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基本知识十篇

时间:2023-10-12 18:02:14

移动通信基本知识

移动通信基本知识篇1

关键词:学习迁移 ;信息技术课 ; 过度学习 ;学习情境

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迁移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各种学科和各种技能之间,或同一学科和技能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彼此相互影响的现象。”其实质是原有认知结构与新学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前者叫正迁移或简称迁移,后者叫负迁移或干扰,一般情况下所说的迁移都是指的正迁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性等特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这一理论代表了从认知的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本文主要从认知结构角度阐述学习迁移理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课”的特性要求重视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

1、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看,学习迁移发挥重要性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着眼于使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信息采集、加工、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促进和提高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用于学习和生活。最重要的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实际应用,即知识、能力和应用的统一。学习迁移是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实效性,完成“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条件。

2、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看,学习迁移发挥广泛性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基本技能才会熟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会得心应手,这充分体现了正迁移的作用。

迁移不仅仅发生在信息技术课理论知识方面,而且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能发生迁移。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习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而且要形成有价值的信念系统,包括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高尚的情操。知识是构成情感价值系统的基础,积极的情感又会成为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注重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迁移的同时,也要发挥情感因素对学习的正面促进作用。

二、改革“信息技术课”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

1、过度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顺利地从“旧知”向“新知”迁移。

迁移总是以先前的知识、技能学习为前提的。奥苏伯尔在其《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曾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半是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比较好的缘故。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越多、越牢固、越熟练,越容易学会新的知识,产生正向迁移。一般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容易顺利地掌握新知识,这方面的过度学习是有助于学习迁移的。例如我们学习文字输入技术,就必须从学习指法开始,学会计算机键盘分区,学会正确的姿势、正确的指法、正确的训练方法等一系列知识,才可以使这些基础知识在文字输入中发生正向迁移。不可想象,一个根本就没有关于键盘、指法等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人可以很快速地通过键盘进行文字输入。因此,在我们学习中应当树立一种观念,就是不断地学会使知识和技能得到迁移,这里指的是会消除逆向迁移的干扰,会充分利用知识与技能之间的正向迁移,使我们学习的效率更高。

各种知识之间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的要素和一般的原理,只有更深刻地掌握了知识体系才能促进正向迁移。例如在信息技术课中,通过老师的指导,某位同学的自学能力提高了,有了一套自己自学的方法,那么他自学其他课程的能力也会得到较好的发展,他将信息技术课学到的技能迁移到其他课程中去了。

2、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顺利地从“课堂”向“应用”迁移。

学习情境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内容的实际情境最好相类似,这样有助于学习的迁移。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设置与实际情况相近的情境。另外,还要在知识或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考虑到实际运用情境中的种种情况。例如学习文字处理,不仅要让学生单纯地学会文字处理的方法,还应该使他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等学习活动提高在实际情境中解决文字处理问题的能力。

此外,课堂上开展的学习活动,在日后学生能将其活动应用于相类似的实际生活时才是有效的。例如:在操作系统学习中,不能仅仅学会软硬件安装、使用等基本技能,而应通过比赛,有效地使基本技能向实际的综合性能力发生迁移。有许多技能的学习,如文字输入、系统操作、网络应用等,在类似于真实的情况下进行训练最为有效。近年来开展的许多室内模拟装置的训练,为培养和训练各方面技能的专门人才起到了既经济又有实效的效果。

3、加强教师的启发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迁移思维品质。

实现迁移不是自动发生的,它的发生是要有条件的。实验证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是影响迁移的重要因素。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基主张,迁移的基础在于概括。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影响迁移的重要因素。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与概括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正向迁移,防止负向迁移。迁移的发生,也就是积极的促进作用,不是旧与新之间发生的一对一的关系,它是一种在思维层次上对知识的概括与理解,是一种建立在能力系统上的影响作用。

此外,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学生的信心、紧张程度等等,都会对迁移发生影响,特别是学生应用知识的准备状态对迁移的影响更为明显。

实践证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以及学习迁移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使信息技术课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指导越多,迁移的效果越大,但指导不能预先指出正确的答案,以免妨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法则更有助于学习的迁移。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和概括学过的知识,充分掌握运用基本原理的条件、方法,使基本原理达到最有效的迁移。

总之,学习迁移理论是影响学习效应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知识的能力,重视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训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移动通信基本知识篇2

作为学习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作为以后即将成为一名通信人的学生来说,了解通信基础知识,掌握通信专业的学习方法,明白通信行业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是关系到自己前途,关系到自己人生价值能否实现的人生大事。

通过近一周的学习,我们从感性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的确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次参观实习丰富了本人的理论知识,增强了本人观察能力,开阔了视野,并使我对以后的工作有了定性的认识,真是让我收获颇多。现将本次实习就参观实习内容、实习收获、以及未来自己努力的方向等作以总结。

实习单位及心得体会

xx移动(xx分公司)

一、公司概况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即要以“正身之德”而“厚民之生”,做兼济天下、善尽责任、不断进步的优秀企业公民。

根据国家电信体制改革的要求,xx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xx分公司(简称“xx移动”)于1999年7月19日正式成立,负责中国移动通信网在xx地区的网络建设、维护、发展与运营管理,经营范围为移动电话业务、移动数据业务以及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推出了多种话音增值业务和无线数据业务。目前,公司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三大客户品牌,客户号码段包括“139、138、137、136、135、134(0至8号段)”、“150”、“158”和“159”。公司下辖10个职能部门、11个生产部门、4个县市营业部,共有移动员工457人,平均年龄35岁。XX年7月,公司完成注资重组、改制上市,成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拥有的外商独资企业。

xx移动通信始于1992年,至今已建成功能完善、质量优良、覆盖全区的gsm数字移动通信网。到XX年4月27日,全市移动通信网上通话客户总数已达159万户。除提供移动电话话音通信业务外,先后推出了点对点短消息、移动手机支付、移动交费卡、移动彩铃、企信通等新业务,开辟了移动通信服务新领域,更大范围、更高程度地方便了广大客户使用移动电话业务。

公司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争做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的战略目标,始终追求高水平的运营和管理,着力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网络信号覆盖到了全省所有乡镇,主要交通干线实现了连续覆盖,城市内重点地区、小区和主要酒店、宾馆等实现了室内覆盖;网络已漫游通达216个国家和地区。陆续推出了短消息、移动梦网、飞信、手机邮箱、移动秘书、移动全球呼、gprs、随e行、彩信、无线局域网、手机支付等多种移动新业务、新功能。公司向广大客户提供10086服务热线24小时服务,增加了营业网点数量和服务功能,推出了多种交费方式,推行全球通大客户经理服务,实施客户积分奖励计划,开展“收费误差双倍返还”服务承诺活动,推广集团客户信息化解决方案,为广大中国移动客户提供专家级的移动通信服务,促进了社会和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较好的维护了客户的合法权益。xx移动的客户数量以每年超过100万户的速度增长,目前已超过1000万户。面向未来,xx移动xx分公司将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时刻秉承“追求客户满意服务”的经营理念,全面提升公司在通信行业的领先优势,推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通信基础知识

1.数字移动通信

数字通信包括gsm、cdma等。第三代移动通信(3g)目前主要有两种主流的技术方向。其中一种是从第二代cdmaone演进而来的cdmaXX技术,cdmaone移动通讯网络在北美、南韩和香港等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XX年5月中国联通采用了增强型的cdmaone的技术在中国全面建设移动通信网。cdmaXX与cdmaone的空中信道具有相同的码片速率,向后兼容cdmaone的系统,可以由cdmaone平滑升级而来。其演进的路线是cdmaone--cdmaXX1x--cdmaXX1xev。另一种主流的第三代通信技术是由第二代gsm标准发展而来的wcdma技术,由于gsm采用的是tdma(时分多址)调制方式,而wcdma采用了cdma(码分多址)的调制方式,其空中信道无法兼容,采用机站积叠和使用多模手机的方式向后兼容gsm系统,其演进的路线是gsm--gprs--edge--wcdma。在制式上则有时分多址(tdma)(如欧洲的gsm系统)和码分多址(cdma)两种。二者均能够实现高速分组的3g数据业务,但从空中信道调制、核心接入网络和终端用户等多个方面比较,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gsm是世界上第一个对数字调制、网络层结构和业务作了规定的蜂窝系统。gsm是为了解决欧洲第一代蜂窝系统四分五裂的状态而发展起来的。

目前国际电联接受的3g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wcdma、cdmaXX与td-scdma。cdma是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的缩写,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基础。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频分多址(fdma)的模拟调制方式,这种系统的主要缺点是频谱利用率低,信令干扰话音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时分多址(tdma)的数字调制方式,提高了系统容量,并采用独立信道传送信令,使系统性能大为改善,但tdma的系统容量仍然有限,越区切换性能仍不完善。cdma系统以其频率规划简单、系统容量大、频率复用系数高、抗多径能力强、通信质量好、软容量、软切换等特点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1)、wcdma全称为wideband`cdma,这是基于gsm网发展出来的3g技术规范,是欧洲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它与日本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基本相同,目前正在进一步融合。该标准提出了gsm(2g)—gprs—edge—wcdma(3g)的演进策略。gprs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简称,edge是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evolution(增强数据速率的gsm演进)的简称,这两种技术被称为2.5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中国移动正在采用这一方案向3g过渡,并已将原有的gsm网络升级为gprs网络。

(2)、cdmaXX是由窄带cdma(cdmais95)技术发展而来的宽带cdma技术,由美国主推,该标准提出了从cdma`is95(2g)—cdmaXX1x—cdmaXX3x(3g)的演进策略。cdmaXX1x被称为2.5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XX3x与cdmaXX1x的主要区别在于应用了多路载波技术,通过采用三载波使带宽提高。目前中国联通正在采用这一方案向3g过渡,并已建成了cdmais95网络。

(3)、td-scdma全称为timedivision-synchronous`cdma(时分同步cdma),是由我国大唐电信公司提出的3g标准,该标准提出不经过2.5代的中间环节,直接向3g过渡,非常适用于gsm系统向3g升级。但目前大唐电信公司还没有基于这一标准的可供商用的产品推出。

2.光纤通信

利用透明的光纤传输光波。效率速度都远远优于有线电通信。同步数字体系(sdh)是一种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数字通信体系。它是一套新的国际标准。sdh既是一个组网原则,又是一套复用的方法。sdh是为了克服pdh的缺点而产生的,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再定规范然后研制设备。这样就可以按最完善的方式设定未来通信网要求的系统和设备。sdh是国际电信联盟ccitt于1988年正式推荐的,并称为同步数字体系。sdh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它不仅适用于光纤通信,原则上也适用于微波和卫星通信。被誉为”光纤通信之父“的高锟(英籍华人),在光电话的研究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减少介质杂质方面,马瑞,卡谱隆,凯克在1070年将噪音减少到20分贝/千米,更令人兴奋的是在解决光电话产生的2个根本问题上发明了能够产生理想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1974年光杂质噪音减至1分贝/千米。1979年降低到0.2分贝/千米。1977年美国芝加哥和圣塔磨尼卡之间首次建成商用光纤通信系统,头发丝粗细的玻璃丝能同时开通8000路电话。到1990年光纤通信的发展取得重大进展:1由多模光纤过度到单模(只传一种模式,没有色散,传输的频带宽,能载送的信息量比多模光纤大的多)2由短波长(0。85微米)过度到长波长(1.31微米)。90年代光纤传输的的速率达10000兆比特/秒。相当于1/10的头发丝的光纤里可以同时开通1250000部电话。光通信每隔几十千米,增设一个“再生中继器”(光——电——光)以增大传输的信号,1985年“掺洱光纤放大器”诞生。光瓠子通信:使光脉冲变宽,变窄的两种效应相互抵消,就成了一个保持不变的光瓠子。我国光纤的发展:1977年第一根波长(0.85微米)阶跃型适应光纤问世,长度为17米,衰减为300db/km。1978年减少到5db/km。80-81年研制出激光器和pin探测器。84年在武汉,天津建立多模光纤通信。1986年动态单纵模激光器诞生。

3.移动基站收发信机和基础设施

gsm基站在gsm网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gsm网络的通信质量。gsm基站是一种技术要求较高的产品,最初的基站设备基本都是一些国外的产品。随着我国一些高科技电信企业在移动通信领域的不断深入,一些国内的电信企业如大唐、广州金鹏等公司也生产出多种型号的基站。

gsm赋予基站的无线组网特性使基站的实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及室内、室外型基站,无线频率资源的限制又使人们更充分地发展着基站的不同应用形式来增强覆盖,吸收话务--远端trx、分布天线系统、光纤分路系统、直放站。

基站发信台(bts):受控于基站控制器(bsc),属于基站子系统(bss)的无线部分,服务于某小区的无线收发信设备,实现bts与移动台(ms)空中接口的功能。bts主要分为基带单元、载频单元和控制单元三部分。基带单元主要用于话音和数据速率适配以及信道编码等;载频单元主要用于调制/解调与发射机/接收机间的耦合;控制单元则用于bts的操作与维护。bts中存储编码算法a5和密钥kc,用于解密接收到的密文形式的用户数据和信令数据(包括解密)。

基站控制器(bsc):具有对一个或多个bts进行控制以及相应呼叫控制的功能,bsc以及相应的bts组成了bss(基站子系统)。bss系统是在一定的无线覆盖区中由msc控制,与ms进行通信的系统设备,它主要负责完成无线发送接收和无线资源管理等功能。功能实体可分为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

bsc:具有对一个或多个bts进行控制的功能,要负责无线网路资源的管理、小区配置数据管理、功率控制、定位和切换等,是一个很强的业务控制点。

bts:无线接口设备,它完全由bsc控制,主要负责无线传输,完成无线与有线的转换、无线分集、无线信道加密、跳频等功能。

自我感受

通过本次认识实习,自己了解了通信专业的基础知识,开阔了眼界,增加了见闻,明白了一些通信设备的简单原理,也明白了目前该行业的最新发展,把平时书本的知识应用在了实践中,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财富,另一面自己也看见了自己的不足,还需要努力学习,了解更多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多请教老师,和有关人员,通过各个渠道学习和了解通信工程的有关知识。

通过实习,我们才有了机会去面对着专业性人员,听着他们对专业性的讲解以及亲自看到了许多的大型通信设备,这些都很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以及与实际相联系,这些都很益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通过实习,让我体会通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加深对通信工程在生产生活中的感性认识,了解这些企业生产和运营的规律,学习这些企业组织和管理知识,巩固了所学理论,培养了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增强了我在电子信息方面的学业背景和对本专业的热爱。

社会需求及专业发展、自我定位

目前,通信工程专业的社会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1)通信技术研发人员。其职业通路为研发员研发工程师高层市场或管理人员;

(2)通信产品销售人员。其职业通路为销售助理销售工程师销售(市场)经理;

移动通信基本知识篇3

关键词:信任度;知识转移;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系统动力学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5.01.12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5)01-0053-07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Evolution between Knowledge Transfer

and Trust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XIA Wei-li, LI Xiao-ge

(School of Managemen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710129)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onent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two-dimensional trust mode contain of direct trust degree and indirect trust degree, a causal graph and a system dynamical model, which could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were built.The system dynamical model was realized by software tool Vensim, following by simulation analysis and model validation and sensitivity test.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rust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is affected by multiple factors, changing in the form of ascendant curves, trust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knowledge transfer,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rust helps the increase of knowledge transfer.

Key words:trust degree;knowledge transfer;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ystem dynamics

1 引言

快速变化的竞争和世界范围内的创新速度使单个企业无法孤立地解决组织间的创新行为,因此大量的企业选择参与创新网络、战略联盟或者其他形式的跨组织联系,以期实现某种形式的“协作优势”。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相对优势在于网络内各创新主体可以通过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实现协同发展。信任作为连接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各成员的重要关系纽带,有利于网络中知识转移水平的提升。

信任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领域和组织中(如团队、企业、网络组织等)<sup>[1]</sup>,随着对信任研究的加深,管理学领域将信任与知识转移结合起来,认为信任是一切合作关系的前提,尤其是在正式沟通渠道不够畅通、存在利益关系的组织中,信任的重要性更为突出<sup>[2]</sup>。对于信任与知识转移的关联,Anoop Madhok提出:组织间信任可以为合作双方建立长期的资源合理分配和认知的共享<sup>[3]</sup>。随后大量的文献和实证研究证明<sup>[4~6]</sup>,信任会影响知识转移,信任可以促进有效的知识转移,信任会增加信息交换的数量,与知识转移呈正相关<sup>[7]</sup>;信任能促进组织的知识转移,因为它增加了合作伙伴帮助对方理解新的外部知识的愿意,缺乏信任会对有效的知识转移产生很大程度上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转移给知识接受者的知识来源不确定的情况下<sup>[8]</sup>。

尽管信任对于知识转移的促进作用显著,但长期以来,对于信任的研究是从定性和变量相关性方面去解释,这种研究方式忽视了信任的计量分析和信任度变化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无法深度揭示信任的动态性和演化,也忽视了反馈效应及因果关系。因此,本文在分析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信任结构模式基础上,引入系统动力学研究信任与知识转移的因果关系,构建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动态演化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及灵敏度分析,揭示高校对企业的信任度与知识转移的演化规律,为校企双方知识转移行为策略选择提供参考。

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及因果关系分析

大量研究证明,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四方面:知识发送方(知识发送方的特性、知识转移意愿和知识转移能力),知识接收方(知识接收方特性和知识吸收能力),知识特性(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和知识转移情境(信任、知识距离和开放程度等)<sup>[9]</sup>,本文主要研究高校对企业信任度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2.1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模式结构

高校和企业在合作创新网络内为共同完成高技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中,为预防机会主义行为,降低相关的知识转移成本,需要对企业的信任度进行评估,以得出对方在未来合作过程中可靠性、诚信度及合作能力的预期。本文将信任视为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的纽带,校企知识转移量受知识阈值和信任度的影响。信任度由直接和间接信任度组成,构建模式为在历史合作直接信任的基础上,依据社会网络关系接近特征与信任开放传递特征,通过信任征集与反馈过程获取间接推荐信任<sup>[10]</sup>。

(1)直接信任度。高校对企业的直接信任主要来源于对历史合作满意度的统计与分析,通过对已有典型信任模型的研究和分析,根据经验,最新发生的合作行为可信性最高,远期合作行为的信任度逐渐衰减<sup>[11]</sup>,本文引入信任衰减系数,直接信任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历史交互次数、合作成功次数、最近一次交互信任值、历史交互信任度、历史合作满意度影响系数和衰减系数,高校对企业的直接信任度公式如下:

Td(A,B)=Tt-1(A,B)+λ×Th(A,B)×γN N>0

0.5 N=0

Tt-1(A,B)表示最近一次的校企合作信任值,A、B分别表示高校和企业,λ是调节系数,调节校企历史合作满意度对直接信任度的影响,用m表示校企合作成功次数,N是高校和企业近期直接合作次数,则λ=m(N+1)。Th(A,B)代表校企历史交互信任度,γ是信任度衰减系数。当初始阶段,校企双方完全没有合作历史时,信任度为默认值0.5。

(2)间接信任度。在评价企业的信任度时,仅凭直接信任是不完善不可行的,因此本文构建了间接信任度Ti(A,B),用以描述高校对推荐者关于企业的反馈推荐信任值真实性、准确性的度量。间接信任度受到推荐者的可信度、推荐者对企业的直接信任度和信任者数量的影响。根据信任关系的传递性,本文假设推荐者信任度越高,推荐信息越可信。推荐者数量为n,但由于信任传递的有限性,设置推荐链最大长度为5,Td(A,C)为推荐者的可信度,Td(C,B)TC为推荐者的可信度,当有多个推荐者时,校企的间接信任度为:Ti(A,B)=1n∑nc=1Td(A,C)Td(C,B)。

(3)信任度。综合校企的直接和间接信任度,引入自信因子α(α∈(0,1)),自信因子代表直接信任度在综合信任度中所占的权重,α值越大,表明直接信任权重越高,即高校更相信自己的直接经验,得出校企之间的信任度为:

T(A,B)=αTd(A,B)+(1-α)Ti(A,B)

2.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因果关系分析

在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中,高校为知识发送方,企业为知识接收方,企业通过合作创新网络接受来自高校的转移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存量。高校的知识存量由知识创新量和知识失效量决定,企业的知识存量由知识创新量、知识失效量和转移知识量决定。由此构建的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模式

知识转移量是由知识势差、知识转移阈值、信任度共同决定。高校知识存量的增加导致知识势差的增大,知识势差的存在促进了知识转移的可能性,知识势差的增大使得知识转移意愿增强,知识转移量增多;知识转移阈值的设定体现了高校对自身核心知识的保护,当知识转移越接近高校的核心知识,校企知识势差越小,知识转移量越少,直至转移停止<sup>[12]</sup>。信任与知识转移量正相关,当高校通过与企业的直接交互或其他多个第三方的推荐建立起较高的信任度时,就降低了对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预期,增强了对企业合理有效利用转移知识的信念,提高了高校的知识转移意愿,进而增多知识转移量。

3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3.1 模型基本假设

(1)校企双方存在知识势差,高校的初始知识存量要高于企业的知识存量。

(2)高校的知识失效率大于企业的知识失效率,高校的知识有效期长于企业知识有效期。

(3)高校和企业的成功交互次数小于等于校企的历史交互次数。

(4)在校企双方存在交互历史时,信任度中直接信任度所占权重高于间接信任度。

依据上文的分析,建立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如图2和图3所示。模型中主要的变量和常量有:状态变量(L)2 个,流率变量(R)4个,辅助变量(A)9 个,常量(C)8 个,共23 个变量。

表1 系统变量列表

变量类型变量名称

状态变量高校知识存量,企业知识存量

流率变量高校知识创新量,高校知识失效量,知识转移量,企业知识失效量

辅助变量高校知识创新率,知识转移阈值,知识势差,

企业知识创新率,信任度,直接信任度,间接信任度,信任衰减系数,历史满意度影响系数

常量历史交互次数,最近一次交互信任度,历史交互满意度,推荐者的可信度,推荐者对企业的信任度,推荐者数量,合作成功次数,自信因子

3.2 方程及参数说明

高校知识存量=INTEG(高校知识创新量-高校知识失效量,20);

高校知识创新量=高校知识存量×高校知识创新率;

高校知识创新率=WITH LOOK UP{Time,[(0,0)-(30,0.2)],(0,0.06),(30,0.09)},用表函数来表示高校的知识创新率,设定在30个单位的仿真时间内,高校的知识创新率按线性提高百分之三。

高校知识失效率=0.02;

高校知识失效量=STEP( 高校知识存量×高校知识失效率,8 ),用阶跃函数来模拟知识失效的过程,高校的知识在8个仿真时间单位后失效,失效的知识量为高校知识存量的百分之一。

企业知识存量= INTEG(企业知识创新量-企业知识失效量,5);

企业知识创新量=企业知识存量×企业知识创新率;

企业知识创新率=0.02×知识转移阈值;

知识转移阈值= IF THEN ELSE(企业知识存量/高校知识存量 小于0.75,企业知识存量/高校知识存量,0.75 ),当阈值达到0.75时,高校不再向企业转移知识。

企业知识失效率=0.01;

企业知识失效量=STEP(企业知识存量×企业知识失效率,6)。

知识转移量= SMOOTHI( IF THEN ELSE( 知识转移阈值小于0.75,信任度,0),1,0),0.75是知识转移阈值的上限,超过0.75时,高校向企业的知识转移停止,知识转移量为0,用一阶信息延迟函数来表示知识从高校转移到被企业吸收的过程,延迟时间为1个仿真时间单位。

信任度=自信因子×直接信任度+(1-自信因子)×间接信任度;

直接信任度=IF THEN ELSE(历史交互次数大于0,最近一次交互信任度+历史满意度影响系数×(历史交互满意度×信任衰减系数)/历史交互次数,0.5 );

间接信任度=推荐者的可信度×推荐者对企业的信任度/推荐者数量自信因子=0.7。

信任衰减系数= WITH LOOK UP{Time,([(1,0)-(30,1)],(1,0.38),(30,1)},用表函数来表示校企之间的信任衰减系数,设定在30个单位的仿真时间内,信任衰减系数分从指数分布γ=e-(30-Time)/30。

合作成功次数=RANDOM UNIFORM(0,5,3 );

历史满意度影响系数=SQRT(合作成功次数/(历史交互次数+1));

历史交互次数=RANDOM UNIFORM(1,10,5 );

最近一次交互信任度=RANDOM NORMAL(0,1,0.6,0.01,0.4 );

历史交互满意度=RANDOM NORMAL(0,1,0.7,0.01,0.6 );

推荐者的可信度=RANDOM NORMAL(0,1,0.4,0.01,0.3 );

推荐者对企业的信任度=RANDOM NORMAL(0.1,0.8,0.5,0.01,0.4 );

推荐者数量=RANDOM UNIFORM(0,5,2 )。

图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因果关系图

图3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流图

4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模型仿真与分析

4.1 模型仿真

本文采用vensim PLE软件来仿真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中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模型,设定仿真时间为30个月,初始时间为0,步长为1个月,高校的初始知识存量为20,企业的初始知识存量为5,主要变量的仿真处理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系统仿真结果

4.2 模型有效性检验

对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以验证模型仿真结果与校企知识转移行为与信任演化趋势是否能够反映真实系统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模型有效性检验有两种:理论检验和历史检验,本文通过理论检验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sup>[13]</sup>。设定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和知识转移演化模型的初始状态,得到信任度、直接信任度、间接信任度,知识转移双方的知识存量,知识创新量,知识失效量,知识势差和知识转移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结合系统仿真结果和不同时点上各变量值,归纳总结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主体的行为特征和演化规律。

模型有效性分析如下:

(1)高校对企业的信任度在仿真时间内虽有波动,但总体处于增长态势。直接信任度在前20个仿真时间波动较小,从第20个时间点开始,有较大幅度的波动,这符合信任的衰减规律,最新发生的合作行为可信性最高。直接信任度在信任度中占比重较大,而直接信任度受信任衰减系数、历史满意度影响系数、历史交互满意度等变量的影响,因此每一个因子的变动都可能引起信任度曲线的波动,如在第20个仿真时间内的信任度达到最高点,可能是由于此阶段,交易成功在历史交互次数中所占比例较高,或最近一次交互信任度较高引起的。在第21个仿真时间里,信任度急剧下滑,这是由近期交互信任度的突变引起的,如校企双方重大合作项目的失败或者机会主义、投机行为的出现,使直接信任度迅速下降。为避免或减少信任度的剧烈波动,可通过引入奖励或惩罚机制来监控机会主义、投机行为的发生,弥补合作失败对双方造成的损失。

(2)高校和企业的知识存量随着仿真时间的演进,仿真时间内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由于初始阶段高校知识存量高于企业,且高校的知识创新量处于持续增长状态,企业的知识创新量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增速低于高校;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知识更新速度快,系统设置企业的知识失效量周期为6个月,企业的知识失效量速率高于高校,因此经历30个仿真时间后,高校的知识存量要稍高于企业的知识存量。

(3)知识势差和转移知识量均呈现出先增后减再波动增加的趋势。仿真初始,高校的知识存量和知识创新率高于企业,高校知识增长量略高于企业,高校对企业的信任度水平较低,知识转移量低,使知识势差小幅增加。随着信任度的提高,转移知识量逐渐增加,企业知识存量的增加弥补了知识创新率上的差距,与高校的知识势差缩小,直至转移阈值达到临界值,知识转移停止。高校对企业的转移知识量不再增加后,知识创新优势再次显现,高校知识存量快速增长,知识势差增大,转移阈值变小,知识转移再次开始,如此循环往复。

通过对模型的理论检验可知,主要变量的演化规律与实际是相符的,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的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关系演化模型可以对校企信任度、知识转移量和其他主要变量的演化趋势进行有效的模拟和仿真,说明本模型具有刻画真实的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关系演化的能力,能够据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4.3 模型灵敏性检验

灵敏度分析是通过改变模型中的参数,考察对模型仿真输出的影响程度,为实际工作提供政策和决策支持<sup>[14]</sup>。本模型主要是针对自信因子、知识转移阈值与合作成功次数进行灵敏度分析。

(1)保持其他参数不变,调整自信因子,方案1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将自信因子增为0.8,在方案1的基础上将自信因子降为0.6,得到方案2的信任度。由图5可知,随着自信因子的增大,信任度水平逐渐提高,知识转移量逐渐增多。可知,信任度与知识转移量正相关,较高的信任度有利于提高校企之间的知识转移水平。

(2)保持其他参数不见,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将知识转移阈值边界上升为0.8,得到方案1,继续上升为0.85,得到方案2,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随着知识转移阈值的提高,知识阈值曲线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由随着临界值增大,高校知识保护程度降低,知识转移阈值达到临界值,知识转移停止,随着知识转移阈值的增大,知识转移量减少的时间点延后,且知识转移量逐渐增加。

(3)保持其他参数不变,方案1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将合作成功次数最大值调整为6,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将合作成功次数最大值调整为7,合作成功次数变化所引起的信任度与知识转移量的变化如图7所示。合作成功次数的波动范围增大引起了信任度的波动幅度提高,信任的波动影响了校企知识转移量的变动,知识转移量的波动变化趋势与信任度的波动趋势相一致,这也印证了上文的分析。

5 结论

本文以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给出了信任与知识转移行为演化关系的因果关系图并构建了系统流图,进而使用Vensim PLE软件实现了系统仿真,并就自信因子、知识转移阈值和合作成功次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校企合作创新网络高校对企业的信任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且处于波动上升趋势;信任度对知识转移量的影响显著。自信因子、知识转移阈值和历史合作成功次数对知识转移量的灵敏度较高,但自信因子、历史合作成功次数都是通过信任度间接影响知识转移量,因此,校企知识转移量受信任度的影响,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较高的信任度有利于促进校企知识转移量的增加。

由此,在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创新网络,进行技术创新和知识价值创造时,有必要建立有效的信任机制,并通过激励和惩罚机制的设置,保持信任度的稳定增长,促进双方合作关系的良性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双方知识转移过程的实现和网络内知识水平的提高,也有益于最终实现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知识价值创造的目标。此外,由于本文主要探讨信任与知识转移的关系,故忽略了其他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且由于信任度的计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过程,因此模型中对部分变量和方程的设定实行了简单化处理,更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在模型中的体现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J ialin Hardwick,Alistair R.Anderson,Douglas Cruickshank.Trust Formation Processes in Innovative Collaborations:Networking as Knowledge Building Practices[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3,16(1):4-21.

[2]Roger C Mayer,James H Davis,F David Schoorman.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3):709-734.

[3]Anoop Madhok.Opportunism and Trust in Joint Venture Relationships:An Exploratory Study and a Model[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5,11(1):57C74.

[4]Anna Sankowska.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Trust,Knowledge Transfer,Knowledge Creation,and Firms Innovativeness[J].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2013,20 (1):85-100.

[5]Gian Casimir,Karen Lee,Mark Loon.Knowledge Sharing:Influences of Trust,Commitment and Cost[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2,16(5):740-753.

[6]Michael D,Santoro,Paul E Bierly III.Facilitator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s:A Knowledge-Based Perspective[J].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ment,2006,53(4):495-507.

[7]Tsai W,Ghoshal S.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64-476.

[8]Gallie P-E,Guichard R.Do Collaboratories Mean the End of Face-to-face Interactions?An Evidence From the I See Project[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 New Technology,2005,14( 6):517-532.

[9]张力,聂鸣.产学合作机构知识转移动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0,24(1):27-31

[10]张树臣,高长元.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社会网络信任模式研究[J].管理学报,2013,10(9):1301-1308.

[11]周茜,于炯.可信网络中基于信誉和风险评估的动态信任模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11):4211-4214.

[12]徐升华,尹红丽.组织内部知识整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13,10(6):890-897.

移动通信基本知识篇4

关键词:个体;非正式知识转移;企业知识管理

对个体水平的知识转移现象的研究,首先来自科学计量学界关于个体间普遍存在的研发合作现象的探讨。Allen对19世纪(1850—1875)英格兰克利威兰(Cleveland)地区钢铁产业有关技术变革的报告显示,基于个体行为的技术诀窍的非正式转移现象早已大量存在,Hippel在对美国11家中小钢铁企业进行的案例研究后指出,个体间的非正式技术知识转移,是继基于R&D合作协议和基于授权、出售两类技术转移模式后的第三类模式,他甚至认为,由于后者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它对技术知识跨企业边界的转移效率要优于前者,事实上,就像经济理论逐步认识到除了市场、企业两类资源配置模式外,还存在基于信任、社会网络等第三种资源配置模式一样,个体间非正式的知识转移现象普遍存在。

关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①作为解释变量,探求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对诸如产业集聚、企业技术创新等现象的影响;②作为应变量,探求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内在动机和基本规律。由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对企业组织的知识创新、转移和配置具有基础性作用,后一类研究显得格外令人关注,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文献。

1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特征和主题

1.1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特征

关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般理解为私人间的知识援助.例如较早关注非正式知识转移现象的Allen认为,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与正式转移的区别在于其纯粹的私人性质,独立于组织结构、政策和正式合作,Hippel(1987)认为,非正式转移主要发生在由共同职业兴趣聚合在一起的R&D人员之间,他们构成的非正式网络是私人获取知识和建议的主要渠道.Granovetter关于社会关系和私人间信息援助方面的研究,拓展了非正式知识转移概念的覆盖范围.Bouty认为,社会维度是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决策行为的本质影响力量,因此依赖个体社会关系而非组织制度获取建议和服务,是非正式知识转移的基本特征。

与正式的知识转移相比,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在行为特征、转移时空、转移方式,以及治理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由表1可以看出,正式和非正式知识转移的根本区别,在于治理制度和行为控制方式的差异。一般而言,正式的知识转移在内容或者程序方面存在一定形式的约定,这种约定可以是正式的制度,也可以是合约,以规范知识转移双方的行为,非正式的知识转移不存在一个明显的合约,转移行为的规范更多地来自双方建立的社会关联性质和强度。正因如此,关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研究中,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性质受到重点关注。

1.2个体间非正式转移研究的基本研究议题

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对于知识跨组织、团队边界的流动,提高个体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和组织的技术创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例如Allen(1977)在研究R&D实验室内的信息流动时发现,在R&D项目中被考虑的概念和潜在解决方案中,大约40%来自个体与外界的私人接触;Tsai&Ghoshal在对美国一家大型电子企业的研究发现,跨团队个体间的知识资源交换与企业产品创新的相关系数达到0.46(p<0.5),李涛和王兵通过对107位在读博土的调查发现,个体间的知识共享对改进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均具有显著影响。

如何促进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是实践界和理论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在理论界产生了不同的研究议题,根据Argote,McEvily&Reagans所提出的知识管理研究框架,有关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议题可归纳为三类。

1.2.1个体特征对非正式转移的影响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个体知识转移动机和个体特征对知识转移效果影响的研究.关于转移动机研究方面,Gherardi&Nicolini认为,不论在组织还是在社会里,知识都是一种社会分层的资源,导致具有相对权力的各种地位,创造知识就是产生一种能被交换的价值资源,转移知识涉及价值的转让,因此促使知识源进行私有知识转移的激励来自对外界的补偿预期,包括经济补偿预期和社会补偿预期。因此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动机包括经济动机和社会动机。在经济动机研究方面,Hippel(1987)发现,个体的经济收益预期影响知识源的转移决策;在社会动机方面,Thomas-Hunt,Neale&Odgen显示,地位对个体间共享信息的类别具有预测作用。

除了考虑知识源的知识转移动机外,接受方的动机研究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例如,Szulanski认为,NIH(notinventedhere)心理会导致接受方抵制新的知识和信息;在另外一份研究中,FionaLee发现,不仅接受方地位对知识帮助寻求有明显影响,而且其性别特征也会对帮助寻求行为发生影响,相对男性,女性寻求知识或信息帮助的可能性更大。

在个体特征对知识转移效果影响的研究中,Szulanki(1996)发现,接受方知识吸纳能力和保存能力会导致知识粘性,降低知识转移效果;Hippel(1994)在研究信息粘性(知识粘性)特征时指出,信息粘性不仅来自信息本身的特征,也与知识源与接受方的知识转移经验有关,对知识源来说,转移经验不仅影响他对可转移知识存在的敏感意识,也会影响其编码技巧和转移方式的选择;对接受方来说,经验将减少知识搜寻成本,降低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信息损失。

1.2.2知识特征对非正式转移知识的影响研究知识的意会性和情景性是人们关注非正式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普遍认为,基于IT技术的正式知识交流制度对转移意会知识方面是失败的,意会知识相对显性知识、不可编码知识相对编码知识扩散较难,因为意会知识的交流需要更多的社会因素参与。例如,Hensan表明,非编码知识在弱关系中导致严重的知识转移问题;Szulanki(1996)认为,由于知识一部分嵌入意会的技巧内,或者是由于不理解知识使用的新情景中的异质特征,知识转移中会产生所谓的因果模糊特征,从而相对较难转移.此外,知识的其他几个维度对个体间知识转移也具有重要影响,MenonandPfeifer表明,组织成员更倾向于评价来源于外部的知识,他们认为这种评价可能提升了成员的地位,UzziandLancaster关于贷款官员与企业家间的知识转移研究发现,公共知识适合于臂长关系(arm’s-lengthties)的个体间转移,而私有知识适合于嵌人性关系(embeddedties)的个体间转移,他们的另一个发现是,不同知识类别对应不同的学习机制,私有知识的转移相对公共知识更多地涉及探索式学习机制。

关于本主题的绝大多数研究主要还是镶嵌于其他主题,如个体关联性质对非正式知识转移影响的研究中。在非正式转移背景下,关于知识不同特征对知识转移激励、知识转移方式的选择和转移效果的影响,应该成为未来一个重要的关注焦点。

1.2.3个体关联性质与非正式知识研究明确以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为主题的绝大多数文献都聚焦于个体间关联性质的研究,目前对个体关系性质的刻画包括两种途径。一是聚焦于私人间的双边关系,这组关系在一组关键维度上变动,包括关联强度、沟通或接触频率和社会相似性,每一个维度都可能影响知识转移的过程。研究的开创文献是Garnovetter(1973),他发现,个体间关系强度的差异导致信息交流的差异,弱关系相对强关系更有利于新信息的转移。Hansen(1999)采用该概念,研究了项目开发中个体关系强度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结论是:强关系对转移编码和非编码知识比弱关系更有成效。Bouty(2000)在对法国18家各类机构的36位研究者的访谈发现,个体间的熟悉度、竞争度和信任程度是影响跨组织个体间知识转移的三个关键变量,它们对知识转移的内容选择产生复杂的影响。

关于个体关系的另一个刻画途径是多个体的关联关系。目前一个基本共识是,当个体镶嵌于第三方网络中时,知识在个体间流动变得更加容易。这方面的研究首先关注的是网络结构效用。如Uzzi发现,结构嵌入有利于获取更加意会性和私有性的信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个体在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对知识获取具有影响,这种位置的描述包括中心度和结构洞。例如,在把个体间的社会交往操作为部门间的相互作用后,Tsai&Ghoshal(1998)发现,处于网络中心地位的个体在知识资源交换中更加活跃.结构效果并不局限于个人间关联的占有方面,也体现于一种关于“谁知道什么”的意识,扩大了个体通过私人网络获取知识资源能力。BorgattiandCross发现,当群体成员共享一种简短的手语时,知识的转移更有效率。

目前,基于个体关联关系的个体非正式知识转移议题,在经济社会学方面获得了广泛关注,嵌入性理论、交换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该议题面临的一个任务是,如何将个体的关系刻画置于复杂的组织背景下,研究非正式知识转移对组织学习和知识创新的影响。

2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研究的视角

从上述归纳的基本研究议题来看,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个体特征、知识特征和个体间关联性质三个关键变量对非正式知识转移的影响,这种影响涉及到知识转移激励、知识转移方式和知识转移效果,三个议题涉及到三种不同的研究视角。

2.1经济交换视角

最初关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研究者认为,个体主要关心转移行为对所服务的组织经济利益的影响,私人间的知识转移行为其实质是一种经济交换行为。该观点的代表人物Hippel、ACarter和SSchrader等认为,如果私人知识或者信息转移会损害自身企业或团队的经济利益,个体间的知识转移行为就会中止,或者在知识转移的内容和方式方面会受到制约。Hippel(1987)采用现场访谈研究了跨企业层面的非正式知识转移现象,认为,非正式知识转移是企业间一类资源交换模式,相对R&D合作或者授权、出售方式,这种交换不仅灵活,而且节省交易成本。交换的内容主要是私人在工作过程积累的技艺和诀窍,在很多时候,它们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所以,如果进行转移,知识源就必须在丧失竞争优势风险与未来获取对方私有知识资源的好处两个方面进行权衡.进一步地,他采用“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不同经济收益情况下的知识转移决策。Schrader继承了Hippel(1987)的基本观点,认为员工跨组织知识转移并非是“泄露”,而是一种“有来有往”的交易行为,从长期看,这种行为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利益。通过实证研究,他发现在严格的经济利益标准下,针对不同交换对象,个体在知识资源的选择方面存在差异。经济视角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即使是竞争对手之间依然可能存在非正式知识转移行为现象,因为作为资源交换的唯一标准是经济利益,它既是个体间知识转移的动机来源,也是影响知识转移内容和最终转移效果的原因。

基于经济视角的非正式知识转移研究招致了一些学者的批评。Bouty(2000)认为,私人间的知识资源交换是否完全出自经济动机值得怀疑:①个体私有知识的经济价值的含义是模糊的,私人没有足够的信息评估知识交换产生的经济利益得失;②跨组织的非正式知识转移,组织利益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假设也值得怀疑,根据Rogers等人的观点,个体决策的动机首先来自个体目标而非组织目标,因此组织经济利益是否成为个体间私有知识转移的约束因素并非是无条件的;③经济交换视角忽视了私人资源交换的社会含义,相互之间资源交换是构筑稳固的社会关系,获取友谊、信任、声誉和控制权的重要方式。因此,相对经济交换,私人间的知识转移行为更具社会交换的意义。

2.2社会交换视角

关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研究的另一个视角是社会交换。Gamovetter认为,个体间的交换行为往往嵌入其社会关系结构中,Blau(1964)指出,社会交换不同于经典的经济交换,它赋予交换双方并不需要预先保证的“非特定”义务,只有社会交换,而非纯粹的经济交换,能使人产生义务、感激和信任感。与Hippel等人的观点不同,Latour认为,私人行为并非是机械的,而是具有较强的社会策略性,进一步地,Latour和Woolgar将个体行为概念化为信用投资周期,研发人员通过不同资源(如数据、文章、技艺)的投入构建个体信用,以招集、组建个体网络,并通过影响网络中个体合作来追求私人目标,因此,个体通过信息或者知识交换策略发展个体关系网络,以获取包括知识在内的社会资源,是非正式交换的一个本质特征。

在上述观点的指导下,Garnovetter(1973)首先定义了关系强度的概念,用来测度双边关系的社会亲密度,并研究发现,相对强关系,弱关系更有利于新信息的传播。Szulanski(1996)的实证研究表明,艰难的个体社会关系是知识粘性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直接影响个体间的知识转移效果。在研究个体关系结构强度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关注双边关系的其他维度,如信任、互惠预期等变量对不同强度关系的效用。Levin&Cross的实证研究表明,信任是个体间进行有用知识转移的干预变量,基于能力信任更有利于有用知识的吸收,这些文献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由私人双边关系的结构出发,来研究个体知识转移决策的变异,包括转移激励和内容选择。在该视角的基础上,人们应用嵌入性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研究在多个体关联的社会网络中,私人信息和知识流动的基本规律。

社会交换视角将个体间知识转移的社会维度纳入研究视野,凸现了私人资源交换的社会特征。其缺点是:较少关注个体间的经济关系,个体行为的经济动机被忽视。尽管Bouty对纯粹的经济交换视角提出批评,但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因素依然是影响私人知识交换一个重要因素。

2.3社会-经济交换视角

社会—经济交换视角同时考虑了私人知识转移的社会维度和经济维度,Bouty(2000)在研究跨组织边界的非正式知识转移认为,个体间的竞争、熟悉度和信任是影响个体知识交换行为变化的三个关键变量,三者首先决定了知识转移对象的选择。她在访谈中发现,人们较少选择不太熟悉或者直接的竞争对手进行知识交换,或者在内容方面会慎重从事。在知识交换中,人们会根据对手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交换逻辑。在图利交换中,知识交换可能被当作一种获取资源的策略,交换的标准是自我利益最大化;另一种交换被称为公平交换,人们追求的并非短期利益,而是长期的互惠预期。两种交换逻辑不仅适应不同的对象,也会导致不同的交换内容。在Bouty研究的基础上,Kachra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在个体知识交换决策中的影响。他的试验研究表明,经济因素(主要表现为个体所在团队或者组织的经济竞争)和社会因素(表现为个体间的社会关系强度)会同时影响个体间知识转移的互惠预期,个体往往不得不在二者之间作出权衡选择,社会—经济交换视角同时关注个体的经济和社会动机,弥补了对二者单纯考虑的缺陷,使研究更加贴近实际,是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视角.目前的问题是,同时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使问题复杂化,对社会因素主要考虑到关系强度,而没有考虑到社会竞争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

3国内相关研究:正在兴起的主题

目前,国内关注个体间的知识转移文献并不多见.但在产学研合作和组织内知识转移方面,存在与之相关的主题,和吴贵生从知识的粘性特征及其产生原因出发,研究了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困难,提出粘性知识转移机制;周晓东和项保华探讨影响企业组织内知识转移的因素,归纳了组织知识转移的基本模式,提出构建企业内知识转移机制的设想;李涛和王兵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出发,构建了个体间知识共享激励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徐金发和许强等从文化、战略、组织结构和过程、环境、技术以及运营等五方面构建知识转移的情景维度,提出了企业知识转移的情景模型;钱亚东等分析了企业意会知识分享的基本困难,提出了构建基于网络的知识交流共享平台,试图从技术上解决个体间意会知识共享的困难。

移动通信基本知识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移动学习 信息技术 理论基础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与移动通讯各个方面的技术日益更新,而人们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在学习型的社会中,移动学习这一新型的学习模式应运而生。移动学习借助信息技术与无线通讯设备,实现在任何时间(anytime)和任何地点(anywhere)可以学习任何内容(anything)。“移动学习”为英译词,译自“M-learning”,在国内也翻译为“移动教学”。在本文的论述中,“移动学习”与“移动教学”相互指称。

在2010年之前,移动学习的终端设备主要是普通手机、笔记本电脑、PDA(掌上电脑),后来发展到智能手机。刚开始,移动学部分运用于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由于中小学生对手机的应用自制力不够强,用手机来进行的中小学移动学习还是比较少的。随着科技的发展,iPad作为智能的集成多种交互信息功能的IT 工作平台,已经悄悄走入国内外一些教学课堂。深圳南山实验学校麒麟小学部88 名一年级学生将统一购置iPad 上“语文读写”课。[1]新学期伊始,美国很多公立高中的学生兴奋地发现,自己以后再也不用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了――作为教学设备,学校为他们每人免费配备了一个iPad,上课时可以做课本使用,下课后可以申请带回家完成作业。[2]移动学习逐步引用到中小学日常教学中来,基于iPad终端的移动学习系统也逐步开发、建立起来。

移动学习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而来,其理论基础又是什么呢?本章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一是将移动学习置身于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历史演进来思考其出现与发展。二是分析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进展,具体通过梳理探讨不同的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的关系,探究支持移动学习的学习理论是什么。

一、历史梳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发展历程

(一)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历史演进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历史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具体而言如下。

首先是传统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很多都是以教师为主导,“黑板+教科书”的模式,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课堂沉闷、缺乏生气。教师的教置于教学的首位,大多都是老师说了算,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环境。特别是在语文科的传统教学中,“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常常出现。教学模式固化,且评价方式单一。

接着发展到数字化教学。

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首先提出了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政策,俗称“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由此,美国的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并且运用到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应运而生。随后,许多国家都把信息技术引入教育,辅助课堂教学。在中国,“教育部在2000年10 月提出:从2001 年起,要用5 年至10 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要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3]数字化教育的“常规模式”普遍出现,其基于传统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视听设备、语言实验室等。另外,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模式”也得到快速发展。

在语文课中,学生获得了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并且能够借助多媒体及网络设备,学习到更新的知识,文字阅读与情境再现结合起来,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在当代社会,移动学习方式应运而生。

“移动学习开始于1994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Wirdess Andrew研究项目。该项目通过无线基础设施建设,为全校师生、管理者等提供了覆盖整个校园的无线高速连接。”[4]2001年12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做出了关于“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的立项通知,移动学习在国内逐步推广、发展起来。

“移动学习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数字化学习的扩展, 具有移动性、高效性、广泛性、交互性、共享性、个性化等学习特征。与数字化学习相比较, 移动学习不仅具备了数字化、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 而且还具备了其独特的优势: 学习者不再局限在电脑前, 可以‘随时、随地、随身’,‘短、平、快’地进行学习。”[5]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通讯设备的推陈出新、wifi的大面积覆盖,移动学习成为可能,移动教育模式越来越突显其优势。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VR)的“虚拟现实模式”和基于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在线学习、网络课堂学习越来越具有移动性,移动学习得到进一步发展。

移动学习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把高科技应用于教育领域,与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相吻合。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文知识既有传承,又有着发展。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的教学要突破一本之限、一室之隔,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要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所以,移动学习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将会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在国外,开始出现了反转教学,反转教学也是移动学习的一种新模式。“反转教学也称作反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Reverse Instruction, Inverse Teaching,等)、视频点播教学(Vodcasting Education)、教育视频点播教学(Educational Video-on-Demand)等等。反转教学指反转常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内容、方式、目的。反转的关键是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持,如各种视频制作软件、视频资源等。通过运用现代技术, 教师将常规课堂里教师讲授部分制作成教学视频,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学生在家中观看并学习视频中的讲授内容。”[6]“反转的课堂往往录制成不同形式的教学视频,在网上公布,以供学生学习。”[7]反转教学也是移动学习的一种形式。

对于人文学科的学习,特别是语文科的学习,反转教学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动态的视频图片与静态的语言文字适当结合,语文知识“活”起来了,学生由课堂上的被迫接受知识,变成课后的主动学习,变成了“我想学”、“我要学”。学生不用为课堂上听不懂而苦恼,通过观看录制好的有针对性的课堂视频,实现知识的自主学习。

(二)移动学习是时代的回响和呼唤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电子产品使移动学习成为可能。ipad教学也是一种移动学习方式。移动学习是时代的回响和呼唤。方柏林认为:“在中国,孔夫子是一个周游列国的教育者,带着门徒到各个诸侯国讲学,沿途收学生。在古希腊,柏拉图也是一个‘远程教育者’。柏拉图是最早开展‘远程教育’的人之一。他希望利用书本,不再把学生限制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来学习。而今‘砖与水泥’的这种教室,将学生粘在座位上,其实只是一个阶段的学习教育模式,它是历史的产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模式也可能有消亡的一天,或者说会与其他模式共分天下。”[8]移动学习是古远时代教育者声音的回响。

移动学习更是新时代教育的呼唤。钱学森说过:“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国家颁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这个论述说明了教育信息化是下一阶段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工作,也是第一次在部级的政策文件里面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终身教育”、“全民教育”时代的学习型社会也大力呼唤促进移动学习方式的发展。

二、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基于不同学习理论的教育技术的演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经历了一个曲折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或者过分依赖,或者抗拒使用。从最初常使用PPT再现课堂的板书文字,到教师利用多媒体营造情景氛围,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来,再到当今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变成泛在的学习,可以不固定时间、不固定地点,而实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在这背后显示的是基于不同学习理论的教育技术的演变。每一种学习模式都有其理论基础,移动学习面向学习者以学为中心,围绕着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展开,强调知识的情境性,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发展的。在此之前,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经历了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最后到建构主义的演变过程。具体而言:

(一)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研究人类的外显的反应。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学习结果表现为特定刺激与特定反应之间联结(表述为SR)的建立。杨刚、徐晓东指出:“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却经常违背‘双向理解’的交互原则,教师经常以‘独白’ 的方式作为教学形态来传递知识,学生则以简单的‘应答’作为满足教师的问题需求,即‘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独白’与‘应答’表现的是一种‘刺激―反应’的机械过程,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获得是外部教师‘教’的刺激结果,只要控制教师的‘教’的行为,就能控制和预测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控制和预测了学习效果。”[9]在教育初期,教育技术只有言传身教的口耳之术,后来逐渐出现了教科书、粉笔、黑板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进入课堂。最初的视听教学中用媒体(如幻灯、投影、广播、录音机等)不断呈现信息来进行教学。教学中多媒体频繁使用,只起到单向度的传授知识的辅助作用,缺乏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最初常使用PPT再现课堂的板书文字,而黑板的书写板书却大大减少,一些教师借助多媒体来教学,“换汤不换药”,用PPT照本宣科,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优点没有充分突显出来。

(二)基于认知主义的教学

认知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主义心理学包括了“格式塔”学派、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和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学派等。布鲁纳认为“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过程是类目化过程,是新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联系的过程”。以信息加工理论为主的认知心理学对教学的理论与技术有很大的影响,使媒体的教学应用从强调设置重复的信息呈现,发展到通过精心设计学习工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教学中的‘教’逐渐转向了‘学’,突出了‘学’的地位。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 学生能够与计算机进行相互‘对话’来获得知识,这是一种程序互方式的表现。此时,计算机重新定位在辅助教学的地位,教师的作用只是部分被替代,课堂交互中出现了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并存的形态。”[10]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营造情景氛围,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来,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现学习与文本达到较好的交融。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师也可把课本以外的知识呈现传递给学生。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

建构主义产生于认知主义心理学内部的反思,代表人物有斯滕伯格・卡斯和维果斯基等人。其内容很丰富,核心可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10]“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11]强调“学习主要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被利用的先前知识不是从记忆中原封不动地提取,而是本身也要根据具体事例的变异性而重新建构”。[12]

建构移动学习主要是认知建构支持下的情景学习。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意义和个体的身份是在互动中建构的,而且这种建构具有情境性。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集合,而是个体与社会交互过程中社会性和文化性的建构与组织。个体在互动中,不仅建构知识的意义,而且形成自己在共同体中的位置(即身份),学习者在共同体中的社会参与是学习的关键”。[13]iPad把声音和文字融合在一起,具有语音和书写训练功能,具有方便的阅读训练系统,图文音俱全,通过与教师的在线互动,可进行实时的学习、测试、点评。移动教学设置了具体的教学情境,是交互式的,它使单向度的“人―机交互方式”转变为“人―机―人”的双向度的交互模式。

语文移动教学不像传统教育那样在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内学习固定的内容。它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变成泛在的学习,可以不固定时间、不固定地点,而实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

综上所述,生活即语文,处处有语文,移动教学将会为语文的学习引来源头活水,打开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这一教学模式将会逐步登上教学发展的舞台中心。

参考文献

[1] 王春超.深圳某校配备iPad引争议 理性教育切勿乱消费[N].通信信息报,2010-11-10(B03).

[2] 薛宏.iPad替代纸质教材在美引争议[N].中国文化报,2011-09-10(003).

[3] 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01):1-19.

[4] 李玉顺,马丁.移动学习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03):9-11.

[5] 白娟,鬲淑芳.M-Learning:21世纪教育技术的新发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04):45-48,63.

[6] 曾贞.反转教学的特征、实践及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2(07):114-117.

[7] Ramsey Musallam.Should You Flip Your Classroom?http:///blog/flipped-classroom-ramsey-musallam.

[8] 方柏林.知识不是力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9] 杨刚,徐晓东.学习交互的现状与未来发展――从课堂学习到e-Learning,m-Learning再到u-Learning[J].中国电化教育,2010(07):52-58.

[10] Marion Williams&Robert L.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24-26.

[11] 汪全仪.从教育技术的发展看学习理论的演变[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03):49-51.

[12] 敏.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情境教学[J].外语教学,2003(02):85-87.

移动通信基本知识篇6

关键词:图书馆 资源转移 资源共享

图书馆资源转移与共享是知识的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对个人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正规教育是知识转移的一个基本途径,文献交流和阅读是另一个基本途径。图书馆的资源转移与共享不仅需要知识空间转移与共享,也要实现知识的时间、形式、质量的转移,更要努力实现知识从知识态向应用态转变。

1.概念

1.1图书馆资源转移

图书馆资源转移,即通过一定的管理理论和技术,对图书馆内外各种资源进行挖掘、选择、整合,使资源在个体、群体、组织之间流动并形成良性循环,从而缩小资源差距、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资源增值的过程。这是资源势能高的主体向势能低的主体流动的过程,资源转移可以是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之间的直接转移,也可以是有第三方参与的间接转移。

1.2图书馆资源共享

图书馆资源共享包括馆内知识共享、馆内外知识共享和馆外知识共享三种主要类型,是图书馆提供增值服务,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

2.模式

2.1基本模式

2.1.1馆内资源转移与共享:即馆员间隐性资源转移,这里的隐性资源主要指馆员的工作心得体会与技巧等。

2.1.2馆内外资源转移与共享:即通过馆员将馆内资源转移与共享给其用户,也可称为合同型资源转移与共享。

2.1.3馆外资源转移与共享:即通过为各相关方提供条件,成立松散结构的学习组织,来促进资源的转移,也可称为指导型资源转移与共享,是图书馆提供增值服务,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

2.2其它模式

2.2.1现有改进型:即对与自身有合同关系的用户(持有本馆或与本馆有协作关系的图书馆的阅览证的读者,或与本馆建立临时协作关系的读者),以提供文献和提供用户培训的方式,转移图书馆资源和使用图书馆的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有计划地组织培训。分期、分批对用户开设网络资源培训课;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开设现场网络资源培训,同时也可以将培训课件放在共享网上,方便读者在线学习。培训内容以中文数据库为主,外文数据库为辅开展检索培训,帮助他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同时,图书馆有一套规范获取馆藏文献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也应转移给用户,它决定了对显性知识的使用程度。

2.2.2理论指导型:即图书馆为自身相关方(主要指出版者和读者)构建资源转移与共享平台,促成他们之问资源转移与共享的过程。它为各相关方提供条件,通过成立读者联谊会,将有志读书学习、热心交流者纳为会员,以宣传、帮助、推广、交友、共创为宗旨,激发社会读书热潮的形成。

3.形成机理

3.1资源缺口与需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知识的需求和知识现状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3.2资源螺旋运动: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知识,另一种是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能够用规范、系统的语言加以表述,易于传播和交流。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体化的知识,具有强烈的背景关联性,不能够用语言进行充分的表述以致于不易传递给他人隐性知识是图书馆知识资源的主要源泉,而隐性知识的高效流动与共享则是图书馆成功的关键。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虽然在概念上可以区分,但它们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4.具体实现的策略

4.1具备要素:知识、知识结构、认知模式等。

4.2如何合理协作上述要素

4.2.1提高馆员资源转移与共享的能力:即将拥有的资源转移与共享给接受者,用能使其吸收的形式传授。这种能力主要取决于拥有者的知识基础。知识拥有者向知识需求者进行资源转移与共享的先决条件是传授知识的能力。而决定资源转移与共享的程度取决于知识拥有者转移资源的意愿。

4.2.2营造自愿信任的氛围:资源转移共享是在共享双方相互信任的状态下产生的合作行为。但从现状来看,转移与共享双方的不信任已成为资源共享的一大障碍。共享双方之间的不信任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其一,馆员之间(或馆员与组织之间)的不信任。其二,馆员对领导的不信任。

如何营造互信的氛围呢?以下几点以供参考:

第一、管理者通过外在刺激对馆员进行有效的激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动机,从而使其自觉地进行资源转移与共享。然而,激励对策要根据不同的人采取有所侧重的激励手段,即效的资源投入作保障、制度作保障。

第二、提高用户的学习能力:因素有两个,一是用户的基本素质,另一个是培训的有效性。因此,对用户进行培训,并努力降低用户的获取成本,强化其学习意愿,是保证资源转移与共享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保证资源转移与共享通道的通畅:转移与共享通道是否通畅取决定资源转移与共享能否顺利完成。如果资源转移共享的各方面条件具备,而转移与共享通道建设得不好,资源转移与共享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要使转移与共享通道顺畅,必须完善技术体系、建立学习型组织,认真调研社会经济、科技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信息用户的需求热点,开展搜集商业信息、市场调研、查阅专利文件、用户调研报告等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建立网上文献传递服务的质量标准和文献传递服务体系,提高信息用户的信息资源可获取能力,满足其信息需求。

5.总论

成功的资源转移与共享是知识的接收单位能累积或吸收新知识。在图书馆的资源转移与共享过程中,必须解决知识的传播、解释和沟通,这是知识转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而这显然与知识传播渠道的建设、知识的组织存储、用户的引导等密切相关。因此,图书馆要达到资源转移与共享的高效率,必须在这些方面更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陈浩义、孙丽艳,《图书馆知识转移机制研究》,《图书馆建设》,2007年第3期

[2]张红莲,《图书馆知识转移机理与模式探讨》,《图书馆学刊》,2007年第1期

[3]谭大鹏等,《知识转移及其相关概念辨析》,《图书情报工作》,2005年第2期

移动通信基本知识篇7

关键词:移动学习;物联网;RFID;模型

作者简介:吴怀广(1976-),男,山东聊城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讲师;赵家明(1985-),男,河南淮滨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轻工业学院博士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1BSJJ015)、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3A5203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6120144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223-02

对于移动学习的论述,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近年来,移动技术的优势已为高校教育模式的新一轮变革创造了条件,移动学习已经成为继远程学习和数字化学习之后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随着科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移动学习必将对教育领域带来巨大影响。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又称为传感网,是互联网从人向物的延伸,是指在真实物理世界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嵌入式芯片与软件系统,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和实时处理,从而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通信。[2,3]RFID作为构建物联网的“皮肤”,本质上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从而实现对各类物体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恶劣环境)下的自动识别和管理。通过在移动学习者的手机SIM卡上贴上RFID电子标签,当移动学习者携带具有RFID电子标签的手机SIM卡通过标签识别器时,电子标签被标签识别器自动感应并通过无线网络将电子标签中的信息传送到信息处理中心,经过处理之后再将处理结果发送到标签识别器上,从而实现灵活、高效的自动身份识别和信息管理。

一、移动学习模型设计原则

移动学习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但归根结底,移动学习的落脚点仍然是学习。一种学习方式要选取与之适应的学习理论基础,因此对移动学习的运用和研究需要学习理论的指导,文献[4、5]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通过分析后发现,学习方式现已明显地从传输及行为主义范式转向建构主义和社会认知范式,并将主动的学习者置于学习活动的中心。因此,学习不仅是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的过程,本质上更是一种通信交流的过程。鉴于这些特点,在构建移动学习模型时要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

(1)构建的移动学习模型不仅要多鼓励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交流,还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特定社会群体的讨论、交流。在讨论中学习,并最终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2)在学习模型设计中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学习内容和活动的组织安排要与学习者的具体社会实践相关联。同时把知识的获得与学习者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学习者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移动学习,在自己想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从学习开始到结束,该模型都要给予学习者最大的主动权。

(3)结合物联网技术,使后台能实时感知、追踪移动学习者所处的环境,根据相关情境向移动学习者推送相关知识,提供必要服务。或可根据情境呈现相应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环境,建立移动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营造参与式模拟的学习体验。

(4)该模型能够对移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分析归纳出学习者的行为偏好、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并记录到相关数据库中。

(5)该模型能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良好的使用体验、便捷的知识获取、新奇的探索应用、简单方便的沟通交流以及强大的服务支持。从而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体验,降低学习者在使用该模型学习时出现的挫折感(挫折感能够导致学习者对该移动学习模型的信任度下降并随之减少在该模型下的学习)。

二、移动学习模型的构建

1.移动学习模型基本框架

通过具体分析上文中论述的移动学习模型设计原则,结合物联网技术,利用现有的无线通信网和校园WIFI网,并把相关需求映射到具体功能模块,下文构建了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分层移动学习结构模型,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2.该模型功能概述

该模型主要分为两个逻辑部分,从下而上依次为移动学习端和综合支持平台端。两个部分及其内部模块各自分工并相互协作,共同为移动学习者进行移动学习提供技术支撑。另外,移动学习者可以使用移动设备随时访问远程物联网实验室。各模块的功能描述如下:

(1)移动学习端。

1)移动学习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DA等学习者手持式移动设备,并已运用RFID技术对其进行过标记。这些设备是进行移动学习的载体和必要前提。

2)跨平台智能客户端:学习者进行移动学习的人机接口,移动学习相关的应用、服务集,并可添加智能秘书,为用户提供智能、新奇、类人的亲切服务。并通过开发出针对不同移动设备系统的客户端,实现设备端异架构平台的接入。

(2)综合支持平台。

1)平台接入模块:实现移动学习信息流的接入汇总和分发,移动接入网通信协议的解包和封包等。

2)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实现移动端的接入身份识别,信息传输的加、解密,为移动端的智能提供后台技术支撑,处理移动端推送的信息和反向信息分发,相关信息流的综合处理、分流、复用等。

3)后台支持子系统。

环境监控和对象跟踪模块:结合移动端设备上的RFID标签、GPS芯片和手机地图,此模块可实现对移动学习者的校园监控、学习环境识别、移动学习者周边环境的实时感知等功能,并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给予学习者以学习提醒,将学习资源主动推送给移动中的学习者。

虚拟社区交互平台:集成实现基于语音、视频、文字等多种信息媒介的通信和交流互动功能,为移动学习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通信链接,强大的群组间问题讨论,信息交流共享支持,在线虚拟团队功能。

用户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结合a子系统,通过跟踪移动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学习活动范围、访问过的网站和阅览过的相关内容等,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学习者的行为和偏好进行采集、分析,以便系统能够对不同的学习者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资源,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教学管理模块:实现移动学习者的培养流程和课程进度跟踪、实施双向教学评价考核、相关课程和扩展知识推荐、学习辅助工具集成和成绩查询等功能。并集成了学习评价系统,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时间、阅览和创建学习对象的数量、参与交流与协作的频率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关于学习者的学习积极度、学习深度和学习效果的综合评定,连同换算后的学分一并记录到后台相关数据库中。

考试系统:通过调用后台数据库的试题库,根据移动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可满足学习者的不确定性随时主动测验,完成整个系统对学习者近段学习效果和知识掌握情况的跟踪评定。

4)后台数据库。

用户信息数据库:记录移动学习者的唯一识别信息及其基本信息、考试成绩、能力增长以及其他成就、兴趣偏好等用户信息。

线上学习资源数据库:存放专门针对移动学习优化过的大量课件资源、考试试题库、知识库、新闻消息库和有关系统运行的数据等。

3.远端物联网实验室

允许移动学习者利用移动终端远程接入实验室,并操作物联网实验设备,远端完成实验,以便随时捕捉移动学习者的瞬间灵感,并为其提供实验支持。

三、总结

上述模型注重移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与人交流的重要性,避免了移动学习时由人—机对话所导致的情感交流缺失。通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程跟踪,及时对学习者的能力成长和学习进步进行肯定与鼓励,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学习者的学习挫折感。根据后台数据库记录的学习者的兴趣偏好信息,并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的情境感知能力,可以为学习者推送更适合、更有针对性的知识,从而为每个在线用户打造量身定制的培养模式和全方位的服务支持体系,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总之,该模型围绕着“为移动学习者打造成功的学习体验”这一中心,为学习者提供了友好的人机界面、高效的无线网络、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效的交流与协作及个性化需求,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移动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

131(3).

[2]李俊华.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数字校园研究与设计[J].梧桐学院学报,2010,20(3).

[3]张豪锋,王春丽.基于RFID的移动学习资源推送系统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2,(2).

[4]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

2004,49(3).

移动通信基本知识篇8

[关键词]国际企业联盟;知识转移;转移路径;路径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4)03―0065―04

随着资源全球配置速度的进一步提升,企业国际化的步伐的加快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跨越国界的联盟便是其中的典型形式。近年来,有关国际企业联盟的理论研究方面也越来越多地将关注力向知识转移方面聚拢,以此来分析国际企业联盟成败的原因以及如何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所谓知识转移,指的是当企业位于新的环境之中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重建和维护起一套更加复杂、因果关系更加模糊的程序与规则。又有学者(Huber,1991)将知识转移形象地比为“知识的嫁接”,增加组织的知识存量便是其主要的目的之一。可见,在国际企业联盟中,知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但关系着联盟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对其处理的方式和结果还直接影响到联盟关系能否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国际企业联盟中的知识转移逐渐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相关的数据表明,参与国际合作的企业当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企业的目的在于获取先进的技术、信息以及相应的知识资源,而不是资金。也就是说,此类的联盟已经成为国际企业联盟中最典型的模式,资源共享(知识共享)已经具有了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国际企业联盟中的知识转移的优化问题进行分析,首先给出知识的类型和基于国际企业联盟的知识转移的过程,然后从多个角度分析知识转移的动因,最后从不同层面讨论国际企业联盟中知识转移的优化路径,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为已经开始了国际化步伐和即将身处其中的企业提供一定的信息参照。

一、相关文献述评

联盟是企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战略性部署,在联盟关系的维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知识转移,一方面是处于信任机制构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联盟中的企业完成资源共享,实现共同的进步。

近年来,由于企业生产和发展危机的不断加大,无论是实践界还是理论界都对企业联盟基于了广泛而深入地关注。其中,在理论研究方面产生了大量的成果:李纲(2006)以知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战略联盟内的知识转移水平对联盟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分析了对战略联盟内部知识转移产生影响的因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理论框架和研究结论。胡厚宝,彭灿(2007)认为,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效率与效果对知识联盟的绩效会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联盟的成败。以此为基础,作者对知识联盟中的知识创造和知识转移过程,以及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讨论,然后针对这些因素从多个层面给出了促进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建议。蒋樟生,胡珑瑛,田也壮(2008)以系统决策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知识转移价值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动态系统方程,并对方程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指出联盟稳定性和联盟成员从知识转移过程中所获得的价值存在正向激励的作用,这些结论对于准备建立或者已经建立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的。张睿,于渤(2009)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分析验证了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对知识转移效果的作用途径,这一工作增强了研究结论的可操作性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蒋樟生,胡珑瑛(2010)通过研究表明:企业之间知识转移的效率越高,其创新溢出效应就越大,而联盟整体生产成本因技术创新而降低的幅度也就越大。这一研究为联盟成员确定最佳动态竞争合作关系和灵活机动的管理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决策支持。曹兴、龙凤珍、秦耀华(2011)对技术联盟的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技术联盟知识转移行为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技术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机制,并针对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选择方式和最优策略,通过算例对其进行了分析与验证。张红兵(2012)的研究为技术联盟知识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指导依据。作者首先建立了基于Wiki的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系统模型,这一模型具有动力层、过程层和控制层,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同时,作者还进一步对模型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说明,其中涉及到Wiki页面、Wiki知识引擎和联盟知识库等。

通过以上对相关文献的述评可知,在与企业联盟的知识转移相关的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有一定价值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大部分都集中在了一般意义上的企业联盟的研究,对于国际企业联盟中知识转移的研究较少涉及,这为本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空间。

二、知识的类型、匹配和转移的过程

(一)知识的类型和与战略的匹配

1 知识的类型。对企业而言,可以根据编码化的程度,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类型。前者能够被明确地表述与归纳,并能够以公式、公理、定理或者系统化理论的方式呈现,虽然不同显性知识的载体存在差异,但它们都能够反映编码化的特性,并能够通过特定的载体进行传播。隐性知识则与此不同,虽然也可以由个人或者组织来掌握,但是在试图通过语言或者其他编码的形式进行表达时,显得相对困难。

2 知识的类型与战略的匹配。由于显性知识能够通过特定的载体进行传播,因此其更容易通过载体被识别出来,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这种类型的知识是难以使企业获取长久的竞争能力的。与此相对应的是,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却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隐性知识不但能够构建起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成长中的重要的构成要素,还能在对隐性知识积累与整合的过程中,使企业形成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独有的文化氛围、管理模式以及企业的价值观,并且由于此类知识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其价值和持续性也能够得以维持,而恰恰是这些难以模仿的知识,使企业获取了长久的竞争优势。

(二)知识转移的过程分析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讲,知识本是信息的一种,因此其转移的过程主要涉及发送与接收两个环节,并通过特定的媒介(载体)连接起来。在一般情况下,知识转移具有方向性。也就是说,知识要从知识存量的高区位转移至知识存量的低区位,而不是相反。在这一过程中,诸多因素都会对发送者的知识的选择和整理产生影响,比如,发送者的态度和经验、接收者对知识反馈的要求等。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文化的变迁以及知识的发送者和接受者对知识要求的细化等,都会直接对知识转移的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接收者往往会在接收到相应的信息后,对其进行选择、加工和整理,这种来自于知识接收者的态度必将影响知识接收的效率。

三、国际企业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动因分析

(一)知识缺口为知识转移提供了条件

“缺口理论”能够很好地对国际企业知识转移的原因作出解释,因为对任何企业而言,当其利用市场环境和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试图实现其战略目标时,如果现有的竞争能力无法实现目标,那么在目标和企业能力之间就存在着“缺口”,这一“缺口”表明的是现有知识体系和企业所要求的知识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部企业(其他企业)的知识能够填补这一缺口,那么企业之间的联盟就有可能建立,知识也就通过这一缺口实现了企业之间的流动。更为重要的是,国际企业在追求全球发展时,知识缺口必将出现,这就需要其与其他企业建立联盟关系,通过对知识的共享实现共同的创新。

(二)对知识市场的路径依赖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企业的规模收益递增可以通过观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领先实现。因此,企业为了实现和提高知识的收益,往往会采取缩短知识创新时间、新产品和服务面世的周期等来完成。此外,通过对“学习曲线”和规模报酬递增原理的分析可知,企业通过新产品的开发而获得的投资收益会在一定时期内不断地提高。基于此,国际企业在与其他企业构建起相应的战略联盟时,关键环节之一便是对以知识为核心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或重置),使新产品的资源优势得以发挥,并能够很好地克服因创新而产生的诸多问题,在速度方面获取必要的竞争优势。

(三)知识能力相对过剩

对国际企业而言,投资于规模经济的积极性往往会高于其他企业。这是因为,任何独立的经济人都难以根据个人的效用对专门性资产上的投资成本和收益进行正确的估计。与此相反,企业的投资欲望却相对较强,且会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过分投资的强烈愿望。因此,与市场结构相比,企业(尤其国际企业)对专门性资产的运营和管理的兴趣不高,当国际企业处于动态、知识贬值的境况时,其资产投资规模和知识储备的能力不可避免地出现过剩。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思路便是通过必要的途径,加速知识的扩散能力和扩散速度,最大限度地提高知识的使用效率,联盟便是其中典型的形式。

四、国际企业联盟中知识转移的优化路径选择

(一)选择恰当的合作伙伴,从根源上优化知识转移的路径

在国际企业的联盟过程中,联盟参与方的知识差异对知识转移有着根本性的影响,这是因为差异的存在是知识转移事件发生的基本前提,同时差异的有还存在降低知识转移效率的可能。大量的事件表明,此类差异对知识转移的效率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应该消除联盟伙伴问的知识转移壁垒。比如,当我国企业选择外国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时,要对知识的维度、深度和广度进行全方位的客观的评估,对差异可能带来的学习潜力或风险提高预见性。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消除联盟伙伴间的知识转移壁垒

在国际企业的联盟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但能够提升联盟体参与个体的能力与水平,还能由此产生凝聚联盟整体的聚合力,这一合力超过了个体能力的简单叠加,这是因为通过沟通机制的建立,能够将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发掘出来,并以显性知识的形式呈现,使知识的整体功用全方位地发挥出来,为联盟体服务。为了通过这一环节消除联盟伙伴间的知识转移壁垒,应该对隐性知识的属性以及资产专用性等特征进行深入的了解,通过面对面沟通的方式,实现和加速隐性知识的转移速度和质量。此外,有必要对知识转移的通道(尤其是差异较大的渠道)进行整合,使知识以标准化的形式呈现给合作伙伴,达到更好的知识传递效果。

(三)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立,融合文化之间的差异

从组织结构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将,前者应该服务于后者。在国际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对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立应该围绕组织学习展开,并以此建立起学习型的联盟结构。这就对联盟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构建扁平式的组织结构,使信息的流通更加顺畅。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对组织内部的学习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学习的信息(也是知识的一种)也会促进联盟组织的知识吸收与接纳。此外,不同的企业存在不同的企业文化,当联盟关系跨越了国界之后更是如此。为了实现联盟体知识的顺畅转移,联盟企业之间的文化融合非常关键,这就需要增进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联盟组织和人员之间的尊重和理解,在联盟伙伴之间建立起基于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的文化氛围。

(四)完善冲突解决机制,对联盟关系进行适时的动态调整

从哲学的角度讲,冲突是矛盾的一种,是事物得以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在国际企业联盟的构建过程中,要正确对待竞争和合作之间的关系,完善冲突解决机制,对联盟关系进行适时的动态调整,使其适合联盟体发展的需要,这是因为单纯的合作或者单纯的竞争是不多见或者是不会长久不变的,国际企业联盟从构建开始,伙伴之间的关系就便显出了竞争与合作的态势。从这个角度讲,联盟成员之间不能断然将竞争关系完全解除,而应以联盟总体目标为指引,使竞争行为向善意的方向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竞合”的模式。由这种模式产生的冲突是建设性的,不但能够让企业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还能提升知识转移的效率。此外,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引入适当的外部刺激,根据实际需要对联盟关系进行适当的变革,因为任何组之间的联盟都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随着联盟伙伴之间合作时间的延长,联盟体有必要在适当的时间对联盟关系作出适当的调整,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建设性的冲突。

移动通信基本知识篇9

【关键词】训练 发现 发展 正迁移 负迁移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47-02

一、有效训练,促进能力提升教学策略的提出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保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标。社会的发展要求新时代的人才能够较快地适应现实的变化,较好地处理各种复杂多变的问题,并能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不断探索在教学中通过“训练—发现—发展”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创新、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新课程环境下,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已经成为当今考试命题的方向,因此,在能力立意的背景下,这就决定了高考应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根据试题的要求,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关重要信息,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过程。因此,本人通过“训练—发现—发展”策略,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提高探究技能,感悟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能力的提升。

二、有效训练,促进能力提升教学策略的涵义

“训练—发现—发展”策略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各种训练活动中自主探索、发现知识,力求对知识产生个性化的认识和创新,培养自己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进而能用新知分析新情景新问题,使学生调动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得以发展提升的策略。(如图示)

三、有效训练,促进能力提升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将所学的经验改变后运用于新情景的学习。在迁移过程中,学生必须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辨别学习新的知识。如果已有的经验概括水平较高,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并把它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之中,这样迁移就顺利,新的知识、技能就得以接受与掌握。教师要根据迁移规律,善于用多种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知识的概括水平,提升调动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习的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如果已经获得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和作用是积极的、促进的,称为学习的正迁移,反之这种影响起到抑制或消极的干扰作用,被称为学习的负迁移。由此可见,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习迁移的效应,训练学生实现学习的正迁移,防止学习的负迁移。

1.训练学生实现学习的正迁移的策略

研究发现,要引发学习的正迁移,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让学习者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离开了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能力很难形成。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做到正确解释、有序贮存,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保证使用时的正确提取。因此教师要在训练中,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的逻辑体系,知道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它们共同能证明的问题,使学生在首次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同时大脑的记忆及思维都会相对集中收缩到某一类知识上,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学生遗忘知识,而且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这对学生也是一种“发现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自己内化的系统性知识库,加强了对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为更迅速和准确地调动和运用信息奠定坚实的基础。

(1)策略一:构建知识网络训练

构建知识网络训练,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会纵横角度整理知识结构,而且要根据已经建立的知识网络解读知识原理,进一步调动和运用信息分析解决新情景,探究出更多的成果,实现学习的正迁移。教师把单元的基本内容(核心概念或重要原理)写出来,以此为基点,引导学生讨论,回顾各知识点要掌握的角度,再对全单元内容进行逻辑编码。这样教师提起“一条线”,学生就能发展出“一大片”,自己织线成网作为作品上交,老师可以在堂上进行点评,或者由学生互相点评交流,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内在联系的掌握情况,对不合理、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没有建立或建立了错误联系的结构图进行完善,在这过程中尊重了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也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训练了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

(2)策略二:“学案”训练

学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任务,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发现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案既要反映学习结果,更要体现学习过程。“学案”训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突出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主动“发现学习”的乐趣。“学案”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制定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案,“学案”的编写应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也应体现教师对教材的个性处理。“学案”一般包括学习目标、知识回顾、新知探究、知识应用、反馈检测等内容,通过“学案”训练,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开展探究学习,自主进行知识建构,在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后,进一步提高调动和运用信息能力,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了学习,在学习中实现个性发展与能力提升。

移动通信基本知识篇10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一、构建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育,归根到底是为培养高职类型的通信企业移动技术类岗位蓝领人力资源。构建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适“材”的最佳选择。

职业教育需要工学结合,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专业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实现,目的是使工作系统与学习领域相结合,在适合的机制体制创新模式下完成纽带联结(如图1所示),最终实现变工学割裂为工学结合、变无效学习为有效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压迫式教学为任务式教学、变传授知识教学为学生行为导向后总结知识点的教学、变理实分离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变学科体系知识课程为工学结合的课程、变教不适材为因材施教。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论,需要具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和行为导向的教学法去承载和体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也遵循这种基本规律。

二、基于职业岗位和技能需求确定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要基于职业导向或是职业中的典型任务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寻找专业自身定位和培养规格。首先进行职业岗位调查,以行业需求和现实条件为依据,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动适应企业需求,紧跟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抓好到移动运营商和服务商的调研与实践,抓好毕业生跟踪调查统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调查:一是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到一线部门座谈交流,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岗位设置情况及对岗位技能、素质、知识的要求;二是组织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学习业务、维护、管理等一线岗位技能;三是实施毕业生跟踪调查,以及学生到企业参与社会实践,收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反馈信息;四是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召开座谈会,或利用企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到学院参加培训学习以及企业到校招聘毕业生期间组织座谈会,听取企业专家对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意见。

通过调研,确立和调整移动通信专业服务岗位群。立足服务区域移动通信行业发展、3G建设优化、三网融合需要,面向区域内移动通信运营商与移动通信服务商,对接培养移动通信规划、施工、维护、网优和售前售后技术服务支持的岗位群;建立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核心职业目标,主要岗位包括移动通信机务员(包括基站机务)、天线线务员、移动通信或无线网络工程师;明确毕业生主要去向,包括移动通信运营商、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移动代维公司等企业,从事移动通信施工、维护和优化等工作,如移动机房值守、基站维护安装作业、移动工程、无线规划和优化、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用户服务工程师和运维部技术员等岗位。

分析专业服务岗位群,建构和调整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技能模块或典型工作任务,主要专业技能如图2所示。完成工作任务与行动领域的对应,转换为学习领域;按照教育认知规律递进,完成本专业人才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确定学习范畴,包括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及要求。

三、基于培养规格确立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路径问题,不同的专业可选择不同的方法实现。在实践中,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我们试行了深化“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素质培养和知识培养贯穿始终”、以校内“仿真+全真”实训和“暑期+顶岗” 实习为核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2+3+1”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培养三个工具基础、三个核心能力,并在培养过程中贯穿“知识、素质、能力”三条主线,能够培养移动通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图3所示。“仿真+全真”实训:通过建立基本原理实验室、仿真软件实训室、单个技能模块实训室、全真2G/3G实训室和联网的实训室,完善学生在校期间实验、实习、实训三个环节。“暑期+顶岗”实习:学生在校学习的第4学期暑假,安排暑期企业实习,锻炼学生,让学生了解岗位、让企业了解学生;暑假实习返校后,在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校内实训后,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建立“2+3+1”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通过两学期的基础课学习,熟练计算机应用,掌握英语和数学基础,提升人文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再通过3学期的专业课程和校内实训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知识和操作维护技能;最后1学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

四、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完整的工学结合专业教学体系由三部分组成,或者说具体要做三件事: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完成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开发思路,按照移动通信主要岗位群能力培养要求,完成职业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以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课程体系。核心就是要找准职业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即工作领域,和完成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开发,方法就是按工作过程完整的工作顺序,以完成职业活动为目的来组织课程结构,按工作过程整合课程。典型任务分析为基础,横向任务(可以是几个具体任务或项目)的建专业课,纵向(按照课程共性)提出基础/专业基础课程。基础与专业教师合作,描绘基础知识点。

根据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典型岗位分析技能任务,主要的典型任务如前面图2所示,以这些典型任务建立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可以形成专业核心课程,如:完成移动基站电源装维任务的《通信电源》,完成移动传输建、调、维任务的《传输系统管理与维护》,完成无线规划建维的移动通信各系统技术课程(GSM技术、CDMA2000技术、WCDMA技术等),完成无线网络优化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类课程。

五、基于行动导向实施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

工学结合课程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有具体的任务训练载体,能体现工作过程要素,学生能经历比较完整的工作过程,可以身临其境进行整体化学习的课程。

仅有工学结合的课程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适合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它是工学结合的微观层次。行动导向教学不再简单把知识传授作为唯一目标,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己能动寻找获得知识的途径,从而培养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从纯科学的知识传授满堂灌教学,转变为基于情境学生经历任务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着重要克服的就是“符合学生思维习惯,注重训练载体,注重任务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讨论、决策和执行,培养完成完整职业行动的良好能力与习惯”。

六、结束语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化和宽带化”日益成为通信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我国移动通信产业朝气勃勃,形成了三个全业务通信运营企业,通信服务和移动代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企业需要大批掌握移动新技术、能适应全业务运营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移动通信高职教育亟需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

参考文献

[1]姚寿广 示范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