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科普知识十篇

时间:2023-10-25 17:23:30

残疾人科普知识

残疾人科普知识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从无到有,到目前为止,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从1985年第一所残疾人高等院校的成立到现在数十所残疾人高等院校,残疾人高等教育正蓬勃发展,为我国残疾人高层次教育、就业、整体素质提高及残疾人自身励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残疾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制度是否真正具有优越性的体现,是否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道德与社会良知的体现。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弱势群体全力关爱的表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以“人为本、实现教育公平、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视角,提出了“重视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这些表明,党和政府一直关注我国残疾人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未来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将越来越会得到重视。

1 问题提出

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其综合实力体现在教育、科研及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势上。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办学历史相对较短,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规模范围较小,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无论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设施条件、专业建设及教学课程模式都有很大的差别。因为,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残疾学生,其生理特征决定了其接受教育条件的艰难性与自身付出程度的刻苦性。据200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残疾人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主要是肢残、聋、盲学生,其中肢残生约占残疾大学生的70%,肢残生主要集中在一些普通高校学习;而盲、聋学生约占残疾大学生的30%,盲、聋学生大多数集中在普通高校内部独立设置的特教学院(系、专业)中学习,他们多数是学习困难较大的盲、聋大学生。无论残肢学生,还是盲聋学生,他们学习的身体、生理、心里、方法及生活习惯都与身体健全的大学生有很多的差异,需要克服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而面对如此一群自强不息的残疾大学生,作为残疾人教育服务的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除了特殊的教学设备、教学设施及各种教学硬件外,最重要的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残疾人高等教育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教师队伍有着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残疾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更好的实现发展目标,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虽然20多年来,中国残疾人高校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教师队伍,但从数量、质量上都远远不够,还不能满足和适应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目前,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现状:以接受残疾人大学生的高校中,绝大多数残疾学生的任课教师没有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特殊教育教师在数量上严重缺乏,在质量上无法保证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长期以来对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关注较少,因此,我国残疾人教育研究多集中在对中、小学残疾人教育的教师研究,而对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的研究相对薄弱。从目前的文献检索看,对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多是论述教师队伍现状和存在问题,但较少对存在的问题系统地提出解决思路,目前尚未检索到对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由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人越来越多,而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本文以系统论作为研究视角,对我国目前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优化策略,期望能对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促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本研究所指的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限定在独立设置特教学院(系、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承担全日制聋、盲大学生教育教学任务的在职的专职教师。

2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现状

笔者对我国目前独立设置特教学院(系、专业)的高等院校专职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向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南京金陵科技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系等9所高等院校发放了教师队伍学历、职称、年龄等情况的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2.1 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学历结构尚需提升

在独立设置特教学院(系、专业)高等院校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5.7%,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49.1%,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41.46%。从统计数据上看,现有的学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尚能满足目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但与国内其他普通高校和国外同类高校相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学历结构是教师队伍在基础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方面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看,让所有人都能够平等接受适合其独特需要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提升特殊教育教师学历是必须的要求。

2.1.2 职称结构亟待调整

专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教师比例为34.35%,具有中级职务教师比例为55.65%。很明显,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在职称方面还有处于偏低水平。一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的水平是制约其向高层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偏低无法发挥学术骨干等带头人的激励和辐射功能,必然会成为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2.1.3 年龄结构尚需优化

专职教师中年龄在3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9.57%,35―45岁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00%。青年教师存量和比例偏高,而中年教师存量不足,难以形成老中青均匀分布的教学和科研梯队。

2.2 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能力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从知识结构看,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专职教师主要问题是特殊教育知识方面严重欠缺。综合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情况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整体学历层次与年龄水平呈现反向趋势,这种现象表明特教院校的教师多数经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很快步上讲台。同时,经统计,专职教师中在职前接受过特教培训的教师比例仅占14.35%,至今 仍有35.22%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特教的相关培训。这两个因素综合起来就说明教师在特教知识和特教教学经历方面同样存在着欠缺。

2.2.2 从能力素质结构看,教师在实践教学经历方面有很大欠缺。如前所述,教师来源单一,大多数都是从学校门到学校门,缺少相关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实践应用能力较低,进而造成残疾大学生在社会就业岗位中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较低。其次,教师特殊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方面上存在着欠缺。由于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当前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却面临一系列的困境:专业课与特殊教育教法结合困难,研究能力欠缺。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虽然针对残疾学生的特点有一些调整,但大部分仍沿用学科型教育和健全人教育的策略。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大部分教师在用手语、盲文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以外,其他方面基本上与健全人的教学一样,并没有根据残疾学生生理特点造成的学习障碍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生理补偿能力、动手能力的情况,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和研究,不能从根本上适应残疾人的需要,进而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此外,由于残疾学生身心发展上的特征和特殊教育需要,对特教教师思想道德品质提出的职业道德要求更为严格。但目前特教院校教师队伍呈现年青化趋势,同时职前接受过特教培训的教师又不足半数,因而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在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观念方面的建设还是当前比较迫切的任务之一。

3 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3.1 基于系统理论的教师队伍建设理念

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创立了系统论。系统论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研究某个系统的一般模式和结构规律,研究该系统各个部分具有的共同特征。系统通常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为实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具体来讲,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从而在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形成一定的结构。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以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以系统论视角来看,教师队伍是一个系统。对于教师队伍这个系统来说,教师队伍结构很重要。系统的整体功能并不等于它的各个组成功能的总和,整体大于各部分的总和,它具有各个组成部分单独存在时并不具备的功能。要使高校教师系统发挥其最理想的作用,就必须对其构成要素加以适当的控制和安排,使其以合理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协调合作并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与否是衡量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重要体现,是形成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重要条件。结构的优化是教师队伍优化的主要途径。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其教育目标、专业要求及人才培养体系架构与普通高校没有差别,其区别在于培养对象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要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同时也要融于普通高等教育中。如果我们把残疾人高等教育看作是一个系统,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则属于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必须按照系统整体需要进行运作。由此可见,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必须同时具备“高校教师”和“残疾人高等教育”两个方面的要素特征。即在队伍整体结构方面要遵循普通高等教育对教师队伍的共性要求;在教师个体素质方面又要符合残疾人高等教育对教师队伍的特殊性(简称:特性)要求。这里所涉及的“教师个体素质”是指从在微观层面上看,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教师所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二个方面缺一不可,且要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和教师个人素质决定着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性能与学校办学质量,是衡量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

3.2 基于系统理论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

3.2.1 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应符合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

残疾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其本质是“高等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为“高层次人才”。因此,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首先要达到普通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结构的目标要求,如: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等,这是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所必需的共性要求,也是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离开了普通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结构的目标要求,就无法保证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同时,由于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多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师队伍整体结构要素还应进一步拓展,即经历结构、应用能力结构和组成结构。经历结构扩展了一般性结构中学缘结构的内涵,该结构要素强调将“具有相关学科行业企业实践经历”作为专业教师的入职条件;应用能力结构要素强调专业实践能力是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组成结构要素强调兼职教师的作用与来源,兼职教师更强调来自于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技术骨干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2.2 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的个体素质结构应符合培养对象的特性要求

残疾人高等教育培养对象的特殊性要求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特殊素质才能够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

(1)知识结构

残疾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与特殊教育相融合的过程。首先,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是要将残疾学生培养成为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这个基本定位要求教师应具备“所从事学科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育学科知识”,以帮助教师在掌握一般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解决教育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这也是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第二,据调查,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残疾学生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岗位的核心技能方面。残疾大学生是否掌握了岗位的核心技能是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重要指标。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本身应具备相应的岗位核心技能。第三,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为残疾学生,他们与普通高等教育中身心健全的学生相比,生理和心理特点存在着差别,同时残疾学生因残疾类型不同在心理和认知方面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导致培养过程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就要求教师除应具备上述知识外,还应该掌握关于残疾学生心理、医学、康复、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对残疾学生身心缺陷进行诊断、评估及教育、康复等更为综合化、个性化和精细化的特殊教育知识,以帮助教师在面对特殊教育对象时,解决教育教学中“怎么教”的问题。基于上述分析和认识,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应 该具有“所从事学科专业-职业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知识”的复合知识结构。

(2)能力结构

首先,从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主流应该是就业教育,目前残疾人高等院校中多数残疾学生接受高职教育。因此,其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途径都应突出职业性和技术性,这就要求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应该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本行业的实践应用能力。其次,对于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而言,除具备基本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运用教学媒体和信息化技术、教学评估和常规的教学研究能力外,还应该具备满足课堂上学生特殊需要的教学和研究能力,包括认识和了解残疾学生身心特点的方法;在评估、了解学生基础上,运用手语、盲文技能、计算机以及生动的语言表达等手段设计、创建教与学的环境并善于灵活依据实际、变通地利用环境及辅助技术对残疾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以及关于特殊教育理念、特殊语言等教学研究能力,才能有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2.3 职业道德素质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一项崇高但又复杂的育人事业,因此,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教师应有的共性职业道德,还要形成体现特殊教育特性的“以爱、奉献为核心,以教育公平公正等教育观念为导向”的职业操守。

综上所述,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一个目标,两个标准。一个目标是指教师整体结构与个体能力素质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最终能够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提升;两个标准是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既要符合普通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共性标准要求,同时又要符合残疾学生培养过程中所产生的对教师能力素质的特性标准要求。

3.3 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综合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运用系统理论,提出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策略,它为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队伍健康发展,真正促进特殊教育学科专业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3.3.1 坚持整体性观点,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与个体能力素质共同优化

整体性是系统原理的核心,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系统时,必须从整体出发,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中探求系统整体的本质和规律。把这个原理应用到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优化上,就要求我们必须将教师的整体结构优化和教师个体能力素质优化综合考虑,使之能够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应。

一方面建立人才引进的导向机制,积极引进残疾人高等教育所需的具备高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双重知识背景的学科专业人才,尤其是要补充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教师,这是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的直接而有效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是健全现有教师培养和培训机制,在鼓励教师提升原有普通高等教育学历层次的基础上,在职攻读特殊教育专业学位或参加特殊教育国内外访问学者项目等,补充特殊教育的知识、技能和分门别类的特殊教育能力。通过这种“提升增量结构”和“完善存量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在优化教师队伍学历、职称、年龄等整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师个体能力素质,进而真正促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3.3.2 坚持层次性观点,重点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青年教师结构优化和能力素质提升

任何较为复杂的系统都有一定的层次结构,系统的运动能否有效,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分清层次。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也应遵循系统理论的层次性原则,应有层次、有重点的进行队伍优化。从上述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青年教师比例过高,且这些青年教师普遍缺乏特教背景知识和教学经验,特殊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相对薄弱。因此,我们在坚持教师整体队伍优化的基础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队伍的重点任务。

(1)实施“双导师”制度。鉴于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需要,对于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职前培训的青年教师而言,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完全胜任相应的教学工作。因此,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应建立“双导师制度”,为青年教师配备一名相关学科专业导师和一名特殊教育教学方面的导师,在“双导师”的传、帮、带作用下,青年教师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所从事学科专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学会特殊教育方面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方法,避免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让青年教师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真正提高自己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学能力。同时,通过双导师制,还可以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青年教师为献身特殊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勤奋好学与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治学严谨与执教认真的科学精神。

(2)鼓励特殊教育教师在职提高。为完善青年教师特殊教育的教学和研究能力,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应鼓励青年教师通过攻读学位、短期培训、访问讲学等方式,不断学习特殊教育相关专业知识和提高特殊教育教学技能并支持教师积极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研究。同时,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参加本行业的实践活动,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当然,对于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青年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的要求也是有所区别,这样才能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层次性、实用性。

3.3.3 坚持相关性观点,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系统原理的相关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考察系统时,必须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要考察系统内部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又要考察系统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在优化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结构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师队伍结构要素与教师队伍所处的外部环境之间的相关相互协调,促其产生合力,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发展的外部环境。,

残疾人科普知识篇2

关键词:残疾大学生;普通高校;融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残联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录取残疾学生的数量处于稳步上升状态。2008年高考共录取7305残疾学生,其中6273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2014年录取9542名残疾学生,其中7864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比2008年增长了23.7%。虽然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的招生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这些人在各自学校仍属于特殊个体,能否全面融入大学生活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大学乃至后续人生阶段的生活质量的高低。就当前情况看来,残疾大学生在与健全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存在诸多融合方面的困难,提升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的融合能力迫在眉睫。

二、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现有融合能力分析

1.学习方面的融合能力分析

从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储备看,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并没有根本性差别。但由于他们是特殊群体,而授课教师却是面向全体学生上课,出于课堂整体考虑,老师对他们的身体残疾情况基本没有给予特别照顾,甚至合班授课的老师都不知道他们的身体有残疾。因此,课堂上他们一般都是安静地听课或者低头看教材,很少参与课堂互动。此外,因为大学教师不需要坐班,基本是上完课就离开学校,所以课后学生也很难找到老师探讨专业知识上的难点,尤其是那些外聘的专业课老师更是如此。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如果对所学知识存在疑点,就只能是抓住课堂或者课间休息的时间向老师请教。实际上他们中的很多人对课堂上没有听清或者听懂的问题,宁可放弃也不愿与老师沟通。虽然在各科目的课程考核中,残疾大学生基本都能通过,但不乏有些知情老师给了“同情分”。

2.生活方面的融合能力分析

我国相当比例的高校在硬件设施上往往缺少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比如,一些宿舍楼和教学楼都是老旧建筑,在没有电梯的情况下肢体残疾的大学生上下楼极为不便;一些宿舍仍是公用卫生间,室内不设有浴室,肢体残疾的大学生如厕和洗澡也极为不便。

导致残疾大学生生活方面融合度差也存在人为原因,那就是一些“90后”普通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难以统一。作为身体健全的大学生,他们在道德认知上能够积极接纳身边的残疾同学,也认为应该多多关心和帮助残疾同学,但当外化为道德行为时,偶尔或者短期帮助可以,很少有人愿意长期去关心和照顾一个残疾同学。尤其是当他们被有些个性特别的残疾同学伤害时,他们通常会选择敬而远之。

3.沟通方面的融合能力分析

由于身体上存在缺陷,残疾人很容易产生自卑感。生活在健全人圈子中的残疾大学生更是如此,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另类或者低人一等,所以不敢、不愿与外界沟通交流。残疾人本身的焦虑心理也使得他们在与同学、老师联系交流时感到胆怯和被动,加之人际交往技能欠缺,残疾大学生在面对复杂的交往环境时也会因为无所适从而主动选择躲避。另外,生活在当代文明社会中的残疾大学生从小就被当作弱势人群,备受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关爱,这样的特殊待遇会使有些残疾大学生过分自我和依赖他人,由此出现的一些做法则会让一些热心帮助他们的同学感到厌烦。以上因素的恶性累加导致他们不能与舍友和班级同学乃至老师形成良好的关系,不会主动交朋友或者交不到知心朋友,难以真正融入大学生活之中。

4.心理调节能力分析

在普通高校中,残疾大学生是特殊的个体,相比身边的普通人,他们需要在心理上面对更多的压力和困扰,在自身缺陷和外部环境的双重限制下,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极为有限。第一,残疾大学生普遍具有极强的自卑焦虑心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残疾大学生与其他人交流不够主动和频繁,在同学和老师与他们主动交流不多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因为无法获得自信而感到苦闷、焦虑,甚至产生排斥外界的情绪。第二,残疾大学生的心理敏感度较高。残疾大学生对外界的人、事、物反应极为敏感,尤其是日常与他人接触时,对方的言辞举动只要涉及身体上的残缺,他们很可能产生诸如“我是残疾人,他们瞧不起我”等类似的想法,进而就会觉得其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因为害怕受歧视,他们更多地选择封闭自己,尽可能少与外界交往,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第三,残疾大学生的心理负担超重。残疾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与普通大学生无异,但残疾的身体时常让他们发现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对于理想的迷茫和对未来的焦虑常常让他们产生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负性情绪的积聚对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提出了挑战。

三、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融合能力提升途径

社会的进步使残疾人有机会能够与健全的普通人共同在普通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但残疾大学生在普通高校仍处于边缘化的状态,长期低水平的融合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大学乃至未来的生活。如何解决残疾大学生融合能力不足问题,使其能够真正融入高校生活,能在普通高校正常学习和生活,是教育公平和人文关怀的必然要求。依据前文对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融合能力的分析,加大对他们的社会支持是提升其融合能力的必由之路。从社会行为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 。按照这个定义,在本研究中普通高校的残疾大学生作为社会弱者,成为社会支持的客体,社会支持的主体则是能够对残疾大学生实施支持的一定的社会网络,如家庭、学校、老师、同学等。

1.家庭的社会支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残疾大学生所在家庭是社会的特殊单位,同时,它作为残疾大学生的原生家庭,对他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首先家长要克服作为残疾孩子家长的羞愧、焦躁等负性情绪,用积极的态度正视子女的残疾,成为孩子积极面对困难的榜样。其次,家长不能因为子女身体上的残疾而降低对他们的期望或者溺爱他们,要与孩子经常交流,时刻通过外在表现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的精神成长,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最后,家长应该与学校和老师经常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积极与学校互动,配合学校做好他们的个e化辅导,根据各自子女的特点,引导他们在学校和老师的指引下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为残疾大学生融合能力的提升发挥基础性作用。

2.学校的社会支持

普通高校是残疾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载体,其最基本的职能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习资源。针对残疾大学生这一校园里的特殊群体,学校应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注。第一,为残疾大学生提供宽容的校园的人文环境,教学、生活、文体等各项设施的配置上应更多地考虑并满足他们的需要,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无障碍的生活学习环境;在学费和生活费上,也应给予减免,或者为他们联系社会单位或人员进行对口资助,以减轻残疾家庭的负担,使他们不会因为经济压力过大增加心理负担。第二,为残疾大学生开展相应的专业课程调整、消极心理疏导、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有针对性的课程和活动,亦可利用校园网络等媒介向广大师生宣传现代文明社会应有的平等、参与、共享的残疾人观,加大对先进大学生特别是先进残疾大学生的宣传力度,增强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同。第三,学校应积极与外部环境联系对接,选择适合残疾大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得到社会锻炼;针对不同情况的残疾学生提供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在临近毕业时,积极为残疾大学毕业生联系就业单位,为品学兼优的残疾毕业生推荐就业单位等,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题。

3.老师的社会支持

作椴屑泊笱生知识的传授者和思想的引领者,高校教师应对身边残疾大学生提供足够的指导和支持。辅导员是残疾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老师,也是对他们了解最多的老师,应对自己班级的残疾大学生大学期间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和指导,首先,要多与残疾大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其次,辅导员还要多与任课教师沟通,把残疾学生的情况介绍给任课教师;最后,辅导员老师还要组织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尽可能为残疾学生创造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关注残疾学生,调动他们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后与他们交朋友,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应该为每一个残疾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熟知他们的情况,随时为残疾学生提供个体咨询服务,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他们走出生理残疾的阴影,强化他们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情绪面对生活、学习和未来的工作。

4.同学的社会支持

宿舍同学、班级同学以及残疾大学生所在院校的其他健全同学是能够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最为庞大的群体。学校及老师应加强对残疾大学生周围的健全同学的思想教育,鼓励他们将“应该同情和帮助残疾同学”这种道德意识外化为关心和帮助他们的道德行为。在校园里,健全同学可以组建残疾同学帮带志愿者协会,以帮带小组的形式为残疾大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在学习上帮助残疾同学释疑解惑,带残疾同学一起参加实习实践;在生活上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带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丰富残疾同学的日常生活,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事实上,帮带的过程也是一个互相提升的过程,不但残疾大学生得到了帮助和提高,健全大学生也会在帮助残疾同学的同时受到他们的激励,使意志品质得到锻炼。

由家庭、学校、老师和同学这些残疾大学生最为熟识的人编织成社会支持网络,对残疾大学生提供社会支持,将大大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融合能力。与此同时,残疾大学生自身也要积极接纳上述网络所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树立自尊、自信、自立的信念,努力提高自己综合能力,为自己的未来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参考文献:

残疾人科普知识篇3

刘 颂(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曾凡林(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建立了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体系,与此同时,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工作也正式开启,并在随后的二十多年发展中取得了许多成就。

一、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特点和成就

综观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短暂的二十多年发展历程,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多样化的学前特殊教育办学主体

与中国基础特殊教育相似,我国学前特殊教育也呈现出办学主体多样化的特点。从机构所有权而言,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存在公办与民办两种类型,教育部门、卫生部门、民政部门、残疾人联合会均举办了公办的学前特殊教育机构。

此外,各地还有一些民办机构。这些机构或属于社会力量办学、或属于企业。不过,这些民办机构多集中在举办聋儿语训和孤独症的矫正方面,对弱智稍有涉及,在其他方面参与较少。

学前特殊教育主要面向聋儿,逐渐扩大到其他类型的特殊幼儿

因聋儿语训工作相对于其他类别的儿童的特殊教育起步较早,我国聋儿早期语训工作取得的成就最大。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统计公报,我国聋儿康复机构在“八五”至“十五”期间共完成23万名聋儿的听力语言训练,其中近20%的聋儿经训练后进入普通幼儿园或普通小学就读。

但是,与聋儿早期语训工作的规模与成就相比,弱智、自闭症、盲、肢残等其他类型的特殊幼儿早期教育工作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而其早期教育课程、教育方法等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特殊幼儿的安置形式以学前特殊教育机构与学前特殊班为主,学前融合教育正在起步。

目前,我国特殊幼儿的安置形式以隔离的学前教育机构或学前特殊班为主,包括特殊幼儿教育机构、聋儿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上述机构或班一般只招收特殊幼儿,特殊幼儿缺少与普通幼儿互动的时间、空间。同时,因缺乏政策鼓励、师资培养等现实原因,普通幼儿园接受特殊幼儿还处于零星的自发状态,有招收意愿的普通幼儿园数量少,对特殊幼儿的开放程度有限。近年来,学前融合教育在上海、北京等较发达地区开始了试点工作,并有一些成就。

二、目前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问题与挑战

与我国特殊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阶段的发展水平相比,学前特殊教育事业因起步稍晚,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1.学前特殊教育发展规模与质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目前,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教育对象以聋儿为主体,公办的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多限于城区特殊学校开设的学前班,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学前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不足,但在准入、资质、教育质量和安全等方面亟待加强监管,广大农村地区的特殊幼儿早期教育还处于空白状态。同时,已开展的学前特殊教育课程多以缺陷补偿为定向,而在促进特殊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妥善提供家庭及相关服务等方面还非常薄弱。与特殊幼儿家庭急切盼望获取有关学前特殊教育的信息、咨询、指导与入学资格的愿望相比,当前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发展规模与质量远远不能满足这些合理需求。

2.缺乏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性保障机制

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学前特殊教育政策法规,虽然《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提及了学前特殊教育的任务、实施机构的类型及分工,《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及“照顾残疾幼儿”,但却没有对教育政策法规对学前特殊教育的对象、政府职责、财政投入与条件保障、师资、教育机构、教育教学与质量评价等具体问题做出明确规定。相关政策法规对学前特殊教育规范的缺乏、零散、含混,既反映出当前对学前特殊教育重要地位认识的不足与偏差,同时也必将进一步导致在思想观念上和实际行动中对学前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是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发展规模与质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根本原因。

3.学前融合教育模式尚处试验阶段

学前融合教育是当今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主张由普通幼儿园提供特殊幼儿的早期教育,不仅创设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共同生活、学习的环境,而且为特殊幼儿制订个别化教育方案并提供教育教学。已有研究与实践证实,适宜的学前融合教育可有效促进特殊幼儿的社会化并融入普通儿童群体,同时促进普通儿童对特殊幼儿的接纳与理解,并在客观上提高幼儿教师对儿童个体差异的认识与指导。我国当前的学前融合教育还处于试验与起步阶段,一方面大多数普通幼儿园还未从意识、观念、知识、教育能力等方面充分做好接受特殊幼儿的准备,另一方面,学前融合教育的众多实际问题还有待继续深入认识与探讨,如融合教育的具体操作方式、行政管理、经费支持、普教教师与特殊教师的合作、特殊幼儿的社会交往指导、幼教教师的特殊教育培训,等等。认真思考与妥善解决上述有关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尽量避免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班级的“混读”现象,同时,也帮助我们积极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前融合教育模式。

4.学前特殊教育研究相对薄弱

近年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有关特殊幼儿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自闭症幼儿的认知特点与早期干预、聋儿语训的课程与教育教学、特殊幼儿早期教育现状调查等几个方面,但是,这些研究无论在广度与深度上仍与我国学前特殊教育事业对科学研究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这在客观上影响了学前教育实践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今后,应加大学前特殊教育研究的力度,从政策法规、各类特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尤其是0-3岁特殊婴幼儿)、特殊幼儿家庭、安置模式、课程与教育教学、幼小衔接、师资培养等多角度、多层次开展研究,同时增强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增强教育科学研究对学前教育实践领域的指导与支持作用。

5.各部门与各学科专业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

特殊幼儿的早期发现、早期评估和诊断、早期康复、早期教育及相关服务,离不开卫生、民政、残联、教育多个部门的分工与协作,也离不开医学、教育、社会、心理等多学科领域专业人员的沟通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特殊幼儿的发现、诊断、通报、登记、转介、康复、教育等服务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才能真正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早教育”的目标。例如,在聋儿的早期干预上,首先需要卫生医疗单位开展早期筛查,对于确诊的聋儿,残联和民政系统提供辅具、经费等资助,以协助聋儿尽早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电子耳蜗,然后转介聋儿到相应的学前特殊教育机构接受早期语言训练,并且聋儿在早期教育的过程中还可根据需要得到多学科专业团队的指导与服务。但是,我国当前相关部门在特殊幼儿的早期干预上有分工无合作的现象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特殊幼儿及其家庭难以获得及时支持与帮助,也降低了相关部门的早期干预工作的计划性与针对性。

6.学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尚显薄弱

学前特殊教育的师资工作只在少部分地区开展,只有极少数的师资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因此,亟需开展特殊教育的学前师资培训工作。

中国的基础特殊教育

刘全礼(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毛 伟(山东新泰特殊教育学校)

一、特点和成就

综观我国特殊教育尤其是基础特殊教育的过去与现在,大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

1.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完备

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尤其是近三十年的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完备。

首先,从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形式,即对特殊儿童的安置方式来看,我国有三种典型的特殊教育形式。

一是特殊教育学校,包括盲、聋、弱智学校,教育轻微违法、犯罪儿童的工读学校和培养各种特殊才能的超常儿童学校(如体操学校、杂技学校等)。就残疾儿童教育而言,特殊教育学校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教育形式。

二是特殊儿童班。这是附设在普通学校的招收特殊儿童并对其实施特殊教育的有别于普通班级的班级,目前这样的班级以智力落后班级、聋班级居多,也有一些超常儿童的班级附设在普通学校。

三是随班就读。就是一种特殊儿童在普通班级就读的教育形式,往往是在一个普通班级内安置一到三个特殊儿童,并使之接受特殊教育的形式。目前最流行的是在普通班级内安置盲、聋、弱智儿童。

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龙头、以特殊班为骨干、以大量的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体系。

其次,从儿童受教育的年龄来看,已经基本形成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和高等教育的教育体制。

一是我们普遍举办了以聋儿的听力语言训练为主体的聋儿的学前教育,并且还举办了以教育训练智力落后和孤独症儿童为主体的早期教育机构。

二是举办了包括盲、聋、弱智学校在内的九年一贯制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这是目前我国特殊教育的最主要的形式。

三是开设了包括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的特殊学校或大学的专门系科。如专门招收残疾人的特殊教育学院。

再次,从受教育儿童的类别来看,虽然不是所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都受到关注,但有关法规中的残疾儿童的类别基本上都成了教育的对象。

目前在校的学生既有盲、聋、智力落后儿童,也有肢体残疾、言语残疾以及精神病残疾等儿童,还有各种各样的超常儿童。

最后,从教科书来看,我们的特殊教育学校基本上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以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统编教科书为主体的教科书系统。

盲、聋、智力落后儿童学校各有适合自己特色的教科书系统。

2.办学主体呈现出多样化

我国的特殊教育的办学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首先,从所有制类别来看,既有国家政府举办的特殊教育(学校、机构),也有集体和个人举办的特殊教育(学校、机构),实现了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存的办学格局。

其次,从部门归属来看,既有教育部门举办的特殊教育(学校、机构),又有民政部门举办的机构,还有群众团体――主要是残疾人联合会系统举办的特殊教育(学校、机构)和工商部门管理的机构举办的特殊教育(学校、机构)。

尽管教育部门是办学的主体,但是,我国残联系统的听力语言训练机构、民政部门的福利院尤其是残联部门举办的机构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3.特殊教育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

尽管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法,但是,近年来我国的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

首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提出,国家社会要帮助安抚盲、聋、哑等残疾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其次,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的有关权利和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再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规也涉及到了残疾儿童的一系列的教育问题。

最后,我们还颁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对残疾人的教育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规定。

应该说,这些法律和法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残疾儿童教育的顺利实施。

二、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1.思想重视有待加强

相对特殊教育应有的地位而言,我们的重视程度还明显不够。

首先,政府的重视不够。这主要表现在教育主管部门或者教育主管官员的重视不够。我们国家有几千个县级单位,按照中央政府的有关规定,仅仅盲、聋、弱智学校就应该有近万所才是,但是截止到去年,我们仅有1600余所特殊教育学校。许多教育官员根本不知道特殊教育这个事情,也不想了解更不想推动特殊教育事业。

其次,是家长重视不够。许多残疾儿童的家长不愿意送孩子入学,看不到教育是使残疾儿童发展、生存、自食其力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手段,也是他们最基本的权利。

再次,是民众的重视不够。这固然和广大民众不了解特殊教育有关系,也和民众漠视弱势人群的存在有关系。

最后,是残疾儿童自身重视不够。由于身心的社会的等等各方面的原因,许多残疾儿童对自己上学并不积极。

2.入学率很不理想

入学率是反映教育发达与否的最明显的证据。按照教育部2006年教育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2006年全国在校残疾儿童36.29万人,这个数据与需要接受教育的残疾儿童数相差甚远。

按照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公布的数据,在8000余万可能的残疾人中,如果按照20%是需要接受基础教育的残疾儿童推算,当有1600万残疾儿童需要接受基础教育。实际上,加上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我国残疾儿童的实际入学率是非常低的。

在各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检查验收中,那些1%没有入学的儿童往往就是残疾儿童。

如果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准确,教育部公报的数据也准确,那么,残疾儿童的入学率问题确实是需要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了。

3.教育投入不足

教育投入明显不足并不仅仅是特殊教育的事情,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上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但是,综观我国的教育投入,以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最不理想,其中,又以特殊教育为最。

在许多县级特殊教育学校,不用说先进的教学仪器和手段没有配备,甚至连基本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料都缺乏。

例如,老师缺少教学参考资料,甚至缺少教材;学生没有起码的上课的器材,更不用说聋儿有适用的助听设备、盲生有适用的助视设备了。

4.法律建设亟需加强

尽管我国在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笔者曾经把我国的特殊教育的法规建设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八个方面:

一是法规不全。如上所述,尽管已经有了一些相应的法律条文和残疾儿童的教育有关系,但是,缺少更为详细的、具体的、操作性更强的法规。

二是特殊教育对象的法律术语不统一。例如,宪法和义务教育法等使用盲、聋、弱智等术语,而教育法和残疾人保障法等则使用残疾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等术语。这种术语的不一致在法律中出现是极为不应该的。

三是有些描述不科学。例如,聋哑和聋、哑是完全不同的对象,但在我国的有关法律中却不加区分地使用。这使得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受到挑战。

四是特殊教育对象的范围过于狭窄。义务教育法中涉及的对象基本上是盲、聋、弱智三类,残疾人保障法中基本上只涉及五类,大量存在于学校中的障碍儿童,如情绪行为异常儿童、孤独症儿童等则没有涉及。

五是法律条文或法与法之间存在矛盾。例如,宪法应该是根本大法,但是,其他法规并没有以宪法为基础展开有关内容,这些内容并不仅仅限于术语上。

六是有些内容没有涉及。这些没有涉及的内容并不仅仅是类别的问题,即并不仅仅是没有把那些该纳入的残疾儿童纳入,还包括其他一些内容。

例如,有关特殊教育教师的问题、就业问题、有关经费和设备的问题等。

七是执法不力。执法不力、执法不严并不仅仅是残疾人教育的问题,但在残疾人教育上更为突出,有法不依的现象更为严重。

八是法规之间存在条块分割现象。尽管法律都是国家制定的,但是不同的具体法律的制定者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制定者群体的利益,而未能完全体现良法的内蕴。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也涉及到残疾儿童问题,但是这部法律却限于孕期保健和检查,而对检查出的残疾儿童怎么做并不涉及。但是,对残疾儿童而言,早期干预、早期教育比任何阶段的干预效果都好。

5.教育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毫无疑问,我国目前的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水平是不理想的。

首先,在文化知识上,盲、聋等残疾学生的文化水平远远低于同龄儿童的文化水平。除去智力落后儿童,其他残疾儿童的文化水平应该与普通儿童大致相当。

其次,在思想认识上某些残疾儿童的认识水平也低于普通儿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聋哑人犯罪就从某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

最后,许多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并没有完成“读”的任务,而是随班就“混”。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整个特殊教育必须面临的重大问题。

三、发展方向与对策

我国特殊教育的问题是发展中问题,只要思想对路、方法合适、法律保障,解决这些问题指日可待。

1.特殊教育应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政府尤其是代表政府的官员应该首先对特殊教育有一些认识并在职权范围内重视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包括建立学校、修订法规等一系列措施。

其次,残疾儿童的家长、残疾儿童本人也应该重视特殊教育。

最后,各行各业、各色人等如企业、媒体、慈善家等也应该把一部分热情用于特殊教育。

2.制定完备的法律

要制定或修订并严格执行有关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

在制定或修订法规时应该本着制定良法的原则,特别注意下列三个方面:

一是消除法规之间的矛盾和不恰当的条文、术语。

这个问题应该是首要的问题。如果法律之间相互矛盾、术语不一,就很难说这个系统是个良性系统。

二是法律制定者要具备学科知识或能力。

当然,要所有的法律专家同时是某个学科(如智力落后教育学科)的专家是困难的,但是,我们的残疾儿童教育法规中出现的问题,恰恰是因为没有让学科专家很好参与带来的。

因此,在修订或制定相应法规时应该充分吸收学科专家的意见或让其充分参与,这样才能保证专门法的专门特点。

三是真正按照公平、合理、易于执行的原则修订相应法规。

毫无疑问,特定的法律制定者代表了一定利益集团的利益,但是,应该把这些利益纳入公平、合理的大框架下,消除利益集团不良的利益趋向。

3.加大投入

应该切实加强措施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比较,需要的投入更大。政府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各种措施,保障特殊教育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逐步完善教学的硬件系统,如教学设备、教科书和软件系统,如配备合格的师资等。

4.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育质量

在保证经费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研究,包括对残疾儿童身心特点的研究、师资培训特点的研究等,以提高整个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包括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思想素质和矫正不良行为。

其中,尤其需要关注的是解决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质量。

5.采用一票否决制,促进残疾儿童的入学率

在各种义务教育的检查验收等活动中,采用一票否决制,如果当地没有开展到位的特殊教育活动,或者残疾儿童的入学率达不到一定比例,就对其义务教育采取否决,不予验收,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中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

曲学利(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赵 斌(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萧 筱(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中国是教育大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尽管我们就有个别残疾人在普通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但是,为残疾人举办专门的高等特殊教育系、科或学院却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中叶,在山东率先开展了肢体残疾的专门系科教育,之后,各地开始举办专门的残疾人高等教育。

一、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纷纷举办残疾人的高等特殊教育的系、科,到目前为止,全国专门招收残疾人的高等特殊教育学院、系科或专门招收残疾人的大学有十余所,残疾人的类别涉及盲、聋、肢体残疾。

(一)目前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形式――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安置方式主要有四种:

1. 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残疾青年(其中大部分是肢体残疾和轻度的盲、聋青年),与健全学生共同进行专业学习(或叫高等教育随班就读)。2001年全国有2166名残疾学生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学习。

2. 普通高等学校建立特殊教育学院或开设特殊教育系和专业,采取单独考试单独录取的方式,主要专门招收盲、聋残疾青年学习各种专业。这是一种在普通高等院校内半隔离、半融合的办学方式。

3.一些独立设置的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采取与高校合作成人教育的方式,举办一些专业的大专班,招收残疾青年。

4.成人高等教育的形式。残疾人通过职工大学、自学考试、电视大学(或者网络学院)、函授等渠道接受高等专业教育。

(二)残疾人高等特殊教育的专业

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和西方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有明显的区别,并不是有大量的专业或任何一个专业都可以由残疾人任选,而是集中在下列专业或方向:

1.聋人多以美术、装潢、园林、计算机应用、服装设计等为主。

2.盲人多以中医按摩、钢琴调律、音乐、针灸推拿等为主。

3.肢体残疾则以医学、计算机、文秘等为主。

(三)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

目前我国残疾人的高等教育主要涉及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研究生阶段只是个别的人在读,还没有形成专门的系科。

二、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下列方面:

1.我国残疾人受教育的人数远远小于应该受教育的人数。

在我国的几千万残疾人中,有能力读完大学甚至读完硕士、博士的大有人在,可是这些智力资源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获得很好的开发。而现实问题是我国的许多残疾人有读大学的强烈愿望。

2.我们的一些残疾大学生的水平亟需提高。

一些单独招生的学校的残疾人毕业生的水平比同类大学生低很多,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的文化水平低构成了这些要素中的主要原因。

3.支持系统不完备。

接受残疾学生的学校未能为残疾学生提供最大的帮助或最佳支持(这也是残疾人大学生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现象不仅在普通学校,在那些有残疾人就读的普通大学表现也非常明显,就是在一些专门的招收残疾人的系、科也同样存在。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对残疾学生投入足够的经费,二是办学的学校在具体的措施方法和投入不够。

4.各个招收残疾人学生的学校之间存在不良竞争。

近年来,个别学校为了争夺生源,在招生上纷纷采取单独招生的对策,使得各个学校的招生水平差异很大,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这种不良竞争不仅会使学生的实际水平大打折扣,还会影响整个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信誉,影响学生的就业。

5.一些单位的办学理念有问题。

一些办学单位还不十分了解残疾人教育的技术、方法的情况下,把招收残疾在人大学生看成是一个新的招生生长点,而不是从特殊教育的本来面目出发举办特殊教育。

同时,在一些大学的主管部门,存在着不了解残疾人教育进而不懂如何管理残疾人高等教育的问题,甚至有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存在。

6.专业教师亟需普及起码的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

残疾人的高等特殊教育也是特殊教育。但是,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并没有像一般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那样有接受特殊教育知识的训练的愿望,从而导致“无证”上岗(这也是导致残疾人高等教育水平低的一个因素),导致一些教师在起码的特殊教育知识都不具备的情况下走向讲台。

7.毕业生求职不利。

许多盲、聋学生大学毕业后求职存在困难,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其中的原因很多,社会观念是一个因素,劳动部门没有相应的法规是一个方面,同时,学生的专业、水平以及基本的素质――包括和他人交往的素质也是重要的方面。

8.残疾人的高等教育还没有有效地纳入教育部门的管理之中。

这主要体现在我们还没有颁布相应的法规,包括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师生比例、资金投入,班额设置等一系列问题,还体现在对残疾人的高等教育的督导、监督等管理措施还没有制定等方面。

三、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

我国未来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采取取人之长、扬己之长的策略,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使广大有能力、有愿望的残疾人接受合适的高等教育。

1.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的水平。

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的水平是促进高等特殊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基础教育的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才能使高等特殊教育达到相应的水平。

当然,这里的水平并不仅仅是文化课的水平,还包括个性、性格、行为品德等诸方面。

2.加强特殊教育的法规建设。

这是保障特殊教育顺利进行的有力工具。有了相应的法规,教育管理部门就可以依法投入、依法管理残疾人的高等教育。

3.加强支持系统的建设。

加强辅助措施是社会、国家对残疾人应尽的责任。这些辅助措施可以集中体现在各种支持措施上,包括各种硬件和软件建设。

例如,肢体残疾的无障碍通道、盲人的形声转换系统、聋人电话,等等。

当然,这里的支持系统还包括思想支持、道义和感情的支持,包括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恰当的氛围。

4.加大残疾人随班就读的力度。

加大残疾人在普通高等学校受教育的比例,不仅可以使大量的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而且还会提高残疾人的高等教育质量。应该说,这种安置方式是一种比较经济而且高效的方式。

5.加强残疾人就业的立法建设。

应该遵循国际上通行的办法,硬性规定机关、学校、企业雇佣残疾人的职工比例,对不执行法规者课以重税或重罚,以促进残疾人的就业。

6.在现有学校普及特殊教育的知识。

残疾人科普知识篇4

关键词: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保障体系

作者简介:祝平(1980-),女,安徽淮北人,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滕祥东(1960-),女,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研究员。(北京 100075)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研究 ”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116-02

从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现状来看,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学历偏低,除部分教师来自于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之外,大部分教师来自于普通教育系统,基本没接受过特殊教育能力训练,教师特殊教育技能等参差不齐。

一、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界定

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三层含义:教师范围为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特别是独立设置的院校的专任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界定为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侧重于教师职后教育与培训;教师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职业具有独立的职业标准和任职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

二、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文献资料检索来看,国内外对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大多集中在三个方向:一是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研究;二是分类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三是为特殊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保障的研究。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很多,如安鲁赫和特纳的研究、凯兹的研究、格雷高克的研究、富勒和鲍温的研究、伯顿的研究、麦克唐纳的研究、饶见维的研究等。其共同的特点是把教师的专业成熟或专业化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阶段。

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于1995年通过了《每个特殊教育者必须知道什么――有关特殊教育教师准备和资格的国际标准》,以法律的形式将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的107条核心知识要素固定下来。1990年,日本颁布的《教师执照法施行细则》明文规定: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兼修普通教育学校教师证书的学分和相应特殊教育领域规定的专业学分;菲律宾也有类似的相关规定。1995年,俄罗斯高等教育委员会对特殊教育教师提出53条一般和专业知识要求。瑞士特殊教育的教师培养与培训,主要通过师范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和大学相关专业教育的方式进行。

可以看出,国外的研究特点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内容方面较为丰富,制定政策和标准较多,对如何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较少,对如何保障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更少。

我国关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多从师范教育、教师培训和教师管理方面进行倡导,目前,国家层面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有了明确的要求,1994年,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第37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残疾人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制定”。2009年,全国第四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但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未做明确的成文规定,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在实践层面也未有实施。鉴于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近几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的研究。例如:特殊教育师资培育比较研究(马庆发,2002);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陈小饮、申仁洪,2008);特殊教育教师应符合的标准(包万平、李金波,2008);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甘开鹏、郑秀娟,2009)。

我国关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特点是:宏观研究多,可操作性研究少;基础特殊教育研究多,高等特殊教育研究少;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有待研究。

从以上的概述可以看出,虽然教师专业化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不是新生事物,但对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却少之又少。目前还未有人将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专题研究,在如何评价和保障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方面,还有待开展。这说明关于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进行深入的挖掘,是个可以开垦的学术园地。

三、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共选取全国5所残疾人高等院校的在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两个系列(聋、盲)对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现状开展调研,分析并确定影响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培养与培训体系

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工作的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职前教育多是普通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缺少特殊教育专业素质的教育。截止到2011年,全国招收残疾人的高等院校发展到22所。但是在残疾人高等院校教授残疾学生的教师,职前几乎没有专门接受过特殊教育基本知识的教育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对他们的专业发展质量进行评价,成为残疾人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主要通过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短训班、函授和教师进修的方式组织和实施教师培训,培训渠道与形式单一,大多培训形式大于实效,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且我国还尚未建立负责组织和实施教师培训的专门管理和监督机构,也没有对教师提出必须培训的要求,难以满足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影响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薪资待遇与社会地位

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相比普通高校教师工作量大,除了要熟练掌握所教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技能,更要掌握特殊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所付出的工作努力与他们所得的报酬不成正比,且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没能享受国家对特教教师的特教津贴及退休后的福利待遇,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在残疾人高等院校也未能落实,在严重影响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积极性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调研中大多数教师认为薪资待遇与当地普通高校教师水平相当,也有部分教师认为比普通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低。超过半数的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对特教津贴不满意,对特教津贴满意态度较低。

3.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专业标准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依据与准则,没有标准就没有教师评价与考核,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育、培训内容、资格认定方面就缺乏依据与规范。在国外,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等都制定了各自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目前,我国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方面,在制定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方面,尚未出台关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相关文件。

4.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资格的认定

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特殊教育教师任职的资格标准或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实行严格的教师资格认定,只有达到规定要求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目前,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只要求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并未要求取得相应的特殊教育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认定程序也是按照普通高校教师规定的认定程序进行。在残疾人教育观念、特殊教育理论、特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主要来源于职后自学和实践摸索,这样不但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还严重影响了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四、构建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议

为了普及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研究与调查成果,构建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开发出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培训课程,开展对高等特殊教育院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培训将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其科学性、系统性与实效性的有机结合,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1.规范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的聘任制度

从法律层面建立和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制订出各领域分类型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如听障生教师专业标准、视障生教师专业标准),即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一般高等教育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具备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从事特殊教育的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和特殊教育教师上岗证书,在普通师范院校增设特殊教育课程,普及特殊教育知识,必须实行严格的教师资格制度,为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化把好基础关。

2.完善教师在职培训制度

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培养和培训应通过改革思路、方式,积极、主动地面向和服务于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适时调整培训课程,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丰富原有的特殊教育理论及指导特殊教育实践,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学术会议,进行专业教研活动成为在职培训的有效补充,继续完善教师在职培训制度,提高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

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建立健全表彰制度,定期对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宣传,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减轻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的工作压力,在评选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对从事特教的教师给予适当倾斜,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到自身专业发展的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王雁,顾定倩,陈亚秋.对高等师范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的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04,(4).

[4]陈小饮,申仁洪.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及发展模式的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8,(4).

[5]包万平,李金波.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6]杨福义,张福娟,刘琳.上海市学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6).

[7]姚晓燕,马宇,等.每个特殊教育者必须知道什么――有关特殊教育教师准备和资格的国际标准(节选)[J].现代特殊教育,2007,(9).

残疾人科普知识篇5

1.1开设特殊体育课程的必然性

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师范院校要有计划地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或专题讲座,努力在学生中普及特殊教育知识,以适应随班就读教学需要”,这说明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特殊教育问题。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体育专业教师存在短缺现象,兼职教师、非体育专业或未接受特殊体育专业培训和进修的教师占有相当比例,达到本科学历的更是寥寥无几,严重影响特殊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时代的发展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对特殊体育师资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具有残疾人体育专业知识的特殊体育师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普通高校开设特殊体育课程,通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进行特殊体育师资培养,将是解决我国目前对特殊体育人才需求的最佳途径。

1.2开设特殊体育课程的可行性

目前在高校开设特殊体育课程有了较好的环境,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颁布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残疾人教育条例》、《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等法律、法规为课程开设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国际上一些国家体育专业特殊体育课程的开设为我们提供了经验,虽然在国情与教育制度方面与其他国家存在差异,但在教育中面临的问题仍然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其改革经验仍有可借鉴性;再次我国各地、市特殊学校、特殊班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特殊体育实习提供了实习基地;最后,高校现有的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体育专业必修课程为特殊体育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特殊体育课程,无论在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和师资研究力量等方面,都有着其他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长。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特殊体育课程是完全可行的。

2特殊体育课程设置

2.1增设特色课程

开设特殊体育教学课程,除了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方向,体育教学训练方向,社会体育方向,体育保健康复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方向,其它等课程模块外,应增加残疾人体育运动方向,其课程特点应突出地表现跨学科、跨专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比重,突出开设特殊体育教育课程的特色。如在专业必修课中可增设残疾人体育的相关课程,如:残疾人体育、特殊儿童体育游戏教学、残疾人体育运动项目与规则、残疾人体育竞赛医学功能分级等课程;同时可增加体现职业技能的课程,如盲、聋、弱智等儿童的心理健康与预防、训练、康复类课程;而在专业限选课中,可增设特色型选修课,如聋童舞蹈,残疾人管理、残疾人体适能检测,残奥会与特奥会运动课等。除了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外,还可以安排大量的实践课,如实验课、参观、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实习等。加大学生教育实习周数和实习次数,以丰富学生教育教学技能和实践经验。

2.2丰富教学内容

特殊体育的教学对象是一些身体残缺或智力障碍的学生,因此,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残障对象而安排有针对性和特殊性的教学内容。

2.3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办好一个专业的重要工作,由于残疾人体育工作是我国逐渐受到重视的一项事业,专门培养残疾人体育社会工作人才的学校寥寥无几,许多教材目前还比较缺乏。因此发挥每一位专业教师知识、技术和能力优势,加强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开发和编写工作,编写具有较高学术的供残疾人体育教学、训练、社会工作专业方向使用的自编讲义。目前,特殊教育专业开设的部分有关残疾人体育方向的课程没有统编教材。因此,各高校可按照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要求教师编写或修订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中反映本学科的新成果、新理论。

3特殊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在《残疾人体育工作“十五”实施方案》中提出:“加强特教学校体育师资培训,抓好特教学校(特教班、特教学院)校园体育活动,逐步在高等体育院校和普通院校体育系(专业)开设残疾人体育指导课程;组织力量编写残疾人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系列教材和普及读本,进行专项科研,将残疾人体育纳入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内容。”依据特殊体育的发展和《方案》要求,将培养特殊体育师资模式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设选修课,主要介绍有关残疾人体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残疾人个体在学习和掌握体育技术和培养运动技能方面与正常人的差异;能为残疾人制定出一般的教学计划,掌握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体育教学的一般方法和手段,满足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需要,保证残疾儿童、少年个体在体育教学中参与活动,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通过学习,树立正确观念,提高为残疾学生服务的意识,自觉的成为特殊体育的志愿者。

第二阶段:进一步学习残疾人体育教学有关方法、内容以及残疾人康复知识,并通过实习获得实践经验,能够根据残疾人个体特点制定出适合个体发展和康复的锻炼计划;能够指导残疾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后进行体育活动;能够满足中等特教师资、特殊学校师资和残疾人活动中心指导员的需要;能够进行残疾体育器械和康复设备的调试、使用和维护;能够组织基层体育活动和竞赛;掌握特奥会和残奥会有关知识,成为特奥会和残奥会的志愿者。

第三阶段:参加有关残疾人体育教练员课程的培训学习,掌握初级残疾运动员训练知识,制定训练计划,指导学校、基层残疾运动员的训练,为高一级运动训练打好基础,为高级训练输送人才;掌握一般比赛的组织方法,能够组织基层体育活动和竞赛;掌握特奥会和残奥会有关知识,成为特奥会和残奥会的志愿者。

第四阶段:通过理论课程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掌握从事高等学校特殊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水平、能力及现代化特殊教育技能;具备从事特殊体育科研能力,能为特殊体育的发展提供指导;掌握现代特殊体育发展的前沿知识和管理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为高等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特教体育师资。另外经过高级教练课程的学习,掌握残疾运动员高级训练知识,具有对残疾运动员进行高级训练能力;掌握特殊体育运动管理知识,成为特奥会、残奥会的组织者、管理者;具有对初级教练员进行指导能力;掌握从事高等学校特殊体育运动训练教学的基本理论水平、能力及现代化特殊教育技能;为高等学校特殊体育专业提供师资。

通过这样一个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较系统的学习掌握国家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政策、法规知识;学习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综合理论知识;具有指导残疾人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根据残疾人个体特点制定出适合个体发展和康复的锻炼计划;能够组织社区以上的特殊体育活动竞赛工作;能够满足中等特教师资、特殊学校师资和残疾人活动中心指导员的需要;能够进行残疾人体育器械和康复设备的开发使用、调试、维护等工作,满足现代特殊体育的发展对多层次、多种人才的需求。

残疾人科普知识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以最大程度满足广大残疾人的实际康复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切实转变工作理念,优化服务意识,完善康复服务体系,提升康复服务水平。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县残疾人康复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社会化工作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有关部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努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为康复对象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二)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将农村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县和乡镇卫生服务体系,根据康复对象的具体需求制定适宜的康复工作计划,为康复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低投入、广覆盖的原则。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获得较大的服务覆盖面,保障康复对象的基本康复需求。依托康复机构,深入康复对象家庭培训亲友,以科学、简便的康复技术,使大多数残疾人享受到快捷、方便的康复服务。

(四)预防为主、抓早抓小的原则。大力宣传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建立健全预防机制,落实随报制度,从0—6岁儿童抓起,做到早期干预、早期预防、早期康复。

三、部门职责

(一)县残联

负责组织协调民政、卫生等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1、制定康复计划。指导示范乡镇对康复需求进行摸底调查,确保康复需求筛出率不低于60%;建档立卡、组织宣传,为辖区残疾人建立康复服务档案,确保建档率达90%;做好工作记录,动态掌握康复需求与服务情况。

2、协调组织卫生部门进一步完善、保障残疾人基本医疗,制定贫困残疾人享受康复服务的优惠政策。

3、配备康复协调员,落实好康复工作经费和康复协调员工作补贴经费。

4、制定培训计划,对康复协调员和部分残疾人亲友进行相关康复技能培训。

5、会同卫生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开展知识、技能培训及工疗、心理疏导等康复活动,帮助乡镇配备经济实用、便于村委会使用或家庭租借的康复器材、辅助用具和康复普及读物。

(二)县卫生局

1、督促乡镇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村康复室,重点开展残疾人医疗康复工作。

2、负责残疾筛查、诊断,督促康复协调员与卫生服务机构入户进行残疾人筛查和功能评定,早期发现各类残疾,掌握各类残疾人的状况。

3、督促卫生服务机构依据筛查、诊断结果,对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和医学功能训练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包括对视力、听力、智力等障碍者进行早期干预筛查、诊断并转介。对肢体障碍者,进行运动功能、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能力训练;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和心理辅导。

4、做好康复知识普及宣传,为辖区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5、督促卫生服务机构将辖区内康复疑难患者转介到上级医疗机构或专门康复机构。

(三)县民政局

1、指导村(居)委会依托本村现有服务机构和设施,安排固定的残疾人活动场所,设立康复站,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

2、协调县卫生局、残联等部门,指导乡镇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社区康复室,确保康复室的设置率达到80%。

(四)县财政局

投入财政资金,将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负责对县残联申请购买康复设备器材、康复(站)点改造、康复人员培训等经费进行审核和监督使用。

(五)示范乡镇

1、制定示范培育活动具体工作方案,提出康复站建设计划,确定康复对象。

2、做好康复需求调查,制定康复需求计划,支持协调各项培育活动开展和落实,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培育活动其他任务。

3、普及康复知识。采取多种方式对辖区管理人员、康复协调员、志愿者、残疾人亲友进行康复知识培训。开展康复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活动,向辖区居民发放残疾预防、康复服务、康复训练等科普读物。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农村残疾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的领导,县政府成立农村残疾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残联,负责此项活动的计划制定、组织开展等日常工作。

五、工作任务

(一)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做到上下联动,为农村残疾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农村残疾人康复示范区活动所需工作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筹集为辅。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确保辖区覆盖人口每人每年不少于

0.3元。

(三)建立康复机构。示范乡镇卫生服务机构要设置康复室,配备康复医生,重点开展残疾人医疗康复工作。各村委会要依托现有的村卫生室等服务机构和设施,设置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的残疾人康复站,并配备康复协调员及相适宜的康复器材、辅助用品、康复普及读物,积极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

(四)完善持证上岗制度。县卫生局、县残联要建立健全康复协调员、康复医生持证上岗制度,认真开展康复协调员和康复医生的培训、考核工作,经考核合格后方可颁发上岗证。

残疾人科普知识篇7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选取346名农村老年残疾人,其中,男性195(56.4%)名,女性151(43.6%)名;年龄60~69岁者204名(59%),70~79岁122名(35.2%);大于80岁20名(5.8%);没上过学的有68名(19.6%),小学189名(54.6%),中学85名(24.6%),大专及以上4名(1.2%)名;未婚39名(11.3%),已婚278名(80.3%),离异11名(2.5%),丧偶18名(5.2%)名;肢体残疾155名(44.8%),视力残疾72名(20.8%),听力残疾56名(16.2%),智力残疾32名(9.2%),精神残疾21名(6.1%),言语残疾10名(名(2.9%)名;一级残疾72名(20.8%),二级残疾61名(17.6%),三级残疾110名(31.8%),四级残疾103名(29.8%)名;先天残疾88名(25.4%),疾病所致残疾203名(58.7%),外伤致残55名(15.9%)。224名(64.7%)有康复医疗需求,223名(64.68%)有辅助器具需求;198名(57.2%)有功能训练指导需求;131名(37.9%)有康复知识宣教需求。

康复需求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1)康复医疗需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性别(χ2=60.36,P<0.001)、年龄(χ2=17.03,P<0.001)、残疾原因(χ2=31.63,P<0.001)、婚姻(χ2=8.962,P<0.05);(2)辅助器具需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婚姻(χ2=8.723,P<0.05)、残疾类型(χ2=89.12,P<0.001)、残疾等级(χ2=22.768,P<0.001);(3)功能训练指导需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残疾等级(χ2=206.372,P<0.001);(4)康复知识宣教需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学历(χ2=5.95,P<0.05)、残疾原因(χ2=34.973,P<0.001)。2.3多因素分析结果(表1~4)

康复医疗需求的影响因素

康复医疗需求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和年龄,年龄越大的女性残疾人康复医疗需求越高。女性比男性需求高,这与男性和女性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差异有关,女性寿命较长,可能面临更多、更严重的伤病残疾,身体状况更差。这与贾宏亮等[6]对上海市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年龄越大,康复医疗需求越高。这与年龄影响器官的老化程度有关,年龄越大,器官老化越严重,生理机能衰退更明显,患病几率更大。在为农村老年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服务时,应重点倾向于相对弱势的女性、高龄的老年残疾人。

辅助器具需求的影响因素

辅助器具是实现残疾人全面康复的基本设施和必要手段,残疾人配置辅助器具能极大地改善机体功能。老年残疾人大多数是由于机体老化所致,完全康复的可能性很小,通过辅助器具补偿减弱的功能,对老年残疾人来说非常重要。本研究表明,影响辅助器具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残疾等级。这与残疾程度影响自理能力有关,残疾程度越严重,自理能力越差,则更多的需要辅助器具替代功能,改善自理程度。建议相关部门提供辅助器具时,应倾向于残疾程度严重的老年残疾人。

功能训练指导需求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残疾程度是功能训练指导需求主要的影响因素,残疾程度轻的老年残疾人功能训练需求高。这可能与残疾程度严重者身体素质较差,残疾的时间也相对长,长期残疾折磨使他们缺乏康复信心,改善自身残疾现状的态度比较消极有关。残疾程度比较严重的老年残疾人,由于错过了功能训练的最佳时期,功能训练的作用不大,更多的需要生活照料。而对于残疾程度轻的老年残疾人,由于残疾时间相对较短,康复信心大,并且残疾程度轻者功能训练的价值也更大。所以,提供功能训练指导时应倾向于残疾程度比较轻的老年残疾人。

康复知识宣教需求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显示,影响康复知识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学历和致残原因,学历高、疾病致残的老年残疾人,康复知识的需求高。学历越高者需求越大,这与文化程度高者易接受新知识、新方法,知道掌握康复知识的重要性有关。

本次研究中将致残原因归纳为先天及发育不良、后天疾病所致、外伤或原因不明,其中,绝大部分老年致残是由疾病所致,占58.7%,这与郁贝红等[8]的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普通疾病特别是慢性病是老年致残的主要原因。慢性病很大程度上与生活行为习惯不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因慢性疾病致残的老年残疾人则更关注慢性病的管理、康复的相关知识,所以需求更高。健康教育是一种经济的保健对策,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老年慢性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因此,预防和治疗老年致残疾病,应在农村大力普及健康教育。同时,根据学历和残疾原因制订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

残疾人科普知识篇8

1黔南地区特殊学校体育教育开展情况

1.1特殊学校体育教育课程开设现状

黔南地区特殊学校体育课程开设情况良好,所有学校均已开设体育课,但各学校在课时数量的安排上并不相同,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学校体育课每周只有1个课时,大约45分钟,开展较好的学校每周可达3课时,而60%的学校每周2课时。特殊学校没有统一的体育课程标准和教材。在调查中发现整个黔南地区的特殊学校中只有一所特校拥有自编校本教材,20%的学校使用专门针对特殊学生的教学标准和体育教材,另有20%的学校使用的是普通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教材,而60%的学校没有使用任何标准和教材作为体育教学依据和参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较为单一,几乎全部以田径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客观教学条件的限制,但也说明教师专业素质和技能的缺乏。

1.2特殊学校体育教师基本情况

通过对黔南地区5所特殊学校体育教师调查了解,5所学校共有体育教师12人,其中男性教师11人,女性教师1人。调查期间发现12名教师中在岗从事教学工作的为9人,另3人因个人原因暂离教学岗位。在岗体育教师学历情况普遍不高,具有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6人,中专学历1人;其中专职体育教师仅2人,其余皆为兼任体育教师,他们或是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或是其他学科专任教师,因教学需要长期兼职担任体育课教师。35岁以下教师4人,35岁以上未退休5人;具有十年以上教龄1人,超过半数教师教龄不过5年。以上数据表明,黔南地区特殊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非专业性等严重问题。特殊学校体育教师严重匮乏,这是限制特殊体育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实地调查中发现,特殊学校体育教师师生比严重失调,以黔南州特殊学校为例,全校一百多名学生,而体育教师仅2人,师生比超过1:50。其次,没有专业的专任教师则是影响特殊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绝大部分进行特殊体育教学的教师没有学习过专业的体育教学理论,仅因个人喜欢参与体育活动便被安排承担体育课的“光荣”任务。

1.3特殊体育教育教师培育方式

目前黔南乃至整个贵州省都没有专门培育特殊体育教育人才的专门机构。全省有四所高等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培养能在各级各类特殊学校、特殊教育科研机构、残障人士福利机构、特殊教育管理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以特殊教育的理论及手语盲文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教师虽然通晓特殊教育理论,掌握特殊教育的规律和实际教学技能,熟悉特殊学生的心理特点,但由于他们缺乏对体育知识的专业学习,在从事特殊体育管理、特殊体育教学、特殊体育活动等学校体育方面的工作时就会产生许多问题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而单纯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直接进入特殊学校从事特殊体育教学工作又会因为不了解特殊学生的身心特点及相应的特别要求而产生水土不服的情况。

2特殊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2.1促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保障身体健康。体育的本质功能就是促进身体发展,增强体质。由于自身生理缺陷的原因,造成特殊学校的残疾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残疾儿童的身体普遍长期缺乏锻炼,使他们存在较大的隐患健康。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开展特殊体育活动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可以促进残疾儿童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残疾儿童的特殊性,通过参加特殊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改善,提高机体的补偿性,使身体最大限度的发挥代偿功能[5]。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身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机能的重新组合或部分替代,特殊体育活动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康复训练方式。比如有视力障碍的儿童可以通过盲人乒乓球或者盲人足球等活动,提高听力功能。因此,残疾儿童经常系统的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肢体活动能力,以及其他感官系统的感知能力,平衡身体各能力的发展,使各器官和系统以及身体运动能力得到统一协调的发展。2.2丰富残疾儿童的娱乐生活活动。残疾儿童有更多的娱乐时间,但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缺陷,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参与常规性的休闲娱乐活动。但并不能因此就忽视残疾儿童休闲娱乐的需求及权利。在联合国公布的《残疾人权利宣言》中明确规定,残疾人有权参与一切社会活动、创造性活动和娱乐活动。特殊体育活动本质上属于体育活动,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残疾儿童通过接受特殊体育教育既能体验体育的趣味性以丰富生活,又能掌握体育方法将体育作为健康的娱乐方式。同时,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调节残疾儿童的情绪和心理活动,使他们学会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3提高残疾儿童社会化的程度体育除了健身娱乐还能促进人际交往、增进情感交流。残疾儿童由于残障的客观存在,对外交流少,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长此以往,特殊儿童会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封闭、孤僻、消极、甚至仇视的不良心理,成为他们融入社会的限制因素。因此,引导鼓励残疾儿童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增加他们的沟通能力和情感互动,促进人际交往,提高他们的社会化程度。

3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增设特殊体育教育方向需解决的问题

3.1培养目标的精准化。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学校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普通中、小学体育教师。特殊体育教育方向的培养目标除了使学生具备普通体育教育的知识能力外还要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要了解针对特殊学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等相关活动的组织和操作方法,能够满足在特殊教育或相关机构、部门从事特殊体育教育实践、研究和管理需求的复合型人才。3.2课程体系的全面化。特殊教育是一门涉及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在以培养普通中小学教师为主的体育教育专业拓展特殊体育教育方向就需要在保持体育教育主干的基础上调整课程体系增设或修订相关的教学内容。学生可在前三年体育专业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在第三年下半年或第四年选择特殊体育教育方向,同时选修相应的以特殊教育及特殊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知识。这就亟需在借鉴特殊教育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同时,结合体育教学的特征及要求创新思维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并编写适用的特殊体育教育教材。3.3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师资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一个专业的成败与否在于能否建设一支优秀师资队伍。因此,做好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专业或者方向发展的关键。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特殊体育教育方向对专业师资队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教学团队须掌握完备的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教学团队还要拥有积极的学习能力,能够不断补充学习特殊体育教育方向需要的各种知识。再次,教学团队必须有极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特殊教育的学校体育研究,是一个涉及体育、教育、心理、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综合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教学水平。3.4实训平台的可操作化无论是普通中小学体育教师还是特殊学校体育教师,在其工作实践中并不能直接将理论知识转化形成实际掌握的工作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通过一定的实地训练才能习得。这就需要建立适应特殊体育教育方向学生需求的“课内实践—课外实训—校外实习”一条龙式实践平台。课堂上通过课件制作、专题研讨,增强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校内进行教学实习、总结经验、交流反思、名师讲座、观摩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最后借助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水平,增强特殊体育专业素质。

4结语

目前我国能够培育特殊体育专业人才的机构仅限于天津体院、广州体院等5所专业院校。从培养数量和影响范围来看都远不能满足我国特殊教育快速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而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正面对应用转型的要求,因此探索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展方向性教学成为一举两得的最佳方案。但这并不意味这各高校就可以盲目调整,专业改革需要漫长而充分的准备,而当下仅只是特殊体育教育的起步。

作者:凌媛 代向伟 张娟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林永馨.特殊教育学(第3版)[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10.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发展特殊教育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S].1985-05-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S].1998-12-01.

残疾人科普知识篇9

[论文关键词]高校;残疾学生;心理障碍;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人道主义意识普遍提高。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体检标准的修改与放宽,高校招收残疾考生的态度明显转变,有关招生政策得到落实,越来越多的残疾考生顺利进入各类普通高校学习深造。据调查,这部分残疾学生大多数都是肢体残疾,以小儿麻痹后遗症、脊柱弯曲者居多,极个别身体瘫痪,倚靠拐杖行走,其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目前我国高校为残疾学生提供的资源和服务支持远远不够,残疾学生还有许多学习上、生活上、经济上的困难和问题,引发了心理障碍。残疾学生一般外表形象欠佳,自卑、敏感、缺乏社会交往,加上社会对残疾人尊重理解不够,校园人文环境和生活学习设施不完善,使得残疾学生理想和发展目标不稳定,自我价值观迷失。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影响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因此,及时消除残疾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障碍,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发展的目标,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知识,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河南部分高校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以及解决办法进行调研,了解残疾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归纳出消除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具体办法。

三、残疾学生的心理情感特点

1.孤独感。这是残疾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学生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有某种缺陷,担心在学校受到歧视,活动的场所少,不得不经常待在宿舍或教室里,久而久之,孤独感就会产生。

2.自卑感。这是绝大多数残疾学生都有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学生遇到的困难比健全者多得多,如果从周围人那里得不到足够的帮助和理解,甚至遭到厌弃或歧视,就会产生自卑情绪。另外,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问题上比健全者困难得多,自尊心受到伤害,加重自卑的情感体验。

3.敏感、自尊心强。残疾学生由于身体的残疾容易使自己过多地注意自己,因而对别人的态度和评论特别地敏感,尤其是容易计较别人对他们不恰当的称呼。易情绪激动,与同学发生冲突。情绪反应强,不稳定,在许多残疾学生身上都相当突出。如情绪反应强烈,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等。

4.富有同情心。残疾学生对自己的同类有特别深厚的同情心,不是同类的残疾人却很少交流,如肢残者和盲人之间。

四、诱发残疾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分析

调查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容易诱发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问题,基本涵盖了残疾学生在校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1.残疾学生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残疾学生对能够进人高校学习感到异常兴奋,认为机会难得。高校的生活可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交际、沟通、处理问题等。有的残疾学生认为,在高校学习有利于自己能力的发展,可以使自己变得自信,生活更加充实,结交许多健全人朋友,将来能更好地融人社会。绝大多数的残疾学生对进人高校学习都持一种积极、肯定的看法。但是,残疾学生普遍存在的担忧是,毕业后走上社会找工作还会被拒绝,被健全人瞧不起,没有人帮助自己,上高校没有实际的意义。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的社会对待残疾人仍然存在偏见和歧视。

2.残疾学生在学业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残疾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方面基本能够自理,对生活条件要求一般不高,但对知识的学习非常渴望,比健全学生更懂得学业是决定今后生活出路的关键因素。这一点必须引起高校教师、管理人员的充分重视。调查结果显示,肢体残疾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普遍感到不适,个别残疾程度严重的学生,如拄双拐或坐轮椅的残疾学生,认为体育课的内容和考核标准过于死板、生硬。教师应该注意到残疾学生特殊的需要,在学习上予以具体的指导。

3.残疾学生渴望高校能够建立弱势群体服务机制。调查结果表明,有90%的残疾学生非常渴望我国普通高校能为残病等弱势群体学生建立专门的服务机制或机构。高校可以在大学生中成立志愿者服务小组,对身边需要帮助的残疾学生进行义务帮助和支持。据调查,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普遍设立有专门为残疾学生服务的部门和专门机构。

4.健全学生对残疾同学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高达95%的健全学生都非常赞成并理解残疾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他们认为残疾学生有权利进人高校学习接受高等教育,普通高校应该为残疾学生完成学业提供生活上、学习上、锻炼上的便利,包括设备和设施,以方便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使用。有95%的健全学生都能够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残疾同学,能够与他们友好相处。有70%的健全同学甚至表示“愿意为残疾同学提供必要的帮助”;也有同学说,在与残疾同学交往中,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当然,也有一些健全学生认为不知怎样和残疾同学交往,担心残疾同学性格比较敏感,思维方式与健全人有所不同,怕伤害残疾同学的自尊心。

残疾学生身体的残疾导致了他们特殊的心理特点及与众不同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在心理上比健全学生更渴望沟通、尊重及自我实现。然而,社会和高校目前对这一群体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机能。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无不受其自身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情绪等)的维持、定向、激励或强化作用。残疾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显现,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他们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如何针对残疾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引导,从而优化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益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五、消除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

残疾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育者只要发现及时、教育有方、引导得当,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完全可以帮助他们完善心理发展机能,消除不健康心理,走出心理困惑的误区。

1.教育者要转变观念。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残疾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所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没有各类事故,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造成的伤残,就不会制定科学的安全作业规程和交通管理规则;没有先天愚昧及失明、失聪,就不会懂得优生优育以及近亲何以不能婚配;没有药物致盲、致聋以及其他毒病症,就不会有详细的药物检验和管理制度;没有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造成的肢体残疾,就不会有预防这种疾病的“糖丸”问世,正是一部分人的残疾,才换来了更多人的躯体和心智的健全、健康,换来了秩序、科学,换来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所以,接受高等教育是残疾学生的权利,我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对此都有明确规定。高校的残疾学生最大的担心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无法和健全者竞争,学习目标不明确,思想情绪不稳定,学习恒心不坚定,时常和外界发生冲突,具有反感和逃避社会的行为倾向。改变残疾生这种心理状态的最佳途径是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在正视残疾学生现实的基础上确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方式,从关注心灵开始,把残疾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有一个相互交流、互相沟通的团队和氛围,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满足精神的需求。

2.残疾学生的自卑程度要远远高于健全人。自卑是把双刃剑,心理学大家阿德勒提出:“由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疾病,在另一个方面,它还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主动发现每一个残疾学生身上的优点,承认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存价值是帮助残疾学生走出自卑的最好办法。尤其是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善于抓住残疾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细小环节创设教育情境,为他们提供展现能力的舞台,鼓励他们自己走出自卑不良的心理状态。

3.为残疾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是正常的心理反映,要克服或消除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必须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因此,高校要通过系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辅导,让残疾学生充分了解个体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变化过程,消除残疾学生由于这种变化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厌世感。直接和残疾学生接触的班主任和辅导教师,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建立残疾学生心理咨询档案,不仅做到对残疾学生心理状况了如指掌,还需要经常深人残疾学生中间沟通思想,了解他们的所思所虑、所忧所喜,找出不良心理产生或变化的主要原因,及时给予教育和引导。同时,学校要结合已经建立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或定点为残疾学生进行心理测查和咨询,帮助残疾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与发展,力争把残疾学生的不良心理消除在萌芽状态。

4.学校要优化校园环境,完善无障碍设施器材建设。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发展迅速,景色宜人,学生的各种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方便残疾学生生活、学习和锻炼的无障碍设施,运动器材还远远不够。因此,学校要继续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处处尽显对残疾学生周到细致的关爱和关心,让每一个残疾学生融人校园和班集体后,切实感受到校方和集体的温暖,使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在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完备的物质条件中逐渐得到缓解和排除。

5.让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尽力通过策划组织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包括演讲会、报告会、小制作、小竞赛、户外聚会等,让残疾学生在文体活动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展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感受自己的价值,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学会正确评价自我和战胜自我。举办文体活动时要注意遵循重在参与、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预防伤病的原则,掌握好运动量,不要让残疾学生再次受伤。

残疾人科普知识篇10

[关键词]残疾人 高等教育 宏观结构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 2)03—0141一04

[作者简介]滕祥东,郝传萍,吕淑慧,朱琳,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 100075)

一、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与研究状态

残疾人高等教育包括特殊教育(如中、重度听力残疾人和视力残疾人在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就读)和普通教育(如肢体残疾人和轻度听力残疾人、视力残疾人在普通高校就读)两种方式。残疾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5年山东滨州医学院首次招收残疾人大学生开始,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已有26年的历史,共招收残疾人大学生近8万人。作为一项特殊的高等教育,目前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与此相应的是,对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研究也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2000年以前,重点是对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基本概况和实践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梳理;2001年至2005年是研究的第二阶段,开始了在理论层面对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轫与发展、学科体系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师资培训体系、区域均衡发展等多方面进行探讨;2006年至2010年是研究的第三个阶段,在总结前20年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经验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残疾人特殊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国际残疾人特殊教育为研究视野,吸取发达国家特殊教育经验,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国内残疾人特教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未来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近几年,中国残疾高等教育在理论研究层面上不断深化,广泛探讨了教育公平问题、法律保障体系、办学形式、不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类型残疾人教育策略、管理体系、专业建设、支持系统、经费投入及就业等众多问题。

但是,在众多研究层面,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过去多数是从具体问题的微观层面进行剖析,而从整体上对残疾人高等教育结构问题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高等教育结构是高等教育系统内各要素的构成状态,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构成,主要有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区域布局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本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以第一手调研材料,对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问卷调查和2009年残疾人事业年报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现有专门招收残疾大学生、并以单靠单招形式招生的16所高等院校进行调查,主要涉及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层次、体制、科类、形式、分布结构等内容。通过对残疾人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现状分析与建议,期望能对优化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结构提供参考依据,寻求推动残疾人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有效和规范发展的途径,促进残疾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二、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查分析

1.层次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对目前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16所院校中,专科层次10所,占62.5%;本科层次4所,占25%;既有本科层次又有专科层次2所,占12.5%;残疾人高等教育以专科层次为主,没有研究生层次教育。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年报数据也显示:2006—

残疾人高等教育体制是由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发展决定的,基本符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特征。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结构正在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反映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协调发展。相比较,残疾人高等教育主要以省(直辖市)和省辖市管理为主,体制结构单一,与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发展缺乏一致性。残疾人高等教育体制是否能有效地发挥管理职能,是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关键。

3.科类结构

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又称专业结构,是一种横向结构,他规定着所培养人才的专业类别和规格。我们国家本科专业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2009年特殊教育院校招收的、毕业于盲聋学校的本、专科层次的盲聋学生4 300人,其中专科层次学生2834人,占66%。专科层次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处于最下面的一层。从以上调查数据可看出:目前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层次还有较大差距。专科层次只是解决了部分残疾人上大学的问题,还不能满足残疾人接受更高层次高等教育的需要;并且从数量上也不能满足需求,2009年在盲聋学校就读的盲聋学生大约有10.5万人。应当提高残疾人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增加各层次招生人数,并适当发展研究生教育。

2.体制结构

高等教育的体制结构是指宏观上高等学校的举办主体和行政管理的隶属关系。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按行政隶属关系分为教育部直属、中央其他部委直属、省(直辖市)直属和省辖市所属,根据所属权和经费来源不同又分为公办、民办和公办民办二元制的高等院校。对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体制结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16所院校中,13所为省(直辖市)所属,占81.25%,3所为省辖市所属学校,占18.75%,全部为公办学校。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专科分为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土建、水利、制造、电子信息、环保气象与安全、轻纺食品、财经、医药卫生、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公安、法律等19个专业大类。

关于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科类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16所院校中,本科设置的专业依次涉及文学、医学、工学、教育学等4个学科门类,专科设置的专业依次涉及艺术设计传媒、电子信息、医药卫生、公共事业、农林牧渔等5个专业大类;视障学生的专业设置主要是针灸推拿学和针灸推拿,听障学生的专业设置主要是艺术设计和装潢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目前残疾人高等教育设置的专业科类较少、单一,且都以目录内为主。

残疾人高等教育在设置专业时,更多地考虑的是残疾人的生理限制问题,尽量选择适合残疾人生理需要的专业,这与我们国家残疾人的支持与服务系统发展相对滞后有关。多学科、大专业、宽口径的设置应该能为残疾人高等教育提供多元化的专业选择,关键是相应的支持要配套发展。

4.形式结构

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主要指普通高等教育、职业高等教育及成人高等教育等结构形式。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16所学校中,16所全部是全日制的学历教育并且为地方办的公立高等教育;4所为普通高等教育,10所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2所既有普通高等教育又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11所高校开办成人教育。目前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以全日制的学历教育和公立学校为主,主要是进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多数高校开办成人教育。

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在顺应国家主导形式的基础上,也形成了适合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办学特点。主要有:第一种在全日制的公立学校中设立二级学院,或者在学校中建立系和专业,采取单考单招的形式,主要招收特教学校毕业的听障和视障学生;第二种建立独立设置的专科院校,以招收残疾大学生为主;第三种中等职业学校与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合作开办残疾人大专班;第四种参加自学考试和成人教育;

高等教育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残疾人高等教育更是社会文明和教育发展的标志。目前残疾人高等教育这种分布结构并不是某种设计的结果,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结果,这种分布基本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边远欠发达地区的梯层结构相似。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更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条件和高等教育的基础。从办学效益讲,大城市经济发达、条件好、教育基础好,能够保证办学质量,便于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从社会人文角度讲,经济发达的城市,人们整体素质高、社会发展进程快,人文意识强,易于接受残疾人高等教育。中国有8 600万残疾人,第五种进入普通高校进行随班就读。这些办学形式都是在发展过程中,适应国情,符合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而形成的。一方面普通高校还不具备“无障碍”环境与条件,普通高考制度无法适应听障、视障和一些程度较重的肢体障碍学生的考试需要,特殊中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水平与普通教育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残疾人高等教育在国家主导办学形式基础上实行单考单招,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开办成人教育,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校联合办学等,以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数量上的需求。

5.区域布局结构

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结构是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情况,即高等学校的数量、机构、类型、层次等方面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比例。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结构既受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历史传统和文化环境的制约,也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调查的16所院校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其中华东和华中地区各有4所,占25%;华南地区有3所,占18.75%;华北地区有2所,占12.50%;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各有1所,占6.25%。残疾人高等院校一半建在我国的中东部地区,并且是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等经济和文化较发达的城市。现有学校数量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差异较大,如何有计划地、合理地分布残疾人高等院校,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深入探讨。

三、对优化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结构的建议

1.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单考单招制度,提升层次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目前残疾人高等教育以专科层次为主,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层次结构基本对应,但没有研究生教育层次。建议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结构可基本保持本、专层次结构比例,适度增加本科生招生规模。同时研究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生层次的单考单招制度,帮助残疾大学生实现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梦想。

2.加强残疾人高等教育体制结构研究,明确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的责任与归属

体制结构反映了高等教育行政主体、办学主体和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且受国家制度、经济体制、同家政体形式及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目前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与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致的,由国家统一领导,地方自主办学。教育部在基础教育公司设立特殊教育处负责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工作,高校学生司本专科招生处指定专人负责残疾人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录取事务。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则仅在基础教育处(科)中有一人兼管特殊教育。在这种不完善的管理体制下,残疾人高等教育在整体规划、政策导向、学科建设、办学资金和条件、师资队伍培养等多个方面,缺乏宏观统筹、协调、管理和指导。随着教育事业和残疾人事业的不断发展,残疾人教育已经突破义务教育向两头延伸,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残疾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需要尽快理顺,以便于残疾人高等教育规范、有序地发展。

3.改变残疾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单一的科类结构,实现残疾人高等教育多元化

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一方面要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结构相适应,与国家的人才需求趋势相吻合,另一方面也要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出发,建立宽窄适应、文理工协调发展的科类结构,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进入高等学府的残疾人都是残疾人中的佼佼者和高智商群体,他们与健全的青年一样,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报效祖国,他们具有很大的潜能,如果专业设置只考虑他们的特殊性,将会极大限制他们潜能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不管在普通院校还是特殊教育院校学习,我们需要从的“人”的角度去认识残疾人,从“权利”的高度去理解残疾人,从“社会”的视角去看待残疾人。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不单是考虑特殊性,还应从学校的公共设施、教学设施、生活问题等方面加强服务与支持系统的建设,为残疾人高等教育拓宽专业奠定基础,实现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多学科的专业设置。

4.优化残疾人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完善办学形式与实现多元化办学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国家具体情况和实际条件,逐渐摸索和形成了初步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需要的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残疾人高等教育必须在巩同现有办学形式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各种办学形式,提高各级学校的教育质量,协调各种办学形式问的关系与功能,发挥现有办学形式的优势和作用,优化残疾高等教育形式结构,鼓励多元化办学,提高办学效益,促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的高水平发展。

5.平衡残疾人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结构,兼顾西部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根据调查,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区域布局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南方沿海及发达的大城市地区,相对来说,西部及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不足。为此,需要对残疾人高等教育进行合理的布局。院校主要分布在中东部,需要有计划和合理地布局。未来十年,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数量和质量上都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对残疾人高等教育进行合理布局,需要从地域、经济、文化、人文意识、历史沿革、教育民主的高度等多角度、多维度综合进行计划和合理布局,保证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