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管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3:58

流通管理论文

流通管理论文范文篇1

下面让我们分析一下“三项政策”是否能够达到我们原来预期的三个主要目标:提高农民收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自负盈亏,减少国家财政负担;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同时也考察该政策的实行对其他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

(一)农民收入

因为目前收购价分成定购价和保护价,要回答1998年的粮食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必须分别对定购价和保护价收购的粮食进行计算,即从比较定购价和保护价与市场价的差价以及按定购价和保护价收购的数量来推算“三项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因为定购价、保护价以及定购数量是一个确定数,如何估计市场价和按保护价实际收购粮食数量是决定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在6月1日开始实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不允许非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直接收购农民余粮之后,“市场价格”好象从市场中消失了。其实不然,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还在起作用。根据我们最近对10个省市的抽样调查,市场价格在少数地方略低于或相当于目前保护价水平,而在大多数地方却高于政府决定的保护价。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允许私商自由进入收购农民的余粮,根据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CAPSiM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市场价格将比目前的保护价分别高出7%、5%和2.5%,目前不少决策者和一些学者认为,私商进入粮食收购市场会降低市场收购价格的判断是值得争论的。市场价格的水平是由市场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的,它们之间平衡状况决定了市场的价格水平,在这一价格水平下,若市场收购者(或竞争者)增加,或者说买方增多,只会使市场价格提高而不会下降。所以从目前的“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中农民得不到政策干预的额外收入,即使不计算各地的“压级压价”,根据我们的测算,农民从“保护价”收购中得到的净收入是负数,负收入的幅度取决于按“保护价”收购的数量,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主要粮食合计由于保护价政策而减少的收入大约在20.7亿元与24.8亿元之间(表1)。

表1.“三项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略。

在“三项政策”的影响下,实际上,私商粮贩从农民那里购买的粮食所付的收购价格虽然略高于“保护价”,但这些收购价比在没有执行“三项政策”情况下的市场价要略低一些(稻谷3%,小麦2.5%,玉米1.5%),由于“三项政策”,农民在卖给私商粮贩粮食后的收入减少大约在15.6亿元至17.7亿元之间。农民收入的提高实际上主要来自粮食定购任务和定购价大大高于市场价的结果。根据我们的测算,全国农民由上交定购任务所增加的收入大约为126亿元。以上三项收入变化的合计大约为86-8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还不到10元,只相当于去年农民收入的0.5%!

(二)国家的财政负担和企业亏损估算

国家的财政负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财政的直接补贴,二是银行贷款利息补贴。由于很难做到“顺价销售”,许多地方在省内不得不实行对口调拨的强制性财政补贴方法,即销区从产区调进粮食时必须给予财政上的补贴,比如在福建省,闽东从闽北调进粮食每吨稻谷的财政补贴为200元。这种补贴水平在各地有差别,由于我们目前没有全国各地省内的各种对口调拨的详细资料,假设全国平均对口调拨的财政补贴为150元/吨,同时假设对口调拨数量为2000万吨,这意味着地方财政1998年用于省内的对口调拨财政补贴数额将达到300亿元(2000万吨*150元/吨)。

据我们对10个省的摸底调查,今年按保护价收购的粮食由于受到种种压力(仓库、资金和顺价销售等),数量不会大幅度超过去年按保护价收购农民的余粮数量。假设今年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粮食平均库存为1.2亿吨(实际数可能比这个数还大),由于不能实现顺价销售,一年内将要付出的利息105.80亿元(1400元/吨*1.2亿吨*6.31%,按商业利息计算)或96.8亿元(按粮食收购贷款5.76%利息计算)。若这些粮食平均库存期为1.5年,粮食企业所付的总利息将达到144.8亿元左右(96.8亿元×1.5),另加银行贷款的利息补贴13.5亿元。这样国家和地方的财政负担总和为313.5亿元(300亿元+13.5亿元)

由于无法实现顺价销售,国有粮食企业亏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陈粮损失和价格逆差。陈粮价格平均每年下降40元/吨,由于陈粮而带来的损失将达72亿(40元/吨×1。2亿吨×1.5年)。价格逆差额估计将达到276亿元(230元/吨×1.2亿吨)。粮食企业总亏损额将达到348亿元(276+72)。加上地方粮食调拨财政补贴300亿元,银行贷款利息补贴13.5亿元,总共661.5亿元。

(三)粮食市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3年以来,中国的粮食市场得到充分的发展,地区差价在逐渐缩小,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得到不断的提高,然而实行三项政策以来,粮食的地区差价拉大了,这种差价拉大不但表现在产区和销区、沿海和内地以及省际之间,而且在省内各县的粮食价格差异也在扩大。这意味着由于地方本位利益,粮食贸易的地区封锁在抬头,建立全国一体化粮食市场目标正在受到严重的挑战。

以高价(定购价)收购粮食、高价(顺价销售)销出粮食实际上是与粮食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背道而驰的。要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必须依据价格规律办事,对农民的补贴最好通过其它方式而不能通过垄断一级市场提高收购价格来实现。日本能够使国内的大米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5-6倍,也是由国内市场和供需平衡决定的(通过限制进口),而不是通过政府垄断国内收购市场来达到的。

(四)粮食产业化面临严峻挑战

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由于政策上、技术上和操作上的各种问题很难实现优质优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助长了低效农业、“低质”(相对于优质)农业的发展。早籼稻的积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近年来,各地通过摸索、总结并开创了一系列优质高效的粮食产业化路子,一些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销一体化,如组建各种形式的股份制粮农联合体,连片生产,形成规模经营,形成利益共同体,按产业化要求实行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等。这种粮食产业化发展在许多地方有不断发展和扩散的趋势,然而,自从“三项政策”实行以来,人们开展担忧实行垄断收购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能否承担起这一重任。我们所到之处,从农民那里,从国有粮食企业那里,更是从主管粮食生产和推广粮食技术的农业部门那里都得到了一致的回答:粮食产业化难以实现。

(五)就业问题

“三项政策”即使能按原来设计的方案贯彻实行,解决了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就业和亏损问题,却使全国更多的非国有粮食企业,尤其是直接参与粮食收购的私商粮贩的就业问题受到威胁。何况“三项政策”不但很难扭转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亏损问题,而且由于无法实现顺价销售,全国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普遍停发了工资,国有粮食加工企业没有停产的职工也下岗了多半,原来已承包出去的国有粮油商店,不是转向产品经营,就是轮流“上岗”,因为由粮食部门批发出来的粮食根本无法顺价销售。某县的一位营业员对我们说:“去年以前,县城里一半以上粮食是从我们粮食部门设在城内的10多个粮油门市部里销出去的。现在我们一天只能卖几斤,市场全被个体户占有了”。就在这个国有粮油商店的对面,是一个由个体户开的粮食零售店,店内堆满了粮食,见我们来调查,还没等我们开口,一位女老板模样的人就上来搭话:“今年我们家粮食大丰收,这里卖的籼米全是自家生产的”。其实这个县由于水灾早稻减产30%.

(六)消费者的影响

高价收购粮食,若完全能再实行顺价销售,在更高的价格下,消费者的购买力会降低,这又加剧了“卖粮难”的问题以及国家储备粮的增加。更为不幸的是,提高粮食价格会减少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而目前政府正在刺激城市居民消费品的内需。粮食价格的上涨也将对工薪收入者的生活增加压力,尤其是那些领取失业救济金、刚下岗的国营企业的职工。

(七)粮食贸易

“顺价销售”也直接影响到粮食的进出口贸易。粮食产区、粮食出口企业、中国粮油进出公司及设在各地的分公司纷纷对现行“三项政策”可能对粮食出口造成的影响表示担忧。国家已在政策上取消了粮食出口补贴,粮食进口于1997年也实现了关税配额制。在目前国内粮食收购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尤其是小麦和玉米),如何做到出口无补贴,在进口关税配额内如何保持低关税(0-4%),以及如何确定进口关税配额数量,不但是与粮食进出口相关的国内所有企业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是国际社会近年来对中国表示关注的问题之一。美国政界、商界及学者已多次提出为什么1997年中国国内的玉米价格大大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在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取消粮食出口补贴”政策下,中国还能从东北出口大量的玉米?继而产生了对中国政策的不信任感,使他们更认为,在WTO谈判中中国的国有贸易(StateTrading)问题是不可忽视的。许多东欧国家加入WTO同时能继续保持国有贸易的状态,中国的国有贸易问题却一直是中国加入WTO谈判中有重大争议的问题之一,这同放开国内粮食市场不无相关。

(八)国际社会的影响

最近,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欧盟各国以及许多国际多边组织和其它国际社会对我国目前实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他们普遍认为“三项政策”

是改革的倒退,是回到了过去的“计划经济”。世界银行将在它即将公布的一份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报告中提出对中国目前“三项政策”改革的质问。一位美国教授呼吁中国政府必须充分相信国内粮食市场已得到相当程度发展,市场能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中国应该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的粮食已走向市场化,让更多的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了解中国市场的发育情况,而不应该重新垄断粮食收购市场,否则必然使人们又感到中国回到过去的老路。

三、政策和建议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刻不容缓,1995年至1997年三年创记录的粮食产量、粮食储备的大幅度增加以及粮价的下跌是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会,政府今年年初开始制定的“四分开一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原则是完全正确的、及时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政府把当前深化改革的重点转向“三项政策”。这种想利用一项改革方案解决多种相互冲突的目标是难以奏效。

由于篇幅关系,本报告不能就新形势下稳定市场的能力何在,中央目前确定的库存水平能否稳定物价,中央政府是否能够期望地方政府(省和县两级)运用缓冲库存来稳定物价以及“四分开一完善”等政策性问题逐一展开讨论。这里只对今后如何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提出一些建议,包括长期的政策和当前的一些临时应急措施,供领导和决策者参考。最基本的想法是在日益商业化和市场化的环境中,我们需要一套新的体系来运行粮食经济,在这种新的体系里,政府的重要功能是作为市场公平竞争的公正裁判员,作为市场稳定的调节者、作为市场发育的支持者。

(一)长期政策

第一、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公平竞争必须体现在市场运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只在批发和零售市场上实现公平竞争,而在收购市场上实行垄断,“理论上”是可行的,实际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控制和监督成本非常高。只要有漏洞,只要有利可图,不管是合理不合法,还是合法不合理,“寻租”这种经济行为是必然的结果。

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我们的观念不能停留在如何培养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流通领域中起怎样的主渠道作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建立一种新的粮食流通体制以培育高效的粮食运行机制。它的主体可以是国有粮食企业,也可以是非国有粮食企业,让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去实现。从事粮食收购的私商粮贩受到农民的欢迎,甚至在目前不合法的情况下还能够生存,说明他们在粮食市场中已占有一定的地位,有一定竞争力,粮食市场是可以盈利的,开放粮食市场不但能减轻政府的粮食财政负担,而且能够促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提高市场运行效益。

国有粮食企业的亏损,有政策的原因,更有体制的原因。1996年以前,收购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盈利的不多、亏损的也不小。不管是从粮食的专业人员、仓储、加工、市场网络上看,还是从资金来源和贷款补贴上分析,若能实现“四分开”国家应该说已给国有粮食企业参加市场竞争提供了非常优惠的条件,国有粮食部门的300多万人不是多了还是少了的问题,人员多、工资负担重是经常被引证的论据,但实际上人工费用占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粮食经营的总费用不到四分之一。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各级批发市场,集市贸易市场有多少国有企业同个体户一起在那里摆摊位?走向市场需要有坐办公室的决策者,更需要深入市场的经营者。总之,体制、政策、观念、“主渠道”的老大哥架子是问题的所在。另一方面,大量的离退休干部确实给国有企业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在把国有粮食企业推向市场之前,政府也应该按照“新老帐”分开原则,使其“轻装上阵”。

第二、建立新的独立的、垂直运行的中央粮食储备系统

在国内粮食市场开放之后,市场价格能否稳定?这是我们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在这里,首先必须相信我国的粮食市场已经相当发达,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如果建立独立的、垂直(从上至下的)运行的中央粮食储备系统,开放粮食市场不会引起象1994-1995年那样的大幅度粮价上涨的局面。同时必须明确地方粮食储备系统不可能在稳定物价上起太大的作用,更不能期望靠建立庞大的、耗资巨大的地方粮食储备系统(省和县)来稳定国内粮食市场,1994-1995年国内粮食市场波动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也是被国外许多国家所证明的。因为地方政府不会主动地用行政手段通过有效的缓冲库存系统,来实现全国市场物价的稳定,他们常常等其他地方(如其他省)先行动,然后伺机而定。

要达到稳定市场物价的目标,只有建立一个由中央政府控制的真正能独立运行,不受地方政策影响的新的粮食储备系统。设立在各地的粮食储备机构必须是中央在地方的分支机构,人员、工资、市场购销等等一切都不受地方政府支配。中国的粮食市场商品率占总产量的比例不到30%,70%的人口(农村人口)基本解决了他们自己的粮食储备问题。这同其它发展中国家有明显的区别,它意味着国家需要掌握的粮食储备量若能有效地运行,中央粮食储备率(粮食储备占消费总量的比例)可以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低得多。那么中央粮食储备量到底需要多少,当然需要进一步研究,但肯定要比现在中央和地方两级粮食总储备量要少得多。据东南亚国家的经验,国家粮食储备量占本国粮食消费量的比例一般在5-10%之间。

为了建立这样的一个新的、独立的、垂直运行的粮食储备系统,地方政府的责任是向中央政府提供一定比例的为稳定市场而支出的财政费用,而不是要地方政府抽出这一部分钱来建立他们自己的地方粮食储备。

这样新建立的中央粮食贮备系统不但能真正做到稳定市场的目的,而且对减少财政负担,促进国有粮食企业商业化、市场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市场建设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支持市场的发育,这包括对交通、市场信息和通讯等公共措施的建设、建立和完善粮食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和零售市场及其市场制度,为粮食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以及完善各种合同实施的机制等。

(二)、近期应急措施

要建立一个高效的、稳定的、全国粮食市场完全一体化的粮食流通系统需要一定时间的努力。那么在近期内,政府应该采取那些应急措施来应付目前粮食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呢?这里我们提出五项临时措施,供决策部门参考。

第一、在保持定购粮收购的前提下,暂时取消今年秋粮和明年夏粮的计划性非定购粮收购业务,开放粮食收购市场。

取消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非定购粮的收购业务可以减轻国有粮食企业的库存暴满压力,减少粮食库存费用,减轻农业发展银行面临的大量粮食收购贷款资金继续沉淀的负担,提高整个粮食市场的运行效率,从而节省社会成本(因为私商粮贩的粮食经销费用仅是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一半)。否则,按保护价和定购价收购的粮食捆在一起,要实现顺价销售,结果两者都不能实现。

开放粮食收购市场,允许私商粮贩从事粮食收购业务,不但能促进市场的一体化进程,搞活粮食流通体制,提高粮食市场的运行效益,而且不会降低粮食的市场价格。今年各省确定的保护价实际上只是相当于粮食生产成本,在执行“三项政策”之后,真正的市场价好象消失了,私商粮贩只是根据政府的保护价确定他们的收购价。实际上根据我们的预测,目前的“保护价”和私商收购价比真正的市场价要低10%左右。今年下半年,真正的粮食市场价格应该比去年高,因为今年的粮食产量不可能超过去年,而且净进口减少,所以暂时取消非定购粮的收购业务,允许私商粮贩进入收购市场对农民收入会有促进作用。

第二、增加粮食出口

暂时允许国有粮食企业以保护价的价格结算粮食出口业务,同时增加一些出口的“暗补”措施,以缓冲国内临时的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当然这项政策只能是临时的应急措施。

第三、明确今年按定购价收购的粮食实行财政补贴政策

根据我们测算,今年按定购价收购的粮食若不再执行顺价销售的原则,需要200多亿元的财政补贴。这比坚持顺价销售所造成的损失要低得多。

第四、减轻明年的定购粮任务,进一步开放粮食市场

流通管理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省际新闻流通;省委机关报;整合分析;社会变革

地区间的新闻信息流通在操作上一般指甲乙丙多地互相报道和被报道的情形。它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甚为关注的问题。诚如政治学者R.Muir指出(1):“各地域之间信息流通的水平及其变化,反映了它们之间联系的力度,以及趋向分离或整合的走势”(1981,P113)。新闻又是一种表征话语(discourseofrepresentation),它通过连续不断地报道社会变动而与现实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并且将人们日常的、零碎的、本地的、相对静止的个人经验与社会的、流动的、制度的、整体性的以及聚焦化的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因而有一种“自动”获取的“合法”权力。新闻报道及其信息流通的这种特性使其扮演一种社会性的整合离聚功能,也因此,它彰显了所在社会的权力结构和统治合法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对于时代而言,这些变化的特征较为集中体现在地方自主权和区域之间的联系加强。在这一过程中,地方各级传媒扮演了何等角色?地区间的新闻信息流通呈现出何种面貌?从一个长时段的视点来看(1949年建国以来),以省为单位的区域间新闻交互是如何演变的?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政经发展又是如何从一个侧面体现在省际新闻流通中?显然,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不久前,笔者和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合作,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2)本文即是对该项研究成果的一些初步综述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展深化。

关于中国大陆“省”的研究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全国还没有全部解放,由于国土辽阔,情况复杂,百废待兴,中央政府为了便于加强对各地区党、政、军的领导,曾于50年代在有关省之上设置“行政大区”,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北等六大区。至1955年大局稳定,中央政府决定撤销大区。自此,“省”一级行政单位(包括中央直辖市和自治区)便成为大陆在中央政府直接领导下最重要的地方行政单位。在“省”以下虽还有“地区”和“县”,也各自发挥其重要的地方行政功能,但并不能视为实质性的行政单位。

近年来,学界对中国大陆“省”的研究明显增多,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采用3种取向。第一种是“中央—地方”研究取向。这是研究传统的主流思路。第二种是“区域比较”。这种方法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它主要关注区域发展中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同时分析区域间的不平衡现象和研究其发展的模式。第三种是“省的个案研究”,通常以一个省,或几个省份为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上述3种研究取向,主要是为实现不同的研究目的而设计,方法虽异,但无所谓优劣,然而在分析阐述上则各有利弊。“中央—地方”研究取向主要关注“省与中央(北京)”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因排除了省与省之间日益频繁的交往互动,以致难以深刻理解中央与“省”之间的变化。“区域比较”方法将诸多省份划为大区(例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等),而不是针对省际关系和它们的互动情况探讨其性质,这样在解释区域发展或其他问题时,忽视了省际互动和其间差异这一重要因素。此外,这种研究方法较多关注经济发展方面而甚少涉及其他方面。“个案研究”取向虽然提供了某个省份的详细资料,但这种方法难以令人了解全貌。不过它可以为下一步的省际研究奠定基础。

通过以上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有的对“省”的研究,还未涉及省际互动领域,作为上述3种取向的补充,我们认为需要发展出第4种研究取向,即:系统的省际关系互动研究。这种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将被研究对象视为某种同质单位(例如,“省”被视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重要行政管辖单位),研究的问题需涵盖或适用于所有这类单位,并对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或这种联系的某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这种研究取向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困难在于收集资料难度很大,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头绪繁多。另外,如果缺乏整合性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式也使研究不易进行。就本文而言,我们尝试采用这种研究取向,探讨中国大陆省际间的新闻信息交互流通。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也要对内开放,只要目前市场经济及区域开放持续下去,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各省将进一步加强它们之间的互利交往。据此,省际间的新闻流通总量及分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了解省际水平互动关系和社会结构变迁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探究省际交互联系更具意义。当然,本文研究的范围只是新闻信息,虽然这只是省际互动关系的一个方面,但其重要的潜在价值则不容忽视。

省际新闻流通的分析框架

上面提到,运用某种整合性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式对采用第4种取向的研究至关紧要。我们在设计研究方案时,受到盛行于70年代研究国际间新闻信息流通方法论的启示。当时,一大批学者的实证研究成果,促成了“建立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大辩论,最后导致美国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简言之,研究国际新闻信息流通的学者揉合了发展传播学和批判学派的特点,视跨国新闻信息流通为世界体系运作的一个方面和构成要素。同时,它也是世界体系的产物。许多学者通过持续不断的研究,揭示了不平等的国际新闻传播谱系,也揭示了世界体系内在的结构矛盾和冲突关系。世界体系是当代左翼思想家华勒斯坦(Wallerstein)提出的一套分析全球问题的理论体系,其要旨是将世界划为“中心”(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边缘”(不发达国家)和“半边缘”(介于两者之间)三大块,以全球视野,分析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90年代,冷战结束,但华氏理论不仅未过时,反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而倍受重视并被其他学者发展出许多新的分析和论述。

传播学者几十年来通过研究国际传播中不同国家媒体对外国的报道,总结了几种带有普遍性的模式。主要的发现在于“中心”地带和“边缘”地带信息流通失衡现象及单向主导的传播资源分配制度。90年代中期,在两位著名国际传播学者统筹下,一批学者同时对38个国家如何报道全球214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规模最大的国际新闻信息交互流通的调查,采用系统整体的研究框架和统一的内容分析方法,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数据,从2000年开始,研究成果分卷出版。

回顾几十年来积累的文献,可以说国际新闻信息流通的研究已具备充分的理论范式和整合分析的框架。我们认为,通过对有关因素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整,这一成熟的分析方法似可借鉴作为一国内新闻信息流通研究的基础框架。

省委机关报与省际新闻流通

在国内传媒体制中,每一家省委机关报就是该省的“人民日报”,它代表省的领导层向全省说话,履行传递政令,上情下达的职责;同时,它在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关系中扮演着中介角色,又在与外省的信息交流过程中,成为把门人及外省特定形象的塑造者。但是,由于国内传媒传统上是一种垂直单向性的宣传型模式,省委机关报历来以宣传上面政策,报道下面省情为主;面对其他省份的报道,除了一些常规的新闻(如“祖国各地”,“塞外风情”等花絮新闻)可按编辑专业喜好处理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在改革搞活的年代里,尤其还要顾及地方的经济利益、贸易往来、人口流动等有利或不利本省的因素。换言之,省委机关报在国内1500份地方报纸中占据关键位置,它们“守土有责”,通过某些机制,对其他省份的信息进行筛选,决定是否让它流入本地区。也因此,这种传递既涉及政经因素,也涉及编辑程序;既有一定的采编运作习惯使然,也同省委领导层的理性偏好有关联。以此类推,这种情况也可存在于地方各级传媒中。这说明,中国地方传媒机关报和外部信息交互的运作机制,是一块有待深入开拓的研究领地。

省委机关报这种“精英导航”特性,使得它在众多的各类地方媒介生态圈内始终执政治传播之牛耳,其权威地位无可替代;也由于各省省报一般在1949年建国以后就开始不间断地连续出版,而其他种类的媒体则无此条件(如“晚报”和城市电视台,直到80年代才开始兴盛起来,且是以某一特定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我们顺理成章选择了全国各省的机关报作为代表媒体,并以每一省的党报对外省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长时段系统抽样内容分析方法搜集材料,试图从历史延续性的角度,探究建国以来省际

新闻流通是怎样体现在省委机关报上的。

研究关注点和主要发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的问题和关注点定位于以下两个方面:

1.1949年建国以来省际新闻流通的模式与形态变化;

2.“”前(1949—1966),“”期间以及后时代(1977—至今)3个阶段省际新闻流通的比较。

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考察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反映在省际新闻流通中的变化,为进一步探索它与50年来社会变革的关系提供研究的基础资料。(3)

因此,我们选择以系统纵向设计的方法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内容分析。在具体操作上,分别选定3个年段,在相距各20年的时段中,又分别选取两个连续的年份点,每个年份抽取4个星期的省报进行全体抽样调查。为了降低特定年份中特殊事件的影响,每个时段都分别包括这两个年份。最近的年份为1995—1996年,倒溯上去的20年中为1975—1976年(末期),最后倒溯的年份为1955—1956年(前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这3个年代分别是代表各自的10年时段。总之,这样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可反映过往40多年间中国大陆社会变革的历史轨迹,也在我们驾驭的范围内。(4)表一、表二为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表一:省际新闻流通量统计表

1955-19561975-19761995-1996

两年内消息总数290715097269

每天平均数51.926.9129.8

每省每天平均数2.01.05.0

单省消息比例%87.284.995.1

消息形式

一般消息%66.382.762.5

简讯%7.3225.8

相片%26.515.311.8

涉及本省的消息%2.22.42.4

头版消息%49.840.54.8

新闻主题

政治军事%14.136.510.6

经济发展%63.835.835.7

科学技术%8.310.116.4

文化娱乐%7.54.515.2

罪案%1.90.79.4

天灾人祸%1.48.44.2

趣味%2.936.3

其他%0.212.1

表二:省际新闻的空间分布

1955-19561975-19761995-1996

被报道:%

最多的九个省606761

中间的九个省272526

最少的九个省13813

报道者:%

最多的九个省424155

中间的九个省323232

最少的九个省262713

被报道:%

最多的五个省435245

最少的五个省635

报道者%

最多的五个省262437

最少的九个省13147

归纳表一、表二的数据,省委机关报反映出来的省际新闻流通特征如下:

一、省委机关报每天登外省消息并不多,报道量偏低,但近年呈上升趋势。1955—1956年间,平均每份省报每天只有两条外省新闻;1975—1976年间,每天只有1条;目前则为5条。其中,增长最快的省份为上海、天津、广东、江苏等地。

二、质的方面,65%以上的省际新闻报道属普通消息类报道,新闻图片类型的报道不断减少。而90年代简明新闻类则明显增多。

三、版面安排上,50年代不少外省新闻处理成简讯栏放在头版,而当下的作法是将非本地的新闻(包括国际、国家和外省)放在内页固定的版位上。这说明近年省际消息在省报的特点是数量增多但重要性降低。

四、报道主题方面,经济消息占据主要地位,政治新闻在文化革命后期占36%以上;同时,除了科技新闻有10%和76年唐山大地震使灾祸消息攀升至8%外,其他种类的报道则少得不成比例。90年代的重大变化则是新闻类型呈多元化趋势,趣味性的软新闻和罪案新闻的比例增加较明显。

五、空间分布上,在所有3个年段中,省际新闻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省份。信息丰富省份和信息贫乏省份的差距在90年代呈扩大趋势。1995—1996年间,9个信息丰富省份占了55%的报道量,而9个信息贫乏省份仅占13%,比率为4.21。

结论

这项研究调查了建国以后3个年代省委机关报进行省际新闻交互流通的情形和模式,取得了一批宝贵数据,对认识大陆前、中以及贴近当今的90年代省际间的新闻信息相互之间的交流状况颇有裨益,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启示,故研究本身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开端,是一个孤立的个案实证,还缺乏多元有效的参数变量进行更复杂的量化统计,从而作出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传统上,大陆的报刊是以“中央—省—市(地委)”三级党报为核心的垂直管理体系。政治学者A.Liu早期研究表明(5),这种垂直统领性的媒体结构和全方位网络式宣传导向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权和宣传上的话语服从(1971,P175—176)。按照分工,中央一级的报纸(包括综合性和行业对象性报纸)除了负责传递中央的信息外,也侧重各地新闻动态的报道。在时代,传递和推广各地符合中央意图的先进典型和地方经验往往是中央一级报纸要唱好的重头戏。而省及市一级的报纸主要任务则放在上情下达和报道本地区新闻上,对其他省或市的横向报道往往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尤其是80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更使这种变化赋予了和以往不同的内涵。但是,这种变化又受制于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既有体制结构、不同媒介的限制;也受到经贸的、地缘文化的、人口的、历史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省际新闻的流通量研究还需和中央传媒对各地报道的新闻流通量的变化联系起来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内在的关系。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各省的省委机关报对外省报道总量一直偏低,期间,每天只有1条,反映了当时高度一元化的宣传整合模式。到了90年代中,这种一元化的模式已有所改变,但省际新闻的流通量仍然较低。平均而言,每家省报每天也不过只有5条外省消息。换句话说,每6个省里面,只有1个省的消息出现在它省的机关报上。这种状况,一方面大大落后于日益密切的地区间水平联系,另一方面又揭示出中国大陆新闻媒介在宣传报道上,至少在各省的“精英导航”机关报上,仍然较为偏重信息的垂直单向流通。而建国以来省际新闻流通呈现出来3种模式的异同,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与不变的矛盾,新的社会改革因素和旧的体制之间的矛盾,以及地区间愈来愈加大的信息失衡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传媒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单一党报/媒介体制在官方权力的政治掌控和市场经济的资源调配下正不断向双轨制结构演变,即:新兴的市民—市场导向的商业媒介体制同传统的党报媒介体制在经济和政治上“各占一方,共存补缺”,甚至实行“小报(代表市民的商业媒介)养大报(代表正统的党报媒介)”,这情形有些类似80年代以来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国营企业和非国营企业(如合资、民营、集体等)的双轨制现象(6)。当然,由于传媒的政治敏感性,商业媒介目前的政治地位和影响要比非国营企业小得多。但是,这类媒介(主要指市民报/晚报,消遣杂志,有线电视台/各省的卫星台和新近崛起的民营网站等)对促进地方信息交流意义重大。根据一些零碎的材料,一些市民报(7)如《北京青年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等近年来不仅重视本土新闻的报道,也较为重视外地新闻尤其是社会的财金新闻的报道,这需要今后专门的研究予以实证了解。

注释:

(1)见Muir.R.(1981)ModernPoliticalGeography.London:Macmillan.

(2)笔者与祝建华的一部份研究发表在《新闻学研究》期刊,2000年7月号上,题为“中国大陆省际新闻流通之研究(1955—1996)”,第161—181页。本研究从方案设计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分析,祝建华教授都贡献良多,笔者感到受益匪浅。

(3)本研究是系列研究计划的第一个项目。

(4)关于操作与抽样过程的几项说明:

1)1955—1956年间的3份省报不适用于全部3个年段,其中一份直至1975—1976年依然阙如,《西藏日报》于1956年后期才创刊;《宁夏日报》于1959年创刊;《海南日报》则在80年代后期才出现。因此,在3个年段中互动省报样本数不一致,1955—1956年间是27份,1975—1976年间是29份,1995—1996年间是30份。为了保持连贯性,我们只使用27份省报样本在3个年段内进行比较,29份样本在70年代与90年代进行比较,90年代的对比则使用30个样本。

2)我们初步检测发现,大部分省报很少报道其他省的新闻,因此要进行内容分析的研究(通常每年选取一或两星期)必须选取数量相当大的样本。我们在所选择的6个年份中,就每一年的4个

星期28天内的省报,进行全部抽样调查,或者说我们选取的样本,包括了4816期报纸。

3)由于本文研究的是省际新闻报道,其他表述意见的文章,例如社论、评述、读者来信以及副刊、广告、天气预报等非新闻性的材料均未采用。

4)关于“省际”新闻的定义,我们参考有关国际传播研究传统界定的关于“国际新闻”定义的阐释来判定符合本研究需要的“省际新闻报道”的定义。

5)北京是个例外,因为它既是首都又是一座主要省级城市,我们将它代表国家和城市的双重身份作了特殊的处理,在研究中排出了有关中央政府与国家大事的报道。

6)假如一则新闻报道涉及一个以上的外省,我们采取多个省的条目处理。

7)国内一流大学的3位资深新闻资料室管理员协助担任资料收集工作,他们运用上述标准对选自30个省份出版的省报新闻报道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下列要求逐项进行编码:事发地点(即外省名称),新闻数量,是否涉及本省人士,报道类型(普通新闻、简明新闻、图片新闻)和刊登位置(头版或内页)。由于编码人员经过反复培训,素质较高。加上编码要求明确,最后编码分类的一致度符合标准,达到满意的要求。

(5)见A.Liu(1971)CommunicationandNationalIntegrationinCommunistChina.Berkeley,C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6)有关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中的双轨制怎样在社会转型中取得“帕雷图改进”的积效,可参看L.Lau,Y.Qian,G.Roland的新近合作研究成果:“ReformwithoutLosers:AnInterpretationofChina’sDual?TrackApproachtoTransition”,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2000,vol.108,no.1,pp.121—143.

流通管理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省际新闻流通;省委机关报;整合分析;社会变革

地区间的新闻信息流通在操作上一般指甲乙丙多地互相报道和被报道的情形。它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甚为关注的问题。诚如政治学者R.Muir指出(1):“各地域之间信息流通的水平及其变化,反映了它们之间联系的力度,以及趋向分离或整合的走势”(1981,P113)。新闻又是一种表征话语(discourseofrepresentation),它通过连续不断地报道社会变动而与现实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并且将人们日常的、零碎的、本地的、相对静止的个人经验与社会的、流动的、制度的、整体性的以及聚焦化的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因而有一种“自动”获取的“合法”权力。新闻报道及其信息流通的这种特性使其扮演一种社会性的整合离聚功能,也因此,它彰显了所在社会的权力结构和统治合法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对于时代而言,这些变化的特征较为集中体现在地方自主权和区域之间的联系加强。在这一过程中,地方各级传媒扮演了何等角色?地区间的新闻信息流通呈现出何种面貌?从一个长时段的视点来看(1949年建国以来),以省为单位的区域间新闻交互是如何演变的?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政经发展又是如何从一个侧面体现在省际新闻流通中?显然,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不久前,笔者和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合作,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2)本文即是对该项研究成果的一些初步综述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展深化。

关于中国大陆“省”的研究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全国还没有全部解放,由于国土辽阔,情况复杂,百废待兴,中央政府为了便于加强对各地区党、政、军的领导,曾于50年代在有关省之上设置“行政大区”,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北等六大区。至1955年大局稳定,中央政府决定撤销大区。自此,“省”一级行政单位(包括中央直辖市和自治区)便成为大陆在中央政府直接领导下最重要的地方行政单位。在“省”以下虽还有“地区”和“县”,也各自发挥其重要的地方行政功能,但并不能视为实质性的行政单位。

近年来,学界对中国大陆“省”的研究明显增多,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采用3种取向。第一种是“中央—地方”研究取向。这是研究传统的主流思路。第二种是“区域比较”。这种方法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它主要关注区域发展中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同时分析区域间的不平衡现象和研究其发展的模式。第三种是“省的个案研究”,通常以一个省,或几个省份为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上述3种研究取向,主要是为实现不同的研究目的而设计,方法虽异,但无所谓优劣,然而在分析阐述上则各有利弊。“中央—地方”研究取向主要关注“省与中央(北京)”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因排除了省与省之间日益频繁的交往互动,以致难以深刻理解中央与“省”之间的变化。“区域比较”方法将诸多省份划为大区(例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等),而不是针对省际关系和它们的互动情况探讨其性质,这样在解释区域发展或其他问题时,忽视了省际互动和其间差异这一重要因素。此外,这种研究方法较多关注经济发展方面而甚少涉及其他方面。“个案研究”取向虽然提供了某个省份的详细资料,但这种方法难以令人了解全貌。不过它可以为下一步的省际研究奠定基础。

通过以上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有的对“省”的研究,还未涉及省际互动领域,作为上述3种取向的补充,我们认为需要发展出第4种研究取向,即:系统的省际关系互动研究。这种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将被研究对象视为某种同质单位(例如,“省”被视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重要行政管辖单位),研究的问题需涵盖或适用于所有这类单位,并对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或这种联系的某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这种研究取向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困难在于收集资料难度很大,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头绪繁多。另外,如果缺乏整合性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式也使研究不易进行。就本文而言,我们尝试采用这种研究取向,探讨中国大陆省际间的新闻信息交互流通。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也要对内开放,只要目前市场经济及区域开放持续下去,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各省将进一步加强它们之间的互利交往。据此,省际间的新闻流通总量及分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了解省际水平互动关系和社会结构变迁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探究省际交互联系更具意义。当然,本文研究的范围只是新闻信息,虽然这只是省际互动关系的一个方面,但其重要的潜在价值则不容忽视。

省际新闻流通的分析框架

上面提到,运用某种整合性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式对采用第4种取向的研究至关紧要。我们在设计研究方案时,受到盛行于70年代研究国际间新闻信息流通方法论的启示。当时,一大批学者的实证研究成果,促成了“建立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大辩论,最后导致美国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简言之,研究国际新闻信息流通的学者揉合了发展传播学和批判学派的特点,视跨国新闻信息流通为世界体系运作的一个方面和构成要素。同时,它也是世界体系的产物。许多学者通过持续不断的研究,揭示了不平等的国际新闻传播谱系,也揭示了世界体系内在的结构矛盾和冲突关系。世界体系是当代左翼思想家华勒斯坦(Wallerstein)提出的一套分析全球问题的理论体系,其要旨是将世界划为“中心”(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边缘”(不发达国家)和“半边缘”(介于两者之间)三大块,以全球视野,分析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90年代,冷战结束,但华氏理论不仅未过时,反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而倍受重视并被其他学者发展出许多新的分析和论述。

传播学者几十年来通过研究国际传播中不同国家媒体对外国的报道,总结了几种带有普遍性的模式。主要的发现在于“中心”地带和“边缘”地带信息流通失衡现象及单向主导的传播资源分配制度。90年代中期,在两位著名国际传播学者统筹下,一批学者同时对38个国家如何报道全球214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规模最大的国际新闻信息交互流通的调查,采用系统整体的研究框架和统一的内容分析方法,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数据,从2000年开始,研究成果分卷出版。

回顾几十年来积累的文献,可以说国际新闻信息流通的研究已具备充分的理论范式和整合分析的框架。我们认为,通过对有关因素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整,这一成熟的分析方法似可借鉴作为一国内新闻信息流通研究的基础框架。

省委机关报与省际新闻流通

在国内传媒体制中,每一家省委机关报就是该省的“人民日报”,它代表省的领导层向全省说话,履行传递政令,上情下达的职责;同时,它在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关系中扮演着中介角色,又在与外省的信息交流过程中,成为把门人及外省特定形象的塑造者。但是,由于国内传媒传统上是一种垂直单向性的宣传型模式,省委机关报历来以宣传上面政策,报道下面省情为主;面对其他省份的报道,除了一些常规的新闻(如“祖国各地”,“塞外风情”等花絮新闻)可按编辑专业喜好处理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在改革搞活的年代里,尤其还要顾及地方的经济利益、贸易往来、人口流动等有利或不利本省的因素。换言之,省委机关报在国内1500份地方报纸中占据关键位置,它们“守土有责”,通过某些机制,对其他省份的信息进行筛选,决定是否让它流入本地区。也因此,这种传递既涉及政经因素,也涉及编辑程序;既有一定的采编运作习惯使然,也同省委领导层的理性偏好有关联。以此类推,这种情况也可存在于地方各级传媒中。这说明,中国地方传媒机关报和外部信息交互的运作机制,是一块有待深入开拓的研究领地。

省委机关报这种“精英导航”特性,使得它在众多的各类地方媒介生态圈内始终执政治传播之牛耳,其权威地位无可替代;也由于各省省报一般在1949年建国以后就开始不间断地连续出版,而其他种类的媒体则无此条件(如“晚报”和城市电视台,直到80年代才开始兴盛起来,且是以某一特定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我们顺理成章选择了全国各省的机关报作为代表媒体,并以每一省的党报对外省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长时段系统抽样内容分析方法搜集材料,试图从历史延续性的角度,探究建国以来省际

新闻流通是怎样体现在省委机关报上的。

研究关注点和主要发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的问题和关注点定位于以下两个方面:

1.1949年建国以来省际新闻流通的模式与形态变化;

2.“”前(1949—1966),“”期间以及后时代(1977—至今)3个阶段省际新闻流通的比较。

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考察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反映在省际新闻流通中的变化,为进一步探索它与50年来社会变革的关系提供研究的基础资料。(3)

因此,我们选择以系统纵向设计的方法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内容分析。在具体操作上,分别选定3个年段,在相距各20年的时段中,又分别选取两个连续的年份点,每个年份抽取4个星期的省报进行全体抽样调查。为了降低特定年份中特殊事件的影响,每个时段都分别包括这两个年份。最近的年份为1995—1996年,倒溯上去的20年中为1975—1976年(末期),最后倒溯的年份为1955—1956年(前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这3个年代分别是代表各自的10年时段。总之,这样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可反映过往40多年间中国大陆社会变革的历史轨迹,也在我们驾驭的范围内。(4)表一、表二为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表一:省际新闻流通量统计表

1955-19561975-19761995-1996

两年内消息总数290715097269

每天平均数51.926.9129.8

每省每天平均数2.01.05.0

单省消息比例%87.284.995.1

消息形式

一般消息%66.382.762.5

简讯%7.3225.8

相片%26.515.311.8

涉及本省的消息%2.22.42.4

头版消息%49.840.54.8

新闻主题

政治军事%14.136.510.6

经济发展%63.835.835.7

科学技术%8.310.116.4

文化娱乐%7.54.515.2

罪案%1.90.79.4

天灾人祸%1.48.44.2

趣味%2.936.3

其他%0.212.1

表二:省际新闻的空间分布

1955-19561975-19761995-1996

被报道:%

最多的九个省606761

中间的九个省272526

最少的九个省13813

报道者:%

最多的九个省424155

中间的九个省323232

最少的九个省262713

被报道:%

最多的五个省435245

最少的五个省635

报道者%

最多的五个省262437

最少的九个省13147

[page_break]

归纳表一、表二的数据,省委机关报反映出来的省际新闻流通特征如下:

一、省委机关报每天登外省消息并不多,报道量偏低,但近年呈上升趋势。1955—1956年间,平均每份省报每天只有两条外省新闻;1975—1976年间,每天只有1条;目前则为5条。其中,增长最快的省份为上海、天津、广东、江苏等地。

二、质的方面,65%以上的省际新闻报道属普通消息类报道,新闻图片类型的报道不断减少。而90年代简明新闻类则明显增多。

三、版面安排上,50年代不少外省新闻处理成简讯栏放在头版,而当下的作法是将非本地的新闻(包括国际、国家和外省)放在内页固定的版位上。这说明近年省际消息在省报的特点是数量增多但重要性降低。

四、报道主题方面,经济消息占据主要地位,政治新闻在文化革命后期占36%以上;同时,除了科技新闻有10%和76年唐山大地震使灾祸消息攀升至8%外,其他种类的报道则少得不成比例。90年代的重大变化则是新闻类型呈多元化趋势,趣味性的软新闻和罪案新闻的比例增加较明显。

五、空间分布上,在所有3个年段中,省际新闻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省份。信息丰富省份和信息贫乏省份的差距在90年代呈扩大趋势。1995—1996年间,9个信息丰富省份占了55%的报道量,而9个信息贫乏省份仅占13%,比率为4.21。

结论

这项研究调查了建国以后3个年代省委机关报进行省际新闻交互流通的情形和模式,取得了一批宝贵数据,对认识大陆前、中以及贴近当今的90年代省际间的新闻信息相互之间的交流状况颇有裨益,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启示,故研究本身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开端,是一个孤立的个案实证,还缺乏多元有效的参数变量进行更复杂的量化统计,从而作出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传统上,大陆的报刊是以“中央—省—市(地委)”三级党报为核心的垂直管理体系。政治学者A.Liu早期研究表明(5),这种垂直统领性的媒体结构和全方位网络式宣传导向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权和宣传上的话语服从(1971,P175—176)。按照分工,中央一级的报纸(包括综合性和行业对象性报纸)除了负责传递中央的信息外,也侧重各地新闻动态的报道。在时代,传递和推广各地符合中央意图的先进典型和地方经验往往是中央一级报纸要唱好的重头戏。而省及市一级的报纸主要任务则放在上情下达和报道本地区新闻上,对其他省或市的横向报道往往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尤其是80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更使这种变化赋予了和以往不同的内涵。但是,这种变化又受制于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既有体制结构、不同媒介的限制;也受到经贸的、地缘文化的、人口的、历史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省际新闻的流通量研究还需和中央传媒对各地报道的新闻流通量的变化联系起来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内在的关系。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各省的省委机关报对外省报道总量一直偏低,期间,每天只有1条,反映了当时高度一元化的宣传整合模式。到了90年代中,这种一元化的模式已有所改变,但省际新闻的流通量仍然较低。平均而言,每家省报每天也不过只有5条外省消息。换句话说,每6个省里面,只有1个省的消息出现在它省的机关报上。这种状况,一方面大大落后于日益密切的地区间水平联系,另一方面又揭示出中国大陆新闻媒介在宣传报道上,至少在各省的“精英导航”机关报上,仍然较为偏重信息的垂直单向流通。而建国以来省际新闻流通呈现出来3种模式的异同,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与不变的矛盾,新的社会改革因素和旧的体制之间的矛盾,以及地区间愈来愈加大的信息失衡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传媒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单一党报/媒介体制在官方权力的政治掌控和市场经济的资源调配下正不断向双轨制结构演变,即:新兴的市民—市场导向的商业媒介体制同传统的党报媒介体制在经济和政治上“各占一方,共存补缺”,甚至实行“小报(代表市民的商业媒介)养大报(代表正统的党报媒介)”,这情形有些类似80年代以来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国营企业和非国营企业(如合资、民营、集体等)的双轨制现象(6)。当然,由于传媒的政治敏感性,商业媒介目前的政治地位和影响要比非国营企业小得多。但是,这类媒介(主要指市民报/晚报,消遣杂志,有线电视台/各省的卫星台和新近崛起的民营网站等)对促进地方信息交流意义重大。根据一些零碎的材料,一些市民报(7)如《北京青年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等近年来不仅重视本土新闻的报道,也较为重视外地新闻尤其是社会的财金新闻的报道,这需要今后专门的研究予以实证了解。

鸣谢

本研究曾获得香港浸会大学学术研究基金资助,在此表示感谢。另本论文初稿曾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世界新闻传播100年国际研讨会”(2000年10月20—21日)上报告过,并获数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教,本文的定稿已尽量吸收了他们的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注释:

(1)见Muir.R.(1981)ModernPoliticalGeography.London:Macmillan.

(2)笔者与祝建华的一部份研究发表在《新闻学研究》期刊,2000年7月号上,题为“中国大陆省际新闻流通之研究(1955—1996)”,第161—181页。本研究从方案设计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分析,祝建华教授都贡献良多,笔者感到受益匪浅。

(3)本研究是系列研究计划的第一个项目。

(4)关于操作与抽样过程的几项说明:

1)1955—1956年间的3份省报不适用于全部3个年段,其中一份直至1975—1976年依然阙如,《西藏日报》于1956年后期才创刊;《宁夏日报》于1959年创刊;《海南日报》则在80年代后期才出现。因此,在3个年段中互动省报样本数不一致,1955—1956年间是27份,1975—1976年间是29份,1995—1996年间是30份。为了保持连贯性,我们只使用27份省报样本在3个年段内进行比较,29份样本在70年代与90年代进行比较,90年代的对比则使用30个样本。

2)我们初步检测发现,大部分省报很少报道其他省的新闻,因此要进行内容分析的研究(通常每年选取一或两星期)必须选取数量相当大的样本。我们在所选择的6个年份中,就每一年的4个

星期28天内的省报,进行全部抽样调查,或者说我们选取的样本,包括了4816期报纸。

3)由于本文研究的是省际新闻报道,其他表述意见的文章,例如社论、评述、读者来信以及副刊、广告、天气预报等非新闻性的材料均未采用。

4)关于“省际”新闻的定义,我们参考有关国际传播研究传统界定的关于“国际新闻”定义的阐释来判定符合本研究需要的“省际新闻报道”的定义。

5)北京是个例外,因为它既是首都又是一座主要省级城市,我们将它代表国家和城市的双重身份作了特殊的处理,在研究中排出了有关中央政府与国家大事的报道。

6)假如一则新闻报道涉及一个以上的外省,我们采取多个省的条目处理。

7)国内一流大学的3位资深新闻资料室管理员协助担任资料收集工作,他们运用上述标准对选自30个省份出版的省报新闻报道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下列要求逐项进行编码:事发地点(即外省名称),新闻数量,是否涉及本省人士,报道类型(普通新闻、简明新闻、图片新闻)和刊登位置(头版或内页)。由于编码人员经过反复培训,素质较高。加上编码要求明确,最后编码分类的一致度符合标准,达到满意的要求。

(5)见A.Liu(1971)CommunicationandNationalIntegrationinCommunistChina.Berkeley,C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6)有关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中的双轨制怎样在社会转型中取得“帕雷图改进”的积效,可参看L.Lau,Y.Qian,G.Roland的新近合作研究成果:“ReformwithoutLosers:AnInterpretationofChina’sDual?TrackApproachtoTransition”,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2000,vol.108,no.1,pp.121—143.

流通管理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省际新闻流通;省委机关报;整合分析;社会变革

地区间的新闻信息流通在操作上一般指甲乙丙多地互相报道和被报道的情形。它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甚为关注的问题。诚如政治学者R.Muir指出(1):“各地域之间信息流通的水平及其变化,反映了它们之间联系的力度,以及趋向分离或整合的走势”(1981,P113)。新闻又是一种表征话语(discourseofrepresentation),它通过连续不断地报道社会变动而与现实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并且将人们日常的、零碎的、本地的、相对静止的个人经验与社会的、流动的、制度的、整体性的以及聚焦化的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因而有一种“自动”获取的“合法”权力。新闻报道及其信息流通的这种特性使其扮演一种社会性的整合离聚功能,也因此,它彰显了所在社会的权力结构和统治合法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对于时代而言,这些变化的特征较为集中体现在地方自主权和区域之间的联系加强。在这一过程中,地方各级传媒扮演了何等角色?地区间的新闻信息流通呈现出何种面貌?从一个长时段的视点来看(1949年建国以来),以省为单位的区域间新闻交互是如何演变的?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政经发展又是如何从一个侧面体现在省际新闻流通中?显然,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不久前,笔者和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合作,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2)本文即是对该项研究成果的一些初步综述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展深化。

关于中国大陆“省”的研究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全国还没有全部解放,由于国土辽阔,情况复杂,百废待兴,中央政府为了便于加强对各地区党、政、军的领导,曾于50年代在有关省之上设置“行政大区”,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北等六大区。至1955年大局稳定,中央政府决定撤销大区。自此,“省”一级行政单位(包括中央直辖市和自治区)便成为大陆在中央政府直接领导下最重要的地方行政单位。在“省”以下虽还有“地区”和“县”,也各自发挥其重要的地方行政功能,但并不能视为实质性的行政单位。

近年来,学界对中国大陆“省”的研究明显增多,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采用3种取向。第一种是“中央—地方”研究取向。这是研究传统的主流思路。第二种是“区域比较”。这种方法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它主要关注区域发展中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同时分析区域间的不平衡现象和研究其发展的模式。第三种是“省的个案研究”,通常以一个省,或几个省份为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上述3种研究取向,主要是为实现不同的研究目的而设计,方法虽异,但无所谓优劣,然而在分析阐述上则各有利弊。“中央—地方”研究取向主要关注“省与中央(北京)”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因排除了省与省之间日益频繁的交往互动,以致难以深刻理解中央与“省”之间的变化。“区域比较”方法将诸多省份划为大区(例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等),而不是针对省际关系和它们的互动情况探讨其性质,这样在解释区域发展或其他问题时,忽视了省际互动和其间差异这一重要因素。此外,这种研究方法较多关注经济发展方面而甚少涉及其他方面。“个案研究”取向虽然提供了某个省份的详细资料,但这种方法难以令人了解全貌。不过它可以为下一步的省际研究奠定基础。

通过以上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有的对“省”的研究,还未涉及省际互动领域,作为上述3种取向的补充,我们认为需要发展出第4种研究取向,即:系统的省际关系互动研究。这种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将被研究对象视为某种同质单位(例如,“省”被视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重要行政管辖单位),研究的问题需涵盖或适用于所有这类单位,并对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或这种联系的某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这种研究取向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困难在于收集资料难度很大,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头绪繁多。另外,如果缺乏整合性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式也使研究不易进行。就本文而言,我们尝试采用这种研究取向,探讨中国大陆省际间的新闻信息交互流通。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也要对内开放,只要目前市场经济及区域开放持续下去,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各省将进一步加强它们之间的互利交往。据此,省际间的新闻流通总量及分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了解省际水平互动关系和社会结构变迁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探究省际交互联系更具意义。当然,本文研究的范围只是新闻信息,虽然这只是省际互动关系的一个方面,但其重要的潜在价值则不容忽视。

省际新闻流通的分析框架

上面提到,运用某种整合性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式对采用第4种取向的研究至关紧要。我们在设计研究方案时,受到盛行于70年代研究国际间新闻信息流通方法论的启示。当时,一大批学者的实证研究成果,促成了“建立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大辩论,最后导致美国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简言之,研究国际新闻信息流通的学者揉合了发展传播学和批判学派的特点,视跨国新闻信息流通为世界体系运作的一个方面和构成要素。同时,它也是世界体系的产物。许多学者通过持续不断的研究,揭示了不平等的国际新闻传播谱系,也揭示了世界体系内在的结构矛盾和冲突关系。世界体系是当代左翼思想家华勒斯坦(Wallerstein)提出的一套分析全球问题的理论体系,其要旨是将世界划为“中心”(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边缘”(不发达国家)和“半边缘”(介于两者之间)三大块,以全球视野,分析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90年代,冷战结束,但华氏理论不仅未过时,反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而倍受重视并被其他学者发展出许多新的分析和论述。

传播学者几十年来通过研究国际传播中不同国家媒体对外国的报道,总结了几种带有普遍性的模式。主要的发现在于“中心”地带和“边缘”地带信息流通失衡现象及单向主导的传播资源分配制度。90年代中期,在两位著名国际传播学者统筹下,一批学者同时对38个国家如何报道全球214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规模最大的国际新闻信息交互流通的调查,采用系统整体的研究框架和统一的内容分析方法,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数据,从2000年开始,研究成果分卷出版。

回顾几十年来积累的文献,可以说国际新闻信息流通的研究已具备充分的理论范式和整合分析的框架。我们认为,通过对有关因素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整,这一成熟的分析方法似可借鉴作为一国内新闻信息流通研究的基础框架。

省委机关报与省际新闻流通

在国内传媒体制中,每一家省委机关报就是该省的“人民日报”,它代表省的领导层向全省说话,履行传递政令,上情下达的职责;同时,它在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关系中扮演着中介角色,又在与外省的信息交流过程中,成为把门人及外省特定形象的塑造者。但是,由于国内传媒传统上是一种垂直单向性的宣传型模式,省委机关报历来以宣传上面政策,报道下面省情为主;面对其他省份的报道,除了一些常规的新闻(如“祖国各地”,“塞外风情”等花絮新闻)可按编辑专业喜好处理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在改革搞活的年代里,尤其还要顾及地方的经济利益、贸易往来、人口流动等有利或不利本省的因素。换言之,省委机关报在国内1500份地方报纸中占据关键位置,它们“守土有责”,通过某些机制,对其他省份的信息进行筛选,决定是否让它流入本地区。也因此,这种传递既涉及政经因素,也涉及编辑程序;既有一定的采编运作习惯使然,也同省委领导层的理性偏好有关联。以此类推,这种情况也可存在于地方各级传媒中。这说明,中国地方传媒机关报和外部信息交互的运作机制,是一块有待深入开拓的研究领地。

省委机关报这种“精英导航”特性,使得它在众多的各类地方媒介生态圈内始终执政治传播之牛耳,其权威地位无可替代;也由于各省省报一般在1949年建国以后就开始不间断地连续出版,而其他种类的媒体则无此条件(如“晚报”和城市电视台,直到80年代才开始兴盛起来,且是以某一特定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我们顺理成章选择了全国各省的机关报作为代表媒体,并以每一省的党报对外省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长时段系统抽样内容分析方法搜集材料,试图从历史延续性的角度,探究建国以来省际

新闻流通是怎样体现在省委机关报上的。

研究关注点和主要发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的问题和关注点定位于以下两个方面:

1.1949年建国以来省际新闻流通的模式与形态变化;

2.“”前(1949—1966),“”期间以及后时代(1977—至今)3个阶段省际新闻流通的比较。

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考察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反映在省际新闻流通中的变化,为进一步探索它与50年来社会变革的关系提供研究的基础资料。(3)

因此,我们选择以系统纵向设计的方法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内容分析。在具体操作上,分别选定3个年段,在相距各20年的时段中,又分别选取两个连续的年份点,每个年份抽取4个星期的省报进行全体抽样调查。为了降低特定年份中特殊事件的影响,每个时段都分别包括这两个年份。最近的年份为1995—1996年,倒溯上去的20年中为1975—1976年(末期),最后倒溯的年份为1955—1956年(前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这3个年代分别是代表各自的10年时段。总之,这样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可反映过往40多年间中国大陆社会变革的历史轨迹,也在我们驾驭的范围内。(4)表一、表二为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表一:省际新闻流通量统计表

1955-19561975-19761995-1996

两年内消息总数290715097269

每天平均数51.926.9129.8

每省每天平均数2.01.05.0

单省消息比例%87.284.995.1

消息形式

一般消息%66.382.762.5

简讯%7.3225.8

相片%26.515.311.8

涉及本省的消息%2.22.42.4

头版消息%49.840.54.8

新闻主题

政治军事%14.136.510.6

经济发展%63.835.835.7

科学技术%8.310.116.4

文化娱乐%7.54.515.2

罪案%1.90.79.4

天灾人祸%1.48.44.2

趣味%2.936.3

其他%0.212.1

[page_break]

表二:省际新闻的空间分布

1955-19561975-19761995-1996

被报道:%

最多的九个省606761

中间的九个省272526

最少的九个省13813

报道者:%

最多的九个省424155

中间的九个省323232

最少的九个省262713

被报道:%

最多的五个省435245

最少的五个省635

报道者%

最多的五个省262437

最少的九个省13147

归纳表一、表二的数据,省委机关报反映出来的省际新闻流通特征如下:

一、省委机关报每天登外省消息并不多,报道量偏低,但近年呈上升趋势。1955—1956年间,平均每份省报每天只有两条外省新闻;1975—1976年间,每天只有1条;目前则为5条。其中,增长最快的省份为上海、天津、广东、江苏等地。

二、质的方面,65%以上的省际新闻报道属普通消息类报道,新闻图片类型的报道不断减少。而90年代简明新闻类则明显增多。

三、版面安排上,50年代不少外省新闻处理成简讯栏放在头版,而当下的作法是将非本地的新闻(包括国际、国家和外省)放在内页固定的版位上。这说明近年省际消息在省报的特点是数量增多但重要性降低。

四、报道主题方面,经济消息占据主要地位,政治新闻在文化革命后期占36%以上;同时,除了科技新闻有10%和76年唐山大地震使灾祸消息攀升至8%外,其他种类的报道则少得不成比例。90年代的重大变化则是新闻类型呈多元化趋势,趣味性的软新闻和罪案新闻的比例增加较明显。

五、空间分布上,在所有3个年段中,省际新闻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省份。信息丰富省份和信息贫乏省份的差距在90年代呈扩大趋势。1995—1996年间,9个信息丰富省份占了55%的报道量,而9个信息贫乏省份仅占13%,比率为4.21。

结论

这项研究调查了建国以后3个年代省委机关报进行省际新闻交互流通的情形和模式,取得了一批宝贵数据,对认识大陆前、中以及贴近当今的90年代省际间的新闻信息相互之间的交流状况颇有裨益,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启示,故研究本身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开端,是一个孤立的个案实证,还缺乏多元有效的参数变量进行更复杂的量化统计,从而作出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传统上,大陆的报刊是以“中央—省—市(地委)”三级党报为核心的垂直管理体系。政治学者A.Liu早期研究表明(5),这种垂直统领性的媒体结构和全方位网络式宣传导向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权和宣传上的话语服从(1971,P175—176)。按照分工,中央一级的报纸(包括综合性和行业对象性报纸)除了负责传递中央的信息外,也侧重各地新闻动态的报道。在时代,传递和推广各地符合中央意图的先进典型和地方经验往往是中央一级报纸要唱好的重头戏。而省及市一级的报纸主要任务则放在上情下达和报道本地区新闻上,对其他省或市的横向报道往往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尤其是80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更使这种变化赋予了和以往不同的内涵。但是,这种变化又受制于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既有体制结构、不同媒介的限制;也受到经贸的、地缘文化的、人口的、历史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省际新闻的流通量研究还需和中央传媒对各地报道的新闻流通量的变化联系起来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内在的关系。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各省的省委机关报对外省报道总量一直偏低,期间,每天只有1条,反映了当时高度一元化的宣传整合模式。到了90年代中,这种一元化的模式已有所改变,但省际新闻的流通量仍然较低。平均而言,每家省报每天也不过只有5条外省消息。换句话说,每6个省里面,只有1个省的消息出现在它省的机关报上。这种状况,一方面大大落后于日益密切的地区间水平联系,另一方面又揭示出中国大陆新闻媒介在宣传报道上,至少在各省的“精英导航”机关报上,仍然较为偏重信息的垂直单向流通。而建国以来省际新闻流通呈现出来3种模式的异同,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与不变的矛盾,新的社会改革因素和旧的体制之间的矛盾,以及地区间愈来愈加大的信息失衡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传媒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单一党报/媒介体制在官方权力的政治掌控和市场经济的资源调配下正不断向双轨制结构演变,即:新兴的市民—市场导向的商业媒介体制同传统的党报媒介体制在经济和政治上“各占一方,共存补缺”,甚至实行“小报(代表市民的商业媒介)养大报(代表正统的党报媒介)”,这情形有些类似80年代以来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国营企业和非国营企业(如合资、民营、集体等)的双轨制现象(6)。当然,由于传媒的政治敏感性,商业媒介目前的政治地位和影响要比非国营企业小得多。但是,这类媒介(主要指市民报/晚报,消遣杂志,有线电视台/各省的卫星台和新近崛起的民营网站等)对促进地方信息交流意义重大。根据一些零碎的材料,一些市民报(7)如《北京青年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等近年来不仅重视本土新闻的报道,也较为重视外地新闻尤其是社会的财金新闻的报道,这需要今后专门的研究予以实证了解。

注释:

(1)见Muir.R.(1981)ModernPoliticalGeography.London:Macmillan.

(2)笔者与祝建华的一部份研究发表在《新闻学研究》期刊,2000年7月号上,题为“中国大陆省际新闻流通之研究(1955—1996)”,第161—181页。本研究从方案设计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分析,祝建华教授都贡献良多,笔者感到受益匪浅。

(3)本研究是系列研究计划的第一个项目。

(4)关于操作与抽样过程的几项说明:

1)1955—1956年间的3份省报不适用于全部3个年段,其中一份直至1975—1976年依然阙如,《西藏日报》于1956年后期才创刊;《宁夏日报》于1959年创刊;《海南日报》则在80年代后期才出现。因此,在3个年段中互动省报样本数不一致,1955—1956年间是27份,1975—1976年间是29份,1995—1996年间是30份。为了保持连贯性,我们只使用27份省报样本在3个年段内进行比较,29份样本在70年代与90年代进行比较,90年代的对比则使用30个样本。

2)我们初步检测发现,大部分省报很少报道其他省的新闻,因此要进行内容分析的研究(通常每年选取一或两星期)必须选取数量相当大的样本。我们在所选择的6个年份中,就每一年的4个

星期28天内的省报,进行全部抽样调查,或者说我们选取的样本,包括了4816期报纸。

3)由于本文研究的是省际新闻报道,其他表述意见的文章,例如社论、评述、读者来信以及副刊、广告、天气预报等非新闻性的材料均未采用。

4)关于“省际”新闻的定义,我们参考有关国际传播研究传统界定的关于“国际新闻”定义的阐释来判定符合本研究需要的“省际新闻报道”的定义。

5)北京是个例外,因为它既是首都又是一座主要省级城市,我们将它代表国家和城市的双重身份作了特殊的处理,在研究中排出了有关中央政府与国家大事的报道。

6)假如一则新闻报道涉及一个以上的外省,我们采取多个省的条目处理。

7)国内一流大学的3位资深新闻资料室管理员协助担任资料收集工作,他们运用上述标准对选自30个省份出版的省报新闻报道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下列要求逐项进行编码:事发地点(即外省名称),新闻数量,是否涉及本省人士,报道类型(普通新闻、简明新闻、图片新闻)和刊登位置(头版或内页)。由于编码人员经过反复培训,素质较高。加上编码要求明确,最后编码分类的一致度符合标准,达到满意的要求。

(5)见A.Liu(1971)CommunicationandNationalIntegrationinCommunistChina.Berkeley,C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6)有关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中的双轨制怎样在社会转型中取得“帕雷图改进”的积效,可参看L.Lau,Y.Qian,G.Roland的新近合作研究成果:“ReformwithoutLosers:AnInterpretationofChina’sDual?TrackApproachtoTransition”,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2000,vol.108,no.1,pp.121—143.

流通管理论文范文篇5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图书信息资料中心,是为教学、专业服务,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具有一定学术性的机构[1]。学校要出人才、出成果都离不开图书资料的研究和利用,教学和科研都与图书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图书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流通部门的工作在图书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的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窗口”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1图书馆员要做好流通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

流通部是展现图书馆利用价值的重要部门,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人员每天面对青年大学生,其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图书馆在他们心中的价值形象。所以流通部的馆员应该比其它部门的馆员更注重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文化专业教育。

首先只有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思想觉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才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真正做到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这一服务理念落实到工作中,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政治素质的高低决定服务读者的质量,关系到馆员的品质,优质的服务可以博得信赖和支持,良好的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其次21世纪高校图书馆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化等多元化的有机结合。随着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管理模式由传统向现代化、数字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员不仅要熟悉纸质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开发、利用,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搜集、分类、整合提供服务平台。这就要求馆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技术与管理学等专业知识,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广泛更系统更深层次的服务,成为一个合格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信息知识导航员。现代图书馆已逐渐从传统的服务方式向现代的服务方式转变。只有具备计算机和外语知识,才能架起与读者沟通的桥梁,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高效满意的服务。流通部的工作是单调而繁杂的,馆员要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文化专业教育。工作人员的博学多才,热情开朗、乐观自信的态度和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胸襟及默默奉献、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对读者势必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让他们体会到阅读的美好和遨游书海的情趣,为读者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借阅气氛。

2做好藏书管理是图书流通工作的重点

藏书管理是做好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文献资料管理目标应是损失少、寿命长、排架准确、整齐,使之便于读者利用,使馆藏图书资料经常处在流通状态中[2]。图书流通得越快,它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而现实管理中发现,部分入库选书的读者,由于不了解图书的分类体系和排架规律,常出现放错位置的现象,流通部的工作人员要经常巡视架位上的图书,发现有放错架的图书要及时归到正确的架位上;对归还的图书和新到的图书要及时上架,保质保量上好书,以利于读者查找,提高图书的流通率;应随时整架、排架,将乱架率降到最低。笔者发现有的读者到书库找书,在A处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就抓在手里然后继续找书,到了B处又看到另一本更喜欢的书,于是就随手把A处的书落在了B处,我们且不说这是故意还是无意,其结果已经造成乱架现象。这样,这些书就长时间错放在其他架位上,不能和其他读者见面,而影响文献资源利用率。如经常巡视,就有可能及时发现和随时纠正这种现象。另外,及时修补破损图书是流通服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读者喜爱的书流通率高,破损率也高,如不及时修补,就会影响图书流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学科的涌现,图书资料急剧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文献老化也快,对那些利用率不高,或破损严重,甚至长了虫的图书应及时下架,以提高图书流通率。

还有,在藏书管理中也不能忽视书库的防火、防盗和清洁卫生。每位工作人员都要了解有关防火、灭火知识,学会安全用电,熟知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纸质文献不能晒太阳,也怕潮湿,必须根据书库的位置和每天日晒的规律,知道一天当中何时该开窗和关窗。经常清扫书库里的蜘蛛网和书架上的灰尘,由于来往读者较多,每天应清扫一次地板。

3读者违规行为的预防及处理对策

在图书馆的图书流通中,普遍存在着毁书、盗书现象,有的读者为了得到书刊上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为了避免抄写的麻烦或是为了节省复印经费,为了一己私念,不惜牺牲图书馆的信息资料,竟在借阅的书刊上开起了“天窗”,更有甚者,一偷了之。有的在阅读的书刊上,随手记录私人信息,或是结合自己当时读书的心境,把评论毫无保留地写在了所借阅的图书中。尤其是教材及教学辅导类图书,如我馆大部分有习题集的教学辅导书被读者当成了练习册,在书中密密麻麻地填满了答案。

这种现象的出现应引起学校及图书馆的高度重视,行为者已完全无视了信息资源共享的权利,他们不顾自身的行为将给后来借阅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发生、蔓延,这将是图书馆的不幸,也是高校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不幸。笔者认为,当前最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课堂教育,一是图书馆教育。

在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上,教师应多强调信息道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到大学生群体中,去熟悉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动态,在教学中做到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在传递、、利用信息时,要真实、准确、及时,尽量做到信息互补和共享,对人要以诚相待,勿传虚假信息,同时,还要发扬民主作风,反对信息垄断、封锁和独占[3]。

图书馆是大学生课余活动较为集中的场所,是大学生们进行知识、信息的收集、传播、交流以及课余休闲的主要活动场所。特别是直接和学生面对面的流通部在对大学生思想行为、道德情操的教育方面具有下列优势:①接触学生具有广泛性;②了解学生思想变化具有及时性;③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具有直观性;④引导和教育学生具有主动性和多样性。同时,高校图书馆里各种优秀的书刊读物对大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养成又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①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阅读革命领袖、英雄人物、著名科学家的模范事迹和成长道路,可为大学生们树立起学习的榜样、效法的楷模,使大学生学习到高尚的品质;②通过阅读各种书籍,可以使大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大量的优秀读物中渗透着歌颂善良美好、鞭挞邪恶丑陋的主题思想,感情色彩鲜明,并且通过形象的说理和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可使学生产生相应的内心体验,引起大学生的思想共鸣,从而提高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③通过阅读文艺作品或举办形式多样的各种读书活动,可以寓教于乐,溶思想性与趣味性为一体,使大学生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此外,丰富的历史读物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范本。

对于经过教育之后还发现有违规现象的读者,我们只能根据图书馆的有关规章制度来惩罚,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

4在流通工作中做好服务育人

图书馆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是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知识、教育等方面的社会需求[4]。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所具有的教育服务功能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日显突出和重要。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它与大学的课堂教育、实验室实践教育一起构成高校教育的三大支柱,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均能得到充分体现。而流通部门作为图书馆的窗口,是图书馆工作的第一线部门,是读者主要接触部门,也是读者主要活动的场所之一,所以图书流通工作是以读者为中心开展服务工作的。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主要是大学生。他们正处在确立世界观,面对社会选择自己和自己选择人生的重要阶段。如何做好这一读者群的服务工作,发挥图书馆的育人职能,是摆在流通部门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

4.1满足读者需求是服务育人工作的前提流通工作是以读者为服务对象,以馆藏文献为服务手段,通过向读者提供文献资料来传递各种信息,使各类信息发挥其社会效益的育人工作[4]。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大学生和教师,流通部门要根据他们对文献信息的不同需求有的放矢地设置服务项目。如解答读者咨询,帮助他们解决查找资料时遇到的困难;开展联机检索服务,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检索所需要的资料。另外,根据实际情况,放宽借阅期限和册数,延长开馆时间,最好在周末和节假日也能适当开放,便于师生借阅。图书馆流通工作人员面对的是来来往往的读者,借、收着不计其数的书籍,重复着机械式的劳动,解答着永远解答不完的问题,有时难免会产生厌烦情绪,如果不注意调节,就容易和读者产生磨擦。为了防止类似问题发生,首先,要注意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定准自己的位置,不能有怕麻烦的思想。其次,要有耐心,认真地对待每一位读者的咨询,争取满足每位读者的要求。即使读者有时的要求过分了,也要耐心地解释或给予变通。要让读者感到他们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不是给图书馆工作人员增添负担、增加压力,而是图书馆的职能所在,是对图书馆工作的支持。广大师生的科研成果越显著,文献利用率越高,越表明图书馆的工作做得好。

4.2做好阅读指导工作是服务育人工作的主要途径导读工作是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世界观还没形成,有相当大的可塑性,求知欲强。他们有必要借助图书馆这一知识宝库来了解和认识社会,使自己的思想逐渐成熟起来。所以在图书流通工作中需要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好的工作人员来进行阅读指导工作,在工作中应遵循主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如果能有效地做一些真正有助于读者的导读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流通部门的服务育人工作就能取得较大的成绩。

4.3工作人员与读者的沟通是服务育人的重要手段沟通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图书馆流通工作人员应具备的一种能力。交流是理解的基础,理解是交流的结果。要学会与读者沟通,要主动与读者交流。这是因为读者服务工作本身就是双向的交流与互动,只有了解对方的愿望和需求,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从沟通的媒体上分主要有两种:工作人员与读者的语言沟通和行为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沟通是相互的,沟通的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尊重读者,注意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应该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一种良好的品格,只有尊重读者,读者才会尊重你、信任你。所以与读者沟通,态度要和蔼,感情要真切,语言要诚恳,把读者当作朋友来看待,通过交流来达到沟通和理解,形成互相尊重、配合默契的氛围。

总之,服务育人是流通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都能够在工作中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信念,就一定会取得优良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杨晓蓉.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J].图书馆论坛,2005,25(3):228-229.

[2]邱春兰,徐晓平.图书馆图书流通工作管理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25(2):241-242.

流通管理论文范文篇6

在*市教委和*高校后勤研究会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坚持理论研究,以标准化为基础、以规范化为目标,以专业化为路径,深入探讨高校物业管理的规律,达到高校物业管理企业自信、自强、自立,描绘高校物业管理的新蓝图。

二、开好年会,总结经验,推动高校物业管理

计划在三月底召开*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委员会*5年年会,会议内容为①进行*5年工作总结;②进行理论研讨,由北师大刘宏进作高校物业如何做大做强的发言、由*交大作如何应对当前务工人员的劳动保险问题、由工商大学作引进社会力量进行高校物业管理的利弊(或北航);③请浙江大学求是物业公司作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市场竞争的发言、安徽师大新校区后勤管理办公室作引进社会物业公司,开创新型管理模式的发言。④请海淀区劳动局监察大队队长作如何执行劳动法的讲座。时间为二天半。

三、坚持理论研究,探讨高校物业管理社会化

1、集中精力,研讨高校物业管理的实际操作规程,争取在三月份开始,组织力量编写高校物业管理实操手册,以规范化的作业程序指导高校的物业管理工作。使理论研究与实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达到有新意、有创造性、有成果,全面提升理论研究的档次,并在此基础上,推动*高校物业管理的企业文化建设。

2、在四月底完成*高校物业管理论文第2集的出版。

二、继续进行高校物业管理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争取在*6年4月份前完成《教学、办公区物业管理服务及取费标准》和《标准化教学楼评估》的制定;争取在*6年6月份前完成《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及取费标准》和《零星维修服务标准及取费标准》的制定;争取在*6年8月份前完成《绿化养护和取费标准》和《道路保洁服务及取费标准》的制定;争取在*6年10月份前完成《水电节能定额》的制定,并加以推广,以标准化工作,推动高校物业管理的发展,全面提升高校物业管理水平。由石德辉负责召集《标准化教学楼评估》、《教学、办公区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及取费标准》讨论、刘宏进负责召集《绿化养护和取费标准》和《道路保洁服务及取费标准》讨论、石警卫负责召集《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及取费标准》讨论、王衍有召集负责《零星维修服务标准及取费标准》讨论、王海东负责召集《水电节能定额》讨论。

三、继续推动跨校强强联合

我们在完成兆通建筑公司、恒通公司等跨校际的强强联合体后,*5年争取组建高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和电梯维修公司,充分利用高校的特殊人才,向校外开辟物业管理市场,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市场经济大海之中,真正做到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达到完全意义上的高校后勤社会化。

四、加大物业管理实际操作技能培训

计划在四月份组织“保洁主管和班组长实操培训”、六月份组织“设施设备维修人员实操培训”等,并计划举办*物业上岗证培训,从实际操作上全面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使高校的物业管理逐步向社会上的物业管理企业靠拢,加强我们的竞争力。

五、继续办好物业设备流通站

在流通站一年来运转的情况下,办好做大物业设备流通站,让更多的院校加入到流通站中,使流通站真正起到架设各高校物业设备调剂的桥梁。

六、开展创建优秀物业小区和大厦活动

根据建设部有关精神,物业管理资质的提升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要有达到省(市)优的物业管理小区或物业管理大厦,为此,各高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努力创建市优物业管理小区或物业管理大厦,打造品牌效应。

七、加速信息化建设

为了有效的沟通*各高校之间的物业管理动态,争取在有法人资格并取得物业管理资质或建筑资质的实体,建立网页,与社会上的网站联合,建立起沟通的平台,加速信息化建设;要求每个学校物业管理部门指定一名通讯员,及时反馈各校物业管理情况,及时在高校后勤网上报道,建立起一个快速传递的信息平台。

八、继续组织物业老总沙龙

*6年以标准化建设和实操编写为主线,召开3~4次老总沙龙,会议模式以异地为目标,加强探讨如何推动标准化建设和质量体系建设,并将讨论结果传达到各高校,指导*高校的物业管理。

流通管理论文范文篇7

人力资源、人力投资是与自然资源、物质投资相对而言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即将迈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与人力投资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将显得越来越重要,认真研究人力资源与人力投资对于优化我国人力资源的配置,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人力资源的内涵

人力资源广义上指一定区域人口总量;狭义上指劳动力资源,即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有劳动能力的适龄劳动人口及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劳动年龄以外的人口总和.其计算公式为:人力资源=适龄劳动人口-劳动年龄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不足劳动年龄及超过劳动年龄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1].

人力资源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所谓量的规定性,主要指劳动资源的数量表现,劳动年龄是其重要标识.劳动年龄的规定通常由劳动法规或有关制度加以规定或确认.所谓质的规定性,主要指劳动力资源质量表现,科学文化水准是其重要标识,具体包括自然、心理和社会文化素质.

人力资源同自然资源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能动性.在社会直接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自然资源只作为开发利用的对象和客体.人力资源不仅是开发的对象和客体,而且也是开发的动力和主体.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通过自身有目的的活动来完成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起重大的作用.2)时效性.人力资源是有生命的物质实体,以人类自身再生产为存在方式,存在着生命周期和世代更替的问题.如果不被适时地开发、利用,就会随时间的流逝降低甚至丧失他的作用,而自然资源一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3)社会性.自然资源的发展变化,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力资源的发展变化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发展变化的直接结果,社会的经济条件对人力资源的再生产具有决定作用.4)可投资性.只要劳动人口具有从事生产、经营及公益事业的本领,就可以随时投入,投入得当会使较多的劳动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2人力资源预测

在经济建设中,人才是主导力量,在众多的人力资源中要预测人才的需求量,是一件比较难做得到的事.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人力资源进行研究,但由于受现实环境及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对人力资源预测未能得出比较确定的需求数量.因此,加强对人才进行预测分析,准确地确定人才的需求量,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组织中人员的效绩的主要前提.

2.1预测的范围

预测的范围包括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空间范围又可称为预测的规范.

我国80年代的人才预测与规划研究,通常属于长期预测范围.例如,1985年各省(市)所进行的人才预测研究,时间范围从1985年到2000年.人们总希望“看得越远越好”,且在同等信度和效度的情况下,预测的周期越长、预测过程中的技术含量越高,预测的价值越大,这是进行长期预测的直接原因.但是随着预测时间周期的增长,待定因素增多,人才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将降低,这是长期预测研究中存在的根本问题.

目前,国内外的人才预测及相关研究为了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大多转向进行小规模滚动式人才预测研究,预测周期缩短,尽量减少变动因素的干扰;同时注意缩小研究的范围,集中主要力量在工作岗位的同质性和相似性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依据现状,考虑政策因素的影响,选取能反映实际情况有代表性的参数进行预测.当前针对支柱产业、国家骨干企业进行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日渐增多.

2.2预测的方法

80年代的人才预测与规划研究,其工作过程与方法可大致分为三步:一是进行广泛的现状调查和现状分析(人才的学历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人员数量等);二是进行未来需求分析,依据以前及现在的发展规模采用趋势外推,预测未来需求量,在具体分析中采用的数理方法有趋势外推、回归分析、生产函数模型等数学模型;三是配置规划,即提出满足需求的途径和方法.

预测最终是需求预测,即预测未来一定时间需求量的增减,以及各种层次人才的需求比例变化;而目前研究的重点放在人力资源配置上,虽然也要涉及需求总量因素,但着力点往往放在人力资源结构分析、与工作环境的动态匹配等方面,而对需求预测研究力度不够.

2.3用户参与设计预测研究者的素质、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研究水平的高低以及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但仅靠研究人员很难做好此类工作,必须有用户方积极参与,才能取得可喜的成果.这种用户从初始阶段就与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研究的方法、原则称为用户参与设计原则.

3人力投资

人力投资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个人力资源分支概念,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较早提出“人力资本”,随后被很多经济学家所确认.

3.1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

1)用于教育和卫生保健的投资.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即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熟练程度,从而增加未来收益;卫生保健支出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从而增强工作能力.

2)用于生活福利、安全保护措施的投资.生活福利支出可以保证职工生活的安定性,促使职工情绪饱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安全保护投资主要用于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伤害和职业疾病的发生.

由此可见,人力资本在客观上是存在的,人力投资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但许多人对人力资本概念仍未能接受,认为把“教育”当作一种“投资”是对教育的崇高意义的否定,把“保健”当成一种“投资”同样贬低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崇高意义.现代经济学家认为,这些看法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误解.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也有增加国民收入或企业收益的目的,它们在经济上的作用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3.2人力投资为企事业单位储备资产

资产具有三个基本属性.第一项最重要的确认标准是具有未来服务的潜力或效益.从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投资的目的来看,就是为了提高职工未来的服务潜力.显然,人力投资符合这项确认标准.资产的第二项确认标准是,其价值可以用货币加以计量,否则就不可能反映于企事业会计报表之中.从现代企事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每年花费于人力资源的投资,其中包括研究和开发支出、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和培训支出的金额是相当大的,它们都可以用货币加以计量.因而人力投资也符合第二项确认标准.资产的第三项确认标准是为企事业所拥有或控制.企事业单位职工整体可以视为企事业单位所实际“拥有

你的位置:首页>>经济管理论文>>人力资源论文人事管理论文>>新闻正文

试论人力资源与人力投资

”的人力资源.从现代经济现实来看,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可以高估企业的价值,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个企业拥有稳定和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4构筑人才资源高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必须改变以往忽视科技进步对人力资源需求变化影响的研究格局,突出科技进步在未来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地位,重视关键人才,构筑未来人才资源高地.

4.1突出关键人才

总体需求预测,虽易于从大范围的总体上把握人才状况,但难以分清主次,无法抓住主要矛盾、深入挖掘关键人才.人力资源配置研究中的关键人才是指企业内部很难从劳动力市场上获得替代的人才,或者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也很难获得替代,而这种人才的短缺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甚至造成企业无法正常运行.当然,关键人才并非一成不变,随企业技术水平、生产发展的阶段而呈现动态的变化特点,只有在具体的生产环境、条件下才能准确定义.关于企业关键人才的确定、遴选,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确定关键岗位中关键人才.首先选定、确定企业的重点项目,因为重点项目一般是企业中的关键,再由重点项目确定所涉及的重点部门,由重点部门再确定其中的关键岗位,最后得到关键人才的界定.遵循的思路是:重点项目→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关键人才.

流通管理论文范文篇8

一、财务会计的内涵

现如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成长,然而财务会计的本质意义是指对企业的经济利益进行全面观察及监督,并且还会将一些企业的经济问题以及财务问题传输与企业相关的财政部门以及投资人等等。在当前局势下,我国现下各大企业,财务会计属于企业的发展核心,从价值利益上讲对企业都有很大的价值,并且还是企业的运营的根基,其作用则是为企业营造更大的利益,以此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财务会计的功能

自从进入信息时代,现代经济发展就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企业会计信息与实体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越是这样发展财务会计这个行业发展意义性就更大,因此财务会计工功能越来越重要。1.反映功能。财务会计基本能力归属于财务会计的传统最为基础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在于会计的变化而演变的。财务会计利用利益的形式,在记录、计量、确认以及报告之后,再根据数据报告问题对经济利益的总结进行上传,让分析数据的职员给内部系统营造全面、正确的财务报表或者有关经济发展的信息。当前社会经济形式复杂,我国人们对经济的变动以及经济活动都了解的透彻,也正因如此,财务会计也会根据经济的变动对企业经济进行合理的运转,例如:记账、报账以及算账等等形式,对企业的经济进行合理的操作。2.监督功能。财务会计的反映功能的延伸所产生的是监督功能,如上文所述,财务会计会根据经济的变动对企业经济进行合理的运转。而财务监督功能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控制行为,为了保证企业根据制定好的计划进行发展。一方面需要坚持制定好的原则进行,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主体经济活动进行积极干预。比如,企业活动必须在相关的法律之下进行经济活动,而且也要保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财务会计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进行,第一:会计信息核算能否与企业会计制度相符合;第二:会计信息核算能否与我们国家财务会计法规符合;第三:会计信息核算能否与会计主体相符合,是否存在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

三、经济管理中财务会计的重要性

1.财务会计反映功能能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财务会计的反应功能一般都源于经济的发展趋势或者凭借一些会计的专业知识,这样做不单单可以证实经济发展的活动,并且还可以为今后的经济活动以及经济影响提供真实的依据。所以,一个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的发展是一件非常缜密的机构。若企业要促进发展提高经济利益,首先要做的事则是将内部的财务会计彻底完善,这样能够证实企业的财务会计的能力,并且最主要的目标是提高自身企业的利益。2.财务会计监督功能能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财务监督功能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控制行为,为了保证企业根据制定好的计划进行发展。会计的监督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管理的方式,并不是目的,是经营管理中的“补充项”,为了弥补管理中出现的漏洞,从而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得以体现。本职功能是财务会计实现的方式,可以对企业的收入、支出情况进行检查,并且贯彻落实企业的一系列综合的指标,监督企业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经济活动。比如,监督、考核劳动损耗的现状,利用成本的指标的方式,另一方方面企业的经营成果可以利用利润的指标来测试。利用这些流动的资金指标实现产品的考核工作,并且也可以顺带考核产品储备现状以及成品量等等。因此,企业想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就不可以忽视财务会计的重要作用,对财务现状监测,落实财务管理的制度。要做到,科学地应用资金、合理地储备物资、不乱摊成本、注重预测市场、避免盲目性地生产、缩短生产期限、降低库存积压量、疏通流通方式,提高生产效益。只有如此,才可以有效地体现企业的潜能,才能够真正提升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3.财务会计预测能够避免企业失误。我们国家经济体制同样能够影响财务会计的作用,,企业从传统的生产型往生产经营型逐步地转变,因此,预测企业的经济变得日益关键.在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市场经济的当今,企业要想改革和创新,就务必实施有效的预测,再以此作为根据实施决策.而预测跟财务会计联系密切,这是由于财务会计的特点是接触范围大、信息灵敏,全面体现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因此,利用工作实践来对现有的经济数据进行整理,完成现实的利用。4.财务会计分析能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利用会计核算从而对价值值指标体系(利润、成本、资金等等)对企业财务规划的贯彻实施现状进行考核,这是会计分析的概念。进而对某个期限的经营现状进行客观性地评价,指明实现经济效益提升的策略与目标。通常而言,会计分析能够在比较规划数和实际数的基础上对完成规划的实际现状进行分析,在比较先进水平或者是上期和本期的基础上对企业本期生产经营状况的孬好进行分析,探究出跟兄弟企业存在的距离,然后认真地分析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对工作事项中面临的问题与取得的成绩进行鉴别,进而积累经验,揭示问题和矛盾,最终指出完善的策略和办法。5.财务会计属于经济管理的关键性基础事项。通过分析、监督、考核、控制、规划、预测等一系列的方式,有效和科学地应用资金,通过最少的支出实现最为理想的经济效益,以及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优化经营管理。其次,会计工作者属于实施与执行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人员,在实施会计法规、法律,以及其它财经法纪当中的责任非常关键,且体现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财务会计事项属于财务收支的窗口,有利于维护债权人、投资人、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这三者之间的利益.一方面,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对本企业的利益进行维护,对本企业的财务收支要精打细算和谋划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四、结论

总的来说,财务会计的发展决定着企业经济的发展方向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从事财务会计的工作者需要在加强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保证企业、国家财务会计的处理工作,进而推动企业发展的步伐,为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努力。另一方面,面对竞争激励的市场竞争,企业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取得一席之地,必然要在财务管理上下足功夫,使企业的发展顺应整个市场的发展趋势。不仅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还可以对市场行情清晰的了解,从而提升企业的发展速度。

作者:郑杨 单位:贵州新联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建康.ERP在我国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1):151-152.

[2]关惠婷.会计财务管理在企业中重要性解读[J].经营管理者,2016,(27):171.

[3]王永爱.会计稽核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17):233-234.

流通管理论文范文篇9

绿色营销是在绿色消费的驱动下产生的。所谓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要求企业生产、销售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危害环境的消费。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策略。绿色营销是现代市场营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传统营销的延伸与扩展。绿色营销的目的是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进行的前提是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传统营销相比,绿色营销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1、绿色消费是开展绿色营销的前提。消费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绿色消费是较高层次的消费观念。人们的温饱等生理需求基本满足后,便会产生提高生活综合质量的要求,产生对清洁环境与产品的需要。满足绿色需求,是绿色营销的出发点。

2、绿色观念是绿色营销的指导思想。绿色营销以满足绿色需求为中心,为消费者提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能有效防止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损害健康的产品。绿色营销所追求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与可持续发展,重视协调企业经营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力求实现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发展。

3、绿色体制是绿色营销的法制保障。绿色营销是着眼于社会层面的新观念,所要实现的是人类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必须有完善的政治与经济管理体制,实施环境保护与绿色营销的方针、政策,制约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短期行为,以全社会和全人类的共同努力,维护全社会和全人类的长远利益。

4、绿色科技是绿色营销的物质保证。技术进步是产业变革和进化的决定因素,新兴产业的形成必须要求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如背离绿色观念,其结果有可能加快环境污染的进程。只有以绿色科技促进绿色产品的发展,促进节约能源和资源可再生、无公害的绿色产品的开发,才是绿色营销的物质保证。

二、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障碍

绿色营销是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虽然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尽管理论上已具备了可能性,但在实施过程中,我国绿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从政府方面看,主要采用经济手段来保护环境,执行过程中,以权代法、以言代法、有法难执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经济手段标准模糊,行政干预手段难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一些地方政府从局部利益出发,忽视环境保护,使企业没有外部压力去实施绿色营销。同时,由于绿色产品的营销涉及到供应、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涉及的环节多,内容复杂,最终导致政府不能从客观上有力调控企业实施绿色营销。

第二,从企业方面看,绝大多数企业仍未确立绿色营销理念,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落后。我国企业由于生产方式滞后,投入高、产出低,不仅浪费能源,同时还产生大量的工业“三废”。如果继续沿用这种旧的生产管理方式,必然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所生产的非绿色产品也将逐渐失去市场。

第三,从消费者方面看,绿色产品由于相对而言成本高,从而价格高。由于我国消费者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再加上政府和企业对绿色产品宣传力度不够,致使目前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把环境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缺乏环保意识,对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还不能做到自觉抵制和进行有理有力的监督。同时,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素质偏低,绿色消费意识淡薄,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选择。

三、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对策建议

1、增强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开展绿色营销,培育企业的绿色文化。企业承担环保义务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如果企业仍然无法摆脱“外部不经济性”的束缚,不仅与绿色营销,更与时展相悖。因此,要开展绿色营销,企业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加强环境管理和对污染物的治理净化,促使外部不经济的内部化,积极主动出击,适时适地地调整营销战略,树立全新的绿色营销观念。

2、潜心开发研制绿色产品,加快绿色产品创新。所谓绿色产品,指对社会或环境的改善有所贡献的产品或减少对社会和环境所造成损害的产品,或指对环境及社会生活品质的改善优于竞争者所提供的产品。绿色产品同传统产品一样,具有下列三个表现:第一,主要表现——核心产品成功地符合消费者的主要需求;第二,技术表现——是指产品各种技术质量标准;第三,策略表现——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而且有利于企业实现赢利目标。绿色产品除具有上述三种表现外更重要的是加上第四个表现,即绿色表现。

从产品能否维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从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来评价,绿色产品必须体现以下四种绿色理念:一是企业在选择生产何种产品及应用何种技术时,必须考虑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二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考虑安全性,产品在消费中要考虑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三是业设计产品及包装时,要降低原材料消耗,并减少包装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四是产品整体概念考虑产品的设计、产品形体及售后服务,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3、加强对绿色营销组合的研究,灵活运用绿色营销组合策略。企业的绿色产品需求与绿色价格、绿色通道、绿色促销相互配合,才能引起消费者广泛注意。绿色价格的制定要树立“环境有偿使用”的新观念,同时注意绿色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利用人们求新、求异、崇尚自然的心理来定价;绿色渠道的通畅是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选用中间商,如选择则要考虑中间商的绿色信誉;绿色促销则需要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要与环保部门保持良好关系,寻求支持,并积极参与各种与环保有关的活动,以扩大企业绿色影响。

4、积极采用环境标志,认真贯彻执行国际环境公约、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和绿色标志制度。环境标志,又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是由政府部门或其授权的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布的特定图形,用以表示某种商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等也符合环保标准。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必须花大力气发展符合“绿色标志”的拳头产品,同时认真贯彻执行ISO14000环境质量管理标准,实行清洁工艺生产,在国际上为我国企业赢得良好的海外形象。

当今,在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世界主题背景下,实施绿色营销战略,树立企业绿色营销和品牌形象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有助于企业顺利进入国际国内市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泰锋.绿色营销与我国企业发展[J].上海企业,2000.6.

[2]吴玉珊.绿色营销——21世纪的营销主流[J].江苏商论,2003.11.

[3]陈世光.论中国企业的绿色营销[J].暨南学报,2000.2.

[4]张汝根.我国企业采取绿色营销的博弈分析及成因[J].生态经济,2005.12.

流通管理论文范文篇10

绿色营销是在绿色消费的驱动下产生的。所谓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要求企业生产、销售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危害环境的消费。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策略。绿色营销是现代市场营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传统营销的延伸与扩展。绿色营销的目的是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进行的前提是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传统营销相比,绿色营销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1、绿色消费是开展绿色营销的前提。消费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绿色消费是较高层次的消费观念。人们的温饱等生理需求基本满足后,便会产生提高生活综合质量的要求,产生对清洁环境与产品的需要。满足绿色需求,是绿色营销的出发点。

2、绿色观念是绿色营销的指导思想。绿色营销以满足绿色需求为中心,为消费者提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能有效防止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损害健康的产品。绿色营销所追求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与可持续发展,重视协调企业经营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力求实现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发展。

3、绿色体制是绿色营销的法制保障。绿色营销是着眼于社会层面的新观念,所要实现的是人类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必须有完善的政治与经济管理体制,实施环境保护与绿色营销的方针、政策,制约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短期行为,以全社会和全人类的共同努力,维护全社会和全人类的长远利益。

4、绿色科技是绿色营销的物质保证。技术进步是产业变革和进化的决定因素,新兴产业的形成必须要求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如背离绿色观念,其结果有可能加快环境污染的进程。只有以绿色科技促进绿色产品的发展,促进节约能源和资源可再生、无公害的绿色产品的开发,才是绿色营销的物质保证。

二、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障碍

绿色营销是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虽然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尽管理论上已具备了可能性,但在实施过程中,我国绿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从政府方面看,主要采用经济手段来保护环境,执行过程中,以权代法、以言代法、有法难执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经济手段标准模糊,行政干预手段难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一些地方政府从局部利益出发,忽视环境保护,使企业没有外部压力去实施绿色营销。同时,由于绿色产品的营销涉及到供应、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涉及的环节多,内容复杂,最终导致政府不能从客观上有力调控企业实施绿色营销。

第二,从企业方面看,绝大多数企业仍未确立绿色营销理念,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落后。我国企业由于生产方式滞后,投入高、产出低,不仅浪费能源,同时还产生大量的工业“三废”。如果继续沿用这种旧的生产管理方式,必然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所生产的非绿色产品也将逐渐失去市场。

第三,从消费者方面看,绿色产品由于相对而言成本高,从而价格高。由于我国消费者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再加上政府和企业对绿色产品宣传力度不够,致使目前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把环境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缺乏环保意识,对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还不能做到自觉抵制和进行有理有力的监督。同时,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素质偏低,绿色消费意识淡薄,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选择。三、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对策建议

1、增强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开展绿色营销,培育企业的绿色文化。企业承担环保义务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如果企业仍然无法摆脱“外部不经济性”的束缚,不仅与绿色营销,更与时展相悖。因此,要开展绿色营销,企业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加强环境管理和对污染物的治理净化,促使外部不经济的内部化,积极主动出击,适时适地地调整营销战略,树立全新的绿色营销观念。

2、潜心开发研制绿色产品,加快绿色产品创新。所谓绿色产品,指对社会或环境的改善有所贡献的产品或减少对社会和环境所造成损害的产品,或指对环境及社会生活品质的改善优于竞争者所提供的产品。绿色产品同传统产品一样,具有下列三个表现:第一,主要表现——核心产品成功地符合消费者的主要需求;第二,技术表现——是指产品各种技术质量标准;第三,策略表现——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而且有利于企业实现赢利目标。绿色产品除具有上述三种表现外更重要的是加上第四个表现,即绿色表现。

从产品能否维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从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来评价,绿色产品必须体现以下四种绿色理念:一是企业在选择生产何种产品及应用何种技术时,必须考虑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二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考虑安全性,产品在消费中要考虑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三是业设计产品及包装时,要降低原材料消耗,并减少包装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四是产品整体概念考虑产品的设计、产品形体及售后服务,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3、加强对绿色营销组合的研究,灵活运用绿色营销组合策略。企业的绿色产品需求与绿色价格、绿色通道、绿色促销相互配合,才能引起消费者广泛注意。绿色价格的制定要树立“环境有偿使用”的新观念,同时注意绿色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利用人们求新、求异、崇尚自然的心理来定价;绿色渠道的通畅是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选用中间商,如选择则要考虑中间商的绿色信誉;绿色促销则需要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要与环保部门保持良好关系,寻求支持,并积极参与各种与环保有关的活动,以扩大企业绿色影响。

4、积极采用环境标志,认真贯彻执行国际环境公约、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和绿色标志制度。环境标志,又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是由政府部门或其授权的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布的特定图形,用以表示某种商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等也符合环保标准。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必须花大力气发展符合“绿色标志”的拳头产品,同时认真贯彻执行ISO14000环境质量管理标准,实行清洁工艺生产,在国际上为我国企业赢得良好的海外形象。

当今,在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世界主题背景下,实施绿色营销战略,树立企业绿色营销和品牌形象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有助于企业顺利进入国际国内市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论文关键词:绿色营销;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论文提要绿色营销在中国起步较晚,虽得到一定发展,但面临着全社会性绿色消费需求尚未形成、绝大多数企业绿色营销理念仍未确立、生产管理方式滞后、营销组合策略不相适应以及政府措施不力等障碍。必须采取相应对策,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使绿色营销逐步成为本世纪中国市场营销的主流。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泰锋.绿色营销与我国企业发展[J].上海企业,2000.6.

[2]吴玉珊.绿色营销——21世纪的营销主流[J].江苏商论,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