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11:39:33

测试技术论文

测试技术论文篇1

测试工程师也可采用以下这种方案:从德克萨斯的办公室上互联网打开Web页自制一个用于记录结果的表格点击指定的空白区域此时,位于井边的仪器自动执行适当的测试并在表格上显示文本或图形数据,同样,这种方式也可在无人情况下完成设备校准、故障清除等远程服务。

模式变迁

根据测试方法,测试结构被划分为两种类型:线形分布式结构远程分布式结构在线形分布式结构体系中,所有的测试工具和测试仪器——服务器、数据库管理器、数据统计进程控制硬件和软件等——都顺次连接在一个局域网上。远程分布式结构则假设仪器和控制机之间的地理距离在同一端,有关它们的进程控制则在另一端进行。这种方式包括远程监测和远程控制。

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建立这种测试体系成为可能。目前,局域网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远程仪器I/O标准也接收了TCP/IP协议,数据库服务器已经可以升级为远程数据服务器。这些都使各种类型的通讯成为可能。不管在一座楼内还是地球的两端,测试工程师们现在都可以利用它们来协调生产进程。已经有一些标准协议和产品如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等提供了基本构架。很多开发环境也允许开发无缝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然而,虽然像MicrosoftVisualBasic这类开发环境提供了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功能,但它们缺乏测试方面所需的一些特殊要求.惠普公司开发的可视化工程环境(简称HPVEE)和美国国家仪器公司开发的LabView等一些图形化的编程环境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利用这些工具,测试工程师在构筑测试解决方案时只需知道域名或IP地址。再通过Netware或其它的互联网浏览器连接远程端点,简化用于两地通讯所需的软件设计工作量。

图形化编程

传统的程序设计语言需要知道关键字并遵循复杂的语法规则才能产生出成百上千行代码——这些代码很容易出现语法问题以及逻辑错误。相比之下,图形编程工具有效地利用了当今图形用户接口的点击特性。编写程序只包含以下的一些简单步骤:用鼠标选择仪器函数作为对象描述测试步骤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建立初始条件运行结束后,环境会自动以图形方式显示测量结果。而用传统的编程方法实现一些特定的工作如创建图形显示方式、支持鼠标和键盘控制、选择输入输出显示特性、增加程序的保密性等,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

这种更加直观的方法可以降低80%以上的编程时间,更重要的是测试工程师认为图形技术更加方便有趣,从而鼓励他们在更多的场合应用这些工具。另外,此软件还支持众多厂家生产的仪器驱动器,包括遵循VXI即插即用标准的所有仪器模块。它还用直接I/O方式控制如下类型的仪器:GPIBRS-232VXI基于局域网GPIO利用HPVEE、PC和工作站还可直接控制VXI的背板总线。

对用户的透明度

远程分布式结构体系之所以得到广泛认可的原因应归功于它大大降低了用户和他访问的信息以及信息本身之间存在的臣离所引起的问题。简单地说,不管测试仪器在同一个房间.在其它建筑物内,在另一个州或在地球的另一端.软件的操作方式都是一样的。

假设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地面监测站需要控制位于一个卫星上的仪器。操作者必须知道卫星运动的方式以及需要实时监测的功能。因此,每个操作者必须知道监测链上前一位操作者所做的工作。

惠普公司通过利用VXI技术设计了一种灵活的解决方案,它使操作者之间、操作者和卫星之间密切配合,代替了以往那种操作权转移方式。这种技术还可以应用在一些危险环境中进行的测量过程,比如炼钢厂或其它充满高温或腐蚀性空气的环境,不适合工作人员在同一所房间内监测和控制仪器。另外一个应用是从一个大的测试单元检查测试参数.比如一架天线或飞机的翅膀.这些都需要在不同地点设置多个VXI机箱来执行所需的测试,而网络技术则允许在一个中心控制点来处理所有仪器。还有一个就是仪器共享问题。假设一个工作组中有若干个科学家.他们都需要用到位于指定地点的一个价格昂贵的仪器集。VXI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使得他们可以在各自的实验室使用这些仪器。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过程:生产者将生产线上所有的测试点连接到指定服务器上,这台服务器上有一个Oracle数据库和所有结点需要的测试程序。这样,生产线上的操作者在扫描粘贴在传送带设备单元上的条形码并传送给服务器后,由它来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案并通知相应的测试设备,并决定所要测量的部件和参数。操作者只需将设备单元安装到固定的机架上,按下按钮即可,测试结果会自动返回给服务器。

远程诊断

测试工程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排除远在12000英里以外的设备故障,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并降低维修费用。例如,我们在服务器上设置了设备诊断、校准和自检专家库,为位于吉隆坡的测试点分配一个IP地址,这样,远在美国圣大菲的测试工程师就可以通过测试点提供的信息来运行设备的诊断和校准程序,当然,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专用软件才能进行。

在不远的将来,服务器将支持在一个测试点上运行多种传输协议。通过膝上型电脑,测试人员可以浏览各个测试点信息,并在相应测试设备上运行诊断系统。“热链接”(超级链接)技术允许访问驻留在第三方系统上的校正系统,测试点可直接下载而不需测试人员身临其境。

扩展仪器功能

假设我们拥有一个Web页,一个拥有自己的http服务器和html页的仪器,将仪器的IP地址通过“热链接”技术同Web页连接起来。用鼠标点击热点“校准”就可以访问到校准Web页,它包含仪器的标准规范和校准程序。如果需要寻求仪器生产厂家的支持,第三方的超级链接可直接连接到提供此项服务的主页上。它可以自动将我们使用的软件或硬件升级到最新版本。

如果仪器在其内部有一个http服务器和Web页,那么就很容易得到厂家的技术支持,用户的操作也相应被简化。仪器的Web页应包含其基本的使用说明文档,同时为了帮助那些身体残疾的客户,这种在线帮助系统甚至还可以使用视频或音频校准功能。当然,它还应支持硬拷贝和打印功能。在这种结构中,仪器就不需要连接到GPIB总线或VXI机架上,而只需象协调其动作的PC一样,连接到局域网上即可。

创建一个解决方案

回过头我们再看一下上面提到的有关卫星的那个例子。惠普公司最初的解决方案是利用叠架式仪器。它采用一个支持VXI组织TCP/INST协议的局域网/GPIB总线转换器,即HPE2050来实现以上测试过程,这种系统通过HPE2050连接到局城网上,然后用GPIB母线和仪器连成一体。再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驻留有测试仪器控制程序的测试点工作站组建一个测试广域网,实现远程分布式测试。

基于VXI的解决方案是把HPE2050转换器连接到0槽控制器上,或把内嵌式控制器配置为一个支持TCP/INST协议的服务器,这样控制器通过端口就可以和局域网连接起来。TCP/INST协议是HP实验室的研究员在标准RPC机制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种局域网传输协议。随后,VXI组织将其接纳并作为分布式VISA的基础。采用此协议的HPVISA可通过HPE2050访问仪器或运行在服务器上并具有VXI、串口、GPIO接口的控制器,而所有这些只需知道HPE2050或控制器所属的域名或IP地址。

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组建分布式测试体系的可能性已经存在,特别是一些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它还达不到我们理想中的完美程度。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上数据的传输率低且不受控制,其结果是从远地通过不同路径在电话线上传输的数据包不会按照正确的顺序到达指定地点。这个瓶颈通常来自一些特殊的局域网,尤其是小公司组建的局域网。另外,在数据包横跨美国大陆时,一些不可靠的传输协议会导致70%左右的内容丢失,其结果使数据的传输变得更加缓慢。另外,工业标准变动过快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些因素都影响到了分布式测试程序的正常运行。因为在一个分布式解决方案中包含计算机间的通讯进程,所以应用程序内存驻留数据在网上传输和在另一个计算机进程的内存中等待所需要的时间都会影响到测试结果。传输率不仅和机器本身的速度有关,也和局域网上所运行的协议有关。例如,理论上,以太网的传输速率可达到10Mbps,但如果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实际上它只能达到1Mbps甚至更低,远远低于一些数据采集方案的要求。

在一些数传速率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以考虑采用无钱解决方案,使远程地点不再需要传统的电话线才能通讯,从而降低费用。它只需要以下这些设备,如一台PC、所需的仪器系统、移动电话调制解调器和太阳能电池板就可以组建一个完整的、自包容的且价格低廉的监测站,使分布式测量得到广泛应用。

智能化体系

目前的分布式系统——包括远程主机和远程进程仍然采用一种主从式结构,它极大地限制了软件对另一端的控制能力。对于测试过程和测试参数的监测,必须在智能化前端机进行的系统,这种结构由于互联网的低数传速率和不可控制等因素的存在,使其无法得到应用。

增加前端机测试软件的功能,减少测试仪器到服务器的数据传输量也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案要求仪器在不需要远程服务器干涉的情况下,本身就具有独立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比如,每台仪器拥有一个JAVA虚拟机,可以通过当前的Web协议下载JAVA进程。

测试技术论文篇2

1前言

我国日前能源效率约为29%,比世界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提高能源效率的途径,从根本上说要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科学竹理。这是抓好节能工作的两个重要乎段。节能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到设计、施工、运行、维打‘等诸多方面,能耗指标就是反映一个企业技术水平和竹理水平的重要的综合指标。

我们种在检测燕化炼油厂一热力去一催化主风机透平蒸汽线时,发现用岩棉保温的蒸汽线,岩棉的粘结剂己被400℃的蒸汽在管壁处烤成焦状,并与竹线壁形成缝隙,这样从缝隙中不断散热,使热能白白浪费掉。为此,我们决定与有关部门合作,对各种保温材料的经济厚度进行一次测试。

2技术测试具体安排

2.1选择保温材料

试验所需保温材料由厂家直接提供,试验在动力厂去炼油厂三蒸馏中压蒸汽管道上进行,因为这条竹线只有φ150mm粗细,管线温度较高,约400℃左右,所以我们课题名称为350~500℃设备及管道保温材料优选示范工程。

我们与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材料应用技术分委会)合作,并请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承担工程测试工作,此项研究还得到了有关生产厂家的支持。我们于1994年9月至1995年12月在燕化炼油厂三蒸馏车间从动力厂来压力3.5MPa温度435±5℃蒸汽竹道上取25m管线,对岩棉、微孔硅酸钙、岩棉一硅酸铝复合棉(两种)硅酸镁保温涂料等5种保温材料分别在管道以5m长使用一种保温材料,在一年中分为春、夏、秋季节进行测试。

现将厂家提供的儿种保温材料、规格列于表1。

2.2现场测试所用仪器及方法

根据国家保温竹道通则GB-4272和GB-8174的规定,采用热流计法测定设备和管道表面的散热损失。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接触式)和红外辐射温度计(非接触式)测量设备及保温层表面温度。用日本才田风速计测外界风力情况。超级秘书网

1994年11月,对原保温材料的保温状况进行测试。1995年1月、4月、8月和12月对试验段进行测试,得到年平均散热损失值,并进行分析。见表2、表3。

3测试结果分析

测试数据经过处理后,按标准GB-4274中允许最大散热损失下所需用量和价格列表,如表4。所用几种保温材料在工程中热损折合标油及保温热效率见表5。

4结论

测试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工程测试技术;教学;难点

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概述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是各高等院校机械、自动化专业等工程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性课程,是机械、电子、信息、力学、数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本课程主要通过讨论信号的描述和分析方法,传感器、常用信号调理电路和记录、显示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测试装置基本特性的评价方法和不失真测试条件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有关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使用测试仪器对不同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方法和手段、动态测试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机械工程中常见的被测物理量能比较正确的选用检测装置并完成检测任务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和处理工程测试技术问题打好基础。本文希望通过该门课程教学难点解析与探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培养机械工程类的专业人才。

二、《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特点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综合了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原理、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等技术理论,涉及机械工程领域中的非电量电测技术和其他测试技术等知识,是工业生产与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工程技术应用,简单的理论知识记忆和掌握并不能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它只是课程开设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的信号分析、数据处理、传感器技术、测试系统方面的理论知识,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知识衔接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基础。

三、《机械工程测试技术》难点

1.课程内容具有抽象性,不易理解。《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是工程类专业中综合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涉及大量的数学知识,课程中有关信处理的部分涉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高等数学》等课程、有关测试装置的动态特性部分涉及《线性代数》和《机械控制工程》等课程,有关振动测试的部分有与《机械振动》等课程的内容有关联。因此,《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涉及到大量的较为抽象的高等数学知识,而对来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工科学生来说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实践当中,成为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一个难点。2.课程涵盖学科较为广泛,对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要求较高。《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知识范围广,包括机械、电子、信息、力学、数学等多门学科,尤其前面测试信号分析理论部分,涉及到较多以前所学的高等数学知识,特别是积分变换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不断地掌握高等数学、数学分析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吸收全新测试技术知识,假如不能充分利用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并做到与新知识融会贯通,很容易造成各科知识内容的衔接不太顺畅,导致学生长期无法理解课程内容,影响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3.教学内容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发展存在脱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以及与国外相关领域交流的不断加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所属的研究领域技术也在快速的更新与发展。但现在高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的内容还停留在以前的教学内容之上,比较陈旧,无法跟上技术实际发展的水平。就譬如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中的传感器技术、测试方法及测量装置等教学内容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当前社会生产实践以及相关技术发展的要求。4.实验性教学的缺失。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实验教学当中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各个学校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许多学校该门课程受制于实验条件状况,许多复杂的测试实验无法完成,造成学生在理解一些较为复杂的课程的时候,由于只有理论的概念,而无法直观的参与实验,在理解这面课程的时候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的教学效果来看也不是很理想,着一方面与客观的实验条件限制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生难以理解此门课程而选择主观放弃的思想有关。

四、改进课程教学的措施研讨

1.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教学内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不按照教材内容安排的顺利,打破教材之间的界限,例如可以不拘泥于传统教学,打乱书本上介绍各种类型传感器的顺序,以基本物理量的测量为授课主线,分别介绍位移的测量、振动测量、压力测量、温度测量、应变及力的测量等机械工程中常见物理量测量所采用的主要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不再按照现有单列章节的方式去介绍,从实践教学中优化教材的内容与结构,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各部分知识点衔接有序,循序渐进地结合起来,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按照螺旋式上升的方向进行融合,可以达到让学生在了解传感器相关知识的同时也知道主要作用,提高学生理论理解与实践理解的能力。2.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模式。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采用难点问题启发讨论的模式,对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中的难点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集体讨论,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对扮演的角色不是一个解答者,而是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难点问题进行思考,收集相关的资料,调查研究,指导学生研究发放,最终对学生提出的难点进行解决,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的理解难点,掌握相关知识。3.讲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也要借鉴多媒体将枯燥的文字内容转化成图片传达给学生,使用图片记忆的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其次,可以通过软件设计模拟动态测试,将动态测试过程形象化,使学生建立起测试与系统的感官认识;再次,还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该领域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知名研究学者、授课教师、本学院及本学校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对本土科研成果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改革试验教学环节。实验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随着信息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机械工程教学发展的要求,现在必须对试验内容进行富有创造性建设意义的课程改革。在试验内容上要增强试验的工程性、可操作性和现实性。在试验方法上,要根据实验室的条件,引导学生开展自行设计性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探索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5.利用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所谓实践出真知,在剖析《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难点上可以采用项目实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以真实发生的实际案例,讲解在其中所运用到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当中涉及到的如何测试系统的静态、动态特性、安防测试传感器、设计测试系统等等有关方面的知识。

五、结束语

本文试图通过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难点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性的解决方法,希望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这门课程今后的教学改进有所裨益,广大《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员能够以此来参考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学习和钻研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梁健.“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难点突破[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运红丽,王丽君.PBL教学模式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红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29).

[3]史荣,李玉昆,马筱聪.基于工程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

测试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软件测试;项目驱动;校企合作;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5.07.026

0 引言

随着软件规模和复杂性的大幅提升,如何保证软件质量的可靠性变得日益突出。而软件测试作为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在软件行业中的地位与日剧增,软件测试的理论和技术工具都在不断的更新。众所周知,软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软件企业的发展进程,对软件质量的重视使得软件企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软件测试行业发展前景无限巨大。这也为众多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开拓了新的就业渠道,软件测试的教学工作显得越发的重要。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结合作者测试教学改革的实践,就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1 课程教学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当前,国内许多高校都没有单独开设《软件测试》这门课,只是把它作为《软件工程》课程的一个章节来讲,即使开设了该门课程的高校,大多因缺乏必要的测试实践经验及测试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测试理论与测试技能,对我们的测试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有关软件测试教学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 重开发,轻测试

目前,国内众多高校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重开发,轻测试的思想,教学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对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而忽略或轻视软件测试的教学需求,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软件测试毕竟是新兴行业,目前国内重视的程度还不够,大部分软件企业招聘还是以软件开发岗为主,为了提高就业率,大部分学校只能侧重对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二是,目前国内有关软件测试的教学素材还依然匮乏,好的测试教材不多,且软件测试实践环节需要的大量测试案例不足,教师自身缺乏实际的软件测试经验,从而造成很多教师都不愿意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加之学生普遍认为测试没什么含金量,开发学不好才去学测试思想的流行,都给软件测试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1.2 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软件测试教材对测试的讲解往往泛泛而谈,缺乏条理性,将测试技术、测试管理与测试工具混为一谈,学生很难把握测试的难重点,加之部分教材教学内容陈旧,不能紧跟测试最新技术前沿,学生学习兴趣度不高;测试课程内容普遍以理论讲解、概念介绍为主,缺少测试案例,淡化对学生实际测试能力的培养,学习的内容很难应用于实际的测试项目中。

1.3 教学手段和方法缺乏多样性

“PPT+板书”仍是测试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注重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的听,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大大折扣;而且教师在讲解测试基本原理时,往往就单一的测试知识点展开,忽略测试知识的完整性、渐进性,较少使用案例教学法,以项目驱动为主线展开知识,造成学生对测试原理理解不透彻,不能适应真正测试工作的具体要求。

2 课程教改思路

2.1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软件测试教学重在对学生测试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合理分配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尽量减少理论课程的教学学时,加大实践教学学时。理论课程的内容要做到“精而够用”,这就要求教师要着重梳理测试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挖掘出测试原理的精髓,摒弃不实用或对学生帮助不大的理论点,对测试理论讲解适度取舍。

笔者在实际的测试理论教学中,主要讲解测试的流程、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性能测试及面向对象测试等知识点,经实践证明,上述知识点能够做到“精而够用”。在实际的理论课程教学中,笔者不是单一的讲解每个测试原理,而是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展开,让学生在实际的测试项目中,循序渐进掌握测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笔者选用在线招聘系统的客户端为测试项目,教学效果良好。对于测试工具的讲解则放在实践环节进行,提高了授课效率。

2.2 加强实践教学

软件测试重在实践,唯有重视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测试的基本方法,做到学以致用。为了达到对学生测试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精心设计了十次实验,这十个实验很好地涵盖了测试的基本流程及技术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测试技术更新较快,在实验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新技术、新平台的测试方案,如加入针对.net软件测试所需特殊性的测试技术实验、移动APP测试实验等,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测试工作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仅通过单一的测试实验,学生还不能完全掌握测试的流程与技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需通过综合性的测试案例来提高学生的测试水平,做到将各测试原理及测试方法融会贯通。笔者所在的学校现已进行了测试教学改革,增加了2个学分的测试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测试知识完成一个网站的测试实例,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测试水平都有很大地提高,

2.3 探索多样化测试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与软件产业是无法割裂的一个整体。因此,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软件测试人才不单单是学校的任务,还应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体系,把软件企业对学生的实际测试技能训练纳入到正常的培养方案中。尝试探索高校主要偏重对学生测试基本素质及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对学生测试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的培养则更多地置于真实的企业运行环境中去训练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建立高校与IT培训企业、IT企业的战略伙伴关系,鼓励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合作互动,打造共同奉献、共同获利的共赢平台。

学生在企业真正的测试环境中,通过真实案例的测试锻炼,不仅可以培养和训练协同工作、沟通交流、角色转换的意识,形成实际的工作能力,还可以使学生适应软件企业的工作环境和业界标准,并和国际先进的软件开发理念和测试技术保持同步。

有幸的是,笔者所在的院系现已积极走出了这一步。目前,我系与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通力合作,共同培养软件测试人才,系部也引进了该公司的测试方案,相关教师也在积极培训中。

2.4 提高教师测试实践水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适应培养应用型测试人才的需求,要求教师首先自身要提高测试实践水平,积累测试实践案例,逐步提高测试实践教学水平,而决不能照本宣科去教育学生。鼓励教师多下企业、及时了解测试学科前沿知识及掌握最新测试技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角色互换,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2.5 鼓励学生参与测试改革

在平时的学生培养中,应注重发掘动手能力强,有测试学习兴趣的学生,加大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力度,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勇于实践新技术,积极参与各类测试学术活动,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注意引导学有余力的同学积极参与权威行业的认证与培训,考取相关测试职业资格证书。

测试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软件测试;教学方法;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随着软件产业迅速发展,软件测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软件测试人才需求量剧增,职业价值日益提升。然而在作为软件人才的主要培养渠道――传统的大学计算机教育中,软件测试教育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在很多高校软件工程相关专业中,没有开设专门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软件测试技术只是作为软件工程的一部分被提及,还有一些学校只是把软件测试技术作为选修课,课时较少,则侧重理论讲解和测试方法介绍,忽视了极为重要的实践环节[1]。而软件测试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如果没有实验实训环节支持,只是枯燥地讲解测试理论和方法,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和厌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同时,测试工具和测试对象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产品,实践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有较大的难度。由于缺少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训练,很多高校毕业生虽然想从事测试工作,却离软件公司对测试人才的要求差距较大,从而被拒之门外。

其次,缺乏讲授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师。高校软件工程的主讲教师能很好的讲解软件测试理论和测试方法,但缺乏较好的软件测试案例和软件测试经验,而这正是讲授好软件测试课程的关键所在,也是很多老师不愿意上该课程的原因。

第三,学生对软件测试的认识也直接影响他们对软件测试技术的掌握。一些不规范的软件公司往往让新进人员和编程能力较差的人员从事软件测试,这让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不会编程序的人才从事软件测试,从而不重视软件测试技术的学习和训练[2]。

在这种情况下,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软件测试人才,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自2005年就在软件工程本科专业中开设了软件测试技术以及相关实践课程,并将其作为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来建设,在课程的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1突出培养目标,完善课程内容新体系

作为一般本科院校,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应用型高级人才。针对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软件测试技术的理论学习和系统训练,使学生了解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软件测试技术和方法,能运用软件测试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并了解软件测试职业特点及软件测试人员素质要求。按照这一培养目标,我们结合实际,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1.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内容应体现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重视能力发展,其结构要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统一,应以软件测试基本理论为基础,引入案例教学,辅以讨论、报告会等方式,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我们把教学内容分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大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并增加配套实验和课程设计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在软件工程概论课程结束之后开始,安排在第5学期进行,包括软件测试基本概念、各种测试技术和方法、测试用例的设计、软件测试项目的组织和管理等,共32学时;实验教学同步安排,主要是一些基础实验,包括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等,通过学习实践,让学生掌握软件测试最基本的一些方法,共16学时;课程设计安排在第6学期后半学期集中进行,学生自由组合为小组,分角色进行,课程设计强调学生的综合设计和运用能力,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各种测试方法在大型项目中的应用,熟悉测试项目中的管理,感受大型测试项目的工作流程,共32学时。

这样安排的课程内容体系,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达到1∶1.5,加强了实用性,使教学内容以应用为重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课程结构更加合理。

1.2编写多种教学辅助资料,完善配套教学资源

软件测试技术不断发展,课程讲授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我们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内容,应在讲解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同时,注意增加一些前沿技术的介绍。同时,为配合课堂教学,加强课后指导和实践环节,我们编写了《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指导》和《软件测试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等内部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巩固、深化课堂教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动手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此外,为了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我们精心制作了全新的多媒体课件,在授课时充分结合现代教育手段和传统板书,做到重点突出,直观易懂,使课时利用率大大提高;同时还向学生提供大量相关电子文档资料、参考文献和参考网站地址等,使学生可以进行主动性学习。另外,为了便于教师和学生检验学习效果,我们还建立考核系统和题库,搜集了丰富的各种类型题目,并进行了汇总和整理。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软件测试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有效的实践教学是促进知识理解,培养创造力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重点做到“两有、两严、一宽”。“两有”即:有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首先对上机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做出合理设计;有目标,对每一部分内容,都有培养学习能力的具体目标。“两严”即:严格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方案并调试,杜绝个别同学拷贝的现象;严格验收和检查,要求学生编写规范化文档,并结合演示,随机抽取提问等手段,使学生在思考―实现―再思考中真正得到提高。“一宽”即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1以提高应用能力为出发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设计实验内容

软件测试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内容众多,包括多种软件测试方法和测试工具的使用。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们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了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性3级实验的方案。

其中,基础性实验是较简单操作性实验,主要包括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共8学时,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一些基本方法,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综合性实验是对各知识点的综合应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软件测试技术和各种具体的测试方法在项目中的应用,感受软件测试项目的工作流程和实施细节,共8学时。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穿插与理论课同步进行,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勇于创新,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最后32学时的设计性实验是本课程最高层次的应用性设计实验,需要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管理,分组进行,安排在暑假前的两周集中进行,目的是使学生体会软件测试的规律,熟悉软件测试项目中人员、产品、测试用例及缺陷的管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3级实验的安排,让学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通过3级实验,更牢固地掌握了理论和技术,有效提高了工程设计能力。

2.2建设实践教学案例库,扎实执行实践训练

为了保障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以可操作的软件测试案例为中心,让学生能在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实际的测试过程。为了保证案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应有效果,我们收集建设了实践教学案例库。这些案例有的是从软件企业中收集,有的是从学生毕业设计和上机作业中收集,还有的是从教材及网上收集[3],另外也有教师自己设计开发的。有了这些教学案例,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实践训练。

2.3搭建实验平台,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

为了引导学生重视所学知识与行业发展、市场需求的结合,以便在今后的就业中更具有竞争力,通过比较和论证,我们最后选择了大多数企业测试部门最常用的一些测试工具,包括WinRunner、LoadRunner、JUnit、Rational工具、Bugzilla等,对于大多数被测软件来说,这些测试工具完全能够支撑整个软件测试过程。

在搭建实验平台的同时,全面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通过软件工程实验室,学生能全天候进行实践,老师能随时指导学生做设计,以及回答学生的提问,使学生的实验时间更加充分和自由。

3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师资建设和培养

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学生,首先应培养合格的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院经常选送任课老师到正规软件公司的软件测试部门实习,学习企业的软件测试管理和开发过程,并在企业许可的情况下,收集测试案例,丰富实践教学。另外还派遣任课教师到优秀的软件测试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以及攻读博士学位等,在教学中结合项目实践,将第一线的技术、信息带进课堂,通过培训和项目实践,进一步丰富了实践经验,促进了教学手段、方法的改进。此外,我院还经常不定期地邀请企业的业务骨干和行业专家为师生开设专题讲座,传授最新业务知识,开展技能培训等。

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软件测试技术和软件测试职业

软件测试人员不仅要掌握软件测试技术,还要具备软件系统分析、软件系统设计和软件编程等方面的能力。由于软件测试人员的工作是找出软件中错误,并经常同系统设计者和编程人员交流,因此严谨的工作习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是软件测试人员所必需的。而学生对软件测试技术的重要性和就业前景的了解,是激发和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的重要推动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予以适时介绍,同时邀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校报告,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职业要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正确认识软件测试技术和软件测试职业。

5结语

软件测试技术是软件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通过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使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主动思考问题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也得到提高,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们也普遍反映软件测试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摸索和积累了一些经验,以期对其他专业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亚. “软件测试”教学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6):31-32.

[2] 胡宏银.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12):11-13.

[3] 钟元生. 软件测试实践教学特色的构建实践[J]. 电化教育研究,2006(10):62-65.

Reform on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Testing

WANG Shuai, ZHU Bin, LI Li-ping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9, China)

测试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 软件测试 学生职业素质 培养

1.职业素质的重要性

在现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更多的是人才的竞争,因而“人”作为一个公司、一个团队“螺丝钉”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出来。任何一个公司、团队的发展,都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成员来支撑,这些高素质的成员并非只有过硬的职业技能,而且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简单来说,职业素质就是指一个人在职业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等。对任何一个团队和个人来说,职业素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个人要是缺乏良好的职业素质,就不可能取得突出的工作成绩;而一个团队,要是没有一支职业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为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务必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2.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软件测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软件测试方面的技能和素质,为学生从事相关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职业技能的方面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软件测试基本技术和策略

软件测试基本技术和策略主要指白盒测试技术和黑盒测试技术,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相应测试技术,制订测试方案的策略。在软件测试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理论课的知识点精讲和课内实训练习,培养学生对基本软件测试技术的掌握;在讲解每种测试技术时,要帮助学生分析这种测试技术的适用情况。例如,黑盒测试中的判定表分析法,就适用于输入条件的逻辑组合较复杂的情况,可以通过判定表给出清晰的测试用例设计依据,而白盒测试中的逻辑覆盖测试,就可以对已知代码结构的程序进行较为详尽的测试。教师可以结合丰富的案例练习来培养学生综合掌握测试技术和策略。

2.2软件测试工具的使用

当前的软件测试工作的开展是离不开软件测试工具的支持的。如果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那还是不具备踏入职场的条件。在软件测试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务必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软件测试工具。包括一些支持自动化测试的工具如WinRunner,性能测试工具Load Runner,测试管理工具TestDirector等。这些测试工具可以在期末综合实训的过程中让学生使用,会比单纯理论课堂的演示取得更好的效果。虽然业界使用的测试软件种类繁多,但实质并无多大差别。由于在授课时间的限制,对于测试工具的介绍是相对浅显的,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测试工具在软件测试中的作用,更加深入的学习可以在将来的工作中进行。

2.3软件测试文档的撰写

计算机软件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集合。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文档在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软件测试作为贯穿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离不开相关文档的支持,从早期的软件测试计划、到软件测试用例文档、缺陷报告文档及最终的软件测试总结。一个优秀的软件测试人员,务必学会撰写测试过程相关的文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涉及文档撰写的部分,一定要详细讲解文档的撰写目的、结构、撰写方法等,并且在综合实训过程中,给学生指派明确的文档清单,并给出一些较适用的文档模板,让学生在模拟的项目环境中练习文档的撰写。

3.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个真正的测试人员除了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相关的职业精神和职业心理素质。

3.1团队合作精神

软件开发早已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而是强调团队精神,需要团队的每一个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紧密协作,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整体战斗力,实现既定的目标。在测试人员的工作中,团队不仅是指测试人员之间应该有团队意识,作为项目的一分子,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也是一个团队。只有整个项目具备了团队精神,项目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因此,在软件测试的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综合实训项目,让学生组成小规模的团队,共同协作来完成布置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应让学生领会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3.2良好的沟通能力

软件测试人员不仅要与开发人员进行沟通,而且要与客户进行沟通。他们是不同类型的人,关心问题的侧重点也不同。所以在沟通的时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由于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双方自然会引起一些争论、误解,这时候应该心平气和把测出来的缺陷向开发人员解释清楚,从而双方达成共识。对于客户,要了解客户的心理,从客户关心的问题入手,这样才能从客户那儿得到比较准确的需求。在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实训时,可以要求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

3.3保持职业怀疑的精神

软件测试人员需要保持一种职业怀疑的精神,即怀疑测试对象存在缺陷或者是无法正常工作的,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发现软件产品中的缺陷,从而达到尽量多地发现缺陷这样的目标。在静态测试过程中(例如:评审),无论是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还是设计规格说明,测试人员都应该以怀疑的态度去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评估;在动态测试过程中,也同样需要怀疑精神,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现缺陷。在测试执行的时候,发现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不一致的时候,首先需要确保测试用例是否正确,同时确保测试执行的过程、数据、操作等没有问题,然后确认是否是测试对象没有实现规格说明中要求的功能或者不一致,这都需要测试人员具有怀疑精神。

3.4承受和排遣压力

软件测试人员经常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客户在催促,开发人员在拖延,所以测试人员要能够承受压力,包括外界的、工作上的压力。并且不要把因为压力而导致的不好的情绪带到工作当中。应学会排遣这些压力,保持一颗轻松、平静的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3.5充分的工作热情

测试活动充满了艰辛和挑战。测试人员只有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工作热情,才能够出色地完成各种测试任务和接受各种挑战。没有激情的测试人员,只会满足于完成基本的测试任务;而充满激情的测试人员不仅能够完成基本测试任务,而且能够用积极的态度思考测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寻找解决方案,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可以积极地进行反省,不断地寻找团队和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持续的改进。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对软件测试的兴趣,对于取得的成果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培养学生的工作热情。

4.结语

实践证明,在软件测试的授课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职业素质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加符合企业用人的需求,帮助学生缩短进入企业的适应期。

参考文献:

[1]佟伟光.软件测试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

测试技术论文篇7

山西2014年专升本考试科目安排表已经公布如下,请各位考生查看以下相关内容,尽请关注!

报考专业编号 报考专业名称 类别 考试科目及时间6 月 9 日 备注 上午 下午 8:30-11:00 2:00-4:00 5:00-7:00 1 安全工程(民爆公共安全方向) 非师范 公安学基础理论、法理学 英语 大学语文 面试、体能测试 2 法学 非师范 法理学、民法、刑法 英语 大学语文   3 法学(公安法制方向) 非师范 公安学基础理论、法理学 英语 大学语文 面试、体能测试 4 采矿工程 非师范 煤矿地质学、煤矿开采技术 英语 大学数学(工程类)   5 测绘工程 非师范 测量学、测量平差 英语 大学数学(工程类)   6 土木工程 非师范 建筑力学、建筑结构 英语 大学数学(工程类)   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非师范 电路分析、电机学 英语 大学数学(工程类)   8 电子信息工程 非师范 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 英语 大学数学(工程类)   9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非师范 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 英语 大学数学(工程类)   1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非师范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 英语 大学数学(工程类)   11 材料化学 非师范 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英语 大学数学(工程类)   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非师范 C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C语言版) 英语 大学数学(工程类)   13 网络工程 非师范 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 英语 大学数学(工程类)   14 能源与动力工程 非师范 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英语 大学数学(工程类)   15 化学工程与工艺 非师范 物理化学、化工原理 英语 大学数学(工程类)   16 食品科学与工程 非师范 食品应用化学、食品微生物 英语 大学数学(工程类)   17 食品质量与安全 非师范 食品应用化学、食品微生物 英语 大学数学(工程类)   18 物流管理 非师范 物流管理、管理学原理 英语 大学数学(工程类)   19 会计学 非师范 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英语 大学数学(经贸类)   20 金融学 非师范 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英语 大学数学(经贸类)   21 财务管理 非师范 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英语 大学语文   22 市场营销 非师范 经济学原理、市场营销学 英语 大学数学(经贸类)   23 国际经济与贸易 非师范 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英语 大学语文   24 园林 非师范 植物学、园林树木栽培 英语 大学数学(经贸类)   25 旅游管理 非师范 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 英语 大学语文   26 工商管理 非师范 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 英语 大学语文   27 汉语言文学(播音主持方向) 非师范 主持概论 英语 大学语文 专业测试 28 汉语言文学(文秘方向) 非师范 公文写作、秘书实务 英语 大学语文   29 新闻学 非师范 新闻学概论、采访与写作 英语 大学语文   30 编辑出版学 非师范 中国当代文学、现代文学 英语 大学语文   31 广播电视编导 非师范 广播电视概论、影视作品分析 英语 大学语文   32 音乐学 非师范 艺术概论 英语 大学语文 专业测试 33 音乐学(音乐治疗方向) 非师范 音乐治疗基础理论 英语 大学语文 专业测试 34 舞蹈编导 非师范 艺术概论 英语 大学语文 专业测试 35 视觉传达设计 非师范 色彩 英语 大学语文   36 美术学 非师范 色彩 英语 中外美术史   37 体育教育 非师范 运动生理学 英语 大学语文 专业测试 38 临床医学 非师范 生理学、诊断学 英语 人体解剖学   39 口腔医学 非师范 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内科学 英语 人体解剖学   40 医学影像学 非师范 病理学、医学影像学 英语 人体解剖学   41 针灸推拿学 非师范 中医诊断学、针灸治疗学 英语 中医基础理论   42 药学 非师范 药物化学、药剂学 英语 有机化学基础   43 中药学 非师范 中药学、中药鉴定学 英语 中药化学   44 医学检验技术 非师范 生物化学、临床检验基础 英语 有机化学基础   45 护理学 非师范 生理学、基础护理技术 英语 人体解剖学   46 英语 非师范 英语听力 综合英语 大学语文 口语测试 47 汉语言文学 师范 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史 英语 现代汉语   48 化学 师范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英语 大学数学   4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师范 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C语言版) 英语 大学数学   50 物理学 师范 力学、电磁学 英语 大学数学   51 美术学 师范 色彩 英语 中外美术史   52 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 数学分析、解析几何 英语 高等代数   53 思想政治教育 师范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伦理学 英语 大学语文   54 历史学 师范 中国通史、世界通史 英语 大学语文   55 体育教育 师范 运动生理学 英语 大学语文 专业测试 56 小学教育 师范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英语 大学语文   57 学前教育 师范 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 英语 大学语文   58 音乐学 师范 艺术概论 英语 大学语文 专业测试 59 舞蹈学 师范 艺术概论 英语 大学语文 专业测试 60 英语 师范 英语听力 综合英语 大学语文 口语测试

测试技术论文篇8

摘要:本文从“软件质量保证和测试”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出发,从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改革、实验大纲的设计、立体化教材建设和考核体系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对于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的课程建设情况。

关键词:软件测试;软件质量;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产品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软件质量的保证是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软件开发者想要高质量的软件产品,用户更希望能有稳定、方便、有效、经济的高质量软件产品。提高软件质量的重要途径主要有过程控制和软件测试。高校对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测试人员的培养担负着主要责任。对于软件学院来说,一个很重要的挑战是如何解决计算机专业特别是软件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

本文分别就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改革、实验大纲的设计、立体化教材建设、考核体系的设计等方面来阐述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的建设。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软件人才。

2 师资队伍的建设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对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是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框架体系。“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既需要丰富的实践项目经验又需要深入的理论知识。按照以上思路,我们的师资队伍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外籍教师、本校教师、企业技术主管。其中,企业技术主管主要是来自道富公司的质量保证、测试经理。这门课的分工大致是外籍教师负责理论教学;企业技术主管负责学生的课程实践和项目培训;本校教师负责整个课程建设、联系以及对学生的指导,特别是指导英语学习有一定难度的学生。

另外,学院对于教师的再学习与培训也提供很大的支持,如支持教师参加国家软件测试中心的相关技术培训、国内外关于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学术交流等。

3 教学内容及其改革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是为软件学院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按软件质量保证和测试的原理、软件测试技术和实践三部分组织内容,包括软件工程概述,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思想和方法,各种测试的方法和技巧,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如何组织和管理软件测试项目、如何进行软件质量分析,最终建立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基本上了解并掌握有效的测试策略、方法和技术,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自动化的应用,测试团队的建立和测试项目的管理,更清楚、准确地报告测试缺陷,对软件产品质量的正确评估以及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的关系和区别。

我们现行的教学大纲由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践两部分构成。浙江大学将每年分成4个学期,每学期8周上课时间,而这门课的时间为一学期,总学时为48,按照2比1的学时来配置理论与实践部分,即课堂时间为32学时和上机时间为16学时。

目前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4 教学方式改革

教学方式的改革主要遵循以下两条原则进行:

(1) 以案例教学为主线,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对具体的质量保证概念、测试方法等有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注重研讨式、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寻找资料解决问题。

(2) 加强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训练,全面锻炼学生的团队组建能力、团队沟通合作能力、测试计划编写能力、测试用例设计能力、测试能力、组织文档能力。

5实验大纲的设计

本课程非常重视实践教学。我们学院特别聘请道富公司质量保证、测试经理来培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外,除了布置适量的白盒和黑盒测试外,还专门布置设计了2~3套完备的全英文综合性实验设计、需求分析文档、各种支持文档、评分方法和政策。对于实验大纲的设计,我们还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综合性。以实际项目为背景,贯穿多个知识点,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参与,学生可掌握质量保证的概念和过程,测试计划的制定,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执行、测试报告的书写、测试Bug的分析和描述。

(2) 团队合作。实验采用分组的形式完成,每组由5~7名成员组成,其中一人为组长。组长负责项目进展、分工协作、测试计划的制定等工作,其他组员分别就相关模块进行各自的测试策略、测试用例设计以及完成测试报告等。然后通过角色交换,充分发挥学生的沟通能力。

(3) 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各种测试方法进行尝试,在最后报告中要求写出具体的思路和分析结果。

6立体化教材建设

完善多媒体教材和教学资源(包括电子书籍、技术文档、实验平台、在线交流等),进一步加强网络资源建设,特别是教学素材库的建设。现有课程主页上的内容主要有:课程信息,包括教师队伍、课程描述、课程政策、详细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每节课的详细PPT课件;各类作业、解答以及往年的作业、试卷资料等;课程实践项目(project)的各种信息、支持文档,实验平台的链接等;网络资料库,包括电子教材、文档的收集以及与课程紧密相关的各种资料、网站等;在线留言版,与学生互动的模块,学生可完全匿名发表任何意见、建议和提问答疑,今后可进一步就该课程中学生容易疑惑的地方建立FAQ。

现在我们采用外教选编的电子课件、讲义作为主要教材并推荐相关英语教材。课程实践项目我们采用道富公司的实际项目对学生进行培训。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

(1) 编写一本中文实验指导教材。

(2) 编写一本双语教学教材。

7考核体系的设计

软件质量保证与预测课程的考核将一改传统的由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决定学生的情况,这是因为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对于考核体系的设计我们的具体思路如下:

(1) 改革课程考核,采取多因素评定学生课程成绩,而不是仅凭一次考试评定学生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最终成绩由课程实践项目(40%)和期末考试(60%)组成。

(2) 强调评分的客观、公平和透明性。开学初就给定课程考核的政策和每个课程项目的详细评分标准。

(3) 学生参与评分。课程实践项目、尤其是分组项目,教师难以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表现,但可以给整个团队评分,具体每个成员的分数则由学生参与自评。

参考文献

[1] 古乐,史九林. 软件测试技术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古乐,史九林. 软件测试案例与实践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杨根兴,蔡立志,陈昊鹏,蒋建伟. 软件质量保证:测试与评价[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测试技术论文篇9

关键词 测谎结论 证据 证明价值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美国司法心理学家Freud指出:“那些有眼能看,有耳能听的人相信:没有任何人能够保守一个秘密。即使他的嘴保持沉默,他的指尖却在喋喋不休;背叛从每一个毛孔缓缓流出。”因为说谎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非言语行为,其行为将“泄露”或“背叛”说谎者的真实感情。所以对于专门测“慌”仪器――测谎仪,不说谎的人觉得它很神秘,说谎的人觉得它很可怕。随着测谎仪在刑事司法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测谎结论的法律地位问题逐渐提上日程,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一、测谎技术的发展与测谎结论

(一)测谎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科学原理。

测谎技术,又称心理测试,是鉴定人根据心理学、生理学、医学、语言学、逻辑学、现代电子学、机械学和其他应用科学技术的相关原理,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测量被测试者回答问题时的各项生理反应,通过计算机测谎软件系统的定量分析来确定被测试者的心理状态,判断其对某一具体涉案事实提问的回答是否说谎的司法鉴定技术。

测谎技术最早发明于意大利。1875年,意大利的一位生理学家设计了一种肌肉颤动描记器和各种类型的血管容积描记器以记录人在惧怕和紧张时的肌肉颤抖情况和血压变化情况,这台最早的测谎器标志着测谎技术的诞生。测谎技术最早应用于司法实践的则是美国。192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伯克利警察局首次把测谎技术应用于审讯,此后测谎技术从美国传入加拿大、日本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并逐步推广应用。迄今为止,测谎结论用作诉讼证据已有80余年的历史。目前美国各地的警察机构已普遍把测谎器作为犯罪调查的一种辅助手段,至少22个州的州法院也明确规定可以将测谎器测试结论作为证据。

测谎技术的主要载体是测谎仪。测谎仪的基本原理是人在说谎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而这种心理活动又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生理的变化,如心跳加速、血压波动、体温升高、肌肉颤抖、脸色发红、手掌出汗、语调异常、呼吸急促等等。科学研究表明,这些变化只受人体植物神经系统的控制而不受人的主观意志的控制,通过仪器测试人的感官难以察觉或无法准确识别的生理参量的变化,可以分析其心理的变化,从而判断其对某一涉案事实的回答是“真实”还是“虚假”。

(二)测谎结论的性质。

测谎结论由测谎技术而来,测谎结论则是指通过测谎检查所获得的证据材料,即专门的技术鉴定人员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运用测谎设备(测谎仪)记录被测试对象在回答其所设置的与案件事实相关联的问题的过程中某些生理参量的变化,并通过分析测谎设备所记录的图谱,对被测对象在回答有关问题时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以判断测试对象和案件的关系及陈述内容的真实性而得出的结论。

对于测谎结论的性质问题,在我国法学理论和实务界存在三种观点:

肯定测谎结论的证据属性。认为测谎技术属于一种专业技术,测谎结论是专业测试人员运用其知识和技能,通过分析仪器记录的被检测人的生理反应所做出的判断结论,测谎技术完全具备司法鉴定技术的构成要件,测谎结论也拥有鉴定结论的全部特点,在诉讼中应当与其它司法鉴定结论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否定测谎结论属于鉴定结论。理由如下:(1),测谎的原理方法不确定。虽然测谎是根据生物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但并没有完全解决所涉及到的理论问题,所有的鉴定技术都有成熟的理论作支撑,测谎技术却并不具备。(2)测谎是对被测人生理、心理活动的反映,而不是对诉讼中涉及到的待证事实的反映。(3)测谎技术的准确程度不高,不足以构成鉴定技术。

有限度采纳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测谎属于被心理学领域承认的科学技术,测谎结论就形式要件而言应当属于鉴定结论,但基于测谎测试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属于特殊的鉴定活动,测试结果的准确率与法律对该项技术成为鉴定结论的标准尚有距离,因此,有专家建议参照美国证据采纳规则中“有限采用规则”的做法,测谎结论只能用来审查言词证据的真实可靠性,不能直接用来证明案件事实,不得成为定罪量刑的证据。

笔者认为测谎结论是通过特定的仪器对被鉴定人在陈述某项事实时对其多项生理指标进行跟踪、记录、观察、分析,根据其变化最终得出的被鉴定人对某事关注程度或对某事是否说谎的判断,是对被测人心理变化的客观记录,是一种科技证据,是将心理测试的结果用于司法实践的新技术,属于鉴定结论范畴。

(三)测谎结论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

测谎的结果在我国虽然不能单独作为法庭证据,但它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已日渐明显。全国有两百多家公安机关开展了测谎技术,侦破了一大批疑难刑事案件,取得了明显效果。

通过运用测谎技术得出的测谎结论能够排除无辜。大部分的案件在侦查之初,被划进嫌疑人圈里的往往是数人乃至数十人,如何排除或认定他们的嫌疑,非得通过艰苦的调查不可,有时候通过调查也难以查清。而在排除嫌疑人方面,测谎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由于无辜者并不具备与案件相关的犯罪心理痕迹,所以经过测试就能排除。

除此之外,测谎技术还能确认案犯或知情人、提供侦察方向增强办案人员信心。许多案件若没有测谎技术的结论支持,侦察审讯工作根本无法深入。

二、测谎结论的证据能力分析

测谎结论在一国诉讼中能否实现其价值,首先必须解决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测谎结论的证据资格问题,也就是测谎结论的证据能力问题。依据我国三大诉讼法规定,要成为证据,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测谎结论能否具备证据资格,关键要看其是否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一)测谎结论的客观性分析。

客观性又称实质性,指证据必须是伴随着案件发生、发展的过程而遗留下来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客观事实。武汉科技大学的戴中祥教授指出测谎结论具有客观性,西北政法学院的杨旺年教授同样提出测谎结论符合客观性这一特征,客观性是指证据必须是客观上存在的事实,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实情况。本文认为,测谎结论具有这种客观性。

首先,根据测谎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记忆痕迹――心理反映--生理反映的顺序而观测到的各种数据进而反推特定的记忆痕迹的存在是可行的。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生理 、心理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身体状态能用一些可测量的参量表示。因此,可以根据身体状态对其进行心理分析。测谎技术,即运用测谎仪器测试犯罪嫌疑人或知情人与案件相关程度的专业技术,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编制一系列针对与调查内容相关的问题,这些相关的问题对被测人形成心理刺激,引起心理反应,导致其生理参数发生变化。由于这些变化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此,通过检测、分析这些生理参量,即可对测试对象的心理进行分析,从而判明其是否说谎,推断出被测人与案件的相关程度。因此,既然是通过科学仪器对客观存在的事实情况进行的心理测试,记忆痕迹的客观性也就决定了测谎结论的客观性。

其次,说谎特征的稳定性和特定性说明测谎结论能够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前者指只要说谎,这些生理参量就有异常反应;后者指只有说谎,这些生理参量才有异常反应。

(二)测谎结论的关联性分析。

关联性又称相关性,是指证据必须与案件待证事实之间存在某种逻辑上的必然联系。出于这种联系,证据对待证事实的存在与否能起到一定的证明作用。

西北政法学院的杨旺年教授认为,某一事实之所以成为证据,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该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可以这样认为,不能证明案件事实的事实就不具备证据的关联性。从这个意义讲,测谎结论的关联性就值得怀疑,因为,测谎结论如果作为证据使用,那么,它的证明作用是什么?其能否证明案件的事实(哪怕是案件事实的一个微小的局部也可)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测谎结论充其量只能证明被测人是否在说谎,并不能证明案件本身的事实,因而测谎结论不具有关联性,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本文不认同上述观点,因为任何案件都会有若干个证据组成的证据链进行证明,各证据之间依证明的方向不同,而从不同的角度对案件事实进行证明,如现场脚印能证明当事人到过现场,凶器上的指纹能证明当事人曾经使用过凶器,尸检报告能证明死亡原因,目击证人能证明当事人当时的具体行为等;而测谎结论属于间接证据,能证明被告人对自己所供(陈)述笔录证据,是否在说谎、是否客观真实,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受客观事实刺激心理作用的结果,心理测试的内容都是针对被测者对案件事实提问回答时的身心生理反映而得出,因此测谎结论与案件事实之间有直接的、必然的因果联系,是建立在案件事实基础上的心理测试,是针对某一具体案件事实对被测者是否说谎的心理检测,故此测谎结论与案件待证事实之间具有关联性。

(三)测谎结论的合法性分析。

合法性是证据存在的根本,是证明能力的生命,一切违法的证据没有证明能力,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测谎结论证据违法说者认为:第一、测谎结论不属于法定证据因此形式不合法;第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对《关于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的请示》的批复中,明确指出测谎结论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本文不赞成违法说,理由如下:第一、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2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上述两部诉讼法对鉴定证据的条文解释:既可以是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又可以是指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只要是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鉴定,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第二、根据《国家安全法》第10条、《警察法》第16条的规定,上述机关根据国家授权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电子侦听、电话监听、测谎检查、秘密拍照等。对测谎技术的证据趋向,实际上突出了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现了这种观念在立法上所认可的价值选择。测谎结论符合上述两法对专门机关的国家授权,因而具备证据的法律特征,不存在形式上的不合法。由于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批复具有法的渊源。但其法律效力远低于《国家安全法》和《警察法》,根据《立法法》的有关规定,下位法服从上位法,据此将测谎结论列为鉴定结论种类。符合上位法所确定的证据法定原则。

三、测谎结论证据适用质疑的剖析

(一)测谎技术负效应的质疑。

有观点认为,测谎虽然不能直接获得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但对犯罪嫌疑人的指向会强化审讯者信心,从而无所顾忌的使用刑讯逼供,加强非法口供的获得。对犯罪嫌疑人口供的依赖是我国司法工作中的顽疾,不论是侦查机关还是审判机关都不能摆脱“无供不定案”的困扰,但问题在于测谎与刑讯逼供之间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任何一种鉴定都可能加重对犯罪嫌疑人的指向,是否都可以成为刑讯的借口呢?禁止测谎并不能抑制或消除非法口供的获得。事实上刑讯逼供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需要依靠健全的法律来消除,而不会因为一项鉴定技术的使用而增加或减少,以此来否定测谎技术有失客观公正。

(二)测谎结论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

有人认为,当受测者被要求接受测谎,也就等于被要求承担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举证责任,对刑事案件而言违背无罪推定的法律原则。其实这种质疑忽略了测谎技术是鉴定技术中的一种,鉴定程序的启动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只有符合本案犯罪嫌疑条件的人才能成为鉴定的对象,作为犯罪嫌疑人接受测谎,提供对相关问题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应数据,如同提供自己的笔迹、血液样本一样,并没有真正承担举证责任,发挥证据效力的是鉴定结论而不是被测人提供的客观检材,承担责任的是启动鉴定程序的公诉机关而非被测人。测谎结论属于鉴定结论,与嫌疑人口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证据。

四、测谎结论适用原则的基本构想

测谎技术解决了司法活动中最为棘手的难题,它的出现无疑给司法实务部门的人们带来福音,但科学技术是双刃剑,使用不当的后果也是灾难性的。因此,如何规范使用测谎技术,是测谎能否得到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测谎结论的适用不能等同于普通的物证鉴定,必须制定一定的制度加以规范,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使测谎结论得到合理的适用。

(一)测谎结论的适用应遵循双方自愿原则。

测谎鉴定的启动必须得被测人的同意或基于被测人的申请,不论是作为侦查技术还是鉴定技术都必须遵循。这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因为测谎属于司法鉴定活动,以诉讼程序的启动为前提,测试的出发点是怀疑当事人(可以是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证人 )陈述的内容有假,所问的问题可能对被测人的精神产生一定的刺激,因此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人身权和名誉权,充分尊重被测人的权利,可以将司法活动可能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考虑到控辩双方权利的平衡,应赋予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主动申请测谎的权利,增加解脱嫌疑的法律途径。另一方面,测谎自身的技术特点是需要被测人的配合,只有在被测人基本配合之下的测试,才能保证测试过程中记录的生理图谱是被测人真实的心理反映,以此得出的测谎结论才具有科学可靠性。

(二)测谎结论的适用应遵循资格标准统一原则。

测谎人员必须是具备测谎鉴定资格的专业人员。在刑事诉讼中,实施测谎检查的测试人员负责进行以下工作: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适宜参加测试;组织恰当的问题;与被测验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刺激被测验人作出生理反应;解释生理反应曲线图表;作出测谎结论。测试人员是否具有解决以上问题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关系着测谎检查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测试人员的资格问题的妥善解决,对于正确实施测谎检查至关重要。测谎结论要具备证据资格,就必须实行统一的测谎人员资格考核,建立从业标准,从而保证测谎结论的质量。

(三)测谎结论的适用应遵循严格限制原则。

首先,适用主体必须是公、检、法、国家安全机关。其次,适用对象只能是公诉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不应适用的对象应考虑两种情况:一是精神上患有严重疾病的人,二是未成年人。再者,适用前提是必须征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同意。第四,在采纳条件上,根据反传闻证据规则,测试者必须出庭作证,测谎结论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定案依据。

(四)测谎结论的适用应遵循非法测谎结论排除原则。

虽然测谎结论是以被测人自愿或同意为采纳的前提,但并不能够排除有些测谎结论是在被测人受到威胁、欺骗的情况下实施的,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取证的事实,所以应当设置对形式要件或实质要件不合要求的测谎结论排除规则。

五、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诉讼和证据立法目前没有将测谎结论规定为证据形式,但大量的客观实例已证明其具有实用价值和证据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谎结论用于诉讼将越来越多。因此,必须在立法、司法和理论研究中进行广泛的探讨,正确认识测谎技术和测谎结论的价值与作用,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司法实际的有关测谎技术和测谎结论的立法之路。

(作者:郑州大学法学院2010级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

参考文献:

[1]胡,秦志斌. 测谎结论的证据价值分析.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8):36.

[2]陈卫东. 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3]何家弘. 测谎结论与证据的“有限采用规则”. 中国法学,2002,(2):140-151.

[4]赵杰. 论测谎结论的证据适用. 江海学刊,2005,(4):118-124.

[5]戴中祥. 测谎结论的证据资格分析. 人民检察,2005,(5):26-28.

[6]樊凤林. 论测谎仪介入刑事诉讼. 诉讼法学研究(第二卷). 法律出版社,1995.

[7]杨旺年. 关于测谎及其结论的争议与评析.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2):128.

[8]郏从贤. 论测谎结论的证据能力. 司法实践,2006,(1).

[9]孔卫新. 论测谎结果作为刑事证据应当缓行. 政治与法律,2003,(1).

测试技术论文篇10

关键词:人才选拔;测评技术;应用;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C9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123-03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企业选对人、用对人,企业将蓬勃发展,如果企业用人失误,企业将遭受损失。仅凭传统的简历分析和面试,无法全面考察人才,因此,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选取适合的人才测评技术,设计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人才测评体系,高效选拔人才。

1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

人才测评是通过心理测验、面试、评价中心等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对人的基本素质、能力、业绩、发展潜质、个性、职业兴趣等进行测量与评定的专业化活动,它是一门融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及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学科。通过对候选人的全面考察,甄别出卓越者与一般者;通过候选人过去的行为来预测其未来能否胜任岗位,为企业选拔外部人才和合理配置内部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差异是千差万别的,而且难以衡量。人才测评就是以“人职匹配”理论和“冰山模型”理论为依据,通过科学的方法,将个体差异性识别出来,为人才选拔提供决策参考。

1.1人职匹配理论

人职匹配的核心是:最匹配的才是最优的选择。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从人的角度看,某个人完全能胜任岗位要求;二是从职位的角度看,该岗位招到了合适的人。要做到人职匹配,一是做好工作分析,制定职位说明书,列出岗位职责和资格要求,提取关键胜任能力指标;二是针对这些胜任能力指标设计试题,选择适合的人才测评工具;三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测评,在候选人中挑选出最适合的人,将其配置到最适合的职位,实现人职匹配。

1.2冰山模型理论

“冰山模型”是197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他把人的胜任特征形象地描绘为一座在水中漂浮的冰山,易被感知的“水上部分”是表层外显特征,如知识、技能等;较难被感知的“水下部分”是深层潜在特征,如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它们才是决定人们行为及表现的稳定的关键因素。

胜任力测评是通过分析和比较候选人的“水下部分”,将卓越者与一般者区分开来,因此,我们从胜任特征人手,通过专家小组、问卷调查、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建立胜任特征模型;然后针对性地选择人才测评工具,重点考察被评价者的自我概念、动机和特质,找到真正高素质的合适人选。

2人才测评技术的应用实现

笔者曾经服务的公司,是一家理念先进、注重科学管理和人才观念的航空公司。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急需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如飞行员、飞机维修工程师、销售人员等。为了科学、客观、准确地选拔人才,公司非常注重运用专业的人才测评技术甄别人才,运用的人才测评技术包括:心理测验、面试、履历分析、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验、角色扮演、管理游戏、演讲、案例分析、背景调查、360度反馈等。由于各种测评工具的优缺点不同,在实际运用中采用了多种测评工具的有机组合,以提高测评的准确性。

2.1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包括人格测验、能力测验、动机测验和职业适应性测验。它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化和标准化的测量,能反映候选人的能力特征、智力水平、人格品质、动机、职业兴趣、价值观等,并预测其发展潜质。在传统的面试基础上加人心理测验,大大提高了人才选拔的准确性,减少了招聘失败的风险。目前流行的心理测验有:MBTI职业性格测试、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六角模型等。

实践证明,公司使用的HRO Fit-In职业性格测试效度较高。它重点考察候选人的26个突出特质。表1为飞机维修工程师招聘为例的职位分析。

经过职位分析,将26个突出特质分为以下三类:关键胜任特质(包括尽职、行动力、利他、条理、自信、乐观、情绪控制、抽象推理)、次要胜任特质(包括冷静、说服能力、合群、谦虚、合作、细致、外向、成就动机、创造力)和不重要特质(包括健康管理、自我主张、竞争、严苛、自主、审慎、前卫、艺术兴趣、同感)。

如将候选人A和B的得分与岗位胜任特征(即关键+次要胜任特质)对照分析,测评结果候选人B的尽职、条理和抽象推理能力明显优于候选人A,而且B的各项得分与该岗位的胜任特征更为接近,所以更匹配该岗位。所以,候选人B进入下一轮面试。

2.2行为面试

行为面试是招聘面试中的核心技术,又被称为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其核心是收集当事人亲身经历的行为事件。它用“STAR”原则进行一步步追问。行为面试通过候选人过去的表现预测其未来表现,能够避免传统面试可能产生的“晕轮效应”、“偏见误差”、“刻板印象”等,测评效度高。

以票务员招聘为例(在旅游旺季,公司急需1名票务员),经过职位分析后,确定其4项岗位胜任能力:多任务处理能力、业绩导向、客户服务意识、销售潜质,各项能力按情景、任务、行动、结果4个方面进行面试。经过电话面试筛选后,选择了3名候选人参加面试,并分别对他们行为面试问题的回答予以评分,结果如表1。

综合分析后得出,候选人C的行为面试总评分最高。在这项测评中,C胜出。经过心理测试和背景调查后,公司最终录用了候选人C。

2.3评价中心测评

评价中心测评不再采用传统心理测验笔试形式,而是采用无领导的小组讨论、公文筐测验、角色扮演、管理游戏、案例分析、演讲等新型测评方法,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情景模拟来考察候选人的能力,其仿真测评的效度非常高。

以销售经理招聘为例(公司急需3名销售经理,负责机票渠道分销工作),招聘经理通过履历分析和电话面试,将候选人推荐给销售总监。经过二次筛选后,确定12名候选人参加评价中心的测评(见表2)。

在多年的实践中,公司成功地运用专业人才测评技术,招聘了多名优秀机务维修人员、飞行员和市场营销人员,如今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