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旅游发展规划十篇

时间:2023-11-03 17:52:45

农村旅游发展规划

农村旅游发展规划篇1

(一)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对森林资源、水资源进行严格保护,确保森林资源不过度砍伐,不被火烧,水资源不受污染。

(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不招引进有污染企业进入,对现有企业进行整改,确保乡村环境干净整洁、大方有序。

(三)加大投入力度:对重点水利工程进行除险加固,对重要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对重点交通干线进行砂改油,白改黑;加大对农业产业扶持力度,鼓励农业专业化、机械化合作化发展之路;对幸福屋场加大投入,打造一批标准高,具有地方特色的屋场。

农村旅游发展规划篇2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发展农村旅游业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旅游业是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明显的新兴产业,充分依托和利用“三农”资源发展农村旅游,以旅促农,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把农村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然选择。发展农村旅游必然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必然会促进城市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加快向农村的流动,从而加快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带动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发展农村旅游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市农村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现实和潜在的消费需求都非常旺盛,发展农村旅游不仅符合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而且有利于开拓农民眼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延伸发展旅游的空间,盘活农村资源,为构建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3)切实增强加快农村旅游业发展的紧迫感。近年来,我市旅游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其关联带动作用已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随着国际国内休闲旅游的兴起,以“农(牧)家乐”为代表的农村旅游已成为我市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有力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增色。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农(牧)家乐”270家,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亿元,建成了敦煌南湖乡、月牙泉村等一批农村旅游示范村镇和肃州区明珠风情苑等一批高标准乡村旅游度假村。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农村旅游发展不均衡,特色不鲜明,经营管理比较粗放,基础建设相对滞后,总体发展水平与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全市各级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发展农村旅游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组织协调,采取得力措施,推动农村旅游再上新台阶。

二、加快全市农村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原则

(4)全市农村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今后几年我市农村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大市”的总目标,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完善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加快开发农村旅游产品,加强农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农村旅游的规模和实力,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预期奋斗目标是: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培育建成10个特色型旅游乡镇,20个特色型村组,30家高标准的星级农(牧)家乐,培训1000名农村旅游专业人才;全市乡村“一日游”人数达到150万人次左右,年均增长15%;乡村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4亿元,旅游直接从业人员8000人以上,间接从业人员4万人以上。

(5)全市发展农村旅游业遵循的原则。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的原则。围绕中央和省、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把发展农村旅游纳入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通盘考虑,整体安排。从农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制定农村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政策和措施,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功能,促进农村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本着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开发与传承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有效处理好各类资源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并不断丰富农村旅游资源,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特色化、多样化发展的原则。要因地制宜,开发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农村旅游产品,依托农村资源优势和现代旅游消费求新、求异、求特的实际,拓宽农村旅游的公共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赋予农村旅游鲜活的生命力。

三、完善科学规划体系,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6)科学制定农村旅游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引导,结合本地实际,坚持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方针,科学制定农村旅游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先行、政府引导、突出特色、讲求实效的原则,有重点、分层次地抓好农村旅游示范点的建设。

(7)加快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先规划建设旅游示范村、镇和农村旅游重点景区(点)的基础设施,按照规划要求,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不断完善农村旅游的供排水、供电、道路、卫生设施、通线班车等基础设施,为农村旅游提供必要的发展条件。

(8)推进农村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一线指导服务力度,帮助农民利用和保护好旅游资源,增强旅游资源开发的科学性。要制订乡村旅游设施标准,指导农村各旅游接待点提高接待服务条件,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要逐步健全农村旅游安全监督和管理体系,创造和谐、舒适的农村旅游发展环境。

四、加强分类指导,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9)引导开办一批特色“农(牧)家乐”,壮大产业规模。各县(市、区)要充分挖掘独具魅力的乡土风情和资源,把建设高标准、有特色的“农家乐”和开发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强的特色农村旅游项目结合起来,利用景区管理模式,指导“农家乐”的开发建设。要引导经营者突出产品和服务特色,着力增强“农家乐”的亲和性、差异性和特色性,力争开办一家就能形成一家的特色,并逐步形成品牌。

(10)大力做好农村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要依托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的种、养殖,开发特色农业观光游、农事生活体验游;依托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开发民俗体验游;依托农民自乐班,把农村文艺演出纳入到旅游项目中来,把年俗文化、节庆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的元素融入到农村旅游项目中来。民族地区要加快开发民族文化,积极开发民族特色旅游产品。要把农村旅游与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科教旅游紧密结合起来,精心打造一批小而精、短而特的农村旅游产品,撬动和吸引不同游客的消费需求。同时,要注重依托农村特有的材质,开发土陶、编制、刺绣、剪纸等乡土气息浓厚的旅游商品和特色饮食,把观光、休闲旅游延伸为体验、参与、学习、创造、收获的过程,从而延长旅游产业链条,为农民带来更多更大的实惠。

(11)积极推进旅游型小城镇建设。要优先开发地方特色突出、历史文化悠久、旅游开发价值高的集镇和村组,按照国家旅游局和建设部开发建设旅游小城镇的要求,加强旅游设施和功能的配套完善,开发建设一批特色型旅游小城镇、旅游型小村庄,使其成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亮点,以特色化的旅游村镇建设带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我市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五、加强宣传促销和行业管理,营造良好的农村旅游环境

(12)加强农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各县(市、区)、有关部门要按照“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要求,把农村旅游宣传作为市场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节庆活动等多种宣传媒介和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拓宽农村旅游销售渠道,增加农村旅游客源市场份额。旅游部门要加强市场调研和协调指导,根据游客需求合理编排策划旅游线路,加强重点景区(点)与农村旅游点的联合与协作,整合旅游资源,把成熟的农村旅游产品逐步纳入区域旅游促销和精品旅游线路的范围,扩大农村旅游产品的影响力。要制作各类宣传品,在主要游客聚集地设立农村旅游宣传促销点,与旅行社、宾馆饭店等旅游企业密切合作,大力推销农村旅游产品。要与城市周边地区广泛开展信息交流与区域合作,实行资源共享,市场互动,客源互送,促进共同发展。

(13)切实加强对农村旅游的行业管理。旅游、环保等部门要通过行业引导,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旅游文化,引导经营者在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上,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观、生态观,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旅游氛围。卫生、质监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旅游接待点食品卫生、特种旅游项目的监管,加强旅游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和宣传,为农村旅游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旅游部门要加强农家乐星级评定工作,以评定促管理,进一步提升和规范“农(牧)家乐”的接待服务水平。要指导农村旅游点、农家旅馆等旅游经营单位和经营者,建立健全农村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合作规范和行业自律公约,加强行业自律。

六、加强组织领导,为农村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14)加强对农村旅游业的组织领导。各级要把加快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成立农村旅游业发展领导机构,建立农村旅游业发展的协调机制,负责本地农村旅游业发展规划、优惠扶持政策、发展措施的制定和落实等,以及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明确目标和责任,定期考核。要采取定期轮训或建立工作联系点的方式,提高基层干部发展和管理农村旅游业的能力。同时,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以各种方式投入旅游开发经营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农村旅游发展规划篇3

四川拥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风景秀美、物产丰富,古蜀之国千年的历史文明积淀出厚重文化底蕴。作为农业大省,四川独特而富集的农业资源,悠久而浓郁的农耕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为以休闲著称的省份,蜀地“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安逸闲适是孕育出中国第一家农家乐的沃土。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农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农村建设的推进手段,已经成为四川全省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化统筹城乡改革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已成长为四川享誉全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四川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中国之最

四川是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最早最快的地区,也是发展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强省。在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中,四川结合农业大省的优势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起步时间最早

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的农科村是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花卉苗木是当地传统的优势产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便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优势吸引市民前来吃农家饭、赏农家景、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购农家物,成为最早的“农家乐”雏形。每当周末或节假日,各地游客便络绎不绝来到乡村,体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农家生活,在乡土之间收获那份独特的自在与悠然。以此为发端,四川多元化乡村旅游形态风起云涌般发展,迅速成为在乡村旅游上引领全国的发展典范。

发展规模最大

优越的发展基础以及城市居民的消费升级是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有力助推。2016年,四川乡村旅游总收入已达到2015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6%,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规模效益稳居全国第一。三十多年的发展,四川已有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经营单位3.1万家,带动全省1034万名农民就业增收;建成设施完善、服务水平高、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能力强的休闲农庄1987个,建成乡村旅游景区(点)4531个,农业主题公园200个;打造出4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1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4个示范点,6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748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村,3653家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28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1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数据来源:《四川旅游年鉴(2016卷)》,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2017年),31个省级乡村旅游强县、16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60个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寨(数据来源:《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四川省人民政府,2017年);构建起多点多极、体系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参与农户最广泛

区别于主要依托外来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四川省乡村旅游最为突出的特点则是坚持以农民为实施主体和利益主体,使当地农户最广泛地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共享产业发展红利。自发源之初,四川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服务便始终以本地农民为主要供给者。村民根据家庭资源禀赋优势,可选择经营规模不等的“农家乐”、“农庄”、乡村客栈等综合性接待机构,也可选择开餐馆、旅游产品商店,跑运输等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当地农户通过自主经营、加入合作社、进入农业企业务工等方式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就业与生计问题,发展的积极性显著提升。近年来,返乡农民通过务工、自主创业等形式参与经营乡村旅游的人数也呈显著上升趋势。

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最强

四川乡村旅游的发展充分依托各地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根据各地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结合农业自然景观、乡村生活方式、乡土民俗文化等因地制宜打造。这种发展方式避免了简单复制移植城市旅游模式,并且通过拓展r业的多种功能,发挥出“农旅结合”的联动作用,有力推动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有效实现乡村旅游的产业带动作用。成都市龙泉区万亩观光果园、雅安市名山区万亩观光茶园、成都市郫都区农科村均是依托农业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典型代表。乡村旅游可带动各类农产品的本地消费,促进特色经济作物在产地的销售;同时,农业产业基地的“景区化”也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政府规划引领作用最突出

四川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促进消费、带动投资、扩大就业及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中,政府的规划引领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战略布局方面,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始终将其纳入全省发展战略总体部署,并结合多项农村重大改革统筹规划。结合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四川现已形成了成都天府农家、川羌风情、川东北苏区新貌、川南古村古镇和攀西阳光生态五大乡村旅游发展板块。在发展规划方面,制定《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四川省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2014-2017年)》指导产业发展;在旅游扶贫中,成立了全省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编制了《四川省“十三五”旅游扶贫专项规划》和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和高原藏区四大片区旅游扶贫专项规划。在综合协调方面,省级政府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统筹协调产业推进;并制定行业标准、行业发展指导意见等文件规范引导产业发展。

四川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

四川乡村旅游的发展经过多年积淀,近年来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已经成为全省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在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上,乡村旅游成效极其显著。

有效带动就业,农民收入增加富起来

旅游业具有产业链长、服务涉及面广等特点,是第三产业中拉动就业的重要力量。四川全省现有10万户乡村旅游经营者提供旅游服务。全省5万余个行政村中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致富的村超过5000个,占全省乡村总数的10%,带动1000余万名农民直接和间接受益。从收入总量来看,2016年农民从旅游发展中得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85.3元,占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4%,同比增长12.6%,比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的增速高3.3个百分点。从事乡村旅游业的农户人均纯收入15322.9元,同比增长13.5%,比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高36.8%(数据来源:根据《2016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与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布数据计算)。显著的增收效果使乡村旅游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农村发展条件好起来

四川省的乡村旅游通过带动城市居民在农村本地的消费,一方面,有效激活了农村地区土地、房屋、人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外来的乡村旅游经营者、从业者、以及游客的流动也显著促进城市地区人力、资金、技术、文化要素向农村地区的输入,有效改善其发展的要素环境。同时,为支撑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四川各级政府向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投入大量交通、电力、供水、通讯、医疗、卫生等项目,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公共服务配套,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发展条件。

改善生活环境,农村人居环境美起来

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方式。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整洁的村容村貌是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必要条件。乡村旅游的繁荣之下,四川众多村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个地区将乡村旅游与农房改造相结合,房屋外观体现本地民俗文化,如藏家新寨、彝家新村、巴山新居等各有特色;房屋内部功能也按照旅游接待的需求而设计。持续多年的垃圾治理、“五改三建”等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已经使农村“脏乱差”的情况发生明显改变,打造出见得到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也体验得到洁净的生活环境,过得上现代文明生活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打造优质文化产品,传统乡村文化传下来

四川作为古蜀之地,拥有众多历史悠久、保存良好的古镇、古村以及绵竹年画、彝族漆器、瓷胎竹编、蜀绣蜀锦等多项享誉国内外的民间工艺品。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传统文化技艺和乡土文化深度挖掘并广泛传播最为有效的途径。以绵竹年画为例,它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入选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将年画产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融合打造“年画村”,一方面,带动当地农户经营旅游接待,并结合农房改造,用年画装点农房墙壁、户墙等各种景观;另一方面,开发多个主题的年画系列产品,并建立年画展示销售中心、开办年画传习所和培训教室。目前,绵竹年画村专业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乡村旅游在带动当地发展的同时,也使珍贵的年画技艺得以传承和弘扬。

实施旅游扶贫,贫困人群日子富起来

旅游扶贫是四川省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四大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高原藏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有大量贫困村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十二五”以来,四川省已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1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通过旅游脱贫人数达60万以上。2016年共有448个贫困村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摘帽,占退出贫困村总数的19.2%;199个贫困村创建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9个贫困县创建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有效带动区域内贫困群众的生计发展,并提升区域的综合发展能力。到2020年,四川省将扶持约6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力争每个重点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惠及全省20%的贫困人口。

四川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

四川乡村旅游经历了自发发展、规模发展、规范发展、跨越发展等不同发展阶段,不仅已经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目标,而且探索出了如下极具借鉴和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

乡村旅游必须与农村重大改革相互联动

乡村旅游作为四川省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日益成为众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交汇点。四川省将乡村旅游与统筹城乡、新农村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农村多项重大改革紧密结合,通过“农旅”融合、产业互动,将乡村旅游的发展嵌入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进程。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进一步助推各项改革的实施。在乡村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政府高度重视发挥乡村旅游在农村各项发展中的统筹作用,将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以乡村旅游为发展核心进行新村建设规划、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村集体资产改革等多项工作。

乡村旅游发展应当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作用

四川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始终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各地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充分尊重农民发展意愿和主体地位,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农户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产业链各个环节。同时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中还十分注重强化农民主体组织化建设。农民的组织化能有效解决单个经营户规模小、实力弱、发展水平低的问题,促进乡村旅游向规模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201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的指导意见》,通过将分散的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引导有参与意愿但经营能力、自有资源不足的农户通过闲置房屋、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出资入股合作社,获取财产性收入,分享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红利,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

政府部门应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从四川实践看,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应重点着眼于顶层设计。条件成熟地区可在各级政府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通过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同时,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地对产业发展谋篇布局。并且,政府还应重视行业标准化建设,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规范化程度。2009年起,四川省首次制定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h、乡、村的评定标准,并编制《四川省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1-2015)》。2015年,政府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推出新的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包括《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市、区)、特色(乡、镇)和精品村寨的检查验收标准(试行)》《四川省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修订)》和《四川省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评定标准(试行)》),有效促进全省乡村旅游规范化、品牌化发展。此外,政府也应积极组织节庆活动造势。节庆尤其适合集中呈现乡土生活,传播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宣传推广的良机。近年来,四川省持续举办“四川乡村文化旅游节(四季版)”、“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四川美丽田园欢乐游”等多项大型乡村旅游活动,各地也在多个传统节日举办灯会、庙会、文化表演等节庆活动,做到每季、每月活动不断,为吸引客源、聚集人气、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

乡村旅游应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带动作用

四川省政府坚持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灾后重建、藏(彝)区富民安康工程等工作深度结合,成功扶持了一批贫困村、受灾村走上“旅游脱贫”、“旅游重建”的道路。例如,阿坝州汶川县在“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将旅游作为全县产业发展首位,几年内将多个受灾的工业小镇培育成知名的乡村旅游小城,有效带动当地村民的生计发展。在精准扶贫方面,四川省政府近年持续加大贫困地区旅游投入,每年安排70%省级旅游发展资金投入“四大连片特困地区”等扶贫重点区域的旅游项目,并将旅游扶贫作为全省17个扶贫专项之一,为贫困村旅游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四川乡村旅游需要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乡村”承载着人们的乡愁,寄托着人们渴望远离市井,置身田园的向往。四川乡村旅游的繁盛发展,无疑为全国打造色彩斑斓、诗意栖居的“桃花源”提供了重要借鉴,但随着乡村旅游逐步从单一休闲向深度体验,从简单粗放向精细品质,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从单一产业向多产业联动转变,四川乡村旅游也面临同质化严重,特色化不足;文创化程度较低;产业链条较短等制约,亟需提质增效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出发,四川未来乡村旅游的跨越发展应主要实现三个方面的重点突破:

一是加快乡村旅游业态创新。不同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谋划应注重独特性、文化性和人性化,以市场为导向培育新型产品业态。抓住乡村旅游从“观光式旅游”过渡为“度假式深度体验游”的契机,大力发展民宿旅游。结合“双创”改革,积极扶持返乡农民、返乡大学生及青年创业者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二是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各环节融入“互联网+”思维。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深入推进乡村旅游营销推广、旅游服务、客户管理、行业监管等信息化建设。借势农村电商,加快特色旅游周边产品的研发,完善乡村旅游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建设,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

三是进一步强化旅游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主力军的重要地位。整合资源,重点突破,用“绣花功夫”精准实施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示范点建设、产品开发等重大工程,为乡村旅游更有效地发挥脱贫增收功能提供基础性支撑。

作者简介

农村旅游发展规划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 国际经验 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为资源载体,融观赏、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乡村旅游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相对成熟的较为完整的过程,目前已具有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对我国大陆地区乡村游具有借鉴意义。

1. 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1.1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经近半世纪的发展,日本乡村游取得显著成绩,处世界先进水平。日本乡村游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观光娱乐型和休闲度假型。

观光娱乐型主要是以城市人所陌生的乡村农林牧副业生产过程和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为卖点,在城市近郊或景区附近开辟有特色的菜园、果园等,游客可采摘,享田园乐趣。在日本的一些水果和花卉的产地,农园就是观光旅游地。从时令果园的分布情况来看,70%集中在关东、甲信越地区, 80%为个人经营,其次是“农协”共管。从果园经营类别来看,既有专营某一种类的,也有实行两种或多种兼营的,大多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技术条件和市场需求等情况进行开发。

休闲度假型的乡村旅游,是利用优美的山水自然环境和不同的农林资源,向人们提供各种休闲度假服务。目前这种形态的乡村游,已成为日本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主要形式。休闲农场是最具代表性的经营业态之一,它以生产蔬菜、瓜果、茶蚕或其他农作物为主,在具有多种优越自然资源的条件下,开展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日本最多的还是各类综合性的休闲农场,一般在农场内规划有服务区、景观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分别开展综合经营活动,为游客提供农业体验。

1.2 韩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韩国乡村旅游是随着经济腾飞和城市化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韩国自上世纪60年代起经济开始腾飞,由农业国逐渐转变为中等发达国家。韩国约90%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农牧渔业人口不足10%。这为韩国发展乡村游提供了便利条件。

韩国乡村游内容丰富。海滩、山泉、小溪、瓜果、民俗都成为乡村游的主题。韩国约有800个与乡村旅游有关的民俗节,如“泡菜节”、“鱼子酱节”等,具有乡土特色为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韩国乡村游在项目和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 “韩食旅行”让游客前往农村品尝颇具特色的韩式套餐。“茶园旅行”让游客到茶园采茶。“周末农场”适应双休日的特点,供城市游客携一家老小去耕作和收获,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韩国农林部正在推广的“绿色农村体验村庄”则是将自然生态、旅游、信息化和农业培训结合起来的高端乡村旅游项目。

1.3 台湾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20 世纪60年代后,随着工商业发展,农业在台湾所占比重下降,到1980年,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仅占9.2%, 同时面临农场规模小、农产品过剩、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就需要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扩大经营范围。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台湾已意识到乡村游这种兼具农业生产、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新型产业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经营的 “强心针”。

近年来,台湾乡村旅游在规模、种类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拓展。从距离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近郊型乡村游和远郊型乡村。近郊型乡村游接近于都市农业,农事文化与城市文化相交融;远郊型乡村游相对独立于城市,乡土气息浓郁,为游客提供返璞归真的体验。从内容上形成以下几种类型:观光农园、市民农园和休闲农场。

2. 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措施

2.1 对乡村旅游进行法律支持与规范

一是立法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日本发展乡村旅游的相关政策最早可追溯到1970年。当时山村振兴基本问题咨询委员会制定了“山村振兴和开发计划”,提出“山村地区将长期承担保护日本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92年,农林水产省又出台新政策,并在99年颁布《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99年,韩国制定了“农业农村基本法”,第23 条记载着以“城市农村交流”和“绿色交流”来推进“绿色旅游”。台湾乡村旅游发展依据是“农业发展条例”和“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目前相关规定可分为七类,约50余部。

二是利用法律、规范对乡村旅游进行规范化管理。日本的农家住宿一般以家庭成员进行经营,按《酒店法》的规范进行管理。韩国政府对农民办家庭旅馆有严格的标准。台湾当局注重乡村游规划管理、制度与相关规定的衔接。条文明确规范了审批程序、审核标准,可操作性强,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2.2 成立负责乡村旅游的专门机构

日本、韩国、台湾都成立了专门负责乡村游的政府机构及社会团体,对乡村游进行组织协调。日本政府直接参与旅游规划和行动,由农林水产省负责对其管理、咨询、提供补助经费和贷款等。韩国民泊协会承担着为开办家庭旅馆的农民服务和协调的作用。该协会办有网站,家庭旅馆在网上注册,游客可查询。台湾非常重视乡村游发展,从“行政院农委会”到基层农会都有负责的机构。

2.3 对乡村旅游发展实行政策倾斜

日本、韩国、台湾的各级主管部门在资金、技术、经营管理上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大力支持。如台湾83年制定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农民开辟观光园经申请及考察后,纳入辅导对象,由“农委会”拨给补助; 90年设立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在经费、技术辅导等方面加大支持; 92 年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备管理办法”; 94年出台了“发展都市农业先驱计划”,辅导创办示范体验型市民农园。

2.4 对乡村旅游进行整体规划和形象宣传

牵头做好乡村游规划。如台湾农政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制订了“发展休闲农业示范计划”、“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和各个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计划,并把这些计划列入全面的综合规划之中,以使乡村旅游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日本、韩国、台湾的主管部门每年都通过印制宣传手册、统一组织广告活动、举办旅游博览会等,对乡村游进行宣传和推广。

2.5 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条件

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进行持续建设和完善。日本、韩国、台湾经过多年建设,乡村交通已形成了镇镇通国道、村村通公路、户户连大道,即使偏远乡村,都有平坦的柏油马路。与旅游相配套的旅馆、商店、加油站、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做得较到位。

3. 对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3.1 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法规体系

为保证乡村游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结合我国实情,制定并持续修改完善乡村游法规。可在相关法规或文件中,设置乡村游的说明和规制。或以文件规划的形式,制定“乡村游发展规划”“乡村游促进计划”等。同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制定“乡村旅游地规划与建设条例”“乡村游经营者上岗管理条例”和“乡村游质量投诉与责任事故处理条例”等条例,促进乡村游的发展。

3.2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作用

乡村游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政府的引导和组织协调,各级政府在乡村游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一是成立负责乡村游发展的专门机构,对乡村旅游涉及到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权限、宣传等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作用,为乡村游提供培训、金融、信息等方面支撑。

3.3 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应把对乡村游的支持作为振兴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差别的举措,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多方金融筹措,促进乡村游发展。优先支持在农业生产基础上衍生的、以农户为经营主体的乡村游区域开发,为招商提供税收、土地使用等优惠,并给予财政资金或贴息贷款支持。同时,投入资金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一个优良环境。

3.4 拓展乡村旅游细分市场

产品的内涵是乡村游发展的关键,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从一般观光游到参与性极强的休闲农场游、再到提升自我和发展自我的主题游,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国乡村游发展不能局限于一般的乡村度假和生活体验,应拓展细分市场,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更加优良的服务和环境。

3.5 注重乡村旅游产品的整体形象宣传和推广

从宏观政策而言,建议在国家明确乡村游在乡村地区复兴中的地位,给予乡村旅游更重要的地位。同时,各地主管部门做好乡村游的规划设计,并不断修正。乡村游多为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形式,各级政府要组织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扩大营销层面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农村旅游发展规划篇5

论文关键词:乡村旅游 农村经济 对策 展望

论文摘要: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阐述我国乡村旅游的形式与特点,指出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并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

乡村旅游起源于西方,早在19世纪,乡村旅游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旅游业的迅速扩展,乡村旅游更是蓬勃发展。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政府发展旅游的主导战略指导下,在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的促动下,我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传统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筑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乡村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全面了解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把握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对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各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wWW.133229.coM

1乡村旅游的形式与发展特点

1.1我国乡村旅游的形式

按照我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现有的乡村旅游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农园采摘形式。主要利用农业生产的场地、产品、设备、作业及成果作为农村旅游获取收益(如利用荔枝、桔柑、杨桃、葡萄、橄榄等果实以及蔬菜、茶、花卉的采摘);二是农业生产技术或生态农业园形式。主要以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或园艺、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为主的一些花卉园,以花卉树木培植环境为主,使之成为生产花卉树苗进行买卖和观赏相结合的花卉园;三是畜牧观赏狩猎形式。利用牧场、养殖场、猎狩场、跑马场等,给游人提供观光、娱乐、参与牧业生活的风情和情趣;四是乡村文化或乡村休闲旅游形式。以乡村地居留、体验乡村生活和乡村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方式,理解和享受自然、淳朴的农家饮食和文化特色。

1.2我国乡村旅游特点

1.2.1资源分布广泛、内容多样。我国国土幅员辽阔,纬度跨幅大,除高山、沙漠等少数地区外,广泛分布着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农民,他们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世代不断的努力,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乡村景观资源。因此,我国的乡村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极为广泛。同时,乡村旅游资源的组成,既有自然环境、物质成分,又有非物质成分。旅游资源多样化的组合形式,决定了乡村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既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区等不同的农业景观,集镇、村落等不同特点的聚落景观,又有各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1.2.2乡村旅游产品地域性强、整体性鲜明。乡村旅游产品与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乡村景观类型。即使同一种景观类型,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又有不同的特征,如不同气候带形成了相应的农业带。而由政治、宗教、民族、文化、人口、经济、历史等要素组成的社会环境的差异性,又往往形成不同的乡村民俗文化和文化环境,如民族服饰、信仰、礼仪、节日庆典等。这种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要素组成的复杂而和谐的乡村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

1.2.3乡村旅游活动规律季节性不强、淡旺季不明显。由于乡村旅游产品的休闲特性,来自大、中城市的游客,其活动就不单纯以观光式的大众旅游形式为主,虽然随四季的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的运行规律表现出很强的季节性,但以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春之花、夏之绿、秋之实、冬之作”等等,却可以展现给都市的人们不同丰富景观与乡村文化氛围,从而与传统的旅游活动淡旺季有所区别。

2我国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

2.1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就业

2.1.1增加就业机会。旅游业是关联度非常高的巨大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每增加1元收入,可带动关联产业4.3元的收入,而该乘数,在经济落后(边际消费倾向更大)的地区还要更大。

2.1.2促进多种形式副业的发展。我国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以务农为主要就业形式,往往无法达到充分就业,而旅游业则为农民提供了一个从事副业的好机会,农民可在农闲或旅游旺季,通过生产有乡土特色的小商品,提供农家住宿餐饮,采摘当地土特产出售,充当导游轿夫等多种角色来实现就业。这不但能成为他们进行充分就业的有益补充,而且在乡村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成为其就业的主要形式。

2.1.3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我国农民无法充分就业的关键原因之一,在于其自身知识技能有限,就业选择面较狭窄,无法应对高技术含量行业的挑战。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将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和技术引入农村,为农民接触广大世界,提升自身素质,适应时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将为农民在转向其他非农产业就业时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成功就业的几率。即使这些农民不从事旅游业而继续进行农业生产,也有更大机会发展农业的前向生产和后向生产,从而促进其在农业领域充分就业。

2.2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的困境在于有效就业不足,乡村旅游有助于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旅游有助于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更多收入。当前,农村发展观光农业,以吸引城市人来农村直接采摘瓜果、花卉等形式,使农民可将更多的农产品顺利出售,避免农产品销路不畅造成损失。同时,将农产品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也可获得更好的价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此外,参加乡村旅游的游客会在乡村进行多种消费,如购买有民族风情或乡土特色的手工艺品,在农村享受农家饭和农庄住宿,需要导游及轿夫提供脑力、体力服务等,这些都将使农民获得新的收入渠道,农民可以从提供乡村旅游服务中得到更多的收益。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地方财政收入有望得到较大增长,其中部分可以转化为对贫困人口的转移性补贴,从而增加这部分人群收入,农民可以得到更多转移性收入。

3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

3.1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关键,而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既要加强对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督促并组织他们学习我国的旅游政策法规,规范他们的服务操作水平,端正服务态度,使他们具备承担乡村旅游服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也要重视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地培训。

3.2科学策划,丰富内涵,丰富产品结构,吸引客源

要坚持“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发展协调”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从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和人文资源出发,精心编制各具特色、切实可行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应的布局建设规划。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改变目前乡村旅游产品结构相似、档次不高的状况。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加快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文化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格局。

乡村旅游经营者要以旅游服务为舞台,设计更多的主题活动,让游客参与进来,通过经历与体验,让游客从中获得精神的放松与娱乐,并让这种美好体验伴随着游客长久存在。

3.3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突出田园特色。项目开发要注重对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对乡村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指导,强化经营的特色,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要创立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拓展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把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列入旅游景点、景区、旅游线路推荐名录。鼓励乡村旅游经营业主以协会等形式组团参加省、市统一组织及推荐的促销活动。要鼓励和引导经营户根据导向和消费需求,依托产业特色、生态优势打造品牌景点;依托文化底蕴、特色民俗风情打造品牌活动;依托集观光导游员、民俗风情讲解员、特色活动指导员、农副产品推销员于一身的乡村旅游经营者队伍打造品牌服务。营造品牌促提高,经营品牌促发展,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3.4加强领导,加大扶持

乡村旅游是丰富的旅游产品,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兴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需要有关部门形成服务合力。因此,必须加强统一领导,加大扶持力度。要落实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设立专款专用,重点用于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的扶持,示范村、示范点、示范户的奖励,以及发展乡村旅游业工作成效突出的县区、乡镇和村的奖励。同时,要落实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使办公人员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能,为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条件。

4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展望

乡村旅游作为“绿色生态经济”和“体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都市人追求心灵回归的精神家园,是旅游业中日渐绽放的奇葩,是至今保存得最好、开发潜力最大的旅游资源,是实现落后农村脱贫致富、改善农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城乡文化交流、共同发展的重要渠道。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乡村旅游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旅游方式的不断扩展和旅游内容的不断更新,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特殊的旅游活动,也必会不断地改变其方式和内容,不断地寻求最佳的方式来满足旅游者不断变化着的需求,使之成为一种重要而流行的旅游方式。同时,乡村旅游也会与各种旅游方式相互结合,共同谋求最佳利益,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前进。

5参考文献

[1] 王龙,武邦涛.乡村旅游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效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106-5107.

[2] 李坚.基于swot-pest分析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7(12):193-194.

[3] 郭宾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j].新农村建设,2006(1).236-237.

[4] 曹辉,陈秋华,陈平留.乡村旅游发展ppt战略思考[j].技术经济,2006,25(1):1-3.

[5] 秦学.中国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优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6):715-718.

[6] 林刚,石培基.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开发研究,2006(6):72-74.

[7] 马勇,赵蕾,宋鸿,等.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2):336-339.

农村旅游发展规划篇6

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对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省积极开发农业和农村蕴藏的自然生态、生产生活、民族风情等休闲旅游农业资源,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1.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加快以休闲旅游农业为主的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步伐

我省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近几年发展迅速。据统计,全省现有休闲旅游农业企业2720户,规模以上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已达58个,休闲农庄168个,农业观光采摘园120个,农家乐1500户,直接安置以农民为主的从业人员6.5万人,年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300多亿元。休闲旅游农业不仅使传统农业直接受益,还带动了特产业、农产品加工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重要的是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为了把这新兴产业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我们在工作中合力推进以休闲农业为主的农村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1.1科学规划,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规划先行,休闲旅游农业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引导适宜发展的地区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紧紧依托农业生产过程、农民文化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培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休闲旅游产品,突出生态特色,增加科技和文化内涵,变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使其成为高附加值的产业。同时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坚持立足于乡村,服务于市民,依托农村资源,突出地方特色,探索各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模式,打造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休闲旅游农业产品。

1.2政府引导,合力推进发展 建立“政府主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投入机制,即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业主开发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的模式,多渠道投入;各有关部门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休闲旅游农业的扶持力度,对经营特色明显、带动能力强、运作规范并被评为五星级休闲旅游农业项目,视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列入信贷扶持范围和相应的贷款计划;坚持市场化运作,以市场导向配置资源,积极鼓励工商企业、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投资开发休闲旅游农业,搞好自主经营、股份经营和联合经营。

1.3以农为主,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在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基础上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实现农旅结合、互相补充、协调发展;推进休闲旅游农业园区化、区域化、产业化进程,大力引导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向园区和优势地区聚集;注重培育龙头企业,以点带面促进休闲旅游农业全面发展;坚持充分利用荒山、荒滩、荒地等后备资源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坚持突出乡村生态、乡村文化和乡村遗产保护,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休闲旅游农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明确目标、强化措施,促进休闲旅游农业快速高效发展

按照我省的《关于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意见》(吉政办明电[2010]29号)要求,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以规范提升休闲旅游农业业态为重点,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方针,全面推进休闲旅游农业文明高效发展。

我省休闲旅游农业总体发展目标是:全力实施“551”工程,就是用5年时间创建5个全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县;打造5条特色休闲旅游农业路线;发展100个三星级以上示范企业(园区),其中20%进入全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点行列。使我省的休闲旅游农业步入科学、规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结合我省农村实际,重点开发城市依托型、景区带动型、农业观光型、民俗特色型、农家体验型等休闲旅游农业产品。

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在我省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把这一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抓出成效,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2.1强化领导,加强统筹协调 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意见》的要求,我们召开了全省休闲旅游农业工作会议,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方向,确定各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加强休闲旅游农业行业管理,把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作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作为提升农业、致富农民、发展农村、拓展旅游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相关单位加强配合,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加大对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形成推动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对乡镇企业协会进行换届的同时成立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充实了省级协会的领导力量,增添了新的活力,完善了工作运行机制,加强了对休闲旅游农业的组织领导。

2.2加强指导,提高服务水平 为了加强对休闲旅游农业的指导,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我们重点强化了对基层工作的指导:一是加强休闲旅游农业基础工作的指导,我们从休闲旅游农业规划入手,加强规划指导,按照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的思路指导开发、建设和发展。二是加强项目开发指导,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能力,准确定位休闲旅游农业规模、档次和水平,开发出各具特色的休闲项目,避免雷同化、单一化。三是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把休闲旅游农业人员培养成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善于研发、掌握现代服务技能和营销手段的新型实用人才。四是充分发挥省休闲旅游农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制定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合作交流。五是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同时按照《吉林省休闲旅游农业企业星级评定办法》规定的标准,认真开展星级企业审核评定,切实规范竞争行为,促进休闲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

2.3营造氛围,打造休闲旅游农业品牌 我们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加强宣传策划工作,通过促销会、说明会、洽谈会、节会、简报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扩大我省休闲旅游农业的知名度;各新闻媒体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休闲旅游农业的品牌,努力构建具有北方特色的休闲旅游农业产品,营造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农村旅游发展规划篇7

结合实地观察,排除主观因素影响,研究发现补雨村要规划以“均等机会”发展旅游产业,目前,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不应该是该村发展的重点项目。该村要规划旅游产业的发展,树立典型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村落,应该在旅游目的地吸引物上,进行深层次挖掘。

(一)布依族民族文化有一定开发价值,但旅游资源特色不够突出

研究发现,布依族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节庆、民族艺术、饮食文化方面,可以开发成为旅游资源,但是该村布依族的特色资源不够突出,西南类似少数民族村寨较多,再加上文化价值品牌没有进行很好的打造。目前,来到该村的游客较少,不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补雨村特色的布衣神谷,具有一定吸引性,但目前开发程度不够,除了节庆外,平时几乎产生不了经济效益。二是补雨村可进入性相对较差,进村路况不好,自驾游,从六盘水主城,需两个小时时间。三是村里不具有特别具有吸引性的观光自然资源,生态农业产品也具有较高的替代性。四是周围城市发展旅游市场不具有大规模消费能力,不能为该村发展旅游提供持续的客源。五是天下布衣第一村文化品牌没有做出来,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还未产生大的旅游规模效应。

(二)村民参与旅游建设的积极性较高,但提供旅游服务能力有限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村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提供劳动力、导游服务、民族艺术活动与艺术品加工、住宿及餐饮服务、生态休闲农业与产品供给方面,参与到旅游建设当中,但是他们提供的服务能力十分有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村民缺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技能有限,只能从事一些传统的民族生活用品、餐饮制作和体力劳动;缺乏系统开依族旅游文化价值链的能力,无力挖掘创新可持续的民族文化产品。二是该村大多数青年人外出打工,村里剩下的多为老人与小孩,人力资源短缺。三是特色生态养殖以及相关生态农业产品,只是初加工,无法衍生产业链,加上多为分散耕种养殖,集约化规模经营受限。四是人均耕地少、山地多、土地利用价值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单位土地效益没有达到最大化,不能为村民参与旅游,提供大规模游客需要的农产品。五是村民之间的合作经营缺乏组织保证,对未来旅游资源系统开发,难以达成共识,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困难较大。

(三)村民对中央农村政策有较高评价,但对基层政府工作不信任

从访谈中可知,超半数村民对国家的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基层设施、计划生育政策有较高评价,超半数的村民赞赏中央对农村地区政策的支持。但是,对基层政府的工作,持有不信任态度,对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行为负面评价较多,严重影响了基层政府的形象,深感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群众反映政策落实是走过场,作形式,或是落实到那些与村干部有关系的家属之中,谈及对未来旅游开发政策问题,超半数村民持消极态度。二是部分村民认为自己存在不公平感觉,①从去乡里办事政府工作人员的态度,让他们感到农民似乎要“低人一等”。三是超半数村民觉得政府资金没有花在关键议题上,一些旅游建设资金,没有花在重点上,造成浪费,致使村民对基层政府工作不信任。四是部分村民认为农村低保和相关农村救助政策,在实施的时候存在严重不公平现象,村民的这种不信任问题,必将对发展乡村旅游产生极为不利影响。

(四)村民对政府未来工作抱较高期望,但包容性旅游的问题突出

村民对政府未来工作在政策宣传的透明、法律保障的公平、基础设施的完善、资金投入的力度、物质支持的方式、村民就业的教育培训、组织技术下乡、民族特色产品的推广、生态农业的规模化、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以及基层政府办事人员形象的改善,都抱有较大的期望。但是,基于目前社会存在的普遍现实,要实现包容性旅游还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相关农村旅游政策落实不透明,不公平,乡村旅游机会的均等化存在障碍。二是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有限,由旅游产业而创造的生产性就业岗位不够多,不能让大多数村民感受到旅游开发带来的好处。三是一些需要资金支持农户,不能得到有效的帮扶,相反一些具有社会人脉和关系的农户,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长期如此,农村社会差距会越拉越大,形成马太效应。四是缺乏科学的旅游规划,旅游吸引物的打造,没有合理的规划,“长官意识”较为严重,造成政府财政资金的浪费。

二、结论与讨论

(一)民族贫困村落发展旅游的思路

一是对于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贫困村落发展旅游的看法。目前,不是所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村落,都可以开发成为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旅游目的地。特别是那些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特色不够明显,自然风光不够独特,文化产品宣传力度和方式不够具有影响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的村落,盲目地开发旅游,不仅不能够长期提高村民的实际收入,而且还会造成国家资源的严重浪费。我们认为,要根据该村发展的特色,先做大做强某一支柱性产业,例如生态农业,民族服饰,特色饮食,艺术工艺等,在村里具有一定责任心、影响力和商业头脑的“精英式”人物的带领下,面向全国市场推广,在形成具有较大区域的影响力后,再合理规划做强旅游产业,即先以产业发展带动旅游,再以旅游促进产业,进一步提升原有产业经济价值与规模,再开发新产业的良性农村旅游经济循环发展模式。

(二)构建包容性的发展体系和制度

构建具有包容性的,以发展旅游为目的的农村产业发展体系与制度,既在源头预防因制度设计不合理,产生的强势利益集团,对弱势村民个体的利益盘剥。因为一旦形成牢固的利益链,利益集团自身很难进行改革,把自己的利益分享出去。当旅游景区形成严重的两级分化后,包容性旅游的发展、旅游景区的社会和谐、农民的均等发展机会等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根据我国西南基层的实际情况,要落实包容性旅游发展理念,关键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对产业构建发展时期引路人选举与监督体制的设计,依靠基层政府带动,但要减少行政影响,提高村民集体民主决定权。另一方面,构建村民参与旅游建设的各种政策,由政府支持,尽可能加强村民个体在旅游相关产业中的自我就业能力,实现可持续地脱贫(见图2)。

(三)包容性旅游衡量指标的构建

基于调研分析和观察,要真正实现一个地区旅游的包容性增长,体现包容性旅游发展理念,有几个关键性指标:旅游规划区社会经济发展、旅游规划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规划区政府善治以及旅游规划区的社会安全网等初步指标体系的构建。这些关键性指标是基于旅游规划区社会包容性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所得出的大概框架,是一个定性解释的过程(见表1)。从表中可以得出,包容性旅游发展系数(I)=权重×加权平均后的旅游规划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系数(A)+权重×加权平均后的旅游规划区的社会发展系数(B)+权重×加权平均后的旅游规划区的基础设施建设(C)+权重×加权平均后的旅游规划区的政府善治系数(D)+权重×加权平均后的旅游规划区的社会安全网系数。至于指标是否合理有效,以及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权重值的确定,需要进一步定量研究,才能确定。

三、建议与对策

(一)模式的关键:构建基层政府配套政策与村民基本权力的保障体系

由我国国情可知,农村包容性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全力支持。因此,在探索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农村包容性旅游发展路径,相关政府各级部门,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针对村民个体而言,当确定好发展目标后,应该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保障与基础设施建设、小额贷款与组织技术下乡、政策透明与相关教育培训几个方面工作,提升村民就业能力与机会;从提升基层政府办事人员的形象和提高工作效率,相关政策的宣传覆盖面,以及对基层腐败官员的严惩入手,树立村民对政府的信心。二是针对村民民主选举出来或外聘的引路人,政府要以制度保证,帮助村民制定有关合同条文,提供公证平台,保障村民选出来引路人的合法性,不进行行政干涉,要充分体现政府公共服务的角色。三是对于村民共同参与的集约化农业耕作,政府一定要保障每个村民对自家土地的所有权,防止在集约化经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过程中,土地被利益集团变相盘剥。

(二)模式的动力:加强村民选举或外聘引路人的模范带头作用

由于农村村民自身文化素质与知识涵养等实际情况,该模式要具体操作落实,引路人的模范带头作用,是整个模式发展的推动力。引路人的产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村民内部推荐或民主选举。二是拟定合同,外聘人才进行承包。村民集体有权决定引路人的聘用期或聘用的条件,以及工作突出后的嘉奖力度等。村民也有权对其进行考核与监督,不符合要求的人,应该被辞退;若有违法犯罪者,应该根据法律,对其进行严惩。当引路人产生以后,主要职责就是对该村相关农业生态农业,进行组织经营管理。以建立生态品牌为目的,对外进行市场销售,扩大该村影响力,为村落发展旅游打下基础。

(三)模式的基础:建设村民集体参与的集约化生态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根据西南少数民族山区、耕地少、人口多、农业生产规模小的特点。通过引路人的合同承包,把农民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开来,由引路人向农民购买土地的经营权、自主管理、组织人力,反向雇佣该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土地耕种,并按月给农民发放工资。集中土地生产以某一种或几种生态农产品,并寻找该产品的全国市场销售路径,形成规模经营,即农业生产的企业化,并形成企业聚集,以此带动农村都市化,从而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这种思路有几个优点:一是走出历史上大集体劳动效率低下的困境。引路人通过对农民标准化的管理,进行绩效考核,对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农民进行辞退。二是集中力量生产规模化的生态农产品,可以提高农业技术嵌入度,扩大营销能力,提升产品的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规避了传统村民个体种植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技术使用能力有限等缺点。三是农民土地所有权不变,经营权分离出来,交给更善于管理的引路人,产生更多经济价值,一方面,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地价值;另一方面,农民可以定期获得经济收入,减少因农民个人土地经营能力问题而产生的贫困。这种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不仅可以增大农村生产性就业岗位,体现农村发展的包容性,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潜力,是我国西南山地农村发展的一种选择。

(四)模式的走向:规划基于生态农业品牌化的农村旅游经济发展路径

有目的地开发生态农业品牌,做强做大生态农业,基于生态农业合理规划,逐步发展农村旅游,是该模式进一步提升生态农业价值的一个走向。做强做大生态农业后,可以规划发展成为农村生态园观光旅游、生态农产品体验旅游、农业教育基地教学旅游、农村题材影视基地、农村度假休闲旅游、农村生活体验旅游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等。村民可以根据自身拥有资源和能力特点,开办农家乐、提供相关的餐饮住宿服务,以及提供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工艺品等,随着游客增多和影响力的增大,逐步全面发展该村的旅游相关产业。这样做有几个优点:一是在生态农业作为支柱性经济产业上,不用担心初期单独发展旅游带来的经济风险。二是当该村主要吸引物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力后,再逐步扶持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政府旅游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率和回报率。三是旅游反作用于生态农业,可以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的消费市场,逐步形成游客的口碑效益,把该村旅游业发展推向一个有持续大规模游客的良性发展轨道上来。旅游的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提供生产性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逐步全面消除贫困,实现包容性旅游发展理念。

(五)模式的支持:加大第四方法律援助与外部社会公共舆论监督力度

农村旅游发展规划篇8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京族文化;长寿文化;东兴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高效农业,是通过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现代化设施、园艺生态、教育培训上的优势,不断拓展园区功能,面向社会,陆续开展农民职业教育、青少年学农教育、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等内容的旅游产业[1]。乡村旅游业是基于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过适当的人工改良,在旅游业发展理念和思路指导下发展的新型产业[2]。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实际上就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借助旅游业的发展模式的创新产业。目前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已经成为带动东兴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东兴市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南端,是中国与越南唯一海陆相通的一类口岸城市,有丰富的休闲养生旅游资源。近几年,东兴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现已初具规模,农家乐经营户不断增加,观光型景区、观光农园投入经营,农民收入也不断增长。截至2016年,全市已经建成平丰村雨林红石谷景区、五一生态休闲旅游等休闲农业景点及“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等休闲农业点72个(其中4A级景区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防城港市十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星级农家乐20家),涉及全市三个镇。农民从业人数达1万多人。目前成熟的旅游线路有金滩景点、红石谷漂流、竹山景区一批旅游景点不断得到完善。竹山村和北仑河口光渔作景观分别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和“中国最美田园”,江平镇被命名为广西特色文化古镇。

1产业现状

1.1独特的气候和地理优势

东兴市属东南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区,气候宜人,年均温度22.4℃,年平均降雨量为2800毫米,全年无霜冻,年温差小,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是发展休闲农业的良好基础。东兴是连接中越两国跨界旅游的最佳区域,地处沿海、沿边的优越区位,旅游特色鲜明。

1.2特色边海旅游

以边海特色为依托,打造乡村农业休闲观光游。东兴海洋、山水生态资源丰富,有金滩、红树林、红石谷等美丽风光。沿边又沿海,山水相依,为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提供独特的资源优势。旅游景点独具民族特色,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4A级的防城港市东兴市京岛风景名胜区和东兴市屏峰雨林景区,还有北仑河口红树林生态区、竹山村(陆地边界线的起点)古榕部落度假村、巫头村万鹤山湿地公园、七彩贝丘湾渔家乐、海迎门度假村、百果香原生态山庄等边海特色旅游产品,打造边海特色乡村旅游带。

1.3特色文化资源

东兴市是“中国长寿之乡”之一,是我国唯一的京族聚居地,京族传统民间文艺丰富多彩,有京族哈节、独弦琴、竹杆舞、天灯舞等,有歌圩、社坛庙会、出海迎神、踩高跷捞虾、拉大网等民俗。

1.4特色农业发展壮大

创建了“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做大做强对虾养殖、红姑娘红薯、中药材、林下经济等产业。目前,东兴市对虾养殖面积4.3万亩,红薯1.8万亩,林下特色种养殖业21家,林下种植主要种植基地12个,约5000亩。争创富硒产品,创建富硒基地2个共1000亩。各项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5存在问题

1)旅游点分散、缺少规划,整合不够,整个东兴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布局呈现出点多面广的特点,地域布较为分散,区域特色不明显,主题不鲜明,集聚效应较差。边海旅游、红色文化、京族文化、长寿文化等一些特色旅游资源的优势还没有实现有效整合,未能很好地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经济优势。2)缺乏旅游品牌东兴市乡村旅游正处于发展阶段尚没有形成自身独有的品牌效应,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较为模糊,缺乏跻身具有一定水准的旅游精品名牌,因此东兴市虽有着与北海银滩相媲美的金滩,有作为国家地理标志的北仑河,有着风情异域的京族三岛等,但是,国内外游客对东兴市的特色旅游资源却知之甚少。3)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有待提高目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经营主体有当地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外地老板等,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接受过培训,因此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水平、服务水平是很有必要。4)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综合接待能力不高一些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未完善,旅游综合接待能力跟不上,旅游配套功能不强。如屏峰雨林为AAAA级景区,接待项目单一,景区内设备陈旧,导览标识不全,游览步道受损,管理疲软,给游览造成了一定影响。

2发展对策

1)做好规划、实践和指导在东兴市旅游业“十三五”规划的框架下,制定东兴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十三五”规划。重点调整旅游产业发展定位,从产品策划、运营模式、品牌形象和战略营销方面合理规划,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路图,积极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试验区,构建东兴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度假旅游新格局[3]。2)加大宣传,提升景点魅力通过邀请高规格电视、报纸、网络等多元化媒体平台宣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亮点,引起各方热烈反响,初步树立了品牌和形象。以举办节庆活动、节假休闲为载体,采用会展促销、节庆促销、联合促销、网上促销等方式,大力宣传推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拓展客源市场,扩大旅游的市场份额。提高景点知名度。3)努力挖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京族文化和长寿文化,规划建设京族文化旅游区、田园风光观赏园、采摘园。打造特色京族和长寿农产品,生产出一批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需求的旅游商品,并在产品包装上下功夫。4)健全政策支撑体系。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扶持,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发中在建设用水用电、基础设施、品牌打造、规划指导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环境。5)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组织制定涉及管理规范、服务标准、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和操作规范,规范休闲农业管理。加强对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提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业休闲环境。6)加快推进农村改革争取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出台相关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文件,引导和鼓励促进耕地向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集中,力争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参考文献

[1]杨宇杰,覃建文.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与规划[J].辣椒杂志.2013(3):45-49.

农村旅游发展规划篇9

关键词:舟山 渔(农)村 旅游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表示码:A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持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当代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要求;并且通过现有旅游资源的可持续经营管理,在确保文化完整性、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保障系统的同时,实现旅游经济、社会效益和审美需求的发展模式。[1]星罗棋布的海岛,奇石突兀的海礁,独特风情的渔家文化,这些都是舟山渔(农)村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如今改变正悄悄发生在美丽的海岛上,正是渔(农)村旅游业这一美丽经济的孕育,让一个个古老的渔(农)村焕发生机。与此同时,渔(农)村旅游业缺乏整体规划;旅游产品缺乏品牌效应;渔(农)村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等一系列矛盾凸显,影响了舟山渔(农)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对舟山渔(农)村旅游业的现状做了一些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舟山渔(农)村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以便能实现舟山渔(农)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舟山O(农)村旅游业面临的困境

当前旅游产业已经成为舟山海岛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渔(农)村生态旅游也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根据舟山市旅游委员会旅游接待与收入统计表:2016年6月,舟山市旅游接待人数522.93万人,比上年增加30.92%,今年累计接待海外旅行者157041人,累计旅游总收入达279.36亿元。在舟山旅游业良好的发展趋势下,渔(农)村旅游业迅速发展,在实地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海岛渔(农)村旅游业有以下发展瓶颈:

(一)渔(农)村旅游业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舟山的渔(农)村旅游业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没有明确的整体规划,发展无序。在渔(农)村当地经营旅游业的大部分是一些转产转业的渔农户和个体经营者,由于资金、经营理念等问题,旅游业未形成规模经营,以垂钓、烧烤、观光、吃渔家饭等为常见形式。与此同时,旅游项目的重复建设是对旅游资源的浪费,也反映了目前舟山渔(农)村旅游业缺乏整体规划的现状。舟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海岛景观丰富,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对渔(农)村的经济发展无疑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蓝天、碧海、绿岛、金沙、白浪是舟山生态旅游环境的主色调,集海岛风光、海洋文化、佛教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资源在长三角洲地区独具风采。在一些渔(农)村的早期开发中缺乏系统性,没有对当地的特色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和保护,原有的渔(农)村传统建筑景观受到破坏,损害了人文景观的历史文化特征,不利于渔(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产品缺乏品牌效应

近年来,舟山群岛新区坚持在开发、建设中“因村制宜”,构建了“南洞艺谷”、“古秀田园”、“诗画江南”等精品社区(村),呈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貌”的发展格局。但通过整体渔(农)村生态旅游的差异化程度分析可以看出,舟山渔(农)村旅游业产品目前普遍缺乏品牌效应。旅游服务质量和项目品位低,缺乏高端休闲项目和旅游品牌。由于旅游业低投入、高产出、回报快的特点,造成渔(农)户和个体经营者纷纷盲目开发,只追求旅游景点的数量,而不讲究质量,忽视了对海岛文化和渔家风情的有效利用。为了实现渔(农)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实施中要因地制宜,结合现代营销手段,依托文化资源创造特色品牌,利用好“观音牌、海鲜牌、渔家乐牌、海洋休闲牌”等众多海洋旅游品牌,打造渔(农)村旅游精品路线,扩大市场影响力。

(三)渔(农)村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结合,强调了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渔(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发人警醒。一是渔(农)村近海污染问题。陆源污染物的违规排放,沙滩的白色污染,严重影响了渔(农)村海岸的旅游环境。近岸海水受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化肥农药等的污染,这些污染造成海水的富营养化,赤潮的频繁爆发。二是渔(农)村生活污染问题。现在渔(农)村内村民垃圾分类的意识淡薄,村庄内也缺乏垃圾分类设施。生活污水总量的处理率低,导致村庄河道水质日益变坏,严重威胁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

由于群岛地理环境和人口状况的特殊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一直存在,影响辐射面窄。群岛1390个岛屿分布在2.22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上,岛小人少且分散,群岛内的村落与村落之间往往间隔较远,影响了旅游服务体系的构建。随着现在“自驾游”、“微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的兴起,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地方成熟旅游景点的重要标志,对旅游地交通、信息、安全等公共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处海岛,岛际间的快艇、渡轮等交通工具往往因班次、航程、气候等因素,给人们出游带来诸多不便。每年至旅游旺季或节假日期间,许多游客慕名而来,造成码头拥堵,船票难求的现象。旅游信息指示与城市公共信息指示风格类似;旅游巴士混同于公共公交,缺乏特色;旅游地饮食、住宿服务质量不高,娱乐购物场所不发达等现象仍存在。

(五)旅游市场客源不足

经过多年的发展,舟山群岛已成为全国闻名遐迩的旅游城市,“美丽群岛,自在舟山”的主题形象,海岛民宿、海鲜美食、文化旅游 、禅修体验等特色品牌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2015年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 3876.2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32.24万人,占同期接待人数的0.83%。而据调查发现,舟山旅游业客源市场不足,其中国内客源以邻近省市为主,偏重于长三角地区,而东北,西北等内陆客源较少。境外游客主要分布在日韩、东南亚、香港、台湾等地区。由于思想意识、资金等原因,渔农村旅游地缺乏市场宣传。一些转产转业后的渔民或个体经营户没有市场营销概念,仅着眼于一时的利益,缺乏长远经营意识。舟山有众多的海岛渔村,岛礁众多,星罗棋布,这一个个渔村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千岛大地上。在实地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传统的渔(农)村旅游业缺乏规划,资金短缺,渔(农)村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旅游产品缺乏品牌效应…这一系列问题影响了舟山渔(农)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当地的经济、社会生活、生态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我们也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促进渔(农)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对舟山渔(农)村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实现海岛渔(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经营者和政府机关的不断努力,在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上,结合地方特色,构建海岛旅游特色品牌,寻求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利益的平衡点。

(一)科W制定海岛旅游规划,充分挖掘海岛旅游资源

近年来,舟山市旅游局一直狠抓旅游项目的建设,舟山群岛的旅游品牌在全国打响。为了改善舟山渔农村旅游发展无序的现状,我们提出的主要对策如下:一是树立科学规划的观念。在政府为主导、多种投资主体一同开发的基础上,强化旅游规划意识,各部门协同合作,充分挖掘渔农村旅游资源,科学发展渔农村旅游业。科学合理的规划有利于旅游地长远发展;二是要因地制宜开发海岛旅游。政府部门要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咨询当地村民的意见,制定当地旅游景点发展规划。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布局,形成渔(农)村旅游景点在地域上的集聚,有效吸引客源;三是深入挖掘海岛旅游文化资源。海岛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是形成海岛旅游体验和感受的核心。[2]通过整合“渔村、渔船、渔港、渔俗”等渔家要素,强化海洋渔业特色,灵活开发一些游客参与性强的活动,比如打年糕、做青饼、晒鱼鳖等民俗风情体验活动;织渔网、做船模等传统手工艺活动;祭海、庙会、开洋等节庆活动,让游客在活动中放松心情,体验文化。

(二)充分挖掘海岛旅游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为了提高舟山渔农村旅游产品的竞争力,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提升旅游产品质量,需要在坚持渔(农)村保护性开发的基础上,着力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我们提出主要有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加强海岛特色文化的保护性开发与利用。通过宣传教育,树立“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理念,将渔(农)村历史文化的保护纳入到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去,充分认识旅游文化的价值。在景点保护上不能为建设新的旅游品牌,而去毁坏原有的文化建筑,保持渔(农)村文化的原汁原味。重视海岛特色文化的包装与推销,如加大对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力度,将长涂硬糕、东沙香干、普陀佛茶等舟山特产推广到市场;二是加快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有人认为“组建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产业融合模式,是充分利用各地区位条件、景观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实现旅游业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同时,又是融合当地相关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彰显地方特色,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3]现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融合。在渔(农)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推动旅游业分别与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结合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主要产业。如除了经营常规的休闲渔业项目,还可以增加山果采摘、种植等农业特色体验活动;增加拖网、放蟹笼等具有养殖捕捞业特色的体验性休闲渔业活动;提高旅游业文化内涵,推动与动漫、影视等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三是开发高端休闲海岛旅游项目。为了避免旅游项目的同质化,提高产品质量,必须结合市场需求,开发渔村高端休闲项目。积极筹划建设当地民宿和渔家乐,对经营户进行规范指导,提升项目品味。在一定基础上,开发海洋垂钓业、潜水、海洋探险等高端休闲项目,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海岛旅游环境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保护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也是渔(农)村旅游经济生态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解决渔(农)村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对策建议着手:一是强化海岛环保意识。村干部要做好群众海岛环境保护的教育工作,如针对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在村内设立垃圾分类箱并开展垃圾分类讲座,提高村民垃圾分类意识;对于旅游地沙滩污染、白色污染等问题,设定村规民约、旅游公约,树立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游客的自觉意识,建立奖罚机制;对于随意倾倒污水和有害废物,造成旅游环境生态恶化的给予警示;二是加强对海岛工业项目的监督与检查。海岛新建工程项目,要符合海岛保护规划,对于不符合海岛保护规划的项目提出停工、拆除、迁址等要求。政府机关要编制实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对于在建和已建的海岛工业项目定期开展环境排查整治行动。针对近海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严把质量关,设立环境监测点,及时公布海洋环境生态数据;三是优化渔(农)村旅游环境。渔(农)村社区要加强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道路硬化工作;旅游地生态绿化工作;实施污水和生活垃圾的集中化处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美丽新渔村,改善渔村旅游环境势在必行。

(四)完善海岛公共服务体系,联动优化娱乐环境

从外部条件来看,渔(农)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便捷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定海新建社区、普陀干施岙村、朱家尖乌石塘村…每个开发的特色渔村都离不开便捷快速的交通、优美整洁的渔村环境、规范完备的接待设施。为了切实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特色渔(农)村,我们提出以下主要解决办法:一是完善海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旅游公路、增加海岛渡轮航班、设立旅游集散中心等形式,加强外部交流,便利游客出行,加速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设置特色旅游公交线路,在旅游公交上放置宣传介绍单,推广渔(农)村旅游。二是提高海岛公共服务质量。统筹兼顾海岛旅游安全保障体系、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海岛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和行政服务体系这五大体系的发展,注重海岛公共服务的质量。做好购物、餐饮、住宿、娱乐等消费安全环境建设,给渔(农)村游客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教育培训,规范服务市场,提高从业者的素质;完善旅游安全应急预案和渔(农)村消防安全服务,创造安心舒畅的旅游环境。三是优化海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推进旅游道路标识建设,完善重要交通节点、换乘点的旅游交通导游图,建立健全主要渔(农)村旅游点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在相关网站、微博上及时旅游交通信息,方便游客出行,保障交通安全。

(五)建构海岛旅游市场营销模式,提高客源吸引力

为了有效吸引客源,扩大渔(农)村旅游市场,经营者及政府机关要着力改善市场营销模式,加大对渔(农)村旅游的宣传力度。一是加强与海岛周边景区的互动。由于渔(农)村旅游自身规模较小的特点,渔(农)村旅游品牌要同舟山群岛旅游品牌相结合,特别注重加强与周边景区的合作,将旅游产品连接成线,形成互动规模效应。二是加强海岛旅游的宣传力度。依靠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制作相关高品质的宣传片,选择在有影响力的媒体上进行投放。当地渔家乐、休闲渔业经营单位可以利用时下微博、论坛的强大的影响力,发起渔(农)村旅游话题和网友互动,提高客源吸引力。市旅游单位可以设立渔(农)村旅游网,对舟山有特色的渔(农)村旅游景点进行集中展示和宣传,请游客对游览过的渔村进行评价、反馈。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营销活动。在舟山海洋海岛文化节、舟山国际沙雕节、舟山海鲜美食节等节日,及时推出休闲旅游新产品。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各种旅游交易会、旅游商品博览会,在会议中推广舟山渔村旅游特色,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吴元新.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金融经济,2005,(14):12- 13

农村旅游发展规划篇10

关键词:政府干预;乡村旅游;蓬莱;跨越发展。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它对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改造乡村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有积极作用。蓬莱市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是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虽早却严重滞后。2012 年蓬莱市委市政府启动“蓬莱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力争到“十二五”末,在全市创建“蓬莱美丽乡村”40 个左右,促进蓬莱乡村旅游跨越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本文重点探讨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乡村旅游中政府干预的若干措施,以期对我市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干预的成熟经验。

乡村旅游产业涉及农户、旅游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发展主体,纵观世界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历史,政府介入发挥主导推动作用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道路。

(一)政府主动谋划,政策鼓励促进。

发达国家大都把乡村旅游作为政治任务或公益事业来发展,主动谋划,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些促进措施,积极发挥政府旅游和农业等职能部门的组织、规划、协调、宣传、推动的作用。

比喻西班牙,每个地区政府都有相关乡村旅游的立法,从立法上确定乡村旅游的地位。美国从县、州一直到联邦的各级政府对乡村旅游都制定了一些列扶持政府。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芬兰相继成立了农村旅游发展协会和农村政策委员会,协调农村发展尺度,推进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区政府主持制定了发展规划并提供了规划编制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并给予严格管理。

(二)积极搭建平台,强力推动发展。

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各国政府积极搭建企业投融资平台、跨区域合作平台、网络商务服务平台、市场营销平台等等。

比喻1992年,美国土地管理局、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国家森林公园中心、森林委员会、国防部、美国旅行与旅游管理局的“理解备忘录”(mou),形成了地方、区域、州政府在推进联邦土地发展旅游业中共同合作的框架。法国于1953 年成立法国农会常设委员会,1998 年专门设立了“农业及旅游接待服务处”作为推广农业旅游的中央机构;建立“欢迎莅临农场”网络,完善农场客栈、农产品市场、点心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和露营农场等九大系列,推销农业旅游,大大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坚持农业主体,规范行业运作。

西方发达国家在坚持宏观管理的同时,大都走出了一条行业管理、市场规范、行业自律的发展道路。为了保障乡村旅游的农业属性,英国从法律上规定了农业的地位,全面推行农村事务管理方案;德国农业协会于1972 年制定了乡村旅游品质认证制度,凡经检验合格者,颁发度假农场认证标章,并由经济部、财政部等负责后续认证工作的推行,该制度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德国乡村旅游服务的总体质量。法国于1974 年颁发了《质量》,根据“农家乐”的周边环境、软硬件设施、房间舒适度及各项服务,以麦穗为标志,将它们分为5 个等级,最低等级1个麦穗,最高级别5 个麦穗,要想获得5个麦穗的“农家乐”要求十分严格,要有私家花园、停车库,还要有包括网球场、游泳池、桑拿及音乐设备在内的休闲设施,引导企业规范运作、加强行业自律。

(四)优化农村环境,注重品牌特色。

发达国家普遍认为,乡村旅游是多事业系统推进的结果,是乡村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是发展区域基础设施、优化农村发展环境的一条重要措施,因此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色和优势进行开发利用。芬兰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在:经济增长与调整、创造就业、增加投资、人口稳定、基础设施和设备供给及保障等。意大利将乡村旅游与现代化的农业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新型生态环境及其他社会资源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综合性项目,对农村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改善城乡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德国乡村旅游推出“森林轻舟计划”,那里大大小小的湖泊、沼泽、岛屿、游人轻舟泛行期间,其乐无穷。

二、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推动我市乡村旅游跨越发展。

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不断提升蓬莱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从2012 年起,蓬莱市委市政府在对现有村庄实施整治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人文美、村稳民安和谐美”要求,在全市开展“蓬莱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这对于蓬莱的乡村旅游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我们一定要在政府首责的原则指导下,走出一条多元化推动、产业化发展、特色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乡村发展旅游之路。

(一)构建多元化推动机制,促进乡村旅游的跨越发展。

在今年的旅游产业大会上,我市确定了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以城市为依托,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要构筑大旅游概念,首要的是加强领导,构建多元化推动机制, 形成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镇村互动、农户参与、多级扶贫发展乡村旅游的强大合力和全民办旅游的良好局面。要建立专门机构,贯彻落实组织领导,负责全市创建活动的协调指导和调研;各镇街办事处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最美乡村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规划部门要按照生态优先、宜居优先要求,逐村高标准、高起点科学编制“蓬莱美丽乡村”创建规划,增强规划的指导性、操作性,确保规划落地、项目顺利;旅游部门要结合我市当地实际和世界乡村旅游发展大势规划乡村旅游产品,加大了网络推广和营销宣传力度;财政部门要把农村休闲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休闲设施网络并建立绩效管理和财政激励机制,对创建省级、市级旅游名镇、旅游名村,对旅游商品开发,对获得部级、省级名牌旅游商品称号,对引进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等方面均制定出台一系列的奖励办法,支持乡村旅游业的健康跨越发展。

(二)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走特色产业化发展道路。

2009 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明确将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这给乡村旅游带来了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旅游产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我们一定要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探索新模式,打造乡村旅游的新业态,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繁荣城乡经济。要构建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和联动发展模式,引导乡村旅游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以民生为根本实现城乡共建共享,促进我市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是以艾山自然保护区建设为重点,依托和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推出温泉保健、森林氧吧、休闲度假、特色采摘、农家小院等乡村旅游产品组合,加快生态农业和康体生态游。二是利用我市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促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以建设中国葡萄酒名城为重点,推出生态种植、果品采摘、加工体验、美酒品尝等旅游产品组合,打造中部葡萄与葡萄酒风情体验游。三是以滨海旅游为基础,促进渔家乐的升级换代,开发海上旅游项目,打造北部渔家乐滨海度假游。四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为重点,推出大秧歌、大鼓戏、大杆号等民间传统艺术活动,打造乡村民俗游。

(三)规范服务,提高乡村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乡村旅游要想跨越发展,还必须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一要建立健全规范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配套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二要普及推广《好客山东乡村旅游服务规范》和《蓬莱市渔(农)家乐旅游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卫生状况和接待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对已经从事经营接待的家庭要依据服务质量标准进行评审;对刚开始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和家庭,要有序地引导和指导,使农户家庭接待的服务标准达到和保持应有的水平。实现农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逐步完成乡村旅游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三是要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加强对农村旅游人才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经营业主的经营水平及从业人员素质。四是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意见》要求,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功能化改造和景观化提升,切实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营造整洁的村容村貌,良好的乡风文明氛围,为旅游者提供愉悦、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共蓬莱市委蓬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

[2]《蓬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蓬莱市渔(农)家乐旅游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