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十篇

时间:2023-10-18 17:38:42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篇1

关键词:公共实训基地;职业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我国的职业技能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成立于2006年11月,是浙江省第一座由政府和学校双方合作建成的公共实训基地。基地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由绍兴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按共同出资建设。在绍兴市政府的关注推动下,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的职业技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这从某种意义上来阻碍的经济的发展。

一、绍兴市在职业技能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职业技能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行业分布欠均衡

从绍兴市职业技能人才行业的分布情况来看,各类职业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系统和机械制造系统,同时,从职业技能人才的结构分布情况来看也欠均衡,大部分的职业技能人才集中在传统产业、事业单位及高校,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短缺现象更为严重。

(二)企业员工难有培养与培训的保障,职业技能人才偏“老龄化”

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人才的培训不够重视,对专业技能人才规定的继续教育的时间更是难以保证,知识的更新缓慢。目前绍兴地区所需的职业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级职业技能人才十分紧缺,且普遍偏“老龄化”,已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近年来浙江工业职业就似乎学院与绍兴市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多种培养渠道,不断得到改善,但是目前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还较缺乏: 一是地方政府和部分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本身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投入力度十分有限;二是现已被认定的“双师型“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忙于一线教学,几乎没有在企业锻炼的机会。

二、加大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扶持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发展

(一)政府扶持,市场运营,措施到位

近几年来,基地紧密结合绍兴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根据绍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按照国家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全力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断满足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培训需要,从而更好地体现基地的公共性、公益性、先进性和示范性。

(二)多方互动,多途径、多形式推进各项培训工作的开展

多年来,基地本着公益性、公共性的原则,主动出击、积极协调,多途径、多形式推进各项培训工作的开展。

1.采用“超市式”、“模块化”培训新模式,继续开展高层次技能人才培训。公共实训基地为了解决学员学习和工作的矛盾,根据学员职业特点和企业生产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公共实训,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超市式”、模块化的培训模式。通过“超市式”培训的引入,大幅度的提高了学员的到课率,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得到了较好体现。

2.派教师下车间、送技术进企业,灵活开展企业员工技能素质提升培训。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步伐,加快职工技能水平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越来越重视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前期,我们主动与企业人事、培训等部门深入沟通与交流。培训期间,我们把培训教室放在企业、送培训教师进车间,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前提下,对企业员工进行不定时的技能提升培训。基地成立以来已经与海亮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陀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数家企业合作开展此类培训,培训效果明显。

3.开展暑期中职师资高技能培训班、研修班为广大中职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服务。开展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实训师资培训,提升实训教师的技能素质和教学水平是基地开拓技能培训新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基地承担了绍兴市中职师资数控加工技术、机修钳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维修工等职业工种的技能和再教育培训;同时,基地还承担了省内十余所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数控编程与加工等研修项目。

4.搭建优质技能竞技平台,提升社会、企业和学校技能人才队伍素质。基地拥有一大批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培训指导教师和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硬件设施。进行不同工种的竞赛培训和辅导,大大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为绍兴地区企业员工、职业院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打下坚实基础。从近几年的反馈信息来看,社会反响较大,具有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充分利用基地的硬件资源优势、专业师资优势和组织管理优势,积极承接省、市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5.与企业紧密合作,开展“双元制”成人学历教育,扎实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依托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优势,先后与新昌轴承行业协会、卧龙控股集团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开设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技术应用、数控技术、染整技术等专业,开展中长期高技能人才培训。“双元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结合岗位要求,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设置培训模块,双方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同时,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基地定期召开咨询会议,与有关领导、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沟通、咨询、论证、完善培训计划,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实施,得到企业领导和学员的好评。

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关乎绍兴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大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扬争优创先、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为开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为实现绍兴市乃至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事业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孔宝根.绍兴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绍兴职业技术学院,2011.

[2]蔡晨.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改革与研究[J].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分院,2008.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篇2

技能人才是公司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生产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力量,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技能人才,稳步提升公司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的重要举措。

切实加强技能队伍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在公司发展中的重要性

目前,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的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技能人才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与公司战略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大力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针对公司发展实际需要,健全和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突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师带徒、讲师团的宣讲作用,充分发挥培训中心的基地作用,积极开展联合培训,加强与国内电力培训中心的合作,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步伐。建立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结合公司战略发展和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以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管理模式的引进、消化、吸收,加大对包括农电工在内的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最大限度培养合格的技能人员。

以企业为主体,开辟技能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结合电力行业生产、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技能人才队伍现状,应做好需求预测分析和培养规划,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劳动单元标准,提出技能人才合理配置标准,指导各单位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增强各单位对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各生产单位培养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各单位应结合生产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需要制定技能人才培养规划,并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企业应依法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加强上岗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技能人才。鼓励企业推行师带徒制度,通过技术交流等活动促进技能人才成长。鼓励企业依托车间班组,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岗位培训、技术比赛等形式,促进职工在岗位实践中成才。鼓励企业结合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项目引进,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公司将技能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作为对企业业绩考核的内容之一,积极推动和引导各生产单位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支持和鼓励职工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广大职工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钻研岗位技能,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运用新技术创造新财富的能力。职工经单位同意参加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用人单位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参加培训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和激励政策。

切实加强培训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专业培训证书管理制度。对于申报中级工鉴定的人员,要求至少一次本专业培训经历;申报高级工鉴定的人员,要求至少二次本专业培训经历;申报技师鉴定的人员,要求至少三次本专业培训经历。

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依托培训中心的资源,充分发挥培训中心基地的作用,建设示范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根据企业发展对培训中心的要求,建立布局合理、技能含量高、服务公司、面向行业提供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

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

健全和完善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大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严格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一步突破年限、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要结合生产和服务岗位要求,强化标准,健全程序,严格考核。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业绩考核内容和评价方式。

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逐步完善行业技能人才评价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的实施办法。探索开展高技能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确保新员工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活动。依托自治区工会专业技能竞赛,公司已在2013年开展“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提升技能人员的素质,并为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创造条件。

建立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和表彰激励机制,做好高技能人才基础工作

健全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深入推行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充分发挥技师、高级技师在技能岗位的关键作用,以及在解决技术难题、实施精品工程项目和带徒传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在进行重大生产决策、组织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时,要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带头人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研究探索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根据公司发展和经营情况,完善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办法,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实行特殊奖励。对高技能人才在聘任、薪酬、福利、带薪休假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放宽技能人才评价的年限,鼓励突出能力和业绩的评价方式。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篇3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评价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6-0003-02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来实现,因此,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也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过程。当今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都十分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大学作为“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她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因而大学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战略性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并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能否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又是一种综合性人才,他们不仅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技智能、科学人文修养、个性心理以及健康的身体等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进一步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强有力保障机制,从而从制度上保障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加快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1. 人才培养观念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表面上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而实际上则是理念和体制机制的问题,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各级各类教育和不同层次的学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高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有力的保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阶段。中小学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启蒙和基础性作用。只有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层次的教育相互衔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会取得实效。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层次结构定位不够准确,存在盲目升格现象,办学模式趋同,缺乏个性;高等学校隶属关系单一,专业设置重复;人才培养口径过窄,学科壁垒依然存在等问题,影响了高校的办学质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部分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准、培养目标不明;或者是有明确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但因体制机制的问题,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 人才培养模式抑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教育活动的顶层设计和规划蓝图。

目前,我国高校的培养模式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过于注重具体的环节和内容,缺乏对学生主体作用、角色的深入研究,也没有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取舍也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导致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是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教学内容的灌输,缺乏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易导致学科的分类割裂知识的广泛联系,造成学生认识的僵化和局限,妨碍学生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的协调发展。三是重师道不重平等。我国尊师重道的传统导致学生不敢质疑、不敢评判,使得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乐于接受现状,最终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3. 人才评价制度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人才评价实际上就是对人才的素质、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进行的一种价值性衡量过程。人才评价具有了解人才、选拔人才、配置人才的功能,人才评价的标准是人才培养的指向标和导航仪。

目前,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专门知识或专业技能,高校采取的主要评价方式是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弊端:一是考试方法单一,一般由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两部分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过大,且以笔试为主;平时考核以学习态度为主,易流于形式。这种考核方式不能达到全面考核学生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二是教考不分离,大多数课程考试试卷由授课教师命题,易造成师生主观发挥余地不足等问题,也不能客观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三是部分学生不能诚信应考,利用各种手段作弊,反映出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使得考试的评价功能不能很好发挥,也影响了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

三、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的思考

作为办在地方的省属医学院校,学校肩负着为我国中西部培养合格的医务工作者的重任,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的尝试。

1.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为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适应国际国内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确立科学人才观指导思想,我校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认真领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为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人人成长、人人成才,尊重学生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培养全面、综合发展而又学有所长的人才,学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课程的整合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在教学活动中,努力践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的“尊师”思想,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评判,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体制机制的建设上,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促进课程融合,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并建立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心予以保障,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品格。

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创新”,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学校积极开展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一是整合资源组建自主学习中心。将学校现有的多类教学资源予以整合,组建师生自主学习中心,全面应用于师生开展各专业各课程的数字化网络自主学习。二是实现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教学资源效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验、科研创新的空间和时间,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三是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激励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开设探索性实验,加强学生探索性思维的培养。成立大学生科研小组,严格训练学生科研能力。每个学生科研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申报校内外的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鼓励学生全程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要求每个学生科研小组在统计源或统计源以上期刊发表科研论文一至两篇或参与完成一项科研项目。

3.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为确保人才培养各环节落实到位,学校主要采取如下改革措施:一是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遵从大学生心理素质特点和学习的规律,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二是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以社会需要为依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原则,以医学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为标准,采取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方式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注重课程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加强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与相互衔接。三是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在课程教学中积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式、案(病)例式等教学方法,注重模拟技术、虚拟技术、网络技术与标准化病人等现代教育技术的综合应用,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和创新意识。四是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水平为中心,以传统临床实践、模拟医学教育为手段,达到医德医风高尚、理论基础扎实、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新时期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为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学校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是实施“优秀学术青年骨干支持工程”和“学术创新团队扶持工程”。培养、选拔一支稳定的“教学――科研双强型”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二是实施“教学名师培育工程”和“优秀教学团队扶持工程”。以课程改革为依托,以不同的教学模块组成教学团队,以团队的形式负责相应教学模块的课程规划、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及年青教师的培养。三是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使教师树立合同观念和绩效观念,增强广大教师的职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履行岗位职责的意识。四是进一步深化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发挥考核对师资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高薪聘用优秀拔尖人才,实现一流人才出一流业绩享一流报酬,采取非常措施,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拔尖人才。

5. 改革人才评价制度

学校积极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确立人才评价标准,积极推进考核方式的改革:一是形成性评价改革。加大形成性评价改革力度,加强课堂提问、PBL表现、课外作业、读书报告或小测验等在评价中的作用,加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力度,形成多元化的教学全过程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由以往占评价比例的10%~15%,增加至占评价比例的30%~50%。二是终结性评价改革。减少每门课程结业考试所占的比例,从原来85%~90%降至50%~70%;同时在考试命题中引入典型案例,加大对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三是临床技能考核改革。增加技能考核中的 OSCE考站,在实习技能考核和临床核心课程的形成性评价中,引入 OSCE。四是职业态度考核改革。完善对职业态度的考核,增加新的典型案例和临床情境设计。

参考文献: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篇4

关键词:创业带就业视角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16-02

高校应该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以生态化教育为主要教学理论基础,以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主要教学突破口,不断探索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一个理念、一个目标、两个改革、六大措施”为主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与理念

(一)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目标

高校坚持生态化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为主,鼓励多种途径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应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提高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把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作为教学最终目标,不断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出适合高校自身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理念

高校“生态化教育”人才培养教学理念,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生态化教育理念把高校和社会相结合,重视学生身心全方面发展,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目标和培养设计,利用高校与社会资源进行教学。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教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要教学中心,确定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学方式上,应该提倡实践与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在探索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教材应该贴近现实生活,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方式上的因人而异。

二、人才培养模式两个改革

(一)加强高校学分制改革

高校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应该加强学生学分制改革。首先,高校应该适当调整学分和课时之间的联系,减少不必要的必修课程,保证课程的数量和质量。课程设计上增加相应的选修课,对毕业的学分要求适当地进行调整。另外,高校应该实施选课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进行跨专业、跨年级选课,甚至可以对授课教师进行选择。

(二)优化教学课程结构改革

高校的课程结构应该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加强教学实践的重要性,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水平。高校将主要课程分为两大类,分别为通识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高校应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进行课程分类,同一类别的选修课程必须保持一致;同一大类的专业必修课程也应该保持一致,高校应该加强对专业课程的精简和浓缩,保证专业课程的质量和数量。最后,课程结构中应该加入实践教学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高校每个专业都应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或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在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团结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发展空间。

三、人才培养模式六大措施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充分实现以生态化教育为主要基本理念,以产学研教育合作为主要突破口,不断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高校应该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六大方面的改革,六大基本改革措施包括: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重视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大高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加强对人才培养团队与创新创业培养基地建设、完善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制度等。具体措施如下:

(一)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高校应该加强对生态性创业型学校的建设,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办学主要特色,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加强与区域内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为基准,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该加强把高校发展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相结合,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道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创业就业的竞争力。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应该加强高校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培养,大力建设创新型的高校。

(二)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为加强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高校应该具备科学的工作思路,研究出一套适合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包括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业活动,深化学生课程改革,加强高校师资力量的建设,各个专业开展相对应的创新创业体验式教学课程,保证课程质量与选课制度符合高校学生的需要。最后,高校还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调动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积极性,以教师的创新创业相关教育,带动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机制的运行。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应该以学生为教学培养的主体,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校应该给予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教师、教学教育时间上的选择权,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为学生安排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高校应该改变学校传统选课制度,把公选课程改为选修课程,把专业课以及非专业课模板课纳入选修课范畴之内,提高选修课程的总体质量。同时,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上,以W生为教学主体地位。教学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四)加大高校实训基地建设

高校应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推进高校和企业间的相互连接。高校实训基地能够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创业实践能力,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主要环节。实训基地建设是高校进行产学研教育的基础,高校应该加强学校与校外的结合,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地进行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接,创建高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实训基地。

(五)建设人才培养团队与创新创业培养基地

高校应该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团队的建设,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建立团队合作的教育机制,加强学校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创新,加强学校科研成果的研发,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实现无限的教学价值。另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相关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六)完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制度

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下应该加大评价制度的改革,以学分制代替传统的考试制度,学生可以通过科研项目比赛、、获奖证书、参加校内活动等替换学分。高校学分制的能力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创业带就业视角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明确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目标,紧抓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突出了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学的革新,加强了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对于高校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不断完善与改革原有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存在的弊端,积极推进科研合作教育,完善学生学业能力评价制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扩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构建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经过不断实践与完善,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推向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篇5

[关键词]三本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

高校的类型不同,其职能也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其培养目标有所不同。相对于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的一本、二本高校,我们往往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型高校称之为应用教学型高校,三本院校就属于这类高校。这类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本院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面临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师资水平相对较弱、学生素质相对较低、课程体系相对较旧等主要障碍因素。三本院校应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这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三本院校要从时代要求出发,大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大力推进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建立激励创新机制,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创新培养模式

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三本院校首先要抓好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各院(系)要围绕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尽快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落到实处。学校要为各院(系)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并加强对院(系)方案修订的指导与检查。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的改革,三本院校应做到:

1.科学设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根据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人才市场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要求,努力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要将关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的一些培养要求明确体现在培养目标与规格中。

2.精心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积极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形式,把课程体系创建成四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平台、实践平台。要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加强通识课程与学科基础课程教学,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宽广、厚实的知识基础;按照“削枝强干”、“少而精”的要求设置专业主干课程,突出专业内核,凝练专业特色;要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保证务实践环节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文科类不低于20%、工科类不低于30%。

3.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发展学生创新素质。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一是对课程总学分、学时进行适当控制,原则上,文科类专业总学分控制在160学分左右、理工科类专业总学分控制在180学分左右;二是提高选修课学分比例,各专业的选修课学分比例最好不低于15%。要适当开设一些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素质的课程,如《创造学》、《创新思维训练》等。要增设创新学分,并要求每个毕业生毕业前要获得一定数量的创新学分。

4.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鼓励各院(系)学会摸着石头过河,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改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机械类、电气信息类、材料类等专业打通公共基础与学科基础课程,试行按大类培养人才。为加强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条件的院(系),要允许学生在本院(系)范围内选择辅修专业,开展主辅修制人才培养改革。

二、大力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必须依靠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来保障。三本院校要对现行的一些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大胆改革,使其更加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1.实行学年制的三本院校要认真筹划完全学分制的推行工作,逐步创造条件向完全学分制过渡。要组织有关人员到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高校学习取经,对学分制改革问题进行研讨,弄清楚要实施完全学分制需要具备哪些保障条件和配套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创造条件过渡到完全学分制。

2.当前,要不断改进学生选课制度。首先要认真落实选修课的选课制度,切实保障学生选课的自。各专业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尽快做到能够开足开齐教学计划内规定的选修课程,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选择余地;要加强对选修课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对学生的选课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业方向、就业意向等合理选择课程。

3.改进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将教师的工作量分为教学工作量与教师工作量两部分,降低对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要求,增加对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工作量要求,进一步激发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改进学生升留级制度、考试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

三、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各专业都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环节的极其重要性。要成立校级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和监督。

1.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实验教学大纲,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论证,要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组织相关专业的人员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进行认定。

2.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实验室(包括各类中心、基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组织人员尽快研究制定实验室开放的方案、办法、措施,落实好指导教师。统筹规划实验室开放时间,鼓励实验室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对学生开放。

3.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1)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一是加大大学生实践训练项目立项的力度,二是鼓励高年级的学生直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校级科研项目立项中,要求每个项目要吸收2―3个学生参与。(2)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引导、支持学生开展各类科技文化、学科竞赛活动。一是积极组织好各类省部级以上科技、文化、学科竞赛活动;二是在校内每年定期举办全校性的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各院(系)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学科竞赛活动。

四、积极推进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

1.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首先要认真推进研究性教学。要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作研究性教学的专题报告,组织各教研室加强对研究性教学的研讨,鼓励教师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研究总结出不同的教学方法。要通过开展优课评比与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将优秀的教学方法在学校进行宣传和推广。组织优秀青年授课教师评选活动,要求在授课中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杜绝“填鸭式”的教学现象。

2.推进考试办法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导向,根据课程类型、性质,实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带有工程设计性质的课程,可以通过结合工程实际的设计性题目,考核学生运用基本原理、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对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可以结合上机考试考核学生运用计算机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经管类等课程,可以结合课程论文的形式考核;对于艺术类或操作类的课程,可以结合作品设计进行考核。总之,要减少闭卷笔试的单一考核方式,灵活采取多种有效的检查考核方式,真正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供。

五、大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

(一)学校整体环境要为培养创新精神“壮胆”

三本院校要努力建设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仅就学生工作而言,目前,不论是学生思想教育还是学生事务管理,人们不愿做“自选动作”,究其原因,一方面,格式统一而与集体、个人利益攸关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新”的积极性,虽然我们一些教学型高校在学生工作考评也设立了创新分值,但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不敢创新,害怕失败,担心被人讥笑也是重要原因。这种情况在学生中同样存在。所以,要大力鼓励尝试,宽容失败者,如同深圳那样,“允许改革失败,不允许不改革”,假以时日,会激活师生创新的积极性。

(二)校园文化活动要为培养创新精神“搭台”

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要向“重创意、重实践、重个性、重科技”。积极参与和举办“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发现人才,检验能力,引领风气。此外,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的指导和服务,培养创新创业典型。

(三)心理健康教育要为培养创新精神“护航”

创新人才有特定的心理素质要求。目前一些三本院校的学生创新意识不强,与心理因素有关。他们是第三批次录取的学生,与提前录取和第一、二批次录取的研究型、教学研究型高校学生相比意志不够坚强,情绪不稳定,自控力、自信心不强,这些都不利于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要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勇气方面下足功夫,通过能力测试和团队训练、个别辅导等方式提升学生创新的自信心。杨振宁曾指出:“中国教育从大原则开始,培养的学生胆子小,没有发明创造,太重视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国的学生知识太多,能力太少,与美国学生相比, 中国的学生顺从权威,美国的学生挑战权威。”这对我们培养创新人才应该有所启发。

(四)建立有利于创新者脱颖而出的评价制度

目前,大部分三本院校还是采取以考试成绩论优劣的学生评价制度,这对于维护教学秩序、形成学习风气起到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确立,有关高校应对上述制度加以修补和完善。建立和完善“创新”学分制度,将创新学分以适当权重计入综合测评,以综合测评排名取代成绩排名,决定评先、推优、聘干、入党,有助于激励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创造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其心协力。但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历史使命,三本院校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质量具体体现。三本院校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想掌握主动、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1).

[2][7]袁爱玲.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1999,(05).

[3]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构建与论证》[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期.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篇6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趋势。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的时代,要求人们不断地培育和开发出高创造力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是国家后备的高级人才,他们肩负着时代的重托,其知识和能力能否跟上时代迅猛发展的步伐,能否以优良的素质来应对当前全新的挑战,已成为我国高校新时期教育工作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力量,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一个需要。 

一、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根据创新的含义,“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创造性体现在人才身上,表现为人的一种特质和与众不同之处。创新人才就是指在科学、技术创新和创造性应用方面,做出比较大贡献的人才,当然也包括在管理、文化创新等方面做出比较大贡献的人才。 

对于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品格,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科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做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创新型人才应该六个方面具备的素质和品格。第一,要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技事业,德才兼备。第二,要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要有严谨的科学思维的能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进行研究。第四,具有扎实的专业的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准确地把握科技发展的创新方向。第五,强烈的团结协作的精神。第六,具有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淡泊名利,志向高远,不谓艰难,勇攀高峰。这六点要求明确了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和方向,明确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现今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到2020年要使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今后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报告在论述建设创新型国家时指出:“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意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党的十七大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强调,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时代新课题。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虽然高等院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效果和成绩已开始初步显现。尤其是一批名牌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已走在高等院校的前列,充分发挥了其示范带头作用,但是大多数高等院校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观念上还没有完全到位,创新教育体系还没有完整形成,创新型教师团队也没有完全形成,充足的资金投入还有很大的差距,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使培养教育仍未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 

三、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综观高等学校近年的发展,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认识还不到位,总体发展水平不够高,进展得较为缓慢,真正在实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学校较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整体体制创新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创新,招生考试制度创新和教学科研体制的创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进展,但是传统观念和一些旧有的模式还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以致高等教育仍然部分延袭已有的的招生模式,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推动也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没有对创新的教育体制给予足够的保证和推动。 

2.高等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性进展较为迟缓 

当前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改革创新的力度不足,不能深刻反映科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科学研究方法和求实创新精神方面均没有形成体系,成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方面也同样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制约,以教师、教室、教材和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仍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占统治的地位,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能较好地结合。 

>

3.高校教师队伍创新能力薄弱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主体因素,自始至终贯穿于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之中。要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使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要求开展教学。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的素质虽然在不断地增强,但新进的高学历者大多缺乏教育经验,使得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4.高校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实施创新教育、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高校来说是一项艰巨而又系统的工程,创新教育必须坚持“探索实践第一”的基本原则,因此在更新旧有的教学及实验设备、师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及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的升级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去实施完成。当前,政府对高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划拨严重不足,大多数高校自身这的投入也远远不够已成为制约高校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发展瓶颈。 

四、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速度,因此,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1.转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大学教育体制、教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是进一步转换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教育理念,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精心育人”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对落后于时代要求的体制与机制问题进行革新,切实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化发展融入到高校的各项工作中去。树立适应时代创新精神的创新教育理念,在高校的整个教育领域进行弃旧立新的创造性革命,对于一些落后于时展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同时,把重塑大学的创新型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作为当前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实现的头等的重要事情来做,一旦观念转变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自然就会被放到高校办学的重要位置。 

2.加快高校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转变了教育观念后,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推动切实可行的教育体制的创新。要加快高校的体制创新,去健全和完善原有的体制,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组织保证。完善高校的体制创新,首先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建立和完善学校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软硬实力;其次是办学体制的创新,在办学格局上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上,在多种办学层面的融合等问题上加大创新的力度;第三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高校应组织一定的人力和物力逐步的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坚持书本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创造性的能力,培养出许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此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创新工程,需要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比如现有的招生考试制度,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管理制度、各类考核奖惩制度;对在校大学生的各项管理规定等,都应该围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加快创新,改革和完善,为人才的培养创造科学的良好的氛围。 

3.采取措施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要着力建设“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积极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高校要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其知识和科研水平。为了带动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目前一些高校在加强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时,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对青年教师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给予具体的指导,不断提高其教学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参加过企业新产品研发和科研院所研究经历的比例,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从企业和科研院所引进人才,适当适量地改变现有教师队伍的成分;二是有计划地安排或引导现有的高校教师深入到企业、科研院所去进行产品研发和科研实践活动,可采取阶段性实践,甚至挂职的方式去参与。另外,欢迎或鼓励以兼职的形式使企业和科研院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人员到高校从事教学和实践活动。 

除了建立健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机制,还要制定高校教师创新素质的基本标准,制定围绕创新教学环节,把科研和实践引入到教学的考核措施,考核措施都必须落到实处,才能使教师的创新素质得到逐步的提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造就出一批知识渊博、人格魅力突出、能让学生终身铭记的学术大师和教学名师。 

4.增加教育投入,为培养创新型人

才提供经费保障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篇7

关键词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

普陀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汇聚处,位于我国南北海运航线和长江航线的“T”字型交汇点上,区位优势明显,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十一五”时期,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杭州湾大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建成,临港工业将得到更快的发展,技能人才将更加紧缺。为此,我们对普陀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问题进行了调研探讨,以推动全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普陀培养和发展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现实意义

(一)临港工业兴起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据统计显示,“十五”期间,我区工业经济高速发展,2005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0.9亿元,以船舶修造、水产品加工、海洋生化、机械加工为主要产业的临港工业更是发展迅猛,临港工业实现产值91.32亿元,占82.3%。至“十五”期末,以船舶修造、水产加工和新兴的石化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企业已增至330家,从业人员达到15622人。“十一五”时期,我区将抓住国际海洋产业兴起和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线,着力建设“五大基地”,形成普陀特色的新型海洋产业体系,推进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可以预测,未来五年内,我区临港工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将呈现更加强劲的势头,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已迫在眉睫。

(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智力保证

“十一五”时期,我区将重点发展船舶修造、临港石化、能源、物资储运等临港产业,以内外互动、产业链延伸、空间整合与环境保护等为重点,力争建成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船舶修理基地、全国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以临港大型石化项目为主攻方向,建设深水岸线为依托的岛屿型石化产业基地;以推进结构优化、技术支撑、空间整合为重点,主攻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力争建成全国一流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要实现以上目标,迫切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尤其是要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培养大量复合型的技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工业水平,提高产品的创新性,走高附加值、高利润的道路,为促进我区临港工业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技能人才是临港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与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人才主体。“十一五”时期,我区将大力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临港工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仅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还需要一大批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的技能人才。如果技能人才紧缺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必然影响到其他各类人才作用的发挥。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发展,使一批富有实践经验和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脱颖而出,不仅能解决临港工业发展之需,也有利于营造重知识、重技能、重技术、重创造和“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利于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深化人力资源开发,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

(四)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十一五”时期,临港工业将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临港工业的发展必将为广大渔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平台。以船舶修造业为例,至“十五”期末,我区共有船舶修造企业67家,修船坞容量达到100万吨,从业人员为3749人。“十一五”期间,我区船舶工业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修船坞容量将达到200万吨,预计从业人员将突破万人,届时,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成倍激增,如此大的用工数量全靠外地引进根本不现实。因此,培养发展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具有美好的就业前景。另外,根据舟山市“3X3”产业发展重点规划,我区临港重化工项目在今后几年将有新的突破,临港重化工业将成为企业用工的新亮点。

二、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十五”时期,我区加大了对各类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亟待引起重视和解决。

(一)缺乏培养发展规划,所需技能人才总量不足

“十五”期间,我区对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缺乏总体性规划,培养发展目标、重点和渠道不明确,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缺少系统性和针对性,培养层次不高,数量严重不足。调查显示,根据我区临港工业产业发展,现所需技能人才约7000人左右,而目前我区共有临港工业技能人才1095名,其中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的88人,占8.0%;中级工133人,占12.1%;初级工327人,占29.9%;三者之比为16:24:60,有从业资格的547人,占50.0%,供求严重不足,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提高竞争力、加速产业升级和推动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得不到全社会的重视,职业教育培训渠道没有拓展到全社会,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后,培训的功能弱化,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职工培训责任主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致使技能人才培养缓慢,难以适应临港工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狭窄,所需技能人才结构失衡

“十五”期间,我区承担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主要是沈家门中学、普陀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沈家门中学机械分校和普陀水产技校,专业设置以旅游、宾馆服务、机械加工、烹饪、计算机、轮机、船舶驾驶等专业为主,涉及临港工业产业的专业不多,招生人数较少。从我区临港工业产业的发展态势分析,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紧缺还表现为结构上的矛盾,调查显示,技能人才结构呈明显的“金字塔型”,高技能人才稀缺,初级技工和从业资格人员居多,层次结构不尽合理。1095人中,419人分布在水产加工行业,占38.3%;487人分布在船舶修造行业,占44.5%;161人分布在机械制造行业,占14.7%;28人分布在石化行业,占2.5%;80%以上的技能人才集中在水产加工和船舶修造行业,行业分布不均衡。究其原因是技能人才专业性较强,转变工种甚至转行的成本和危险性都比较大,难以在短期内向新兴产业有效转移,加之技能人才培养周期长,职业学校又各自为政,规模较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存在着与产业发展相脱节的现象,社会化培训机构较少,企业自主培训能力不强等,使技能人才储备不足,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有效供给。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技能人才培养经费不足

“十五”时期,我区对于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缺乏政策上的支持,《职业教育法》规定应投入的教育经费,没有落实到位,职业技术教育奖学金、技师培养财政补贴、高技能人才津贴等激励措施缺少,法规落实和政策引导鼓励做得不够。虽然个别企业的个别岗位给高技能人才提供了较高待遇,但从总体上看,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偏低,就业环境、劳资关系、社会保障等用工制度上没有获得与专业技术人才同等的待遇。在投入体制方面,政府对于临港技能人才的培养未能纳入财政预算,投入机制未形成制度化,没有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培养的投资主导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政府培训经费投入累计近400万元,企业投资近50万元。由于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陈旧,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尽人意。

(四)管理体制不够规范,技能人才培训所需师资薄弱

目前,我区职业教育和培训管理体制还没完全理顺,教育、劳动保障、安全管理等有关部门职能交叉,重复管理、多头培训等现象依然存在,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缺乏统筹、有序的管理。由于社会和政府从思想认识、资金投入以及政策待遇等方面,不同程度对职业教育和培训存在着忽视,因此,我区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要落后于基础教育、成人教育等其他各类教育。调查显示,四所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教师较少,约占教职工的69.0%,特别是从事临港工业教学的专业教师更少,约占专业教师的23.8%,因师资力量薄弱、教研教改滞后和实践场地等因素影响,石化加工等与临港工业技能教育相关的专业缺乏设置条件,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明显滞后于临港工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三、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随着“人才强区”战略的实施,“五大基地”建设的推进,临港工业的大发展,我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将面临大好机遇。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根据中央和省市进一步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精神,并结合我区实际,对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总体思路和政策作如下调整和创新。

(一)总体思路调整

“十一五”时期,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的总体思路,应从目前的相关部门各自为政调整为由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综合统筹,发挥政府的综合协调优势;在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上,建立以政府出资为主导,并承担主要责任,指导企业、民间投资共同开展技能培训的多元化格局。一是发展战略重点:在发展战略上,政府应把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作为全区技能人才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予以优先考虑,纳入全区人才资源发展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重点强化船舶修造、石化加工、机械制造、水产品精深加工等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二是基本工作思路:坚持以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按照党管人才要求,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区职教中心和企业为主体、社会培训为补充的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新机制,以扩大总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为目标,大力促进临港工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区临港工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战略目标选择

“十一五”时期,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目标是:建立适应就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建设海洋经济强区及临港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的职业培训新体制;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统筹、行业指导、职校和企业组织培训的运行机制;创建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新体系,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技能培训,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格局。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的主要指标:至2010年,临港工业技能人才总量发展到3200人,年递增24.7%,高、中、初级工三者之比达到20:40:40,技能人才队伍总量和结构基本满足临港工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制订培养发展规划

要加强对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组织领导,把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列入区属有关职能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引导临港工业企业建立健全培训组织机构,落实专(兼)职人员,负责对企业职工的业务培训,并制定有关职工培训教育的考核制度和办法。同时,要根据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总体思路调整及战略目标选择,研究制订全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的五年规划,明确培养发展目标、培养发展重点和培养发展途径。鼓励指导临港工业企业根据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五年规划,结合本企业实际,相应地制订技能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提出相应的培养措施,切实提高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计划性和针对性。

(二)创新激励制度和措施,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设立区职业技术教育奖学金和就读职高学生助学金,并逐步提高奖学金和助学金额度,提高素质相对较好的学生到职校就读的吸引力。建立技师培养财政补贴、高技能人才津贴、首席技师评选等制度,鼓励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积极改进技能考评制度,逐步形成以能力为导向、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放宽技能考核鉴定中的年龄、工龄等条件限制,适当降低鉴定费用,鼓励现有技能人才技能的再提高、再发展;将技能人才的薪酬与岗位、等级证书挂钩,逐步建立以岗定薪、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薪酬机制,以制度创新及政策激励引导和促进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

(三)整合开发职教资源,提高教学实训质量

去年11月,我区在四所职校合并基础上成立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基本实现了区内职教资源的整合,为丰富专业设置、提升培养层次创造了条件。“十一五”期间,必须继续加强对职教资源的开发和优化组合,大力引进培训技能人才所需的师资人才,拓展培训专业和内容,以区职教中心为主阵地,以市内外高等院校、各级成校、民间培训机构、企业为依托,大规模开展各类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训,扩大技能人才总量。继续坚持校企联合和产教结合的办学思路,建立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满足技能人才实践培训需要。鼓励职校和企业以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大比武、名师带徒、外出参观、参与技改等为载体的培训方式创新,切实提高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益。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篇8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4号),紧密配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的全面实施,切实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为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现就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1.总体要求。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多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协调招生、培养、就业、使用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基本原则。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要坚持统筹规划,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积极扩大培养规模,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切实解决国家重点领域的人才紧缺问题,着眼长远需要,研究建立和健全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3.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当前要优先支持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地质、矿业、石油天然气、核工业、软件、微电子、动漫、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公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以及新兴产业的紧缺人才培养。

二、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任务

4.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根据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努力扩大紧缺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为产业部门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5.加快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的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鼓励高等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联合建设重点领域学科和专业,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实行“订单式”培养。聘请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工科在校学生要到企业去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时间不少于6个月。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邀请企业专家兼课,派教师到企业学习。高等学校在开展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培养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转专业培养、工程硕士培养等多种形式加快培养紧缺人才。

6.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跨国公司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探索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家紧缺人才的有效途径。由国家留学基金支持,优先选派国家紧缺专业的学生到国外大学或企业学习。大力引进国家紧缺专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提高国内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吸引国外优秀专家学者来华授课或共同开展研究。研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7.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国家重点领域建设需求的大批高素质人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增强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行业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8.充分发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国家最需要紧缺的专业、毕业后主动到艰苦行业和基层单位就业。在分配国家奖助学金名额时,对于以农林水气地矿油核等国家需要的特殊学科专业为主的高等学校予以适当倾斜。高等学校在开展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评审工作中,要对农林水气地矿油核等国家需要的特殊学科专业学生予以适当倾斜。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生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自愿到艰苦地区基层单位从事第一线工作且服务达到一定年限的,国家实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9.加强国家重点领域学科和专业建设。加大重点领域学科和专业建设经费的投入,在“985工程”、“211工程”、“质量工程”、“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及相关专项建设中,要向国家重点领域的学科和专业倾斜,给予重点支持,为紧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要积极参与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

10.行业主管部门要与教育部共同制订本行业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方案,并纳入本行业的发展规划,给予专门支持。要推动所属行业企业建立规范有效的人才激励和使用机制,为紧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吸引和稳定紧缺人才。要定期组织调查了解本行业国家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状况,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使用情况和评价意见。

11.企业要积极参与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国家鼓励企业出资支持重点领域学科和专业建设、设立奖学金或助学金。对于企业或个人支持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各项经费,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进行捐赠的,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39号)的规定,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国家鼓励企业积极接受高校学生实习,企业支付给在本企业实习学生的报酬,可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42号)的规定,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企业应为高校学生实习提供便利条件,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指导。

12.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要积极开展紧缺人才继续教育。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本行业国家重点领域的紧缺人才继续教育,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应作为考核评价和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对承担继续教育任务的高等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给予必要支持。国家鼓励企业联合高等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的继续教育,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教育和培训经费,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相关领域紧缺人才的继续教育。

四、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加大对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13.建立“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部际联席会议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人事部、国资委等部门组成,协调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相关工作,研究制定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扶持政策。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篇9

【关键词】国防生;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深度发展

推进军民融合深层次发展,实施人才兴军战略,有效提高国防生人才培养质量,是军地双方必须深入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不断完善融合机制、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着眼新形势下强军目标要求,不断推进国防生人才培养工作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还需要在“四个融合”上下功夫。

一、理顺组织关系,推进军地领导管理体系深度融合

在国防生依托培养工作中,军地领导是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决策者,推动者。国防生的依托培养工作需要军地双方的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的本质核心是融合。因此,军地国防生人才培养领导管理体系的融合尤为关键。

(一)推动思想观念统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依托培养的推进过程中,涉及到资源组合、利益的调整和权责划分,需要军地领导克服很多矛盾和困难。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类最根本的特性之一,“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国防利益才是国家最关键的利益。只有军地领导双方都树立正确的国防利益观念,把思想都统一到军事人才培养这个战略工程上来,把军地两大系统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为培养工作提供强大动力。

(二)完善领导管理体制。2015年《中国的军事战略》国防白皮书指出,要探索完善依托国家教育体系培养军队人才的方法路子,完善军地统筹建设运行模式,在国家层面建立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明确军地有关部门管理职责,逐步形成军地统筹、协调发展的整体格局。国家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指出,要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建立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民融合领导机构,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立法。因此,国防生培养工作要加快立法进程,把依托培养作为国家责任赋予有关高校,明确军地各级部门的职责。国防生的依托培养工作可以从国家层面建立一个高层次的权威性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具体来说,可以建立由国家教育部、人社部、军队干部部门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领导机构,负责人才培养的计划、组织与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三)配强组织领导力量。依托培养高校要建立健全“一个机构”和“两支队伍”。一个机构是指国防生培养办公机构,指定学校领导专门负责,军队选培办干部参加。“两支队伍”是指专业辅导员队伍和军队选培办干部队伍。依托培养高校要按照培养规模配齐专业辅导员队伍,切实担当起辅导员职责。军队选培办干部队伍要素质过硬,精干高效。军队干部部门要建立科学的督导机制和奖惩机制,定期对选培办人员进行考评,并依据考评结果奖优罚劣,增强选培办干部做好国防生人才培养工作的使命感。

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军地教育培养资源深度融合

教育资源是国防生培养的基础。在军队人才培养教育资源上,军地双方各有优势。因此,国防生培养要充分发挥军地双方各自资源优势,加强统筹协调,科学利用资源。

(一)科学规划,整体推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很多程度上取决于资源配置的布局优化和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划。国防生依托培养工作需要加强宏观上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规划。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宏观规划,是指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对培养实践进行总体、全面的规划计划,多视角地进行分析、描述和设计,建立包括培养军事人才的目标、途径、框架、标准等在内的总体架构,全面系统地指导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实践。地方高校和军队相关部门要摒弃简单的拼接式培养思路,着眼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需要,把国防生培养融入整体人才培养规划中,实现教育资源的集中统一、互融整合,保证国防生教育培养具有先天资源优势。

(二)需求牵引,科学培养。国防生人才培养要以人才需求为牵引,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创造良好实践平台。国防生培养计划要科学论证,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与军队任职需求要结合紧密。在课程设置上,既要使国防生具备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学科知识结构和储备,又要满足部队人才的特殊要求,使大学教育与军事素质培养融为一体。科研实践是有效提高国防生科研素养的实践平台。依托培养高校要积极引导国防生参与科技创新,安排国防生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尤其是国防领域科研项目,注重培养国防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资源互补,体系支撑。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是融合培养的根本要求。签约高校要提供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平台、一流的设施,把国防生的培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确保教育资源的优先权。军队相关职能部门也要把国防生培养工作纳入保障体系,分期分批分重点的加大对签约高校经费物资保障的投入,改善国防生培养必需的军事训练设施和文化活动设施。选培办要依托部队和军队院校建立实习基地,打牢岗位任职基础。

三、创新调控机制,确保培养质量与岗位需求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处理好新形势下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质量的关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观念。”国防生人才培养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提高培养质量效益。军地结合创新调控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选拔培养机制。选拔机制是国防生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体来说,当前的国防生选拔机制可供选拔的基数较小,不利于国防生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关于国防生选拔机制的优化,一方面是调整培养方向。国防生主要以培养军地通用的技术干部为主,不再培养指挥类国防生。另一方面是扩大选拔基数,建立“准国防生”制度。“准国防生”制度总体要求就是宽进严出,降低成本。高考统招的国防生和有参加国防生选拔意向的在校大学生在经过政审复查后与军队签订“国防生初步意向书”,成为“准国防生”。签约高校的国防生培养机构要积极宣传国防生政策,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国防生选拔,扩大“准国防生”规模,并改进相应的优惠政策措施,提高报考国防生的吸引力。

(二)建立质量监督机制。质量的监督调控是国防生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关节。国防生培养过程中,可以由军队和教育部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领导机构对国防生的培养情况进行质量监督。一方面,可以引入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标准,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国防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标准堪称世界质量科学和管理技术精华,国际认证评审机构普遍认可。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结合实际运用该标准的八项原则构建相关子系统对签约高校进行有效评估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评估结果要纳入签约高校整体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各高校做好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严明奖惩激励机制。当前的国防生培养过程属于定向培养,一部分国防生学习动力不足。国防生培养机构要严明奖惩机制,激发国防生学习动力。在淘汰机制上,可针对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校学习阶段,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报考国防生动机不纯、入伍信念不坚定、学习不认真、作风纪律松散且经教育无效的国防生实施末位淘汰,避免学习动力不足、军政训练不求上进等现象的发生。在岗位实践阶段,国防生毕业前由院校、部队联合组织训练考核。军政基础考核不合格的国防生军队不予接收。

四、科学规划设计,促使个人职业规划与军官职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

军官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有人将军官职业概括为五个无与伦比: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无与伦比、复杂程度和艰苦程度无与伦比、精神压力和风险程度无与伦比、岗位流动和家庭付出无与伦比、纪律约束和牺牲奉献无与伦比。新时期军官的职业需求呈现出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职业特性。因此,军队的职业发展要求个人职业规划设计与军官职业需求相融合。

(一)加强国防生自我职业规划。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认为:“人都有发展和成长的趋势和需要”。因此,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发展规划,而且要使自己的发展规划尽量与社会的需要相一致。在自我职业规划中,每名国防生都应该理性的分析自己,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能力强弱等情况,结合军官职业需求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设计,为自己在军队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强化国防生军人职业特质。军人职业特质包括军人职业意识和军人职业素质。军人职业意识主要表现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军人职业素质主要包括军事体能、军事技能及所必须的心理素质。国防生培养机构要根据国防生培养目标和阶段性思想特点,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打牢国防生的思想政治基础和道德基础,不断强化国防生的军人职业意识;要扎实抓好军事职业教育,组织学习军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不断提升国防生的军人职业特质。

(三)优化国防生职业培养设计。着眼培养能打胜仗的军事职业人才分阶段对国防生进行职业培养设计是军队用人单位发挥军队人力资源的必要条件。在校学习阶段,高校国防生培养机构抓好知识能力和基本军人素养的教育。在毕业初期,军队人才培养职能部门安排国防生进行岗位任职能力培训。在职业发展阶段,军队用人单位基于国防生的能力特点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设计。通过各个阶段的培养设计,构建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夯实国防生的职业发展道路。

总之,推进国防生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工作要在实践中紧紧抓住军民融合培养的着力点,把握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规律,探索科学有效融合培养途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于川信,周建平.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孙爱平.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2.

[4]颜砾,杨定坤.国防后备力量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篇10

一、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1.充分认识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技能人才是掌握操作技能、解决生产实践中实际问题的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明显进展,技能人才在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农村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全省4800万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农业技术知识培训的不足5%,能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人才短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中技能人才匾乏。我省已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只有12%接受过职业技能训练,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转移。三是工业、服务业中技能人才严重短缺。700万城镇从业人员中,技术工人不足一半,高级技工、技师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4%。高技能人才出现断层,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四是技能人才资源开发观念、市场机制和管理方式还相对滞后。

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关键在人才,在于由人口大省转化为人才资源强省。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发挥我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制造业向我国、我省转移的机遇,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本领和劳务输出的市场能力,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把这项工作作为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下决心切实抓紧抓好。

2.总体目标。到2010年,培训种养加、能工巧匠、农村经纪人等各类实用人才500万人以上,其中农村骨干实用人才100万人;培养高技能人才50万人,培养紧缺技能人才10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累计培训达到2000万人次,重点建设好60个技能人才输出基地县。抓好各类技能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重视传统医药、文化艺术等领域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工作。重点培养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一批适应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结构调整需要的种植、养殖、加工大户,一批能够适应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具有现代经营意识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一批能够适应转岗就业需要、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农民工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广泛的人才支持。

3.基本要求。牢固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营造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作贡献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坚持“四统筹”:即城乡统筹,注意向农村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倾斜;高技能和其他技能人才统筹,在突出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着眼于大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需求统筹,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围绕就业结构调整培养结构,大力推行定单式培养;培训资源的统筹,统一规划培训基地和教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技能人才的培训。

4.实施原则。坚持分级负责,省、市、县、乡一级抓一级;分类指导,区别不同类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分步实施,每年要制定培训规划,将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并注重抓好落实。

二、进一步加大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5.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多渠道、多形式大规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农户“三个一”活动,为每个农户培养一名实用人才,使其掌握一项实用技术、找到一个致富门路,使贫困户家庭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按照农业生产需要,采取“一事一训”和“一技一训”等方式,每年培训500万人次。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每年培训“绿证”学员10万人。实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每年培训优秀农村青年3.3万人。继续实施“青年星火带头人培训工程”。以农广校为依托,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学历教育,力争到2010年全省45岁以下的农村基层干部有60%以上达到中专学历水平。实施“农业远程培训工程”,快捷有效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百千万工程”,省、市、县三级组织部门每年分层次培训500名村党支部书记、1000名村“两委”成员、10000名农村党员和人党积极分子,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6.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尽快提高全省高技能人才的比例。把全省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作为全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不断扩大培养规模,鼓励实行校企合作,加快高技能人才培训步伐。组织实施"10万新技师培养计划”,充分发挥企业等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完善技师带徒办法,支持个人自学,培养一批符合生产实际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各企事业单位要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确保不少于30%用于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到2010年,新培养高技能人才50万人,其中高级工40万人,技师、高级技师10万人,力争使高技能人才在全省技术工人总量中的比例达到20%.

7.抓紧培养紧缺技能人才,努力满足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线的迫切需要。选择100所职业院校、技工学校,作为全省紧缺技能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优先培养培训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专业领域的技能型人才。各地也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确定当地培养培训紧缺技能人才的优先专业领域,引导各类职业院校调整专业方向和教学内容,加快紧缺技能人才的培养。力争到2010年全省培养各类紧缺技能人才100万人。

8.加大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安排培训内容,采取定点、定向等培训方式,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增强其转岗就业的竞争力。把职业技能培训与打造“劳务经济”品牌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其知名度,在全省重点抓好50个技能人才输出基地县,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劳务输出专业乡、村。力争到2010年,全省累计培训农民工2000万人次,其中引性培训500万人,职业技能培训300万人,岗位培训1200万人次。

三、不断完善形成技能人才健康成长的机制

9.完善评价选拔机制。坚持以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大技师培训、考核与评聘改革工作力度,改革考评办法,打破比例、年龄、资历、身份界限,允许专业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参加技师考评,也允许技能人才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审。逐步建立农村实用人才选拔评价机制,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对认定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登记,定期考核,优胜劣汰。积极在农村技能人才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村技能人才,可在农民技术职称系列对应级别内确认相应的农民技术职称。实行高等职业院校与高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学历证、职业资格证双证制度,逐步达到互通互认。对确实优秀并具有管理才能的农村实用人才,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法定程序聘为乡(镇)、村干部,优先推荐为乡(镇)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观摩研讨等活动,为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10.健全分配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充分体现技能水平和业绩贡献的收人分配制度,引导用人单位的收人分配向关键岗位和技能人才倾斜。鼓励用人单位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实行股权和期权激励机制。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设立首席职位,实行特岗特薪。用人单位选聘、招聘的高技能人才在工资福利等方面与相应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在内部分配上可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鼓励技能人才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进行技术承包、领办企业,并依照有关规定取得合法收人。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申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省委、省政府设立的“河南省杰出人才奖”,授予荣誉称号。对荣获国家“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者,由政府或用人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继续开展“河南省技术能手”评选活动。研究制定有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奖励办法,有条件的地方,可给予农村实用人才一定的培训补助费,鼓励人人学技能、人人成才。

11.建立科学的投人机制。坚持以政府支持为主导,多渠道筹措技能人才培养经费。各级政府要将公办技能人才培养院校的基本建设项目纳人计划,扶持技能人才基地建设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积极探索国有民办、民办公助、股份合作等形式的办学培训方式,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办学、捐资助学,支持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利用外资合作办学,实现技能人才培养投人多元化。

四、加强领导,确保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2.加强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人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考核内容。要制定工作方案,抓紧落实,做到任务分解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措施保障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