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日常护理知识十篇

时间:2023-11-03 17:28:33

残疾人日常护理知识

残疾人日常护理知识篇1

2010年2月26日上午,长宁区仙霞街道阳光心园学员一大早便兴冲冲地赶到课堂。社区精防徐医生首先为我们讲述了元宵节的来历、典故和传说。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把我们带到了古老的年代,遐想着先辈们的节日生活。

接着,全体学员洗净双手,用老师预先准备好的糯米粉和馅料,自己动手包起了芝麻汤圆和荠菜鲜肉汤圆。

下午,区精卫中心康复科王医生为我们做康复项目辅导。今天的课题是学跳三步交谊舞。大家边学边练,士气十足。既锻炼了身体,又活跃了气氛,还增强了社交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陕西省柞水县凤凰镇

凤凰镇残联抓住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关键时刻,做到工作早安排、早落实、早行动。从以下8点为残疾人办实事:新安置残疾人就业、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培训城乡残疾人、残疾人危房改造、城乡残疾人低保、重度残疾人阳光家园计划、办理二代残疾证、争取同级党委、政府出台残疾人两个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孟琴)

四川省泸州市焦滩乡

3月15日上午,焦滩乡召开新年第一次残疾人工作会议,各村(社区)残协代表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主要对焦滩乡2009年的残疾人工作做了总结并对2010年残联工作任务进行了布置。

会议还强调:各位残疾人工作者要多关心每一位残疾人,尤其是常年卧床不起的重度残疾人,要保证好他们日常的衣食住行。

(周秀兰)

湖北省宜昌市伍临路社区

伍临路社区残协为社区肢体残疾人谢师傅提供腋杖租借服务。使谢师傅不用再靠他人搀扶自己活动了。

谢师傅双下肢瘫痪,长期在家很少出门。每次出门都要靠老伴大费周折地搀扶。最近,由于谢师傅的儿子生病住院,老伴要照顾儿子,使谢师傅出门的机会更少了,社区残协委员得知这个情况后,主动上门为其提供腋杖租借服务,把适合她本人使用的腋杖送到家中,使谢师傅感激不已:“自己终于可以走出家门了。”

(郑萍)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建设街道

3月12日上午,槐荫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时延盈同志,带领区人大视察组一行9人,来到道德街办事处新世界阳光花园社区视察残疾人工作。区残联理事长张耀旺陪同视察。

视察组认真听取了办事处领导的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与区人大代表、残联干事刘卫群就如何拓展“卫群工作室”的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进行了亲切交谈。

并欣然命笔题词:做好残疾人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湖北省宜昌市亭区双桥社区

为提高残疾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指导残疾人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全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3月11日,亭区古老背街办双桥社区残协组织社区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知识,为40多名残疾人上了一堂生动的维权知识讲座。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提升了社区残疾人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获得了社区残疾人的一致好评。肢体残疾人赵小莉对此深有感触:“以前买东西吃亏了,只知道大吵大闹,不但争不回自己的利益,还受了一肚子的气,现在我知道可以通过投诉等有效合法的手段,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山东省济南市大观园街道五纬路社区

残疾人日常护理知识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利用现有的村(社区)人力资源,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残疾人服务体系“两个体系”建设,使残疾人事业与我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配备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工作助理员,从事村(社区)残疾人工作,形成较为稳定、完善的基层残疾人工作组织体系,进一步加强我镇残疾人工作。

二、推举程序

基层残疾人工作助理员从现有村(社区)工作人员中推举。为便于工作顺利开展,原则上要求助理员为村(社区)文书,协助镇残联协理员工作;以上人选经镇人民政府同意后,形成文件报县残联批准。

三、助理员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

2.热爱残疾人工作,愿意为残疾人服务,具有奉献精神,有一定的会活动能力论和组织协调能力。

3.熟悉辖区内残疾人情况,深受残疾人拥护。

四、助理员工作职责

1.密切联系辖区内各类残疾人,深入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残疾人思想工作,积极倡导“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精神,团结、教育、带领残疾人参与基层建设和社会生活。

2.全面掌握辖区内残疾人教育、就业、康复、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时了解和反映残疾人的意见和要求,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3.定期深入辖区内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户、双残户、残疾孤老户和残疾特困户家庭,了解和掌握他们的要求,帮助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4.以“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残疾人节日为契机,大力倡导扶残助残风尚。

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五、助理员日常管理

1.助理员在镇人民政府、镇残联、村(社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履行职责。

残疾人日常护理知识篇3

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及其亲属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残疾人工作者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和有关部门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制观念;提高残疾人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二)任务

1、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要组织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进一步深入学习宪法,学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学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努力提高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宪法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注重培养残疾人权利义务对等的现代法制观念,增强残疾人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意识。注重提高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水平,提高依法决策、依法服务、依法管理的能力。

2、学习宣传与残疾人事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紧紧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围绕残疾人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要大力宣传与残疾人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残疾人保障法等与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环境和权益保障等相关的法律知识,为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落实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加强残疾人教育和就业工作,改善残疾人依法维权的社会环境,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办好20__年北京残奥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要注意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使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服务。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促进残疾人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加强对残疾人依法维权、依法的宣传教育,引导残疾人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矛盾和纠纷。要开展治安和刑事法律宣传教育,预防违法犯罪。加强法律权威和司法公正教育,促进崇尚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社会风尚的形成。

4、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紧密结合起来。公民权利义务教育要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结合,法制教育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要在全国残联系统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渗透到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当中,要求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熟知“八荣八耻”的行为规范,积极践行“八荣”行为,自觉抵制“八耻”现象,把公民道德建设和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落实到实处。

5、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继续推进残疾人事业依法治理工作。依法治理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在要求。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和各级各类专门协会要妥善处理学法与用法的关系,以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以法治化管理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残疾人事业依法治理力度,努力提高残疾人事业法治化管理水平。

三、工作要求

(一)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规范决策行为和服务行为;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法 律培训制度、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残联系统干部法制宣传教育制度,要将干部学法用法纳入干部总体培训计划,建立健全干部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

(二)各级残联要向一切有接受法制教育能力的残疾人,深入宣传宪法、国家基本法律知识和残疾人保障法等专门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残疾人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努力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各级残联、各级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要在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院、福利企业和残疾人比较集中的社区、乡村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法制图片展览等,做好对残疾人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向残疾人提供法律帮助、接待残疾人来访等工作过程中,向残疾人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之中。

(三)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各级残联要结合本地区残疾人工作的具体情况,根据各类残疾人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坚持普法与解决残疾人关注的热点、难点及其他权益问题相结合,发挥残疾人维权岗的作用,引导残疾人遇到问题时要依法寻求法律帮助。注重提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和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素质,提高残疾人事业的法治化水平。

(四)继续向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宣传残疾人权利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机关以及村镇、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的法制宣传力度,促进社会各界了解和掌握有关残疾人权利保障的法律法规,并自觉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五)各级残联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资源,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要充分发挥《中国残疾人》、《三月风》、《华夏时报》、《残疾人工作通讯》等报刊及地方残联所办报刊,中国残联网站及地方残联、各级各类专门协会所办网站的作用,积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平台等大众传媒,及时反映普法工作的动态,交流普法工作经验,营造学法用法氛围,推动残联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六)在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国际盲人节、国际聋人节等大型纪念活动日,在新的法律法规颁布时,特别是残疾人保障法修订案和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通过后,要集中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公众宣传活动。

(七)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推广和宣传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典型。培养一大批学法用法带头人和积极分子,充分发挥各类典型的示范作用,推动全国残联系统和广大残疾人不断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全国残疾人联合会系统“五五”普法规划从20__年开始实施,到20__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制定规划和宣传发动阶段:,!20__年。各级残联根据本规划和地方普法规划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五年普法规划,并做好组织、宣传、发动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五五”普法规划年底前报中国残联普法办备案。

组织实施阶段:20__年到20__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根据“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残疾人工作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年度法制宣传教育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分层次、有重点地认真组织实施,并将年度工作计划执行情况报中国残联普法办。20__年开展“五五”普法规划实施中期督导检查活动。

总结验收阶段:20__年。进行总结评比、检查验收工作。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各级残联要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普法工作作为“十一五”期间残疾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残联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要健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要成立由残联领导挂帅,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要明确领导职责,建立和完善议事、工作汇报和工作监督等制度,逐步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切实做好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工作。

残疾人日常护理知识篇4

关键词 人道主义 精神残疾 交往礼仪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Mental Disabilities Communication Etiquette in Humanitarian Context

XIAO Yuan

(Nanjing Technical 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Jiangsu 210038)

Abstract The mentally disabled as a member of society, has the equality, participation, sharing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social life, but in the communication and physically handicapped people in the process, due to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are certain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own development but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healthy people. This study visit from people with the spirit of communication etiquette meeting etiquette, etiquette, talk and reception etiquette as well as the four aspect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fects in the exchanges in other aspects of etiquette, the perfect person attention or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people with the spirit of etiquette are outlined.

Key words humanitarian; mental disabilities; communication etiquette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精神残疾患病率呈增长的趋势。关注和保护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减弱以至消除这个群体带来的社会风险,不仅是精神残疾群体亲属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4月1 日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精神残疾614万人,占7.40%。调查结果显示, 导致精神残疾的最主要因素是精神分裂症,其次为痴呆、癫痫及分裂情感,与高力军、①陈曦②等调研研究显示一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发扬人道主义,发展残疾人事业”。这是我们党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把残疾人事业作为人道主义事业,把人道主义作为残疾人事业的旗帜提出,以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保障和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在此背景下,我们要发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理解、尊重、关心、帮助精神残疾人,而这又具体体现在与精神残疾人交往过程中的礼仪。在不同的环境下,对精神残疾人合适得当的交往礼仪,不仅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更体现出社会的和谐。

从病因学的角度,心理脆弱、社交障碍或能力低下是精神残疾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交往中,能正确对待和理解精神障碍患者,并给予适当的礼仪,一来尽可能促进正常交往,二来避免诱发疾患,从而最大限度保护患者。这样的社会交往,符合人道主义的尊重、平等等理念,充分体现对精神残疾患者的人权和人格的基本尊重。因此,与精神残疾患者交往过程中,既要避免礼仪的不当造成疾病的诱发,又要体现对患者的尊重,社交礼仪就显得特别重要。

1 称谓的礼仪

有研究表明,精神残疾即使是重度精神残疾,也有潜意识的存在。生活中我们常以为精神残疾患者没有潜意识的存在,其实他们的潜意识并没有完全消失,仍然能感受得到别人对他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部分人把精神残疾者称为“精神病人”或者“疯子”。不恰当的或者说不礼貌的称呼常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露出愤怒的情绪或采取自卫的手段加以报复。③

2 交谈的礼仪

2.1 交谈的话题

对每一个独特存在的人,其独特性就是精神的存在,而精神存在的表现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在某种程度上,人是生活在自己的想象的世界中,当想象的世界与现实中的世界有所“重叠”的时候,我们就会与其他认识一致的人产生“共鸣”;但是当想象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完全迥异,则往往选择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此时他就无法与人产生“共鸣”,认识不能被周围的人所理解,因此在与精神残疾者交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其产生的认识方面进行沟通,与其所产生的认识产生“共鸣”。

与多动障碍、抽动障碍等中度精神残疾者交往时,其重点是避免相关的刺激和压力性的问题或冲突,话题的选择多无关压力,力争避免问答式的交流,努力调动患者的兴趣和爱好,催进交流氛围;与精神分裂等轻、中度精神残疾者交谈时,要紧紧以患者为中心,交谈主题多集中在患者,以不引起患者过度反应为前提,同时持续时间不宜过长。

2.2 交谈的方式

在理解和交流以及与人沟通方面,精神残疾人群面临的障碍更大一些。数据表明,在理解与交流方面,只有少数(7%)的精神残疾人无障碍,67%的与人相处时面临中度障碍,33%的面临重度与极重度障碍。虽然与身体移动相比,精神残疾人在交流沟通方面面临的障碍更多,但这一数据表明,在理解交流、与人相处方面,大部分(70%左右)精神残疾人群无障碍或面临轻中度障碍。④在与精神残疾者交流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主动的姿态,即使其没有任何回应,也是一种对其不断的语言输入,通过语言的刺激使神经系统重新建立信息反馈通路。⑤使其逐渐改善心境,换为心理上的满足感。

3 拜访与接待礼仪

拜访与接待方面,精神残疾者发病期间,其自知力、判断力和思维能力都受限,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此时,任何人或者事件都可能造成意外的刺激,可能加重病情,故一般情况下不宜拜访。但对于亲属来说,若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看望是最基本上的一种交往,不仅关注病情,也带去了慰问和关爱,但患者处于特殊时期,不建议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

4 与精神残疾者的行为礼仪

精神残疾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躯体残疾,各类躯体残疾也会导致个体的社会功能受损,无法如健全人一样行动自如、沟通通畅;精神残疾者可能没有视力、听力、言语、肢体等方面的障碍,但是他所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世界与真实世界截然不同。精神分裂患者经常会有幻视、幻听、幻嗅等,他的世界经常是一种充满敌意的、危险的世界。精神残疾者所经受的内心冲突是十分惨烈的,有时也无法区分自身与外界,自我边界十分模糊,他会将所有外界的变化归咎于自己,因此,精神残疾者生活在一个可怕的世界中。⑥精神残疾也不同于智力残疾,智力低下造成智力残疾人无法正确地认知世界,无法明白复杂而丰富的大千世界,但是精神残疾人的世界可能更为复杂、变幻莫测。但是对于一个精神残疾人来说,他少的是所有感知真实世界的感觉与认知。

本论文为江苏省社科联研究课题“人道主义背景下残疾人交往礼仪的研究”子课题。课题批准号:12SWC-047

注释

① 高力军.黑龙江省居民精神残疾流行现状及致残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8(9).

② 陈曦,黄东锋.广东省成人精神残疾主要致残原因和对策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10).

③ 李静璇.社区残疾人心理社会问题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2).

④ 李莹.我国精神残疾人群的需求与社会政策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2(1).

残疾人日常护理知识篇5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是法律援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年来,秀洲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坚持以“应援尽援,优质高效”为目标,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的工作特点,整合资源,开拓创新,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有效地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一、建立法律援助网络,健全残疾人维权载体 便捷高效的工作网络是残疾人维权的重要载体。区法律援助中心非常重视残疾人法律援助的网络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以区中心为龙头、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为骨干、村(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点为补充的三级农村法律援助网络。综治工作站、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法律援助点“两站一点”式工作体系全方位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开展调解、维权和法律援助工作。全区已设立了128个法律援助点,覆盖面达到96.69%。三级网络各个层面各具特点和优势,各司其职,上下联动,在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区残联还专门成立了残疾人维权联络站,与区援助中心随时保持联系沟通,协助做好残疾人权益案件的协调和处理,区司法局、区残联在各自网站上均开设了维权投诉联系方式,将援助的条件、范围、程序等予以公布告知,开设服务“窗口”,敞开渠道,为残疾人提供方便。 二、规范法律援助程序,完善残疾人维权机制 建章立制是完善残疾人维权机制的重要保障。区法律援助中心在规范化建设中,根据残疾人的特殊性,初步建立了一套残疾人法律援助的工作规范,提出了“强化‘三个规范’、完善‘两个体系’、实现一个‘目标’的总体工作思路。即强化法律援助工作规范,改进监管措施,提升监督指导效率;强化法律援助服务规范,保障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强化法律援助窗口服务规范,改进援助服务水平。通过完善法律援助工作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建立法律援助服务质量跟踪、检查投诉、奖惩等制度完善法律援助服务质量评估体系,落实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提高办案效率,确保援助质量。努力实现“应援尽援,优质高效”的援助目标。

三、采取各种“便残”措施,确保残疾人维权无障碍 全区以开展法律援助“规范与质量”检查活动为抓手,将残疾人法律援助作为重点来抓,在残疾人申请法律援助工作中实行了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定的“三优先”原则,实行简化程序、快速办理。在法律援助窗口开展争创“三满意服务窗口”活动(服务质量让受援助人满意,服务效能让受援助人满意,服务态度让受援助人满意),不断完善窗口各项便民、利民的服务措施,实行专职援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律师人员“三结合”的值班制度,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促使法律援助接待窗口实现方便、热情、优质、高效的服务。区法律援助中心在全区弱势群众中发放“牵手公平和正义、法律援助在身边”法律援助便民服务联系卡,全区90多户特困残疾户、1000多名企业残疾职工做到每户每人一册。王江泾镇田乐村徐阿六在驾驶电瓶车时与同镇廊下村的肖某驾驶的三轮摩托车相撞,身受重伤,急需一大笔医疗费用。而在事故中需负主要责任的肖某在仅支付了20__元后就不肯再出一分钱,徐阿六被迫中断治疗。镇法律援助站在了解情况后主动介入此事,一方面到双方当事人家中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并与其多次沟通,另一方面主动联系医疗专家,帮助徐阿六寻求最佳治疗方案。通过援助人员的努力,最终在镇调委会的主持下双方还成赔偿协议,由肖某一次补偿给徐阿六7.5万元,双方对此处理结果都很满意。 四、注重做好宣传工作,帮助残疾人提高维权意识 按照“五五”普法的要求,在每年的“全国助残日”、《法律援助条例》颁布纪念日, 区法律援助中心都与区残联等单位配合,采取多种手段,宣传残疾人维权知识。一是开展残疾人权益保障专题法律咨询活动,并邀请专职律师参加值班解答,宣传《残疾人保障法》,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现场解答法律问题,让残疾人切身感受法律的正义。二是编印、发放法制宣传资料。编印了宣传法律援助工作和残疾人权益保护法律知识的便民手册,在接待咨询处供残疾人取阅,并向社区内不方便出行的残疾群众发放;三是制作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宣传版面,以巡展的方式,宣传法律援助工作的基本知识,提高残疾人法制意识;四是举办残疾人维权法律讲座。在嘉兴电视台、《嘉兴日报》结合具体案例讲解有关法律知识以及介绍热心法律援助事业的优秀援助律师,增强残疾人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营造了残疾人维权的良好舆论氛围。如新塍镇司法所通过建立两个小组、组建一支队伍、落实三项要求来开展维权和法制宣传教育等工作。成立残疾人维权小组和法制宣传教育小组,组建了新塍镇残疾人维权和法制宣传教育联络员队伍,各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的调解主任是本单位残疾人维权和法制宣传教育的联络员。每个联络员做到“三个一”,即选择一个残疾人结成维权和法制宣传对子;每月必须与被结对的残疾人有一次见面或谈心,了解被结对人情况及本单位残疾人情况;联络员必须在每月一次的调解主任活动日上,汇报残疾人维权和法制宣传方面的信息和内容。20__年,镇工作小组成员和联络员共走访了残疾户家庭100余户次,为残疾人解答法律咨询130余人次,解决各类牵涉残疾人(或残疾人户)的纠纷20余件。 残疾人法律维权和普法宣传工作是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残疾人事业向法制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一环,秀洲区将进一步巩固成果,加强宣传和引导,规范管理,依法提高残疾人维权意识和处理力度,促进法治秀洲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残疾人日常护理知识篇6

县残联按照县委县府下达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全面落实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党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进一步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结合我县残疾人工作实际,认真深入地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维护社会稳定。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年初,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了确保一方平安,特别是维护农村残疾人的稳定,县残联成立了以理事长李芳同志为组长,毛忠琼、唐美玉为成员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负总责,开展好有关工作。做到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干部、职工进行法纪教育,将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到人,并建立健全“防邪”工作机构,坚持至上而下,落实目标责任,加强检查督促,逗硬考评,形成真抓实干、齐抓共管新局面。

二、积极参与“综治宣传”和普法教育

每年坚持通过开展“爱耳日”活动、“全国助残日”活动进行法制。在今年3月的“爱耳日”活动和5月的“全国助残日”期间和县开展的“综治宣传月”活动中,县残联机关干部、职工走上街头,设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咨询点,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四川省实施办法,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资料。综治宣传工作有计划、有安排,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有机结合,使之家喻户晓,人民群众的参治意识不断增强。每年积极参加由县委县府牵头的宪法宣传一条街活动。向路人发放宣传资料以及播放有关法律法规的磁带,发送各种宣传资料,呼吁全社会发扬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推进社会文明进步。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大力弘扬正气,营造舆论氛围,增强信心,鼓舞士气,得到社会各界人士共鸣。

三、充分发挥县残联职能作用,确保社会稳定

实践证明,农民负担过重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主要因素。为了做好农村残疾人的社会稳定工作,县残联积极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代表残疾人的共同利益,反映他们的要求,落实残疾人的各项优惠政策。组织开展好了第二十个全国助残日活动,争取市县相关单位,45个乡镇领导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走村串户,送科技下乡,捐款捐物,办好事、实事,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组织走访慰问特困残疾人190户,为残疾人送去慰问金38000元。及时排查调处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21件,为确保稳定,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与重要作用。

四、认真开展“创安”活动

社会治安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做好社会治安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关系到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的长治久安,也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巩固执政地位。因此县残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严格按法律法规办事,大力宣传“创安”知识,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创安全文明小区活动,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防范措施,健全群防群治网络,提高治安防范控制能力,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五、努力搞好接待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认真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落实开展好工作,及时化解矛盾,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截止年底,县残联接待上访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169人次,调查处理来信6件,做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残疾人群众解愁,化解矛盾,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县残联在县综治委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xx提出的“xxxx”重要指示。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治组织。完成了《四川法制报》征订任务,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统治工作相关知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安全措施,彻底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隐患,坚持把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残疾人日常护理知识篇7

康复安全。社会康复服务组织。精确康复。

。康复保障一般包括恢复功能、补偿身心功能丧失或补偿身体功能限制以及恢复就业的各种措施。

狭义的康复保障主要是指医疗康复方面,即尽可能改善疾病或创伤造成的身心伤害,使患者能够改善和提高他们能在最大程度上身心兼备,逐渐恢复身体机能,最终回归家庭和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残疾人康复保障的规模也在不断提高。经过多年的发展,康复服务项目逐渐丰富,覆盖面逐渐过大。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康复体系,但人口众多,供给不足,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残疾人的实际受益人群与实际康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的康复服务仍需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当前我国残疾人康复保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康复保障的重要环节。虽然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制度和规定来保护残疾人的权益,可以促进残疾人康复保障工作的开展,但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在经济和人力资源方面对残疾人的支持有限,使得残疾人康复保障的实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残疾人康复无法实现高效发展。我国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来保障康复安全。虽然一系列关于保护残疾人的政策和条例促进了这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外一些准确、完整的康复保护法律体系相比,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残疾人康复保障体系,这只是相关的残疾人法案中提到的,中国在康复立法方面相对落后。

。同时,各部门缺乏责任意识,相互推诿。少数部门认为残疾人的康复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范围。与中国发达地区的残疾人康复保障相比,

缺乏法律法规的保护,缺乏边远贫困地区康复知识的普及。由于地方政府的管理漏洞和避医的封建思想,一些残疾人得不到很好的康复,,

。因此,各行各业都应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将重点转移到残疾人康复服务上。尽管中国现有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包括所有的非政府机构和社区机构,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成就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在民生和社会发展领域,在改善康复服务需求方面仍存在问题。

残疾人康复服务办公室作为一个协调机构,面临着巨大的问题。与组成部门之间缺乏隶属感,各组成部门之间的合作程度不高。出现问题时,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集体意识,容易造成各部门之间推诿扯皮、不愿承担责任、各自为政、整体协调性差的现象。此外,康复服务机构缺乏明确的自我定位,因为残疾人的身体和经济条件不同,他们需要的康复服务也不同。如今,许多组织都采用相同的服务标准,无法有明确的分工,残疾人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康复服务。目前的公共康复服务机构普遍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市场竞争力较弱,缺乏提高自助服务能力的积极性。从表面上看,中国残疾人康复保障工作进展顺利。然而,由于宣传不足,康复辅助设备的展览很少,残疾人的身体康复训练知识也太少。此外,与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没有广泛有效的宣传工作,大部分宣传工作过于注重形式,没有准确表达相关优惠政策,因此,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对残疾人非常感兴趣康复没有安全的概念。不仅在宣传方面,康复缺乏知识也是欠发达地区如农村地区康复保障无法很好实施的原因之一。村民缺乏知识援助,认为自己的残疾是一种耻辱,因此他们逃避康复治疗,这直接导致该地区残疾人失去最佳治疗时间。随着经验的积累,

变得越来越丰富。中国对康复领域的理解已经从狭隘的医学康复模式发展到综合康复模式。总的来说,综合康复通过康复更加注重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工作和融入社会。然而,身体疾病和残疾造成的精神压力往往高于普通人。许多残疾人认为,身体残疾是不可逆转的,他们无法恢复正常的社会工作,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心理障碍也是无法有效促进残疾人治疗的关键。因此,心理康复是影响残疾人摆脱困境、融入社会的重要因素。中国大多数残疾人都遭受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虽然心理困难主要取决于自己和家人,但专业心理咨询仍然非常有效。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残疾人重返社会,摆脱心理阴影,对残疾人和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必然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康复服务,不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在服务过程中,政府必须理顺各部门在残疾人康复保障过程中的职责和要求,协调管理各部门,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谋求双赢,肩负起康复为残疾人服务的重要任务,做好有关社会组织规范运作的监督工作。

的残疾人康复保障工作之所以能够做好,离不开政府的规范和相对稳定,但社会保障领域制定的大部分规章制度对康复机构和人员缺乏约束力,这阻碍了康复残疾人研究的顺利进行。在我国现阶段,残疾人的康复意识还比较薄弱,康复保障的法律法规在覆盖和推广方面还不够,为了顺利开展更加准确、完善的康复服务,国家要根据社会形势和残疾人现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康复体系,使残疾人康复工作依法开展。同时,有关部门要从医疗,康复,职业,心理等方面为残疾人康复建立更加详细的法律制度和服务保障体系,。,并根据残疾人的康复需要和相应康复机构各类人员的培训制度。

全面加强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以先进的理念和人性化的设计创造了舒适、清洁的康复环境。政府必须明确规范各种类型的社会康复加强政府的监督指导职能,严格规定市场准入和行业标准,明确责任主体,防止一些机构违规混淆视听。

康复保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础。在残疾人康复需求不断增加的今天,康复服务的供给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是,要提供高质素的康复服务,我们必须对残疾人士负责,有效运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残疾人士的生存能力。

结合中国国情,一方面要改变残疾人康复服务协调机构的服务办公模式,逐步由组织协调向组织管理转变,采用横向梯队的服务管理模式,促进康复工作发展,落实实际,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公共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强康复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在行业中起主导作用,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另一方面,社会高度重视康复服务机构等非政府组织的重要作用。残疾人康复服务虽然事关民生,但公共残疾人康复机构难以满足残疾人康复服务的需要。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政府的资金有限,因此,对于一些政府暂时无法提供、残疾人急需的服务,应逐步调整政策,鼓励社会康复服务的发展需要改进和补充。同时,面对日益增长的康复保障服务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社会康复服务机构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建设,建立明确的组织结构,,并据此开展有针对性、多样化的专业康复服务。

为了更准确地为不同身体状况的残疾人定制服务,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更高质量的康复,因此精准康复势在必行。相对而言,残疾人有特殊的医疗需要。由于身体的某些功能不完全,医疗费用、辅助设备的使用和日常身体护理费用远远超过普通人。因此,在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应优先从残疾人的角度满足残疾人群体的特殊需要。

加强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在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援助措施和城镇残疾人医疗保险优惠政策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增加了以治疗康复为目的的其他治疗方式,对贫困残疾人实施重症医疗优惠政策,提高医疗救助补偿率,为残疾人提供特殊救助和康复式治疗,放宽医疗保险机构门槛,扩大相关服务项目的免费计划,允许更多的医疗康复机构进入康复安全市场,确保残疾人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务。

的残疾本身就是对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巨大创伤。事故发生后,许多人或多或少不能接受意外的变化这说明心理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心理康复是康复安全中心。残疾人应在社区和家庭的帮助下,积极到康复服务机构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康复主要是指在面对自身心理干预时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克服生活障碍。目前,

对中国残疾人的心理健康关注较少,应积极到专业康复中心或康复医院寻找医务社会工作者,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普及残疾人医学知识和心理咨询,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残疾人恢复情绪,鼓励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心理学家的科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帮助残疾人重建心理健康的作用。在社区或农村地区,专业人员可以帮助公民组建心理咨询小组,并开展小组活动,帮助残疾人建立信心。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相关励志电影或视频来恢复残疾人的动力。

近年来,中国仍然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正在努力实现共同利益发展残疾人事业和经济,坚持和完善残疾人康复保障制度,完善残疾人康复基本公共服务,努力缩小残疾人收入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中国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仍然很大,因此改善康复医疗的医疗服务势在必行。解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是康复保障存在的立足点。它不仅是残疾人减轻痛苦的良药,也是社会减轻他们负担的有效途径。通过康复保障,他们最终可以参与社会劳动,回归社会,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身价值。

[1]丁海瑶,张扬,麦琪等.精确康复政策下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J]。泰晤士报财经,2019,(08):234-237。

[2]夏洛克·崔东艳。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7,(24):80+83.

[3]李令岭,刘垚,敖丽娟,等.中国残疾人社区康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02):213-216.

残疾人日常护理知识篇8

一、组织残疾人参加丰富多彩活动

在市残联和镇残联的帮助下,组织辖区残疾人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今年在主抓社区残联的带领下,今年组织社区残疾人和家属参加了、社区歌咏比赛、第十八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全国助残日、市残疾人运动会、在10月为联合法律人士残疾人送法上门活动,通过举办这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把欢乐与喜庆传递到每一个残疾人的心中,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

为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帮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促进社会和谐,认真开展购买社会医疗保险调查,依法帮助名一级重度残疾人办理了参保登记手续。

二、协助解决残疾人职业康复

我们社区根据残疾人的需求提供康复训练指导、心理疏导、知识读物等。本年度我社区已经有4位残疾人在我协助下成功就业上岗了。这一年里我们社区干部尽职尽能带动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回到康复的道路上,让有需求的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

三、领导重视、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2009年的一年来,也是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的起步之年,我市残疾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残联的指导和翠竹街道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拼搏,全面完成09年度残协会各项工作任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确定各项工作任务,抓重点、攻难点、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今年工作上做了以下内容:

工作计划和制度,及时为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使残疾人生活得到保障。

四、积极做好残疾人宣传工作

做好社区残疾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社区的宣传栏宣传健康知识讲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康复训练的保健知识等一系列义务咨询活动。并且不定期的到残疾人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疾苦,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进行广泛宣传,提供法律援助,提高残疾人工作者和广大残疾人的法律素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不仅宣传了正式实施的《残疾人保障法》,也为建立平等,互助的社区氛围,维护残疾人合法权利,发展残疾人事业、构建和谐社区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及时向政府网站传送有关工作文章。

残疾人日常护理知识篇9

[关键词] 脑卒中;脑中风;优质护理;治疗结果;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167-02

脑卒中又叫做脑中风,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意外疾病,临床表现为由突发的脑血管障碍性病变所引起的脑动脉闭塞、狭窄、破裂[1]。可诱发短暂性或持久性脑功能损伤,对机体的活动能力有明显的损伤。由于脑卒中患者发病急,病情较为严重,且对患者的社会活动已造成影响,甚至可以导致患者死亡[2]。所以患者在治疗过程会产生明显的抑郁情绪,治疗后也会遗留一定的残疾[3-4]。该研究回顾分析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旨在说明优质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具有积极影响,可改善患者抑郁和伤残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所收治的118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每组59例。治疗组有男性41例,女性18例;年龄在48~73岁,平均年龄(55.31±1.21)岁。对比组有男性37例,女性22例;年龄在51~71岁,平均年龄(53.12±1.0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史、性别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每日记录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为每名患者建立护理档案。准医嘱每日按时、按量为患者提供药物,提醒患者吃药。注意护理期间患者情绪和心理上的变化以及所出现的问题,积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院内治疗环境。

优质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在护理过程中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使患者愿意向护理人员倾诉,从而找到患者抑郁情绪根源,做重点治疗。②团体治疗,有意识地将患者组织起来,通过团体干预建立患者治疗信心,为患者找到精神榜样和精神伴侣,从而提高治疗效果。③逐人护理,为每名患者建立独特的护理档案,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护理中护士需与医生密切联系,从而使患者的病情发展可防可控。④复健护理,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对一些患者制定康复计划,逐步增加患者的活动量,建立患者对生活的信心。⑤健康教育,普及脑卒中的相关医疗知识,使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建立对医院治疗的信心。同时也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减少患者家属的负面情绪。使患者家属懂得治疗计划、配合治疗过程,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测评时间为患者入院之初以及患者出院后6个月。

1.3 评价标准

汉密尔顿抑郁测量表(24项)评分标准:≤8代表无抑郁情况,≥20代表轻度抑郁或情重度抑郁,≥35代表严重抑郁,分数越高患者抑郁情况越严重。

改良Rankin测量表评分标准:0分代表无残疾,可进行正常社会活动。1分代表有症状,但无残疾表现,可独立完成社会活动。2分代表轻度残疾,病后有残疾表现,但可独立完成社会活动。3分中度残疾,不能独立行走。4分重度残疾,需由他人协助完成简单的活动。5分重度残疾,卧床,自身无法完成任何活动。6分患者死亡。

1.4 统计方法

对该次研究数据采用标准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均数±标准差(x±s)代表两组病患的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两组病患的计量资料。

2 结果

根据该次研究结果,将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的对比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见表1。

患者出院后6个月进行随访,该次共发放236份该院自制测评问卷,主要涉及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抑郁情况。共收回236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其中18份因不可抗力失效,共收回218份,回收率为92.37%,有效率为100%。

另外,将两组患者死亡情况进行统计,见表2。

3 讨论

根据该次研究结果可知,常规护理后脑卒中患者HRSD评分为31、mRS评分接近4,属于有明显忧郁症状以及中、重度残疾。优质护理后脑卒中患者HRSD评分为14、mRS评分为2,属于无忧郁症状或轻度忧郁症状以及无残疾或轻度残疾。优质护理服务之所以能够产生积极的护理影响,主要是因为优质护理同时从生理护理和心理护理两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干预[5],与常规护理内容相比,优质护理增加了心理疏导[6]、团体治疗、逐人护理、复健护理[7]、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的护理内容[8]。根据李春霞[9]等人的研究资料显示,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根源70%源自心理、情绪因素,只有30%来自生理因素。所以增加护理内容的细致性,使患者在轻松、整洁的环境下得到治疗,感受到来自社会、医院、家庭各个方面的关怀则更有利于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不良情绪,使患者对待治疗的态度更积极[10]。另外,通过优质的康复护理可以加快患者身体康复速度,建立自信心,使患者从主观上想去康复、想去治疗,进而使患者的伤残情况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 王奎书,崔振吉,刘晋宁.如何建设卒中单元护理模式[J].中国卒中杂志,2007,1(1):41.

[2] 张倩倩.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做法和体会[J].护理杂志,2011,28(12B):57-58,62.

[3] 卢根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杂志,2010,27(12B):1904-1905.

[4] 宋汉歌.落实优质护理服务,促服务质量持续提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6):61-63.

[5] 姚丽.优质护理服务在心内科的开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医学信息,2012,25(10上旬刊):188.

[6] 胡玮琳,李保兰.分级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能力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19(11):12-13.

[7] 赵雪萍,薛小玲.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18(14):21-22.

[8] 兰丽梅.时间护理联合唇舌功能训练在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2,22(3):47-48.

[9] 李春霞.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1(3):214-215.

残疾人日常护理知识篇10

与推进培育残疾人家属亲近感相结合

重度残疾人由于身体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生活和精神上对家人依赖度明显。如果残疾人亲属把护理照料仅停留在最基本温饱上,不改善物质条件,不提供精神藉慰和心理疏导,缺乏人性关爱,甚至视作家庭的“累赘”,就失去了居家安养工程的“灵魂”。培育健全人亲属与残疾人的亲近感,应成为优化居家安养工程重点。亲属要切实担起照料护理家庭重残人员的职责和义务,营造温馨氛围,用人性人情提升亲近度。

与推进提高护理照料质量相结合

实施居家安养工程,旨在提高重度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有些家庭护理重度残疾人方法简单,缺乏针对性,导致重度残疾人居家安养质量不高,个别家庭甚至把残联发的护理补贴移作它用。对此,残联、卫生、民政部门要在“培训”和“督查”上下功夫。对重残者亲属加强康复、护理和心理疏导知识的培训,使亲属掌握一定的护理技能。残联要强化服务意识,经常深入重度残疾人家庭,抽查走访居家安养对象,避免协议一签,资金一发,名册一造,就万事大吉的工作态度,规范“居家安养”管理办法,加强监督考核,力求把居家安养工程做成精品。

与推进开展康复训练服务相结合

在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今天,应把重度残疾人康复列为重中之重。残疾人亲属和社区康复员要力戒那种“人已瘫掉,脚已断掉,脑子已坏掉”,康复无望,用不着训练的悲观论。确立大康复理念,努力帮助重度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强化自我康复意识。居家安养工程应与康复工程紧密结合,把重残对象是否得到康复服务,康复多少,参与社会活动功能有否改善,作为检验重度残疾人居家安养工程成效的标准之一。基层康复指导站与社区康复员要用心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康复普查和指导。根据重度残疾人不同类别、程度、年龄、身心状况,逐一上门普查评估,提出针对性康复方案,一人一策,对症下药。二是康复训练。长年卧床病人,一日翻身次数,怎样护理,如何料理大小便等要按康复方案执行。三是上门服务。乡镇康复指导站要挑选业务精通,富有爱心,责任心强的康复医生与重度残疾人挂钩结对,每月定时上门训练和指导。

与推进拓展村社区家政型服务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