进行阐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也忽视了学生如何实践,更忽视了如何与行业企业接轨,无法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3]。传统教学模式以传授式为主,并不能完成项目实训和技术创新。以技能竞赛作为校企合作的突破口,邀请相关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组办、培训、指导、评审。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学校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提升专任师资的双师型素质,提高师生的职业技能。以重庆职业技术学院环艺专业职业技能大赛培训为例,其分别邀请了重庆瑞地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和汇澜庭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重庆诺亚创研规划与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单位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培训指导。企业的负责人及代表指出在设计环节的注意事项及图纸规范,以亲身示范和视频教学指导参赛学生完成施工方案的木作、泥作、水电、园艺等方面的施工。以职业技能大赛为起点,推行校企一体化的办学模式。让学生能真正地学以致用,紧跟市场对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

(二)扩大参与企业市场知名度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里程碑。通过参与项目作为突破口,积极参与行业活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扩大影响力并提高公司知名度,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准备、举办、评比、现场指导。企业以冠名、资助器材、提供场地、提供耗材、提供竞赛服装等方式参与到技能大赛中,“以赛促教”让企业的技术骨干参与到职业技能大赛的训练环节,将企业岗位技能教授于参赛学生,既增进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又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

三、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一)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环境设计专业改革与建设的需要,在认真归纳总结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重庆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诺亚创新规划与景观设计有限公司,与其他企业共同实施了修订后的艺术设计领域专业人才的计划。企业专家通常就人才培训、课程设计等的目标和规格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形成课程、职业技能大赛、实训、就业等方面的环环相扣的良好局面。以该校环艺专业学生参与的“巴渝工匠杯—园艺赛项”为例,该项目的实施可以让学生具有初步运用心理学和环境设计基本理论的能力熟悉与环境设计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正确的设计理念、创新能力和坚实的专业知识。因此,校企合作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以适应职业岗位核心能力需求为宗旨,让学生具有处理各种环境的设计能力、解读和分析各种空间和需求的能力、协作能力和具体操作设备和工具的能力以及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的能力和设计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职业技能大赛所要求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具有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掌握具体的木作、泥作、水电等工序和工艺,并具有相应创新能力。

(二)校企合作开发专业主干课程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专注于基本栖息地设计技能的教学要求,并基于工作流和项目作为媒体创建核心课程标准。企业将适合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大赛的真实案例实现实战实做,并依据具体案例的复杂程度指导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方案设计、图纸制作、模型制作。在校内技能实训比赛和市级职业技能大赛中指导学生使用专业软件制作项目案例以及制作方案模型,使学生快速直观地掌握设计制图和模型设计制作,能在职业技能大赛中按规定的时间完成优秀方案的设计与施工。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是课程。重庆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重庆诺亚创研规划与景观设计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设“庭院景观设计”这门主干课程。这门课程以实训实践为主,主导学生参与庭院的实践施工,是技能大赛的基础,参赛内容及参赛人员都选拔于该课程中的优秀学生。

四、职业技能大赛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

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和作风,以及较强的专业能力。既能够带领学生完成设计方案、施工图纸、效果图纸的绘制,又能指导学生完成图纸的施工操作。因此专任教师应遵循职业教育的要求及发展,积极参与企业、行业的培训和锻炼,来拓宽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校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强调教师教学不应该与行业、企业脱轨。以重庆职业技术学院环艺专业为例,先后有12位专任教师在校企合作单位挂职培训。挂职培训期间,他们参加了若干项目的设计和项目管理和施工管理工作,教师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该专业教师分别参加了土木建筑及艺术类“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及工艺美术艺术类优秀教师能力提高的国家培训等多种培训活动。教师通过参与培训可以在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教学水平,进而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大赛在考验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的同时,也在考验教师的综合教学指导能力,更是在比较学校的综合实力。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可以促进全市乃至全国高校的专业交流。同学们在比赛之余可以相互交流、互相观摩、共同提升。教师们也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学习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教学理念,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个级别的比赛促进职业发展,提高学校的声誉。

五、结语

在校企合作过程当中,文章主要以定位发展、研究途径为主,从发展校企合作方式出发,体现出主体的共性研究,从而使校企合作过程更加具有实践性,但是目前的校企合作机制与政策、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要求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轲,郑辉,王金焱.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1):161-162.

[2]程雅琴,杜国华.基于高职技能大赛的人才培养方案反思—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58-60.

园艺实训总结范文篇10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合作模式,能实现校企双方人才培养资源的共享,也能促进学校与行业接轨,为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为加快构建和创新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特点的校企合作模式,本文剖析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办学实际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机制构建等各方面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旨在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与举措,供高职院校及相关专业参考。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也积极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改革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比较典型的有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结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将“学校—地方—企业”深度融合,构建了“两周期、四融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估体系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但是在校企合作相关研究与实践中也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尚需完善

企业需要即时上岗的技能人才,学校关注的是利用企业资源建立专业教学平台和技能实操平台,校企双方主要从自身利益和需求出发,没有形成组织保障机制,最终导致校企合作缺乏动力、形式单一,产教融合局限于企业的简单参与上。

1.2课程体系设置产教脱节

企业缺乏参与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企业元素融入课程内容非常有限,且流于形式。另外,职业院校的教师企业经验欠缺,不能与时俱进地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整个学习过程依然基于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通识—专业—拓展”三段式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的切合度有待提升。

1.3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近年来,高职院校从企业引进不少兼职教师,但由于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管理和教学设计能力缺乏,又受限于企业的工作时间,投入的教学精力有限,所以教学效果难以保证。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是从高校到高校,缺乏企业经验,在项目式教学的实施中无法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较好融合,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难以提升。

1.4课程评价体系不全面

目前高职院校大多数课程的考核评价仍然以学校考试为主,包括操作性较强的实训课程、企业实践等,评价方式单一且片面,无法全方面、多维度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及内化效果,不利于学生专业经验的积累[3],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校企合作育人的进一步发展。

2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2.1基于人才需求调研更新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出台,我国药品流通行业正在经历着洗牌和重构,药品经营企业增幅显著,零售药店终端规模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同时,随着市场的细分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专业化的需求,加速了零售药店的升级并向慢病管理药房、DTP药房、智慧药房等形式转变,未来零售连锁药店间的竞争将出现在个性化的专业药学服务和健康咨询上。此外,医药电商在近几年发展迅速,2017年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即医药电商A、B、C证审批取消之后,准入机制放开,越来越多的药品流通企业开始在互联网上开展B2C和B2B的业务,药品互联网交易规模稳步扩大,医药电商行业对药营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2018年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以来,药品生产企业也陆续组建自己的药品流通部门,激增的药品流通业务急需大量的药品销售人才。基于药品流通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相关企业人才需求侧的改变,我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动态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面向医药生产、流通等企事业单位的药学服务顾问、医药商品购销员、电子商务师、仓储管理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药店经营、用药指导、医药商品购销、药品储运养护、医药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2建设校企合作课程资源,优化课程体系

我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已经与九州通、益丰大药房、国药控股汉口大药房等湖北省内20多家药品流通企业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形成企业专家库。在2018年学校每三年一次的大调研和人才培养方案大修订的背景下,本专业与合作企业专家基于就业岗位分析及职业能力分解,同时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和执业药师考试知识要求接轨,利用校企双方教学资源整合的优势,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课程开发,构建了基于药品营销、药店运营和药品进销存管理3个岗位群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优化了课程体系,并共同开发了两门综合实践课程“药品陈列与验收”“处方审核与问病荐药”。这两门课程与社会药房的实际工作接轨,基本上涵盖了药房所需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药学服务能力,并且两门课程的实践场所是在真实的益丰大药房,带教教师除了学校的专业教师还有社会药房的培训师,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药品验收上架陈列实操和模拟销售训练,将前期积累的理论知识转为实践技能,同时也对药品零售连锁行业和企业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为后期快速胜任实习岗位及岗位晋升打下基础。除了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教学,本专业还积极探索与企业合办职业技能竞赛,并将竞赛落实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2019年与武汉普安医药有限公司举办“普安杯”医药购销员职业技能大赛,与国家职业技能竞赛接轨;2020年与九州通九信中药集团举办“九信杯”中药新媒体传播大赛,大赛指导教师由校企双方导师担任,并将大赛作为授课内容植入医药电子商务、创业基础等课程,以小组项目的形式展开,在产品策划、新媒体运营、复盘总结等竞赛环节利用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以赛促教,创新专业课程改革,同时也为学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2.3共培互聘建设校企“双导师”团队

“双导师”指的是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双导师实施教学是校企深度融合取得成功的关键。近两年,本专业与九州通、益丰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和平台,提供挂职锻炼机会和培训课程,共同培养专业教学团队。另外,学校聘用企业技能名师授课,并与校内专任教师共同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包括共同开发体现双主体教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共建课程教学资源、共同制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多元化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等,全面提升“双导师”的实操技能和教学能力。

2.4建立校企双主体多元化课程评估体系

传统的课程评价主要以学校的考试、考查为主,考核方式表现为书面试卷、论文及设计作品,强调的是对知识点的掌握,忽略了将专业知识转变为实践操作或职业技能的能力,也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职业素养的考核评价,从而并不能多维度地反映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积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多元化评价体系,在多门专业实践课程及顶岗实习过程中建立校企双导师评价制度及过程考核制度,从多方面全维度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及内化效果。如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利用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校内教师在线上审批实习协议、评价学生实习周志、进行实时师生互动及实习总结评价;企业导师在带教过程中就学生的岗位技能、适应能力、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及团队合作精神每月进行动态评估,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由这两部分共同组成,全面衡量学生的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经过近三年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招生规模从2018年68人增至2020年110人,2020年就业率高达97%,其中毕业生进入国内500强企业就业占比达到16%,专升本占比33%。本专业与九州通、益丰大药房等12家国内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新建校外实训基地十余家,为学生搭建了通畅的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本专业建立的校企“双导师”团队在互培共聘的基础上,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2018年及2019年分别获得湖北省及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各一项,通过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专任教师占比50%,双师型教师占比100%,企业兼职教师在校内教学测评均为优秀,学生评教教学效果好。在课程改革方面,50%专业课程做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采用校企双主体教学、企业导师项目教学、企业真实情境小组教学、双导师管理顶岗实习及以赛促教等多种教学手段,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接轨,每年更新率在15%以上,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强化了企业的参与性与教学主体性。

4结语

我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教学质量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学生满意度高,教师综合素质明显提升,但在实践中仍有些问题需进一步解决:(1)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校企联合会,制定组织制度及保障制度;(2)鼓励与优质企业合作,以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形式进行校企联合招生,促进校企双方从学生进校开始定向培养人才;(3)整合企业优势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及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在企业积极与学校双主体共同办学的前提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张维英,郑新,张海钟.教师教学行为规范中某些规定的现代教育学反思[J].甘肃高师学报,2018,23(2):100-103.

[2]孙延,马质璞.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园艺技术专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3):27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