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意识形态十篇

时间:2023-10-19 16:07:08

少数民族意识形态

少数民族意识形态篇1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李华明,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218-04

意识形态,是指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观念体系和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时代性与主导性。意识形态安全则是指保护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感与信仰,社会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表现出高度认同感与行为的践行。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特点,承担着促进基层地区发展、民族文化交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任。在新时代环境下,如何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日益成为社会意识形态教育与国家安全问题中关注的焦点。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价值分析

(一)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现社会主义特性

意识形态具有强烈而明显的社会性质。树立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党中央一直努力践行的方向。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等院校,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作为行动指南与发展方向,是不容置疑的原则。邓小平曾指出,政治方向是高校发展必须坚持的第一要素。也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具有民族文化与思想认识的特殊性,但也必须坚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存在,不能超越这一界线。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制度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才能自觉抵制各类腐朽思想与不良行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现民族团结特性

民族团结与基层稳定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也是全体中华民族共同努力的方向。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的10%,5个民族自治区,占到了全国国土的64%。这些区域与人口大多地处边疆边境基层地区。据统计,全国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有1.9万多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135个边境县有107个在少数民族地区,其中30多个少数民族与国外同一民族跨境而居。而且这些又大多是“老、少、边、山、穷”特殊地方,经济落后、基础薄弱、发展障碍较多,是国家重点扶持与扶贫发展地区。可见发展好民族地区对促进民族团结与基层稳定具有显著意义。而少数民族地区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与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往往成为境外敌对分子渗透的重点对象。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或民族群众中的杰出分子,他们知识多、见识广。其言行举止对民族群众及民族地区产生着不可低估的示范引领作用。事实证明’,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培育他们良好的“三观”认识、民族意识与政治认同,对维护基层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具有显著意义。

(三)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现人才素养特性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就是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家乡,服务边疆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的崇高责任感与使命感,这也是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灵魂。正是经历如此熏陶与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才能以崇高的历史责任感与优异的能力投身生长与培育他们的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以自己实际行动来推动发展,维护国家安全。邓小平也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是人”。同志也强调,人才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当前民族地区人才极为缺乏,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群众中受到良好教育的代表,有责任、有义务回归到民族地区这一大舞台干事创业。回报社会。

二、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缺失与原因分析

(一)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消解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当前我国周边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问题。东线的朝核问题、韩朝关系紧张。中日的纷争,特别是美国高调声称重返东亚,占领新主动。同时,西方意识形态的包围也无时不进行着。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更多披着文化交流的外衣。更难以辨别,特别是美国,凭借强大文化优势,极力向他国进行价值输送,以达到思想意识的演化。这些意识文化的渗透对我国知识分子与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通俗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他们不自觉地接受西方文化,动摇我们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因其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性,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上比较薄弱,也更易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如新疆大学某教师曾焦虑地说:“现在还有极端势力的渗透,主要是宣传西方的一些价值观,而且重点是针对我们的一些优秀学生。我们每年都张榜公布优秀学生和三好学生的名单。他们把这些人都盯上,然后一个一个做工作,允诺出国、赞助等等,拉拢了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错误思想引导,也曾出现了极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参与游行示威、、冲击国家机关等极端行为,这些都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

(二)社会思潮涌动助长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意识多元

社会思潮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反映一定社会阶层或某些群体的利益需求,具有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对社会生活具有某种程度影响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潮流、思想趋势、思想流派。其包含了社会生活、文化意识等诸多因素,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即社会利益的分化,利益主体多元化,进而产生各类新生的利益群体和边缘人群。从而冲击着我们传统一元化的归属情感、价值判断。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源于民族地区,具有较强的民族传统观念、意识,而且他们文化基础薄弱,经济较为贫困,自卑情感较重,在这些社会思潮的冲击与影响下,极易与一些不良社会情绪产生思想共鸣和精神关注。进而产生意识文化的多元化。此外,社会思潮中,一些国家将“自由”、“平等”、“人权”观念及物质化生活环境无限放大、美化,并极力鼓吹、渲染。把他们当成世间宝典与人类至高文明,以此冲击着少数民族大学生传统的理想信念、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三)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削弱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给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据统计,至2012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已超3亿,而微博既可以传播谣言,也可以成为“谣言粉碎机”,“微时代”到来,政府应加强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对本民族其他群众更能优先便利接触到各类社会化的新媒体,如通过网络、微博、数字影像等渠道了解世事的新发展,使他们拓宽视野,开放思维。但同时,开放、虚拟、自由的新媒体也容易被敌对分子利用,成为非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阵地。如网络上非法散布的“民族独立”、“民族压迫”、“藏疆圣战”等言论,如一些西方媒体对新疆巴楚县的“4.23”恐怖袭击案进行恶意攻击抹黑我们党和政府。污蔑中国政府镇压少数民族群众等。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邮件、网传、非法网站了解这些所谓的“内幕”,则很容易被这种假象迷惑,而产生思想波动,甚至会对我国的社会制度、党的政策、人民政府产生怀疑,进而淡化“四个认同”,不利于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四)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淡化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往往对科研、教学、办学规模等硬件格外注重,而对意识形态安全等软件教育则显得相对淡薄。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这群有着特殊民族文化背景的群体也等同于汉族大学生一样对待,未能突显出教育个性。在西方敌对势力以各种形式攻占高校宣传舆论阵地,毒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时候,极少数高校干部群众未能认清形势,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教育措施,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领域出现漏洞,使非主流意识渗透有隙可乘。如在新疆有一说法,“新疆大学稳定了,乌鲁木齐就稳定了,全疆也就稳定了;新疆大学出问题,乌鲁木齐就会不稳定,全疆也就不稳定,因此新疆大学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与管理。据统计,先后同‘伊扎布特’组织进行了5次大的较量,彻底摧毁了其在学校的组织网络,遏制了其在学校的发展蔓延势头”。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高校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对策建议

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直接决定了高校教育的成败,也极大地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颜色”。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党和政府及其他主体联动构建。形成系统的教育格局。

(一)培育公民意识。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对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具有基础性意义。因此。一方面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统领意识形态发展,用这一科学理论来统领意识形态的教育。武装少数民族大学生头脑,强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另一方面要通过党的民族政策方针、民族团结理论及“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教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把公民意识与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起来,如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月”、“优秀民族文化展示”等活动中进行理论灌输,使他们接受和强化公民意识与公民精神。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决定了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要性。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基于此,高校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打牢少数民族大学生共同的思想基础,以增强他们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形成社会建设的凝聚力,促进和巩固民族大团结。同时高校应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积极拓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新外延,大力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但对待一些不良言论、腐朽思想与反社的思潮必须给予坚决取缔与打击,确保校园文化的健康向上,稳占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制高点。

(三)加强和规范新媒体的主流意识形态导向。拓宽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阵地

新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则取决于使用者的技术与能力。规范新媒介的导向。需要对广大师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即在新的信息环境下,通过各类传播技术手段实现最基本的沟通,以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生活有新的认知和感受。党的十报告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高校应充分扬长避短,积极利用新媒介的有利优势,主动走进新媒介,弘扬主旋律,抢占舆论优势,遏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拓宽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阵地。具体而言。高校应健全新媒介管制机制,规范媒介舆论、宣传、管理;把握新媒介时代特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理念,坚持正面引导,主动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益诉求与心理变化需求,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通过必要的手段,强化新媒介的舆情研判工作,坚决杜绝不良信息与腐朽思想渗透校园,保证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安全教育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少数民族意识形态篇2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多元一体教育;意识形态;意识生态;意识心态。

在我国,民族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教育正在由理念走向实践。例如,在民族地区挖掘与整理民族文化,构建本土教材,开设民族特色课程等方面作了尝试。这些尝试无疑缓解了由国家一体教育所带来的张力,也为探讨能兼容并蓄的“多元一体教育”提供了实际的经验和可能的方向,亦明确了“多元文化教育”是“多元一体教育”的下位概念。因是之故,我们将在下位概念中分析多元文化教育与国家、地方(民族社区)和个人的关系。将多元文化教育置于一个中观的分析层次,并在与宏观和微观的联系中,在理念上提出了“多元文化教育三态说”。本文认为,从“三态说”

把握多元文化教育,既避免了以往曾出现的孤立的多元文化教育观,也避免了国家整体教育中地方文化的缺失,还避免了“多元”与“一体”的对立。

一、意识形态的多元文化教育。

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未成年人的民族团结意识和相应的文化能力,其内涵包括了文化接触能力、沟通理解能力、共同生活和谐相处的能力和各民族团结的凝聚力。这一功能具体体现了民族教育与国家整体教育的共性,也体现了民族教育传承与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个性。回顾民族教育走过的历程,虽然经历了非常曲折甚至困难的时期,但是民族教育的个性与共性还是高度统一的。(韦鹏飞,2004:1—26)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将许多旧有的平衡打破,而新的平衡尚未建立或正在建立之中,民族教育也不例外。虽然现时期民族教育在历史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却出现了民族教育个性逐渐弱化的现象。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应当从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上做出分析。文化选择是一个受价值支配的主观过程,它关涉到不同的精英意识形态和自主的权力方;同时它也是一个客观决定主观的过程,如历史进程、社会发展、文化变迁、新的生活方式、自然变化和物质条件改变等都会影响到人的主观性。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关系,多元文化无疑是民族教育的主要源泉,民族教育也是多元文化保留、延续、发展、功能释放和创新的重要载体。但是,民族教育对于文化是有选择的,不论在历史发展的哪一个阶段,这种选择一直受到了特定社会的精英意识形态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时期,民族教育具有较强的政治统整功能,因此,国家的意识形态是主导的,在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后,民族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日益凸显,其文化选择也渐趋理性,出现了多元化的精英意识形态,即国家主义精英意识形态、地方主义精英意识形态和个人主义精英意识形态。与每一种精英意识形态相对应的文化源泉有两类: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①如果从文化发展史上看,中华民族历史上就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共存于一个整体社会中。因此,民族教育应当体现“多元一体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国家多元一体教育的初衷是,每个少数民族成员在经过民族教育之后,既有本民族的文化要素,又能融入主流文化中获得更多的社会发展和参与机会。但是现今的一个事实是,更多的少数民族成员在学校教育中接受的是主流文化,本民族的文化要素在更新的一代人身上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这种结果显然不符合民族教育的初衷,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从国家民族教育政策来看,依然强调民族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在民族教育的实施上也强调多元一体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但在具体的执行上可能受到了非常复杂的因素的影响:外在因素如流动的现代性以及全球化正在消解着地方性;内在因素是人的社会流动以及生活空间的扩展所带来的需求变化和进入现代社会的文化资本与机会等。②这些复杂因素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精英群体的博弈和个人的理性选择: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有强调保护本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共存的,还有出于个人发展和生涯设计考虑的。因是之故,民族教育对于文化的选择形成了不同的范式。

(一)国家主义精英意识形态。

国家主义精英意识形态有着强烈的国家意识,认为民族教育是国家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主流文化作为民族教育选择的主要源泉,应纳入统一的教育体系和规范的知识体系中,民族教育的最终功能是培养国家的公民。这样,在教育制度上是统一整体的,在课程上是标准规范的,在教育机会上是均等的,在考试选拔上是公平竞争的,在法律上是得到保障的。概括地讲,这就是“国家整体规范化教育模式”。

国家主义精英意识形态在看待少数民族文化时,认为少数民族文化多元、孤立、适用范围有限,且文化内容太具传奇性、传统性、零碎性,缺乏科学性和现代性。因此,少数民族成员应主要学习主流文化,学校教育发挥“多元文化整合”的教育功能。这实际上是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整合成具有现代意识和素质的、现代社会的公民。

(二)地方主义精英意识形态。

地方主义精英群体有着强烈的“自我文化意识”和融入主流文化的意识,强调文化之间的尊重和平等,也承认主流文化在现代社会、民族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强烈希望民族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双文化”互为型人才,既能有效地服务于本民族地区,又能在主流社会中获得资源、机会,发展自己和惠及当地。因此,面对主流文化提出“多元一体”的教育构想。多元与一体是并重的,也可以是多元为辅、一体为主的教育模式。

现行的教育体系和制度是基于主流文化建构的,其特征是现代性的。(钱民辉,2008:12-28;秦晓,2009:64-74)在民族教育中,无论是公开的课程还是隐蔽的课程,都屏蔽了少数民族文化。

为了保留少数民族文化,需要建立与国家整体规范化教育并行的“乡土文化教育体系”。大力开发乡土教材和校本课程,并将乡土文化教育落实到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培养热爱乡土、安心乡土、服务乡土的本民族人才。由于地方精英的推动,这几年乡土教材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已初具规模,推动了民族教育的发展。(三)个人主义精英意识形态现代性是一个理性的过程,也是一个扩展的过程,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在经历着这一过程。

因此,人们的社会行动越来越趋向于“理性”。面对教育制度与文化选择时,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个人主义精英意识形态也许更能说明问题。①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在实际的研究中都可发现,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与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是高度一致的。因为选择主流文化更容易增加个人的文化资本、社会适应能力和向社会流动机会。具体来说,学校教育中的中考和高考,以及社会衡量学生教育成就的诸多标准都是以主流文化为内容的,学业成功的学生自然就成为个人主义的精英,他们的选择具有导向和象征作用。

在面对少数民族文化时,更多的人表达了情感需要的一面,当情感与现实出现矛盾时,情感行动让位于工具理性行动。因为,当本民族文化不能作为文化资本促使个体在教育和社会上获得成功时,人们会主动选择放弃。还有许多人表示,希望能有效地通过双语教育或一些过渡性措施,让他们能顺利地融入主流文化中。即使这样,国家、地方在建立和发展民族教育时还是兼顾到了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这包括提倡双语教育、开发乡土(民族)文化教材、建立民族学校和大专院校体系等。可是,人们的理性决定了他们倾向于什么样的精英意识形态,以及具有什么样的精英意识形态。不同的精英意识形态形成了实在的权力主体,这些权力主体将意识形态变成了现实。

二、意识生态的多元文化教育。

用生态学视角来探讨社会现象,其独特之处在于关注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这种视角避免了孤立看问题的弊端,一反过去只重视时间忽视空间的做法,因此,更符合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反观其他视角,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太注重一体而忽视了多元,结果引发了地方对多元文化保护的忧虑;乡土教育太注重本文化而忽视了其他文化,特别是与不同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关系,最后必然会陷入孤立和封闭。只有当我们的意识本身成为“生态性”的———因其较大的联系而处于不断反射和变化的状态,这就会揭示出我们视为习惯的或想象的生活的局限性,而且会激发出重新构想新的生活目标、态度和愿景的潜能。(史密斯,2000:297)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提出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国本土上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建构。

(一)多元文化对话教育。

对话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形式,对话的双方是平等、尊重的,而不是强迫、灌输的。对话的目的是要对问题辨识清楚,对“他”者形成理解。

中国的少数民族是历史形成的,而不是像美国社会由不同移民聚集起来的族群。因此,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着厚重的文化承载,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对话才能真正倾听到“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表达”。你在对话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分辨、学会了存疑、学会了提问、学会了不同的知识表达、提高了自己在这几个方面的能力;另外,你还学会了尊重、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接纳、学会了欣赏、学会了与“他”者和谐相处、也增进了这几方面的“德行”与人文素养。由“各美其美”通过对话达到“美人之美”,这是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素质和境界。

有了这样的观念,我们已经不再从国家主义和地方主义的二元对立中看问题,也不再从制度化知识和非制度化知识的不平衡中建构课程。而是把他们都看成是一体的、生态意义上的关联。这样我们在课程安排中依教育层级构建出多元文化对话文本,可以使用共同理解的语言对话,小学低年级先使用母语和标准汉语对话(双语阶段需要有准确的翻译),高年级使用标准汉语对话,大学生可以使用汉语和英语对话。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推向全社会,推向国际,为全人类所共享。

(二)多元文化通达教育。

对话教育的基础是具备一定的多元文化的知识,如果你根本就不知道有关一个少数民族的任何知识和背景,你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话;如果你根本就不关心其他少数民族的存在与发展,你就不会获取有关他们的任何信息和知识,这样也就没有真正的对话;如果你没有真正建立起意识生态观,你就还停留在原来的意识形态中(对差异的偏见),就没有学习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动机,这样同样是没有真正的对话。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开始真正的实现多元文化通达教育。

中国社会诸多的少数民族构成了丰富的多元文化生态,每一种文化的意义都在于理解人、社会、自然之间的种种联系;每一种文化的功能都会在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休闲娱乐、智慧思考中体现出来。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空的产物又都与时代联系起来,在空间中像生命一样鲜活。这一切给了我们实现多元文化通达教育的可能与条件,“通”需要我们接触多元文化并能在不同空间中辨识;“达”需要我们学习多元文化并能知道它们在不同空间中存在的意义和象征。通达合在一起就是说我们具备了知道、理解不同文化的意义,并能进行解释性说明。

多元文化通达教育可以依学校教育层级和文化的复杂度设立,在小学可以直观视觉为主,增加影视、图片、实物等形式教学;在中学可以实物与文字结合进行;在高中和大学可以文字和讲座进行。希望这样的考虑能为时下准备实施的“民族文化进课堂”活动提供参考与思路。相信实施多元文化通达教育,一定会在未来培养出现代人的多元文化素养,人们会从相互欣赏的“美人之美”

达至“美美与共”的大同境界。

(三)多元文化融汇教育。

人类的大同境界是自然而然的,而非强迫、整合实现的,那么,怎样会自然而然地实现人类社会的大同境界呢?用生态学的观点看,冰雪融化成水滴、水滴形成小溪、小溪汇入江河、江河流入大海,这一切就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多元文化融汇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意识生态,逐渐由小我融入大我之中,没有他者没有偏见没有等级没有歧视的观念始终渗透在教育的全过程之中。这样,不同民族的人都是社会的主体,都是历史的亲历者和创造者。

那么,如何开展多元文化融汇教育呢?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课题,是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融会贯通并体现在各个层级的学校教育中。诸如,我们可以将不同的信仰形成的共同要素提炼出来,如先人在生产活动中对自然现象的关注与解释等。这种关联性的教育就会使我们避免由于不同信仰所造成的误解。这样的观念应该在各个层级的教育和课程建设中保持下去,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该开展研究了。先从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开始,到融汇了多元文化的汉族文化、最后到全世界不同文明社会的文化。建构起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成人教育的多元文化融汇教育文本和体系。只有这样,民族教育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民族团结和促进人类社会和谐的历史重任。

三、意识心态的多元文化教育从心理学视角探讨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微观和具体的路径,而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又是基于一个跨文化的意识心态。这种心态对于文化的反应是多元的,人们对于自然、社会、文化和教育的看法和解释更是存在着多种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观念。因此,所涉及的微观和具体的问题就比较复杂多样。有鉴于此,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基本的原则是,需要我们从民族意识心态的角度出发,探讨不同与相同之间的关系。为此,我们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

(一)关于认同问题。

研究多元文化教育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文化认同,因为文化包含了可共享的象征性符号、意义、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少数民族本身是一个文化族群,他们往往以相似的方式解释这些象征符号与行为。他们也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有关联意义的集体,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在意识心态上解释与一个文化族群相关的个体的自我主观意识。(Banks,2010:123—124)我们知道,学校教育是一个现代性的产物,也是一个主流文化的场所。学校教育的公开课程里教导着我们认同国家、科学和主流文化,因为学校教育是以主流文化的形式传递人类的文明意识和成果,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意识的现代人。虽然公开的课程中并没有让每个受教育者放弃个人的族群文化认同,但学校教育的潜在课程中却存在着这一功能。诸如,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当一个学生有着强烈的族群认同感和归属感时,就会在学校教育中和学校的生活中感到越来越多的不适应,学习就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在我们所调查的一些少数民族社区的学校教育中,普遍发现了这一特点。①过去,族群认同对于一个少数民族成员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个人的安全、情感归属、人际交往、自我发展、社会声望等,都是在一定的族群认同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每一个少数民族成员从出生时起就开始在族群文化的伴随下成长起来,也因此,每一个少数民族成员身上都有着本族群文化的深深烙印。

但是,文化不是静止的,是随着社会变动而发生变化的,特别是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会产生文化的变异或变迁。这种情况正好被当代社会的变化———全球化所说明,人类的交往时空压缩、彼此间的依赖性增强、文明的建设和共享加强,等等。

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功能将越来越突出。

从我们调查的少数民族社区及学校中,人们接受现代性的方面超过了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性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现代流行的生活方式,包括服饰、歌曲、街舞、讲流利的普通话、通晓英语等。这样的现象可以被看做是学校教育和媒体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可以被看做是进入学校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开始适应学校生活和现代生活的变化。

这种认同上发生的变化反映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需要,因为现代社会是流动性的,习得主流文化是使他们走出去谋求更好机会和发展的文化资本。在学校教育中他们最初接触到的就是母语与汉语的关系问题,这也是他们最初招致文化认同矛盾和危机的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正如詹姆斯·A·班克所说的:“语言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制造者和承续者,它是文化群体认同得以产生和维系的基础。语言是个体身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总是决定个体在族群内和族群外的地位与认可的一个重要因素。”(Banks,2010:124-125)学校教育中之所以选择汉语作为主流语言,既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选择,也是出于多民族国家统一的一个文化选择。汉语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汉族人群的所属,而成为一个国家公共语言的使用。

就像英语一样是一个世界性的语言,已经为国际事务和人类的文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这方面的功能来说,学校教育是得到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同的,但他们不同于汉族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们具有双重的认同性。

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一个情感的和心理的;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是一种理性的和实际的。学校教育要做的是,让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保留这种双重的认同是必要的,如在教学形式上采用的双语教学,在课程内容上的少数民族文化选择,在评价体系上多元文化的考量。

(二)关于偏见问题。

偏见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这既是一个社会现象,也是一个心理现象。从概念上看,偏见(prejudice)指仅仅因为某成员属于某一群体就对其产生厌恶和敌意态度,并认定该群体赋予其令人反感的品质。

偏见作为社会现象,其产生的根源是群体间竞争和冲突之中形成的文化机制,该机制使得某一群体获得并保持优势。如果该机制进一步扩大化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成为社会的制度性偏见。例如,在美国,学校教育就普遍存在一种制度性偏见,智力测验和接受教育前的准备程度(文化资本),良好的礼仪和习惯等等,明显地排斥了黑人学生和少数族群学生进入“正常”学生的行列,赋予了白人学生明显的教育心理和成就动机。

这种制度性偏见使所有的学生从一开始就预见到最后的结果。

偏见作为心理现象,也属于主观意识。对于个体来说通常由三种要素组成:(1)认知要素包含了对目标群体成员的描述,如智力低下、不守纪律、行为怪异、逃避学习等这类负面刻板印象;(2)对目标群体负面反应和情绪的情感要素,这些要素也可能被误解为学校反校园文化现象;(3)歧视并对目标群体成员不利的行为要素,包括交往歧视、学业歧视、机会歧视和相应的排斥行为。(克雷勒,2008:209—210)偏见作为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这两者之间是交互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偏见,而不是出于性格需要。文化是造成偏见的另一个原因,因为个体总是被文化所塑造的。从文化对于个体塑造的起源看,家庭最先获得了一种文化偏见,区分了“我们”和“他们”,“优异的”和“低劣的”等基于种族的价值观念。进入学校以后,学校所赋予他们的文化偏见是基于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美国教育最大的作用就是将所有边缘文化的人融入主流文化之中,以至于人们称教育为“大熔炉”。但是这种教育的“大熔炉”却是带有深深的文化偏见并充当“过滤器”作用的,显然美国社会由于文化偏见所带来社会不公平问题至今并没有消除。

反思我们的社会中是否也存在着一种文化偏见问题,可以肯定地说存在一种文化偏见,但这种文化偏见不同于美国社会的种族偏见,是基于一种文明与落后的现代性偏见。在学校中,恰恰就是用这种现代性的标准区分出了“可教育性”与“不可教育性”,“成功的学生”与“失败的学生”。

由于学校老师在师范院校就是受着这种“标准”的训练,当他们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标准”

就发生了作用,也就是说,文化偏见作为一种无意识发生着作用。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自身所处的特殊文化环境,其语言、习性、习俗、认知、经验均不同于学校标准,他们一进入学校很快就被识别出来,从而在一开始就遭受着学校文化偏见的影响。可以说,他们有理想,主观上也愿意好好学习。正是存在着这种文化偏见,给他们贴上了“教育失败者”的标签。如果说,学校教育能换一种标准,“被失败的”可能是那些他们所认为的“教育成功者”。

我们正是在学校教育中看到了这样一种文化偏见,它们极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成长。

于是在反思一种多元文化教育,要先从意识心态上认识人们接受教育的真谛,将教育的标准建立在一种无文化偏见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

(三)关于自卑的问题。

自卑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问题,但这种心理问题是与外界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在学校教育中,经常遭受学业挫折的学生,就会失去或减弱其成就动机,越来越不自信,处处感到不如别人。在我们所调查的少数民族社区的学校教育中,遭受学业挫折的学生主要分布在各个少数民族学生身上,在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是因为学业问题而引起自卑的心理问题。诸如,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他们普遍感到学习有困难,感到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自己脑子不好使,不如别人记忆好;听不懂老师讲的课,主观上也不愿意学。

这种自卑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学校的注意,在对老师和管理人员的访谈中了解到,他们一般认为这些学习困难者主要是自己不努力,学习动机不足,记忆力差而且不守纪律,如此等等。

使人感到惊讶的是,一些初入学校的儿童在很短的时间中就会出现自卑心理,且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愈来愈严重。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有自卑心理问题的学生最易成为辍学生。

在与这些有自卑心理问题的学生访谈中知道,他们将学业失败的原因主要归因于自己。这使我想到美国学校教育的成功,在于通过层层筛选出的优秀学生会获得学校和社会越来越丰厚的奖赏,同时,学校教育过滤掉了一些甚至很多教育失败者,让他们回到社会的底层中去并自愿接受这样的安排。可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并不是执行的这样的功能,反而却有这样的功能。为什么同样在学校中学习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总是在另一些学生面前感到自卑。当我们对这些自卑学生在学校以外的生活中做过观察后发现,他们唱歌跳舞,甚至学做一些他们不熟悉的游戏都很出色。这使我们产生了他们是差等生的怀疑,在学习他们的语言、歌曲和舞蹈时,我们显得是那样的笨拙。这种对比使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正是这种文化差异是引起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自卑的重要原因。

学校教育不论从制度还是课程,以及流行的校园文化上都是基于主流文化建构起来的,教师就是带着这样的背景,如统一的教学大纲、课本知识和主流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希望和梦想站到了讲台上。如果学生的背景与学校和老师相近,就很快成为“局内人”,获得教育成功;反之,这些学生就会是学校教育的“局外人”,逐渐产生自卑心理和厌学心理,成为学业失败者。

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确实存在着一种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现象。如语言上的差异,即使是实行双语教育也无法减轻这种差异。毕竟从少数民族语系、表意和思维习惯上看就存在着极大的不同。还有生活习俗、生产活动、社会经验、居住环境不同都成为他们学习汉语的困难条件。

普遍来看,学习成功的学生有着与学校和老师背景相一致的许多方面,诸如共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语言和心理、共同的社会经验都成为学生取得学习成功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本。

从意识心态上去认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自卑的心理和感受,有助于我们建立一种真正的多元文化教育。这就是要真正做到尊重文化差异,从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上改变过去的单一模式。有鉴于此,许多研究者都在自己的研究中描述了各种民族族群的文化,认为在少数民族学生和学校之间存在着文化冲突,并阐明了教师促使其教学与学生文化多样性相适应的方式。(Banks,2010:152)我们今后需要做的是,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揭示关于差异的旧观念、构建多民族多元文化新概念并使其制度化方面,学校教育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当这些观念在教科书和大众文化中被呈现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必须重新思考、重新想象、重新塑造对于少数民族的观念和看法。(Banks,2010:157)因为,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多种文明延续的需要。

四、结论:“多元文化教育三态说”之说明。

提出一种理论要符合如下标准陈述:(1)它们必须是抽象的。如用意识形态、意识生态和意识心态这样的术语概括描述多元文化教育;(2)它们必须是主题化的。一组陈述专门贯穿于多元文化教育的论点;(3)它们必须在逻辑上保持一致。“三态说”论述之间没有矛盾,能够相互演绎;(4)它们必须是说明性的。“三态说”能够说明多元文化教育的形式、实质或存在状态;(5)它们必须是一般性的。原则上可说明多元文化教育任何一种具体表现,并能作出解释;(6)它们必须是独立的。它们绝不能化约为参与者自己就其行为提供的说明;(7)它们必须在实质上是有效的。除了对所研究的社会事实有效外,还能够将理论和别的知识体系实现转译。(参见沃特斯,2000:3—4)如此看来,本研究所提出的“多元文化教育三态说”应该符合标准所说,是一种思考与解释理论,只是这种理论还需要进一步丰富,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检验。

作为这种理论的核心,在民族教育的宏观研究中,需要强调意识形态在制度上、政策上和国家认同上的重要作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是没有意识形态的,因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要建立在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基础上。但是建立这种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基础一定要考虑到多民族共存的事实,从意识生态上将相互依存的各个民族整合起来。这种意识生态观在学校教育中要充分表现出来,既要防止绝对的民族主义,又要防止带有文化偏见的孤立民族主义,课程建设上要多挖掘历史上多民族交往与融合的史料和事实,避免“敝帚自珍”和宣扬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的狭隘民族教育。如何能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需要从意识心态上把握少数民族成员的心理品质和心理活动。教学中,没有任何偏见,相互尊重,这样才能有效达成共识,并实现对国家整体的认同。

在民族教育的中观研究中,强调意识生态在各民族间相互依存的必要性和长远性。大家都是生存在一个时空中,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文化的交融从历史上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其实任何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主流文化都可以看成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因此,教育制度和课程建设要在意识形态上突出共处生态的相互性、整体性。课程中的文化选择要有国家意识形态,并保证能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够在学校教育中达到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做到这一点还要从意识心态上沟通、理解,认识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的共有性和共享性,在心理上提高认知,保持民族与国家的一致性。

在民族教育的微观研究中,注重意识心态对于每一个少数民族成员实现平等、公平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都要体现对于国家制度和政策的信任。在课程和课外活动中,还要体现和突出各民族的历史人物对于国家的和平稳定、文明和进步所做出的贡献。这种微观教学活动中渗透着合理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意识生态教育,这些内容将伴随着人们整个的教育生涯之中。只有这样做,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和完成凝聚和团结中华民族的功能和历史之使命。

参考文献:

James A.Banks,2010,《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育》,荀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迈克尔·休斯卡罗琳·克雷勒,2008,《社会学和我们》,周扬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钱民辉,2008,《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北京:民族出版社。

钱民辉,《现代性及现代性转型说之刍议》,载秦晓,2009,《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大卫·杰弗里·史密斯,2000,《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少数民族意识形态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数民族;思想意识

1.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解析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核心,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理念,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社会的、民众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尺度,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体现在国家政策法规的规范、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及人民群众的实践生活中,具有引领思潮、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等多重功能,对树立价值共识、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前提。中共十报告正式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这一内容是从国家制度、社会集体、公民个人这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完整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既符合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的要求,又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追求。

1.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立、国家和民族力量的凝聚,人的全面发展等等,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培养价值共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地指引多样的思想意识和多元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全体社会成员形成最广泛的价值共识,凝聚力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二,有助于抵御西方思潮,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中,我们必须立足世情国情,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思想碰撞、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解决我国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第三,有助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历来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中包含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其内容中的“自由”就是倡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彰显人的个性和能力。它规定了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精神价值的归宿,社会主义健康有序发展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利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2.少数民族的精神特质

2.1天人合一的生活观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可以说每个民族都有一些与现代环保理念相关的习俗或习惯。尽管这些习俗和我们现在的观点与理念并不相同,但却体现了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态伦理智慧。少数民族特别注重和睦相处、和谐相生的思想。在少数民族民间学识中,体现这种和睦相处、和谐相生思想的歌谣、史诗、故事、传说等颇为丰富,且广为流传。几乎每个少数民族的习惯法都无一例外地规定了不准滥杀野生动物、滥毁草木、滥挖植被等。

在少数民族的传统观念中,对大自然及代表着大自然的天神、山神等都充满着崇拜、敬畏的心境,养成了一种洞察天意、顺应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理念,形成了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少数民族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为和谐社会的生存提供了理想的空间,这种和谐观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思想借鉴。

2.2自然神崇拜为主的宗教观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受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经济制度的改变而改变。宗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间接的,局部的,但作为一个社会和文化的,社会的,精神的文明是直接和全面。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包括巫术、禁忌、献祭、祈祷、宗教礼仪等,都对其精神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特别是伦理道德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

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总会产生矛盾,紧张和冲突难以避免,若不加以控制,便无法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宗教通过教义不断影响和教育着人们,其中使人向善、各安本分、各尽其责、容忍谦让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摩擦、缓和冲突的作用、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宗教通过其善恶观、道德观和戒律来控制人们的行为,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

2.3民族归属与民族认同的氏族观

民族认同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周星博士就认为:“民族认同意识是民族心理特质的核心内容,它意味着某一民族共同体的所有成员,都感觉或意识到他们属于同一个民族。”[3]王建民先生也说:“所谓民族认同,是指一个民族的成员相互之间包含着情感和态度的一种特殊认知,是将他人和自我认知为同一民族的成员的认识。”[4]

少数民族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产生了强烈的“遵从”意识。为了得以生存和发展,他们把传统的民族习俗、社会规约作为其基本的行为准则,以此维护群体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和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等,这也就形成了所谓的“遵从”意识和行为,并使其以各种文化形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

3.少数民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

3.1尊重少数民族生活理念,发展少数民族社会经济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明确提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5]以马克思的观点来讲就是: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决定着其生活理念,而少数民族生活理念是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直观反映。我国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习俗与禁忌,其中很多可贵的品质成为其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食粮与动力来源,也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当前,我们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加大国家财政对民族地区援助的力度,强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支持民族地方产业、环保产业、第三产业优先发展;鼓励民族地区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壮大民族经济;同时,国家坚持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中,进一步缩小民族地区与内地的贫富差距,加快实现民族与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只有发展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才能从根本上在少数民族群众中树立核心价值观。

3.2积极引导,发掘价值共通点

少数民族宗教以其思想和理念引导人们,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寡欲知足、热爱生活;平等自由、虔诚向善等思想在某些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很多理念,引导和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宗教的很多积极的思想和理念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当前,对于少数民族的,党和国家应该在坚持自由的原则下,对宗教进行积极的引导,在保护宗教团体合法权益的同时,引导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不断发掘宗教文化精神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通之处,并予以正确地引导,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都建和谐社会而服务。

3.3正确引导民族认同,加强国家认同的培养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等的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引领少数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外,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国家认同。

首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培养国家认同的主要渠道是政府教育和大众媒体的宣传与引导。我们应该加强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其对国家政策和民族政策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树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观念。学校更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力量,通过广播、电视、板报等宣传国家的教育政策、民族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其次,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少数民族的主人翁地位。政府要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以法律形式加以巩固和落实;加强民族地区的制度建设,完善少数民族的选举方式;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将民族工作纳入国家法制化轨道,为少数民族参与民主政治提供广阔的渠道。再次,有效整合民族文化,加强少数民族教育。尊重文化多元化,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为民族文化交流创造条件;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投入,提高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科学文化水平,缩小文化差异,打牢文化认同,使其融入主流文化中,凝聚共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23.

[3]周星.民族学新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4]王建民.民族认同浅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6]王亚鹏,万明钢.民族认同研究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比较教育研究[J].2004(8),总第171期.

[7]贾儒.试论青海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其创新.青海社会科学[J]2.005(4).

[8]李吉和.我国中、东部地区城市少数民族特点探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第25卷)(1).

[9]罗中.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社会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J].2013.

[10]赵永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价值功能[J]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少数民族意识形态篇4

关键词:四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地区;构建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22-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受到社会各民族、阶层的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不仅包括广大汉族生活地区,更应包括少数民族生活地区。四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众多且少数民族变动差异大的省份,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文化,增强四川少数民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以及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构建这一任务就变得更加紧迫。

一、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为四川新时期的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四川民族地区的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指针。特别是2008年在四川少数民族聚居区发生的特大地震,给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大救援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创造了抗击自然灾害、重建美好家园的人间奇迹,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谛,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威力。为了增强四川少数民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四川少数民族的思想,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显得尤为重大。

(一)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集中体现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在当前尽管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存在一致性,但民族矛盾仍然存在,且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可能还会受到西方国家的利用,引发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动乱。如2008年发生的“3・14”事件,不仅对藏、青、甘等地造成严重破坏,而且对四川藏区甚至成都市都产生了严重影响,从深层次上反映了四川少数民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的缺失,为了使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增强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就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凝聚人心和教育感化的功能,消除人们之间的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使全社会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增强各民族人民的内心归属感、向心力和感召力,确保四川少数民族聚居区安定和谐。

(二)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有利于四川各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意识形态下多样共存、共同发展

据四川新闻网2011年7月1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显示:象征着中华民族大家庭大团结的全国56个民族在四川省均有分布,其中少数民族总人数达490.8万人,且四川少数民族具有人口变动差异较大和少数民族人口地区分布较为集中的特点。为了使四川少数民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就必须要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但这并不排斥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相反要在主流意识形态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内容丰富的多种语言文字、实用的知识技能、绚丽多姿的服饰、繁复多样的饮食、风格各异的建筑、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节日庆典和等方面。”[2]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已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关键是要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契合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实现四川少数民族文化多元协调发展。

二、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途径选择

在四川这样一个多民族省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任务艰巨,他既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民族地区文化有机统一,又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民族地区的引领作用,选择适当的实现路径是四川民族地区有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

(一)大力在四川民族地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键

要使四川民族地区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逐渐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民族同胞自觉转化为振兴民族经济的良性循环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在民族地区做好民族同胞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宣传是关键。恩格斯指出:人们“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3]。在民族地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非民族地区宣传有显著区别,要讲究方式方法和宣传艺术。首先,在民族地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与民族地区实际结合起来,不能脱离少数民族实际空洞枯燥的宣传教育,要努力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契合点,其次要善于抓住宣传载体,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电视广播“村村通”的有利条件,努力开辟更多的关于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且结合本民族特色的节目或节目频道,如四川康巴藏语卫视频道开播,覆盖四川康巴语地区。最后,还要掌握适当的宣传技巧,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水平较低,长期将宗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存在封建思想的落后因素,要使民族地区同胞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求必须分步骤、分层次、多形式地进行普及和宣传,同时加强宣传的针对性,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让少数民族同胞完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就决定了宣传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二)大力促进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根本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历史的影响和地理环境的限制,社会发展相对非民族地区严重滞后,而滞后的社会发展又反映出落后的意识观念,这种落后的社会意识观念又会反作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最终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因此,要在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种先进科学的价值观念,根本的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邓小平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少数民族是想在区域自治里面得到些好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4]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四川少数民族乡与非少数民族乡对比差距增大:“2002年四川少数民族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 577元,比非少数民族乡3 628元少1 051元,少29%,其中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少数民族乡人均分别仅664.6元、527.5元,比非少数民族乡分别少45.9%、51.8%,”从收入水平来看,“2002年少数民族乡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3901元,比非少数民族乡人均少3 115元,少44.4%。2002年少数民族乡人均出售产品收入1 366.5元,比非少数民族乡少1 263元,少48%。”[5]尽管最近几年特别是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大幅度加大对四川民族地区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但与省内非民族地区差距仍然巨大,且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思想观念意识越先进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的民族地区。为了在四川民族地区尽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该地区的经济是根本,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民族地区同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四川民族地区影响力,增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民族地区的群众基础。

(三)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促进四川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同志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在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指针,在四川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同民族地区发展需要出发,并结合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形成的以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在四川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要紧紧依托推进四川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契机,使民族同胞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无形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同胞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民族创新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民族地区的大众化。

四川不仅是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也是一个多元文化交织、多种宗教并存、民族矛盾集中和突出的地区。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有利于四川民族地区各种民族文化繁荣,是整合和引领四川民族文化的精神纽带,同时也是四川民族地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2007-06-25.

[2]陈红宇.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1.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7.

少数民族意识形态篇5

[摘要]:十报告上同志提出了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对于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围绕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浅析加强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三个自信”,对他们个人成才的帮助、对于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对于新疆地区稳定与发展的支持。

[关键词]:少数民族 大学生 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三个自信”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迅速,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身处变革与发展中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发展新疆、建设祖国的重要人才。加强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三个自信”,对维护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有重要意义、对新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新疆的稳定发展离不开“三个自信”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和谐共存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同志曾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个离不开”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这是对我国民族关系的高度概括,同时是对民族地区维护稳定、共谋发展的指导方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祖国西北边陲,有着复杂的地缘环境: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多变、宗教意识浓厚、境内外反动势力的煽动与破坏威胁时刻存在等等。西部大开发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好坏关系到西部大开发能否取得可喜成果,关系到新疆地区的稳定和团结、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当根据新形势下的新要求,结合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之中,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迎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民族情感,对本民族的政治地位非常看重,同时在民族交往过程中也非常敏感,因此,加强他们的“三个自信”要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对家乡发展的使命意识,鼓励他们树立崇高理想,切勿听信“”的鼓吹,将精力投入到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将所学专业和远大理想相结合,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养。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三个自信”,有利于消除长期存在的民族隔阂,有利于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带动身边的少数民族群众一同拥护民族团结,保障各民族和睦相处,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伟大历史任务。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三个自信”

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在独特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之中,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及民族大学生的特点:第一,较强的本民族意识。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对本民族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民族兴衰、、文化传承非常重视。尤其是在进入大学后,离开了原本较封闭的生活圈,容易对新环境产生不适甚至抵触。第二、意识形态受宗教影响较大。新疆地区处在伊斯兰教文化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成长在宗教文化环境中,意识形态中受宗教教义的影响较多,使他们很容易从宗教的视角去思考问题,体验人生。第三,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基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的基础教育与内地相差较远,尤其是农村和牧区生源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还存在汉语表达能力不足的困难。知识结构的软肋,易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沮丧感甚至拒绝与他人交往的封闭现象。

“三个自信”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的科学探索,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三个自信”,有利于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的思想侵蚀;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增强“道路自信”,就是要帮助少说民族大学生认识历史,放眼未来。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和优势,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努力。增强“理论自信”,巩固主流意识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主导地位,帮助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抵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洗脑。增强“制度自信”,就是要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特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展方向有准确的认识,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特别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这与他们的利益和发展紧密相联,加强“制度自信”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维护自己的发展权益,同时能加深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归属感。

三、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三个自信”

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决定了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要性。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因此,强化新疆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自信”,对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认同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始终把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视为重要的拉拢对象,妄图向单纯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鼓吹分裂祖国的思想,将他们培养成所谓的“接班人”。所以,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重要性要求我们要充分重视意识形态的主导权问题。

贯彻“三个自信”思想,体现在新疆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的积极引导,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和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高校应积极发挥意识形态的主渠道作用,紧密联系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和现存问题,突出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强化民族团结、共谋发展的信心,激发他们投身边疆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教学内容上,用“三个自信”强化民族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同时注重他们的民族情感及特点,控制分裂思想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在教学方法上,过去只强调老师讲学生听,缺少互动教学的传统模式,应做出积极调整。教师可以用显浅易懂的语言将“三个自信”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多学生的发言时间,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发言平台,倾听他们对于“三个自信”的理解和困惑,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肩负着发展新疆、促进边疆巩固和民族团结的特殊使命。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三个自信”,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在遭遇敌对势利的思想侵蚀时,能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势力,为祖国的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2]马克思,10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3]龙玉红,段涛涛.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2年6月

[4]万明钢,王亚鹏,李继利.藏族大学生民族与文化认同调查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5]杨义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10月

[6]秦泽念.认识“三个自信”的四重维度探析[J].北京,决策导刊.2013年04期

少数民族意识形态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美感人生;生态艺术;生态审美

少数民族美感人生是少数民族率真适意的生活态度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必然产物,同时也得益于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高质量生态审美内涵的价值功能。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讲,少数民族美感人生都构成了其生态艺术美感的来源和表达内容,它蕴含了少数民族特有的美感方式、美感内容。少数民族美感人生与生态世界对生,民族艺术、生态世界、审美主体三位一体圈进环生,构成了少数民族生态艺术审美场①,进而构成以“生态中和”为显著特征的生态艺术审美场系统。

一、少数民族美感人生

少数民族美感人生是指少数民族在审美化生存中形成的日常人生与艺术人生相结合的人生。由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诗意性是少数民族美感人生的突出特征。少数民族美感人生是生态美感普遍作用于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结果,它植根于良好的自然生态、少数民族艺术和人们的艺术人生之中。少数民族美感人生是经由少数民族艺术熏陶而成的,反映着更高的生命趋求。少数民族审美化生存一方面通过自己的民族艺术、信仰观念来实现,另一方面通过节庆活动来实现。比如黔东南被誉为百节之乡,那里的少数民族同胞几乎每月都有节日,节日上都有歌舞和交际,人们通过节日和艺术活动达到一定程度的诗意生存。再比如甘肃、青海两省的少数民族在每年农历5―7月都要举行“花儿会”,等等。少数民族“美感人生”的形成离不开优美和谐的大自然、民族艺术和民族节日。

当下,少数民族美感人生理应成为生态批评的理论资源。生态批评趋善、生益、求真、尚美,生态批评的兴起和发展是有助于美感人生建构的,因为美感人生与生态世界具有对生性、协同性、适构性。生态的自然环境与良好的精神生态是艺术生境形成的必要条件。“所有形态的生态艺术美,均能成为身心美感结构的生境前提”②。生B批评应当在民族艺术文本与接受者之间搭建起某种联系。一切美的民族艺术,都能使人的情感对大自然,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产生亲近和认同之感,并能从融入生活的艺术欣赏中获得陶冶和满足,获得美感人生。

二、少数民族美感人生与生态世界对生

(一)生态世界对少数民族美感人生和少数民族艺术的意义

生态世界是一个自足的系统。一个系统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转,在于系统内各组成要素有着对生的机制,这种机制使系统内各要素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对生是指系统结构内的要素各占据一个系统位格,彼此发生作用的生态范式。对生是走向共生的基础,标志着生态系统各成员协同发力的机制。艺术作品本身含有诗意。在少数民族美感人生与生态世界的双向对生中,形象展现了天、地、神、人四方统一的少数民族生态艺术美感的价值系统。少数民族艺术是以形象、想象、情感为载体的民间艺术,是生活的艺术,是心灵的艺术,是从实用走向审美的艺术。少数民族艺术具有较高层次的天性、天量、天质,是生态文明的艺术显现。比如,东巴舞融合了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显得清新自然、热烈而质朴,反映了人们追求着天性、天放、天构的生态境界。“东巴音乐为原始宗教音乐,东巴教的性质决定了它的人间味和人情味。大自然和人,神化的自然力和神化的人为其主要的咏唱对象,其原始天籁之声的风貌,一直保留至今”①。生态世界是东巴艺术得以产生的不竭源泉。“基于摹拟自然的艺术观,东巴舞是自然美与形式美融为一体的舞蹈形式”②。生态世界是艺术得以生发的物质条件,比如生态世界孕育了侗族大歌,如侗族大歌中的“蝉之歌”和侗族河歌就充分说明,生态世界使侗族等少数民族在音乐创作中有了灵感。纳西族为了在辽阔的草原、崇山峻岭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与传达信息,他们不得不像草原民族那样放声高歌,让悠扬的声音高扬远播,便于人们进行远距离的联系和声音信息的传播。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应声阿哥》就反映了景颇族人隔山呼喊的习惯。他们常常与他人相隔一个山头说话,由于距离的阻隔,他们必须要提高嗓门,就这样世世代代利用大山阻隔所造成的回声来传达信息。由此可见,有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往往也孳生了当地独特的艺术景观,造就了当地人的美感人生。少数民族的美感人生之所以形成,除了当地人接触到的生活艺术外,还有他们素朴自然的生活状态。比如,山歌就离不开大山这一自然环境,侗族河歌也离不开河流这一自然环境。人在大山里唱山歌,跟在歌厅里唱山歌相比,其审美效果判若天渊。在这里,少数民族美感人生是与生态世界对生的、并生的,它是一种自然适宜的人生。这样,大自然本身也成为他们传播信息的媒介,比如土家族的木叶情歌,就是人们通过吹木叶来表达情感的。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对大自然的依靠程度很高,天人相生的生态审美观凭此生焉。这就促使少数民族艺术中蕴藏着天然、天化、天放的审美资质和审美元素,从而有效实现了美感人生与生态世界的对生和整生。少数民族对生态世界及人与自然关系有过深沉思索,这些思索循真求美,可以成为中国建构深层生态学的理论资源。比如,“纳西先民这种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人与宇宙同一的观点和对自然的审美意识是有其深沉的哲学基础的。纳西先民早就对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有过智性的探索和哲理的思考。从自然崇拜意识上升到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辩证认识”③。不仅是纳西族,像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也对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有理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往往反映在他们创造的美感人生和少数民族艺术中,成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民族文化资源,便于人们从思想观念上反思我们对待大自然的态度。

(二)少数民族对生态世界的诗性把握

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对大自然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从自然中发展了想象力,培育了诗性思维,比如侗族找歌的传说就反映了生态世界对侗族诗性思维的培育。优美的大自然历来是激发人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力的天然源泉。白族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从画眉鸟、花喜鹊、蝴蝶、山泉那里学来唱歌跳舞的本领的。纳西族人把全部的情感性因素都渗透、移注到大自然中去。纳西东巴古典文学这种天构、天态的艺术作品,融神秘性、感性、情感性、神圣性与形象性于一体。在纳西族古典爱情悲剧长诗《鲁般鲁饶》中,悲剧气氛中混合着人依生于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对话的田园牧歌,我们从中可以读到这样的诗句:

那里有斑虎会耕田呵

那里的鹿可驮骑呵

那里的山驴会做工呵

那里的风可以使唤呵

那里的云可做衣裳呵

那里没有蚊子苍蝇呵

那里没有疾病痛苦呵

那里没有恶语毒话呵

东巴艺术是大自然的颂歌。生态价值与生态形式在艺术作品中得到统合与发展。凭借人与自然万物的共通性,东巴古典文学成为天态艺术的天性化典型。在悲剧长诗中,星空、草地、绿树等是东巴古典文学常见的意象,人们把这些自然界的神物视作庇佑自己的神物而加以顶礼膜拜。于是,自然之物被赋予象征意义。这些意象典型,如银河、土地等,以天态性的一些特质来形成生态艺术的艺术审美场,反映了人与大自然的适构、同构、共生、整生的潜力与可能,于是少数民族艺术在人们有形有质的美感人生里形成了良性环生的结构。诗中所吟唱的,是一个诗意盎然的“理想国”,反映出纳西先民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天态关系。少数民族美感人生与生态世界对生所形成的审美场,显现出生命的活力与迷人色彩。我们从纳西先民的艺术遗存中,可以欣赏到浪漫主义的、强烈表现生命感的活力和魅力。在纳西族同胞眼中,大自然是美神,是他们的亲密朋友;进言之,大自然是美、是善的体现,大自然象征着一切有生命活力的善良的美好东西。在诗中,“那里有斑虎会耕田呵/那里的鹿可驮骑呵/那里的山驴会做工呵/那里的风可以使唤呵/那里的云可做衣裳呵”,这些诗句足以说明在纳西族人的审美观念中,美的东西总是同对象的物质实用性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有生命的东西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对人有益,符合真、善、美、益、宜的价值标准。

大自然是自足的生态世界,是少数民族美感人生的基础。在纳西人眼里,大自然是“家园”:

开美久命金

你的眼睛太痛苦了

到这里来看草场上的鲜花吧

你的脚太疲倦了

到这里来踏如茵的青草吧

你的手太疲倦了

到这里来安然地取牦牛的奶汁吧

你到这里的云霞世界中来居住吧

你到这里来饮高山的清流吧

你到这里来把爱之花插满头吧

你到这里来骑红虎,来牧白鹿,来取鹿乳吧

你到这里来织天上的白云,地上的白风吧!①

开美久命金,是东巴古典文学中的爱情悲剧长诗《鲁般鲁饶》中的女主人公,她在作品中被比喻成“天上明亮的孤星,地上纯洁的青草”。她与自己心爱的人为争取爱情的自由而离家出走。与其他有着“出逃主题”一类的文学作品不同的是,《鲁般鲁饶》极具浪漫悲彩和生态色彩。在《鲁般鲁饶》中,一路上,各类飞禽走兽成了他们的朋友,高山草场、夜色星空成了他们爱的乐园,月光星光是他们的指路灯,他们在山峦森林间入眠,与大自然形影不离。在悲剧长诗中,人的心灵和外貌的美,是与生态世界的美同构的。在诗中,人物在大自然怀抱中获得了如沐神福的静穆和喜悦,悲剧之“悲”融入到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木之中。这真是一个超凡脱俗、出神入化的“世外桃源”,一切存在物都显现出生命的本真与可爱。“艺术在产生之初,就含有高于现实的成分与脱俗的本意”①。一对年轻恋人浪漫地出走,带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生态美景,以及纳西族人生态审美化的美生理想。此外,悲剧长诗还表达出主人公对青春的深层眷恋和珍惜之情:“水面最美的是浪花,树上最美的是花朵,人生最宝贵的是青春;一天没有两个早晨,一生没有两度青春。”在长诗中,当开美久命金殉情后,“游春国的飞鸟来迎接,游春国的走兽来迎接,白鹤在白云里叫久命,布谷在绿树上叫久命,箐鸡在黄竹里叫久命,岩羊在岩上叫久命,山驴在岩下叫久命,马鹿在坡头叫久命。金色的小蛇来帮助她,彩翅的蝴蝶来帮助她,所有的一切都帮助她”②。从作品中,我们可以浪漫地想见,人在大自然中并不孤独。这部悲剧长诗典型地反映出纳西族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这种亲近大自然的感情就不仅仅是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之情,而是反映出纳西族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生理想。纳西族人对大自然的感性之美是深情歌赞的。

(三)民居、服饰中的美感人生与生态世界

少数民族民居是值得我们谈说的又一项民族艺术。从美的类型来说,“民间民居是秀美形态,展现的是素雅清丽的美”。“任何一种民居建筑式样都受到当地气候、土质、地形、环境生态、生产力水平和民族、地域文化的影”③。因此,任何一类民居都带有鲜明的“这一个”典型特征。在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中,最能体现生态意蕴的建筑艺术之一,恐怕要数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每种建筑的式样构成都与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息息相关。云南因其特殊的地理构成和独特气候,使得其建筑所处的外在环境有其独特风格,其建筑布局充分彰显了这里的人们对大自然,对大自然无尽的天然原色有着亲和性、亲缘性、适构性。建筑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一种“凝固的音乐”。云南少数民族民居与大自然背景有着“一对一”的对生性与匹配性:藏式石楼配雪山草原;纳西族的井干房配森林;彝族土掌房配梯田和山峦;傣族竹楼配竹子等热带植物。大自然有绝妙的手笔,为云南的民居配上绝妙的“自然幕布”。建筑与大自然共生端庄秀逸之美与生态中和之味。我们再对比下拥挤嘈杂的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简直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其观审效果与少数民族民居完全两样。这些年,城市在加快发展步伐,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高楼越修越多,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一些城郊的农田也变为建筑用地,一座座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若我们过快发展城市,不注重在楼群之间修建绿地,那我们的居住环境将是多么地让人生厌。

和谐离不开系统成员生存的多样化统一。傣族民居典型体现了依林近水、临河沿路、随势赋形的建筑风格,“天人合一”的风韵彰显其中。于是,傣族人的居所更加富有和谐诗意:山环水抱沿河而居,每家的房屋旁都有一个菜园子,仿照森林中的多层结构建造菜园。森林是傣族人的亲密朋友。傣族人对森林怀有特殊的感情。他们在菜园里种植多种植物和水果,并在菜园里饲养家禽,充分尊重各物种自身的价值,使物种多样化,生态系统呈良性发展,呈衡生、共生、整生态势,充分体现了生态的多样性共生原则。对于像傣寨这样的少数民族民居而言,重要的不是竹楼本身,而是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巧妙搭配与融合,物与景、屋与竹、人与景相得益彰,各增其美,这充分显现了少数民族美感人生与生态世界的对生性。

少数民族对自己的服饰除了注重实用性以外,还非常注重审美性,比如苗族、侗族的服饰就非常具有审美性。少数民族服饰以其独特个性和审美风格,成为少数民族艺术的又一类型。少数民族服饰具有颜色图案美、对称美、均衡美、素朴美,注重调和与对比。比如勤劳能干的丽江纳西族妇女的服饰就很具美感与文化蕴涵,“丽江纳西族妇女的衣服就是她们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象征。她们的衣服宽腰大袖,前幅短、后幅长及胫部。这种大褂多为蓝、白、黑色,在领、袖、襟等处绣花,美观大方、朴素优雅。女袄外加紫色或藏青色的坎肩,下着长裤,腰系百褶围腰,脚著船形绣花鞋,披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排钉有七个圆布圈及垂穗七对,圆布圈上用丝线绣有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俗称‘披星戴月’”①。纳西族妇女的服饰在配料、幅度、色彩、搭配上均巧妙组合,并富有象征之意,我们在欣赏这类服饰时,自然会领略到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的协调统一的生态和谐美感。形式与内容的对应,有力彰显出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的协调匹配之趣,形成生态中和之美。少数民族服饰除了具有适宜之美外,还具有自然之美等,美美叠合,是生态世界经由人的创造性转化。

三、少数民族生态艺术审美场系统的良性环生

少数民族艺术促成了少数民族美感人生,少数民族艺术融入他们的生活,联结了美感人生与生态世界,形成了少数民族生态艺术审美场系统。少数民族美感人生自然促进了少数民族生态艺术审美场的形成。审美场系统是个总概念,而少数民族生态艺术、少数民族艺术生态美感、少数民族艺术理论质构、少数民族艺术的生发环境是这个总概念下的个别所属。审美场系统是各类审美场的汇聚与适构,它既是历时的审美场的凝聚,又是共时的审美场的聚合。审美场属于一种审美的空间和场域。“美学研究的整生结构对象,就是审美场”②。良性环生是针对整体系统的内生力而言的。袁鼎生教授将良性环生视作生态形式美的范式之一,认为良性环生与耦合对生、动态衡生一起构成生态非线性有序的形式。他说:“良性环生是稳态发展、持续提升的超循环形式美……良性环生的非线性有序的生态美形式,首先是对这种自由的生态结构的抽象,从而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学基础”③,“良性环生进而实现了生态结构、生态规律、生态美形式的三位一体,是生态自由性与审美自由性完备结合的整生化形式”④,“良性环生特别是立体环生,是生态艺术系统的审美形式,是整生化程度最高的生态艺术系统的审美形式,只有它,才能表征与托载全球甚或宇宙环行的生态艺术系统的美”⑤。这样一来,美感人生、生态世界、少数民族艺术彼此形成对生和衡生格局,螺旋环进,构成少数民族生态艺术审美场系统的美。当我们把彼此关联的客体纳入到一个系统加以综合考察时,就会发现系统的功能是整体联动的。系统的功能远大于各部分的功能。将审美场当作一个“整生结构对象”,其意义在于将少数民族生态艺术审美场系统的良性环生纳入到一个系统参与良性环生的更高境界。

良性环生作为生态艺术审美场系统的范式之一具有超循环性。中国少数民族生态艺术审美场系统各构成部分,与民族艺术生发运行环境,彰显着良性环生、螺旋提升的审美结构的整生化规律,良性环生是在整体生态网络中实现以万生一和以一生万的辩证统一。“任何审美场都是以生态系统作底座的。良性环进的天构艺术审美场系统更是如此”①。人们对少数民族生态艺术审美场系统的孕生和建构,是因为具有对之进行整体观照与条分缕析的能力,从而让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向着生态审美场的场域范化、同化、跃进,同时将那些过于“天放”、过于“原生态”的少数民族艺术加以理论阐释与建构,实现更高层次螺旋式上升的“超循环”,有效实现了审美场各构成部分耦合并生、良性环进的整一性和持衡性。

少数民族意识形态篇7

【关键词】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价值 民族教育

引言

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的研究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途径。

1 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1.1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保证

在民族地区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能够凝聚和统一广大师生的思想,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和健康发展。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不仅对于抵御和抗衡西方社会价值对民族地区的渗透和影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民族地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价值取向,具有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因此在民族地区应当把政治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民族地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深化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一言以蔽之要让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有科学思想的指导和统领。

1.2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需要

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入批判旧的意识形态,用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去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作长期的、彻底的斗争,这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特点,同时也是一个包括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倡导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系统的、基础性的文化工程。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把握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国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高校的性质和方向,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指导地位的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当前,民族地区所面临的国内和国外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必须有计划、分步骤地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各族师生头脑,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分析民族地区社会矛盾各方面的变化,揭示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形成、传播的社会基础和演变规律,针对各族师生思想中存在的各种疑惑做出符合实际的、有说服力的解答,帮助各族师生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1.3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思潮,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任务,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保证。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文化是根本,坚持用校园文化所蕴涵的人生信仰、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文化因素去引导师生塑造灵魂,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基和主干,它指明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和灵魂,确定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揭示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和动力,规定了和谐文化建设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

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文化环境,以及民族地区高校内部特殊的主体构成,使得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此外,由于历史、宗教以及思想认识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民族地区高校的发展。因此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的新型管理模式,对于加快民族地区高校的稳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高校校园和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不同民族师生员工的交往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搭建有效的交流平台,对于增进各族师生相互了解、促进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4培养各民族合格大学生的现实需要

各族大学生是未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决定和制约着民族地区小康社会的实现和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讲,谁赢得了年轻人,谁就赢得了未来。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我们必须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高度来认识民族地区高校建构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深化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树立共同的理想,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培养各民族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理想信念的合格人才。

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建议

2.1 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高等学校和广大青年学生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争夺和渗透的重点。民族地区严峻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解决好办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如何办好高等教育和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面对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我们更需要强调和坚持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的一元化,重视和巩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在读学生的理想信念,确立和壮大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必须始终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关键时刻不动摇,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意识,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执行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确保宣传思想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做到清醒、坚定、有作为。

2.2民族之间的“和合”教育

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师生要弘扬和合精神,并不是抹杀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特点,而是要特别强调同族师生之间的协作,使各民族师生在沟通和交流中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养分,实现个人成长的提高和升华,达到所谓的“和合而生”。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各族师生必须以和合精神为理念,用这个精神支柱团结起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战略目标的实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价值观的多样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我们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而不同的社会,允许和而不同的多种价值观的存在,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做到“和”就要控制多种价值观的冲突,这就要求在价值导向上坚持一元性,即要坚持社会主导价值观,而坚持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前提是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师生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以,必须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才能产生实际效果。

2.3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有效载体。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通过开展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学术、艺术、文化、体育、娱乐等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无形的价值理念直观化、具体化。高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杠杆。因此,为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作为中心环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力图建设高品位、形式多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独特的精神。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学校传统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学校优良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体现;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独有的文化因素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价值观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必须要坚持和发扬具有民族地区高校特色的优良传统,积极培育具有民族地区高校特色的精神。要对学校传统深入挖掘,特别是挖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切相关的传统,如爱国主义传统、民族团结传统等。要加强校史研究,加大校史馆、人物展等展示学校传统的展馆的开放程度,鼓励各族师生参观,积极推进学校传统教育。充分利用一些广受学生欢迎的精品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校园电影节、名人访谈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观的熏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体化,引发学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以事述理,以理服人,以行动促教育,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2.4 发挥政治理论课的渠道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探索新途径,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运用各种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各族师生所感知、所认同、所喜爱、所接受,以在脑海中形成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必须接受大学学校教育所代表的主流文化的价值和要求。然而这些主流文化价值和要求必然会与母体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冲突。所以有必要实施文化精品品牌战略,增强先进文化的影响力,以提高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应加强对理论教育工作的特色管理,以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还应该做到加强对理论教育阵地的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牢牢掌握理论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2.5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队伍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组织保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具有政治坚定、爱岗敬业、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要做到以专职人员为主,兼职人员为辅。把少而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人员,从兼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中分离出来,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把一批适合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工作的干部,从正常的教育管理活动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者中培养一批德育专家,从事德育研究活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必须使广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者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者提出明确的专业要求,使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的人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工作能力。

3 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引领的功能,从社会价值取向上巩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高校作为社会各种思潮的生产、的集散地,客观上需要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进行引领和整合,使之朝着有利于实现社会预期目标的方向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稳固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主导各族大学生价值追求。文章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除了要应对与内地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外,还必须正视由于地缘、人文历史潮流、风俗习惯等因素带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一定要在高度关注其特殊地位、特殊人群、特殊的教育背景和方式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体现人本精神,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少数民族意识形态篇8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建设社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由于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经济状况、历史因素、风俗习惯等因素的特殊性,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少数民族地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理论武器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国境线漫长,长期以来都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前沿阵地。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深化,西方国家更是利用这种机会加紧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制造民族分裂,破坏国家统一。

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为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国家统一,必须不断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的一致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体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它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可以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以及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精神动力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然而民族地区要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经济发展,需要普遍认同的主导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各民族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增强思想认同与共识,积极主动地化解民族矛盾,消除民族之间的冲突,为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要求的是一种安定有序的社会,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地区安定有序是整个国家稳定社会和睦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提升。然而由于历史、现实、社会、自然条件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发展差距过大并长期得不到解决,会导致民族地区社会成员产生心理失衡和不满情绪,从而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我们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这样可以更加自觉、更加清醒地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从而使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顺民意、得民心,真正起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阔,环境复杂,政治敏感程度高,现阶段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以及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无论在经济总量、发展效益还是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西部民族地区8个省(区)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34734.83亿元和18075.35元,中部地区8个省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86443.31亿元和20534.22元,东部地区11个省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211886.90亿元和40375.49元。西部民族地区只有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均生产总值(4028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575元),其余省(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贵州的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最低,仅为10309元。

这种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同时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和传播,往往成为境外敌对势力进行渗透、制造事端的借口。

(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历史上,关于“民族”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以前,我们一般引用斯大林同志对“民族”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民族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关于“民族”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共同体发展的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我国民族的实际,对“民族”概念给予了新的诠释:“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 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从这一概念的界定不难看出,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性,而正是这些多样性和差异性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多样的文化形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我国部分少数民族有自己的信仰,其中有些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从而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三)教育事业发展落后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分布在边疆地区,教育经费短缺,教育设施较差,教育资源匮乏,这些因素大大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脱离了教育事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普遍来讲,少数民族地区文盲率较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较低。譬如,云南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云南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32年,总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的只占2.23%;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只占7.27%;接受初中教育的占23.53%;接受小学教育的占49.60%,文盲率为17.37%。”

(四)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三股势力”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以实现其“和平演变”的战略图谋。“软实力”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新手段。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各种手段“西化”中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受到冲击。

境外敌对势力往往利用民族宗教因素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国内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遥相呼应地进行破坏活动,配合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战略。民族分裂主义本质上是对国家统一和领土主权的破坏,不是一般的民族和宗教问题,但由于他们利用“民族”和“宗教”的问题进行宣传鼓动,因而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破坏性。例如,2008年发生在拉萨的“3.14”事件,是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联手破坏北京奥运会和我国政治稳定的一次攻势。2009年发生在乌鲁木齐的“7.5”事件,同样是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蓄意制造的破坏民族地区稳定的恶性事件。虽然这两次事件均为个别事件,但是仍然在民族地区造成了不良影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各族公众的综合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会对民族地区社会成员形成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好地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各种困难的根本保证。因此,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要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相适应,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的发展能力。

首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地处祖国边陲,但是这些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少数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其次,少数民族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扶持当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牧业。再次,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当地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的旅游资源开发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最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境,漫长的边境线是民族地区发展边境贸易的重要条件。少数民族地区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边境贸易,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统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其本身就是一种先进文化。同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发展和形成了具有鲜明风格的本民族文化。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核心价值体系,但是差异是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多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同时尊重多样化的民族地区文化。

首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任何一个社会文化的发展都需要通过建设一定的主流文化,提供发展的导向。当前在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意识和宗教观念深刻,社情民意复杂,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民族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融入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

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就是一个“底线”原则。如果这一原则被突破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严重混乱。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守“底线”原则不动摇,必须“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其次,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充分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权利,建立健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机制,使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包含、协调发展。

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发展和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重视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中有益的、积极的部分,要加以保护、继承和发展。

再次,包容少数民族同胞的宗教信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我国有一部分少数民族信仰宗教,因此,我们要包容信教公众的信仰,充分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和宗教道德中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内容,积极引导这些地区的宗教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譬如,中国新疆地区是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的地区,“伊斯兰教教义所倡导的爱国、关爱、平等、诚信、宽容、和谐等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存在 着广泛的适应性和一致性;又如孝顺父母、助人为乐、包容他人、扶危济困、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团结等教义精神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引领作用,对各民族和谐文化建设进行正确引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功能”。正如卢梭所说的,要把每个个体变成整体中的一部分,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思想以便加强他们的力量”。

(三)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我们只有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各族群众的共同意识,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首先,国家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改善现有的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水平,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享受到其他地区学生同样的教育。其次,少数民族地区要建立专门的培养体系,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培养。再次,少数民族地区需要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这不仅能有效地吸引人才,而且能保证教师队伍的完整性。最后,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发展远程教育,建立信息化的教育模式,形成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有效补充。

(四)增强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能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长期以来,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不断进行渗透和破坏,民族地区安全形势严峻,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我们需要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公众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增强抵御敌对势力政治意识渗透的能力,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当前我们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民族地区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努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正确引领民族地区的社会思潮。

其次,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党的十六大把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概括为两个四句话,这是我们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基本依据。关于民族工作的四句话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关于宗教的四句话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把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为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共同行为准则。因此,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各民族大团结,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再次,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少数民族意识形态篇9

关键词:偏远民族地区;民间歌舞;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6-61-2

民族民间歌舞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诸多歌舞艺术形式的来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劳作过程中诞生,由劳动人民直接创造,具有鲜明的人文风俗和深厚的地方特色。民间歌舞还是一方水土独特的产物,它的某一独特文化形态,通常只存在于某一独特地域和人群当中。

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处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之南,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民族地区,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也是通往和青南的交通要冲,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有藏、汉、蒙、回、土、撒拉等23个民族,世代生存在这里的少数民族,由于受中原汉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影响,以及与其相互交融、碰撞,从而孕育出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海南民族民间文化,从各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不拘形式的民间歌舞的表达方式,成为了海南宝贵的文化财富和优秀的文化遗产。

则柔是少数民族地区藏族农牧民群众在农牧闲季节自发的一种表现丰收喜庆的集体歌舞活动,主要流传于贵德地区,其舞蹈可两人或多人对唱歌舞;也可几十人集体演唱。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它有着漫长的形式和发展历史,游牧文化、商业、经济不断繁荣的同时,人们在农闲季节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热情。

回族宴席曲是一颗闪光的翠珠,因为是专门的婚庆宴乐,故有了宴席曲这样一个别致的名称。数百年心口相授的传承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它是祖国艺苑里一朵滚动着露珠的花朵,一份弥足珍贵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宴席曲中明显带着《古兰经》的朗诵音乐、经堂歌的元素和西域古歌,其曲调风格几乎涵盖了西北所有民间音乐的特征,保留着元、明、清时代西北少数民族歌舞的古老风貌。宴席曲的舞蹈动作是一种栩栩如生的形体语言。极具生活化的表现形式掺揉了武术格斗的动作,张弛有致,生动而刚健。它节奏分明、合拍合辙,是边唱边跳的舞蹈。

由于海南州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再加上多民族的不断融合、交流和碰撞,海南民族民间文化的沿革也经历了丰富的演变。众多的民族民间歌舞也随之应运而生。在海南悠久的民族民间歌舞中,《尚尤则柔》《藏族拉伊》《扎念弹唱》被列入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罗汉堂、昨那寺两寺鹿舞》《六月庙会》《青海藏族酒曲》《藏族少女成人仪式》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些丰富多彩的海南民族民间歌舞给后人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灵感。

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歌舞是我们发展歌舞文化的精神血脉与延续基因,是根和源,离开了它的积淀和滋润,民族歌舞就没有根基,没有生命力。民间歌舞还是一方水土独特的产物,它的某一独特文化形态,通常只存在于某一独特地域和人群当中。这些特色,决定了民间歌舞是一种处于相对弱势的、稀缺的、一旦流失就不可再生的文化形态。由此,也就决定了对它加以保护的必要性。尤其是在经济走向全球化的时代,就更应该强调对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

一、加大保护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歌舞的力度

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是最直接、最朴素地反映人们生活的歌舞样式。只有依靠一个族群代代相传,同时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自身而日臻完善。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上,时代潮流把传统推向了弱势地位。因此,我们应强调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的继承和保护。在这方面,由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素质、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在保护传统艺术的方法上还缺乏经验;从而在继承和保护传统艺术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够深入。虽然各民族还有一些原生态的民歌手在继承和传承,但面对海南丰富的民族民间歌舞的整体发展和演变来说,还缺乏具有水准的传承人才。为了让海南民族民间歌舞走向海外、走向世界,不断弘扬和发展,我们首先要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上报,从而赢得国家的支持。

二、创新和发展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歌舞

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歌舞是指历经职业文艺工作者提炼、修理、加工,用于教学或舞台表演的民族民间舞蹈。歌舞创作应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提倡创作审美民主化,使民族民间歌舞呈百花争艳之态。首先在民族民间歌舞创作上要朝精英文化方向发展,以高雅为主要特征,重视技艺,强调民族民间歌舞的格调。民族民间歌舞格调的高低,体现在构成风格和艺术旨趣的综合指数的高低;在于观念、视觉、情感和审美构成要素上的文化、民族、民俗和风格属性。其次,突出民族精神。民族民间歌舞是一个民族凭借其文化背景的直接衍生物,也是民族思想感情和民族精神的凝聚和表现。民族的思想信仰、伦理观念、图腾崇拜、审美意识、民风习俗、劳动生产、地域环境、思想感情等,皆通过歌舞给予展示和宣泄。

三、对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进行“创造性”发展

民族民间歌舞是传统文化的遗存,具有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内涵。而解决、探索这一问题应深入生活、了解群众,从广大人民的审美意识、审美追求、审美意愿人手,才能使作品与广大群众的思想感情息息相关、休戚与共。要通过较高的艺术性体现歌舞手段的驾驭能力,即对动作、构图、道具、服装、灯光、布景、唱腔等手段的娴熟运用,体现出对整体作品的艺术构思的自信和驾驭的游刃有余,也才能让观众享受人类自由创造的美。

四、采取措施推进民族民间歌舞的挖掘整理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歌舞展开调查,为搜集、整理、研究少数民族歌舞做些有益的工作。民族原生态歌舞研究价值还待深层挖掘,这对于许多舞蹈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研究机构和个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宝藏,它既带动经济发展又让农牧民自觉地保护其原生态的歌舞,从而较好地解决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民族民建歌舞在挖掘整理保护中,需要三种力量共同介入,研究者、政府和产业化的商业力量。以学术研究为先导,发挥政府和商业市场的力量,培养族群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建立不同于传统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保护民族原生态歌舞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这就要求我们对民族原生态歌舞的保护不该只停留在当前肤浅的层面上,而要倾注更多的力量,有更多的责任心,在实实在在的保护上多下功夫,让饱含着中国人独特智慧的民族原生态歌舞珍品真正找到永留后世的归宿。

少数民族意识形态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生态文明 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正如十报告中写道:“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我国西部地区,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新的思潮认识相对薄弱,所处地理条件相对恶劣,生态环境和其所生存的生态系统也相对脆弱,然而这些地区大都资源能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具有良好的自然和风俗优势。考虑现有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条件,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着力构建协调的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的城镇人居环境体系、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可靠体系、先进高效的科教支持和管理决策体系,逐步实现人口规模、素质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承载力相适应,是民族地区成为生态经济发达、城乡人居环境舒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全面优化、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地区,是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二、少数民族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有力的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历史、自然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在这些工作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却也给生态和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环境承载力很大,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

(一)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近年来,热带雨林、森林、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和其所在的生态系统破坏加剧,灾害性气候的发生频率也在逐年增加;海洋、江河、湖泊水体污染面积日益扩大;草原面积减少,草场退化,大幅度地加快了土地半荒漠、荒漠化和载畜量锐减的进程;随着全球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有毒有害固体、气体物质的排放,不仅对食品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而且对人类和其它生物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构成危害;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地石漠化、土地贫瘠、泥沙淤积库坝、河流、湖泊引发洪灾的现象早已不是骇人听闻。特别是1998年以来,长江、松花江、淮河、黄河多次发生洪涝灾害,直接及间接的经济损失上万亿元,受灾人口过亿,抗洪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修建防洪设施、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等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非常巨大。云南滇池、淮河污染,南海赤潮,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北京五省区市的沙尘暴频发,南方、北方干旱灾害的加重,最近几年又出现“南旱北涝”的灾害现象,永定河干涸,黑河、塔里木河、黄河断流,还有近年来地震、台风的频繁发生,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二)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思想观念相对闭塞,教育落后, 人才严重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地理条件相对恶劣,生态环境也相对脆弱,传统发展模式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与此同时,其对新兴的农业科技缺乏接纳和吸收的能力,仍然依赖于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都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人才、科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挑战同样艰巨。

(三)生态文化观念淡薄

由于长期处于经济生活落后的条件下,长期形成和养成的落后观念和不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对环境造成一系列不利的影响。在意识中没有形成生态文化的观念,缺乏生态文明观的认识,全民生态文明建设主人翁意识淡薄,对大力倡导尊重自然规律、节能环保、爱护生态、保护资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客观做法不能理解,认为只要自己受益就好的严重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

三、云南省楚雄州紫溪彝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特殊性

(一)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农村人口的人均污染物生产量小于城镇,但是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居住分散,多有随意在住地周边甚至水体边倾倒废水和垃圾的不良习惯,“脏、乱、差”的现象依然严峻,村镇没有无害化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被随意丢弃在河塘或低洼地或道路两侧,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而且造成河道淤积,交通受阻;生活污染日益突出,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成为内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畜禽粪便污染呈加剧趋势,随意堆积畜禽粪便,影响环境卫生;农作物秸秆焚烧或废弃污染严重,大量的秸秆被燃烧或者被抛弃到处都是,浪费了大量资源和能源,污染大气,影响农村环境。

(二)经济发展可持续性较差

云南省楚雄州紫溪彝寨地处楚雄州南部,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这里交通条件受到影响;这里的主要经济作物品种较少,经济结构单一,大部分村民所产的经济作物都用于自己自销,没有形成完整产业体系,与地方关联性脱钩,村民经济意识淡薄,不能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生态文化观念淡薄

处在经济生活落后的条件下,思想观念相对闭塞,对于新兴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较强的抵触情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对于生态与环境的概念与意识很渺茫,认为只要对自己有好处,对环境破坏与否跟自己没有关系,一味的想索取,没有想到过保护;不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中不断的扩大和蔓延。

四、给出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发展观念,增强生态观念,建设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一个看得见的物质形态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农民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农民迅速富裕起来,在物质、精神、政治上同时有收获,既见“物”又见“人”。当前,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许多客观条件都已经具备,真正欠缺的是承担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新农民。为此,要积极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开放创新观念,摒弃封闭保守心理;树立自立自强观念,客服依赖观望心理;树立民主法治观念,克服目无法制思想;树立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克服小农意识和小富即安思想,更加自觉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形成村村谋发展、家家忙致富、人人思创业的良好氛围。[1]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文化的力量,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建设主人翁意识,大力倡导尊重自然规律、节能环保、爱护生态、保护资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对转变农民的观念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其思想观念往往超越社会的发展。

(二)提高人的素质,奠定人才基础

少数民族地区虽然落后,但是它却有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山绿水,最重要的是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治理,还青山绿水本来面目。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2]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就是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形式,增强群众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人才投入,科技投入,人才、科技、教育将是少数民族地区促进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绿色经济

我国的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只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的工业化,发展生态工业。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将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新路子。此外,保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还要把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民族地区的森林、土地、矿产资源,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抓好生态重点工程和环境整治工程建设,从源头遏制环境污染,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和环境承载能力。[3]

(四)完善法律法规,创新机制体制

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对法律法规的作用不可小觑。在生态文明背后起主导作用的是制度因素,不能低估制度安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优势,充分运用各种法律手段,把各项生态文明建设措施法治化,使之更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

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少数民族地区只有转变思路、调整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化观念,才能抓住国际国内新一轮经济调整与发展的历史机遇,迎头赶上,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