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院公益活动策划十篇

时间:2023-10-19 16:07:13

孤儿院公益活动策划

孤儿院公益活动策划篇1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工作的意见》([]54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办发[]2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切实做好孤儿身份的认定工作

孤儿是指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孤儿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父母双亡的;

(二)父母一方死亡一方出走查找不到下落(人民法院出具失踪证明的);

(三)一方服刑后办理了离婚手续的,且子女判给服刑方、实际无监护人的;

(四)一方服刑另一方出走查找不到下落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出具服刑证明和失踪证明的);

(五)福利机构收养的孤儿和弃婴。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对照孤儿的认定条件,认真开展调查摸底,收集相关证据材料,组织民主评议,张榜公布;民政部门对孤儿身份认定进行核查,认定符合孤儿条件的对象纳入保障范围。

二、拓展孤儿安置渠道,推动孤儿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按照有利于孤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拓展孤儿安置渠道,妥善安置孤儿,推动孤儿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一)亲属抚养。孤儿的监护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确定。孤儿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姐要依法承担抚养义务,履行监护职责;鼓励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担任孤儿监护人;没有上述监护人的,孤儿父、母生前所在单位或者孤儿住房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二)机构养育。对没有亲属和其他监护人抚养的孤儿,经依法公告后,由民政部门设定的社会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三)家庭寄养。由孤儿父母生前所在单位或者孤儿住所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可由监护人对有抚养意愿和抚养能力的家庭进行评估,选择抚育条件较好的家庭开展家庭寄养,并给予养育费用补贴,当地政府可酌情给予劳务补贴。

(四)依法收养。鼓励收养孤儿。收养孤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办理。依法收养孤儿在登记与户主关系时注明子女关系。稳妥开展涉外收养,进一步完善涉外收养办法,收养孤儿需要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或迁移手续的,户口登记机关应及时为孤儿办理福利机构集体户或家庭户。

三、加强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建立健全孤儿保障体系

(一)建立孤儿基本保障制度,按时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为满足孤儿基本生活需要,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根据政办发[]2号文件规定,孤儿最低养育标准为: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600元,福利机构集中养育孤儿每人每月1000元。孤儿养育费标准包括伙食费、服装被褥费、日常用品费、教育费、基本医疗费和复查费,不包括儿童大病医疗救助费、寄养家庭劳务费等。县民政部门仍按现行筹资渠道和保障方式,统筹安排好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根据孤儿基本生活费的需求,从城乡低保资金、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中安排解决。不足部分通过地方财政预算、公益金等多渠道筹集,确保孤儿基本养育费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社会各界捐赠给儿童福利机构的款物要直接用于儿童养育支出,不得冲抵福利机构行政事业经费。孤儿保障资金由民政部门提出使用计划和孤儿保障花名册,经县财政部门审核后拨付,并实行社会化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保障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帐核算,严禁挤占挪用。要建立孤儿基本养育保障监督机制,县民政、审计、监察、财政等部门要定期对孤儿基本生活费的发放进行跟踪审计检查,确保孤儿基本生活落到实处,维护其基本生活权益。

(二)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确保孤儿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孤儿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和儿童大病医疗救助慈善基金范围,适当提高救助水平,参保参合费用由县民政部门从城乡医疗救助中统一代缴。将符合规定的残疾儿童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稳步提高待遇水平。卫生部门要对儿童福利机构设置的卫生所(室)给予支持和指导,开展孤儿身心健康教育和咨询辅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儿童福利机构卫生防疫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及时调查处理机构内发生的传染病疫情。政府办的医疗机构应当为孤儿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定期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孤儿接受健康管理情况,保障孤儿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服务。鼓励、支持医疗机构采用多种形式自愿减免孤儿医疗费用。继续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

(三)落实教育保障政策,真正惠及每一个孤儿享受到知识教育。落实保障孤儿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面实施孤儿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孤儿寄宿生全面纳入生活补助范围;普通高中、中专职业学校就读的孤儿,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优先予以资助;孤儿成年后仍在校就读的,继续享受相应政策,学校为其优先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切实保障残疾孤儿受教育的权利,具备条件的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不适合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孤儿,安排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不能到特殊学校就读的残疾孤儿,扶持儿童福利机构设立特殊教育班,由特教学校实施送教上门,为其提供特殊教育。教育部门要加大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力度,将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优先免费满足孤儿的需要,将教育捐款、捐赠及公益性资助的使用优先向孤儿倾斜。

(四)开展就业援助,扶持孤儿成年后就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促进就业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进一步落实孤儿成年后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帮扶有劳动能力的孤儿成年后实现就业。要提供针对和就业援助,依托基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了解就业需求,按规定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和社会保障补贴等政策,免费职业介绍、促进有劳动能力的孤儿成年后就业。孤儿成年后就业有困难的,政府在开发公益性岗位时,优先安排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对符合条件的成年孤儿要从场地、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方面优惠。

(五)加强住房保障和服务工作,确保住房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居住在农村的无住房孤儿成年后,优先纳入危房改造计划,在资金补贴、建设标准、施工组织、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充分利用自然灾害倒损房恢复重建、扶贫安居等政策,通过政府补助、银行贷款、社会捐助等筹措孤儿建房资金,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要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和当地村民帮助建房。居住在城关街道的孤儿成年后,符合城镇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条件的,房管部门要优先安排配租、配售,符合领取廉租房租赁补贴条件的孤儿家庭,房管部门在发放租赁补贴时给予优先安排,做到应保尽保。对有房产的孤儿,监护人要帮助其做好房屋的维修和保护工作。

四、加强社会福利机构建设,不断提高孤儿保障水平

(一)完善福利机构设施。县民政部门在“十二五”期间立项的福利中心要加快建设,尽快投入使用,发挥多功能福利机构作用,为孤儿提供保障服务。“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县民政部门要抢抓机遇,积极向省、国家民政部门争取福利机构建设项目,争取建设相对独立的“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完善现有福利机构养护、医疗康复、特殊教育、技能培训、监督评估等方面的功能。机构设施建设、维修改造及有关设备购置所需经费由财政预算、公益金、社会捐助等多渠道解决。

(二)加强福利机构工作队伍建设。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利院,科学设置福利机构岗位,优化人员结构。在整合现有福利机构从业人员队伍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二是要充分利用农村福利机构,通过购买服务或社会化用工等形式,充实福利机构工作力量,解决没有亲属和其他监护人抚养的孤儿问题,确保孤儿居有定所,生活有保障。三是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加强对孤残儿童护理员、医务人员、特教师、社工、康复师等专业人员的培训指导,支持福利机构培训基地建设。民政部门要依托福利机构建立儿童福利指导中心,搭建为孤儿成长提供长期服务的平台,负责为孤儿建档造册,对孤儿养育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评估,对监护人进行指导和培训,孤儿权益的相关事务,协助民政部门所属的机构与财政、卫生、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协调,落实孤儿医疗康复、教育、住房及成年后的就业等相关的优惠政策,为孤儿成长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

五、健全工作机制,促进孤儿福利事业健康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孤儿保障工作,要把孤儿福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加强对孤儿保障工作的领导,健全“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孤儿保障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孤儿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民政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孤儿保障工作能力建设,强化对福利机构的监督管理,开展孤儿普查工作,准确核定对象,严格审核审批,建设好孤儿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防止孤儿生活费错发、漏发。财政部门要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构,将孤儿保障所需资金纳入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资金预算,切实保障孤儿的基本生活专项经费,发改、教育、公安、司法、人社、住建、卫生、人口计划等部门要将孤儿保障工作列入职责范围和目标管理,进一步明确职责,抓好落实。

孤儿院公益活动策划篇2

孤儿是指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区民政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和条件认定。按照有利于孤儿健康成长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拓展安置渠道,妥善安置孤儿。

(一)亲属抚养。孤儿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要依法承担抚养义务、履行监护职责;鼓励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担任孤儿监护人;没有前述监护人的,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孤儿的监护人由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书面形式证实;孤儿亲属或近亲属不愿担任孤儿监护人时,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将其移送儿童福利院养育;已存在事实收养但未办理合法收养手续,且符合孤儿收养条件的,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督促其依法办理孤儿收养手续;不符合孤儿收养条件的,要动员其收养家庭将孤儿移送社会福利院养育。孤儿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不依法维护孤儿合法权益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机构养育。对没有亲属和其他监护人抚养的孤儿,经依法公告后由儿童福利院抚养。条件成熟时,可在社区购买、租赁房屋、或者机构内部建造单元或居所,为孤儿提供家庭式养育。公安部门应及时为儿童集中供养孤儿办理集体户口。

(三)家庭寄养。由孤儿父母生前所在单位或者孤儿住所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可由监护人对有抚养意愿和抚养能力的家庭进行评估,选择抚育条件较好的家庭开展委托监护或者家庭寄养,并给予养育费用补贴、酌情给予劳务补贴。

(四)依法收养。鼓励收养孤儿。收养孤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办理。对中国公民依法收养的孤儿,需要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或者迁移手续的,户口登记机关应及时予以办理,并在登记与户主关系时注明子女关系。对寄养的孤儿,寄养家庭有收养意愿的,应优先为其办理收养手续。

二、健全制度,维护孤儿基本权益

(一)健全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关于建立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制度的通知》(民发〔〕184号)的要求,为满足孤儿基本生活需要,我区将统一确定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标准,并建立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自年1月1日起,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600元,儿童福利院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700元。各地要做好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与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制度的衔接工作,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后,取消其原享受的城乡低保或农村五保待遇。民政部门要根据孤儿生活变动情况,实行孤儿保障动态管理,严格按照程序及时办理审批、增发、停发手续;要切实做好孤儿基本生活费管理,规范发放程序,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按时发放;要通过孤儿基本生活费的发放,逐步提高孤儿亲属监护抚养孤儿的能力,满足孤儿保障需要。

(二)健全孤儿医疗康复保障制度。要将孤儿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适当提高救助水平,参保(合)费用可通过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将符合规定的残疾孤儿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稳步提高待遇水平;有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区、镇乡(民族乡)、街道和社会慈善组织可为孤儿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及重大疾病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或补充保险。要加强对儿童福利机构卫生防疫工作的指导,及时调查处理儿童福利机构内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对适龄孤儿免费进行预防接种,对符合条件的艾滋病、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治疗;医疗机构免收孤儿就诊挂号费并采取多种形式减免孤儿医疗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开展新生孤儿访视及保健系统管理,定期上门访视,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与营养指导,建立孤儿健康档案。

(三)健全孤儿教育保障制度。教育政策要向孤儿倾斜,教育捐款、捐赠及公益性资助的使用要优先考虑孤儿。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龄前孤儿到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由当地政府予以资助;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孤儿寄宿生全面纳入生活补助范围。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本科高校就读的孤儿,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优先予以资助;孤儿成年后仍在校就读的,继续享有相应政策;学校为其优先提供勤工助学机会。对具备条件的残疾孤儿,安排落实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不适合在普通学校就读的视力、听力、言语、智力等残疾孤儿,安排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对学龄前儿童和不能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残疾孤儿,鼓励并扶持儿童福利机构设立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班,为其提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要加强孤儿情感关爱,学校应指定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关注孤儿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四)健全孤儿就业扶持保障制度。对符合参保补助条件的孤儿参加社会保险,政府给予其参保补助。鼓励和帮扶有劳动能力的孤儿成年后实现就业,按规定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免费职业介绍、职业介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人力社保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孤儿成年后就业扶持政策,提供针对和就业援助,促进有劳动能力的孤儿成年后就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对于成年后就业困难的孤儿,优先安排其到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就业。对自主创业的成年孤儿,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创业服务、创业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五)健全孤儿住房保障制度。要在城市和农村危房改造规划中,利用抗震安居、因灾倒损农房恢复重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扶贫安居等政策,将改造项目和试点范围内的孤儿优先纳入,在政策和资金补助上对贫困孤儿予以倾斜,在楼层位置、户型挑选等方面要给予适当照顾。对符合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条件的孤儿家庭或成年后孤儿,按照《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第十九条廉租住房保障轮候方式予以优先。孤儿监护人应当帮助有房产的孤儿做好房屋管护、维修工作。

(六)健全孤儿法律援助、救助制度。区司法部门要积极引导法律服务人员为孤儿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做好监护人无法履行职责的服刑人员子女帮扶工作。区公安部门要加强孤儿户籍保障工作,为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办理儿童福利机构集体户口,按规定为当事人出具户籍证明;要依据规定及时为弃婴捡拾人出具捡拾报案证明,及时制止公民私自收养弃婴和儿童的行为;配合办理收养登记手续。区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的管理,发现弃婴(儿),应及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不得私自转送弃婴(儿)。要做好社会闲散孤儿的教育帮助工作,重点做好受艾滋病影响孤儿的社会关爱和救助工作。区人口计生部门要及时为收养人出具计划生育情况证明,配合办理收养登记手续;收养人依法收养的孤儿,不计入收养人的子女数量,不影响收养人依法生育;收养人依法收养孤儿,仍可依法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增发养老金,继续享受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

三、建好机构,为孤儿福利提供专业保障

加快区儿童福利院的建设进度,根据工作需要,及时配备抚育、医疗康复、特殊教育必需的设备器材和救护车、校车等,完善其养护、医疗康复、特殊教育、技能培训、监督评估等方面功能。儿童福利设施建设、维修改造及有关设备购置所需经费由财政预算、民政部门使用的公益金、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资金、社会捐助等多渠道解决。科学设置我区儿童福利机构岗位,加强孤残儿童护理员、医护人员、特教教师、社工、康复师等专业人员培训。在整合现有社会福利机构从业人员队伍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通过购买服务和社会化用工等形式,充实儿童福利机构工作力量,提升服务水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对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倾斜政策,不断提高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将社会福利机构设立的特殊教育班或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医护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工作纳入教育、卫生系统职称评聘体系,在结构比例、评价方面给予适当倾斜。要发挥儿童福利机构的兜底作用,及时收留抚养社会上无人监护的孤儿;发挥儿童福利机构的专业优势,为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的孤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为社会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指导服务,提高儿童康复水平。

四、完善机制,促进孤儿福利事业健康发展

孤儿院公益活动策划篇3

一、做好收养登记的审查和通报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和《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的规定,规范收养登记办证程序,认真审查社会弃婴和福利机构抚养孤儿的收养登记资料,鼓励符合收养条件的公民按照《收养法》规定收养孤残儿童、社会弃婴(儿),让儿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20__年我市依法办理了收养登记135例,其中社会弃婴、儿童__例,社会孤儿10例。二是妥善解决“事实收养”子女问题。根据国家民政部、公安部等5部委《关于解决国内公民私自收养子女有关问题的通知》,迅速启动了解决国内公民私自收养子女的收养登记工作。三是认真做好收养登记通报工作,各县市区民政部门按部门职责的要求,定期及时将收养登记工作信息通报各级计生部门。在收养登记工作中,无1例违反《收养法》规定,无1例借收养登记规避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四是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在弃婴、儿童入院、体检、送养等工作环节中,进一步规范管理,标准化运行。认真审查社会弃婴和福利机构抚养孤儿的收养登记资料,严格送养工作纪律。在涉外送养工作中,严格按照《__省涉外送养工作规范》要求,切实做好涉外送养各项工作。

二、全方位做好孤残儿童的救助工作

长期以来,我市在孤残儿童救助工作上,认真贯彻“养、治、教”相结合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妥善安置孤残儿童,逐步实现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为孤残儿童提供集生活、教育、康复于一体的救助保护。

一是认真做好家庭寄养工作。根据鄂民政发[20__]79号文件精神,让孤残儿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经过对寄养家庭严格审查和筛选,至今已有89名孤残儿童进入伍家岗区、东苑小区、东苑一农场和南苑小区的58户家庭进行寄养。为保证家庭寄养的质量,市儿童福利院每周不定期抽查寄养儿童生活情况,每月定期派员上门对对家庭进行评估,指导家长做好儿童成长记录和康复教育计划,使孩子们融入家庭,感受家庭的温暖。

二是做好孤儿(弃婴)养护、收治和学生教育工作。每年收入市儿童福利院的弃婴大约40名,根据儿童类别,分别做好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特殊教育,疾病儿童医疗养护和健康儿童学生教育等工作。定期为在院儿童进行体检,及时掌握在院儿童的健康发育情况。

三是建立“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长效机制。20__年是建立“明天计划”长效机制的第一年,为了认真做好“明天计划”的长效工作,我市对新增残疾儿童进行了调查摸底,摸清了底数,确保发生一例、申报一例、手术一例,20__年共为6名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残疾儿童实施了手术,术后康复效果良好。

四是继续做好农村因艾致孤儿童救助工作。督促县市专门救助经费的社会化发放,按程序向省厅申报新增因艾滋病致孤儿童情况,及时协调下拨省级救助经费,使全市25名因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生活救助得到很好的落实,保证他们的生活、学习不受影响。

五是启动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简称“重生行动”,申报手术10例,已安排手术7例;

三、认真开展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工作

20__年,我市共救助流浪未成年人600人次。工作中,我市救助管理部门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大局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央19部委《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注重解决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健全工作机制,切实保障流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一是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性救助。对能查找到家庭住址的流浪未成年人,及时派专人护送帮助其返回家庭。对无法查明家庭住址的,按照相关程序,送儿童福利院妥善安置。

二是实施亲情关怀式救助。流浪未成年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生活在街头、衣食无着、处境艰难,更需要在精神上的抚慰和亲情的关怀,为此,我们在救助过程中,十分注重亲情式管理方式,我们要求工作人员对待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注重设身处地为流浪儿童着想,带着感情、怀着爱心做好工作。

三是建立了流浪乞讨儿童教育管理制度。在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紧急庇护和救助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明确制定了受助儿童的作息时间、学习时间,针对部分流浪未成年人存在的不良习惯,甚至是轻微违法行为,进行必要的行为约束和矫治,同时注重开展法制及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咨询和生活方法指导,有效地预防了流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四是加强部门配合,维护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权益。针对一些不法分子操纵未成年人进行强讨强要,偷窥,抢夺等现象,我们配合公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操纵、利用未成年人的犯罪团伙,对解救出来的少年儿童进行救助,护送返乡,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不断完善未成年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加快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建设。为提升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水平,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项目的开工,标志着我市未成年人救助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在市救助管理站设立未成年人维权岗。目前,建设项目已于20__年12月主体工程封顶,预计将于20__年底投入使用。

孤儿院公益活动策划篇4

一、积极拓展安置渠道,让孤儿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孤儿是指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儿童中最需要关注、给予特殊关爱的弱势群体。各地要按照有利于孤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原则,进一步拓展安置渠道,妥善安置孤儿,让孤儿早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重新享受温暖和亲情。

(一)亲属抚养。孤儿的监护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确定。孤儿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姐要依法承担抚养义务、履行监护职责;鼓励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担任孤儿监护人;没有前述监护人的,孤儿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孤儿合法权益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家庭寄养。由孤儿父母生前所在单位或者孤儿住所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可由监护人对有抚养意愿和抚养能力的家庭进行评估,选择抚育条件较好的家庭开展委托监护或者家庭寄养,并给予养育费用补贴,当地政府应酌情给予劳务补贴。

(三)依法收养。鼓励收养孤儿。收养孤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办理。对寄养的孤儿,寄养家庭有收养意愿的,应优先为其办理收养手续。对中国公民依法收养的孤儿,需要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或者迁移手续的,户口登记机关应及时予以办理,并在登记与户主关系时注明子女关系。

(四)机构养育。对没有亲属和其他监护人抚养的孤儿,经依法公告后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市和各县市区儿童福利机构或社会福利机构要充分发挥兜底作用,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可在社区购买、租赁房屋,或在机构内部建造单元式居所,为孤儿提供家庭式养育,确保不能回归家庭的孤儿、弃婴得到妥善安置与良好抚育。公安部门要及时为孤儿办理儿童福利机构集体户口,财政部门要为福利机构抚养孤儿落实养育经费。

二、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孤儿基本权益

(一)健全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确保孤儿健康成长。我市孤儿最低养育标准为: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600元,福利机构集中养育孤儿每人每月1000元。孤儿养育标准包含伙食费、服装被褥费、日常用品费、教育费、基本医疗费和康复费,不包含儿童大病医疗救助费、寄养家庭劳务费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和不低于省市孤儿最低养育标准的原则,确定当地的具体标准,并建立孤儿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各地政府要按现行筹资渠道和保障方式,统筹安排好中央、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以及从城乡低保资金、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中安排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经费,不足部分通过地方财政预算、公益金等多渠道筹集,确保孤儿及时足额领取基本养育费。原已享受标准加上级补助资金后超过最低养育标准的不予消减。各级民政部门要认真核定孤儿身份,提出资金需求,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拨付,并推行社会化发放。要严格建立孤儿基本养育保障监督机制,强化资金监管,规范核拨和发放程序,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二)强化孤儿医疗保障,确保孤儿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将孤儿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和儿童大病医疗救助慈善基金范围,适当提高救助水平,参保参合费用通过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将符合规定的残疾孤儿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稳步提高待遇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和社会慈善组织可为孤儿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或补充保险。卫生部门要对儿童福利机构设置的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给予支持和指导,开展孤儿身心健康教育和咨询辅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儿童福利机构卫生防疫工作的指导,及时调查处理机构内发生的传染病疫情。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要为孤儿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要定期了解和掌握本地孤儿接受健康管理情况,保障孤儿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医疗机构要发挥优势力量采用多种形式减免孤儿医疗费用。继续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

(三)落实孤儿教育保障,确保孤儿接受正规教育。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龄前孤儿到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给予资助;保障孤儿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面实施孤儿免费义务教育,不断提高孤儿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的孤儿寄宿生的生活补助;对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本科高校就读的孤儿,优先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予以资助;对孤儿成年后仍在校就读的,继续享有相应政策,学校要为其优先提供勤工助学机会。要切实保障残疾孤儿受教育的权利,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孤儿,安排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对不适合在普通学校就读的视力、听力、言语、智力等残疾孤儿,安排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对不能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残疾孤儿,鼓励并扶持儿童福利机构设立特殊教育班或特殊教育学校,为其提供特殊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力度,将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优先免费满足孤儿需要,将教育捐款、捐赠及公益性资助的使用优先向孤儿倾斜。

(四)完善孤儿就业保障,确保孤儿成年后充分就业。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促进就业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进一步落实孤儿成年后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帮扶有劳动能力的孤儿成年后实现就业。要提供针对和就业援助,将成年后就业困难且符合条件的孤儿纳入就业范围,依托基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了解就业需求,按规定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免费职业介绍、职业介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促进有劳动能力的孤儿成年后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对符合条件的成年孤儿,要给予场地安排、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创业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孤儿成年后就业困难的,优先安排到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就业。

(五)推进孤儿住房保障,确保孤儿住有所居。居住在农村的无住房孤儿成年后,优先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在资金补贴、建设标准、社工组织、质量安全监管、技术服务等方面优先予以资助,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和当地村民帮助其建房。居住在城市的孤儿成年后,符合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保障条件的,要积极做好住房保障和服务工作;符合领取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条件的孤儿家庭,要做到应保尽保。对有房产的孤儿,监护人要帮助其做好房屋的维修和保护工作。

三、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提升孤儿专业保障水平

(一)不断改善儿童福利机构条件。“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加快十堰市儿童福利院建设,加速推进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和市残疾儿童托养中心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功能,为孤儿提供保障服务。各县市可独立设置儿童福利机构和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及残疾儿童托养中心,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抚育、康复、特殊教育必需的设备器材和救护车、校车等,不断完善儿童福利机构养护、医疗康复、特殊教育、技能培训、监督评估等功能。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建设、维修改造及有关设备购置,所需经费由财政预算、公益金、社会捐助等多渠道解决。发展改革部门要充分考虑儿童福利事业发展需要,统筹安排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改善儿童福利机构条件。

(二)配强儿童福利机构工作力量。科学设置儿童福利机构岗位,优化人员结构,切实加强孤残儿童护理员、医护人员、特教教师、社工、康复师等专业人员培训。要整合现有儿童福利机构从业人员队伍,并积极创造条件,通过购买服务和配置公益性岗位、社会化用工等多种形式,充实儿童福利机构工作力量,提升专业化、规范化服务水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对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倾斜政策。要将儿童福利机构中设立的特殊教育或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医护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工作纳入教育、卫生系统职称评聘体系,在结构比例、评价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教育、卫生部门举办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要主动吸收儿童福利机构相关人员参加。积极推进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资格制度建设,支持开发孤残儿童护理员教材,设置孤残儿童护理员专业,对孤残儿童护理员进行培训。

(三)充分发挥儿童福利机构的作用。儿童福利机构是孤儿保障的专业机构,要发挥其在孤儿保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上无人监护的孤儿,儿童福利机构要及时收留抚养,确保孤儿居住有定所、生活有着落。要发挥儿童福利机构的专业优势,为亲属抚养、家庭寄养和义务代养的孤儿提供生活抚养、肢体康复训练、心理校正、特殊教育等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要依托福利机构设立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有条件的县市,应独立设立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落实机构编制、人员和经费。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可受所属民政部门委托,负责为社会孤儿和社会残疾儿童、城市贫困家庭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及城市流浪儿童建档造册,对其养育状况进行定期巡查和监督评估,对监护人进行指导和培训;负责孤儿及其他困难儿童权益的相关事务,协助所属民政部门与财政、卫生、教育、人社、住建等部门协调沟通,落实孤儿医疗康复、教育、住房及成年后就业等相关优惠政策,为孤儿及其他困难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

四、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推动孤儿福利事业健康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孤儿保障工作,把孤儿福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加强对孤儿保障工作的领导,健全“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孤儿保障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孤儿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民政部门要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切实加强孤儿保障工作能力建设,充实儿童福利工作力量,强化对儿童福利机构的监管,建设好全市儿童福利信息管理系统。财政部门要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和自然增长机制,将孤儿保障所需资金纳入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资金预算,通过财政拨款、公益金等渠道安排资金,切实保障孤儿的基本生活和儿童福利专项工作经费。发改、教育、公安、司法、人社、住建、卫生、人口计生等部门要将孤儿保障有关工作列入职责范围和目标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抓好落实。

孤儿院公益活动策划篇5

会议指出,由于超载放牧和草原保护投入不足等原因,我国草原退化严重,可利用面积减少,生态功能弱化。同时,牧民就业渠道窄,收入增长缓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牧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一)实施禁牧补助。对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中央财政按每亩6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二)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在核定合理载畜量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按每亩1.5元的标准对未超载放牧的牧民给予奖励。(三)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政策。增加牧区畜牧良种补贴,在对肉牛和绵羊进行良种补贴基础上,将牦牛和山羊纳入补贴范围;实施牧草良种补贴,对8省(区)0.9亿亩人工草场,按每亩1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实施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对8省(区)约200万户牧民,按每户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四)加大对牧区教育发展和牧民培训的支持力度,促进牧民转移就业。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34亿元。会议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发挥牧民主体作用,建立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完善禁牧管护和草畜平衡核查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会议指出,加强孤儿保障工作,是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孤儿保障制度,使孤儿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一是拓展安置渠道。按照有利于孤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原则,采取亲属抚养、机构养育、家庭寄养、依法收养等多种方式,妥善安置孤儿。二是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按照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原则,确定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地方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确保孤儿基本生活费及时足额到位,中央财政给予补助。2010年度中央财政安排25亿元专项补助资金,以后年度根据孤儿人数及基本养育需求继续安排补助资金。三是提高孤儿医疗康复保障水平。将孤儿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覆盖范围,适当提高保障水平。积极为孤儿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鼓励、支持医疗机构减免孤儿医疗费用。继续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四是落实孤儿教育保障政策。家庭经济困难的学龄前孤儿到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由当地政府予以资助。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孤儿寄宿生全面纳入生活补助范围。将在普通高中、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普通本科高校就读的孤儿,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优先予以资助。切实保障残疾孤儿的受教育权利。五是扶持孤儿成年后就业。落实各项补贴政策,鼓励和帮扶有劳动能力的孤儿成年后实现就业。孤儿成年后就业困难的,优先安排到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就业。六是加强孤儿住房保障和服务。居住在农村的无住房孤儿成年后,按规定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计划优先予以资助。居住在城市的孤儿成年后,符合保障性住房供应条件的,优先安排、应保尽保。七是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提高专业保障水平。继续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完善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加强工作队伍建设。会议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保障孤儿合法权益,促进孤儿福利事业健康发展。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草案)》。草案按照税负公平和节能环保的原则,完善了征税范围和计税依据,调整了税负结构,规范了税收优惠。会议决定,该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10月19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

会议指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现象仍时有发生,干扰了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妨害企业竞争力和创新积极性,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会议决定,从2010年10月底开始,在全国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

会议强调,专项行动要以保护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等为重点内容,以新闻出版产业、文化娱乐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为重点领域,以产品制造集中地、商品集散地、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高发地为重点地区,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侵权、假冒、盗版的大案要案,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大力净化市场环境,增强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形成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的社会氛围,积极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一要加大生产源头治理力度。严厉查处非法印刷、复制各类出版物、印刷品、光盘、计算机软件及包装装潢、商标标识等行为。严格审查生产企业资质,坚决取缔无证生产。加强农产品种子品种真实性鉴定,打击无证和“套牌”生产、销售授权品种等行为。二要加强市场监管。查处侵犯注册商标的违法行为,制止恶意抢注商标。加强图书、软件和音像制品市场巡查,严厉打击盗版和专利侵权、假冒行为。加强对商贸流通企业的管理和规范。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药品、扰乱药品生产经营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三要强化进出口环节和互联网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口岸监管,加大对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企业的处罚力度。继续做好重要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严厉打击互联网侵权盗版和利用互联网、通信与电视网络销售侵犯知识产权、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四要加大刑事司法打击力度。强化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重点查办一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知识产权案件。五要确保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各级政府机关都要将正版软件购置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和国有资产管理,购买的计算机办公设备必须符合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的要求,更新计算机软件必须使用正版产品,落实监督责任,开展专项检查。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使用正版软件。六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制定实施方案,严格落实责任,密切协调配合,畅通举报渠道,强化社会监督,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要坚持执法的严肃性、行动的有效性和工作的持续性,把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会议指出,为加强城镇燃气管理,保障燃气供应,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维护燃气经营者和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燃气事业健康发展,有必要制定《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城镇燃气管理条例(草案)》,决定该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10月25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后几个月经济工作。

指出,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我国发展进程中一次重要的会议,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全面准确把握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提出的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在一起,国际环境十分复杂,外部挑战明显增加,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孤儿院公益活动策划篇6

经考察,该同志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依法履职,建言献策,做群众的贴心人。该同志在任职第17届区人大代表期间,明确人大代表的职责,珍惜代表资格,时刻牢记代表使命,严格按照《代表法》规定,依法履行代表职责,积极主动建言献策,努力做好群众的代言人,不辜负人民的信任与厚爱。

立足本职工作岗位,起到积极带头模范作用,依法履行代表职责,围绕事关全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为政府解难分忧,经常联系选民,收集意见和建议,主动建言献策,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先后提出了《关于民营医院加入农村新型医疗定点医院的建议》、《关于加强高素质卫生职业技术人人才配备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建议》、《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将崆峒区设立为普惠金融示范区的建议》等建议29条,多数建议得到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及时办理落实。曾4次荣获为市、区“先进人大代表”。

二是敬业精神好,热情为患者服务。她是一名群众称赞和爱戴的好医生,创办惠君肛肠医院23年,她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把关乎百姓身心健康的医院办的有声有色,不断进取,刻苦钻研,23年来以精湛的医术、热情的服务、高尚的医德,为平凉及周边地区的患者解除了肛肠疾病的痛苦,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患者的赞誉,曾被卫生部被评选为“德艺双馨医务工作者”,荣获甘肃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被平凉原卫生局确定为“平凉地区肛肠科学科带头人”。

三是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面对许多家庭困难的农村患者,__总是先安排他们就医,尽量减免医疗费用。多年来,共计为8000多名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100多万元,受益群众遍布周边各省(区)。使其成为真正的“平民医院”,仅2015年为2000名患者减免费用23.38万元。2008年,宁夏隆德县东山镇庞东村回族老人马长义,因患严重肛肠疾病,痛苦不堪的病情使他丧失了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为此他慕名来看病,因家境贫寒老人身上只带了200元钱,当他听说手术治疗要花费近1000元时就心灰意冷想回家。

看着老人的无奈痛苦,__对他说:“既然来我院了你就安心治病,你的钱留着住院时吃饭吧!”老人以为在和他开玩笑,__诚恳地对马长义说:“老人家请放心,我不会因为你钱不够而放弃治疗的!”,素不相识的宁夏农民没花一分钱在惠君医院治好了病。马长义老伴患有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病,直到今天他们老俩口一有病就来惠君医院免费治疗。7年来,__共为老俩口减免医疗费3万多元。倾慈心,全力收养12名孤儿健康成长。

她热心参与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多年来自觉扶助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积极参与妇联“春蕾计划”等活动,及时资助贫困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小学、初中学业;资助聋哑儿童、孤儿、单亲贫困母亲走出困境;为留守儿童做起了“爱心妈妈”,常去学校看望进行家访,掌握日常行为表现,每学期送去学习用品和课外书籍,六一儿童节也都要送去节日礼品,并为部分学生带去衣服及日常生活用品。天冷了,她还组织医院女员工为他们每人编制毛衣、手套等。__每当看到来自偏远贫困乡村的病人住院时穿的单薄,或吃不上一顿可口饭菜,她就自掏腰包给他们买来吃的还从家里拿来衣裳。她有一个儿子,但多年来和她收养了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蔺建惠、徐静宁、刘彦军、包彦彬、于利、吴军伟等“儿女”12个。多年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资助学、资助春蕾女童、留守儿童、聋哑儿童、孤儿、地震遇灾儿童,以及单亲母亲、孤寡老人共334人,捐资100多万元,捐物1000多件套。在市妇联组织的“春蕾计划”和“爱心妈妈活动”中,为崆峒区解放路小学的郑小雨、王芳、何浩又做了“爱心妈妈”,帮扶34名留守儿童度过难关。

六年前,崆峒镇小学六年级品学兼优学生兰愿梅,因她哥哥一场车祸丧生,强烈的打击她的父母亲精神失常,一连串的不幸降落在这个原本并不宽裕的家庭,面临失学窘境。__得知后将她接到医院为她治好了病,又送去学费、被褥、衣服等生活学习用品,鼓励好好学习,在她的资助下,今年已是平凉一中高三既将高考的学生,2011年__将兰愿梅和她患病妈妈晁小琴一起接到家里和全家人一起生活。现在小愿梅妈妈的病情已基本病愈,__已资助愿梅今年6月20日大学毕业。她先后荣获“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 “全国德医双馨医务工作者”、“甘肃省医德医风模范”、“甘肃省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爱心人士”、“甘肃省春蕾计划贡献奖”、 平凉市“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先进个人等奖项34项。

经与平凉惠君肛肠医院30名同志谈话了解,一致同意推荐__同志

为区人大代表候选人。不足之处: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忙碌忽视,没有起到健康养生带头的作用。

孤儿院公益活动策划篇7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976人,其中分散供养954人、集中供养22人。为提升孤儿保障水平,今年,严格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在2017年人均每月提高300元的基础上再次提标,社会散居孤儿由900元/人.月提至1050元/人.月,集中供养孤儿由1300元/人.月提至1450元/人.月,人均每月增加150元。截止目前,共发放1-11月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费1015.11万元。2020年新增孤儿保障101人,取消30人,按月动态,及时进退。全县孤儿基本生活费做到及时、足额发放,监护人也能认真地履行监护(照料)责任,无克扣生活费、无歧视虐待等不良现象。县社会(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托养照料继续实施第三方购买服务,落实监管制度,提升服务能力。

二、绩效自评情况

经对照《2020年度绩效评价指标》表格,对全县2020年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自评,总自评得分为99.9分。

1、项目投入情况,自评得分20分。根据省、市文件精神,今年全县民政、财政联合出台《县2020年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实施办法》,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对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及时予以申报、审核,纳入保障范围,按月发放基本生活费。根据《省财政厅民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0年中央财政社会救助补助资金的通知》等文件,全县用于孤儿基本生活补助资金560万元,年初县财政将孤儿基本生活费列入预算,并及时拨付配套资金642.4万元,资金到位率达100%。

2、项目过程情况,自评得分30分。年初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全县民政、财政联合出台了《县2020年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印发各乡镇民政办、财政所。落实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对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及时予以申报、审核,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县民政部门严格落实与孤儿监护人签定协议,对监护人的监护能力进行评估,有监护能力的方可担任。2020年全县进一步完善走访和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分级走访制度,县局对新增孤儿100%入户走访核查,并对在册孤儿进行随机抽查,乡镇和儿童福利院对社会散居孤儿和家庭寄养孤儿进行100%走访,并建立台账,做到基本情况动态掌握。从走访情况看,全县孤儿基本生活费做到及时、足额发放,监护人也能认真地履行监护(照料)责任,无克扣生活费、无歧视、虐待现象。全县依托《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建立孤儿基础信息数据库,及时将孤儿资料录入系统。档案管理规范、内容齐全。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费实行专账管理,按月发放,于每月15日前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支付申请,并通过“一卡通”发放到孤儿(或其监护人)个人账户。

3、产出情况,自评得分24.9分。

全县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已纳入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的孤儿寄宿生及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本科高校就读的孤儿,已按照相关政策予以保障。

孤儿院公益活动策划篇8

【关键词】困境儿童 施保分类 救助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江苏省困境儿童救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江苏省困境儿童救助发展现状。截至2013年3月底,江苏省有重度残疾儿童13389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213名、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的儿童15036名、留守儿童272261名,总计困境儿童数量超过30万人次。

江苏省一直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救助困境儿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比如了《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江苏省孤儿保障制度,切实保障了孤儿合法权益。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广覆盖、多层次、综合性的社会救助体系,率先建立了低保标准与居民收入直接挂钩、自然增长的机制,率先建立了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江苏省特别注重资金投入,构建了坚固的基本救助的财政支撑体系。2013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困难家庭收入,落实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提高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等。

江苏省困境儿童救助存在的问题。一是救助工作队伍专业化程度低。社会救助工作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社会组织是困境儿童救助的重要参与者之一,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服务程度是救助水平的保障。但是,当前江苏省专业救助困境儿童社会组织欠缺,尤其是社会组织本身发展不成熟,导致相应的服务不到位,服务质量难以满足需求。同时,参与社会救助的志愿者来自于各行各业,有大学生、退休职工、文体明星等,大多志愿者缺乏专业的救助训练,同时也不是长期、稳定地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临时性比较强,志愿者没有形成稳定的群体。因此,加强社会志愿者的专业训练,培养一支稳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扩大社会群体参与困境儿童救助工作,有利于形成综合性、全方位、专业化的社会救助局面。应发挥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的作用,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医疗救助、心理疏导、职业发展等全方位的救助。

二是社会力量参与程度不够。实行社会救助的行为主体是政府和社会,在实施社会救助工作中,政府是第一责任主体。实际情况中,政府的力量和资源是有限的,社会力量的救助工作压力巨大,两者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建立在政府救助的基础上,在资源和资金方面的资助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资助对象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所以不能产生我们理想中的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应该发挥社会在整个资助过程中的作用,弥补政府在资助中的缺陷,从而调动社会的力量,实现全面、和谐的救助环境。江苏省高度重视困境儿童救助保障工作机制,并以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为体系构建基本健全的救助机制。但是,困境儿童救助工作主要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救助力量有限,没有形成“气候”。目前来看,虽然社会组织在遇到洪涝等自然灾害时,已经加入到救灾、济贫、助学、助医、助残的队伍中去,但是就社会的参与力度而言还不够大。作为社会这个大家庭,应该加大对社会困境儿童的关注,不仅提供资金和资源的资助,还应该加大关爱的力度,为弱势群体贡献力量。

三是救助跟踪长效机制工作欠缺。就江苏省的救助情况来看,目前各市都有独立的救助措施,却没有形成长效的救助机制。当前,江苏社会救助中临时救助还是占主导地位,以济贫济困为主。如“心之爱”公益项目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勇于做一名有爱心的妈妈、爸爸、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等,帮助处于困境的儿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他们体会到社会这个大家庭的关爱,让孤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怀,但是这种救助行动仅可以一时为孤儿建立起生活的信心,而不如建立长期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制度,将孤残儿童未成年之前长期寄养在爱心家庭,政府对爱心家庭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而使得孤残儿童长期生活在温馨的家庭之中,使其快乐并健康地成长。当然,江苏省各地市也意识到建立救助跟踪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其中,盐城市率先在全省建立“慈善爱心超市”,并逐渐由城市向农村扩展,基本覆盖了所有街道和乡镇。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盐城市的做法一定程度地缓减了困难家庭的生活压力,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贫困。为此,有必要建立困难家庭帮扶就业体系,不仅仅是脱贫,还要建立长期的应对策略,不留任何隐患。

四是救助整合机制联动性能不足。困境儿童的社会救助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全面联合救助体系。但是,当前江苏省社会各界救助力量分散、职能交叉,各级部门职责不清晰,救助的主导力量与联合部门不能形成有效的救助主流,协作性不强,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民政与卫生部门就有一些交叉职能,往往在共有相同职能的情况下,会造成共同的不作为,互相推诿、扯皮。同时,救助的发起部门分门别类,不能有效带动其他部门配合行动,如某企业发起一项留守儿童救助活动,因没有现成的工作方式方法可以套用,需要联系、协调政府各个部门及社会志愿者等配合行动,才能圆满地完成此项任务。但是,中间过程因没有固定的工作模式可以套用,从而耗费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间接地影响社会群体爱心救助的积极性。因此,从全局出发,迫切需要建立困境儿童社会救助的整合机制,全方位调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力量参与到救助困境儿童的行动上来,更好地保障儿童的基本权益得到实现,促进困境儿童群体健康发展。

江苏省困境儿童施保分类体系

困境儿童施保分类的机理。所谓机理是指为实现某一特定功能,一定的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诸要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江苏省困境儿童情况多样,救助涉及面广,影响巨大。困境儿童的救助要联合公安、卫生、工会、残联、共青团、妇联、NGO组织等单位,针对困境儿童群体的类别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政策,逐步形成社工人才积极干预,相关企业尽心参与,老幼互补为特色,区域整体协同的局面,探寻逐步构建家庭教育为基础、机构服务为骨干、社区照顾为依托、城乡一体化、保障制度化、组织网络化、服务专业化的江苏省困境儿童福利制度和服务体系

困境儿童施保分类体系及依据。由于困境儿童的内涵一直没有统一的认定,所以对于“困境儿童”的分类,目前也存在着分歧。笔者将困境儿童的基础类别分为孤儿、自身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和留守儿童四个基本层次。

将困境儿童的类别分为四个层次的主要依据有: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宗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等相关法律法规,《民政部关于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有关精神,并结合江苏省地方实际。

江苏省困境儿童分类救助路径

江苏省困境儿童分类救助工作,可按以下四个方面实施。

满足困境儿童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在物质生活方面,应该给予这些儿童国家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通过政府行政手段划片给固定社工,从财政以及福彩等资金中拨付适当费用,动态监护困境儿童的生活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跟踪解决,确保困境儿童的正常生活。对于困境家庭的儿童,一是当地相关部门对困难职工家庭进行定期慰问,通过发放生活补助津贴、精神关爱等,让困难家庭得到生活的保障。二是由工会主导,成立困难职工子女帮扶互助组织,在热心员工的参与下让困境家庭相互交流,共同寻求脱困路径。

积极开展困境儿童的医疗工作。在医疗方面,构建江苏省财政保障型孤儿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民政部门可以通过孤儿电子档案系统以及基层社区社工反馈,定期进行监督。联合定点医疗机构设立抢救“绿色通道”,根据病情适配不同层级的定点医院,建立困境儿童医疗救助基金制度,保障孤儿及时救治。重新整理大病保险目录,将医疗费用的多少、治疗周期的长短作为收录标准。

对于患有重病的儿童,首先要完善新生儿和学生儿童的医保体系,适当提高可报销标准。另外,要加强民政政策宣传,合理规划、简化申领手续,使政策的落实切实全面覆盖贫困家庭重病儿童。其次是对一些精神疾病儿童建立积极的疾病疏导救助机制。最后,民政部门要联合教育、妇联等部门,针对学校的重病儿童展开定期救助活动,逐步覆盖儿童多发的重大疾病的救助。

加强困境儿童的教育救助工作。在教育方面,对于孤儿,福利院可根据院内儿童的身体状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对于身体、智力适合上学的孩子,根据孩子意愿,在教育部门协调下,为适龄儿童及早办理入学手续,随班就读。对于留守儿童,一是实行教育费用补贴和减免,对于父母有能力将其带到工作所在城市的,放宽入学条件,全面取消借读费。鉴于农村地区普遍缺少文化活动的情况,居委会、村委会在规划农村建设时,应配备硬件设施以满足此类学生的学习娱乐需求。

重视对于困境儿童的日常管理。对于因父母入刑、外出工作等原因无法受到照料的孤儿及流浪儿童等,要加强他们的日常管理工作。扩大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对象,将“事实孤儿”纳入其中。居委会、村委会确定专人与公安部门保持联系,切实解决孩子的监护权问题。如果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有能力对该类儿童实施监护,则要依法转移其监护权,但要享有与社会散居孤儿的同等待遇。如确实无人监管,则联系福利院,为其办理入院手续。

对于流浪儿童,解决其迫切需求后,首要是要防止“二次流浪”。首先,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第一时间调查户籍查找父母或监护人。其次,建立完善的流浪人员救助制度,对儿童及时做好健康体检,提供必要的食宿安排。再次,根据流浪儿童的具体情况,与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民政部门、社区社工、家庭等做好相应对接,共同预防“二次流浪”②。

江苏省困境儿童救助保障措施

构建困境儿童联席管理机制。困境儿童的救助工作,是一项涉及到民政、妇联、残联、教育等多部门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多部门的合作无疑增加了管理过程中的成本,以及在多头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具体工作参差不齐甚至失职的现象。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统一的困境儿童联席管理机制十分必要。应在财政给予一定支持以及社会慈善力量救助的基础上,构建以民政管理为主,妇联、残联等机构联合管理的机制,将困境儿童的工作流程化。将具体的工作和责任对应到部门,整个过程权责分明,使各部门在工作中避免出现扯皮现象,从而提高各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困境儿童联席管理机制的运行,能够使各部门在对困境儿童的救助工作中信息资源共享,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避免行政资源的浪费,集中力量解决困境儿童最迫在眉睫的难题,使他们走出困境,健康成长。

推动困境儿童立法进程。从国外经验看,英国、美国等多数发达国家都有详尽的儿童救助法规,因此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根据时代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法律体系,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是第一步,比如《儿童福利法》、《残疾人福利法》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儿童福利法律体系。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还未有一部法律,能够明确困境儿童福利的相关主体和各自责任、困境儿童福利的内容、经费来源渠道、财政投入比例与执行标准、管理和监督体制等相关事宜。因为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这就导致了对于困境儿童救助的日常工作不能起到规范及指导作用。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在制定了系统的法律法规以后,还应出台对于细分后的困境儿童救助工作能够起到指导作用的各种具体法规。

建立长效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近年来,江苏省对于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的某些地区以及实际需要,江苏省对于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的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政府应努力实现在困境儿童救助工作方面的经费投入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呈递增趋势。针对江苏省各地区并不均衡的发展状况,财政上也应有差别性的措施。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地区,应成立重点专项基金给予资助。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消费水平都有所不同,对经费的发放,也应该有科学化的标准,使经费的发放透明、公开。

充分激发非政府组织的活力。困境儿童的救助工作,不仅是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更应是全社会的责任。江苏省困境儿童工作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涉及儿童人口多,尤其是不同层次的困境儿童更需要社会力量的大力帮助与管理。在坚持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基础上,应当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活力,逐渐改变困境儿童福利工作模式由完全的政府责任模式转变为社会福利模式,逐步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充分调动民间力量,鼓励慈善机构以及相关福利组织、爱心企业参与到困境儿童的救助工作之中。政府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转变为间接的管理者,进行监督和评估,而具体工作由非政府组织和机构承担。

加强专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首先我们要确保参与困境儿童救助工作人员专业技能过硬。困境儿童工作是直接面向儿童的工作,儿童救助的组织队伍应当涵盖多个方面的人才,比如医疗康复、残疾康复、心理康复、儿童社会工作和特教。组织人才的引进应当有针对性,有能力的组织机构也可以开展相关资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其次,对于专业化的优秀人才,应当有适当的鼓励政策,在资金允许的基础上,应适当提高儿童救助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如提高工资、提供优惠的落户条件等,从物质上对专业化的人才进行激励和吸引,从而提升专业服务队伍的人才素质。最后,对于现有的工作人员,要逐步地进行专业化的训练,使他们多年的实践经验与科学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做好困境儿童救助工作。

(作者分别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李敬:“以‘困境儿童’理念来确立儿童福利政策框架”,《中国残疾人》,2013年第9期。

孤儿院公益活动策划篇9

“但那时的我,是一个人生的‘负意义者’。”歇斯底里、自大疯狂、贪心无度,妹妹和她在一起都会紧张。“当一个人想玩的都能玩到,想要的都能要到,那个时候就会越来越质疑,生活中每一个细小事情的终极意义。”

八年之后的今天,朋友们对她的评价是“美好、高尚、典范”,坐在孩子们身边,温婉地微笑――她已从负意义者“脱胎换骨”。改变源自她与藏传佛教则热活佛的相遇。

“活佛用带点藏语的口音说:‘李星陆,你帮我建个孤儿院。’当时坐着很多人,我整个人冻住了,汗毛都竖起来了。心想:‘天哪,难道偷看我高中的日记了?’”在那页久远的日记里,李星陆发愿,想当孤儿的妈妈,“将来不要结婚,不要自己的孩子,所有孤儿都是我的孩子。”

活佛的话就像接头暗号唤醒了李星陆。地冻天寒的二月,她独自一人来到青海藏区。在此之前,她甚至从来不曾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入睡,洁癖让她很难与他人一起吃饭。她在西宁雇了辆越野车,在漫天大雪中开始为孤儿院奔走考察,23个小时只吃一顿饭。

她看到有家的孩子都穿着满是漏洞的大人衣服,而那些无人照顾的孤儿,有的被铁链拴着脚,链子陷进皮肉里去,或是饿得没有力气,只能睡在地上。她哭了。

“我的奢侈品,在面对高原孤儿的那一刻,顿时变成了羞耻品。震动、震撼,我知道我要救谁了。”

从青海回来后,李星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搬离房租6万块的高档酒店。她宣布,要辅助当地活佛则热仁波切,建立一所儿童福利院。

对一个非政府、非机构、非当地人的普通女人来说,孤儿院筹建的标准答案就是:不可能。李星陆用了整整四年时间,无数次进藏,无数次奔走。2005年则热福利院建成,2006年起正式接收孤儿。

被李星陆“救”回来的孤困儿童,都曾是高原上的流浪儿、乞丐或童工。“生活的经历在孤困儿童的心灵上留下阴影,通常都会表现暴力、犹豫、怯懦、自私。”他们讨厌 “束缚”。他们总会拉帮结伙地打架,偷东西,女孩把对方的衣服剪成碎条;在深夜翻墙逃跑……

李星陆相信“顽劣孩子的内心可能都是非常真诚善良的。他们是因为不知道好坏,所以在试探大人的底线”。

则热福利院在玉树地震中损毁,一时无法重建。李星陆将无人投靠的15名孩子接到北京。他们到北京后,她有了更多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谁种的花儿开了,或者,小芽长大了。”李星陆将孩子们一大一小地编组,发给牵牛花、鸡蛋花的种子来种。她带孩子们参观北京、参加志愿者活动。这些孩子管李星陆叫“妈咪”,争着要她抱,要亲亲妈咪的脸。

2011年8月9日,在李星陆的努力下,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则热大爱公益基金”正式成立。基金会正在筹资扩建则热福利院,工程将在2012年年底完工,预计可以收养300名儿童,是地震前收养儿童的10倍。

李星陆的好友周春兰说:“她的力量来自于润物细无声的行动。看到她是那么坚定、祥和,就会觉得,和她一起走在这条道路上,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孤儿院公益活动策划篇10

一、实施“两法”、“两纲”的基本情况

**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涉及到十大领域,105项指标。经过近九年的努力,“两法”、“两纲”的贯彻实施总体进展比较顺利,已有绝大多数指标接近或提前达到2010年我市规划目标要求。主要体现在:

1、两个规划实施成效明显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职责、妇女儿童工作地位得到全面提升。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两法”、“两纲”的实施,把全面实施”两法”、“两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同时把“两个规划”的主要指标纳入了市、县两级政府各部门的职责范围、纳入了同级政府的财政预算、纳入了统计年报制度。加强了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领导,各县市区基本做到了机构单设、编制单列、经费专拔,九个县市区都由副县(市、区)长担任妇儿工委主任,组建了“两个规划”统计监测组和专家评估组,在实施中有措施、有方案,做到了不缺人、不缺岗,有人管事、有人办事。二是积极协调,努力推进“两法”、“两纲”的贯彻实施。各成员单位能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狠抓落实,使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得到了进一步贯彻。从督查情况看: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主要监测指标绝大部分均已提前达标或接近达标。如:**县已有98.2%的指标已达标和接近达标;醴陵市已有92.7%的指标已达标和接近达标;天元区已有98.6%的指标达标和接近达标;**全市105个重点监测指标,有91个指标提前达标和接近达标,占86.7%;未达标的14个,占13.3%;从以上数据看,**市“两法”、“两纲”实施近九年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有新举措。一是女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不断加大。随着《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妇女发展规划》的贯彻实施,9个县市区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妇女参政领域不断扩展,参政比例逐年上升,参政议政的水平也相应提高。炎陵县四大家班子均配备了女干部,全县15个乡镇党政班子配备女干部18名,202个行政村选出女村官242名。荷塘区女科级领导干部占同级干部总数的35%,比2002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石峰区、天元区人大代表比例分别达到37.3%和32.9%。

二是妇女就业机会大幅增加,劳动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各县市区严格按照《妇女权益保障法》和“两个规划”中的主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妇女就业渠道,积极为妇女创造就业机会,切实保障妇女劳动权益。三是儿童受教育权利得到保护。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力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小学儿童净入学率和初中学生毛入学率都保持在较高水平。全市小学净入学率、小学五年巩固率全部达到100%,辍学率为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9.4%、三年巩固率99.6%,辍学率1.23%。四是妇女儿童健康状况逐步提高。各县市区大力开展了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为目标的产科建设达标活动,不断加强对基层妇幼人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到目前为止,各县市区每个乡镇都配备了妇幼专干。加强了农村卫生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妇幼卫生保健三级网络。全市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以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已明显下降并提前达到2010年目标。五是妇女儿童生存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各县市区加大了对农村改水改厕的力度,使农村改水、改厕率稳步提高。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生存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文化环境也不断优化,各县市区政府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全面推行政府买单的免费婚检以及农村妇女病普查工作。六是妇女儿童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9个县市区都建立完善了妇女儿童维权网络。建立了维权联席会议制度和法律援助中心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维权合议庭制度、妇联干部陪审员制度等,在全市形成了依法维权的长效机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在贯彻实施“两法”和“两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清醒地看到,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市“两法”和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仍处于中间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同步。从各县市区自查和此次督查中反应的指标数据情况来看,一些关系妇女儿童生存、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组织机构建设不够完善,制度不够健全。仍有部分县市区妇儿工委办公室没有人员编制,有的有编制也是虚设,人员没有到位;部分县区的专项工作经费没有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这与国务院妇儿工委要求的机构单设、编制单列、经费专拨的要求尚有差距。有部分县市区及成员单位“两个规划”性别数据库没有建立,不能提供有效的指标数据,给“两个规划”的顺利实施和给政府提供决策性的依据带来了影响。

二是培养选拔女干部与目标还有差距,女干部的来源渠道不够宽,结构不尽合理,女干部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三是妇女就业压力偏大,就业与再就业、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劳动权益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特虽是部分外资历企业、乡镇企及其非公有制企业中女职工劳动保护难以落衫企业劳动环境差,设施落后,女职工人身安全不到保证。女职工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保障制度不健全。

四是婚前医学检查率急剧下降,出生缺陷发生率大于幅提高。新〈婚姻登记办法〉出台后,全市婚前医学检查率由2000年的67.12%下降到2008年的32.23%,其中城市73.91%农村19.96%,按“两个规划的”的要求,到达010年城市、农村婚检率要分别达到95%和80%的目标,当前这种急剧下降的趋势距离目标越来越远。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目前我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高达168.28/万,位居全省第一,按我市每年出生5万新生儿计算,大约每年要出生缺陷儿800余名,这对整个社会和家庭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部分卫生指标达标困难。

五是儿童生存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少数学生沉迷于网吧、电游室;音像、广播、电视、书刊的内容仍有许多负面影响,须进一步规范管理,净化传媒空间和文化环境。

六是孤残儿童福利事业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待解决,主要是:福利院数量少、规模小、基础设施差,收养能力低,生活标准低;医疗、康复、教育和成年孤残青年的去向和安置比较困难,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等。此外,反弹指标增加,部分指标进展缓慢,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三、几点建议

要全面贯彻实施“两法”,实现2010年“两纲”目标,还需针对薄弱环节作艰苦的努力,以确保我市“两法”的正常实施和“两纲“的顺利完成。为此,我们建议采取如下措施,着力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提高对妇女儿童工作的认识,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创新工作方法,力求工作成效。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各成员单位要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进一步做好协调。要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争取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重视,要加强对两个规划的监测评估分析,切实完善好监测数据和有关情况的报送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实施进程。要抓住薄弱环节,突出重点、难点指标,通过有力措施,有效推动妇女儿童工作重点和难点指标的达标,迎接国务院、省2010年对我市两个规划实施情况的终期评估验收。

2、进一步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减少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新的婚姻登记办法出台后,全市婚前医学检查率的下降幅度之大,为婴儿出生缺陷埋下了隐患。婚检率急剧下降,不仅不利于两个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也将对提高人口素质,提升家庭生活质量和确保未来人才资源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直接的不利影响。为此,建议政府出台适当的强制措施或免费婚检推进方案,促使我市婚检实行全免费,提高婚检率;同时加大对新《婚姻法》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婚检工作在农村的宣传力度,增强对婚检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据相关研究显示,孕妇规范增补叶酸,可有效减少先天性心脏病和神经管畸形的发生,而目前我市出生缺陷中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居第一位。因此,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三级预防保健措施,特别是增补叶酸费用,政府要加大投入,实行免费全面推广。同时要加大对妇女生殖健康及妇科病普查普治,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计划外妊娠、分娩的管理,进一步扩大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是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是政府覆盖面,切实减少缺陷婴儿的出生,提高我市出生人口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