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市场前景十篇

时间:2023-10-25 17:35:08

职业教育市场前景

职业教育市场前景篇1

P键词:市场经济;高职教育;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159-02

高职院校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织途径。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需要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根据社会和企业发展对于人才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国家和社会真正需要的栋梁之才。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高职院校教育的模式较为死板,部分高职院校甚至仍然处于“闭门造车”的境况当中,和社会的衔接不够。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所催生的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给高职院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迎接挑战,如何制定科学的策略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和社会、企业衔接,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工作改革的重点、难点。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市场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才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即越有市场所需的能力的、越能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人才,才能越能真正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站稳脚跟,在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实现个人的长远发展。高职院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如果要有效实现推动社会进步、融入时代的车轮轨迹当中,就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为导向,开展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工作。这给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一)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无法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存在金钱导向。部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者盲目追求经济收入,在教学工作中精力被分散,甚至突破了身为教育工作者的道德底线,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重学术而轻实践,重普教而轻职教,片面强调理论的重要性,缺乏实践的充分训练,并且所重点开展的理论教学内容较为落后,无法充分和当前飞速发展的行业前沿接轨。在传统教学根深蒂固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教育要想实现顺利转型,使教育工作获得社会认同和职业认同,就必须首先克服教学观念的问题,这是一大挑战。

(二)院校办学定位不够明确,未能突出自身办学特色

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各行各业都被深刻挖掘,并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充分结合,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以往“隔行如隔山”的形势在现代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教育如果仍然广泛开展多种领域的教育,必然导致教育的内容粗放化、教学的重点模糊化,这在当前强调“点突破”的时代中,是难以行得通的。此时,高职院校应当将教育重点集中在某几个领域当中,重点挖掘、重点发展,然后全面带动其他领域的教学,以特色鲜明的办学方式实现教育水平的提升。但从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现状来看,不少高职院校仍然存在办学定位不准确、办学重点不突出的情况,导致有限的办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被分散,无法形成强大的教学突破力。在没有自身办学特色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饭碗必然会被其他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的院校抢去,高职院校所能获得职业认同也会逐渐下降,最终导致招生困难。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实习实训存在较大困难

和全日制高等教育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教育的优势就在于:重点突出、职业导向强、实训机会多,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高职院校教育在开展过程中,由于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给予学生的实习实训机会越来越少,这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不少高职院校仍然采取“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采用“试卷做题”的考核方法,使得学生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知识的记忆当中,而缺少动手实践。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实践能力”,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将失去最优势的能力指标,这对于刚刚步入社会急于寻求一份工作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是非常严重的打击。部分专业由于面向的企业较少,造成了一定的实训基地建设困难,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实训困难的一个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校方没有找到科学的课程设计方式,没有挖掘出合理的实习实训培养策略。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提升对策探讨

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育模式、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亟待转型。在此,结合实际提供几点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提升对策,供相关人士参考。

(一)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办学定位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高职院校教育的亮点就在于其职业教育的专业性、针对性。高职院校应当在这方面有充分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重点,将学生培养为职业领先、行业拔尖、独当一面的专业型人才,赢得市场经济下激烈的社会岗位竞争。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当建立“能力重于学历”的教育观念,万万不可看轻自身的教育工作,而应当认识到当前社会竞争是能力的竞争,以此为学生营造一个锻炼能力、提升自我的学习氛围,结合国家对于高职院校教育的政策倾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高职教育学习环境。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必须明确办学定位,转变模糊的、多领域的办学方式,集中自身优势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资源、专家资源、行业资源、实训资源、地方资源等,确定自身主体办学定位,突出自身办学优势条件,特征鲜明、方向鲜明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吸引大批的学生到来。

(二)完善教学体制,科学设计课程

高职院校教育当中,良好教学体制是教学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下,高职院校的教学体制需要逐渐改变、完善。一方面提升教学体制的灵活性,将教学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应起来,社会对于人才的能力要求,就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的人才能力要求发生变化,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而变;另一方面,以良好的教学体制,从国家政策中借力。目前,国家吸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为国内高职院校的发展制定出台了不少法规、政策,这为高职院校教育的开展扫清了很多障碍,通过教学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应当实现和国家政策法规的接轨,更好地推动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教学体制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科学的课程设计工作,在强化理论课程教育的基础上,将理论课程教育和实践实训教学结合开展,以“动手”促“记忆”,以知识引导实践,充分发挥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效果。

(三)加强师资建设,培养高级教师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变革,高职院校唯有仅仅跟随行业的发展进行人才培养,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师资建设成为了一大难题。老一辈的教师知识陈旧、缺乏创新,而新的教师引进困难、培养乏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师资建设,培养高级教师。一方面,应用激励竞争机制,在教师群体之中开展竞争,改变以往教师“铁饭碗”的师资模式,选拔专业知识拔尖、紧随行业进步的青年教师为教学代表,改善先进教师的师资待遇,推动全体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将行业先进人才引入到院校师资力量当中,在和行业进行交流、和企业开展合作的过程中,挖掘和发现行业先进人才,以灵活的方式和良好的策略,将其引入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当中,应用其掌握的行业先进知识、行业先进经验,为学生进行最新的、最有使用价值的知识讲解,帮助学生尽快获得职业能力的提升、职业知识的更新。

(四)拓展合作方式,加强社会沟通

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产学研一体化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部分院校由于一些客观因素,无法实现充分的“学研”结合,但仍然应当致力于充分的“产学”结合的办学方式,即发挥自身优势的办学资源,充分和具有足够资质的企业开展合作。高职院校为企业直接输送可用之才,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使得人才培养策略更加灵活,人才就业途径更加稳定,而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利用自身的场地条件、软件设施,让学生在企业当中得到良好的实习实训,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训练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即对即将进入的行业有充分的了解,在毕业之后即可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熟练开展相关工作。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校、研究机构、社会企业的各自优势,并将三者的优势充分整合,实现了人才培养、人才就业、人才应用的综合效果的提升。相关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应当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积极投入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当中,推动人才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学校教学的长远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是艰巨的,但挑战背后同样隐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相关的高职院校办学工作者应当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立足自身办学资源现状,着力拓展高职办学方式,不断创新,锐意进取,通过良好的办学提升策略,实现高职院校教育的有效转型和深刻改革。在市鼍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此时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更加应当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相关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万不可松懈,万不可迷失,而应当坚定不移地以市场为导向推进高职教育改革,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凡.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9):53-55.

[2] 董霞.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69-71.

[3] 霍淑芳.我国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经验[J].职教论坛,2010,(20):34-36.

[4] 柯继红.互联网+时代高职教师职业能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8):30-31.

职业教育市场前景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职教育;育人模式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与普通院校在人才的培养上更加需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高职院校自身的独特性让其本身具有与市场经济紧密的结合。市场经济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不断的优化发展,同时我国的教育不断的改革推动了产融结合的育人模式的发展。产融结合的育人模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趋势,想要立足于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中就必须要对产融结合与人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将高职院校的职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1.市场经济中的产融结合

现今国内的市场发展相对完善,经济体制发展快速的情况下,对于高职院校也相应的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在市场的特别需求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与市场不断相结合,而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发展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在市场需求中高职院校发展产教融合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才的科学化培养。

1.1高职院校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性

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表现在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而在这其中市场独立性的要求需要多元化主体在资源配置的市场背景能够平等参与市场的竞争。这种竞争是自发性和宽领域性的,也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生存与发展的竞争。高职院校应该在这样的市场背景和市场竞争中拜托原来的计划条框束缚,加快自己在人才方面培养方向的转型,在现在的企业中很多的时候都需要既懂得理论的人才也要会实际操作的人,所以高中院校应该加强在教育中实际操作和教育理论相结合,实现产教结合。

1.2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现在的高职院校中培养人才的方面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种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一种则是一般操作人员,而这样的人员并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要多发展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人才。在现有的高职院校中教师资源缺乏,所以往往培养人才是在学术上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实践操作能力的问题,所以在人才培养中不能只教授学生理论上的知识,也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到产业实践中,这样既能在实践中得到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也能培养学生更好的实际逻辑和产业思维。

1.3毕I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要求高职院校进一步的进行产教融合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劳动市场的竞争力也变的越来越大,现在的企业单位往往注重一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造就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原来传统教育模式下人才的培养已经难以符合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为了能使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联系在一起,产教融合的推进切实的解决的了这一问题,新的培养模式下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能在企业需求的前提下不断的提升自我,在其中寻找发展的机遇,缓解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压力[1]。

2.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实施标准和定位

2.1市场经济背景下产教融合的多方角色定位

一切为学生服务是产教融合的追求和宗旨,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是产教融合的目的。产教融合就是为了能在学校和企业间建立联系,培养学生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大力的推动学生顶岗实习。从而彰显出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所做的贡献,这一行为也得到了教育部门和社会上的认可,为产教融合打下了基础。

2.2市场经济背景下产教融合的标准

产教融合就是为了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产教融合就是为学校和企业输送人才建立桥梁,高职院校在招收学生的同时要对市场进行相对的了解,学生的数量应与企业需求人员相协调,这样的就能刚好满足市场的需求,也能确保学生的资源利用。还有在高职院中培养人才要符合各行业的标准,这样就需要高职院校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要建立和发展新型的教育模式,在传授专业基本及时的同时也要和企业相结合,将企业中的先进人员拉近到教学当中,教授学生经验和实践知识。在高职院校的资源许可之下,可以模拟企业的经营场景,这样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将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

3.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障碍

首先,产教融合的认识误区约束了它的开展和深化。现今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教融合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助力,是高职院校培养经济实用人才的途径,也是企业获取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捷径,是为了能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而现在很多的企业虽然是在和高校合作,但是也仅仅在浅显的层面上,并没有认识到产教融合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国家对长交融街的推动不足,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在教育部出台了相关的文件,但是对于产教融合也仅在宏观的局面上,没有实行具体的政策和法律条文,这样就缺乏的了约束性和高效执行力,高职院校方面缺乏一定的权威准则和指导手册,这样导致了在推动产教融合过程中宏观调控与指导作用不明显,力度不够[2]。

4.基于市场经济下高职院校整体性构建产教融合育人模式

4.1确立指导思想,建立配套政策法制体系

"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指导"的培养模式的思想,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指导思想。这样的指导思想发展出来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培养的实际人才是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产业转型中蜕变出来的新的教学模式。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背景中充分的将市场经济的规律性与培养人才的模式结合起来,明确教学的方向,支持和配合企业的责任义务。

政府需要加大政策上的支持,完善法律制度及配套政策。用政策和法律支持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的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目前的部分政策和法律过于笼统,所以政府在完善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学校、企业甚至是各行各业的详细情况。

4.2实现产融结合的文化融合,建立优质的评价体系

在实施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利用文化的融合能够让其更加深入发展。在文化融合的进程中,提高师生共同文化修养以及共同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通过不断的与企业行业沟通交流减少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阻碍,文化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

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优质的教学课程是实践产教结合的关键有效措施,同时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创新建立具有保障的评价系统是非常有必要,因为具有保障性的评价系统的确立更加有利于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3]。

5.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人本质是产教融合,同时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关键和根本也是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在这教学的中包括很多的方面,例如教学指导思想、国家的配套政策、文化的融合程度以及课程的设置和师资力量的配置等领域和内容。由于涉及的内容多所以高职院校在实施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时需要建立设计一整套完善规范的体系来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贺伟,李艳文.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统整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4,08:75-80.

[2]罗汝珍.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1:8-11.

[3]王淑涨,吕一军.产教融合市场化背景下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4:155-159.

职业教育市场前景篇3

1.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市场化背景下强调的就是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这一点相比较传统的高等教育方式具有变革性的意义。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给予了学生最大限度的自和最为宽泛的自由度,有助于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市场化背景来完善自身能力、强化知识结构,在教育系统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2.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高职教育活力。传统高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模式僵化的窠臼,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一种相对较为“温和”“宜人”的环境中成长,虽然有助于学科知识的构建,但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助长师生的懒惰情绪。但在市场化背景中,所有办学目标都围绕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来运转,既保证了高职教育的专业化,同时也会激起师生的危机意识,从而刺激原有僵硬的高职教育激发出更多的活力。

3.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长期以来高等教育都给人一种“温室中花朵”的感觉,其资金、师资、人才、招生等诸多方面依靠财政和政策支持,自身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一点与市场经济的整体氛围相比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而开展开放式教学模式,将高职院校置于大的市场化背景之中,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

二、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开放式办学模式初探

高等教育向市场化发展是当前的一大趋势,但各地高职院校应遵循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在遵守市场运行规律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现高等教育与市场化的结合。尤其是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相比相对滞后,因此在教育理念、校企合作方式等诸多方面也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所以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在面对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时既要“尽力而为”,更要“量力而行”。

1.正确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开放式办学模式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居于主体地位。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实用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基于以上特点,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亲手练习各项技能并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则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和保障。高职教学、实习工作固然要围绕学生来展开,但在该项工作的背后离不开教师的辛勤指导。另一方面,开放式办学模式中计划居于主导地位,市场居于主体地位。无论高职教育如何发展,无论市场化因素如何向高职教育内部渗透与发展,关系到国家命脉和民族兴衰的高职教育的决策权都要掌握在国家手中,唯有如此才能保证高等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这也是坚持计划为主导地位的原因。至于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则是在坚持原有办学原则、尊重高职教育发展基础、考虑欠发达地区经济实际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给予高校市场自,充分发挥市场化的各项积极因素来弥补原有高职院校沿袭的各项弊病。

2.妥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开放式教学的核心在于创新,离开了创新,这一教学方式就失去了最具特色的特性,同样也就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尽管创新在高职院校的开放式办学模式中居于重要地位,但众所周知,技术的创新与突破离不开对原有技术的继承、消化、吸收。从这一层面上而言,高职院校管理者应将继承原有知识体系和教学方式作为学生、教师进行突破与创新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妥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具体说来,教师应在开放式教学中给学生设定足够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学习、拓展、应用的课程,让学生尽快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尽快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使学生自身具备初步的实践技能和知识储备。以上所介绍的是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来实现突破,而要实现创新与创造性思维,则离不开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设定原有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不拘一格、“不走寻常路”,创造性地思考问题,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独特思路和方式来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捷径和新措施、新方法,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将原有学到的知识进行升华和拔高,从而真正掌握起来、为自己所用,也才能真正实现开放式办学的初衷和目的。

3.着力提升师资队伍素质,致力于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加大“双师型”教师人才引进力度,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也关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能否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逐步适应市场化的冲击与挑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更加看重学生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这也就从某种程度上给高职院校自身引进教师树立了标杆和榜样。有鉴于此,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应着力引进一批能将自身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并具备前瞻性和经济眼光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对教师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考评。长期以来,我们过分重视对“双师型”教师职业资格的考察,即任课教师既具有教师资格证、也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从业证,却对“双师型”教师的实际授课能力和教学技能有所忽略,致使有相当一部分“双师型”教师没有发挥出自身应有的水平和能力,更有甚者教师队伍中还混进了一批“唯证书论”的教师,使实际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应对“双师型”教师制定完善的考评机制,既要保证引进的教师具有过硬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也要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创新力与创造力。

职业教育市场前景篇4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 景观专业 创业教育

[作者简介]郑燕宁(1972- ),男,广西贵港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和职业教育;江芳(1973- ),女,江西萍乡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和职业教育。(广东 佛山 52830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03-02

一、艺术设计专业创业教育的意义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美国创业教育先驱Jeffery A.Timmons也把社会面临着人类的创新和创业精神在全世界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场深刻革命比作“一场无声的革命”。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教育必须转变观念,积极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和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自觉改革课程体系,探索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教育新模式,推动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教育的科学发展,逐步实现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就业型教育向创业型教育的转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教育也得到大步发展,但同时多元素的影响造成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低,因此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必须要调整办学思路,全面开展创业教育,才能解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教育,用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提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就业质量,达到培养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业能力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目标,对推动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教育深入发展,具有高瞻性的意义。

二、转型期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现状分析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速度惊人,到目前为止在校学生达80万人,导致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需要就业,但是由于中国高校持续扩招、经济体制的转轨、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社会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引发的高职艺术院校的就业压力十分严峻,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根据广州媒体报道,近年来广州美术学院高校就业率连续两年排名倒数第三。而通过分析这两年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发现,部分景观设计类毕业生主动创业,让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燃眉之急的有效途径。据统计,美国20%~30%的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但是国内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创业状况仍处于整体比例较低、急需突破发展的阶段。

1.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对创业认识不够。Schumpeter认为,创业指对企业组织实行新组合、新产品、新服务、新原材料来源、新生产方法、新市场和新的组织形式的措施。而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通常的短暂性的接单、培训、家庭作坊式等不能算真正的创业。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因为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又能帮助其他人就业。并且创业要基于创新的基础上才能释放出潜力。

2.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心理、能力、性格等主观因素不够。主要体现在:缺乏创业心理准备,对创业的艰难性和风险性认识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欠缺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与创业相关的注册、管理、营销、融资等各方面知识不足;艺术类学生的性格比如与团队协调合作能力,以及缺乏资金、缺乏市场经验等因素也制约着创业的成功。

3.政府和高校的支持工作没有做到位。创业方面,政府的政策还不到位,没有特别完善的政策系统做支撑,比如提供相应的资金或者免税政策等措施;同时市场环境也不是很充分。而且高校的引导教育不足,创业教育的实施目前还停留在文件层面,很少有学校鼓励且帮助毕业生进行创业。学校的创业也只是停留在口号方面。尽管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创业已有一段时间,但发展速度之慢,对经济的提高没有什么作用。

三、开展高职艺术设计学生创业教育

在越来越多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问题的时候,必须改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传统的就业理念,从加强创业教育开始,引导和扶持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行为。在教育中转变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践探索构建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提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率,通过培养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

1.创业教育目标。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以如何提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为目的,将当今社会需求和未来社会发展对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基本素养进行分析,对毕业生就业指导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采取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方式,对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自主创业进行引导和扶持。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式教学、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等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最终达到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目标。

2.创业教育开展的内容。首先,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规律,发现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专业的创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为线索,在分析、比较、总结国内外职业艺术景观设计创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经验后,获得具有中国特色、本土化的就业与创业教育教改成果。其次,在教学中重点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意志品质、进取心和求知欲、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进行培养,建立具有促进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以及提升创业能力的教育课程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努力使学生具有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与岗位要求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3.创业教育开展的思路。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如培养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加强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能;营建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真实职业的环境与平台,掌握学生的职业能力;指导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创业的计划与行为,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等。要不断开拓与优化创业教育的开展思路,全方位地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具备多项创业素质,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

4.创业教育实施方法。在教学中开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提升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教育的实践模式。以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为导向,对专业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创新。加强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建设策略的研究,包括校园精神、物质层面的职业素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育人条件下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建设的探讨。如在教学中可开设系列类似创业心理学、企业管理、公司运作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提升创业素质与能力的需要。以企业真实设计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市场、企业、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场,“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实训室”三位一体的教学链的有效途径,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课赛结合、以赛促教、课程对接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以全面提升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为导向,创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四、特色与创新

1.从传统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教学模式中突围,探索以就业与创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变“传统模拟设计课题”为“真实的企业设计项目”,提高学生高职艺术景观设计创新技能;变“传统毕业设计实习”为“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提高高职景观设计学生的职业技能;变“传统学校教学场所”为“行业、企业、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场,引导学生进入未来的职业场;变“传统教学环节”为“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实训室”三位一体的教学链,通过教、学、做形成职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

2.校企双师指导,以企业项目设计为载体的“项目参与式”创业教学方法的探索。目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几乎都存在工作过程中技能不过关、不能适应工作环境的情况。为了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与企业应进行实际项目及工学结合市场化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学校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共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突出教学成果,提升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这样,学生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同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在工作过程中一定可以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3.确立以就业与创业为导向和核心的设计师职业素能,提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以提高设计师职业素能为目标,将其内化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类学生职业素能教育过程中,找到职业素能教育教学和社会相结合的切入点,为创业带动就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范本。

4.形成一个全面强化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毕业设计,整合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创业融入学生的毕业设计之中,实现两者的结合,从而创新基于就业与创业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以期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五、结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工作世界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具有面向未来的创业能力。在社会转型期,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把提高就业质量和促进创业教育当作重要的价值取向,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将渗透、融合创业教育理念,帮助当代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培养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创业精神,提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学生的就业能力,完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进一步地深化创业教育内涵和加强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应金萍.宁波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6).

[2]石加友.“六位一体”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2).

[3]吴尚君.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7(4).

[4]王锦花.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现状探析[J].湘潮:下半月,2008(5).

职业教育市场前景篇5

(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摘要: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决策中,引入管理方格图对学校的软硬件水平及就业市场高技能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分析,将学校现有专业进行准确定位,可以帮助学校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的放矢地采取适当的专业设置策略。

关键词 :管理方格理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049-03

高等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作为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且多为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模式,与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办学宗旨、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所培养的学生是具有一定知识结构和较强动手能力,并且适应某一类专业岗位群技能要求的专业化高技能人才。为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具有针对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势,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合理地设置专业。

“管理方格图”(Management Grid)是由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布莱克(Robert R Blake)和简·莫顿(Jane S Mouton)在1964年提出的一种图形工具,用以识别各种领导作风的不同组合。管理方格图除了用来研究领导方式外,还可以根据其特点来研究具有两种属性的某一事物。在研究有关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问题时,可以借鉴管理方格论的思想,用管理方格图对高职院校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从而有序和有效地做出专业设置的战略性决策。

二维管理方格图分析

将一所高职院校的硬件水平(包括场地条件和设备水平等)与软件水平(包括师资水平和教学方法等)分别作为横纵坐标绘制出管理方格图(如图1所示),学校所有的专业都可以按照这两种维度放入其中的某一个方格中。

从管理方格图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专业主要分为九种基本类型:

皮包专业 图1中(1,1)所示专业根本不具备专业所需的软硬件办学条件,如果强行设置这样的专业,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软件条件,只能外聘教师,这会给教学质量的考核造成较大困难,同时也难以保持教学质量的持续与稳定;另一方面,由于不具备硬件条件,教学只能纸上谈兵,无法进行实操训练,这对职业教育来说是致命的。这类专业往往是一些热门专业,由于就业前景好,有的院校就不顾自身条件跟风而动。这类专业的存在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必须予以放弃。

梧桐专业 图1中(9,1)所示专业的硬件水平非常高,缺少的是专业教学所需的教师和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等软件条件。这类专业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由于专业的硬件水平极高,是能够吸引来优秀人才为学校服务的,而伴随优秀人才而来的必然是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与提升。

凤凰专业 图1中(1,9)所示专业具有极高的软件水平,即教师的水平非常高,并具备成熟的教学方法与丰富的教学经验。这类专业必须大力进行资金投入,进行场地与设备投资,否则教师会因对教学硬件条件的不满而选择跳槽。而人才是高职院校最富贵的财富,是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前提和保障,为保住人才,必须对这类专业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

优势专业 图1中(9,9)所示专业具有高水平的软件和硬件,无论是场地和设备,还是师资和教学方法,都具备极强的竞争力,是学校的优势和支柱专业。对此类专业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以保持这种优势。

鸡肋专业 图1中(5,5)所示专业具备一定的硬件与软件水平,但与高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类专业需要在软件和硬件方面进行较大的投入方能成为学校的优势专业。如果学校的实力不够,这种投入就会成为学校的包袱,从而拖累其他专业甚至学校整体的发展。如果选择放弃,具备一定水平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又不好做处理,而且有些可惜。如果不加大投入,那么这类专业永远形成不了竞争优势,如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断腕专业 图1中(1,5)所示专业具备水平不太高的软件条件,硬件条件则完全不具备,这类专业应果断放弃,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对其进行建设。对于这类专业原有师资可以采取转专业和岗位的方式来安排。

割肉专业 图1中(5,1)所示专业具备一定的硬件水平,但缺乏师资和专业教学方法和经验。这类专业现有的硬件条件还不足以吸引相关人才,内部挖潜则根本无从谈起,相对于硬件条件的提升,软件水平的提高其实更不容易。因此,对学校来说,这类专业也是应该放弃的,其硬件设施另做他用或另行处理。

烧钱专业 图1中(5,9)所示专业具备极高的软件水平,但硬件水平不够高,这类专业需要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硬件的升级,否则高水平的教师就会对现有工作条件心生不满甚至萌生去意,造成人才流失。

挖潜专业 图1中(9,5)所示专业的硬件水平极高,但软件水平稍差,这类专业的发展应立足于本校现有师资和教学方法的挖潜与改进,通过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和加强对外交流来提升专业的软实力,同时也可适当进行人才引进。

三维管理方格图分析

高职院校具有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必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所设置的专业也必须考虑地方经济建设形势、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够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时所必须考虑的。

如果考虑到上述的外部因素,就需对二维管理方格图进行调整,再增加一个维度而成为三维的管理方格图,其中,X轴表示学校的硬件条件、Y轴表示学校的软件条件,Z轴表示专业的市场前景,主要用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量来表示。在三维视角下,当Z的值分别为0、5和9时,可以得到三张类似图1所示管理方格图的俯视图。

市场前景不佳时的专业设置 当Z=0时,专业的市场前景不佳。此时的(9,9,0)所代表的专业是学校的软硬件水平都很高,但专业的市场前景不佳、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少的专业。学校应发挥自身优势,使这类专业成为学校的特色专业,在较少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9,5,0)和(5,9,0)位置的专业可以称为准优势专业,它们都是在软硬件的一方面较具优势而另一方面稍逊一些,这类专业需要一定的软硬件投入方能成为优势专业。而其他的6个点,即(5,5,0)、(0,5,0)、(5,0,0)、(9,0,0)、(0,0,9)和(0,0,0)所示专业在目前的专业市场前景下,其状态借用BCG矩阵(波士顿矩阵)的理论,可以统称为瘦狗专业,是应该淘汰的。

市场前景广阔时的专业设置 当Z=9时,表明专业的市场前景广阔,由于Z的数值最高,此时不仅是优势专业,而且烧钱专业、挖潜专业、梧桐专业和凤凰专业,甚至鸡肋专业都是学校应大力建设的。如果学校具有长远的宏伟发展规划,则割肉专业和断腕专业也是可以通过大量的资源投入来进行建设的。进一步说,皮包专业的实体化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考虑的。

市场前景处于中间状态时的专业设置 当Z=5时,专业的市场前景一般,就业市场对毕业生有一定的需求数量。此时,学校只应对优势专业、烧钱专业和挖潜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对于凤凰专业、梧桐专业和鸡肋专业,要视学校的资金状况和发展战略而决定其扬弃;而对于断腕专业、割肉专业和皮包专业则应予以放弃。

多维管理方格分析

除了学校自身的软硬件条件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外,还可以引入时间因素。因为专业的市场需求是随着时间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尤其是一些特殊专业,在一定时间内会有大量的需求,而过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市场需求饱和会使人才市场需求大幅度地下降。如在我国刚开始建立市场经济的时候,对财会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非常大,而如今时过境迁,这两类专业由于市场需求已近饱和而风光不再。

如果引入时间因素,则管理方格图就变为四维,用函数f(x,y,z,t)来表示,其中x,y,z的含义如前所述,而t代表时间。通过对4个变量不同值的分析,可以得出具体的专业设置策略。

如果在专业分析时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做更加复杂的分析,可以通过构建函数y=f(x1,x2,x3,……xn)来进行,其中y代表专业所处的形势,x1,x2,x3,……xn为影响专业设置的因素。通过对函数中不同自变量的分析,可以对该专业进行合适的定位。

选择专业设置策略时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使用管理方格图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高职院校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设置方案,在进行这种选择时,有一些原则和问题是需要注意的。

专业设置应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普通本科是学科教育,教学方式是先理论后实践,而高职教育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偏重于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教育。有的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简单照搬本科院校的专业模式,没有考虑职业教育的独特之处,对专业教学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注意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存在的差别。

专业设置应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衔接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招生范围不像本科院校那样广泛,其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大都在学校所在地就业。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东北地区作为国家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对机加工、数控、汽车和化工等专业的毕业生有较大而稳定的需求,因而该地区的高职院校大多设置了相关的专业。

专业设置应遵从学校的长远发展战略 高职院校应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对学校的办学规模、教学方式和重点专业等都应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学校的专业设置要围绕这一规划来进行决策。与学校的发展规划不适应或有冲突的专业,即使在管理方格图中处于比较好的位置也不应选择。

专业设置应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水平 在使用管理方格图进行专业设置策略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学校所具备的资源水平,包括资金存量、人力资源和工作效率等。此外,时间因素也是必须考虑的。因为专业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建设周期越长,风险也就越大。应尽量缩短建设周期,迅速形成实力,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专业设置决策过程中,通过引入管理方格图进行分析,将学校现有专业准确定位,可以帮助学校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的放矢地采取适当的专业设置策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Robert Rogers Blake, Jane Srygley Mouton. The new managerial grid: strategic new insights into a proven system for increasing organization productivity and individual effectiveness, plus a revealing examination of how your managerial style can affect your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M]. Gulf Pub. Co., Book Division, 1978.

[2]Robert Rogers Blake, Jane Srygley Mouton. The managerial grid III: a new look at the classic that has boosted productivity and profits for thousands of corporations worldwide[M]. Gulf Pub. Co., Book Division, 1985.

[3]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

[4]王振国,等.基于管理方格理论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1(11):76-79.

职业教育市场前景篇6

为进一步探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职教如何开拓就业市场以及教学改革的理念、方法给予指导,由*教育报刊社主办,*省教育厅职成处、*省教育厅职社处、*省教育厅职成处、黑龙江教育厅职成处、山东省教育厅职成处、海南省教育厅职成处协办的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峰论坛定于2009年5月13—15日在*举办。论坛将通过教育部领导和职教专家的报告,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对职教如何开拓就业市场以及教学改革的理念、方法给与指导,并通过优秀职业院校开拓就业市场办学成果的展示与经验介绍,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启迪。

一、会议主题、宗旨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加强办学服务,扩大就业市场。传递先进办学理念,展示优秀办学成果,提供高端研讨平台,探索职教发展途径,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二、会议内容

1.高端对话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职业院校如何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市场,与教育部相关领导、职教专家和名校长面对面直接对话,解读政策、阐释理念,共同探讨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职业学校发展新途径。

2.案例分析职业院校的办学如何与经济有效结合,寻找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办学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知名职业院校的院校长和专家同台论道,案例分析,共同探索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与地方经济和谐发展新经验。

3.鲜活经验职业教育怎样发现经济短板,填补生产空白;如何利用资源优势,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成果,*、*、*、*、海南等地知名职业院校与代表们共同分享鲜活经验。

三、案例征集

为配合此次研讨会的召开,特向各职业院校院征集有关职业教育在面向就业市场、完善办学功能,开发生产新项目,创造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方面的理念、举措、经验和成果。主办单位将选出部分案例安排会议交流,编入会议资料,并由*教育报等媒体择优发表。

四、会议时间、地点

时间:2009年5月13—15日(5月13日全天报到)

地点:*瑞尔威连锁饭店

饭店地址:*市丰台区莲花池东路116—2号(*西站北广场东侧)。

五、参会人员

11中、36中、8中、20中、赵县二中、正定三中、行唐三中、平山古月中学、元氏高级职业中学、鹿泉职业中专高邑职教中心、赞皇职教中心以及20*年以来新任中职学校的校长参加会议;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自愿报名参加会议。

六、参会费用

会议费780元,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职业教育市场前景篇7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教育也得到大步发展,但同时多元素的影响造成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低,因此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必须要调整办学思路,全面开展创业教育,才能解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教育,用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提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就业质量,达到培养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业能力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目标,对推动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教育深入发展,具有高瞻性的意义。

二、转型期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现状分析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速度惊人,到目前为止在校学生达80万人,导致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需要就业,但是由于中国高校持续扩招、经济体制的转轨、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社会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引发的高职艺术院校的就业压力十分严峻,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根据广州媒体报道,近年来广州美术学院高校就业率连续两年排名倒数第三。而通过分析这两年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发现,部分景观设计类毕业生主动创业,让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燃眉之急的有效途径。据统计,美国20%~30%的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但是国内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创业状况仍处于整体比例较低、急需突破发展的阶段。

1.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对创业认识不够。

Schum-peter认为,创业指对企业组织实行新组合、新产品、新服务、新原材料来源、新生产方法、新市场和新的组织形式的措施。而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通常的短暂性的接单、培训、家庭作坊式等不能算真正的创业。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因为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又能帮助其他人就业。并且创业要基于创新的基础上才能释放出潜力。

2.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心理、能力、性格等主观因素不够。

主要体现在:缺乏创业心理准备,对创业的艰难性和风险性认识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欠缺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与创业相关的注册、管理、营销、融资等各方面知识不足;艺术类学生的性格比如与团队协调合作能力,以及缺乏资金、缺乏市场经验等因素也制约着创业的成功。

3.政府和高校的支持工作没有做到位。

创业方面,政府的政策还不到位,没有特别完善的政策系统做支撑,比如提供相应的资金或者免税政策等措施;同时市场环境也不是很充分。而且高校的引导教育不足,创业教育的实施目前还停留在文件层面,很少有学校鼓励且帮助毕业生进行创业。学校的创业也只是停留在口号方面。尽管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创业已有一段时间,但发展速度之慢,对经济的提高没有什么作用。

三、开展高职艺术设计学生创业教育

在越来越多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问题的时候,必须改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传统的就业理念,从加强创业教育开始,引导和扶持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行为。在教育中转变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践探索构建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提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率,通过培养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

1.创业教育目标。

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以如何提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为目的,将当今社会需求和未来社会发展对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基本素养进行分析,对毕业生就业指导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采取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方式,对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自主创业进行引导和扶持。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式教学、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等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最终达到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目标。

2.创业教育开展的内容。

首先,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规律,发现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专业的创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为线索,在分析、比较、总结国内外职业艺术景观设计创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经验后,获得具有中国特色、本土化的就业与创业教育教改成果。其次,在教学中重点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意志品质、进取心和求知欲、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进行培养,建立具有促进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以及提升创业能力的教育课程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努力使学生具有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与岗位要求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3.创业教育开展的思路。

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如培养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加强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能;营建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真实职业的环境与平台,掌握学生的职业能力;指导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创业的计划与行为,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等。要不断开拓与优化创业教育的开展思路,全方位地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具备多项创业素质,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

4.创业教育实施方法。

在教学中开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提升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教育的实践模式。以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为导向,对专业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创新。加强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建设策略的研究,包括校园精神、物质层面的职业素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育人条件下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建设的探讨。如在教学中可开设系列类似创业心理学、企业管理、公司运作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提升创业素质与能力的需要。以企业真实设计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市场、企业、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场,“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实训室”三位一体的教学链的有效途径,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课赛结合、以赛促教、课程对接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以全面提升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为导向,创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四、特色与创新

1.从传统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教学模式中突围,探索以就业与创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变“传统模拟设计课题”为“真实的企业设计项目”,提高学生高职艺术景观设计创新技能;变“传统毕业设计实习”为“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提高高职景观设计学生的职业技能;变“传统学校教学场所”为“行业、企业、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场,引导学生进入未来的职业场;变“传统教学环节”为“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实训室”三位一体的教学链,通过教、学、做形成职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

2.校企双师指导,以企业项目设计为载体的“项目参与式”创业教学方法的探索。

目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几乎都存在工作过程中技能不过关、不能适应工作环境的情况。为了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与企业应进行实际项目及工学结合市场化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学校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共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突出教学成果,提升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这样,学生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同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在工作过程中一定可以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3.确立以就业与创业为导向和核心的设计师职业素能,提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应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以提高设计师职业素能为目标,将其内化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类学生职业素能教育过程中,找到职业素能教育教学和社会相结合的切入点,为创业带动就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范本。

4.形成一个全面强化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毕业设计,整合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创业融入学生的毕业设计之中,实现两者的结合,从而创新基于就业与创业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以期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五、结语

职业教育市场前景篇8

(一)提高旅游教育水平

作为新兴的经济大国,中国之迅速崛起令世界瞩目。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才的实力作为支撑,培养人才的大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和总理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要聚焦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紧密结合教育实际,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和国际化水平。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如果想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化的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必须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创新学生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959所,在校生49.4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873所,在校学生27.72万人。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1832所,在校学生为77.16万人。旅游教育改革将直接影响到七十多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未来发展。

(二)促进旅游行业发展

2012年,我国国际旅游支出高达1020亿美元,约占全球出境游消费总额的9.5%,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消费国。同时,我国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7.7百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目的地。此外,我国拥有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国内旅游人次高达29.6亿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高达2.27万亿元。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旅游中心逐步转向亚太地区,国际知名旅游企业将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国内旅游人才竞争日趋加剧。因此,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将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旅游教育只有与国际接轨,站在全球的高度,厚积薄发,兼收并蓄,才能培养出旅游行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从而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

二、国际化背景下旅游教育存在问题

作为国际化人才,应该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适应国际市场,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对比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国高职院校在旅游教育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目标滞后

国际化的背景要求旅游教育必须放眼全球,从观念上和行为上真切落实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尽快与国际旅游教育接轨,更新旅游教育理念,用国际视野来审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但是现在我国旅游教育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愿景,缺乏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和服务社会;缺乏对于国际上人才市场需求的关注,缺少国际化发展及国际范围就业的理念;从而导致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学生就业流失率高。

(二)课程设置宽泛

国际化背景下的旅游专业人才,要具有国际视野,掌握旅游从业经验,具有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现在我国高职课程设置过于宽泛,专业方向不突出,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既缺少扎实而深厚的本国知识基础,又缺少国际化交流合作能力的训练。与国外课程对比,旅游管理专业在管理学、经济学等理论性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上与国际接轨较为全面,但是在一些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建设方面与国外高职院校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教学内容也未能与时俱进。双语课程教学中过于偏重词汇以及阅读能力的训练,专业知识探究、分析深度不够。

(三)教学方法单一

知识经济时代,大量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教学方法纷繁多样。但是现在一些旅游教学中依然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思维方法、人生态度疏于点拨,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协作能力。学习效果考核普遍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缺乏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体验的感知效果和实际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学生在观察判断、沟通和创新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所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系统性强,但是缺乏灵活应变能力,难以适应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四)质量保障缺失

国际化背景下,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化旅游产业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符合国际企业准入资质,满足国际人才标准的高技能人才。但是现在我国旅游教育院校各自为政,缺乏严格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督机制。学生只要入校,基本都能毕业。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国际、国家视野的监督和检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也大多流于形式,含金量低,最终导致毕业生缺乏进入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实力。

(五)师资经验不足

国际化背景下,教师要以国际化视野熟悉本学科、本专业国际发展的前沿问题。但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入职限制较多,高职教师主要包括两部分:年长者专业知识强,但是外语不好,对于国际前沿知识不感兴趣;年轻人大多数是研究生以上学历毕业,虽然外语基础好,但是专业知识不足,思考深度不够。教师缺乏国际化、跨文化和全球化观念,难以站在全球的舞台思考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问题。教学主要以学院教师为主,缺乏对于旅游业界精英的引入机制。

三、国际化背景下旅游教育改革建议

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立足于国际舞台上,更新教育理念,用国际标准审视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国际化的背景下进行教育改革。

(一)培养目标国际化

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改革,首先要以各种方式熟悉国内外旅游教育研究的现状,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国际化。康乃尔酒店管理学院将自己的使命确定为:塑造全球接待业管理知识库。酒店学院以构建和规划全球酒店行业知识库为使命,以培养学生成为酒店业领袖为目标。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得酒店学院能够在当前变革的环境中占领竞争的制高点。我国高职院校旅游教育要明确旅游行业市场需求,在对于国内外相近专业确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明确定位,对于学生的行业观念、专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有明确的规格标准,培养敢于创新、锐意进取的跨国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围绕专业发展目标,有选择地进行国际合作,开辟国际市场。借助国际酒店或者其他平台,给予学生在境外顶岗实习的机会,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国际化酒店工作经验,强化学生外语能力,提升其国际意识。

(二)教学内容专业化

课程是教育的主要载体,课程国际化是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旅游高职教育想要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根据国际旅游行业需求,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完善现有的知识结构。首先,对比国际高职院校同一专业所开设课程,比较优化现有的课程结构,利用国际网络平台,共享国际信息资源。兼收并蓄,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设计开设课程,从而使学生既掌握同一专业国际化的同一标准,又能够根据国情具有个性特征。日本旅游高等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就增设了国际合作旅游开发、外国地志、各国语言与文化、比较文化论等国际化教育课程,可以学习借鉴。第二,部分课程进行双语教学,从而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外语能力。从应用的角度加入专业内容,强化听说,以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求。第三,实现高职教学内容的国际化,可以和万豪等就等管理集团合作,与其共同开发旅游方面课程,同时引入相关国际原版教材,通过选用或改编,以满足旅游高职教学的现实需要。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以国际化背景为依托,旅游教育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教学方法,如“3P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国际案例教学法”等。采用国际案例,进行专题研究,以团体和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推进体验式教学,以情景模拟为基础,重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互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追踪和研究学科热点及前沿问题,使学生学会面对复杂的环境具有敏锐的专业意识。同时,借助于互联网,基于E-Learning环境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师事先设计好教学过程,利用专题学习网站提供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相关图文、视频,尤其推荐网易公开课程中相关国际专题,要求学生完成相应任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升其专业能力。

(四)质量保障标准化

优秀的教学质量需要一套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为依托。国际化背景下,旅游专业要借鉴其他国家、其他专业先进经验,建立专业化的质量保障体系。引入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教学质量评价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选择专业化的评估团队,专家队伍既有来自高校的各位专家,又有来自不同行业的代表;定期与不定期评估相结合,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旅游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要与国际接轨,结合国际旅游行业技术标准制订课程标准,从而指导和监督教学质量。

(五)师资培养全球化

职业教育市场前景篇9

中职美术教育在全封闭的课堂教育中开展将严重脱离生产实践,使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与企业要求脱节,只有随时掌握市场动态,获悉专业发展前沿技术,与企业生产实践实时结合,才能充分保证中职生学到新鲜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实现毕业生到合格劳动者的无缝对接,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的要求。

二、中职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特点

1.实践性中职美术由于与职业和专业的紧密结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中职美术已突破传统的美术画图和作品欣赏的基本能力要求,往往涉及生产设计、实践制作、创造创新等具有相当能动性的高要求环节,这就必然要求中职美术教育过程中增加实践性环节,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将教学活动延伸到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去。

2.开放性实践技能产生于生产实践而不是书本或课堂,中职美术教育走出学校教育的狭义范畴,投身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去,形成一个开放性的教育氛围。学生充分接触社会生产的各个层面,体验自然和生活激发灵感,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交流新思想,发现新事物。

3.自主性中职美术教育生活化淡化了教师一统课堂的教学地位,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接触社会生活,自主参与生产实践,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有利于培养自主创造与创新的能力。

三、中职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中职美术教育生活化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情境化、教学成果市场化、教学评价情景化。

1.教学内容生活化中职美术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于传统的中小学美术当中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意识的锻炼,由于中职学校的专业特点,美术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新兴专业对美术的技能、技法要求,一般中职学校在美术教育过程中仍沿用传统的中小学美术通用教材。学校要适时开发结合市场需求的、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校本美术教材,重视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到广大的社会生活和企业车间中去寻找切合的教学内容。

2.教学过程情境化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强化生活、生产与中职美术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到野外、制作车间、展览馆等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生产的全过程,在真实的创作情境中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要与教育内容紧密结合,要有助于唤起学生对美的体验。

3.教学评价情景化情景化评价就是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之中,通过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对学生的智能倾向和水平作出评估。教师要积极创设生活场景,把评价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开放性的场景有利于学生的选择和发挥。情景化评价要求记录学生艺术表现或创作的历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作品中的流露,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成果市场化学以致用是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学生的作品或成果如果仅仅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资料,无疑会大大扼杀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中等职业学校要紧密联系企业、市场,将一些有市场应用价值的学生作品或成果及时投放到生产应用过程中去。比如可以设立画展开展义卖,组织学生参与广告制作与设计,与动漫公司合作制作动画等,当学生的学习和劳动成果取得应有的社会价值和认可之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将会大大提高。

职业教育市场前景篇10

[关键词]旅游院校;托管景区;管理模式

旅游是一项高层次的文化消费行为。旅游在我国内地起步较晚,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在于内地经济发展从横向上来说相对落后,全国居民整体消费水平相应偏低,再加上GDP指挥棒的鞭策,所以政府对旅游行业的主导性也就不够明显。还有就是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化水平相应不高,这些都客观上决定了旅游行业在全国整体行业的比较中显得有些滞后。近十年来尽管旅游业的发展保持了较高的增量,但是,由于起点很低基础薄弱,其发展水平也就不言而喻。而行业的迟滞直接影响着为本行业人才的培养,旅游教育领域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内地也是刚刚迈出了探索性的步伐,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教育理论和序列定位。

这样,旅游高职教育要想走出去,形成自我的品牌优势并赢得行业的认可很是不容易。学校的发展相应就会面临专项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积极灵活的实习就业机会,教师缺乏一线管理的实践经验。没有国家相应政策的专项扶持等情况。在这样一个职业发展背景和教育发展背景下,旅游高职院校走出去,自己探索一条较深职业背景和培养优秀学生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我院正是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当然,作为第一位吃螃蟹的人,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可预见,但是经过这种自加压力式的痛苦历练,教师得到了景区管理的一线经验,学生得到了专门职场氛围熏陶,高职教育的就业目标也就随之实现。

一、旅游院校推出托管景区教育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从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全省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以文物古迹资源见长。而旅游资源大省却并未转化为旅游产业强省,除了政策和历史的原因外,其旅游资源的吸引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想把丰富的旅游资源地变为熙熙攘攘的旅游目的地,不可能脱离全国旅游客源的有序流动。从国家倡导支持的第一个旅游黄金周至今,是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的成型阶段。初级旅游消费者产生后,首选的旅游目的地是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资源旅游地,这样山西省也就很难成为这一阶段旅游者下意识首选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的不发达和旅游基论文础设施的相对落后,直接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升级和优化,也间接影响到旅游教育行业就业岗位的设置。另一方面,全省旅游教育鱼龙混杂,竞争异常激烈。全省旅游院校以及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达70余家,与我院具有同等学历层次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旅游院校有两家,老牌本科院校开设旅游系、旅游专业的有5家等等,这仅仅是粗略统计,但是已经充分说明了竞争的严峻态势。那么,从我院自身看,尽管在全省旅游办学最早,积累了一定的旅游办学经验,但是和全国高职院校一样,高职序列办学经验仍显不足。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只有主动把自己放到行业和产业的风口浪尖,在工作和管理一线让教师获取经验,让学生熟悉职场氛围,才能培养出具备一流旅游产业技能的高素质优秀毕业生。

二、为何选择榆次后沟作为托管景区

旅游高职院校全方位托管旅游景区在全国是首例。走出去显然也是一种尝试,但是,又不能够走得太远。距离近便于学校成为景区管理中人力财力物力的补给站。显然也不可能选择一所享有声誉的品牌景点,因为如果那样师生很难找到广大的发挥空间,而且品牌景点也绝不允许我们去尝试。学院锁定榆次后沟的优势在于:政策上,榆次区政府在做大旅游产业上亮出了打造“一山一城一村一院”的大手笔。紧靠晋商故里,与周边景点容易形成景区集群,便于借助晋商品牌打造后沟品牌;并且后沟的民风民俗建筑特征浓缩了黄土高原偏远农村的特质,可以从此特征抽象提练出黄土高原的旅游亮点。后沟居民现在仍然是散居于景区,便于我们挖掘后沟景区的人文素材。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后沟景区存在的一些先天不足:作为黄土高原的古村落,缺水限制了景区自然景观的品味。后沟离榆次中心区约30公里,离常家庄园、榆次老城及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约25公里,其间没有高等级旅游公路相连,要想与这几处景区联合创立品牌,基础设施显得有些不足。后沟景区内各景点属于散落布局性,景观的整体感较差。

三、后沟景区的发展定位

山西是晋商故里,尽管这一段历史和山西久远的文化相比显得有些单薄,但是,作为旅游品牌,这样的一段历史更能代表山西的人文发展脉络。后沟作为我国北方农耕文化的缩影,显然与晋商品牌一脉相承,可以作为晋商专线旅游品牌的辅助资源,也能够成为晋商文化专线的重要补充。全方位发掘这个小山村作为晋商故里的历史必然和深刻内涵,将其打造成黄土高原农耕文化旅游的样板景区,与榆次乌金山景区一体化发展,实现自然旅游景区和人文旅游景区吸引力互相配合。客源市场瞄准了晋中市周边,特别是太原和晋中两市居民的短期节假日观光市场和周末近距离休闲市场。具体来讲,应从广告宣传和市场拓展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后沟景区属于中小型旅游景区,其除了完成旅游产业创业功能外,还担负农村社会服务功能。创业功能可以使用社会游动自由资金,但是,后沟的发展前景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吸引这些资金。不仅如此,景区有限的收入还需要照顾到当地居民的利益。这样,景区的投资能力极为有限,不可能通过大鸣大放的媒体广告效应将景区的形象推向广阔的市场,只能把有限的资金合理配置,逐渐稳步培养后沟景区良好的品牌形象。首先需要重视区域广告宣传。后沟景区的主要客源应定位在省府太原经济圈辐射范围内的人群。

因此,在广告宣传方式上,使用区域性广告媒体显得尤为必要。太原市目前正在打造现代宜居文化名城,晋中市榆次区目前正在努力实现与省府的同城一体化发展,两市的文化宣传和挖掘离不开地方或行业杂志报刊;后沟景区可以借此东风靠此渠道。一方面,行业杂志相对于大众媒体来说,广告宣传费用相对较低,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行业杂志将景区信息免费投递到旅行社、高档写字楼、住宅小区、酒吧等具有一定消费水准的准客户群手中;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两市街道规范化展示灯箱、车体广告、候车亭广告等载体,将杂志的窄众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能在区域品牌宣传上,展现强劲优势。广告品牌形象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培育过程,因此,在品牌形象的宣传上,应做好系统性、阶段性的广告宣传规划,不能一蹴而就。市场拓展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后沟景区作为一座中小型景区,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

后沟景区的市场目标群主要需要在如下几个客源市场下功夫。首先是旅行社,特别是连锁和联盟形式的旅行社是后沟景区主要的客户来源。要做好与旅行社合作渠道和模式的建设,探索一条对方有利我方薄利的利益驱动机制。先把注意力集中在旅行社带来的客源增量对景区的认可度和兴奋点上,迅速发掘出本景区的魅力点和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