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职称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11:51:53

园艺职称论文

园艺职称论文篇1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自有人类社会就有社会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继承和积淀了深厚的民族传统,又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不停地内化更新、外向传导,从而促进整个人类文化向前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是作为一种社区文化而存在的。它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它也必然以社会文化为背景,折射和反映出主体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性和时代性,同时又具有区别于主体文化系统内其他子系统亚文化的个性特征,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停地吸收、批判、创造、辐射,促进社会主体文化的发展。

大学校园是一个以教育为主要社会职能的社区,活动于其中的人群是大学生、教师和干部。他们的活动方式一是课堂内实验室内的教学、科研活动,二是课堂外的学术交流、社团活动、公益劳动、人际交往、日常生活、闲暇娱乐等活动,因此这里既是一个教育环境。

高等教育活动使生活于校园的人群有着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别的共同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群体心理以及思想观念。“一种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价值体系”(1)“校园文化的形成引导生活在校园内的每一个人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且在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完成每个人价值观的实现”。(2)但校园文化环境不是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与社会文化大环境息息相通,必然受社会主体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2、大学校园文化现状

现代人类已进入新科技革命的时代,当前我们面临着新技术革命和国际激烈竞争,也面临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主旋律的历史转变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主体文化转型的剧烈变化,国际国内文化大环境对校园文化从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到生活方式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入主体意识的觉醒,自主观念、竞争意识、成才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法制观念都大大增强,进取开拓和拼搏精神得到激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娱乐活动增多,人际交往、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其负面影响比较集中地表现为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实用化,生活格调的低俗化以及消极颓废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

面对客观存在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才成长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方向发展。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应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作出积极贡献。”

3、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完成高等教育目标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它的培养目标不论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身心素质上都应有较高的要求,应是高标准的。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造就跨世纪人才。在人才成长过程中与教育相辅相成的环境条件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教育导向、开发创造、娱乐调节、激励凝聚等功能,营造最优化的育人环境,实现高等教育培训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有赖于社会实践,大学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条件。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大学生、教师和干部既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创造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客体、消费者。在这里大学生是高智能的群体,是渐趋成熟的思考的一代。在大学校园这个学校与社会接轨的实践环境里,他们摆脱了单纯受教育的地位,转而以自我为主体,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进行自我塑造,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社会化。

4、体育与大学校园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智力、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操以及各种各样才能在一个人身上充分、自由、统一、和谐地发展。因此培养德、智、体、美诸种素质的发展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我国教育方针的制定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其中体育教育是有机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各国也无一例外地将体育作为学校基本教育的内容。大学阶段的体育,承担着使大学生身体完美发展,增强体质的重任。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教育目标。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体育又是;种社会文化现象。人们从事体育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身心发展和满足自身的高级需要,通过体育来使自己的躯体和精神得到改造和升华,从而使人自身趋向完美。体育文化与政治、伦理、科技、艺术、社团文化等共同构成大学校园文化体系。

5、健美操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课外健美操锻炼是体育教育的扩展与补充,又是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健美操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快节奏生活方式带来“文明病”蔓延的历史背景下,人类为保护自身健康而创造的一种健身体操。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富裕,人们体育价值观念增强,追求便与美的心理趋向日益强烈。这类初始以健身为目的的运动经过广泛地吸取体操、迪斯科等舞蹈及其他体育艺术门类的动作造型,而注入力度、增加负荷,借助音乐的节奏、旋律及风格调控动作、体验情感,并逐步在相关科学理论指导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从而发展成为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通过身体练习达到健身、健美和健心目的的新型体育项目。它还具有很强的群众性、艺术性、娱乐性和创造性而成为适应性极广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艺术活动。它以自我锻炼,自我塑造,追求健与美的全面协调统一的发展而为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枝鲜艳之花,给大学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

健美操锻炼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美的功能。健美操是一种有氧代谢运动,通过较大密度和强度的身体练习,对身体各关节、韧带、各主要肌群和内脏器官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从而有效地改变体重、体脂等身体成份,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机能,发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大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日臻完美。使生命健康、强壮,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而呈现出美的魅力。开展课外健美操锻炼,不但与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全面增强大学生体质。而且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美,使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抵制了消极颓废思潮对校园文化的侵蚀。

健美操塑造健美形体的功能。追求形体美是人们们选择健美操的直接动机。形体美主要指人体外形的匀称、和谐、健美。遗传因素生成了人的基本体型,但后天塑造却是完全可能的。健美操是在生理学、解剖学、人体造型学、体育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创编的。其动作和程序具有明确的对整体和局部目标的针对性。实践证明它是塑造形体的有效手段之一。因其实效,而受到人们重视。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是塑造形体的最佳阶段,

上海市上海中学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直属的实验性示范性大型寄宿制高中,创始于1865年的龙门书院。学校占地面积340余亩,绿化覆盖率达42%,堪称绿色校园之典范。现有行政班98个,中外学3200余名,其中累计有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1980余名国际部学生。学校素以管理严谨、名师荟萃、教育高质、英才辈出而饮誉海内外。历届校友中有以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为代表的现任或曾任党和国家省部级以上领导100多位,两院院士51人,中国人民将领29人。

写作:写作阵容强大,具有多年论文写作经验,领域涵盖广泛,若有部分专业,没有相关的,我们将给你寻找合适的。本站投入巨大,收费合理,信誉卓著,口碑颇佳,对客户一向以诚为本,绝不因一点小利破坏自己的多年积累的良好名声!

如何发表职称论文,本站为您解决.本站提供省级,部级和核心级的服务.以敬业的心做专长的事.我们坚信诚信服务是公司的生命线.进入本站,难,职称评不上将成为历史.多年的成功经验,专业高效团队,告诉您如何发表职称论文:如何发表职称论文医学类如何发表职称论文教育教学类如何发表职称论文经济类科技类如何发表职称论文核心类如何发表职称论文综合类,确认您的论文顺利快速发表.您还在为写论文而发愁吗?您还在为找论文指导而担忧吗?您还在为购买论文材料的高额费用而困惑吗?您还在为而苦诉无门吗?所发表期刊均是国家正规期刊,全文可在期刊网查询。

《时代教育》杂志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开发发行的G4类教育教学期刊(省级期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1677/G4),

栏目设有: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论坛、研究生论坛、综合类文稿、艺术天地。

本站有各类300名写作论文,是全国最大的写作论文写作网,免费提供各种范文,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硕士论文,写作体育论文,写作医学论文,写作音乐,舞蹈,艺术,论文等。一个写作团队,全部由博士和一些专来帮你写作你的职称论文,所以你可以放心在你需要发表的期刊上面帮你发表。写作表一条龙服务。全过程一目了然。因为信任,所以简单!本写作团队,全部由博士和一些专来帮你写作你的职称论文,所以你可以放心在你需要发表的期刊上面帮你发表。写作表一条龙服务。有以上需要请联系本站客服。我们可以发表各类具有权威的期刊,对于各位评职称是很有帮助...根据你的需要发表的等级来帮你推荐什么样子的杂志来帮你以最小的费用来帮你发表你需要的论文。

园艺职称论文篇2

[关键词]园艺特色专业产学研结合创新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58-03

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水平。[1] [2]江西省是园艺大省,2011年全省果蔬面积约1791.9万亩,产量1913.2万吨,园艺产业是我省种植业中的第二大产业。同时,随着江西省生态农业的建设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推出,园艺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协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江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是江西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在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等方面具备了鲜明特色,是江西省园艺人才培养的基地,多年来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性教学改革、教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许多探索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园艺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及任务

(一)园艺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我校依据江西省园艺产业发展需要,努力培养高素质园艺人才,力争将园艺专业建设成在江西生态建设和园艺产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级人才基地;专业建设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手段,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实践性教学为教学特色,始终保持在江西省“园艺高等教育、园艺科学研究、园艺科技推广、园艺社会服务”的领先地位[3] [4];紧密结合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攀高,不求大,不趋同,立足自身特色,推进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为江西振兴园艺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建设成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和优势、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园艺本科专业,为江西省的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为江西省农林类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 园艺特色专业建设任务

在课程建设上,我校加大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实施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建设工程,以园艺专业必修课程为核心建设精品优质课程群。在实践性教学上,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建立一个融课堂实验、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农业推广于一体并互为补充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团队建设上,建设一支结构更加合理,教学质量好、科研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并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肯于创新,且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显著及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在教学条件建设上,加强校内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园艺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在科学研究上,坚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课题为载体,为学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和实践机会,加大科研转化教学工作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在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上,加强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专业自评体系,建立起规范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机制。[5][6][7]

二、园艺特色专业建设成效

(一)形成了一套具有江西地域特色和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

我们将园艺专业建设立足江西,坚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主要教学、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等方面具备了鲜明特色,按照培养专业知识全面而系统、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思路,以我校园艺学科为支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改革、促进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结合,实现“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突破口”的目标,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主要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新增专业方向观赏园艺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方向特点和要求,既在基础课程上与园艺专业保持一致,又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面向本省产业发展需求,为本省园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专门人才。其次,加强园艺专业实验室和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在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从“以校内园艺实验平台和实践基地为依托的课程实践教学、以教师校企合作项目及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为纽带的毕业实习、以省内园艺相关生产企业为依托的顶岗生产实习”三个阶段,多层次、渐进式地构建了与都市农业和园艺产业化发展相衔接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再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努力开展对外服务,为学生实践提供机会,提高教师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并且进一步聘请校外创业导师,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促进学生更多、更深入地了解现代园艺产业的发展态势,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最后,改变本科生论文选题完全来源于老师的科研课题的传统,根据企业和生产需求,为本科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并将相关试验全部或大部分安排在企业完成,着力解决生产上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

(二)组建了省内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平台

我校园艺学科立足江西,坚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针对赣南脐橙、南丰蜜橘、奉新猕猴桃、上栗黄瓜、瑞昌山药等特色果蔬种质资源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与创新、园艺植物发育生物学、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处理技术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为江西园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学科点骨干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近五年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百余篇,获各级各类项目40余项。此外,通过选育,获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及认定的品种有4个,并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江西省科技进步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等多项奖项。

我校园艺学科目前组建了“江西省果蔬保鲜与无损检测重点实验室”、“南昌市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部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点―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等科研教学高水平平台,建成了园艺作物标本馆,建立和完善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实验室总面积达4000m2以上,仪器设备总价近2000万元。有内容系统、设施完善的校内实习基地200余亩,有各类固定校外实习基地10余个。

(三) 打造了一支知识新颖、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根据园艺专业现有教师状况,我校结合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本专业建设成功的关键。经多年建设,本学科拥有了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职称结构均较合理的学术队伍。通过与国家重点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选送访问学者,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青年教师蹲点锻炼、实行导师制、采用以老带新的培养方式等,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通过校企结合办学,加大“双师型”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等,加快造就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主导,骨干教师为主体,双师培养为重点,企业兼职教师为补充,提高素质为核心”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教师学术水平有较大提高,能更好地参与当地经济建设和行业重大技术难题攻克,并取得丰硕的教学与科研成果:我校已获批准“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在近三年内,获得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0余项;我校教师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推进了精品课程《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等课程的建设和教材建设(《果树栽培学各论》、《蔬菜栽培学总论》、《蔬菜栽培学各论》、《园艺学实验教程》等)。此外,我校还新增校外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3个,组建了校内实训基地。这些平台的建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探索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园艺专业学生培养模式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实施“园艺专业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训练计划”,以课题立项的形式,每年资助10个“园艺专业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训练计划”项目,带动100多名学生参与,以鼓励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制订和完善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建立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大学生英语竞赛、职业技能竞赛等校内大学生科技竞赛基地,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发明和创造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和鼓励广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力争园艺专业有1~5项省级以上获奖项目,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五年来,我校园艺专业招收本科生300余人,本科生学士学位获得率达96.1%,考研录取率为30.8%,平均一次性就业率为87.7%。近五年来,园艺专业4次评为省级社会实践先进营队,有1人次获第四届“挑战杯”校外学术科技竞赛江西赛区特等奖,1人次获江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1次获江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奖,2班次被评为“五四”红旗团支部,1人次获江西省大学“谈科学发展观”征文一等奖,2人分别获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二等奖、三等奖。

(五)构建了一套符合现代园艺生产要求的课程体系

江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作为江西省特色专业,特别强调突出区域特色,立足地方,面向江西园艺作物生产,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思路和特色。通过对农业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按照“拓宽专业口径;减少计划总学时,减少必修课程;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选修,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的原则于2010年重新构建了园艺专业课程体系,将所有园艺专业实验课程重新进行了整合,避免了不同课程实验重复做的弊端,并依托我院部级植物生产实践教学中心编写了《园艺学实践教程》一书,目前在所有园艺相关课程教学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六)建设和完善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自项目建设以来,先后建成了园艺作物标本馆、园艺作物标本园、园艺作物展示馆,三年来园艺实验室共投资275万,更新与配置了实验仪器,建造了1000m2的智能温室1座,使校内实习基地和实验田室更现代化。在江西华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农望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原野食用菌公司、江西中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学生实训基地,以项目为依托,在江西樟树、新余建立了长期试验示范基地,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到这些单位进行毕业实习。

三、园艺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园艺业建设发展趋势尚有差距,建设的视野还不够宽广

园艺产业已充分表现了全球化的特征。因此,作为培养园艺作物栽培、育种、加工、销售的高级人才的园艺专业,其特色应“立足当地,放眼全球”。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而园艺又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果树、蔬菜产区,如赣南脐橙、南丰蜜橘和遂川金柑等都是我国主要的名、特、优柑橘。1995年南丰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南丰蜜橘之乡”的称号,2003年南丰蜜橘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原产地保护产品。2002年赣南脐橙已被农业部列为国家九大优势农产品之一,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项目和品牌。因此,建设园艺特色专业,培育特色专业都必须站在全球园艺大环境、全国园艺生产的高度来认识,并且还应深化和提高认识,不断提高特色专业建设水平。

(二)园艺实验室、实践基地硬件建设还需要完善

实践性强是园艺专业的专业特征,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已形成了重视实践、实践教学效果突出的经验和教学方法。但是,随着园艺产业作用和效益的不断深化,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园艺学科对实践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符合时展的要求。实践性教学过程需要继续完善和提升其理论高度。目前,由于经济投入有限,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硬件建设、实践条件与现代化教学实践的需要仍有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特色专业建设是长期目标,需要在阶段目标完成的基础上深化完善和提高

园艺专业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初步显示了办学特色。本项目获批后,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全面,指标更加具体,措施更加可行,成就更加显著。但是,特色专业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它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随着园艺产业发展而不断深化、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建设过程。我们将在完成本项目任务的基础上制订长、中、短期规划,制订年度计划,为把园艺特色专业建设不断推向新水平而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俊龙,林江辉,胡锋.对高校如何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4):59-61.

[2]王平祥,陈晓琳.试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142-144.

[3]林江辉,李俊龙,胡锋,顾南.建设品牌与特色专业,切实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南京农业大学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7(3):44-45.

[4]谭豫之,刘为民,白菲.中国农业大学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5):44-46.

[5]郑先哲,李文哲,冯江.特色专业建设中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98-99.

[6]司,武艳艳,孙志颖,邵宝健,杨学举,董金皋.“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2):161-163.

[7]廖明,黄大乾,姜峰,朱蕾.基于差异化竞争战略的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8):111-113,127.

[8]刘辉,许慧.高等农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特色专业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73-74,82.

园艺职称论文篇3

关键词:校园戏剧;社团;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68-02

一、戏剧的概念

戏剧是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演员”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须具备扮演的能力,戏剧与其他艺术类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扮演了,透过演员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张,如果抛弃了演员的扮演,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戏剧。戏剧的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形式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别,不同文化所产生的戏剧形式往往拥有独特的传统和程式,比如西方戏剧、中国戏曲、印度梵剧、日本能乐、歌舞伎等。现代的戏剧观念强调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统一表现,以实现综合的艺术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员、舞台、道具、灯光、音效、服装、化妆,以及剧本、导演等的一切总称,也包括台上演出与台下互动的关系(一般称为”观演关系”)。在中国台湾地区,戏剧是一个范围较广的词语,如舞台剧、电视剧、电影等以剧本为核心进行表演的演剧形式都统称为戏剧。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或称之为剧本。

二、戏剧的起源

中国戏剧起源于戏曲。“戏曲”一词,首见于元人陶宗仪《辍耕录》,云:“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浑、词说”,明人称戏剧常用“北曲、南曲、传奇、乐府”,一直到王国维直承陶宗仪之说,用“戏曲”一词来泛指中国传统戏剧。中国戏剧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先秦到汉代的巫祇仪式,但到宋代南戏的发展才有了完备的戏剧文本创作,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戏剧剧本是南宋时的《张协状元》。元代时以大都、平阳和杭州为中心,元杂剧大放异彩。明代的昆曲经过发展,修正使得传奇剧本也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文学形式。随后昆曲又得到晚明和清代宫廷皇室的喜爱,成为贵族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获得官方肯定的戏剧艺术,故称“雅”;而以各地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广受民间喜爱,则称“花”。于是在清代形成了“花雅之争”,实际上是戏曲共同繁荣的局面。这丰富了戏曲艺术的门类,也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西方戏剧的曙光,普遍认为是古希腊悲剧,而古希腊悲剧则是源于古希腊城邦的蒂厄尼索斯(Dionysus)的崇拜仪式。在祭典中,人们扮演蒂厄尼索斯,唱“戴神颂”,跳“羊人舞”(羊是代表蒂厄尼索斯的动物)。古希腊悲剧都是诗剧,严谨古雅、庄重大气。西方戏剧起源于祭酒神的颂歌,源头明确;其次,西方戏剧起源于酒神祭典,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神秘的、幻想的、悲剧性的基因多;再次,西方戏剧是从歌舞演变而来,即由歌舞逐渐演变为故事表演。

三、校园戏剧的功能

校园戏剧的功能应主要侧重于对当代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戏剧是大学生美育工程的一个重要途径。如黄岳杰通过其多年来指导校园戏剧的实践经验认识到,“研究校园戏剧应侧重于它对教育改革的促动,侧重于它对审美教育的深化,侧重于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戏剧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方式,在艺术形式上无论如何前卫、先锋,但都起着重要的教育功能,校园戏剧培养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以话剧表演的形式用正确的思想影响人,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

四、校园戏剧类社团的发展现状

戏剧类社团在高校的发展现状。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同学们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友范围,丰富内心世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大学生社团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它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渠道,又是高校共青团育人的有效途径;它受到不同年级、不同学历、不同年龄学生的欢迎,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校风、学风的表现形式,对于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历史传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戏剧类社团是艺术类社团的一种形式,它具有更专门、更特殊的特点,目前戏剧类社团主要分作两类:一是话剧类,话剧社团或自编自导自演,或请老师辅导定期开展活动,间或还和专业学习结合在一起,将各专业的优势与话剧结合在一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二是戏曲类,它们以弘扬民族传统戏曲为己任,定期开展活动,绝大部分参与的学生是从头学起,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断夯实戏曲基础。戏剧艺术作为高校艺术型社团的典型代表,加强学生戏剧社团的建设,强化指导与管理,使其真正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渠道,成为学生发展与稳定的积极力量,也必将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的突破口,能真正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目前我国高校发展比较前沿的戏剧社团有中国海洋大学的海鸥剧社,湖南农业大学的虹剧社,复旦大学的燕园剧社、麦田剧社,上海交大的阳光剧社,上海师大的楼兰剧社等。

五、戏剧类社团的作用

园艺职称论文篇4

关键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现状;教学问题

研究背景

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影响,工程实践的示范,国务院学位办对原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环境艺术与旅游规划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来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影响、制约、激励,促使中国园林(园林景观规划)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重大转变。对此我国的园林教育特别是高职高专的园林专业教育,教学应有一个相应的改变,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的现况及问题

风景园林在我国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一门学科,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也历经沧桑,事实上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中叶一些高等院校的建筑学科和园艺学科就曾开设了庭园学、庭园设计、造园学等课程,与美国、日本相比也不过仅晚一、二十年的时间,但作为一个专业来设置,园林学科是起源于1951年,由北京农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合办的造园学科,历于1956年迁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从那时起,这一专业名称就历经变化,直至现在,我国也只有少数几所高等院校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除个别院校外,大多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近几年由过去的中专学校升格),在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中,与现代国际化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来源层次不齐,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几年来高职高专招生混乱,大多数高职高专学校,园林专业学科有中专和专科两种学制形式,中专的生源主要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初中生,专科的生源有普通高中生、职业中学和普通中专生三方面的来源。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不一,学习背景也不相同,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方向目的不明确,不同的院校对园林专业的理解不同,根据各自的条件,课程体系各异,培养目标也不相同,差异甚大。如工科院校,侧重于建筑,城市规划和园林工程,往往在建筑的基础上向园林方向偏移。农业院校,则重于园林绿化、花卉栽培,树木等照抄林学的做法,这种现象导致园林专业教学混乱。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到底培养的是技师还是技工不明确,导致中专、大专一个样。

二)对风景园林创新及教学形式与质量的评价标准不一

由于受到传统园林的影响,仍停留于对诗情画意的追求上,缺乏科学性,多样性,从而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抑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三)专业口经过窄,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我园目前从事(或涉及)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的人员主要有3个大方面的要求,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艺术、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这三个方面都是现代合格园林师所必备的知识。而我国目前尚无任何院校是按此知识背景来构建园林专业教育体制的。

(四)在教学体系中,重艺术形式,而对科学、工程技术的重视不够

书本讲授时间过多,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工程实践时间不足,理论课与设计技能,专业设计课之间和衔接不合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是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五)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开发利用不够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偏重于植物造景,但对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综合开发利用不够。

二、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要办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使学生能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园林人才,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先解决如下问题:

(一)根据学生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学校根据学生层次,中专层次由于其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知道面又窄,很多学生都有不愿再学习文化知识,只想学专业,对这些学生我们应着重于操作型、实践性教学,把其培养成生产第一线的技工型人才。大专层次,由文化基础较中专强知识面又较宽,他除实践性外,还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把其培养为既能懂理论又会实践操作工、技师型人才。

(二)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尚无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有的差距甚远更谈不上统一的教材。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且专业面过窄。笔者认为,无论哪个学校,其园林专业都应有基本的共同标准,并且应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使于统一管理,毕业的学生才能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应以风景规划设计,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为中心。根据各校的特点扩大自选课题范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扬学生的创造性。

(三)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摆脱传统评价体系中,对园林作品的诗情画意过度追求,避免只重园林作品的艺术形式,而轻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方式从,定性化走向定量化,系统化、科学化。二是改革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考核的方法和手段,对技工型人才学生的评价方式,应改书面考试为动手操作考核,以技能考核为主。对技师型人才的评价方式,应以书面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以能力(方案能力、动手能力、图面效果、创新能力)几方面来综合评价。

(四)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改变过去那种在黑板上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技工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直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花卉植物的栽培管理、园艺植物的修剪造型、工程的施工及景观制作等。对于技师型人才的培养,还应加强绘图、模具制作的训练。因为设计师最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图”(包括工程图,艺术表现图,手工草图)。没有过硬的手头工夫就不能成为设计师。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的师资队伍普遍较弱(都是以前中专学校师资),尤其是规划设计方向,有丰富工程与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相当缺乏,这已严重阻碍了高职高专园林专业学科的发展。

当然师资队伍的建设并非一朝一日之事,就目前来说,各高职高专对专业教师存在着片面性认识,那就盲目追求学历和黑板艺术,认为学历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这是不切合实际,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园林学科的艺术性强,艺术源于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应鼓励教师多参加社会活动和工程实践,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袁克强.可持续发展观与职业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1).

[2]田慧.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人的发展[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园艺职称论文篇5

(一)有利于开发脑部潜能

按照传统的教育理论观点,理论科学教育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认为在社会中生存的前提就是拥有扎实的理论科学知识。而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也悄然地发生了变化,新的教育理念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同事还注重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等。而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多样的艺术化教育手段,学生的大脑神经得到了有效刺激,从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强化,就有可能拥有更大的创新能力。

(二)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

不管是儒家倡导的修身养性还是今天的教育所倡导的全面发展,在中国漫长的教育史上,艺术教育从来都没有淡出过中国教育的大舞台。与其它类型的教育所不同的是,艺术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自由、乐观心态等等。必须要指出的是,艺术教育本身是独立于其它教育方式而存在的,它倡导用艺术化的方式去陶冶学生心灵,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愉悦学生的心情,从而让学生的潜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三)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艺术教育形式多样,通过音乐、美术、影视、舞蹈、书法、建筑等多样化的形式,学生可以丰富情感、愉悦心情、获得审美、拓展想象、锻炼思维等,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因为一直以来,各高校对于公共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因而在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很少或者干脆就没有公共艺术教育类的课程,即使是设置了公共艺术教育类的课程,课程也是可有可无的赏析类别,从而造成了公共艺术教育的边缘化境地,这就对于高校工科专业教学中的艺术教育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2.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不健全

对于教育工作而言,师资队伍建设的好坏至关重要。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政策规定:在高校教学中,公共艺术教学课程的师资应该达到学生总人数的0.15%。通过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很多高校特别是工科高校根本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与此同时,和其他专业教师相比,公共艺术教育任课教师的职称、学历还存在差距,高职称、高学历的师资力量非常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环境落后

从目前来看,高校工科专业的艺术教育硬件设施极为不佳,极其需要大力提升,设置专门的艺术教育教室,以及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所需要教材和教学设备。另一方面,高校工科专业的艺术教育缺乏开展工作所需的必要经费,这些问题需要高校切实面对,采取措施,保证必要的经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

三.新时期强化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对策

1.强化认识,创新教育理念

在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的前提下,高校领导层面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塑造全方位、全能型人才的重要性,并且能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开展针对工科学生的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工科学生也应该改变对于艺术教育的认知,从思想深处意识到其重要性,并且采取积极地态度去对待艺术教育类课程。

2.提升能力,增强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保证艺术教育类课程质量和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唯有如此,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才能顺利得以开展。第一,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公共艺术教学质量;第二,不断引进高水平、高职称的师资队伍,不断改变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的不平衡状态,更好地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实现科学与艺术的有机融合;第三,定期或不定期选聘艺术界的知名专家进行讲座,不断提升工科类学生对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大胆创新,优化教学环境

为了能够加强对于学生的艺术教育,高校还应该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的校园艺术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举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工科类大学生接受高雅艺术的感染,用心灵感受艺术,真正去接触艺术;其次,积极组织开展一些艺术类社团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能力;再次,学校可以举办相关的艺术文化校园讲座,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真正推动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园艺职称论文篇6

[关键词]学做一体 教学模式 园艺技术专业 实践应用

[作者简介]阳淑(1965- ),女,成都彭州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熊丙全(1976- ),男,成都新都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讲师、农艺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园艺园林专业教育;练华山(1979- ),男,四川大竹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讲师、农艺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园艺园林专业教育。(四川 成都 61113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四川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园艺技术及专业群建设”(项目编号:1104-02)、2011年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园艺技术专业综合改革”和2011年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院级教改课题立项“高职园艺类专业‘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1-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155-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各高职院校“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如何构建和实施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提高课堂效率、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目前,许多工科类专业及其专业课程都在推行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园艺技术专业属于种植类专业,园艺作物具有季节性强、生产周期长、种类多样等特点,对“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具有一定的制约,探索适合园艺技术类专业的“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实现形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实现条件

1.“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内涵。“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完成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养,即“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学做交替,学习与实践融于一体”。“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着重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其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也同步提高。

2.实施“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基本条件。(1)基于“学做一体”,转变学科式教育观念。实施“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必须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科式教育观,坚持职业教育“能力本位”教育观,推行与之相适应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能够保证“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实现。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1999年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上提出的,又称为实践导向型、行动引导型、活动导向型、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着眼学生的自主学习,代表了当今世界职业教育方法发展的趋势。行动导向型教学法的“能力本位”教育观能够保证“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实现。(2)基于工作过程,构建“学做一体,双能导向”的课程体系(注:双能导向指在加强就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创业能力的培养,把创业能力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施“学做一体”教学模式,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学做一体,双能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学做一体,双能导向”的课程体系应以工作岗位所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工作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学做一体”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将“学做一体”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融为一体,开发出“学做一体”的相关课程,形成包括校本教材、实训手册、试题库、多媒体等在内的学习资源,构建起“学做一体,双能导向”的课程体系。(3)基于“学做一体”,构建“双师”专业团队。除基础学习领域,在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关键在于将所谓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不能容忍将课程机械地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因此,在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必须有一支以“双师”为主体的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中的“双师”,一方面,他们熟悉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精通生产一线的岗位技能;另一方面,他们还能够提炼生产一线的典型经验,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指导其教育教学,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实施“学做一体”模式时,能否构建起一支以“双师”为主体的专业团队显得尤为关键。(4)基于“学做一体”,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实施“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作支撑。因此,建设以实训室为主体的实训基地,保证教师有一个讲授和点评的平台,确保学生有一个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和展示工作成果的场所,显得尤其重要。“学做一体”实训基地在具体功能上应该融操作讲解、实验实训、技能鉴定于一体,集成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实验观察、实训演练、技能训练等多种功能;在文化形态上应具备真实或仿真的职场氛围,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密切接触企业文化,感知企业精神,养成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质。(5)基于“学做一体”,建立能力鉴定评价制度。“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有的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组织、学生管理、实训准备、考核评价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学做一体”思路,高等职业教育需要进行能力导向的流程再造,积极响应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科学评价教师的绩效效能,构建一套适应“学做一体”教学模式需求的制度体系。

二、园艺技术专业实施“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制约因素

园艺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围绕蔬菜、果树、花卉的生产设定。园艺产品的生产流程与工厂产品的生产流程基本相同,因此,园艺技术专业可以以园艺产品的生产为行动导向,以园艺产品生产流程所需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但是,园艺产品生产又与工厂产品生产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园艺技术专业在实施“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时,要仔细考虑以下制约因素:

第一,园艺产品生产受物种制约。园艺作物的种类繁多,包括果树、蔬菜、花卉等,其中,蔬菜就包括了绿叶菜类、瓜类、茄果类、葱蒜类、豆类、白菜类、根菜类等,同一种类的作物里面又有不同的品种,其生长发育、环境条件要求等都存在差异,因此,选取何种园艺作物让学生完成生产过程有一定难度。第二,园艺产品生产受季节制约。园艺作物的生长必须依赖于外界环境条件,而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气候条件,有不同的作物生长规律。因此,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园艺作物的生产无法像工厂产品的生产那样具有无限的可重复性,一旦错过农时或生产某个环节出错,就只能等待来年,而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有限,无法等待。第三,园艺产品生产受作物生产周期制约。所有园艺作物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而且其生命周期相对较长。草本蔬菜和花卉的生命周期较短,但也一般在1个月以上,而木本果树的生命周期较长,从播种到结果有的几年,有的甚至十几年,学生在校期间有可能无法完成木本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完整过程。第四,园艺产品生产受作物生产场地制约。园艺作物需要在一定的立体环境下生长发育,不同种类的园艺作物需要不同大小的生长发育空间,因此,园艺产品的生产需要足够面积的生产实训场地。实施“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就需要与该类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空间一致的作物生产场地。

三、园艺技术专业实施“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如何在相关专业实施“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四川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以下简称“我院”)的专业团队自2009~2013年在园艺技术专业进行了为期4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成果。

1.以生产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确定专业课程。园艺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园艺生产管理一线的专门人才,其专业核心岗位为生产管理岗位。我院的专业团队前期通过对园艺行业和企业的专题调研,以及与园艺行业和企业兼职教授的座谈访谈,明确了园艺技术专业生产管理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岗位专业能力和岗位综合素养,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园艺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详见表1。

针对生产管理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岗位专业能力、岗位综合素养以及园艺作物种类的不同,我院园艺技术专业分设“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和“设施园艺”四门专业核心课程。为了便于“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针对蔬菜、果树、花卉种类繁多的特点,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打破科属界限,按照生产季节以及栽培管理技术相似的原则进行作物归类,每门课程选择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作物进行实际生产,作为项目载体。如“蔬菜生产技术”课程将一种类型蔬菜的生产划分为一个“项目”,根据四川地区蔬菜生产实际情况,总共划分了10个“项目”,详见表2。根据园艺作物生产流程所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设置相应的项目模块,学生全程参与各项目的教学实践活动。

2.“教学安排围绕农时转,教学实践围绕农田转”组织教学。“教学安排围绕农时转”就是考虑园艺生产的季节性问题,以园艺作物季节性生产为依据,以季节为节点安排各项目及项目模块。对于生长周期较短的蔬菜、花卉,按作物生长的季节安排各项目,各项目模块则按照生产流程从种到收、直至销售安排教学顺序;对于生长周期较长的果树,则按照果树的生命周期结合年生长周期安排各项目及其项目模块,分设幼年果园周年管理、成年果园周年管理两个平行子项目,同步授课,各项目模块不再按生产流程安排教学顺序,既减少果树生长周期长的影响,又可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果树生产的基本过程、相关知识与技能。各项目模块的教学时间安排根据农时需要具体安排。例如,果树的休眠期修剪安排在采果后进行,疏花疏果的管理则安排在开花后进行;蔬菜的播种应根据不同种类蔬菜种子发芽所需温度条件安排在适宜的时间内实施教学;果树、蔬菜、花卉等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则穿插在整个生产环节中,根据病虫害发病季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如蔬菜的苗期病害防治应在育苗期间安排教学。

“教学实践围绕农田转”则是以生产任务为依托,学生组建生产小组或成立模拟公司,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田间生产,教学任务基本在田间完成,教师边讲边示范,学生边听边操作,教师边检查边指导,学生边改进边提高,使学生在全真或仿真的生产情境下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同步提高”。一方面,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工作技能;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交流沟通等综合职业能力。

3.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场。实施园艺技术专业的“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必须具备能满足学生完成田间生产任务的生产性实训场,以便学生能在田间完成学习任务。为了让实训场更接近园艺生产第一线的实际情况,我院园艺技术专业特引进三家园艺生产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场,一方面,企业开展正常的生产作业,让学生可以观摩或参与某些生产环节的实践操作;另一方面,企业与学院共同建设专门提供给学生的仿真性教学实训场,按企业的运作模式组织和管理学生,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给学生设计生产任务,让学生全程参与生产任务的具体安排和实施。截至2013年2月,我院已经建成一定规模的蔬菜实训场、花卉实训场、果树实训场及无土栽培实训场,可以同时满足100名学生进行“学做一体”教育教学实训的需要。

果树等木本植物生长周期长、种类繁多,难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完整生产周期的“学做一体”实践活动,而且在开展果树栽培管理、养护等实践教学时,若操作不当极易导致果树的生长受影响甚至死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生产性实训场难以满足学生开展果树全部实践教学的需要。所以专业教学团队可以通过建设虚拟园艺实训教学平台来解决这一问题,将果园的建立、果树的栽植养护、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生产过程,通过软件设计成虚拟的生产场景,让学生以生产者的角色模拟操作,完成相关生产任务,从而打破果树的季节性、生长年龄等的限制,解决学生实验实训受季节因素、实验场地、实验成本制约的问题。

4.多种形式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在“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组织并全程指导学生完成相关工作任务,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精通生产一线的生产技能,为此,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如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校外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或通过轮岗让专业教师到校内实训场承担生产管理任务,或参加行业技术培训交流活动,让教师在实际生产活动中积累实践经验,更直观、深刻地了解行业现状及生产实际。我院2009年就出台了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措施,建立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校内轮岗等制度,例如,没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新进青年教师,他们首先要开展的工作不是教育教学,而是到企业顶岗挂职锻炼一年。另一方面,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院校交流、考察学习、职教理论培训等方式让教师获得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的机会。

5.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注重学生技能考核。万群等在园艺技术专业试行能力导向的教育评价办法:“为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更充分地考核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各课程打破传统的单一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方式,采用综合评价和多方评价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经过实践取得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我院的专业团队进一步开展了能力导向的教育评价改革实践。一是综合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出勤情况、工作完成情况、理论知识等综合考核学生学习情况,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监控和考核,详见表3。二是多方评价。打破过去由任课教师独立评价的方式,建立教师、学生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通过学生自评、组长与组员互评、小组之间互评、教师测评等,让组员、组长、组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约束机制,使学生的综合评价结果更科学、更合理,同时也接近实际的生产情境。

虽然在园艺技术专业开展 “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学做一体”教学模式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如何将现代园艺的管理新制度、生产新技术、生产新模式引入教学中,让学生不但掌握现在的生产技术,还能适应今后现代园艺产业发展的变化?要解决这类问题就需要在“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设计、实训条件完善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努力,进一步探究“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内在规律。

[参考文献]

园艺职称论文篇7

关键词:形式美法则;对称;韵律;中轴线

1形式美与景观设计

形式美是构成美的事物外在形态及组合所体现出来的美。人类在寻求美的过程当中,对美的规律归纳出形式美法则。形式美法则有普遍性和通用性,适用于绘画、雕塑、建筑等各艺术门类。现今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出它的重要性。[1 ] 景观是指地方的风景和景物,作为形式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形式美法则在景观设计中运用有5个方面: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度。

2形式美学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中山大学南校区进行分析,概括出几个特点

2.1 变化与统一

在景观设计中,变化与统一是将各种不同的造景元素,按照设计者的思路进行组织安排,使其能够准确的表达设计思想。虽然校园内林立不同建筑,植物景观设施也各有特色,但也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使这些多样的造型语言看似杂乱无章,实际有独特而统一的人文风格:校内建筑风格上的变化与统一,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还有设计手法上运用多样性,形成古典又不失现代的校园氛围。校内建筑色彩的变化与统一。校区内建筑主色调是红色,红色使得建筑沉稳凝重,点缀着的绿、蓝、白等颜色打破其中的呆板,整体建筑色彩统一中有变化,极具古典韵味。[ 2]校内整体植物景观以绿色为主体,穿插各色各样的园艺设计风格,包括水池的运用,体现植物景观上的变化与统一。

2.2 对称与均衡

对称性可以让人产生平衡的感觉,均衡比对称更富变化性。中山大学南校区在很多方面继承古代建筑景观的风格,并借鉴西方的园艺设计,多处运用对称和均衡。校区中轴线左右两边和近处相互对称,逸仙路两旁高大对称的乔木,怀士堂之后分成两条平行对称的逸仙路,中轴线上的草坪广场,孙中山先生像,惺亭,岭南堂,长方形水池以及水池两边高大的树木;远处变化多样,错落有致,体现一种形体上的均衡。在结构形式上以中轴线近处为对称,又以中轴线远处为均衡。中轴线两旁的建筑景观体系。中轴线上的草坪广场体现出对称的设计,而广场上的建筑雕像和景观,以点和园的形式散落在广场这个面上,体现出均衡的美感。

2.3 节奏和韵律

韵律是诗歌的声韵及节奏,也存在于其它舞蹈、建筑、景观等艺术形式当中。在景观设计中,由景观元素构成的“音符”被设计师谱写在空间中,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南校区的景观在节奏和韵律方面有多种样式的表达:校内道路和水池两旁树木的对称节奏,体现出音乐和诗歌中常用的排比韵律。这种韵律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形象,显示出中山大学的庄重和严谨。校内曲折小径及两旁的植物景观,流线型的园艺设计,体现出音乐中悠扬的乐符节奏。这种曲线的韵律显示出中山大学景观设计中的柔性、内敛的内涵。包括整个校园的道路线条,在结构上也有其特殊的韵律。

2.4对比与和谐

对比是造景元素运用时强调他们之间的不同特点。和谐是保留元素间的共同点。景观设计中的对比存在于色彩、形态、质感等等。中山大学南校区的孙中山铜像和怀士堂坐落在一片翠绿的草坪之上,凝重庄严的孙中山铜像与周围细腻的草坪形成鲜明对比,草坪上的铜像和建筑在中轴线上组成的规则几何型形状与草坪自由的形态形成对比,铜像和建筑的硬质质感与草坪的柔美质感形成对比。景观形式美所要表现的本质是把景观与环境融为一体。在铜像和建筑周边种植草坪和植物,体现出这种人造之境处于自然景观之中。从校园的整体来看,无不是建筑周边围绕着植物或水域景观。例如,竹园的大片竹林与旁边的大片教职工宿舍区,康乐园餐厅和环绕它的园西湖。

2.5比例与尺度

不同的比例尺度给观者的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这需要设计者控制尺度和比例。从中山大学南校区整体来看,设计者有意在中轴线附近设立大片草坪、竹园、水池、树木等绿化植被景观,衬托着历史建筑;植物景观之中的红色建筑、黑色铜像和白色基座画龙点睛,这些植物景观也就相当于国画中的留白。而中轴线之外的教学区,各种楼舍景观就要稍显紧凑些,楼舍之间的留白要小很多,到了教职工和学生宿舍区,楼舍就变得更加紧凑,建筑与建筑之间甚至只有很少很单一的植物景观,而且建筑风格也变得缺少特色,趋向于大面积的统一模式,这样看起来反而显出精简之美,这也说明设计师掌握了合适的比例和尺度。

参考文献

园艺职称论文篇8

上学期,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赢得了抗击非典的巨大胜利;同时,我园加强了师资培训,幼儿园一楼大操场全部铺设安全地垫,购置臭离子消Du喷雾器,操作玩具等等,全面改善了办园条件。幼儿园出版了第一本园刊——《小荷才露尖尖角》,双语实验班初见成效,特别是大大班小朋友,大部分都考上了小学的双语班。

二、工作要点

(一)行政工作

1、抓方向,促办园目标落实

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我园的办园理念和办园方向,站在促进我园体制改革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和维护幼儿、家长、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立场上,开拓进取、不断发展,力争在2005年把我园办成省一级幼儿园,成为民办示范园。

2、抓队伍建设

1)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读书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

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幼儿园的共同愿景,把广大教职工凝聚在一起,朝着幼儿园共同要求教职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进一步促进教职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倡“自主管理”,要求教职工能面对现状、反思总结、改进行为,提高工作效益的能力;丰富、开放、求实、相互切磋、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改革创新,从而增加幼儿园迎接挑战、不断进步的能力。

2)加强园本培训,园内交流,促进资源共享。

3)班子深入班级听课,深入实践解决问题,促进共同成长。

4)建立和完善教师、保育员成长档案和评价制度,为教职工成长提供优质支持与服务,实现班子与个体成员的自我超越。

3、规范办园、优化管理。

依法行政,以章治园,保证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得到认真贯彻落实。

1)9月份完成收费公示制度。

2)完善幼儿园的制度。

3)按规范做好职称申报和评审工作。

4)“园刊”出版。

(二)教育工作

1、教科研工作

1)开展教师技能技巧比赛(舞蹈、声乐、乐器、绘画及英语、音乐优秀课例评比),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并选出优秀节目、作品参加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活动(书画、舞蹈)。

2)组织半日活动考核,向家长开放(必须含由本班 <BR><P></P>教师执教的英语活动)。

3)参加长城片交流观摩活动和0—3岁早教研究交流活动。。

4)以艺术节活动庆祝幼儿园成立十八周年,向家长展示幼儿园师生的艺术、双语才能(形式:幼儿英语歌舞、英语短剧,教师家长歌舞,师生家长书画展)。

5)加强对幼儿的观察记录,组织经验交流会。

2、常规大型活动

1)早操创编、练习、评比

2)秋游

3)园庆十八周年

4)“元旦”运动会

5)少儿花会、鹏城金秋汇演等

(三)家长和社区工作

(四)幼小衔接工作

(五)卫生保健工作

(六)后期工作

每月工作重点:

八、九月:

1、做好开学的一切准备工作。

2、组织制定各类工作计划。

3、召开各级开学工作会议。

4、班组长座谈会、园务会、家长会议。

5、新生家长会,新生体检等工作。

6、安定幼儿情绪、培养良好常规。

7、完成公示栏工作。

8、职称评审报送。

9、少儿花会、鹏城金秋汇演等参演、排练等工作。

10、网站互动、宣传、交流。

十月:

1、职业道德及岗位职责培训。

2、读书学习、交流。

3、“国庆”系列活动。

4、片区活动交流。

5、秋游。

十一月:

1、“团队合作”主题进行学习交流。

2、“十八周年园庆”系列活动。

十二月

1、“运动会”系列活动。

园艺职称论文篇9

关键词:艺术墓;大众偏好法;美景度评价

艺术墓也称特色造型墓,简单的说设计师为逝者单独设计,根据逝者生前的职业、爱好、生活习惯、心愿理想以及立碑人的创新想法等综合元素,结合各种艺术手法,用石头、铜、玻璃等原材料塑造而成的个性鲜明的墓碑形式,通过可以描述逝者生平的墓志铭,周边配上植被,使逝者与亲人心灵相通,为逝者设计出独特的艺术品,将逝者人生中最重要的章节以艺术的形式展现给人们。艺术墓碑一目了然地反映了逝者的人生历程和职业特征,具有独特和不可重复性,同时也反映了陵园设计水平与品牌效应。

1 艺术墓型分类

1.1.1平稳对称式

此种墓型是指墓碑造型依一假设的中心线(或中心点)在上下、或左右均齐对称,或相对对称同量、同形,重心平稳,它的特点是稳定、庄严、整齐。

1.1.2灵活均衡式

此种墓型是建立在均衡形式之上型体内容的灵活变化的艺术墓。形式感是灵活变化的,但最终又是均衡的,形不同而量的感觉相等。均衡仅是一种感觉,主要依靠经验和对称形式相比,其较为生动、活泼和多变化。

1.1.3自由散点式

此种墓型布局更为只由,依靠周围环境,作多个视觉点散开,但要有重点、主次关系。散点式墓碑多与植物环境融为一体,更具美化园林的特点。

1.1.4人物雕刻式

人物雕刻主要包括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的圆雕形式。通过雕塑这种艺术形式再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是属于高等级的艺术性较高的一种墓葬形式,深受社会知名人士和各界精英的亲睐。

2 墓碑设计的基本原则

2.1.1以人为本

人是陵园的主题,墓碑设计理所当然应为人服务,满足逝者和生者的要求,所以艺术墓的设计应满足人的需求,在符合人性化的尺度下,充分挖掘艺术墓碑的外在美。

2.2.2生态原则

墓碑设计应符合生态原则,树葬、草坪葬、廊葬等多元化墓葬出现,具有减少石材开发利用、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特点。

2.2.3保持城市环境特色原则

面对我国城市千城一面、文化丧失等问题,这个原则显得尤为重要。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把握城市的历史文脉,塑造城市景观特色,需要墓碑设计者、陵园规划者、陵园管理者共同去努力。

2.2.4美学原则

墓碑的设计要按照美学的原则来组织,墓碑设计要做到和谐有序,对形体、色彩、材质的处理应多样而统一,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愉悦。

2.2.5经济性原则

墓碑材料既要美观实用,又要考虑经济节约,可以尝试采用新兴材料。比如:玻璃、玻璃钢等材料。

3 景观评价机制研究现状

江昼、张捷、祁秋寅在城市雕塑环境空间的视觉满意度研究上作了深入探讨,并对其进行定量的评价与分析,李毓超在长沙市园林雕塑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中对园林雕塑、园林雕塑周边环境、人的需求三者关系进行了美景度定量评价。

4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殡葬行业的进步,现代墓园朝公园化、生态化发展,艺术墓不仅仅是园区里生者为逝者的祭拜对象,更是园区里独特景观雕塑,成为现代墓园发展不可缺少的景观部分。目前美景度评价机制还没有在该领域进行探讨,笔者借鉴江昼、张捷、祁秋寅在城市雕塑美景度评价的研究方法,从艺术墓碑的艺术造型、墓碑周边植物配置、墓碑周边大环境、以及人的需求作为切入点进行问卷绘制,然后分别发给受过专业训练学生和没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填写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来对艺术墓的美景度进行评价。

5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5.1主要研究内容

5.1.1外业调查

对长沙市革命陵园艺术墓区艺术墓进行观测摄影。观测内容包括艺术造型、墓碑周边植物配置、墓碑周边大环境、以及人的需求等,同时进行公众偏好度问卷调查。

5.1.2特例分析

通过实地考察,针对长沙市革命陵园艺术墓区陈国达院士艺术墓进行分析总结。

5.2主要研究方法

5.2.1大众偏好法

包括问卷调查、访问等手段了解人们对长沙市革命陵园艺术墓的喜好度。

5.2.2数据分析法

通过问卷调查整理数据,对长沙市革命陵园艺术墓进行平均值的计算,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

5.3问卷设计(见附录A)

此次调查问卷中共设计7大项33小项,其中选项分为:很好、好、一般、差、很差5个等级,分值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1分,总分165分,90分以下很差,90—115分差,115分—130一般,130—145好,145—165很好。

附录A:长沙市革命陵园墓碑美景度评价问卷调查表

对象:受过专业训练未受过专业训练

您对该艺术墓碑以下几点的具体评价:

1、墓碑自身因素:

A墓碑的造型艺术手法: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B墓碑材料选择: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C墓碑的色彩选择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D墓碑三维可视程度: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E墓碑制作精细程度: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F墓碑与碑座协调度: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G墓碑墓志铭表现: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H墓碑图案表现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I碑文排版情况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2、周边植物配置选择

A墓碑周边植物色彩选择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B墓碑周边植物造型选择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C墓碑周边植物营造氛围度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3、所在环境空间自然因素

A 植被覆盖率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B地貌特征与墓碑融合度: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C墓碑所在陵园位置选择(风水角度):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D墓碑周边景观类型相对丰富度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4、所在环境空间效果

A平面效果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B立体效果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C总体形象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5、所在环境空间景观效果

A墓碑与环境整体设计风格的协调度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B墓碑与环境整体气氛的协调度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C空间的形状感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D空间的有序性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E体量与空间尺度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F视觉冲击力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6、与人交流

A可视距离舒适度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B可视范围度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C逝者生前主题体现程度: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D与人的情感交流程度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E启迪与引发受众感知程度: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7、艺术墓碑保护与管理

A墓碑的墓穴保护与管理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B墓碑的碑身保护与管理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C墓碑的周边植物保护与管理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6调研地概况

长沙市革命陵园是湖南省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1977年,以褒扬革命先烈和先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宗旨的湖南革命陵园正式组建。陵园地处湖南省会长沙市区城南天心区内,紧临湘江,俯视桔子洲头,与岳麓山相望。园内绿化覆盖率达70%,是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于1983年正式开放,1992年前只对烈士和已故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殡葬服务,1992年以后放开服务对象。按“生命科学主题公园”的要求实施开发建设,现已建有艺术园、望江园、知还园三大墓区,墓区内长眠着各个时期的100多位革命烈士和革命先辈。每年来陵园瞻仰、参观、悼念、祭扫的各界人士达10万多人次。湖南革命陵园已成为湖南省的 “八宝山”。

7特例分析

笔者收集了三十份样本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得到157分,属于很好范畴。其中,以下分析中的积极因子和消极因子分别代表了附录表A中问卷设计的各项元素因子。发现积极因素有:1A墓碑的造型艺术手法、3D墓碑周边景观类型相对丰富度、5D空间的有序性。消极因素有:2A墓碑周边植物色彩选择、3C墓碑所在陵园位置选择、7C墓碑的周边植物保护与管理。由此可见的以上因素是影响观众对该艺术墓印象评价。

陈国达,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活化构造学说和递进成矿理论的创立者。自30年代开始,从事地质学理论研究,最主要的科学贡献有:提出地洼学说理论体系,形成了发源于中国的国际地洼学派。该艺术墓在造型上属于人物雕刻式选用了雕塑和石碑相结合的组合手法,材质有:山西黑石材、玻璃钢、印度红石材、汉白玉石材等。铺装属于景观设施范畴,硬质铺装选用灰暗的色调的鹅暖石和芝麻灰石材,为环境营造沉稳、宁静的氛围。软质铺装选用马尼拉草。我们从照片可以看出,马尼拉草有被踩踏的迹象,建议周边植小绿篱或采用异性石做踏步,用异性石做踏步可以间接说明陈国达院士的职业特性。选用周边植物配置有:马尼拉、美人蕉、小叶栀子、千头柏、松柏等。植物造型上两颗松柏选用尖塔形造型,给人以崇高的感觉。墓园树木花色的选择一般多选用白色系、黄色系、蓝色系的花,因为白色象征着纯洁,黄色象征着高贵,蓝色象征着幽静。所以前面配有月季、美人蕉两种过于鲜艳的花卉在陵园里是比较忌讳的。可以根据逝者生前职业和其喜爱的植物, 选择与之相应的赋予人格化意义的植物。如生前是知识分子, 则可选择具有文人色彩的“岁寒三友”、“ 四君子”、紫薇、白丁香和桂花等植物栽植在墓旁;如生前是教师,可以选择桃和李树,表示桃李满天下的寓意;如果是军人,可以选择“木棉”。 陈国达院士是一位学者、教授,可以考虑配置“梅、兰、竹、菊”四君子或桂花、桃和李树等植物。植物在造型上呈由低到高的层次变化,在空间上呈有序性变化。墓碑所在陵园位置选择不到位,墓碑距离园路位置太近,墓碑距园路距离应留出0.5m左右的宽度,另外碑文没有很好表达陈国达院士的功绩。

8总结

长沙市革命陵园艺术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首先,艺术墓区材质种类比较单一,新材质没有出现。墓碑材料的多元化可以为艺术墓的艺术表现形式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也为减少石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打下了良好基础。其次,湖湘传统地方特色文化不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存在共性现象,但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园区设计师可以引导客户选择本地方传统图案,以丰富艺术墓的艺术表达形式。再次,园林设计工作者和艺术墓设计师应互通合作,给艺术墓以准确定位,处理好艺术墓与周围园林空间的关系以及周边植物的配置关系。艺术墓在形式感上尽量做到统一,这样才能使艺术本身的体量、朝向、色彩等特点与环境统一协调。墓碑设计师应解放思想,发扬敢于创新的精神。新的雕塑作品可先用石膏作成和作品大小相似的样品,选择好环境,现场展览,并征求各方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鉴赏与考验,同时对艺术墓形象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推敲,然后用永久性材料进行雕刻。更要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可以利用3D模拟软件模拟艺术墓主体和周边绿化场景,然后不断进行推敲和探讨,并将艺术墓效果图及时和客户沟通,设计师综合各方意见并根据艺术墓主体及艺术墓的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修改。最后,客户选择的盲目性,不知道哪种石材的艺术表现形式最好,山西黑石材的影雕艺术效果就比印度红石材的艺术效果要好,这就需要我们设计师正确引导客户。

9讨论

随着我国殡葬事业的蓬勃发展,陵园规划工作的不断完善与深入,人们必将更多的追求艺术墓环境空间视觉景观价值。我们应进一步分析研究我国陵园艺术墓环境空间的视觉美学价值及其评价方法,能够满足逝者和生者精神需求的多种艺术墓空间景观类型。

参考文献:

[1]江昼,张捷,祁秋寅.城市雕塑环境空间为例城市雕塑环境空间视觉满意度的定量

评价[J].经济地理, 2008(6).

[2]李毓超.长沙市园林雕塑现状调查与分析[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园艺职称论文篇10

关键词:工作过程 植物保护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S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206-02

我国的职业教育是在中等(中专)教育的基础上,沿用传承大学本科教育模式逐渐发展起来,有沿袭普通本科教育的倾向,始终没有形成具有我国职业教育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与国外的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我们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课程和教学的工作职业指导性较弱,而曾经提出的有些在我国职业教育中有一定影响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实质上有进一步减弱职业教育与工作实际联系的趋势,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代表着世界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方向,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难题。通过北京市高职院校师资培训项目的实施,系统地了解和初步地掌握有关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过程,现就我们对植物保护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研究进行小结,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以便与大家共同进行探讨交流。

1 通过培训对“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进行认识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其特点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1]。目前,现代企业和社会已经进入到以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化运作时代,除专业能力之外,劳动者在关键能力(核心能力)和个性特征方面的综合素质来重要。以培养这种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必须针对“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进行学习,这种综合性的学习往往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内容,包括技术、社会甚至环境等与工作过程相关的方方面面。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必须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而“工作过程导向”是应用性教育的基本特征。应用性教育不同于研究性教育,学习的目标是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理论的积累。理论也有个层次问题: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我们关注的应是应用层面的原理,够用既可。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给学生提供哪些学习内容;二是学生按照什么顺序和方式来学习这些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解决“做什么(过程性知识);怎么做(经验性知识);怎样做更好(策略性知识)”。

学习领域(Lernfeld)是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通过目标、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描述的课题单元” [2]。因此,学习领域课程计划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职业描述,二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三是时间安排。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将分为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即职业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学习领域课程是由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为行动领域后再进行转换配置的结果,因此课程开发首先要进行职业工作分析,即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分析;教学分析是第二层面,以教师为主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论分析与加工,设计课程内容。

高职教育的课程应使学生能够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体验,以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为目的。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让学生获得综合的职业能力,并保证这些与职业相关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在结构上的系统化。职业教育在学习中,必须将“工作过程的学习”和“课堂上的学习”整合为一个整体。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以工作范围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边界、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这是一种以“三个一致”为特征的课程组织模式,即: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充分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征,既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也可以叫学中做,做中学。

2 园艺植物保护典型工作任务的制定

典型职业工作任务,简称为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是一项具体的专门工作,它是根据一个职业中可以传授的工作关系和典型的工作任务来确定的,具有该职业的典型意义,同时具有促进该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发展的潜力。典型工作任务是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典型工作任务通常包括6个要素: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组织、工作产品和工作环境,这六个要素也可以看做是典型工作任务的6个属性。

我们通过采用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结合实践专家访谈会,对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植物保护课程进行了整合,将基础理论这部份内容的课程确定为“常见园艺植物害虫的识别”等14个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再将每个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昆虫的识别”等56个典型子任务,由此而确定出了园艺植物保护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和典型子任务之间是属和种的关系,详见表1。

3 园艺植物保护课程的开发

对制定出的园艺植物保护14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教学为典型表现形式,结合情景教学和行动导向教学进行课程开发制作成任务作业单,每个工作任务作业单包括:(1)任务提出;(2)任务要求;(3)任务实施又包括①学前思考,②工具准备,③工作流程,④具体操作;(4)评价反馈;(5)学习拓展等5个方面。完成了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园艺植物保护基础理论课程的开发。

4 体会与建议

(1)园艺植物保护基础理论课程安排的学时数为118学时计划用2个学期,也就正好在“园艺植物生长周期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个循环内完成,学生经过学习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基本上能够达到园艺植物保护岗位初级技能和相关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

(2)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与沟通,对相同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课程设置上形成共识,开发出具有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及相配套的教材、课件等教学包。

(致谢:非常感谢赵志群博士,庄榕霞博士给我们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知识的培训)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编.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