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和技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17:21:22

科学和技术论文

科学和技术论文篇1

新的科学技术将人类不断带入新的时代,然而艺术则不断使这个时代变得更加丰富。科学与艺术作为人类生活的物质与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固然也成为当今研究者研讨的热点了。设计艺术是两大要素的对立统一,即功能合理性所依托的科学技术和审美所依托的艺术。无论哪一种设计风格或设计产品,它的最终服务对象和使用者都是人,人的需求一端连着科学技术解决实用性的问题而另一端则连着艺术创造解决审美问题,综合起来就是设计艺术。科学技术与艺术可以说是一对双胞胎,并以实践为纽带相互影响,并肩发展。科学技术是设计的基础,而设计是科学技术实现为人类服务目标的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会直接影响设计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造就了设计的大环境,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背景、环境状况的种种改变,都会影响着设计师的选用材料、设计风格、设计方法。随着方法、材料、工具的改变与变化,科学技术对设计活动产生着直接影响。

二、科学技术与设计艺术的交织展

2.1科学技术与设计艺术的交织

技术与艺术自古以来就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近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与设计都是联系紧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的。设计是“艺术化的造物行为”,它与科学技术一样,都需要创新,这样制作出的物品才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心理与使用需求。如西汉长信宫灯:宫灯灯体为鎏金,双手执灯静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由头部、右臂、身躯、灯罩、灯盘、灯座6个部分分别铸造组成,头部和右臂可以组装拆卸,便于对灯具进行清洗。宫灯部分的灯盘分上下两部分,刻有阴阳家的铭文,可以转动以调整灯光的方向,镶嵌于灯盘沟槽上的弧形瓦状铜板可以调整出光口开口的大小来控制灯的亮度。右手与下垂的衣袖罩于铜灯顶部。宫女铜像体内中空,其中空的右臂沉积于宫女体内,不会大量散逸到周围环境中,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可以说长信宫灯非常符合现代人体工学和以人为本的概念,在环保功能与光学照明方面的设计运用。20世纪以来,科技文明的进步,使得科学与技术、艺术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提高了。21世纪后现代艺术设计要求设计师要更科学、更理性的去创造与认识一切,这样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成为设计师设计创造的更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所以说现代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兄弟关系。比如现代一个不懂计算机技术的设计师很难展开他的设计活动,或者说不用计算机的辅助,会在速度以及效果图上落后于其他熟练操作各种辅助软件的设计师。又比如即使是在传统绘画方面,也面临着在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作为一个现代的艺术工作者,既要有返璞归真的思想也要有勇于创新的勇气,不能单一的去追求某个方面,否则就会走进思维的死胡同。

2.2科学技术推动艺术设计的发展

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生活与生存需求,与设计的目的几乎相同,同样都是为人而设计。设计艺术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创造更新、奇、异的效果。科学技术同样也离不开艺术,因为他需要艺术的外壳来包装自己、推广自己、以最快的方式得到大众的认可。所有的艺术都离不开日益更新的科学技术,有了新技术的血液注入,传统的艺术形式才能够得到继承的同时被完善和发展,从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但是由于活动的种类与规模的不断拓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大面积自然的过度开发。所以人类开始重新思考正确的发展模式,通过创新新能源或改进原有能源技术从根本上进行治理,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等。在七十年代,格鲁斯在德国首先提高了再生循环处理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就是生态设计,也称为绿色设计或生命周期设计,这是一种新的设计观念,是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中,进而帮助设计决策方向。如今,人们开始进入“数字化”的时代。从前的二维设计状态不断地受到三维四维设计的冲击,设计师在不断探求新的领域,而受众也在不断尝试接受新的设计状态。由于技术的支持,艺术家的思维也延续到其他领域中去寻找突破的灵感。所以说“数字化”时代的科学技术为艺术设计创造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的造型基础,现代艺术设计也逐渐由传统设计方向向“数字化”方向转变。

科学和技术论文篇2

    想挑战超人类主义所提出的概念,此概念试图补全那件仍只是半成品的人类改造工程。作为回应,笔者简单概括了一下《赫西奥德和埃斯库罗斯》中关于普罗米修斯神话的两种解释,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运动医学的道德局限。以此总结为一条平淡无奇的提示:人类是凡胎俗骨的,面对疾病和死亡的脆弱无助是远非人类自身可以克服或消除的,这代表了在道德以及普通医学,特别是运动医学这两方面的自然局限。

    二、生物医学技术与体育科学的发展

    把现代社会实践归结为科学问题很容易,同样,设想一种特定的科学技术,例如电脑技术来举个范例也不难。将技术与工具制造联系在一起,使我们又开始怀念起那些被闲置的工具。“技术”一词有一个古老的过去,它来源于两个希腊字技艺和徽标。技艺是指那种技巧——“实用知识”参与决策的事情,而通过标识恐怕只是推理的一种形式,旨在了解其性质或从事物中得到我们所认可的东西,它实际上是由亚里士多德创造出来的,“技术”的意义最初指修辞学的技术技能——标志字面上的技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把科学和技术的概念混为一谈的做法并不少见。事实上,至少在英国,体育科学家就经常把他们的研究活动和本来该称作体育技术的事物混为一谈。目前,哲学领域的科学家早就明确区分了理论(科学)和应用(技术),但这一区分并没应用到在对体育的自然研究中。在日常交谈中,把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是比较困难的。事实上,体育科学家经常把他们的体育项目和确切的应该称为“运动技术”的概念混为一谈。当今的科学哲学家已经可以把理论学(即科学)和应用学(即技术)明确区分开来了,尽管在体育运动的理论科学领域,这两个概念依旧难以区分。在此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医药领域和体育科技可以很简单的获得运用,通过理论知识到实践性知识再到设备与材料的步骤,分别得出医药和体育的目的。如果以上都可以获得实现的话,那么他们的显着特征就应该是一个“目的--结果”的结构。科技就可以被认为是利用目的去得到一个被选择好的结果。

科学和技术论文篇3

1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占据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主导地位。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中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分别名列前三位,占据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主导地位。排在后面的依次为信息与系统科学、地学、数学、天文学和力学。除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三个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为正外,其他五个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均小于零,表明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的多数学科的科技发展低于整体水平(见表1)。 表1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序生物学 1.7461 0.98206 1.79619 1化学 0.87113 1.18576 0.83031 2物理学 0.81642 1.32005 0.76775 3信息与系统科学 -0.41952 -0.77932 -0.37558 4地学 -0.54201 -0.6447 -0.52783 5数学 -0.71232 -0.20092 -0.7645 6天文学 -0.88765 -1.14172 -0.84543 7力学 -0.87214 -0.7212 -0.8809 8 2)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的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但与北京差距明显。 在自然科学八大学科中,上海除地学外,其他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进入前三名,其中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六个学科在大陆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信息与系统科学国际科技论文数排在北京、湖南之后,名列第三(见表2)。虽然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位居前列,但与北京相比,差距明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天文学外,上海其他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不足北京的1/2。在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力学、物理学、化学、信息与系统科学、天文学和生物学有明显优势,数学与地学国内科技论文未能进入前三名(见表2)。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数学外,上海其他学科国内科技论文均不足北京的1/2。 表2 2001年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数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 nbsp; 江苏 湖北力学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上海 陕西信息与系统科学 北京 湖南 上海 北京 湖北 上海物理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安徽化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江苏天文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上海地学 北京 湖北 江苏 北京 江苏 湖北生物学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广东 上海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3)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是制约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 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效率,就其实质而言,是新的知识在一个系统中创造、流动和利用的效率。它取决于诸创新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互相之间相互作用的效率。而决定创新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互相作用则取决于经济科技制度的安排,政策体系的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和创新文化的氛围。建设知识创新体系,提升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能力的关键是通过制度、政策和环境的作用,提高创新各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达到创新目标的要素间的互动。从本质上看,创新体系是由存在于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关于科技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与交流所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之间的互动作用直接影响着创新的成效和整个经济体系。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循环流转。表3所示上海自然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2/3左右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成为制约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速知识流转、战胜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中的系统失灵是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知识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长期任务。 表3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数 项目参加人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114 343 275 5122与国内高校合作 127 305 221 7258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107 243 17 7 2526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38 127 118 2360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915 2103 1895 25427独立完成 2545 4408 2707 32311其他 26 124 102 1384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2。 2 上海工程与技术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学科在国内的比较优势。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20个学科的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包揽了20个学科的第一名,上海只有材料科学、冶金与金属学、机械与仪表、动力与电气、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土木建筑、交通运输9个学科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上海能源科学技术和环境工程两个学科国际论文排名第三(见表4)。 表4 2001年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 北京 河北 山西 北京 陕西 江苏测绘科学技术 北京 四川 陕西 北京 湖北 江苏材料科学 北京 上海 辽宁 北京 上海 陕西矿山工程技术 北京 江苏 湖南 北京 湖南 江苏冶金、金属学 北京 上海 辽宁 北京 辽宁 上海机械、仪表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江苏 陕西动力与电气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湖北 陕西能源科学技术 北京 湖北 上海 北京 山东 黑龙江核科学技术 北京 安徽 &nb sp; 四川 北京 四川 甘肃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陕西 上海计算技术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上海化工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江苏 上海轻工、纺织 上海 北京 四川 北京 广东 上海食品 北京 江苏 广东 广东 浙江 江苏土木建筑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江苏水利 北京 湖北 江苏 湖北 北京 江苏交通运输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湖南航空航天 北京 陕西 黑龙江 北京 陕西 江苏环境 北京 江苏 上海 北京 江苏 上海安全科学技术 北京 湖南 安徽 北京 湖南 江苏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20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有18个学科排名第一,只有食品和水利分别由广东和湖北名列第一,而上海只有9个学科进入前3名,其中材料科学、土木建筑、交通运输3个学科名列第二,冶金与金属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轻工与纺织、环境工程名列第三(见表3)。 2)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占主导地位的学科。 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8个学科依次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机械与仪表、航空航天、材料科学、化工、计算技术、动力与电气、交通运输。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最为薄弱的5个学科是测绘科学与技术、水利、矿山工程技术、安全科学技术和食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3的学科科技发展的主 成分得分小于零,表明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60%的学科科技发展低于平均水平(见表5)。 表5 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序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2.93105 2.48946 2.96681 1机械、仪表 1.38674 0.06872 1.29458 2航空航天 1.16586 -0.81414 0.98384 3材料科学 0.57576 1.29195 0.67626 4化工 0.61197 0.94682 0.66216 5计算技术 0.35117 1.86971 0.51358 6动力与电气 0.49477 0.42028 0.50252 7交通运输 0.45473 -0.19787 0.40005 8土木建筑 -0.32659 0.6906 -0.23377 9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 -0.26822 -0.66067 -0.31811 10冶金、金属学 -0.46472 0.25968 -0.40773 11轻工、纺织 -0.46716 -0.475 -0.47954 12环境 -0.69617 -0.31043 -0.67619 13核科学技术 -0.72349 -0.79265 -0.75082 14能源科学技术 -0.79072 -0.50098 -0.78198 15食品 -0.76882 -0.90066 -0.80184 16安全科学技术 -0.81005 -0.84276 -0.8 3462 17矿山工程技术 -0.8642 -0.85314 -0.88633 18水利 -0.89218 -0.8347 -0.91028 19测绘科学技术 -0.89975 -0.85423 -0.91858 20 3)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论文产出与北京差距悬殊。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国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排在前3名的11个学科中,除材料科学与土木建筑两个学科外,冶金与金属学、机械与仪表、动力与电气、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交通运输、能源科学技术和环境工程9个学科的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不足北京的1/2。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进入前3名的9个学科,除材料科学、轻工与纺织两个学科外,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冶金与金属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环境工程等7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均不足北京的1/2。 4)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任务。 表6所示上海工程技术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70%左右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成为制约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任务。 表6 上海市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参加人 项目数 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201 3341 2169 74523与国内高校合作 437 1762 1415 21865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644 3021 1745 24587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94 854 608 19073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1431 4551 3454 52744独立完成 6934 22836 15879 219665其他 293 1592 1198 10703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5。 3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农学和水产学占据上海农业科学领域中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主导地位。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农学和水产学,林学、畜牧与兽医科学相对薄弱(见表7)。 &nbs p; 表7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名农学 1.21943 1.45978 1.26327 1水产学 0.28854 -0.26992 0.2164 2畜牧、兽医科学 -0.3714 -0.38479 -0.37749 3林学 -1.13657 -0.80507 -1.10218 4 2)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与国内先进地区有相当差距。 在农业科学领域4个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农学和林学、甘肃的畜牧兽医、湖北的水产学国际科技论文排名第一,上海在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无一进入前3名(见表8)。在农业科学领域4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农学、浙江的林学,江苏的畜牧兽医、山东的水产学国内科技论文排名第一,上海在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无一进入前3名(见表8)。无论是国际科技论文、还是国内科技论文,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与国内先进地区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表8 2001年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科技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农学 北京 浙江 江苏 北京 江苏 浙江林学 北京 黑龙江 安徽、福建、 浙江 北京 福建 广东、陕西畜牧、兽医科学 甘肃 云南 北京 江苏 北京 甘肃水产学 湖北 山东 广东 山东 广东 福建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4)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 表9所示上海农业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64%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加强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表9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数 项目参加人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24 46 &nbs p; 38 229与国内高校合作 25 72 45 613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48 86 68 442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2 5 4 18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69 124 99 506独立完成 312 420 269 3716其他 9 8 3 25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3。 4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但与北京仍有相当差距。 在医药科学领域6个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四个学科排名第一,上海的药物学和特种医学两个学科排名第一。此外,上海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排名第二,中医学排名第三(见表10)。在医药科学领域国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除药物学和特种医学外其他4个学科与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 表10 2001年医药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预防医学 北京 浙江、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基础医学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药物学 上海 北京 江苏 北京 广东 上海临床医学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中医学 北京 云南 上海、江苏 北京 广东 江苏特种医学 上海 北京 广东 北京 陕西 上海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包揽了6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的第一,上海除中医学国内科技论文未进入前三名外,预防医学、基础医学、药物学、临床医学和特种医学国内科技论文均排名全国第三(见表11)。在医药科学领域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6个 学科与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学和特种医学国内科技论文不足北京的1/2。 表11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名临床医学 1.495 1.583 1.56579 1药学 0.89727 -0.15227 0.79183 2基础医学 -0.33507 0.84777 -0.246 3中医学与中药学 -0.21555 -0.8431 -0.27284 4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0.69136 -0.64275 -0.70052 5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1.1503 -0.79264 -1.13826 6 2)上海医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药学。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药学,中医学与中药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科技发展相对薄弱。 3)知识流动不足是影响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制约因素。 表12所示上海医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85%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加强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表12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参加人 项目数 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37 124 114 7510与国内高校合作 142 258 170 1607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113 234 171 1921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6 10 7 119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97 195 166 2343独立完成 3074 4857 3192 20038其他 139 125 100 724

科学和技术论文篇4

1 引言

1.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以下简称报告、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 本标准适用于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他形式。

1.3 本标准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报、便览、备忘录等,也适用于技术档案。

2 定义

2.1 科学技术报告

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2.2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沦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2.3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3 编写要求

科学和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 文科生;科技素质教育;科学技术学;开放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4—0064—03

目前我国高校文科生的科技素质普遍不高,近八成的文科生对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世界重大的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不了解,对我国的科技现状以及我国重大的科技计划也不知道。笔者以为,造成文科生科技素养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的问题。很多文科生表示,他们希望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且认为在当代社会不懂得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对自身的发展非常不利,但他们缺乏系统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现状的机会和条件。

学术界关注更多的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问题,而对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不高的现象缺乏关注。建议在高校要为文科生开设《科学技术学》(SST,Sci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体系(这一学科名称的提法参照“社会科学学”的提法),通过在教学方法上实行改革,提高我国高校文科生的科技素质。

1 国外文科生的科技素质培养模式

在欧美发达国家,文科大学生的科技素质课程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文理交叉学科。从20世纪70—80年代起美国许多大学都设有文理综合课程。如美国洛厄尔大学就开设有“技术、社会和价值”课程,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有理学院教授、历史学教授和社会学教授。这一课程吸引了许多文科生的注意,取得了很大成功。

2)欧美很多高校开设了一种称为STS(Sci—ence,Technology and Soeiety,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课程,而S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y,科学技术研究)是一种文理交叉学科的培养项目。这一培养项目兴起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随后加拿大以及英国等国的著名高校也开设了这种专门从人文科学角度研究科学技术的培养项目,这一项目提供具有文理交叉学科性质的STS学士学位以及硕士、博士学位,而学生的来源则是文科生或者理工科学生。其中STS项目的学士学位是第二学位。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等有STS培养项目的高校来看,它们的STS课程并不承担文科生普及科学技术常识的任务,但这一培养项目无疑对文科生科技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我国目前高校的STS课程体系可以说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现有的课程也是为培养哲学专业或者政教专业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服务的。

2 文科生科技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

我国高校的文科生是高中阶段文理分科后进入大学的,科学素质不高并非是他们自身的原因。在美国,高中阶段有一门必修课就是《科学技术导论》(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或者简称为科学课程(Science),是一门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平行的课程,其实质就是一门现代科学技术素质的培养课程。对我国的大学文科生而言,他们也迫切需要有这样一门课程来弥补他们在科学素养方面的不足。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建议为文科生开设《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

这一课程体系由《科学技术史》、《现代科技概论》和《科技价值论》3个模块组成(如表1所示)。

上述3个教学模块和两个教学平台构成了《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的目标就是提高大学文科生的科技素质。三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交叉,共同形成了培养文科生科技素质的科学知识网络。3个教学模块的分工是:《科学技术史》模块主要揭示科学技术的本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发生的文化与社会历史背景。其基本内容有:古代科学技术、近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近代技术的全面发展及第二次技术革命、中西近代科学技术比较等;《现代科技概论》模块主要是为文科大学生普及现代科技知识,对他们实行“科学扫盲”。基本内容有:新材料技术、能源科学技术的创新、信息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现代生物工程、环境科学技术等;《科技价值论》模块的主要目的是要让文科大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领会科学技术的价值。其基本内容有:科学技术的方法论价值、科学技术的认识论价值、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科学技术对政治及法律的影响等。

《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的3个模块有如下几个特点:(1)综合性。单一的知识结构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全球文理交叉学科的大量涌现正是顺应了大科学时代知识综合化的趋势;(2)层次性。《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的3个模块是分层次的。《科技史》模块为文科生描绘整个科学的轮廓,是表观层次;《现代科技概论》模块则描绘现代科学技术的全景,是中间层次;《科技价值论》模块则是在前两篇的基础上的应用和提升,是核心层次;(3)时代性。《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的后两个模块围绕前沿性的科学技术,分析其深刻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4)开放性。《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不是一个知识封闭体系,它追踪现代科学技术、历史学研究、哲学研究乃至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更新知识内容。

3 《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对文科生的意义

科学和技术论文篇6

关 键 词:技术科学;技术;技术哲学

前苏联以及现今俄罗斯的重工业技术和军事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究其原因我们不能 回避其发达的技术科学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实早在前苏联时期,学者们就对技术科学 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其相关研究具有鲜明特色,不但代表了前苏联技术哲学的主要 成就,也极大丰富了当今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技术哲学体系。

一、 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研究背景

前苏联和俄罗斯的科学技术哲学是世界技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指导思想、研究纲领 和研究重心都与中国和西方科学技术哲学有着显著的区别,因而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 哲学界特别关注的研究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我国学者在前苏联自然科学的哲学问 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作为前苏联科学技术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哲学 的研究却大相径庭。之所以存在上述状况是因为,一方面,正如俄罗斯学者指出的:“哲学显 然很晚才开始研究技术现象。……相对于实践认识和实践理性,哲学更偏好理论认识、理性 和理论规则,显然,这种偏好成为哲学很晚才转向思考技术现象以及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的一个原因”[1]。的确,相对于其他哲学分支学科,技术哲学本身起步较晚,现代技 术哲学就其本身而言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发展也不是很完善,诸如技术的本质 、技术是否是价值中立的焦点问题,以及技术哲学的奠基人物和奠基性著作还没有形成压倒 多数的、相对统一的观点。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前苏联时期的技 术哲学往往被视为资产阶级哲学加以批判。苏俄技术哲学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那时“п.к .恩格迈尔(п.к.энгельмейер)在自己的小册子《19世纪技术的总结》(1898 )中提出了技术哲学的任务。同时他的许多著作被用德语出版”[2]。但是,自1917 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前苏联技术哲学研究开始转向一个特殊时期。正如俄罗斯学者所评论的: “技术哲学在俄国的命运非常悲惨。关于技术哲学必要性的思想,是由п.к.恩格迈尔提出 的。п.к.恩格迈尔是俄国工程师,他是技术哲学第一个研究纲领的提出者,这个纲领于1912 被提出来。1929年,当恩格迈尔不得不再次号召建立技术哲学时,他遇到的是不理解和公开的 反对。恩格迈尔在《我们需要技术哲学吗?》一文中发展了技术哲学重要性的思想。而在这 个杂志的同一期中还收录了б.马尔科夫(б.марков)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技术哲学 遭到批判-‘现在没有,以后也不可能有独立于人类社会和独立于阶级斗争之外的技术哲 学。谈技术哲学,就意味着唯心主义的思考。技术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的概念,而是唯心主义的 概念’。从这时起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把技术哲学斥为唯心主义,在苏联哲学界已成定论 ,尽管马克思就是19世纪有兴趣从社会—哲学方向研究技术的一个创始人”[3]。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技术哲学”的提法在前苏联时期被禁止,但是对于“技术”的哲学 思考在前苏联却从未停止过。那时(也包括现在)有一大批学者长期致力于技术哲学问题的研 究,其中比较重要的人物有:в.м.罗津、в.г.高罗霍夫(в.г.горохов)、г.м. 塔夫里江(г.м.тавризян)、г.и.舍梅涅夫(г.и.шеменев)、и.т.弗 罗洛夫(и.т.фролов)、в.в.切舍夫(в.в.чешев)和в.с.斯焦宾(в.с. стёпин)等人。他们的研究成果颇丰,而且具有不同于西方技术哲学的典型特色,因而 这些人的思想和成果成为我国学者和西方学者极为关注的研究课题。

в.м.罗津等在《技术哲学:历史与现实》一书中曾写道:“苏联时期对于技术的研究开始于 世纪初(指20世纪初-笔者注)。由于п.к.恩格迈尔,技术哲学在俄罗斯获得极大发展。 后来在我国,这一学科被视为资产阶级科学而被禁止研究。但是却发展起一系列研究或讨论 技术不同方面的学科,并且,如今它们被部分地纳入到技术哲学中来。首先就是技术史。…… 研究技术的第二个领域被称为‘技术的哲学问题’。恰恰在这里讨论了技术的本性和本质, ……第三个领域在苏联时期急剧发展-这就是技术科学的方法论和历史。虽然这门学科 属于科学学和方法论,但如今它们被包括到技术哲学中来。……第四个领域是设计和工程技 术活动的本性和历史。……正如我们已经发现的那样,如今这些研究领域不仅仅单独发展,而 且还处于技术哲学的范围之内。”[3]因此可以说,前苏联时期学者们把技术史、技 术的哲学问题、技术科学的方法论和历史、设计与工程技术活动的方法论和历史等问题不同 程度地纳入到技术哲学的研究范围内。在这四个组成部分中,对于技术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最 为充分,并且具有鲜明的俄式风格。

二、 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研究重心

前苏联学者非常重视对技术科学认识论的研究,这主要包括技术科学的起源、对象、结构、 功能、任务等问题,其中技术科学理论的结构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1. 技术科学起源的内外史要素

前苏联学者普遍认为:“技术科学是关于有目的地将自然物质和过程改造成技术对象,关于 构建技术活动的方法,同时也是关于技术对象在社会生产体系中起作用方式的特殊的知识系 统。”[4]关于技术科学的产生,前苏联学者们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技术科学的产 生有 外史和内史两方面因素。从外史方面看,人们的生活、生产(特别是机器生产)为技术科学的 产生和发展提出研究的课题,并决定技术科学的研究方向。从内史方面看,一方面,技术科 学是技术知识的系统化、逻辑化的结果,它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对象活动中所形 成的对习惯、概念、认识的思考和概括;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技术科学的产生源于对基础科 学的应用,是从基础科学中分化出来的;此外,还有一部分技术科学源于不同知识、模型、 概念和原则的大综合,是这些要素横向搭构的结果。

2. 技术科学对象的两重性

关于技术科学对象,前苏联学者们认为,技术科学对象具有两重性,即技术科学对象有“天 然的”和“人工的”区分。而且其中技术科学的“天然性”对应着技术与自然、技术与自然 科学的关系;而技术科学的“人工性”对应着技术与人、技术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正如в. г.高罗霍夫和в.м.罗津在《技术科学的哲学方法论研究》中指出的:“在技术科学中可 以统计出两个技术对象:自然的技术对象和人工的技术对象。……技术对象的人工性在于, 它们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它们的天然性首先在于,所有人造对象归根到底都是由天然的(自 然界的)材料制成的。”[4]而这种观点也得到а.н.鲍戈柳波夫(а.н.бого любов)的认同,他指出:“技术科学不仅与自然科学(这决定了技术科学的‘天然的’特 征)相联系,而且它还与经济学和人文科学有着不同的、极为重要的交叉(而这一点相对于它 的‘人工的’特征)”[5]。

3. 技术科学理论的三种结构要素

在对比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理论的结构时,前苏联学者认为,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 理论的结构均可分为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本体论模式、数学工具和概念工具,但其含义却有 很大差异。其中自然科学的本体论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想化实验中的理想对象的总和。而技 术科学理论的本体论模式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以数学描述为目标的函数图像;在工程对象 中进行的自然过程的连动模式;表现为构造参数和工程计算的结构模式,即研究对象的结构 。此外,在自然科学理论中,数学工具首先是为了实验计算,它们是建立和证明所获得的理 论知识的手段。而在技术科学理论中,数学则具有多方面作用:第一,用它来对工程对象的 结构和工艺参数进行工程计算;第二,用它来分析和综合技术的本体论模式;第三,用它来 研究发生在工程对象中的自然过程[6]。可以看出,技术科学理论结构中的三个要素 要比自 然科学理论结构中的要素更为复杂。其原因恰恰在于技术手段具有特殊性,它是主体和客体 相互联系的中介,而且它往往比自然科学理论更多兼顾实践的方面。

4. 技术科学功能的工程指向性

与此相联系,在对比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理论的功能时,前苏联学者认为,自然科学理 论的功能主要是反映自然过程,研究理论问题,以预测和描绘理论发展的未来状况。而技术 科学理论功能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对工程对象的技术结构和 工艺参数进行理想描述。而且技术科学理论功能的实验层次不仅仅包括实际上是以概括工程 师的工作经验为目标的结构技术和工艺知识,还包括特殊的实践方法知识。当前工程研究的 目的是:把在技术理论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形成实践方法的形式,提出新的科学问题。这些问 题是在建立工程对象的各个阶段中,在解决工程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而且它们将会传播到 技术领域当中去,以实现技术理论的功能[6]。

5. 技术科学任务的实践特征

技术科学与自然科学结构与功能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在科学领域中所担负任务的 不同。作为科学知识集合的自然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和研究新的自然规律,预测自然过程 的发展;而作为技术知识集合的技术科学的任务在于,从实践上利用这些自然科学成果,研 究自然规律在技术设备中的作用,以及运用知识和计算保障工程技术活动[4]。尽管 前苏联学者认为技术科学的任务在于实践,但是他们仍然强调不应将技术科学的形成与技术 科学在工程中的应用混为一谈。в.г.高罗霍夫和в.м.罗津指出,技术科学的形成与技术 科学应用于工程实践是有区别的:前一种情况说的是独立学科的建立,这意味着各种不同科学 知识、模型、概念和方法被应用于一定的研究对象,并建立起理想模式及其转换程序,形成现 有学科所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任务;而后一种情况指的是在解决具体的工程任务过程中,各 种科学知识、方法、模型和原理的系列化和组织化的过程[7]。

三、 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特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苏联学者习惯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四个角度分析自然 科学哲学问题,这一传统也影响到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即学者们往往从技术本体论、 技术认识论、技术方法论和技术价值论角度来研究技术科学的哲学问题。因此可以说“师从 自然科学哲学”是前苏联技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特点。

在前苏联学者看来,自然科学方法论之所以能够类推至技术科学领域是因为,自然科学和技 术科学都是科学的组成部分,因此较为发达的自然科学方法论当然可以成为技术科学方法论 研究的范例。这正如前苏联学者们指出的:“技术科学与自然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 在起源方面,还是在起作用的过程方面。技术科学最初的理论原理、认识客体和概念的方式, 恰恰是从自然科学向技术科学传递过来的;同样,技术科学自身科学性的规范、知识理论结构 的确立、理想对象的结构和数学化,恰恰也都是从自然科学借用到技术科学中来的。” [4]尤其针对技术科学的数学化,а.н.鲍戈柳波夫指出:“知识数学化的问题是历史 性的问题,从广义上讲,未必能够在科学史和技术史的框架之外去研究它。特别是相对于技术 科学,更是如此。多亏技术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紧密联系,才产生出将适合于自然科学的数学 化模型转移到技术科学中去的可能性,并且同样产生出利用自然科学数学化历史来了解数学 在技术知识发展中所起(或者说它应当起)作用的可能性”[5]。正是基于这一点,前 苏联学者更关注自然科学对技术科学和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的影响。

概括说来,前苏联时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通常只是在科学哲学的背景下研究 技术哲学,把技术哲学混同于规范的科学哲学的附属物,并且仅仅从自然科学知识附属物的 角度来研究技术。技术被归结为科学的附属物,而技术哲学则被归结为运用于技术知识结构 的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研究的简单附属物,这就是20世纪50至60年代的特点[1]。 如果说这一时期运用科学哲学手段研究技术哲学是自发的,那从20世纪70年代中 期开始,前苏联学者就开始自觉地借用科学哲学和科学学的方法研究技术哲学,特别是研究 技术科学的哲学问题。в.г.高罗霍夫和в.м.罗津在《技术科学的哲学方法论研究》一文 中指出:“虽然很早以前,技术知识的不同方面就引起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的兴趣,但只是 在最近五六年才开始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在这个方向范围内提出一个目标:就是用科学学和科 学方法论的手段来系统地研究技术科学。”[4]他们还补充道:“技术科学方法的特 点暂时揭示得还不太清楚。一方面,应当注意专业方法独特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广泛 地应用一般科学的认识方法(如分析、综合、模型化、实验)。”[4]在此不可否认, 分析、综合、模型化、实验等方法最先都是在研究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时成熟壮大起来的。

可见,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自然科学充当了技术科学的基础,因此我们不能脱离自然科学 孤立地研究技术科学;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技术科学相对独立的特点,正如前苏联学者鲍 戈柳波夫指出:“技术科学从本质上应当与不断发展的技术相适应,并且最佳的情况 是应当超前于技术。……技术科学、实用科学和基础科学是知识具体化和概括化的不同层次 。因此,技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能够变成实用科学(如果技术科学的应用范围超出技 术框架外),甚至变成基础科学”[5]。这表明,在技术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中,技 术科学应当具备先验的预测功能,而且技术科学、实用科学与基础科学之间存在着转换关系 。这是技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总之,通过上述研究我们能够看到,前苏联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是其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斯大林高压意识形态统治时期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成绩, 其相关问题研究(如技术科学的起源、对象、结构、功能、任务等问题)即使在技术哲学日 趋走向成熟的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大价值。

参考文献:

[1]от редакции. философия техники[j] . вопросы философии, 1993(10):24-26.

[2]стёпин в с, горохов в г, розов м а.философиянауки и техники[eb/ol]. (2006-06-20)[2007 -08-02]. http:∥www.philosophy.ru/library/fnt/11.html.

[3]розин в м, горохов в г, алексеева ию, et al. философия техники: история и совреме нность[eb/ol]. (2006-06-28)[2007-08-02]. http:∥www.philosophy.ru/ iphras/library/filtech.html.

[4]горохов в г, розин в м. философско -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технически х наук[j]. вопросы философии, 1981(10):172-178.

[5]боголюбов а н. математика и техни ческие науки[j]. вопросы философии, 1980(10):81-8 2.

科学和技术论文篇7

摘要:课程建设中首要的环节是课程建设的内容选择,其次是如何组织实施。分析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来选择技术应用型本科的课程建设内容;以“理论基础厚实、应用实践导向、理论实践融合、学会学习思考”来构建“抛锚式”课程组织实施模式。是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得以体现的基本要求和实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技术本科 课程建设 内容选择 组织实施 

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最近几年在我国新出现的一种教育形态,是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为期四年的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任何教育类型的独特性都要在课程中有所体现,任何教学改革和建设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上。 

一、技术应用本科课程建设的内容选择 

(一)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对课程建设的要求 

技术应用本科教育是以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亦可称之为“技术师”或“技术工程师”)为主要目标,简单来讲,技术应用本科教育就是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本科教育。其培养目标有两方面特征要求,一是人才培养要体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达到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学业标准要求;二是必须符合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特殊要求,即所培养的才必须是应用型的,具备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从培养目标转化到课程建设的要求,是通过对培养目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分析来实现的。 

技术应用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方面,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重,且注重理论知识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打基础。此外,这种理论知识也不同于传统的某种学科知识,它是指从各种技术活动中概括出的共同的理论知识原理、定律和经验知识所组成的系统知识体系,对此,我们称之为“技术学科”知识。 

在能力方面,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中除了要具备自主学习、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善于协作等基础能力外,还应重点突出具备以下能力:①具有将技术创造原型进行具体化设计并组织实施于生产实践的能力;②具有维护、监控实际技术系统,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实践问题的能力;③具有对基层技术员或业务员提供指导和咨询的能力;④具有在服务领域运用专门知识与技术向特定顾客提供全面或综合性服务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等。 

而在素质方面,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基本要素,即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素养,包括合格的政治素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二)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基本建构 

根据以上对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对课程建设要求的分析,笔者认为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构。 

1.通识教育课程——合格公民应有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高等技术教育当然也需要具备高等教育所拥有的所有特征。大学作为一个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场所,应当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备独立健全人格的、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遵守现代社会法律和规范的社会人。通识教育课具有许多重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功效,即经过良好组织的文化课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同时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通过这些课程,学生们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更加清楚的了解这个世界,并通过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比如人生的意义、什么是美,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人类精神文明所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好的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更好的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对周围世界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更好的理解这些工作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以及它们在整个社会的物质文化生产中处于怎样的位置。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们更好的、以更加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式完成将来的工作,使得他们具备对自己工作的反思能力,成为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走向管理的岗位,承担领导的角色。 

2.复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设置复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区别于高等职业技术专科教育的特点之一。这些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为将来解决专业领域内的问题提供科学原理方面的支持,帮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上理解专业领域内的技术问题。随着知识经济在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知识推进生产力不断增强的

编辑整理本文。

过程中的作用显著提升。技术师对问题的解决更加依赖对于技术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的理解,更加依赖其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的深度和水平,更加依赖在解决技术问题过程中创造性的应用基本科学原理的能力。但技术本科的专业基础课是不同于工程本科和普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前者在理论的深度方面明显不及后者,但并不是后者的简单压缩和改写,而分别是各自独立的两种课程的组成部分。 

3.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回应学生的呼声与满足行业与企业人才需求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是它的主要办学理念,应该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在专业基础课较好的奠定了学生理解技术问题的科学原理方面的基础之后,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的作用就在于向学生提供能够直接对技术现象和技术问题提出理论解释的专业方向课。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技术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对于技术理论的理解,通过专业方向课传授的技术理论与技术问题直接相关,对于问题的解决方式起着关键作用。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对基层一线生产、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4.专业实践课程——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技术应用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就在于对于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与此联系最为紧密的无疑就是专业实践课了。实践课是各种课程类型中与未来的工作最为接近的一种,通过以上各种课程学习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能力要在此得到检验,学生也会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联系加深对于各种理论的理解(当然学生也完全有可能先接触实践,然后学习理论知识,然而经过学习之后人们还是要回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其实,实践课的意义绝不只是对于已经学习的知识的简单应用,它也应当是学生真正充分理解和领会其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主要场所之一。在这里,学生能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过程,切身感受现实工作情境,更进一步的理解其职业的内涵和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内所形成的理解能力并不能自然而然的转化成实际工作场所中的实践能力,这两种能力属于两种不同的范畴,要真正形成在工作现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则必须在实践的环节中实现。  

二、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组织实施  

(一)两种课程论的比较  

目前在课程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有以下两种理论。第一种理论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论。其理论逻辑是:学生可以先打下较为宽厚的基础,为今后学生在不同方向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知识方面的支撑,也使学生在接触实际工作之前对其所从事的领域的理论有足够的认识。第二种理论是以活动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论。其理论逻辑是:技术知识在人的大脑中的表征方式与科学知识不同,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通过让学生参与一定的时间获得项目来掌握完成技术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以及对于相应理论的理解。  

笔者认为以第一种课程建设理论构建课程模式,适用于研究型综合性的大学和应用型专业性的大学,而对以培养主要适应特定行业并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高级技术能力人才为培养方向和以培养再创新能力为价值追求的应用型技术性的大学存在许多弊端。首先,目前在我国很多职校都存在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学生对理论学习没有兴趣,也不擅长。其次,技术实践能力的养成并不是完全建立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而以第二种课程建设理论构建课程模式,从技术知识本身的特性,按照特定专业范围内实际的技术活动项目来组织课程的内容安排学与教的进程,始终让学生参与实验课和实训课,将学生尽快带入专业技术领域;同时向学生提供具有一定广度的技术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普通文化内容和数量更多、内容更为丰富的专业选修课,使得学生具有理解更加复杂的技术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选择自己在工作领域的主攻方向提供便利。  

(二)按照以活动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论,构建“抛锚式”课程教学模式  

技术学科课程与工程学科课程相比较,它们同样是一种比技能教育更厚实的、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工程或技术能力;不同之处在于技术能力的形成更赖于理论与一线实际技术活动的结合,如此才能形成现场实用的技术能力。如何在理论教学中克服传统传递知识型学科教学的弊端,必须首先从转变学习理念开始。若能把“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就可能发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各自的优势。为此我们构建了“理论基础厚实、应用实践导向、理论实践融合、学会学习思考”的“抛锚式”课程模式。  

技术本科课程建设

编辑整理本文。

探索的一个基本点是使学生基于一个真实的技术活动项目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自主学习技术知识、培养技术能力;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教师的指导学习以及学生探究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精神和终生学习的能力。首先是以技术活动项目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基础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技术能力,为此,我们配合理论教学同步开设项目实验,将学生的系统理论学习与系列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在实验活动中检验、掌握和运用技术原理知识。其次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开放型、互动式课程活动方式,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夏建国,刘文华.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14).  

[2]石伟平,徐国庆.试论当前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3]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4]李占国.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逻辑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科学和技术论文篇8

一、目的:为什么要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

(一)当前教育技术生态观研究概况——“有其事,无其名”

南国农先生曾说:“我国的电化教育是先有其事,后有其名,再有其学”[3]。这话一点都不假。在国内,笔者以中国知网为资源库,以教育技术、生态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188篇文献,这些文献有不乏博士硕士论文,也有期刊杂志论文,其中教育技术领域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远程教育杂志》《现代教育技术》《开放教育研究》以及《中国远程教育》和《外语电化教学》等主流期刊都有对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关注,这表明研究人员已经用教育技术生态观来进行研究,正好印证了南先生所说的“先有其事”这一说法。但是,目前由于教育技术生态观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因而没有个人能将其完整地阐述,故当前仍没有到“后有其名,再有其学”这一层面。以往的研究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捅破了教育技术学生态视野的窗户纸,也只是“后有其名”的一部分,还需要广泛地去研究。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而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4]。生态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是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5]。将生态学理论运用到教育领域,解释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即“教育生态学”。将网络和生态学联系在一起则始于美国商务部发表了一份《浮现中的数字经济》的研究报告[6]。鉴于此,国内有学者提出了“互联网生态(InternetEcology)[7]”的概念作为研究互联网生态的指导。通过搜集并整理近几年教育技术学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这些文章或多或少都以生态观的视角审视教育技术的发展、资源的配置以及教育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却没有从全局理论的高度提出教育技术的生态观,也没有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的意义和指导作用。例如,在《教育技术学的生态观研究》里面,作者仅以生态观的观点来解释了计算机在学校教育应用的问题[8],而没有将生态观纳入教育技术学大范围,即把教育技术学的各个要素考虑进去。在《信息化教育软件资源的生态资源观及其成熟度模型》《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当中更多的是讨论关于学习资源的生态观的问题,提出了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的模型;《教育技术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探索》中作者重点论述了“生态哲学”的整体观以及强调普遍联系性为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和思维[9],其重点是运用哲学方法论解决教育技术学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样没有深入探讨教育技术生态观的意义。然而,令人感到高兴的是,目前已有文章或多或少都对教育技术生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究,例如杜娟[10]等通过生态视野对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进行构建,余胜泉[11]等通过生态观的视野论述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问题,梁丽娟[12]通过生态观视野论述了信息技术与语言测试深度融合的问题等,这些案例无不表明,教育技术生态观“后有其名”也在进一步完善之中。

(二)学科交叉在其他领域的发展

教育技术生态观可以认为是一种学科的交叉,而学科交叉,往往会大范围引发学科研究范围的变革,促进该学科强有力的发展。例如,16世纪瑞士医生把化学知识和医学知识相结合,开创了医疗化学(现在称医药化学)领域;17世纪笛卡尔将代数学和几何学结合开创了解析几何;18世纪里希特将数学与化学相结合,开创了化学计量学之先河;19世纪化学家们把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相继产生了化学热力学、电化学等学科。进入20世纪,特别是在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影响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领域的交叉性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一时期相继产生了如信息哲学、文艺美学、进化金融学、行政环境学、应用伦理学、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型化学)、绿色会计学、网络语言学、生物信息学等数种学科。社会科学、思维科学领域的大多数学科也有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北京诺贝尔奖论坛上,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姚期智教授在《信息技术背后的科学》一文中指出:“常常当不同学科、不同理论相互交叉相互结合的时候,同时一种新技术达到可用达到成熟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理论上的突破和技术上的创新……一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需要学科的交叉结合”[13]。生态化思考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考模式,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丰富和完善。

二、定位: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

(一)为什么是教育技术学和生态学的交叉

1.教育技术学与某一种自然科学有关系——系统论观点的支持联系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事物是联系的,因而其才可以构成系统。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14]。若以此论之,教育技术学和生态学自然都属于同一系统范围内,它们都是学科领域范畴。依据联系的观点,教育技术学必然与自然科学的某些学科有共性或者联系(至于是不是生态学还待定)。但事实表明,教育技术学处于教育学二级学科的位置且教育学已经有以生态学观点来进行研究的范式,这种上位与下位的关系,是一种派生类属关系,对于教育技术生态学的研究不言而喻,系统理论是教育技术生态观的理论基础。当然,系统理论的观点仅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考的空间与可能,教育技术学经过多元化的发展,不得不让研究人员对各门学科产生带来的冲击进行深入的思考,教育技术学与生态学联系与否的论证,还需要教育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支持。2.教育技术学与生态学有关系——教育生态学观点的牵桥引线“生态学”一词在教育研究中正式使用可能始于美国教育学者沃勒。1932年,他在著名的《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曾提出“课堂生态学”(EcologyofClassroom)[15]。我国的教育生态学最早在台湾地区展开,20世纪70年代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开始尝试进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1975年,维新书局出版了方炳林《生态环境与教育》一书,被认为是我国研究教育生态学最早的著作;1988年,陈敏豪在《人类生态学——一种面向未来世界的文化》一书中专门写了“教育与人类生态”一章,试图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来思索、探讨现代教育问题,开辟了教育生态学系统研究之先河[16]。当前,教育生态学已在我国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而纵观人类科学,无外乎有三种:一是自然科学,二是社会科学,三是思维科学。教育技术学中的自主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协作学习等研究可以概括地说教育技术是在思维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教育技术是在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支撑下的研究。而系统论的观点告诉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的系统当中,教育技术同样处于该系统之中,并且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中孕育而出的新学科,既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知识构成了人类全部领域的知识,那么以此而论之,教育技术也就一定与自然科学领域某门学科有着重叠或相似的地方,即可以用某种自然科学的观点解释或阐述教育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进一步说,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生态学的观点在教育中的研究促成了教育生态学的发展,既然有教育生态学,而教育技术学属于教育学的分支学科,那么是不是具有教育技术生态学的观点——教育技术生态观?因此,教育技术生态观是否存在当然是可以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图2所示。图1和图2分别代表以下假设。假设1:人类的知识分为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学科,一定被包括在三种知识领域范围内(黑色多边形代表教育技术学(左)和教育生态学(右)),教育技术学一定与自然科学领域内某门学科有一定的联系。假设2:教育学与生态学形成了交叉性学科——教育生态学,教育学可以与生态学相结合,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下属的二级分支学科,教育学内部各个学科与生态学的某些学科有联系和关系。

(二)为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而不是教育技术生态学?

1.“学科”+“学科”=“二级学科”虽然研究人员并没有对学科的结合产生这样一种思考:两个学科交叉所产生的新的学科必然属于其中某一学科或属于这两个学科,即成为他们的二级学科或次一级的学科,不可能与其处于同一级,成为同一级的学科。但是事实表明,上述思考是正确的,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技术学都属于二级学科,都是教育学与某学科结合形成的二级(或次一级的)学科。自然科学领域中,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热力学、电磁学等学科也都属于交叉学科,也属于二级学科。因此,可以认为:学科与学科的结合,会产生属于某一学科的二级学科(或次一级的学科)。2.为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而不是教育技术生态学?由于生态学(代码0713)属于一级学科,且在教育学当中已经有教育生态学也属于二级学科,而教育技术学自身处于二级学科的位置,其与生态学所结合的学科必然不是二级学科,甚至不能成为一种学科来看待,只能认为是一种方式方法来看待,且某一门学问若能成为一门学科,必须具备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研究范围以及概念系统等内容,教育技术生态观的研究显然不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其目前不能成为一门学科来看待。因此,笔者只将其称为教育技术生态观或者教育技术生态化视野的思考方式。

(三)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民族生态学是生态学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中心问题是探讨特定人群(以民族为单位)社会与自然环境统一体系的结构与功能、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动态规律性。形成中的教育生态学内部的概念比较广泛,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教育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与整体的生态学环境(社会的、精神的、自然的)之间的相互关系[17],一定社会的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规律[18],以及教育生态学研究的重心趋向于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的生态环境与教育效能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教育的个体生态与群体生态的关系[19]等认识,虽然教育生态学内部认识不一,但是基本认识与取向还是比较相同的,即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那么教育技术的生态观,就是以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解释教育技术现象,解决教育技术问题的观点,把生态化因素渗透到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各个环节当中。换句话说,教育技术生态观,即运用生态学观点来解决教育技术问题,借鉴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原理解决教育技术的诸多问题。

三、意义:教育技术生态观能解决什么问题

(一)教育技术的生态化思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的发展,既丰富和完善了教育技术在自然学科领域中的理论,又为教育技术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在自然科学不断发展的情形下,科学实证主义屡屡冲击思辨哲学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其学科地位一直不稳,甚至被认为是不科学的学科[20]。教育技术生态观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对教育技术学认识的补充。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构成了人类的全部科学,依据系统论的观点,教育技术也一定处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所构成的领域里面。20世纪以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得到巨大的发展充分证明,教育技术也应该深入吸取其他学科优势来发展自己已是既定的事实。中国古代思想家、儒家文化代表人物之一的荀子在《礼论》中说“两者相持而长”[21],本意为荀子对“礼”的看法,但结合实际表明,不同学科相结合对学科自身也有一定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李克东教授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一书中指出: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研究自然、社会以及思维领域内的普遍规律,因而它也适用于分析教育技术应用过程和教育信息传播对象,我们可以利用它的基本原理解释、说明某些现象,表述某些规律,使我们对某些现象的本质加以认识[22]。由此可见,教育技术的“自然科学观”已经有所萌芽,自然科学领域的方法在教育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已经有所涉足,因此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是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学科研究开展的必然要求。

(二)教育技术的生态观,从新的视角认识了教育技术,同时又为教育技术作为交叉性学科提供了开放性的观点

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发展历史角度看,引入教育技术的生态观,赋予了教育技术新的视角,为解决某些教育技术难题提供新的视角,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MOOCs对高等教育课堂、教育生态的影响等,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引入提供了一种开放性的观点。如上所述,我们不妨简称之为教育技术的“自然科学观”,教育技术生态观仅为教育技术学在生态学上的延伸。与此同时,笔者也不禁产生这种思考——教育技术学可以从生态学的视角审视自我:其一,教育技术生态观在切实用到解决教育技术问题时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其二,生态学的观点既然可以解决教育技术学的某些问题,那么是否存在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来解决教育技术学的问题?如果存在,又会是什么?基于上述认识,可以这么说,即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引入,为教育技术学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开放性的观点。

(三)教育技术生态观,赋予了教育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动态性认识

教育技术生态观赋予人们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动态性认识,学习活动包括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而生态系统具有动态性和可持续的特点。生态系统的动态性可以用于解释设计动态的学习资源,要求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动态的、高利用率的学习资源而不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孤立的、静止的、低重复率的资源。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学习过程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包括可持续和发展两部分。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以及对他对教材编排的思想充分证明了他把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当做动态性和可持续的特点来看待的。“每一次学习过程应该看似与原来一样,却在形式上已经螺旋上升”“看似与原来一样”,即为可持续性;“螺旋上升”,即为发展(动态性的体现)。

(四)教育技术的生态观,为教育教学以及学习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教育技术的生态观应用于教育教学以及学习,产生了以教育技术生态观为基本模式的思考方式,教育生态学所倡导的全面地思考、联系地思考和公开地思考[23],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组织形式,同时也为学习者思考方式给予了一定的启迪。例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思维发展等;在当前网络资源泛滥的互联网时代,借用生态平衡的观点是否可以解决当前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等。再如,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在学习资源设计和开发等领域应该遵循自然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原理等,生态观的引入,还为教育技术学中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生态位的观点认为,同一地区的不同物种可以占据环境中的不同生态位[24]。利用该观点,我们对技术进行“物种”化考量,即在教育系统中,不同技术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这样可以避免资源的盲目配置、浪费、短缺和地利用率等问题。生态学的诸多观点都能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视角或观点,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来解决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

(五)教育技术生态观对教育技术本身的影响

如上所述,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引入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提供了开放性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技术生态观对教育技术学的影响。就教育技术生态观本身而言,教育技术生态观是一个很宏观的概念,围绕教育技术生态观又可以提出教学生态观、教学设计生态观、学习资源生态观以及课程生态观等诸多观点。以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技术学,这种方式可能会渗透到教育技术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行为和范式中去。教育技术从创立起初,技术的不断改变及其潜在范式的重大转移就成为了教育技术领域的特点[25]。生态学观点的进入对于教育技术来说也无异于新型技术入驻教育技术一样。

(六)借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促进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而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26],又因为“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这一层层递进的关系证明,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会影响教育的改革进而通过教育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技术复归生态学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可以看作是一种循环,这种循环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统一为同一系统中,使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达到了一种自然、社会化的系统。生态系统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某些原理,可以借鉴过来以解释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教育技术生态观的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科学和技术论文篇9

关键词:邓小平科技思想 科技政策 科技体制改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科技政策的顶层设计者。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科技政策的设计,具体表现为科技方针、政策和措施,那么,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顶层设计,其深层次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呢?

龚育之同志认为:“正如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论这门学问是我们党的文艺工作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论这门学问则是我们党的科学技术工作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以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为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源自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普遍真理,但是把它应用到中国,必须与中国科学技术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开放的、发展着的体系。如果说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可以概括为“人民科学”思想的话,那么,新时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则是邓小平科技思想。

本文提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命题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两个派生观点即知识分子—人才观和体制改革论。并提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以邓小平科技思想为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逻辑展开和具体的实践,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一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内涵

邓小平科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一脉相承,同时又根据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实际,并结合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做了与时俱进的发展。邓小平科技思想博大精深,江泽民 、温家宝 、李瑞环 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过论述,龚育之 、李万忍 、何亚平 、张锡龄 、崔禄春 、段瑞春 等许多学者做过阐述和概括。

我认为,邓小平科技思想主要包括一个核心命题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建立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之上的两个派生观点,即知识分子——人才观和体制改革论。下面简要阐述。

1 核心命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并领导科技工作整顿的时候。邓小平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观点,当时这个观点据说是毛主席提出来的。但是,当邓小平向毛主席汇报《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这个文件时,毛主席说他不记得自己讲过这样的话。后来出现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观点被认为是“伪造”毛主席指示,“篡改”马克思原文,是阶级斗争熄灭论和唯生产力论。第二阶段是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观点。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实践,精辟地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三阶段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总结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该观点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学说和生产力的学说,而且实现了思维模式从阶级分析向生产力分析 的转变。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阶级分析方法占主导地位,大搞阶级斗争。邓小平创造性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如何完成这个根本任务呢?在邓小平看来,要发展生产力,首先就要抓科学技术这个生产力,即科技生产力。如果科学技术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然而,我国的科技生产力长期以来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严重束缚:一是科技人员的阶级属性问题,二是科技体制的问题。基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邓小平提出了知识分子——人才观和体制改革论。

2 知识分子——人才观: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56年党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宣布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是后来由于“左”的思想泛滥,知识分子被定性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严重制约了科技人员发挥生产力开拓者的作用。1975年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为理论根据,论证科技人员是劳动者,力图纠正当时错误的知识分子政策。他说“科技人员是不是劳动者?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 但是,后来出现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邓小平所做的努力就被迫终止了。

1978年邓小平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以此立论论证科技人员是“劳动者”,进而申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此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真正得到了“脱帽加冕”——脱了资产阶级的“帽”,加了工人阶级的“冕”,获得了极大的精神解放。

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之后,邓小平又以此立论,提出“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为什么要“提到第一”呢?邓小平解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嘛。”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是邓小平人才观的基本内容,其内涵包括: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科技人员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树立对科技人员正确的评价标准;为杰出的青年人才开一条道路等 。邓小平不仅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观,而且还有大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实际例子。比如邓小平亲自关心数学家陈景润,他后来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亲自关心北京大学的一位老科学家,提出来把他调到半导体所当所长,给他配党委书记,配后勤人员 。此人就是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黄昆教授。

邓小平的知识分子——人才观,不仅具有重大的社会政治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进一步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并落实为“人才强国”战略。

3 体制改革论: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科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具体说就是科技体制必须与科技生产力相适应。然而,我国按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型的科技体制,严重束缚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制约着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所以必须改革科技体制。邓小平明确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并且指出:“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科技生产力与科技体制、经济体制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为核心内容的邓小平科技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义,可以从多个层次上来认识。龚育之同志提出从五个层次来认识。第一,科技工作层次;第二,经济发展层次;第三,社会和政治发展层次;第四,社会主义发展层次;第五,世界发展、时展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层次。 我认为,从这五个层次来研究邓小平科技思想,可以完整地把握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体系,深刻理解其现时代意义。然而,这是一个庞大的课题,本文仅在第一个层次即科技工作层次上进行初步的探索。

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逻辑展开

科技政策是由若干政策层次组成的一个整体,包括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元政策是科学政策的理论基础。基本政策是在元政策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其他政策有指导作用的政策,在中国科技政策中则表现为科技方针,如“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简称“依靠、面向”。以基本政策为基础而制定的各种暂行规定、条例、措施、科技计划等,则属于具体政策。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方针和政策,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顶层科技政策文件中反映出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顶层科技政策文件主要有两个,分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前者提出了“面向、依靠”的科技方针,后者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那么,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元政策是什么?换言之,其理论基础是什么?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思想基础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特别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点。

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及其在此指导下推行的科技体制改革,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思想在逻辑上的展开,在实践上的展开。

从逻辑上看,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在中国,实际情况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科学技术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现实与理论出现了矛盾,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终于导致1985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方针,并在其指导下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为什么要提“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其主要目的之一是想造成生产力发展对科学技术的拉引。为什么要提“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其主要目的是为引导科技界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适销对路”的科技成果,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通过“拉引”和“推动”双管齐下,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科技与生产力脱节的问题,就有可能得到比较好地解决。

由此可见,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到“面向、依靠”科技方针的提出,这个逻辑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三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历史实践

从实践上,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也是以邓小平科技思想为理论基础的。要讲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顾新时期中国科技政策的历史进程。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特征是引入市场机制,以市场为导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4年中共中央制订并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的统一体制。1992年十四大正式宣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科技体制开始进行相应的改革。

我国的科技体制,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跟经济体制一样,实行中央计划管理。中国科技活动由“五个方面军”构成,即中国科学院、政府部门科技机构、地方(省、直辖市、自治区)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活动、国防科研系统,前三者可以统称为公共研究机构。以中央计划管理为特征的中国科技体制,在50年代到70年代这三十年的实际运行中,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成就,尤其在核武器、空间技术和某些基础科学领域中表现不凡,为世界各国瞩目。该体制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可以集中力量解决某些重大科技课题,能够将有限的资源向战略目标领域动员和集中。如60年代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此,人们是充分肯定的,甚至连海外学者都评论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体制所取得的成就,说明“中国拥有一支达到了国际科学水准的核心科技人才队伍;而且中国拥有强大的制度能力,能够有效地动员科技人才和物质资源,为高度优先的国家安全目标服务。”

然而,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中国科技体制的结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第一,科技与生产分离。我国公共研究机构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它们与生产单位是隔离开来的。

第二,工业研发力量薄弱。

第三,缺乏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的机制。

第四,科技与教育脱节。

第五,条块分割,缺乏协调。

这些问题,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科技政策文件多次指出当时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国家科委提出《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该文件提出科技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1982年国家正式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学技术基本方针,1985年上升为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基本方针。

邓小平在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当时的国务院负责人也指出:“这种体制的一个极大的弊端是科技和生产脱节。”

紧接着,中共中央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说:“长期以来逐步形成的科学技术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不利于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能力,束缚了科学技术人员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发挥,使科学技术的发展难以适应客观形式的需要。”《决定》为科技体制改革确立了目标、原则和方向,成为科技政策体系中的基本政策。

《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正式启动。此后,政府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文件。比如,国家在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的背景下,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为指导,在“面向、依靠”基本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方针,以此指导新型科技体制的构建。

新时期我国科技工作以邓小平科技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这在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得到明确的表述。该文件开宗明义地指出:“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该文件还指出,“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就是为了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后来国家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体制改革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是邓小平科技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

结 语

以邓小平科技思想为理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在近20年来的科技体制改革实践中,被证明是成功的。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本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新的实践的思想,我们认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新世纪,我们要坚持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技观,充分地发挥科学技术开拓先进生产力、建设先进文化、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多重功能。

[参考文献]

龚育之:《关于自然科学发展规律的几个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序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温家宝:“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报》,1997年5约19日。又载:中国科学院:《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科学出版社,1997年,x-xi。

李瑞环:“谈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问题”,《经济日报》,1991年8月22日。

龚育之:《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载《邓小平与中国科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pp.204-214.

李万忍:《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

何亚平:《现代科技革命与邓小平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张锡龄等:《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

崔禄春著:《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

段瑞春:“关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体系初探”,《中国软科学》,1996年第3期。

龚育之:《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pp.202-204.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二卷),pp.85-10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pp.274-276.

何祚庥:学会应用生产力分析的方法,《科学时报》,2002年12月17日。何祚庥:从阶级分析到生产力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3期。何祚庥先生认为“十六大”报告中渗透着生产力分析方法,我们认为,生产力分析方法可以追溯到邓小平理论那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生产力分析方法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转引自张锡龄等:《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p.13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p.3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p.275。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pp.40-41.

中国科学院:《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科学出版社,1997年,pp.76-83。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pp. 32-34。

科学和技术论文篇10

关键词: 科技翻译 科学性 艺术性

1.引言

翻译是门科学,还是艺术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话题。近代西方翻译理论倾向于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而中国传统译论则以“翻译艺术论”为主线。翻译科学论和翻译艺术论在很长时期内形成为了对立的两派,双方互不相让,双方都有论据支持各自的观点。翻译艺术论的支持者以文学翻译证明翻译的艺术性。事实上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统一的,只是在不同的文体上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内在联系、相互渗透、彼此难分的。在翻译活动当中,二者并无高低之分,只有强弱之别。本文以科技翻译为例,探讨了科技翻译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2.科技翻译的科学性

相对于文学来说,科技用语更加严肃,缺少生动性和相像力。所以我们过去常常认为科技翻译的特点是具有逻辑、精确和严肃的特点。然而我们没有意识到科技英语可以分为一般科技英语和专业科技英语。一般科技英语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比专业科技英语更加形象、生动和有趣。二者面向的读者也不同,一般科技英语面向的是想了解科学的普通读者,而专业的科技英语面向的是科技专业人士。

科学性是任何翻译的本质属性。科技文本主要是为了传递科技信息,其翻译要求客观、逻辑和精确,因此科技翻译相对文学翻译来说更具有科学性的特点。科技翻译的科学性不仅具有共性,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其共性是所有翻译的共同特点:双语所指基本基本同一。翻译者不能主观臆造,他在译语中所代表的概念必须与源语中所代表的概念相对一致。其次,翻译转换过程中必须遵循语言学的一些规则。双语之间意义对应转换都要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论证。最后,翻译思维也具科学性。翻译排斥主观随意性,因为翻译重概念、判断和推理。总之,翻译的科学运作在于“科学的分析意义,科学的处理形式,科学的体现功能”(刘宓庆:13)。

3.科技翻译的艺术性

翻译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普遍存在的,科技翻译中同样存在艺术性。翻译转换本身的艺术性并不以文本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只是由于内容与形式在不同的文本类型中轻重主次有所不同,这种艺术性转换在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文学语言与科技语言并没有确定的界限。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科学知识的传播,越来越多的科技用语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3.1科技翻译同样具有艺术性的原因

3.1.1艺术也可以指一门技能。翻译作为一种专业技能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因此,不管是文学翻译还是科技翻译,都是艺术。

3.1.2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同样具有艺术性,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科技翻译要求用词精确,表意清楚,逻辑严密、客观等。要做到这些必须认真思考,同时怎样做到使翻译用词准确,表意清楚,逻辑严密、客观等也是门艺术。

3.1.3科学家和文学家一样都是社会化的人。他们都努力探索科学或人类灵魂的秘密。科技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试图避免主观的想法,但是他们难以避免将个人的直觉、灵感赋予作品。虽然科技文本本身是客观的,但是原文转化为译文还需要走很多路。首先要理解原文,然后要组织语言,最后把原文转化为译文。在这些过程中翻译者要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难免受自己翻译思想和个人感情影响。翻译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的原文不同的人翻译可以产生不同的译文。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创造性、想象力和实践性。这些特点被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来。

3.1.4科技英语可以分为一般科技英语和专业科技英语。科技英语除具有严肃和客观的语言外,还具有其他特点。如在流行的科学普及读物中很多修辞方法被用到,这些修辞方法在文学中也常常用到。这些读物已经很难与文学作品区分。翻译这些文本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当然科学的成分在科技翻译中比文学翻译更明显。科技翻译主要是为了传递知识和信息交换,而文学翻译主要是为了传递情感和美学感受。所以在文学翻译中翻译者有更多的空间来想象和创造,而在科技翻译中也有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只是相对有限。

3.1.5原因之五

从翻译思维来看,翻译思维既包含逻辑思维又包括形象思维。翻译离不开感知。直觉或“灵感的火花”无论在理解抑或在表达的阶段都可能迸发出阿基米德解决“王冠之谜”的那种爆发力(刘宓庆:107)。需要直觉、感知和灵感的翻译绝对不可能是纯科学的一种活动,而应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

3.2表现形式

3.2.1准确之美

我们在翻译科技术语时应该准确理解其内涵,务必使其译的精确。如walkie talkie(步话机),dead air(静空气),dead-man’s pedal(紧急踏板),Oedipus complex(恋母情结)等。如果我们按字面意义翻译的话,它的真实含义反而说不清楚。准确形象的翻译也是一种艺术美。

3.2.2逻辑与客观之美

生物学家L.A.Borradaie在描绘人时说:“Man is metazoan,triploblastic,chorale,vertebrate,pentadactyl,mammalian eutherian,primate...The main outlines of each of his principal system of organs may be traced back,like those of other mammals,to the fishes.”

人属于后生动物,系五趾,三胚层高级动物,属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像其他乳动物一样,他的每一个器官系统的轮廓可以追溯到鱼类(的器官系统)。

从上面例子中可以看出译文语言客观得体,逻辑清楚严密。

3.2.3形象之美

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波尔(Niels Bohr)认为科学也需要形象:“最高的科学境界同最高的诗的境界都是只能用形象表现的。”很多科技类文献同样具有文学中常有的形象化的语言,同时综合运用很多修辞方法。如下文:

(1)What is life?It is a material process that sifts and surfs over matter like a strange,slow wave;a planetary exuberance;a solar phenomenon――the astronomically.Local transmutation of Earth’s air,water,and received sunlight into cells.

什么是生命?生命是肉体的一段过程,在此过程中物质犹如在缓缓波浪的异动中得到筛洗;生命是地球的勃勃生机;生命是一种太阳现象――地球上的空气、水和接收到的阳光大量地局部转化为细胞的现象。

(2)What a piece of work is man!How noble in reason!How infinite in faculty!In form and moving how express and admirable!In apprehension how like a god!The beauty of the world!The paragon of animals!(Hamlet)

人类是一件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两者都以生命为题,描写了生命的历程,并以不同方式歌颂了生命。两者在不同程度上都采用了形象、比喻等手法。(1)中既用air,water,sunlight(空气、水、阳光)等对人生作客观描述,又用slowwave,exuberance,network(悠悠波浪、勃勃生机)等作形象描述。

(2)中对人类进行了讴歌用了形象、比喻、排比等手法。二者都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由上可知,无论是艺术形象的创造,还是科学的描绘,都离不开形象。由于描述的形象和手段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特点的描述意象。而艺术语言是塑造形象的工具。翻译中,对再造形象都力求神形毕肖。

3.3目的

科技活动是人类的一项社会活动。参与科技活动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有信仰和偏见、爱好和主张、感情与欲望。科技人员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发表某种科学见解,说服别人,等等,完全可以用形象化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段来表达他们的观点。从现代修辞学的观点来看,文学家和科学家都是阐释者(interpreter),尽管阐释的内容和方法不尽相同。

4.结语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文学艺术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科学和艺术结合已显而易见。科学性和艺术性是许多原作本身就存在的,因此翻译中必然出现科学性与艺术的结合。科技翻译的艺术性也不仅停留在准确、严谨、简明上,还要有正确的艺术观念。而现代文学作品科技含量增加,文学翻译家也需要有正确的科技观念,这就是说,文学翻译家在再现原作艺术性的同时,对科技内容也需要正确处理。因此不管是文学翻译还是科技翻译,都要把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

[2]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

[5]魏静.科技翻译的艺术性[M].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6]杨萍.论文学翻译的科学性――从文体学的视角[M].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7]黄振定.科技翻译的艺术性及其艺术论[J].外国语,2001,(1).

[8]贾文波.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上海翻译,2007,(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