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大学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23:07:35

残疾大学生

残疾大学生范文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政办发〔**〕23号),切实维护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结合我市救助贫困残疾学生和奖励残疾大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救助和奖励的范围和对象

(一)救助和奖励的范围

1、接受义务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

2、残联系统兴办的残疾人教育培训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残疾学生;

3、社会培训机构举办的短期培训班中参加培训的残疾学生。

(二)救助和奖励的对象及条件

接受救助的对象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本地生源;

2、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3、持有民政部门制发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优惠证。

4、残联系统兴办的教育培训机构中接受教育的享受低保及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低保标准上浮至20%范围内的残疾学生。

奖励的对象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本地生源;

2、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3、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升入国家认可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接受正规国民教育的残疾学生;

4、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文件执行之日后获得毕业证书的残疾学生。

二、救助和奖励的标准

(一)救助标准

1、对接受义务教育的七区贫困残疾学生每年救助300元,五市贫困残疾学生每年救助200元;

2、对接受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中等教育的七区贫困残疾学生每年救助500元,五市贫困残疾学生每年救助300元;

3、对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贫困残疾学生每年救助**元;

4、对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残疾家庭子女按照以上教育层次的救助标准减半救助;

5、在残联系统兴办的残疾人教育培训机构中接受学历教育的残疾学生,持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证优惠证》的本地残疾学生免收学费、住宿费,补助80%的生活费;对家庭人均收入高出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浮至20%的本地残疾学生,凭村委会、乡镇、街道及区(市)残联证明,给予减免90%的学费、住宿费。

(二)奖励标准

1、升入普通高等院校专科的残疾学生一次性奖励**元;

2、升入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的残疾学生一次性奖励3000元;

3、升入普通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残疾学生一次性奖励5000元;

4、获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毕业证书的残疾学生一次性奖励**元;

5、获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的残疾学生一次性奖励3000元;

三、救助和奖励的审批程序

(一)个人申请

贫困残疾学生和残疾大学生申请救助或奖励,须由本人在每学年开学前持本人身份证或户籍证明、残疾人证、学生证、高教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证及低收入证明等相关材料,到户口所在区(市)残联(在市残疾人教育培训机构中接受学历教育的残疾学生在本学校)填写《**市救助贫困残疾学生及奖励残疾大学生申请表》。

(二)资格审查

各区(市)残联及市残疾人教育培训机构对救助贫困残疾学生和奖励残疾大学生申请进行受理登记,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查。

四、救助和奖励的资金来源渠道

救助贫困残疾学生和奖励残疾大学生的资金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支出,五市及城阳区、崂山区、黄岛区由本区、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负担,市内四区按照市与区4:6的比例分别负担。

对在市残联系统兴办的残疾人教育培训机构中接受学历教育的残疾学生补助的学费、生活费等由市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负担。

五、救助和奖励资金的拨付和发放程序

五市三区残联于每年10月10日前将审查通过的有关材料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将救助、奖励资金拨付到镇、街道办事处。

市内四区残联于每年10月10日前将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的有关材料报市残联;市残疾人教育培训机构按照上述规定时间将在本机构接受学历教育的残疾学生的救助、奖励材料直接报市残联。市残联对报送材料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市财政局。市财政局将市级负担的四区救助、奖励资金拨付至市内四区财政局,由区财政局连同本级财政负担的救助、奖励金拨付至街道办事处。将市级负担的在市残疾人教育培训机构接受学历教育的残疾学生的救助、奖励资金拨付市残联,由市残联拨付至市残疾人教育培训机构。

(三)资金发放

镇、街道办事处残联将救助、奖励资金统一发放至救助、奖励对象。

六、其他

残疾大学生范文篇2

一、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在残疾大学生中运用的基本内容

(一)课程的教材、主要内容及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全校必修课,共16个学时。由于目前没有专用于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选用浙江省高等学校德育统编教材,由马建青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第二版)。在内容上,选取了“导论”、“自我意识”、“情绪”、人格”、“学习”、“人际交往”、“恋爱与性”、“挫折应对与生命教育”8个章节。教学形式采取在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常用的班级团体辅导形式,具体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团体心理活动、体验式活动、心理测试、个案分析等。具体见表1。(二)授课对象。课程为必修课,面向全体大一学生。笔者授课共11个班级,其中听障生班级8个,视障生班2个,肢残生班1个。班级人数14~22人,小班上课,根据教学活动场景将学生分成1~2个小组,开展班级团体辅导的体验式课程。其中听障生班级采取手语双语教学。(三)课程考核。为体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分为3个部分:课堂情况(20%);3次实践作业(30%);期末小论文(50%)。课堂情况包括考勤率(10%)和课堂分享发言(10%)。3次实践作业包括:完成“人际关系中我的样子”、“我的人际关系圈”、“我的爱情宣言”。期末小论文要求学生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写出对课程的心得体会,体现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收获的心理体验,以及是否灵活运用到生活中。

二、课程有效性分析和评估

(一)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这是课程目标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中存在混淆一般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情况,自己给自己贴标签,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科学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认识,卸下了心理包袱。(二)培养心理健康意识。残疾学生对生理健康特别关注,而心理健康却容易被学生和家长忽视。通过课程,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课程中及课程结束后,有8位同学主动预约心理咨询,有一位肢残学生叙述说“生病导致身体残疾,家里父母压力大,自己乱发脾气。以前却从没想过通过心理咨询缓解压力。”学生开始有意识保健心理健康。(三)运用心理调适技能。是否掌握并运用各项心理调节技能是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之一。一位听障生描述“在高中我得过抑郁症,在这门课,我学到了很多情绪调节方法,如运动、看书、多找人聊天,听听歌释放自己的压力。”一位视障生描述“我曾固执认为学习心理学没有用,经过8次课程,让我更进一步审视了解自己,很多时候会分析一下失落或烦躁时情绪变化过程和原因了。”(四)增强自我认知。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自我认知层面的教学目标。有视障学生说“以前觉得对自己无所不知,通过课程中20个我的游戏,才发现对自己的了解其实只有一点点。”有一位视障同学描述“通过询问身边人他们心目中我的样子,才知道在他们眼中我各不相同,要不是做作业,我不会去问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这点。”另一位视障生描述“通过课程知道了自己的气质是抑郁质,让我知道自己平时一些小纠结更多是因为这种气质造成,而不是心理问题,这让我不再为不时出现的小纠结太过担心。”

三、健听残疾大学生与听障大学生的课程效果分析

(一)健听残疾大学生的课程效果分析。1.班级团体支持的正向作用。在特殊教育学校,学校氛围和班级同学之间尊重彼此,在课堂上表现出对彼此生命中苦难的深深理解,深刻的情感支持,生活学习中相互帮助。很多同学减少了曾经被欺凌、看不起的怨恨心理和自卑心理。有一位肢残学生描述“我从小受到冷嘲热讽,其他人都看不起我,在讽刺中我甚至萌发了自杀心理……直到来到这所学校,同学们没有笑话我,我感到了希望和快乐。”班级团体的相互影响,增加了学生自尊,减少对自身残疾的自卑感和羞耻感。2.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强烈。一位视障学生说到“对于身有残疾的我们,多多少少会有心理、性格上的问题”。16课时的课程安排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特别是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学习方面,视障生有强烈的需求。一位青少年期因病致盲的学生描述“自我14岁那年,突发性视网膜脱落导致视力下降,从此性情大变,从此多愁善感、郁郁寡欢,常认为与周围人格格不入,觉得自己患有心理疾病。”一位视障学生说到“人际关系是我的一块心病,从小到大就不知道怎样与人交往。是性格的影响,还是后天学习影响的?很想去改变,但不知从何做起。”对残疾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十分必要。3.增进了健听残疾大学生的社会化。一位视障学生描述“学着换位思考,理解事情的矛盾,不同人理解的不一样,我的心里不像以前那么抱怨和发怒,觉得不公平了,心态平静了。”健听残疾大学生对课程理解更加深刻,通过课程学习,增进了社会化,理解问题的角度更加立体多维。一位视障学生谈到对恋爱的体会“为什么有的恋爱会失败,有的能够走进婚姻殿堂,可能不仅仅和时间长短、彼此是否了解有关,还和两人相互经营、是否有技巧的表达有关。”(二)听障大学生的课程效果分析。1.班级团体支持的双向作用。一方面,班级团体情感支持对听障生减少自卑和社会孤独感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听障生因为语言沟通困难,能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少而单纯,同样的活动,听障生因为语言交流困难,对课堂内容理解和体验非常浅显,和健听人交往困难,加之在聋人文化群体中彼此支持和信任,更加减少与健听人的交往。在课程互动中,有些听障生使用主流社会语言被动,对不会手语的健听人不愿意主动交流,不利于听障生融入健听人社会。2.课程中表现出生活技能能力不足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对生活技能的定义是,个体采取适应的积极行为,能有效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与挑战的能力。[1]听障生因为听不见,人格特征表现固执、自我中心、缺乏自我控制、易冲动性、易受他人暗示。[2]有时理解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两极简单化,与健听人社会交往中会出现生活技能不足的问题。3.心理问题的普遍性与心理健康意识欠缺。前人研究显示,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健全人差,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3]在课堂互动中,老师询问听障生听懂了吗?他们会点头,但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或理解偏差。

四、对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残疾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本课程有效性分析呈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特别是对视障生和肢残生等健听残疾大学生效果明显。而国内外研究发现,聋人经由同伴相处能够感受到被社会接纳和自在感[4]。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提高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残疾学生心理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重大。(二)突显特殊教育理念,开发专用于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残疾大学生的课程开发,应该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及残疾大学生的特殊心理需要。教学内容、评价方法、教学方式都应该在理解聋人文化的基础上改进,增加生活技能的培养。健听残疾人心理健康课程内容上要考虑创伤心理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运用艺术性表达,增强残疾大学生的自尊感,探索生命的意义,培养自信。(三)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注重发展的取向。在课程实践中发现,残疾大学生自卑、低自尊、敏感多疑、孤独等心理问题与他们身有残疾的经历有关,在课程中的活动体验以及特殊学校关爱、尊重的氛围,都能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应以发展为取向,帮助残疾大学生建立良好心理素质,更好地融入社会。

作者:江楚娟 单位: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Lifeskillseducationinschools[Z].Geneva:WHO,1997

[2]GreenbergMT,KuscheCA.PromotingSocialEmotionalDe-velopmentinDeafChildren[M].Washington: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1993,24:10~11

残疾大学生范文篇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体育锻炼;统合人格

1前言

随着教育部下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八年来带来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拥有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校园中的残疾大学生数量随之增多,已经成为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庞大群体。根据《心理学报》、《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发表文章的计量学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及自我概念、精神疾病、一般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普遍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心理障碍的高发群体。而残疾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本身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着困难超过常人,加之众多客观因素和主观认知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不容忽视。心理韧性是当代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被认为是人在面对生活中的重大压力事件或挫折、逆境时的良好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心理韧性这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紧密相关。残疾大学生的社会弱势地位一时较难改变,因此塑造他们的心理韧性,有针对性地为其构筑心理适应及防御体系对于其今后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现代社会,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同。已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通过释放紧张情绪缓解学生的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有研究者们在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健身运动对心理韧性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虽然是调节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残疾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推进过程却往往由于自身身体状况、场地器材、技能的缺乏及重视程度的不够等问题而屡遭阻碍。因此,在当今残疾大学生体育锻炼开展项目少、锻炼时间短,现状堪忧的背景下,将体育锻炼与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培养相关联,成为促进残疾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方向。如何通过心理潜能角度论证体育锻炼对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塑造的意义,成为积极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的关注热点。

2心理韧性发展模型

无论是积极心理学还是运动心理学,其作用都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型,获取更加有意义的人生。但是以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为代表的传统心理学一直以来都把重心放在心理问题的研究上,关注负面情绪、心理障碍、变态行为等,尽管传统主流心理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他们已经远离了原来的主题———使一切生命变得有意义。而积极心理学倡导用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类的心理现象,他们在弄清楚背后的本质的同时,更提醒大家的是,在面对生活重大压力、挫折甚至逆境时,很多人依然努力着,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不曾放弃。然而这种逆境下的生存能力并不是人人具备,而是表现出了较大的个体差异,催生出“心理韧性”这一概念,其作为一种特质或能力的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同(Connor&Davidson,2003)。心理韧性被认为是一种涉及一个人的健康与幸福生活等的重要心理素质,每个人的心理韧性可以通过有效训练得到提高和改善,许多研究认为心理韧性是当个体面对的逆境、严重压力或创伤性生活事件等危险因素需要克服时才发挥作用的。心理韧性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发展脉络经历了前中后三个明显阶段。前期的心理韧性模型聚焦在对韧性内在特质因子和外在环境保护因子的探索上,以Werner、Germezy、Butter等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的大多是能力型概念或结果型概念,关注是什么个体特质或者保护因子让个体在逆境中的表现结果不同。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心理韧性的研究重点逐渐侧重于其动态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学者们提出了“个人———过程———环境”心理韧性框架(Kumpfer,1999)以及心理韧性重组的过程模型(Richardson,2002),即通过动态交互作用,在外在保护因素的作用和个体特质功能的发挥下,个体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逆境的过程。进入新世纪,心理韧性这一概念才结合着新兴的积极心理学在西方学界掀起研究热潮,学者们的关注点逐步转向个体的积极心理特质和心理潜能,该阶段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心理韧性动态模型的构建和提出。模型如下图一所示:图一心理韧性的动态模型(李海垒,张文新,2006)该动态模型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与生俱来的潜能。个体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安全、爱、归属、尊敬、掌控、挑战、才能、价值”等方面的心理需要,来自于外部保护因素“学校、家庭、社会和同伴群体”以及它们之于个体的“亲密关系、高期望值和积极参与”为个体的发展需要提供满足后,在个体身上会自然地发展出一些个体特质,即图一中所示的心理韧性特质“合作、移情、问题解决、自我效能、自我意识、自我觉察、目标与志向”等。这些心理韧性特质会在个体面临逆境时保护其自身发展不受危险因素影响,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然而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由外部保护因素到青少年需求这一链条却几乎处于断开状态,从根本上阻碍了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特质的形成。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极为有限,身体的残缺往往伴随着家庭教育的缺失、同伴群体的缺失、社会支持系统不足等客观因素,这些缺失的支持条件都不足以给残疾大学生带来亲密关系、高期望值以及积极参与的体验,因此残疾大学生的诸多需求例如归属、爱、尊敬等都大幅度低于常人。不利的客观因素和主观认知的偏差使许多残疾面临自我意识模糊、缺乏归属感、对未来丧失目标与志向等心理问题。从根本上说,心理韧性是一种个体在身处逆境或被问题困扰时能够迅速恢复,甚至获得力量和成长的能力,来自于个体不断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力量。但是残疾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在其拥有的外部保护因素现状下,无法较好地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获得良好发展提供能量。在心理韧性的潜能性定义视角下,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力量正是培养和发挥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潜能来源。如何帮助残疾大学生发掘这种积极力量是重中之重。

3体育锻炼对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的介入

3.1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特质与统合人格通过图一的心理韧性的动态模型可知,由于残疾大学生的外部保护因素的不足,无法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成长需求,进而影响其心理韧性的发展,制约学习生活方面的表现。因此本文提出,用体育锻炼作为这条断开链条的补充,及时为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培养提供新途径,发掘其自身潜能。残疾大学生处在成年早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在个体一生发展中起定位作用,几乎决定个体终生发展方向。在这一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避免心理不适应与其他精神障碍,都成了这一阶段的重要发展课题。发展心理韧性的特质,能够帮助残疾大学生统合人格,获得更加健全的人格与生活。上文中提出的心理韧性模型特质也与统合人格的概念相吻合,包含自我内部的统合(个体自我内在一致的感受)、自我与社会的统合(社会认同、具有社会归属感、与社会和谐一致)、自我与实践活动的统合(对学生来说主要是学习活动)。在人生发展过程中,个体在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活动中,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调控与协调发展,获得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从而实现个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已表明,体育锻炼对于个体心理韧性特质中的“合作、移情、问题解决、自我效能、自我意识、自我觉察、目标与志向”等有着积极作用。3.2体育锻炼对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的积极作用一直以来,针对残疾大学生开展的体育锻炼的目的大多在于帮助他们保健康复,更好地适应生活、提升自理能力,对他们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度较为缺乏,对体育锻炼的作用认识也较为片面。实际上,体育锻炼通过对统合人格不同要素的作用,对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塑造大有裨益。1.体育锻炼对自我内部统合的作用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残疾大学生被试的运动愉悦感,进一步提升乐于锻炼的内部动机,并且能增强自我概念,促进心理健康。自我概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他们大多存在着对自身过于负面的认知,缺乏对自我价值的客观评价,适合的体育锻炼往往能够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在与运动器械的互动中提升自我内在一致性的感受,完成自我内部的统合,即心理韧性中自我意识与自我察觉的提升。2.体育锻炼对自我与社会统合的作用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体育锻炼的心理韧性塑造的积极作用的体现不仅仅表现在对内部自我的塑造,还在于它是在一定场地、器械和规则的配合使用下展开的比拼技艺、团队协作的具有积极性、建设性的活动,它代表着人类机体的柔韧美、协调美,在调动各个感官协作过程中体验强烈的愉快感,而运动带来的竞争意识又会给人以快感、自尊感。因此体育锻炼对培养残疾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建立更佳的人际关系和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都有促进作用。这一点对于残疾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与融入社会意义重大,不论是在运动中学会合作与共情,还是获得人及社会适应能力,都是其他形式相比体育锻炼所不具备的优势。3.体育锻炼对自我与实践活动统合的作用最后,体育锻炼类的实践活动能够强有力地调动残疾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其未来的目标与志向发展注入信心,塑造自身的创造性人格。当人们需要全身心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生活、工作中时,必须具备自我效能感,需要动力和热情,体育锻炼能够为他们提供充沛的体力与方法策略。但是,体育锻炼并不能自发地对残疾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作用,它必须在专业的组织和精心的准备下才能够顺利开展,这一点必须考虑到残疾大学生的身体残疾等级及他们自身的心理现状,切勿违反心理卫生教育的原则,不能开展有损其肢体健康的剧烈运动,还应配合心理老师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定期检测,并由专业体育教师组织并完善整个活动计划,针对肢残大学生的具体身体状况开展适合他们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

4结论

1.心理韧性,作为一种个体在身处逆境或被问题困扰时能够迅速恢复,甚至获得力量和成长的能力,为个体不断成长发展积蓄积极力量。其通过外部保护因素作用于个体发展需求方面,进而为韧性的特质发展提供保障,提高学习生活中的表现。2.传统的心理韧性模型并不适用于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残疾大学生由于外部保护因素的不到位,无法满足个体需要,因此这一模型链条发生断开。而体育锻炼的及时补充,能够连接个体与外部因素,对残疾大学生的认知、情感、精神、行为等方面有较好地重塑作用,帮助残疾大学生在移情、问题解决、自我意识及自我察觉等方面挖掘更多的能量来源,从自我内部、自我与社会、自我与实践活动三个角度进行作用,进一步获得健康统合的人格,保证心理韧性模型的稳态发展。3.体育锻炼通过塑造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进一步提升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但是目前高校残疾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开展有待推广,高校和社会应当为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为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刘辉.我国残疾大学生体育现状及其参与锻炼的价值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11):78-81.

[2]王永,王振宏.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及其与积极情绪、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1):94-99.

[3]殷恒婵,卢敏,王新利,陈雁飞.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5):41-56.

[4]Connor,K.M.&Davidson,R.J.Developmentofanewresiliencescale:TheConnor-DavidsonResilienceScale(CD-RISC)[J].DepressAnxiety,2003,18(2),76-82.

[5]KumpferK.L.Resilienceanddevelopment:Positivelifeadaptations[M].NewYork:KluwerAcademic,1999:179-224.

[6]RichardsonG.E.Themetatheoryofresilienceandresiliency[J].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2002,58(3):307-321.

[7]刘丹,石国兴,郑新红.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韧性[J].心理学探新,2010,30(4):12-16.

[8]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1(3):149-152.

[9]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338-339.

残疾大学生范文篇4

1.1对残疾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是保障残疾大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客观要求

残疾人同普通公民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普通教育机构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教育……”。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渠道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但受社会经济发展和传统思维的影响,残疾人在教育中仍然处于弱势群体,侵害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残疾人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残疾人教育、就业、康复等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的残疾人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在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享受到了和普通大学生同等质量的教育。但由于受师资力量、课程建设体系、物质条件、教育途径等现实问题的制约,残疾大学生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被边缘化,这严重侵害了参加人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不利于残疾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1.2对残疾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是丰富高校体育研究体系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研究体系以健全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文化、体育管理等内容,旨在通过各种方式,完成学生基本体育知识、基本体育技术和基本体育技能的教育,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伴随着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残疾大学生成为高校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完善高校体育研究体系,促进高校体育的协调全面发展。

1.3对残疾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是残疾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残疾大学生由于生理的缺陷,被高校体育教育边缘化,失去了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健康的机会,进而在心理上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不仅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在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加强残疾大学生的体育教育,根据伤残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残疾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显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意志力,从而全面提升他们在高校的学习质量,进而促进残疾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贵州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现状

2.1贵州高校残疾大学生人员分布不均衡

对凯里学院、遵义医学院、凯里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SportsTechnology)87走访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贵州高校残疾大学生人员分布呈现不均衡的分布态势。贵州高校残疾人大学生院校分布不均衡,普通本科院校残疾人所占比例较低,仅为0.08%左右,高职院校比例较高,可以达到0.5%左右;贵州高校残疾人大学生残疾类别分布不均衡,我国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将残疾人分为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八种类型,贵州高校肢体残疾所占比例达到97.3%,视力残疾占1.5%,听力残疾和言语残疾展1.2%;贵州高校残疾人大学生残疾等级分布不均衡,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语言残疾的残疾等级99.1%为四级,三级以上仅为0.9%,残疾大学生具备独立日常生活能力,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2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物质基础薄弱

工业强省战略实施以来,贵州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贵州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贵州高等教育的投入仍然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在问卷调查中,有残疾人专项教育经费投入的院校仅占2%;体育场馆设置有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的院校比例为23.7%;设置有残疾人专用体育设施的院校比例仅为3.4%。

2.3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匮乏

师资力量是开展教育的基础,经过特殊培训的专业体育教师是实施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主力军。从问卷调查来看,贵州现有体育院系均未开设康复医学、特殊教育等相关专业,特殊体育教育教师培养力量极为薄弱;在现任体育教师中,参加过专业特殊体育教育培训的教师比例仅为11.3%,参训教师中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短期培训的体育教师比例高达93.2%,88.7%的体育教师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特殊体育教育培训;在对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指导调查中,94.3%的院校采用学生申请免修、不参加任何形式体育教育的方式,仅有4.7%的高校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等相关知识的传授,所有高校均未开展较为系统的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在看待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态度上,43.6%的体育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对残疾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27.3%的体育教师认为可有可无,12.4%的体育教师认为非常重要,16.7%的体育教师认为无所谓。

2.4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培养体系缺失

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具体途径,内容涵盖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是学生培养教育实施的基本依据。在问卷调查中,91.7%的高校没有明确的参加大学生体育教育培养体系,8.3%的高校有部分培养要求。在对部分高校残疾大学生的调查中,85.3%的残疾大学生有接受体育教育的需求,12.5%的残疾大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仅有2.2%的残疾大学生不想参加体育锻炼;对于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显示,89.1%的残疾大学生未参加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10.5%的残疾大学生有零星的体育锻炼,0.4%的大学生能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于体育锻炼缺乏的原因,35.6%的残疾大学生认为残疾人体育教育缺失是首要原因,28.7%的残疾大学生认为是体育设施不健全,20.6%的残疾大学生归因为自身体育锻炼知识的匮乏,15.1%的残疾大学生认为指导力量欠缺。

3贵州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对策

3.1夯实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是开展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前提,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将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规划,制定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系列管理文件,成立专门部门负责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实施;保证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通过政府支持、公益捐助、兴办产业等多种方式,积极拓宽参加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经费来源,将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经费纳入高校整体预算,确保经费的筹措和专项使用;完善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硬件设施,充分考虑残疾人体育教育的实际需求,对原有体育场馆设施进行改造,增加残疾人专用通道,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残疾人专用体育锻炼及康复设施。

3.2加强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

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开展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贵州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引进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不断充实残疾大学生专业体育教师队伍;大力开展特殊教育培训,采用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方式,聘请专业院校、残疾人组织的专家学者,对现有体育教师开展特殊人群体育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对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基本的履职能力;积极开展教育实践,鼓励教师以开设选修课、体育锻炼辅导、体育康复康复指导等多种方式参加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丰富教育实践经验,促进教师在特殊群体体育教育方面的成长。

3.3构建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培养体系

培养体系是开展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保障,是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蓝图,培养体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质量。高校应重视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召集专业体育教师、特殊教育专家、残疾人大学生共同参与培养体系的构建工作,充分考虑残疾人体育教育的现实需求和实施的特殊性,使培养体系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原则,真正促进残疾人体育在高校的开展。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目的旨在通过体育教育,使残疾大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全面促进残疾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实现残疾大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以伤残情况为基本依据,严格遵循教育性、科学性、实用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精心选择和设计适合残疾大学生实际的项目,使残疾大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显著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教学组织应采用分类指导的原则,将残疾大学生按伤残特点进行分组,不同组别执行不同的教学标准,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以实践为主进行学习;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考核方式以弹性考察为主,重点考核其对基本的锻炼保健知识的了解、基本锻炼动作的规范等内容,避免以测验成绩为依据进行硬性考核。

3.4丰富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教育途径

残疾大学生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高校;残疾学生;心理障碍;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人道主义意识普遍提高。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体检标准的修改与放宽,高校招收残疾考生的态度明显转变,有关招生政策得到落实,越来越多的残疾考生顺利进入各类普通高校学习深造。据调查,这部分残疾学生大多数都是肢体残疾,以小儿麻痹后遗症、脊柱弯曲者居多,极个别身体瘫痪,倚靠拐杖行走,其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目前我国高校为残疾学生提供的资源和服务支持远远不够,残疾学生还有许多学习上、生活上、经济上的困难和问题,引发了心理障碍。残疾学生一般外表形象欠佳,自卑、敏感、缺乏社会交往,加上社会对残疾人尊重理解不够,校园人文环境和生活学习设施不完善,使得残疾学生理想和发展目标不稳定,自我价值观迷失。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影响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因此,及时消除残疾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障碍,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发展的目标,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知识,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河南部分高校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以及解决办法进行调研,了解残疾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归纳出消除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具体办法。

三、残疾学生的心理情感特点

1.孤独感。这是残疾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学生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有某种缺陷,担心在学校受到歧视,活动的场所少,不得不经常待在宿舍或教室里,久而久之,孤独感就会产生。

2.自卑感。这是绝大多数残疾学生都有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学生遇到的困难比健全者多得多,如果从周围人那里得不到足够的帮助和理解,甚至遭到厌弃或歧视,就会产生自卑情绪。另外,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问题上比健全者困难得多,自尊心受到伤害,加重自卑的情感体验。

3.敏感、自尊心强。残疾学生由于身体的残疾容易使自己过多地注意自己,因而对别人的态度和评论特别地敏感,尤其是容易计较别人对他们不恰当的称呼。易情绪激动,与同学发生冲突。情绪反应强,不稳定,在许多残疾学生身上都相当突出。如情绪反应强烈,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等。

4.富有同情心。残疾学生对自己的同类有特别深厚的同情心,不是同类的残疾人却很少交流,如肢残者和盲人之间。

四、诱发残疾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分析

调查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容易诱发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问题,基本涵盖了残疾学生在校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1.残疾学生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残疾学生对能够进人高校学习感到异常兴奋,认为机会难得。高校的生活可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交际、沟通、处理问题等。有的残疾学生认为,在高校学习有利于自己能力的发展,可以使自己变得自信,生活更加充实,结交许多健全人朋友,将来能更好地融人社会。绝大多数的残疾学生对进人高校学习都持一种积极、肯定的看法。但是,残疾学生普遍存在的担忧是,毕业后走上社会找工作还会被拒绝,被健全人瞧不起,没有人帮助自己,上高校没有实际的意义。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的社会对待残疾人仍然存在偏见和歧视。

2.残疾学生在学业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残疾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方面基本能够自理,对生活条件要求一般不高,但对知识的学习非常渴望,比健全学生更懂得学业是决定今后生活出路的关键因素。这一点必须引起高校教师、管理人员的充分重视。调查结果显示,肢体残疾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普遍感到不适,个别残疾程度严重的学生,如拄双拐或坐轮椅的残疾学生,认为体育课的内容和考核标准过于死板、生硬。教师应该注意到残疾学生特殊的需要,在学习上予以具体的指导。

3.残疾学生渴望高校能够建立弱势群体服务机制。调查结果表明,有90%的残疾学生非常渴望我国普通高校能为残病等弱势群体学生建立专门的服务机制或机构。高校可以在大学生中成立志愿者服务小组,对身边需要帮助的残疾学生进行义务帮助和支持。据调查,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普遍设立有专门为残疾学生服务的部门和专门机构。

4.健全学生对残疾同学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高达95%的健全学生都非常赞成并理解残疾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他们认为残疾学生有权利进人高校学习接受高等教育,普通高校应该为残疾学生完成学业提供生活上、学习上、锻炼上的便利,包括设备和设施,以方便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使用。有95%的健全学生都能够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残疾同学,能够与他们友好相处。有70%的健全同学甚至表示“愿意为残疾同学提供必要的帮助”;也有同学说,在与残疾同学交往中,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当然,也有一些健全学生认为不知怎样和残疾同学交往,担心残疾同学性格比较敏感,思维方式与健全人有所不同,怕伤害残疾同学的自尊心。

残疾学生身体的残疾导致了他们特殊的心理特点及与众不同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在心理上比健全学生更渴望沟通、尊重及自我实现。然而,社会和高校目前对这一群体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机能。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无不受其自身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情绪等)的维持、定向、激励或强化作用。残疾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显现,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他们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如何针对残疾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引导,从而优化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益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五、消除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

残疾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育者只要发现及时、教育有方、引导得当,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完全可以帮助他们完善心理发展机能,消除不健康心理,走出心理困惑的误区。

1.教育者要转变观念。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残疾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所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没有各类事故,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造成的伤残,就不会制定科学的安全作业规程和交通管理规则;没有先天愚昧及失明、失聪,就不会懂得优生优育以及近亲何以不能婚配;没有药物致盲、致聋以及其他毒病症,就不会有详细的药物检验和管理制度;没有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造成的肢体残疾,就不会有预防这种疾病的“糖丸”问世,正是一部分人的残疾,才换来了更多人的躯体和心智的健全、健康,换来了秩序、科学,换来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所以,接受高等教育是残疾学生的权利,我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对此都有明确规定。高校的残疾学生最大的担心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无法和健全者竞争,学习目标不明确,思想情绪不稳定,学习恒心不坚定,时常和外界发生冲突,具有反感和逃避社会的行为倾向。改变残疾生这种心理状态的最佳途径是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在正视残疾学生现实的基础上确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方式,从关注心灵开始,把残疾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有一个相互交流、互相沟通的团队和氛围,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满足精神的需求。

2.残疾学生的自卑程度要远远高于健全人。自卑是把双刃剑,心理学大家阿德勒提出:“由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疾病,在另一个方面,它还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主动发现每一个残疾学生身上的优点,承认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存价值是帮助残疾学生走出自卑的最好办法。尤其是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善于抓住残疾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细小环节创设教育情境,为他们提供展现能力的舞台,鼓励他们自己走出自卑不良的心理状态。

3.为残疾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是正常的心理反映,要克服或消除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必须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因此,高校要通过系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辅导,让残疾学生充分了解个体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变化过程,消除残疾学生由于这种变化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厌世感。直接和残疾学生接触的班主任和辅导教师,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建立残疾学生心理咨询档案,不仅做到对残疾学生心理状况了如指掌,还需要经常深人残疾学生中间沟通思想,了解他们的所思所虑、所忧所喜,找出不良心理产生或变化的主要原因,及时给予教育和引导。同时,学校要结合已经建立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或定点为残疾学生进行心理测查和咨询,帮助残疾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与发展,力争把残疾学生的不良心理消除在萌芽状态。

4.学校要优化校园环境,完善无障碍设施器材建设。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发展迅速,景色宜人,学生的各种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方便残疾学生生活、学习和锻炼的无障碍设施,运动器材还远远不够。因此,学校要继续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处处尽显对残疾学生周到细致的关爱和关心,让每一个残疾学生融人校园和班集体后,切实感受到校方和集体的温暖,使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在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完备的物质条件中逐渐得到缓解和排除。

5.让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尽力通过策划组织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包括演讲会、报告会、小制作、小竞赛、户外聚会等,让残疾学生在文体活动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展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感受自己的价值,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学会正确评价自我和战胜自我。举办文体活动时要注意遵循重在参与、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预防伤病的原则,掌握好运动量,不要让残疾学生再次受伤。

残疾大学生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残疾学生;体育锻炼;制约因素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指出:“普通高校要创造条件扩大招收残疾学生规模,为残疾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便利.”根据统计,目前在高校的残疾大学生达3万人以上;高校对残疾学生的扩招缘于国家对残疾人教育的重视,对残疾人这个群体给予关怀,在残疾人的治疗、康复、教育、就业、生活等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以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加强高校残疾大学生的体育工作,促进残疾大学生康复健身,提高社会参与能力,是高校体育工作应尽的责任.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铜陵学院、池州学院、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16所高校的406名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访谈法

制定访谈提纲,对高校负责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部门领导进行访谈,了解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听取他们对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建议和对策.

1.2.2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残疾大学生调查问卷406份,回收问卷378份,其中有效问卷356份,有效回收率为87.6%,符合统计学的要求.

1.2.3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然后进行比较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制约因素主要有自身因素、学校因素、经济因素三个大的方面。

2.2影响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主要包括行动不便、同学议论、生理缺陷;残疾大学生受自身身体活动的限制,在生活中有诸多不便,且残疾人通常有着较强的自尊心,怕在锻炼过程中遭到别人的议论和嘲笑,又怕暴露自己的生理缺陷.调查发现:残疾大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有47.2%和40.3%的残疾大学生认为行动不便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非常大和很大;有9.6%和10.4%的残疾大学生认为同学议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非常大和很大;有42.7%和41.6%的残疾大学生认为生理缺陷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非常大和很大.在自身因素中,行动不便和生理缺陷影响很大,而同学议论影响最小;这说明高校残疾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较好,高校大学生对残疾大学生的包容较好.

2.3影响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主要包括缺乏组织、教师支持、场地与器材、专业指导;学校是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载体,在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调查结果分析:残疾大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有35.8%和41.0%的残疾大学生认为缺乏组织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非常大和很大;有37.6%和35.0%的残疾大学生认为教师的支持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非常大和很大;有43.5%和37.0%的残疾大学生认为合适的场地与器材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非常大和很大.有39.2%和40.9%的残疾大学生认为专业指导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非常大和很大.这说明高校对组织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没有专门的指导人员,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器材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残疾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

2.4影响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指参加体育锻炼对残疾大学生的生活影响和增加残疾大学生的生活负担,体育运动的发展受经济环境制约,只有经济环境好,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才有保障.调查结果分析:残疾大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有2.8%和6.2%的残疾大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对生活的影响非常大和很大;有6.2%和3.3%的残疾大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对增加负担的影响非常大和很大.这说明高校在对残疾学生基本生活的保障方面,做得比较好,但没有到做到全覆盖,仍需要加强.

3对策

3.1加强宣传

在高校体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下,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等大众媒体,合理培养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并使残疾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来达到身体的部分康复,校园媒体要多报道残疾大学生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所带来幸福与快乐,这能取到很好的“示范”效应,有利于残疾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2培养专业的指导人员

高校有一定数量的体育师资,完全可以为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专业指导人员: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残疾人体育工作者等.同时也要积极参加中国残联和所在地的省残联举办的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不断提高残疾大学生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与质量.

3.3组建残疾大学生体育协会

协会是残疾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直接领导,协会的工作若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那么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同样不可能开展好.高校团委等相关部门要给残疾大学生体育协会必要的支持与帮助;让他们积极去开展残疾大学生体育工作,让残疾大学生“平等、共享”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快乐.

3.4拓宽经费来源

经费是保障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根本,要建立以高校为主导,社会补充的多样化机制,充分吸纳社会资金,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对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支持;兴建适合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与器材;有条件的高校要为残疾大学生提供室内场馆进行体育锻炼.

作者:唐文俊 余玲玲 张文宽 张国鹏 周建 单位:铜陵学院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燕丹,黄汉升.北京残奥会对中国残疾人体育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7):31-34.

〔2〕张军献,虞重干.残疾人观的嬗变与残疾人体育的历史回顾[J].体育科学,2007,27(3):17-21.

〔3〕孔凡,袁锋等.残疾人康复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22(2):145-146.

〔4〕朱丽琼,朱少文.残疾人体育的价值功能及实现理径论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2)123-124.

〔5〕姜振.残疾人体育特点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66-67.

〔5〕李荀.残疾人体育研究述评[J].南方论刊,2006(12):60-62.

残疾大学生范文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等特殊教育;融入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13027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或进入特殊教育学院接受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残疾大学生无论从理想信仰、民族情感还是对社会道德的领悟等方面都是乐观向上、充满活力的,但也有少部分残疾大学生由于自身缺陷产生了强烈的自暴自弃心理,不愿与人正常沟通和交流,宁愿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导致他们人生目标缺失,对学习失去兴趣,长期处在自我否定的状态中。因此,亟需将残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到高等特殊教育,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方向需要由先进的、正确的思想体系来引导,因此,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要原则。残疾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要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来武装残疾大学生的头脑、来指导实践。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激发残疾大学生的爱国情操;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增强残疾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提升残疾大学生的道德修养。2.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残疾大学生具有接受新事物理解较为吃力、反应速度较慢的特点,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切忌照搬照抄教育健全大学生的成功经验或者教学方法,更不能照本宣科,对书本生搬硬套。而是应当结合残疾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以残疾大学生身边的普通事平常事开始谈起,由浅入深,娓娓道来,从而启发残疾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爱国情操,加深残疾大学生的思想认同感和社会使命感。因此,“启发式教学方法”应当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方法进行提倡。此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定具体情境,让残疾大学生展开讨论式教学,并通过预设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前课后探究的提问,这些都应该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手段。同时,要切实贯彻好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在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同时,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对于残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师的基本素养和教学能力对于残疾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育实施效果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经典名著,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最先进的思想来武装自身头脑,坚定理想信念。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做到在教学工作中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的深、讲的透,讲的活”。其次,要充分认识到所教课程对于残疾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性,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紧密联系时事和残疾大学生自身实际,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看清楚形势,把握好方向,坚持好立场。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探究等形式对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紧抓学校提供的学历提升和业务培训交流机会,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扩充自己的知识层次,加深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三、加强党团组织建设

党团组织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施残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要注重残疾大学生的党团组织建设,提高党团组织在残疾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积极发展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自强精神的残疾大学生加入党团组织。在实施党建团建工作方面,注重与残疾大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相结合,努力提升残疾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素质。一些高等学校成立有“逐梦”“爱心书吧”等残疾大学生社团,并通过机制保证、经费支持等多种形式,加强残疾大学生社团组织的领导与管理,支持残疾大学生组织开展积极有益的健康活动,使残疾大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具备健康成长的本领,充分发挥他们在价值观培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同时,着眼于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典型引领,邀请优秀的残疾毕业生回母校做专题报告,把优秀毕业生的成长事迹与残疾大学生分享,使他们从中接受激励教育,坚定人生信念。

四、构筑网络核心价值观培育新阵地

在高科技成果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逐渐成为大学生每天进行沟通和应用的媒介和信息平台。对于残疾大学生而言,由于身体行动上的不便,在日常的沟通和交流上,要比普通人更需要借助这些网络平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勇于且善于利用这些网络平台来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弘扬鼓舞残疾大学生的正能量,帮助残疾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残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要注重残疾大学生的特点,注意宣传的方式方法,尽量用残疾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工作。例如,在微信朋友圈内多分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优秀案例以及音视频资料,使得残疾大学生能够打开朋友圈就能看到、评论、点赞或者转发。向残疾大学生多推荐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及残疾人模范的微信公众号或者官方微博,引导残疾大学生多进行关注和分享。鼓励残疾大学生创作原创性正能量文章和音像视频,必要时给予奖励。

五、重视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正受到社会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残疾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在心理健康方面,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和专业化的解决方案。残疾大学生在生活、工作和学习方面,由于自身缺陷,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若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心理健康治疗,将会影响整个人甚至整个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星君.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学习月刊,2015(2).

[2]李洁瑛.浅议视障学生网络媒介核心价值观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15(11).

[3]张晓丽等.残疾大学生163名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5).

残疾大学生范文篇8

关键词:残健融合;高等特殊教育;辅导员;思政队伍

残健融合教育是根据残疾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自身发展需要,将残疾人大学生与健全学生融合式教育和培养,共享人文环境与教育资源。帮助残疾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其融入社会的能力。其对于残疾人的教育、康复、融入社会,平等共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职业教育培训过程中,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培养尤为重要。辅导员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先锋战士,是学生思政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航人,其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和水平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1残疾大学生辅导员思政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1.1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明确,职业认同感相对较低。职业院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对于残健结合的班级而言,辅导员具有“舆论”的导向性,也就是说,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将间接影响到班级学生的行为反应。辅导员日常工作细致、琐碎而复杂,工作内容涉及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加之一些突发事件,经常会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中,没有集中的时间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深入地思考思政工作艺术、方法手段等,工作缺乏创新性。长此以往,年轻辅导员会进入工作“瓶颈”期,老教师则容易“倦怠”。1.2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工作方法不得当。大学生特别是残疾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学生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应当具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1]。目前从辅导员的专业分布来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的辅导员占的比例不高,思政工作开展理论功底不够厚,教育和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专业化程度不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在工作的方法和程序上缺乏理论支撑,更多的是在事件中摸索。1.3辅导员工作存在任务重与工作经验不足的矛盾,导致职业威信不高。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既要处理学生日常事务,又要抓学生的思想建设;既要参与教学考核、教研活动又要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既要满足学校对于学生教育管理的规定,又要协调家长与学校、学生的沟通和联系。许多辅导员较年轻、缺少历练,缺乏经验的积累和技巧的沉淀,加之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频出的校园突发危机事件,导致许多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持续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和心理压力之下。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情绪,会导致辅导员队伍中的人员辞职和跳槽。1.4对于信息化时代残疾人大学生思政的特点掌握的不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种无障碍工具的出现,网络已经不能将残疾人“拒之门外”。信息化、自媒体、微时代,很多残疾大学生为独生子女,个性张扬、思想前卫甚至存在叛逆心理,对于呆板的说教“不屑一顾”。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辅导员对于残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区别对待,在工作方法上往往千篇一律,健全学生和残疾学生不能区别对待,特殊问题和普遍问题不能鉴别处理,导致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但胡子眉毛一起抓,效果不是很明显。

2残疾大学生辅导员思政队伍的建设

2.1深刻认识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重要性。恩格斯指出: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的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2]残疾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他们享有全面发展自己才能的权利,为残疾大学生提供上学的机会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从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对残疾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具体做法。对残疾大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政教育能够帮助残疾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满足其精神需求,帮助构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实现残疾大学生内心的平和,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从社会层面而言,科学的价值引领,正确的思政教育能够使残疾大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感受社会的温暖,消除其被社会边缘化的思想观念,帮助他们尊严生活,体面工作,回报社会,成为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才。高校辅导员要担负起培育学生、引导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3]2.2立足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对残疾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提倡以“非指导性教学”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潜能。首先,尊重学生的时代差异性和特性,认识、理解并接受残疾大学生90后、00后时代特性,结合时代特点开展思政教育。其次,提倡观念的融合、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融合,对残疾大学生时代性和自身特性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融合”,在残疾大学生的时代性特征基础上找到其与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点,在残疾大学生自身身心特点的基础上找到其与健全学生身心发展的融合点。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残健融合理念本身彰显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再次,思政教育中彰显人本主义“知情意行”统一的观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情感经验的作用,即从认知的改变到行为的改变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在于人的情感因素。最后,在残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践行“参与性管理”,不能因为残疾学生自身的身体机能的不便就“包办代替”,要给予残疾大学生充分的信任和放手,让残疾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2.3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注重残疾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与培养。笔者在一所残健融合的高等职业学校工作多年,从工作经历来看,较普通大学生而言,残疾大学生有更多的负面情绪,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他们普遍存在焦虑、孤独和自卑的情绪,依赖心理较为严重。就残疾类别而言,视力障碍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但敏感和偏激;听力障碍学生视觉敏感性强,但自我情绪的管理能力较差;肢体障碍学生,则存在更多的自卑情绪,对自我的认识存在偏差,自我接纳程度较低。基于此,残疾大学生的辅导员工作,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用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技巧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指导和引领残疾大学生精神上的独立,协调残疾大学生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的协调发展,针对残疾大学生开展自信心、生命教育、价值观教育、社会融入能力的培养等,以提升残疾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2.4领会“自媒体”“微时代”的时代特点,把握住残疾学生意识形态总开关。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自媒体”“微时代”给我们的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智能移动互联产品在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简单”“方便”,随之而来的还有大学课堂上的“低头族”“手机族”。另外,“微”信息具有传播迅速性、内容的多元性、表述隐匿性的特征,很多时候让我们的辅导员感到“措手不及”。其实,我们还应该看到,“微”信息同样具有可控性的特点。因为残疾大学生的校园网络舆情涉及的内容较为单一,探讨问题的主题也不够深入,一旦有突发事件的发生,学校相关部门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干预,很容易实现对校园舆情的正面引导。这就要求残疾大学生的辅导员们能够具有较高的媒体素养,对于媒体信息具有很强的选择、质疑、理解、评估和思辨的反应能力。首先,完善校园网络平台。对社会的热点和社会现象,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开展话题讨论、传播正能量的信息,保证舆论导向的正确定位。其次,辅导员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出发,主动占领学生媒体主阵地。残疾大学生辅导员要通过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主动利用好学生使用的新媒体平台,走进学生生活,与学生交流思想,畅谈国事,了解学生的观点,掌握思想状态,传递正能量。再次,锁定思政舆情的重点对象,开展特殊辅导。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益发展,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演说、对话都会被记录,通过对学生“网络话语”的串联、整合与分析,辅导员及时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做好学生服务管理工作。从而培养出阳光、自信、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EB/OL].www.gov.cn/xinwen/2017-10/05/content_5229685.htm

[2]弗.恩格斯.在爱北斐特的演说.1845年2月8日的演说[EB/OL].www.wyzxwk.com/Article/shushe/2010/07/163454.html

残疾大学生范文篇9

论文摘要:做好残疾人大学生的权利救济工作,对维护残疾人的利益、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拓展教育救济形式,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拓宽物质救济思路,积极采取有效政策;开拓就业救济途径,加强就业指导服务等是残疾人大学生权利救济的有效途径。

“权利是规定或隐藏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在走向权利时代的今天,学校和学生之间已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关系,更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虽然我国法学界早已就“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而法应当以权利为本位”达成了共识,但漠视甚至扼杀学生权利的现象仍时有出现。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由于残疾人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和残疾人群体中的极少数,他们的权利保护往往不能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以致成为影响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桎梏”。因此,做好残疾人大学生的权利救济工作,对于维护残疾人的利益、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残疾人大学生的权利现状

1、受教育权。早在1985年,原国家教委、计委、劳动人事部、民政部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高等教育招收残疾青年和毕业分配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应从残疾考生的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在全部考生德智体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应仅因残疾而不予录取”。《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二条、《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九条等条款中也规定:“普通高级中等学校、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再加上其他一系列有利于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各类高等院校接受残疾学生的人数逐年上升。从1990年至2000年普通高校招收近万名残疾人大学生,仅2003年进入普通高校的残疾人大学生就有3072人,进入特殊教育院校的有827人。尽管绝对数字有较大增长,但占当年高校新生的比例仍很低,不足千分之二,这与残疾人口占全国总人口5%的比例极不相称。仅以湖北省为例,据湖北省教育厅有关资料显示,“入学残疾考生由1996年的0.06%下降到20O4年的0.028%”,3J另外还存在残疾考生被降格录取或高分低就的种种不公平现象,有的高校甚至将残疾考生拒之门外。这表明,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物质帮助权。残疾问题是人类社会不能也无法回避的,对残疾人的重视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权的重要内容。残疾人群体是最困难的弱势群体,残疾人大学生是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经过顽强的拼搏,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幸运地接受了高等教育,但他们的大学生涯更加充满艰辛。许多残疾人大学生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他们有的父母也是残疾人,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生活境遇可想而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资助残疾人的工作已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像广西北海、辽宁鞍山等市已先后启动“扶残助学金”工程,但这项工作还不够普及;大多数高校对残疾学生都给予了一定的生活补助,或把残疾学生等同于贫困生在经济上给予适当的援助,但却鲜有高校针对残疾学生的特例政策;此外,各高校在为残疾学生提供无障碍设施方面还很欠缺,如很少或没有专门供轮椅通行的坡道、聋人交流所需的助听设备、可触摸的盲人标识和残疾学生的康复设施等等。

3.就业权。“一路蹒跚的残疾人大学生终于大学毕业了,但路却似乎更难往下走了,于是,在我们为他们举杯时,竟不知道是该庆贺、祝福还是无奈的安慰。”他们即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他们迫切想得到一份工作,一个就业岗位,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来实现自身价值,回报社会。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Et益突出,残疾人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试想同一个工作岗位,身体正常的毕业生还挑不过来呢,哪儿还会轮到残疾人大学生?应该说我国在解决残疾人就业,特别是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从法律体系的建立到组织依托再到政府的主导作用,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高校特别是特殊教育院校一方面在设置专业时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学习特点和身心优势,把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把职业技能培养作为主要教育内容;另一方面也重视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积极与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合作,通过举办专场人才招聘会等形式,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帮助残疾人大学生通过双向选择,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目标。但是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层次低下,专业对口率较低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通过对武汉高校2004届15名残疾毕业生的就业档案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除两名残疾人考上研究生以外,其余13人中只有4人找到了较为稳定的工作,另外9人一出大学校门就成了“无业游民”,而在已经找到工作的4人中,有3人抱怨自己的工作岗位不够理想,所找的工作和自己当初理想中的职业相去甚远。

除了上述权利外,残疾人大学生容易受到侵害的权利还有隐私权、获得公正评价权等等。残疾人大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加上自身生理上与正常大学生的差异,他们承受着强烈的自尊与极度的自卑相冲突的心理压力,害怕遭到别人耻笑,但有的老师和同学却不分场合“指指点点”、甚至“津津乐道”,这实质是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他们在获得公正评价权、优先权等权利的享受方面往往也存在着一定的瑕疵。

二、残疾人大学生的权利救济途径

有救济才有权利。“救济,包含救助和接济的意思,一般指为陷入危难之中的人提供物质、精神、道义上的帮助。”残疾人大学生的生活境遇是如此的不尽如人意,残酷的现状让人忧虑,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结合法治社会对人的自由和权利终极关怀的理想目标,与之相对应的是建立完整、统一、有效的残疾人大学生的权利保障体系。

1.拓展教育救济形式,大力发展远程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残疾人对教育的需求也Et益增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渴望得到更高层次和更高质量的教育。党和政府也一直关注着这一特殊群体,残疾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含特殊教育)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但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对残疾人求学的限制,让更多的残疾人接受更加良好的教育呢?笔者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结合社会需求和残疾人的特点,将远程教育引进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不失为一种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有效途径。当然,残疾人远程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来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面授为辅。平时学生在靠近的学习点或在自己家中,利用文字教材、录音录像教材、VCD光盘、CAI课件以及网上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向教师提问,并得到课程辅导教师、网上义工或智能答疑库的辅导答疑;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网上BBS课堂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实现教学互动。采取远程教育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可以较大限度地避开由于身体和生理缺陷给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带来的制约,能够为残疾人提供比较灵活、便利的接受教育及终身学习的机会。通过网络,残疾人可以真正实现足不出户接受各种类型、各种层次教育的愿望,进而有可能满足重度肢残、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视力残疾等残疾人的不同学习需求。

2.拓宽物质救济思路,积极采取有效政策。一年一度的“助残Et”活动,让残疾人大学生“暖在心里”,但长效不足。由于大多数残疾人大学生本身就是贫困生,他们更需要来自全社会的关注和扶持,政府、社会和学校应多管齐下,积极采取有效政策,进一步拓宽物质救济思路,切实维护残疾人大学生群体的物质帮助权。政府应给予在校残疾人大学生以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学校及社会公共机构要建立残疾人大学生特例奖学金、助学金,甚至可免除其部分或全部学杂费用,此外还要在保证物质帮助权实现的司法途径方面提供可能的帮助。另外,由于高校残疾人大学生总数少、分布零散,且残疾类别、残疾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很难在为残疾人大学生提供无障碍设施方面做到全面照顾,政府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或者是设施专项投入,让残疾人大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学校的关怀。

3.开拓就业救济途径,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对残疾人大学生来说什么最重要?不是同情,而是一条路,一扇门,一个能真正实现他们人生价值的舞台。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残疾人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亟须完善;残疾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需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亟待改善。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可操作性。《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事业组织、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其中的“按一定比例”弹性过大,不利于具体执行和监督,削弱了应有的保障作用。另外,法律规定的制裁措施较少,执法措施不力,程序性立法不完备,相关的法律责任难以界定。因此,应由国务院以执行法规的形式制定实施细则,并进一步细化有关部门的义务,加强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例如:山东省泰安市在安排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方面就明确规定,企事业单位录用残疾人和残疾人大学生的比例,一般应在1.5—7%之间,并规定少录用一名罚款多少,多录用一名奖励多少,执行情况就较好。

残疾大学生范文篇10

关键词: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因素;保障策略

一、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一)残疾大学生自身择业观存在不合理。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对于毕业后的岗位选择、规划存在模糊的认识,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适合、喜欢或者说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哪些工作,但谈到未来工作环境、薪酬、内容确要求甚高,可以说是目标明确,如,工资大于五千,不加班、不熬夜、工作轻松无任务、每逢节假日休息,完全是想象主义,与实际毫不结合。因此,当前导致残疾大学生就业面临困境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来自于残疾大学生自身过于传统、保守的择业观以及对自身不合理的就业期望值。虽然也有部分学生为追求梦想的实现,在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或是放弃大企业工作机会,到更具发展潜力的中小民营企业中去发挥自身的能力。但与其相比,更多的普通残疾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国企单位,将择业的选择对象放在对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的报考方面,希望通过考取公务工作,来谋求未来长时期工作的安定。但这些都需要学生在毕业后经过长期的考试准备以及漫长的考试结果公示、面试、审查等待时间,往往一般的学生都积累一定就业经验,顺利实现就业一年时间,这些报考的学生还处于等待阶段。加之近年来我国采取紧缩的公务用人政策,公务员招考人数呈逐渐递减的趋势。这就造成了成功考取公务人员的学生比例逐渐降低,一旦落榜,不仅又要重新开始面对就业选择,与应届生相比自己的年龄条件处于劣势,与往届生相比又缺乏工作经验,从而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就业的实现。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身在大学阶段得到了众多教师、同学的认可,表现优异,来到社会上也理应受到企业的重视,从而一心寻找大企业工作机会,甚至在进入大企业之后,对上级没有委以重任而心存不满。

(二)社会文化欠缺包容性。就残疾大学生就业而言,社会文化包容性的欠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长送孩子外出求学读书的目的,大部分是出自于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传统观念,很少考虑孩子的个人成长。进而最终导致个别家长以工资多少、工作环境好坏、待遇高低、所在城市级别等来评价一个学生是否有出息,完全忽略了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个人素质水平的提升;二是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一被人们耳熟能详的开放择业观,仿佛只是停留在口头,社会对于残疾大学生放弃高薪职业,选择从事基层工作的态度,大多是不认可的,认为是对人才的浪费。如,最近再一起引起社会高度热议的北大才子陆步轩,在年近50岁又再次放弃铁饭碗,重操卖肉旧业,一时之间社会褒贬之声不绝于耳;三是不健全的社会就业保障体系,使得那些选择在外地工作的毕业生,由于外地户口的限制,不能与本地户口残疾大学生一样,享受到同等的社会普惠政策。外地残疾大学生短期内在无法解决户口问题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回家或是到那些政策较为宽松的地方进行就业。总之,社会包容性的欠缺,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学生最初的就业梦想,使学生不得不为了满足他人的眼光,而对自己的就业观、就业类型作出“社会化”的调整。

(三)社会人才供需方面的问题。社会人才供需问题,包括人才供给与需求。一是在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下,高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总数呈历年上涨趋势。这使得原本就激烈化的社会就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从而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加之,高校各专业的不合理性调整,使得高校的学科教学内容远远滞后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知识结构难以满足社会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即便是一些学校能够保证其培训人才知识体系的先进性和合理性,但竞争能力不强、社会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工作态度不端正等教学之外的内容,仍然是目前高校残疾大学生的硬伤。二是高科技在产业中的应用有效推动了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机械化代替了传统的人工,一些生产企业为调整产业结构,甚至多次作出裁减员工的决定,相比较那些一般人才,企业更需要那些能够灵活运用机械化的高精尖人才,但那些人才毕竟是少数的,大多数还是那些不出众的普通人才。岗位数量的减少、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之间的矛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发激烈。此外,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由于经济、交通、资源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难以吸引大量的投资商来到本地进行商业开发,就业机会的稀缺也直接导致了本地区对人才吸引力的降低,从而导致本地区残疾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愈演愈烈化发展。

二、残疾大学生就业的保障策略

确保残疾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实现就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实现,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更是关乎政府、学校、社会各界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残疾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构建需要集多方力量构成合力,来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性措施,为其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一)完善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残疾大学生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实现就业的重要条件。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在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共同作用之下,由于学生个体不能与就业环境实现良好互动而产生的结果。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就应当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充足的心理准备下踏入社会,缩短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时间,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到社会工作环境中去,帮助残疾大学生顺利成长,实现就业。具体而言,一是教师全面普及学生的心理知识,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二是教师应加强心理调节技能的锻炼,使学生掌握调节心理的方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实现心理素质的提高;三是教师应根据残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教师应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关注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变化,根据学生的求职心理,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状况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身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及时纠正求职过程中的不良心态,正确对待求职中的苦难与挫折,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创新就业方式。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人才数量激增的社会现状,面对社会有限的人才需求量,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转变传统就业思想,创新就业方式,以创业代替就业,已经成为时下残疾大学生的新选择。特别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作为信息化网络时代重要产物的电子商务,不仅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方式,而且其低门槛、低投入的创业优势,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其行列中去。为此,高校创业教育也应该认识到电子商务的优势,关注时下热点潮流,通过对电子商务创业模式的研究,结合本专业特点,将电子商务应用到本专业的创业实践教学中去,来革新学生创业理念、拓展学生创业途径。如,时下流行的微商、淘宝网店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电子商务创业形式。此外,基于电子商务模式的特点,其可能涉及到销售信用、行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为此,为保障残疾大学生的电子商务创业行为能够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进行,其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从政府的角度而言,要注重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为电子商务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并应积极完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的程序加以规定,保证电子商务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此外,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市场的监管,对市场上的不良竞争行为和贸易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为残疾大学生的电子商务创业行为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三)推动残疾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就业能力的协同提升。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不仅要求残疾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而且也要求残疾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因此,高校残疾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开展,需要将就业观念教育与就业能力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是从就业观念方面来看,高校就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残疾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残疾大学生群体也已经真实看到和感受到了自身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因此,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成为高校残疾大学生就业教育中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然而事实上,残疾大学生群体却普遍具有着就业价值观模糊,并过度看重短期利益在自身择业中的地位。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了残疾大学生很难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找到明确的方向并获得长远的发展,因此,高校就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残疾大学生对自身作出客观的认知与评价,并做好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重视引导学生重视自身职业选择与自身特长和爱好的结合,从而确保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潜力;二是从就业能力方面来看,高校就业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其中,表达能力能够对学生所具有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直接的反映,这项能力也是现代社会中用人企业所重视的基础能力之一。在这项能力的培养中,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或者开展专项课程来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自身表达能力的机会,并推动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则是学习型社会对残疾大学生素养提出的重要要求,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因此,高校应当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则是学生在就业之后所必备的能力之一,这是因为许多工作的完成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只有如此,才能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为此,高校有必要组织学生参与一些集体性的社会活动,或者鼓励学生在假期进入企业直接体验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从而促使学生学会更好地融入集体、求同存异。

作者:张洪杰 单位:长春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吕卫华.就业实现中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融合[J].商业时代,2006,25

[2]杨鉴淞,刘严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