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的特点十篇

时间:2023-10-30 17:57:57

地质学的特点

地质学的特点篇1

一、实验类型丰富多样

全书31章内容中,每章均设有一个迷你实验,124个实验中迷你实验占31个。按照实验的内容和操作方式,迷你实验分为观察实验、模拟实验、模型制作实验和测量计算实验四类。其类型、数量和内容如表1所示。

二、实验过程容易操作

迷你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分析与结论三部分。每个实验都根据本章节的学习要点提出相应的实验目的,列出详细的操作步骤,通过对设置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逐步得出实验结论。整个实验过程简短,实验仪器和材料学生容易获取,操作步骤简单易行。实验可以在家、课堂或实验室操作,学生可以独自完成、合作完成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如第4单元“大气圈与海洋圈”第12章“气象学”中的迷你实验“太阳光入射角度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迷你实验】太阳光入射角度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一)实验目的

模拟太阳光线到达地球表面时的角度。

(二)实验步骤

(1)在离纸面几厘米的高处,用手电筒垂直向下照射。

(2)用一支铅笔描绘落在这页纸上的光线轮廓。这一轮廓模拟了太阳光是如何照射地球的。

(3)保持手电筒和纸面的距离相同,再将手电筒倾斜,与纸面大约成30°。

(4)描绘手电筒光线在纸上的新轮廓。这一点跟极点地区所接收的太阳光线是相似的。

(三)分析与结论

(1)描述在步骤1和步骤3之间,光线轮廓的不同之处。解释其原因。

(2)你认为光线所覆盖的区域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到某一地区所接收的光的密度的?

(3)手电筒模拟了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基于这种认识,比较靠近赤道的地区和靠近极地的地区所吸收的热量的差异。

本实验根据本章内的一个学习要点“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分配”提出实验目的:模拟太阳光线到达地球表面时的角度。列出4个实验步骤,操作步骤具体详细,容易操作,学生可独自完成。所需的实验器材为:手电筒、纸张和铅笔,均为生活或学习用品,极易获取。实验场所在家、在学校均可。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思考设置的问题,得出实验结论。

三、实验设置贴近生活

教材中设置的迷你实验在选题和使用的材料方面都很贴近生活。实验选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选择学生身边的问题,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计实验。如“土壤和水怎样吸收和释放热量”“如何鉴定地物在地球上的位置”“模拟岩石的风化”“‘温和’的降雨是如何导致洪水泛滥的”“研究海水的化学组成”等。迷你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非常简单,一般是学生生活中所使用的生活用具,如温度计、胶带、绳子、小刀、牙签、肥皂、塑料盆等,在家中就可以找到,操作步骤简单,可以独自完成,因而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尝试。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将生活与科学相联系,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地理科学知识,用地理科学的观点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把抽象的地理知识融入生活场景之中,增强其趣味性与生活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第3单元“地表的演化”第7章“风化、侵蚀、土壤”中的迷你实验“模拟岩石的风化”。

【迷你实验】模拟岩石的风化。

(一)实验目的

模拟岩石暴露在周围的环境中并缓慢被风化的过程。

(二)实验步骤

(1)先用牙签在肥皂块上深深地刻上你的名字,再称出肥皂的重量。

(2)测量并记录肥皂上被刻文字的深度。

(3)将肥皂块放在洗手池边。

(4)打开自来水龙头,让水滴在肥皂上,调节水流大小,直到可以观察到被刻文字深度的变动。

(5)测量并记录被刻文字的深度。

(三)分析与结论

(1)被刻入肥皂块里的文字的深度是如何变化的?

(2)肥皂块的形状、大小或重量发生变化了吗?

(3)失踪的肥皂到哪里去了?

(4)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来确定肥皂耗损的情况吗?

这个实验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用品进行实验,用常见的生活场景来模拟岩石暴露在环境中并缓慢地被风化的过程,将现实生活与地理科学知识相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精心设计实验,突出实验的趣味性和生活性,提高学习兴趣。

四、实验设计注重探究

教材中迷你实验的设计注重实验的启发性和探究性,每个实验均设置了“分析与结论”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设置了几个问题;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这些启发性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参与实验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借助实验,通过分析和思考得出结论。如第4单元“大气圈与海洋圈”第13章“风暴的本质”中的迷你实验“‘温和’的降雨是如何导致洪水泛滥的?”

【迷你实验】“温和”的降雨是如何导致洪水泛滥的?

(一)实验目的

模拟造成同一区域内长时间降雨及反复而缓慢的风暴所带来的影响。

(二)实验步骤

(1)在一个大水池或浴缸底部放一个方格塑料制冰盒。

(2)在一个干净的塑料瓶子中倒入水,直至瓶子有2/3满为止,拧上瓶盖。

(3)在制冰盒的一端约8 cm高处,倒举塑料瓶,并将瓶盖稍稍拧开,使塑料瓶中的水缓缓流出。注意保持流入制冰盒的水维持在相对恒定的量。在30 s内,慢慢地把塑料瓶从制冰盒中的一端移向另一端。尽量在每一冰格中倒入大致相同量的水。

(4)测量每一格内的水深,计算出其平均深度。

(5)重复步骤(1)-(4),但这次要在15 s内将塑料瓶从冰格的一端移到另一端。

(三) 分析与结论

(1)在第4步和第5步中,其平均水深有什么不同?你怎么解释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

(2)根据这些结果,推测移动的风暴对一个区域内所接收的降水量的影响。

(3)如何对这个实验做出调整,从而能被用来模拟不同的降雨速率?

该实验通过5个步骤的操作,要求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对“分析与结论”环节设置的3个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这一实验探究,理解“即使是温和的风暴,若在同一片区域持续出现,这样的重复天气模式也会造成洪水的发生”,从而学到更多有关洪水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赫斯.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李文田,苏华.美国地理教材实验设计与编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地理教学,2010(8).

[3]曹军.美国高中地理教材《科学发现者·地理》[J].地理教学,2010(8).

地质学的特点篇2

【关键词】影像;赋矿;地质;依存性

遥感影像与地质景观的对应性,在一定程度上遥感图像是地表地质景观的真实缩影。因此,矿床展布的时空网络结构与遥感影像的网络结构间常具有同位对应性,这就形成了遥感影像网络结构与矿床定位这一矿床遥感地质的重要问题,矿床定位模型与预测标志、矿床遥感地质理论和方法的新思路[1]。从而提出了遥感影像网络结构与矿床定位这一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新问题。这一新思路、新问题应在国内外均还未系统涉及。

1 遥感影像网络结构与构造结点

矿物具有一定的晶体结构,矿床的空间展布亦呈现一定的排列规律(一定的点阵、一定的间隔),构成一定的网络结构。矿床展布的时空结构模型是表述矿床诸控制因素时空配置关系而导致相应的矿床定位时空展布特征的综合模型,是矿床模型研究前沿的重要课题。遥感影像中色调、阴影、线性体、环形体、影纹图案等组成的影像单元亦总是显示一定的组合形式、一定的影像结构,从而呈现一定的影像网络结构。

遥感图像中不同色调色彩的线、带、斑,不同影纹、形态、大小的影像单元或影像特征的差异,可识别和圈划为线条(线性体)和环块(环形体)。就此而言,线性体和环形体是遥感图像组成的最基本要素、最基本的影像单元。鉴于遥感影像与地面地物波谱特征的对应,而地质特征及地质景观是地面地物特征的主导因素,影像线性体和环形体总代表一定的影像外延和内涵、一定的地质作用形成与其相关联的具一定组合规律、结构形式、自成体系的一系列地质构造形迹与地质现象群体。与此相对应,遥感图像中包含有与地质群体相对应的线环群体[2]。遥感图像是地质景观的综合显示,是各种地质环境、地质因素、地质形迹、地质现象等地物特征的总和效应。地域的地质景观中包含有不同地质作用事件所形成的不同系列的地质形迹地质现象群体;在遥感图像中可分解为显示不同地质事件、地质形迹群体的相应的线环群体系列,它们各自为独立体系。这种显示不同地质事件的线环群体系列的线性体、环形体规律组合形式的影像特征(影像外延和内涵总和),即称为影像网络结构。影像网络结构具有影像与地质的双重性,其影像特征与地质特征的双重含意,具影像―地质的外延和内涵。影像网络结构具有多层次性,具规模级次序列和同生或叠加形成时间序次,以及与之相应的群集系列体制。

影像网络结构的判别依据是:同一地域影像特征与地学特征的对应性及关联性。影像组合特征是地学要素组合关系的显示,地质结构网络与影像结构网络具同一性;多地学线、环要素及其组合形式的同位呈现,多地学线、环具同位性。影像网络结构判别的准则是:影像―地质单元的对应性――单元划分标志;多地学线环的对应性――线环要素对应标志;影像线环要素的趋群性、共拥性――影像要素的群集标志;影像―地质等级体制的对应性――线环要素与影像单元组合的等级体制标志;影像―地质事件的对应性――影像结构要素逐层次按体制筛选标志。影像网络结构厘定的方法是:影像―地质事件分析筛选法,将影像要素划分为不同层次、不同序次相互关联的群体系列;影像―地质信息互反馈鉴别法,增强影像的地质信息量,提高网络结构信息的可信度;影像―地质网络的典型类比借鉴法,通过与已知网络结构信息借鉴对比,达到寻“同”求“异”的判释效果。

2 影像网络结构与矿床定位

构造结点岩石结构脆弱,与交切构造贯通,不仅是岩浆侵位的优选部位,而且是岩源、热源、热液或其他流体(如对流气液、表层循环水)易于聚集、易于疏散(扩散)、易于分异演化聚集定位的场所。

在构造应力场变更应力状况(如多期次构造作用下),在应力驱动下,成矿物质一般由高压力、高能量、高温度、高浓度部位向低压力、低能量、低温度、低浓度部位迁移。因而,物化条件适宜的构造结点部位成为成矿物质聚集或流体扩容的优选部位。显然,构造结点是成岩成矿的有利部位,是岩体、矿床定位的最佳优选部位。网络结构及其构造结点是重要的成岩成矿构造标记。网络构造、成矿环境、成矿动力、成矿物质的统一性,有利于构造结点部位形成形变、蚀变(变质)、矿化的同位性。网络结构定的物质属性―时间属性―空间属性的岩石矿物系列―演化系列―构造岩浆矿化单元系列一致性的网络、层次、体制信息可作为矿床定位网络结构“标志组”。

3 影像特征与赋矿地质特征的依存性

遥感图像是地表地质体、地质现象及地物电磁波谱特征的记录,是地壳地质景观的真实缩影。金属矿床所赋存的赋矿地质体,由于其具有与区域地质所不同的特殊的岩石矿物及其组合,并由于此而决定和与之相伴形成的地质构造异常、地球化学异常、地球物理异常,这些赋矿地质体的地学信息在遥感图像中形成了与之对应的影像特征。

遥感影像是由色调、形态、影纹等所显示的一个总体,可将其用线性体、环形体等表述为不同的影像基本组成及它们组合成影像单元。遥感影像是地表地质特征地质景观的总和显示,我们可据线性体、环形体的特定的组合形式将其划分为一定的线一环结构类型,也可将各种成因的遥感影像划分为不同的相互关联成组成套的影像线一环系列线一环体制[3]。一个地区的地质现象是该区历次地质事件的综合记录,因此一个地区的地质现象地质构造可划分为不同成岩成矿作用、不同地质事件的一些地质构造旋回及其产物,诸如不同构造体系、不同构造旋回、不同岩浆建造,同样地,地区虽有多次成矿事件形成的矿床分布,亦可按其成矿事件划分为在一定成矿地质环境一定成矿地质事件中形成的在时间、空间、成因上相互密切相关的矿床组合――成矿系列。

影像特征与地学信息的对应性、遥感与多地学线环的同位性、影像线一环体制与地质事件的同一性等分析表明影像特征与地质特征间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从此也可得出进一步的认识:赋矿地质体的地物波谱特征决定了赋矿遥感影像的特征,即赋矿影像特征(特别是赋矿影像线一环结构)依存于赋矿地质体的特征(特别是其地质构造特征),赋矿地质体的信息构成了赋矿遥感信息。金属矿床遥感影像特征与地学信息的相关性构成了遥感地质方法研究矿床展布规律及开展成矿预测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世瑜,王瑞雪著. 矿床遥感地质问题[M].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06.

地质学的特点篇3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中国 重庆 401331)

【摘要】地质学是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通过总结地质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分析了地质学在地理科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体现。为发挥地质学在地理科学专业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保证。

关键词 地质学;地理科学;实践性

Study on the Role of Physical Geology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Geography science Major

LIU Yong-lin

(Geography and Tourism Colleg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Abstract】Physical geology is an important introduction course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geography science major, which is the basis to study other course. Through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geology, the status of geology in the geography curriculum system is analyzed. It is provided assurance for playing the role of physical geology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geography science major.

【Key words】Physical geology; Geographical science; Practicalness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地球的构造运动、地球的演化历史及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的一门学科。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的岩石圈(包括整个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地球发展演化史及地质学的应用。除了地质学之外,地理学也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的一门学科。因此,地质学与地理学在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上具有明显的差异[1-4]。

1地质学的教学内容和特点

1.1地质学教学内容

根据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结合地质学在地理科学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将地质学教学内容分为:地质学绪论、矿物岩石学、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地壳演化史及地质学的应用,并结合地理学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设置了一些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内容(表1)。结合地理科学专业特点,目前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选用的教材为宋春青等主编的《地质学基础》。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扩展学生的地质学知识,推荐夏邦栋的《普通地质学》做为参考教材。推荐英国学者罗纳德·路易斯·勃尼威兹著的《宝石圣典》和许靖华著的《地学革命风云录》做为课外延伸读物。

1.2地质学教学特点

1.2.1内容多

地质学研究内容为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地壳演化。物质组成涉及到元素、矿物和岩石三个层次;构造运动包括褶皱、断裂、新构造运动及板块构造理论等,涉及面及其广泛;地壳演化从老到新为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5个地质时代的地球古地理、古生物、古气候。因此,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地质学教学内容及其丰富,知识点及其多。

从涉及的基础学科来看,理解地质学的一些概念,必须掌握必要的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基础知识[3-5]。比如晶体的形态,就需要有较好的几何知识和数学空间想象能力。再如构造运动部分需要有一定的力学知识。

1.2.2地质学实践性强

地质学研究对象是岩石圈,也涉及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而为了认识地球,必须进行野外调查,收集标本和地质测量,只有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的分析和加深理解一些地质现象,这些决定了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质学的发展史,表明地质学是“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往复的形式。再如:矿物和岩石的鉴定,必须经过一定的实践才能掌握,若只通过理论学习,将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慢慢就会失去学习地质学的兴趣[1-5]。

1.2.3理论抽象

地质学中的多数理论十分抽象,若没有见过实物,单凭想象是很能理解地质学的知识点。比如褶曲的分类,断层的分类等。若能结合实验和多媒体手段,为方便学生理解地质学概念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宋春青等主编的《地质学基础》教材,图件少,文字多。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多提供一些图片,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影响。其次,可以使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正断层形成的动画视频等。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很直观的掌握地质学的知识点。

2地质学在地理科学专业中的体现

地质学基础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发展观及其地质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地理科学专业其它后续课程奠定坚实基础。但又不能采用地质类专业一样的教学模式,毕竟地理科学专业和地质类专业培养目标和侧重点不一样。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突出地质学在地理科学专业中的特色。

2.1突出重点

因为地质学研究内容丰富,而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不同于地质学专业,不可能每一个地质学知识点都需面面俱到,且都讲的十分透彻。比如:矿物晶体就不需要讲的很透彻,只需学生掌握晶体基本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即可。再如:地球的外圈层结构,在地球概论中会涉及,因此这一部分不需要细讲。但对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需详细讲授,如:构造运动的概念,形成原因等。这是学习地貌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

2.2注重与地理科学专业及相关课程关系的叙述

前面已经叙述,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岩石圈,而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因此,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关系最为密切。地质学基础是地理科学专业其它后续课程,如:地貌学、气象和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和植物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自然灾害学等课程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一些地质学知识,才能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后续课程中的知识点。因此,在讲授地质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注重地质学与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地质学的重视,才能使学生明白地质学在整个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2.3地质学与地理学实践结合

地质学和地理学都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学的分支自然地理与地质学结合最为密切,在地质学野外实践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通过地质学知识来讲解地理学中的一些概念及其产生机理。如重庆师范大学在地质学野外实践过程中,通过讲授四川盆地的地壳演化史,来讲解四川盆地在地貌上的分布特点及形成机制。

3结束语

地质学基础在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地质学中的矿物和岩石、构造运动及地壳演化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对以后学习地理科学专业其它后续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为今后的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地质学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并结合室内实验、野外实习和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深入浅出的讲授地质学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常华进. 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2,1:60-63.

[2]程先富. 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教学方法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8(2):238-241.

[3]韩国栋. 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课程教学计划的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4:76-79.

[4]刘护军. 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49:209-210.

地质学的特点篇4

关键词:地质野外实践;实践能力;考核标准;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4-0018-03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已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1,2]。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热点[3,4]。

地理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是学生认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事件与现象、理解和实践理论的必由之路。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人才起到重要作用[5]。加强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对基础地理教育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深人推进将起到重要的作用[6]。

如何制定野外实践能力考核标准是高校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已有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质量评价研究,或是针对某门具体课程,或某个具体的教学环节等方面[7-9]。在评价方法上重知识、轻能力[10,11]。迫切需要转变野外实践的教学和评价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12]。因此,通过制定野外实践能力考核标准,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为基础,以各门实践课、各主要环节的野外教学为支撑,构建地理科学类专业野外实践能力的整体考核标准,从而达到规范野外教学行为、提高野外教学质量的目标。

一、野外实践能力

(一)基本技能

1.常见矿物的鉴定

掌握常见的矿物的主要理化性质(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硬度、解理、断口等)和鉴定特征,掌握使用小刀、放大镜、条痕板、磁铁等简易工具肉眼鉴别常见矿物。要求正确识别石英、正长石、斜长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云母等主要原生矿石;正确识别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石盐、赤铁矿、褐铁矿等常见沉积矿物;正确识别方铅矿、闪锌矿、辰砂、辉锑矿、黄铁矿、黄铁矿等硫化物类矿物;了解石墨、石榴子石、蛇纹石、滑石等变质矿物的特点。

2.主要岩石类型的鉴定

掌握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主要结构、构造与矿物成分特征,正确区分三大类岩石。识别花岗岩、流纹岩、玄武岩、安山岩等常见的火成岩,了解闪长岩、辉长岩、橄榄岩的特点。正确识别砂岩、页岩、石灰岩等常見的沉积岩,了解砾岩、粉砂岩、粘土岩、白云岩、煤炭、火山碎屑岩的特点。正确识别片麻岩、千枚岩、片岩、大理岩等常见的变质岩,了解石英岩、矽卡岩、板岩、断层角砾岩的特点。

3.测量工具的结构和使用

了解地质罗罗盘的结构、原理、操作与保护,正确使用罗盘测量方位角与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和倾角)。了解gps的工作原理、测量精度、主要功能与操作界面,正确使用GPS测点、存点、测量面积、保存和输入航迹。了解手机电子罗盘的工作原理与测量精度。

4.地质图的使用

熟悉地质图的图例与注记系统,正确读取图上信息。依据地层时代与产状变化等特征,正确判读褶皱构造与断层构造。依据图上地形迹岩层时代与产状信息,正确绘制地质剖面图。依据综合地层柱状剖面图,正确概括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利用地质图上的地形信息,或结合地形图分析岩性与地质构造对地形的影响。

5.遥感影像的使用

熟悉遥感影像上山地、丘陵、平原等基本形态类型的特点。能够区分负地形(河流、沟谷等)与正地形(山峰、山脊)。依据地形的变化识别山前断层与褶皱构造。了解各种典型地貌在遥感影像上的特点。

(二)野外观察能力

1.野外定向与定位

熟练掌握使用罗盘,准确测定地物方位、观测剖面走向的技能。能够利用地形图与罗盘,确定野外观测点在地形图上的准确位置;并与GPS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各自的优势。能够依据各观测点的位置及沿途地形、地物特征,在地形图上绘制考察路线图。

2.地质露头的观察与记录

露头剖面的地理位置、地貌部位、剖面走向。岩性的观察与描述,包括(区分原生色、次生色)、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类型与形成时代(结合地质图使用)。接触关系的观察与次生次序的判断,区分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侵入接触、断层接触等接触关系。理解不同接触关系及其生成次序的意义。区分地层层面、节理面、断层面,掌握使用罗盘测量地质体产状(走向、倾向、倾角)的方法。观察岩性、地质结构面及其密度与风化、侵蚀程度的关系。地质露头剖面图的测量与绘制,将地质露头所观察的内容及测量的结果,用示意图或素描图的形式,概括绘制成规范的剖面图。

3.地质构造的观察与记录

褶皱的观察:对于小型褶皱,应查明岩层的相对次序、确定褶皱的位置,并对相应的标志层进行追索,测量两翼地层产状,识别背斜与向斜,绘制褶皱露头剖面示意图,了解褶曲横剖面形态类型及其力学特点。对于大型褶皱,通过考察沿线不同观察点地层产状与时代的变化,确定褶曲类型;利用区域地质图分析褶曲的类型及其平面形态特征;结合实地地层产状测量结果、地形图与地质图,绘制褶皱横剖面图。观察、分析褶皱构造对地貌的影响,在野外及地形图、地质图上识别背斜山、向斜谷、凹陷盆地、单面山、向斜山、背斜谷,并了解其形态特征、形成条件与过程。

断层的观察:从地层的重复与缺失、构造线的中断、断层伴生或派生构造、水文和地貌标志以及航片、卫片的线性构造等识别断层的存在。对于小型断层应正确判定断层类型及其力学特点,详细观察描述,测量产状,素描和照相,必要时采集构造定向标本。对于大型断层应根据山麓线特征、地层分布范围、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断层破碎带等确定山前断层;将不同级别的断层构造岩及其展布规律、构造挤压破碎带内带和外带,以及断层伴生或派生的剪节理、拖拽褶皱、羽状裂隙、擦痕等一系列构造现象标示出来,加以分析判断断裂活动的力学性质及运动方向。

节理的观察:应先确定所在构造部位的地层、岩性、褶皱断层的分布,再注意观察节理的分布、产状、力学性质等,对其进行分期配套,统计测量,分析研究区域或局部应力场特征,配合褶皱与断层的研究,阐明构造应力性质与分布规律。

4.实测地质剖面制作

明确实测剖面的目的与任务,选择层序完整,构造简单,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丰富,岩性组合和厚度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布置。掌握实测剖面外业工作方法和内业整理步骤,绘制地质实测剖面图。编写地质实测剖面图说明书。

(三)资料整理、综合分析与报告撰写能力

1.地质剖面的区域对比与综合柱状剖面图的分析

在实习地区各个地质露头实测剖面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对比标志,建立区域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通过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概括区域地质演化简史。

2.区域地质实习报告编写

主要内容有:前言;地层及其沉积环境;火成岩与岩浆活动;变质岩与变质作用;地质构造与新构造运动;区域地质发展简史;水文地质、岩溶地质及矿产资源;区域地质条件与经济发展等。

二、地质学野外实践能力培养路径

(一)野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优化

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监督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成。充分利用地质野外实习基地,构建“一条主线、五个结合、三个层次”的地质野外实践教学体系,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科学、有效的途径,保证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一条主线”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全程以实践能力为基础。“五个结合”是实施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单个认识性考察与综合性实习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野外实习与教师科研相结合、野外实习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三个层次”是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和综合层次。根据实习基地的情况,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

(二)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改变传统的野外实习的“讲解-接受”教学方式,实行分段式教学。前期,以教师为主导,采取教师讲解、演示、测量、学生围观、旁听、记录的方式,回来后学生整理实习笔记。中期,教师布置实习任务,学生分小组进行野外考察,主动去发现和认识各种地理现象,回来后组长汇報当天考察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观测的相关知识进行点评。后期,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汇报并实行专题考察,教师根据学生所选的专题情况,分组进行指导,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最后要求每位同学提交实习报告和专题报告。培养学生地质素养和综合能力、科学精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倡导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地理兴趣。

(三)野外实习教学基地建设

建立地理野外实习教学基地是地理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不断提高野外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安徽师范大学根据地理专业课程的特色以及野外实践地区自然组成与结构的代表性、鲜明的地带性、交通便利性和经济可行性等,在巢湖、庐山、黄山等地建立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安排单科或综合实践教学,这些地方均能反映植被、土壤、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方面的自然地理以及人文地理的典型特征,让学生从野外获得的感性认识和课堂上获得的理性认识融会贯通,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今后应进一步拓宽原有基地的实习内容。同时要开辟新的实习基地。

(四)师资队伍建设

野外实践教师梯队建设是地理野外教学实习的基本保障。地理野外实践教师经多次实地勘察,积累了丰富的实习材料和实践经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实践教师培养和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近年来,引进的青年教师科研水平较高,野外实践能力较弱,需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传、帮、带”。通过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以中年教师为主,“老、中、青”教师相结合的野外实践教师队伍,指导学生野外实践。

三、结束语

地质学的特点篇5

关键词:教育学;学科;优质;教学资源

一、优质教学资源的概念界定、分类与特征

关于教学资源的界定,教育理论界尚存争议,有学者将教学资源定义为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支持学与教的系统和教学材料及环境[1];也有学者认为教学资源就是支持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解决教学问题所必须的诸客观条件的综合[2]。尽管认识有别,但人们通常认为,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所能运用到的各种资源。换言之,教学资源就是为支持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提供的系统、素材、环境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的综合。

优质教学资源相比一般教学资源而言,更具先进性、引领性、独特性和创新性。优质教学资源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具备先进教学水平,同时能够保持一定教育教学领先优势的,支持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概念资源的综合。优质教学资源在高等学校主要包括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优秀的教学团队、优化的课程内容、完善的教学体系、优秀的教学条件以及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

高等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具有下述特征:

第一,优质教学资源一般依托于重点学科的建设与打造。这些重点学科是国家战略发展与重大需求的人才与科研基地,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及体系建设中具有骨干、示范和引领作用。第二,优质教学资源离不开特色专业。特色专业是高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点的突出体现,能够集中展现高校的办学定位,具备较高水平和鲜明特色,经过长期建设而形成,拥有较高社会声誉并获得大众认同。第三,优质教学资源拥有专业的学科教师骨干团队。这些骨干教师具有高超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是一支结构合理、水平出众、效果优良的精英队伍。第四,优质教学资源具有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经过了充分考虑和实践检验,既是教授者个人教学经验的积累,也是相关学科知识的科学组合。第五,优质教学资源内含精深的教学内容和合理优化的教材,其教学内容及使用教材必然融入全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并体现学科发展新方向,具有教授者独特的专业见解与学科创新内容。在此基础上,优质教学资源极有可能产生突出的教学成果。第六,优质教学资源是动态的、生成性的,是不断更新、改进与发展的,一般具备科学合理、动态灵活的管理机制。

二、教育学优质教学资源的分布统计

教育学在今天具有丰富的内涵。根据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我国高校学科共设置13大学科门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其中教育学门类下设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三个一级学科。教育学一级学科中又下设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十个二级学科。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规定教育学门类教育学类包括教育学、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5个目录内专业和小学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言语听觉科学、华文教育6个目录外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重新调整为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八个基础专业和华文教育一个特设专业。

为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与共享,教育部出台系列政策,启动多项工程,进行各种优质成果的评选和奖励。本文主要从国家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与教学团队,国家教学成果、国家精品课程与国家精品教材几个方面对教育学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分布进行考察。由于教育学一词的使用具有语境特征,我们需要对教育学优质教学资源做必要的限定。本文所说的教育学优质教学资源,涵括了教育学类、教育学专业、教育学学科等内容。

1. 教育学部级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与教学团队分布统计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它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重要的具有骨干和示范作用的教学、科研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重点学科建设对于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自1986年开始我国共进行了三次重点学科的评选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国家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07]4号),2007年重新考核批准的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校11所,重点培育学科学校3所(表1)。

为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精神,设立了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部级教学团队的建设,旨在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截至2010年,教育学部级教学团队共计13组,其带头人均为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的本学科(专业)的专家(表3)。

(3)教育学国家精品教材。为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促进“十一五”规划教材质量的不断提高,教育部高教司自2007年起开展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评选工作。根据我们能够查找的三、教育学优质教学资源的特征分析

1. 优质教学资源以师范类大学为主,师范类大学中又以教育部直属院校占绝对优势

从表1来看,国家重点学科及重点培育学科主要分布在师范类院校,占总数的近72%,从表2也可看到,2007年开始的教育学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的建设更是如此。根据对优秀教学成果获奖学校的统计及表4、表5的显示,在获奖的36所院校中,非师范类院校只有厦门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聊城大学6所(如果不算有师范院校背景的西南大学和聊城大学只有4所),仅占获奖院校总数的16%,而且这些学校的获奖项多为1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师范类院校占了获奖院校总数的84%;其中,北京师范大学以11项的绝对优势位居榜首,华南师范大学以6项的获奖数目位居第二,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并列第三(各5项),首都师范大学以获奖数目为4的优势排在第四位。像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这些重点院校更是在获奖院校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在28项教育学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中,北京师范大学有2项;在38门次教育学高等学校本科国家精品课程中,北京师范大学有6项;在10种教育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中,北京师范大学有3项。这些成果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师范类院校自身的教育学传统优势,另一方面更主要在于这些学校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和优秀教学团队的带动。

2. 优质教学资源在师范类高校分布特色明显,优质教学成果凸显在国家重点学科中,以部级教学团队为其担纲

从表1来看,国家重点学科主要分布在师范类院校,在国家重点学科分布的11所高校中,师范类达到7所,占绝对优势,而且在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中,拥有重点学科的院校基本都获得过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从表2可知,52个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点中,师范类院校占了41个;从表3可知,13个教育学类部级教学团队,仅有的两所非师范类院校聊城大学和西南大学都有着师范院校的前身。由此可以看出,国家重点学科的评定和部级教学团队的组建大多都集中于师范类高校之中,这也就不难理解优质教学成果获奖也主要集中于师范类院校的现象,而且这些院校优质获奖成果都显示出国家重点学科和教学团队的特色。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其获奖的部级精品教材《外国教育思想史》,就有着国家重点

学科政策的支撑及外国教育史部级教学团队的担纲。这种现象出现,一方面有利于各院校通过国家重点学科的地位优势、教学团队资源特色提升自身专业学科以及学校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它也极易造成某些院校对某一学科的垄断,这是极不利于学科发展与学术繁荣的。

3. 优质教学资源以院校独立完成为主,院校间合作完成为辅

在本文考察统计的教育学优质教学资源中,由院校独立完成的占获奖成果总数的九成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与院校自身独有的教育资源优势与人才优势有关,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各院校略带功利性地分散开发教育资源的某些缺憾与不足。据此,笔者认为,应加强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做到资源共享,甚至强强联合。

综上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教育学优质教学资源可谓成果显著,但在优质教学资源的分布与分配上,还需完善与改进。教育学类优质教学资源是师范类大学尤其是教育部直属师范类大学占据绝对优势,一些非师范类院校尤其是国家重点综合大学也应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逐渐开发有自己风格与特色的教育学教学成果、精品课程以及精品教材。其次,各院校尤其是重点师范院校间在优质教学成果完成中应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共享机制,减少教学成果中的交叉与重复,真正实现教育资源与人才资源的优势互补与综合利用,进一步提升优质教学成果的“含金量”。最后,应加强对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更新,走出一条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之路。优质教学资源的建立本身是为了促进学科发展与学术繁荣,以期间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应将各种丰富多彩的优质教学资源整合与归纳,并在实践中加以积极利用与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丰富优质教学资源本身的同时,使它的社会效益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 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67-268.

地质学的特点篇6

关于特色学校的界定,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类。第一类主要从特色学校的“种差+属”的概念界定上进行述说,特色学校的“属性”是“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差性”就是“特色”。当然,对于“特色”这一“差性”的界定,研究者们也有各自的观点和主张。第二类主要从特色学校所具有的本质特性上给予阐释。有的学者认为,特色学校的本质特征是“学校的个性化”;有的则认为,特色学校的本质特征就是一种“学校文化模式”。

笔者认为,一所学校至少同时具备以下五个要素方可称为特色学校:即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的制度设计、深度的学生参与、优质的办学项目,以及显著的办学成效。其中,鲜明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形成特色学校的灵魂,具有引领作用;创新的制度设计、深度的学生参与、优质的办学项目是形成特色学校的前提条件;形成独特的、科学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具有显著的办学成效是形成特色学校的本质内核。

创建特色学校需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作引领

特色学校需要彰显学校个性化,这种个性化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的个性化。它是校长个人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其它干部、师生价值观和共同愿景的融合,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坚守的价值观及其实践,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生长点,具有引领作用。特色学校只有体现出学校全体成员的价值观时,才能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和信仰,特色才能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才能持之以恒,学校也才会真正发展壮大。只有成为教师长期实践、学生亲身感受得到并广泛受益、家长和社区所认可的特色才是真正的学校特色。

【例1】武侯高级中学的办学理念

武侯高中栉风沐雨14年,一直致力于从“乐学教育,品质武高”的办学理念中含英咀华,推陈出新。这一办学理念强调“乐学”而非“乐教”,首先在于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能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其次,学生要“乐学”,其前提是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有清醒的认识,要做到这点,学生应是具有良好道德心理和美好发展愿景的学习主体,学生“乐学”暗含了“学知先做人”的道理。再次,强调学生“乐学”,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其年龄阶段接收能力结合在一起,这符合教育教学的客观发展规律。此外,学生“乐学”,则要求教师“乐教”,这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不断成长和学校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最后,学生“乐学”则会学业精进,则会彰显个性气质和特长发展,这对树立学校品牌,打造品质校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学校理念虽仅八字,但涵义深刻、思想隽永,辐射到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是创建特色学校的源头活水。

创建特色学校需有创新的管理制度作保障

虽然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自然积累的结果,但主观上的能动性与客观的现实性相结合,借助各种措施加以推动,却能加快学校特色建设的步伐。它具体表现为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学校特色发展的愿景、短期目标、实施步骤、每项任务的负责人;特色如何在教学方面渗透,实施特色建设的成本预算是否清楚而准确;是否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每个教职员工是否清楚特色与学校改进之间的关系,教职工如何民主参与,家长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如何等。“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良好的制度才能为创建特色学校保驾护航。

【例2】武侯高级中学的教学管理制度设计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武侯高中通过宣传教育、建章立制、开展教育质量评价和诊断活动、分析利用评价结果,奖励质量成就,逐步将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及体现教育质量保障思想的一系列措施引进学校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准确把握学校教学质量地位。实施“三个控制、三个扩大”;高度重视学生对改进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确立学生在学校教学质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评价教学等制度。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充分发挥教师在质量活动中的作用,学校制定了《骨干教师(后备人选)认定和考核办法》、《青年教师导师制度》、《见习期教师、入门期教师、胜任期教师考核评估》制度,以及教师集体备课、评课、培训、进修和相互听课、赛课、制度等。

创建特色学校需以学生的深度参与为内核

普通学校建设特色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专门技能的特殊人才,也不是要把学校办成专业技能培训学校,而是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从学生个性出发的特色建设应具有宽泛性,应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向。因此,学校在特色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发展,以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为特色建设的主阵地。在兴趣小组活动内容的设置上,学校兼顾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尽可能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活动、项目设施、平等的学习机会和相应的学习条件。在尊重学生自的前提下,学生选择到了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在此基础上,学校将特色活动渗透到校内各方面工作中,并与外界开展交流互动,接受外界评论,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貌。

【例3】武侯高级中学学生的自省互帮参与

武侯高中启动“8+五”学生生涯规划(“8”包括理想、道德、人文素养、思维素质、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实践能力、特长发展;“五”包括领导力、活动、社团、课题、方法),形成学生生涯规划与成长手册一一《我的奋斗》,让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德育长跑中,通过介绍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丰富自我、铭记自我,不断地实现自我提升,力争“做志存高远、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高、科学素质强、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武高人”。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各年级学生分会和团总支的作用,增强学生会和共青团的凝聚力,各年级的学生分会和团总支接受校学生会和团委的指导,同时又指导、帮助各班开展工作,极力打造一片属于学生自己的发展天地,在社团的组建和发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自主管理能力。目前学生社团大体分为学习型、科技型、兴趣爱好型、志愿服务型等四类,涉及文学社、演讲社、拉丁舞社、电子竞技社在内的20个社团,注册学生达1000多人。学校还借助长期以来“志远班”形成的“自强、自尊、自信、自立、自主”的志远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社团实践活动,如孔子诞辰周年的“祭孔”大会、九九重阳节期间的感恩活动等。

创建特色学校需以优质的办学项目作支撑

在多元化的世界格局和市场化的经济浪潮中,单纯的知识性教育使受教育者在社会化生存中日渐感到捉襟见肘。而具有美术、音乐、体育、播音、编导、主持、小语种等技能型人才在就业、执业过程中却能如鱼得水。在政府所能提供的优质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教育需求的今天,对教育逐渐觉悟的老百姓更善于通过比较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来形成自己的教育选择。而那些具有优质办学项目的学校往往备受青睐。因此,立足学校区域实际,通过集中力量来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人新我特”的学校优质办学项目,无疑是创建特色学校的一条创新之路。

【例4】武侯高级中学的优质办学项目

武侯高中在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根据艺术教育的特点,积极推行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开放型课堂,让艺体类学生走出教室,在实践中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达到教学的目的。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以美术为龙头,音乐、体育、播音、编导、主持等全面发展的百花齐放的艺术教育发展态势。2010年的全国艺术招生考试,西部6省的考点继续落户武高,不仅吸引了近20所高校到校招考,开创了历史新高,清华关院、中央美院、中国美术学院三大关院更是汇集一堂。同时,学校先后开办了全国第一个英西双语高中留学预备班、西南地区第一个英法双语高中留学预备班,在丰富多元办学模式的同时,努力探索国际化办学之路。学校先后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西班牙拉里奥哈大学、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等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就西语生的留学问题达成合作意向。国际化办学的十年时间里,武侯高中已先后向美国罗拉斯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埃大学、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等世界知名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

创建特色学校需体现出显著的办学成效

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就是形成先进办学理念和思想、促进学校办学制度的完善和提高、发展学生知识和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促进学校办学整体升位的过程。这过程本身就是学校办学成效提升的最有力的证明。它进而外显为政府或上级教育部门的表彰或奖励,以及教育同行的认可或赞誉。通过宣传,形成口碑效应,为学校在更高、更宽的平台上,创建更好的特色学校提供可能。反之亦然。因此,创建特色学校与形成办学成效二者之间相辅相成,正所谓“尝鼎一脔,而知全味”。

【例5】武侯高级中学的办学成效

武侯高色学校创建的成果,我们可以从下列数据略见一斑: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从开办时的2个高中教学班,到今天的40多个高中教学班;办学实力逐渐增强,获得四川省示范性高中、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教育科研基地校、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校、四川省艺术特色学校、国防生源基地学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源基地学校、清华大学出国留学基地学校、全国青少年科学实验活动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英语教育实验基地、全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实验学校、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学校、全国综合高中理论与实践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全国艺术先进学校、全国科研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办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地质学的特点篇7

什么是教学艺术?这是个早已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但仍然没有一致的认识。近20年来,人们对教学艺术内涵的界说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方法技巧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艺术就是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体系的技能技巧。如有学者认为:“所谓教学艺术,就是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套方法。”②还有学者认为:“所谓教学艺术就是培养人才的能取得最佳效果的一整套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教学艺术就是教学方法的升华,是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体系的出神入化,是解决教学问题使教师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心灵契机和巨大魅力。”③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与教学艺术的密切关系,但它只注意到教学方法技巧与教学艺术的“形似”,而没有看到教学艺术的本质和内核。灵活多变的方法和技巧充其量只能是教学艺术的外显形式或手段,决非教学艺术本身。将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混同的观点,必然使教学艺术流于形式上一招一式的简单枚举,成为缺乏内在感染力的花架子。

2.美的创造说。这种观点认为按照美的规律、美的原则进行的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就是教学艺术。如有学者认为,“创造性”和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是教学艺术的两个本质特点。其依据是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阐述,从而将教学艺术定义为“遵循美的规律、贯彻美的原则而进行的创造性教学。”④诚然,“美的创造”是教学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但却并非是教学艺术所独有的本质特征。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马克思的论述。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活动———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⑤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按照美的规律建造”是就整个人类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而言的。因此,它不仅仅适用于教学艺术,也同样适用于教学科学。其次,艺术贵在创造,但科学也同样贵在创造,自由创造的精神是艺术与科学的相通之处。所以,“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创造性教学”不足以区分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未能全面地揭示教学艺术的本质特征。

3.个性表演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艺术就是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个性而独具特色的艺术创造活动。罗伯特•特拉弗斯指出:“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注意到自己的个性特色,并把个性因素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⑥我国有学者也认为:“教学艺术就是受制于个性风格,具有美学价值和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个人才华。其本质属性和种差是个别性、审美性和创造性。教学艺术的实质,是教师本人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定向在教学领域中的结晶。”⑦这种观点肯定了“美的创造”这一教学艺术特征,并且进一步揭示了教学艺术就是教师个性在教学中的体现这一重要特征。然而遗憾的是,它忽视了教学活动的双边性,排除了学生在教学艺术实践以及教学艺术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教学的双边性决定了教学艺术的双主体,即教师和学生。而双主体的互动是教学艺术得以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没有学生同教师积极地默契地协作与配合,教学艺术就只能是教师不切实际的天马行空和孤芳自赏式的个人表演。

4.方法、创造、个性综合说。针对上述三种观点的片面与不足,有学者在综合以上各观点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方法、创造、个性综合说”,认为“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和原则进行的独特的创造性教学实践活动”。⑧这种观点,综合了上述三观点对教学艺术本质特征的论述,避免了它们的极端片面性,较系统较全面地阐述了教学艺术的本质内涵。但它也只是将上述三种观点作了简单的联合,不作任何补充和进一步分析,因而未能补足上述观点的缺陷,从根本上揭示教学艺术的实质。诚然,以上各种观点已涉及到教学艺术与教学方法技巧的关系,教学艺术与教学创造的关系以及教学艺术与教师个性的关系。从某些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对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教学艺术的本质有一定启发。但这些研究,往往片面地强调教学艺术的某一方面,或仅仅停留在直观上或经验层面上的描述,并且,观点的提出也缺乏有说服力的分析。我们认为,国内外对教学艺术本质的探讨,包括以上四种观点的探讨,实际上是对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以及艺术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探讨。因此,探讨教学艺术的本质,要从分析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关系,以及教学艺术与一般艺术的关系入手。所谓本质,是指事物内部的质的规定性。教学艺术的本质是由其内在规定性决定的,没有正确把握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教学艺术与一般艺术的关系,就不可能真正分析出教学艺术的内在规定性,因而也就不可能正确揭示教学艺术的本质特征。

教学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之一。尽管教学论的奠基人之一夸美纽斯早就提出,教学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⑨然而,在此后的数百年里,许多教育家更多地把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教学的科学性方面,很少关注教学艺术的研究。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对“科学”和“效率”的追求。

20世纪以来,由于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教学上特别注重确立精确的、具体的课程目标,强调教学步骤与教学环节的科学性。如桑代克在《算术心理学》中就曾提出了3000多个精确的具体目标,⑩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也十分注重教学步骤和环节的科学性。50、60年代流行的程序教学和“教学设计”都十分讲究科学性。由于对科学的注重,人们普遍确立了按照科学规律进行教学实践并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学加以把握和研究的认识。这种教学科学主义确实给教学提供了规范的可操作性指导,带来了高效率。然而,正如教学艺术主义者海特(GilbertHighet)所指出的那样,一个被“科学地”培养出来的儿童将是一个可怜的怪物。对科学规律和科学教学方法的片面注重,势必损伤教学的生动性,抹煞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人本身的情感和价值。海特在其《教学艺术》一书中,比较详尽地阐述了“教学是艺术,而不是科学”的观点,否认了对教学进行科学把握和科学研究的可能性。11这一观点立刻遭到了教学科学主义者盖奇(N.L.Gage)的强烈反对,他指出,如果把教学视为艺术,并排除对它的科学探索,就会导致教学变为纯粹主观的活动,没有规律可循,最终陷入不可知论的误区。

因此教学是一门科学而非艺术。12在教学科学主义与教学艺术主义论争的同时,加拉格尔(Gallagher)针对极端化的教学艺术主义提出了调和的观点。他认为,可以承认教学是一种艺术,但如果教学的艺术性少一些的话对教学更有利。在他看来,把某样东西归作艺术,具有两种含义:一是只有极少数人能拥有“艺术家”所必备的技能;二是艺术家也难以描述自己的技艺,难以用供模仿的示范表演来传授。所以,若要改进教学,就需要对教学进行系统研究,消除教学的某些神秘色彩。13我们倾向于教学科学艺术主义,认为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科学性与艺术性是教学的两种基本属性。对教学的科学性的研究构成了教学科学,而对教学的艺术性的研究则构成了教学艺术。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都存在着科学性和艺术性这两种基本性质。然而,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两者既有共通点也有差异性,教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即内在规定性)既包括两者的共通点也包括教学艺术独特的性质。“真”是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两者的共通点,即两者均蕴含真诚的态度,以客观规律为根基。教学科学强调以客观规律为基础注重师生真诚合作,其“真”的特征显而易见,不再赘述。而教学艺术的形成也同样依赖于客观规律的前提保证。

任何艺术,无论是教学还是雕刻,都追求逼真传神,其创作过程是有原则的,受客观规律制约。此外,教学艺术也充盈着真诚的态度。失“真”的教学决不是教学艺术,不可能具备教学艺术应有的信服力。教学要成为一门充盈着魅力的艺术,就应当蕴含着“真”。尽管教学艺术具有个性,但个体之间又有其共同的本质,有共同的身心发展规律,再加上教学内容的相通性,这就决定了教学艺术的形成必然有其共同的科学基础。教学艺术只有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并进行美的创造和艺术的升华,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才能达到理想化的教学艺术境界。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两者的差异是明显的。首先,从理论来源看,教学科学更多的来自于教学实验,以科学实验为其生长点。更加注重群体的理论研究和理性认识。而教学艺术则更多的来源于教学实践,以新鲜的经验为其生长点,更加强调个体的经验体会或灵感和顿悟,注重感性认识。由此可见,教学艺术具有鲜明的经验性。其次,从形态特征看,教学科学主要表现为由群体共同创造的理论形态,是科学教学的知识体系,包括一般规律和科学的原则与方法。而教学艺术则表现为个体灵活多变的创造性教学活动。这种创造性教学活动,既是个体对教学经验的探索,也是个体对教学科学的发挥、升华和超越。

如,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有科学地运用和艺术地运用两种,科学运用主张操作程序的规范性,规范的教学操作程序是人人都可以掌握和运用的,但艺术地运用教学方法则因人而异,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同是客观规律,却会因掌握和运用它的主体的不同而发挥出截然不同的作用和效果。教学艺术运用艺术的方法,主要表现为技艺、技巧和具有审美形态的东西。也就是说,它是非理性、非认知的方法,它不强调共性、普遍适应性、必然性,不主张为教学提供一般的相对稳定的规则和程序,即没有规范性;而主张“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特别强调个性、特殊规定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为教学提供具体的可变通的策略。可见,个体创造性是教学艺术重要的本质特征之一。

教学之所以成其为一门艺术,以及“教学艺术”这一概念的提出,其根源在于教学现象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色彩。首先,教师就是艺术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人按其天性来说,就是艺术家”。教师作为人所具有的审美特性和艺术天赋,就决定了他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家。因为“他们掌握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他们能唤醒自己,也唤醒他们接触的人”。所以,“他们能成为艺术家,人类关系的艺术家,成为人的问题这个艰难领域中的美的创造者”。14其次,学生也是创作的对象。教学的对象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青少年学生,教学是美化学生心灵,塑造健康、完善的个性的创作活动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身心的发展变化,是生动活泼、美丽多姿的,充盈着艺术的色彩。再次,教学内容的艺术色彩。

任何学科都追求美。社会科学学科和人文科学学科中的艺术美已为人们熟知,不再赘述。而自然科学中也处处蕴涵着美的因素。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美和理论物理学》一文中,指出理论物理学包含着三种美:一是“现象之美”,如“行星的轨道都是椭圆的,这是非常美的现象”;二是“理论描述之美”,如“关于库仑力的定律是一个漂亮的描述,它描述了先前不服从任何特殊定律的现象,而现在它们却服从了”;三是“理论结构之美”,指理论公式本身趋向于有一个漂亮的结构,追求简洁之美。15这三种美同样存在于其他的自然科学之中。因此,无论是社会(或人文)科学学科抑或自然科学学科,其内容本身就富含着审美的因素,具有艺术的特色。最后,教学方式的艺术色彩。艺术之所以具有诱人的魅力,在于它有三大突出特点:形象性、情感性和创造性。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是指艺术总是用具体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而形象就是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任何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形象的描绘和塑造。情感性是艺术的血液,任何艺术无论反映客观世界还是反映人的主观世界,都离不开对人的情感、价值和命运的关怀,没有情感的艺术是苍白无力的,所以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创造性是艺术的生命。艺术贵在创造,艺术创造就是要不断超越别人,超越自己,避免重复或停滞,创造出新颖独特的作品,使艺术之树常青。在教学中,艺术的三大特征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教学同样要借助于直观、具体、形象的手段,如语言、动作、实物、图象以及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并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共同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地质学的特点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工程物探;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248-02

《工程物探》是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是工程建设、水文和环境地质调查的重要勘探方法之一。为了利用好地球物理方法,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水工方向)的学生开设了《工程物探》课程,这一课程是一门重要勘探方法课。同时也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和掌握物探方法技术,以便在勘查工作中结合物探方法技术解决工程地质学中的相关问题,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1]

对于水工方向的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其中的三个部分:某种地球物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如何解决工程地质问题――如何将分析解释结果与工程地质问题结合起来。针对这种现状,教师们提出一种:利用物探方法解决工程水文地质问题的实例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即案例教学法[2,3]。通过这些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及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

一、《工程物探》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物探》课程理论内容多,不易在短时间内掌握。该门课程几乎涵盖了应用地球物理学专业的6种勘探方法:电法勘探、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放射性勘探和地温测量。其中,常用于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方法技术的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是主要讲授内容,其他方法为辅助方法,只是简单介绍。对于水工方向的学生而言,工程物探方法仅是各种勘探方法中的一种,配合其他勘探方法解决实际工程地质问题,关键问题在于在具体的工程地质问题中,如何选择最合适的、经济快捷的物探方法。在课程理论内容多的情况下,教师必须有限的课时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关键问题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改进教学思路,研究教学方法。

2.《工程物探》课程实验课时多,易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工程物探》课程理论内容偏难,为了利于学生掌握这一方法,安排了5种地球物理方法的实验课,让学生直观了解利用物探仪器获得地球物理信息的方法、野外施工的设计及施工人员的配置等实际野外工作技术。学生们对这些实验课程非常感兴趣,但这些实验课程往往停留在地球物理信息的获得上,没有进一步和水文、工程问题结合起来。在学生获得了较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应利用这些实验课程,进一步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到对物探方法的理解、使用的水平上。

二、《工程物探》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研究

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认为,《工程物探》课程的教学需要调整教学思路,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关键问题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利用实验课程,深化学生对物探方法的理解;联系实际工程地质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关注点从物理概念转移到与工程地质问题相关的物探方法上。以解决某种具体工程地质问题为案例:研究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的地球物理特征―寻找适合的物探方法―分析物探信息―解决工程地质问题。在以案例为主线的教学过程中,从寻找适合的物探方法开始,使学生们参与到教学中,从而达到学习和掌握物探方法的目的。

在《工程物探》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找到合适的教学案例;设计案例学习中的关键内容;引出合适的物探方法;学习某种物探方法原理及分析物探成果;归纳总结物探方法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特点。

1.提出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案例。《工程物探》这门课的授课对象是勘查技术与工程水工专业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水文、工程地质学基础,并已经学习了一些勘查方法,对本专业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比较熟悉;在大学期间,还学习了大学物理,具备了学习地球物理知识的基础,只要加以引导,就可以将工程地质问题与介质的物理性质联系起来。因此,用案例教学方法教授《工程物探》课程,首先要选好案例。

首先选择的案例所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应该是有代表性、学生普遍了解的工程地质问题。这些案例中的物探方法有效性非常突出,一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学生很容易对物探方法的特点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所选择的案例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仅需要多种勘探方法配合,还必须采用物探方法。第三,案例具备课最重要的基础在于让学生理解岩土介质的岩土成分、结构和胶结物质等方面的差异如何表现为岩、土物理性质上的差异;这些物理性质的差异如何被测量出来,测量出的信息如何理解。这些概念对各种物探方法的后续知识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需要反复强调。方法介绍、公式推导在比较好的概念基础上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2.设计案例学习中的关键内容。在《工程物探》课程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关键内容为:第一,案例所代表的某种类型的工程地质问题的地质特征。提出案例后,首先分析案例中工程地质问题的工程地质特征,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熟悉的,要求学生分析地质信息的差异。例如,以探测大型厂址内隐伏断裂为例,要求学生分析覆盖层与基岩的岩性差异、断裂带两侧的地层及岩性差异、断裂破碎带与两侧的岩性差异。第二,分析各种地质差异与地球物理特性的关系。结合具体的地质或岩性差异讲解物性差异,即给出案例中的地球物理方法解决地质问题的依据。然后给出案例中的物探成果。以综合剖面显示的物探异常与地质剖面的关系,较直观地说明了物探方法的有效性。例如,在寻找隐伏断裂的工作中,断裂破碎带与覆盖层、及其两侧的完整岩石都有明显的电性差异,在覆盖层较薄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和电阻率测深方法来确定断裂位置、倾向和埋深等地层结构参数。从物探图件可以看到反映断裂带存在的明显异常。学生们认识到电阻率方法寻找断裂的作用明显,增强学生对地球物理方法的认识,愿意进一步深入学习。第三,讲授与案例有关的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方法和仪器、方法特点和资料解释技术。在这一部分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以物理分析为主,只给出关键的公式,并进一步理解产生物理差异的原因。学什么还可以在实验课了解物探仪器并学习获得物探数据的方法。例如,寻找断裂所的主要物探方法为电法,其中用于浅部勘探的电阻率法,所依据的物理差异是岩土层的导电性差异,断裂破碎带由于破碎岩石的导电性好于完整岩石,因此会产生良导体异常。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现

对《工程物探》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研究探讨了教学思路,以及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关键问题,经过实施,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2.1节中的原则,教师选择5个与5种物探方法相关的案例。即采用电法勘探、地震勘探、重力、磁法勘探和放射性勘查等方法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案例,其中有些案例为采用多种物探方法,进行综合应用,配合钻探方法,解决疑难工程地质问题的案例。

提出案例后,学生在讲解的是地质特征、地层构造、岩性等特点时,能够积极发言,与教师一起分析工程地质问题的地质情况。给讲解与之对应的地球物理性质打下良好基础。教师重点分析地质特征到地球物理特征后,分析岩土介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差异大小的作用,引导学生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主要物理性质的差异。

随着案例数量的增加,学生逐步掌握各种物探方法。这时学生会发现一种工程问题可能可采用多种物探方法来解决。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比较各种物探方法的特点,这种归纳分析和对比应该是全方面的,即包含技术层面:方法的有效探测深度、抗干扰能力、技术难点;也包含非技术层面:成本、施工难度等。力求让学生对物探方法有较全面的认识。

《工程物探》的实验课加强学生对物探方法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了解物探方法的仪器设备、野外施工统计、数据采集方法及野外勘探的工作效率等信息。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室外场地进行实验。

为了配合案例教学方法的实施,在实验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要将实验设计为具有特定勘探目标的实际演练,这样学生不仅关注仪器如何使用,也会关注如何分析采集到的信息。

四、结论

根据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水工方向)的“工程物探”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工程物探”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根据工程物探主要解决的工程和水文勘查实际问题给出有代表性的案例,每个案例突出某种物探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工程物探》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十分突出,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致付,孟小红,郭良辉.“地球物理学”课程在地质学专业中的教学实践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8,(3):79-81.

[2]汤崇辉,魏晓捷.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9):162-163.

地质学的特点篇9

姓名:

学号:

任课老师: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与分布

随着社会、经济、政策的发展,旅游成为了社会经济第三产业,在国际社会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通过对旅游和地质关系的简单了解,分析了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及分布,作出此学习报告。

一、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在一系列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导下,如社会、经济、交通、政治等,旅游业迅速成长,各行各业也逐渐融入其中。而地质科学作为研究大地、矿物等诸多绮丽景观的学科,向我们展现了诸多自然之美,让人们不断认识到地质科学的瑰美与绮丽,旅游地质也进入人们的视线。旅游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一个正在发展的新的分支学科,也是介于旅游科学和地质科学之间。而且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保护,都与地质科学密切相关,这些工作为旅游地质学的创立奠定了条件和基础,也是旅游地质学的出现促进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1、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及一般特征

旅游地质资源,通俗地讲,就是与地质有关的旅游资源,也就是旅游资源中那些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或人类文化遗址。从学科定义上讲,旅游地质资源,是适用于旅游业中的地学方面的资源的物质基础形式;在地球几亿年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古地理环境演变、古生物进化等因素而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岩体、构造形迹、矿床、地貌景观等景象,并具有观赏、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价值,对游人产生了某些吸引力,这些景象就叫做地质旅游资源。

同时,由于这些旅游地质资源的形成的困难和时间的漫长,所以这些资源都是具备空间定位性、永续性、不可再生性,并且更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空间定位性:如丹霞地质景观只出现在红色砂砾岩分布区,岩溶地质景观只出现在碳酸盐岩等可溶岩分布区,等等;

永续性:地质作用的速度除了一些突发性的变化,如火山、地震、滑坡等能使地质体瞬时发生变化外,一般都较为缓慢。相对于人的历史来说,地质遗迹的存在具有永续性;

不可再生性:地质作用的速度一般都较为缓慢,当破坏了这些地质遗迹时,它将是不可或难于再生的;

鲜明的科学性:旅游地质资源可以帮人们研究地质遗迹的形成、演化和发展的规律等。

2、旅游地质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旅游业,作为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诞生的一大产业,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地质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新兴的黑马,也露出了它的峥嵘。在世界现有的旅游资源中,不外乎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几乎绝大部分都与与旅游地质资源有关联,可以说,旅游地质资源是旅游形成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发展的促进因素之一,进一步形成了地质旅游这一行业,比如许多的地质公园等。

当然,旅游地质资源在旅游业的作用还有很多。首先,旅游地质资源的发展,让人们的眼光不在只集中与景物、景色,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的东西,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望;旅游地质研究旅游资源的地学成因,揭示了旅游资源在观赏、科学及历史等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因此,它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含义,为其注入新鲜活力;比如,你欣赏的黄山、华山的雄伟壮丽,成就于它的花岗岩地貌,等等。其次,旅游地质作为一门科学,有它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在它的发展中不断发现新的地质、旅游资源,并且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充分发挥资源的社会、科学价值,当然也可以进行很多科学研究,例如研究古代的地质地貌等;比如,国际教科文在我国建立的诸多地质公园,不仅保护了那些资源,创造了许多社会价值,还吸引许多学者专家进行科学研究。

2、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

在诸多的旅游资源的发展中,就产生了许多的分类方法,如:

根据旅游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

(1)地质科学普及与考察类;

(2)山水风光观赏类;

(3)增长文化历史知识类;

(4)疗养类;

(5)开展体育运动与探险活动类等。

根据旅游地质资源的地质特点:

(1)自然地质遗迹;

(2)人类活动遗迹;

(3)地质灾害等。

根据地质学分类方法:

(1)岩石矿物与旅游资源,如:花岗岩,玄武岩,中、酸性喷出岩,红砂岩,石灰岩,变质岩与旅游资源;

(2)地质构造与旅游资源,如:岩石的产地与岩层变、节理、断层与景点形成;

(3)新构造运动与旅游资源,如:地壳强烈上升、地壳一般上升、地壳下沉运动与景点形成;

(4)外力地质作用成景,如:河、湖、海、风化、风、泉、土;

(5)人类活动与旅游地质资源,如:古人类遗址,古文化艺术遗存,探险旅游。

在本学期的课程中,根据资源的形态特征及其自然属性分类:

(1)山岳地貌旅游资源;

(2)岩溶洞穴旅游资源;

(3)河流、湖泊、泉水、瀑布旅游资源;

(4)海岸海岛、冰川旅游资源;

(5)风沙地貌和黄土地貌旅游资源;

(6)重要地质剖面;

(7)构造及地质灾害遗迹;

(8)典型矿产地及古采冶遗址;

(9)重要古代水利工程石窟;

(10)岩画、摩崖题刻、观赏石十大类型。

二、中国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与分布

1、中国地质旅游资源的特征:

在第一部分已经介绍了旅游地质资源的一般特点,而在我国,这些特点愈发的明显,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突出特性。

(1)多样性和丰富性:多样性是指旅游资源的类型多样,丰富性是指同一类型的旅游资源,其空间分布广泛,当然也有区域分异明显的特点,如:我国数百座大山,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分布;海岛海滨等旅游资源,在东部及东南部沿海也是随处可见;在气温高、降水充沛,温度湿热的南方地区,发育有各类型的岩溶地貌、溶洞和地下河;而在气温较低、降水较少的华北区域,地表岩溶很少发育,地下岩溶发育。

(2)奇特性,广泛、多样,千奇百态,对世界旅游者都具有吸引力:我国有许多以世界奇绝著称的旅游资源,其中许多被公认为世界独有或第一。如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泰山、黄山、武陵源、九寨沟,庐山、峨眉山等17处被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另有长白山、卧龙、梵净山、神农架、武夷山、西双版纳等12个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物圈保护内容。另外,我国名山中几乎都有佛教和道教的寺庙,诸多名山经常是帝王将相、名人墨客、高僧道士出没之地,因此,我国的自然地质旅游资源的奇特性还表现在它与人文旅游资源紧密结合,将生活与艺术感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将中国的独特的人文知识融于旅游之中,对世界旅游者都有巨大吸引力。

2、中国地质旅游资源的分布概况

中国旅游地质资源的分布,基本上受控于区域地质地貌条件,而地质地貌条件的好坏决定着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

(1)丹霞地质景观:丹霞地貌为红色砂砾岩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育而成的方山、奇峰、赤壁、岩洞等特殊地貌。中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浙江、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南、陇、冀北等地。目前已发现丹霞地貌600多处。较著名的有广东仁化丹霞山、福建武夷山,龙虎山,甘肃麦积山、崆峒山,贵州梵净山,四川灌县青城山等。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景色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2)花岗岩地貌景观:花岗岩是地面上最常见的酸性侵入岩,花岗岩地貌节理发育,经抬升作用可形成高大挺拔的山体,其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险峻,气势宏伟,岩石裸露,沿节理、断裂有强烈的风化剥蚀和流水切割,多奇峰、深壑、怪石,球状风化作用突出,可形成“石蛋”(最典型的为“风动石”)。我国的花岗岩分布十分广泛,约占全国基岩出露面积的1/4~1/3,以闽南沿海和东北北部分布最广。花岗岩山地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和燕山山脉,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如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山东泰山、崂山,陕西华山,安徽的黄山,浙江普陀山,湖南衡山,另外在华北地区也有分布。花岗岩地貌景观以安徽黄山最为著名,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侵蚀,形成瑰丽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黄山号称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主峰莲花峰与光明顶、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的立体画面。

(3)变质岩地质景观:我国变质岩地质景观较多,具体分布地域不胜枚举,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著名的有泰山、嵩山、五台山、武当山、梵净山、苍山洱海等,其中以泰山最为称奇。泰山以山体高大雄伟著称,尤其是由古老的杂岩组成的南坡,主体是由古老的花岗闪长岩体变质而成。另一代表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有“地史教科书”之称的嵩山,一是具有35亿年以来的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地层,即“五世同堂”,另一是25亿年的嵩阳运动、18.5亿年的中岳运动和5.7亿年的少林运动三个前寒武纪构造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使嵩山闻名于世。

(4)砂岩峰林地质景观:发育于湘西北的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等自然保护区中,还有武陵源部级风景名胜区。该类型景观为国内外罕见,是我国独特的旅游地质资源。砂岩峰林地貌主要由方山、台地、峰墙、峰丛、峰林、石门、天生桥及峡谷、嶂谷等构成。湖南省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质公园尤其值得一提,其峰林集中分布区86km2,是在特定的地质构造部位、特定的新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举世罕见的独特地貌。

(5)喀斯特地貌:中国的该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 ,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其代表为云南石林,漓江山水、珠穆朗玛峰北麓等。

(6)火山和熔岩地质景观:主要分布在东北北部山区、内蒙古高原、华北山地、长江下游、闽浙沿海、海南岛、台湾及滇西等地,长白山天池——火山口湖、著名的五大连池、镜泊湖等,都是火山活动形成的典型熔岩地质景观。

(7)与水有关的地质景观:我国地广景多,湖海河流俯拾皆是,其具体分布地域遍及天南海北。我国著名的水系为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闻名世界的湖泊有青海湖、纳木错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西湖等,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不同;瀑布更是千姿百态,如我国最美的四川九寨沟瀑布群、世界第一黄色瀑布壶口瀑布、亚洲最大的跨国瀑布德天瀑布、中国最大火山瀑布镜泊湖瀑布等;除此之外,海岛海岸、湿地泉水等奇观异景比比皆是,在这里不一一叙述其分布地域。

(8)雅丹地貌:雅丹地貌系因强大的风力侵蚀和搬运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常呈现风蚀垄脊、土墩、风蚀沟槽、洼地等形态。此种地貌出现于多大风、干涸的古湖盆或湖积平原。中国新疆的罗布泊、乌尔禾与将军崖为此种地貌的典型。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网站;

历年学生报告论文;

《中国旅游资源概况》

万剑敏

陈少玲,

2007-01;

《中国旅游资源学》

中国旅游出版社

地质学的特点篇10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中化学教学 教学特点

1.引言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实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在理科教学中,高中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加强对该学科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科学素质和动手能力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另外,这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化学学科的教学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并逐渐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针对素质教育的这些特点,应当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采取相关的措施加强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最终开展有效教学。

2.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特点

(1)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科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所包含的内容有一般的能力和特殊的能力。而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学生一般能力的培养,如注重学生的智力培养、思维能力培养和记忆能力等的培养。比如,在进行金属钠的实验,将其放入加有酚酞的水中时,教师应当适当地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反应现象,即先冒出气泡,后溶液相应地变成红色[1]。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性,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2)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的科学方法

一般情况下,高中化学教育要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备一般的科学方法和化学学科的科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逻辑思维的方法,即分类、类比和证明等。同时,还要求学生注重对模型、实验、观察等方法的学习和运用。比如,在进行对苯分子的结构教学时,学生就应当先进行定量试验得到相应的化学式,再与烷烃进行比较,从而比较快速地得出苯本身就是一个不饱和的烃[2]。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有效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科学的方法,才能够逐渐提高自身的化学技能。

(3)以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为目标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化学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科学技能和知识的教育,这是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前提。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化学基础知识不仅仅是学生进一步接受教育所要学习的,更是对其他课程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学生必须掌握高中化学课程中最基本的公式、原理和名词概念等基本知识。

3.素质教育理念下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措施

(1)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化学教育中

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品质教育对于学生进行化学内容的学习,可以起到一个导向、动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当利用化学史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相应地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引导学生看待相关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应当结合社会发生的相关事件,如酸雨、臭氧空洞和环境污染等现象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确学习化学的意义。

(2)教师应当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切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是由教师进行的,素质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在高中化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时候,教师应当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明确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和目的[3]。即教师应当加强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明确化学知识所针对的是全体学生,不能只单纯地注重学校的升学率,而忽视一些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要一切面向全体学生。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科学,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非常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课堂演示实验的重视,并相应地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前有所准备,在试验后有所收获。这样,学生就能通过实验逐渐感受化学的力量,从中体会到自己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结语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具有非常独特的特点,要充分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高中化学教学就必须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化学教育中,教师应当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还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相对良好的环境,为学生提供进行各项化学实验的时间、技术和空间等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房红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特点[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