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案例十篇

时间:2023-10-19 17:11:03

项目式学习案例

项目式学习案例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3-0027-02

传统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以创新为主的知识经济社会,由此学者们开发了多种教学模式来提升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和基于项目式教学法是两种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中案例教学法由来已久,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法学、管理学、数学、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基于项目式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Dewey的实用主义哲学教育思想,近年来普遍被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加拿大和香港等国家与地区高等教育中的心理学、建筑学、医学和工程管理学等学科广泛应用[1]。案例教学法和基于项目式教学法均属于建构主义学派教学模式,强调学习应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将教学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鉴于两种教学模式均为归纳教学法的范畴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加科学地应用这两种教学模式,有必要对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进行区分,为有效实施和应用奠定基础。

一、案例教学与项目式教学的共同点

(一)情境性

案例教学模式与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都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特定情境之中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具体来讲,案例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来选材设计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案例教学的各种问题情境中,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则是让学生参与到真实项目情境中来学习相关知识,强调学生的真实体验和主动参与性。

(二)主体性

案例教学模式与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均属于归纳教学法的范畴,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摆脱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亲自去搜集和分析资料,主动参与和解决案例或项目中的各种问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过程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和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互动性

与讲授式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单向流动不同,案例教学模式与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均认为在互动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更佳。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对案例或项目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观点,学生们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与讨论,筛选出与案例或项目无关的知识,有利于新知识和新观点的形成。另外,除了学生围绕案例或项目参与互动之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有利于启发学生新观点的形成,丰富和拓展案例或项目中的知识。

(四)实践性

案例教学模式中的案例需要源自实践,满足真实性的特性。同样,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中的项目也必须是真实的。真实性的案例或项目更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真实性的案例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实际结论进行比较来获得不同情形下应当掌握的各种知识。另外,案例教学模式和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学习过程也具有实践性,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亲身体会和参与案例或项目以解决真实问题来获取知识。

二、案例教学与项目式教学的差异点

(一)选择案例/项目的主体与标准

案例教学模式中案例是由教师有意识地选择与设计的,学生通常不参与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只是在教师引导下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与思考。在选择案例时,罗伯特(2004)给出了四条应遵循的标准:一是案例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案例内容涵盖本领域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典型问题;三是案例涉及的是实际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四是案例选择应注重实践性[2]。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中的项目选择主体不仅包括教师,还涉及学生、企业、学校或其他组织,也即项目可由教师提供,也可由学生自己提供,或者由那些与学校存在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提供,也可能来自学校的项目或其他组织提供的设计竞赛项目。而且项目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项目具有挑战性,项目是可能成功完成的,项目必须是常见的,项目内容强调理论的应用,项目需要有资金的支持[3]。如果是企业项目时,还应当注意对企业私有信息的保密。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与案例教学模式相比,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中项目的来源较广。而与基于项目式教学不同,案例教学模式通常不需要花费资金。

(二)教师扮演的角色

在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是引导者的角色,即教师在案例中设定知识点的前提下,学生按照教师预先规划的路线不断思考,最终获取案例中涵盖的各种知识。而在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即不同群组的学生在开展项目活动的过程中,当遇到困惑和难题的时候,教师针对这些困惑和难题给予学生指导并将其解决。相比较而言,案例教学中的各种“难题”是教师预先铺设并给定答案的,而基于项目式教学中的各种难题并非教师预期到的,某些难题甚至是教师难以解决的,因此开展基于项目式教学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

(三)教学过程与时间的安排

在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围绕一个共同的案例与全体学生进行讨论而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们可分组讨论,在规定时间内归纳出讨论结果,然后进入不同群组间的全班交流阶段,也可以不经分组全班同学直接进入讨论过程[4-5];而在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中,由于不同群组的学生选择的项目通常存在差异,教师与学生围绕不同的项目开展教学活动,因此不同群组的项目之间不存在交集。另外,在案例教学模式中,一个案例讨论的时间控制在4―6小时[6],而在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中,围绕项目而展开的教学时间则较长,往往会长达数周或整个学期。例如,南开大学项目管理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各组对自己选择项目的范围、成本、质量、进度和风险等知识体系进行分析,且从头至尾贯穿于整门课程之中。

(四)绩效评估

在案例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通常包括两个阶段:一是教师点评,对案例讨论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巩固和深化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点;二是根据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对学生就相关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案例教学模式多根据教师针对学生平时的表现,是否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以及平时作业来给学生成绩。例如,在哈佛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的50%来自课堂参与。基于项目式教学的绩效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企业评估、自评估、同伴评估、指导教师评估及上述几种方法的组合[7-8]。绩效评估的对象主要涉及团队和个人两个层面,即先对不同群组的整体绩效进行评估,然后按照群组中各学生对项目的贡献程度进行评估,再分别赋予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不同的权重,采用加权乘积加总的方法得出每个学生的成绩。

表1 案例教学模式与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差异点

案例教学模式与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同属于归纳式教学范畴。本研究对此两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具体来讲,案例教学模式与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均具有情境性、主动性、互动性和实践性的特征,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特定情景中解决实践问题。而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案例/项目的选择主体与标准、教师角色、教学过程与时间、绩效评估方法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刘广平,陈立文,李.国外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研究述评[J].高等建筑教育,2014,(4).

[2][美]罗伯特.T.戈伦比威斯基;汪大海译.公共管理案例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6.

[3]Debelak,K.A.,J.A.Roth.Chemical process design:

an integrated teaching approach[J].Chem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1982,(2).

[4]李江南,宋杨.管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方法探讨[J].科

技和产业,2010,(4).

[5]张立涛,孙宝连,刘冠生.基于建构主义的案例教学研究

――以本科ERP课程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4,(8).

[6]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5,(2).

[7]Corcoran,C.A.,Dershimer,E.L.,Tichenor,M.S.A

teacher’s guide to alternative assessment taking

the first steps[J].The Clearing House,2004,(5).

[8]Van den Bergh,V.,Mortelmans,D.,Spooren,P.,et

al.New assessment modes within project-based

项目式学习案例篇2

[关键字]案例教学;项目导向;理论教学;项目实施;java语言

【中国分类号】G420

课题项目:许昌学院校内教研项目“案例驱动与项目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No.02013104)。

1.引言

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学中,Java语言通常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专业课程,它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学科。Java是目前应用广泛、功能强大的网络编程语言之一,在Java的教学目标中,不仅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和掌握,更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把知识融合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2.案例教学与项目导向融合

2.1案例教学理念

案例教学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目前,案例教学在西方的研究和教学中较为流行,也成为目前西方国家课程教学的主流方法。国内一些高校虽然引入了案例教学,也但是应试教育,学生学习知识也是死记硬背。而项目引入课堂是德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大力推行的一种“行为引导式的教学形式”。这种以项目为主体的职业行为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写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2.2案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本课题组成员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新目标,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能将企业经典项目引入课堂;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进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符合现代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即使是举例子,也是以讲解与分析为主,学生也是一知半解,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从建设案例库、案例实施、项目引入等几方面提出案例驱动与项目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建设优质案例资源,形成案例共享机制。良好的案例资源库则决定了案例教学的质量。从两种渠道选取案例:一是从课本或经典案例书中获取,这种直接从书本中获取的案例一般比较完善。二是案例开发,即根据企业经营实践直接整理而成,这种案例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因此,我们从这些案例资源中选取适合教学使用的,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这些案例使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另外,学校也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教师、企业、学生等多主体的积极性,通过多渠道、多方案建设优质案例资源。通过校企联合不断更案例库资源,实现优秀案例在校企之间的交流共享。

(2)案例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手段。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阶段化的任务案例,即每一章节都设计有相关的案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周期循环教学法,以此展开编程中的需求分析、详细设计、开发及测试等核心阶段。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巧案例,使学生产生期待心里,处于爱听乐听的最佳心理状态。在引入案例激起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师将案例分为若干个子任务并示范案例的解答。通过列举案例来说明某一个概念、某一个理论或某一问题。采用这种方法可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3)案例讨论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教师把案例讲完之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设计一些类似的案例,让学生去练习。学生参与讨论要解决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争辩和决策,引导学生探询案例中各种复杂的情形及其背后隐含的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重复上课所讲的案例,以案例结尾,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求索。

(4)项目导向为主,团队组织形式。如果单一采用理论上的案例讲解,很难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结合专业课程有大量实验课的特点,在实验阶段以项目为导向,将个人兴趣、团队协作相结合。团队组织形式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教师要求每班的学生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及个人编程能力的高低,推荐若干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与组员进行双向选择,组成若干团队(每个团队5-8人)。项目成果以项目组为单位提交,开发出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以程序语言来解决现实问题的乐趣,以此激发并鼓舞学生编程的热情。

(5)团队活动展开。教师要精心准备项目库,这些项目即能解决实际问题,又要适合学生。每个团队从项目库中选择项目,团队内每个成员的角色,由组长进行分配,组内成员共同完成项目。每个团队设计以下角色:项目经理(1人)、技术经理(1人)、分析人员(1人)、设计人员(1人),开发人员(2人)及测试人员(2人)。除项目经理由固定人员担任外,其他不定,可一人兼任多个角色。项目进度跟踪考核成绩,由教师和项目组长依据成员在组内担任的任务、进度控制情况评定;根据组之间竞争状况决定组长的考核成绩。项目最后提交的项目成果采用答辩方式。项目开发者演示作品,并简述开发过程,现场回答由各组成员及教师提出的问题。

3.结论

本文中,我们提出了建设优质案例资源,提出了符合以案例为驱动的理论教学模式,将班级人员划分为团队,增强成员合作理念;在实践方面,提出以项目为导向的实验环节,并提出了灵活的考核方式。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建设应用技术型学校,加强人才的创新培养和实践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案例与项目相结合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必须会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葛继科,雷亮.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重庆科技学院学报[J].2011,(9),170-173

[2]甄翠敏,杨洁.基于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方案.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3(2).0089-04

项目式学习案例篇3

摘要:经济法是技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较复杂繁闷, 知识点较杂多,既包括了经济学相关知识,又包括了法学,会计学等相关知识于一体,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和学科性。经济法的这一学科特点, 再加上本身知识的繁杂性与背诵记忆的特点,让经济法这门学科的教与学都带有一定的难度, 本人于一学期的教学中采用了项目式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认为经济法的教授采用项目式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本文所探讨的经济法项目式教学是指穿插案例教学、整合多媒体教学方式、突出实践技能等手段,根据相关教材的内容进行有关项目的分解,强调了对技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项目式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 :经济法;项目式;总结;评价

一、中技班课程经济法项目式教学法的可行性

传统的课堂授课教学方式僵化,重教师的传授知识,轻学生的能力培养。项目教学法比传统的授课方法更能提升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及合作、创新意识。项目式教学方法在综合考虑课时、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课余时间、学校的软硬件条件等因素来确定项目教学开展的范围,在考虑中技学生的年龄、背景、知识水平基础、学习能力和未来的职业需求,项目教学中所选择的项目,难度应适中,不宜过大。在以项目为载体开展教与学的过程,通过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方式、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技术等的交互式教学及自主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等的教学方式方法,除外可采取模拟法庭及旁听庭审等形式,这是在课堂知识点的传授基础上由学生自主进入实战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扮演案件当事人,如法官、双方律师以及原告、被告等诉讼参与人, 以实际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物, 模拟案件审判的一种实际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得课程的知识点更形象、直观, 便于学生记忆。此外,授课的过程中,可结合有关法律视听资料,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经济与法》、《社会与法》、《今日说法》等栏目,这些节目所选案例均很典型, 制作也较成功,均有一定的收视人群,尤其在每期节目之后都会加上相关的法律专家的点评,观众们都能从中得到相关的法律指引,把类似的视听资料搬进课堂, 由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点评, 进行知识的归纳概括,最后再结合专家的专业法律意见巩固相关知识,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技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中应用流程

(一)项目的选择与确立

选用的教材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法基础知识》,本学期课时为80 课时,选取教材的其中的八大项目作为本学期的项目教学内容,项目的选取难度不宜过大,分别为:项目一经济法基础概述,项目二经济法律关系,项目三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项目四内资企业法律制度,项目五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项目六企业破产法律制度,项目七公司法律制度,项目八合同法律制度。

(二)项目式教学的呈现

1.案例教学方法的穿插。课堂案例教学方式是最常用的案例教学方式, 也是进入新课的最佳导入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先进行经济法知识点的讲授,再结合有关的实际案例,由教师进行指导,用案例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最后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再次的讲解,课堂案例教学方法中,教师是指引者、协助者,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而不是教学活动中被动的参与者。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精心做好备课工作, 根据教学的需要,精选一个或几个案例, 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事先介绍案情,要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教师与案例三者之间的有效交融互动是案例教学方法的关键,有些案例也可要求学生课外收集、整理,案例的讨论可以在课堂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让学生有组织的进行。总之,通过课前的精心准备, 不必占用过多课堂时间, 把课堂有限的时间用来传授关键理论知识点,让学生一起分析案例, 群体性的思考案情, 并且,任一案例均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2.项目式教学的总结、评价。此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对于项目式课堂教学的课后总结与反思。此一阶段的的学习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来展示学生把握知识点的成果,如通过有关视听资料《经济与法》、《今日说法》等栏目,先通过视听资料呈现案例,由学生进行案例的分析,结合所学经济法内容进行相关解决方法的探讨,最后再由视听资料后面的专家点评,揭开相关案情的处理方式,一方面给出了学生较为准确的解决答案,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记忆。

3.项目教学成果的展示。项目式的教学有无取得实质性的成果,需要通过有关项目知识的展示体现出来,课堂上可通过模拟法庭案例教学表现出来,本学期安排四次模拟法庭,分别对劳动合同争议、合伙企业纠纷、破产纠纷、合同纠纷四个知识点进行及旁听庭审等形式,这是在课堂知识点的传授基础上由学生自主进入实战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扮演案件当事人,如法官、双方律师以及原告、被告等诉讼参与人, 以实际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物, 模拟案件审判的一种实际教学活动,模拟法庭应把握以下两个环节:(1)准备阶段。由于学生都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因此对有关法庭审判的过程演练可能较为生疏,为了让学生能达到活动的预期目的,必须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模拟法庭的场地准备和法庭审判的知识能力准备。可直接在课堂内完成法庭场地的布置,同时,学生统一穿着校服,一方面可体现一种正式、庄重的氛围,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重视此次课堂的学习。(2)实战阶段。这一阶段分为庭前准备、庭审过程和庭后总结三个环节,这是项目教学成果展示的核心。从角色的选择、开庭的审理, 到庭审结束的讨论, 通过模拟法庭,进行了对学生经济法律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同时,也可通过学生们在模拟法庭上的精彩表现,展现了项目式教学的实质性成果。

三、项目实施中应注意事项

项目式教学以项目作为载体开展教学过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一般以小组形式由学生自主进行,在整个项目式教学中,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监督者和学习辅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导者,这也充分体现了项目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的区别。此外,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应考虑课时、学生学习状况和业余时间、软硬件等教学条件。(2)考虑中技学生的年龄、背景、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未来的职业需求,项目教学中所选择的项目,难度应适中,不宜过大。(3)应考虑会计专业学生未来可能选择的职业是会计员、出纳、办公室文员助理等职业,项目选定应在一定范围之内,即满足难度适中之外,所选择的项目必须满足专业与职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影.经济法案例教学立体模式探究.经济研究导刊,2008.第4期.

[2]田艳敏.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浅探.教育与职业,2008.第9期.

项目式学习案例篇4

以“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和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科学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全新知识体系,全面营造互动案例教学氛围和实施环境,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既要注重理论和工程案例以及工程应用等讲授,又要注重现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以及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等讲授。同时讲授内容要与土木工程行业的注册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有机结合,以便学生毕业就业后经过一定的工作年限,及时获得相关注册执业资格证书,提高竞争力

2案例教学内容与方式

2.1案例编排与设计

1)案例编排与教学准备。首先,教师要根据《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要求,精心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案例。教师应当在合适位置编排适中典型案例,且案例必须根据教学设计量身定做,从实际的工程案例中选择适中的素材,设计案例背景材料、提出问题。注重典型性、针对性、时效性、趣味性。

2)案例内容。在每章讲授中加入1项~3项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这些案例既有来自文献报道,也有自己多年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施工以及房地产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和工程招投标、评标的经验,案例要少而精,要有启发性。对于开展课堂讨论,安排的学时约占总课时的15%。此外,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在讲授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小型的课堂教学讨论。

2.2案例教学形式

1)辩论式。采用争议较大且富有悬念的工程案例,教师可结合案例背景设计出一个中心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如在“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等章节讲授中,关于容积率、建蔽率、绿化率、工程结构与造价等目标控制的内容,经筛选出几种富有竞争性的设计方案,分别从技术、经济角度展开辩论。

2)宣读分析式。要求学生预先在课下就案例背景提出的问题进行调查,完成分析报告,在课堂上扮演主讲人的角色宣读、分析,并接受倾听者的咨询,例如在“项目策划”“网络计划技术与建设项目进度管理”等章节讲授中,学生可分组针对案例背景,编制拟实施工程项目策划提纲、分部分项工程的网络计划进度表与确保工期保证措施等。

3)角色扮演式。角色扮演式是让学生扮演工程项目案例中的各种角色(如建设单位代表、现场监理和总监、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员、安全员等)实施和演练案例背景中所涉及到的场景,处置各种项目管理正常和应急事务。例如在“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建设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等章节讲授中,先介绍案例、创设情景,要求学生扮演相应角色,编制分项工程质量和安全交底、监理大纲和监理规划、模拟演练创鲁班奖工程的施工阶段管理方法等。达到油然而生、身临其境的效果,以此“点燃”和“燃烧”学生对案例教学浓厚的兴趣和参与案例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2.3案例教学具体方法

1)综合采用“质疑法”“讨论法”。在“项目策划”“建设项目采购管理”“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等教学中,在“讲授法”的基础上,综合采用“质疑法”“讨论法”。结合一个典型工程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就围绕可行性研究的全过程,并结合教师的讲授内容,综合运用质疑和讨论方式,完成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如青岛版棕榈岛,是迪拜世界集团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第一个酒店综合类项目,“小麦岛”地域将借鉴世界闻名的迪拜棕榈岛建设经验,采用填海造岛方式,将规划建设一个地标性的超五星级酒店,并附带集旅游、度假别墅和购物中心以及会展中心等高端的综合体项目。但该项目还未正式动工,迪拜世界就爆发债务危机。

2)综合采用“练习法”“模拟法”。在“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其应用”“建设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工程发包与物资采购的项目管理”“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等教学中,在“讲授法”的基础上,综合采用“练习法”“模拟法”。如在“资格审查和工程招投标文件以及评标”教学中利用练习和模拟进行教学,按照我国现行的招投标法律、法规和程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扮演招标方、投标方、评标方和政府监管的招投标中心,各自编制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在老师的指导下,模拟工程招投标,并得出中标结果.

3案例教学实践与体会

3.1从案例到理论、提炼并深化知识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案例、循序渐进的剖析以及学生对案例的共同分析,使学生根据其逻辑结构提炼出具有内在规律的理论知识点,并按照框架结构把知识点建立成知识体系。使学生通过接触案例开始到质疑、讨论、练习、模拟过程,探索其内在规律,从而提炼和深化所学理论,通过案例获得的知识是内化的知识。

3.2从理论到案例,提高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之后,再从理论的高度重新返回到案例,分析和鉴别正确应用理论的成功与非正确应用理论的失败之处,也可更深入分析随着案例所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既能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3归纳总结,形成知识框架体系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每一个章节的知识要点和关键点,而且更要让学生掌握其之间的逻辑和其他相关章节“点之间”关系,并通过归纳总结,形成整个知识框架体系。总结讲评是案例式教学的收关环节,教师应给予高度重视,在案例分析的结束环节,应汇总整理并总结出案例所内在的本章节理论知识要点和关键点,以及案例所涉及和辐射到的其他章节理论知识点之间相互连贯性。也可串讲,以便学生理顺各知识点内在联系,能够系统的、全面的掌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知识体系。教师要总结和讲评内容如下:1)学生分组讨论、质疑和参与练习、模拟的情况和成果物,对学生创新和精彩的模拟过程、环节应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一种成就感;2)积极认同学生分析案例的正确思考方式,对学生提出的正确的、富有挑战性的观点,应给予首肯和赞赏;对学生导出的一些不全面的、针对性不强的观点,应及时给予解释和引导,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一种知识不足和惋惜感的同时,由衷地产生一种奋发图强的学习意欲;同时适当补充教师的一些观点和意见。在课程讲授的第14周开始,安排学生编写工程项目课程设计,也可选择性或自愿性地安排学生撰写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小论文(如论文刊登,可计入课程成绩),以便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4结语

项目式学习案例篇5

Abstract: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its simple, object-oriented and nimble and so on merits have received more and more favors. This article unifies author's educational reform experience, from aspects and so on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media proposed "the .NET Platform And C# Programming"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view and the suggestion.

关键词:C#教学 案例教学 项目驱动

key word: C# teaching Case teaching Project actuation

引言

《.NET平台与C#编程》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要求学生能够理解.NET框架,和各种不同的数据类型,学习使用C#中的泛型,体会使用面向对象的好处,能够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应用程序开发。本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性强,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传统的“理论+上机练习”教学方法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课程教学应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并运用这门语言。笔者在我院08和09级两个教改班的《.NET平台与C#编程》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试验,以课堂实例演示和学生项目实践为主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模式,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项目设计思路的训练。教学案例和项目的安排和设计重视阶段性和连续性。

一、结合学生实际,明确教学目标

我院学生在《.NET平台与C#编程》学习之前已开设《C语言程序逻辑》和《数据结构》等相关课程,未建立面向对象的思想,项目设计经验非常少。为提高学生的项目实战技能,并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笔者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内容上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内容: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面向对象之封装;面向对象之数据类型;泛型集合;文件操作;面向对象之继承;面向对象之多态和接口;序列化等,并明确了学生能结合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项目开发的整体目标。

二、案例教学,项目驱动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并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气氛。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案例的设计应该是通过调研和研究分析工作而形成的。笔者结合个人项目实践经验和教学内容要求,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精心提炼了一些案例,并注意案例的易懂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讲继承和多态时,可以就新学期教师和学生见面的自我介绍为例,教师和学生都须作自我介绍但方式不同,由于两者都具有共同的特征,由此可以得到基类;如果在基类中制定一种自我介绍的行为规范,要求每个对象必须遵守,即可得到抽象;如果在制定行为规范时提供一种默认的具体行为方式,即可正确地理解虚方法的含义,同时也同正确的区分这两种多态。学生通过此案例可比较轻松地理解了面向对象的基本特性。

由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始终贯穿了整个课程教学内容,因此在课程实践过程采用了项目驱动的模式。笔者引入一个较大的项目,采用边学边设计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制定学生项目设计的最低要求,要求学生完成阶段性的设计任务。在此过程中,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强调项目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学生可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和项目设计方法。同时,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还设计了几个小项目如“千千静听”模拟版、加强版记事本等,并作为拓展性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组织阶段成果汇报,重视项目总结

课程教学过程是结合项目的开发设计进行的,笔者要求学生进行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汇报。学生应在阶段成果汇报中给出当前的项目进度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个人经验体会。汇报过程中,同学们都可以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项目完成后,学生不仅要进行项目答辩,同时也须进行项目总结。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项目汇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现状,同时也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学习上的相互交流,不仅能切身感受到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同时也能在班级中形成一种非常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结束语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C#等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各种教学手段,采用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模式,能充分调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案例教学方法和项目驱动模式在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支,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项目式学习案例篇6

【关键词】VB;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

现在的教育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更应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高职院校VB程序设计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先是介绍对象、属性、方法和事件等概念,然后介绍程序的建立和运行,再介绍变量和函数、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和数组等VB语言基础知识,最后介绍控件。这种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只是对书中的例子或教师举的例子依葫芦画瓢,缺少主体能动性,结果使得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枯燥难懂,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完课程后学生感觉什么都没学会,更不要说能够独立编程了。所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素质教育的需求,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本人认为在VB程序设计的教学中采用项目化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近几年国内外盛行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是通过真实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将相互关联的知识内容有序的组织起来,教学中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解决具体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的实践体验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对知识的思考与运用,逐渐掌握获得知识和组织知识的方式。由此可见,项目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知识内容单一、分散的缺点,而项目教学法更强调知识整体性以及联系性,项目教学法注重将知识内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和重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协作性以及创造性。因此在高职院校的VB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能够较好地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和协作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

二、VB程序设计课程中项目教学的应用

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VB程序设计课程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学会编程的知识和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新和协作能力。基于此,我们针对我院非计算机专业的VB程设计进行了教学改革,在确定项目化教学内容时,我们遵循了“加强基础、注重能力、突出应用”的原则,按照40课时的教学时间(其中理论和上机各占20课时)把教学内容划分成10个模块(如表1所示),这10个模块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每个模块有一个典型案例,每个案例综合了多个知识,让学生在案例的学习中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表1.课程项目化模块划分及相关知识点

在理论课上,由教师作为主导提出问题引入项目,创设一个实际项目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有教师总结具体的解决途径,再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并进行具体的操作,此时学生主要观察老师的操作,思考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由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及拓展,在课堂上老师尽量通过贴近生活实际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在实践课上,由老师提出一个与理论课案例近似的案例,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后提出解决方案,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锻炼他们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同时为避免小组中个别同学什么也不干的情况,最终上机操作由每位同学各自独立完成。最后每个小组先评出最优秀的作品提交给老师,教师对这些作品进行点评并对该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三、存在的问题

引入项目化教学,能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能力,但是,在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学案例的选择比较困难,案例既要贴近生活实际又要结合所学知识点,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基础差异要有层次性,对于好的学生要准备拓展练习。二是没有实现一体化教学,实际授课采用两节理论两节上机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同一种知识点要准备两个以上案例,而且只能采用小案例,经常发生学生上机时来不及完成作业的情况,需要占用比较多的课外时间。三是教学案例没有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现在采用的案例没有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导致个别学生有学VB程序设计没用的想法,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能够引入与专业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开发一些专业小程序,相信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同时也更能提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吴建.项目化教学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05,(30).

项目式学习案例篇7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案例教学;项目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数据库原理”是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同时,随着数据库系统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广泛使用,使该门课程具备很强的应用性。如何在数据库原理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让学生牢固掌握数据库原理的诸多知识点,并通过实践训练将这些知识点转变为可应用的技能,是培养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我们进行本门课程教改实践的重要出发点。

在以往的“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效果评估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在教学环节,理论和知识点讲解多,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少,学生觉得数据库理论抽象和难懂;

(2) 数据库原理课程与相关计算机语言课程的关联少,学生即使掌握了SQL语句的语法规则和应用,却不知如何与VB、Java等计算机语言相结合,构建一个数据库应用程序;

(3) 对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不够,学生不知通过什么样的分析过程建立合理的数据库表、字段信息项和数据表关联关系,学生设计的后台数据库和数据表的结构漏洞百出、不合逻辑;

(4) 实践过程中缺乏项目工程组织。即使加大案例教学,但没有一个完整的实际项目案例实践,使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学习感到支离破碎、不成体系,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缺乏整体认识,也无法直接感受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数据库原理课程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和项目驱动教学法,并进行了初步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

2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及其特点

2.1案例教学法及其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研究、讨论,对案例中的事实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解决方案。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87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兰德尔教授创立,普遍被应用于医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用来教授业务实践中的重要思想、内在原理和技能。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集体合作,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用案例教学手段进行示范教学,实现边讲边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情境的差距。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一是从以教为中心变为以学为中心,既强调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也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实现了教与学的优化组合;二是由只传授知识改变为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并重,在案例讨论中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2.2项目驱动教学法及其特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特别是技能,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该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传统的“教学”为“求学”、“索学”。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也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数据库原理教学实践改革

“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技术,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关系模型、SQL、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设计和数据保护等。

3.1数据库原理案例教学介绍

在数据库原理教改实践的教学内容组织上,我们以可视化开发工具PowerBuilder(以下简称PB)及其集成的数据库SQL AnyWhere组织和设计针对各知识点的案例,在课堂讲解中设定每一堂课的学习目标,以启发、讨论方式进行教学互动,以知识点配案例和演示的方式进行讲解,使各知识点易于理解、易于掌握、易于应用。表1给出了针对“数据库原理”课程的知识点所设计的相应案例。

3.2数据库原理项目实践介绍

在数据库原理教学中,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特点是尤如学习中有一条主线,以一个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为一个项目主线,把零散的技能知识与训练串在一起,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完整性;教的过程是分块的,做的过程却是整体的,紧紧围绕项目工程开展教、学、做,学完之后学生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评价方式相结合,有利于实时指导教学和学习。项目驱动教学法拉近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距离。

基于传统的软件工程生命周期开发方法,把项目划分为若干个阶段(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运行维护),各个阶段有相对独立的任务,按照工作计划和分工逐步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最后达成项目目标。在课程实践中,把学生组织成5~7人的项目小组,并定义项目的目标、功能范围、项目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以及评价机制,把各知识点和需要培养锻炼的能力项分解到各阶段任务中,由各项目组自行制定项目计划,由教师指导和监督计划的执行并进行阶段成果评价(见表2)。

4结束语

采用案例教学法和项目驱动法进行数据库原理教学,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数据库应用开发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热情。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以使数据库原理的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和成熟。

参考文献:

[1] 柯胜男,黄明和,雷刚. 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研究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7(4):25-27.

[2] 王红姝. 浅谈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3):76-77.

项目式学习案例篇8

关键词:教学模式;方法创新;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49-01

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已成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主要专业课程。如何保证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学之成效,这是任课教师必须思考并积极探索的问题。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从理论到操作的方方面面作掌握,为今后的专业工作做准备。让学生从管理、运作等多个角度来认识外贸企业的具体行业性质,了解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如何使交易信息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以及业务流程操作,获得专业特长的就业优势。

授课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科基础知识以及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采用企业实际案例教学。我选择的案件是以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的案例为主,培养学生解决案例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下面我来谈谈我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我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打破了教育的传统模式,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我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主要选择的外贸企业出现的真实案件为主,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外贸企业真实的经营过程,让学生具备作为一个国际贸易业务员应用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在教学内容设计中,都是围绕着把学生由单纯的理论学习者转变外贸业务员的角色,使学生的进出口业务能力得以提高。由于课堂教学的内容采用的是外贸企业出现的贸易纠纷的真实性案例,这样更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才能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采用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学生小组讨论、学生相互提问、学生相互设计案例背景、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设置一个教学项目,学生通过老师设计的教学项目来设计实施其内容,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相互探讨,老师给予指导,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的目标。由于老师设计的教学项目是根据小组中学生的水平能力来设计的,因而参与的学生采用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实施过程也是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处在不确定的变化之中,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因为以前的上课方式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样比较死板,也比较容易让人感觉疲惫。而诊所试教学,让学生有新鲜感,学到的东西也更多更牢。

在大学里,尤其是我们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有关企业贸易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的知识,而且还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但是学生可能由于习惯了老师们传统上课方式的缘故,课堂上只有老师一个人在不停的讲课,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所以对语言的表达有所欠缺。(这是我在讲授这门课程时是学生给我的印象)。我觉得最起码我们的学生应该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才有了实行让学生走向讲台的想法,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案例进行分析,自己扮演企业管理者不同的角色来对企业出现的问题来进行探讨。最初学生在讲述案例时,有很多学生显现出来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记得有个同学跟我说过:“申老师,我不是不喜欢说话,而是不会说话。我常常在嘴巴上说,某人不就是比我会说话而已吗!可是,我心里很清楚,在这点上,我输给了别人。”因为他不得不承认,说话也是一种能力。当学生认识到这个道理时,在讲案例之前,好多同学都说不想上讲台,可是却比喜欢上讲台的人更先上去,出现了学生争着上台表演。

这次教学过程中每个同学的案例都要求不一致,这样就能从各个方面分析不同的案例,从而把书本中的各项知识都包含在内。我个人觉得应该更注重细节上的问题,所以我要求学生对有关企业经营出现的问题,要从案例分析中得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比如说企业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所参照的标准到底是按哪个国家的,按哪个国家哪个版本的,都要看清其中到底有没有所要参照的商品标准。

其实,在这次诊断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不是学到这些知识,还有关于这些知识的运用,让学生知道在不同案例中扣出其中最为关键的点,也就是要找出我们所说的问题的症结所在,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企业经营出现的问题。同学们在讲台上讲案例,我作为老师就在下面针对性的提问。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而是主动的“吸收”营养了。因为它是实实在在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其中,这样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学习,不是让别人灌输的,只有自己主动去学西,才能学的认真透彻,学到的东西才能够灵活运用。

教师是课堂上的主持人,要想和学生面对面地进行真正平等意义上的对话和交流,实现师生之间实现互动的效果,就要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学生们对参与项目案例式教学。老师不给定项目案例的标准答案,这种让学生参与项目开放式、师生相互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充满了信心。

在该课程考核方式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出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综合式评价的方法,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使各小组的学生先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综合评价,学生对于他们参与项目案例分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老师要让学生明白,分析案例的正确与否固然是评价他们学习的效果指标,其实质是让学生明白他们在分析企业案例和解决进出口业务纠纷的过程中真正地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是否获得到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或者说即使在项目案例教学中学生没有能够正确的分析案例,学生仍然会得到很好的评价结果,而这种评价方法才能够真实性的体现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避免了在传统的单一理论教学模式中是根据学习考试成绩来确定他们的学习业绩唯一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激情更大的给予激发出来。

我通过学生们的上台表演,已经看到案例式教学方式在启发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上的取得的成效;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力和求新精神被大大激发;我们师生已经感受到这种快乐教学带给我们的身心愉悦。

项目式学习案例篇9

关键词:公众参与;项目论证;案例教学;环境影响评价

哈佛大学商学院从1924年首用案例教学,其经历90多年依然是哈佛商学院的特色和品牌。德里克•博克认为,大学教育需要停止对固定知识的强调,强调培养学生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他批评一些教师仍然依靠讲课来传授知识的方式,指出现在已到了认真考虑成倍地给学生增加机会,让他们考虑疑难问题的解决办法的时候了。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更加积极的课堂讨论,需要培养教师用苏格拉底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要多给学生布置启发其思维发展的写作作业,考试题目也要注意启发思维[1]。“项目论证与评估”主要讲授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的项目评价,具体包括项目前评价、项目中评价、项目后评价。学生认为只要做好项目论证,按照条款引入公众评价,就算完成环境影响评价;但是引入具体案例后,学生意识到带着问题阅读大量相关资料,才能就具体项目论证描述各阶段中公众参与的环境影响评价,指出我国项目评估中公众参与环境影响的具体执行情况。本文从教学基本环节、问题导向、综合能力、需处理利益相关者等方面阐述了案例教学的理念及在”项目论证与评估”课程中的实施方法。

1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

1.1案例界定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案例内容,整个教学活动围绕案例进行。项目论证与评估案例确定为项目前评价、项目中评价、项目后评价中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在案例中三个阶段如何确定公众参与是主动的、被动的、参与的真实性以及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影响。1.2案例特征一是真实性。案例必须真实反映项目论证与评估中涉及公众参与环境影响的评价,不能虚构案例,对应“湘潭垃圾焚烧场”“武汉锅顶山垃圾焚烧厂”项目评估的环境影响的公众参与真实案例,真实描述事件的发生、地点和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思考、分析案例中的问题。二是目的性。案例选择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每个案例都设计明确的主体,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接受水平,便于学生思考和讨论案例中主题项目论证与评估———项目评估环境影响的公众参与,目前法律的规定与实际落实的差距。三是典型性。“湘潭垃圾焚烧场”“武汉锅顶山垃圾焚烧厂”项目评估中环境影响的公众参与具有典型案例特征,包括其项目前评价、项目中评价的环境影响评估的公众参与,项目选址、项目公示等怎样让当地公众知晓,项目后评价中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真实性对垃圾焚烧企业项目评估。四是时效性。案例应选择当前面临的社会热点问题为着眼点,其情境与时代相适应。教学案例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陈旧,尽管其道理、原理可能不变,也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案例应当及时更新,保证其时效性。

2案例教学的问题导向

2.1案例问题平台“项目论证与评估”的内容完全不同其他管理类课程,需要了解相关法规、项目评估环境影响需要经历的阶段、每个阶段具体环境影响评估的相关程序。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平台,让学生围绕案例阅读主体和案例的公众参与的最近动态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在讲授项目前评价,以湘潭垃圾焚烧场案例引发学生思考环境影响评估面临哪些问题[2],为什么会存在环境影响评价的潜在风险,如何降低其风险,再对其环境影响评估进行讲解,让学生自己评判项目前评价的环境影响评估,对项目前评价报告进行仔细研读。2.2案例情境讨论学生对项目论证与评估缺乏感性认识,故学生对项目评估程序的理解过于抽象,对其中公众参与缺乏清晰认识,将学生引入案例情境讨论,可以使学生了解项目评估三个阶段的具体内容,经过认证可行的报告依然会存在很多环境影响评价的隐患,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如武汉锅顶山垃圾焚烧厂。我们将学生分组,有的组扮演地方环保局、企业管理当局、企业周边居民,企业管理当局扮演者将项目评估的环评报告做的很好,利用各种手段俘获地方环保局,实际污染很大,严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罹患癌症,地方环保局声明没有影响,居民的对抗性反对,不让其焚烧垃圾,理由是环评报告不合格,居民与企业几乎达到势不两立。垃圾焚烧企业扮演者发现靠政府庇护不能掩盖环评不合格事实,居民扮演者既不相信政府也不相信企业,因为环评报告与实际不相符,与环保NGO组织联合,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企业违规经营,同学们认真学习新环保法,加深了项目评估的公众参与的理解。2.3他人观点的评判项目评估中,有很多专业术语和专业背景,学生没有亲身经历,对三个阶段环评报告好坏的判断感到生疏与神秘,提出问题让学生互相评价他人观点可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也可提供寻求正确判断的路径。学生课前阅读老师准备的案例资料和预留问题,各组同学推选主讲的学生,主讲学生认真阅读、归纳能力强,多数学生不认真。学生只是知道反对垃圾焚烧,却不能指出垃圾焚烧这类项目环评中以及期后环评存在的问题,提供类似企业项目评估的建议,需要多多实地调研加以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以期待将来提升理论与实践能力。2.4案例讨论效果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案例讨论效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既是对成绩优异学生的肯定,也是对后进学生的鞭策。学生很在意他人尤其是老师对自己的肯定评价。当然,学习效果的评价还应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案例教学的综合能力

实施案例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评价主体多元化,是保证项目论证与评估案例教学需要评价客观、公正的前提,更需要学生和教师在案例教学评价中进行互动。教学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3.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案例分析和讨论阶段分别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认真阅读资料,了解案例湘潭垃圾焚烧场和武汉锅顶山垃圾焚烧厂的情况,对其项目论证与评估项目前评价、项目中评价、项目后评价中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实际落实的、公众参与不足及缺陷的了解。3.2学生互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之间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进行匿名互评,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判断能力,还能促使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学习过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提升学生自身学习效果。3.3学生自评学生自评,即让学生自己做评价主体,对自己的案例阶段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自己找出其不足,提出改进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加阅读相关“项目论证与评估”公众参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文献,提高其自身的判断力。

4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4.1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理论与案例教学的关系是通过理论指导案例学习、通过案例挖掘理论,二者互相促进。教材一般从理论篇讲起,并且始终贯穿着行业项目论证,缺少鲜活案例,学生读书难免产生枯燥感。教师能将项目论证与评估课程讲得很生动有趣,究其原因就是以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以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因而,项目论证与评估课程也需要通过实务来挖掘理论,以真实的案例来吸引学生思考公众参与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影响,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在案例讨论和讲解中贯穿理论,引导学生弄清理论依据,使学生对案例的辨别和处理做到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4.2教师课堂案例点评与课外指导的关系教师课堂案例的挑选必须与时俱进,提高学生阅读教学案例的兴趣,与课外指导的关系应该是课堂案例点评、把握全局,课外个别答疑,二者相得益彰。课堂案例教学是整个教育的核心,教师抓住了45min的课堂就等于抓住了教育的本质。教师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讲精粹,对学生讨论的指导、点评要把握好全局。项目论证与评估课程的课时一般32课时左右,课时不多。爱学习的学生希望老师课堂讲细、讲精,不爱学习的学生希望老师课堂讲点精华,案例最受欢迎,对理论性的内容则没有兴趣。毫无疑问,无论哪种学生都希望学到精华,老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就要讲案例精华。学生都知道,自己琢磨好久的内容老师一句话就点通了,因而需要老师在课外随时答疑解惑。4.3课堂案例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课堂案例教学的课时有限,老师课堂教学要照顾多数学生,学生只有课堂学习是不够的,必须有课外学习。而课外学习的方式有多种,讨论相关案例问题是学习,向学姐学长请教也是学习,浏览与课程相关新闻也是学习,网上听课也是学习,老师要善于留案例悬念让学生课外去捕捉最新信息。当然,学生课外学习需要老师指导,老师要牺牲一些课外时间。实践证明,通过课内案例学习和课外学习的结合,学生能对课题讲授的知识领会和掌握得更快,教学效果上去了,即使老师牺牲课外时间,但也能享受案例教学效果的成就。

5结论

项目式学习案例篇10

关键词: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平台;角色扮演;学习空间;知识库

1、高校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软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作为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基地,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和提供掌握软件开发方法和具有实践技能的软件人才,以更好地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为此,很多高校开设了软件工程课程,以让学生从工程化的角度认识软件开发和维护,工程化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但是,目前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且传统的授课模式也不利于开展实践教学。下面将对目前高校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

1.1 传统的课程结构设置,不利于开展实践教学

目前,高校的软件工程课程结构基本上是采用理论课+上机课的形式,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上机课12学时。这样的课程结构设置凸显了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特点,学生的实践训练基本以课下为主。

1.2 教学案例过于“文档化”,学生无法了解过程细节

在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从教材或其他资料上引入一些软件开发的案例,但是,这些案例一般都是直接给出了结果,却没有对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例如,在讲授需求分析时,可能案例中直接给出的是需求分析的结果——《需求规格说明书》,其中描述了功能需求、性能需求、接口需求、安全性需求等,并构建了相应的分析模型,但是却没有给出需求分析的过程描述,即这些功能、性能等的需求是如何分析出来的,模型是如何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等。再如,在讲授系统设计时,案例中可能直接给出了数据库设计的结果,其中包括数据库表结构、视图等,但是却没有详细的描述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即如何建立数据库设计模型,如何设计相应的数据库表,数据库表中的字段以及字段的类型、约束等是如何得到的等。这些案例只有结果描述,类似于企业里开发所用的文档,学生仅仅通过这些“文档化”的案例,是无法真正掌握软件开发的细节的,而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看看都会,听听都明白,动起手来却是满脑子空白。

1.3 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环境。无法做到“学”“练”和“指导”的全过程互动

目前的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主要采用学生课下完成实践作业的形式,学生在学习“纸质的”和“静态的”理论知识和案例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实践,这样的实践教学过于简单,缺乏环境的支持,无法做到“学”“练”和“指导”的全过程互动,不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和接受案例,但是却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更不能将其与其他学生来分享。

(2)学生无法对案例细节和过程进行“拆解”,并对某部分过程和细节进行模拟训练,更无法对模拟的结果进行动态的对照,发现自身理解的偏差和问题,从而加深对案例的理解和掌握,不至于让案例学习“流于表面”。

(3)学生无法通过实践环境,动态创建软件开发项目,并将项目开发的过程细节和结果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甚至让其他的学生动态参与其中,也无法让教师对实践项目进行全程指导。

(4)学生没有自己的学习空间,无法将课程学习和实践中的心得、体会等进行记录,也无法将一些好的技术、方法等资料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

(5)案例的更新缺乏一种动态的机制,只能依赖教师去收集,无论是数量,还是真实性、贴切度,都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2、具体改革实施方案

经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的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能够被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的实际案例、缺乏能够支持“学”“练”和“指导”全过程互动的实践教学环境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案,主要从课程结构设置和实践教学平台的使用两个方面人手,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并以实践教学平台为支撑,让学生切实提高实践能力。下面将对具体的改革方案进行论述。

2.1 以课程实训代替上机课,加强实践教学

我们以课程实训来代替传统的上机课,将总学时数由48学时调整为64学时,其中,理论课设置为32学时,实训课设置为32学时。课程实训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完成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实践课题,具体的课程内容如下。

(1)课题确定:由学生自己根据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接触或熟悉的软件来命题,如学生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选课系统、宿舍管理系统等,也可以由教师结合教学、科研的实际情况设置多个课题供学生选择,要求课题的规模大小适中,有一定难度,但经过努力可以较好地完成。

(2)组织形式:课题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组织,包括一位组长和3~4位组员,对于系统中的部分开发工作也可以采用“外包”的形式,即由组外的其他学生来帮助完成。

(3)教学安排:实训课每周安排2学时,每一位组长在课上介绍本组项目的进展情况和碰到的问题等,其他项目组的学生可以就项目的某些部分提出疑问,教师可以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指导,也可以引导学生就某一细节问题展开讨论。

(4)成绩评定:课程实训结束时,每组需提交所完成的软件系统和相关的文档、实践报告等,而成绩的评定采用验收答辩的形式,即每个小组演示开发完成的软件系统,并总结项目实践经验和提出改进意见,由教师主持实践项目验收答辩,由其他组的代表(或组长)充当评委,共同对实践项目的成果进行评审并打分,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评定,给出每组的课程实训的最终成绩。

2.2 建立完整的课程实践平台,注重过程学习和模拟实践训练

我们建立一套完整的课程实践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平台来进行案例学习和模拟训练,也可以通过共享资料来形成知识库,供每个人参考。此课程实践平台主要包括4个部分。

1)案例学习机。

案例学习机主要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案例,以供学生进行学习。案例学习机包含由多个案例构成的案例库,案例的选择基本上以学生所熟悉和易于接受的软件开发项目为主,每个案例都详细记录了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项目实践,包括项目管理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分解,细节分析:每一个案例都是完整的整体,同时又可以按照软件开发的流程(瀑布模型)进行分解(如图1所示),学生既可以看到软件开发过程中每一步的结果,也可以看到每一步的过程细节,包括开发中所碰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甚至开发中所走的弯路等,都可以在案例中进行浏览和学习。

(2)个性思考:学生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某一个细节进行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评论(如图2所示),也可以浏览其他学生针对此所发表的评论,所有的评论构成了一个个性思考评论空间,可以给后续的更多的学生提供借鉴。

2)项目模拟训练器。

项目模拟训练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案例模拟和项目开发实践的平台,为学生进行课程实训提供了实践环境,学生可以将案例作为框架,进行模拟训练,也可以进行全新的项目开发实践训练,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模拟环境:学生可以直接引入一个案例作为模拟项目,可以参照案例的执行步骤自行进行每一步的执行操作,并将自己的操作结果与案例进行对照(如图3所示),找出自己模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2)项目实践环境:学生可以自行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实践环境将给出项目管理和开发实践的基本流程及任务框架(如图4所示),学生可以进行项目组建、编写项目计划、记录项目执行过程,可以按照软件开发流程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及测试等活动。

这样的项目实践环境是全方位的,即学生可以训练项目管理方面的技能,也可以训练软件开发环节的技能,如学生可以创建一个项目,并担任项目经理,同时可以将项目在系统中,并“招聘”分析人员、设计人员、编码人员、测试人员等,其他学生可以在系统中看到的“招聘”信息,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在此项目中担任相关的角色,这样可以实现一种“角色扮演”,即某个学生既可以是A项目的项目经理,以此训练项目管理方面的技能,也可以是B项目的系统分析师,以此训练系统分析的技能,还可以是C项目的开发工程师,以此训练编码实现的技能等。

(3)网上评审:学生在项目实践环境中创建了自己的项目后,安排相应的开发工作,在每一个开发阶段结束时,都可以“网上评审”邀请,其他学生可以对该项目本阶段的工作进行评审和打分,这样,最终会汇总出每个项目的总分,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在各个项目中参与的工作评分汇总出其项目实践的总分,教师也可以很容易统计出每个学生的实践课程成绩。

(4)师生交流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模拟训练器中针对某个具体的任务或实践活动进行交流,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也可以创建一个论坛,以方便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5)案例申请: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实践项目申请成为案例,教师对实践项目的过程细节和结果进行评估,若通过,则可以提交到案例学习机的案例库中,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断地补充由学生自己开发的真实案例,以供更多的学生进行学习。

3)学习空间。

学习空间是为每个学生的课程学习和实践所建立的一个私有空间,学生可以将课程学习的计划、日程安排、学习心得等置入学习空间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个人的学习空间的桌面上放置便签、今日安排、实践项目列表、消息提醒、常用联系人等快捷图标(如图5所示),并通过点击进人相关部分进行操作。

4)知识库。

知识库是所有资料的共享空间,学生和教师均可以将与软件开发项目相关的资料上传到知识库中,并依照技术、管理等进行分类,以供所有学生进行查阅(如图6所示),还可以建立一个FAO库,把所有的问题和问题的解答(可以是教师解答的,也可以是其他学生解答的)进行记录并存储到FAQ库中,以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碰到问题时进行查阅参考。

建立了课程实践平台后,软件工程的课程实训就可以依赖此平台进行开展,学生可以在“案例学习机”中进行学习,在“案例模拟环境”中自己动手参照案例进行模拟训练,在“项目实践环境”中创建和组织新的项目,也可以参与到其他组的项目工作中,在“学习空间”中构造自己的私有学习环境,记录学习心得等,还可以将心得或资料上传到“知识库”中,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从而使“学”与“练”动态结合,真正达到课程实训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