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门诊部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3-10-17 17:25:18

综合门诊部管理制度

综合门诊部管理制度篇1

通讯作者:杨俊明

【摘要】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于2013年6月接受并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综合评价处的三级综合医院预评审,这在广东省当属首例。此次预评审将帮助医院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医疗卫生政策,更准确地执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并给门诊管理工作带来了宝贵经验。笔者主要从等级医院评审的视角来看如何进一步完善门诊的管理,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提升医院服务。

【关键词】等级医院评审门诊管理医院服务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6.048

2013年6月24~28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综合评价处完成了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为期3天的三级综合医院预评审。自卫生部2011年重新启动等级医院评审工作以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并顺利通过来自卫生计生委评价办专家的预评审,这在广东省当属首例。在此次预评审中,评审专家分成综合管理、医疗药事、护理院感三个专业组,在医院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医疗信息统计评价和现场评价两个维度,运用现场追踪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对南方医院进行了综合预评审并出具了医院预评审工作报告。?

门诊现场检查是此次预评审的重要环节。门诊部作为医院的窗口,设施布局是否合理,就诊流程是否便捷,服务质量能否满足患者需求等各个方面都将直接影响到医院能否通过评审??[1]?。并且在此次预评审中,三个检查小组所采用的现场追踪法的起点都在门诊部,这就更加突显出门诊服务在等级医院评审中的重要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是对医院管理的全新解读,是更全面、更实际、全新评价体系的集中体现,门诊建设必须以此为教材,全面提升门诊管理水平??[2]?。

1树全面质量管理观,重视持续改进工作?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门诊部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切实强化门诊工作质量。树立全面质量管理观,强调人人参与式管理??[3]?。从负责分诊的导医员到统筹整个门诊工作的科主任,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每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参与到门诊服务的改进过程中去。成立以科室主任为首的门诊质量管理小组,负责门诊各方面的监管工作,与院科两级管理制度相呼应。制订“门诊管理工作持续改进表”,涵盖“发现问题”、“原因分析”、“改进措施”、“效果评价”四大模块,将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记录进去,督促科室工作的持续改进,使之真正成为门诊各项工作的“改错本”,而绝非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在质量管理小组下面设立多个“品管圈”,圈组长都是品管活动主题所涉及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同时搭配若干个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如为了提高预约诊疗服务,在门诊主任的推行下,成立了以科秘书为圈长,医务助理、主管护师、护士为圈员的“预约诊疗服务品管圈”。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圈员们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启发,通过计划、实施、确认、处置四个阶段,运用根因分析、控制图等多种方法去推行品管活动。在“预约诊疗服务品管圈”的推行下,南方医院门诊预约率逐月提高,现已增长了10个百分点,爽约率也有所下降,预约诊疗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强化人员培训效果?

制度建设是门诊工作规范开展的基本前提。制度的制定首先必须符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写自己所做的,而不是对外院制度的照搬照抄。按照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制度本身也要体现PDCA循环。如制定医院的双向转诊规定,一定要明确医院内部转诊工作监管的部门和评价与考核的周期,使持续管理有制度可依。制度建设除了查漏补缺,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培训,严格执行。制度规范制定以后,门诊办公室除了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外,充分利用医院自主开发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务百科”平台,将相关制度规范上传上去,让“医务百科”成为内部人员的谷歌,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内网搜索方便快捷地了解相关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培训完成后,门诊办公室还定期对在岗人员进行业务考核,以制度为标准,同时参考患者满意度??[4]?,对不达标人员进行反复培训,考核通过才能上岗。另外将工作人员的服务与绩效挂钩,促使他们不断自我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在增强自我竞争力的同时带来了更高的服务水平。?

3完善便民服务措施,践行人本管理理念?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门诊部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5]?,把患者满意度作为评判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大力气建设便民服务工程,提高服务水平。在不断完善常规服务的基础上,抓住患者视角,结合本院实际,推陈出新,提升患者就诊体验。南方医院自主研发的全预约系统开通以后,针对医院近半患者来自外地的特点和“挂号难”的突出问题,门诊部设立了外地出诊患者服务专窗,开启绿色就医通道??[6]?,确保外地患者在就诊当天就能看到病。此举既减少了患者的候诊时间,节省了患者来回奔波和无谓驻留的费用,也杜绝了医院内部人员通过私人关系滥加号的现象,增加了预约透明度,形成了良好的就诊风气。为了减少由于分诊错误而造成的退号现象,门诊部导医员主动走进患者,进行预检分诊,改变以往导医员站岗式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另外,门诊部还免费给患者发放《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服务指南》,让患者清楚医院的服务范围和相关流程,引导患者就诊,提高就诊效率。利用国庆长假患者流量下降的时机,医院用现代宾馆式设计理念对门诊整个环境设施进行装修,使患者在整个就诊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更能获得舒适的就诊体验。?

4重组医院现有资源,再造门诊服务流程??[7]??

门诊流程是否合理便捷,是此次医院评审重点检查的部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明确要求“有制度与流程支持开展多学科综合门诊”。此条规定既是患者对方便有效的医疗服务需求的集中反映,也体现了多学科协作诊疗的医学前沿趋势。为了迎合这个趋势,南方医院成立了由耳鼻喉科主任牵头,影像诊断科、病理科、肿瘤科、放疗科等科室专家共同组成的头颈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头颈部肿瘤多学科门诊每周三下午定期开诊,拟诊为头颈部肿瘤的患者只需挂一个头颈部肿瘤多学科门诊号,便可获得该诊疗组不同专科医生的集中诊治。经过多学科的会诊和讨论,根据在场专家共同接受的治疗原则和临床指南,做出适合具体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打破了疑难病难以适应个体化综合治疗的传统治疗模式,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提高诊疗的效率。头颈部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是南方医院多学科门诊的首次尝试,后续医院将根据患者需求,结合自身优势资源,推出更多病种的多学科综合门诊。在医院门诊量不断提升,门诊场地受限不能增加挂号收费窗口的情况下,门诊部通过对收费窗口和挂号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利用门诊挂号流量和交费流量高峰段到来时间相错开的特点,有效进行挂号窗口和收费窗口的切换,实现窗口一体化管理??[8]?。此举使得患者排队时间较之前减少1/3,交费排队等候时间减少20%,平均等候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5提升预约诊疗服务,推进文明有序就诊?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对预约诊疗服务作出了具体要求,南方医院在自主研发并开通了全预约系统后,制定预约诊疗规定,确保患者文明有序就诊。首先在预约方式方面,南方医院实现了电话预约、网络预约、人工窗口预约、现场自助机预约和医生诊间预约五大预约方式,未来还将与中国农业银行合作,实现银行站点预约。除了增加预约方式,门诊部还不断优化系统,制定相关规定降低爽约率,提高预约质量。由于医院实行的是全预约模式,每个预约号都指定到具体的时间点,要求患者提前30分钟来分诊台报到等候。但是部分患者预约了上午较早时间点的号却不按时就诊,等晚点到来时却以提前预约为由要求插队就诊,这就造成了早上8:00~9:00时段医生独坐诊室无人就诊,9点以后患者蜂拥而至的现象,严重扰乱了文明有序的现场就诊秩序。针对这个问题,门诊部在多部门的协助下,通过现场调研和分析,制定了相关规定:①预约并缴费者如迟到10分钟,将推迟到当前未就诊队列第10个号;未扣费患者直接取消当次预约号。②如不能如期就诊,需于就诊前一天取消预约号,以方便其他患者就诊,否则该号生成不予许退号。③累计爽约三次者取消半年预约资格。这些规定既减少了医院号源的浪费,也保证了其他患者的按时就诊。此外为了提高预约率,门诊部通过网络、报刊、现场等多种途径宣传预约诊疗的好处,通过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来征求患者意见,不断改进预约系统,目前预约率已突破30%。?

参考文献?

王秀梅,续小霞,赵艳,等.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努力开创医院管理新局面[J].现代医院,2013,13(10):84-85.?

[2]欧崇阳,黄小琴,季玉峰.军队医院等级评审对综合性医院门诊建设的启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0):939-940.?

[3]江雪梅.结合等级医院评审打造门诊服务品牌[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1):94-95.?

[4]沈渝,张建勋,何晓辉,等.门诊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实践[J].吉林医学,2013,34(28):5907-5908.?

[5]周光清,张继瑜.以人为本门诊服务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S1):19-21.?

[6]胡峥毅,俞红英.精益化管理在门诊服务品牌建设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7):19-20.?

综合门诊部管理制度篇2

[摘要] 医院门诊是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部分。科学组织,全面协调门诊各部门之间、门诊医务工作者之间、医患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和谐门诊的关键。建设和谐门诊不仅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医院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门诊;医院管理;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a)-149-02

医院门诊部是全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能否在这里得到及时和满意治疗的重要场所,更是医患纠纷高发的部门。门诊管理是医院管理极其重要的内容。门诊管理与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医院的声誉,更直接反映出一家医院的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也是决定医院生存的关键。构建和谐门诊,必须科学组织管理,协调好医务人员之间、医患之间、各医疗部门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1 合理调节各医疗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协调有序的门诊服务体系

门诊服务系统由各科室、各层次、各专业成员组成。门诊服务是一个整体,要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必须建立协调有序的门诊服务体系。门诊服务运作必须做到协调,井然有序、环环相扣[1]。

1.1 建立临床科室与医技部门之间的定期反馈机制

我院检验医学部定期了解临床科室意见和需要,及时调整检验组套、增加检验项目;向临床科室反馈检验程序、注意事项、检验项目的更新;实施检验结果报警通知制度,遇有重要异常指标,马上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如此良性循环,提高了临床科室的服务质量,建立了良好的临床与医技间的关系。对临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更有关科室讨论,及时完善门诊服务体系的执行。

1.2 建立科学制度,维持临床科室间的和谐沟通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有些学科已有二、三级学科分级。专科发展为病人提供越来越精细的服务。各专科的技术力量虽强,但整体观念相对欠缺。建立和谐的专科关系是协调门诊服务体系的关键。

1.2.1 执行门诊工作的首诊负责制和及时会诊制相结合以各临床一级学科为后盾,各科门诊开设普通门诊、综合专科、教授诊和各级专科门诊。门诊工作实施首诊负责制,遇疑难病例,及时进行科内会诊及科间会诊,使病人得到及时诊治。

1.2.2 建立门诊医生继续教育制度门诊专科工作由专科负责派出医生,定期轮班,参加医院和专科的继续教育培训。普通门诊和综合门诊工作由相对固定、综合素质较全面的高年资医生负责。建立完善的门诊医生继续教育制度,使其业务能力不断更新,对个人专业发展有保证。门诊医生参加医院的继续教育培训、各专科的短时轮科培训。各专科定期向门诊医生进行专科疾病诊疗规范的培训及对门诊多发专科疾病进行答疑。

2 建立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模式,构建和谐的门诊人文氛围

门诊管理应发挥团队精神和群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和谐的门诊管理模式,努力构建和谐的具有凝聚力的服务群体。明确每个成员在群体发展总目标中的角色作用,做到在工作中相互理解和帮助[2]。

2.1 培养有科学管理水平的门诊管理人员

医院领导班子重视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组织医院业务科室正职人员到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培训,邀请国外管理专家来院交流,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2.2 严格管理,科学制订门诊规章制度

优质、高效、便捷的门诊医疗服务必须要以科学的门诊管理体制为保障。制订周密细致的管理制度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门诊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已经制订的目标管理制度定期对门诊服务质量进行管理、控制与考评,使门诊医疗服务规范化、具体化。门诊制定考勤制度、专家出诊奖惩制度、门诊医生工作规范、门诊工作质量控制评比制度、科主任行政评定制度等,使门诊工作中每个人、每个环节的工作都有章可循。

2.3 普及医疗法律知识,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

我院坚持不懈地开展有关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全院职工做到学法、懂法,明确认真执行医疗规范和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的关键,是医者合法从医的保障。邀请法学教授解读医疗法律。工作中遇到疑惑,由门诊办公室组织相关科室论证,及时制定相关措施,防范医疗差错,保证医院和医者的利益。

2.4 尊重医务人员,坚持原则,维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医务人员是门诊工作的核心力量,尊重医务人员的价值,合理奖惩,开展“人性化服务”。对患者的无理取闹,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医务人员的权益。维护和提升医务工作者的人格与尊严,关心其业务发展和生活,使其自觉地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以优质的服务与精湛的技术救治患者,形成门诊的凝聚力。

2.5 合理分配,和谐医护关系

医院对门诊酬金分配有政策上的照顾,医护分配由民主讨论后确定。明确门诊各岗位职责与酬金分配的关系,确立质量评定奖惩方案。

3 提高门诊综合服务质量,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紧张是近年来门诊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医患关系不协调是许多因素导致的。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提高医疗服务综合质量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3]。

3.1 提高医疗质量是解决医患矛盾的重中之重

医疗质量、医疗水平是医院病治救人的能力,是患者选择医院的首要因素,更是医院的生命线。我院领导十分重视三基培训,建立了临床人员、进修生、住院医师继续教育质量控制评分标准,定时考核;建立了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常规、标准,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端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鼓励多学科医疗合作攻关,创新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先进的医疗服务。

3.2 改善门诊服务模式,满足病人需求

患者来医院的主要目的是尽快地治愈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要求享受安全、放心、简捷、价格合理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是构建和谐门诊的重要环节。

医院提高综合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切实的治疗;重视医疗质量管理,让患者得到放心的治疗;改善门诊就诊环境,开设满足患者需要的各种专科诊、简便门诊等,为患者提供便捷的服务;门诊工作的首诊负责制和及时会诊制,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诊治;医院本部收治困难者,及时收入医院附属院区,使病人能得到我院的服务;坚决执行国家的收费标准,定期检查门诊处方,彻底杜绝医生开药、开检查提成。

3.3 强行业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医德医风

“行业腐败”是医患紧张的导火线,医院坚持学习“八荣八耻”与治理医疗行业中的商业贿赂相结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思想教育为先,提高员工思想素质,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使医院从根本上杜绝回扣和红包。规范医药代表的活动,禁止医药代表与医生私下接触,加强对研究生、进修生的管理,从各个环节防止行业腐败。

3.4 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平等的医患关系

医院要求医务人员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了解患者的痛苦。在工作中,加强医患沟通,多解释,多聆听,增加患者对医疗工作的了解。对患者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不合理要求尽量解释;对“医闹”行为,坚决依靠法律,予以打击,倡导互相尊重、平等的医患关系。

经过构建和谐门诊的探索,我院门诊量从原来的日均2 000人到近10 000人,门诊处方平均单方收费在同级医院中排列较低,医院门诊以较高的综合医疗素质在广大患者中赢得良好的口碑。

[参考文献]

[1]郝红霞.加强门诊管理,提高医疗质量[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5, 25(11):58.

[2]方宁,张秋霞.浅谈医院如何缓解医患矛盾[J].现代医院,2006,6(8):107-108.

综合门诊部管理制度篇3

医院门诊部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抓好医院五年规划和“创二乙”达标工作的落实。我院出台的《20xx年至20xx年五年发展规划》,这个《规划》计划于1011年底之前做好“创建二乙”达标工作。结合我科实际情况今年眼科增设眼视光学门诊和眼镜店,开展准分子屈光手术和眼镜的验光配制,拓展业务范围,增加业务收入;耳鼻喉科增加综合治疗台1台,引进专科医师1名;另外增设门诊急救室,并配制相关抢救设备,增设预检台和发热门诊,为创“二乙”打好基矗

二、加强科室管理,在医院领导和各分管委员会的指导下按“四川省二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标”中的三级管理制度成立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药事管理、病案管理、输血管理等领导小组,完善各领导小组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讨论整改措施并督促实施,提高了科室的管理水平。

三、狠抓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全科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坚决贯彻执行医疗核心制度,由医疗质量管转理小组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使核心制度人人知晓并熟练掌握,不定期抽查门诊日子、门诊病历、处方的书写情况,检查“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的执行情况,诊疗活动中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管理。制定医疗质量考核标准,按标准进行考核,并设立奖惩制度。使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实到工作实际中,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防止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业务学习、法律法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规范医疗行为。定期组织科内讲课,对专科知识,专科技能,急救知识,急救操作进行学习培训,并组织全科室人员对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学习,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

五、提高服务水平,制定并执行岗位人员职责,行为道德规范,学习廉洁行医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德医风规范,医师行为规范、医技人员行为规范、护理人员行为规范等,实施医德医风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窗口服务人员学习文明礼貌知识增强沟通能力,全方位提高门诊服务水平、提升医院形象。

医院门诊部工作计划范文二

20xx年将继续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遵照全院的统一战略意图和经营要求,开展并做好综合门诊的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公司及医院所制定的计划任务,医院门诊工作计划。现计划安排如下:

一、经营目标(含住院)

全年经营任务指标定为650万元。其中第一季度为150万元;第二季度为160万元;第三季度为160万元;第四季度为180万元。具体为:

一季度(150万元)

1月份:55万元2月份:45万元3月份:50万元

二季度(160万元)

4月份:50万元5月份:60万元6月份:50万元

三季度(160万元)

7月份:55万元8月份:55万元9月份:50万元

四季度(180万元)

10月份:65万元11月份:55万元12月份:60万元

各专科经营任务指标分配另行拟定(略)。

二、经营管理

1.加强门诊制度与纪律的监管,规范门诊工作秩序。

2.提高医生的业务技能以及经营意识和运作水平,夯实经营基矗

3.经营有侧重点,寻求突破。重点加大耳鼻喉科与失眠科的经营力度,特别是耳鼻喉科,争取打造成全院甚至全市的拳头科室。

4.进行资源整合,淘汰经营业绩较差的科室项目,引进市场前景好的新技术项目,为经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5.充分利用医保、新农合的优势,加大各种手术患者与住院病人的收住治疗的力度,提高手术和住院的比例。

6.加强与企划部的合作,广告宣传求异创新,投放力求精准,以实现广告效果最佳化策划有新意创意、具备优质水平的营销活动,推动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

7.加强与网络部、市场部的合作,提高营销业绩。

8.加强与导医客服的合作,做优服务,提高患者咨询预约来院就诊率。

9.加强与相关部门、科室的协调合作,减少患者流失率。

三、统筹配合

1.服从公司及医院的统一领导与管理。

2.做好本部门工作的同时,完成领导安排的其它任务。

3.协调全院搞好各方面的工作及各种活动。

4.促进企业文化的繁荣发展。

5.接受公司及医院安排的各种学习和培训规程。

为了更进一步方便患者就诊,逐步提高预约门诊比例,减少患者等候时间,推动文明有序挂号就诊,特制定预约门诊比例工作计划。

一、 严格执行我院《门诊预约挂号制度》,落实管理到位。

二、 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社区预约门诊。

综合门诊部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微信智能平台;妇产科门诊;护理管理

门诊是医院每日人流量最大的部门,其护理质量水平对医院医疗水平及形象有重大影响[1]。患者就诊时需传递众多信息,护理人员及时将信息向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反馈,有效完成信息互通,有利于顺利实施诊治措施。但调查发现,传统信息传递方法用时较长,且表达方式单一,信息反馈周期及知晓情况不如意,患者满意度不高[2-3]。在无线网遍布和通信流量普及的现代社会,微信使用极为广泛,其信息传递速度快,可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还能够容许群聊,方便将信息一次传达到位[4]。我院妇产科门诊自2017年10月开始采用微信智能平台进行信息化护理管理,以期提高妇产科门诊护理管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7年7月开始采用微信智能平台进行信息化护理管理,管理对象为妇产科门诊40名女性护理人员,年龄22~46岁;专科12名,本科及以上28名;职称:27名护士,11名护师,2名主管护师。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为管理前,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为管理后。选择管理前和管理后各80例妇产科门诊女性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管理前80例患者年龄20~68岁,平均(45.71±10.85)岁;初中及以下25例,高中及以上55例;管理后80例患者年龄21~66岁,平均(46.39±9.88)岁;初中及以下28例,高中及以上52例。管理前和管理后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①建立微信工作群,由妇产科门诊护士长担任群主,邀请护理人员入群,要求护理人员收到微信群消息后及时告知知悉情况,而对于没有回信的护理人员,护士长可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通知。②微信群内通知类的信息包括医院院周会及护理部会议精神、护理工作计划安排、护理工作流程、护理专业技术知识学习、护理过程中易出现的细节及差错提醒(如拔针时嘱咐患者按压穿刺点止血并静坐片刻)、工作仪态(大方整洁、亲和有礼)、节假日及生日温馨祝福、护患关系处理(实施关怀护理,除生理健康外也重视患者心理需求,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并及时给予疏导和帮助)、患者表扬等。此外,当出现需解决而当前在班护理人员难以处理的护理问题时(如输液渗漏处理等),可通过微信照片或视频将现场情况传达给护士长或高年资有经验的护士,以微信电话在线沟通,及时给予有效工作建议和指导。③每周末护理人员在群内说明一周工作感想及期间遇到的相关问题,其他成员可予以合理建议,由护士长进行总结,并在后期工作中注意和落实。

1.3评价指标

①统计管理前后护理人员信息接收与反馈时间。②对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进行评分,评估内容包括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知识、健康宣教能力、门诊规章制度及门诊秩序维护4项,各25分,分数越高表示综合素质越好。③记录管理后护患纠纷、护理措施不当发生情况。④自制满意度调查表(100分制)评定患者满意度,评估等级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管理前后妇产科门诊护理人员信息接收与反馈时间比较

管理后妇产科门诊护理人员信息接收与反馈时间短于管理前(P0.05),见表1。

2.2管理前后妇产科门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评分比较

管理后妇产科门诊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知识、健康宣教能力、门诊规章制度及门诊秩序维护评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见表2。

2.3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比较

管理后护患纠纷、护理措施不当发生率低于管理前(P0.05),见表3。

2.4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管理后患者满意率高于管理前(P0.05),见表4。

综合门诊部管理制度篇5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定点医疗机构,是指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卫生、财政部门审查、确定的,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  审查和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并便于管理;

    (二)兼顾专科和综合、中医与西医,布局合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

    (三)有利于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医疗机构的合理竞争;

    (四)有利于控制医疗服务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

    第四条  以下类别的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定点资格:

    (一)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专科医院;

    (二)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妇幼保健院(所);

    (三)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四)诊所、中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五)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六)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置的社会卫生服务机构。

    第五条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后,医疗机构及所在单位的职工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能列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医疗机构。

    第六条  定点医疗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二)符合医疗机构评审标准;

    (三)遵守国家有关医疗服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有健全和完善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四)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物价部门规定的医疗服务和药品的价格政策,经物价部门监督检查合格;

    (五)设立了为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的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或配备了管理人员,制定了管理制度;

    (六)能按照基本医疗保险业务要求配置必要的微机应用设备(包括电脑和POS机)具有微机联网能力和熟练的操作人员;

    (七)严格执行国家、省和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政策规定,履行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签订的服务合同。

    第七条  定点医疗机构审定程序:

    (一)申请资格

    符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条件,并愿意承担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的医疗机构,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填报《南昌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并提供以下资料: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

    2、医疗技术设备清单及收费标准;

    3、上一年度业务收支情况和门诊、住院诊疗服务量(包括门诊诊疗人次、平均每一诊疗人次医疗费、住院人数、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出院者平均每天住院医疗费等),以及可承担医疗保险服务的能力;

    4、符合医疗机构评审标准的证明材料;

    5、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物价部门监督检查合格的证明材料;

    6、申请时上一年度的下列报表:

    ① 基层卫生单位综合统计表-表1(卫统1表1-11表);

    ② 基层卫生单位综合统计表-表2(卫统2表1-5表);

    ③ 诊所、卫生保健医务室机构人员年报表(卫统表4表);

    ④ 卫生部门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年报表(卫统表32表);

    ⑤ 卫生部门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卫统表33表)。

    (二)资格审查和确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卫生、财政部门根据医疗机构的申请和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定点资格审查和确定(具体审查考核办法另行规定)。然后,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申请书》上签署合格意见,发给《定点医疗机构资格证书》。

    (三)签订协议

    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服务人群、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收费标准、医疗费用结算的定额标准、医疗费用支付标准及医疗费用审核与控制措施,并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协议有效期为1年。任何一方违反协议,对方均有权解除协议,但须提前3个月通知对方和参保人。

    (四)公布挂牌

    已签订协议的定点医疗机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并予授牌。其标牌样式,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订制。

    第八条  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或工作人员应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共同做好定点医疗服务工作。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的医疗费用单独建帐,并按时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报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医疗费用月度统计表》等有关资料。

    第九条  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收入要逐步实行总额控制、结构调整、分别核算、分别管理。

    第十条  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保险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就医人员的证卡;要审核处方用药、功能检查、住院诊治等医疗行为是否符合规定。

    第十一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统一使用经劳动保障行政和卫生部门认可并符合医疗文书规定的复式处方、住院分户帐等各种单据的帐表卡册,同时使用统一制定的专用发票。

    第十二条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政策规定和结算方法,按月及时足额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医疗费用,对不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和除急诊外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第十三条  参保人可在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内自主选择医院就诊,并可自主决定在定点医疗机构购药或持处方到定点零售药店购药。

    第十四条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强对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费用的检查、审核。定点医疗机构有义务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提供审核医疗费用所需的全部资料。

    第十五条  劳动保障部门行政要会同卫生、财政、物价等部门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和管理情况的监督并建立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情况的评议制度。对违反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视不同情况,可采取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或取消其定点资格。

    第十六条  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资格实行年检制度。年检时由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下列材料:

    (一)年检申请表;

    (二)《定点医疗机构资格证》;

    (三)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的年度工作总结;

    (四)有关医疗保险的财务资料;

    (五)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所规定的其它资料。

    第十七条  未按规定办理年检手续的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在下一年度内取消其定点资格,并向社会公布。

综合门诊部管理制度篇6

完善区域信息平台的硬件设备,实现平台建设的物理保障在息县现有硬件设备的基础上,结合县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的基本要求,息县区域医疗信息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方式网络体系结构(实时联网模式)”,县直定点医疗机构和乡镇医疗机构采用B/S方式通过光纤网络连接县级数据中心,进行业务数据交换。信息平台的硬件环境包括了应用业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备份服务器,磁盘阵列,防火墙,交换机,路由器,UPS等。息县充分利用现有通信设备,建立起信息平台的物理网络。明确区域信息平台的具体目标,确定区域信息平台的构建思路从充分利用现有数据的考量下,息县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通过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标准,部署通用信息分析工具、信息安全与共享技术支撑环境,建立起县级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息县制定了县区内标准的数据集,通过抽取各个医院HIS系统、公共卫生、新农合、双向转诊等各业务系统数据,形成了县级区域内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依据居民健康卡号为主索引串联居民在各业务系统的档案数据,向各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共享服务;数据中心经过数据挖掘操作,形成多个数据集市,为卫生管理部门提供统计分析报表,改善卫生服务体系运行状态、监测医疗效果,为县区内的绩效考核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息县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

建立县域数据中心,实现了不同业务领域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息县医疗信息平台以数据中心与数据交换中心为平台的基础系统,实现了县域内不同业务领域数据的合并与对接,统一了息县各卫生数据的管理口径与存储形式,建立起了息县数据交换中心。具体数据合并内容包括:双向转诊(协同医疗)数据中心数据存储;各种公共卫生数据的存贮、交换与共享;各种医疗资源数据的存贮与共享;各种临床治疗与社区健康数据的存贮、交换与共享。数据采用属地化管理与中心集中存贮方式相结合,依据居民健康卡号为索引,串联各业务系统中居民完整的档案信息。一方面实现了各领域内的不同级别机构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县级医院可以查阅患者乡级医院的检查与用药,借助于与乡级医院的实时沟通,可提供更有针对性与更有效的治疗。另一方面实现了不同业务领域的数据衔接与共享,医院在做首诊诊断时可以调阅患者个人的健康信息,通过病人的健康体检与健康档案信息作进一步的确诊与治疗。不同管理权限下可查询与调阅不同范围的数据,县卫生局可以调阅全县的实时业务信息的同时,及时了解和发现卫生问题。通过控制指标的实时监控,实现了4类主要业务的监管业务监管指县区通过制定标准的数据集,抽取各业务系统数据,实现卫生综合管理各部门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卫生管理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提高对各项改革任务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4]。业务监管是县级区域内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需求之一。在数据交换中心的基础上,息县医疗信息平台通过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处理,实现了对4类业务系统的监管指导。①新农合业务监管。主要包括参合筹资、基金使用、补偿受益、医疗费用、病原资金流向、基金预警、县外转诊率等指标的计算与预警功能。②医疗服务业务监管。主要是指医疗指标和财务指标两大块,其中医疗指标主要包括入院人次、门诊人次、门诊医生数、住院平均医生数、床位使用率等指标的计算;财务指标主要包括门诊处方费用、门诊药品收入、住院医疗收入、住院患者费用、药品收入、医疗收入、总收入等指标计算。③公共卫生业务监管。主要包括档案信息、慢病管理、妇幼保健、老年人管理、疾病控制等综合查询功能。④药品服务监管。包括诊疗费用、诊疗服务、基药拓展、合理用药4大块,其中诊疗费用主要有门诊人均费用、住院人均费用、门诊次均药品费用、住院次均药品费用等计算分析功能;诊疗服务主要有门诊住院人次数、门诊住院总收入、医疗收入占比、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检查费占比等计算功能;基药拓展主要有基药品种占比、基药收入占比、国家目录收入占、省补基药收入占比等计算功能;合理用药主要有激素处方占比、抗生素处方占比析、静脉注射处方占比、激素前十排名、抗生素前十排名等指标的计算。所有控制指标由有预设的指标阈值,数据系统实时计算,当某项指标的结果超过(或低于)阈值时,系统会自动提示报警,进而管理部门课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尽早开始决策,有助于卫生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实现了综合支付改革的监测与管理该平台通过配合息县协同医疗模式的改革,推动了息县新农合的综合支付改革。息县在县区内各个医疗机构实行区域临床路径管理,患者能够在各医疗机构间进行协同区域临床路径治疗。而县域的医疗信息平台能够在不同机构间协同治疗下实现对农合报销综合支付的控制监管[5]。包括:区域临床路径制定、下发;双向转诊(协同医疗)数据传输;区域临床路径、综合支付监管;综合支付报表包括综合支付月报表、县级运行分析数据、乡镇运行分析数据、县级医院综合支付月报表、乡镇级卫生院综合支付月报表、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病种入径率等相关报表。息县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功能构架图见图1。

息县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实施成效

综合门诊部管理制度篇7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排队论,M/M/S模型,优化配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医院现代化管理程度均有明显提高。但医院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力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益,是医院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在医院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目的就是尽可能减少医院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医院成本,给医院带来经济效益。

目前,利用排队论为医院提供决策的相关文献也有不少。王丽姿[1]引入Markov链排队模型对医院排队现象进行分析,对医院服务的状况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服务系统性能指标,来确定该安排的医生人数,以减少病人等待时间。该文献的缺点是计算复杂,只是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未考虑到医院成本问题。李海琳[2]提出了运用排队论模型测量医院门诊流程效率,主要通过对医院门诊的服务排队时间和服务排队现象对患者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通过相应的计算机系统进行优化控制,对排队流程进行优化,尽可能减少患者的排队时间消耗。使结果有利于医院门诊排队结构的优化,满足患者的需要。王松建等[3-6]引入排队模型来计算出等待概率,服务强度等来确定医院应配备多少名医生或设备,但都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确定。总的来说,大部分的相关文献要么计算太复杂,要么得出的数值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来判断,要么就是没有考虑到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将排队模型与医院效益相结合,综合考虑到成本与效益的问题,得出最优服务率和最优服务人数,为医院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决策依据。利用这种优化模型,不但可以计算出医院不合理安排医护人员所造成的损失,更加令医院更有效地、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更好的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现代医院门诊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1.1 医院门诊的现状

目前,医院中“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严重,引起患者的强烈不满,大医院门诊普遍出现的“三长一短”现象(即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收费取药和检查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给患者就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并引发了不少医疗纠纷[7]。门诊医疗服务水平是医院综合实力的反映,门诊医疗服务能否满足患者的需求并使患者感到满意,反映了医院的竞争优势和策略,并将影响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医院若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门诊服务“三长一短”等现状是十分必要的。图划分算法

1.2 门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门诊面临的不利因素和薄弱环节包括病人集中程度高、人群杂、病种多;诊疗环节多;应急变化多;诊疗时间短。

门诊运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管理体系不完善[8]。门诊部定位为职能科室,承担着医疗技术和医疗行政的双重管理职能,管理体系相对独立,但在门诊诊疗工作中担任重要角色的各专科,直接归属各相应专科“一条龙 ”管理,门诊部对专科人员的管理难以深入。综合性医院门诊部至今没有明确核定的编制,组织结构可谓五花八门,多数沿袭着传统的格局,许多难以归口而与门诊工作毫无关系的部门统统归属门诊部管理,形成门诊部拥有庞大的机构和极其复杂的组织结构,无法保障门诊管理职能的落实。管理手段落后:门诊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科的发展与建设在不断的探索之中。由于门诊工作涉及范围广,人员流动性大,各种不利于管理的因素交织,而目前门诊的管理套路简单,管理手段滞后,易使门诊部成为形式上的架子,管理有一定难度,制约了门诊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 医院门诊收费与排队分析

医院门诊收费是医院财务管理与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9]。医院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自身的医疗服务经营收入,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增强经营意识,调整服务结构,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因此,对于营利性医院来讲,如何提高收入,降低成本,更是医院一直所追求的目标。根据调查,得知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病人的检查费和治疗费。所以,要增加医院收入,就要尽量留住病人,增加病人的满意度,以减少病人的流失。但是,如何留住病人呢?这就要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减少病人等待时间。

2.1 患者排队问题

综合门诊部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 轮椅;门诊服务

作者单位:511400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门诊承担着广大人民群众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的主要部门,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和窗口单位,其服务质量如何,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将给患者以最直观和深刻的印象[1]。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深化,医院门诊护理服务工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我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确定新的管理重点,切实强化门诊服务质量,从建立一些列的便民措施入手,在门诊服务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服务理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自2009年9月我院整体搬迁到新医院,在门诊服务中增设了公共轮椅服务,并制定一系列的监管措施,为广大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患者提供了便利,经3年的运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1 基本资料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健教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编制床位1200张,目前实际开放床位1100张,2011年门诊量为199.32万多人次,住院患者数为3.96万人次。

2 公共轮椅服务的实施

2.1 公共轮椅的制作 为广大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门诊患者提供了便利服务,我院门诊部评估门急诊、医技部门对轮椅服务的需求,广泛收集意见,与相关生产医疗设备的公司联合制作了70多辆实用性、舒适性、安全性的非折叠式公共轮椅,设计上在原来轮椅的基础上加安装双轮刹制,起到安全与防盗的功能,轮椅的铁质部分涂有红色油漆,两侧扶手皮料挡板外侧印有医院的红色院徽,便于辨认,同时在轮椅的右侧安装一根约2.5米固定式输液杆,用于输液患者的转运,输液杆顶部安装轮椅号码,以便对轮椅进行清点与管理。

2.2 公共轮椅的放置 我院将70多张公共轮椅分散整齐放置在门急诊及医疗部的出入口处,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如需使用轮椅,不必交纳按金或者按压身份证,随时取用,并在每个“轮椅放置区”墙壁上贴上我们的温馨提示“把方便留给下一位病友”,提醒使用后主动放回原处。

2.3 公共轮椅的管理 由门诊部制定公共轮椅管理制度,要求全院各部门共同落实执行,各尽其职,严格管理。同时实行统一分工管理,当轮椅滞留在门诊候诊区或医技科室通道时,由门诊部导诊文员负责推回就近的轮椅放置区。当轮椅滞留在住院部时由带患者入院的文员负责推回门诊轮椅放置区。当轮椅滞留在门诊时,由保安人员负责推回门诊轮椅放置区。

2.4 轮椅的保洁及维护

2.4.1 门诊、急诊、医技部门不同区域按照划分的清洁工人属地管理清洁,每日傍晚用消毒液擦洗,如有患者分泌物、呕吐物等污染及时清洁及消毒。

2.4.2 各部门每日安排工作人员对每台轮椅监测其性能及安全性,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并每天登记清洁情况。

2.4.3 后勤保障人员每月定期为每一张轮椅上油、保养。

3 实施效果

3.1 我院的服务效益得到提高,门诊就诊患者不断增多,据我院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日均门诊量4500人次,增加到2012年日均门诊量5500人次,2012年高峰期达8000人次,增长率达22.1%。

3.2 门诊患者满意度不断上升,对医院的总体形象表示认可。

门诊增设公共轮椅服务后,患者对我院门诊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大大提高,达到93.4%,大部分患者对我院的门诊服务表示满意,同时对我院的总体形象表示认可。

4 体会

以患者为中心加强门诊护理服务,是新形势下门诊护理工作面临挑战与机遇的必然趋势,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3年来,医院从患者的需求角度出发,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轮椅服务,并加大了门、急诊窗口服务的投入力度,医院的服务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

参 考 文 献

综合门诊部管理制度篇9

    所谓财务诊断,就是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状况的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发现并研究存在问题,提出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作为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发展的衍生物,二战后财务诊断在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如日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专门建立了“诊断士”制度,并成立了全国性的诊断机构。财务诊断已实现从工业社会早期主要凭借企业家个人经验向科学管理的飞跃,并且组织分工更加细化、目的性更加明确。

    从组织分工上看,财务诊断可分为由企业经营者和出资人自查式的内部诊断以及由专业诊断机构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外部诊断。从目的性上看,可分为主要着眼于纠错防弊的舞弊诊断和以分析企业管理病因、促进挖潜增效为主要目的的建设性诊断。国际资料表明,财务诊断在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综合素质、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辅佐和催化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财务诊断工作也得到了一些发展,但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许多方面都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尚未形成健全的财务诊断体系。

    从中小企业方面看,一些经营者缺乏现代财务意识,他们在购置设备原料和疏通人情关系方面不吝花费,但在通过延请“企业郎中”诊治管理“疾患”,导入财务管理“良方”方面积极性不高。同时企业内审机构由于其地位的“附庸性”,加上受工作视野、专业知识所限,所以目前有些企业的内部诊断既缺乏公允性,也不具有权威性。

    从出资人方面看,由于企业产权改革正在进行,还未形成一旦企业经营失败所有者倾家荡产、经营者丢掉饭碗的机制,同时,作为行使国有资本出资人财务职能的财政部门,其对企业资产和财务管理也正处于转型和初创期,因此,企业的股权关系、法人治理结构和股东行为均尚待规范,内部诊断机制还远未形成。

    从外部诊断方面看,一些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因受利益驱使,比较看重眼前收入,对拓展中小企业财务诊断市场既缺乏战略性认识,也存有畏难心理。使一些企业既使乐于“求诊”也不知到哪里挂号,财务诊断尚未确立正常的社会地位。

    二、还没有一套规范的财务诊断法规和技术体系。

    与财务诊断相关的理论、法规、准则和实务指南均准备不足,囿于审计成本、市场需求和专业能力等多重制约,目前注册会计师执业也过于偏重常规审计,主要目的仍然是纠错防弊,对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的建设性和指导性方面整体上关注不够,“诊疗”较少。

    三、行业管理不规范。

    目前主管部门对财务诊断机构和人员在从业条件和执业行为等方面尚缺乏配套的管理制度,致使某些诊断机构和“医师” 素质良莠不齐,职业行为不规范,收费高、“疗效”低的现状既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也影响财务诊断行业的名声。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将走向全方位开放。为了迎接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中小企业应全方位地提升经营和财务管理水平,笔者以为,关注中小企业的财务诊断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一环,为此建议:

    一、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财务诊断行为。从根本上讲,推进公司制改造,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是企业财务诊断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只有这样,企业经营者才会真正关注财务诊断,企业监事会和内审机构才可能有效地运作内部财务诊断,出资人也才能依法行使自己的财务决策和财务诊断权,财政部门对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的监管权也才能落到实处。

    二、尽快制定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现状的企业财务诊断专门法规、准则、实务公告和操作指南体系,使财务诊断工作有章可循,有典可据。这些规定至少应满足三方面要求:(1)从制度上明确和强化财务诊断的定位,充分凸显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财务智囊团功能。(2)财务诊断的纠错防弊和建设性两类功能应当既有机融合又各展其长,不能用单纯的审计替代财务诊断。(3)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兼容,应借鉴国际著名会计公司经验,组织专家研制完备的财务诊断提纲和专用工作底稿,使财务诊断从搜集证据,综合分析到最终形成结论既科学规范,又便于操作,使无论内诊还是外诊、不管是专业机构、理财专家还是企业财务新手均可据以在不同层面上开展工作。

综合门诊部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结核病;医防合作;督导;管理

【中图分类号】R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487-01

滨湖区处于经济发达地区,户籍人口约46万,每年流动人口近20万。而近年来而流动人口的结核病患病率占全区结核病人半数。为做好全区结核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的诊疗技术优势,使疾控机构更专注于结核病人及医院结防工作的督导管理,经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协调、监管,经过几年来运转,在结核病管理模式及医院与疾控中心的合作上积累了一些经验。

1 医防合作方法

1.1加强领导,建立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模式 疾控机构负责规划管理,医疗机构负责初筛转诊,定点医疗机构负责确诊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患者全程管理。在发现结核病人这个环节,医疗机构很有优势,对前来就诊的有咳嗽咳痰等疑似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初筛。政府将指定部分定点医疗机构,让患者得到更完善的治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为辖区内的病人定期家访、宣教,督促病人及时就诊,落实督导服药。

1.2 制定并落实各部门相关职责

1.2.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防门诊职责协助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网络直报结核病病人的追踪工作,开展辖区内活动性结核病病人治疗管理督导工作,培训家庭督导员,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免费政策的宣传工作。同时做好病人的督导服药工作,并及时将日常结防信息当日反馈到区疾控中心。

1.2.2区疾控中心职责按《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实施指南》的有关要求,组织各有关单位相关医生开展培训,每月召开结防医生工作例会,总结分析问题并培训有关知识。每月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全覆盖督导检查,协助并参与医疗机构结核病人的诊断工作

1.2.3区结核病定诊医疗机构职责成立本单位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诊断小组,制订工作制度和流程,组织实施自查和考核。确保完成上级指定的发现、治疗任务。负责对因症就诊和其他医疗机构转诊及追踪到位的结核病病人和疑似病人的定诊、治疗和督导管理,并及时正确填写“肺结核病人治疗管理卡”。

负责三本登记本(初诊病人登记本、肺结核病人登记本和实验室登记本)的登记工作。完成各类统计报表。开展疫情报告、结核病专报以及各定诊单位网络信息交流和互通工作。开展痰涂片检查和结核病痰培养工作,并做好痰涂片检查的室内和室间质控工作。保存肺结核病人病历、胸片,痰片和治疗管理卡,在病人疗程结束后做好资料归档整理工作。协助疾控中心开展辖区防痨医生的业务培训。

2 督导管理方法

2.1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肺结核病人全程用药对于确诊的肺结核病人,按国家标准制定化疗方案、填写相关资料,根据病人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和心理素质,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倡导国家、省市相关减免政策,发放《肺结核病人治疗须知》,与病人签订免费治疗协议书。督导医生每周进行督导1次,并做好随访记录。

2.2加强有效培训,提高三位一体的防痨网络管理质量一是加强对院内相关科室职能医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特别是医防合作知识的培训,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报告和转诊率;二是加强对结防医生每月例会的培训,形成院内周自查、月自查和区级联合督查的齐抓共管局面,同时提高了结核病防治新知识的应用和督导质量;三是加强对村医培训,做好疑似病人的转诊和病人的督导管理工作。

2.3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现代结防工作要求医务人员,尤其是结防专业人员不仅要掌握新对策,还要掌握现代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1]。要善于运用医学心理学去观察、分析和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宣教形式,如发宣传资料打电话、发短信及密切接触者筛查等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病人及家属的健康知识提高病人的顺从性以及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心,取得患者的支持与配合。

3 结果:

3.1 结核病治管情况 2009年-2011年,全区初诊病人共登记2396人,共发现结核病人1030人,其中新发涂阳病人1030人,复发涂阳79人,结核病人发现率特别是新发涂阳总体上呈逐年有所提高,全程免费服药病人数(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3.2 结核病管理率的情况针对“五率”相关要求,我区及时开展培训,落实相关措施,各率均达到卫生部考核要求。见表2。

4 经验及讨论

4.1"三位一体模式"的优势“三位一体”模式顺应了肺结核病人到综合医疗机构诊疗的就诊心理。大部分结核病患者首诊到综合医院就诊,他们更信任综合医院的医疗技术,设立定点医院可充分利用综合医院的设备、人力资源以及在群众中的知名度及信任度,顺应了病人的就诊心理。综合医院在治疗重症和并发症病人方面更有优势,病人可及时住院治疗,减少转院环节,争取治疗时间。结防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管理能力,有更多的精力管理和督导肺结核患者,提高了治愈率,同时有效规避了医疗风险。并且,由定点医院诊治结核病人,能减少大多数就诊病人的转诊环节,防止病人的丢失,从而提高病人发现率。

4.2 统一组织、协调监管、落实措施是关键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协调和监管卫生政部门在医防合作模式运作前必须反复动员、协调明确各部门职责,下发相关文件,落实经费并制定相关奖惩措施。疾控机构充当业务的牵头者,组织协调院内相关科室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和现场业务指导,加强沟通,落实例会,加强诊疗质控,相互合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3 健康教育推动了各项管理率的提高首先加强大众健康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宣传国家免费政策;其次加强对病人诊疗前和管理过程中的健康宣教,一方面让病人了解病情及查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使之体会到结核病政策带来的实惠,同时树立战胜病魔的决心。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结核病,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更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以《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实施指南》为蓝本,因地制宜开展结核病医防合作,探索医防合作新策略,有利于提高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整体水平,发挥了医疗机构和卫生防疫机构优势互补的作用,提高协作能力,加强了结核病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