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十篇

时间:2023-10-18 17:38:50

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篇1

关键词:文学素养;师范类;现状;提升策略

文学素养是指文学素质和文学修养,是人在文学积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反映人文学知识、文学品格和文学修为。文学素养教育是在文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个体文学修养、身心发展、心理行为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力。它通过教育观念和个性、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能力技巧等方面等方式提升被教者的文学素养。它是提高全民综合素养的前提,只有文学素养教育搞好了,才能进一步提升全民素质。

一、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现状

直面文学教育的现状,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就是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素养普遍偏低,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症结就是在校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整体文学素养下滑。就此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的方式,对重庆几所师范院校在校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文学基础知识面窄,基本功不扎实

根据对问卷调查的总结归纳,笔者发现,受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非常有限,阅读面较窄、阅读量较少。很多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作品不太熟悉,甚至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也只能选择“没读过”“不知道”选项。在关于阅读习惯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漫画”“武侠”等流行文学,80%左右的学生是按照自己的喜欢来选择文学作品。在访谈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在中文专业的文学类课程的教学上,教师一般都会开列一些必读书目供学生阅读,但大多数学生阅读书目上的作品的目的很直接,就是应付考试,即使有些文学阅读也只是走马观花,没有投以足够的重视。很多学生对于现在文学发展的水平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觉得文学发展与自身生活无关。

2.部分学生在理想追求上物质化、游戏化,功利主义严重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各种精神产品层出不穷,全新的视听艺术冲击着人们的感官,各种社会潮流、人生理念也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灵。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学生们更倾向于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忽略了心灵培养。在精神产品的追求上趋向于游戏化、趣味化,不读经典作品、不读原作,喜欢快餐文化、速食文化、网络文化。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大学生在选择文学读物的时候热衷于色情、迷信、暴力、血腥、恐怖等低级内容,追求轻浮的文字、扭曲变态的情感,追求观感和生理的刺激。

3.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而言,师范类专业素质较差

只有具备良好的师范生素质的人才能在教育岗位上施展拳脚,才能较好的完成教育工作。但是在访谈中笔者发现,作为大三的师范类学生,很多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弱,说话无逻辑、无重点,词汇量非常有限,经常一个词语在简短的访谈中反复出现。对于师范生而言,文字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协调能力、耐挫能力是工作的需要和要求,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

二、提升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意义

1.有助于增强提高大学生文学素质的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效提高文化素质的方法之一就是重视文学素养教育。文学素养能陶冶思想情操、能帮助师范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对文学经典的学习,通过对先哲智慧的学习,通过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有利于大学生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也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振奋精神、激发创新思维,对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是一条有效途径。

2.有助于提高基础的语文课程教学质量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初高中教师,因此,提高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素养,就成为提高人才培养、提高全民文学素养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基础教育的对象而言,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的能力和独立意识正处于培养建立阶段,教师的文化素养、思想境界和人品作风在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因此,提高在校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也是为基础教育提供有用人才的保障。

3.有助于提高高等师范类院校的文化定位

师范类学生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院校的文化定位。反之,院校包括了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文化素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的教育精神和科学态度。良好的文学修为能促进学生人格人品的健康健全,健全的人格又有利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精神追求。因此,提高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可以更好的建立健全高校人文环境,提升高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

三、提升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思考

任何教育关注的都是受教育方的精神面貌和心灵世界,都是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情感和思维的能力,按照个体要求进行教育,尊重个体的独特性、自由性、创新性,这就是“以人为本”的表现。

1.形成良好的文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

我们经常提到学风、校风,所以师范类大学一定要构建一个健康、优质的文化、文学氛围,整体氛围的影响对学生形成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高校中,学生社团活动成为了一种大潮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是提高大学生文学兴趣的方法之一。利用社团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文学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及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等方面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五四”文学时期,随着文学社团的出现与发展,成就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辉煌。现在,在我国的高校中,文学类社团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比如说一些古诗社团、散文社的成立,这些社团吸引了部分学生的参与,因为兴趣爱好的相似,通过阅读、写作、讨论交流,文学水平得到了提高,为他们文学素养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开展各类课外读书活动也是提高文学素养的方法之一。利用图书馆馆藏的优势,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校园资源来提高自身文化品位和审美水平。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来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同时在活动中还可利用宣传、讲座等导读方式来进一步引导、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开展一些古代诗词的鉴赏交流会。古代诗词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是先人智慧、审美、社会生活情况的总结,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有利于学生丰富思想,陶冶情操,了解历史,增强名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一些如古诗词背诵、朗诵、默写竞赛,鼓励学生多读多背诵。

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影视作品也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影视作品非常的直观,有很强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选择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尤其是一些改编自古今中外名篇名著的作品,让学生在看电影的同时提高认识,提升品格。

2.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合理设置文学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生学习过程系统化、规范化、合理化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对加强师范生文学素养非常必要。现在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大多数文学类课程每周总学时为6节,从古代文学到当代文学,从外国文学到文学概论,内容相当全面、丰富。然而,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被动性接收教师讲解的信息,课后缺乏自律的研究精神,对课堂内容不进行补充,达不到学习目标的要求。适当开设一些名著欣赏课程,让学生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完善人格,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习,在读书中成长。

再者,在师范类实践课程的安排上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大多数师范生在走上讲台后,才意识到自己知识储备太少,讲课过程捉襟见肘时,才意识到文学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提前开设实践课,增加实践课学时,让学生在校园的讲台上早些发现自己的不足,早些进行文化知识的积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发现文学知识的用处,才能更早的重视自身文学素养的培养。

最后,在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加大人文社科类必修课程的比例,开设一些史学、哲学、法学、艺术等选修课,增加学生文学类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更多时间浸营在文学的海洋中,自然而然的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慢慢培养起对文学的兴趣,文学素养教育的任务也将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

3.加大文学素养的推广力度

随着媒介传播的多样化,对文学素养的推广也应该采取更多的形式。以往我们在校园中进行文学素养的宣传和培养都立足于课堂,效果不佳。现在随着媒体宣传的成熟,加大文学素养又多了很多可行的方法。如视频宣传、网络宣传等,这些方法都能有效的推广文学,起到良好的成效。

4、进行实践性的师范素质教育培养

“准语文教师们”首先要在自身的知识储备上提高。既要对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深入了解,还要了解西方文艺,通晓文学史,通过文艺理论的活用进行文学的阅读和赏析,这样才能保证在讲课过程中游刃有余。“一个老师每年不读五六本书,几年之后,他就当不好教师了”。

其次,“准语文教师们”要在品格风范上提高。文学素养往往通过内在气息生发出来,表现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情操修为。作为教师,这种修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为职业操守。一个品性高洁、以爱之教育引导学生的教师,必然得到学生的喜欢,也能深深影响学生的品格培养。“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

再者,要提高“准语文教师们”的教学技巧。“准教师们”要学会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要学会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提问内容,活跃课堂。在大学阶段的试讲中,年轻的学生们就要“多思考、多练习“,培养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5、提高高校教师的文化素养

高校教师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是培养高素质文学素养的人才前提。在高校的课堂中,师生互动非常少,缺乏沟通与交流,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 的旧有模式中。高校教师要尝试打破这种课堂教学的方式,和学生进行开放性对话,提高学生认识思考能力。作为大学教师,也要关注自身文化的成长过程,不断学习才能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文人品性、提高教学技巧、坚定职业价值观。

教育是民族兴盛的基础,是人类进步的前提,教育过程即是教育者自身不断进取、不断成熟的过程,也是为培养后世的接班人的过程。高等教育中师范生教育问题,尤其是文学素养培育问题,将会得到广泛关注。“语文是一门科学,但更是我们生命健康的一种元素,削弱了它,我们就会缺乏必要的生活力量。” (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 1999年4期

[2]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Z] 教育部

[3]王、李伟明.对大学生进行文学素质教育的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 2000年6月

[4]裴印山、武士勋.加强大学生文学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教育与职业 2007年8月

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篇2

一、开设精品课程,将学科教学精细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中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多经典的内容,我们完全可以开设出很多精品课程,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品质的课程开设,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目前我国高校的很多精品课程基本都是理科类的,笔者认为这与过去我国国家发展需要是密切相关的,现在,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国家的文化建设还很欠缺。所以,国家十分有必要对高校进行资本输入,帮助高校开设精品课程,提高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质量,从而培养出一批具备顶尖汉语言文化素养的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汉语言文化专业可以说是一个内容十分繁杂的专业,为了优化学科教育,应该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工作精细化,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下开设具体的精细学科,例如先秦诸子百家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化以及唐宋诗词文化等等。将学科教学精细化一方面有助于更加专业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则有助于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发展。

二、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高校要改革教学的方法,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对于培养人才起到的作用比较小,对教育基本是一种浪费。高效汉语言专业目前十分有必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首先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改变传统的培养人才的方式。例如,在民国时期,当时的一位著名的国学大师曾去看望他的研究生,当时他对自己的研究生要求说要在屋子里待上十年,才能在汉语言文学领域有所建树。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现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还要像过去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能取得专业内的突破成就吗?当然是不能的,如果仍然按照过去的专业培养模式培养现代的人才,那么我们只会培养出一大批书呆子而已。在互联网时代,处处都是知识,到处都是经验,我们与这个世界联系的方式越来越容易,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方法方式应该开放化,促进学生与社会,外界的接触,在体验中感受知识,在经验中总结升华知识。

三、更新教材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即使是汉语言文化专业的知识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我国传统的汉语言文化专业知识与社会主义理念,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之后,产生了新的内涵。关于汉语言文化专业教材的内容,笔者认为应该贯彻五年一大变,三年一小变的教材改革方针。要建立常态机制对汉语言文化专业所使用的教材进行更新换代。汉语言文化专业要以培养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专业人才为目的,所以,汉语言文化专业的教材要同社会现状相结合,内容要立足于社会现实,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汉语言文化专业的人才。

四、注重教学科研与社会的连接

一直以来,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对汉语言文化专业的科研工作不够重视,投入的资金要比理工科学投入的资金少得多得多,这就严重制约了汉语言文化专业等文科专业的发展。几乎所有的从汉语言专业的研究工作者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将自己埋身与浩如烟海的汉语言文化书籍中,一心在象牙塔中钻研。可是,建国以来这近七十年,我们在国学领域几乎没有出过一个世界级大师,可是在民国那短短的二三十年,中国的国学大师却繁星闪耀。从这样的对比中,笔者认为,政府要注重教学科研工作与社会相连接,与社会连接才能使从事汉语言文化专业的人才无论是眼界还是胸怀,都大大的扩大,对于他们积累情感,经验,知识都有重要的意义。

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需要一大批具有优秀素质的教师。汉语言文化专业是我国传统的专业,在民国时期,很多都是以师徒的方式进行教授的,所以才能大师培养出大师,造就大师辈出的时代。现在我们高校的教学资源十分有限,而且自从高校扩招以来,高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班上往往有七八十号学生,如果我们再没有优秀的教师,教授进行教学工作,又怎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即使是在新的,科学的汉语言文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下,缺乏优秀的教师团队,就好比肥沃的土壤里没有栽种优秀的种子。目前高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对国外顶尖的汉语言文化领域的人才进行高薪聘请,二是将本校的优秀的学生送去国外深造,学成之后再被高校返聘。总之,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我们都一定要加强高校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六、科研与教学两手抓,两头强

在新的汉语言文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要做到科研与教学两头抓,两头并重,两头强!高校重视汉语言文化专业的科研工作,投入资金帮助科研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优秀的科研成果为汉语言文化专业的教学工作提供可靠的知识基础和学生接受高素质,高水平教育的保障。同时,优秀的教师从事教学一线的工作,将汉语言文学领域内的前沿成果讲授给学生,有助于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的人才。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又能返过来推动科研工作。

七、优化教师,学生考核评优方式

高校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要采取新的考核评优方式,过去传统的考核方式在今天不利于考核教师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是互联网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重视体验,重视连接互动,而不应该一味地追求最终的结果。汉语言文化专业培养人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老师,学生的能力体现在各个方面,科学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带动老师以及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专业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八、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篇3

汉语言文学是高校中文类专业最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培养中文类大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最重要的课程。它的教育培养目的是发扬与传承人类的人文精神风貌,探索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坚守国家、民族以及个人的精神认同和社会义务,具有很明显的社会人文教育印记。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中文类;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汉语言文学是高校中文类专业最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培养中文类大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最重要的课程。然而从目前的教育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在学校层面主要表现的问题有,学科发展空间狭窄、学生就业率低、教师科研成果少,在学校层面就不被重视;在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教学内容陈旧、课堂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气氛差,在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低、汉语言文化专业知识掌握不牢等。这些问题是伴随着学校其他专业快速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障碍,必须深入问题产生的原因,切实有效的快速解决。汉语言文化教育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良好精神风貌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增强个人对于国家、民族的认同,是社会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1]。所以高校要认识到这种学科的特点,不应该过分的注重实用性、应用性,而偏离了汉语言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当然在社会快速的变革的新时期,也要看到汉语言文化毕业生找工作遇到的困难,实时调整部分课程,努力和社会需求接轨,培养具有社会人文教育精神,掌握社会需要的专业应用能力,促进汉语言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笔者对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相应问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给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汉语言文化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汉语言文化专业人才。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的社科类学科,对于社会的贡献不像工科类专业那么明显,在以就业率为价值导向的大学教育体系里面逐渐成为弱势专业,由于应用性、专业性不够明显,近年来就业持续走低,这就导致了高校招生生源较差,很多学生都是被调剂招收的,对汉语言文学缺乏先天的兴趣,而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的社科类学科注重是对人精神、素质的培养,缺少技能型、技巧性的教学,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偏低。不少年轻的大学老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内涵和发展方向认识不够,没有对其专业核心能力有清晰的认识,导致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把握不准,对于教育理念贯彻不深,这也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专业教学的落后必然导致学生专业能力的不足,影响其长远发展。

1、教育理念不明确

对于一个社会学科来说,必须具有清晰的教育理念,并在教学过程得到全面的贯彻,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汉语言文学教育在面对近些年社会价值文化冲击时,没有很好的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没有深入的认识,面对就业率低就提出打造应用型人才,面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就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删减专业课程,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核心教育理念认识还不够深,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回答的还不够。当前基础教育正在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面对基础教育的新要求,高校汉语言文学课堂改革势在必行,汉语言文学教育要聚焦于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以专业能力提升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在明确的汉语言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建设,只有这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2、就业能力低下

当今社会高校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要客观的看待汉语言文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题。不可否认的是工科类学生是找工作难度较小的,主要是因为社会对于应用性、技能型专业人才需求较大,因为他们能直接创造生产力。而汉语言文学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实用性,这个先天的特点直接决定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困难,面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难题,首先必须要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和特长,在校期间要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公文写作、人文素养等各职业能力水平,这些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并没有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造成了很多学生的眼高手低,得不到市场的认可,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2]。

3、课程结构体系不合理

课程结构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最重要的内容,它决定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特点和专业水平。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过去的汉语言课程的结构安排不合理,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注重人文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把对人的培养和对技能的掌握进行有机统一,如果不对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改革和优化,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就难以实现,专业教学的整体效益就得不到显现,也没法提升汉语言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4、教育教学方式落后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最直接的操作人,教师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理念认识的深度直接决定了教学深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由于教学理念的落后,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过去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缺乏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不能及时分析学生个性特点,有选择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较低,缺少学习的自主性会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最终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1、功利性思想盛行,人才培养理念受冲击

汉语汉语言文学教育追求的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为了引导学生以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是为了社会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传承,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必须脱离理工科的教学思维,要更加关注学生个体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以工具主义理性为指导思想的能工巧匠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培养的是以推动国家和民族进步为己任,具有独立思考思考能力,具有厚重的人文素养的社会精英[3]。因此,要想对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就必须先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因为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中,必须要瞄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重要命题,以育人目标为指导,科学的设置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给予学生思考的导向和成才的导向,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回归到人文学科自身的轨道,实现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的目标。

2、素质教育被忽视,课程组织架构不合理

汉语言文学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来源于课堂,由于教学内容重复,语文课程也学了好多年,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培养,一旦汉语言文学教育方式落后,就很难掌控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教师也就很难保证课堂的授课质量。要想让汉语言文学发挥好基础课、必修课的作用和地位,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养成二次学习的好习惯,改变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对语文课程形成的片面认识,引领学生深入认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学和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学宝库提升学生的鉴赏、思考、领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4]。教师要合理设计架构课程体系,对以前的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不能一套讲稿念好多年,要多在课程改造和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教育拓展活动,让学生自主走近传统文学这个宝贵的资源。一个好的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时展进行增减,汉语言文学教学也要根据其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其课程组织架构,让专业教学更加贴近新时期的学生需求。

3、教学方法落后,课外实践教学体系薄弱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方法、教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具体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多思考,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思考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瞄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这个最终目标,要结合汉语言文学夜店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另外,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汉语言文学学习小组或学生社团,让他们开展我国文学不同发展时期的研究,既加深了专业素养,又学会了研究方法,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出版社、作家协会、书店、电视台等未来主要就业单位,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掌握现代办公职业技能,提前规划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岩春.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8):136-137.

[2]张枫.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子,2014,(9):83.

[3]钟鹏举.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天地,2013,(15):21-22.

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篇4

关键词:就业导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策略

一、就业导向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有待更新优化。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高职院校毕业生逐渐增多,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社会更需要高素质实用性人才,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属于是我国的自有专业,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比较大,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缺陷,比如说仍旧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采取照本宣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授,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对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进而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效果不高。再加上学生所学的知识结构仅限于课本内容,很难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的工作中。

2、教学方法有待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时间相对较长,在长期的发展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手段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对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手段与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现有的发展需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很难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今后的择业就业。

3、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素质水平有待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与其他的专业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较为悠久,底蕴相当丰富,这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很多专业教师虽然具备较高的文化底蕴知识,但是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不是很强,在实际的教学中更偏重于理论教学,从而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不是很强。其次,专业教师受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影响,仅是被动地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并没有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突破性创新,导致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内容无法很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培养出的学生创新能力不是很强,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1]。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策略

1、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为了实现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目标,首先就需要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需要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同时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可以開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用创新的手段来解决,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性教学,还要结合实践性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在保证课堂学习的前提下,注重课上与课外的结合,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另外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顺利的从学校过渡到职场。最后高职院校要注重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在学生就业前加大培训力度,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或者是节假日到企业中进行实习锻炼,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改革教学模式。首先要明确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坚持以提升学生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为根本的改革指导思想,积极调整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也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最根本手段,因此学校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对当前专业课程进行调整设置,不但要保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与特色,而且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去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合理规划课程设置。另外课程规划要注重实用性,随着互联网科技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上对于网络编辑方面的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大,而各类媒体所需要的从业人员主要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的人才为主,因此学校应该根据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可以设计此方面的应用类课程,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掌握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理论。不仅如此学校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发展的需求。

3、更新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针对目前汉语言文学学生能力不足以及学习态度不积极等一些特点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引导式教学法以及启发式教学法,有效的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以及兴趣,从而更好地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其次,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与职业发展有效的结合起来,逐渐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再次可以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汉语言文学教学课堂,有效的增强课堂气氛,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对汉语言学习的兴趣,促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效果。

4、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目前虽然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学底蕴,但是他们由于受传统的教学影响,这就会影响学生今后顺利实现就业,因此教师首先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改进教学法,从而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其次,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培训,努力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并把所获得经验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对汉语言专业人才需求的信息,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案,从而使培养出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三、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篇5

一、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其目的就是要建设一支以推广汉语为目标,进而促进我国与他国之间文明互化、文化交流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支队伍,要求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还要充分了解他国之文明和文化,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学习交流。不仅如此,该专业的学生还必须具备加强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方面的训练,以应对日常教学之需。

l.中文培养目标

“对外汉语”,重点在“汉语”,即其主要内容仍在于汉语。但是依然有部分院校对外汉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汉语言文学几乎相同,就是注意到了该专业中文培养的重要性。然而,对外汉语与汉语言文学绝对是两个不同的两个专业,后者侧重于汉语本身的深入研究以及应用培养,但前者则更倾向于对汉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目的是以后的教学所需。再者,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也应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汉语教学,也是对外文化教学,是汉语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我国特有的文化信息,传达着我国的习俗、观念、信仰,这是所有外语教学过程中都必须面对的部分。

2.外语培养目标

精通一门外语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对一门外语的熟练掌握既可以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沟通交流,还可以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一个语言比较的参照物。在学习外语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但能掌握一门用于交流的语言工具,还有助于对汉语语法知识的进一步深入了解。

3.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的培养目标

语言教学的特殊性是对外汉语专业与传统的中文学科的最大区别,对外汉语专业并非传统的师范类专业,但学生毕业后主要工作却是教学。而且是面向母语各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的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该专业学生是否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的关键因素是教学方法及教学理论的培养。教学理论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让对外汉语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并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

二、基于日语语境下对外汉语培养模式

要实现对外汉语专业日语方向教学中文、日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案诸方面的培养目标,关键是要科学合理布局对其培养方案作的结构。如何有机的结合这三方面的教学内容,使效益最大化,是目前基于小语种优势的复合型对外汉语培养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为蓝本,对其对外汉语专业日语方向的培养模式作一个探索。

1.汉语模块

从汉语的角度而言,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否则,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对其专业知识水平能力的怀疑。因此,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汉语模块培养方案中应该考虑的重点应放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应用语言学等课程。相反,文学类的课程可以稍微的放低些,作为应用型的专业,对基础理论的掌握一般要高于对基本文化素质的培养。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文化素养的培养一点不重要,只是相对来说而已。

2.日语模块

熟练掌握日语是对外汉语专业日语方向的学生外语培养的重要目标,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比较学习汉语基础理论知识的;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就业添加筹码。在制订培养方案方面,如何分配学生中文、日语的比例关系,则是需要在反复推敲和不断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我校做法如下:首先,要以汉语教学为核心。一个连汉语的语音系统、语法系统、词汇系统都不能掌握的人,是无法派出国传播汉语的。其次,以日语听、说教学为辅助。针对该专业所要求掌握的外语能力来说,应该以听、说为教学重点与突破口,只有听得懂外国人说话,才有能力回答对方,然后才是读、写、译等。因此,各个学校要尽可能多的开设听力、口语、视听等实用型课程,突出实践性、应用性。

3.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模块

由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要从事对外教学工作却又非师范生的特殊性,在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方面,既要考虑到其授课对象与师范生的差异之处,又要把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作为师范生来培养。除了要开设传统师范生的教育学、心理学之外,还要开设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汉语教材教法等课程。但是相对于传统师范生来说,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教育学和心理学所占的比重则应相对低于对外汉语专业主修的课程。

4.特色文化课程模块

学校不但要开设承载传播中华文化的课程,还应该根据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开设彰显地域文化的课程。以我校与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联合办学为例,我们文化课程除了对外汉语、日语等课程外,还开设了中原特色文化课程,并把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改为少林武术课,课时也在每周两节的基础上提升到每周六节,使中原特色文化和少林武术成为了每一名毕业生的特长,伴随毕业生到达世界各地。

以上四个方面的模块,在日语语境下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中相辅相成、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扎实的汉语言基础与熟练的日语技能相辅相成,同样是语言学习,能够相互促进、彼此相长。同时,掌握适当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好的与老师进行沟通与交流,特色文化课程使自己拥有一技之长,进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王路江.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之路.2007.

[2]左媚柳.基于小语种优势的复合型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2010.

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篇6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固有的教育理念冲击着汉语言文学这个传统人文学科的前途和命运, 改变了我们原有的人才培养观念,学生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就业空间的弹性尺度也越来越窘迫。汉语言文学是一门传统人文学科,全国各种层次的高等学校几乎都开设这个专业。作为新建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彰显其学科优势呢?我们认为应该根据目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提出的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调整办学层次和专业布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

一、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够准确。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但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时代,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与往日的文化地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地方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没有找准定位,更不顾及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强烈反差。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大部分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总体存在三个方面的弊病:第一,专业色彩和理论色彩过于浓厚,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在多个行业领域的择业。第二,课程内容庞杂、重复、缺乏时代特色。导致学生知识面单一狭窄,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三,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比例失调。导致学生专业基本功削弱,语言文学的修养明显下降。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缺乏统筹安排,学生重视必修课而轻视选修课。

(三)教学实践不够到位。汉语言文学专业向来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学生能力培养,始终未改变满堂灌与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缺乏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效果有待改善,要在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上动脑筋,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上下功夫。

二、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根据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对课程设置、教学实践进行重新规定和设计,这既是对教学计划规定目标的分解与落实,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提高地方高校就业率的客观需要。

(一)重新定位当代人才培养目标

1.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培养目标转型。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对专业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可将本专业分流为语文教育方向、办公文秘方向、新闻传播方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块学习。

2.从传统型向现代型汉语人才转换。传统型汉语人才只懂得运用语言文字工具与书本打交道,对现代技术和媒介十分陌生。现代型汉语人才不仅能娴熟地运用汉语和外语,而且能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要既能耍笔杆子又能扛摄像机,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为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正在被以影像和网络为主的多媒体文化所分割,并对人们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汉语人才具有整合不同媒介的才能。为此,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必须增加类似于影视创作与欣赏、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媒体技术等课程的比重,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语言文字功底。没有文化底蕴,现代技术和媒介就不能发挥作用。那种在文学、影视和网络媒体等领域多栖的创新型人才一定会倍受推崇。

(二)重新构建全新应用型课程体系。根据地方院校发展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根据学校实施学分制教学运行和管理模式,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宽口径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修订和调整,提出平台加模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平台,在专业拓展基础上建构三类模块方向。

1.语文教育模块。这是一个应用型模块,重点培养学生从事语文教学和语文教育科研的能力。主要开设语文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语文课件制作、语文前沿教育理论研究、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微格教学、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2.新闻传播模块。开设相应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文化及新闻领域从业能力。

3.办公文秘模块。这也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从事企事业、机关文员及秘书的能力。开设相应的文秘与公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如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不管是师范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可概其要,区别是师范专业的对象是学生,场所是课堂,特征是“规范”;非师范专业的对象也是学生,场所是社会,特征是“致用”。而这些,均来自于整个教学进程的实践和训练。因此要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出发点,设计好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高素质、强能力、显特长”为目标构建具有专业特点、岗位要求和学校层级类型的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体系。结合其定位的语文教育模块、办公文秘模块、新闻传播模块,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

三、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新途径

(一) 整合写作类课程内容。发挥课程群的集合优势,强化学生文字表述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最能彰显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优势的素质之一。在课程内容改革过程中,教授写作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写作训练的适当安排。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学时限制,教学内容很少有写作训练的部分,学生写作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因此培养写作能力必须整合写作类课程内容,在已有课程基础上,布置一些写作类的实践教学内容,专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形成写作类课程群。

(二)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努力方向。建立大学四年的就业指导机制,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一年级,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二年级,帮助其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三年级,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三) 推动实践内容的实验化。受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师资力量等因素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程内容安排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反映在课程内容上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初衷相去甚远。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专业人才应该积极推动实践课程的实验化,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合理调整,将那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统一安排进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四)重视专业模块课程内容的产业对接。课程内容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要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关键是要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模块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要让毕业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熟悉本专业的业务能力要求,自觉地在专业实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

总之,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应该从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现代定位、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新途径等方面入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才能真正实现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语

参考文献

[1]向彪.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教论坛,2010(8):43-46.

[2]刘聪颖.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J].毕节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03-106.

[3]刘之杰.强化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175-176.

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篇7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各大高校的传统的文史类学科,随着社会对文学人才需求的增加,近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在高校就业去向中,新闻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都有涉及。汉语言文学在教学上不仅能够直接地体现我国博大精深的汉语魅力,而且象征着我国悠久历史的五千年文化也得到良好的传播和发扬。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的改革开放发展方向,汉语言文学在高校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得到重视。着重探讨在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转型,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在此,进一步研究应用性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实践手段,而且是对学生发展方向进行系统的跟进教学,它作为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效果,在当前各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大力推广和宣传。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学生的基本培养要求是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在教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在研究中国古今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对国外文学进行研究。汉语言文学是我国高等学府唯一一个对古今中外文学进行全面涉猎的专业,其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而且自身的语言水平和文化素质也得到升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企事业单位中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高校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因地制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不但要对语言和文学的基本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应该加强对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要适度地学习,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学鉴赏能力。重点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查找资料和阅读文献的能力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灌输给学生汉语言文学教育相关的文学语言艺术的政策和法规,以解决学生在走进社会、就业后遇到的基本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教学的现状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培养社会技能型及应用性人才已经是各大高校重视的问题,如何更好地使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高校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制约,注重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思路转变方向。在我国,传统的大学教育注重对学术性、学科性人才的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情况。汉语言文学就是其中之一,重视对文学的教学,在具体实践上没有深入研究。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校正视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并调整教学方案,着重应用性转型。在高校的教学系统中,汉语言文学学科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就业人员配置的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上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边缘化的危险。因此,调整现有的汉语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探索并研究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转型势在必行。针对目前的现状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显得极其紧迫和重要,各大高校在意识到这一点以后,也在探索更新更好的育人之路,进行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转型探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局面,汉语言文学作为文科专业的重点学科,时事政治对其影响重大,深受其变化发展的影响。在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对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及时找到新的培养模式、新途径、新方法,是我国各个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唯一出路。在当前,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侧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战略上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主要为基础文学课、专业课以及专业实践课。当前,在社会大量需求应用性人才的情况下,促进了汉语言文学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革,增加应用性教学模式。这样有利地突破了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束缚,并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以提高学生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热情。

三、汉语言文学学科应用性转型的必要性

高校是人才的集结地,也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发源地。在我国企事业单位中,绝大多数重视对人才应用性的培养,高校应该紧紧把握这一特点,满足社会的需求,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人文学院的基础性学科,对提高学生的应用性能力更需要进行新形势下的探索和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教学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需要进行长期总结和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新形式下对课程环境和实践环节进行不断完善。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教学的改革和探索符合当今时展的需要,培养应用性人才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综上,汉语言文学学科在应用性教学实践中应该侧重提高其人文价值和就业应用价值。

四、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转型探索的策略研究

(一)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具有丰富性、趣味性、实用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具有广泛的知识系统。专业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且要重视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应用性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提高学生对古代和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实际阅读水平并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普通话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并运用各种多媒体等新型教学辅助工具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教学效率。最后,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对课堂的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内容进行适度地调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其具有丰富性、趣味性、实用性。

(二)专业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文学素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前这个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社会教育意义。在教改的重点上,教师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转型方面的教育。所以,专业教师要注意自身文化素养的增加,不断进行自我充电,改变传统意义上专业课教学的常规教学观念并逐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转型要对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进行必要的融合。教师要紧跟时展,对时事新闻进行第一手资料的总结,及时对学生进行教学传达,并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进行实践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规律,把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并充分地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有节奏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改革。

(三)在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在毕业择业上选择就业的工作较其他的专业同学来讲比较开放,只要是涉及文学文字方面的工作都比较合适,相对火爆的工作如文秘、新闻以及广告策划等。因此,专业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这些工作岗位的特点和优势,利用情境教学模式来和学生进行互动。在教授公关谈判等课程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造两个公司谈判的情境,让学生假想作为一名谈判专家该如何运用自身的语言艺术来赢得整场谈判,为公司创造效益。情境教学法下,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魅力和作用。与此同时,情境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情境教学法的设置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转型起着积极的作用。

(四)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相关联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文科专业里所学的知识是比较宽泛的,但是在学生就业上,许多知识却运用不到,这是我国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相联系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技能是关键所在。在文科专业里,图书管理、新闻学这样的专业就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之间具有很强的相联系性。比如记者在采访时,需要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才能很好地把事件的原委叙述给观众。这时就需要汉语言文学课程上的语言锻炼,只有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其他类似专业的相联系性,才能使应用性教学落在实处。促进学生增加自身的应用能力,使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转型得到发展,并且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五、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篇8

1、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是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承担着传承与提升民族语言与文化的重任。该专业核心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体现了对个体、家、国乃至全人类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2、就业形势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本专业毕业生一般文笔较好,思维活跃,可以胜任很多部门和机构的工作。比较专业的部门可以是新闻出版系统,例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从事记者、编辑等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部门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但是,受社会整体就业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虽然比较平稳,却不那么热门。并且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尽管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增大,总体来说需求日趋饱和,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般人才日益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考验。而且,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结构也有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地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比较单一。而市场需要的是综合汉语言文学及其他一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设想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职业适应性比较宽泛。为进一步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创新来和社会接轨。

(一)用实用性理念来指导教学

1、强化文学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课程包含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美学、批评文学等。教学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①精简课程内容。按照学科发展的形势,去除过时的课程,根据最新的知识结构增加新兴课程。②优化课程结构。应运用各种媒介,包括电脑、电视传媒,广播传媒等等,与本专业结合起来,声、文、图有机统一,使学生能够提起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强化课程实用性,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为了增加学生就业率,必须用就业的方向指导教学改革,也就是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提升该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学生在“读”、“写”、“说”这三个方面能力必须得到强化。也就是培养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掌握汉字意义的能力。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即阅读各种文体的能力,写作各类文体的能力,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语文教学的能力以及信息调研能力。

(二)用创新性理念指导教学

创新包括在教学思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1、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知识辐射面广,却不如其他专业毕业生具有市场竞争力。所以在教学中不必过分受语言与文学本身的限制,可以结合该专业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事实上很多现代新专业都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演生而来的。因此,突破传统的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更好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优势。如文秘与公关、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等都可以同汉语言文学专业相结合,设计成该专业的应用教程,同时,植入外语课程,网络信息课程,基础综合素质课程,职业生涯课程等,提高毕业生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篇9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应用 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的变化,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日益成为一些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高校一门传统的基础学科,自开设以来虽培养出众多人才,但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如欲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就必须转变办学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才培养的能力导向,即以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为契机,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从学历教育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迁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自然成为地方高校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转型并走上内涵式道路以焕发新的生机的自觉选择。

一、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适应知识激增和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重在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人才。这种培养目标确立了地方高校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的发展要求。但受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不少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技能素质不高,应用能力不强。具体说来,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背离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复合性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量人才的重任,经历了曾经的辉煌。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一直以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过分注重专业教育,偏于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强调对文化观念的传承和发展,即所谓的“强理论研究,弱实践应用”。这种注重精神性层面“形而上”的培养而忽略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的有机结合、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势必导致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使得学生的知识应用、转化和创新能力欠缺,即人文性、学术性有余,创新性、实践性不足。因为当下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是从事学术研究和语文教育,更广泛需要的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即既要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和文学功底还要具有相关专业的知识和能力。[1]这种复合型人才能熟练地在企业、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宣传、管理等方面实际工作,与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复合性需求相一致。

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模糊,与社会需求脱节。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当然,这里的“人才培养”包含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前一个职能显然涉及办学主体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核心的分类培养目标已成为高校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必然追求。这种分类培养目标由于强调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结构及定位,吻合了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但长期以来,很多地方高校盲目跟着985、211等重点高校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没有形成自己的合理定位,没有自己的办学亮点,人云亦云,尤其丢弃了服务地方社会的基本职能,使得人才与社会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办学特色不显明,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不同行业、领域的需求。一般而言,社会所需要的绝大部分是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人才,而非少而精的学术人才。尤其近年来,随着社会用人制度、用人理念的改革,基于服务社会和地方发展的需要,以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这就相应要求高校要有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课程设置重基础理论,轻实践创新。长期以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追求创新和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其课程设置强调学科知识与理论知识的传授,专业基础课程偏多,如一味注重文学类、语言类课程的讲授,人文类、创新类、实践类、职业规划类等课程缺乏,即只解决了知识“是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学生毕业后“如何干”的问题。此外,课程缺乏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系陈旧,尤其研究性、探究类课程较少,学生习惯于在枯燥的理论中死记硬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些无疑限制了学生的宽广视野,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知识面狭窄,且所学知识与实践脱节。

二、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基于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面对当前对专业技能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需要我们反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持续生存并发扬光大,培养出适于社会各行业发展的大众化的应用型人才,而非传统的精英人才。这里首先面临一个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即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面向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自身成才需要,构建自己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深化专业人才知识内涵,使之具有合乎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素质结构。总的而言,基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重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党政机关、企业从事文秘、宣传、文化、管理等方面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第一,具有良好的品行和人文素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勤奋踏实、文明诚信、团结协作、敬业爱岗等良好的品行和忠于职守的工作责任感。人文素养培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良好的素质修养和对个人、国家的责任,并将此内化为相对稳定的道德、人格、气质,即“一方面具有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理解(知识层面),另一方面深受古典与现代人文精神的熏陶,能够在坚持个人的独立、自由中以天下为己任,担当国家、民族、社会以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精神层面)”,[2]从而成为传承人文精神、发扬人文品性、引领社会文化的人文知识分子。

第二,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学、文化、管理、宣传等相关知识。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习基础写作和实用写作的基本理论和文体知识,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自觉关注并思考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最新的研究成果,有效地开展交流与沟通;对中外文学、科技、政治、文化史方面有开阔的视野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结构要求。这一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如作为秘书,具有扎实的文秘知识功底和语言、文学、文化、管理、宣传等相关内容。

第三,具有良好的素质,能根据社会需要和时展,不断拓展专业领域,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紧跟时代步伐,围绕社会需求,具备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品质,不断产生本学科前沿的问题意识;能熟练掌握各类应用文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材料接受与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沟通能力,更好实现大学与社会的有效衔接。如将来有志于成为一名秘书,应深入了解秘书工作的历史和现状,谙熟秘书职业道德与职业法规方面的知识,掌握现代秘书工作的基本理论和现代办公技能,掌握现代档案管理、调研和信息处理的知识,具备办文、办事、办会的能力等。这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写作能力。学者温儒敏认为中文系不一定培养作家,但应该培养“写家”就是“笔杆子”,这是中文系学生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强项的地方。也就是说,能写会写是中文系学生的看家本领,是极具“有用性”之处。作为一名秘书,无疑应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成为一名优秀的“写家”。

三、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基于以上有关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能力、素质要求的分析,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改革和优化现行的培养模式及其体系,包括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依据专业技能要求和培养特点对其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构建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促进人才培养朝着高级应用方面发展,更好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需要。

(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由传统的专业教育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转变。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强调学生的专业教育,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学术意识的培养,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具有很强的优越感。但近年来,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许多以应用型为主的理工科院校纷纷开办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文秘、宣传、管理等应用型人才。如何在新的条件下着重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使该专业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知识激增的新形势需要,为社会服务,就成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目标定位方面需认真思考的课题。为此,需要地方高校加强顶层设计,充分考虑不同行业、领域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需求,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在这方面,人才培养目标在强化学生基本素质教育的同时,应突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等技能的培养,例如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大一到大四),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能力模块,包括专业基础知识模块、能力提高模块、未来职业规划模块、实践实习模块等,做到各有侧重、量体裁衣,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成为主动的、独立的、有目标的学习者。同时,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注重几个结合,如知识传授和实践创业相结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相结合、人才特质和综合素质相结合,使学生“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形成“素养+特色+品牌”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

(二)优化课程设置。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学生的实践实习和技能锻炼,使课程教学目标落到实处。首先,课程设置应体现应用性、实用性。就我校而言,其课程设置包括通识课程模块、专业模块(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集中实践模块等,这些课程模块设置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根据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充分体现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的应用性、实用性,体现能力为本、学以致用的原则。尤其是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发挥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建构主义观念。其次,对课程作“加”、“减”处理,使之更符合人才培养的实际。在继续保持中文学科基本课程,即主干课程体系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压缩个别专业课课时,增加实践课课时,强化文秘模块和综合实训,提高教师技能和文秘技能实训;强化与“读”、“写”、“说”等能力相关的应用性课程教学,如演讲与口才、基础写作、传媒写作、论文写作等;调整理论与实训的比例,适当安排具有应用前景的课程作为选修课;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三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尝试开设相关新课程,突出课程设置的专业特色。如结合地方文化发展,开设地域文化类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要。

(三)创新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研究型人才而言的,它将所学到的知识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这意味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既有宽的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又要有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做到人文知识教育与实用技能教育有机融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和一定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是其专业技能过硬的标志。在这方面,可通过多种措施创新实践教学,建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如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包括文秘技能的综合实训等)和实习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课程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培养学生文献检索和获取信息能力,尤其是毕业论文从选题、写作到答辩等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书面写作、语言表达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体现论文的针对性和现实性要求;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实践技能比赛,积极申报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鼓励学生考专业技能证(秘书资格证),为学生就业增加“敲门砖”;举办经典诵读、古典诗词背诵等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开展文学采风、创作大赛活动,强化学生的纸上谈兵能力。

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篇10

关键词:学科融合;艺术设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从汉语言文学学科角度看,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域”,艺术设计是“域”中特殊的语言,我们可以把每一个艺术作品看做一个文体,这个文体可以是绘画、舞蹈、音乐、雕塑或其他艺术形式,当中承载了符号、精神、情感、价值等。我国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必须对我国历史文化传统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具备深厚的汉语言文学功底。在当前学科融合育人大格局下,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其专业氛围影响校园文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孕育人文素养的同时也回归教育本质,这是艺术设计类高等教育今后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由之路。

一.艺术设计类高校人文素质问题

(一)欠缺人文底蕴我们要正确认识“人文教育”的概念。人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涵盖了:文化、艺术、美学、教育、哲学、历史等。而“人文教育”,则是选取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对人们实践活动和意识活动进行规范指导,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涵养人文精神。在当前构建学科融合、思政育人的大格局下,愈来愈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性。这种教育理念打破了“分数”掌握大局、技术左右职业的束缚,在盲目追求“育才”忽视“育人”的时代,重拾教育的“人文性”成为目前教育界亟需普及的重要任务。艺术设计类高校致力于培养从事艺术创作、文化创作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职业性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大多数艺术设计类高校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不够重视,主要问题集中在:一是没有文史哲等人文课程的引导熏陶;二是专业技能教育优先,人文教育简化、敷衍;三是负责人文教育的师资薄弱,缺少完善的教学系统。如此一来,艺术设计类高校最突出的实际问题就是人文底蕴的缺失。

(二)生源素质不高高校艺术生自身有着独特、鲜明的个性。大多数老师对艺术生的普遍印象为:文化基础薄弱、组织纪律不强、特立独行。受“艺术自由”理念的影响,艺术生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容易忽视客观实际。总而言之,艺术生思维虽然发散,但思考问题缺乏深度;热爱专业,却不关心时事政治;重视技能训练,却轻视文化素质、理论学习。他们是大学生群体中的敏感群体,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思辨能力较差,集体观念薄弱,缺乏人文精神,对专业狭隘的热情极易导致为了“艺术”而艺术。所以,这个群体较容易出现理想信念淡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轨的现象。面对生源素质问题,艺术类高校必须教育、管理“双管齐下”。不管是教育还是管理,都离不开人文思想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所以艺术类高校想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其中,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必然是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

二.汉语言文学与艺术设计的融合

(一)学科融合是必要的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方方面面,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展现的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对设计者思想道德和实践能力要求更高。艺术设计类高校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专业领域,必然成为培养艺术设计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所以,作为艺术设计类高校不仅要盯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实操能力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人文素质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最能体现人文教育的专业学科,是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在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从“做人、做事”教起,可以帮助学生牢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熟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人本精神,是培养艺术界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从知识到智识目前,教育界多提倡“精英教育”,“精英教育”不是指单纯通过考试分数来培养“考试型”人才,而是以综合素质提高来衡量学生的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大部分课程传授给学生的不是专门的学科知识,而是人文常识。这些人文常识在“课程思政”育人格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学生的身心发育。对语言文字的理论学习,可以增强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文学历史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理智判断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一个倾重于人文熏陶,一个倾重于实践操作,学科间恰当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更有利于增强学生智识能力。依智不依识,惟以智慧为归依,才是真正要掌握的知识。这也说明了,在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要脱离“死记硬背”的育人模式。

(三)以人文教育涵养工匠精神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华民族了解中国历史、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国人素质、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人文价值和社会科学价值。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刚刚开始。现如今,你会发现当你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样必需品时,已不仅仅只注重它的卓越技艺,更多注重的是它们被赋予的生命、内涵,及在设计中融入的巧思、灵魂。想象力和审美品位也成为了一种创造力。这都得益于文学和艺术的滋养和对生命更高层次的认知。于是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人才理应具有更高的工艺审美素质。汉语言文学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的融合恰好打破专业壁垒,将人文和设计恰当融为一体,正符合当今中国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在这种育人理念指导下培养出的设计人才,才能更好地秉承中华民族工匠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三.学科融合指导下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与特色发展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学科融合视域下,在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从事艺术设计、文化创作等方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可行之路,艺术设计类高校应当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学校发展特色。

(一)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应用型高校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专业能力”主要融合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力。在学科融合理念指导下,艺术设计类高校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的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经典的传统专业,向来重视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注重提高学生学术研究能力。但在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向社会输送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方向必须由传统的“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为满足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要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辩的能力入手,针对学生就业方向,如:教师、编辑、记者、文秘、政府职员等,乃至近几年出现的新兴职业,如:文案设计、新媒体策划、会展策划等,分模块、分方向明确培养方案。

(二)凸显文化育人功能何谓“人才”,德才兼备有某种特长的人。“德”与“才”被摆在首位。众所周知,无论是平面还是立体的设计,设计者首先要面对的是对所设计对象的解读,这包括对所设计对象背景文化、人文知识、地理、历史的了解。在学科融合视域下,艺术设计类高校首要任务是培养有较高人文理论基础的学生,进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艺术设计类高校培养出的人,不但要是一位艺术工作者,还要是一位有思想的人,更要是一位将人文知识融于艺术设计的行动者。立德树人,德艺双馨。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多元融合课程设置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在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考虑到“多元化”课程设置的问题。在我国“术业有专攻”观念影响下,教师可以在入校时就帮助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学生就业意愿,分方向、分模块设置课程,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开展专业领域的课程培养。其次,在“学科融合”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可以充分利用艺术设计类高校的专业优势,除了设置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之外,还可以将艺术类、设计类理论性、实操性课程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开设专业能力课和能力拓展课,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整理成科学合理的课程系统,做到“多元融合”,凸显艺术设计类高校发展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