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十篇

时间:2023-10-19 16:07:32

汉语言文学的课程

汉语言文学的课程篇1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引言

《东方文化与创造教育》明确指出:东方教育不仅能够创造教育,为人们提供精神资源,还能够丰富人文视域[1]。对于高校的汉语言文字专业来说,学生的文化底蕴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创新素质,从而影响我国未来创新人才的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改变,高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也必须实施改革,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字学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实现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

1.汉语言文字学课程现状

1.1缺乏时代特征

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所开设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主要包括以下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字学、中文信息处理、中外语言学史及汉语史等[2]。所有课程当中,属现代汉语言文字学课程的仅有中文信息处理课程,其余的基本与小学所学语言类似,其中具有信息化时代特征的课程少之又少,课程的设置过分强调了基础,反而忽略了进入信息时代之后学科的发展需求,能反映现代社会需求及可实施实践的内容实在太少。

1.2与语言实际脱节

经调查发现,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的效果多数是“汉语言文字学课程过于抽象”、“针对生动的语言现象很少进行分析”、“缺乏与现实相连的具体的语言材料”等[3]。所谓具体的、生动的、现实的语言材料包括书面语、日常生活当中的口语、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所出现的新词语、新语法等,以及紧密联系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语言,如广告语、新闻语、网络语等。但是目前高校的汉语言文字学却因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而很少将生活中的具体的、生动的、实际的语言引入其中,导致与社会实际脱节。此外,汉语言文字学本身有很多专业术语,很多词或句让人觉得不知所云,这也是使得高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与社会实际脱节的重要原因。

1.3课程体系淡薄

通过分析可发现,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字的课程体系是比较淡薄的,通常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是专门独立而设,很少与其他课程相联系,同时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如专业术语较多、内涵界定不确定、理论内部不统一等,导致其很难与其他课程综合起来,也就难以实施现代化教学,在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也很难将其渗透到其他学科当中去。

1.4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我国高校的汉语言文字学课程也主要是授予学生理论知识,课堂教学多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模式相对陈旧。很多人认为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是一门理论课,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不然,从根本上来说,汉语言文字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然而高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2.汉语言文字课程改革

2.1更新教学内容

课本是进行汉语言文字学教学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媒介,为实现高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的改革,首先要教学内容,引进能充分体现时代特征的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其次,高校学生对于新事物有着敏捷的反应,尤其是互联网已非常普遍的信息时代,知识的传播速度已远远超出了人类的相像。为此,教师需及时更新其自身的知识,授予学生最新的、最能反应当代社会特征的知识与观念。再次,提倡“百花齐放”,改变原有的“依材施教”的传统,给学生介绍不同的看法或观点,引导学生自行思考和分析,以加强其对知识的辨析能力。

2.2贴近实际生活

语言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回归于生活,因此高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的改革还需要注意贴近实际生活。据调查,针对将汉语言文字学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多数意见比较关注如何将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与市场经济联系起来。如“如何正确理解广告当中的语法现象及语言特征?”、“如何在教学当中规范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新语言?”、“如何通过教学使新语言能服务于市场经济?”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就有需要让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汉语的应用进行改革。

2.3强化实际用途

针对汉语言文字学,我国社会提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即高校的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需有利于社会的经济建设。社会的发展需要语言的协调,对于人类的生活来说,语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对于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的要求实际上就是要提高人们的汉语运用能力,而且据调查,有60%以上的人认为高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是非常有用的。为此,也必须强化汉语言文字学课程的实际用途。如在进行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时,可侧重古语文的解释及古代语及现代语的相互沟通针对现代汉语则可侧重训练普通话,用普通话进行朗读或演讲。

2.4转变教学模式

2.4.1更新教学理念。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也正是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汉语文文字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改变这种善,就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充当辅导角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健全学生人格。

2.4.2倡导研究性学习。对于当今社会来说,人类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是时代所需,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实践能力,高校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有必须倡导研究性学习。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和自我深入研究,给予学生一个天马行空的空间,让学生在进行思考和研究的过程当中了解学术概况,同时还可发现本学科的深层价值。

2.4.3实施开放式教学。随着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人们已进入信息时代,电脑的使用已非常普遍,实验室的建设也比较成熟,高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也可充分利用这一点,将课程搬上电脑或搬入实验室。如在讲声音的频率和强度时可利用相关语音软件为学生展示声音强度和频率的变化,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4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对知识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教师授课的主要目的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使学生能将已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并在实践当中丰富理论知识。为此,在进行教学时还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表达、分析及信息处理等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结束语

高校设置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不在于体现其实际的应用性,而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及社会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为此,高校汉语言文字学必须进行改革,以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生活,除此之外还要转变教学模式,倡导研究性、开放式教学,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湘红.论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改革――基于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14(01),pp.112-113

汉语言文学的课程篇2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新课程改革 教学观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也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点

古老的东方文化中饱含着巨大的创新资源和动力,其内在的公正、礼让等核心价值提供的广阔的人文视野。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系统的学习过程积淀浓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汉语言文学未来教育的创新性以及人才总体素质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主要着眼点不是应用,而是旨在为社会整体的精神风貌以及价值取向施加一定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关注的焦点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是为社会的人文工作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教学的最大价值无法通过简单的经济指标加以衡量,其所创造的价值主要是无法具体用数字加以量化的社会效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也十分明确,就是更加关注实用性。特别是当前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汉语言专业的教学也要相应的加以变革,力争实现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前提下,兼具时代的特色。WWW.133229.COm

二、新课程对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新要求

根据新课程的相关要求,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并且更加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的培养以及与人沟通和团结协作意识的树立。

(一)重新进行职业定位

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需求,汉语言文学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观念,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进行重新定位,用发展的眼光对职业重新进行思考和审视,从而理解职业所应彰显的新的内涵。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中学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以后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而言,要首先确保自己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可能,除了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理论,还要努力在教学能力、道德修养以及科研等方面有所创新,不断提升自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感受人生、享受工作的过程,不但可以充实自我,还可以践行自我价值观,实现职业梦想。

(二)提升自我修养

首先,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拉近与学生的关系,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其次,要注意增加自身的知识积累,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知识结构要突出广和杂两个特性,也就是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尽可能的通晓各个领域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转变教学观念的具体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改变,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储备、扎实的基础,还要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不断发现问题并通过深入分析,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新课改不但为其提供解决方案,还对教师教学观念的及时转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教学活动围绕着教师展开,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视学生为中心,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来展开,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程度,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前提下,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以往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去摄取知识。

(二)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程不但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还要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有所变革和创新,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激发,以确保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可样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相应的练习,但需要注意的是,汉语言文学教师要注意课堂练习教学环节思想观念的更新,要借助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变换思想,在达到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锻炼新技能、启发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许

和解决的思维和能力。

(三)将教学与生活充分结合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借助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在当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充分的展示出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科学的教学观念来指导实际的教学活动,这里的科学性主要就体现在教师充分认识到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兴趣以及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上,通过设置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以及实际水平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直观灵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在我国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新课程理念首先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从思想根于认识到教育权威性的转变,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着与教授者,而是要努力尝试作为学生个体成长与综合素质提升的指导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索与研究的过程。要想了解语文学习的内容,首先要了解初语文教材的差异性。语文编排的指导思想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础训练,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文学鉴赏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认认真真地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生动活泼地发展智力,培养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王伟奇.”应用性”观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的思考.文教资料,2007,( 5)

[2] 孙宝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讨.考试周刊,2009,(3)

汉语言文学的课程篇3

摘要:由于教学对象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内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有着鲜明的特性。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应该适当降低难度。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根据精选经典作品、强化文化底蕴、语言务求晓畅、篇幅适中为上的原则作出选择和调整。在教学方法上,结合语用教学和文学、文化教学,综合运用现代电教手段,营造体验式、沉浸式课堂。

关键词:留学生;古代文学;教学

作者:邓百意(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讲授中国两千多年来文学发展的历史、历代重要的作家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知识的课程,在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言这三个学科性质近似的本科专业教学大纲中,被设定为专业类必修课程,在各自课程体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汉语言文学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内部,有关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探讨所取得的共识度比较高,然而在专门给留学生开设的汉语言专业内,围绕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一直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这表明相对于其他两个专业而言,由于培养对象的独特性,古代文学课程有着明显的个性,需要我们更多的注意力。

一、古代文学课程在汉语言专业的开设现状

汉语言专业作为专门为来华留学生开设的本科专业,最早出现于1975年的北京语言学院(即现在的北京语言大学),当时的名称为现代汉语专业,1993年改为现名。2002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主持编写了《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下文简称《大纲》),为指导全国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文件。《大纲》将古代文学课程设计为大四开设,安排在学生基本学完初、中、高级汉语综合技能课程,各个层级的听力、阅读、写作、口语等专项技能课程,现代汉语(语音/词汇)、古代汉语等语言知识类课程之后,这说明《大纲》编写组综合考虑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难度和留学生群体在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上的特殊性。考察古代文学课程在汉语言专业内的实际排课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各高校基本都将这门课程排在了大三第二学期或大四第一学期,体现了比较高的一致性,这与中国学生的古代文学课程普遍从大二第一个学期开始开设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

就课程性质和学时总数而言,《大纲》将古代文学课程设计为文化类必修课程,每周2学时,开一个学年,总计60-80学时。这一点上,各高校不尽相同。从大方向来看,古代文学一般被列入到汉语言专业汉语言方向(或称对外语言文化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方向)的必修课课程群,如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海南大学等。但也有列入专业选修课课程群的情况,如北京语言大学、中山大学等。大部分学校选择单独开设,部分学校选择并入《中国文学》大课目下,与现当代文学一起讲授。学时设计上,64-72学时的总课时比较常态化,也有缩小至32-36学时的情况,超过80学时以上的课程计划,极为少见。根据《大纲》的设计,该门课程“要求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情况,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源流变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学生了解、熟悉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对古代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有初步认识。”*如果参考总学时和学生语言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这个要求并不低。值得关注的是,一些高校即便将课程调整为选修,学时数调低到三十多个学时,课程的教学目标似乎还在《大纲》的基础上有所拔高。如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专业的汉语言方向,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列入选修课,课时设置为一周两节,课程的总体要求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整体发展脉络和各个朝代文学的主要特征,着重理解并能够基本掌握重点作家的代表作体现出的独特风格,同时注意结合古代文学史的特定历史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思想等多种因素来综合考察作品,从而解读出作品的独特思想意蕴、时代价值和艺术魅力。”*这个教学目标既包括了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整体发展脉络和各朝代文学主要特征的宏观目标,也包括了能结合重点作家的生平经历、创作思想等解读代表作品的思想意蕴、时代价值、艺术魅力等微观目标。在对外汉语教学背景下,即便以上限80学时来实现上述教学目标,也是极难达成的任务。

由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都是外国留学生,他们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都与古代文学存在较大的隔膜。论者在任教班级作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不少留学生,尤其是欧美、非洲地区的学生,在进入汉语言专业学习之前,仅有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入学前以最浮泛的方式接触过一两首古代诗词,他们的中华文化背景极为淡薄,一些对中国学生来说根本不成问题的文学、文化常识和稍具文学色彩的术语,在留学生眼中是莫大的障碍,如果教师不讲解,学生只能陷入一片茫然。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开始最好把他们当小学生来教,这样一来,学生非但不生气,反而十分欢迎”*的经验,从侧面揭示出留学生的对这门课程的实际接受能力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除了教学目标难以达成以外,在开课过程中,不少一线教师还常常存在这样一些困惑:一边是教师在讲台上激情昂扬地讲,另一边是学生在底下懵懂艰涩地听,教师预设的文学史知识体系以及作品的审美理念似乎与学生之间总是隔着一层障壁,难以顺畅地传达过去;教材上的内容如此之多,学生的接受能力这般有限,教师使出了浑身解数也仍觉教学任务无法按期完成。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他们似乎找不到课程的学习意义所在,认为它对于提高个人的汉语水平并无太多益处,与语言技能性课程相比,缺少立竿见影的效果,学习难度也明显大于其他课程,这种认知体现在课内课外,就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知难而退的情况普遍存在。上述问题的出现,就教师一方言之,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多出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甚得法;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多半基于对文学的特性缺乏了解。

基于现实情况的考虑,不少研究者主张调整当前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加以授课内容的重新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适度改进,以降低学习难度。如孙兰提出将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专题教学最好,“在具体讲授过程中,可以开成古文阅读课”*。甚至有比较极端的观点认为,所谓古代文学最核心的就是古代诗词,除了诗词以外,其他的古代文学体裁都不适用于教学。

论者认为,现阶段针对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所进行的古代文学课程设计,虽然并不要求达到中国学生同类课程的难度,但是也绝不应该简化为以教小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仅听闻三五个代表作家,识记几首文句浅显的诗词,而完全忽视中国文学史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具体来说,这门课程的对外教学可以围绕三个目标层次进行:以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典范性代表作品为第一层次目标,以对这些作品的艺术特点有初步认识为第二层次目标,以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为第三层次目标。其中第一层次的目标是基础,要求所有学生无差别地掌握,但在作家作品的拣择标准和数量上,教师要进行适度调整;第二层次的目标是核心,也是外国学生从典范作品切入了解中国文学独特的民族风范并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应成为关注的重点;第三层次的目标体现的是文学史类课程的专业性质,在深广度上应降低,讲授时需注意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国际汉语教育专业作出难易程度上的区分。

要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是处理好两大问题:第一是教什么,第二是如何教。

二、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

我们首先来看教什么的问题。如前所述,把古代文学教学简化为作品赏析课,完全无视文学史的体系性,这是不可取的,但是如果将教学重点放在文学史的“面”上,而不重视代表作品的“点”的讲解,是更不合时宜的。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自于世界各国,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是不同于中国人的母语和文化背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甚至根本没有接触过任何形式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国三岁小儿就能成诵的《春晓》《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在他们眼中也是非常陌生的东西。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经典作品的储备而直接把学生引入文学史的分析,教师与学生双方都将进入无所适从的状态。故而在对外的文学史教学中,作品的教学必须放在第一位。那么在作品的选择上,外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应不应该有差异?如果要有差异,什么样的作品是最适合留学生的?

论者认为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精讲作品的选择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标准进行:

第一、在经典作品中,选择篇幅适中,语言相对明白晓畅,典故运用较少,理解难度较低的作品。以诗歌为例,《诗经》中值得讲的名篇甚多,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讽喻诗、战争诗最能体现现实主义的风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两类就不如爱情、怀人、民俗之类题材的诗更为契合学生的需求。屈原的《离骚》无疑是骚体诗的典范代表,其间流注的爱国主义情怀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但若放在留学生课堂作精讲,光是逐句解释诗意,没有三五个课时根本下不来,更不要说在文化层面进行深层次解读了。再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诗大家的作品,选择他们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就不如《早发白帝城》《春夜喜雨》《赋得古原草送别》更能快速地为学生理解和接受。

第二、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同时便于开展跨文化比较的作品。文学类课程有着不同于语言类课程的鲜明特点,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有关中国的历史、民俗、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应当内化在教学目标中。教师选择精读文本时,可以特别留意那些与其他文化圈的同类题材作品相比,中国风范特别浓郁的作品。比如在讲戏剧作品时,除了《西厢记》《牡丹亭》等第一梯队的代表作以外,关注度不是那么高的《赵氏孤儿》不妨列入课堂精讲范围。这部作品在18世纪即传入欧洲,较早为西方人所了解。作品通过设置环环紧扣的戏剧冲突,异常激烈地表现主人公如何在义与利之间毫不犹豫地做出舍生取义的选择,以强烈的情感力度戏剧化地诠释了儒家的“义利”文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赵氏孤儿》与伏尔泰的改编本《中国孤儿》、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作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思考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讲宋词时,苏轼是重点人物。如果以苏轼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那么《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应成为文本解读的重点,但若以中外文化比较作为切入点来选择作品,《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这首词以梦寄情,将作者对亡妻的悲悼抒写得真挚而沉痛,从文化角度言之,此词体现出的是中国人重现世的生死观,与英国作家弥尔顿悼亡诗《梦亡妻》的哀而不伤、情致温然的味道迥异,而后者体现出的是浸润在宗教文化背景下的超越现世的生死观。

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教师可以按文化主题来选择中西文化碰撞中容易产生共情效果的作品。比如按照爱情、亲情、思乡、景物、动物等主题,将同类题材的作品放在一起,设立专章,讲述其源流、变化及作品中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特质等,这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新思路,但如何将这些题材特点的解析与整个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融合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还需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考量。

最后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对于留学生,我们即便不以培养学生的相关学术研究能力为目的,教师也应有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化意识,故而在教学中除了重点讲授代表性作品外,还要安排一定的课时,设计合适的课堂教学环节,用尽可能明白晓畅的语言择要介绍文学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基本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除了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度调整以外,要真正做好留学生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怎么讲是尤为关键的一个问题。

论者在实践教学中总结了个人认为行之有效的三个教学策略。

第一、文学作品的精读鉴赏宜结合语用功能的把握同时进行。

各种调查表明,即便是通过两到三年语言技能课程的集中学习,汉语已经达到HSK5级甚至6级水平的学生,大三大四进入到文化类专业课程学习时,仍然面临语言知识储备不足,无法围绕专业性话题得体、深入地交流的问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受制于语言水平的限制,对留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讲解必须结合语言的语用功能进行,必须充分注重留学生在古代文学课程学习中所明显体现出的语用诉求,这也是符合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规律的。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在任何一国要真正好的语言,大半都要从最好的文学作品中去找。”*文学作品,特别是古代典范性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提纯的优美的语言,它与口语,特别是现代汉语口语固然有距离,然而即便在当下,它们也并非死的语言,其中涵盖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从未与现代汉语完全撕裂,而是沿着一定的轨迹延伸到了当代人的生活。特别是当我们进入到有关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思想、哲学、历史等深层次话题交际时,古代文学作品中形式丰富多样、文化姿态各异的成语、俗语、名言、警句,成为人们表达思想、辅助交际的最具有审美趣味性同时也是最经济的工具。在带领学生进行文本分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那些有着特殊文化内涵的词语以及意象,尤其是那些至今还活跃在人们口头和笔端的经典表达方式,在课时允许的前提下,甚至可以进行适度的操练,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体悟这门课程的现代意义。

当然,强调教学时将文学的鉴赏与汉语语用功能的把握相结合,并不意味着要把古代文学上成类似于古代汉语的课程,更不提倡陷文学的课堂于生词及古汉语语法学习的汪洋大海。教师要在文学的解读与语用的讲授之间把握好一个度,决不能让语用学来喧夺文学的主。一个比较有操作性的教学策略是,文意的粗读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并提前准备好相应的预习辅助资料。辅助资料中的字词释义宜细不宜粗,勿取过于文学化、术语化的阐释方式,应以明白晓畅为宗,最大限度地贴合留学生的汉语水平,降低作品的理解难度。经过这样的预处理,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精读时,就不必过多地分散精力于逐字逐词的解释,能够将语用的重点放在被筛选出来的经典词句及意象上,从而将有限的课时更多地集中于作品审美特点和文化特质的解析上。

第二、改变传统课堂由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课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设计合适的课堂活动,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表达欲望。

文学的课堂应该是既富有审美情趣,同时能频繁产生思想碰撞的课堂,对外汉语教学背景下的文学课堂尤应如此。我们的学生是来自世界各国的成年人,具有个人特色的思维方式已经基本养成,且每个学生的身后都涵养着丰富多样的文化背景。他们在语言的表层能力上也许比较“稚嫩”,有时候难免给人以“可以当小学生教”的错觉,但是在历史、文化、思维等各方面的深层思辨能力上,与中小学生是处在完全不一样的层次上的。教师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激活他们身后潜藏的异质文化因子,与中国最经典的文学、最具特色的文化碰撞出异样的思想火花。

具体地说,在诗词教学板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有节奏、富激情地吟诵,训练学生自主配乐朗诵或者演唱,举行诗词配乐朗诵比赛,引导学生翻译、仿写同类题材作品;在戏剧教学板块,教师示范戏剧表演程式,鼓励学生体验、模仿,选择经典剧目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把西方话剧、歌剧等艺术形式拿过来进行横向比较和讨论;在小说教学板块,把其他国家同类题材的经典作品拿过来作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抽取作品中的特色人物、特色文化、特色民俗等进行跨文化比较分析等等。这些方式皆以体验式、沉浸式学习为特色,有助于改变古代文学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的艰深、古板、晦涩的印象,非常值得教师尝试。

第三、采取现代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汉语言文学的课程篇4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实践性课程;实践性知识

高师毕业生不仅要通过理论性课程掌握精深的专业性知识,还应通过实践性课程养成扎实的实践性知识。这是由于中小学教师不仅需要“教什么”的知识,更需要“如何教”的知识,很显然后者是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基础。理论性知识可以通过理论学习获得,但实践性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性课程的学习才能奏效。但现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由于对教师知识特别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理解的偏差以及实践性课程的不足与形式化,导致了高师生实践性知识的普遍匮乏。

针对新形势和我们面临的新问题,特别是在教师教育标准即将出台的大背景下,安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必要在原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和重构。这是由于实践性课程“有利于把学习内容置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去,基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习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把学习的理论和技术,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把积累的体验和教学机智具体应用于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因此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拟就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构建作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树立正确理念是成功先导

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是高师生毕业从事工作所需的重要素养,因此我们一直坚持在教学和管理中狠抓学生这方面的训练,从而培养出了一批批高质量的中学语文教师,也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1.职业定位教育形成职业认同感。新生入学后,我们通过“职业定位教育”帮助学生坚定从事语文教育事业的决心。这有助于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同,养成基本的职业认同感和形成初步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一旦养成必将产生极大的动力并进发出极大的热情。诚如洪宗礼所言:“命中注定我必须当语文教育的‘包身工’,订下了‘卖身契’,一‘包’就是五十年。”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把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素养作为其自觉追求,始终把从事语文教育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训练作为自觉的追求。学生不仅自觉练习“三字一话”等教学基本功,还非常重视语文教育学等教育类专业课的学习。

2.“三字一话”训练培养职业荣誉感。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对一名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基于此,我们不仅注重在舆论导向上引导学生,如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普通话比赛”、“钢笔字比赛”等引导这种良好学风的形成,而且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注重向这方面倾斜,给语文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有力的支撑。

3.教育类课程实施的人性化。语文教育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实施注重实效,力求学生真有所得、确有所获。我们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理论性品格、实践性品格和艺术性品格,不仅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教育类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实施的能力。为了保证这些教育类课程的理论性品格,我们力求做到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统一,努力把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前沿性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了这些必须了解的理论知识,就能使学生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极大地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教育现象的水平。为了落实这些课程的实践性品格,我们大胆打破传统过于封闭的课程体系,力求使课程内容做到现代性,明确提出行为规范和建议,并且回应新课改和新热点,做到教学联系实际。为了落实这些课程的艺术性品格,体现出浓郁的人文特色,我们不仅开发出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而且注重探讨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力求通过优美的语言,以及适当的激励措施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课程设置是基本保障

语文教育实施所需的实践性知识,只能通过实践性课程才能养成。因此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的分量就成为当务之急。

1.必修课程实施的优化。作为必修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语文教育学课程,其基本定位就是提供怎样教学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并使高师生毕业后能顺利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为了达成此目标,我们不仅应从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多向度的探索,还应致力于突出此类课程的实践特质。以语文教育学课程为例,从内容上讲就构建了以完成语文课程目标为中心的体系,内容设计上以语文课程目标开头、接着是语文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处理和使用、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实施,最终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作结,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在教学创新方面,我们应在注重学科理论品格的前提下,挤出时间留给学生说课和试讲,并以此为媒介,引导和指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能力的训练。

2.选修课程构建的系列化。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具有非常复杂的内涵和结构,因此这种能力的达成需要系列课程的实施才能成为可能。这样构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理论课和实践课相得益彰,讲座、座谈相互连接的立体课程结构就成为必需。我们精心准备,构建了比较完善和实用的选修课程系列:一是侧重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加深学生对语文教育规律认识的课程,如《中国大陆与英美母语教学比较研究》等。本课程通过对英美母语教育教学现象和规律的简要介绍,并与国内语文教育现状相比照,以加深学生对语文教育现象的认识和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二是为了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语文教学艺术研究》、《文本解释学》等课程。比如《语文教学艺术研究》课程就是通过探讨当代语文特级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追寻其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形成的轨迹。通过案例教学提高高师生语文教学能力和语文教学艺术修养。三是为了提高学生教学基本功的《微格教学》、《说课与试讲》等课程。如《微格教学》课程就瞄准如何迅速提高高师生的教学技能,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视听技术和教学媒体手段对学生教学所需的各种能力进行系统训练。

三、开发实践性课程是重要支撑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养成,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语文教育实施能力的养成有赖于学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反复操练。因此我们狠抓说课、试讲、实习等实践环节,通过学生的实践达到提高能力之目的。

1.扎实组织的说课训练。说课是介于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指的是教师把自己教学设计的过程、设计的内容及设计的板书等采用口头描述的方式向同行表述,是培养和提高高师生课堂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训练方式。因此我们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编写说课稿,并组织学生在小组比赛的基础上,选出优胜者参加全班组织的说课比赛。并把这些选手经过进一步指导和训练后,参加学院、学校、乃至全省的教学技能大赛。

2.日常化的试讲操练。试讲是高师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试讲不仅可以了解高师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还能考查高师生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理念、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等,并可在此过程中知晓学生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在教学中采取补救措施。因此我们力求给每个学生都创造走上讲台机会,不再只是让试讲成为能力强的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而是让学生特别是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欠缺的学生走向成熟的练兵场。学生通过这样严格的训练,基本上都具有了很强的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几年来在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我们的选手基本上都是一等奖就很能说明问题。我院毕业生也非常优秀,涌现出了像安阳曙光中学常作印、安阳市新世纪中学鲍志慧等这样的全国优秀青年教师。

3.针对性强的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学生走向教学岗位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所学理论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细化了操作程序,使我们的实习计划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比如我们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就以评选优秀实习生为契机抓紧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的反思,使学生能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选择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和参与学生的“回讲”和座谈。通过这种民主、自由的交流,学生谈经验、讲教训,比不足、找差距,中间还不时穿插老师精当的点评。因为我们深知“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寻求有意义的细节.并对其进行反思,构建自己的教育生活。其意义在于探索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良好氛围是有力促进

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强化和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基于此,我们应精心设计和组织从而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自觉主动强化学生的语文教育能力训练。

1.文学院应在加大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的基础上,营造学院、系部、辅导员和教师等各个层次的立体结构。从而为语文教育实施能力训练提供舆论上、制度上的保证。通过舆论引导和一系列的制度设计,高师生应从入学起就树立这样的信念: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是从事教育工作之本,是发展之本。语文教育实施能力的强化和训练成为每个学生在这四年求学历程中的自觉追求,并落实到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每一门功课的学习中。

2.专业课教师应以高度的自觉性,通过言传身教自觉主动强化训练。教师不仅应在教学中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精选教学内容并大胆采用诸如启发式、讨论式、争鸣式等方法,还应用其高尚的情操、严谨的治学、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奉献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这不仅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受益,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教师职业情操的养成发挥巨大作用。

汉语言文学的课程篇5

 

    [关键词]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  课程意识  从“汉语文”到“汉语”  解读  建议

 

    近些年来我们注意到,面向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正在发生着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1999年出台的《中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2002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和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中,“汉语文”这一称谓已经不复存在,而以“汉语”代之。其间,人民教育出版社帮助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了从小学至高中全段的《汉语》教材和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并正在着手开发相应教学资源。那么,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为什么要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这个转变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课程称谓之变的内在原因及其意味

 

    从学科论角度来讲,“汉语文”,按叶圣陶先生的说法,可以理解为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合称,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门中小学课程。在这个意蕴层面,用它指称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也未尝不可。不过,为了把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和教学,与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和教学区别开来,把“汉语文”改称为“汉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在课程与教学论层面有着更加深刻的意蕴。从现有研究来看,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的称谓,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首先,主要是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性质的认识和确定,即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文课的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其次,是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现状的认识,这就是,在以往的汉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具体的教学,还是考试都笼罩在以汉语为母语的全国普通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很多时候是按照把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路子走的,并没有从第二语言教学这一根本点出发,真正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特点。”[1]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总的来说是基于第二语言教学观的确定。用“汉语”这个称谓取代沿用已久的“汉语文”称谓,进一步确认和巩固了汉语是我国西藏等地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第二语言,对他们的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第二语言教学观。

 

    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第二语言教学论的视野中有着深刻的意蕴。如果将其放在现代课程论的视野中,结合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和现状,对其予以审视和解读,则其意义更加深远。“汉语文”与“汉语”,虽然其基本的内容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但是它们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教学门类,正如吕必松先生在给王魁京先生的《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研究》一书所做的《序言》中说:“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和其它语言的双语教学,基本的教学内容都是汉语,它们之所以属于不同的教学门类,就是因为教学对象不同。这些不同的对象对同一种语言的学习和习得规律不同。”[2]再者,把“语文”进行多义解读,例如,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虽然在本质上它们仍然是汉民族的语言,但是它们各自所强调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既然如此,那么把它作为一门中小学课程,面向汉语为母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不同教学对象,就应该在课程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选择等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长期以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对这一点把握得不是很好。例如,许多教师在少数民族高年级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这一问题上见仁见智。在母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对学生汉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十分有意义,但是,由于文言文的时代性特点,如果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汉语还掌握得不够好的情况下,就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肯定是不合适的。那么,少数民族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如果要学,什么时候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这些问题也只有经过研究,才能明确,而不能凭借某一方面的原因而作出臆断。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层面上的教学意识的确立,更是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在课程层面上的课程意识的要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所谓课程意识,通俗地讲就是 “为什么教学”和“教学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样教学”的意识。可以说,从“汉语文”到“汉语”强调的是“什么知识”或者说“哪些知识”,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汉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有价值的一种课程意识。现代课程和教学的实践,也早已证明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为什么教”和“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么教”自然也就不同。林林总总的知识浩如烟海,什么知识最要紧?什么最有价值?这是课程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一个问题。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可以说较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并为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和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为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的从小学到高中全段的《汉语》教材,也为西藏等藏族地区汉语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平台。

 

二、课程称谓之变的外部原因及其意味

 

    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系统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发展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发展的一个启示。

 

    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当代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心和反思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问题。结合西藏地区中小学校汉语教学的实践来说,我们认为如果处理不好课程层面的问题,教学层面的问题可能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例如,在西藏地区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藏族班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有的学校使用区编的《汉语文》教材,有的学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语文》教材,有的学校也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近编写的专供藏区学生使用的《汉语》教材。这一现象说明,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的汉语教学,还缺乏规范,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性质特点,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把握。所以,如果能够着手系统解决课程层面的这样一些问题,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将更加规范和科学,汉语教学的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并能够为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改革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都笼罩在全国普通汉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从教材选用或编写到教学模式,都是沿着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思路走的,忽略了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这一客观事实。进入二十一世纪,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汉语文课程的特点。而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如果不把汉语这一最基本的语言工具掌握好,那么汉语的人文性这一特点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与其说是“转变”,不如说是对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汉语课程的工具性,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首要的、根本的属性这一特点的坚持。可见,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促使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必须保持自身特点和属性的结果。这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必须树立课程意识,进行汉语课程改革,才能使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走向规范化与科学化之路,最终走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之路。

 

    经过上述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之变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的分析与解读,可以看出课程意识的树立,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重要意义。当然,课程意识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体系的问题,这里不准备进一步论述。借用“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我们认为,树立课程意识,在当前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总的来说,就是要树立课程建构意识,在汉语教学中根据实际状况,把握和落实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汉语学科的特点,准确把握学习者特征,进行汉语教学设计,开展汉语教学。

三、几点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王本华老师说,从“汉语文”到“汉语”,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但是,观察目前个别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可以发现,这种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并未普遍发生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一线的汉语教师和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当中,可见这种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并不是结果,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为了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之路,加快从“汉语文”到“汉语”的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课程意识的树立,提几点相关建议。

 

(一)统一认识,更新汉语课程和教学的理念

 

    目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和汉语教师,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课程和教学的认识还未完全到位,甚至还存在较大的分歧。虽然,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或许是受多年的汉语文教学的思维定势的作用,许多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和汉语教师必须统一认识,尽快更新汉语课程和教学理念。

 

(二)统一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

 

    目前,虽然在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相关文件中,开始以“汉语”这一称谓取代了沿用已久的“汉语文”,但是对课程改革和教学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高考试卷中,我们却发现仍然保留着“汉语文”这一称谓。而且,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中,“语文”“汉语文”“汉语”本来就因为教学对象的多样化,可能具有不同的指向和意义,但是这些词语的使用,却并没有被严格区分开来。在实际工作中,用语上的模糊往往容易导致人们认识上的混乱,所以我们希望尽快统一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尽快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之路。

 

(三)大力推行和学习《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课程意识的树立,应该以执行《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为切入点。《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进行了全面科学地把握,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依据和目标。那种脱离课程标准,用什么教材,就教什么教材,以“教教材”为目标的汉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发展的需要了。

 

(四)选用合适的汉语教材

 

    就西藏地区来说,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为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的《汉语》教材,应该是依据《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编写,体现汉语课程最新理念,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状况,最具针对性,最适合这些地区汉语教学的汉语教材。实践证明,如果教材选用不当,不仅会增加师生的教学负担,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后果是十分有害的。

 

(五)坚持“文质兼朴”的教材选文标准

 

    “文质兼美”一直是汉语文教材强调的选文标准,但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材的选文标准,我们认为应该坚持“文质兼朴”。一段时间,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教材,结果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类选文,不仅增加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教学的难度和负担,而且极容易使语言课变成文学课,进而偏离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目的。为了能使教材通过选文起到扩展学生汉语积累,进而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听说读写,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我们认为,汉语教材的选文应该以“文质兼朴”为标准,多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用文,尽量少选一些思想内涵过于深刻的文学类作品比较合适,这也应该是汉语教材的特点之一。

 

(六)对汉语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

 

    以西藏昌都地区为例,我们选择了西藏昌都地区二所高中和二所初中进行调查,发现其汉语教师几乎都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虽然都接受过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但是都未曾系统地学习过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这样教师在汉语教学中,极容易以母语教学的思路来理解和实施原本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课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一方面相关的少数民族师范类院校,应该及时调整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师资的课程计划,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该对从事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学的课程篇6

关键词:《现代汉语》 课程改革 网络

《现代汉语》是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它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接触的第一门语言学课程。廖序东先生把它定位为高等学校中文系的“三基”课,即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于一体的课程。[2]它既不像《古代汉语》那样有很强的工具性,又不像《语言学概论》那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它兼有工具性和理论性的特点,同时还强调一定的实践性。因此,它是一门兼有工具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课程。《现代汉语》学好与否直接关联到后续的语言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直接影响。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把《现代汉语》上好,凸显《现代汉语》的特点,是每个《现代汉语》一线教师一直关注和探讨的问题。随着新媒体时代的逐渐深入,在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盛行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的语言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对《现代汉语》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汉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也刻不容缓。

一.《现代汉语》课程的两难境地

《现代汉语》是大学第一学期开设的语言学课程,它既是中学语文的延伸和拓展,又是从事语言理论研究的基础。可以说,所有与文字相关的工作都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但就是这样一门处于节点的课程,由于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准确地课程定位,所以导致它缺乏自身特色,好像跟什么课程都有关系,但又说不上有什么具体关系。它既不能与中学语文很好地过渡衔接,又很难为其他语言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现代汉语》的教学状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教学的实际效果与人们所期望的目标有着相当的距离”。[3]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课程定位不明确。《现代汉语》是基础课程,但长期以来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生,都认为凡是跟语文有关的知识、理论和技能都可以在这门课中获得,以至于《现代汉语》课程有太多太杂的任务。而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这些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对技能的培养。因此《现代汉语》一线教师就选择了“先打基础后实践”的教学方针,但《现代汉语》的教学内容又过于庞杂,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还要兼顾实践教学,为了能有时间从事实践教学,教师只能快速讲解理论知识,结果在讲完理论知识时,学时也基本用完,几乎没有时间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从而导致学生学的时候一知半解,用的时候手足无措,这就造成了《现代汉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局面。而学生则将《现代汉语》等同于《语文》,他们认为自己从小就学习《语文》,学习《现代汉语》是在浪费时间,从而轻视这门课程的学习,但在学过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这门课程的学习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理论性过强,加上实践环节太少,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又不知如何解决。而语言能力的最终实现是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可学生的表现差强人意,这就导致部分教育管理者和学习者存在学《现代汉语》用处不大的思想,从而出现《现代汉语》课时量缩减的现象,这势必会引起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现代汉语》的基础性决定了它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重要地位,但它的的教学效果又使人们对它的重要性产生质疑,这就使得《现代汉语》课程在高校中的两难境地:删减它,但它较为重要;不删减它,但它又没能凸显出其重要性。怎样走出困境,让《现代汉语》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成为实用性较强的工具,是每个《现代汉语》一线教师研究的课题。

二.《现代汉语》课程改革构想

《现代汉语》课程改革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它必须要同其他语言学课程相互配合,从根本上实现改革。

1.明确课程定位

任何一门课程都有相对明确的课程定位,如《古代汉语》旨在“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并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文言教学,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4]《古代汉语》在课程定位上突出了工具性的特点。叶蜚声、徐通锵先生认为《语言学概论》的任务在于“阐明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学习各门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也为以后学习语言理论课程打下基础。”[5]这一教学任务突出了其理论性特点。而《现代汉语》的课程定位较为模糊,不但要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要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有很大难度,更何况是在一年的有限课时内完成,可谓难上加难!

《现代汉语》要走出困境,必须要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跟其他语言学课程相互配合,实现培养应用型语言人才的目标。

语言学课程在教学上存在共性,其目标都是培养语言人才,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古代汉语课程培养的是能阅读古代书籍的语言人才,即对语言的过去有所了解;语言学概论课程培养的是具备研究语言能力的人才,即对语言的未来有所了解;而《现代汉语》课程应该培养的是能熟练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即了解语言的现在,它在课程定位上应更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语言学相关课程各司其职,既能够摆脱语言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纠缠不清的局面,又能够凸显本课程特色,为培养综合型应用型语言人才各尽其责。

2.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在教学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课程观念决定课改走向,所以教师建立科学的课程观念是推动《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前提。[6]《现代汉语》有一定的理论性,教师总是担心讲得不全、不深、不透,从而把控着整个课堂,让学生很难参与进来,从而造成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在信息爆炸的当下,还把学生放在被动学习地位的理念是不可取的。《现代汉语》教师只有转变教学理念,才能对《现代汉语》课程改革起积极推动作用。

3.优化课程内容

《现代汉语》课程内容的优化必须要与其他语言学课程配合才能实现。语言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互有交叉,这一直是困扰教授语言类课程教师的问题。交叉部分讲得太多,害怕学生在上其他语言学课程时因为学过而产生厌倦心理,并且还占用大量学时;讲得太少,又怕其他语言学课程教师也存在这种心理而忽略,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面对这种现象,相关语言学课程教师应该整合力量,对语言学课程的交叉部分进行梳理,然后根据本课程教学目标进行选择。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又可以避免学生因学过而产生的的厌倦心理。此外,《现代汉语》课程内容还应反映时代特点,这不仅是指在教学内容中应有能反映时下语言现象的研究成果,《现代汉语》的理论要能解决当下的语言问题,还指其语言用例也能反映出当前的语言现象和语言习惯。课程内容只有不断更新,才能适应课程定位的需要,才能符合培养实用型语言人才的需要。

4.改进教学方法

《现代汉语》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该将课堂与课外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让语言为生活服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现代汉语》课程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环节。课前启发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课堂研讨参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互动。对理论性较强的部分,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对内容浅显的部分,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课后概括总结,每堂课都让学生用小短文的形式概括教学内容及自己的疑惑。这样既让老师了解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和写作能力。

5.丰富考核方式

《现代汉语》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考试能较为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使课程评价机制更为合理、有效。在考核方式上应该分层次推进,第一学期学生理论水平不高,加上所学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因此以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为主;第二学期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可以以当前的一些语言现象作为命题,通过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

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为语言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语言的发展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语言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它的运用和研究,《现代汉语》承载着培养语言人才的使命,在网络背景下进行《现代汉语》课程改革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宇明.信息时代的中国语言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3,(1):2-9.

[2]黄伯荣,廖序东.怎样自学《《现代汉语》》[A].《现代汉语》(增订三版)教学说明与自学参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目标[J].语文建设,1997,(12):36-37.

[4]徐小兵.高职高专古代汉语课程定位及教改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1,(12):113-114.

[5]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序[M].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关彦庆.关于《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118-120.

[7]王海兰.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盛行背景下的《现代汉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10):14-16.

[8]莫红霞.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的《现代汉语》课程改革与实践[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1):78-80.

汉语言文学的课程篇7

根据前文所述,依照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知识面更加全面。所以对培养汉语言文学教师的课程选材、内容等要求更高。

(一)“三维”课程目标须质性提升

不同的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目标都有区别,不同的体系会随着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所以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也应当按照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革新。所以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目标也应当随之改变。比如,为了达到现阶段对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文学功底等要求,教学专业需要将“三维”课程目标进行全方位的提升。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全新发展的新时代要求,“三维目标”不能有所偏颇;另外,要落实汉语言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言素养,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具有“三维目标”素养的汉语言教师。首先,应当努力提升教师的文学素质与教学能力,从而达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有机统一。在其课程中,中学的汉语言阅读量相对较大,所以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可见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清晰学生文学的思维,从而在知识面与自学能力方面上一个台阶。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达到“三维”课程目标。然而,“三维目标”应体现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各科教学中,只是不同学科中“三维目标”所体现的比例和层次会有所不同。总的来说,目标是一个方向性指导,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该全面地把握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增强学生基本素质,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程结构需匹配汉语言教师专业素养

汉语言的新课程在内容与架构等方面第一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内容和模块课程,甚至在高中有相关的选修课。特别要求了教师不仅需要置身于教学,并且需要研发课程,这就对汉语言文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据前文可知。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复合型的专业素养,拓宽教师的知识面非常重要。这不会仅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要求。由此可见,要达到上述标准,需要培养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各方面素质,随课程的基本框架进行整合。

(三)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

依照高职汉语言文学发展情况对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行不断地改进。要结合学生与社会的基本发展背景对教学内容及架构进行系统地处理,做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有机统一。不但要针对学生的背景进行改进,而且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课程实施方式要凸现学生的主体性

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改革,比较突出的是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力增强。这是由于全新的汉语言文学教育课程已经将课程实施方案完美地赋予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才能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与此同时,凸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中文师范生在课堂中切实感受到师生角色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形成现代的师生观和教学观,才能为将来适应和引领汉语言新课程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结语

汉语言文学的课程篇8

关键词:留学生 商务人才 学历教育 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 创新

一、国内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设置情况

全国接收留学生来华学习、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高等院校有560余所(据2008年教育部统计),但绝大部分属于长短期进修或汉语预备教育的非学历教育形式。具备针对留学生而设的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资格的院校比例不足20%(2006年统计40余所)。整体教育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及专业素质还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高层次汉语人才的大量需求。

我国于1975年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为来华留学生试行开办了汉语言专业本科学历教育,教育部1978年正式批准设立该专业,对来华留学生实施正规的汉语本科学历教育,提升并提高了汉语教学的层次与质量。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些综合性大学相继设立了该专业。其院校主要集中在京、津、沪、穗地区,如北语、北京师大、人大、南开、复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东北地区目前设有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高校集中在综合性大学或师范类院校。黑大、吉大、东北师大、辽大、辽师大、大外等高校均设有汉语言专业。留学生本科学历教育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体办学层次,同时也培养出一批从事文教、外交、翻译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汉语人才。

教育部及国家汉办也高度重视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本科教育。分别于1996、1997年专门召开全国性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研讨会。1998年国家汉办组织专家研制并论证大纲草案,1999年9月大纲通过了专家鉴定。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的稳定、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及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世界范围内的汉语教学呈现大发展的趋势。国际社会对汉语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汉语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留学生的学习目的与需求也呈多元化趋势,突破了以往单纯的汉语进修,满足在华工作、生活过语言关或学习文史、中医等传统科目的需求,向商务、文秘、旅游、金融、工商、税务等社会经济领域逐步拓展,就业目的明显增强,因此出于工作需要、或增加就业机会和竞争力的学习者人数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也在最近几年逐步迈向成熟,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二、财经院校留学生学历教育的优势与特征

(一)商务汉语教学、测试的兴起

随着我国加入WTO,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财经院校留学生教育事业开始崛起。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相继于2000年、2003年、2005年开设了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经贸方向或商务方向),同时也大力拓展其他专业领域的留学生学历教育,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的学历教育。生源不断、数量可观,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国际人才市场的新需求和来华留学生特点的新变化,学习者既要有必要的语言能力基础又要掌握通用性强的泛经济化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全面提升适应职业化需求的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满足日后工作的需要。这些都表明对外汉语教学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向高层次、职业化、应用型领域拓展。

2002年10月,国家汉办立项开发HSK(商务),并向全国公开招标。2003年3月,北京大学中标并于同年9月开始HSK(商务)研发工作。经过2004年的阶段性论证和持续2年的海内外大样本预测,于2005年5月通过专家论证。2006年,HSK(商务)正式更名为商务汉语考试(Business Chinese Test)简称BCT,并出版了《商务汉语考试大纲》。

商务汉语考试(BCT)是为测试第一语言非汉语者从事商务活动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部级标准化考试。考查应试者在与商务有关的广泛的职业场合、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应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求职者寻找工作提供商务汉语水平与能力的证明,是一项职业化汉语水平考试。该考试已于2006年10月在新加坡正式推出。2007年4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包括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等20所高校正式推出。2007年4月22日,商务汉语考试在韩国首次推出。

(二)财经院校的学科优势与留学生学历教育特征

我国财经院校在办学模式、学科结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方向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有共同的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财经类院校的留学生教育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凸显出某些共性特征。主要表现为:

1.留学生规模扩大与对外汉语特别是商务汉语教学崛起于世纪之交;2.发展留学生本科学历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为“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战略目标,并有共同的学科优势;3.本科生比例居全国前列,逾40%;4.汉语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商务或经贸为主攻方向;5.商务汉语教学包含三种形式:汉语言专业的商务方向或经贸方向的部分汉语课程、经济专业中的汉语课程(专业汉语)、汉语进修班的商务汉语课程;6.复合型的师资结构与学历结构:文学+语言、文学+教育、文学+经济、文学+教育+经济等。财经院校的学历教育模式具有突出的共性特征。

东北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包括法学、文学、理学五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经济、管理学科作为财经院校的强势学科,发展较为成熟,办学资历、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与学术研究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理论基础、专业知识与教学实践都确保了知识传授的准确性、严谨性和专业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有20年的办学历史,现有汉语言专业、汉语预备教育、汉语长期进修、特色短期项目、商务汉语专门项目等多种教学形式。其中商务汉语的教学、研究与测试及多元化的学历教育模式是我们倾力打造的特色品牌。我们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逐步形成了科学、完备的来华留学教育体系与管理体系。最近几年,我们经过反复实践与不断调整,逐步明确了留学生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办学模式:在语言+专业的模式下,努力培养熟练运用汉语、了解中国国情,知晓中国当代经济、法律法规,熟悉商务环境与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通用汉语人才。

三、财经院校汉语言专业的办学特色

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商务方向)是为适应对外汉语教学快速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它适应我国外交、经贸、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满足国际社会对高层次汉语应用型人才的广泛需求。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国际人才市场的新需求和来华留学生特点的新变化,我们遵循国家汉办制订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保持其专业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发挥财经院校学科优势,调整专业方向、培养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职业化的培养目标、语言+专业的培养模式、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及复合型的汉语教师的办学特色。

(一)专业定位与专业培养方向

汉语言专业(代码050102),是1978年教育部为来华留学生单独设立的本科学历教育,其上位学科是中国语言文学;教学对象是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人;专业内容是以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知识及汉语听、说、读、写、译言语技能为学科基础,逐步搭建科学通往专业学习的语言平台。专业培养阶段,财经院校的特色定位在于除继续完成《大纲》中规定的各类汉语课培养要求,还以校内相关专业为依托,补充实用的商务、文化、通识课内容,突出汉语言(基础汉语)+商务(专业汉语)+文化(通用汉语)的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的汉语言专业培养方向为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需求、符合国际社会人才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的经济汉语或通用型汉语人才。毕业生可从事国际贸易、文化交流、华语教学、文秘、旅游、翻译或相关领域的工作。

(二)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结构、课程系列与课程设置,它与专业培养方向相支撑,是实现专业培养方案的有效路径。它既要承载厚基础、宽口径、通用性与实用性的实际内涵,又要体现出专业培养的方向性与阶段性。《大纲》对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强求一律,各校可自行设课,但必须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有利于达到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我校作为财经院校,有自身的学科结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因此我们在《大纲》的基础上,课程体系、结构、课程等设计原则上尽量体现基础性、专业性、应用性、时代性、持续性和对学生的适用性。重点突出特色、实用和可对接。整个课程体系注重基础汉语、专业汉语同经贸专业知识、技能的契合与应用。核心课程除汉语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课与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知识课外,还重点开设了商务汉语系列课程。专业培养阶段,在强化汉语的同时,设置通用性强、有应用价值的专业基础课与技能课。选修课包括语言类、文化类、经济类、技能类、电脑类、文体类等几十门课程。

(三)培养路径与课程对接

我们将不同课程系列形成课程板块,合理分配比例,通过对某一课程或课程组的目标、内容、评价的研究,实现课程整合,取得课程的整体效益。课程体系从表层结构上看包括必修课(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和公共选修);而能够体现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并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更多的还是体现在课程体系的深层结构上,即:

基底层:各项语言技能发展的根基,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

核心层:商务汉语各层次的听说读写课程

拓展层:卫星课或次核心课,是核心课程纵向与横向的定量延展和深化

辅助层:①系列选修课:不同的对象知识、技能补差②专题讲座:商务专家、企业人士及相关行业专家的专题讲座

实践层:语言实践、社会实践、实验教学课程的设计、商务活动模拟实验教学、企业实习(实习基地)

而从课程系列的角度划分,则包括:

通识系列:设置通用性强、有应用价值的具有通识性的专业基础课与技能课(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相关课程)通用技能。

汉语系列:汉语初、中、高级综合课及听、说、读、写、译技能课

商务系列:(核心课程)商务汉语综合课、商务交际汉语、商务文书与写作、经济阅读、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商务文化、翻译

文化系列:中国文化专题、中国民俗、跨文化交际

选修系列:语言文化类、经济管理类、电脑网络类、文体类、专题讲座等

(四)学分分配与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总学分为182学分,课程类学分150学分,实践教学学分22学分,课外教学学分为10学分。本专业学制内课程总学分15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为20学分;学科基础必修课为80学分;专业必修课:国际商务方向30学分,文化方向28学分。选修课至少应修28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20学分,跨方向选修课8学分。

实践教学安排:根据《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实践教学。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跨省市语言实践、文化考察(6学分)、社会调查(1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计算机上机操作(2学分)、毕业实习(2学分)、毕业论文(8学分)、其他实践教学环节(2学分),共22学分。

四、商务人才多元化学历教育培养模式创新

为不断提升办学层次、拓展办学空间,我们主张以质量、优势和特色塑立品牌,打造精品,进而稳步扩大规模,而非不切实际地盲目追逐数字规模与眼前利益。我们在纵向提升留学生教育整体层次的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建设资源,结合财经院校专业优势,横向探索多元化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留学生入学时的专业志向和汉语水平,实行针对性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业生涯设计。立足本学科,整合、优化原有教学形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研究和拓展适合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需要的特色办学模式。

双学位培养模式:汉语言+国际贸易,学制四年。HSK6级(中等C级)以上者可申请入学,经考核编入汉语言专业3年级。在学习汉语本科专业的同时,可辅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修满两个专业规定的学分,可同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和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硕连读培养模式:学制4~5年。HSK中等C级以上者,2年攻读汉语言本科专业,2~3年攻读经济学、管理学硕士学位。

专升本培养模式:学制两年。针对国外正规大学本科在校2年级生,HSK6级入学,经济专业学生三年级起点;中文专业学生,二年级起点。

“2+2”培养模式:与韩国、俄罗斯、越南等国家的大学开展“2+2”“2+3”学历生教育,即国外大学在校生在国外学习两年,而后在我校完成后两年的专业课程,同时强化汉语。合作双方互认学分,符合两校毕业条件,发放两校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新世纪、新时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背景下,财经类高校的来华留学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将会在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国际汉语教育战略背景下的商务汉语教育发展实证研究”相关成果,项目编号:L10DYY010。)

参考文献:

[1]国家对外汉语领导小组办公室编.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Z].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Z],2000.

[3]李杨.对外汉语本科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4]张黎.经贸汉语课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汉语言文学的课程篇9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专门研究中国语言中的词语和句法,赏析古今的诗歌、散文、小说以及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较强的写作能力和文学语言功底,拥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人文修养。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当面对一部文学作品时可以运用专业知识直接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对于编辑出版等相关工作也会应对自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承载着我国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载体,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我们很难对其进行较为职业的定位。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同感不强

在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面较广,但是却没有涉及到一些专业性强的领域,相对于工程、医药、营销、企业管理等专业来说也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所以造成很多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都会存在被逼无奈而不得不学的状态,常抱怨选错了专业,在他们看来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种错误,他们并不认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工作机遇和未来的发展空间。所以对本专业不关注、不学习,最后造成这些学员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强,对本学科不热爱甚至厌恶,缺乏对传承伟大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和光荣感。

(二)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在设置存在较大缺失

相对于其它学科,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性要求更强,要求对文学知识的挖掘要更广、更深。但是现在个别学校却无法达到这一要求,究其原因是由于很多学校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不合理,对其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专修课时减少。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在授课方式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学生能够上到的实践课极少,由于课堂内容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对汉语言课堂兴趣缺乏,所以开始淡漠汉语言课堂,使得文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严重不足。

(三)部分学校考核制度存在漏洞

现在很多学校用一张试卷就能够决定一个学生是否可以毕业,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合理。现在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根本没上过几堂课,可是最后他们也可以顺利毕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试制度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专业考卷所考的内容都是一些现成的而且较为概念性的基础知识,很多学生在最后考试阶段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即便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研究根本就没有广度和深度,也可以顺利的毕业。由于这一不良现象,使得现在的很多学生完全忽视整个教学过程,只注重最后的考试结果。

二、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走的发展道路

(一)调整汉语言课程结构

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要紧跟时展的步伐,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时代的要求,培养真正具有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以及文学写作能力的专业型人才。为了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我们要转变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丰富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计划进行改变,要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发展上的优势和重要性,这样也才会引得学生的共鸣。

(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一直趋于主导地位,整个课堂上就只能听着老师在讲台前面进行滔滔不绝的演讲。授课老师沉浸在那一段古代、现代的文学作品中,可是却没有对学生造成任何影响,课堂睡觉随处可见。所以想要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对于文学作品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讲解,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教师通过对学生提问-让学生分析-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回答这一教学课堂模式,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还会影响学生对于艺术的感染能力。

(三)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现在汉语言的传播速度很广,学习汉语言的人也越来越多,想要汉语真正走向世界,应用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调整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运用新的历史知识、价值观进行文学解读。调整后的教学内容,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涉及到的文学、写作以及语言等相关课程在相互联系中更有主要的侧重点。对于当代人员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专业的培养,这样可以保证新时期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

(四)改变教育观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想要形成办学特色就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我们都明白事物的实用价值是决定它发展的关键因素,很多学生对汉语言专业的概念都较为模糊,主要原因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观念不强、专业混乱。所以为了保证汉语言专业在社会上的立足点,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去转变,通过对学生的能力教育,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加强对学生兴趣方面的教育培养,使汉语言专业人才更符合能力型人才的要求。

(五)培养汉语言专业人员的就业能力

随着国家的发展,市场对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现在很多汉语言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满足岗位提出的职业能力要求。现在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很多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能力要求。汉语言专业毕业生会从事语文教师、文秘、公务员、营销人员、媒体从业人员以及文案编辑人员等相关工作,这就要求汉语言专业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口才,较广且扎实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等等。所以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实践类课程都得到具体落实。这样才能解决他们就业面临的困境,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其铺垫一条专业发展道路。

(六)汉语言文学专业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涵盖知识面较广的专业,有较强的文化特征,这就要求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教师首先在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创新,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在授课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使学生习惯思考、喜欢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抛砖引玉,激励学生发现探究意识,让学生积极发表个人言论,在专业课上真正拥有自信,更有学习的动力。

结语

汉语言文学的课程篇10

一、当代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育理念较模糊

领会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理念是汉语言文学教师取得较好教育成绩的必要条件,然而当前的部分教师对汉语言教育的理念比较模糊,并且不能准确的把握汉语言教育的核心和大方向,因此学生不能依据汉语言教学理念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导致学生的汉语言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后来国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深入的改革,因此部分教师尝试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虽然这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检验。在实施改革时首先需要清晰的指导理念即汉语言教育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从而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化素养。

(二)课程结构体系存在问题

当前的汉语言课程结构体系不够完善,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汉语言课程内部要素的结合,从而使学校课程教育的整体效益得到有效发挥,进一步来说就是使汉语言教学的水平和人才质量均得到提升。因此现今汉语言教育的首要任务时汉语言教师以及研究专家建立科学课程结构观念,并且完善汉语言结构体系,从而提高课程的整体效益。

(三)理论与实际存在间隙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理论研究水平,找到适合学生的汉语言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策略的基础上,使得汉语言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现阶段的教学中存在着理论研究和实际脱离的现象。部分教师拥有成功的理论研究,但是由于自身能力的原因而不能将理论研究的和实际教育联系到一起,使得这些理论不能在实际中得到其是否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因此缺乏实践检验的理论难以取得显著的教学实效,所以汉语言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加强研究,注重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查,探索出科学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教学效率,使其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部分教师的教育技能偏低

由于教师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引导者,因此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率直接受教师的教育技能的影响,然而现阶段的部分教师没有对汉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且教育思想比较落后,教育模式也比较陈旧,没有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甚至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从不进行互动,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没有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不完善,导致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并不高,另外由于部分教师不愿接受新事物的出现,这些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有效运用现代媒体来提高课堂效率。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课堂效率的措施

(一)准确领会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学的指导中心,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认识和观点,教育理念的形成和每一位教师的领悟能力有关,但是在形成教育理念时仍需要切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理念才能够抓住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核心,使得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能够得到提高,最终建立一个完善的以及积极的汉语言文化课堂体系。教育理念不仅是口头上的或书面上的条例,而应该践行到日常教育实践中去,教师在确定教育理念时需要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汉语言教育的发展方向,从而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另外由于汉语言文学教育是由文字、语言、文章等小元素构成的,所以教师在确定教育理念时还需要把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本质,从而在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出汉语言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符号性。另外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文工具,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应用能力,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二)完善汉语言课程的结构体系

汉语言文学课程的结构体系是根据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趋势和大方向来确定的,因此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是与时俱进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包括学生的道德体系和理论基础两部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汉语言文学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可以创造出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因此教师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内在的各个要素,从而为汉语言文学课程的优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构建课堂结构体系时需要以学生的汉语言素质的发展为核心,给学生留出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并且利用多种教学工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我知识结构,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并且提升了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使理论与实际能够有效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理论都需要得到实践检验,从而保证这些理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理论和实践联系,一方面运用教学理论来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思考逐渐形成教学理论从而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最佳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另外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重学生的反馈,利用这些反馈来检验教学理论的可行性,并利用这些反馈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

(四)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教育技能

随着课程的改革,汉语言文学教师也需要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作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要随着课程的改革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来适应社会对教育人才的要求。由于汉语言文学的特殊性,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理论素质,而且要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中心,将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质和应用语言的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为学生建立一个自由的、积极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提高。另外教师需要进行不断地探索,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利用这些策略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传统的教师需要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师的角色,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来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从而促进课堂的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以最优的学习姿态参与到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去。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时需要根据实际,且要考虑到各种相关的因素,运用一些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如自主合作探究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从而改变传统课堂的沉闷局面。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