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评价案例十篇

时间:2023-10-18 17:20:25

幼儿园教育评价案例

幼儿园教育评价案例篇1

盗传必究

案例8

临近学期末,某幼儿园的杨园长在一次全园会议上准备详细介绍修订后的工作考评方案:考评范围由原来的单一对集体教学活动的质量考评,转变为对幼儿运动、游戏、生活和学习等活动的全面观测和评价。谁知,这个考评方案只说了个“开头”,就在老师们中间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最后,老成持重的白老师发表了看法:“我能理解园长重视幼儿园全面质量提高的苦心,但这样的考评很难操作,有没有像集体教学活动那样的量化指标……?”

见到这种情景,杨园长立即调整了工作思路,请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大部分教师还是很赞成新的考评方案,认为确实还是应该对“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考评。在倾听了大家的意见之后,杨园长认为,在幼儿园提出全面质量评价观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杨园长进行了新的动员和部署,并提出了本学期保教质量评价的主要任务:以幼儿园课程实施为基点,研究教师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类“学习经验”的情况,组织幼儿在园各类活动的能力,以及幼儿在园学习的发展情况,为教师改进保教工作提供有效信息。

自从幼儿园提出全面质量评价观以后,全园的保教工作出现了新的变化。例如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班的钟老师在幼儿午睡时运用了“半帮忙”的培养方法,即让小班幼儿在脱棉裤时自己握住裤腰用力往下脱,而她则拉着幼儿的裤脚往下拽,这样既养成了幼儿自己动手的好习惯,又避免了幼儿因遇到困难时退缩或依赖成人。

杨园长还发现,幼儿园实施全面质量评价一段时间后,很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对考评工作也不再有抵触和畏难情绪了。年轻的安老师深有感触的说:“过去,我很害怕园长看我的活动,更害怕领导给我打分,现在虽然也有等第之分,但大家会肯定我的亮点,也能及时给我提出改进的建议,我觉得现在大家更看重我如何改进以后的工作……”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如何评价案例中幼儿园的质量评价工作?

2.幼儿园如何开展全面的质量评价工作?

答:

1.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应该是“镜子”

有学者曾用“尺子”和“镜子”来形象地比喻两种不同的教育评价观。由于尺子的功能是度量,因而,管理者用“尺子”进行评价,评价的功能就是对事物进行比较,分辨事物的高低。而镜子的功能是照像,因而,管理者如果使用“镜子”来评价,功能就是对评价者作出全方位的反映,使被评价者通过评价,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

在本案例中,杨园长并没有仅仅把教育评价当作“尺子”,没有把评价过程等同于对照预订的标准进行打分,而是把评价当作一面“镜子”,既重视对具体教育情景的分析判断,又注重引导教师改进教学策略,完善教学技能,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2.幼儿园如何实施全面评价工作

首先,注重运用发展性评价。评价体系应该考虑幼儿发展的原有水平以及教师是如何促进幼儿发展的,如教师如何满足幼儿发展和生活的合理需要,如何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材料支持和自主学习的机会,等等。

幼儿园教育评价案例篇2

【关键词】CIPP评价;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2-0040-04

自幼教改革以来,教育活动、课程实施等方面的研究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教育评价的问题却长期困扰着广大幼教工作者,尤其是幼儿园的管理者。因此,我们一直在对相关的评价理论和评价模式进行学习和实践,希望找到一个能适合幼儿园教育管理需要的评价方法。

为什么评价?谁来评价?评价什么?怎样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什么?评价的方式方法有什么?评价过程包括哪些阶段?评价的科学性如何判断?如何通过评价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当我们接触到CIPP评价理论时,一些模糊的想法逐渐变得清晰了。

CIPP评价模式亦称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它认为评价就是为管理者做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并提出了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等概念。背景评价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评定其需要、问题、资源和机会。输入评价是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对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资源以及各被选方案的相对优点所做的评价,其实质是对方案的可行性和效能性进行评价。过程评价是对方案实施过程中作连续不断的监督、检查和反馈。结果评价是对目标达到程度所做的评价。这四种类型的评价目的、方法与功效各不相同。在幼儿园管理中尝试运用CIPP评价模式,我们可根据评价内容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四种评价既可以在方案实施前使用,也可以在方案实施中使用;可以实施一种评价,也可以实施几种评价。因此,这是一种十分灵活的评价模式。

一、CIPP评价理论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操作流程

CIPP评价理论认为,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它主张评价是一项系统工具,为评价听取人提供有用信息,使得方案更具成效。要搞好评价活动,必须实施科学的评价流程。为此,我们根据CIPP评价理论,结合幼儿园的具体情况确定了评价流程图(见图1)。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实施CIPP评价,一般是先从背景评价开始,判断其活动计划或活动方案是否有成立的价值,然后进入输入评价,这一步主要是解决是否可行的问题,从而找到实施方案最佳的途径和方法,第三再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最后进入结果评价环节。但是,这不是对教育活动或方案的最终判定,我们会将前面三个环节综合进行联系,从而判断出该活动的价值。

在具体的实施评价的过程中,以课程评价为例:管理者可先引导教师进行课程背景分析,确定课程是否需要调整,然后对需要调整的部分进行输入评价,继而形成新的课程。这两个环节我们一般采取集体备课、小组教研、师徒对话等形式来实施。在过程和结果评价中我们更重视的是反馈和调整的跟进,并使这四个环节进行不断的循环和螺旋上升,从而提升教育质量。具体操作如下图:

二、针对不同评价内容设计评价大纲图表

针对不同评价内容设计评价大纲图表的目的是简化评价手段,同时突出了教师参与,使不同的评价类型有相应的目标和方法与之匹配,如下表1所示。

我们把评价看成是教育活动的一部分,认为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评价应该成为教师改进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水平的工具。同时,针对每次不同的评价内容,我们都将相应的易于理解、容易操作的量化指标提前告知老师们,使评价本身成为一项有价值的判断和学习活动。

例如,在环境创设评价中,我们在拟订评价指标时就广泛征取了教师们在创设教育环境中通常遇到的问题,并将问题纳入到评价指标中(见表2)。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将该评价表格提前发给教师们学习,教师们则一边解读评价指标一边进行环境创设,这样突出了评价对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们也会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及时修订评价指标。如在上表中,我们将“区角设置”与“区角材料”两栏按班部进行了细化,按照各班部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三、在重视评价的方向性和实用价值中突出评价结果对教师的反馈功能

在CIPP评价系统中,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情况均可随时反馈给教师,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其教育教学的效果。例如,对保育员配班工作的评价(见表3)。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依托年级教研组,利用高级保育老师的示范作用,对每个配班环节进行反思和调整,最后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户外体育活动配班评价标准,再通过交叉观摩,将各项保育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并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落实,使保育工作细节有章可循,力求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这样不仅有助于为管理者提供相关信息,也有助于年轻保育教师的培养。例如: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小班某一年轻保育老师在配班过程中站位不合适,影响了孩子们正常的活动,于是,我们利用CIPP评价理论,首先,利用师徒结对的形式,让这位年轻老师观摩高水平的配班,将问题与效果进行反馈,从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再通过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在公平的评价中让评价成为教师成长的激励手段

有学者提出,自本世纪以来,随着量化评估、考核在教科研管理中的日益泛滥,科学研究评价的公正问题也逐渐暴露和突出起来。对此,我们一直在思考:在应用CIPP评价系统时,如何更好地建立公正的评价机制。

幼儿园教育评价案例篇3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专两年制;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针对职业教育方面,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般通过利用项目教学法,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项目教学中,重点在于学会参与实践活动,而不是重视结果,学前教育专业两年制学生《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属于学前教育的必修课课程。将培养幼儿教师且符合市场岗位要求作为目标,经过项目教学,培养幼儿教师的一系列能力,除了基本的课程知识内容,同时,通过实践体验,培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思维方式等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幼师的综合素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前教育学生可以获取基本的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等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迅速、正确地获取相关的教育理论信息,能在一定的正确的教育观的指导下,依照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在分析和处理教材的基础上将目标转换成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教育活动,并能组织实施和分析评价,因此,教学方法的运用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其目标。

一、项目教学法教学思路设计分析

由于生源的原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成绩不理想等特点,且大多数学生过于偏重专业课而忽视文化基础课。为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教法课的兴趣,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活动设计教学中可选取部分教学内容实施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中的应用关键是学习任务的设计,寻找并筛选出合理的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是项目教学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项目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特点对项目展开研究,其设计思路主要包括有以下几点:一是场景设置,即是模拟和教学实际情况比较相近的情景进行教学,通过分析知识点帮助教师解决现实问题。二是确定项目,可以通过调查,经过研究讨论确定要实行的项目。三是制定技术,根据项目结果制定项目方案。四是开展实施,教师在项目中发挥指导作用,是开展整个项目的关键人物,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和实践。五是协作学习,每小组内组员要相互协作完成计划,明确分工和责任。六是对项目开展评价,针对评价这一块,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学习效果,有组内互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完成三部分评价。同时,针对活动主要是按照八个步骤完成,先是体验作品,接着教学观摩、深度对话并对要领进行梳理,完成方案设计,经实战训练,小组合作反思,最后深化要领。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项目案例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作为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主要研究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般理论及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手段、方法、设计以及教师的指导等问题。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系统的学习,可以将该课程用项目教学的理念分解成若干项目,让学生通过完成与幼儿园活动过程中相对应的教学项目进行分类学习。

教学课题: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教学目标:终极目标:大胆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并组织活动;促成目标:设计符合各个年龄阶段的活动。

教学活动项目:

1.根据幼儿特点及年龄、设计活动目标;

2.根据已选内容、既定活动目标,设计活动方案;

3.根据活动类型级方案,备好活动材料以及知识点;

4.使用自己的方案模拟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实施与评价。

教学准备:幼儿活动室,多媒体,教具

教学课时:2个学时

教学过程:

(一)作品展示。老师针对某一教学内容,精心选择优秀案例,播放活动案例视频,让学生观看分析。

(二)讨论分析。教师通过活动介绍后,提问:“活动目标是什么?”“教育活动是怎样设计的?”等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小结此类型活动设计的思路与实施细则。

(三)开展项目。教师分派项目任务,任务主要有活动目标进行深化讨论,比如活动材料以及知识经验、活动环节的推进、活动目标的达成、活动方法的恰当使用等,每组分配有6人。然后,教师梳理示范,以其中的一个合理的活动设计作为案例,向学生展示整个活动设计流程。学生分组开展项目,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5-6人一小组,每组模拟一个幼儿班,其中一人扮演教师角色,余下学生扮演幼儿,开展活动方案。最后,进行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并及时做好修改和调整工作。

(四)提交作品。每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方案并提交。

(五)项目评价。现场分组试教,展开评价。先由每组的教师介绍本组的活动设计方案,详细介绍遇到的难题,又是如何解决;接着由其他小组提问,然后开展互评模式,最后教师总结性评价,选出最受幼儿欢迎的活动作品。

(六)展示优秀作品。通过鼓励的方式,以便激发高职学生对教育活动设计的热情。

三、项目教学法教学实施过程分析

高专两年制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过程主要根据教学的四个阶段开展:

首先,将项目设想提出,设置情景,明确项目任务。在最初阶段,可由老师提出几个有关的项目设想,与学生展开讨论,并确定项目的目标以及任务。项目要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确定项目实践时,要考虑到整体因素,并根据项目的目标、内容和条件与实际相互联系,提高项目教学有效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连接。

其次,设置项目计划,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教学和学习。组员间分配要平衡,以便取长补短,同时模拟一个幼儿班,安排好角色。明确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各个小组完成自身任务,认真执行责任。

然后,进行项目评价,先开展自我评价,然后互评,最后教师评价。以此确定学生学习成绩,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点提问考察学生对项目的掌握以及理解程度。

最后,成果展示。表扬优秀作品,向学生们展示,以此激发他们的竞争力,增加对学习的热情。

总之,发展项目教学法在高专两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有利于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提高高专教学水平,此教学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评价案例篇4

关键词:幼儿;教育评价;成长;公平;多元;自评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65-01

如何评价幼儿,直接关系到幼儿对幼儿园活动的兴趣,甚至影响幼儿的学习、习惯养成及个性发展。教育评价是了解教育活动的适宜性、有效性,以调整和改进教育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幼儿园教育中,应开展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现结合教学实践,研究如下。

一、公平评价是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教师应满怀激情地热爱每个孩子,无论对乖巧、胆小的孩子,还是调皮、生活习惯差的孩子,教师都要以公平、公正的视角评价他们。案例描述:胆小的小X。小X是插班生,内向、腼腆。班级举行讲故事比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比赛那天,大家都讲了自己准备的故事,只有小X怎么也不肯讲。第二天,教师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个很好的故事《我的“叨”没了》,就讲给全班同学听,并借机找理由表扬了小X,小X的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笑容。自从那次,小X的态度开始有了明显的转变,他开始在意教师对他的评价了,有时还会用眼神和教师交流,好像在说:老师看我坐得好不好!正是因为教师对胆小、内向的幼儿也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下进步了。案例分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教师对幼儿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戴有色眼镜看孩子,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公平地评价每个幼儿。

二、多元评价是手段

所谓多元视角评价是指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深入,多方面地评价每个幼儿,而不是单凭一次行为或举动进行评价。这里的多元视角主要是指评价角度、评价主体方面。案例描述:“多角度”看小A。小A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平时在班里总会干点小坏事儿,生活习惯也不是很好。但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老师发现了不一样的小A,对他形成了新的评价和认知。教师发现小A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专注力强。每次绘画活动中,小A的作品总是画得比较精致。第二,爱劳动。小A总是喜欢帮着老师为其他孩子服务。第三,爱表现自己。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多角度、多元化的观察,可以全方位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出现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性。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只是有的被发现了,有的还没有被发掘,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三、抓住契机是关键

案例描述:抢位子。午饭后,幼儿们都习惯到走廊里坐着看书。突然一个孩子跑来说: “老师,有人打架!”教师循声望去,只见小B和小H两个人正端着凳子你挤我、我推你。教师经过了解,得知原因是两人都想坐在小T身旁。老师说:“都想和小T挨着坐,应该怎么办呢?这并不难啊!让小T坐中间,你们各坐在他的两边,这样可以么?” 两人便都笑了起来。小H说:“呵呵,老师,我怎么没想到呢!”小B也跟着笑了起来。师:“你看,原来遇到事情只要多动脑筋,都是可以解决掉的!”“哈哈,对,对,老师说得没错!”案例分析:美国学者史塔佛宾有一句名言:“评价的目的在于追求改进,而不在于证明什么。”所以,教师要学会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评价,让幼儿在教师的评价下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乐趣。

四、学会自评促成长

自我评价指幼儿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能力的判断。教师要以幼儿一日生活为载体,引导幼儿正确评价自己。案例描述:选明星宝宝。每周,班级都会评选“明星宝宝”,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幼儿的自我评价。场景一:周五下午,教师让幼儿们进行自我推选,“我评我自己,因为我午睡好。”“我很乖,能和小朋友相亲相爱,我选自己做文明宝宝。”……场景二:第二周时,幼儿又开始推选活动,“我睡觉好,我选我做听话宝宝。”老师引导,“小朋友们想想,除了午睡好之外,你还有哪些值得大家学习的优点呢?”“我能把老师布置的任务主动完成,所以我选自己当文明宝宝。”“我遇到熟人会打招呼,我选我自己。”……案例分析:场景一、二的区别在于,场景一的竞选标准关注自身“吃饭好、睡觉好”等外部表现,未涉及自己的内心活动和个性品质。场景二则指引幼儿从外部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的评价过渡。这样的评价才能升华幼儿的自我评价,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五、结束语

总之,幼儿园教育评价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关注幼儿已有的和潜在的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现有水平和实际情况,不断地给予评价和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只有让评价多一些质感,才能使幼儿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霍力岩.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幼儿园教育评价案例篇5

关键词: 幼儿园环境创设 实践教学 四部曲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理论性和逻辑性,忽视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多学生反映学到的知识很难解决在实际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真正让学生入职幼师后即能进行幼儿园环境的设计和布置,教师就不能将这门课程的教学仅仅局限在学校的教室内,应将该课程和实际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紧密联系,学生不仅要知道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知识和方法,还应知道如何将这些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真实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于是,我校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进行改革,适当增加该课程的实践学时,逐步探索出“四部曲”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融入真实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中,获得环境创设的实战经验。

一、以“全实践”课程理念为指导

“全实践”课程理念认为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知识型”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学前教师教育的要求;强调实践是学习主体内化、重构知识的前提、中介和归宿;主张未来的幼儿教师应以“行动”、“实践”为平台,将书本的、外显的公共性知识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和反思中的知识重构转化为内在的、经验化的个人知识;提倡设计一种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实践反思模式的课程体系。

“全实践”课程理念的提出引发了笔者对我校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现状的深入思考。教师以这样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够用、适用、能用、善用”为原则,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对“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不再是专业教师单一地在课堂上传递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知识,而是重视实践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将实践环节放在中心位置,实践环节贯穿整个课程实施过程。

二、构建高质量的实践教学环境

(一)确定实践教学共同体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实践教学光靠高校专业教师是很难完成的,专业教师一般精通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论知识,而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具体实操细节的了解却不深入,比如如何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环境创设这部分内容,幼儿园一线教师往往比专业教师更具有发言权。“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实践教学不应仅仅是专业教师的事情,更是学院环境创设和美工方面的专业教师与幼儿园一线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这三部分人共同来完成的。三者之间互相合作,构成了一个实践教学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可以说是实践教学的载体和支撑,是实践教学可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二)让教室成为临时实训室

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幼儿园环境的图片和视频,了解幼儿园真实的环境,为了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环境创设,教师还可以把教室作为临时实训室。比如学生在学习区角环境的布置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把教室的几个角落当作幼儿园的区角来进行布置,让学生有即学即用的机会。

(三)让幼儿园成为第二课堂

将教室变成临时实训室,虽然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但教室并不是真实的幼儿园,学生学到的知识并不能完全在教室中实践,教师还需要拓展教学空间,将课堂延伸至真实的幼儿园中,带领学生去幼儿园进行实践,让幼儿园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使学生能观摩真实的幼儿园环境,了解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真实需求,并参与到实际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中,主动探索发现,主动建构知识,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真正掌握创设幼儿园环境的技能技巧,并且能在将来的幼师工作岗位上学以致用。

三、选取贴合实际的实践教学内容

目前使用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教材内容偏重于环境创设知识的传授,对于现实幼儿园具体情境中环境创O的技能技巧涉及较少。我校有关教师通过多次到幼儿园观摩,了解当前幼儿园的环境,收集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的各种课程资源,逐步更新课程内容,调整教学课件和课程实施方案的内容体系,并编著一本实用性更强、突出学生环境创设实践能力培养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教材。该教材有一部分专门讲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具体实践,内容包括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方案的设计、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真实案例、教师对主题环境的反思与评价等。这部分内容与当前真实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紧密贴合,让学生通过实例来了解在具体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应掌握的方法和技能。教师将这部分内容作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内容,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带领学生去幼儿园观摩实践,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与运用这些方法与技能。

四、实施“四部曲”实践教学模式

在教授“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对传统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进行了全面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经常组织学生讨论真实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例,教师的角色从一个讲授者逐渐向引导者转变,并探索出了“四部曲”实践教学模式。“四部曲”即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四个阶段:观摩学习、现场听课、实践演练、分享评价。

(一)观摩学习

利用学生分组去幼儿园见习一个月的时间,让每组学生第一周对所在见习幼儿园的环境进行观摩和学习,同时教师也实地考察学生所在幼儿园的环境,在幼儿园组织学生一起讨论该幼儿园环境的优点和缺点,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改进意见,使学生对幼儿园环境有更加直观和形象的认识。

(二)现场听课

第二周,环创教师和美工教师征得幼儿园同意后,共同去幼儿园的走廊、过道和活动室现场授课,学生现场听课,和学生共同探讨他们所看到的真实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和楼道环境是如何设计与布置的,环创教师负责介绍整体环境的布局与规划,美工教师负责介绍具体环境中手工作品的制作方法。通过现场授课,使学生掌握如何将平时课堂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幼儿园环境布置中的方法。

(三)实践演练

第三周和第四周,进入实操阶段,学生与所在班级幼儿教师沟通交流,了解目前所在班级环境创设方面的各项工作进度情况,根据情况撰写一份班级主题环境创设方案,与幼儿教师一起交流探讨设计方案,根据讨论结果对方案进行修改。然后,学生在幼儿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将方案付诸实施,动手实践。

(四)分享评价

学生见习回校后,将自己在幼儿园见习期间与幼儿教师一起设计与布置的真实幼儿园环境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分组展示汇报,程序是:各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讲解。在教师的引导下,班上同学共同分享交流,互相介绍自己在幼儿园实践的经验,有针对性地进行自评和互评,对自己和他人所设计的环境进行深入反思,进一步总结和提升各自的经验。

五、变革评价内容与方式

过去“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偏重理论,课堂教学形式传统、单一,课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期末笔试考查学生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知识和概念的掌握情况,而很少考查学生实际的环创技能、探索实践及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实施教学改革后,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更全面,评价方式趋于多元化。

从评价内容来看,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对环创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会重点考查学生的幼儿园环境设计能力、在实际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对幼儿园环境的反思评价能力。评价内容的变化,促使评价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教师更加重视过程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分组互评。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环境创设方案评比、环境创设好点子评比、班级主题环境创设评比等活动。这些评比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三种形式相结合进行,考查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比结果作为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同时,在结果评价中教师更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察,期末笔试试题更加灵活,减少了客观题的数量和分值,增加了主观题的数量和分值,并且主观题类型更加多样化,增加了案例分析题和h境设计题两种题型。

通过变革“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评价内容与方式,学生不可能再通过临时抱佛脚背诵书中的概念和知识来应对课程考核。学生需要在平时的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付出努力,主动探索发现,尝试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获得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初步经验,从而顺利通过考核。

参考文献:

[1]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6(1).

[2]秦金亮.以“全实践”理念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5(5).

幼儿园教育评价案例篇6

[关键词]实践教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9―0029―03

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和途径,是认识发展的源泉,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实践可以不断地扩大人的认识领域,发展人的认识能力与水平。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的重任。要求其既要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又要适应幼教市场的人才需求。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而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是促进学生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

一、实践及实践教学的内涵

(一)实践的内涵

实践是指改造社会和自然的一切有意识的活动。即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的现实。反之,凡是错误的认识,在实践中必然无法成功。

(二)实践教学的内涵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管理、实际操作、社会调查等。主要指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与宗旨,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资源主动进行实践操作,从而获取一定的感性经验及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方式。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的一般价值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的具体内涵

该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它是指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的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即学前儿童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其核心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重点培养学生作为幼儿园一线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教学能力。

(二)实践教学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中的价值

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另一条主渠道,与理论教学共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中具体表现为:首先,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经验。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材料,如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教案与视频),帮助学生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为提高教学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切实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采用案例分析、讨论、现场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方位把握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再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教学能力。通过模拟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备课、授课、说课的综合能力。最后,科学地整合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目标及存在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界定为:熟知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并结合幼儿教育相关理论要求科学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能够做出初步评价的基本能力。具体为: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设计撰写教学活动方案的能力、创设教学环境及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组织实施教学的能力、教学评价反思的能力。

(二)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模拟教学中教学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思路的分析整理能力较弱

表现在:活动方案的设计意图表述不明确,常将设计意图表述为设计的具体内容;活动流程的归纳提炼能力较欠缺,学生往往能够设计出活动的具体过程,但要将活动过程总结归纳为简明扼要的流程,则会表现出不相符的特点。

2.幼儿园教学心理环境创设能力较弱

表现在:模拟教学中试讲教师更多地关注教案的完成情况,忽视了良好心理氛围的营造,使“幼儿”得不到充分的关爱、尊重和支持,不能较好地营造互动、交往、合作的氛围,形成了虽基本完成了一节教学活动,但课堂氛围生硬、紧张不活跃的现象。

3.幼儿园教学组织能力较弱

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容易忽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对幼儿兴趣的激发与调动较差;教学方法显得单一刻板,游戏活动利用率不高且效果不明显。

4.教学评价反思的能力较弱

表现在: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反思的能力较弱,学生设计完方案后不善于修订方案;对活动重点、难点解决程度的意识不清晰;对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的反思能力较弱,评价容易表面化,不够深刻,效果分析较为粗浅。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定位的问题

该类课程一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被定位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普遍比较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师资力量的问题

在师资选择上,应考虑专业理论水平较高、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主讲教师。同时,可以吸引幼儿园一线教师扩充到该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来,发挥幼儿园一线教师教学感性经验丰富、实战经验丰富的特长,为学生提供真实、可模仿的范例,更好地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高。目前,该类课程多以高职高专专任教师主讲为主,缺乏有生动案例、丰富幼儿教育经验的一线教师及“双师型”教师。

(三)教学条件保障问题

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需要良好的校内、校外实训软硬件的保障。而校内实训室建设不够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少、利用率低,难以保障学生的校内外实践顺利进行成为切实问题。

(四)实践教学实效性问题

在该类课程实施中,或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或虽原则上突出实践教学,但具体操作中出现实效性差的现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力度不够,对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及实践教学的条件保障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教学中容易流于形式,无法真正突出实践性。

五、合理构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一)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

该课程的总课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很大比重,充分体现了其重要性及地位。但在教学中容易出现重理论、轻实践,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的现象。为适应职业教育要求及人才发展需求,应合理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在保证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及教学力度,从源头上重视实践教学。

(二)强化实践教学各环节管理

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实践教学组织实施环节管理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三)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

目前,校内实训场地有限、教学设备不足;校外实训基地数量较少且利用率低,难以保证学生实践教学中的见习观摩及模拟教学活动。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提供保障。

(四)鼓励产学研合作办学,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产学研合作办学理念适应日益发展的职业教育现状及需求,该类课程的实施现状决定了高职高专应承担其理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实践教学应不断吸纳有经验、能力强的幼儿园一线教师参与教学,共同开发研究幼儿教育科研课题,并可让部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项目中来,锻炼学生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现场问题的综合能力。这能有效解决高职高专教师专业理论水平较高、幼儿园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的困境。还应鼓励教师一专多能,通过在职培训、从幼儿园引进等方式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服务实践教学。

(五)开发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

该类课程较为常见的教学模式有:模拟幼儿园模式(仿真幼儿园教学模式)和幼儿园教育活动项目导向模式。基于以上模式整合开发出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较有代表性的有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顶岗实习法等。

(六)开发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系列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材建设上,应由以往的理论、实践一本书的局面发展为实践教学相对独立的体系。应完善其实践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指导训练方案或教材,开发与理论教学配套的实训教材,并由零散向系列化发展,形成鲜明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系列教材,从而更好地辅助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七)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开展多角度评价

该类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应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打破传统的单一笔试的考核方式,开展撰写教案与说课方案及自评报告等文案形式考核、幼儿园模拟教学(试讲)考核、幼儿园教育活动见习心得总结考核、模拟幼儿心理与行为考核、创设幼儿园教育活动环境与制作教学具考核等多种形式的考核,综合地衡量学生的基本能力。

(八)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与竞赛,促进实践教学发展

该类课程实践教学,可以以岗位技能培训、竞赛等形式促进其发展,如开展教师普通话培训、幼儿园课件制作培训(比赛)、幼儿园保教技能培训、幼儿园工作管理方法和技能培训、绘画与手工技能大赛、幼儿园环境设计大赛、幼儿舞蹈创编大赛、幼儿歌曲演唱大赛、幼儿故事表演大赛、心理剧表演大赛等具体活动形式,带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不断发展,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夏焕章.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29-31.

[2] 河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构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新模式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省教育厅,2006.

[3] 雷群安.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58-60.

[4] 程宜康.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C].2001年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1.

幼儿园教育评价案例篇7

【关键词】基于问题的学习;科学教育;幼儿科学学习

一、PBL的概念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是一种通过解决真实的复杂问题获取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学习模式。PBL根植于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张学习者在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主动建构地学习,鼓励小组协作,鼓励学生以多元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提供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机会。

二、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不足

PBL强调幼儿中心,但当前科学教育主导者是教师。要让幼儿成为学习主体,必须引起幼儿的兴趣。PBL模式强调教师在生活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并以幼儿遇到的问题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但当前许多科学活动设计是以固定的教材为基础,未关注幼儿生活兴趣。还有则是教师手把手教幼儿进行科学实验。这样的科学教育活动虽满足科学知识学习,但脱离幼儿生活,容易造成灌输式学习。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的主体性明显,儿童生成性较低。通过网络收集相关教案,发现许多科学领域教案的相似性高且教育内容的范围较狭隘。

PBL主张评价的多元化,当前科学教育的评价缺乏激励性及儿童自主性。PBL主张评价的多元化,既要求评价形式的多元化,也鼓励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但在实践中,部分幼儿园教师仍热衷于以结果的对错评价幼儿。这种以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使幼儿缺乏探索的安全感,对科学探索不积极主动。

虽由于年龄与经验的限制,幼儿往往不能进行客观的评价。但并不意味着成人应该忽略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的必要性。如果幼儿总是生活中成人的评价下,幼儿自身内在发展的动力就会被压抑,这对幼儿日后积极健康地成长会造成消极影响。

三、PBL的理念与幼儿科学

PBL强调探究问题的真实性、趣味性。PBL的活动必须围绕问题展开。呈现真实性、有趣的问题,不仅让幼儿更直接地理解,更让幼儿自信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PBL的问题可以来自现实生活,也可以是情境下的虚构问题。幼儿科学是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现实密切联系。因此,PBL中问题的真实性重视幼儿的需要和发现,可以积极地调动幼儿探索学习的主动性。

PBL强调学习者主体性,有利于幼儿自我建构科学经验的学习。幼儿科学是幼儿自我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幼儿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学习的,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他人传递的。早期科学学习是一种前概念的学习,是幼儿主动建构科学概念的时期,PBL作为建构学习的课程模式,满足幼儿学习主体性的学习。

皮亚杰说,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PBL鼓励开放性思维,判断性的积极学习。在PBL中,从学习小组成立到问题的提出、研究内容实施及成果展示,都由学生做主,学生对自己的任务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感兴趣的学习中,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因此,这种模式让幼儿充分发挥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PBL多样的学习成果展示与多元评价机制符合幼儿发展及科学学习的水平特点。幼儿科学是他们对世界的独特见解,他们有用多种、不受限制的方式展示他们成果的需要。在科学教育中,幼儿感兴趣的各种自然现象可能是细微的,成人不易觉察的,幼儿对科学现象的理解也可能多样的,因此在科学教育中为幼儿提供用自己的方式解释世界的机会尤为重要。PBL的课程设计是由教师引导幼儿自己进行的,选择怎样的学习成果展示方式是幼儿主动地自我决定的。

幼儿时期科学探究的方法具有试误性,幼儿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会进行无数次的探索,如果教师在科学教育中为让幼儿获得最终结果而打断幼儿,给予不当评价就极易伤害幼儿的探索积极性。在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幼儿科学经验的获得可能是在不断的尝试与错误中建立起来的。因此,重视幼儿探索过程,认识幼儿科学知识的学习特点,用多元的及尝试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取成人主导的评价尤为重要。多元评价不仅要求教师用多元的标准看待幼儿的成长,也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自我评价及同伴评价。这样的评价机制让幼儿对科学探索的自主性及自我认识提高。

PBL注重幼儿主体地位,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因此,PBL模式会给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带了极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周丽霞.浅谈幼儿园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基于案例的分析[J].教育导刊,2012,6:16-20.

[2] 池丽萍,包仕梅.“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案例解析――以大班《搭高》为例[J].教育导刊,2013,5:17-21.

[3] 池丽萍,杨宁.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在幼儿园的应用研究[J].幼儿教育(科学教育),2011,7:20-24.

幼儿园教育评价案例篇8

【关键词】幼儿教育 教学活动 教师回应评价语言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33-02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最常见的教学互动模式为: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教师回应。教师提问可以提前预设,而孩子回答之后的教师回应,却往往让许多老师不知所措,该如何回应?本文从“通过教学研讨,探寻教学过程中教师回应评价的策略”、“通过教学观摩,发现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的回应评价语言”、“通过案例分析,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回应评价语言”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做出具有明确指向性和描述性的回应评价语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1]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向性、描述性明确的回应评价激励语言能激活幼儿思维、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丰富幼儿知识、引导和支持幼儿积极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有效途径,这对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教学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2]基于这样一个“小现象、小问题”,我们开始了实践。

一、通过教学研讨,探寻教学过程中教师回应评价的策略

我们采取快乐教研的方式,开始了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评价语言的探究”园本教学研讨活动。老师们按报数的形式随机分成了六组,每组取了一个小组名,每个成员分别承担着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计时员等不同角色,发挥小团队的智慧,共同探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回应语言的策略。各小组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樱花飞舞”组老师说:回应评价语言要使用积极评价,尽量少用消极评价;“雨丝飘落”组老师说:教师要用易于幼儿理解的语言给予回应,尽量避免专业术语;“菠萝”组老师说:回应评价语言要提供具体的评价信息……老师们在谈论的过程中挖掘教师回应评价语言的“学问”。谈论的过程引起了老师们思考,是老师思考的过程,更是老师们成长的过程。紧接着,我们向老师们推荐了一些专家的回应评价策略,帮助老师们扩展经验。研讨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师们,让老师们认识到教师回应评价语言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努力探寻具体的教师回应评价的语言。

二、通过教学观摩,发现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的回应评价语言

在教学研讨之后,我们进行了教学观摩,设计了“研究性教学观摩反思表”,授课教师和听课的教师将重点放在了关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效回应评价语言上。通过自荐和推荐,我们发现了许多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回应评价案例。这些具体的回应评价案例就像一股“清泉”流过沙漠,沙漠开始有了绿洲;就像一线“晨光”穿过云层,给林中飞鸟带来了黎明的信息。

学习、实践是智慧之源,我们发现并记录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同“清泉”、如同“晨光”的回应评价语言。例如:教师说:“将鬼鬼藏在哪儿的好?”幼儿:“藏在窗帘下面。”教师:“这个藏得真隐蔽!”这些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回应评价语言在为孩子们营造宽松、温馨的心理环境的同时,激发了孩子的思维,给了孩子一种安全感和成就感,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着快乐和自信。

三、通过案例分析,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回应评价语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3]如何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需要我们将理论和实践融贯相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语言,才能真正体现其中的内涵。

教师对幼儿的回应评价是实现“情感态度”目标的重要措施。好的回应评价语言可以开启幼儿积极的学习心智,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引发向上的学习动力,建立足够的学习自信。教师要善于从幼儿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进行有效地梳理,准确提炼,开启幼儿的智慧之窗。于是,我们整理了教学过程中的部分案例,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回应评价分为三种语言,即低效评价语、笼统评价语、描述性评价语,让老师们通过案例分析,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回应语言。比如老师给孩子们讲《喜欢钟表的国王》的故事,故事中说国王特别喜欢钟表,下令大臣将整个国家所有的钟表全部收回来,全部放到了自己的家中。老师让孩子们说说这个国王的行为怎么样?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国王太自私了!”这时候,A、B、C三位老师给予了不同的评价语言,A老师说:“好!”;B老师说:“你说得真好!”;C老师说:“‘自私’这个词用得真好!”在对比中,老师们发现:A老师的回应评价属于低效评价语,对孩子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作用;B老师的回应评价属于笼统评价语,孩子们很茫然,不知道自己究竟好在哪了?而C老师属于描述性评价语,指向性、描述性明确,这才是孩子们的精神健康的基石。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指向性、描述性明确的回应评价语言像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催开了幼儿的心灵之花,促使幼儿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让老师的教学活动焕发了更加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3]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典.北京市: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第111-115页.

[2] 国家教委师教育司组织编写.教师口语训练手册(修订本).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3-257页.

幼儿园教育评价案例篇9

活动设计 实践 教学策略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具体地提出了对未来幼儿园教师教学计划与组织能力方面的要求,对于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而言,需要通过《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着力完成和实现。在以往实践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是师生模拟或者是生生模拟,在一种仿真的环境下模拟幼儿园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幼儿园真正教学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学生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上过于笼统抽象、活动环节不能与活动目标有机结合、活动目标不能有效完成、活动环节设计缺少预见性、对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把不够准确、幼儿的主体性体现不足,等等。此外,根据对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开展深入的调查,发现新入职的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问题:组织教学时不能很好的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出现缺少亲和力,教学语言欠规范、灵活应变能力不足、对儿童关注不够等情况。因此,作为高职高专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的教师必须重视课程的实践,从适应当前国家对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出发,针对课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而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幼儿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幼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形成新课程体系的要素之一。教师应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幼儿园教师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为基础,结合幼儿园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从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完善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从目标、内容、方法、条件保障、考核等方面构建完整有效的幼儿园活动设计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其次,突出知识融合与能力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幼儿园活动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符合课程目标与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二、构建“园・校”双向互动的实践合作教学模式

“园・校”双向互动的实践合作教学模式即高校与幼儿园相合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学边练。

1.紧密结合幼儿园教学结构调整本学科的教改思路和教学实践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提高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素质,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学校,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活动设计课的理论学习,以幼儿园教材为内容,设计幼儿园活动方案后在幼儿园开展教学活动,并结合教学活动效果及反思评价整理修改教案。与此同时,对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也带来新的挑战,督促教师密切关注幼儿园教学实际,不断提升教师的分析评价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能力。

2.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设计中,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将课堂与实习地点相统一,突出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教学中充分整合幼儿园现行的教育教学资源及内容幼儿园教学资源,建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全方位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践机会。

3.多角度实践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设计教学方案、案例观摩评析、模拟教学、试教、见习、实习以及幼儿园活动设计大赛、幼儿园说课大赛等,将教与学背景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化学习过程,增强幼儿园教学的操作性、针对性、实效性,培养学生设计、组织、评析、反思的能力。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鼓励学生亲身尝试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假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到幼儿园进行社会调查和实习,增强对幼儿园的感性认识,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依据学生的不同风格进行分组,给每位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同时,邀请幼儿园教师担任实践课程指导教师,介绍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并在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方法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

4.以形成性、发展性的多元化评价为主优化实践教学评价

评价在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的实施中发挥着极大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对活动设计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因。教学中将评价应贯穿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自评、生生互评、小组点评、教师综述的多维评价,对学生进行公正而全面的评价,促进学生在成果分享及思考中,审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自我改进,不断提高执教的能力。

三、建立校企合作双赢的实践教学新机制

校企合作源于共同的使命与追求,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始于“双赢”,其目标在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学校和幼儿园双方只有找到了利益的共同点,合作才有基础,才有正确的方向。在人才供求市场以需方为主导的今天,高职院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合作过程中应更加主动,并且合作机制创新的目标应定位于构建促进和维系校企双方合作共赢、能动性全面激发的制度环境。

构建校企共赢机制,推进合作发展。学校和幼儿园合作能及时补充幼儿园师资队伍,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执行力,学校通过与幼儿园合作,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建立校企合作培育机制。在学校层面,要建立由幼儿园、行业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咨询委员会,为高职院校重大问题提供咨询或参与决策,从而把高职教育与行业幼儿园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专业层面,要成立由高职院校、幼儿园负责人、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以及有专家委员会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方案。

幼儿园教育评价案例篇10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3-0015-0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1〕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的身体、语言、个性、社会性和学习品质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积极影响作用。然而,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并不像城市幼儿园那么有质量。那么,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到底存在些什么问题?是否有适宜的对策?带着这些疑问,研究者选择一所农村幼儿园进行了调查。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者运用目的性取样方法,选择一所农村幼儿园――安徽省怀宁县Y幼儿园为研究对象。Y幼儿园是该县一所公办镇中心幼儿园,已独立办园20余年。在对该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为期半个月观察的基础上,研究者主要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选择该园小、中、大班各1名教师,观察记录了他们组织的24个音乐集体教学活动,并对3名组织活动的教师和1名园长、1名教研主任进行了深入访谈。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见下表。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多认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价值

幼儿园教师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认识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实践质量。研究者就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价值,对3名教师进行了访谈。

A:“可以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孩子的乐感。学习音乐舞蹈能使孩子性格开朗,有利于其融入集体。”

B:“带来美的熏陶,还能促进幼儿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增强节奏感。另外,舞蹈能够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

C:“增强对美的感知,好的音乐能给人美的享受。孩子可以从律动舞蹈活动中学会协调身体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交往能力。”

访谈表明,Y幼儿园虽然地处农村,但是教师们大多能够正确理解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价值,如A教师认同音乐教育对幼儿兴趣培养、社会性发展的价值,B教师和C教师强调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等。

(二)能保证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从Y幼儿园的课程设置看,每个班基本能够保证每周开展两次音乐集体教学活动,约占集体教学活动总量的20%,与语言、科学等集体教学活动的次数相同。可以看出,Y幼儿园不仅在观念上认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价值,而且在实践中能保证音乐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存在若干问题

1.教学目标有待调整

教学目标需要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总目标、学科的性质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2〕从观察和访谈结果看,Y幼儿园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主要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对音乐学科自身知识特点的关注不多。

教学目标三维结构理论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宜考虑这三个维度,并处理好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然而,观察发现,Y幼儿园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大多不完整。从以下案例看,目标1和目标2均属于技能目标,目标3属于情感目标,均缺乏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关注。教学目标结构不完整,会导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片面现象。

案例一:大班歌唱活动“山谷回音”(B教师组织)

教学目标:

1.幼儿知道如何唱回声,知道回声的特点,会轻声唱。

2.学会唱这首歌。

3.幼儿能懂得保护环境。

案例二:小班歌唱活印翱磁笥选保C教师组织)

教学目标:

1.幼儿掌握节奏型××××|×××-。

2.幼儿会唱这首歌。

3.幼儿喜欢和同伴交往。

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促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3〕然而,案例一的教师使用的是模糊的表达方式,如“幼儿知道……”“(幼儿)学会……”“懂得……”等,这样的表述不利于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

2.活动类型有待丰富

Y幼儿园虽地处农村,但访谈发现,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选择还是比较多样的。主要有三条选择途径。一是教师自建“资源库”。幼儿园教师通常都会自建“资源库”,里面有多年积累下来的较为经典的、自己擅长的歌曲等资源,方便从中选择教学内容。二是电视和网络媒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幼儿经常会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接触到新事物。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会有意识考虑幼儿正在关注的动画片之类,从中选择合适的内容作为教学资源。三是地方艺术资源。A教师的回答比较有代表性。“我们这里是黄梅戏之乡。这些地方艺术资源我们都可以选择拿来用。”然而,研究者发现,虽然教学内容选择途径多样,但Y幼儿园教师大多倾向于组织歌唱活动,活动类型还有待丰富。幼儿园音乐集体教学活动包括歌唱、韵律、打击乐和音乐欣赏四种类型。在Y幼儿园,歌唱活动就占音乐集体教学活动总数的一半以上。许多班级几乎从不开展打击乐活动和韵律活动。

3.师幼互动质量有待提高

结合对教师的访谈和对活动的观察,研究者发现,Y幼儿园教师组织的音乐集体教学活动基本遵循律动――导入――新内容学习――表演/游戏――结束的流程进行。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师幼互动的过程,师幼互动的质量又决定了教学活动的质量。研究者运用《教师与儿童互动质量评价表》,〔4〕对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质量进行了分析。以C教师组织的小班歌唱活动“小鱼游”为例。整场活动中,C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大多是教师对幼儿作讲解和指导,给予幼儿的反馈均为重复幼儿的回答,对幼儿的评价大多为“说得真好”“某某唱得好”“这一遍唱得好”之类。由此可见,教师的评价与反馈内容失之笼统,方式较为单一。“这是什么动物?”“看看鱼在哪里?”“鱼在水里干什么?”类似的封闭式问题对小班幼儿难度也不大,很难激发幼儿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4.教学评价缺少多主体参与

《纲要》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5〕然而,Y幼儿园的音乐集体教学活动评价基本以教师为主,缺少家长、幼儿等多主体的参与。

三、讨论与建议

(一)教师要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从上述有关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看,农村幼儿园教师更需要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1.园内讨论学习

农村幼儿园教师一般外出培训机会较少。访谈表明,Y幼儿园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甚少,园长也没有足够的自派送教师外出学习,再加上幼儿园师资紧缺,更限制了教师的外出学习。因此,园内教师互相学习应是像Y幼儿园这样的农村幼儿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为此,我们建议幼儿园多组织教师的交流学习活动,以达到取长补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质量的目的。

2.重视自我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认识与评价,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6〕农村幼儿园教师更应重视自我反思,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二)幼儿园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

1.成立音乐教研组,重视对教研工作的评价

幼儿园的教研工作,是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反思与研究。农村幼儿园可以考虑成立音乐教研组,以通过集体研究解决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园内教研活动切忌流于形式,应该有评价、有反思、有改进,从而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促进作用。

2.争取园外力量的支持

家庭、社区与幼儿园的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纲要》指出,“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还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7〕像Y幼儿园这样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大多来自当地,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与幼儿家庭和社区联系密切。在音乐教育方面,可考虑从“引进来”“走出去”两方面,争取园外力量的支持。

所谓“引进来”,一方面是指可引进家L资源,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来。就像Y幼儿园,会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参与有关的节日活动等。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日常音乐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家长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是指可以考虑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引进当地的文化艺术资源。Y幼儿园地处“黄梅戏之乡”。教师可有意识地引进黄梅戏资源,以此丰富音乐教育内容,并借此吸引热爱黄梅戏的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Y幼儿园正是这样做的。

所谓“走出去”,即可通过各种途径向外界展示幼儿园的活动成果,以争取更多的外部支持。例如像Y幼儿园这样的农村幼儿园,可到当地村民经常聚会的广场等地方去展示活动,以吸引更多的村民关注和支持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5〕〔7〕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4〕李朝辉,王志彦,谢翌.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