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绪的哲学十篇

时间:2023-10-31 18:11:00

关于情绪的哲学

关于情绪的哲学篇1

关键词: 情绪 基本情绪 认识 源始认识 科学认识

abstract: we are compelled into connections with things by moods that constitute our knowing as an important element. it is fundamental attunements such as anxiety, boredom and wonder that displace us into primordial knowing or disclosedness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scientific cognition. transformations of fundamental attunements make the primordial disclosedness into everyday knowing and therein prepar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scientific cognition. even the purest scientific cognition has not left all moods behind them.

key words: mood ; fundamental attunement ; knowing ; disclosedness ; scientific cognition

1 总论

认识一度被认为必须摆脱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干扰才可靠。心理学的研究已揭示了情绪与认识的联系及对认识的某种正面作用,但是它未能也不可能从源头上彻底揭示出二者的关系。

作为思想家的海德格尔不会具体地实证考察认识与情绪的关系,他甚至否认以科学的方式把握情绪的可能性。但是,海德格尔把认识与情绪都作为人这种此在的本质要素,从生存论-存在论上揭示出了二者的本质关联。

海德格尔在讨论情绪问题时,有时区分出生存论-存在论层次的情绪和生存-存在者层次的情绪。他把前者叫做情态(befindlichkeit, state-of-mind 或disposition)或基本情绪(grund stimmung, basic disposition或 fundamental attunement);把后者叫做情绪(stimmung, mood或 feeling或 emotion)。但是在许多场合他又往往并不遵循这种术语上的区分。在本文中我们使用的“情绪”一词既包括了生存论-存在论层次上的情态或基本情绪,又包括了生存-存在者层次上的情绪。在需要明确表示生存论-存在论层次的情绪时,我们就使用“情态”或“基本情绪”。

海德格尔认为,情绪是人这种此在的基本生存论性质,在存在论上也决不是无关轻重的。因为此在总是有情绪的,即使在说“我没情绪”时,其实也正表明了一种厌烦的情绪或低落的情绪。但是“人是有情绪的”与“墙是有颜色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陈述。对于后者来说,颜色是墙的一种属性,现成的存在者(墙)的一种现成的属性(颜色)。对于前者,如果我们予以恰当的理解的话,那么,不仅“人”不是现成的,而且“情绪”也不是现成的,“情绪”不是“人”的一种属性,而是人这种此在的本质构成要素。严格地说,不是人具有情绪,而是情绪拥有人;不是我们进入这种或那种情绪之中,而是情绪把我们迫入这种或那种与事物关联之的中。情绪以多种方式决定着人,调整着人的存在方式,设置着人的存在基调。“情绪不是在灵魂中作为一种体验而出现的某种存在者,而是我们相互共同在此的方式。”[1]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此”之存在,“此”(da, there)标志着人的展开状态。并不存在完全没有展开的人,亦即绝对没有不带“此”的人。人之为人就是敞开着的,就是此-在(da-sein)--展开着的存在。情绪就属于此在的这个“此”,并把此在带到其存在面前。此在总已以情绪的方式被展开,情绪在此在的总已存在且不得不存在这种被抛状态中展开此在,并同时展开此在的基本存在状态--在世界之中存在(in-der-welt-sein, being-in-the-world)。“在世界之中存在”又被简称为“在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在这个整体中总已包含了世界及世界之内的存在者(简称世内在者)。“情态在生存论上意味着一种开展性的对世界的恭呈,从这种恭呈中我们可以遇到牵系于我们的东西。”[2] 这样,情绪也构建着世界的揭示以及世内在者的照面。

海德格尔把此在在世的整体结构刻画为操心(sorge, care),操心包含了此在与世内在者打交道的操劳(besorgen, concern)以及与他人打交道的操神(fursorge, solicitude)。操心意味着一种牵系,牵系意味着总已被感动。这种根植于情绪的牵系把世界及世内在者源始地揭示出来。只有在这种源始揭示的基础上,才会有科学的认识,并且,即使是科学的认识也都在“在世的情态中有其生存论-存在论的建构”[3]。

在我们讨论海德格尔对认识与情绪的生存论-存在论分析时,“认识”不仅仅指科学的认识,而且在最初的意义上也不指科学的认识(注: 海德格尔在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from enowning)一书的第76节说:在建基和保存本质真理的意义上,“科学”自身不是一种认识,而是一种派生出来的认识的技巧,即对一种准确区域的奸诈的公开。) 。 “认识”首先指一种源始的认识,即源始的揭示(uncovering)或展开状态(disclosedness),海德格尔也常常用希腊词aletheia来表示。然后“认识”才指科学的认识或认识论意义上的认识。也就是说,海德格尔是从存在论( ontology)的角度来讨论认识现象的,并且只在涉及源始认识的派生物时才论及认识论意义上的认识。

情绪与认识的关系根植于源始认识与情绪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由时间性予以奠基。在《存在与时间》第68节,海德格尔简明地指出了在时间性的基础上源始认识与情绪的统一性:理解基于将来,情态基于被抛的已在,沉沦基于当前;理解(将来)都带有情态(已在),情态(已在)都有其理解(将来),情态(已在)中的理解(将来)沉沦于世(当前),并在话语中说道出来,时间的三维将来、已在和当前的统一性保证了理解、情态、沉沦和话语的统一性。[4]

2.源始认识与基本情绪

海德格尔通过畏、烦和惊讶这三种情态或基本情绪来展示情绪在源始的认识现象中的构建作用。

2-1.此在首先和通常都是日常的此在,日常此在的基本状态或基本存在方式被海德格尔称之为沉沦(verfallen, falling)。此在首先且通常都是依寓于它所操劳的世界,并消融于“常人”的公共性之中。这就是说,此在总是在沉沦中背离自身,而转向世内在者,逃向世内在者之中。

那么,此在为什么要沉沦于世呢?这种沉沦基于畏。此在面对其在世界之中存在而畏,这种畏的何所畏也是在世界之中存在。在世既是畏的何所面对,又是畏的何所畏。沉沦和逃避的日常性表明,畏这种情态属于此在的本质在世状态,在世作为此在实际的在此,是畏这种情态的样式。

此在为什么要逃向世内在者呢?畏这种情态表明,人的本己存在是无所依归的,人有一种“不在家”的感觉。无所依归不断地伴随着此在,属于此在的本己存在,属于被抛的在世,是来自此在并达乎此在自身的一种威胁。所以,日常此在就背离这种无所依归,通过逃向世内在者而淡化“不在家”的感觉,通过“常人”的统治而寻找一种公共的“家园”,并由此而对世内在者有一种揭示。由此看来,畏是源始地揭示世内在者的一种源动力。

但是,这一点还不是海德格尔要强调的本意。此在固然会由于畏而逃避,但此在也会正视畏,在畏中理解自身的本己存在,并由此本真地揭示出世界及此在本真存在的可能性。

由于畏的何所面对不是世内在者,不是某种确定的东西,所以,在畏中世界是没有意蕴的。畏本身没有与任何有因缘的事物照面,世内在者变得无关紧要。在这种情况下,世界本身却独独涌现出来,世界作为世界首先由畏这种情态开展出来。同时,世界的没有意蕴也意味着一种“无”,“随着畏这种基本情绪我们就触及到此在的这样一种事件,即无在此显现出来并由此而得以考问。”[5]

畏同时也是畏什么东西,但它的何所畏也不是确定的东西,既不是确定的世内在者,也不是此在确定的存在方式。在所依寓的世内在者和与他人的共在都消失之际,畏也消去了依据世内在者和“常人”的公共解释去理解自身的可能性,使此在得以理解和筹划自身的本己在世,开展自身的可能存在,并显示朝向本己能在和本真存在的可能性。无所依归的畏把此在从沉沦中带回来,使此在有可能冲出日常状态。这样,畏就通过它的“何所畏”和“无所依归”而回归于此在的本己的被抛和已在,开展出此在本真的可能存在,并触及到此在的本真当前--当下即是。

此在的本真存在、世界的开显和“无”的显露都是属于源始的揭示,是纯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而畏这种情态或基本情绪在这种纯哲学的源始认识中所发挥的基本作用,至此就已充分显示出来。

2-2.烦(注:langeweile在国内学术界往往被翻译为“无聊”,但是联系海德格尔的上下文,把它翻译为“烦”更为恰当,它的英译是boredom。当然,译为“无聊”的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人们已经把sorge翻译为“烦”了。但把sorge翻译为“烦”是不恰当的,陈嘉映在《存在与时间》的修订译本中已改为“操心”,这是比较恰当的,sorge的英译是care。)在德语中的字面意思是漫长的时间。在烦中时间变得漫长。漫长又与想家、思乡有一种意义关联,而思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哲学活动,由此显示出烦与哲学活动的关联。海德格尔说,深沉的烦是哲学活动的一种基本情绪,在哲学思想这种源始认识中弥漫着深沉的烦。那么,烦如何是一种基本情绪呢?

海德格尔从日常此在出发,首先分析了“被某种东西所烦”这种常见的烦。这种被某种东西所烦,是由令人烦的事物引起的,比如在车站等车时,未到达的火车所引起的烦。在等车时时间变得漫长,拖长的时间使车站没有及时提供它应提供的火车,车站拒绝自身,使我们陷入空无之中并遭受煎熬。

不过,还有比这种烦更深沉一点的烦,即“烦某事”这第二种形式的烦。比如当我们应邀参加完一个并不是十分情愿参加但又确实令人愉快的晚会后所产生的烦。这第二种烦不是由晚会上的任何事物引起的,时间也没有被拖长。但是,在这个晚上,我们被发生的事情带着走,随意地放任于事物之中而没有任何寻求。“放任自身于所发生的不管什么事情,在这种把自身丢到一边的随意性中,就形成一种空无。”[6] 另一方面,在这个晚会上,我们虽然拥有时间,自由自在,时间本身却没有释放我们,它仅仅从一个“现在”到另一个“现在”,是滞留着的。我们没有转向自己的已在和将来,在绝对在场的当前中遭受煎熬。

第二种烦来自此在自身特定的到时,或者说来自此在自身的逃避,逃避到不管什么东西之中。如果由此进入此在的深处,我们就会敞开一种真正的深度之烦,敞开烦的本质。真正的深度之烦就是“它烦人”(it is boring for one)。这第三种烦是我们无法用度时来对抗,也无法封闭其诉说的。它使我们超越万物,一切都成为无关紧要的,我们就处于无关紧要的存在者之整体之中。存在者自身的拒绝使我们陷入空无。但同时,这种拒绝又使存在者整体诉说自身、宣示自身,把我们逼入此在的源初和终极,并由此放浪于时间的三维统一性和当下即是之中。在拒绝之广漠和诉说的宣示之当下即是之间的摆动就是这种深度之烦。

这第三种深度之烦是前两种烦得以可能的条件,是作为基本情绪的本质之烦。只是由于这种深度之烦,我们才得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源始地把握存在者整体并开展哲学的源始认识活动。而其它一切思维和行动也都以它为前提和“媒介”。

2-3.哲学“是最高情绪的最严格的保持,是向着唯一的不可思议性开放:竟有存在者,而不是没有。”[7] 哲学认识之源思(primordial thinking)也根源于惊讶(wonder, thaymasein)这种基本情绪。希腊思想家就经常说,哲学的根源是thaymasein(惊讶)。惊讶这种基本情绪把我们置入真正思想的开端并完全规定着这种真正的思想。

哲学的源思之所以发生就在于一种源始的需求--揭蔽的需求,这种需求把人驱入对存在者和非存在者的决断之中,这种驱入是惊讶这种情绪的本质特征,它把我们驱入世界的开展以及与存在者的关联之中,并使我们自身现身。所以,哲学在本质上就是惊讶。

对于最为平常的东西,我们往往不去注意或认识它,但惊讶使这最为平常者成为最为非常者,使任何最为平常者都成为最为非常者。惊讶使我们不再遇到可以逃脱惊讶的东西,使我们不能出离惊讶,我们惊讶于所有平常者的非常性,惊讶于存在者之为存在者。这同时也使我们不能进入所有平常者的非常性,不能说明这种非常性。惊讶使我们就居留于平常性与非常性之间,并由此转向存在者整体,敞开存在者整体。在惊讶的推动下,我们知觉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经验和保持存在者的无蔽状态,并以此也把人置入敞开中,置入人的本质之中。人由此发现自身,发现自身处于存在者之中,处于世界之中。

惊讶把此在、世界、存在者整体都带出来,这种由基本情绪驱使的带出,作为对存在者自身的思想发问,“在本质上就是忍受(leiden, suffering)”[8],一种创造性的容忍无条件者意义上的忍受,一种知觉、聆听并让自身被转渡意义上的忍受。在忍受中,发生着与被把握者的连通,发生着把捉者自身的被转渡,被转渡到无蔽之境,被转渡到physis之中。这种忍受其实正是源思,是源始的富有生命力的哲学认识。

3.科学认识与情绪

在海德格尔看来,源始的哲学认识并不是主体的意识活动或纯粹的理性活动,主体、意识、理性倒是从源始的哲学认识中派生出来的。与其把它们归属于哲学认识的范围之内,不如把它们归属于科学认识之中;与其说哲学是由意识或理性构建出来的,不如说哲学是由我们的基本情绪逼迫、驱动出来的。那么,在从源始的哲学认识向科学认识的转变过程中,情绪是否也占有一定的位置或如何占有一定的位置呢?

我们先看一看畏、烦和惊讶这三种基本情绪或情态在日常此在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变式。

从畏到怕的转化。畏这种情态无时无刻不潜存于此在的在世之中,但在我们沉沦于世内在者之际,畏会转化为对具体存在者的怕或恐惧,转化为确定的具体的情绪样式。怕与畏的不同就在于:畏的何所面对是不确定的在世本身,怕的何所面对是世内或上手或现成的具体存在者;畏开展出无意蕴的世界,怕则在操劳寻摸中开展出有意蕴的世界及世内在者的可怕性这种因缘;畏的何所畏是此在的在世,而怕的何所怕则是此在本身。与畏的开展相比,怕更为具体、丰富地开展出此在、世界与世内在者,同时却降低了揭示的力度。怕的揭示虽然还不是科学的认识,但由于它对可怕者的期备、对此在自身能在的遗忘和依寓性的当前化,怕这种情绪的揭示已向科学认识迈进了一步。

从深度之烦到被某种东西所烦。“深度之烦象一种无声之雾在我们生存的深渊中到处浮动,把万物、人类和与之共在的人本身逐入一种显然的无关紧要之中。”[9] 并由此显示出存在者整体。但是,在日常此在中,这种深度之烦往往处于沉睡状态,最为常见的烦是被某种东西所烦。这种烦揭示出事物的不到时,即事物自身的特定时间尚未到达,同时也揭示出“每一事物都有其时间”[10]。当我们被确定的存在者所烦时,已有的操劳运作中断了,我们想排除这种烦。排除这种烦的努力有可能导致现成的观察和考察,寻找事物自身的特定时间,从而引起科学认识的产生。

从惊讶到好奇。与畏和深度之烦一样,惊讶这种基本情绪在日常此在中也往往被遮蔽并转化为其变式。惊讶最突出的变式是好奇。惊讶是揭示平常者的非常性,好奇则导致非常性的消失。好奇把已被认识的东西视为平常者而弃之不顾,永远追求未被认识的新奇的东西。当它对新奇的东西有所认识之后,就不再进一步理解其非常性,转而寻求更新的东西。最终好奇把它所经历的存在者都弄成同样的东西并具有永久性的特征和形式。好奇不是把存在者的上手性带近,而是仅仅以现成的观察来揭示事物,并仅仅是为了观察。好奇是导致科学认识的重要情绪,在好奇中所揭示的东西与惊讶之源思相比也更接近于科学所认识的东西。

科学认识是人的一种揭示方式,但不是源始的揭示方式,而是根植于源始的揭示方式。在上面从畏到怕、从深度之烦到被某种东西所烦、从惊讶到好奇的转化中,我们同时看到,作为基本情绪变式的怕、被某种东西所烦和好奇是促使源始认识转变的动力。但是源始的认识还没有转变成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认识。严格说来,怕、被烦和好奇只是让源始的认识降落到了日常此在的揭示层次上。

情绪在日常认识中的构建作用还可以从海德格尔对日常状态之时间性的分析中加以审视。此在首先且通常都是从所操劳的存在者那里并依寓于所操劳者而来到自身,它来到自身的揭示具有期备的性质,它对世内在者的揭示基于忘情--对于本己能在的无动于衷和遗忘。日常此在期备存在者的结缘,留恋被结缘者,并在这种期备和留恋中让世内在者照面,揭示世内在者。海德格尔对日常此在的这种时间性分析也展露出情绪在日常认识中的位置。

日常认识是从源始认识向科学认识转变的中介,科学认识产生于日常认识,日常认识为科学认识准备了必要条件。这些条件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由于日常此在受“常人”的支配,它的理解和情绪是一种平均理解和平均情绪,所期备的东西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同样的,对存在者的解释和陈述也都是同样的,所有人都拥有同样的观点。这是日常认识的公共性。其中已经孕育了科学认识的普遍性、客观性、确定性和固定程式。

⑵ 处于沉沦状态的此在,自身丧失于“常人”的无根基之中,自以为已经在公共认识中理解了一切,无须再有本己的理解和基本情绪,无须再深入到源始的基础之中。公共认识把人从本真理解的重负中解脱出来,把人诱向对简单性的追求,而简单性原则是科学认识所共有的。

⑶ 此在的能在和存在者的存在可能性被整平、淡化,此在所期备的永远是相同的。这一方面会导致存在者的现成化和认识的现成化,另一方面也准备了科学认识的可重复性和永恒性。

⑷ 在诱人的公共认识、丧失根基和被整平的存在中,此在获得自安和平静。这种情绪又刺激此在以公共认识的方式进行多种多样的和无休止的认识,从一种存在者到另一种存在者,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认识规模不断扩大,也不断接近科学认识。

普遍性、客观性、确定性、固定程式、简单性、永恒性、可重复性和认识的无穷性等是科学认识的普遍特征,而日常认识则为这些普遍特征做了必要的准备。当此在把所认识的诸区域固定下来作为专题研究对象,把研究对象从存在者的因缘整体中孤立出来,并以且仅以此在自身固有的数学因素来对存在者进行数学筹划时,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认识就产生出来。

数学化的科学认识保持了日常认识的好奇、自安、平静、期备、忘情、留恋等公共化的情绪,纯粹的科学认识也有情绪的参与。而且,科学的数学筹划本身就是一种对确定性的合辙,一种追求确定性的情绪。纯粹的逻辑推理和周密的计算看似摆脱了一切情绪的影响,其实这种“摆脱”情绪的状态正是一种平静的情绪状态。

当然,科学认识中的情绪早已不是原来的基本情绪了。在哲学的源思那里,“所探讨的东西是与我们本身相关涉的,触动着(nous touche)我们的,而且是在我们的本质深处触动我们的。”[11] 在科学认识这里,触动我们的基本情绪丢失了,平静的计算性思维取而代之。

海德格尔关注的重点是科学认识的源头及基本情绪,至于基本情绪蜕变成的一般情绪究竟是如何参与科学认识的,海德格尔并没有予以详尽的分析。他倒极力强调基本情绪对于科学认识的奠基性作用:

只有在惊讶--无之显示--的基础上,‘为什么’才会逼临我们面前。只是由于‘为什么’如此这般地是可能的,我们才能以确定的方式探讨根据并为事物寻找根据。只是由于我们能够对事物发问并为事物寻找根据,我们生存的命运才被置于(科学)研究者之手。[12]

参考文献:

[1] [6] [10] 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m]. translated by william m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66. 119.105.

[2] [3] [4] 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m]. translated by 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ltd. 1985. 177.177.385.

[5] [9] [12] martin heidegger. pathmarks [a]. edited by william mcneill.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89.87.95-6.

关于情绪的哲学篇2

关键字:《艺术哲学》;丹纳;三元素说;民族特征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91-01

丹纳(1828—1893),法国史学家兼文学评论家,实证主义的杰出代表。著有《拉封丹及其寓言》、《英国文学史》、《艺术哲学》等。 《艺术哲学》一书既是他的代表作,也集中反映了其艺术思想和哲学思想。丹纳生活在19世纪的欧洲,那时的欧洲正处于一个极度骄傲和膨胀的时期。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欧洲人逐步从宗教思想禁锢的蒙昧状态中苏醒过来,这让欧洲人对自然科学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丹纳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因此,丹纳的治学方法是从事实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实证主义文艺理论。他在《艺术哲学》中提出了两大理论:一、“种族、时代、环境”三元素说;二、艺术批评的三种尺度,即艺术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程度。前者强调了三元素对文学艺术的决定性影响,后者则强调了艺术批评的客观性。

具体而言,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强调了种族、环境、时代三个因素对精神文化的制约作用,并认为在三个因素中,种族是“内部动力”,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动力”。

我们从丹纳的三元素说可以看到民族特性对艺术家和作家的人生态度、理想、性格、情感等方面的持久性的影响,也可以看到环境、社会意识、时代精神对文化艺术发展的决定性的作用。丹纳的三元素说开一代风气之先,为以后的实证主义艺术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丹纳看来,艺术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主要特征,表现得越占主导地位越好,越明显越好。艺术家为此要删去那些遮掩到主要特征的东西,重点表现的是具有主要特征的东西。艺术品的目的是要表现某个主要的或突出的特征,也就是某个重要的观念,这要比实际事物表现得更清楚更完全。为了做到这一点,艺术品必须是由许多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总体,而各个部分的关系是有计划地去改变的。在雕塑、绘画、诗歌三种模仿的艺术中,总体是与实物相符的。可见,正是把表现“对象的基本特征”当作艺术本质的观念,导致丹纳提出了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三个尺度。

“特征重要的程度”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即其价值取决于那个特征的稳固程度与接近本质的程度。最稳固、最接近本质的东西,则是种族的特征,深刻而持久的特征对于作品的价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特征有益的程度”则是指艺术所包含的道德教育作用。表现有益的特征的作品必然高于表现有害的特征的作品。

“效果集中的程度”是指艺术作品各个方面的元素通力合作去表现特征的程度。只有把元素所有的效果集中的时候,特征的形象才格外显著。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效果的集中主要表现在人物、情节、风格三者之间要保持平衡、和谐配置。

从艺术研究与批评的角度来说,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阐发的两大理论观点,是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艺术作品及其属性,因而必然要探讨有关社会因素对文艺创作和发展的影响。此种研究方法对于文学艺术来说,是一种注重从文学艺术外部进行研究的视角。

今天我们所谓的理解,是通过学习和认知,再通过内部的条理习惯,有规律地,合乎逻辑地从一个符号到达另一个符号。而艺术为满足情绪上的调和,寻求一种相当的表现。

一方面,创作优秀的艺术作品需要两个必要条件:首先,自发的活跃的情绪、个性。一有感触就能无所顾忌地发泄出来。其次,周围要有近似的、理解的精神在不断地支持,使心中那些尚且模糊的念头得以酝酿、滋养 、成型、 繁殖和壮大。也就是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创造良好的情绪和气氛。另一方面,民族的天赋是永恒的。它来自血肉,来自头脑,来自空气与土壤,来自思想感情的构成与活力。这是真正活跃的力量,不断更新,无孔不入,绝不会因为一时赞赏另一种高级的文化而践踏自身和损害自己。画种还保持着原来的纯洁。所以,个人创造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艺

家们的创作能力是与民族的活力成比例的。

关于情绪的哲学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渗透心理健康 教育 方式

[作者简介]刘春(1964- ),男,河北唐山人,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唐山 0630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75-02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就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大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对外界事物较为敏感的时期,外部世界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同时,大学生也正是思想、心理的稚嫩时期,其思想上尚未完全成熟,心理发育上有待完善,人格修养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出现种种不适,表现为内心的矛盾冲突、情感的波动和对诸多社会生活问题的疑惑。当前,大学生也处于学习、择业就业和交友等多重选择与压力之中,更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困惑,所有这些都容易使一些学生出现心理上的问题,或轻或重,或急或缓,情况不一。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之一。每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注重用富有哲理的生活故事开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之门

哲理是哲学的思想和原理,是指引生命个体社会化,促进其心智成熟的指明灯,是开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之门的钥匙。然而,哲理并不是生硬的大道理和深奥的理论、公式,它蕴涵在日常生活中,渗透于生活实践的点点滴滴。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用富有哲理的生活事例来启迪学生的心灵,用满含哲理的生动故事来滋润学生的心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要善于用富有哲理的生活故事,在课堂上娓娓道来,使学生们感到生活的真切,促进他们辨别是非,学会在社会生活中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人生,善待他人,追寻梦想。通过生活哲理故事的讲述,使深刻的人生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充满乐趣,便于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便于他们的接受和理解,使学生们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氛围中逐渐成熟起来。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曾经有一个教师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农夫的驴子不小心掉到了枯井中,农夫很着急,想尽办法想把自己的驴子弄出来,但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成功,看到驴子“哇、哇、哇”地叫,为了使驴子彻底消除痛苦,农夫找来很多人帮忙,想把驴子淹埋到枯井中。掉到枯井中的驴子也很失望,拼命挣扎、嚎叫。但不一会儿,眼前的情景使它安静下来,人们用铁锨铲起土块,撒到它的身上,它抖掉土块,用脚一点点踩实,于是,它慢慢地从井底升到了井口,随后,在人们惊异的目光中一跃而出,跳出了枯井。这个故事不仅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而且还告诉了学生们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被陷入“枯井”,也会遭遇到各种打在自己身上的“土块”,面对自己遭遇的困境,面对不利的环境,不能轻言失败,应努力冷静下来,保持永不放弃的耐心和勇气。相信通过这类生活哲理故事的讲述,可以使学生们慢慢懂得生活、情感、道德和理智,养成良好的心态。

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良好情绪与情感的培养

一般来说,情绪是生命个体接触外界事物获得心理体验之后的外在体现,而情感是生命个体对某一事物的心理感受和态度。情绪和情感都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心理反应。对于大学生来说,其情绪和情感表现出典型的特征:一是大学生情绪、情感反应较为强烈。处于青春后期的大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外界事物的变化,极易引起他们情绪和情感的强烈反应。二是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变化快,呈现出不稳定性。大学生正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心理、人格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情绪和情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呈现出极强的波动性。三是大学生的情绪与情感丰富。他们接触社会面广、信息来源丰富,作为高知识群体,他们较其他群体情绪与情感变化更加丰富。

基于大学生情绪与情感特点,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把握,有的放矢地实施不同途径与方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重视发挥自己的教育与指导作用。在课堂上要重视大学生的情绪反应,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要采用心理放松、心理转移、矛盾消解、体验升华等方式,来化解大学生的不良情绪,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比如,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中主动介绍自己,讲述自己的喜悦与困扰,注重倾听他人的意见与评价,以进行自我的心理调节。也可以引导学生给其他同学理理思路,对同学遇到的问题支支招。还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做一些情绪调控的测试游戏、心理放松操等,以放松式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们从心理上增进了解,加强沟通,巩固友谊,共同进步。

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与情感。为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当今大学生思想活跃,很多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某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组织班级开展实践活动时,A和B两位同学不知什么原因吵起来,声音越来越大,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当教师问起原因时,A理直气壮地说:“老师,他说我坏话”,“他胡说!”B据理力争。这时大家的目光都指向了老师,看他怎样处理这一突发事件。如何处理这件事?是“杀一儆百”,还是应该“小事化了”?这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教师内心激烈地斗争着。但她很快冷静下来,想到平时B表现很好,一直没有与同学闹过矛盾,甚至还经常帮助其他同学,因此这件事中B同学应当没有问题。于是平静地对同学们说:“我不相信B同学会随意说其他同学的坏话,何况A同学也没有做错什么,这其中肯定有误会,希望A同学冷静一下。老师只想告诉在座的同学:同学们有缘千里来相会,能够在一起生活学习是一种缘分,大家应该彼此成为好朋友,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愿意!”同学们异口同声。“朋友相交,贵在真诚。若某个同学在学习、生活中真有做错的地方,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来,相信他一定会虚心接受。”就这样,教师既没有破坏课堂教学的和谐气氛,又对学生进行了“对人要宽容”的处世态度教育,这种柔和的处理问题方式影响了学生们。事后得知,原来这件事是A和B两个调皮的同学故意给教师设计的“考验”,主要是想看一看老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可见,通过一个小问题的化解和处置,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不但可以教给学生矛盾化解的方法,并且还教给学生在对待各种纠纷时,要以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去理解人、对待人,使学生们在处理社会矛盾中逐渐学会“独善其身”“游刃有余”,塑造自己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价与评估自己

正确地评价和评估自己是社会个体认识世界、认知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标志。作为大学生,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我,才能端正生活、学习的态度,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自己的不足,才有利于发展自己。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刚刚确立但尚未定型的时期,其在评价与评估自己时存在较大的偏差。表现在:有些学生过高地评价自己,认为自己看透了世界,什么道理都懂,表现为夜郎自大,不思学习,骄傲自满。与之相反,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力量渺小,既无社会关系,也无聪明才智,表现出自卑、颓废、退却、焦虑等心理。无论哪种极端评价与评估态度,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都会使他们的心理处于盲动、混沌的状态之中,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自身的一些不良评价,用恰当的方式与合适的时机,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调节。比如,在课堂中教师用《老子》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样一句话作为引入,进而说明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充分地了解他人,认知自己。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们畅所欲言,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围绕“自己的能力和发展”展开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同时也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扬长避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广大同学,大多数个体都是普通人,能力中等,但普通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在良好机遇促使下,也可能取得辉煌的成绩。若认为自己是普通人,就失去了奋斗的动力,那样就可能一事无成。

四、深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与完善的学科教学体系,其教材建设也达到了贴近形势、贴近实际和贴近学生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从中挖掘出典型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来教育大学生明道理、醒心智,促进他们心理上的成熟。

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著名历史人物的事迹和逸事,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品质。比如,在讲到孙中山时,要向学生指出,作为中国革命的先驱,他在封建统治的伟大壮举中,展现了不懈奋斗、不断追求的人格与魅力;在讲到爱迪生时,要使学生们学会欣赏爱迪生的好奇之心、屡次失败后的态度,要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在讲到居里夫人时,要使学生们去体会她的艰苦、执著,要看到她成功中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在讲到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伟人时,要让同学们欣赏伟人之间相处时其宽广的胸怀、包容的态度,要使同学们懂得在人际关系中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是人生事业发展的基础。此外,司马迁、文天祥的人生观价值观,林则徐的民族使命感责任感,都可以成为激励广大学生规范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良好素材。

可以说教材的作用是巨大的,其中典型人物的教育价值,是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武器,是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桥梁。

[参考文献]

[1]李益倩.展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 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创新途径——浙江省第九届“百课万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学观摩活动[J].浙江教育科学,2006(6).

[2]宋思洁.优化学生心理生活,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在河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2).

[3]史永安,裴学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成长与成才——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05(10).

[4]汪勇,聂江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及整合研究——以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为例[J].北京教育,2009(6).

关于情绪的哲学篇4

关键词:心理疏导;生活与哲学;社会阅历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其实质在于尊重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基础上,改变过去一味的、高高在上的训诫式的工作方法,通过贴近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实际,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征和心理诉求,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高中思想教育工作中,就是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了解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引导他们摆正认知,实现良好情绪管理和自我调适机制,以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充分挖掘生活与哲学教学资源,渗透心理疏导,引导高中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找准群体共性,将心理疏导目标融入教学目标

心理疏导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需要明确目标。教师只有找准学生群体的共性需求,将这种需求融入教学目标,才能让心理疏导真正发挥作用。生活与哲学面对的是高二学生群体。没有高一的新鲜也没有高三的紧迫,他们能够较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节奏,不会因为成绩引起情绪的剧烈波动。但也正因如此,学校、家长给予的关注也相对较少;加之高二文理科分班,让这一时期的学生特别容易出现莫名焦虑和孤独感,分班带来的人际关系问题也困扰着他们。笔者认为,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视自己,挖掘心理冲突的根源,学会管理情绪,实现自我心理调适。

二、巧设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实现自我心理调适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挖掘冲突根源,实现情绪宣泄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授课过程中,这一知识点也最为抽象,难理解。在处理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笔者在课堂做了一个互动环节――我和我的对话。用PPT投影“过去的一年,我 ,因为 ;现在,我 ,因为 ”。请全班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横线上相应地填入表达情感的形容词和原因,并请大家写好后客观真诚地向一位同学(可自选)倾诉。最后布置一个作业:请大家写一封信给进入高三的自己。

很明显,在这里的情感表达是意识的表现,而且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则是客观的物质表现,物质决定了意识。这个互动环节的设计,在完成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挖掘无故低落、烦躁背后的真实因素,正视心理冲突的根源。在与人倾诉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情绪的宣泄,减轻心理压力也能拉近双方关系,加深进一步的了解。最后的课后作业,更是启发了学生通过写信的方式鼓励进入高三之后的自己,实现自我状态的调整。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与换位思考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同一性和对立性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笔者在这一课的处理上,借助社会上热议的青年与老年人让座之争的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后,启发学生:校园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矛盾是哲学矛盾的具体体现,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是必然的,在我们体验到矛盾斗争性带来的困扰时,也要提醒自己矛盾具有同一性。何不创造条件,促成矛盾双方的转化呢?

很明显,宿舍、班级人际关系冲突也是如此。教师可以借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解决冲突的时候可以多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对立面的观点去看问题,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模式,和谐人际关系。

三、丰富社会阅历,优化语言艺术性

语言是交流沟通的工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用语言的艺术、语速的节奏、语气的轻重缓急表达不同的情感,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引导学生坦诚地剖析自己的内心需求,挖掘冲突根源,实现自我心理调适。所以,教师应当尽量优化语言表达,丰富社会阅历,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调整语言表达,语音、语调和语速。只有建立了平等民主的对话关系,才能真正地敞开心扉开展互动,心理疏导作用才能得以实现。

心理疏导是我国明确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得很多,但是以它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并不算多。心理疏导对于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充分挖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渗透心理疏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践。

关于情绪的哲学篇5

 

关键词:新表现主义;人本性;情感化;主观化;文化批判

新表现主义艺术的核心,即是倡导人本性、自由、情感化。人本性,就是以人为本,从人的本能出发,充分肯定人的自身的认识能力和价值观,追求某种自由,是人们向往文明与自由、文明与进步的本能,是人性的本质所在。人的问题,始终是艺术家要表现的问题。新表现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的思想及精神寻求解放,寻求生存,释放人性,来反抗命运的过程。

当今,商业问题泛滥,信息技术爆炸,人的价值观失重,精神失衡,人的尊严受到强大的挑战,同时,文化面临经济的重压,商业的侵入,使人的精神产生危机,人的思想及行为出现躁动和迷茫。那么,新表现主义在这种时期就担负着人的理想与精神信仰,追求人的崇高价值与人文精神,以追求人本身的自由解放为宗旨。新表现主义艺术重视艺术家的心理本能的情绪喧泄,对现实社会的弊端的艺术批判,强调人的价值与需求,以象征或隐喻性的主观变形和重新组合构成,建构震撼心灵的艺术世界;强调艺术家主体情感的抒发;强调直觉、灵感、顿悟、想象等主观心理因素为创造的重要地位。强化表现审美对象个性的神态、情态,以变形、夸张的构成,形成强烈的张力,以达到极限的表达画家的灵魂深处的情绪、感受、心态。达到表现主体的情感化,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情感是一种纯自然的精神观,是艺术家审美情感对事物的主观反映,是自我表现和自我照应的结果;情感以心灵冲动为源泉,重视形式语言,重视激情而充满活力;重视文化内涵及冲击力。

90年代中国新表现主义,不仅吸收了西方哲学思想和艺术精神,而且更注重中国本土文化,传统哲学与艺术观念的走向,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新再现主义特征。在吸收西方表现主义绘画方面,首先是法国早期表现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德国新表现主义为核心。在哲学美学思想上吸取了叔本华、尼采的哲学思想的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无意识论(潜意识)。西方的这些流派和非理性哲学思想对中国新表现主义艺术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使新表现主义艺术的兴起和发展,理论的内因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及哲学思想由以庄禅哲学思想而突出,主张“从性而游”认为人生的痛苦解脱,只能求于自己的灵魂和内心解决,是一较高的精神理念。追求清景交融”,“自性本自清净”的思想境界,心的“顿悟”与艺术审美活动是相通的。中国传统的哲学理论不仅为中国历代各画派,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中国现代的各流派,特别是中国的新表现主义绘画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更适合于根植于这肥沃的土壤里。不仅影响了中国历朝历代的艺术家,而且也影响了当今一大批学者和艺术家。在这种中西文化哲学的影响下,新表现主义美术产生了许多著名的画家,例如:北京的尚扬、东北的赵大钧、贾涤非、周卫等,中原的段正渠,西南的毛旭辉等。

情感化充分体现在新表现主义绘画艺术家的作品中,如:尚扬的作品《黄土高原》系列,以浑厚的艺术语言和变形,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渊源的追问。将西方文化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较完美的结合。《94大风景》以地质横断面的地质结构,表明了对现代科技和历史文化的关注。地壳运动,岩浆喷射出符号:小汽车、茶壶、飞机、钟表,这些商品日益侵蚀到各个领域,商业社会改变了人们的精神和价值追求。《诊断》系列以现代科技把人变成无性别的符号,表明了科技对人的巨大的异化作用。对中国人当今的生存状态和文化走向深深的关注。他对生命很执着的追求。《状态》系列、《诊断》系列,《大风景》系列,都显示了这一观念。他以深厚的本土文化根基,感悟到了人性与自然的配合。他从艺术的真诚,自在净化的艺术表现,通过画面上的张力和黑白灰高雅的色调,以激情和诗一般的心绪,以符号语言来展现内心和压抑及悲怆。以敏锐的直觉领悟和心灵的感悟,即有理性思维,又充满了激情和冲动,建立了精典的现代艺术的精神。

挑战命运,释放个性的画家要数东北的贾涤非了。他的大写意用笔,狂放挥洒。理性在情感的渲泄状态下淹没了。作品《收获季节》以强烈的色彩对比和狂放用笔,把一种肥硕充满张力的女人体置放于葡萄圆中的情态,也证实和体验到他的思想和欲望。《有自行车座的母与子》以阳性空间回到现实生活的情景,人性的情感有某种转移,给观赏者很多想象的空间,视觉上的、强刺激,体现了画家本能的自动发生发展,也充分体现了禅宗哲学和弗洛伊德潜意识论。《尴尬图——弯道示意》使人联想到以京剧这种程序化的艺术形象,表现了画家内心的压仰和反叛,隐喻的手法,暗示人类的尴尬,现代人灵魂的尴尬。轻松自如的笔触,充满激情联想、形与色无不流露出人文精神的大写意。

我们在赵大钧的作品中,无不感受到他的真诚。他感悟到生命与自然的美妙,从悲伤和慰藉中净化了灵魂,他晚年醉心于音乐,音乐的美感使他青春永驻,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感情到音乐的节奏性的美和旋律结构的展开,色彩的情感紧奏而浪漫,《我和小春》这样富于情感性的作品,展现了一种平静中的满足,又体现出生命中不可抗拒的青春的活力,生命中崇高的理想离不开灵魂的期望和冲击。他的近期作品《一棵树》唤起了他的音乐情绪,这是本原性的表现艺术。那么赵大钧他这种音乐的情感中,感受到了音乐的哲理,音乐与绘画融汇在一起,净化了思想。他把音乐的梦幻通过绘画更于完美,他的作品和灵魂饱受着痛苦和欢乐,在欢乐中真诚的渴望着生命价值的展现。

段正渠以重低音符的分量把作品展现在你眼前,特点厚重的黑色,粗大的轮廓,情感以象征性的发泄表现,他把握着生命永恒的冲突。他对中原这片黄土深深地热爱,对生长在黄土地的人们的喜怒哀乐深深地关注。《东方红》、《走西口》、《山歌》、《夏口黄河》,暗示着民族的昌盛、兴旺、发达。他从西方的表现主义绘画中吸取了营养,然后,一头扎进黄土地里与黄土地的儿女们去实现民族的理想和愿望。

关于情绪的哲学篇6

论文关键词:身心灵整体干预,消化系统癌症,必要性

当患者被确诊为消化系统癌症后,出于对肿瘤的恐惧,以及高水平的心理应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此外患者还将面临生理、心理、经济、家庭、社会、人际等压力。尽管癌症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消化系统癌症患者仍然面临一系列生理不适,如食欲减低、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大便习惯改变等一系列消化道症状;进而引发自卑、孤独、与家人关系转恶,频发各种心理冲突等,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消化系统癌症作为威胁患者生命的一种疾病,伴随而来的各种治疗,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和肿瘤对身体的损害,使患者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2]。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包括常见的焦虑、抑郁,也涵盖了悲伤、自我价值感降低等;还出现精神与社交方面的功能失调,包括担心复发与转移、死亡焦虑、失去工作和社交活动、人生无意义感及家庭关系的紧张等[3],这些社会心理方面的困扰反过来又进一步导致病人的生理健康状况恶化,在癌症患者中形成一个恶性循环[4]。

1 心理因素与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生

现代研究证明心理因素,如人格特征、情绪状态以及各种生活压力事件在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1980年英国学者Morris、Greer发现癌症患者有着某些易患癌症的个性特征。1985年美国学者Temoshok和法国学者Baltrush通过回顾性研究提出C型性格(type C),是癌症高危性格。岳文浩等调查发现:胃癌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焦虑、抑郁、愤怒、压抑等方面得分较高,有C型行为倾向[6]。Sultan等对636例结肠直肠癌患者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情绪支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7]。美国心理学家Cohen的研究发现,高社会支持的患病个体较少产生抑郁[8]。随着心理社会肿瘤学的发展,人们对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研究显示,压抑的个性特征、不确定感、负面情绪因素以及消极的应对模式等能促进癌症的发生。

2 消化系统癌症患者心理状况的临床表现

在消化系统癌症发展过程中,心理因素引发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消化功能和免疫力下降,从而促进肿瘤生长加速,机体功能衰退。临床调查表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放疗、化疗毒副作用大,机体损伤严重,容易导致患者痛苦、抑郁、失去治疗信心等。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大多需要进行部分脏器切除,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对患者造成痛苦。如胃癌根治术后及结肠癌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是明显下降的,突出表现在切口疼痛、进食受限、体力减退及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等[9]。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患者面对术后排泄方式的改变,不能很快适应,有的极为抵触和反感,会计本科毕业论文排便失去控制、臭味、皮肤刺激等窘迫情况使患者感到自卑,担心亲人和朋友嫌弃自己[10]。化疗给患者造成创伤,抑郁情况更加严重,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国内外研究显示,焦虑、抑郁、愤怒、压抑情绪在消化系统癌症患者表现明显。王玉丹通过对35例胃癌患者化疗3个周期后的抑郁情况调查,发现抑郁发生率为 32.11%[11]。殷英等对130名TACE术后肝癌患者的抑郁情况及与生存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TACE术后肝癌患者抑郁发生率为 53.6%,且抑郁程度越严重的肝癌患者生活质量越低[12]。研究表明,消化系统癌症患者所产生痛苦的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使其生活质量降低,并有可能促进肿瘤的复发、转移、恶化等[13]。

3 身心灵整体干预在消化系统癌症治疗中的必要性

研究表明心理干预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个体抵抗力,缓解负性情绪和心身症状,对癌症转归和预后都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除给予及时正确的临床治疗外,心理疗法是必不可少的[14]。

生理与心理是息息相关,癌症患者的某些不良情绪出现也是由于身体状况所改,而改善身体状态可在短时间内将负性情绪调整过来。因此在身体干预中,加入身体锻炼的内容如太极拳、六字诀、穴位按摩、冥想放松是必要的。这些身体锻炼活动在调节身体机能的同时可以释放负性情绪,进而调节免疫能力,增强患者康复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消化系统癌症往带来全身消化,吸收功能的损害,导致身体消瘦若强行给予高能物质补给,机体不但不能吸收,仅而增加了消化系统负担,若给人清淡,易消化饮食,则有助于机体康复。

患病过程可能导致病人出现愤怒、恐惧、伤痛或其它的负性情绪也会令病人与家人,朋友和他人关系转变,若能加以灵性的转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借助灵性转化帮助病人接纳肿瘤为生命的一部分,与癌症和平相处,少一些恐惧,多一些平静和坦然。在经历中体验人生的意义,重构生命意义和目标,无论生命长短,均能体验丰富人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这些平和的灵性改变,能减少病人的负性情绪、心理症状,改善家庭和社会的紧张关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中国传统哲学的忍受苦难,宽恕观念,强调对痛苦的接纳的忍受是保持对疾病积极态度和心理健康的重要给以宽恕释放他们对疾病的愤怒,实现内心平和,而这是其它形式的治疗很难达到的。

关于情绪的哲学篇7

关键词:此是,人,此在

 

海德格尔借着尼采的余光,或许他本人就是尼采超人生命的轮回,无与伦比地把哲学对于人的追问带向一个新的维度:诗,也即艺。这种转向,把人类的视域――对自我的理解――带入了一个新的天地,或者说,新的世界,一个如海德格尔所言人如此这般的操劳与领会的世界。人,在这个世界中,无所矗立,被抛的来到世界中。人的当下在场的所是,是心灵的没有尽头的涌动,或者用尼采的话说:“哲学家就是那种不断地经历、不断地看、不断地听、不断地怀疑、不断地希望、不断地梦想,那个超乎寻常之事的人。可以说,哲学活动是对超乎寻常的东西做超乎寻常的追问。就是对是和是者的经历,而人天生是一个哲学动物。人最大的经历就在于对是者是。”“哲学就是自愿地生活在冰雪之间和高山之巅。”或者说人如在没有黎明的黑夜中思绪狂乱着,有如看不到止息的颤抖的琴弦。人在被抛的命运与烦,畏,操劳,召唤的日常生活中,似乎永远看不到尽头,毕竟,死,正如海德格尔自己说的一样,因为不可能当下,更不可能在场,死对于人是不存在的;人,不能通过死来摆脱自己对于不知何所畏的畏惧。人不畏死,而是畏无,也不知所畏。在对死亡的否定中,人,注定了,活着就是一种与他人之操心,与物之操劳。论文大全。人的生活有如西西弗斯神话,甚至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好在石头滚下山的石头,搬石人尚可休息一下,而人却时刻都在情绪的狂乱中,在与人与物的世界中打交道,操劳。在这里,人没有停息,因为停息就意味着成为一个死物,不再是时刻涌动着的人;人,时刻处在其所不是,也就是他的所是之中,因为人没有Being,人注定了漂泊在抛来抛去的心灵感触与情绪感受之中。人,就是如此这般的是着。

此在是这样一种存在者:它在其存在中有所领会地对这一存在有所作为。这一点提示了形式上的生存概念。如果我们非要追问我们是什么,我们的是是什么是离不开是者自身的打开方式的,是一种彼此的劳作,才让是展现其本真的意义。你如何打开你自身,它就如何与你来照面,此是是一种独特的是者,随着此是地展开,世界内的诸是者才如其所是地展开。因为此是(Dasein)是在世界中的,随着此是的打开,世界才得以呈现,在这里,并没有一个此是之外的独立的世界存在。论文大全。此是即世界,即相离不弃。由此,人在与世界的他人的操心与物的操劳打交道之中,人领会着当下之所是。在这种所是之中,人在抚触着自己的心灵与情绪,在这种没有精神归宿的飘荡中,继续着老人与海的故事。

在海德格尔那里,“Dasein”这样独特的是者就是此是,是是本身。在这里,海德格尔仅仅是走在一条思想的道路上。因为人作为一种已被科学所规定着的存在时,我们当下的生活世界规定着我们如何去是,当我们追问“人还是什么”时,人就已经成为那个被科学和技术所规定着的是者,就如在科学的世界里人就是机器这样的一种东西,就是对人和是者的规定。当我们对“ Who are you? ”这样一个事实突然有一天感到触目或者惊异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我的世界是我自己创造出的,我就是我的世界。

除了当下的烦而畏,操劳之外,我们是否应该属于更加超远或是永恒的东西,或是应该去追求这些东西,或者说,我们应该努力去寻找自己,寻找我们自己的生命所属,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或许,简单点说,寻求一份让我们如圣灵般活着的东西,或者说,成全一生,铸就生命意义的东西。这份东西,或许我们可以在物质中找寻,像无尽的金钱和权力,但或许金钱和权力并不能使我们真正满意,或者真正感到我们的生命真谛。我们还会继续寻求,在Eternal Soul里,在Endless Love里,在Pure Beauty里, 我们在无尽的寻找自身的灵性与意义,寻找一份生命的永恒与感动,一份让我们死后仍然觉得自己活着的东西!也许,人生命的涌动,心灵的思绪,不仅仅在于一份体悟或是烦的没有尽头,更重要的是这种思之涌出,在于人不停止息的对于Being的追求,对永恒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当下在场的思与绪之中。也就是说,在对Being的寻求中,我们定义了我们自己所是。这种所是,并不因为此时的世界没有了而消失,它将永在。

人应该追求永恒的东西,这是柏拉图的教诲,在对永恒的美,永恒的善,永恒的美德的追求中,人的心灵,灵魂才能真正的得以完美,才能真正的找到归宿,才会真正的有归家之感。论文大全。而不是,继续在心灵的无端的絮乱中,惶惶不可宁日,以致尼采最后疯了,孤独地跑在大街上见人又搂又抱,似乎依然本能的想去找找寻一份心灵的依靠,他人是一份慰藉与驻守,正如美,善一样让人获得充盈与饱满,成其今世与永生的存在;而最终荷尔德林也自杀了,自杀在狂乱与不安中,似乎,海德格尔在暮年了悟了这一切,在对《明镜周刊》的采访中承认:只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我们。是者之召唤,不应该只是个体内心,却是大地的召唤,它应该也有上帝之召唤,永恒的召唤,真善美的召唤。后者的呼声和前者的呼声同样重要,前者让我们触摸着内心,后者同样让我们去在敬畏生命与上帝和追求真善美中来追寻个体的存在之意义。如果,哲学带给人类的是一个纯粹的自然世界,人也只是生物而已,没有了对道德,对美德的寻求与思索,那么哲学跟修鞋匠的技术也没有任何的差别。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凝结于希腊悲剧,喜剧中的美德,似乎已成为历史之旧物,早已抛于过往,人也只是成了一个末人,如果说,有什么至高的位置的话,也不过一诗人,一艺人而已。哲学成了诗,不是走在哲学的道路上,这种思,只是诗之思,是诗在借尸还魂,对哲学所发起的最猛烈的一次反击,反击那柏拉图在希腊的时候就对诗进行了压制;而柏拉图意义上的哲学,这种标榜为古典的哲学。这种追求正义,至善还有美德的哲学,已被人遗忘。人成了末人,哲学也随之归隐了。

参考文献: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12月北京第2版,

关于情绪的哲学篇8

关键词:语言学转向 发展 文学研究

    20世纪以来,知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无论在规模和效率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令人惊异的高度。“信息”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人类社会进入了名副其实的信息社会。而信息的运行和交流无论采用何种传播手段,都主要是以语言的形态呈现和存在的,因而又称这个时代为“语言的时代”。

    一、产生

    哲学在20世纪初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转向,语言取代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这是哲学史上所谓的“语言学转向”。语言本身的一种理性知识提升到哲学基本问题的地位,哲学关注的主要对象由主客体关系或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转向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语言问题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语言学转向的出现带有浓厚的科学主义思潮的色彩,是在20世纪初期西方盛行的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作为20世纪主要思潮的科学主义的特点是要求排除不可实证的形而上学,追求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可靠性,尤其强调以数学和逻辑作为研究的基础与规范。

    二、发展

    从语言学转向的发展来看,有两个对西方当代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物值得我们注意:一个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另一个则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被称为西方语言学中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他把语言学看成是一门科学,即结构语言学,并希望在此基础上创建符号学。他提出,符号(能指)与事物(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的、随意的(约定俗成),意义是由符号之间的关系来决定的。按照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语言是一种“先在”,是受语言符号的规则系统支配的,规则系统决定了所表达的意义。

    可以说,结构主义的整个思想都植根于语言学中。其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尔特、a.j.格雷马斯、茨维坦·托多洛夫等认为,语言不仅是文学的媒介,而且是文学的生命,作家的写作相当于进行语言研究。不仅如此,他们还不把文学看成一个类似语言的有着自身结构的封闭的符号系统,把研究的目标从个别文本转向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符号象征意义等。结构主义文艺学可以说是和语言学和文艺学结合最密切的产物。如拉康的精神分析藜芦,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都因吸收现代语言学的成果而有利于它们克服自己的一些弊病。

    与此同时,过分地看重了语言因素机械地搬用语言学模式,这种做法也带来了很多弊病。由于它几乎在文学和语言学之间划了等号,在研究中直接套用语言学模式来分析文学现象,不顾文学的审美特性,把生动的文学作品及其创作过程化成了干巴巴的规则;把文学封闭成孤立的自足的现象,就语言本身来寻找其发生发展的动力,切断了它与现实作家和读者的联系,这就等于切断了文学的源泉和生产线,使他们无法克服自己的片面性。

    海德格尔关于语言与存在密不可分的观点,在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后期的哲学探索主要集中在语言问题上,力图把语言同存在联系起来。与索绪尔所不同的是,海德格尔思想中所包含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成分,使得语言学转向朝着人本主义的思潮靠近,因而比受科学主义思潮影响的语言学转向理论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了反响。海德格尔的语言论所标明的方向,在以科学主义为主的语言学转向中使人看到了一线人本主义思想的亮光,对20世纪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转折

    1966年,德里达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宣读了他那篇引起轰动的《人文科学话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标志着结构主义在其走向高潮之后开始走向瓦解。德里达破坏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激烈地否定结构主义者苦苦追寻的元语言结构的存在,开创了全新的否定思维方式,他不仅将语言逐出了世界的中心,而且完全消解了中心的存在。解构主义的颠覆策略在知识界掀起根本性的思想方式革命,原先在结构主义阵营内徘徊的大师们一夕之间纷纷倒戈,罗兰·巴尔特就是典型的例子。

    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被成为“后‘语言论转向’时期”。当代文学研究在后“语言论转向”时期出现了四个特点

:语言学模式、解构思维、跨学科实践和政治化倾向。解构主义思维方式成为各种批判性文学研究方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尤其是形成后现代主义文化不可缺少的因子,而解构方法在批判过程中的显着效果又使各理论批评派别对它情有独钟,受现代语言学革命的影响,广大人文学科纷纷用语言学研究模式来构建自己的新研究方法,探寻新的研究范围,均取得了巨大成果。以语言学为桥梁,各学科间的融合成为可能。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中,在一个交往对话的时代,文学研究日益要求扩展其视野,打破学科间的垄断状态,广泛借鉴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人文科学的研究成果。

    四、阶段性

    关于“语言论转向”,多数论者是从西方哲学的整个发展过程来解释的,认为从古希腊开始的西方哲学史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其间经历了两次转向。三个时期为:从古希腊到近代的本体论时期,从近代到现代的认识论时期,从现代开始的语言论时期。两次转向为:近代的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和现代的从认识论向语言论的转向。笛卡尔的怀疑论哲学揭开了第一次转向的序幕,现代分析哲学揭开了第二次转向的序幕。从第一次转向到第二次转向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因为从历史发生的角度看,先有世界,后有能思想、会讲话的人,与这个顺序相应的哲学过程就是本体论——认识论——语言论。

    可“语言论转向”为什么偏偏在20世纪发生了? 20世纪的哲学之所以由认识论转向语言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语言的时代,语言问题成为这个时代最突出的、最急迫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语言论转向”体现了20世纪哲学对“语言”这个时代课题的积极的回应和主动的承担,标志着哲学在现时代的重大进展,尽管要解决的问题至今还远远没有解决。

    既然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个语言的时代,既然在这个时代里,语言学以其划时代的空前进展而成为领先的学科,哲学中也发生了“语言论转向”,那么,受这一切的影响,在文艺学、美学领域里出现了对语言的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当然也就出现了文学语言的研究热潮。

    参考文献:

    [1]万婕.后“语言论转向”中的文学研究趋势[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

    [2]董希文.文学文本理论与语言学转向[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赵奎英.当代文艺学研究趋向与“语言学转向”的关系[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4]王汶成.西方20世纪文论中的文学语言研究述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关于情绪的哲学篇9

情绪影响消化

人体消化系统包括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胰,是一台极为精密、协调、高效的机器,共同应对体内外多种变化。蠕动、消化、吸收、分泌、压力、血流、温度……哪一个部位、哪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会影响整体功能。

食管只担负通过的任务,悲伤、愤怒、焦虑等情绪可以使健康的食管管腔变狭窄甚至完全堵塞,饮食通过时间延长。腔内压力变化也与情绪状态有关。临床上常可听到大悲之后的人,说胸骨后发堵、下咽不利等症状,多是情绪的剧烈变化所致。

有实验表明,人在仇恨时胃肠道的胃酸分泌增加,血流量增加,黏膜颜色充血变红。此时的胃黏膜变得极为脆弱,即使是轻微、细小的损害都可以导致小溃疡的形成,这也为幽门螺杆菌趁机“下手”创造了条件。而在抑郁、无助、失望等情绪控制下,人的胃酸分泌会下降。

小肠会因人的情绪不佳而变得张力增加,排空时间延长。结肠似乎更为敏感,不论是健康人还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情绪不良时肠道就会不蠕动。这就是为什么人一生气就会吃不下饭。人在悲伤、沮丧、失望时,肠道会出现波样张力增加,蠕动也会增加,从而导致腹泻。人在惧怕与沮丧时,结肠黏膜的颜色会变得苍白,肠道无收缩活动,在生气、埋怨和有敌意时,则肠道黏膜色泽变红、收缩活动增加。

人的“第二大脑”

大脑是^体各种生理活动,包括精神情绪活动调控的最高司令部,自然涉及到对外反应。在大脑内有一族肽类物质与大脑的神经活动密切关联,如抑郁时一种称为TRH的肽在脑内含量上升。

科学家对胃肠道神经进行深入研究后有两个重大发现。

一是发现胃肠神经系统。整个胃肠道有1亿多个神经细胞覆盖着,从黏膜层、肌层直到浆膜层分布得密密麻麻,其总数仅次于大脑,被称为“肠脑”或“第二大脑”。它在胃肠壁内有自身的完整反射系统,通俗地说,它可以不经过大脑“司令部”的命令而自行其是――对胃肠生理活动做出调节,也可将处置过程上传到“司令部”,影响“司令部”的活动。

第二个重大发现就是肠道有特殊细胞,分泌与大脑完全相同的那些肽类,来完成肠神经系统的各种指令,使消化道运动、分泌、消化、压力甚至温度得到调控,以适应各种变化。脑内的肽类激素竞和远离大脑的肠内肽类激素完全相同,因而给予它们一个总称――脑肠肽。

这样,大脑和胃肠道不但有“陆路交通”――自主神经系统,还有“水路通道”――脑肠肽。二者紧密联系,不仅能下达指令,下情也可上传,故称双向通道。

从位置上看,调控消化道的自主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中枢,两个次级司令部与控制情感的皮层下整合中枢,位于同一解剖部位,因此,消化系统极易受到情绪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反应出相应的症状。

哲学家的预见

关于情绪的哲学篇10

如:美的天空,美的河流,美的森林,美的花卉,美的动物,等等;艺术美,是人类或更多的是艺术家劳动的成果,是艺术创作者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关于这两种美之间谁高谁低,哪者更有价值这个问题,我并不认为有答案。黑格尔在《美学》中讲了一种广泛的看法,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所以艺术美要高于自然美。因为“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这较高的境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真正是美的。就这个意义上来说,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而按照它的实体,这种形态原已包涵在心灵里”。黑格尔著作中的论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等境界而言,自然美反而是一种更朴素,更契合人与世界和谐相处之道的原生态产物。再者,无论是艺术美还是自然美,均发于人类内心,两者之间又怎么会有先后高低之分?日本风景画家东山魁夷从孩提起,就萌生了一种感觉方法和思维模式,即不把自然与人对立。“风景即是心境。我们认识风景,是通过每个人的眼睛而获得心灵的感知。”艺术家不把自然美与艺术美决然分开,两者都与人们的心灵、情感发生共鸣,产生美的感受。当然,两者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如果世界上有那么一个神的话,自然美是神以超自然力作用的结果,单以制造者而言,自然美是神圣的,从某种意义上更是凌驾于人造艺术的。但是如果有这么一个神的话,我们人类本身也是神的造物,又如何敢放言自己所创艺术形式要比自然的鬼斧神工更高明?

二、与宗教与哲学平等的美的艺术

具有自由这个本质特性的美的艺术,同宗教与哲学一样,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只有在它和宗教与哲学处在同一境界,成为认识和表现神圣性,人类的最深刻的旨趣以及心灵的最深广的真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时,艺术才算尽了它的最高职责。在艺术作品中各民族留下了他们的最丰富的见解和思想;美的艺术对于了解哲理和宗教往往是一个钥匙,而且对于许多民族来说,是唯一的钥匙。”而艺术因为有自由的特点,因此“艺术能够用感性的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因此,使这最崇高的东西更接近于自然现象,更接近我们的感觉和情感。思想所穷探其深度的世界是个超感性的世界,这个世界首先就被看作一种彼岸,一种和直接意识和现前感觉相对立的世界;正是由于思考认识是自由的,它才能由“此岸”,即感性现实和有限世界,解脱出来。但是心灵在前进途程中所造成的它自己和“此岸”的分裂,是有办法弥补的;心灵从它本身产生出美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就是第一个弥补分裂的媒介,使纯然外在的、感性的,可消逝的东西与纯粹思想归于调和,也就是说,使自然和有限现实与理解事物的思想所具有的无限自由归于调和。”艺术的这种种作用,即有主动探索也有积极的调和。而这些功能是建立在美的艺术具有发自心灵的思想领域的发掘、探索、批判等的功能的实践活动中的。而人造物的设计作为艺术设计应用领域中的有机构成,同时继承了美的艺术的种种特点,并在设计实践中通过设计美学的中介反哺人类关于美的研究。

三、情感设计美学

人造物的设计,同哲学与艺术一样,是一门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认识世界的进程而发展起来的科学。人造物的设计美学中,同广义的美学一样,是从情感从发的。同时因为这种产品的设计是直接旨在销售,供人们使用的,更不能忽视人们的情感需求。⒈情感的概念及功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那么什么是情感呢?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是:“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在认识和适应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个人的需要对客观事物产生某种态度,同时内心产生出某种不同的主观感受或体验。”情感具有动机功能。“动机是激励人们进行活动的原因,它可以引发并维持主体有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行动。情感和动机关系密切。⑴情感是伴随动机而产生的,即行为的目的在于寻求动机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行为的结果能否使个体的动机获得满足,自然就会伴随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某些情况下,情绪本身可以视为动机,情绪情感本身就具有动机的作用,此时的情绪引发的个体行为就是情绪。”而情感的这种动机功能,在我们的设计过程中是可以加以利用的,从而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上更进一步,不仅考虑人的生理需求,更要考虑人的心理需求,在情感尺度上设计产品。⒉情感设计美学理论情感的这种指导行为的作用,造成了现在关注情感设计的热潮。也有了相关的情感设计理论。比较著名的是DONALDNORMAN将设计与设计的目标(即用户最终是如何享用一项设计的)明确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本能、行为、反思。本能主要关注于人们对产品的外形、色彩等方面,通过视觉、触觉和听觉通道上的直接刺激来引诱人们购买产品。这种层面上的设计美学是直观的美学,可以通过视听触觉等本能的感觉器官获得美的感受。这也是传统意义上的设计美学,通过设计产品的外观,色彩搭配等方面,产生拥有好看的外观与色彩的产品。这也是在过去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设计美学。但是我们将其归入了本能层,因为这种设计美学是肤浅的。行为这个层面上的设计美学,要讲究的是效用,这也是交互设计研究的方向。交互设计是“设计支持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交互式产品”。其目标包括还两个大的方面:⑴可用性目标,保证交互式产品易学使用有效果能给用户带来愉快的体验。具体地说,要达成一些目标:使用有效果;工作效率高;能安全使用;具备良好的通用性;易于学习;使用方法易记。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一些诸如有效的反馈、功能的可视性、合理的限制及一些文化上的传统或约定俗成的使用常识等手段的介入。⑵用户体验目标,用户体验指用户在与系统交互时的感觉如何。如:令人愉快、令人满足、有趣、情感满足、成就感、激发创造性、富美感、富有启发性、引人入胜等主观性的评价。回到行为层而言,这个层面讲究的东西,看起来与美学并无多大关系,但又有个功能美的概念,关于功能美就不做过多阐述了,只需要想想以功能为根本的现代主义设计,能横扫全球,产生出单纯的现代主义风格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交互层的目标能导致功能美。反思这个层面又回到了情感处于绝对权力之峰的国度。这个层次实际上指的是由于前两个层次的作用,而在用户内心中产生的更深度的情感、意识、理解、个人经历、文化背景等种种交织在一起所造成的影响。“只有在反思水平上才会存在意识、情感和认知的最高水平。只有在此才能体验到思维和情感全部的潜在影响。在较低的本能和行为水平上只有情感,没有解释或意识”。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