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1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4:54:31

测试1

测试1范文篇1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考查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参考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4.考生可以在本试卷的空白位置或草稿纸上打草稿,但所有题目都要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作答,作答在其他位置一律无效。

二、给定材料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增收放缓以后,90年代末期至今农民收入始终处于低速增长状态,与城市居民收入的高增长形成越来越大的反差。1997~2014年这6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了549.5元,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平均增长率不到4%,仅为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的一半。而且农民收入很不平衡,由于农村内部收入分化,少数高收入户掩盖了多数低收入户,近半数的农民收入处于零增长状态,许多农产收入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倍,扩大到2014年的3.1倍。

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由于缺乏风险分散机制,长期以来农民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由于缺乏利益保护机制,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非农化转移中,农民是被动接受土地的低价格而不能享有其应得的利益;在劳动力转移中,农民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常常是最低工资的接受者,创造着城市经济财富而不能分享其利益。

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由于事实上缺乏强有力的利益代表者,农民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完全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在农村,普遍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不能享受公共卫生、医疗和教育。即使进入城市,实际上成为城市建设者和财富创造者,但不能享有与原市民同等的城市公共福利,更没有平等参与社会事务的政治权利。例如,广东东莞市常住人口100万人,打工人口有500万人,这100万和500万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阶级,他们共同创造了城市的繁荣,但却享受着完全不同的待遇。

2.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在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30多年来,实际上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制度变革,传统农业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造,以分家分户经营、自给性生产为主,出售剩余产品为辅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效率十分低下。土地产出率不高,劳动生产率也不高,因此日益缺乏竞争力。

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曾指出,改造传统农业必须从外部注入新的生产要素:资本、技术、人才以及新制度要素。然而在现行体制下,这个过程是反向进行的: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是导致农村廉价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流向城市和工业,形成支持工业化的“低成本”优势。出现三个净流出,即土地价值净流出、农村资金净流出和优秀劳动力净流出,使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日益弱化。这就使中国改造传统农业的速度和效益大打折扣。有人估计,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占用农地的差价,约达2万亿元之巨,相当于改革开放前30年价格剪刀差总额的4倍。近几年,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农业资金大量流向非农业。农民创造了40%以上的居民储蓄,但在全社会贷款余额中,农业和乡村企业贷款占比则只是5%左右。特别是农业优势劳动力外流,使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下降。如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为27%,但19~30岁年龄组的转移率达55%。“青壮劳力不下田”,务农主要是老、弱、妇、幼。

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导致农产品难卖问题经常性突出。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沟通城市、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的流通体系,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缺乏有效的联结手段,难以避免结构调整的盲目性。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致使农业发展长期缺乏有效的市场拉动力。

3.由于庞大的乡村管理构架与薄弱的乡村经济不相适应,导致乡村负债问题十分突出,不仅使正常的经济周转困难,还使乡村的信用体系受到严重破坏。由于长期缺乏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足够投入,农民素质差、生活单调,缺乏必要的文化消费等现象十分突出。在原有的严密组织被破除后,乡村社区建设成为整个中国社区建设最为薄弱的环节,由于缺乏互帮互助机制,缺乏行业协调机制,从而农民成为最无组织性的群体。由于基层组织和乡级政府职能上的错位,乡村规划落后,或基本上没有规划,执行规划不得力的问题十分普遍,导致乡村建设混乱,村容、村貌不堪入目。乡村环境的脏乱差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被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浙江省永康市荆山夏村,2014年推出了“家家都有别墅住”的村民别墅工程,并声称要做“全国一流”的样板村,结果却适得其反,111幢村民别墅群不仅成了烂尾楼,而且还负债8000多万元。据村民们反映说,当时村里推出村民别墅工程,不仅没有召开村民大会,而且还强迫村民拆迁旧屋和强行克扣全村每人1.2万元的征地补偿款。最后也只是象征性地给村民发了张征求意见表,虽然多数村民在意见表上反对建别墅,但是,村民们填写的反对意见最后都被涂改了。其中一位村民愤怒地说:“这是强奸民意,是违法行为!”

4.1978年以来打破“一大二公”形成的对农民的集中管理,通过联产承包把农民从生产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劳动者生产选择的自主权和产品的所有权,使生产的成果与自身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联产联利,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下子焕发出来,成为推动农业高速增长的强大动力。1978~1985年,农业净产值年平均增长6.4%,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6.9%,是农业超常规增长时期。

1985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在主要农产品产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靠结构调整。农业内部经济作物、养殖业比重扩大,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但这一时期由于农产品价格走低、各种税费增多,农民收入增长受到抑制,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由于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突飞猛进地发展,中国工业化进入新的阶段,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产业的步伐加快,沿海与内地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农村正是这种廉价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尽管农民务工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相当比重,2014年江西全省农民人均在外务工得到的纯收入为658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2%,但农民的身份未变,农民外出务工是劳动地点的外延而不是真正的身份置换,因而也不可能与城市真正融合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工业化长足进步,特别是沿海等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加快实现了从以农哺工到以工补农的战略转变,解决二元结构导致的问题,既日益突出又有了必要的条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真正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中央确立了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加大了扶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力度。费改税,农村电网改造和城乡同网、同价,乡镇公路建设等措施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的环境,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5.30年前,一场发轫于农村的经济改革,拉开了中国全方位改革的序幕。

30年间,农村改革不断深入,领域不断拓宽,新一轮改革中,农村改革的方向何在?

2014年6月,先行探索的任务落到了成都和重庆身上——国务院批准重庆、成都两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于具备城乡二元结构的典型特征,成渝的探索,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会对其他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提供重要的参考。

十一届全国政协抓住了我国“三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把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的主要议题,进行了充分的视察和调研。

(1)在重庆涪陵的一家生猪养殖场,农民以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为公司的股东,在保证每亩收入不低于800斤稻谷、现金入股年回报率不低于10%的前提下,他们还受聘成为园区工人,参与公司利润分配,获得数百元的工资收入。在重庆和成都的许多地方,都有类似的“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流转出来的土地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有的让出了自己的宅基地,住进了政府统一规划的通水、通电、通气的生态“新村”。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推进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能有效解决单一农户分散经营的弊端,从而为发展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

有政协委员们认为,不论是哪种方式,都应该坚持6条底线:坚守基本法律不违背、耕地保有面积不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粮食产量质量不降低、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生态环境不破坏。

经过视察和调研,视察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扩大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试点,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保护农民权益;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完善相应合同、登记、备案等制度;培育土地流转市场,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编制耕地占补平衡的规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耕地,防止把农村建设用地指标集中到大城市使用……

(2)视察过程中,所见所闻让视察团并不乐观。由于历史欠账多,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仍然滞后,农村的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与城市的差距仍然很大。背负巨大包袱的农村,很难获得大幅度发展。基层县市对此力不从心。统筹需要实力,吃饭财政怎么可能拉动农村这辆大车?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是视察团里许多农业专家多年呼吁的难题。他们认为,必须首先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这就需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在视察报告中,委员们提出了一揽子建议: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转移支付力度,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由城市逐步转向农村;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普通教育、职业培训和农技推广的支持力度;探索财税体制改革,开展增值税转型试点;允许试验区整合使用涉农资金,强化市级以下财政;将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使用范围扩大到农村,建立农村地区公共设施建设维护的制度性资金渠道……

拉动大车,需要强有力的车夫,统筹城乡需要更加简捷高效的政府。视察团对这种政府体系的定位是:城乡一体、精简高效、规范运转。

如何实现简捷高效,委员们也有自上而下的考虑:减少专业行政机构,整合市、区、县政府管理部门,设置综合运行部门;加快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并探索公共服务的实现形式,政府发包购买服务,方便农民;针对农村新型社区,稳妥推进居村委会改革,扶持和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完善基层自治机制;在试验区试行城乡居民按同等人口比例选举县级及以下人大代表等。

三、申论要求

1.请根据给定材料1~3,概括我国“三农”问题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求: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300字。(20分)

2.请根据给定材料4,分析和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要求: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20分)

测试1范文篇2

在设计具体的算法之前,我们先介绍粒子群算法的基本算法,其算法框架参考资料,了解了粒子群算法算法的算法框架后,进一步要做的就是在软件的黑盒测试中,如何将不同的等价类转变为粒子群算法的候选解,如何设定解的优劣标准,如何设置合适的终止条件。

我们假定一个软件模块的输入参数有5个:A、B、C、D、E,经过合理的等价类划分后,每个参数又有5个不同的等价类:A1~A5,……,E1~E5。我们采用一个广义的粒子群算法候选解概念,一般的粒子群算法往往将候选解形式定为二进制的数据串,比如111010、010001等等,而在不同等价类输入作为候选解时我们将候选解形式定为:A3B1C2D4E5,A2B2C4D1E3等等。这样我们解决了候选解的问题,在解的优劣标准以及终止条件的设定问题上,我们需要借助工具作为标准。软件测试的目的是提高软件的可靠性,终止条件当然是软件达到了测试的目的及要求。而解的优劣标准正好与软件质量相反。文献[2]中结合北大的青鸟黑盒测试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试执行的失效数据模型JBFDM。利用该模型我们可以做到:

(1)提供一致的失效数据建模,收集及管理的可靠性度量过程,从而支持可靠性度量;(2)利用测试及软件现场收集的数据来评价测试计划、操作概图及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错误,在黑盒测试中,错误表现的形式是软件失效。但是由于软件错误并不是软件失效的充分条件,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错误都会在测试或运行时暴露,所以黑盒测试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通过运行测试用例使软件失效而发现错误。在我们对测试用例的评价时,用以下的数据表示测试用例的优劣:

A=P+B/M+C*F

其中,A表示粒子群算法中的适应度,P表示该测试用例在实际中发生的几率,M表示平均失效时间,F表示失效等级。因为测试是针对使用的,所以发生几率高的测试用例适应度高就不难理解了。而M平均失效时间越长,该测试用例应该不容易发现软件的错误,所以,A越低。F则表示某些特殊情况发生使软件严重失效(比如造成死机、损坏仪器等等),此时该测试用例以及其后代必须被重点关注,所以此时A越大。B、C是相应于各个具体的被测试软件模块而定的系数(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软件失效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所以更新结果往往是发生几率高的测试用例后代较多。所以我们应该针对具体被测试软件设计准确的发生概率产生算法。具体算法框架如图1所示。

对于该算法的说明如下:

(1)每一个输入参数往往有一个几率(可以事先定义),可以简单相加来求得该测试用例的概率,但是在输入参数有较强相关性时,此方法并不能准确求得某个测试用例的发生概率,一个解决办法是设置输入参数的相关耦合度,在粒子群算法的随机更新时其同时进行的几率与相关耦合度成正比,即对于相关耦合度高的输入参数,它们同时进行更新的几率高,反之则低。

(2)检验是否满足测试要求时,需要先设置一个计数器。每运行一个新的测试用例,测试计数器加一当发现第一次失效或故障时,计数器加二。若产生的后代又使软件发生失效,则计数器加22。同理递推,当遗传算法产生的测试用例连续n次使软件失效,则计数器加2n。同时,记录所有的测试情况(此工作由的测试环境完成,比如北大的青鸟黑盒测试环境)。如果出现严重错误则终止测试,进行对程序的检查。如果连续K代测试用例的后代都运行良好,计数器的值加2K。K的值由具体被测试软件的等价类数量、输入参数个数等决定。当测试计数器的值达到所有黑盒测试用例等价类的数值时,结束测试也必须结束。

(3)每一组测试用例可以生成多个测试用例,根据适应度函数大小决定留下哪些测试用例组成新的测试用例组。

从上面的算法框图和说明可以看出,如果某测试用例使软件的运行发生了问题,它的后代也同样受困于该软件错误,算法很快能发现这些最佳测试用例并给出结果。

2效果

上面的算法,相对于运行所有测试用例,并没有比较明显的优点。尤其对于测试来说,算法并没有加速运行测试用例,好象还降低了运行速度。其实算法本身的确不是用来加速运行测试用例的,其目的是找到一组最佳测试用例。因为实际上对于很多模块运行所有测试用例或哪怕是所有等价类都是几乎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粒子群算法寻求最佳测试用例的测试方法原理。它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软件模块的黑盒测试并给出测试结果和好的测试用例。利用该算法原理,可以在测试集成环境中做一些设置或修改测试集成环境,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粒子群算法帮助测试人员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软件模块的黑盒测试,并给出测试结果和好的测试用例的方法。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测试用例耦合度

参考文献:

[1]张鸿宾,郭建军.遗传算法在曲线多边形近似中的应用.计算机学报,1999.

测试1范文篇3

关键词:民用电子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测试系统;系统设计

电磁兼容性测试研究电子电气设备适用中独立工作的电磁抗干扰能力,随着无线电设备大量出现,各类无线电收发设备相互电磁干扰情况严重。20世纪中期后,电子设备内部元器件小型化,各电子元器件占用空间拥挤,频谱资源占有率增加,需要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与EMC相关法律有很多,发达国家相关组织有相关规定。我国电磁兼容测试为3C强制认证,电子电气产品EMC为法律规定要求,电子电气设备进入市场前需通过EMC。本文设计科学高效的民用电子电气设备EMC系统,满足工程应用实践分析。设计系统可实现EMI发射骚扰测试,可实现子系统分为RE辐射发射等。

1民用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分析

设计符合标准规范的民用电磁兼容测试系统,需要了解对应测试方法要求等。EMI接收机是电磁骚扰测试重要仪表,测试干扰信号有间发行等特点,EMI接收机通常采用扫频测试进行逐点扫描测试[1]。GB/T6113.101标准对EMI测量接收机有明确指标要求。测量接收机内部放大器幅度特性需比测正弦信号有较大动态范围储备。应注意区分检波器功能与测试接收机上输出指示的意义,采用正弦波等效RMS进行校准。测试CE传导发射骚扰电压时,需在被测试设备间增加规定人工电源网络。人工电源网络作用点包括将外部供电电路与被测设备电路隔离,电源供电端子提供测试阻抗。系统选用人工电源网络为耦合非对称电压V型网络[2]。电探头在CE传导发射骚扰电流测试使用,不需改变被测设备原有电路,适合测试复杂接线电路系统。系统设计使用高阻电压探头,可使用高阻电压探头测试优点是不影响供电网络下测试,缺点是需避免被测电路阻抗较高。高阻电压探头由电阻与电容组成,接地端子需良好接到参考地。EMI天线接收空间强信号后,场强值与电压值比为天线系数。电磁兼容无线电骚扰测量要注意具有可复现性,物相互作用。测量装置运行条件作出明确规定,需测量电平上有足够信噪比,扫频接收机测量适当考虑设备特殊工作特性。非源于EUI产生骚扰,需在实验报告中记录[3]。测试EMI干扰电平时需较长测试时间,EMI接收机使用峰值检波器捕捉信号,仅对发射幅值接近的关键频率测量最大值。RE辐射发射测试目的是针对机箱端口辐射骚扰测试,对多种电子电气产品,需测试辐射骚扰电磁场干扰,电场干扰需测试水平极化。辐射骚扰测量需考虑实验环境,环境噪声电平满足低于极限值6dB要求。通用EMI测试流程图如图1所示。

2民用电磁兼容测试系统设计

根据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解析,通过测试项目分类得出民用EMC测试系统主设备清单。EMI测试机必须具备QP准峰值检波器、AV平均值检波器等,EMI测试接收机选用德科技更厚实数字中频测量接收机。人工电源网络用语电磁骚扰电压测试,根据GB6113.102等标准要求,选用NSLK8127人工电源网络[4]。阻抗稳定网络用语电信骚扰电压测试,选用八线阻抗稳定网络ISNT8-Caat6阻抗稳定网络。仪表选型根据出厂技术规格核对标准满足要求,EMC测试系统需要有第三方实验室针出具计量报告,保证符合测试规范要求。由于测试系统整体完成自动测试,组成包括RS辐射抗扰度测试路径等,射频测试路径需要可程控射频开关自动切换,程控路径考虑在屏蔽室进行光电信号转换通信。对CE发射骚扰测试时,射频电缆衰减影响系统灵敏度。设备电缆功率影响系统安全性。选择射频电缆需从功率容限等方面考虑。电磁兼容测试系统不同项目,进行理论测试值推导,包括干扰测试限值推导等。EMI发射骚扰测试重要指标为系统灵敏度,CE传导骚扰测试频率范围为150kHZ-30MHz,需保证测试频段底噪数据低于标准要求极限值-20dB.CE传导骚扰测试影响灵敏度测试值由脉冲限幅器,传感器修整等决定[5]。对系统测量场强分布采用仿真手段进行分析,使用天线为复合天线,仿真天线使用双锥天线,整体仿真包括几何尺寸建立,介质参数考量等。对RS场强分布作出仿真案例分析。技术参数满足测试频率范围80MHz-6GHz,测试场强最高达10V/m,测试距离为3米,系统测试场强10V/m,校准场强为18v/m,校准场强范围为18-36V/m。

3系统不确定度评估

规范的民用电磁兼容测试系统需进行不确定度评估,对设计测试系统进行不确定度评估,建立不确定度基本模型,进行各参数分量不确定性计算。按照国家检定规范标准要求,通过分量对应概率分布情况统计为标准不确定度分量,通过测试得到统计标准偏差值,如若独立属性信息统计检验概率分布归类为B类评估方法。采用B类评估计算其他不确定度来源引入不确定度[6]。在重复性条件下对测量独立性重复测量n次,被测量X最佳估计值是n个独立测得值算数平均值x.A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公式为:屏蔽室内对电源端口传导骚扰测量,对待测设备进行频率150kHz-30MHz的传导连续骚扰测量,EUT为落地式设备可立于地平面。根据传导连续骚扰测试系统连接方法确定不确定性数学模型。EMI测量接收机测试结果随外界环境变化有部分偏差,标准不确定度为试验标准偏差,使用梳状信号发生器为被测设备进行重复测量,计算频率点标准差,测得150KHz时标准差最大。使用网络分析仪进行路径校准,衰减量S21校准结果在频段最大误差值为0.05dB,校准不确定度为0.15dB,分量标准不确定度为0.08dB。辐射骚扰测试灵敏度与极限值符合度对照表如表1。30MHz-1GHz辐射骚扰测量在半电波暗室内进行,支撑物由低介电常数材料制成,EUT可立于地面,天线距EUT为3m,测试用接收机型号为N9038A。根据辐射连续骚扰测试系统连接方法,可确定不确定数学模型[7]。测试接收机读数变化由测量系统不稳定性等因素引起,标准不确定度为试验标准偏差,计算公式为:为测试次数,xi为接收机单词测试值。使用信号源为被测设备进行10次测量,不确定度为0.11dB。合网络法进行射频场感应传导抗扰度测试,测试前需进行校准获得所需射频噪声信号强度。根据射频感应传导骚扰抗扰度校准测试方法,对测试引入不确定度,|VTest=VCal+δVMTt+δVLMCt+δVTGM+VPAt+δVswt.δVswt为测试中自动测试软件电平容差设置不确定度;δVTGM为信号源不确定度;δVLMCt为测试中功率探头不确定度,从原厂校准证书获得150Ω转50Ω适配器插入损耗最大差值X1=0.04dB,X1为矩形分布,95%置信度时k=2,标准不确定度u(δVRCAL)=0.35dB,校准系统连接不确定度分量为正态分布。

4系统实现验证

目前建设完成民用电子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测试系统,包括RS辐射抗扰度测试等,如图2所示。EMI传导骚扰测试不接入测试样品时,实测值满足测试底噪满足低于极限值20dB要求。测试结果未超限。EMI辐射骚扰测试系统不接入测试样品,测试底噪满足低于极限值20dB要求。样品测试结果未超限值。CS传导抗扰度测试系统频率范围150kHz-230MHz,系统注入干扰值,可得出满足极限要求。各频段CS传导抗扰度测试干扰电平精度范围,80-230MHz标称干扰电压值±0.3V,偏差范围在0.2V内。RS辐射抗扰度测试系统频率范围80MHz-6GHz,场地均匀面为1.5米*1.5米,系统注入干扰强度值可得出满足极限值要求。各频段RS辐射抗扰度测试干扰场强精度范围,1000-6000MHz标称场强值±0.5V/m,偏差范围在0.3V/m内。电磁兼容自动测试系统设计完成后,对系统测量功能需进行实验。在满足标准要求下对样品进行测试,EMI传导发射骚扰测试由于测试仪表影响大,统一使用梳状信号源为被测物测试。EMS辐射抗扰度测试施加干扰电平准确性取决于检测端设备,监测端设备可通过第三方实验室出具计量报告为判定依据。比对计算结果|En|<=1,根据要求评定监检测系统符合测试要求。根据不确定计算结果,Uref=3.1dB,测试结果|En|<=1满意。根据不确定计算结果,Uref=4.2dB,通过双方对比结果分析,根据要求评定系统符合测试要求。

5结语

电磁兼容测试是电子电气产品必须进行的检验,是法律的硬性规定,需要科学的民用电子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能测试系统。以往国内同行电磁兼容测试系统设计中缺乏科学依据,通常为经验性方式进行。本文研究系统建设后测试数据有效性评估,测试系统通过科学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估,根据不确定度考虑CE,CS测试项目不同确定度来源,得出各分系统综合不确定度。CR抗扰度测试系统中功率放大器是重要仪表,通过理论计算可优化评估需使用的功放输出等级,减少设计成本。

参考文献

[1]周杰.基于民用电子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9.

[2]战子华.基于轨道交通设备的电磁兼容实验室方案设计[D].深圳大学,2018.

[3]朱界平.汽车灯具电磁兼容光参数测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

[4]刘时宜.复杂机电装备电磁干扰(EMI)现场测试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5.

[5]张雪莲.基于小波变换的电磁干扰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中北大学,2014.

[6]卢中昊.系统级电磁兼容现场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

测试1范文篇4

1热量表准确度测试的现状

计量收费已经成供热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它的成败与否已经成为关系到供热事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因此最近两年的时间内,国内供热行业已经开始了计量收费和分户供暖的工程改造。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旧系统改造和新系统建设如何实现计量收费将肯定成为国内供热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方面显示出的强大的商业机会不仅刺激了国外的各大厂商纷纷进入中国推广自己的热计量设备,而且国内许多生产和研究机构也在不断开发和生产这方面的设备。从目前情况看,热量表生产厂家国内外已超过30家,而且其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

现在电表和水表的准确度,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检测和认证的标准系统,而且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一个家庭一年中消耗热量的费用(供暖费)比电费、水费和煤气费的总和还要多。所以说,相对于水和电费更昂贵的热量消费而言,热量表准确度的测试就显得更为重要。现在我国的供热计量也刚刚开始起步,计量单位还没有成型的热量表准确度测试装置。因此,如何方便可靠地进行热量表准确度的测试,建立怎样的热计量系统的标准和装置都是当前一项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国外已经进行计量供热几十年,尤其在欧洲,供热热计量全部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了一套从运行、生产、管理到司法完整的社会保障系统。而国内还处在起步阶段,所制定的标准主要还是依据欧洲的相关标准。而从国外直接引进成套的测试装置,则需要几十万或者上百万的人民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受测试周期限制,无法应用于国内的热量表的大规模生产和检测。

2热量表准确度分项测试方法

对于热量表准确度的测试,欧洲一般采用分项测试的方法。即热量表测试时,分别按照相应的标准对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计算器的准确度分别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由得到的各个部件的准确度计算得出热量表的整体准确度。

影响广泛的OIMLR75《世界法定计量组织75号国际建议:热量表》和详尽EN1434:1997《欧洲标准:热量表》都建议采用采用分项测试的方式。如OIMLR75规定:

流量传感器:最大允许测量误差为3%

计算器+温度传感器:最大允许测量误差为±(|E|-3%)

其中E为表1中各级表的总体误差要求。

分项测试就是对每个部件采用相应的行业标准进行准确度控制。这种检测方法会带来各方面的不便。在欧洲,为了保证热量表总体的准确度要求,很多国家对于温度传感器的准确度都单独做了规定,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来满足要求。

表1热量表分项测试准确度分级(欧共体)

T(℃)误差限

2级4级5级

△t<10±4%±6%(8%)±8%(10%)

10≤△t<20±3%±5%(7%)±7%(9%)

20≤△t±2%±4%(6%)±5%(7%)

(注:当流量在0.1Ln以下时,取括号内给出的误差限;Ln为热表工作流量)

不难想象,把一块热量表分成几项来测试,工作比较繁琐,而且测试周期大大增加。在测试的时候,要求根据不同的行业标准选择符合要求的测试仪表,再去按照各自的测试标准分别检测,使他们分别达到规定的要求;其次其测试结果不直观,因为不能直接给出热量表的整体误差,而要根据各部件测试的结果,通过误差合成来确定总的误差;再次,这种测试方法不适用于紧凑型的整体热量表。1|2

3热量表准确度整体测试方法

针对于现行热量表分项测试的弊端,整体测试来检测热量表的准确度有着许多优点和先进性。首先测试不需要分解热量表的各个部件,直接依次检测出热量表的整体准确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工作量,其次对于紧凑型的热量表,可以检测出其结构的系统误差。其测试准确度完全可以满足2、3级热量表的要求,且方法简便快捷,非常适合厂家出厂时的检验。

3.1热量表准确度整体测试装置

热量表准确度整体测试是根据热平衡原理,即理论上热量表的示值应等于加热量,如图1示,该装置由保温水箱、电加热器、风机盘管、水泵、初调用的浮子流量计和待测热量表组成。电热装置加热保温水箱内的水,升温后的水经热量表的供水管流出,进入风机盘管进行冷却,然后再经水泵、热量表的回水管后返回保温水箱。

为了使流量稳定和方便各个工况流量调节,设置变频热水循环泵。水箱出口和入口安装温度传感器观察水温。热量表安装在保温水箱的出入口上,热量表和水箱之间的管道尽量短并很好保温,尽量减少其引起的散热损失。

为了使保温水箱散热尽量少,应进行绝热处理,其漏热量应降到测试工况加热量的1%以下。在保温箱体的内侧和外侧布置电热堆,作为漏热测试用。在对热量表准确度进行正常测试前,必须对保温水箱做漏热实验测试。

3.2热量表准确度整体测试的原理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热量表准确的计量值应由下式确定:

(1)

式中:Q–热量表示值(kWh)

E–电加热器输入电能(kWh)

E–测试开始和终止时水箱及水的内能变化量(kWh)

Q1–保温水箱、水箱与热量表之间的管路漏热损失(kWh)

(2)

式中:-水箱(水)的热容量,kWh/℃

t1、t2-测试开始、终止时水箱(水)的温度,℃

在测量过程中,E使用1‰或则更高准确度(0.5‰)的电能表准确的测定。这样,只要准确测定热量表测试周期内保温水箱漏热量和水箱(水)的内能的变化,就可以准确的知道热量表的热量检定值Q,再根据被检热量表的显示值Qb,由下式:

(3)

可以计算出热量表的准确度。因此测量的关键是漏热量和水箱(水)的内能变化的准确测定。

3.3保温水箱漏热量的测定及其它

保温水箱漏热试验按照保温容器漏热测试方法进行。做漏热试验时,关闭水箱出口和入口阀门,调整加热功率,使水箱水温稳定在某一数值。当水箱内水温波动在±0.3℃内时,可以认为系统稳定。记录稳定后的水温和空气温度的热电堆电位差、功率表的读数――此时即为水箱的漏热量,通过多工况测量得出水箱漏热量与上述电位差相关的漏热特性方程。

当开始时水箱(水)的温度和终止的温度不相同时,水箱(水)的内能就发生了变化。为准确测出这一变化量DE,应准确知道水箱(水)的热容量、t1和t2。水温t1、t2可以用高精度温度计测出,而水箱(水)的热容量必须通过试验来确定。为此,首先测出t1,然后迅速加热使水温在短时间内升到要求值,停止加热并测量t2和记录电加热量。此电加热量除于(t2-t1)即得到热容量。

浮子流量计是用于初步选择流量在某一范围内即可,由此不需要准确测量,因为在上述测试原理中并不需要流量。

3.4热量表准确度测试过程

首先启动水泵,然后打开电加热器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观察浮子流量计,调节水泵的流量相对稳定在设定值附近,再调节风机盘管的风机转速,使水箱中的出水水温恒定在设定值附近。当工况稳定后,开始测试热量表的准确度,即开始计量加入水的加热量(电能表初始读数)、热量表的初始读数、水箱初始水温t1、水温和空气温度的热电堆电位差。当测试结束时,再记录电能表终止读数、水箱内水的终止水温t2。测试过程中,计算机根据水温和空气温度的热电堆电位差,通过上述试验得到的漏热特性方程不断计算而得到总漏热量Q1;又由测得的t1和t2以及上述试验所确定的热容量求出内能变化量E。这样,电能表记录所消耗的电量,扣除水箱漏热Q1和内能变化量E就应该是热量表的真值。将此值与热量表的示值进行比较就得出热量表的准确度。

很好的处理漏热量和内能变化量的测定,可以使测试台的整体误差控制在0.3%之内。

这种测试方法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在测试过程中无须去关心热量表每一组成部件的准确度,由于最终需要的是热量表的总体误差,所以只要热量表的整体误差满足要求就行了。与分项测试方法相比,整体测试法省去了许多中间过程,测试起来非常方便,最后得到的结果也很直观,其测试结果比分项测试再去合成求热量表的总体误差更具合理性,其读数就是热量表的真实误差。测试装置的准确度可以达到被测3级热量表准确度的1/5,完全满足了测试标准的要求。

3.5热量表整体测试的工况设定

热量表的整体测试装置可以方便的设置各种工况,即可以设置定工况实验,也可以灵活的设置变工况实验。

进行变工况实验,完全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模拟冬天采暖季节的系统运行情况,考察热供水温度(例如95℃),在作变工况实验时流量也逐渐增加到系统最大流量,当达到温度和流量最大时,再分阶段减小水泵和风机转速,直至出水水温又稳定恢复到实验开始的温度。实验中,各个阶段系统参数所占的时间比率和实际采暖季节中各个系统参数所占的比率完全一致。

测试1范文篇5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高速发展,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软件测试人才需求猛增,软件测试已经成为计算机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传统的软件测试教学模式,测试理论和测试实践严重脱节,不能很好的满足软件企业对测试人才的要求。依托广东东软学院的特色教学实践1321教学模式,进行以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综合实践探索,深化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贴近现实的工作场景中学习,了解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岗位的工作过程和知识要点,培养学生软件测试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二、软件测试课程实践构建的主要思路

软件综合实践安排在大三课程开始之前的实践学期进行,为期4个星期,每天4学时的实践教学指导,软件测试专业的学生已经学过专业基础课《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文化基础》、《网页设计》、《数据库设计》、《软件开发过程实践》,专业课《软件测试概论》、《功能测试》,学生初步具备了参与综合实践的专业素质能力。在综合实践开发团队中,将软件开发专业、网站规划与设计专业、数据库管理专业、软件测试专业和网络技术的同学,以3:1:1:1:1这样的比例进行团队建设,从中选出一位同学兼职项目经理,实现学生自主管理,配备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老师,一位教师负责指导5-7个团队的项目开发,当需要进行专业指导时,临时进行专业化实践指导,全方位分阶段、分岗位进行进行全程交叉技术指导,同时邀请合作单位的软件工程师,同步进行项目过程的跟踪,给予学生岗位最精准的实践指导。采用项目驱动的方法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开发真实的软件项目,以软件工程开发过程为导向,制定软件综合实践——软件测试方向的实践方案,分阶段进行实践,选择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的项目给学生选题,选题要贴合实际项目,需求相对容易获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需求的调研,需求的评审,编写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测试执行,测试记录的跟踪和测试总结报告,对每个测试阶段进行教学设计,不断的将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融入到实践中,增强学生职业岗位素养能力,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探索以学生管理学生的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三、软件综合实践测试岗位的工作过程与方法

在软件综合开发实践过程中,对软件测试岗位的同学依据软件工程的理论进行指导,结合企业的工作流程,采用分组的教学模式,采用软件测试常用的W模型,进行教学指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测试岗位的工作主要分成两个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需求的调研和评审,测试计划中测试策略的选择、任务的时间安排和测试用例的设计;第二部分主要是测试执行,安装测试工具,部署测试环境,按照测试所设计的测试用例进行手动功能测试,尝试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QTP进行自动化测试,运用所学过的黑盒测试方法,进行web测试,兼容性测试等方法的测试工作,将所发现的问题记录到测试管理平台(QC)的缺陷缺陷跟踪表中,修复后,进行验证性测试,第三部分就是测试总结报告。

四、软件综合实践的考核

1.答辩委员会的组成。立体化全方位的考核方式,采用学生团队答辩的方式进行最终的考核,答辩委员会成员由软件开发方向教师、网站规划与开发教师、数据库管理方向教师、软件测试技术方向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组成。2.软件测试岗位的知识点的考核。每个专业都设计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从三个部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方位评。第一部分IT职业素养能,占总成绩比例的30%,考勤、项目管理能力、文档编写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演讲与答辩能力;第二部分团队实践成果,占总成绩比例的30%测试环境部署、测试工具软件的安装、测试执行中缺陷报告的跟踪、测试总结报告的编写;第三部分岗位技能成果,占总成绩比例的40%,软件开发过程文档:需求评审报告、测试计划报告、测试用例报告。

五、软件综合实践教学实践的意义

1.软件综合实践项目分组教学的意义2.软件测试岗位同学的收获3.综合实践教学的后续影响4.软件综合实践教学的改革未来方向

作者:张彤宇 李晶 姚庚梅 单位:广东东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参考文献:

[1]罗先录.IT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三个层次[J].计算机教育,2007(18):14-15.

测试1范文篇6

一、测试模拟运行的目的

(一)通过测试模拟运行了解企业财务人员和国税机关从事“营改增”相关业务的税务干部对税收政策和相关应用软件操作的熟悉程度,查找前期宣传培训工作中的不足,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企业财务人员和税务干部做好培训和辅导。

(二)通过测试模拟运行发现税收政策和征收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税收政策,完善征管制度。

(三)通过测试模拟运行发现纳税人和税务端相关应用软、硬件和网络设施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和完善。

二、测试模拟运行的对象

全市“营改增”工作涉及的全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5%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税款所属期2012年9月份的涉税业务。

三、测试模拟运行时间

(一)8月22-28日,市局及各区县局完成前台测试环境的软硬件搭建工作,并准备好测试模拟运行的业务数据。

(二)8月25日前,市局及各区县局完成对企业财务人员和

税务干部的培训工作。航天信息分公司(以下简称技术服务单位)完成对企业办税人员的货物运输及防伪税控系统培训工作。

(三)8月28-31日,各区县局完成营改增试点各应用系统第一阶段相关数据录入工作。

1.8月28日-29日,各区县局携带所属全部一般纳税人和地区5%的小规模纳税人相关资料在市局集中进行交叉审核并完成信息补录、税种登记、个体定额、相关资格认定、备案登记等录入工作。

2.8月28日-31日,除地区外的各区县局完成自行5%“营改增”小规模纳税人的信息补录、税种登记、相关资格认定、备案登记、个体定额等录入工作。

3.8月31日,组织参加省局开展“营改增”工作相关应用系统的操作视频培训。

(四)9月3日,市局测试模拟小组进行相关业务的首次测试模拟操作。技术服务单位保障税务机关和一般纳税人测试所需相

关税控设备到位。

(五)9月4-15日,市局及各区县局在技术服务单位的配合下,组织纳税人在测试环境中集中开展营改增试点工作相关业务特别是购票、开票等业务的模拟运行操作。

1.一般纳税人分区县分批、分期在市局集中测试。

2.小规模区县局测试。

(六)10月11-25日,市局及各区县局在技术服务单位的配合下,组织纳税人在测试环境中集中开展营改增试点工作相关业

务特别是报税、认证和申报入库等业务的模拟运行操作。

1.一般纳税人分区县分批、分期在市局集中测试。

2.小规模区县局测试。

(七)第(五)、(六)两项测试模拟如在系统允许情况下,可同期测试。

(八)以上各项测试模拟时间根据省局部署如需调整的另行通知。

四、测试模拟运行准备

(一)组织准备

市局在原营改增工作办公室下新增成立测试模拟运行工作小组,下设业务组、技术组和后勤保障组,明确责任,合理分工,做好测试模拟环境搭建、数据准备、数据安全、功能测试、联调测试等各项准备工作。业务组由征收管理科、货物与劳务科、纳税服务科、收入核算科组成。征收管理科负责全市测试模拟运行工作的具体部署、模拟测试情况报告等;货物与劳务科负责与技术服务单位工作的协调、税务机关税控设备准备、测试模拟运行人员安排;纳税服务科负责业务数据准备、业务功能测试模拟、相关测试模拟记录等工作;收入核算科负责入库测试等工作。技术组为信息中心,负责测试模拟运行环境准备、税控设备安装、模块分配、技术问题记录等工作。后勤保障组由服务中心、办公室组成,负责相关后勤、对外信息等工作。业务组和技术组共同负责测试模拟工作中相关问题的收集、记录、分析和解决等工作,由征收管理科统一整理并汇总上报省局。各区县局测试模拟运行工作由各地征管科(股)牵头,法规科(股)、纳税服务科(股)、信息中心、收入核算科(股)、办公室配合并成立相应测试模拟运行小组,做好相关工作。

(二)环境准备

省局从8月20日起分别搭建了综合征管系统、防伪税控系统、货运发票税控系统和三大系统整合的测试模拟运行环境,包括服务器数据库的恢复、应用服务器的部署及相关系统之间的联调工作,并于8月27日前完成后台服务器测试模拟运行环境升级准备工作。相关服务器地址情况如下:

综合征管系统:数据库地址:79.16.17.6,端口号:1521,SID:CTAIS,用户同生产环境一致,口令为“333333”;

防伪税控系统:数据库地址:79.16.21.30,端口号:1521,SID:FWSK,应用服务器地址:79.16.17.246,端口号:7001,用户和口令同生产环境一致;

货运发票税控系统:数据库地址:79.16.21.31,端口号:1521,SID:TAXDB,应用服务器地址:79.16.17.246,端口号:8001,用户和口令同生产环境一致;用户和口令同生产环境一致;

三大系统整合:应用服务器地址79.16.17.247,端口号:8050,用户和口令与ctais测试机一致,访问方法是79.16.17.247:8050/sjtb/。

1.市局准备

(1)8月28日前,测试模拟运行环境配备8台安装好CTAIS测试机客户端的PC机、1台扫描仪、2台平推式打印机、防伪税控系统测试模拟运行机和货运发票税控系统测试模拟运行机的连接,并提前做好联调测试模拟运行的准备。

(2)防伪税控系统测试模拟运行环境分企业端和税务端两部分,集中企业进行模拟购票、开票、认证、报税等涉税事宜,企业端需要安装开票客户端;税务端需要安装税控专用设备和客户端软件,需要安装的客户端包括发票发售客户端、认证报税客户端、代开发票客户端、开具红字发票客户端。

(3)货运发票税控系统测试分企业端和税务端两部分,企业端主要完成领购发票、开票、报税等操作,需要安装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开票系统;税务端主要完成税控盘的登记和初始化、发票购票信息写盘、接收报税数据、扫描认证发票、代开发票等操作。

(4)集中全市一般纳税人和地区5%小规模纳税人到测试模拟环境,分期分批培训模拟购票开票,待纳税人掌握技术后,对测试的卡要及时清零解锁,严禁在生产环境中操作。

(5)分期分批培训模拟期间要联系技术服务单位到场,及时解决模拟培训中涉及的相关问题。

2.区县局准备

(1)前台测试模拟运行环境应配备1-2台安装好CTAIS测试机客户端的PC机,1台打印机,并提前做好联调测试模拟运行的准备。

(2)需要分期分批培训小规模纳税人进行测试模拟。

(3)测试模拟期间要及时解决工作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当场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与市局测试模拟小组联系。严禁在生产环境中操作。

(三)数据准备

市局及各区县局应按照测试模拟运行内容的要求做好测试模拟运行数据的准备工作,于8月28日前准备好各项业务测试模拟运行所需的数据,主要包括系统初始化、纳税人信息补录、税种登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增值税备案事项登记、个体双定户定额核定、发票印制入库、出库、发售和限额申请审批等数据,务必保证数据准确可用,不得因此影响测试模拟运行工作进程。

8月28-31日,市局系统管理员根据业务测试模拟运行需要分配模块。市局在应用系统中完成系统初始化及一般纳税人的纳税人信息补录、税种登记、票种登记、相关资格认定、增值税备案事项登记、发票印制入库、出库数据的录入工作。除地区外的各区县局在应用系统中完成小规模纳税人信息补录、税种登记、票种登记、增值税备案事项登记、个体定额、发票印制入库、出库数据的录入工作。

五、测试模拟运行内容

(一)市局:综合征管系统、防伪税控系统、货运发票税控

系统和三大系统整合四个系统,各系统都详细列出了两个阶段的测试模拟运行内容(见附件1)和用户测试方案(见附件2)。

(二)区县局:综合征管系统,该系统详细列出了两个阶段的测试模拟运行内容(见附件1)和用户测试方案(见附件2)。

六、测试模拟运行要求

(一)市局及各区县局应充分理解掌握测试模拟运行的所有流程和操作,测试的所有内容要填写《业务功能测试模拟运行记录表》(见附件3),测试模拟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填写《应用系统需求确认单》(见附件4),并由各地征管部门统一编号汇总随测试模拟运行报告一并上报,测试模拟运行报告分两阶段上报,第一阶段上报时间是9月7日,第二阶段上报时间是10月16日,均上传至市局FTP服务器centre\营改增上报目录下,统一命名为“区县局营改增测试模拟运行第阶段报告”。

(二)测试环境搭建

1.由于此次测试模拟环境除CTAIS为原测试机地址外,其余系统均为新增服务器地址,各区县局必须另行准备测试模拟环境,严禁在办税服务厅或其他办公地点进行“营改增”纳税人相关业务测试。

2.测试模拟客户端只能配置CTAIS测试机、防伪税控、货物运输等相关测试系统的连接,务必删除CTAIS生产机、防伪税控及相关应用系统的生产环境的连接。

(三)统一组织一般纳税人和市直小规模纳税人在市局进行测试模拟,各区县局只进行所属小规模纳税人测试模拟。

(四)测试模拟运行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市局及各区县局

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测试模拟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市局。

测试1范文篇7

1.1手动测试设备

手动测试设备组成如图1所示。测试时,被覆线连接、光纤衰减及对应的网口连接都需要手动完成。测试完所有通道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进行同步时间测试,需要反复切断连接通道来统计设备信道建立时间,手动测试难免产生人为误差。此外测试结果需要人工记录,测试效率偏低.

1.2自动测试设备

自动测试设备组成如图2所示。测试时将被测试的两个被覆线通道通过双绞线连接,然后将两个通道对应的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LAN)网口分别与工控机LAN1、LAN2连接,工控机通过网口发送和接收数据。管理网口与工控机网口LAN3连接,可用于查询当前设备状态。光纤通道测试原理与被覆线通道测试原理相同。将被覆线通道1与被覆线通道2~通道8分别连接进行测试,可完成所有被覆线通道的测试。将光纤通道1与光纤通道2连接、光纤通道3与光纤通道4连接、光纤通道5与光纤通道6连接、光纤通道7与光纤通道8连接,分别进行测试,即可完成所有光纤通道的测试。各通道对应的LAN网口只有通道连接时有效。上述过程中,被覆线及光纤的连接可分别通过继电器及光衰减器实现,进而实现产品的自动测试功能。在测试过程中,工控机通过管理网口LAN3查询通道连接状态及历史状态,测试产品开机时间、链路状态、以及产品同步时间等指标。

2硬件设计

自动测试设备主要由工控机、串口卡、网卡、网络交换机、程控继电器、扫码器、程控电源、光衰减器等组成,硬件框图如图3所示。工控机用于运行上位机软件完成对设备的控制及产品的信息采集。串口卡安装在工控机中,扩展4路串口,分别用于产品状态查询、电源输出控制、继电器模块通断控制及光衰减器控制。网卡用于扩展3路网口,其中两路通过交换机与产品进行数据传输,剩余一路用于产品日志查询。程控继电器用于被覆线通道切换。扫码器用于产品信息录入。两台网络交换机用于产品与测试设备的网络信号桥接。程控电源用于产品测试过程供电,输出电压范围(0~36)V,最大功率140W。光衰减器用于模拟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衰减效应,衰减值可通过外部串口控制,可调衰减值范围(0~60)dB,有效精度0.1dB。

3软件设计

测试软件开发环境为LabVIEW2013,采用虚拟仪器技术[3-5]实现自动测试过程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存储与显示以及自动生成报表等功能。测试软件的开发应充分考虑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的设计原则,满足软件可重用性、仪器可互换性、功能可扩展性等要求。首先软件要与硬件系统结构相适应,根据硬件系统结构的特点制定软件设计所涉及的数据结构,最后考虑软件结构,实现测试软件的各种功能[6-7]。测试软件包括有线通信设备性能测试及数据处理相关模块。

3.1性能测试

对有线通信设备进行测试可分为整机测试及组件测试两项内容,测试的性能指标包含同步时间、漏包率、延迟时间等。归纳分析整机测试内容及组件测试内容,可以将测试软件分解为多个功能模块,通过这些模块的组合来实现相关指标测试。(1)初始化模块初始化模块实现对继电器、光程控衰减器、电源、局部变量、全局变量等控制软件的初始化。(2)电源控制模块电源控制模块主要实现对程控电源的控制及状态查询。(3)继电器与程控光衰减器模块继电器与程控光衰减器模块实现对被覆线、光纤的通断逻辑控制,根据测试阶段的不同,进行链路通断控制。(4)开机时间测试及状态查询模块有线通信设备加电后,在30s内会通过串口回告测试设备一帧开机指令,该模块用于判断有线通信设备的通信状态及开机状态是否正常。(5)节点传输时延测试模块有线通信设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时间延时,该模块用于统计链路延时时间。上位机发送数据时开始计时,收到数据后停止计时,该时间即为链路传输时延。在规定时间区间内重复执行上述过程,取最大延时作为最终结果。其中,T0、T1为计时变量,T(n)为第n个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设定发送数据包数最大值为30000,时延测试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6)同步时间测试模块同步时间是指从链路连接至正常通信的时间。该模块从继电器或光衰减器接通时刻开始计时,至状态查询模块检测到链路正常时刻停止计时,该时间即为同步时间。测试流程如图5所示。(7)漏包测试模块该模块用于统计有线通信设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漏包率。上位机采用用户数据协议方式发送包含帧序号的测试数据,经过有线设备远传后回到上位机,上位机根据收到的帧序号测得漏包数据个数,由漏包数除以发送总包数可得到数据传输漏包率,程序执行流程如图6所示。测试时设定发送数据总包数为11000,漏包数为L,序号差x为收到帧序号减去上一帧序号,如果x=1说明不漏包,否则漏包数为x-1。(8)日志下载及查询模块该模块用于对有线通信设备整机日志功能及管控组件的日志功能进行测试。测试设备通过有线通信设备前面板网口发送日志查询指令,有线通信设备回告响应设备状态,通过回告内容判断日志功能是否正常。(9)复位检测模块进行复位检测时,有线通信设备物理复位后,会通过网口回告测试设备一帧状态信息,复位检测模块接收到信息后进行解析判断,检查复位功能是否正常。(10)数据库模块数据库模块将测试结果传输至本地数据库,本地数据库连接信息中心,在信息中心处可调阅所有历史测试记录,并将测试数据生成测试报告[8-9]。

3.2数据处理

LabVIEW软件能够灵活调用电脑处理器的多核心实现多任务并行执行,因此上位机能够同时进行数据的收发处理,并行执行流程,如图7所示。在实际数据接收过程中,接收缓存区的数据并不是完整的一帧数据,因此不能直接处理,需要对接收的数据进行重新组帧。组帧流程如图8所示。其中,R为接收数据包数。

4测试性能对比

对自动测试与手动测试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见表1。在整机测试过程中,自动测试所需时间较手动测试大幅缩短。在时间延迟测试、同步时间测试中,自动测试精度远高于手动测试。在测试覆盖性上,自动测试可测试产品的全部指标,而手动测试中,由于精度不足,光纤同步时间无法测试。通过对比可知,自动测试在测试效率、测试精度、测试覆盖率上优于手动测试。

5结论

通过实际测试使用性能对比,本文设计的自动测试设备能够有效提升有线通信设备的测试效率及性能测试准确度,在实际使用中可缩减测试时间,有利于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人力成本。

参考文献

[1]程达.浅析我国有线通信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数字通信世界,2019(10):122.

[2]史程.有线通信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探索[J].信息通信,2019(10):291-292.

[3]陈树学,刘萱.LabVIEW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365-369.

[4]王武礼,杨华.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计算机测控实验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80-82.

[5]林静,林振宇,郑福仁,等.LabVIEW虚拟仪器程序设计从入门到精通[M].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223-227.

[6]邓绍伟.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1):32-33.

[7]谷卿.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7):212.

[8]郝云虎.基于LabVIEW的局域网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J].科技与创新,2018(2):83-84.

测试1范文篇8

我们还应该看到任何一台电子系统或装备,都会经历从研制、设计再到生产等多个环节。而在这所有环节中,都会涉及到测试测量和验证,这也就意味着在全寿命周期中都会有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身影。所以,在航空航天以及国防电子领域,随着电子装备系统的不断进步,无论在装备保障还是在产品的全寿命周期,自动化测试系统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动化测试系统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综合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自动化测试技术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应用在航空航天与国防电子领域,在应用过程中测试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第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初步实现了自动化测试这一概念,由仪器替代人工来实现相关测试任务;第二代测试系统则引入了通用化、标准化的概念,使得仪器系统更加综合化;第三代测试系统更以“开放化”为核心,引入先进商业技术和货架产品,降低测试成本。这些推动了自动化测试系统在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的广泛应用。但是虽然历经了几代技术的变革演进,时至今日,自动化测试系统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境:1)高昂的拥有成本。针对复杂的被测对象,测试系统在保证测试质量的同时,还要完成繁复的测试任务,这往往意味着长周期的开发时间和昂贵的系统费用。而且一旦被测对象发生变化,测试系统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和更换,会带来更多工作负担和费用。2)通用性不足。各个系统独立设计完成,没有统一标准的规范,导致测试系统型号繁多互不通用,给后勤保障带来极大的压力。同时因为系统间的不通用,也会带来重复设计、重复投资的现象,间接提高测试成本。此外,还有“用户端的测试数据和设计端测试数据无法连接”、“对操作人员要求高”等问题。综合看来,这些问题所涉及到的不单是测试技术本身和仪器技术指标的问题,更多的是仪器系统架构的问题。

3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与“合成仪器”

正式因为这些困难和挑战,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都已经参与到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概念的讨论。在这些讨论中,对自动化测试系统共同的要求就是:1)降低全周期的开发维护费用;2)增强通用性和互操作性,提供最大的系统灵活性;3)进一步提高测试质量。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概念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美国的“NxTest”(nextgenerationautomatictestsystems)系统概念。此系统概念关注于:如何降低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全周期费用,如何提供系统灵活性和互操作性,如何降低系统开发、部署和升级时间,以及如何减小后勤保障规模和占地空间。基于这样的目的,“NxTest”提出要采用开放的软硬件体系及商用标准架构为构建思想。从这里可以看到,随着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概念的提出,对系统架构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合成仪器”的架构概念也在这时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合成仪器”架构即采用标准的测试硬件模块组成通用的仪器系统,测试测量任务与升级完全由测试软件来实现。在这种架构下,自动化测试系统将由原先台式仪器系统的模式逐渐过渡到模块化仪器系统的模式,同时会格外强调软件在整个测试系统当中的重要性。这样的架构改变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1)借助模块化硬件的优势,系统本身也更加灵活和冗余,通过简单更换模块来更新或者升级系统,节省了大量硬件投入成本,也为系统的通用性奠定了基础;2)仪器系统将会更加小巧,在有限空间内集成度将会更高,以适应更为复杂的测试任务;3)模块化系统的背板定时同步功能也使得基于模块化仪器的系统拥有远好于台式仪器系统的系统性能。这些优点有相当一部分是得益于模块化的硬件平台的应用。也正因为如此,作为“NxTest”概念实施项目之一的海军型“eCASS”自动化测试系统在2012年就采购了NI公司的PXI模块化仪器平台来作为其系统硬件架构核心。类似的,BAE公司也采用NIPXI平台替代原有VXI平台实现“合成仪器”概念下的新型测试系统。同时,在“合成仪器”架构下,软件相比于以往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所有仪器功能和任务的定义都用软件来完成,实现由软件来“决策”在何种测试任务下调用何种测试硬件资源,同时“实施”复杂测试任务的管理和优化。软件层面将会倾入设计者的更多心思,来考虑如何保证系统测试功能完整性的同时减少系统日后的升级负担。软件也从原先测试程序开发的单一层次过渡到集成系统服务、测试程序开发和测试管理三者一体的架构上。考虑到这些因素,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其“LM-STAR”项目中运用NITestStand测试管理软件和NILabWindows/CVI来实现开放式的软件架构进行系统的构建,有效继承了以往测试程序集(TPS)的同时提供了足够的系统灵活性。

4结语

测试1范文篇9

根据教育部、国家语委的部署,我省于20*年稳步开展了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试点工作。至去年12月底,全省共有93个考点与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联网。我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为进一步规范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及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完善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体制

依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1*号),适应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进一步理顺省、市及高校、部门的关系,明确管理机构、专业组织和实施机构的职责。

1.省级相关机构(组织)及职责

省语委对全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制定测试工作规划,对测试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评估。认定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任职资格。认定测试实施机构。

省语委办公室负责抓好省语委相关职责的落实,指导专业组织和实施机构开展工作。负责全省测试员队伍建设和宏观管理。颁发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管理“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江苏省系统”。

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专业委员会在省语委的领导下,对测试业务进行指导,对测试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对测试员进行业务培训,对考生申诉进行复议,开展测试科学研究。

2.市级相关机构及职责

市语委对本地测试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制定测试工作规划,对测试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评估。遴选测试实施机构。

市语委办公室负责抓好市语委相关职责的落实。负责本市测试员队伍建设和管理。负责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指导测试实施机构开展工作。根据需要设立县(市、区)考场。未设“语言文字工作办事机构”的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一个行政处室代行上述职能。

市测试实施机构由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担任。在市语委的领导和市语委办公室的指导下,组织本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等职业学校师生以及其他社会人员参加测试。负责报名、培训、测试、数据上传等考务工作。对外统称“*市普通话水平测试考点”。

3.高校及有关部门职责

高校负责本校师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学校教务处负责对本校测试工作进行管理,制定测试工作规划,对测试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评估;与有关单位共同负责测试员队伍建设。负责或指导有关单位组织本校师生参加测试,做好报名、培训、测试、评分、数据上传等工作。鼓励校际间加强合作,实现培训、测试员以及测试室等方面资源的共建共享。

省文化、广电、旅游等部门负责本系统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制定测试工作规划,对测试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评估。其所属有关单位负责报名、培训、测试、评分、数据上传等工作。

高校和省文化、广电、旅游等部门测试实施机构对外统称“*学校(学院)或*普通话水平测试考点”。

二、加强业务指导和质量监控

加强对测试工作的管理,是确保测试质量,维护测试权威,使测试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关键。

坚持复审制度。各考点对计算机辅助评测中出现的异常数据应当重新组织测试,对偏差数据应当进行复审。分数达到一乙等级的,必须由部级测试员进行复审。

建立抽检制度。省语委办公室委托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专业委员会对各考点上传的数据进行抽检。每年每个考点至少被抽检1次,每个参与评分的测试员至少被抽检1次。

建立巡视制度。省语委办公室聘请教育行政、监察以及新闻媒体人员对各考点的考试组织工作进行巡视。每年每个考点至少被巡视1次。

建立奖惩制度。省语委将根据抽检和巡视情况,对管理规范的考点、评分质量高的测试员进行表扬。对管理松懈的考点作出限期整改、暂停测试或撤销考点等处理。对评分质量不高的测试员暂停评分工作,由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专业委员会定期集中培训。考试合格后,再分配评分任务。对违纪的测试管理人员或测试员,情节较轻的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提请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三、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推广普通话是国家基本的语言政策。开展测试是促进普通话普及和应用水平提高的基本措施之一,其管理工作的规范与否为社会公众所关注。20*年*月*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以来,推广普通话工作全面进入法治轨道。20*年*月*日《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的施行,对测试管理提出了依法行政的要求。各地各校及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测试1范文篇10

关键词热特性系数测试标准全工况图

随着计量供热的提出,作为末端设备的散热器,既要求能够提供必要的散热量以满足房间热负荷需求,又必须能够适应用户对室温调节和用热量控制目的。另一方面,散热器的设计工况常与标准测试工况不同,设计时需要对散热器的标准散热量进行换算。所有这些都要求,对散热器的全工况特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文在对散热器热特性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热特性系数与测试条件无关的结论。最后建立散热器热特性方程,并绘制散热器全工况图。

图1散热器热工测试系统图

1-被测试件;2-低位加热水箱;3-高位加热水箱;4-循环水泵;5-上水;

6-旁流管;7-循环管;8-流量测量装置;9-冷水;10-表冷器;11-风机;

12-电加热;13-风道;14-空气夹层;15-测试小室

1散热器测试标准对比

散热器传热方程为:

(1)

式中:A、B----散热器热特性系数。

上述系数A、B是在标准测试室中得到的。我国使用的散热器测试标准有ISO6149-75和GB/T13754-92。此外,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有自己的国家标准,如德国标准DIN4703、美国I=B=R(美国锅炉与散热器制造商协会)标准等。ISO3149-75标准的基本原理是采用闭式隔热冷却小室,在室温恒定条件下进行散热器标准测试。小室与周围环境隔热,被测试件散热量由夹层内的人工冷源冷却介质逼真,以保证小室的恒温条件,冷却夹层和有水冷和风冷两种。所有散热器测试标准基本原理都相同,但在具体技术参数规定上有所不同。表1为ISO3149-75标准与GT/T13754-92标准的对比。

散热器测试标准表(1)

项目ISO3149-75GB/T13754-92项目ISO3149-75GB/T13754-92

室温18℃20℃对流散热器89℃/76℃85℃/75℃

辐射散热器95℃/70℃90℃/70℃

由表1可以看出,国家标准考虑到人们热舒适要求的提高和我国供热系统运行的实际,测试小室内室温由18℃提高到20℃,标定流量时的供水温度和供回水温差均有所降低或减小,如辐射器的标定温差由25℃降为20℃,对流器的标定温差由12.5℃降为10℃。

为对比同一散热器在不同测试标准下热特性的差别,作者对天津某散热器厂生产的TLD型对流散热器按不同标准进行了四组测试,结果如下:

不同测试标准对比表(2)

测试工况195℃/70℃,18℃测试工况290℃/70℃,20℃

项目单位工况1工况2工况3项目单位工况1工况2工况3

进口温度℃95.1270.8054.99进口温度℃90.0070.256.2

出口温度℃69.9855.7245.81出口温度℃70.0057.448.3

基准室温℃18.2118.1918.31基准室温℃20.1219.720.5

流量kg/h41.8141.7741.92流量kg/h47.1447.247.2

计算温差℃64.3345.0732.09计算温差℃59.8844.1031.75

散热量W1222.43732.56447.32散热量W4096.48702.64433.66

测试工况389℃/76℃,18℃测试工况285℃/75℃,20℃

项目单位工况1工况2工况3项目单位工况1工况2工况3

进口温度℃89.1070.5256.2进口温度℃85.1070.8055.4

出口温度℃76.0061.8750.8出口温度℃75.0063.5051

基准室温℃18.2618.0618.42基准室温℃20.1620.3019.91

流量kg/h79.4479.2080.1流量kg/h92.2891.8091.02

计算温差℃64.2948.1435.08计算温差℃59.8946.8533.29

散热量W1210.29796.75503.04散热量W1083.95779.37465.77

将上述结果汇总于表3和图2。

图2散热量与计算温差关系

由图2可以看出,四条曲线基本生命,即散热器在不同测试标准下得到的特性系数A、B基本相同。

不同测试工况下散热器特性系数对比用表(3)

测试工况1测试工况2测试工况3测试工况4

室温(℃)18201820

流量(kg/h)41.8147.1479.4492.28

A值2.97532.76512.90042.984

B值1.44551.46211.44941.4427

2散热器全工况测试

由上可知,同一散热器在不同标准测试工况下得到的特性系数A、B基本一致。但就此得出散热器特性系数与测试条件无关的结论还尚欠充分,因为散热器的标准测试工况与实际使用条件有很大不同:在标准工况下,无论是散热器供水温度,还是流量,其变化范围均比在使用工况下散热器实际的变化范围要小,而且不论何种标准测试工况,特性系数A、B均是在定流量条件下得出的。这与散热器的使用工况也有比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在计量供热系统中,散热器的变流量调节是用户行为节能的主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对散热器进行全工况测试。为此,作者对天津某散热器厂生产的LLD型对流散热器进行了全工况测试。其中,流量150~10kg/h;供水温度90~60℃,结果见表4、表5、图6。

流量工况测试(W)表(4)

流量供水温度

90℃85℃75℃60℃

150kg/h1311.501197.00977.36665.67

100kg/h1295.451160.20934.93630.56

80kg/h1258.001119.68904.74614.13

50kg/h1174.091050.63835.75568.07

40kg/h1132.111020.90806.41539.19

30kg/h1066.75961.95754.19508.11

20kg/h923.34843.88693.55473.47

10kg/h603.08533.04--

注:1.表中的温度和流量是归整后的数值;

2.散热器标准测试室温度20℃。

结果见表5、图3。

图2散热量与计算温差关系

散热器变流量工况测试表(5)

供水温度准则关系式相关度R2供水温度准则关系式相关度R2

90℃Q=6.8120Δt1.25790.987475℃Q=6.5164Δt1.26120.9882

85℃Q=7.7868Δt1.21960.997460℃Q=5.8016Δt1.29090.9661

由图3可知,散热器在全工况测试条件下仍保持了较好的一致相关性。

3散热器热特性方程

由上分析可和,散热器热特性系数A、B与测试条件无关,即无论是在定流量还是变流量工况下,特性系数A、B只与散热器自身特性有关而与测试条件无关。这样,我们便有可能根据散热器标准测试得到的准则关系式进行散热器热特性方程求解,从而绘制散热器的全工况选型图。

散热器在测试工况下,存在如下平衡方程:

(2)

(3)

(4)

(5)

式中:Q----散热量,W;G:流量,kg/h;

tg、th、tn----供、回水温度及室温,℃;

t′n----测试室内温度,一般为20℃或18℃。

式(3-1)~(3-4)即为散热器在测试工况下的热特性方程。

4散热器全工况图绘制

一般来说,散热器产品样本中给出的散热量是散热器在标准工况下的散热量。当供热系统的设计供回水温度与标准工况不同时,就必须进行标准散热量的换算。同时,为方便设计,设计人员也需要了解散热器在各种工况下散热量的变化。为此,绘制散热器全工况图十分必要。

对给定散热器来说,其特性系统A、B可通过标准测试工况来确定,得到A、B即可求解上述热特性方程,并绘制该散热器的全工况图,如图4。其中,A=5.2914,B=1.317,室温20℃。图中,横坐标为散热器进流量,kg/h;纵坐标为散热量,W。放射状直线为等供回水温差线,上抛形曲线为等供水温度线,虚线为等回水温度线。

图4散热器全工况图(室温20℃)

图4中,1为标准工况点,供回水温度95℃/70℃,温差25℃,由横坐标可知流量为42kg/h,由纵坐标可知散热量为1220W。当供水温度保持95℃不变,流量增大时,散热器工况点将沿95℃供水曲线由1点向2点移动,2点从回水温度为95℃/80℃,温差15℃,此时,流量为79kg/h,散热量为1370W;当供回水温差保持25℃不变时,随流量减小,散热器工况点将沿25℃温差线由点1向点3移动,3点供回水温度为75℃/50℃,温差25℃,此时,流量为26kg/h,散热量为730W。

由图4可知,当供水温度不变时,随着流量增大,散热量增加,回水温度升高,且二者表现为相似的趋势,即开始时增加较快,随后逐渐减慢并趋于饱和。对回水温度来说,其饱和温度即为相应的供水温度,因此饱和散热量可表示为:

(6)

全工况图可作为设计时非标准工况散热量换算的线算图,避免设计人员进行复杂的公式计算,也可用作散热器热特性分

析。对于给定散热器来说,只要已知供水温度、回水温度、供回水温差、流量和散热量五个变量中任意两个,就可由图查得其余三个变量的值。

5结论

散热器热特性系数A、B是由散热器自身决定的,与测试条件无关。因此,在定流量标准测试条件下得出的热特性系数可用来分析散热器在变流量工况下的特性,进而可以建立散热器在测试工况下的热特性方程,绘制散热器全工况选型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