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十篇

时间:2023-10-24 17:37:49

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

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篇1

(一)韩国的外资优惠政策

90年代中期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政府开始改变以往限制外资流入的政策,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外商投资。首先是大幅度放宽行业准入和各种限制性规定,其内容:一是放开准入行业,在所有1058个行业中,仅有近海渔业、沿岸渔业、广播电台、电视台等4个行业禁止外资进入,其他全部放开。二是放开关于外方持股比例的限制,1030个行业允许外方100%持股,只有24个行业有不同程度的比例限制。三是取消过去对外资企业持有土地用途和面积的限制。四是放宽关于外国投资者投资资金下限的要求,目前的规定是投资资金不得少于5000万韩元(约5万美元)和投资比重不得低于10%。

其次是实施外商投资的鼓励和优惠政策。1995年4月韩国开始实施新的《引进外资法》,将电子信息、电气机械设备制造、精密机械、新材料、生物工程、航空、运输、环境能源领域、社会基础设施等行业列为鼓励行业,此后在1998年11月又进行了补充。目前总共有533个行业被确定为鼓励外商投资领域。对于这533个行业,主要实施了以下优惠政策:一是对企业所得税实行最初7年免征,以后3年减半征收的“七免三减”政策;二是对投资用机械设备免征进口关税、特别消费税和附加值税;三是对投资企业进口提供通关便利。

(二)泰国的外资优惠政策及其特点

按照泰国政府2000年3月公布的《外国人事业法》,所有行业都允许外资进入,只是在43个行业外方持股比重或外方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不得超过50%。其中绝对禁止的行业有9个,需要经过内阁会议同意并由商务部长批准的行业有13个,需要经过外国人事业委员会同意并由商业登记局批准的有21个行业。绝对禁止外方持股超过50%的领域包括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农业、果树园、渔业、药草采集、文物交易拍卖、佛像和僧钵的制造和贩卖、土地交易等。

按照泰国的产业分类,鼓励外资进入的行业有126个,第一类是26个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第二类是18个采掘业;第三类是16个轻工业行业;第四类是22个机械、运输设备和金属制品等行业;第五类是电子、电气机械零部件行业;第六类是15个化学、造纸、塑料等制造业;第七类是20个服务和公共事业行业。对鼓励类行业的优惠程度根据投资地区有所不同。所有外资企业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包括:从盈利之日起的3~8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如果在免征期内发生亏损可以从优惠期结束后的税前利润额中扣除。其次,还根据不同地区对外资企业给予不同的机械、原料进口关税减免优惠政策。

(三)日本的外资企业鼓励政策

不仅发展中国家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一些发达国家也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尝试,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日本从80年代中期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以来,基本取消了对外商投资的限制。但是由于其国内企业之间所特有的序列纽带关系,以及人工成本高昂等因素的影响,外资进入相对困难。90年代以来,长期的经济萧条使得日本政府开始大幅度调整经济政策,希望通过吸收更多的外国资本给日本经济带来活力,尤其是许多深受人才外流困扰的地方政府也准备通过积极吸收包括外资在内的投资者来本地投资,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1998年日本政府出台了一项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决定对157个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担保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贷款,最高担保额可以达到企业全部资产的95%。此外,为了完善面向外资企业的服务体系,日本还在政府设置的企业信息服务机构“日本贸易振兴会”建立了专门的咨询窗口和网络。

近年来,日本政府进一步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结构调整、振兴经济的方针,其中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允许地方政府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结构改革特区”,并通过颁布专门法律在特区内实施特殊政策。其中包括了以吸收外资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特区”。例如在日本冲绳县设立的“特别自由贸易区”,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实施了以下优惠政策:一是区内企业可以从事加工贸易、保税(关税和消费税)加工产品并出口,如果产品需要在国内市场销售,企业可以在按照零部件、或按照成品自由选择一种税率缴纳关税。二是对区内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法人事业税、固定资产税、土地保有税等减免优惠待遇;其中关于企业所得税的减免政策规定:在开业后连续10年中企业所得税按照从企业所得中扣除35%之后的基数征收;照此计算,在前5年企业所得税率仅为22.9%,相当于法定所得税率(40.9%)的55.9%;后5年的所得税率平均为27.4%,相当于法定税率的67.0%。三是对制造业设备投资给予一定减税优惠,如可从企业所得基数中扣除相当于机械设备购入价值的15%、建筑物投入金额的8%;同时投资设备可享受特别折旧优惠。四是对区内企业吸收当地30岁以下年轻人就业给予特别补助和奖励,其中补助最长可享受两年,补助金额最高可达补助对象员工工资的1/3。五是区内企业还可以享受冲绳县的其他鼓励性政策优惠,如对制造业、公路货物运输、仓储、包装、批发商业、软件、信息处理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设计、自然科学研究等行业给予产地调查、清理和购置费用补贴等。该区从2001年建立以来,已经在吸收外来投资方面取得明显成就,其中包括来自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企业的投资。

除了以上三个国家之外,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和印度等国家都在继续实施、并不断增加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动向

第一,跨国购并仍然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方式。统计表明,2001年世界直接投资的急剧减少,首先是跨国公司之间的购并大幅度下降所造成的,但是,由于跨国购并额的下降幅度与全部直接投资流入额的下降幅度相近,前者在后者中所占比重并没有降低,跨国购并仍然是最主要的投资方式。

第二,IT投资是引发国际直接投资波动的决定性因素。IT产业购并投资的快速增长曾经是90年代后半期国际直接投资的显着特点之一,2000年该行业购并增长对全部购并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8%。另一方面,在2001年跨国购并的下降额中,仅IT投资购并的下降额就占了55.5%(日本贸易振兴会《贸易投资白皮书》,2002年9月)。2002年起IT商品和服务开始进入缓慢复苏阶段,但是由于海湾战争的影响,国际着名机构(美国高技术调查公司IDC)已经将原来IT产业投资6%的增长预测值下调为3.7%(《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4月1日),据此估计,短期内IT相关的直接投资仍然难以出现较快增长。

第三,流向发展中国家的FDI比重有所提高。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占全部直接投资的比重,1997年曾经达到41%,但以后逐年降低,2000年仅有17%。2001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虽然也出现下降,但由于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使得所占份额上升到28%。主要原因在于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以绿地投资方式为主,而这种投资受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波动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第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引资竞争日趋激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出现两极分化倾向,2001~2002年,中国、菲律宾、印度等国家仍然保持了较大幅度增长,其中中国2002年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已经上升到发展中国家流入总量的37%(根据世界银行《2003年全球发展金融》,2003年4月2日;另外,2001年中国吸收外来直接投资占发展中国家的比重是23%);其他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下降幅度很大。二是墨西哥作为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同时又与EU(欧盟)建立FTA(自由贸易协会)关系的发展中国家,吸引直接投资方面成效突出,在连续几年增长的基础上2001年再增86.1%,占世界FDI总额的比重也由0.9%提高到3.6%,表明已经加入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中国家在吸收直接投资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是各国竞相采取更为开放和优惠的吸收外资政策,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三、我国在引资竞争中面临的主要压力

长期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巨大市场规模以及大量存在的廉价劳动力是我国在吸收外资方面的明显优势,这也是2001~2002年我国吸收FDI能够实现恢复性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许多国家竞相调整外资政策,向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多优惠,各国之间的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我国目前在市场体制、投资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今后吸收外资的总体形势不容盲目乐观。

(一)政策优势正在逐步消失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主体结构单一、市场化程度很低,投资环境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为了加快经济发展进程,采取了积极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向外资企业提供了各种政策优惠。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多元化的经济主体结构已经初步形成,投资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外商投资企业长期享有的部分超国民待遇陆续取消,目前仅在投资设备进口、加工贸易管理和企业所得税方面保留了一些区别于内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但实际上这些政策与韩国、东南亚国家相比已经没有什么优势

,在优惠期限、行业准入限制等方面甚至处于劣势。

(二)流入我国的直接投资增长存在不确定性

90年代的经验表明,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趋势与国际直接投资增长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多数年份出现反向变化,即在国际直接投资快速增长时期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明显回落;而在国际直接投资萧条时期我国吸收的直接投资会出现强劲增长。这种特点说明二者之间、特别是我国与美国等主要资本流入国之间在吸收国际资本方面存在一定替代关系。2002年中国吸收外资首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并不能说明我国的引资竞争力已经超过美国,主要是由于“911”和美国股市疲软、企业信誉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短期来看,美国资本市场的低迷仍然要持续一段时期,这有利于我国吸收外资的增长,但是随着美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复苏、资本市场再度出现繁荣,同样有可能导致流入我国直接投资的减少。英国经济学人资讯社(EIU)4月1日发表的报告认为,中期内美国仍为全球FDI的主要目的地,在2004~2007年期间将占世界FDI总量的1/4,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三)在建立自由贸易区方面相对滞后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各种层次的自由贸易区纷纷建立,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很大变化。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成员之间的相互投资,同时能够吸引区域外企业为了达到零关税进入自由贸易区市场的目的到区域内进行投资。因此,作为重要自由贸易区成员的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更具有竞争力,墨西哥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墨西哥是NAFTA成员,并且与EU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因此,在墨西哥投资的企业,其产品可以零关税进入两大市场)。目前在东亚范围内各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区开始出现,日本、韩国之间已经在建立自由贸易区方面取得进展(2002年7月日本和韩国正式启动了由政府官员、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参与的日韩FTA研究计划,预计2004年完成研究报告,2005年启动政府谈判),而且都在积极准备与东盟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这将十分有利于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吸收更多外国投资,对我国吸收外资会带来一定分流压力。

(四)投资环境还存在很大差距

调查显示,尽管我国已经在完善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方面取得明显效果,但是诸如政策制定缺乏透明性、变动频繁,各地政策执行不尽统一、具有随意性,政府工作效率低、缺乏服务意识,市场监管不力、出口退税困难重重等外商关于“软”环境方面的批评依然强烈。此外,从企业税赋来看,一方面,我国的企业社会保障支出相对于薪酬的比例高于韩国、印度和东南亚各国;企业所得税率(法定税率)仅低于印度2.7个百分点,高于韩国、东南亚国家5~10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仅低于越南5个百分点,高于韩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5~20个百分点(参见日本贸易振兴会《亚洲的投资环境比较》2002年5月)。由此可见,在没有政策优惠的条件下,外资企业税赋成本明显高于主要竞争对手。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存在的法定税赋之外的“乱收费”现象对外资企业投资环境的危害更为严重。

(五)知识产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是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国内存在的侵权行为成为困扰外资企业的难题之一,许多企业为此付出了高昂成本。虽然政府加大了打击力度,但是效果不够明显,制假售假现象依然十分猖獗。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2002年一项针对在华日资企业所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回答说自身受到侵权的企业和认为中国国内的侵权行为具有进一步恶化趋势的企业比重都超过了50%。此外,近60%的企业对中国政府打假行动的实际效果表示不满意。由此可见,这种状况对外资企业的投资信心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

(六)有利于购并投资的制度环境尚未形成

随着资本市场趋于稳定和经济复苏,购并形式的直接投资仍然会出现大幅度增长势头。尤其是IT制造业和金融、石油化工、机械设备等大型投资多数是按照购并方式运作的,墨西哥2001年吸收外资的高速增长主要就是来自美国城市银行集团大规模购并投资的贡献。但是我国的购并活动刚刚起步,相关法律制度尚未形成,并不具备大量吸收购并投资的制度与操作条件。这将大大降低我国吸收外资的竞争力。

四、取消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理论界和实际经济部门关于外资政策调整问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一部分观点认为应该尽快调整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在实施内外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同时,取消外资企业设备进口免税政策。毫无疑问,构筑一个多元化的经济主体结构,实现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公平竞争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投资环境的逐步完善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取消目前外商投资企业所享有的优惠税率等“超国民待遇”也是一种必然。但是,在目前形势下如果取消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将会进一步加大我国在引资竞争中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并给经济增长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首先,取消优惠政策可能导致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趋缓,甚至出现下降。在我国原有的政策优势已经基本消失的情况下,取消对外商投资的税收优惠,意味着外商投资的成本、特别是其中的进口设备关税和海关代缴税税赋会明显上升,并改变投资者的收益预期。为了回避这些成本,跨国公司可能选择其他具备政策优惠和综合成本优势的国家进行投资。1996年4月我国一度取消了对外商投资设备进口征税的减免优惠,结果导致1996~1997年连续两年出现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额的大幅度下降,流入东南亚国家的外资比重却明显上升。直到1998年重新恢复对鼓励类和允许类直接投资进口设备减免税政策之后,协议额的下降趋势才得到抑制。但已经对其间及以后实际到位资金增速的大幅度回落、甚至转为负增长产生了一定影响。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增速回落或出现负增长,将对全社会投资增长、乃至经济增长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按照实际到位资金计算,目前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在我国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超过10%,新增投资的减少或下降,都将对全社会投资增长产生直接的影响。以1999年为例,当年外商实际到位资金减少11%,仅此一项因素的影响,就使得全社会投资少增长了1.1个百分点,在当时通货紧缩趋势加剧、投资需求严重疲软(全社会投资增长仅达到5.1%)的背景下,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很大。2002年我国能够在世界经济普遍萧条的背景下实现8%的较快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恢复性增长和外资企业出口的强劲增长。此外,目前主要来源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涉外税收、外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在全国税收、工业增加值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分别达到了19%、28%和52%左右的水平,因此,外商投资增长形势的变化会对这些经济总量产生相应影响。

再次,通过吸收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效应可能减弱。引进先进技术、资本和管理知识,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是我国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20年来吸收外资的实际经验表明,由于外商投资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对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的装备程度和技术水平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比较优势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相对集中在我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或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如电子通讯设备的非核心技术部分的加工、装配环节),这样的结构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外商投资本身的资本和技术优势,使得外商企业投资对整体产业结构的提升效应有所减弱(赵晋平:“吸收外资的产业政策研究”《管理世界》2002年5期)。为了进一步提高吸收外资对资本和技术装备水平升级的影响,吸引外商向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加工环节投资的产业政策导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保持有效的政策调控手段。从鼓励发展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来看,投资设备和技术投入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因此,在国内缺乏足够替代能力和进口关税仍然较高的条件下,对这些鼓励类行业的投资设备进口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实施一定的企业所得税减免仍然是最为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1997年我国取消新批外资企业设备进口税收优惠之后,外商投资项目平均规模比上年下降了18.5%,1998年重新恢复这项政策后,这一指标又很快上升了8.4%;此外,从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1997年外商工业投资比重比上年下降了9个百分点,其中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行业等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合计比重由上年的9.6%下降到2.8%,1998年又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这些变化反映了此项政策对外资项目的资本、技术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的直接影响。

五、政策建议

(一)将建立内外资企业统一的政策体系确定为我国外资政策调整的中长期目标

从长期来看,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对于外商投资企业来说,我国目前存在的许多制度性成本因素将逐步消除,综合实力会真正成为各类企业之间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环境下,吸收外资将具备由政策鼓励向市场引导转变的条件,方能真正实现各类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二)现阶段,应当保持吸收外资鼓励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为了提高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吸引力,在世界各国的引资竞争中保持必要的优势,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需要继续实施吸收外商投资的鼓励性政策,对面向国家鼓励行业或地区的外商投资给予减免投资设备关税、海关代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待遇。

(三)为实现长期政策调整目标作好过渡性安

为了防止过快的政策调整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于中长期的政策调整目标,有必要作好过渡性安排。其基本方向是由按照企业身份确定的政策优惠逐步向按照鼓励内容确定的优惠政策转变。进口设备的减免税收政策应当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结合,对于面向鼓励行业投资的所有企业逐步给予优惠;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则应当与地区政策相结合,如对于面向国家鼓励的中西部和其他特殊区域投资的所有企业逐步给予优惠等。

(四)对进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特殊区域的外商投资实行长期的鼓励性政策

由于进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特殊经济区域的外商投资企业,主要从事加工贸易,便于政府对其进行海关和税收监管,应当成为继续政策鼓励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对于向这些地区集中的企业除了长期给予投资设备、原材料等必要生产手段以免征关税、进口环节的海关代缴税等优惠之外,也可以在企业所得税或其他税收(包括地方性税收)优惠方面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灵活性。

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篇2

    国际直接投资2001~2002年出现下降,这种趋势目前仍在持续。短期来看,由于战争因素的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国际资本市场很快再现繁荣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国际FDI流动趋缓的势头将持续一段时期。但是,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国际直接投资仍将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并出现快速增长。英国经济学人资讯社(EIU)4月1日发表的分析报告指出:全球FDI将在2003年出现复苏,2004年实现较快增长,2003~2007年期间的增长速度可能超过世界GDP和国际贸易的增长水平(新加坡《联合早报》2003年4月2日)。

    近年来的国际直接投资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跨国购并仍然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方式。统计表明,2001年世界直接投资的急剧减少,首先是跨国公司之间的购并大幅度下降所造成的,但是,由于跨国购并额的下降幅度与全部直接投资流入额的下降幅度相近,前者在后者中所占比重并没有降低,跨国购并仍然是最主要的投资方式。

    第二,IT投资是引发国际直接投资波动的决定性因素。IT产业购并投资的快速增长曾经是90年代后半期国际直接投资的显着特点之一,2000年该行业购并增长对全部购并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8%。另一方面,在2001年跨国购并的下降额中,仅IT投资购并的下降额就占了55.5%(日本贸易振兴会《贸易投资白皮书》,2002年9月)。2002年起IT商品和服务开始进入缓慢复苏阶段,但是由于海湾战争的影响,国际着名机构(美国高技术调查公司IDC)已经将原来IT产业投资6%的增长预测值下调为3.7%(《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4月1日),据此估计,短期内IT相关的直接投资仍然难以出现较快增长。

    第三,流向发展中国家的FDI比重有所提高。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占全部直接投资的比重,1997年曾经达到41%,但以后逐年降低,2000年仅有17%。2001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虽然也出现下降,但由于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使得所占份额上升到28%。主要原因在于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以绿地投资方式为主,而这种投资受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波动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第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引资竞争日趋激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出现两极分化倾向,2001~2002年,中国、菲律宾、印度等国家仍然保持了较大幅度增长,其中中国2002年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已经上升到发展中国家流入总量的37%(根据世界银行《2003年全球发展金融》,2003年4月2日;另外,2001年中国吸收外来直接投资占发展中国家的比重是23%);其他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下降幅度很大。二是墨西哥作为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同时又与EU(欧盟)建立FTA(自由贸易协会)关系的发展中国家,吸引直接投资方面成效突出,在连续几年增长的基础上2001年再增86.1%,占世界FDI总额的比重也由0.9%提高到3.6%,表明已经加入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中国家在吸收直接投资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是各国竞相采取更为开放和优惠的吸收外资政策,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二、周边国家吸收外资政策的新特点

    (一)韩国的外资优惠政策

    90年代中期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政府开始改变以往限制外资流入的政策,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外商投资。首先是大幅度放宽行业准入和各种限制性规定,其内容:一是放开准入行业,在所有1058个行业中,仅有近海渔业、沿岸渔业、广播电台、电视台等4个行业禁止外资进入,其他全部放开。二是放开关于外方持股比例的限制,1030个行业允许外方100%持股,只有24个行业有不同程度的比例限制。三是取消过去对外资企业持有土地用途和面积的限制。四是放宽关于外国投资者投资资金下限的要求,目前的规定是投资资金不得少于5000万韩元(约5万美元)和投资比重不得低于10%。

    其次是实施外商投资的鼓励和优惠政策。1995年4月韩国开始实施新的《引进外资法》,将电子信息、电气机械设备制造、精密机械、新材料、生物工程、航空、运输、环境能源领域、社会基础设施等行业列为鼓励行业,此后在1998年11月又进行了补充。目前总共有533个行业被确定为鼓励外商投资领域。对于这533个行业,主要实施了以下优惠政策:一是对企业所得税实行最初7年免征,以后3年减半征收的“七免三减”政策;二是对投资用机械设备免征进口关税、特别消费税和附加值税;三是对投资企业进口提供通关便利。

    (二)泰国的外资优惠政策及其特点

    按照泰国政府2000年3月公布的《外国人事业法》,所有行业都允许外资进入,只是在43个行业外方持股比重或外方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不得超过50%。其中绝对禁止的行业有9个,需要经过内阁会议同意并由商务部长批准的行业有13个,需要经过外国人事业委员会同意并由商业登记局批准的有21个行业。绝对禁止外方持股超过50%的领域包括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农业、果树园、渔业、药草采集、文物交易拍卖、佛像和僧钵的制造和贩卖、土地交易等。

    按照泰国的产业分类,鼓励外资进入的行业有126个,第一类是26个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第二类是18个采掘业;第三类是16个轻工业行业;第四类是22个机械、运输设备和金属制品等行业;第五类是电子、电气机械零部件行业;第六类是15个化学、造纸、塑料等制造业;第七类是20个服务和公共事业行业。对鼓励类行业的优惠程度根据投资地区有所不同。所有外资企业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包括:从盈利之日起的3~8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如果在免征期内发生亏损可以从优惠期结束后的税前利润额中扣除。其次,还根据不同地区对外资企业给予不同的机械、原料进口关税减免优惠政策。

    (三)日本的外资企业鼓励政策

    不仅发展中国家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一些发达国家也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尝试,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日本从80年代中期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以来,基本取消了对外商投资的限制。但是由于其国内企业之间所特有的序列纽带关系,以及人工成本高昂等因素的影响,外资进入相对困难。90年代以来,长期的经济萧条使得日本政府开始大幅度调整经济政策,希望通过吸收更多的外国资本给日本经济带来活力,尤其是许多深受人才外流困扰的地方政府也准备通过积极吸收包括外资在内的投资者来本地投资,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1998年日本政府出台了一项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决定对157个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担保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贷款,最高担保额可以达到企业全部资产的95%。此外,为了完善面向外资企业的服务体系,日本还在政府设置的企业信息服务机构“日本贸易振兴会”建立了专门的咨询窗口和网络。

    近年来,日本政府进一步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结构调整、振兴经济的方针,其中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允许地方政府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结构改革特区”,并通过颁布专门法律在特区内实施特殊政策。其中包括了以吸收外资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特区”。例如在日本冲绳县设立的“特别自由贸易区”,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实施了以下优惠政策:一是区内企业可以从事加工贸易、保税(关税和消费税)加工产品并出口,如果产品需要在国内市场销售,企业可以在按照零部件、或按照成品自由选择一种税率缴纳关税。二是对区内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法人事业税、固定资产税、土地保有税等减免优惠待遇;其中关于企业所得税的减免政策规定:在开业后连续10年中企业所得税按照从企业所得中扣除35%之后的基数征收;照此计算,在前5年企业所得税率仅为22.9%,相当于法定所得税率(40.9%)的55.9%;后5年的所得税率平均为27.4%,相当于法定税率的67.0%。三是对制造业设备投资给予一定减税优惠,如可从企业所得基数中扣除相当于机械设备购入价值的15%、建筑物投入金额的8%;同时投资设备可享受特别折旧优惠。四是对区内企业吸收当地30岁以下年轻人就业给予特别补助和奖励,其中补助最长可享受两年,补助金额最高可达补助对象员工工资的1/3。五是区内企业还可以享受冲绳县的其他鼓励性政策优惠,如对制造业、公路货物运输、仓储、包装、批发商业、软件、信息处理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设计、自然科学研究等行业给予产地调查、清理和购置费用补贴等。该区从2001年建立以来,已经在吸收外来投资方面取得明显成就,其中包括来自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企业的投资。

    除了以上三个国家之外,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和印度等国家都在继续实施、并不断增加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三、我国在引资竞争中面临的主要压力

    长期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巨大市场规模以及大量存在的廉价劳动力是我国在吸收外资方面的明显优势,这也是2001~2002年我国吸收FDI能够实现恢复性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许多国家竞相调整外资政策,向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多优惠,各国之间的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我国目前在市场体制、投资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今后吸收外资的总体形势不容盲目乐观。

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篇3

国际直接投资2001~2002年出现下降,这种趋势目前仍在持续。短期来看,由于战争因素的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国际资本市场很快再现繁荣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国际FDI流动趋缓的势头将持续一段时期。但是,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国际直接投资仍将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并出现快速增长。英国经济学人资讯社(EIU)4月1日发表的分析报告指出:全球FDI将在2003年出现复苏,2004年实现较快增长,2003~2007年期间的增长速度可能超过世界GDP和国际贸易的增长水平(新加坡《联合早报》2003年4月2日)。

近年来的国际直接投资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跨国购并仍然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方式。统计表明,2001年世界直接投资的急剧减少,首先是跨国公司之间的购并大幅度下降所造成的,但是,由于跨国购并额的下降幅度与全部直接投资流入额的下降幅度相近,前者在后者中所占比重并没有降低,跨国购并仍然是最主要的投资方式。

第二,IT投资是引发国际直接投资波动的决定性因素。IT产业购并投资的快速增长曾经是90年代后半期国际直接投资的显著特点之一,2000年该行业购并增长对全部购并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8%。另一方面,在2001年跨国购并的下降额中,仅IT投资购并的下降额就占了55.5%(日本贸易振兴会《贸易投资白皮书》,2002年9月)。2002年起IT商品和服务开始进入缓慢复苏阶段,但是由于海湾战争的影响,国际著名机构(美国高技术调查公司IDC)已经将原来IT产业投资6%的增长预测值下调为3.7%(《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4月1日),据此估计,短期内IT相关的直接投资仍然难以出现较快增长。

第三,流向发展中国家的FDI比重有所提高。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占全部直接投资的比重,1997年曾经达到41%,但以后逐年降低,2000年仅有17%。2001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虽然也出现下降,但由于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使得所占份额上升到28%。主要原因在于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以绿地投资方式为主,而这种投资受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波动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第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引资竞争日趋激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出现两极分化倾向,2001~2002年,中国、菲律宾、印度等国家仍然保持了较大幅度增长,其中中国2002年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已经上升到发展中国家流入总量的37%(根据世界银行《2003年全球发展金融》,2003年4月2日;另外,2001年中国吸收外来直接投资占发展中国家的比重是23%);其他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下降幅度很大。二是墨西哥作为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同时又与EU(欧盟)建立FTA(自由贸易协会)关系的发展中国家,吸引直接投资方面成效突出,在连续几年增长的基础上2001年再增86.1%,占世界FDI总额的比重也由0.9%提高到3.6%,表明已经加入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中国家在吸收直接投资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是各国竞相采取更为开放和优惠的吸收外资政策,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二、周边国家吸收外资政策的新特点

(一)韩国的外资优惠政策

90年代中期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政府开始改变以往限制外资流入的政策,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外商投资。首先是大幅度放宽行业准入和各种限制性规定,其内容:一是放开准入行业,在所有1058个行业中,仅有近海渔业、沿岸渔业、广播电台、电视台等4个行业禁止外资进入,其他全部放开。二是放开关于外方持股比例的限制,1030个行业允许外方100%持股,只有24个行业有不同程度的比例限制。三是取消过去对外资企业持有土地用途和面积的限制。四是放宽关于外国投资者投资资金下限的要求,目前的规定是投资资金不得少于5000万韩元(约5万美元)和投资比重不得低于10%。

其次是实施外商投资的鼓励和优惠政策。1995年4月韩国开始实施新的《引进外资法》,将电子信息、电气机械设备制造、精密机械、新材料、生物工程、航空、运输、环境能源领域、社会基础设施等行业列为鼓励行业,此后在1998年11月又进行了补充。目前总共有533个行业被确定为鼓励外商投资领域。对于这533个行业,主要实施了以下优惠政策:一是对企业所得税实行最初7年免征,以后3年减半征收的“七免三减”政策;二是对投资用机械设备免征进口关税、特别消费税和附加值税;三是对投资企业进口提供通关便利。

(二)泰国的外资优惠政策及其特点

按照泰国政府2000年3月公布的《外国人事业法》,所有行业都允许外资进入,只是在43个行业外方持股比重或外方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不得超过50%。其中绝对禁止的行业有9个,需要经过内阁会议同意并由商务部长批准的行业有13个,需要经过外国人事业委员会同意并由商业登记局批准的有21个行业。绝对禁止外方持股超过50%的领域包括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农业、果树园、渔业、药草采集、文物交易拍卖、佛像和僧钵的制造和贩卖、土地交易等。

按照泰国的产业分类,鼓励外资进入的行业有126个,第一类是26个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第二类是18个采掘业;第三类是16个轻工业行业;第四类是22个机械、运输设备和金属制品等行业;第五类是电子、电气机械零部件行业;第六类是15个化学、造纸、塑料等制造业;第七类是20个服务和公共事业行业。对鼓励类行业的优惠程度根据投资地区有所不同。所有外资企业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包括:从盈利之日起的3~8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如果在免征期内发生亏损可以从优惠期结束后的税前利润额中扣除。其次,还根据不同地区对外资企业给予不同的机械、原料进口关税减免优惠政策。

(三)日本的外资企业鼓励政策

不仅发展中国家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一

些发达国家也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尝试,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日本从80年代中期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以来,基本取消了对外商投资的限制。但是由于其国内企业之间所特有的序列纽带关系,以及人工成本高昂等因素的影响,外资进入相对困难。90年代以来,长期的经济萧条使得日本政府开始大幅度调整经济政策,希望通过吸收更多的外国资本给日本经济带来活力,尤其是许多深受人才外流困扰的地方政府也准备通过积极吸收包括外资在内的投资者来本地投资,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1998年日本政府出台了一项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决定对157个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担保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贷款,最高担保额可以达到企业全部资产的95%。此外,为了完善面向外资企业的服务体系,日本还在政府设置的企业信息服务机构“日本贸易振兴会”建立了专门的咨询窗口和网络。

近年来,日本政府进一步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结构调整、振兴经济的方针,其中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允许地方政府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结构改革特区”,并通过颁布专门法律在特区内实施特殊政策。其中包括了以吸收外资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特区”。例如在日本冲绳县设立的“特别自由贸易区”,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实施了以下优惠政策:一是区内企业可以从事加工贸易、保税(关税和消费税)加工产品并出口,如果产品需要在国内市场销售,企业可以在按照零部件、或按照成品自由选择一种税率缴纳关税。二是对区内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法人事业税、固定资产税、土地保有税等减免优惠待遇;其中关于企业所得税的减免政策规定:在开业后连续10年中企业所得税按照从企业所得中扣除35%之后的基数征收;照此计算,在前5年企业所得税率仅为22.9%,相当于法定所得税率(40.9%)的55.9%;后5年的所得税率平均为27.4%,相当于法定税率的67.0%。三是对制造业设备投资给予一定减税优惠,如可从企业所得基数中扣除相当于机械设备购入价值的15%、建筑物投入金额的8%;同时投资设备可享受特别折旧优惠。四是对区内企业吸收当地30岁以下年轻人就业给予特别补助和奖励,其中补助最长可享受两年,补助金额最高可达补助对象员工工资的1/3。五是区内企业还可以享受冲绳县的其他鼓励性政策优惠,如对制造业、公路货物运输、仓储、包装、批发商业、软件、信息处理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设计、自然科学研究等行业给予产地调查、清理和购置费用补贴等。该区从2001年建立以来,已经在吸收外来投资方面取得明显成就,其中包括来自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企业的投资。

除了以上三个国家之外,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和印度等国家都在继续实施、并不断增加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三、我国在引资竞争中面临的主要压力

长期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巨大市场规模以及大量存在的廉价劳动力是我国在吸收外资方面的明显优势,这也是2001~2002年我国吸收FDI能够实现恢复性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许多国家竞相调整外资政策,向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多优惠,各国之间的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我国目前在市场体制、投资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今后吸收外资的总体形势不容盲目乐观。

(一)政策优势正在逐步消失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主体结构单一、市场化程度很低,投资环境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为了加快经济发展进程,采取了积极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向外资企业提供了各种政策优惠。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多元化的经济主体结构已经初步形成,投资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外商投资企业长期享有的部分超国民待遇陆续取消,目前仅在投资设备进口、加工贸易管理和企业所得税方面保留了一些区别于内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但实际上这些政策与韩国、东南亚国家相比已经没有什么优势,在优惠期限、行业准入限制等方面甚至处于劣势。

(二)流入我国的直接投资增长存在不确定性

90年代的经验表明,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趋势与国际直接投资增长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多数年份出现反向变化,即在国际直接投资快速增长时期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明显回落;而在国际直接投资萧条时期我国吸收的直接投资会出现强劲增长。这种特点说明二者之间、特别是我国与美国等主要资本流入国之间在吸收国际资本方面存在一定替代关系。2002年中国吸收外资首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并不能说明我国的引资竞争力已经超过美国,主要是由于“911”和美国股市疲软、企业信誉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短期来看,美国资本市场的低迷仍然要持续一段时期,这有利于我国吸收外资的增长,但是随着美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复苏、资本市场再度出现繁荣,同样有可能导致流入我国直接投资的减少。英国经济学人资讯社(EIU)4月1日发表的报告认为,中期内美国仍为全球FDI的主要目的地,在2004~2007年期间将占世界FDI总量的1/4,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三)在建立自由贸易区方面相对滞后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各种层次的自由贸易区纷纷建立,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很大变化。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成员之间的相互投资,同时能够吸引区域外企业为了达到零关税进入自由贸易区市场的目的到区域内进行投资。因此,作为重要自由贸易区成员的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更具有竞争力,墨西哥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墨西哥是NAFTA成员,并且与EU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因此,在墨西哥投资的企业,其产品可以零关税进入两大市场)。目前在东亚范围内各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区开始出现,日本、韩国之间已经在建立自由贸易区方面取得进展(2002年7月日本和韩国正式启动了由政府官员、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参与的日韩FTA研究计划,预计2004年完成研究报告,2005年启动政府谈判),而且都在积极准备与东盟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这将十分有利于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吸收更多外国投资,对我国吸收外资会带来一定分流压力。

(四)投资环境还存在很大差距

调查显示,尽管我国已经在完善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方面取得明显效果,但是诸如政策制定缺乏透明性、变动频繁,各地政策执行不尽统一、具有随意性,政府工作效率低、缺乏服务意识,市场监管不力、出口退税困难重重等外商关于“软”环境方面的批评依然强烈。此外,从企业税赋来看,一方面,我国的企业社会保障支出相对于薪酬的比例高于韩国、印度和东南亚各国;企业所得税率(法定税率)仅低于印度2.7个百分点,高于韩国、东南亚国家5~10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仅低于越南5个百分点,高于韩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5~20个百分点(参见日本贸易振兴会《亚洲的投资环境比较》2002年5月)。由此可见,在没有政策优惠的条件下,外资企业税赋成本明显高于主要竞争对手。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存在的法定税赋之外的“乱收费”现象对外资企业投资环境的危害更为严重。

(五)知识产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是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国内存在的侵权行为成为困扰外资企业的难题之一,许多企业为此付出了高昂成本。虽然政府加大了打击力度,但是效果不够明显,制假售假现象依然十分猖獗。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2002年一项针对在华日资企业所进行

的问卷调查结果,回答说自身受到侵权的企业和认为中国国内的侵权行为具有进一步恶化趋势的企业比重都超过了50%。此外,近60%的企业对中国政府打假行动的实际效果表示不满意。由此可见,这种状况对外资企业的投资信心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

(六)有利于购并投资的制度环境尚未形成

随着资本市场趋于稳定和经济复苏,购并形式的直接投资仍然会出现大幅度增长势头。尤其是IT制造业和金融、石油化工、机械设备等大型投资多数是按照购并方式运作的,墨西哥2001年吸收外资的高速增长主要就是来自美国城市银行集团大规模购并投资的贡献。但是我国的购并活动刚刚起步,相关法律制度尚未形成,并不具备大量吸收购并投资的制度与操作条件。这将大大降低我国吸收外资的竞争力。

四、取消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理论界和实际经济部门关于外资政策调整问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一部分观点认为应该尽快调整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在实施内外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同时,取消外资企业设备进口免税政策。毫无疑问,构筑一个多元化的经济主体结构,实现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公平竞争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投资环境的逐步完善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取消目前外商投资企业所享有的优惠税率等“超国民待遇”也是一种必然。但是,在目前形势下如果取消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将会进一步加大我国在引资竞争中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并给经济增长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首先,取消优惠政策可能导致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趋缓,甚至出现下降。在我国原有的政策优势已经基本消失的情况下,取消对外商投资的税收优惠,意味着外商投资的成本、特别是其中的进口设备关税和海关代缴税税赋会明显上升,并改变投资者的收益预期。为了回避这些成本,跨国公司可能选择其他具备政策优惠和综合成本优势的国家进行投资。1996年4月我国一度取消了对外商投资设备进口征税的减免优惠,结果导致1996~1997年连续两年出现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额的大幅度下降,流入东南亚国家的外资比重却明显上升。直到1998年重新恢复对鼓励类和允许类直接投资进口设备减免税政策之后,协议额的下降趋势才得到抑制。但已经对其间及以后实际到位资金增速的大幅度回落、甚至转为负增长产生了一定影响。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增速回落或出现负增长,将对全社会投资增长、乃至经济增长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按照实际到位资金计算,目前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在我国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超过10%,新增投资的减少或下降,都将对全社会投资增长产生直接的影响。以1999年为例,当年外商实际到位资金减少11%,仅此一项因素的影响,就使得全社会投资少增长了1.1个百分点,在当时通货紧缩趋势加剧、投资需求严重疲软(全社会投资增长仅达到5.1%)的背景下,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很大。2002年我国能够在世界经济普遍萧条的背景下实现8%的较快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恢复性增长和外资企业出口的强劲增长。此外,目前主要来源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涉外税收、外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在全国税收、工业增加值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分别达到了19%、28%和52%左右的水平,因此,外商投资增长形势的变化会对这些经济总量产生相应影响。

再次,通过吸收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效应可能减弱。引进先进技术、资本和管理知识,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是我国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20年来吸收外资的实际经验表明,由于外商投资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对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的装备程度和技术水平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比较优势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相对集中在我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或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如电子通讯设备的非核心技术部分的加工、装配环节),这样的结构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外商投资本身的资本和技术优势,使得外商企业投资对整体产业结构的提升效应有所减弱(赵晋平:“吸收外资的产业政策研究”《管理世界》2002年5期)。为了进一步提高吸收外资对资本和技术装备水平升级的影响,吸引外商向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加工环节投资的产业政策导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保持有效的政策调控手段。从鼓励发展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来看,投资设备和技术投入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因此,在国内缺乏足够替代能力和进口关税仍然较高的条件下,对这些鼓励类行业的投资设备进口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实施一定的企业所得税减免仍然是最为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1997年我国取消新批外资企业设备进口税收优惠之后,外商投资项目平均规模比上年下降了18.5%,1998年重新恢复这项政策后,这一指标又很快上升了8.4%;此外,从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1997年外商工业投资比重比上年下降了9个百分点,其中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行业等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合计比重由上年的9.6%下降到2.8%,1998年又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这些变化反映了此项政策对外资项目的资本、技术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的直接影响。

五、政策建议

(一)将建立内外资企业统一的政策体系确定为我国外资政策调整的中长期目标

从长期来看,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对于外商投资企业来说,我国目前存在的许多制度性成本因素将逐步消除,综合实力会真正成为各类企业之间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环境下,吸收外资将具备由政策鼓励向市场引导转变的条件,方能真正实现各类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二)现阶段,应当保持吸收外资鼓励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为了提高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吸引力,在世界各国的引资竞争中保持必要的优势,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需要继续实施吸收外商投资的鼓励性政策,对面向国家鼓励行业或地区的外商投资给予减免投资设备关税、海关代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待遇。

(三)为实现长期政策调整目标作好过渡性安

为了防止过快的政策调整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于中长期的政策调整目标,有必要作好过渡性安排。其基本方向是由按照企业身份确定的政策优惠逐步向按照鼓励内容确定的优惠政策转变。进口设备的减免税收政策应当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结合,对于面向鼓励行业投资的所有企业逐步给予优惠;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则应当与地区政策相结合,如对于面向国家鼓励的中西部和其他特殊区域投资的所有企业逐步给予优惠等。

(四)对进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特殊区域的外商投资实行长期的鼓励性政策

由于进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特殊经济区域的外商投资企业,主要从事加工贸易,便于政府对其进行海关和税收监管,应当成为继续政策鼓励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对于向这些地区集中的企业除了长期给予投资设备、原材料等必要生产手段以免征关税、进口环节的海关代缴税等优惠之外,也可以在企业所得税或其他税收(包括地方性税收)优惠方面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灵活性。

(五)政策调整要注意对投资者收益预期的影响

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篇4

关键词: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河北省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5-0068-04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产业转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服务业国际转移已成为新的热点,并且呈现出涉及领域广、市场增长快、发展潜力大的特点。与此相对应的是,为了履行入世承诺,中国正逐渐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可以肯定的是,服务业将成为继制造业之后,河北省吸引国际投资的热点领域,这是由国际经济规律和中国的国情共同决定的。但由于河北省服务业不发达、服务体系发育程度低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以及对已吸引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高效利用。

一、河北省近年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分析

(一)河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总体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正以惊人的速度大量涌入中国,中国正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分工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作为跨国投资的东道国吸引力越来越强。而河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利用外资中的主要形式。如表1所示,河北省2004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实际利用外资额的82%,2005-2008年分别为83%、84.5%、80%、81%。近五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占外资总额的比例一直持续在80%以上,尤其以2006年为顶峰。与其他形式相比,外商直接投资占据了绝对优势,成为河北省利用外资中的主要形式。

2. 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率迅速提高。如表1所示,2005年河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17.8%,虽然2006年比2005年仅增加了5%,但2007年达到了新高,比2006年增加了20%。

3.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水平较低。通常一个省市经济规模越大(根据GDP衡量),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就越多,而河北省近年来实际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要少于应该吸引的数量,这可能是由于投资促进不利或其他因素所致,但从另一方面可以说明,河北省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还有很大潜力。

(二)河北省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从世界范围来看,服务业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现代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其兴旺发达已经成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与世界发达地区相比,河北省服务业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上存在明显的“短腿”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其总量的比例低。如表2所示,河北省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上,其2004-2008年比重分别为70.5%、83.52%、82.9%、83.34%、84.1%,一直呈增长趋势。而2004年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仅占其总量的12.35%,2005-2008年分别为14%、14.5%、14.95%、14.3%。可以看出,2007年达到的最高值也仅有14.95%,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比例低,与全国约41%的比例还有很大差距,更无法与发达国家服务业相比。

2. 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有较高的增长率,但现在基本保持稳定。如表2所示,河北省2005年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比2004年增长了33.76%,2006年比2005年仅增长了9%,但是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23.7%,其后,近两年投资额基本持平。

3. 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分布不合理。如表3所示,近年来河北省服务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投资在房地产业上,2004-2008年房地产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全部服务业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9.37%、34%、67.59%、71.73%、72.10%,一直呈增长趋势,后3年都维持在2/3以上;另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平均都保持在10%左右;而金融、保险业、开发研究业等新兴的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这与世界服务业结构不断升级,新兴服务产业主导服务业的发展潮流大相径庭。

二、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向服务业转型是河北省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河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与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相比,过分依赖制造业对河北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一)河北省制造业中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前3个制造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制造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平均比重为14.9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制造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平均比重为8.2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制造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平均比重为7.31%)。显而易见,这些行业对资源、能源和原材料等的消耗较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与生态压力。如果一直过度依赖制造业而不改变过去的经济模式,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矿产的减少,最终将会制约河北省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而这也是与中国所主张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矛盾的。

而与之相对应的服务业,它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很低,消耗少,对环境的污染更是少之又少。以用电为例,第三产业总用电量占全部产业用电量的比重仅为11.2%,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1.8%;第三产业单位GDP用电量仅为制造业单位GDP用电量的1/4。可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服务业比制造业有较大优势。

(二)河北省制造业中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另一个主要产业是食品及服装、纺织产业

如食品类产业(主要有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及饮料制造业)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制造业总量的比重大约维持在14.45%左右;服装、纺织类产业(主要有纺织业和服装制造业)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制造业总量的比重平均为8.14%。

值得注意的是,食品和服装产业收入弹性小,经济附加值低,也不利于河北省经济持续发展。需求收入弹性是衡量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是用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的。像食品、服装这类生活必需品往往收入弹性小,因为消费者无论收入多低也要选择购买这类产品。而服务业往往收入弹性大,因为消费者知道如果他们收入较低,他们就可以不选择这类消费。

从图1中可以看出,随着河北省人均收入的增加,对服务产品需求的增加量要远远超过食品和服装制造业的增加量,特别是一些超出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产品,在较高收入水平时才能形成大规模消费,例如旅游、高等教育、休闲、健身等。随着河北省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用于此类消费的收入比重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另外,今后几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这会增强人们即期消费的愿望和能力。可见,河北省今后对服务业的需求会进一步提高,大力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是河北省保持经济快速前进的强劲动力。

在当今世界经济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可见,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向服务业转移对于河北省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关键。

三、河北省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

(一)服务业基础设施落后,结构不合理

如表3所示,河北省服务业相对发达的部门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上,而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服务行业在河北省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其他行业的发展很不协调。不仅服务业内部各个行业联系不够紧密,而且远没有和制造业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产业政策向制造业倾斜

产业政策是投资“政策环境”的重要部分,对外资投向结构的影响至关重要。由于中国的领导政绩考核制度非常重视经济效益,地方政府往往对能较快带来经济效益的制造业给予政策倾斜,服务业长期发展受到忽视,河北省也不例外。这种政策倾斜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基本建设投资向制造业倾斜;另一方面,河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更多关注的是制造业而非服务业。

(三)城市化滞后

毋庸置疑,农民收入和服务消费能力很低,农村缺少服务基础设施和高素质服务人才,这些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吸引力显得乏善可陈。而河北省别说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就算与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城市化程度也还是很落后,农村人口还占全省人口的大多数,滞后的城市化进程成为河北省吸引服务业直接投资的一大障碍。

(四)人力资源素质低

服务行业的劳动密集程度较资本密集程度高,可见服务业的发展对人员素质高低的依赖程度很大,尤其是现代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更是如此。而河北省在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这会极大地制约河北省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

四、对河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建议

要想进一步促进河北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就要加强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向服务业转移,尤其是要抓住中国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的机遇。同时,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体制环境将显著改善,外资进入服务业领域的一些限制将显著减少。正是在这一机遇和挑战下,河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工作应围绕以下几个重点:

(一)优化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环境

1. 制定适当的政策导向,在政策上鼓励和引导服务业直接投资。应制定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从转变观念、规范行为和适当扶持等多个方面加以引导,吸引外资向服务业转移。

2. 大力促进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河北省服务业发展滞后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些新兴服务行业发展不够,甚至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明确重点发展的服务行业,对于能够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明显的带动作用以及能代表未来整个服务业发展方向的服务行业优先发展,并给以相应的吸引外资优惠政策。

3. 提高政府行政服务效率,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外商投资审批和管理的全过程服务,加强政府在维护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提高监管水平等方面的能力。

(二)改善服务业吸引FDI的基础环境

1. 要进一步改善体制环境。要理顺推进服务业发展体制,明确各行业发展主管部门和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细化落实行业规划、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要降低门槛,推动政府部门管理重点从审批环节转向监督、查处环节,在教育、卫生等领域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引导外资向服务业转移。

2. 要大力培养服务业人才。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归根到底依赖于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专业培训,对高校的服务业相关专业按照国际服务业发展趋势进行细分和调整,鼓励海外专业人才来河北省就业,全面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

3. 要大力推动城市服务业的发展。目前,河北省的城市化水平为35%左右,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同时,按照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每年将城市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所以加快河北省服务业发展,必须以城市化为依托,推动房地产、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保健、休闲、法律顾问等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行业稳步发展,并且积极吸引FDI向这些领域转移。

参考文献:

[1]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经济年鉴(2005-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曾建华,周聪颖.地区经济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联性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6).

[4]丁玉春,杨逸.FDI流入对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师,2009,(1).

[5]李珠峰.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4,(7).

[7]孙文博.90年代我国服务业利用FDI的投资环境因子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10).

[7]葛顺奇,郑小洁.中国31省市利用外资业绩与潜力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2004,(1).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ttracting FDI in Hebei Province

Zhou Wenjun1,Wang Bin2

(1. School of Accounting,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Shijiazhuang 050031, China;

2. Housing and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in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51, China)

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篇5

美国对华投资的项目数、合同外资及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从绝对数目来看不断增长,但自2000年以来,美国合同外资金额占全国的比重却是逐年下降的,对华投资项目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在2000年经历了一定幅度增长后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表1)。2006年美商在华投资新设立企业3025家,比2005年同期下降14.33%;合同外资金额120.44亿美元,同比下降10.86%;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8.65亿美元,同比下降6.41%。2006年,美商新设立企业、合同外资金额、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分别占全国同期吸收外资总量的7.73%、6.22% 和4.55 %。美国对华投资的特点主要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技术起点较高。美国企业注重长久的战略发展,在转移生产基地的同时,转移核心技术,美国以我国东部商业地区为重点投资区域,其投资最多的省份为江苏、浙江等全国商业繁华的地区。 而且经营状况良好,商务部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在华投资六年以上的美国在华企业中,8l%的企业盈利颇丰。与其全球利润率相比,美国在华企业平均收入增长和盈利状况均高于其他地方,2002年,有42%的美国在华企业利润率超过了全球利润率,而到2004年达到75%的美国在华企业利润率超过了全球利润率。?

2 近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减少的原因分析?

2.1 美国经济不景气使其对外投资大大减少,对华投资因而受到影响?

2001 年美国经济结束了十年的快速增长期,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经济的不景气使美国企业对外投资也大大减少。2001 年美国直接投资流出量比2000 年减少12.4%,2004 年直接投资流出量虽有较大增加,但2005 年直接投资流出量却是-127.14 亿美元,表明资本的回流大于资本流出。1998 年到2001 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3.4%,而2001 年到2005 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年均增长率只有9.1% 。2007年美国经济增长2.2%,为近年来最低水平。2008年美国经济继续呈现疲弱态势。反映制造业发展状况的ism制造业指数在1、2月连续低于50,处于走弱状态。总体建筑支出1月份下滑1.7%,降幅为14年来最高水平,已连续4个月下降。其中住宅建筑支出较上年同期下降19.4%。新屋销售2月份降至13年来最低水平,下降1.8%,连续4个月走低。个人实际消费增长自去年12月起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08年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64.5。在楼市降温、次贷危机恶化、经济增速放缓情况下,就业市场严重受挫。2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数下降6.3万,创5年以来最大跌幅,当月失业率为4.8%,3月份进一步升至5.1%。

2.2 美国的投资政策对美国企业在华投资产生不利影响?

一般而言,美国海外投资的优势在于技术的先进,因此对外投资大多在不同程度上涉及技术的输出。美国政府在技术输出与转让方面虽然较为开放,但仍有诸多限制。《1979 年出口管理法》规定,除了可以向加拿大直接输出多数商品和基础数据外,美国向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出口的所有商品和技术数据都必须获得由商务部出口管理局签发的普通许可证。?

2.3 发达国家交叉投资的上升对我国吸纳美国投资产生不利影响?

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直是美国对外投资的首选, 约占其直接投资总额的50% 以上,而加拿大由于与美国在地理空间上的邻近,也占有美国直接投资总额的10%。近年美国对我国直接投资减少的同时,对部分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增长却较快。2001年到2005年美国对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直接投资存量,年均增长率达到42.14%。促进发达工业国家之间交叉投资上升的因素在于这些国家政治社会经济制度的相似性,劳动力素质比较高等因素。因此投资环境的优劣及因投资环境决定的生产效率仍然是影响美国直接投资地域分布的综合因素。尤其是美国大型跨国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相当复杂、对投资环境的要求相当严格,对各类风险,特别是对国家风险和政治风险的防范意识相当强烈。所以对华投资至今没有脱离试探阶段,与中国投资市场的巨大吸纳力很不相称。2.4 中国本身存在一些吸引投资的局限? 。

(1)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的局限。目前,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的基本缺陷是对外商投资的管理和引导仍然偏重于审批管理,而忽视用市场手段进行引导。外商投资的所有项目,都要由中央或地方政府进行立项及合同章程审批。由此而导致了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开放度不够,限制类项目过多,而鼓励类项目却缺乏真正力度。?

(2)吸收外商投资载体的局限。由于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的现实状况,至今为止我国引资的主体都是国有企业。但完全市场化的外商投资与国有企业在经营目标、经营理念、经营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并且近年尚未合资的国有企业优质存量资产也越来越少,导致近年外商控股甚至独资企业越来越多。而我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民营企业,与外商的合资合作在本身水平较低之外还受到各种政策的局限。?

3 对我国今后利用美国直接投资的思考与建议?

3.1 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

我们一方面要严格遵循国际贸易准则和wto 的承诺,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优化贸易结构,积极而有效地规避中美贸易中的摩擦。另一方面应加强与美在华企业的沟通,尤其是要推动大型跨国公司对美国政府发挥积极影响,通过他们将更多真实情况反馈给美国公众及决策层,帮助缓解与中美贸易摩擦相关的一些热点问题。?

3.2 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美国企业投资我国的信心?

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完善与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从而实现对美引资多层面的推进。?

3.3 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促进美国对服务业的投资?

服务业是美国对外投资的第一大产业,也是美国在世界上占有绝对优势的行业。虽然入世后,美国对我国服务业的投资有较大增加,但美国对我国服务业的投资比例总的来说仍远远低于其对亚太地区投资和对外总投资中服务业所占的比例,这和我国许多服务业具有垄断性质和对外开放程度低有很大关系。因此,应逐步扩大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促进美资流入服务业。?

3.4 改善吸收外商投资方式?

近年来,收购、兼并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导形式。跨国收购、兼并所以能够实现,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有载体,即东道国有值得收购、兼并的企业;二是有适宜的环境,使外资进行的收购、兼并能够顺利实施。对于我国来说,前者有优势,而后者却极为欠缺。尤其是缺乏兼并、收购所必需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3.5 改变吸收外商投资要素优势?

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主要依靠两方面的优势,一是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丰富而且廉价;二是市场广阔,开拓余地极大。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贸易自由化的加深,以及技术创新突飞猛进,廉价生产要素对于吸引外商投资的作用相对减弱;国内市场则由于生产能力的急剧增加、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增长缓慢造成阶段性饱和,大部分产业出现供过于求状况,市场优势也在减弱。因此我们需要在技术创新能力、劳动力素质、市场机制、服务体系方面做出改善来创造吸引外资的新优势。?

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篇6

2004年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产业中强大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纷纷探索提高竞争力的新途径。其中,有些公司是在新兴市场经济体迅速增长的市场中扩大业务、增加销量,有些公司则是合理调配生产活动、实现规模经济并且降低生产成本。许多初级商品价格的增长进一步刺激了外国直接投资向石油和矿物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流动。跨国兼并和收购是一些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在2004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有所提高的原因。2004年,绿地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这也是绿地投资连续第三年保持增长。如果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能够继续保持,那么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很可能在2005年进一步扩大。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在2004年增长了18%,达到7300亿美元,发达国家企业的对外投资额占了其中绝大部分(6370亿美元)。事实上,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中有近一半是来自三个国家:美国、英国和卢森堡。从整体来看,发达国家仍然是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实现净资本出口的主要国家,其净流出量比净流入量多2600亿美元。虽然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下降了25%,跌至2800亿美元(七年来的最低水平),但大多数其他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均有所增加。美国的流出量增加了90%以上,破记录地达到了2290亿美元。

亚洲和大洋州:勇创新高

在发展中国家史,亚洲和大洋州既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也是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恢复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各国和各地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亚洲和大洋州再次成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2004年该地区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480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了460亿美元,实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增幅。中国仍然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其流入量再创新高,达到606亿美元。流向中国香港的投资量达到340亿美元,涨幅达150%,在该区域各经济体中投资增长率最高。二者相加占该区域全部外国直接投资量的三分之二。东亚地区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上涨了46%,为1050亿美元,中国香港吸引到的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增加是推动东亚地区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上涨的主要原因。东南亚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飙升了48%,达到260亿美元。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为70亿美元,增长了30%,其中印度吸引到的外国直接投资最多。流入西亚的外国直接投资涨幅更大,从65亿美元增加至98亿美元,其中半数以上集中在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土耳其。相反,大洋州(太平洋岛屿经济体)去年一年的外国直接投资量下降了54%,减至6700万美元。

亚洲和大洋洲区域正逐渐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地。2004年,从亚洲和大洋州地区流出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加了三倍,达到690亿美元,中国香港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增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此外,东亚和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增加也是原因之一。这些投资大多是区域内投资,它们尤其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之间。不过,来自亚洲经济体的区域间投资也有所增加。例如,推动中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自然资源需求的扩大。由此带来了对拉丁美洲的巨额投资项目。印度跨国公司也对其他地区(主要是非洲国家和俄罗斯)的自然资源投入了大量资金。亚洲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也在增加:尤其是在去年,中国和印度跨国公司实施了几次对欧美公司的大规模收购,如联想集团(中国)收购了IBM(美国)的个人电脑业务。

国家和区域层次上的诸多政策改革为进出亚洲和大洋洲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提供了便利。例如,东盟与中国签订了一项在2010年之前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定,若干亚洲国家也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止跌回升

流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在连续下滑四年后,于2004年出现大幅增长,达到了680亿美元,比2003年上涨了44%。该地区的经济复苏、世界经济的较强增长以及初级商品价格的提高是出现这一走势的原因。巴西和墨西哥是该地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流入量分别为18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如果再算上智利和阿根廷,这四个国家吸引到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占2004年流入该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二。但是,并非所有拉美国家都实现了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的增长。流入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的外国直接投资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这两个国家与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有关的法规存在不确定性。厄瓜多尔的原油输送管线的竣工是导致该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减少的原因。有些国家为了提高国家在不可再生天然资源收入中的份额而修改了立法和税制。评估这些变化对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的影响还为时尚早。

流入部分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构成正在发生变化。2004年,自然资源和制造业在部分国家成为比服务业更热门的外国直接投资目标行业。在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制造业吸引到的外国直接投资多于服务业。由于美国需求的增长,墨西哥边境出口加工产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在连续下滑三年后激增26%。由于大多数私有化改革方案已经完成,再加上近期金融危机结束后外国投资者面临诸多困难,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停滞状态,拉丁美洲服务业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有所降低。这一产业的公司受经济危机的冲击最大,在减少巨额外汇债务方面面临巨大困难,同时(由于其活动的不可贸易性)它们也无力向出口导向型生产活动转移。但是,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重又兴起的私有化活动使服务业成为了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产业。在安第斯共同体,由于石油和矿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初级产品部门继续保持外国直接投资主要目的地的重点产业地位。

非洲地区:发展稳定

2004年流入非洲的外国直接

投资几乎与2003年不相上下,为180亿美元。流入自然资源领域的外国直接投资尤其强劲,从中反映出矿物和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以及初级产品部门投资获利性加大的趋势。石油、金属和矿物的价格居高不下且不断上涨的趋势吸引跨国公司继续保持对勘探项目或提高现有产量项目的较高投资水平。去年,采矿业达成了若干项大型跨国并购交易。尽管如此,非洲吸引到的外国直接投资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中所占的份额仍然很低,仅为3%。

安哥拉、赤道几内亚、尼日利亚、苏丹(全部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以及埃及是非洲地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几乎占非洲全部流入量的一半。后三个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在逐步上升,而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地国南非吸引到的投资额却有所减少。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吸引到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很少:2004年只吸引到大约90亿美元。对非洲的投资多数源于欧洲,法国、荷兰和英国是主要的投资国,此外还有南非和美国。所有这些国家的投资额占该地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的一半以上。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在2004年翻了一番,达到28亿美元。

非洲地区出现了一大批有利于外国直接投资发展的措施和倡议,它们既有国家层面上的也有国际层面上的,其目的就是要方便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非洲大陆,并为该地区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从国家层面上来看,许多措施的侧重点是扩大法律框架的自由化和改善总体投资环境。但是,由于没能迅速实行对吸引和挽留外国直接投资至关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政策,而且对能力建设重视不够,非洲地区许多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能力受到了限制,这点在制造业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到目前为止,为非洲国家推出的国际市场准人措施和举措(如美国的《非洲增长和机会法案》)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总体上并不十分成功。为了发挥增加外国直接投资并从中更多获益的潜力,非洲国家普遍需要发展更强大的工业和技术能力。

东南欧和独联体:保持增势

2004年,东南欧和独联体吸引到的外国直接投资额连续第四年实现增长,破记录地达到了350亿美元。这是唯一一个没有受到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连续三年(2001年至2003年)下滑的影响的地区,而且在2004年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涨幅超过40%)。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这两个次区域的外国直接投资走势略有不同。在东南欧,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直到在2003年才开始上涨。在大规模私有化交易的推动下,流入东南欧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在2004年几乎增加了两倍,达到110亿美元。流入独联体的外国直接投资从2000年的50亿美元增加到了2004年的240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石油和天然气的高价格。俄罗斯是这个地区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东道国。

发达国家:继续下滑

流入发达国家(现在包括十个欧盟新成员)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在2004年下降至3800亿美元。下降的幅度低于2003年,由此说明始于2001年的下滑趋势可能已经见底。发达地区的许多主要接受国都受到了下滑趋势的影响。但是,也有一些很明显的例外情况。主要受跨国并购活动的影响,美国和英国的外资流入量大幅增长。同时,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量在2004年再度上扬,达到了6370亿美元。

整个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下降至2160亿美元,这是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是,各欧盟成员国的业绩不尽相同,丹麦、德国、荷兰和瑞典的下降幅度最大。欧盟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的持续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成员国需要偿还巨额的公司内部贷款而且有大笔的收入需要汇回国内。与此同时,由于欧盟十个新成员的经济高速增长,其国内技术熟练的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劳动力成本低,再加上加入欧盟后与外国直接投资有关的法律制度更趋稳定,流入十个新成员的外国直接投资呈上涨趋势。进入日本的外资流量激增了24%,达到80亿美元,而进入其他发达国家(如以色列、新西兰、挪威和瑞士)的外国直接投资出现下滑。

FDI:前景乐观

全球2005年外国直接投资的前景一片光明。可以预见,只要经济增长能够进一步得到巩固,其范围不断扩大,公司继续稳步推进重组工作,利润保持增长,不断开拓新市场,那么2006年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还将进一步增加。贸发会议报告编写小组负责人AnnoMiroux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可能会继续保持高水平。”她说,跨国公司正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它们一方面设法在迅速增长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中扩张,一方面在寻找降低成本的新途径。这种情况甚至影响到研发等高度知识密集型活动的选址。她还说,许多初级商品价格上扬,进一步刺激了外国直接投资流向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这是该地区可能会继续保持增长的另一个趋势。此外,由于跨国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大规模的并购活动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这也能够提高对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水平。

不过,不同区域的外国直接投资前景存在着一定差异。由于亚洲和大洋洲经济形势好转,该地区扮演着全球生产中心的重要角色,其政策环境在不断改善,而且为区域一体化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因此当地的外国直接投资前景十分乐观。

在2005年至2006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有望增加,因为在2004年推动外国直接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都会持续。非洲的前景也是积极的,初级商品价格的上扬以及非洲在自然资源方面的潜力是原因之一。

由于东南欧和独联体(尤其是前者)有竞争力的劳动力成本将会吸引更多追求效率或出口导向型项目,而资源丰富的独联体国家将从居高不下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中获益,可以预期,东南欧和独联体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在不远的将来会进一步增加。

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虽然在2004年有所下滑,但是鉴于其经济有望出现适度增长且企业利润将会大幅回升,发达国家2005年的发展前景仍然是积极的。在2005年的上半年,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数量大幅增加。最大的东道国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前景良好,尽管流入量可能不会达到2004年的高水平。

此外,发展中国家的目光也在不断向外扩展。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大部分仍来自发达国家。但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例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是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此外,钢铁工业也成为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之一。报告预测,在迅速发展的亚洲经济体的带动下,自然资源和

相关活动所涉及的外国直接投资将继续增长。

贸发会议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公司也开始将活动扩大到发达国家。如巴西的Ambev公司收购加拿大的JohnLabatt公司(这也是2004年的第五大跨国并购),中国的联想集团兼并IBM的个人计算机部门。这些情况以及其他一些动态表明,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公司将会更加活跃地收购发达国家的公司股权,近来中国公司参加竞购美国公司的情况就证明了这一点。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

《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关注的重点是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国际化。这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公司在实行国际扩张时总是需要按照当地情况调整技术以便顺利地在东道国销售产品。在许多情况下,公司必须实行研发活动的某种国际化才能做到这一点。但是,传统做法一向是把研发活动保留给跨国公司的母国。与此不同的是,这种国际化的过程正在出现一些新的特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跨国公司首次开始在发达国家之外建立研发设施,而且这样做的目的已不再是为了适应当地市场需要。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东南欧及独联体国家,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逐渐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并与跨国公司的核心创新措施融为一体。

显然,到目前为止,参与研发国际化进程的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但实际上,有些地区已经对极为复杂的研发活动产生了吸引力,这一事实表明,各国有可能发展并具备与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体系接轨所必要的各种能力。从东道国的角度来看,研发国际化不仅为转让在其他地方开创的技术敞开了大门,而且也为技术开发进程本身敞开了大门。这有可能帮助一些东道国增强自己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但是,它同样有可能让那些未能与全球创新网络衔接的国家落得更远。

跨国公司是全球研发的驱动者。全球研发开支在过去的十年中迅速增长,2002年几乎达到6770亿美元。这一开支高度集中。全球研发开支最高的十个国家中,美国位居榜首,它的研发开支占世界研发开支总额的五分之四以上。在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中,只有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韩国)。但是,发达国家所占的份额从1991年的97%下降到了2002年的91%,而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份额从2%增加到了6%。

跨国公司是这一进程中的主要角色。据一项保守的估计显示,跨国公司的研发开支几乎占全球研发开支总额的一半,至少占工商研发开支(估计为4500亿美元)的三分之二。在一些个别经济体,这个比重还要高得多。事实上,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研发开支高于许多国家的研发开支。2003年研发开支超过50亿美元的跨国公司有六家(福特汽车、辉瑞制药、戴姆勒一克莱斯勒、西门子、丰田和通用汽车)。相比之下,在发展中经济体当中,研发总开支接近或超过50亿美元的只有巴西、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省。世界上研发开支最高的公司集中于少数产业,主要是信息技术硬件、汽车、制药和生物技术产业。

在研发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外国子公司在许多东道国的研发活动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从1993年到2002年,全世界外国子公司的研发开支从大约300亿美元攀升到了670亿美元(即从全球工商研发开支的10%升至16%)。虽然属于发达地区的东道国增幅并不大,但在发展中国家这一趋势却表现得相当明显:外国子公司的研发开支在发展中国家工商研发开支总额中的比重从1996年的2%上涨至2002年的18%。研发联盟数量的上升和专利报批活动的增加等其他指标也同样证实,研发活动加大了在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力度。

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东道国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研发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正在增加,但并不均衡。少数发展中经济体吸引了大部分研发活动。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是表现最为活跃的东道地区。

在不同地点开展研发活动随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另外,跨国公司在国外开展的研发活动类型也不尽相同。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有可能开展适应性研发,其范围从基本生产辅助到引进技术的改造和升级。创新性研发则涉及到为当地、地区甚至(这也是最终走向)全球市场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建立技术监测单位的目的是保持对国外市场上的技术动态的了解并向国外市场的创新先导和客户学习。

虽然难以按照类型量化研发活动,但是有关证据显示,亚洲在面向国际市场的创新研发活动中占主要地位。中国、印度、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等亚洲经济体的研发活动在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研发活动国际化向美、欧、日以外的新地点推进是由多种推拉因素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所驱动的。当前的研发活动国际化趋势会继续下去,其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公司受到的竞争压力仍然很大,这迫使它们进一步创新。第二,由于技术变革迅速,研发活动需要加强灵活性,这就需要有大量多学科的专业研究人员,因此也就必须把研发活动放在此类研究人员集中的地点。第三,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可能会导致专业人员和掌握最新技能的人员不足,从而迫使跨国公司到其他地方寻求新人才。第四,通过本地企业和机构参与的累积学习过程,参与研发国际化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提高自身能力以开展更多的研发活动。但在目前看来,只有在中国和印度带领下的少数发展中国家和东南欧及独联体的若干经济体能够真正符合参与研发国际化的条件。

企业是创新的主要执行者。但是,企业并不是孤立地创新和学习,而是在与竞争对手、供货商和客户、公共研究机构、大学以及其他知识创建机构如标准和度量衡机构的互动过程中创新和学习。而这些互动的性质又反过来由周围的体制框架所决定。孕育创新的复杂网络通常被称为“国家创新体制”。政府的干预将对这个体制的强健与否产生影响。

为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中的研发投资,获得研发活动可能产生的益处,并避免可能的负而效应,东道国需要解决一些政策和体制问题。首先要做的是,建立―个促进创新的体制框架。尤其要对四个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关注:人力资源、公共研究能力、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

此外,政府需要注意采用重点更为突出的政策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实行专门的特定产业政策和中小企业政策。

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篇7

【论文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国民待遇原则已成为处理跨国投资、商品和人才流动的国际公认原则。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客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对外资税收优惠的制度设计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和历史功绩,但现阶段却越来越暴露出其局限性和负面影响。因此,应正确认识税收优惠所应秉承的政策效率和公平原则,对我国现有的涉外税收优惠制度及引资策略加以改革和调整,使我国能够继续积极、合理、有效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论文关键词】 税收国民待遇原则税收超国民待遇引资效应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依赖性日益加强的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给予外资宽松的投资环境,给外资以国民待遇已经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国民待遇原则已成为处理跨国投资、商品和人才流动的国际公认原则。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情况各不相同,出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或保护本国产业发展的目,不同国家实际给予外资的国民待遇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就出现了次国民待遇(非国民待遇)和超国民待遇并存的局面。次国民待遇(非国民待遇)一般是出于保护本国经济或利益免受冲击的目的,而超国民待遇则往往是为更多吸引外资而给予外资企业更多的优惠措施。 一、我国外资国民待遇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时间短,基础薄弱,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许多产业还很脆弱,因此出于保护本国产业和经济的目的,在相应领域对外资实行了限制性的措施,也就是在这些领域给予外资的是次国民待遇。我国对外资实行限制性的非国民待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在投资领域方面,体现在限制或禁止外资进入某些涉及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领域;在投资条件方面,体现在对外资准入设置了若干必须履行的法定要求。 而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建设急需外国直接投资(FDI)和先进技术,为吸引外资,我国又给予外资以超国民待遇。 在超国民待遇方面,我国给予外资的主要是广泛而特殊的税收优惠,而这些优惠是国内企业所无法享受到的。归纳起来,涉外企业在我国所享受的种类繁多的税收优惠待遇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税收优惠的主体广泛,只要是涉外企业,不论地区、行业、技术先进程度,都能享受到至少一种与自己相对应的优惠待遇;(3)税收优惠多门类、多层次、多环节,彼此之间缺乏合理规划,容易造成外商的偷税逃税;(4)优惠手段单一,政策效果模糊。直接优惠较多,间接优惠较少,着力点是减税免税和低税率,表面上看优惠幅度很大,实际引资效果并不明显;(5)税收优惠目标不明确,产业导向作用不明显。由于我国现行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只对农林牧等几个行业的特殊优惠进行了粗线条的规定,对其他行业则不分产业性质实行“一刀切”的优惠政策,从而不能有效地引导外资流向我国急需发展的瓶颈产业。 二、我国外资国民待遇的走向分析 我国目前对外资实行的是次国民待遇与超国民待遇并存的政策,这在改革初期发挥了积极的效果,然而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这一情况也在发生改变。 中共中央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把重点放到提高成效和水平上来,逐步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规范税制,公平税负,为中外企业创造平等竞争条件”。这就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确定了方向和目标,也就是说,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们必须按照国民待遇原则来调整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次国民待遇和超国民待遇最终都将回归统一的国民待遇。 随着我国逐步落实世贸承诺,外资在我国享有的次国民待遇将逐步减少,因此外资在我国享有的超国民待遇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实现次国民待遇和超国民待遇的最终回归,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的呼声便越来越高。 虽然税收超国民待遇的局限和负面影响是显然的,但这并非取消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税收国民待遇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单纯从税收超国民待遇的局限性和负面影响分析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的原因,而应当将其与我国的引资策略联系起来。首先应分析税收优惠的引资效应。 1.从税收优惠自身来看,其引资效应存在着一定的的局限性。首先,税收优惠政策仅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绝不是主要或决定的 因素。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威勒和莫迪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在实现一体化扩张的过程中,最关心的因素是基础设施、现有外资状况、工业化程度和市场容量等,而不是优惠政策。乌拉圭曾是世界上对外资企业征税最低的国家,但它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并不大;美国对外资企业并不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但长期以来它却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其次,税收优惠政策对不同类型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度有所不同。一般认为,税收优惠政策对出口导向型的外国直接投资(即成本型FDI)的影响较大,而对市场导向型的外国直接投资则影响较小;对注重短期利益的外资小企业影响较大,而对实行全球战略、追求长期利益的大型跨国公司则影响较小。可见,减少税收优惠固然会使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受到一定影响,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获得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之效。最后,税收优惠政策能否产生预期的引资效果,还取决于其他因素,如资本输出国是否实行税收饶让制度。如果资本输出国实行税收饶让制度,税收优惠政策就会使外国投资者直接受益,其引资效果就好;反之,税收优惠政策的好处就会转化为投资者母国税收的增加,纳税人并未真正受益,从而降低税收优惠的效益与质量。目前,与我国签订税收协定的大多数国家尚未实行税收饶让制度,因此大大降低了我国税收优惠的实际引资效应。 2.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外资优惠的土壤已经变化,税收优惠的引资效应已大大降低,不再是吸引外资的必要手段和决定性因素。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投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政治环境上,我国政局稳定,国家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外国投资者可以放心投资;经济环境上,我国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市场经济必需的法律法规,为投资者利益提供法律上的保护。上述中国经济环境的深层次变化就使得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大为增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国家之一。 虽然税收会直接影响到今后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但是这些外资企业往往都是因为看准了中国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和稳定的政治环境,或者是看准了中国其他成本较低的优势而来的。这些条件已经成为当前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即吸引外资的非税收因素)。而当非税收因素能够发挥吸引外资主要作用的时候,税收超国民待遇也就到了该取消的时候了。 三、国外吸引外资的成功经验的启示 国外吸引外资的成功例子并不少见,像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巴西和墨西哥在稳步改善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同时,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了合理的外资政策,而英国作为欧洲 “引资冠军”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其成功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稳定的政局,雄厚的经济实力,巨大的市场潜力,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发达的通讯、互联网、银行、水陆空运输网络等都是吸引外资的客观条件。 2.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美英等发达国家一般都实行较为宽松的市场准入,对外资不进行审批,除涉及国防等敏感领域外,一般不对外资的投资领域实行限制政策。 3.法制健全。这些国家的法制健全不仅表现在立法方面,更主要地表现在执法方面。外资企业只要遵守本国的法律照章经营,就可以排除经营中的人为干扰。在健全法制的环境下,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比较注重信用,经济纠纷能通过法律途径公正解决,这有利于提高外国投资者的信心。 4.技术先进,人才济济。高科技和大量的科技人员及高素质的产业工人,这有利于吸引外资到本国从事高科技产品的开发。 5.便利的融资环境。如美国一半以上的州提供辅助性商业贷款及发行工业开发债券,或成立专门机构提供融资和授信等服务。只要企业有信用,内外资企业均可向银行申请并获得贷款。 6.内外统一的优惠政策。如外资在美国获得的利润在照章纳税后,对税后利润汇出美国没有限制。而英国的最高公司税率仅为30%,爱尔兰的公司所得税率更降低为12.5%,无论内资外资,都都按本国居民纳税和享受税收优惠。 在国际经济和投资大环境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直接投资(FDI)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借鉴国外的引资经验,对我国具有现实的意义。 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取消涉外税收优惠,而是要解决税收优惠中内外企业的不平等,以及税收优惠不规范和引资效应低下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国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在符合世贸国际规则的国民待遇前提下的、重新制定注重利用外资质量的内外统一的税 收优惠政策。应丰富优惠手段(增加间接优惠,减少直接优惠),保证优惠的引资效应;还要在税收优惠政策中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要创新引资思路,积极拓展非税收的引资渠道,改变过去主要靠税收优惠吸引外资的办法;同时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尤其是要保证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务的公平、透明、廉洁与高效,建立有利FDI的法律体系和金融体系,营造规范和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从而为吸引外资创造更加诱人的宏观经济条件。

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篇8

国外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及现状

从中国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诞生到2000年7月底,国外投资企业已达35万家,合同外资金额6417.0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277.46亿美元。中国引进外资大致经历了起步、稳定发展、高速发展和调整回落4个阶段。从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的情况(见表)可以看出,从80年代初起,国外直接投资从1982年的4.3亿美元到1999年的404亿美元,增长了近100倍。其中有两个明显的快速增长点:一个是1984年、1985年,一个是1992年、1996年。前一增长点主要是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和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立引起的,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大大加快了开放进程,出现了新一轮的国外投资热潮,使中国在1993年成为世界第二大国外直接投资吸收国。1994年以后至今,是国外投资的调整回落阶段,1999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促成这种回落局面的因素,除了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投资者信心,假投资等“水分”减少也是重要原因。从今年上半年的有关统计资料看,这种局面有望得到改观。

国外投资对我国经济的积极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外商,中国经济如此高的增长速度很难实现。外资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表现在:⑴国外投资在整个投资体系中占重要地位。投资的增加,直接拉动了劳动力、原材料等方面的需求。到1999年底,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职工数为2000万,占全国城镇劳动人口的10%,外资企业对中国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约为15%.⑵带来了巨大的税收收入。虽然由于各种优惠政策,造成关税、所得税的流失,但另一方面,国外投资也带来了巨大的税收收入。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缴纳税收比上年增长了33.78%,纳税额占全年工商税收的16%.这一部分税收收入,已经成为我国税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⑶外资企业的崛起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99年外资企业的进出口额达到了1745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8.38%,表现出较大的顺差,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和国家外汇储备的稳定增长起了积极作用。

国外投资不只是一定量的外来资本流入,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的技术、知识、管理以及有效组织这些资源的方式。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为我所用,是在利用外资中必须贯彻的原则。在利用外来资本的同时,我国在技术、管理、创新等方面得益非浅,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了迅速提高。国外投资还反过来大大加快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在吸收国外投资的过程中,我国的对外政策逐步完善成熟,法制等各项建设逐渐与世界接轨。在从容面对WTO的时候,外资在其中起的作用功不可没。

对外税收优惠的政策影响与投资反映

根据邓宁的对外贸易理论,对外投资的吸引力决定于劳动力成本、贸易障碍、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为特征的区域优势。税收优惠直接引起外商在我国投资能获得比内资企业更高的投资收益率,在国内的产品竞争中占据明显优势。

我国目前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企业所得税方面,外资企业享受2免3减和经济特区等更优惠的待遇,从事出口业务的外资企业减半征收,以及利润再投资返还40%的已征税款,地方所得税(一般为3%)也予以不同程度的减免;在关税和增值税方面,用于出口生产的进口原材料和用于国家鼓励的投资项目的进口机械设备免税,在投资总额内采购的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外资企业免征土地使用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与内资企业比较,外资企业所享受的税收优惠面宽而且幅度大。据一些资料反映,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负比内资企业低1/3到1/2.外商选择在中国投资,不仅可以绕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入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还可以享受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的税收政策,所有这些让外国投资者对在华的投资充满信心。

税收优惠政策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在制定对外税收政策时,对税收优惠进行成本与效益的比较十分必要。这种比较是基于宏观层面的,涉及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矛盾众多,相当复杂。

税收优惠在吸引国外外资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国外投资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即效益)在上文已作了阐述。外国投资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即成本)也是很明显的。⑴外资企业享受的超国民待造成内外企业的竞争环境不平等。外资的大量涌入,对内资产生“挤出效应”,由于税收的优惠政策,这种“挤出效应”被放大,以致对国内的一些优势产业产生排挤。外资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大大削弱了国内企业在两者竞争中的竞争力。外资企业所得税负担率不足10%,而内资企业为28%,1997年以前,我国的关税算术平均水平为23%,而外资企业的关税平均税率约为5%.长此以往必然阻碍我国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⑵税收严重流失。据一些研究报告估计,1996年,中国对外资的税收减让是税收流失达1300亿,1997年这个数字约为1700亿。税收收入的流失构成了吸收国外投资的重要成本。

笔者认为,制定对外税收政策至少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比较:⑴税收优惠政策和其它优惠政策的成本比较。⑵税收优惠吸引外资对经济发展的利与由此对国内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⑶中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周边国家的比较。我国周边一些国家近些年在吸引外资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国家在劳动力、原材料等方面具有同等甚至更大的优势,因而我国面临巨大的竞争。如果不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取消税收优惠,势必使国外投资向这些国家转移,未来造成的结果是:周边国家低成本的产品通过我国的低关税大量进入我国,对我国的国内生产和外贸都会产生冲击。

我国对外税收政策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初级阶段,采取内外有别、对外优惠的税收政策,从战略上说是利大于弊,这些年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这种税收政策的弊端也日益明显并暴露出来。提高国外投资的质量,完成从量到质的转变已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标志我国进入利用外资的新阶段,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需要调整和制定新的对外税收政策。如果继续目前的税收政策,将更不利于国内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而且由于开放面的加大,可能引起税收的更大流失,各种负面效应将表现得更加明显。“利大于弊”的效应格局将转变为“弊大于利”。

调整对外税收政策,适应入世需要,对国外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是大势所趋。但在短期内,不会出现大的调整,这是因为:考虑税收政策在吸引外资中的作用,在短期内表现为利大于弊;目前出现的外资却步不适宜进行大的调整。这方面的改革将遵循三点原则:首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继续吸引外国投资的原则。其次,中国已经向外商做出承诺的税收政策,在承诺期内不可能改变。第三,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应根据国际国内情况因势利导,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并充分考虑外国投资者的利益。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就应该突出税收优惠的政策导向。⑴产业导向。加入WTO后,中国将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如何引导国外投资成了一项新的课题。对农业、能源、交通、环保等产业部门的国外投资实行税收优惠,以带动这些方面的国外投资,使这些产业得到较快发展,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从1979年到1996年外商直接投资累计项目数的产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即广义的农业)外商投资仅占累计总额的2.5%.虽然94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基础建设的政策出台,能源、交通等项目成为投资的热点,但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欠优化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⑵科技导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各国都把发展高科技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战略。我国在许多方面的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对高科技项目实行税收优惠十分必要。⑶地区导向。在坚持原有的经济特区等区域税收优惠的基础上,对中西部地区采取税收倾斜,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快速进行。90年代中期起,外商投资高度集中在东部级沿海地区的失重局面有所缓解,中西部和内陆地区吸收外资的份额逐步增加,税收优惠的地区导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注重税收优惠的导向同时,对外税收政策的调整将会出现如下趋势:⑴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减少和取消外资企业在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内外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在平等条件下相互竞争,共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我国民族工业的积极保护,有利于民族产业在竞争中崛起,从而带动中国经济真正腾飞。⑵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规范。目前的优惠政策弹性过大,地域性优惠层次过多,偷税、避税、假合资以及税收优惠引致的寻租行为破坏了市场机制,牺牲了政府财力。一是规范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地区,清理多层次的地区优惠,限制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自。二是规范优惠对象,对待港澳台和其他外商一视同仁。三是规范优惠标准,使税收政策明确化、透明化,使外商能正确把握。⑶改进优惠方式,加强间接优惠的调节力度。间接优惠的特点是对税收的间接减免,可表现为延迟纳税行为,是资金使用在一定时期内的让度,如加速折旧、投资抵免、规定范围内费用开支的应纳税额扣除、准许建立特定准备金。这些方式有利于外商的获益,维护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保障我国的税收收入。⑷统一内外资企业的进出口税收政策。为适应入世要求,我国的关税水平一直在降低,低关税使减少进出口税收减免成为可能,既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外资企业负担,也有利于加大关税对进出口产品结构的调节力度。

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篇9

[关键词] 贵州省 外商直接投资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贵州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贵州省经济的发展。

一、贵州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

1.1996年~2005年贵州省实际利用FDI的情况

表1显示了1996年~2005年间贵州省FDI的变动情况。在“九五”期间,经历了1997年的高峰后,贵州省的外商直接投资一直呈下降的态势,2000年外商直接投资比最高峰时期的1997年下降了近50个百分点;而在“十五”期间,贵州省的外商直接投资呈迅速上升趋势,到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0768万美元,比“十五”元年的2001年的2829万美元增加2.8倍多。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省所吸引的外商直接占全国的比重是非常小的,如2003年贵州省吸收的FDI仅占同年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数的1.1‰。

表1 1996年~2005年贵州省利用FDI情况

资料来源:《贵州省统计年鉴》(2001年~2005年),贵州省商务厅电子政务网,gzcom.省略/zhengwu/info/guiz-wjm.

2.外商直接投资在贵州省的行业分布

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来看,一般来说,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是由外资投向所决定的。近5年来贵州省利用外商FDI的行业分布情况如表2。

表22001年~2005年贵州省FDI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同表1。

表2可以看出,近五年外商投资的产业特点是:(1)制造业是外商投资密集的行业。从2001年~2005年,投资于制造业的企业依次为41、21、41、35、23家,新增投资额也由2001年的2401万美元,增加到5542万美元,增长了1.31倍,占当年外商投资总额的50%以上。(2)采掘业、农业(农林牧渔)、房地产业三个行业是利用外资的重要行业,以2005年为例,这三个行业所占外商投资的比例分别为:32.31%、2.22%、1.41%。(3)交通运输、仓储及通讯邮电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文艺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等行业是外商投资很少或很少投资的行业,主要原因是这些行业投资回报率比较低、利润空间小、收益风险大、周期较长等。(4) 贵州省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有外商投资,但在各行业中,外商投资资金的集中度也不一样。如2005年投资的60家企业总金额为10768万美元,平均每家企业投资179.47万美元,其中最高的是社会服务业,平均236万美元,最低的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平均0.75万美元。(5)在许多现代服务业领域中如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利用外资严重不足。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贵州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十五” 期间贵州省的GDP一直保持着较强进的增长势头,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我们选取1992年~2004年的数据,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因变量,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社会固定总投资(FI,选取社会固定总投资中除去港澳台和外商投资部分)为解释变量,建立如下经济模型:

其中,方程式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回归系数t检验值。可以看到,上述方程式的拟合性较好,但其中FDI的t检验值并不明显,所以还不能过分夸大FDI在贵州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和贵州省经济增长的统计关联,我们以FDI作为解释变量,GDP为因变量,取双对数模型,建立回归方程。

这个方程式的拟合性并不是很好,R2偏小,说明解释性不高。在(1)式中虽然有较好的解释性,但可以理解是社会固定总投资对GDP的贡献显著。所以,可以初步认定FDI对贵州省的经济增长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并不明显。

三、西部欠发达地区进一步利用FDI的对策

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省要有效地吸引外资,必须不断的改革创新,用新的思路和新的办法,走出一条适宜于自身吸收利用外资加快发展的道路。笔者认为,从贵州的现实情况及其FDI的发展趋势出发,可以从外商投资环境、投资产业和投资方式三个方面来吸引和利用外资。

1.打造完善的软硬件,创造良好的引资环境

政府应营造培育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一是深化政府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创建高效、廉洁、规范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及时帮助外商和企业解决困难;二是加大对外政策的宣传力度,保证政策公开化、透明化,健全和完善与外商投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真正做到外商投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降低外商直接投资的风险,增加其投资收益,以吸纳更多的外资;三是加快微观主体的培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消除地方和行业壁垒,树立起良好的信用道德观念;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这是吸引外资的先决条件,也是促使投资成果转化的必要条件。

2.进一步扩大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资源,尤其是能源、矿山和旅游等资源在全国具有显著地位,但由于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这些资源远未得到充分利用,把外资引入这些领域进行开发利用的前景极为广阔。积极鼓励外商进入这些领域,可以形成能源、交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特色旅游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投资格局。同时,积极利用第一产业优化,主要对出口商品进行深加工,并注重提高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拓展引资方式,多渠道、多方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篇10

前景:中国继续被看好

由于中国较为良好的投资环境、低廉的工资和近几年来国内市场的迅速增长,中国在过去十年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发展中国家所获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25%。2004年该数据创记录地达到了606亿美元,占世界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9.9%。但其中包含了国内资金“迂回”投资的情况。据估计,20%-30%的外商直接投资并非真正的外商直接投资,而是国内投资转道外国重新投回中国的投资。这样做是为了享受外资所能享受的优惠税收或投资政策。

报告显示,中国服务业所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大多数投资都集中在房地产开发。

中国面临日趋激烈的FDI竞赛。许多国家――无论是亚洲的,还是东欧的,或者是拉美的――都在调整政策,以图吸引更多的外资。

报告认为,在如何最佳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中国还面临许多政策挑战。中国应保持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创造公平的税收体制;对外商直接投资进一步开放服务业,鼓励竞争;实现技术转让的最大化,引导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投向高科技产业;在内陆地区改善投资环境和与投资者的关系。

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包括简化复杂的投资审批程序,通过减少政府部门职能重叠、重复登记和繁琐的审批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通过金融体制改革来提高外商投资企业的直接融资能力;改革司法体制。

“减少对外国投资者的税收优惠并不会大幅度降低外商直接投资,虽然国内资金迂回投资的情况会消失,外商直接投资的统计数据会降低,但实际的外商直接投资并不会减少。”报告认为,合并两个现行税法是统一内资和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的最佳方式。两税合并后可以消除现行体制下的一些税收扭曲,包括对研发投入、工资、营销和折旧的税收扣除限制。

“对非直接投资项下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应是中期目标。在目前情况下,进一步大规模的对其它投资项下(非证券、非直接投资)的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不应被优先考虑。”报告在中国对外资本开放问题上持较谨慎态度。

报告指出,很多国家对银行存贷款和其它金融交易的自由化都伴随着资本流动波动的提高,特别是当存在对汇率盯住的投机和危机时。中国现行的管制并不完全有效,还不能消灭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当前更重要的是确保宏观经济管理和国内企业,特别是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是高度有效的。对资本流出的自由化不可能在短期内对外汇储备的积累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吸收流动性问题上,可以考虑如允许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等一些高信用等级的机构在国内市场发行债券等其它一些政策。

报告指出,内陆省份在吸引外资过程中可以有所作为。

判断:未来外商直接投资发生三转向

在诸多观察家眼里,政府投资和FDI是推动中国经济崛起的两大动力。在日前世界银行的《中国利用外资的前景和战略研究》报告中,描绘出了中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的现状,指出未来外商直接投资更多地将转向面向国内市场的产业、转向内陆地区、转向高科技行业。

据统计,中国在过去十年中所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平均占全世界所有外商直接投资的6.5%,占发展中国家所获外商直接投资的25%。2002年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成为世界上吸收FDI最多的国家。2004年中国所获的外商直接投资创记录地达到了606亿美元,占世界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9.9%。而据世行专家预测,2006至2010年期间,在预计流入发展中国家的25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中,预期中国将占到30%左右。

报告指出,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各个省份的分布并不平均。其中,沿海省份获得了90%的外商直接投资。虽然政策鼓励去西部投资,但外资的“西进”趋势并不明显。在2004年,西部省份获得的外商直接投资不到总额的2%。

行业分布不均也是外商直接投资结构的一根软肋。外商直接投资也更多地集中在工业,上世纪9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60%集中在工业。2004年,75%的外商投资集中在工业,其中71%集中在制造业。而服务业所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占20%,大多数集中在房地产开发。银行和公共设施等在其他国家往往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行业,在中国所吸引的投资非常有限。农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尽管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一直保持“快步前行”,但报告同时指出,外商直接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和投资总额的比例较小,在过去五年内,外商直接投资平均仅占投资总额的5%,比匈牙利、捷克共和国、越南和新加坡等国要小。按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计算,中国也不能算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接收大国。并且,据估计,20%-30%的外商直接投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FDI,而是国内投资绕道外国重新转向中国的投资。而这样做是为了享受外资所能

享受的优惠的税收或投资政策。

有专家发出了中国经济对FDI的依赖性高以及产品附加值不高的担忧。但可喜的是,中国正在尽力摆脱“世界工厂”的烙印,而向创新中心嬗变,在研发环境、设计思路、创投方式、营销战略上,都开始和国际接轨,同时也显示出自己的特点。

按照现在的趋势,中国在新的“十一五”规划期间将会吸引充足的外商直接投资。这将为中国调整政策鼓励外商直接投资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服务带来一个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中国的国家战略目标本身在不断变化,世界银行经济学家、报告主要作者赵敏指出,今后五年,中国将更关注平衡发展。“五个统筹”意味着要更多地关注国内发展,区域均衡发展和降低资源损耗。对外商直接投资而言,这“五个统筹”要求投资更多地转向国内市场的产业、转向内陆地区、转向高科技行业。

报告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以往许多不允许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或有所限制的行业在下一个五年中会向外商投资开放。这些障碍的扫除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投资进入银行、保险、电信、物流和交通等服务行业。同时,中国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上的有作为,能吸引更多的高附加值产业。其次,中国过去几年中对于高等教育的大力投入会在今后得到回报。因为外国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地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地的教育水平。

2004年,75%的外商投资集中在工业,其中71%集中在制造业。而服务业所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占20%,大多数集中在房地产开发。

建议:加快外资“西进”步伐

在中国加入WTO以后,FDI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加多元化的形式涌入国内。然而,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在中国的东、中、西部分布极不平衡。据统计,沿海省份获得了90%的外商直接投资。虽然政策鼓励去西部投资,但外资的“西进”趋势并不明显。进入西部的FDI份额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从九十年代的5.22%下降到2003年的3.25%和2004年的2.88%。

机会与挑战并存。日前世界银行的《中国利用外资的前景和战略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东部省份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给中西部省份带来了契机,同时,低成本并不能保证产业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内陆省份和中央政府在吸引外资西进运动中都可以有所作为。

“外国投资者也可能选择亚洲的其他国家进行投资,生产产品销往国际市场或销往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不断开放的中国市场。同样,投资者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和成本-产出效率来应对东部地区企业成本不断上升,而不是简单地搬迁。”世界银行经济学家、报告主要作者赵敏指出,而东部的产业集聚效应所带来的生产力提高远远超过了成本增长,使得企业不愿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