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专业十篇

时间:2023-10-18 17:38:42

汉语言专业

汉语言专业篇1

陕西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由汉中大学中文系发展至今已经有55年的历史,在如何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具有地方院校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是陕西省特色专业,专业具有省级精品课程,并且有“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汉水文化重点研究基地”和省级教改课题立项研究作为支撑。在培养语文教师技能方面,有校外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经过十年的探索创新,本专业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与实践活动规定》、《教育实习工作细则》、《学生综合素质和师范技能训练实施办法》、《实验教学实施办法》等,从而使本专业人才培养能够有制度上的保障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创新。

2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

本专业自2003年实施2+1+1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通过一、二年级进行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培养,三年级进行专业必修和个性化方向培养,四年级主要培养毕业论文写作、示范课实习、教育实习和其他职业岗位的能力,使本专业的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基础教育适应能力。2010版培养计划制定时减少了总学时,增加了专业选修课比例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语文教材研究”、“教学艺术论”和“文学作品的审美解读”等课程,强化了师范技能的培养。在优化课程体系方面,本专业在最新的培养计划里除了保留“微格教学与教育实习试讲”、“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等,还新增加了“专业调研”、“中学语文教学名师示范课”等内容,大大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程度,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促使学生的能力发展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另外,本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展开各种实践活动,开展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举办诗歌朗诵大赛、演讲大赛、师范生讲课大赛、师范生技能大赛、微格教学、实习基地课堂教学、三笔字大赛,以及量化的阅读和写作训练,例如:每学期不少于10部理论书籍和30篇文学作品,一、二年级学生每人每学期必须完成30篇千字文。除此之外,本专业数次邀请中学优秀语文教师为本专业学生做示范课,并且与学生对课堂实践进行探讨。除此之外,学院从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中,选拔了一批优秀学生,组成了实验班,并且配备了教学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对一指导,让学生们更好的享受教育资源,更快的掌握教学应用技能。

3结语

汉语言专业篇2

一、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1、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强,高校扩招人数也不断的增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文秘类、师范类、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但是,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日益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企业更多的需求应用型、技术性的专业人才以及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从而给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挑战。[1]

2、知识结构更新速度不适应市场需求

一是课程的设置方面。如今大部分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沿用传统的单一模式,未将丰富的汉语言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单纯的汉语言知识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制约了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二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不足。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是指较强的文字功底与公文写作能力,敏捷的思辨能力,良好的与人沟通与表达的能力。然而,实践中所培养出的大学生只重视文学常识的记忆,理论知识的掌握,工作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汉语言文学有必要完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优化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2]

3、缺乏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系统的职业生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尽早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与能力的目标,从而可以将长期的目标转化为短期的阶段性目标与动力。在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就应该引导、鼓励其明确大学期间的任务与目标,在学业上努力实现优秀的同时,增强各方面的素养与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而努力。例如,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而言,有想从事公务员职业的同学,可以在充分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与组织沟通能力;参加辩论赛来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等。只有明确的奋斗的目标,才能有目的的努力与锻炼自己。实践中,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范与教育体系,部分大学生往往处于迷惘的状态中,从高中走进轻松的大学校园里,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迷失了方向,误入了歧途。[3]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不准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本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各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仍不能准确定位,很多高校仍以传统的专业知识为主,没能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也没能和市场就业需要相联系,导致毕业生和社会需求存在很大差距。[4]

2、教学方式滞后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重点放在了课本知识的与体系上,但是在新时期的今天,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应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介方面进行创新,从而达到增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吸引力,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效性的目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在熟悉课本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与人文故事,将其应用衔接于课本知识中,从而既丰富了课堂知识内容,又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将其与课本中的知识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3、评价标准单一

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例外,党员录取、优秀学生评选以及奖学金的评定等都是依据学习成绩,而对于交际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则没有相应的评价标准。

三、创新汉语言文学就业教育模式的策略

1、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育理念

实践教育的内涵界定目前,关于“实践教育”的概念界定,有的学者是针对理论教学而提出的,认为“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社会调查等。”有的学者侧重学生实践能力,认为实践教学是“一种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生产技能或工作能力的教学活动”。其实,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我们发现“实践教育”的教育主旨都是使学生变为实践的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2、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汉语言专业篇3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开设时间较长的专业,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是随着近年来就业趋势一路下滑,甚至一度被国家教育部列为15个难就业专业之一。在这种形式下,通过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模式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必然,这也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及改善就业情况的必经之路,进而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满意就业、积极创业,就业工作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和用人单位满意。本文就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进行分析。

一、坚持生涯规划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耦合

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专业招生、过程培养和创业就业相结合,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以及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构了生涯辅导与创新创业教育耦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全程就业工作新模式,即一年级生涯规划教育、二年级生涯管理、三四年级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与此同时,应该进一步强化市场品牌意识,构建多维开放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校园就业市场。各高校应该要注重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用人单位需求、毕业生就业和毕业生追踪等环节的调研,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提供参考,抢占就业市场制高点,形成科学的就业长效机制。积极构建多位一体、面向社会、资源共享、开放的就业市场体系,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市场社会化”就业市场发展模式,铸就良好的就业市场品牌。

二、提高就业工作信息化水平

一是进一步挖掘校院两级网络的就业信息服务功能,及时更新与就业动态、招聘信息、档案去向、派遣结果等。二是继续利用高校通信息平台、“一站式”服务系统、学校就业在线官方微博等就业信息。三是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定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工作动态,适时开发网络在线调查服务系统,推进毕业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及时有效对接。与此同时,还应该做好就业引导。一是注重就业导向,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的择业观,合理调整就业期望。二是通过开展优秀毕业生座谈会、校友大讲堂、就业指导讲座等,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提振就业信心。三是开展就业类比赛,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技能。四是引入优秀校友资源充实就业指导课队伍,规范课程讲授,加强实战指导,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力,还可以对同学们在校学习期间如何培养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提出建议,鼓励学生消除迷茫情绪,努力学习,对今后发展做到有的放矢、早做准备、做好准备。五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可以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教师责任制”,将就业指导落实到人,要求教师们关心学生,帮助他们寻找就业信息和岗位,与学生多交流,帮助他们化解就业受挫时的负面情绪,并对就业中的策略和技巧进行指导、交流。

三、重点加强校内外就业市场建设力度

一是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外就业市场调研及开拓力度,紧密结合校友资源,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校产合作、校地合作”,探索联合培养机制,拓展就业渠道。二是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发挥现有基地效用,在维护、巩固原有基地的基础上,新建6—8个新的就业基地。三是充分发挥校园就业市场主渠道作用,支持和激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力量,确保招聘活动场次和岗位数量增长。

四、改变教学内容,增加毕业生就业优势

教学内容是落实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若要能够较好的就业环境,那么就必须要合理、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使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是从目前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需要相差甚远,仍然还是以文学作品赏析、文学概论、文学史学习等为主,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那么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很难符合现实需要。因此,在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人才时,应该要多加入职业技能的培养,如为了满足行政管理的需要,可注重培养学生的行政能力、公文写作能力;如为了满足策划文案的需要,可注重培养学生的广告设计能力;如为了满足编辑新闻专业的需要,可注重培养学生的视频剪辑能力、视频拍摄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8(11):111-114. 

[2]陈吉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17(18):120-124. 

[3]方一新,程若旦,许玲玲.“文革”后二十年中文系培养毕业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4,21(03):167-170. 

[4]蔡梅娟.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4):161-165. 

汉语言专业篇4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就业 教育创新 师范 文秘

一、 师范类方向就业教育创新

市场经济中“生产”和“消费”的理论告诉我们:消费决定生产的方式和数量。消费促进生产,如果把学校培养出学生比作生产的话,那么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就是一种消费。时代在前进,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改变。生产出逢时对路的“产品”、产学结合是当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来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是大部分同学的首选。但是,就当前中国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来看,更重视语言和文学的理论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也很大。相对来说语文教学等实践方面则被忽略了。很多高校包括重点大学都会用很大一部分时间来开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课程,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语文教育学这些实践性课程则相对薄弱,这就造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一个困惑——学不能致用。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

首先应该提倡创新性课程设置。身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师,他们是对后代人影响最早,也是最久远,最深刻的群体,中国的人才是否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教师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因此,教育观念非常重要。高校汉语言专业必须培养学生的前瞻性、创新性观念,为中国的创新教育培养一批预备队员,以便他们把这种精神一代代传习下去,为中国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要优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必须对传统的“一听到底”,“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进行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过于封闭,很多同学都带着“熏”和“浸”的意识在听课,当然,这种听课方式可以好好的感受大学教师的学者风范,体会他们滔滔不绝,声情并茂的讲述,但是,很多同学听完后脑子里面什么都没留下,也从来不思考,自己应该怎么样去让自己以后的学生学到一些东西。所以,优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把学生纳入课堂中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真正做到“熏”、“浸”之后的“刺”和“提”,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改革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强课程的人文性品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大特色是它的人文性,学生不仅在本专业可以学到关于汉语言文学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在本专业感受到强烈的人文关怀。这对于学生将来步入教师队伍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增强课程设置的人文性同时也是为了回应新课改和新热点,做到教学联系实际,当下小学和中学教学都提倡人文教育,对小学生、中学生实施人文关怀,给学生减压,所以,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人文性元素是对同学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社会对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二是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来说就是把学生纳入课堂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学生只要带“两只耳朵”去上课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先把要讲授的内容告诉同学,让同学们预习,然后在上课之前每个学生都要提一个问题,看看谁的问题最具有建设性。

2.提高实践能力

实践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高自己能力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不仅仅要通过理论性的课程汲取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通过实践课程掌握扎实的实践知识。作为一个教者,他必须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不懂得实践,就有“心中浪翻浪,口中不见波”的感觉,学得再好,不懂得教,也不是一个好老师。究竟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改变传统的实习方式势在必行。老一套的实践方式无非是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出去实习一个月,这种方式可能对某些同学有用,但是它只是给同学一个实践机会而已,并没有在观念上给学生们一个实践的转变,有很多同学并不能适应角色的转变,等到自己适应老师的角色之后实习已经完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关键是从观念上的角色定位,也就是说让学生一进大学就有老师的观念在他心中,在大学四年间,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学生的实习期间。这就相当于每个学生都有四年的工作经验。

二、文秘方向就业教育创新

文秘方向的学生就业方向要远远大于师范类的学生,记者、编辑、机关单位的文书等等都比较适合文秘方向的同学,但是近年来文秘专业毕业生表面上的供不应求和实际上的就业质量不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分析文秘专业学生就业趋势和就业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提高文秘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路径,为文秘专业的建设指出努力的方向。从文秘专业就业方向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工作的的共同点都写作。

小结: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专业技能强,适合市场发展的人才,闭门造车并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产学结合以成为现代教育办学的宗旨。高校就业教育与教育一样重要,汉语言为学专业不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加强就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当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教育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204~205.

汉语言专业篇5

一、影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问题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流失的个人因素

经调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流失存在个人因素。而个人因素中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年龄、地域情况、学历情况、工作时长情况及家庭现状等方面的内容。个人因素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流失问题上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可以被定义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流失的重点因素。下面就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流失问题的个人因素进行探讨。第一,年龄情况。年龄相对较小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更为倾向于流动性大,因为心中抱负远大,想要趁着年轻多闯、多拼,从而存在流动频繁,不能安于现状的状态。也因为其心未真正定下来,而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状态及需求较为安定,因此年轻人可能存在不能安分的状态。因此,年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流动性较大。第二,工作时长情况。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性要求高,因此工作时长较长的专业人才更能轻松掌握,并且拥有自己独有的工作状态及规划,来合理安排自身工作,并对其高校及自身岗位的忠诚度较高。而工作时长较短的专业人才,内心容易焦躁,因此流动的可能性增加。第三,家庭现状及地域情况。对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而言,地域问题较为重要,如果不是本地人,而在本地高校工作,那么其流动性较大。但如果在本地建立家庭,那么其工作流动基本趋于稳定。因此,家庭现状及地域情况,对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流失而言,也是一个较为关键的因素。

(二)高校的影响因素

1.管理理念存在偏差。

首先,高校在对汉语言专业人才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其管理理念存在偏差,不仅没有明确、全面的发展体系,而且因为其整体的教学环境趋于传统,缺乏创新精神,对年轻、工作时长较短的汉语言专业人才的重视度及认可度较低,这对该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忠诚度的建立极为不利,从而造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流动性加大。其次,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资金资助力度有待加大。但就目前的各高校的情况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资金供给相较于其他专业而言明显偏低。

2.薪酬体系存在不合理的情况,福利薪酬缺乏弹性。

对年轻教师来说,最主要的是要解决住房问题,但因为年轻教师刚出来工作,没有太多资金可以用来购房,单位的福利房又有年龄限制,必须在单位工作多少年才能享受福利房待遇。

3.培训体系不合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仅在入职时接受过培训,入职以后就很少有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训。因为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体系,如果不能适时进行一些专业培训,那么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将会出现懈怠状态,从而造成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流动性大等问题。因此,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的培训系统健全、培训状态加强等建议都需要重视。这样不能及时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某些弱点以及不适应岗位要求,没有针对其弱点进行培训,就可能会造成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在工作中容易焦躁,从而抗拒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并且,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不清晰。

二、高校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对福利的传统看法

福利制度的形象勾勒在高校的发展中日渐清晰,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福利的看法与认知仍旧停留在过去的传统观念中。如今的福利种类繁多,涉及的范围也更广阔,所以就更应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对福利的熟悉与了解。因为高校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福利的制定与设计中,都会结合当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高校组织文化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类别等相关信息。在这种程度上,制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福利制度就会更加适应高校专业人才之间的内部运作。如果能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福利认知,改变对过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福利制度的传统观念,那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在潜意识中改变,为高校的运营奠定扎实的组织基础。

(二)及时更新福利信息,增加对福利制度设置的发言权

高校受到运营成本的局限,不能像企业一般大打福利牌,来稳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脚步。更不可能扩大福利效益来加强高校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对高校来说,合适的福利比丰厚的福利更重要。只有循序渐进地提高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福利沟通,不断进行福利的微型上升,一来可以缓和高校成本有限的尴尬局面,二来可以让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更加充分地认识到福利的价值。

(三)开展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心态管理的具体做法

汉语言专业篇6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从高等院校的教育经验可知,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课程设置问题

这种问题主要是指,高校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提供的课程体系不够完整。某些高校在实践课程方面的设置较为薄弱,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某些高校的课程体系中缺乏人文类课程,进而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

2、汉语言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相对较低。这种问题主要是由高校所提供的教学课程无法激发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引发的。

3、制度观念问题

就制度而言,某些高校并未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而是利用与其他专业相同的制度进行管理。实际上,该专业学生在行为习惯、心理特征等方面与其他专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统一化制度的应用影响了该专业学生的最终培养质量。就观念方面而言,部分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够重视,相比之下,可能更加关注机械类、经济类等就业前景较为广阔的专业[1]。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这里提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由以下几种要素组成:

1、基于素质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综合课程体系

就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而言,具有应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实践类课程、体育艺术课程、人文素质课程、科学类课程、政治及教育课程[2]。综合课程体系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学生就业期间的市场竞争优势。

2、契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该专业教学方法的优化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合作学习法融入方面目前我国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大多属于独立行为。而就业过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因此,在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各大高校应该注重合作学习法的融入。2)学校既有资源利用率提升方面各大高校都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的类型大体包含以下几种:图书馆馆藏资源类型。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利用高校图书馆馆藏书籍的调查可知,学生较低的利用率主要是由图书更新不及时、借阅时间较短、续借操作复杂引发的。为了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竞争优势,高校可以利用学生频繁使用的微信软件,开发出一个微信公众平台,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借阅、归还、续借等操作。通过便捷使用体验的提供,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资源利用率的提升[3]。网络电子平台类型。从汉语言文学学生对该平台的使用情况调查可知,学生不愿意利用网络电子平台学习的主要原因是这种平台只能电脑上操作,且电脑的系统故障的概率较高。针对这种现象,高校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应该从能够提供海量电子资料的网络平台入手。

三、基于知识应用的实践体系

汉语言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应用型。当汉语言专业学生毕业之后,根据自身的爱好和学习倾向选择编辑、记者等岗位;第二,教师型。这种类型是指,汉语言专业学生从高等院校毕业之后,继续学习并考取教师资格证,进入教师行业;第三,研究型。当本科阶段完成后,不选择直接就业,而是继续考研学习[4]。从这几种类型可知,第一种与第二种类型都比较重视实践。因此,可以结合以下几种要素构建基于知识应用的实践体系:

1、课外活动要素

课外活动要素同时适用于应用型、研究型以及教师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这种要素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视野的拓展、所学知识知识的强化应用实现的。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可以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提供以下几种课外活动:1)古代文学作品鉴赏解读活动。文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忠实记录,文学作品更是是前人呕心沥血的思想精髓。在该活动中,可以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提供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李渔的《闲情偶寄》等书籍。这种活动除了可以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古代文学作品中某个段落或小故事的交流过程,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2)魏晋经典人物解读宣讲活动。与高校的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气质与我国古代文人的清高特性更加接近。而在众多文人中,魏晋的风流人物更加符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心理预期。在该活动中,高校教师可以将解读对象确定为我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卫玠。无论是看杀卫玠这个成语的内涵还是这个人物的生平,都能产生考察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作用[5]。2、频繁性定期专业见习要素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时间较短。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的,可以将传统的专业实习转化成频繁性定期专业见习模式:按照每学期两次的频率,定期巩固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

3、顶岗实习要素

这种要素发生在知识学习及专业实习之后。在这种情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能力。在企业的顶岗实习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够得到较为有效的训练。

四、结论

从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结果可知,该学生的就业率相对较低,工作中的问题解决能力相对较差。这种现象主要是由高校不合理培养模式的应用引发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用通过基于知识应用的实践体系、基于素质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综合课程体系、契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谭德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39-40+46.

[2]钱慧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02:140-142.

[3]王彩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76-78.

汉语言专业篇7

关键词:幼师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革新

1目前幼师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作为幼师学校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包含语言表达、阅读、书写等组成部分,存在专业理论知识、语言表达等教学目标。而当下幼师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通常过于重视教材理论内容的讲授,忽视对学生语言感受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的教学,这使得幼儿教育专业学生汉语言课程学习的效果较差。

1.1汉语言文学专业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我国幼儿师范院校所开展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主要以汉语言文学的“讲授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国内外文学作品的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只是根据教材大纲的要求,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进行组织与教学,缺乏明确的汉语言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并未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设置具有启发性、互动性的教学情境,也没有将学生放在课程教学的主体位置,来展开汉语言文学内容的组织与互动,所以其教学模式过于刻板与单调。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课程教学,没有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行业需求等,设置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目标,因此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的学习,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规划,所得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学习结果,无法满足社会应用型汉语言人才的培养需求。

1.2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幼师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大多是根据教材中语言情境、文学表达规范等,进行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缺乏汉语言创作、汉语言应用内容的涉及,这不仅造成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变得单调化、程式化,也对学生的文学感受力、创造力与表达能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内容组织来看,教师更注重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对学生汉语言文学表达能力、教学能力的培养。而在具体汉语言文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方面,教师仍旧以教材讲授的教学手段为主,缺少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网络教学设备的应用。所以过于单一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致使学生缺乏对汉语言内容的深入体会与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成效也较低。

1.3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不足

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的另一问题,则是该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性、应用性,更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当下学生在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学习中,通常秉持着“上所施下所效”的学习理念,对教师讲授的汉语言文学理论进行学习。但由于汉语言文学内容过于艰深,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对现代文学的部分进行详细讲授,而对涉及到古典文学的教学内容,则采取浅尝辄止、点到为止的教学方式,简要讲解其中包含的文学典故、思想感情。这种过于强调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教学,忽视汉语言文学内容实践,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培养的教育,使学生课程学习沦为机械的内容记忆,无法促进学生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教学能力的提高。

2幼师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策略

2.1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应用性的教学目标

幼师学校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主要场所,其所进行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就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课程学习状况,开展汉语言文学阅读、语言表达等内容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实践能力。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课程教学,教师不单单要依据汉语言文学教材的设置,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还要注重对学生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包括汉语言基础知识、文学作品赏析能力、创作能力、表达能力的教学。比如:对于不同学习阶段、学习需求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差异化的课程教学目标,低层次学生主要进行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而那些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学生,教师应进行课内、课外文学作品的讲解与剖析,使学生了解整个汉语言文化、语言教学流程,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2.2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及汉语言文学的启发式教学

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在汉语言文学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需求进行充分了解,这造成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产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也较差。基于此,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建构“启发式”的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探究、课堂互动交流中,与学生一道分析汉语言文学作品中的疑难问题、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到汉语言表达与实践中。例如:《现代主义文学》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启发学生展开现代主义文学的思考与探究。之后再针对“意识流小说”等体裁,向学生讲授现代主义文学的叙述方式,来深化学生对文学内容的理解。

2.3革新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汉语言文学教学课程的组织与开展,需要选取汉语言文学理论、语言表达等教学内容,革新汉语言文学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将教师教、学生学进行有效结合,转变“灌输式”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结果。第一,教师应针对幼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职业规划等,设置文学背景介绍、作品阅读、文学类型赏析等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汉语言文学课程的主要结构、知识脉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思维,从而保证学生在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学习中,既能够掌握基本的文学理论,又能够对自身的学习与实践状况做出反思。第二,幼师学校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设备,开发多元化的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情境、课堂讨论与互动、教学总结环节的设置,引导学生真正将文学语言学习,内化为文学创作能力、表达能力,并强化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语言表达与展示,进而实现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升。

汉语言专业篇8

关键词:汉语言;课程设置;对比研究

一、学校及汉语言专业基本情况

中国的三所大学(简称C1、C2、C3)分别位于北京、上海、浙江。三所学校都是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2009年中国大学排名中全部位列前三十名。其中C1的“汉语文化学院”是在其原“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和“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基础上建立的。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方面,C1已经有了近40年的经验。C2的对外汉语学院由原来人文学院对外汉语系、原国际中国文化学院和原对外汉语远程教学中心组建而成,是一所既培养中国学生,又培养外国留学生;既有课堂教学,又有网上教学;既是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又是国务院侨办华文教学基地的二级学院,并成为全国最大的HSK考点之一。C3的国际教育学院是该校专门负责招收和管理外国留学生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教学机构。C3从1979年起开始恢复对外招生,迄今已有两万余名外国留学生完成学业。

美国的三所大学(简称A1、A2、A3)全部位于2009年全美大学本科教育排名前五十名,汉语言专业分别隶属于三校的东亚语言文学系、东亚语言文化研究系、亚洲语言文化系。

二、课程设置简介

“第二语言教学的课程设置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分解教学内容的主要途径,任何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都有自己一套独立的课程设置。” 因此在总体层面上归纳出的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主要有:1语言课。语言课就是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门独立的课程。前者按课型又可细化分为综合课、专项技能课、专门目标课。2翻译课。其实翻译课也是一种语言课,但它的基本教学内容是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对译,有自己独立的系统,主要目的是培养翻译能力和翻译技巧,所以又不同于一般的语言课。3其他课程。其他课程包括语言知识课、文学课、其他文化知识课和有关的理论课。跟语言课和翻译课不同,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有关的知识而不是语言本身,教学方法都是着眼于知识的传授而不是技能的训练。

中国三所高校的汉语言专业专业课课程设置情况是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必修课数目远远大于选修课数目,必修课中语言知识课占了大半壁江山,其他课程数量不相上下,选修课可选范围较窄。

美国三所高校的汉语言专业专业课课程设置情况是必修课少,选修课多;选修课数目远远大于必修课数目,必修课与选修课中各类课程设置没有数量上的悬殊差异,选修课可选范围较广。

三、比较与分析

比较中美各三所高校的汉语言专业专业课的课程结构,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中美六所高校汉语言专业专业课都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二大板块。六所高校在课程设置和理念上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程设置的指导原则差异。虽然中美六校的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基本类似,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美三所高校的汉语言专业专业课开设的课程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相反更适合学生主体性及个性的发展,课程更具有个性适应性。相比之下,中国三所高校的汉语言专业专业课的课程缺少了对个体学习者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调整个课程体系的方向性和目的性。这是因为在中国,国家对留学生的汉语言专业有着统一的规格和要求,《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就是这种统一的体现,该大纲宏观指导着各学校的课程设置。同时《水平与等级大纲》也影响着各学校的课程设置,否则HSK指导这门课就不一定是必修课了。这些也体现了中美两国在教育理念和文化传统上的差异。

(2)选课差异。美国三所高校的汉语言专业专业课的课程非常广泛,但是必修科目不多,只是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方面的几门课程。而选修课程较多,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很大。课程上,更重视相关学科和新兴学科的设置,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增强对本专业的研究兴趣。这是基于美国历来的教育传统和丰富的教育资源的。中国三所高校的汉语言专业专业课必修科目很多,选修科目较少,这样确保了学生所选的课程不会偏离本专业方向,但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自主意识。另外,课程设置专业化较强,容易使学生知识面不够宽广。

(3)课程设置理念。美三所高校的汉语言专业专业课课程设置的理念是:强调学生个体学习和自我管理,培养有教养的人并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强调学生自主、自由选择,重视个人需要,强调主动学习。课程的内容较广泛,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各方面得到训练,而非把学生培养成生存工具。中国三所高校的的理念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汉语能力,具备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一定的专业理论和基本的人文知识。造就熟悉中国国情文化背景的应用汉语人才。

通过对以上六所高校的汉语言专业专业课课程设置的对比,可以看出美国三所高校的汉语言专业专业课课程设置有很多可借鉴之处,对于改进我国高校的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专业课课程设置具有参考价值。大到怎样把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汉语的特殊性结合起来设置课程,怎样充分发挥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的优势来设置课程,怎样协调语言课程和文化类课程的关系,小至到底应不应该单独开始汉字课程等等,都是我们应该深思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 刘珣(2000):《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北京.

[2] 李泉(2006):《对外汉语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研究》,商务印书馆,北京.

汉语言专业篇9

关键词:开放教育环境;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

一、开放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开放教育认识不足

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开放教育环境认识不足为主要限制性因素。首先,高校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深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理论知识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忽视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养。开放教育环境之下,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教师对开放性教育环境具有充分的认识,掌握开放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及教育需求。其次,高等院校学生对于开放学习环境的认识及掌握能力不足,尚未充分利用开放教育环境的资源优势及条件优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针对性有待提升。

2、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开放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式应不断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育教学环境,切实提高大学生汉语言文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及热情。现阶段,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中,教师对于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频率较低,教师的网络教育资源获取能力及电子教案的制作能力有待提升。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尚未转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未有效实现。

3、教育管理建设不足

开放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创新,应建立健全完善的教育管理模式。现阶段,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管理模式有待创新。首先,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的监督管理力度不足,教师的教育改革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教师的教学热情及主动性有待提高。其次,高等院校教师的奖励机制有待完善。建立健全高校汉语言专业教师的奖励机制,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实现开放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创新发展。

二、开放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之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较为固化,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素质的培养。开放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是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现阶段,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了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发展,大学生教育活动,逐渐重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开放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对于个性化及多元化的知识需求,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设,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人才。

2、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教育大众化不断深入发展,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是满足当代青年大学生自身全面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教育终身化及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高等院校毕业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是应对就业困难问题的主要方式及路径。开放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将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以及社会实践的机会,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创新能力,继而满足就业岗位对于学生能力的基本需求。

3、教育改革的必然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的普及化发展,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路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模式之后,是构建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满足学生成长发展,及社会就业岗位需求的重要基础。借助开放教育环境,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提升,为高等院校的教育现代化改革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开放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

1、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理念

开放教育环境下,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创新,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为教学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在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之下,应积极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教育理念的三个转变发展,即由一次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由封闭式的教育转变为开放式教育、由教师主体转向为学生主体。首先,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升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高等院校终身教育的重要目标。例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时,教师可借助网络在线平台开展教学,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意识及技巧。其次,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借助开放性的教学环境,转变传统封闭式的教学理念,实现教材内容与实践生活的有效结合。最后,开放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的信息内容进行收集及挖掘,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确保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及针对性。

2、丰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式

开放教育环境下,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模式,充分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与平台。首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例如,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技术等,切实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质量及效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及文学性,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将为学生营造出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通过视频、PPT、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开展古代诗歌、文言文教学活动时,通过播放具有古典艺术特色的歌曲,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情感,更好的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氛围之中。其次,开放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高校应构建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学习提供更加多样且便捷的学习路径,有效的打破时间及空间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限制。学生借助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选择汉语言文学知识内容,并能有效的进行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教师可在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客户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兴趣爱好,加深教师对于学生学习需求的了解程度。

3、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能力

开放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需要积极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创新能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及引导者,高等院校需要重视对于教师技术的培训,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及专业素养,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首先,高等院校应完善教师的培训机制,结合开放教育环境的特点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师的开放式教学能力。例如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及运用、开放式的教学理念等。其次,高等院校应建立健全教师的交流机制,与教育理念先进的国内、国际院校进行合作交流,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促使教师掌握国际化的教学事业及开放式的教学能力,实现开放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最后,高等院校教师应不断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及方式,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提高开放式教学的能力,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贡献力量。例如,计算机使用能力、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能力、社交软件使用能力等,确保教师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开放的教学资源与教学平台,营造轻松、有效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环境。

汉语言专业篇10

关键字 汉语言文学 应用型人才 培养建议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