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的标准或条件十篇

时间:2023-10-26 17:54:32

法律援助的标准或条件

法律援助的标准或条件篇1

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起步较晚。到1994年初,司法部才正式提出探索建立和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援助制度,并在北京、广州、上海、郑州、武汉等地开展法律援助的试点工作。1996年12月,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成立,担负起对全国法律援助工作的管理和监督。1997年5月,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经民政部批准成立。此后,司法部就刑事、民事、行政等法律援助工作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了多个联合通知。广东、山东、江苏、重庆等省市也出台了地方性的法律援助法规。所有这一切为法律援助的全国性立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3年7月16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的《法律援助条例》, 标志了我国法律援助工作从制度创立进入到了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法律援助制度是由国家设立专门机构,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减免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制度,是一项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崇高事业,其实质是法律扶贫、扶弱,它使每个人都能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维护自己的法定权益。主要的服务形式有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提供刑事辩护,刑事、民事、行政诉讼,非诉讼法律事务和公证等。

了解法律援助,必先搞清何为“经济困难”、有那些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那些机构提供法律援助、由谁来提供服务、怎样减免费用……

一、“经济困难”没有全国统一标准

《法律援助条例》旨在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但如何界定“经济困难”,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标准。条例规定,公民经济困难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援助事业的需要规定。申请人住所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与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执行。司法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在制定经济困难标准时,要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既要考虑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同时要兼顾地方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困难标准,并随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调整,以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但是,各地经济困难标准至少要保证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公民能得到法律援助。有条件的地方,应当高于这一标准,尽量降低门槛,使更多的人受益于法律援助制度。

二、 六大民事、行政事项可请求援助

《法律援助条例》规定,公民对下列6种需要的民事、行政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这6大事项是: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条例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还可以对此六项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做出补充规定。

条例还规定,请求国家赔偿的,向赔偿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向提供或发放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向给付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向支付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向被请求人住所地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三、到何处申请法律援助 国家设立的县级以上法律援助机构,向符合法律规定资格的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各地的社会团体对其所属成员符合条件的提供法律援助;法学院校自发开展的为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四、法律援助由谁来提供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只有律师才能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条例》第21 条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指派律师事务所安排律师或者安排本机构的工作人员办理援助案件;也可根据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安排其所属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可见,律师可以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工作人员也可以提供法律援助。

五、怎样减免费用

“减免费用”顾名思义是减少和免除费用的意思,这里的“减少费用”很好理解,关键是“免除费用”,“免除费用”不等同于“免费”,通常情况下,受援人不用支付律师的费,但须承担一定的必要费用。如诉讼费、鉴定费等。

人民法院对于法律援助机构决定减免费提供法律援助民事诉讼的,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应当先行对受援人做出缓收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的决定,待案件审结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诉讼费的支付。

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的案件,诉讼费由诉讼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诉讼双方具体情况做出决定。

经人民法院审结的案件,胜诉方为受援人,诉讼费由对方当事人承担;败诉方为受援人,由于其缴纳诉讼费确有困难,人民法院应当减免诉讼费;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分担诉讼费,如果受援人缴纳诉讼费确有困难,人民法院应当减免其应承担的部分。

六、 法律援助是否一助到底

《法律援助条例》第6条对律师提供法律援助的质量作了明确规定,“律师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接受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并且《法律援助条例》第28条规定,“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擅自终止法律援助案件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但是,这并不表明法律援助中途不能停止。

法律援助的标准或条件篇2

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法律援助最低经费保障制度,将法律援助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情况逐步增加,使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体方案由各级财政、司法行政部门提出,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条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所必需的费用实行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监督。

第四条 每名律师每年应当办理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2件以上。

第五条 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等组织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对相关群体的法律援助事项提供帮助。

第六条 申请人符合《条例》第十条规定的条件,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免费获得法律援助:

(一)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二)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劳动报酬、抚恤金、救济金及养老金的;

(三)因公受伤或者工伤请求赔偿的;

(四)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确定可以免费获得法律援助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申请人符合《条例》第十条规定的条件,但依照本实施细则规定不具有免费获得法律援助情形的,应当按照法律援助减收费的标准缴付服务费。

法律援助服务费的收取标准,由省司法厅提出方案,省物价局会同省财政厅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条 申请人符合《条例》第十条规定的条件,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优先获得法律援助:

(一)持有民政部门颁发的抚恤、补助、优待金领取登记证和革命伤残军人证;

(二)申请人是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和未成年人的。

第九条 持有本省有效暂住证的人员,可以根据《条例》第十条规定申请法律援助。上述人员所申请的法律援助事项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办理或者审理的,享有与本省居民同等的权利。

第十条 《条例》第十一条所称“社会福利组织”是指:

(一)民政部门直属管理的非营利性质的福利组织;

(二)依法成立,从事非营利公益事业的慈善机构。

第十一条 申请人根据《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法律援助机构受理申请后,如果超出本机构受理能力,可以报请上一级法律援助机构协调办理。

第十二条 法律援助机构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但不属于本机构管辖的法律援助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到有管辖权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有事实证明当事人在当地申请法律援助确有困难的,上级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受理,并自行指派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或者移送有管辖权的法律援助机构。

第十三条 有下列紧急或特殊情况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当即决定予以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机构也可以当即提供法律援助,同时报法律援助机构核准:

(一)可能酿成社会混乱,在公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可能激化矛盾或者当事人面临重大生命财产危险的。

第十四条 《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法律援助申请表》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及家庭经济状况;

(二)申请法律援助事项的事实、理由及诉求;

(三)证明及证据材料清单;

(四)其他受理法律援助事项需要掌握的情况。

第十五条 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由申请人所在地民政部门或者居民

(村民)委员会出具。有关民政部门和居民(村民)委员会应当如实提供证明。

第十六条 法律援助机构与受援人或者其监护人、法定人签订的法律援助协议应当载明受援人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和投诉途径,以及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的职责。

法律援助的标准或条件篇3

    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起步较晚。到1994年初,司法部才正式提出探索建立和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援助制度,并在北京、广州、上海、郑州、武汉等地开展法律援助的试点工作。1996年12月,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成立,担负起对全国法律援助工作的管理和监督。1997年5月,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经民政部批准成立。此后,司法部就刑事、民事、行政等法律援助工作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了多个联合通知。广东、山东、江苏、重庆等省市也出台了地方性的法律援助法规。所有这一切为法律援助的全国性立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3年7月16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的《法律援助条例》, 标志了我国法律援助工作从制度创立进入到了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法律援助制度是由国家设立专门机构,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减免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制度,是一项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崇高事业,其实质是法律扶贫、扶弱,它使每个人都能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维护自己的法定权益。主要的服务形式有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提供刑事辩护,刑事、民事、行政诉讼,非诉讼法律事务和公证等。

    了解法律援助,必先搞清何为“经济困难”、有那些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那些机构提供法律援助、由谁来提供服务、怎样减免费用……

    一、“经济困难”没有全国统一标准

    《法律援助条例》旨在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但如何界定“经济困难”,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标准。条例规定,公民经济困难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援助事业的需要规定。申请人住所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与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执行。司法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在制定经济困难标准时,要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既要考虑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同时要兼顾地方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困难标准,并随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调整,以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但是,各地经济困难标准至少要保证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公民能得到法律援助。有条件的地方,应当高于这一标准,尽量降低门槛,使更多的人受益于法律援助制度。

    二、 六大民事、行政事项可请求援助

    《法律援助条例》规定,公民对下列6种需要的民事、行政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这6大事项是: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条例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还可以对此六项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做出补充规定。

    条例还规定,请求国家赔偿的,向赔偿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向提供或发放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向给付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向支付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向被请求人住所地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三、到何处申请法律援助     国家设立的县级以上法律援助机构,向符合法律规定资格的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各地的社会团体对其所属成员符合条件的提供法律援助;法学院校自发开展的为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四、法律援助由谁来提供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只有律师才能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条例》第21 条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指派律师事务所安排律师或者安排本机构的工作人员办理援助案件;也可根据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安排其所属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可见,律师可以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工作人员也可以提供法律援助。

    五、怎样减免费用

    “减免费用”顾名思义是减少和免除费用的意思,这里的“减少费用”很好理解,关键是“免除费用”,“免除费用”不等同于“免费”,通常情况下,受援人不用支付律师的费,但须承担一定的必要费用。如诉讼费、鉴定费等。

    人民法院对于法律援助机构决定减免费提供法律援助民事诉讼的,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应当先行对受援人做出缓收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的决定,待案件审结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诉讼费的支付。

    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的案件,诉讼费由诉讼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诉讼双方具体情况做出决定。

    经人民法院审结的案件,胜诉方为受援人,诉讼费由对方当事人承担;败诉方为受援人,由于其缴纳诉讼费确有困难,人民法院应当减免诉讼费;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分担诉讼费,如果受援人缴纳诉讼费确有困难,人民法院应当减免其应承担的部分。

    六、 法律援助是否一助到底

    《法律援助条例》第6条对律师提供法律援助的质量作了明确规定,“律师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接受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并且《法律援助条例》第28条规定,“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擅自终止法律援助案件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但是,这并不表明法律援助中途不能停止。

法律援助的标准或条件篇4

《武汉市法律援助条例》

第一条 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对经济困难的公民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人员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人员,是指依法实施法律援助的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

第三条 市、区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市、区法律援助机构在同级司法行政部门领导下,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法律援助工作的组织实施。

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所及其法律服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法律援助义务。

市律师协会应当协助法律援助机构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支持律师依法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维护律师在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合法权益。

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第四条 承办法律援助事务,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恪守职业道德,遵守执业纪律。

第五条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公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一)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属于本市法律援助机构管辖范围的;

(二)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第六条 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公民,可以就下列事项申请法律援助:

(一)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二)因工伤请求赔偿的;

(三)请求给予抚恤金、救济金、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劳动报酬的;

(四)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以及残疾人追索侵权赔偿的;

(五)请求国家赔偿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七)其他确需法律援助的事项。

第七条 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人的;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人的。

第八条 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提供法律援助。

第九条 法律援助包括以下形式:

(一)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

(二)民事、行政诉讼和仲裁;

(三)刑事辩护和刑事;

(四)非诉讼;

(五)公证证明;

(六)其他法律服务形式。

第十条 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供下列证明材料:

(一)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他人申请的,还应当提供有权的证明;

(二)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凭证或者申请人所在单位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申请人及其家庭经济状况证明;

(三)与申请法律援助事项相关的材料。

第十一条 公民提出法律援助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受理:

(一)国家赔偿义务机关、行政给付义务机关为市级机关或者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审理的,由市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二)国家赔偿义务机关、行政给付义务机关为区级及区级以下机关或者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由所在区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三)其他法律援助事项,可以由给付义务人、被请求人住所地的区法律援助机构受理,也可以由市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法律援助机构对受理法律援助的管辖有争议的,由市司法行政部门指定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由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的案件,由同级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第十二条 法律援助机构中负责审查和批准法律援助申请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也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其回避:

(一)是所申请事项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与所申请事项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办理该申请的。

第十三条 对申请人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法律援助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决定受理的,由申请人与法律援助机构签订《法律援助协议书》,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决定不予受理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理由。

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不予受理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同级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司法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经审查认为申请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责令法律援助机构对该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认为申请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维持法律援助机构的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理由。

第十四条 由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10日前将指定辩护通知书和起诉书副本或者判决书副本送交其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人民法院不在其所在地审判的,可以将指定辩护通知书和起诉书副本或者判决书副本送交审判地的法律援助机构。

第十五条 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指派律师事务所安排律师或者安排本机构的工作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根据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安排其所属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对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的案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开庭3日前将确定的承办人员名单回复作出指定的人民法院。

第十六条 受援人在接受法律援助过程中,有权了解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的进展情况,要求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对其提供的个人信息保密;对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法律援助人员,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机构更换。

受援人应当如实陈述案件事实和相关情况,及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配合法律援助人员调查案件事实;当经济状况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告知法律援助人员或者法律援助机构。

第十七条 法律援助人员在法律援助服务过程中,有权要求受援人提供与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材料及其他必要的配合与协助。

法律援助人员应当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及时向受援人通报法律援助事项的进展情况,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收取当事人钱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不得泄露法律援助事项所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中止或者终止承办的法律援助事项;法律援助事项完成后及时将有关材料整理归档并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结案报告。

第十八条 法律援助人员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时,遇有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报告,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核实的,应当终止该项法律援助服务。

第十九条 法律援助人员依法进行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便利。

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需要调阅、查询有关材料的,经出示法律援助机构的有关证明,有关机关应当免收相关费用;需要复制有关材料的,有关机关收取费用的标准不得高于复制所需原材料的成本费。

第二十条 公民持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司法救助。

第二十一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律援助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鼓励社会对法律援助活动提供捐助

法律援助资金专项用于法律援助工作,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二条 法律援助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由司法行政部门依法给予处分、处罚。

第二十三条 法律援助机构不依法履行法律援助职责,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和基层法律服务所不支持其法律服务人员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由司法行政部门依法给予处分、处罚。

第二十四条 因法律援助人员过错致使受援人遭受损失的,有关机构和人员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五条 受援人以欺骗方式获得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按照法律服务收费标准向受援人追缴法律服务费用。

法律援助的标准或条件篇5

成都市法律援助条例

2019年8月30日成都市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2019年11月25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

根据2019年4月28日成都市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19年9月25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的《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成都市法律援助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促进法律援助工作,保障经济困难和其他符合法定条件的公民及时获得法律服务和法律救助,根据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法律援助活动。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是指由市和区(市)县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指导法律援助人员,为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无偿法律服务和法律救助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人员,是指接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者安排办理法律援助事项的律师、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其他法律服务机构执业人员。

第四条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市和区(市)县政府应当将法律援助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事业的财政投入机制,并将法律援助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法律援助经费由法律援助机构管理,专款专用,依法接受财政、审计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

第五条 市和区(市)县司法行政部门是法律援助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法律援助工作,并对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的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 市和区(市)县政府应当建立独立运行、规范便民的法律援助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依托司法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配备工作人员。

具备条件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设立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

第七条 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律师等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法律援助事项,并对法律援助事项办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条 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及其法律服务人员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或者安排,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服务,接受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等自律组织的监督。

法律援助人员依法履行法律援助职责受法律保护。法律援助人员提供法律服务的形式,应当与其从业资格相适应。

第九条 司法机关、有关行政部门和仲裁机构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支持并配合法律援助机构做好相关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可以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并接受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的业务指导。

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教师、学生和其他具有法律专业知识或者专业特长的公民可以在法律援助机构注册,作为法律援助志愿者参加社会法律援助工作。

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利用自身资源参与法律援助活动。

第十条 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为发展法律援助事业提供捐赠。捐赠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建立专门账户,接收社会组织和公民对法律援助事业的捐赠。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并接受财政、审计、司法行政部门和捐赠人的监督。

第十一条 市和区(市)县政府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对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法律援助对象和范围

第十二条 公民有下列事项,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的;

(二)请求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因劳动争议纠纷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给付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的;

(六)因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请求司法保护的;

(七)因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医疗事故、食品安全事故、产品质量事故、环境污染事故以及其他人身伤害事故造成人身伤害请求赔偿的;

(八)请求刑事辩护和刑事法律帮助的;

(九)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已经受理的申诉案件;

(十)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律援助事项。

第十三条 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按照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不足居住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二倍确定。

第十四条 公民因维护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原因提起公益诉讼的,或者公民因实施见义勇为行为、实施志愿服务行为产生诉讼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不受本条例规定的经济困难标准的限制。

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定,依照国家、四川省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为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指定辩护的,人民法院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强制医疗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指派律师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需进行经济状况审查。

第三章 法律援助申请和审查

第十六条 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应当由本人或者委托人按照下列规定提出:

(一)请求国家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的,请求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向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

(二)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请求给付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的,向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

(三)因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导致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请求司法保护、刑事辩护和刑事法律帮助的,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

(四)因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医疗事故、食品安全事故、产品质量事故、环境污染事故以及其他人身伤害事故造成人身伤害请求赔偿的,向侵权行为地、义务人住所地或者申请人居住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

(五)因维护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原因提起公益诉讼的,因实施见义勇为行为、实施志愿服务行为产生诉讼的,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所在地或者申请人居住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

两个以上法律援助机构都有权受理申请的,申请人可以向其中一个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人就同一事项向两个以上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的,由最先收到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但是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由案件受理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第十七条 法律援助机构之间因法律援助事项受理发生争议的,由市司法行政部门依法指定受理。

区(市)县法律援助机构受理的疑难、复杂或者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援助事项,可以移交市法律援助机构审查受理。

第十八条 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以书面形式提出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作出书面记录,并由申请人签字或者按捺手印确认。

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如委托他人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权的证明;

(二)经济困难证明;

(三)与申请事项相关的材料;

(四)法律援助机构需要的其他材料。

第十九条 公民申请法律援助需要提交的经济困难证明,由其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出具,并由镇(乡)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确认后加盖公章。

经济困难证明应当如实载明申请人家庭成员、就业状况、家庭人均收入等情况。

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收到申请人要求出具经济困难证明的申请后,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出具证明。

第二十条 申请人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无需提供经济困难证明:

(一)农村 “五保”供养对象和城乡优抚对象;

(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领取生活困难补助金的;

(三)在社会福利机构由政府供养的;

(四)重度残疾或者患有重大疾病且无固定生活来源的;

(五)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务工的农民因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工伤赔偿的;

(六)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或者其他不可抗力事故造成经济困难的;

(七)申请的法律援助事项已经获得人民法院司法救助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先行提供法律援助,再进行审查:

(一)诉讼、仲裁、行政复议时效即将届满的;

(二)应当立即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

(三)因情况紧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

(四)其他特殊情况。

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发现先行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可以终止法律援助。

第二十二条 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自诉人及其法定人,如果经济困难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第二十三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收到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在一个工作日内将申请转交有权受理的法律援助机构,并通知申请人的法定人、近亲属或者其委托的其他人员协助提供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证明材料。

第二十四条 法律援助机构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但不属于本机构受理范围的法律援助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到有受理权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

第二十五条 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按照法律援助的规定进行审查,并在受理法律援助申请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提供法律援助的书面决定;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并告之申请人享有向同级或者上一级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异议的权利。

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不齐全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充或者说明。申请人补充材料、作出说明的时间不计入决定期限内。

法律援助机构收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转交的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将审查决定及时函告办理案件的有关机关。

第四章 法律援助实施

第二十六条 法律援助机构决定提供法律援助的,应当在作出决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指派法律援助人员。

第二十七条 法律援助主要采取下列形式:

(一)解答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

(二)刑事辩护、刑事;

(三)民事、行政诉讼;

(四)行政复议、仲裁和其他非诉讼法律事务;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法律援助形式。

第二十八条 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十个工作日前,将指定辩护通知书和起诉书副本或者判决书副本、抗诉状副本、被告人的上诉状等材料送交其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人民法院开庭三个工作日前,将确定的法律援助人员名单告知作出指定的人民法院。

第二十九条 法律援助人员履行法律援助职责,应当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泄露受援人的隐私,不得向受援人及其亲属收取钱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

第三十条 受援人有权向法律援助机构或者法律援助人员了解为其提供法律援助事项的进展情况;有权要求法律援助机构以及法律援助人员和有关部门对其提供的个人信息予以保密。有事实证明法律援助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受援人有权申请法律援助机构更换人员。

受援人应当如实陈述与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情况,及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协助、配合法律援助机构以及法律援助人员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受援人经济状况或者援助事项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告知法律援助人员或者法律援助机构。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援助人员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报告,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作出终止法律援助的决定:

(一)以欺骗、隐瞒事实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法律援助的;

(二)受援人的经济状况发生变化或者其他原因,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

(三)案件终止审理或者已被撤销的;

(四)受援人另行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人的;

(五)受援人要求终止法律援助的;

(六)受援人要求法律援助人员为其非法目的提供法律服务的;

(七)受援人故意隐瞒与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情况,不配合法律援助人员工作的。

法律援助人员未经法律援助机构批准不得终止援助或者委托他人办理指派的法律援助事项。

第三十二条 法律援助案件办结十五日内,法律援助人员应当制作结案报告,并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将法律援助过程中形成的法律文书、相关资料整理归档,提交法律援助机构。

法律援助机构收到前款规定的结案材料后,经审查合格的,应当在三十日内向法律援助人员支付办案补贴。

法律援助办案补贴的标准由市司法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根据本市经济发展水平,参考法律援助机构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以及基本收费标准等因素核定,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第三十三条 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法律援助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服务质量标准,开展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检查和评估,并将检查和评估结果依法公开。

司法行政部门、法律援助机构和律师协会等自律组织应当建立法律援助工作投诉查处制度,对受援人或者相关部门的投诉,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在受理投诉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调查处理,并告之其查处结果。

第三十四条 法律援助机构决定提供法律援助的案件,经受援人申请,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审查,结合案件具体情况作出缓交、减交、免交案件诉讼费、仲裁费的决定。

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公民申请公证事项的,公证机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减收或者免收公证费。

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公民申请司法鉴定、勘验、检测、评估的,相关机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缓收、减收或者免收应由其承担的鉴定费、勘验费、检测费、评估费。

司法机关和行政部门以及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对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法律援助事项需要查阅、调取、复制档案资料、出具证明等所涉及的费用,应当予以免收。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受援人通过虚假陈述或者提供虚假申请材料骗取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终止法律援助,并责令其限期支付或者依法追收已实施法律援助过程中的费用。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不按规定出具经济困难证明或者弄虚作假的,司法行政部门可以建议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法律援助人员在工作中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及时制止并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退还违法所得或者依法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司法行政部门和律师协会等自律组织应当依法查处并及时作出处理。

第三十八条 法律援助人员无正当理由拒绝承办法律援助事项或者接受指派后擅自停止履行法律援助职责的,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给予警告处分;拒绝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三十九条 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权力、玩忽职守、徇私作弊的,由司法行政部门或者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援助的标准或条件篇6

20xx年全国法律援助条例全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健全司法人权保障机制,保障公民享受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促进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规范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免收费或由当事人分担办案费用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法律保障制度。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人员,是指法律援助专职律师,承办法律援助案件过程中的社会执业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工作者。

第四条 县级及其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法律援助机构,负责管理、指导、协调、监督并组织实施本辖区的法律援助工作,统一受理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审批法律援助申请,指派和监督法律援助人员实施法律援助。

第五条 社会团体、院校及有关组织参与法律援助,由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及其所属法律援助机构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 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依据本条例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实施法律援助,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将法律援助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以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法律援助经费由法律援助机构管理,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八条 行政机关及其它有关单位、个人应当支持、配合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的工作。

第九条 法律援助机构及法律援助人员在实施法律援助过程中,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第十条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当地的法律援助工作。上级法律援助机构指导、监督下级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

第十一条 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可以设立法律援助委员会,协调与法律援助相关的工作,研究制定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规划,听取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报告,保障法律援助工作健康发展

第二章 受援人及其权利义务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备以下条件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一)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二)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

经济困难标准参照法律援助实施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

法律援助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根据有关公益福利组织或公益事宜举办者的申请,决定并提供法律援助。

第十三条 盲、聋、哑等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

可能被判处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提出上诉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

第十四条 外国籍、无国籍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在侦查、起诉或审判阶段没有委托人或辩护人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根据该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的申请或人民法院的指定,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第十五条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进行民事诉讼需要法律帮助,但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可以按照该外国人国籍国与中国签订的司法协助协定或条约, 经过申请获得法律援助; 外国法律援助机构对在其境内的中国公民的法律援助申请不加以限制的,中国法律援助机构对该国公民的法律援助申请实行对等原则。

第十六条 经审查获准法律援助的申请人或符合法定条件、经人民法院指定获得法律援助辩护的刑事被告人为受援人。

第十七条 在法律援助过程中,受援人享有以下权利:

(一)了解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的进展情况;

(二)有权要求法律援助机构及相关部门对其提供的涉及个人的有关信息予以保密;

(三)有事实证明法律援助人员未适当履行职责的,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机构更换办案人员

(四)对法律援助机构做出不予法律援助的决定存在异议的,可以申请主管的司法行政机关重新审议。

第十八条 在法律援助过程中,受援人应当承担以下义务:

(一)提供能够证明其经济困难状况的证明或文件;

(二)及时提供有关证据材料, 如实陈述案件事实与相关的情况;

(三)协助法律援助人员调查案件事实;

(四)在获准法律援助后经济和案情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告知法律援助人员和法律援助机构;

(五)有一定经济来源分担办案费用的,应向法律援助机构支付相应的分担办案费用;

(六)在受援期间因经济状况改善,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时,经与法律援助机构双方协商,可不终止法律服务,但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七)因法律援助案件或事项的解决而获得较大现实利益时,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适当补偿法律援助办案费用。

第三章 法律援助的范围与形式

第十九条 当事人可以就下列事项申请法律援助:刑事案件;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的法律事项;因公受伤害请求赔偿的法律事项;盲、聋、哑和其他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侵权赔偿的法律事项;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法律事项;请求国家赔偿的诉讼案件;其他确需法律援助的法律事项。

第二十条 提供法律援助主要采取以下形式: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提供法律意见和法律信息资料;刑事辩护和刑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非诉讼法律事务;公证证明。

第四章 法律援助的受理

第二十一条 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由做出指定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非指定辩护的刑事诉讼案件和其他诉讼案件的法律援助申请,由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其他非诉讼法律援助案,由申请人住所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第二十二条 同一法律援助案件,由同一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两个以上法律援助机构都可以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申请人可以向其中一个法律援助机构申请。

申请人向两个以上法律援助机构提出法律援助申请的,由最先收到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第二十三条 法律援助机构之间发生受理申请争议时,报请共同的上级法律援助机构指定受理机构。上级法律援助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指定下级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指定两个或两个以上法律援助机构办理同一法律援助案件。

第二十四条 两个或两个以上法律援助机构在必要时可以经过协商, 联合办理同一法律援助案件。

法律援助机构根据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需要,可以委托异地法律援助机构代为调查取证、送达法律文书,被委托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及时协助。

第五章 法律援助的程序

第二十五条:申请人申请法律援助,必须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载明以下事项:

(一)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和经济状况;

(二)申请法律援助的事实和理由;

(三)申请人提供的证明、证据材料清单;

(四)申请人保证所提交证明及证据材料属实的声明。

第二十六条:申请人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 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或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

(二) 有关单位出具的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经济状况证明;

(三) 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相关的证明及证据材料;

(四)法律援助机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七条:申请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由其法定人代为申请。代申请人应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有权的资格证明及人的基本情况。

第二十八条 法律援助申请由有受理权的法律援助机构统一受理和审查。

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乡镇法律服务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的,除法律咨询、代书、提供法律意见和法律信息资料等简易法律援助事项外,应移送相应的法律援助机构审查决定。

第二十九条 申请人就公证事项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认为其符合经济困难标准后,移送公证处进行公证条件审查。经审查符合公证条件的, 公证处应及时办理法律援助公证。

第三十条 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和审批法律援助申请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是法律援助案件的申请人或申请人的近亲属;

(二)与申请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第三十一条 法律援助机构对法律援助申请,应按本条例的规定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

(一)是否应由本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二)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法律援助条件。

第三十二条 法律援助机构认为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完备或者有疑义的,可以通知申请人补充或说明,也可以向有关单位、个人进行调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并免收有关费用。

第三十三条 申请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视为自动撤销申请,法律援助机构可以终止审查:

(一)不按规定提供有关材料,或不能按要求对申请法律援助相关的情况做出说明;

(二)自行聘请律师。

第三十四条 法律援助机构自受理申请之起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做出是否予以法律援助的决定。

第三十五条 法律援助机构收到人民法院送交的指定辩护通知和有关材料后,分以下三种情况做出决定:

(一)人民法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4条第2款和第3款的规定指定辩护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提供刑事辩护;

(二)人民法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4条第1款的规定,以被告人经济困难为由指定辩护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审查被告人的经济困难条件,对符合条件者给予法律援助,对不符合条件者不予援助,并书面通知人民法院;

(三)对人民法院认为不符合经济困难条件、不予缓收案件受理费和诉讼费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撤销受援人的受援资格,不予提供法律援助。

第三十六条 有下列紧急情况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当即决定予以援助;法律服务机构也可以当即提供法律援助,同时报法律援助机构核准:

(一)有可能激化矛盾,在公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二)当事人面临重大生命、财产危险的;

(三)可能超过诉讼时效,或正在诉讼中;

(四)其他紧急情况。

第三十七条 在实施法律援助过程中,发现以下情况,应终止提供法律援助;如法律援助已完成,应向受援人收取办案费和服务费:

(一)受援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

(二)为其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司法公正要求。

第三十八条 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做出不予法律援助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刑事法律援助申请拒绝通知书之日起五日内、民事法律援助申请拒绝通知书之日起十日内,向主管的司法行政机关申请重新审议,但以下情况不得提起重新审议:

(一)对紧急法律援助申请的拒绝;

(二)涉及标的数额较小的法律援助申请的拒绝。

第三十九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重新审议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做出审议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此决定为终局决定。

特殊情况下,法律援助机构、司法行政机关可以适当延长审查申请或重新审议的时间,但延长的时间最多不超过十五日。

第四十条 法律援助人员接受指派后,应与法律援助机构、受援人签订法律援助协议,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义务。

第四十一条 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应向司法机关、仲裁机构和有关行政机关提交法律援助机构统一印制的法律援助文书。

第四十二条 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以下情况,法律援助机构应取消受援人的受援资格,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中止法律援助服务:

(一)做出法律援助决定所依据的受援人提供的材料不真实;

(二)受援人不履行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的义务;

(三)受援人提出不合理的诉讼要求经劝说仍坚持不变的;

(四)受援人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期间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 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

(五)由于情况变化不存在法律援助的实际利益或可行性。

上述情况下,如果法律援助已实施完毕,原受援人应当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第四十三条 由法律援助机构支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所需差旅费、文印费、交通费、通讯费、调查取证费等必要开支,受援方列入诉讼请求并经人民法院判决由非受援方承担的, 受援人收到该款项后应如数交予法律援助机构。

第四十四条 法律援助人员办结法律援助案件应及时提交结案报告,并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法律文书的副本或复印件,由作出指派的法律援助机构验收存档。

第四十五条 结案报告验收后,需向法律援助人员付费的,法律援助机构应从法律援助专项业务经费中及时拨付

第六章 法律援助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六条 法律援助专职律师、社会执业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应当按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尽职尽责地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七条 每名社会执业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应当根据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 每年义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一至三件。

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应当积极支持所属社会执业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履行法律援助义务,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方便。

第四十八条 法律援助人员接受指派后,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拖延或中止办理法律援助事项。法律援助人员应当及时向法律援助机构和受援人通报法律援助事项的进展情况。

法律援助人员应当保守法律援助案件所涉及的国家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第四十九条 法律援助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第五十条 法律援助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发现受援人不具备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提请法律援助机构撤销其受援资格。

第五十一条 受援人不遵守法律法规或违反法律援助协议的,法律援助人员可以报经法律援助机构批准,拒绝或中止法律援助。

第五十二条 社会执业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超过规定的义务量办理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应当得到适当的报酬。

第五十三条 法律援助人员在履行法律援助职责时,受到单位和个人非法干预或打击的,有权向相关部门提出控告,有关部门查证属实的, 应当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十四条 法律援助人员在执行职务中应当接受做出指派的法律援助机构的监督。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法律援助机的管理人员和法律援助人员在履行法律援助职责中,因过错使受援人遭受重大损失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予以国家赔偿;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法律援助机构的有关建议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罚。

第五十六条 社会执业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拒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法律援助机构的有关建议,对其暂缓或不予年检注册,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五十七条 对不积极支持所属社会执业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法律服务机构,经批评教育仍不改过的,有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法律援助机构的建议,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五十八条 受援人以欺骗方式获得法律援助的,应当双倍支付已获得法律援助服务的全部费用;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行政或刑事责任。

第五十九条 受援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法律援助人员的,一年内不得就同一事项再次申请法律援助。

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条 社会团体、高等法律院校及有关组织参与法律援助的办法,由国务院司法行政机关另行制定。

第六十一条 本条例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解释并制定实施细则。

法律援助的标准或条件篇7

法律援助的覆盖面,近年来频频出现在领导讲话、报刊媒体、甚至相关的红头文件之中。笔者认为,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关乎法律援助制度的终极目的,关乎法律援助事业的兴衰成败。所谓法律援助覆盖面,它是指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律援助标准、范围以及法律援助机构的提供能力,需要时能够获得法律援助的人口总数。通俗地讲,也就是法律援助制度所能惠及的人群。

一、法律援助覆盖面的现状

法律援助覆盖面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法律援助制度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他们的法律援助覆盖面达到很高的程度。比如,法国达到总人口的70%,瑞典达到90%,英国达到60%,美国达到50%。我国的法律援助事业刚刚起步,只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根据2003年实施的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的法律援助标准、范围,当时我国的法律援助覆盖面仅能达到总人口的2%~3%。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法律援助需求的增长,各省(市、自治区)陆续出台地方性法规、政策。不断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的事项范围。尤其是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规定,对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的。不再审查其经济困难标准,直接给予法律援助等。法律援助覆盖面不断扩大,2008年我国法律援助的覆盖面达到了总人口的8%~10%。

二、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需要。吴爱英部长在纪念《法律援助条例》颁布五周年座谈会上说:“扩大覆盖面。更好地满足网难群众的需要,已成为法律援助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各地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神话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降低门槛。将涉及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与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困难群体迫切需要的事项都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上,进一步发挥法律援助在促进民生问题解决中的积极作用。”

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是满足社会公众法律援助需求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然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过去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随着改革深化出现的新问题相互交织特别是受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一定的困难,就业形势严峻。城乡居民增收压力增大。一些新矛盾随之产生,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大幅增长。

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是实现法律援助制度终檄目的的需要。司法部一再提出“落实政府责任、扩大覆盖面、扩大知晓率”是现阶段法律援助三大工作任务。这三者的关系。落实政府责任是保障,扩大知晓率是途径,扩大覆盖面才是目的。

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是司法行政部门应对社会挑战的需要。无论是从国外法律援助的发展历史上看,还是从国内对法律援助的庞大需求上看,法律援助都是一项很有生命力的朝阳事业。

三、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面临的障碍

1 现行的经济困难标准不科学、不合理。2003年国务院出台的《法律援助条例》规定:“公民经济困难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援助事宜的需要规定”。实际上,在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出台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通过地方性法规、规章,把当地的最低生活标准作为申请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

2 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太窄。在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法律援助仅限于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应当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在民生法律援助案件中,《法律援助条例》规定了六条事项。这些范围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公民在诉讼中获得法律援助的比例是很小的。

3 部分地区法律援助机构力量薄弱。提供能力有限。时至今日。有些地方的法律援助机构仍然处在“一个人、一间房、一张桌子、一本卷宗”的办公条件。“开不了门、找不着人”的现象在个别地方仍然存在。

4 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低。2007年年度,司法部和国家统计局启动了“法律援助公众知晓率和需求调查”,此次调查是我国首次开展的法律援助专项调查,调查社会公众。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对法律援助基层知识的了解情况、需求事项,调查方式是入户面访和电话访问相结合。调查结果显示,56%的居民知道(听说过)法律援助,44%的人没有听说过法律援助。这个结果基本反映出农村法律援助知晓率的状况。

5 法律援助的便民程度不高。“门难进”。不少县(市、区)法律援助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大楼里,深宅大院,几道门岗,几次登记预约,都未必能找到人。“人难找”。有些地方的法律援助中心只有三两个人,且主要精力用在办案上,老百姓千辛万苦找到法律援助中心,常常遇到找不到人,需要来回跑三两次才能递上申请。“事难办”。即使找到人了,也递交申请了,援助中心也常常以“不是低保人员,不符合援助条件”为理由拒之门外。

四、提高法律援助覆盖面的几点建议

1 选定某几种目标人群。(1)低保对象;(2)农民工;(3)残疾人;(4)老年人。

2 扩大事项范围。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取消事项范围限制。2008年底出台的《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就取消了法律援助事项范围,意味着今后在广东省申请法律援助就只有一个条件――经济困难条件。所有的案件范围都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了。

3 建立省级专项资金。随着法律援助工作的深入开展,部分县(市、区)法律援助办案经费不足、地区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阻碍了法律援助事宜的协调法律。

法律援助的标准或条件篇8

“这些天报纸上、新闻里一直在不断重复,《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马上就要实施了。听说援助范围扩大了,其中就包括农民工因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工伤赔偿申请法律援助。”

李争立(化名)是其他5名工友推选出的维权代表。他告诉记者,两年前,因工伤赔偿金额问题至今用工单位也没有明确的说法。在他看来,《条例》的出台不仅可以消除农民工“请律师打官司花不起钱”的顾虑,而且能更为直接地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条例》出台以后,申请法律援助的群众几乎增加了近一半。每天的咨询电话从原来的50个左右增加到现在每天100个甚至以上,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朝阳区法律援助中心鲍春明主任这样说。

而在此之前,《条例》正式颁布实施的日期刚刚定音,舆论便对这部作为北京市首次为法律援助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给予高度关注。普遍认为:《条例》进一步扩大了援助范围和降低受援“门槛”,体现了法律援助关注民生的时代要求和人文关怀。

共识:人文条款凸显地方特色

这部出台前就广泛征求市民意见的《条例》,经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后,将于2009年3月1日实施。届时,能申请免费法律援助的人将增加近10万人,扩大至24万人。

作为曾参加《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的与会者,北京市王玉梅律师事务所律师崔冰杰认为,《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与以往国家或者其他省、自治区颁布的条例相比,界定经济困难的门槛降低,是《条例》最大的亮点之一。“这充分体现了国家的以人为本。”

“低收入家庭将会根据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进行评定,北京低收入家庭的标准正在制定,很快将会出台。可以肯定的是低收入家庭标准会高于低保线,更多的经济困难人群可以享受到法律援助。”崔冰杰分析道。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法规二处处长王爱声此前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按照国家和本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执行,这样规定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低保边缘人群也纳入法律援助的范围。

鲍春明说,低保人群受经济的限制,实际上社会活动非常有限,几乎足不出户。“从我们的实际工作经验来看,这类人群发生社会问题或者法律纠纷微乎其微。容易出问题的基本上属于边缘群体。而《条例》降低‘门槛’的规定,恰好解决了这部分事故相对高发人群得不到法律援助的弊端。”

《条例》另一个凸显人文关怀的亮点则是法律援助范围扩大。

崔冰杰告诉记者,与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相比,《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新增了两类案件和两类人群:两类案件分别是因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行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和因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医疗事故、产品质量事故或其他人身伤害事故,造成人身伤害,请求赔偿的。

两类人群分别是农民工因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工伤赔偿以及公民因实施见义勇为行为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申请进行法律援助。这两类人群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

同时,《条例》还明确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受理援助申请五个工作日必须完成审查并做出决议,机关单位应协助法律援助人员调查取证等多项人性化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条例》制定的过程当中,是否建议将医疗事故纳入法律援助的范围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当时,草案中援助的范围未将医疗事故纳入其中。

据崔冰杰介绍,参会的律师代表们很多都提出建议希望将医疗事故纠纷纳入援助范围,为那些病没医好又添官司的经济困难群体提供更切实的法律帮助。

在2008年12月19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条例》中将医疗事故纳入了援助范围。“这也是政府在经过多次向广大民众、专家征求意见后,充分尊重民意,充分尊重现实的一个重要表现。”崔冰杰表示。

《条例》履新前路

“随着受助人群范围的扩大,无形中案源数量上升,一些区、县法律援助的工作难度也大大增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市某法律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因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医疗事故、产品质量事故或其他人身伤害事故,造成人身伤害,请求赔偿的纳入援助范围。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事故比例不断攀升。特别是外来人口在北京市发生交通事故的比重上升,每年交通事故引发的案件占受援案件的10%左右。”

这位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条例》规定区、县级人民政府承担政府责任,区、县级政府随《条例》规定的援助范围的扩大而增加资金、人力等等的投入。如果财政跟不上,民生工程就很可能得不到完善,只能通过不断的呐喊来寻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

与资金短缺相关的是人员配置不足。据了解在一些省份,甚至,许多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得不自行承担费用,法律援助机构难以留住人才。

《条例》中明确规定,受援人在接受法律援助过程中所涉及的诉讼费、公证费、鉴定费,还有法律援助人员在办案中查阅档案资料、从事调查取证活动所涉及的相关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予以免收、减收或者缓收。

“现在的鉴定、公证机构,律师事务所等,都已变成社会化自负盈亏的单位。减免鉴定费等,无形中减少鉴定部门等单位人员收入,实际操作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鲍春明还强调,“究竟协调机制怎样做、国家给多少补偿等问题,《条例》后续的细则里都还没有规定。”

据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统计,我国每年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超过70万件,而实际得到援助的不足四分之一。

因此有评论指出,保证《条例》顺利实施首先最需要解决的是法律援助经费严重短缺问题。尽管许多省份建立了省级法律援助专项资金,但对法律援助所要解决的问题来说,仍属杯水车薪。

“《条例》令低收入者在提出正当诉求时可免费获得法律服务,无疑是一项惠民政策。但是具体应该怎样认定低收入、街道办事处的民政科应以怎样的标准为受援者出具经济困难证明,都是有难度的。”鲍春明分析道。

据悉,现在的低收入群体一旦有街道办事处开的经济困难证明,就有资格申请低保。鲍春明说,“不予批准有时百姓会质疑政府具体的行政行为。一个行为会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虽然《条例》的规定范围宽泛了,但是给具体操作增加了困难,这就是矛盾所在。”

对此,崔冰杰认为:“如何能更好地贯彻落实《条例》,这将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努力的。”

制度健全的现实意义

法律援助是国家以法律化、制度化的形式为经济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给予减、免费用的法律帮助。

而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使弱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强有力的保护,这是所有文明国家无法回避的实际问题,也是法律援助制度要解决的问题。

据北京市法制办消息,法律援助制度自实施以来在维护和保障民生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就民事和行政案件而言,《条例》还补充规定了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请求人身损害赔偿的;因生产资料质量低劣造成农民损失请求赔偿等几类事项。

同时,如果申请法律援助的市民属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或者生活困难补助金、在社会福利机构中由政府供养、重度残疾或者患有重大疾病且无固定生活来源的或者人民法院给予司法救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直接认定其经济困难,无需提供经济困难证明。

据悉北京市各区、县都以不同形式对《条例》进行宣传和解读。包括各区县司法局同时在辖区内人群集中的繁华地段设立中心宣传点,组织司法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走进社区,利用宣传手册等载体,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条例》。

因此有关人士指出,《条例》的出台和实施,改变着所有与之相关的人群或部门。

《条例》将律师定位为提供法律援助的义务主体之一,同时针对实践中个别律所或者律师存在的拒绝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无故终止履行、收受受援人财物、不及时向受援人通报案件情况等行为,明确规定了相关处罚措施,这也是给各个律所以及律师在提供法律援助上制定了工作标准。

法律援助的标准或条件篇9

一、提高认识

法律援助制度是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崇高社会事业。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法律援助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把法律援助事业纳入我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确保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以加强机构队伍建设、规范化建设和经费保障为着力点,狠抓法律援助基层基础建设,提高法律援助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宣传工作,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的公众知晓率和满意度,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努力提高我区法律援助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

二、工作目标

1.法律援助公众知晓率达到80%以上;

2.对所有来访人员一律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3.凡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公民均可申请并得到及时便捷的法律救助;

4.法律援助办案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通过法律援助解决案件,尤其是重大、群体性案件。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息诉罢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有明显的成效,使法律援助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5.基本形成高效的法律援助实施体系,法律援助供给能力和服务能力大幅增强,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法律援助社会化程度明显提升,法律援助公益性得到充分体现;

6.要达到群众满意,通过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作的开展,为群众解难,为政府分忧,使群众对党委、政府关注民生、维护人权的执政理念有更积极的评价。

三、主要任务及具体措施

(一)以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为切入点,强化法律援助宣传工作,今年作为法律援助宣传年,要做好宣传工作。

1.拓宽宣传渠道,坚持经常性的宣传。在通讯和其他数字、平面、网络等媒体上开辟专栏,做好大众宣传;不定期出版法律援助应援尽援信息简报,及时向党委政府和上级司法行政部门汇报工作开展情况。

2.抓好重点部位的宣传,在法院、检察、公安、劳动仲裁、、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公证处、工、青、妇、残等部门放置法律援助宣传手册,便于群众了解和申请法律援助,并协调上述部门工作人员对来访群众进行法律援助告知。

3.注重目标群体,抓好重点对象的宣传。加大对农民、农民工、困难职工、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群体的宣传力度。每社区(村)有一个法律援助宣传栏。

(二)完善法律援助机构建设,提高法律援助的保障能力。

1.配齐法律援助专职人员。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和专职律师队伍建设,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应达到3—5人,其中专职律师不少于1人。

2.加强业务经费保障。法律援助经费要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提高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水平,以保证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3.改善法律援助机构办公条件。配备必要办公用房和办案设备,提高工作效率。法律援助中心办公用房面积不低于60—90平方米。

4.设立区法律援助机构规范化接待室。

(三)扩大法律援助办案力量,建立以社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主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

1.充分发挥和合理调配律师资源。以社会律师为法律援助主要实施力量,建立健全科学、合理、高效的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制度和机制,促进社会律师公平履行法律援助义务,每名律师每年应当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提高社会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比例。要提高社会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补贴标准,完善法律援助补贴发放制度,确保办案补贴及时足额发放。

2.积极发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要在充分发挥律师作用的同时,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作为律师资源不足的有益补充,指派其办理与其业务能力相适应的法律援助事项。

3.建立以律师为主体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积极引导社会团体、高等法律院校等社会组织人员和社会志愿者参与法律援助活动,壮大法律援助社会力量,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法律援助、关注困难群众的社会氛围。

(四)采取便民利民措施,畅通法律援助申请渠道。

1.开通统一号码为“12348”的法律援助专用咨询电话,由专职律师值守电话,接待群众的所有来电咨询,并规范值班制度,确保服务水平。

2.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援助网络,在律师事务所、司法所等场所设立法律援助受理点,直接受理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申请。

3.简化法律援助申请的受理审查程序,缩短审查时限,建立困难群众资料库,凡库内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一律免审查经济困难条件。

(五)扩大法律援助案件范围,放宽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审查标准,提高法律援助办案数量。

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是: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7.请求工伤、医疗事故、交通事故赔偿的;

8.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请求维护合法权益的;

9.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请求人身损害赔偿的;

10.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11.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人的;

12.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人的;

13.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14.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或者被告人有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审查;

15.党委及政府交办的法律事项。

申请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为:申请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两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不再审查其经济困难状况:

1.持有民政部门发放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或《农村特困户救助证》)、《五保供养证》的;

2.可证明是在养老院、孤儿院等社会福利机构中由政府供养的;

3.农民工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的;

4.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六)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1.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有明确的咨询接待、受理审查指派、案件质量监督、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办案补贴发放、档案管理、案件质量评估、投诉处理、经费使用与监督等制度。

2.建立完善法律援助机构同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优化法律援助外部环境,做好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的衔接,凡法院给予申请人司法救助的,法律援助机构不再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凡法律援助机构给予申请人法律援助的,法院直接予以司法救助。建立法律援助机构与法院的联络制度,明确联络员。

3.做好法律援助与工作衔接,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对部门介绍的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要及时提供援助,对重大或群体性案件要及时介入。

(七)全面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在法律援助工作队伍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加强业务能力建设,认真学习法律政策知识和法律实务知识,更好地适应法律援助工作的专业化要求,不断提高依法执业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法律援助队伍服务水平。切实加强作风和行风建设。教育引导法律援助人员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树立宪法意识和法律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办理好每一个案件,处理好每一件事情。

四、工作要求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要有效借助此次法律援助应援尽援的契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工作宣传长效机制,运用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深入、有效宣传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作内容,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作的认知率,切实起到维护群众利益、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坚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做好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把调解优先原则落实到法律援助工作中,引导当事人采取调解、和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纷争,化解矛盾。在法律咨询、案件办理等工作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援助的标准或条件篇10

【关键词】老年人法律援助;现状;完善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我国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1.7亿,占总人口的13.32%,老年抚养比19.02%。根据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已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1]

因此,及早重视老年人问题,关注并研究老年人群体的法律问题,已成当务之急。德国法学家约瑟夫・科勒指出:“永恒的法律是不存在的,因为适合于一个时期的法律并不适合于另一个时期。法律必须与不断变化的文明状况相适应,而社会的义务就是不断地制定出与新的情势相适应的法律”。[2]现代法治国家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被普遍地写入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宪法之中。由此,人类社会共同认可的一项基本权利即为“平等权”。但在实践中,将这种法律文本中的形式平等转化为社会生活中的实质平等还需要一些特殊的制度,如法律援助制度。法律援助制度赋予因经济或其他原因处于弱势地位的公民减免费用而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使他们同那些有经济能力的公民一样得到法律服务,因此,从实质意义上实现了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

社会对不同性别和人群的资源分配和制度供给是不均衡的。例如,老年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生经历模式,机遇和结局除了受阶级、种族、性格影响之外,还往往受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公共政策的影响。尤其老年人,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及技术和收入的变化,其社会权利、社会交换行为、社会接触和人际关系都因之缩减,而且常被政治经济学和卫生相关政策的忽视和限制。[3]笔者认为,这样的忽视和限制在老年人法律援助领域也同样存在。老年人可能由于生理、心理的原因导致经济、文化、自由等方面的贫弱,其合法权益容易被侵害并在诉讼中往往无法获得法律服务。

1 我国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的特殊性

1.1 案件数量与日俱增

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资本逻辑的观念深入人心,传统孝道文化逐渐衰弱。另一方面,我国推行了数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弱化了城乡家庭以及家族等传统支持系统,社会保障制度也没有完善与健全。随之出现的是日渐增多的不顾社会伦理以及法律约束,侵害老年人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案件。特别在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使得许多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城务工,村庄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人们尤其缺乏对这些老年人的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导致农村社会出现我国前所未有的孝道危机,农村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相当薄弱,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日益增多。有关文献表明,2006年至2011年度司法行政机关对全国老年人的法律援助进行数据统计,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从2006年的60198人到2011年的102206人。

1.2 案件性质较为特殊

老年人活动的社会空间小,纠纷一般发生在家庭内部。但由于这类纠纷常常与亲情牵连,一旦没有妥善处理,对老年人的身心危害极大,因此,这类家事案件成为老年人法律援助的主要案件类型。家事案件的特殊性在于,首先,它的伦理性较强,婚姻家庭中各成员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是种人身关系而非财产关系,即使是财产关系也有别于财产法领域中单纯的合同法律关系与物权法律关系。其次,要考量这类案件纠纷解决的社会效果。因为案件当事人特殊的身份关系,他们的心理状态都比较复杂,一方面,希望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又不原因撕破亲情的面纱。家事案件的审理结果和质量高低,关系到当事人及其家庭成员终生利益乃至数代人恩怨。[4]因此,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提供相应法律援助服务的困难性。

1.3 案件分布地区差异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6%,其中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5%。农村人口众多,但是法律资源相对匮乏,给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造成巨大的压力。当下,中国社会处于转型阶段,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以往农村家庭的传统模式发生显著改变。从前的农村家庭人口众多,属于大家庭模式。人们之间的日常交往较多形成比较亲密的情感关系。大家庭(家族)中的老人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掌握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而具有较高的威望。在这种家庭模式中,较少发生对老年人权益损害的案件。现代农村家庭人口明显减少,人口流动加快,而且家庭成员之间互动和交流的频率降低,彼此之间缺乏交流理解,情感淡漠易发纠纷。[5]

2 老年人法律援助制度的困境与不足

我国现有关于老年人法律援助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法律援助制度的一般法规定,主要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确立了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框架,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民事法律援助工作若干问题的联合通知》等进一步促进了法律援助工作的规范化。其次,关于老年人法律援助的特别法规定,主要有: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这部法律规定了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内容,成为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在这部法律中,首次规定了老年人在经济困难的时候,可以申请法律援助获得司法救济。2012年全国人大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修订,增加了一个倡导性条款,即鼓励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站、公证处等以及其他社会法律服务机构,为那些因为经济原因而无法获得法律服务的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于老年人法律援助的政策性文件,它们细化了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的具体事项。如1996年民政、部司法部联合下发的《关于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做好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2002年全国老龄办与司法部等部门下发的《关于联合倡议尊老、敬老、帮助老人――加强老年法律援助的决定》等,以上政策性文件从改进老年人法律援助形式、完善老年人法律援助网络建设、拓展老年人维权的各种法律援助渠道、扩宽老年人法律援助城乡覆盖面等作出了规定。但是,即使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对老年人法律援助制度有作规定,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2.1 立法内容较为笼统

在现有法律体系中,老年人可以获得的法律援助具体权利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列举,并且这些权利究竟如何实现,这还需要其他配套的法律制度加以规定。现行规定中纲领性和倡导性条文虽然具有相当的涵盖性和适用上的灵活性,但仅止步于此,还将导致法律责任的不明确,这就意味着老年人救济权利的缺失。如关于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及其证明、法律援助受案范围、法律援助形式等规定都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还有法律援助申请的合法性审查事项、申请人对于法律援助形式如何提出异议、法律援助案件处理的质量标准如何评价、法律援助应当与其他社会组织如何协作等方面也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

2.2 立法衔接不够顺畅

老年人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需要地方立法机关根据中央(国家)立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从本地区的实际特点与条件出发,制定适用于本地区的具体实施细则。同时由于国家层面的立法在老年人法律援助制度的权责设定方面缺乏大致规定,造成对地方行为缺少一定的鼓励和制约的局面,因此,地方政府常常难与中央规划保持相应的步伐,制定出具体的立法文件。

2.3 援助标准过于单一

现有的法律援助标准主要以经济条件为主要标准。《法律援助条例》并未对这一标准做出详细的规定,而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援助事业的实际需要进行规定。当前,参照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对特定人群提供法律援助是通行的做法。但是仅仅将经济困难作为标准是不够的。实践中,许多需要法律援助的老人常常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且往往是因为这些财产的分配而产生纠纷,如果因为他们不符合经济困难的标准而将他们拒之法律援助的大门之外,这种做法是不合理也不正义的。

2.4 国家机关协作不利

在刑事案件中,当老年人为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的时候,根据我国《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其获得法律援助的途径有两种。人民法院的指定辩护是一种途径。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援助机构为刑事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被告人由此获得法律援助。第二种情况是,当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提出法律援助的申请。对于老年犯罪嫌疑人而言,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的程序要根据我国《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由看守所于24小时内转交到法律援助机构,看守所应当负责通知申请人的法定人或近亲属提供所需要的申请材料。据此规定,老年人在刑事案件中作为犯罪嫌疑人需要获得法律援助的时候,法律援助机构并不能直接受理相应的申请。实践中由于部门利益为限,看守所常常不去转交该申请,造成实践中大多数经济困难的老年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法律援助权益无法实现。另外,根据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同时接受法律援助和申请司法救助。但实际出现的情况是,一般法院只是允许缓交、减交诉讼、仲裁、鉴定费用很少有免交这些费用的情况,尤其是鉴定费用。对于这些费用,许多老人就算缓交、减交也无力支付该笔费用。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的不当衔接将影响办理此案案件的社会失效及当事人评价。

3 我国老年人法律援助的法律制度完善

3.1 立法层面的完善

考虑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国情,我国为了使有关法律援助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使法律规定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应该借鉴法治成熟国家的立法经验。以现行法律规定为依托,国家应该制定其他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如《刑事法律援助条例》、《民事法律援助条例》、《法律援助基金管理办法》等。其次,可以向其他地域推广上海、广东等地区法律援助的有利措施,各地可出台地方性法规,专门对就老年人的法律援助进行规定。只有在完善的立法保障下,才能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援助制度,加大老年人法律援助的可执行性和强制性。

同时,为老年人群体法律援助事业的顺利开展,还要对现有的法律援助维权机构网络进一步健全,在组织上确保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的进行。例如,在办公条件上,可以由老龄委等相关部门来提供,并且可以由它配备相关的工作人员并且聘请常年的法律顾问。他们可以在提供法律援助的同时对老年人其他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当然,还要大力动员社会力量参加这项工作,可以通过律师协会、公证协会的力量以及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师生的专业优势和离退休司法干部的专长,在老龄办专门设置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或老年人法律服务所,来支持老年人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当然由于区域法律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我们更应当着重建设社区、乡镇一级的法律援助机构。在本社区或乡镇内积极开展老年人的法律援助工作,如提供法律咨询、调解、代书等工作。

3.2 扩大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的适用范围

目前,随着法律援助宣传和实施不断深入,老年人的法制意识也逐渐增强,他们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也有主动申请法律援助的愿望。但是,目前法律法规对老年人接受法律援助的案件范围仍然有限。表现在,老年人法律援助的案件一般限于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还有其他的一些法律事项,如办理赡养公证、遗嘱公证等事务却无法得到相应的法律援助。同时,老人年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过于苛刻,如年龄要求60岁以上,经济条件也要求是“特困”。如果没有同时达到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就很难得到相应的法律援助。事实上,这种简单地采用年龄限制或经济限制的办法,对老年人获得法律援助有相当的局限性。不同于日本作为全球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国家,它对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的申请条件比较严格,它要求诉讼的老年人应同时具备无资历、案件并非无显著胜诉希望以及符合法律扶助宗旨等三个要件。而对于我国而言,我国老年人人口的绝对数量和老年人的文化素质以及维权意识均与日本区别较大,因此,为切实地保障我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应该放松。同时考虑到老年人身体状况,对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审批时间也应该比通常法律援助的审批时间短。

3.3 重视采取调解的方式处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45条规定:“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扶养或者住房、财产发生纠纷,可以要求家庭成员所在组织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讼。”因此,在处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是应该首先考虑以调解这一方式来处理纠纷。较好的解决机制应该是工作人员通过建议、劝告、协商等非诉讼纠纷来处理老年人的援助案件。在处理案件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要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适当疏导老年人的心理障碍,并学会安慰老年人焦虑的情绪,通过真诚和善良的引导努力消除当事人之间在事实认定上的误解。争取以调解的方式化解彼此之间的纠纷。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恢复老年人晚年平静安详的生活。相对于裁判容易事难了,调解具有判决不可比拟的弹性和灵活度。

3.4 重视对农村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

由于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受到地区财政水平、人员条件,甚至是领导者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法律援助的实际状况也有很大的差异。经济水平较高的发达地区,法律援助机构的专门机构和从事该项工作的专职人员都有保障。但对乡村的一些老人而言,他们对法律援助的需求与实际的供给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不平衡。这导致了一些老人在出现纠纷以后得不到合理的解决,有的甚至采取自杀这一极端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因此,农村干部法律素养的提高,以及村民对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对农村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仍然主要采用家庭养老的方式,在这一模式下发生的家庭纠纷,以及老年人用益物权等纠纷,农村基层组织的调解员都应当首先要做通家庭成员各方的思想工作,尽量以情以理以法服人化解纠纷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应当加强广大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法律援助站的设置和专职工作人员的配备。

【参考文献】

[1]程为敏,高媛.老年人法律援助初探[J].西部学刊,2013.9.

[2][美]E.博登海默.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41-142.

[3]邱鸿钟.医学与人类文化[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