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十篇

时间:2023-10-11 17:25:56

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

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篇1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战略思想为指导,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统筹协调好开发利用农村水电资源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农村水电,加强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和农村水电增收解困工程建设,与农民利益、地方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紧密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有序、可持续开发利用农村水电资源。正确处理好开发利用农村水电资源与保护农村水电资源的关系。坚持“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原则,节约保护农村水电资源,保持河流生态用水,维护河流健康生命。

(2)建设农村水电站,要设置属于国家所有的资源股。在保障企业合理回报的条件下,国家资源股收益用于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用于资源维护保养与生态修复建设,实现“国家得生态,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

(3)坚持电力体制改革方向,实行大小电网并举共存、和谐协调发展。坚持“分散开发、就地成网、就近消纳、联网调剂”与“依托现有电网,完善配电网络”相结合,保障安全、廉价、可靠供电。

(4)积极支持和帮助农村集体与农民采用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的形式开发经营小水电。积极支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农村水电企业。

(5)依靠劳动、知识、资源、资本推进农村水电发展,推进相关产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实施相结合的原则性建议

建立国家资源股收益补助农民的机制。农村水电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以资源使用权对开发农村水电进行投入,设立国家资源股,享有农村水电站股权。股权收益主要用于补助贫困乡村、贫困农户增加农民收入;另一部分用于资源维护保养与生态修复建设。

在保障企业合理回报的条件下,按开发利用条件、造价、成本、发电利用小时、上网电价等因素,确定资源使用权价值和股权。资源股的设置必须经过审核批准。单站装机容量在多少千瓦及以下水电站的资源股,由县级水利部门审核、财政部门批准。单站装机容量在多少千瓦及以上至多少千千瓦水电站的资源股,由市级水利部门审核、财政部门批准。单站容量在多少千千瓦及以上至多少万千瓦水电站的资源股,由省级水利部门审核、财政部门批准。建设水电站在立项之前,应首先确定资源股。

建立国家投入股收益补助农民的机制。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增加对开发农村水电站的投入,设立国家投入股,享有农村水电站股权。股权收益主要用于补助贫困乡村、贫困农户增加农民收入;另一部分用于资源维护保养与生态修复建设。

国家资源股和国家投入股股权属于国家所有,受益权主要归农民。农村水电国家资源股和国家投入股股权收益如前所述,主要用于补助贫困乡村、贫困农户增加农民收入;另一部分用于资源维护保养与生态修复建设。原则上以县为单元明确与落实国家资源股和国家投入股股权收益的受益范围,实行“优先照顾贫困乡村、贫困农户”的原则,确定优先受益对象,同时兼顾范围内的农民普遍受益。严格实行受益人公开、公示制度。

在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任务区域,优先解决农村居民代燃料用电,以户为单位,提供定量廉价电能;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实际情况核算补助农民增加收入的国家资源股和国家投入股的股权收益。

在非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任务区域,农村水电国家资源股和国家投入股股权,以户为单位,一般定量参股或控股两三个千瓦发电装机,其中资源股股权定量参股或控股不低于一两个千瓦,按此核算股权收益。转贴于

建立和完善农村水电国家资源股和国家投入股管理体制与机制。在国家水利部的指导下,由省级水利部门作为出资人代表,对农村水电国家资源股和国家投入股,行使监管和保值职责;并通过授权委托形式,委派股权代表依照法定民主程序进入农村水电站股东会和法人治理机构。

农村水电国家资源股和国家投入股股权收益全部进入省级财政,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由省级水利部门汇总提出股权收益分配方案,由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审核并据实发放。

农村水电国家资源股和国家投入股及其资产和收益的享有、使用、分配和处置,同时纳入各级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的重点工作范围。

农水电国家资源股和国家投入股股权如前所述,属国家所有,受益权主要归农民,同时权责包涵资源维护保养与生态修复建设。因此,总体应建立和完善农民受益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的体制与机制。

通过市场选择农村水电站经营者,经营者独立行使经营权。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建立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水电站、供电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受益县、乡或村农村水电民主管理协会,行使所获得的农村水电国家资源股和国家投入股股权收益的分配职责,实行帐务和受益公开制度。认真维护农民民主权利,充分享有和行使知情权、议事权和监督权,。

3.政策措施

(1)在设立国家资源股、国家投入股,建立国家股股权收益补助农民的机制的同时,积极支持和帮助农村集体与农民投资投劳投料开发利用农村水电资源。允许农民以被占用的土地、山林补偿入股开发农村水电。实行农民以个人未来电站受益为抵押,以电站法人为对象进行贷款,用承贷资金作为资本金投入开发农村水电。对农村集体与农民开发利用农村水电资源实行贴息政策。

(2)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并网的“只发不供”农村水电企业的上网电量和“又发又供”农村水电企业自发自供后的上网电量,上网电量同网同价。

(3)农村水电企业与电网企业互供电量,在产权分界处按月互抵,互抵后的电量按各自电价结算。

(4)支持农村水电企业借网过路,电网企业按实际成本收取过网费。

(5)坚持“以税惠农”,农村集体、农民举办的农村水电企业增值税、所得税执行零税率。

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篇2

1.1水利工程对水体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中一个最大的影响主体就是水体。大型的水利工程修建后当地的水体分布发生了改变,这对当地的水体有着很大的影响。第一,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影响了地下水体的流动。在一个地区地下水的流动有着自己稳定的流动方向和流速,当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对当地地下水造成了来自水利工程中水体压力的影响,将会改变地下水体原有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这对当地的饮用水的取用是不利的,可能造成一些地区因此而缺水。第二,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地下水的补给方式。在一个地区地下水和河流水有着稳定的补给方式,这能对洪涝灾害的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像水库这样的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将改变原来地下和河水的补给关系,这将导致一些地区产生严重的洪涝灾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河流周边农业的发展。

1.2水利工程的建设将严重影响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水利工程的建设最直接的影响是改变当地的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改变了河流的流向、一些大型水库的修建改变了原来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并引入了一定的外来物种。这些都将对当地的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将导致一些原有的水生生物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的改变而灭绝,而一些适应性较强的水生生物物种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这种改变就导致当地稳定的食物链产生破坏,威胁当地生物的生存。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建设还会对陆生生物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当地水资源的分布,造成一些陆生生物的大量繁殖。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阻碍了生物的迁徙路线,造成一些陆生生物的直接灭绝。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将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导致生物间稳定的生态关系被破坏。

2、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为了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国家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是一种在原有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之上,采用新的建设方法达到对生态环的保护。生态水利工程符合我国生态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和谐。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之上,采用更多的环保生态型技术和方案达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在生态水利建设当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加强对水利工程所在地的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原则。在我国几乎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生态环境特点,在对河流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生态环境特点采用不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从而更合理的对河流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第二,加强对整个水体系统的保护。一个地区的水体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整体,所以在水体保护当中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而达到对水体的整体保护。第三,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周边生物物种的保护。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要根据生物多样性原则,采用更为合理的方法对生物物种达到更好的保护,在各项工程开始建设之前要对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

3、生态水利工程的作用和价值

3.1加强生态工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对河床岸坡进行更加有力的保护

生态水利工程的一个重点是生态和谐,在生态工程建设中采用更加生态的技术手段,对河床的岸坡进行更加合理的保护。同时生态水利工程采用更加先进的材料对河床进行加固,从而避免由河床岸坡的局部透水造成河流堤岸的溃堤。所以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对河流坡岸有更好的保护。

3.2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当中,水利工程的建设者对河流周边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整体全面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的具体情况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有效的技术改进。这样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中可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收。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多样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3.3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节约土地资源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建设之前对水利工程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有效的评估,所以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减少水利工程的占地面积,增加土地的有效利用率。而且减少水利工程的占地面积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

4、结束语

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篇3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修河是我省的五大水系之一,九江市境内最大河流,属于鄱阳湖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沿河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取水地。加强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保持修河的优良水质和充足的水量,不仅关系到修河流域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沿岸居民饮用水安全,而且对于保护和改善鄱阳湖和长江水资源环境,维护全市的繁荣、稳定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全市人民特别是修河流域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为保护修河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受地理、历史、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流域局部地区水土流失、森林植被破坏和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修河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为此,应进一步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强化水资源忧患意识,充分认识保护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提高执行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国策的自觉性。

二、明确目标,实现修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以保证修河充足的水量和良好的水质为目标,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基本解决流域内人为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和水质污染等生态破坏问题,使源头区域森林植被得到逐步恢复,沿河三县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资源质量、城市绿化覆盖率均有较大提高,保持修河水质稳定在Ⅱ类水体,源头水达到I类标准,各类生态功能区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社会经济发展步入生态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依法行政,全面贯彻实施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

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督力度。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现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水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凡实施新的建设项目特别是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重大事项,应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和咨询,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评估和水资源论证,严格执行环保和水保“三同时”制度,努力做到程序合法、决策科学。

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力度,强化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理念。以保护天然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为重点,积极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努力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严格禁止砍伐天然林、炼山造林、炼山开垦和25度以上陡坡开荒,严格控制以木材为原料的工业项目建设。

进一步加强修河流域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坚决淘汰和关闭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工业和矿山企业。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禁止修河源头区并严格控制修河中下游建设对水体造成污染的工业项目,严禁向水体倾倒>文秘站:规划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污染防治工作。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合理施用化肥,改进农业作业方式,加强畜禽规模养殖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提高水源污染突发事件的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依法管理水环境,禁止围垦河道、库区,禁止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采砂作业。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坚决查处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的环境违法行为。

四、统筹规划,以生态产业和生态工程建设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妥善处理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发展区域社会经济时,应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型工业等生态产业,促进林业建设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把生态工程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积极申报和认真规划实施国家生态建设项目,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生态城镇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实施8项重点生态工程,切实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1)以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修河防护林为重点的生态林建设工程;

(2)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的水土保持工程;

(3)以矿山退役和尾矿治理为主的矿山生态恢复工程;

(4)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能源替代为主的生态农业工程;

(5)以病险水库和河道堤岸除险加固为主的

水利建设工程;

(6)以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为主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7)生态旅游工程;

(8)生态移民工程。

五、群策群力,全力推进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把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逐步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情况列入领导干部任期政绩考核内容。建立和健全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责任制,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综合协调,切实实行环境保护的行政责任制、工作报告制、工作检查制和责任追究制。

逐步建立和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收益谁补偿”的原则,落实国家生态补偿政策,优化生态建设资金配置,开辟政府、企业、社会、国际等多元投资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经费的监管,组织专项审计,确保专款专用。

建立和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监管体系。加强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切实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各级政府应主动接受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定期汇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情况。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组织相应的执法检查、视察和专题调研,实施有效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加强普法教育、媒体宣传和舆论引导,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育生态文化,努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社会各界力量,全力推进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篇4

我国尚未建立环境资源基本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日趋增多和复杂的环境生态问题,其处理方式和解决手段也需要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对策措施,在需要建立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时,“实践中各国认识到必须先确定一个统一的综合性政策目标,这种综合性的政策目标在整体上转变为国家意志时就是现在的所谓基本法。”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苏联、日本、美国、瑞士、罗马尼亚、凶牙利等国都制订了综合性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我国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环境资源基本法,法学界多将与此类似的内容称为“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相关表述有:“我国1979年试行并于1989年修订重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一部综合性的基本法,该法对环境保护的所有新问题作出全面的规定。”“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环境保护法律系中这一层次的法律规范,是适应环境要素的相关性、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环境保护对策的综合性而出现的,是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原则、制度和措施所作的基本规定,其特点是原则性和综合性的法律规范。”故在我国一般将《环境保护法》视为基本法范畴,但实际上作为基本法其一般只对该部门法的基本和重大问题作些原则性的规定,不是也不应该是具体的实施法,综观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不难发现,由于历史的原因《环境保护法》在规定综合性目标的同时,还规定了相当多的具体法律措施,远远超出了作为基本法的内容界限,实际上基于此法制定的背景而更突显了污染防治法之浓厚色彩。

为此,作为一部完整的环境资源基本法,应将其中具体的操作性规范删去,保留原有的原则性规定,并相应地增加立法宗旨,相关概念界定,环境资源法主体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及有关机关对环境资源的管理体制;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等等,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及国际上有关国家的环境基本法的内容,我国《环境资源基本法》的体系应包括:1、立法宗旨: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2、环境与资源法的保护范围。包括环境要素、资源要素、生态要素、地区要素中的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自然和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农村的环境和自然生态的保护;3、环境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资源开发和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原则;开发者保护、污染者治理、获利者付费原则;群众参与原则等;4、环境资源保护的基本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保护许可制度、环境标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举报、监督制度、环境保护奖励与处罚制度等5、自然资源开发者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环境污染者治理污染的义务;6、环境资源保护的管理体制。包括中央和地方环境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环境资源管理的权限划分,环境资源管理机构的权责,环境资源管理的监督;6、生态保护的特别规定;7、环境资源主体对环境资源保护的权利和义务。8、涉外环境资源保护的特别规定。包括参加国际环境资源保护的公约、条约和协定、与国际上环境资源保护国家和组织的合作,组织和参与国际环境资源保护活动和交流;9、违反环境资源法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等。

二、环境污染及公害防治法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向环境排放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使得环境化学、物理、生物等性质发生变异,从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破坏了生态平衡或者危害了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公害主要指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对人类生活环境的一种社会性危害。可以说环境法的产生主要归因于污染现象的出现,早在本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工厂与城市的公害事件就不断涌现,而突出的“公害事件”更是震惊了世界。1962年,美国科学家卡逊女士发表的《寂静的春天》则深深地提醒世人警惕过度使用农药的恶果。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而环境法的研究也正于此而愈发繁荣。

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更是严峻,考察我国97到99年的《环境状况公报》,同样可以发现我国环境污染的状况愈发严重。据《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多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相当多的城市水、气、声、土壤环境污染仍较严重;中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辽河、海河污染严重,准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1999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01亿吨,比上年增加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7亿吨,比上年减少4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204亿吨,比上年增加10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首次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1999年我国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严重,近海环境状况总体较差,海洋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而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少数特大城市属煤烟与汽车尾气污染并重类型;酸雨污染范围大体未变,污染程度居高不下,工业固体废物的堆存占用大量土地,并对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故污染及其他公害防治法将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首要任务,而与此相关的污染及其他公害防治法将是环境法的重要内容。

环境污染及公害防治法是指调整在预防、治理环境污染及其他公害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传统环境法的基本内容。当前,根据我国污染物存在的形态,我国污染可分为如下三个类型:(1)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污染,包括湖泊、河流等淡水污染和海洋污染;(2)以固体形式存在的污染,包括固体废物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农药污染及有毒化学物品污染;(3)以气态形式或依气体为媒介的污染,包括大气污染、环境噪声污染和光污染。(4)其它公害污染。相应地,调整这些污染及公害防治法的体系可以分为:液态污染防治法、固体污染防治法、气态污染防治法及公害防治法四个部分。

1、液态污染防治法

液态污染防治法包括水污染防治法和海洋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包括基本的水污染防治法、江、河流域、湖泊的水污染防治法、生产过程的水污染防治法、以及有水污染及防治的标准规定等。主要涉及的法律、法规有:《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暂行条例》;《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制订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等。

2、固体污染防治法

固体污染防治法涉及固体污染物防治法,包括固体污染物防治管理体制,固体污染物监督管理,固体污染综合利用制度;工业固体污染物的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防治法;危险污染物防治法;固体污染物的污染控制标准法;禁止境外固体废物入境管理法等例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关于处理城市垃圾改善环境卫生面貌的报告的通知》、《生产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工业固体废物十一种污染成分污染控制标准》、《有色金属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含氰污染物控制标准》、《关于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

3、气态污染防治法

气态污染防治法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涉及对大气污染法的管理体制和监督管理,生产过程大气污染的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的防治法、废气排放标准法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包括:噪声防治的管理体制,防止噪声污染的监督管理,环境噪声的标准、工业噪声污染防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以及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等,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噪声污染防治法》、《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试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等。

4、公害防治法

公害污染是指对有毒、有害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三大类:化学物质、农药、放射性物质等。许多国家都对这三类物质的控制和防治进行立法。我国公害防治法包括: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管理法、农药管理法、放射性物质管理法、电磁辐射管理法等。例如:《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防止含多录联苯电力装置加强废物污染环境的规定》、《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管理规定》;《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登记规定》、《农药登记审批办法》、《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试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放射环境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事故管理规定》、《核电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电磁辐射环境办法管理办法》、《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等。

三、自然资源法

自然资源是指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自然要素。为土壤、水、矿物、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阳光、空气等等。也有学者认为“自然资源,从法律上来说,是指能够供人们生产或生活中利用并作为所有权、使用权客体的自然物质,目前一般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其他生物资源(野生动植物)、海洋资源、草原资源、风景名胜资源等。”不管如何,都突出了自然资源的价值所在,但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人们更多地是从经济利益角度来认识自然资源。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大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又是一个人口泱泱大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正基于前期人们从经济利益考虑而造成自然资源状况恶化,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水土流失,沙漠化威胁严重,耕地锐减,农业分摊水量降低,城市严重缺水,森林覆盖率萎缩,草地退化,物种濒危面扩大,矿产、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明显,如何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了刻不容缓的大事。目前,已有学者就自然资源(基本)法立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自然资源角度、法律角度提出了自然资源(基本)法立法的必要性,认为制定自然资源(基本)法势在必行,并提出了自然资源(基本)法立法的现实条件、立法方案及框架方案等,自然资源(基本)法的制定迫切性也正反映了自然资源法在环境法中的重要位置。

自然资源法是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的开用、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由各种资源法组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渔业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构成。自然资源法保护对象即自然资源,其调整的是公民、法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和改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针对的是现有的资源环境,贯穿于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改善的全过程之中。这些社会关系,则包括资源权属关系、资源流转关系、资源管理关系和其他经济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自然资源均为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内在有机联系便使其构成统一的整体,首先,在存在形态上是相连的,森林、草原、矿藏、水都依附于土地之上或蕴藏于土地之下;其次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有着连锁性、结构性的变化效应,并形成各种资源的多种功能。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要求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不仅从个别资源的效益出发,还必须把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种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要求,必须要求一部自然资源母法来规范,协调相关的子法,使立法、执行、守法和司法各个环节达成一致,实现整体自然资源系统的高效运作,该母法正是目前学界探讨的轰轰列列的自然资源基本法。自然资源法的体系包括自然资源基本法和自然资源部门法两部分组成。

自然资源基本法应将宪法的基本原则贯穿其中,将自然资源法中共性的规定进行规范。其中包括:自然资源法的立法宗旨: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及珍贵的动物和植物,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法的原则:对自然资合理、适度开发的原则,源综合勘探、开发和利用原则,自然资源利用与营造相结合原则,自然资源保护原则;自然资源的保护范围;自然资源利用和开发主体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的权利和义务;自然资源的管理体制;自然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责;自然资源的公众保护;自然资源的国际保护和合作开发;违反自然资源法的法律责任等。

我国自然资源部门法的体系主要有:《土地管理法》、《水法》、《水土保持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生物资源法》(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法》)、《旅游资源法》及相应的实施细则、实施条例和规章等。

四、生态环境保护法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状况恶化的趋势远没遏制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毁林开垦、陡坡种植、围湖造田等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而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严重破坏。这些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是迫在眉睫,而生态环境保护法的体系完善已成为时代的任务。

生态环境法是环境资源法体系的重要内容,目的在于强调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全局保护,保持生态(包括物种)的多样性,达到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发展和兴起源自人们对生态学的认识之发展,生态学“为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随着二战后国际生态科学蓬勃发展,至60年代,生态系统生态学成为生态学研究的前沿,(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动态与演替,以及人为影响与调控机理的生态学科),它的出现使生态学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改观,生态系统生态学所强调的“整体性”是人类认识自然生态的系统的具有革命性的进步,对该学科的深入了解和学习,满足了社会在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下,保持生态系统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该学科与法学的结合,在时代的蕴育下,使得生态环境保护法应运而生。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出现充实了现代环境法的内容,“现代环境法是在环境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注重对生态系统全过程的整体保护,强调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并重。这些都是传统的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所不能企及的。”

生态环境保护法之所以必须得以提出和构建,盖系本世纪以来,人类生活的地球上,生态破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尽管科学和技术在过去的100年里获得了突发猛进的发展,却正是20世纪新技术的发展成为导致生态衰败的祸首,实际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态的衰败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他所继承的生物圈和他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平衡。究其原因,唯“技术只重视处理分离部分的方法,即分解论方法,生态系统恰恰与技术不同,生态系统是不能也不应该被划分成可随意处置的几个部分的,生态系统的特性就在于它是一个整体,在于其各个部分之间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处理方式之不同使得人们忽略了生态环境的正确处理方法,使生态环境保破坏愈演愈烈,而生态环境保护法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及内容,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生态环境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调整有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称谓上,生态环境法与环境法并不对立,所谓生态环境法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法,因而生态环境法亦可简称为环境法。”这是对生态环境保护法最大化的解释,也即实际上为环境法,这个概念实际上跟俄罗斯法学界对“生态法”的界定相类似.

本文此处所指生态环境保护法系指调整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整体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以及特殊自然环过程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因为生态环境保护法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生态学密切相关,因此,生态环境保护法里必然要体现和遵守相关的生态规律,如物物相关规律、环境承载能力有限规律、多样稳定规律、物质能量输入、输出动态平衡规律等等。它通常是在各个自然资源法规范和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个综合性法律部门,有时往往要通过土地法、水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等自然资源法部门来实现,这些法律部门相互联系、有机配合成一个统一的法律体系为生态环境法的重要内容,但生态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仍各不失其独立性,二者有质的区别。

生态环境建设要求防止土地资源的被破坏(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多基于此)、水土得以保持,防治沙化、水资源污染的防治以及发展生态农业,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考虑资源的承受能力,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确保有限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更要坚决杜绝掠夺性、破坏性经济营,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必须防止资源开发正在造成的生态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有效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和生态环境,以遏制生态环境破坏趋势。我国环境法学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我国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国务院在2000年12月21日发出通知,印发了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制订本地区、本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结合前述我国学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法的体系主要由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和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法组成。

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宗旨。为全面实施可持续合作战略,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原则,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原则等。

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具体内容: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度,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体制,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级环保部门做好综合协调与监管工作;计划、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和建设等部门,要加强自然资源考核和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体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包括:重要生态功能区(包括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重要渔业水域等)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立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省级及地(市)级的生态功能区,跨省域和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跨地(市)和县(市)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对生态功能保护区采取的保护措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和监督。

对重点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草原资源开发利用、生物物种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和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对生态良好地区特别是物种丰富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立一批新的自然保护区。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公共绿地和生态用地,开展公共绿化和家庭绿化,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加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县的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鼓励科技创新,加强生态科技经费的投入,推动生态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完善生态破坏的举报和听证制度,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处罚制度。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行政处分、经济赔偿和刑事处罚。

生态环境保护法的部门法包括:国土防治法、土地荒漠化防治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自然遗迹保护法、人文遗迹保护法和国家公园保护法、风景名胜区保护法、防洪减灾法,与自然资源相关的有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法、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法、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另外还有全局性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法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等。

五、涉外环境资源法

环境资源法的体系还应包括涉外环境资源法。因为目前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全球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即国际环境问题。所谓国际环境问题,又称全球环境问题、地球环境问题或人类环境问题,是指超越一国国界的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国际化的产物。

当前国际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耗损)、酸雨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淡水短缺、森林破坏、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破坏、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等。国际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并导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设立,大大推动了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在1992年6月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发出了建立起一种“新的全球伙伴关系”的口号,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成为国际环境保护的新开端。

我国作为国际社会中重要的一员,必然是参与解决国际环境资源问题的主要力量,我国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环境保护活动和有关公约的制订。1972年我国派代表团出席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我国发起并召开了“发展中国家发展与环境部长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等。我国在与他国共同处理国际环境资源问题、遵守国际条约、履行国际环境义务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属我国涉外环境法调整的内容。因此,涉外环境资源法是指调整我国与他国因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遵守国际环境条约、履行国际环境义务的国际合作与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涉外环境资源法的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我国制定的有关涉外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二是我国与其它国家签订的保护环境的双边协定。三是我国参与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及有关国际性会议的协定等。

关于我国制定的有关涉外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这方面我国目前较薄弱,我国法律对这方面的规定仅在《宪法》中涉及涉外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法》中涉及的有关条款,《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涉及的涉外环境保护条款,还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涉外环境资源法,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在制订涉外环境资源法中,须贯彻我国对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包括经济全球化必须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尊重国家对自然资源拥有永久的原则;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原则,处理环境问题应兼顾各国现实的实际利益和世界的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国际间合作保护全球环境资源的原则等。

涉外环境法要充实的内容还需制定和实施与ISO14000环境体系相配套的国内法律法规,以及适应我国国情的绿色关税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生态标志认证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检疫制度等环保市场准入制度。此外还需对我国一些陈旧环保制度和措施进行改革,取而代之国际先进的环境保护措施,如污染权交易制度、总量排污收费制度。这些都为涉外环境法制建设的“重头戏”。再者,入世后,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会导致更多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又会面临发达国家要求我们多承担保护全球环境之责的更大压力,从而使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难度不断增加,加大了我国涉外环境法的执行难度。这些都需要涉外环境资源法加以研究解决。

二是我国与其它国家签订的保护环境的双边协定。据有关资料,至1999年5月,我国与美国、日本、朝鲜及各周边国家签订了保护环境的双边协定25项,包括环境保护的合作议定书、环境合作谅解备忘录、环境保护合作协定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美利坚合众国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环保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环境保护合作协定》等。

三是我国参与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及有关国际性会议的协定。据统计至1999年5月,我国已经参加了一系列有关国际环境资源保护的条约、公约约50多项。其中涉及臭氧层保护公约例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气候变化公约例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生物多样性变化公约例如《生物多样性公约》等;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公约例如《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海洋环境保护公约例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公约例如《国际捕鲸管制公约》等;核污染防治公约例如《核安全公约》等;南极保护条约例如《南极条约》等;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例如:《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危险废物控制公约例如《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等;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环境管理公约例如《化学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公约》等;环境权的国际法规定公约例如《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等;其它国际条约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关于例如《外空物体所造成损害之国际责任公约》等。这些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和公约,构成了我国涉外环境资源法体系的主要内容。

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篇5

珍稀濒危生物主要分布在自然保护区(点)内,这些是在人类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状况下遗留下来的、个可多得的“自然遗产”由于其生态系统保护良好,景观及环境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高,为人们进行生态旅游提供了极佳的资源与环境。从前,对于自然保护区(点)主要强调的是保护,绝对保护其资源与环境,结果是经费投入少,管理不力,保护区内及周围群众生活无保障,偷伐、偷猎、愉垦等现象屡禁不止,导致自然保护无力,未能达到真正的保护。在自然保护区内开辟生态旅游小区,一方面可以起到对周围群众和旅游者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二是为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生物保护等寻求到经济支撑,增加保护和管理的力度;二是通过生态旅游开发可帮助当地群众就业和脱贫致富。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上,南非芬达自然保护区所作的贡献引入瞩目。它成功地将土地恢复改造成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还引入并繁育猎豹、非洲狮等野生动物。

二、促进水体保护和水体污染的治理

旅游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对水体保护和水体污染治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一些旅游地域山清水秀,水体洁净,优于周围其他地域的水体环境。例如,从1999年8月起,桂林市开始姑实施“两江四湖”工程,该工程涉及的环城水系包括三个部分.即:由木龙湖、桂湖、格湖、杉湖与油江沟通而构成的一环水系;桃花江与四个内湖相连通构成二环水系;恢复朝宗渠,沟通小东江、构成三环水系。工程通过开挖木龙湖、引水入湖、内湖清淤截污、生态护岸、新景桥建设、升船机、船闸、防洪排涝工程以及周边旧房拆除、文物古迹恢复整理、园林绿化、景观配置等一系列措施,将漓江、桃花江与内湖水面连通,从根本上改善了内湖水环境质量,丰水期可以做到5天一换,枯水期限也可以10天一换;使桂林“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特点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还为桂林增加了“两江四湖夜游”旅游项目,推进了旅游产品创新步伐。

三、促进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

洁净的大气本身对旅游者就有较强的吸引力,也是旅游环境质量较高的一种体现。大气的污染将会导致旅游者感知――体验质量的下降。为此,各生态旅游地对大气环境极力进行保护,对大气污染进行治理。例如,2007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全同首批通过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ISOl4000用家水范区”的蛾眉山自2000年导入ISOl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来,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徘放量,改善并保护了旅游区大气质量。管委会在各驻山单价、寺庙、个体经营户的共同努力下,投资315万元用于旅游区禁煤工程的实施和电、气等清洁能源的推广,淘汰燃煤锅炉206台,拆除燃煤灶485个。管委会还加大对经营户使用清洁能源情况的督管力度,防止燃煤现象死灰复燃。此外,管委会还投资1500万元.购入环保车170辆,改造尾气排放不达标车50辆,有力保护了景区的大气质量。此外,管委会还投资100多万元购进环境监测车、汽车尾气测试仪、负氧离子测试仪,实现旅游区大气的24小时自动监测,建立健全环境监测数据传输处理系统,使环境监测硬软件设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促进地质地貌的保护

一些典型的地质、地貌现象不仅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为使旅游业能持续的发展,各国、各地区开展了一些地质、地貌现象的保护。例如埃及、以色列和约旦等国对红海沿岸珊瑚礁的保护、我国对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武夷山和丹霞山等地的丹霞景观、海螺沟的冰川及冰川地貌等进行了保护。澄江动物化石群是探讨寒武纪生命大爆炸的窗口.是地球演化史主要阶段的杰出范例。为了保护帽天山这座“古生物圣地”,1997年12月25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了《云南省澄江动物化石群保护规定》。2004年9月5日.温家宝总理作出“二个保护”的批承。此后.当地将通过一系列措施恢复生态,包括在保护区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通过引水蓄水将矿坑变为人工湖泊。同时,相关部门还完成了《澄江动物化石群保护地旅游线路及设施规划》、《澄江动物化石群保护地基础设施建设可行件研究报告》,建盖了保护管理用房、旅游者接待中心展示厅,出版了相关科普书籍和音像制品,完成了国家地质公园数据库及申报世界遗产中英文文本。

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旅游地的墓础设施

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篇6

保护生态校园宣传标语

1、保护生态文明,共创绿色家园。

2、春天从绿意开始,文明从呵护起步。

3、种下生态意识,让地球充满生机。

4、将文明种入心中,让它开花结果。

5、青山绿水蓝天,共创菱湖实小。

6、保护生态环境,创造秀美实小。

7、青山绿水蓝天,共创生态文明。

8、构建文明风景线,争当环保主人翁。

9、爱护花草树木,就是爱护地球。

10、撒播生命绿色,共建生态文明。

11、保护生态环境,争当环保主人。

12、共擎生态保护伞,共建文明新家园。

13、保护生态手牵手,生态文明心连心。

14、争做文明学生,争创和谐校园。

15、保护生态环境,从我身边做起。

16、保护一草一木,共建绿色家园。

17、少一份垃圾,多一份环境清洁。

18、搞好水土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19、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从我做起。

20、绿色美化环境,文明净化心灵。

21、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从小事做起!

22、保护环境美河山,持续发展兴伟业。

23、营造优美环境,共享碧水蓝天。

24、低碳生活显活力,文明实小展魅力。

25、善待自然也便是人类自珍自重。

26、功德装在心中,文明贵在行动。

27、种植一棵树,为家园增添一点绿。

28、保护花草树木,共建绿色家园。

29、保护生态环境,播下文明种子。

30、保护树木和水源,就是保护地球。

31、改善实小环境,每个学生有责。

32、提高环保意识,共创和谐家园。

33、绿色在你眼中,绿色在我心中。

34、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美好家园。

35、治理环境污染,重现丽日蓝天。

36、人人保护环境,家家幸福康宁。

37、你不丢,我不丢,大家都不丢。

38、爱护我们的地球,从点点滴滴做起。

39、环保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40、好生活是相对的,好生态是绝对的。

41、保护环境,给未来一个更美的地球。

42、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

43、维护生态平衡,从点滴文明做起。

44、增强生态意识,播撒文明种子。

45、爱护环境,就像爱护我们自己。

46、花草树木有生命,菱湖实小爱护你。

47、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生态家园。

48、环境已经被破坏,请保护环境。

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篇7

一、台湾自然生态环境保育的历程

台湾开始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保育应该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算起。之此前的20多年,台湾工业和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空气污染严重,环境质量日益恶化,民众怨声载道。至20世纪80年代初,层出不穷的环境自力救济事件、生态保育运动此起彼伏。通过研究发现,对台湾自然生态环境保育历程进行阶段划分的文献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彭国栋先生的观点。彭国栋依据对野生动物保育、野生植物及森林保育、自然保护区、综合性保育措施等四项因素的全面考察,将台湾自然生态保育的历程分为台湾开发先期(1895年以前)、日据时期(1895―1945年)、保育黑暗期(1946―1970年)、保育启蒙期(1971―1980年)、保育萌芽期(1981―1990年)、保育成长期(1991年以后)等六个阶段。但他未能深入探讨台湾自然生态环境保育阶段转型的经济社会根源。笔者认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自然生态环境保育由三股力量交织推动。一是由经济发展为中心走向经济发展兼顾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虽然这一转变是迫于环境严重污染的现实和选票的考量。1950年以来,台湾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采取的是“开发使用,以利民生”的原则,其中山坡地与河流地的利用是重点,执政当局的施政重点在有关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速推行农地重划、开发东部和海埔新生地以及开发山地农牧等。对野生动物也是采取捕猎而不是保护的做法,穿山甲、海龟、蝴蝶等捕猎作为食补药材或制作标本外销赚取外汇。为追求经济增长,台湾当局采取经济发展优先的政策,忽视自然生态保育,虽颁布了相关生态环境保育的法规政策,但在执行中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从而掠夺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如台湾当局“在东西横贯公路兴建完成后,为安置荣民,辅导其从事农垦,开发横贯公路沿线农业,栽培温带水果。当时砍树种植果树、茶叶或高山蔬菜等高价值经济作物,不仅不会被惩罚还受到奖励。因此,原可以保水蓄水、育土护土的森林,被高经济价值的浅根作物给取代,且坡地种植作物所施的农药和肥料,也在大雨过后流人下游水库,造成水源污染。”二是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与环保运动的推动。上世纪70年代,台湾加速工业化,中小企业及工厂林立,工矿废水与废气排放,导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民众生活。以台湾的河流污染为例,严重污染的河段比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0年一直维持在10.3-13.4%之间,多氯联苯中毒事件、蛤蜊暴毙事件、西施舌中毒案、绿牡蛎中毒事件等污染事件不断出现。经济与环保的对立与纠葛在台湾社会从未停息,环境保护的自力救济运动兴起,直接迫使执政当局不得不改变为经济发展而掠夺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人为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走上兼顾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的发展路子。三是环保力量的介入与推动。从台湾生态保育的实践看,台湾一些有关生态保育法规的制定得益于环保力量的介入与推动。最有影响的例子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环保组织批评台湾从事犀牛角与象牙非法国际贸易,引起华盛顿公约组织的关注,导致1994-1996年间美国依据培利修正案,对台湾实施相关野生动物货品(如珊瑚等)的贸易制裁。该事件直接促使台湾重新全面修订“野生动物保育法”,特别是加强在动物制品方面的管制工作,并成立野生动物保育小组。以上三股力量推动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经济发展兼顾环保的政策实施,并把生态保育列入施政重要目标加以落实。

经过20多年环境污染整治和生态环境保育,台湾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了较为明显改善。台湾50条重要河流生态环境有了较好恢复,水质得到较大改善。河流污染程度由1993年未(稍)受污染61.1%、轻度污染13.9%、中度污染12.1%、严重污染12.9%,改善为2009年未(稍)受污染67.2%、轻度污染8.1%、中度污染18.9%、严重污染5.9%水平。根据2008-2009年“淡水河系生态指标及生物指标分析”计划中的淡水河系鱼类调查,共记录40科90种鱼类显示,洄游型日本秃头鲨、眼斑厚唇鲨以及消失多年的翘嘴红舶再次出现于河系中下游,显示淡水河水质正在明显改善中。列入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等特殊保护区域的地区生态破坏现象基本得到控制,生态复育良好,生物多样化重新恢复正常。

二、台湾自然生态环境保育的经验

首先是制订和完善相关自然生态环境保育的政策法规。到目前为止,台湾颁布实施的涉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相关的政策法规主要有“台湾地区环境保护方案”、“废弃物清理法”、“动物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估法”、“野生动物保育法”、“环境基本法”等等相关的政策法规十几部。

其次是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源头污染治理。台湾从1953年实施第一期经济建设计划至2009年,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7.5%,大力推进了工业化的进程,使原来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渐转变为以工业为主。1951年产业结构(占GDP比重)中,农业为32.3%、工业为21.3%、服务业为46.4%,到1980年农业为7.7%、工业为45.7%、服务业为46.6%。由于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直接威胁民众的生活品质,各种环境自济运动此起彼伏。台湾当局被迫采取兼顾环保的经济发展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源头污染减量。产业发展政策鼓励“两大、两高、两低”(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效果大、技术层次高、附加价值高、污染程度低、耗能系数低)产业发展,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同时鼓励海外投资。20世纪90年代,由于岛内土地成本、劳工工资上涨,特别是环保抗争运动,使传统的劳动力密集且污染较重的产业要么关、停、并、转,要么纷纷向大陆和东南亚地区转移。到2009年,台湾产业结构演变为农业为1.5%、工业为29.9%、服务业为68.6%。鼓励农业向休闲、有机、生态等可持续农业发展,推广有机肥与生物肥料,重视农业环境保护,以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达到提升农业产品创新服务与品质安全,又保护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复育的目的。

注重源头污染减量是减少污染源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台湾在围绕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比如加强河流污染整治,兴建排水节流管及截流站、污水处理厂等相关污水净化工程,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易造成河流生态污染的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后排放。早在1988年就制订“污水下水道发

展方案”,加速污水下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台湾“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将2002年定为河流整治年,确定9条河流为重点整治对象,2003年起逐渐扩大整治范围至高屏溪、二仁溪、浊水溪、淡水河等13条流域面积大、_r业与人口密集的河流。目前已进入“污水下水道第四期建设计划”(2009―2014年),预算6年投入2047.28亿元新台币(下同)。截至2009年底,污水下水道用户接管普及率为22.58%,其北市96.69%,高雄市55.95%,全台湾污水处理率为47.79%。同时,加强工业区下水道系统管理和稽查,提升污水厂运转效率。

第三是综合运用法律、行政与经济手段。20世纪后期,台湾建立了许多制度化的涉及环境污染的冲突解决机制,如设立环保警察、建立公害纠纷处理机制、并与司法部门联合建立公害纠纷处理、赔偿及侦审机制、各县市推广宣传“环境保护协定”等。同时,相关部门在处理项目设立与涉及影响环境的决策时,其角色和做法也由早期的“救火队”、打击镇压环保抗争行为的封闭的、冲突与对抗环保治理方式,向邀请专家学者、环保团体和地方社区民众参与协同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开放式、和谐治理模式转变。通过实施“土地复育策略方案暨行动计划”,对违法滥垦滥伐滥建地区,收回土地废耕还林,以加强国土复育与治山防洪,保障自然生态环境复育。2002年起在台湾各流域推动成立“水环境守望襄助巡守队”,至2009年度全台湾共成立322支巡守队。在采取行政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台湾还采取租税等经济手段逐步调整水资源、能源等资源品的价格,以反映其真实成本。如台湾于1995年7月1日开征空气污染防治费。2001年11月开征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费,共涉及6大类125种化学物质,仅2009年就征收6.29多亿元。鼓励企业投资环保设备与技术,如符合工厂管理规定的制造业为防治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用途,进口的机器、仪器设备及零部件可享受免税等等。

为鼓励植树造林、修补山坡地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景观建设,台湾多次推出造林奖励政策。如1983年私有林地的造林奖励金为1200元/公顷;1991年上升为3.2万元/公顷(6年)、私有农牧用地转作造林的奖励金为13万元-32万元/公顷(6年);2002年对私有农牧用地的造林奖励金为第1年10万元/公顷,第2-6年3万元/公顷,第7-20年2万元/公顷,如休耕直接给付每期2.7万元;对公有林租地的造林奖励金为第1年10万元/公顷,第2-6年3万元/公顷,第7-20年1万元/公顷,如休耕直接给付每期2.7万元;2002年台湾开始推动平地景观造林计划,至2008年完成平地造林新植及林园绿化面积11626公顷,有效改善了台湾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四是设立特殊保护区域。为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台湾先后在环境敏感地区设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自然保护区等自然生态保育特殊保护区域。至2009年止,共有各类保护区85个,总面积达1089234公顷,其中陆域面积为685821公顷,海域面积为403413公顷。特殊保护区域陆域面积占到台湾陆域总面积的18.95%,其中:自然保护区20个,总面积64654公顷;野生动物保护区17个,总面积25828公顷;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34个,总面积324669公顷;自然保护区6个,总面积21171公顷。各类自然保育特殊保护区域的设立,严格限制资源利用与开发,有限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对台湾森林、山坡地保育、水源区保育、水土保持、生动多样性保护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是环保组织和环保运动的推动作用。1980-1990年间,台湾面临政治上最重要的转型期,民间社会运动兴起,其中环保团体的监督与行动,对环境施政形成了持续、重大的压力。1981至1986年台湾发生公害事件约108件,1982年开始,台湾环保抗争运动兴起,至1988年间发生自力救济运动1516次,民众以体制外的自力救济方式来争取或改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免遭污染和破产。㈣1987年,台湾终止了“动员戡乱时期”,解除报禁、,环保诉求的顾忌彻底消除,民众的环保行为掀起高潮,据1993年“环保署”的统计资料,污染的陈情案件高达29805件,噪音污染20328件。环保运动由环境污染向生态保育等多元化发展,截止2009年,台湾经批准设立的环保财团法人约150个左右、环保NGO约300个左右。民间团体环保组织在环保运动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对推动环保、监督环境执法、强化企业环境责任、环境宣传教育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六是广泛开展环境教育,不断提升全民环保素养。环境治理与生态保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是重视环境教育。制订和完善环境教育的法规、政策,主要包括“环境政策纲领”(1987年)、“环境教育概念纲领草案”(1989年)、“教育部环境教育要项”(1990年)、“迈向二十一世纪永续发展的环境教育行动策略”(1998至2004年)、“加强学校环境教育三年实施计划”、“环境教育法”(2010年)等。注重建构完整的环境教育体系,既重视推动各级学校环境教育,又积极推动社会环境教育。运用正规中小学校和民间环保组织、环境志(义)工等多元化途径,广泛开展环境保育教育,提升公民生态环境保育的意识和环保素养。鼓励社区民众参与集水区保育、河流保育、湿地保护、海岸保育、生物多样性保育、环境绿化等生态保育活动,学习生态知识,提升环保素养。2011年6月,台湾实施“环境教育法”,规定各机关、公营事业机构、高中以下学校等职员及学生,每年都须接受4小时以上的环境教育课程,为进一步行政规范化推广全民环境教育并取得成效提供了制度化的政策与法律保障。

三、启示

启示一:要立法,更要重视执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制定、颁布、实施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约有60多项,但从目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状况看,执行效果不理想。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是为了加强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在一些地方没有严格地执行。应该说,大陆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现在需要做的是对环境保护和生态保育法律法规“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启示二:要注重运用经济手段

目前大陆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保育上,仍然习惯于采取行政命令手段、大规模运动的方式。如在治理“三河三湖两区一市一海”污染的工作中,当地政府就是采取典型的行政命令手段、大规模运动式方式,关闭大量严重污染企业,投资总额超过180亿美元,但是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效果不理想、不稳定。要有效利用排污收费、环境补偿费、排污权交易等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使守法成本和收益远远超出违法成本和收益,才能真正达到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标。

启示三:要重视环境教育

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篇8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切旨在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工作的统称。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起因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滥垦、乱捕、滥伐、工程破坏及污染物质排放等等,其后果影响到大气、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生物资源等许多方面,其中植被破坏是关键所在,因为其他多方面的变化都与植被状况密切相关。自然,要恢复改善生态环境,植被又处在关键地位,因为植被既能对近地小气候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又能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是一系列污染物质的吸收者和积存所;植被还能缓冲地表受外力冲击,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是一切陆地生物种群的贮藏库、避难所。只有恢复建设好植被,才能使生态环境中各个方面协调起来进入良性循环。因为森林植被体量高大,结构完备,所以森林植被建设处于植被建设的主导地位。

(二)某县的自然地理现状

某县土地面积4056平方公里,临近珠江源头,有着十分重要的生态环境地位,是珠江部分上游和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养育着113万多某县人民,影响着珠江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某县最高海拔2861米,最低海拔740米,山高坡陡谷深,山地面积50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2.4%),25度以上的坡耕地有83.6万亩。全县有林地11.6万亩,疏林地1.3万亩,灌林地54万亩,未成林地101.4万亩,无林地(包括荒山荒地、半石山地、岩山、开荒地)64万亩,森林覆盖率25.6%。石漠化面积23.6万亩。某县生态环境脆弱,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二、某县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大气受到污染

某县城关四周的四家水泥厂,产煤区的改良焦厂、火电厂等,昼夜不停地排放烟尘,还有其它生产生活中不停地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或间接造成了某县上空大气的污染。据某县环保局报道,某县烟道气烟尘浓度最大值为827毫克/升,最小值为286毫克/升;雨水的最高ph值为4.53,某县各地的大气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大气平均环境质量为二级。

(二)水资源危机

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近些年来,某县河流流量严重减少,甚至出现了很多河流断流。一些农田因水资源短缺得不到灌溉;一些村寨因水资源短缺,一年只有约4个月吃上人畜引水工程的水,其余时间要到数里外的地方背(挑)水吃。

2、局部地区水环境恶化

某县的一些地区水体受到污染。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乌都河(某县段)、拖长江(某县段)。乌都河的污染主要是有机物污染,是看不见的污染;拖长江的污染主要是无机物的污染,是看得见的煤粉污染。

(三)固体废弃物排量日益增多,处理率和综合利用率不高

某县固体排放物主要是煤等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这些废弃物处理率不高。它们既占用土地、影响市容,又破坏生态环境。这些固体排放物存在的环境问题,矿区和人口密集区的人深有感触。

(四)植被破坏严重

由于某县人口多,农民为了获得粮食,大量毁林开荒,农作物从坡脚种到坡顶;过度放牧;各种工程建设活动日益增多,造成植被的严重破坏,现森林覆盖率只有25.6%。

(五)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的难度越来越大

1、人地矛盾突出

人口多,土地少,有限的土地既要植树造林,又要种粮,还要放牧,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马依镇、大山镇的一些村寨,除了农民居住地周边几块土地的坡度在25度以下外,其余土地的坡度都在25度以上。如果25度以上的土地退了耕,就无耕地可种,而生态移民又难以做到。

2、未植树造林的土地难以植树造林

某县植树造林活动已经开展了近二十年,容易植树造林的荒山、荒坡、水边、地角、路旁已经种上树,剩下的是沙化、石漠化程度非常高或容易被人畜侵害苗木的土地。这些土地难以植树造林。

三、建设好某县生态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的力度,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

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森林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除了对有关管理人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教育外,应着重对公众开展环境教育,不断增强公众的法制意识,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使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参与。逐步在某县中小学有计划地增设和开展一些生态环境保护课程和宣传教育活动,使中小学生知道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从小养成良好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

生态治理必须体现保护与建设并重的思想,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对可通过保护措施而自然恢复的区域,应以保护为主,村庄、公路、铁路沿线等需要采取防护措施的地方则应加大绿化力度。

(三)保护好植被,营造天然堤坝

据研究,当大雨降落时,树冠和树叶可截留20%以上的雨量;林地上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层能截留并吸收5——10%的水量,1亩林地比1亩无林地每年至少能多蓄水20立方米。森林植被对洪峰的最大削减量可达到50%左右。保护好植被,等于营造了很好的天然堤坝。因此,应保护好某县的森林植被,做好某县的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工作。

(四)做好退耕还林工作

退耕还林要把生态建设放在第一位。搞好退耕还林,就是要把退下来的耕地利用好,农民感到退耕还林后的经济效益不比退耕前的差,才能使农民愿意退耕还林,达到稳定退耕还林的效果。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农、林、牧的关系。首先,要有以林为主的思想意识。综合治理应定位在生态功能的发挥上。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大力发展林业,是实现某县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之道在于兴林,山青才能水秀,林茂才能粮丰,粮丰才能致富。根据某县各地土地条

件、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林种,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林与经济林,使植树造林成为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其次,要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搞好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

1、加大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投入

因地制宜地修建一批蓄水池、沉沙涵、排灌水渠、拦河坝、防护沟道等工程,实现截流、蓄水、拦沙、沉沙的目的,并解决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

2、加大坡耕地的改造力度

大力植树造林,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应尽量退耕还林(草),对25度以下的坡耕地要加快坡改梯的进度,切高垫低,砌筑硬坎,通过运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建立一批稳产高产农田,增强蓄水保土功能。

(六)大力推广推行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一是限期治理污染严重的企业;二是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要尽量采用能耗、物耗小,排污量少的生产工艺;三是大力发展小水电、沼气、太阳能等,解决农民的燃料问题,减轻农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四是提高“三废”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三废”的资源化。

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篇9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以下简称《决定》)是党和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引领新时期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南。为贯彻落实《决定》,加快推进“生态大市”建设,实现两个“率先”、两个“最强”,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以“三最”目标为统揽,全面实施“443”行动计划。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全民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全市环境质量保持优良。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局部地区水环境污染依然存在,农村环境保护比较薄弱,环境保护任务还相当艰巨。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大跨越发展,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为此,各地、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国务院《决定》精神上来,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率先崛起和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旅游大发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客观需要。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以环境优化促进经济增长。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二、明确新时期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全面实施“443”行动计划,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通过加强保护促进科学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我市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

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市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及城镇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10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削减任务,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建设50个市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150个生态文明村,建成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到2020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

三、坚持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

各地应根据《**生态市建设规划》确定的生态经济功能区划要求,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域开发现状及发展潜力,合理划分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方向明确、开发管理规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在土地资源丰富的中部平畈复合生态经济区实行重点开发,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工业集聚力度,大力推进南部城镇群建设,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北部山地生态经济区实行优化开发。在坚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及现代服务业,适度发展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新型工业。依法强化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开发利用的环境监管,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以松线虫病防治工程为主的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开展合铜黄高速生态线建设。在西南部新安江中上游水源涵养山地生态经济区实行限制开发,严格控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植被的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服务业,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工程,加大天然林、人工林保护力度,建好管好公益林。加快骨干水利工程建设,调蓄生态用水。在人多地少、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东南部山地生态经济区实施重点生态恢复,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经果林,继续实行退耕还林,建设徽杭高速生态线,逐步恢复生态平衡。积极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共建共享示范区建设,通过有效的保护和建设,扩大环境容量,增强环境承载力,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四、强化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

横江、丰乐河等流域中下游地区是我市城镇和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是全市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地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的企业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对重点行业和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加快技术改造和工艺改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产业结构。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将控制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要加快重点流域各类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厂建设进程,实施集中治污,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为经济发展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要依法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对重点排污企业实施环境保护在线监控和监测管理,严肃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在枯水季节,对不能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企业实行限产限排,使重点流域水环境达到环保要求。要强化突发性污染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各区县政府要制定统一的突发性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化学危险品重点监管企业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突发性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环境突发性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确保水环境安全。

五、切实加强饮用水源环境保护

我市城镇集中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总体良好,但部分水源地水质存在安全隐患。要切实加强水源地上游及源头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依法取缔一级保护区内的所有排污口,对二级保护区内的超标排污的企业,一律限期治理。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严禁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各地要结合实际,规划建设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塘、库、坝等农村水利工程。加快集镇及乡村小型饮水工程建设,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六、大力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以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载体,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城市环境保护。重点解决烟尘油烟污染、建筑交通及社会噪声污染、城镇生活污水及垃圾污染等突出的环境问题。新建商住楼要同步建设油烟排放专用烟道,规范油烟排放。加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噪声监管,在市区的主要交通干道实施机动车禁鸣和限行,限期淘汰机动三轮车。加强城镇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加快建设区县及重点城镇的生活垃圾处理厂及配套的收集、清运系统,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尽快建成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努力把我市建成最佳人居环境城市之一。

七、积极开展农村环境保护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建设一批国家、省、市级的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积极发展养殖小区建设,集中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加大改水、改厕、改圈力度,加快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建设乡镇小型垃圾处理场。着力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行农产品及基地的有机、绿色认证,培育和扶持一批有机、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提高有机肥使用比例,减少化肥、农药及农膜的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改善农村环境和村容村貌。

八、依法强化环境监督管理

要按照“三个围绕,一个不上”的要求依法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在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中不得降低环境保护条件和要求,严格控制发达地区的污染产业转移,不上一个污染严重的项目。落实各类园区建设的环评,通过园区环评促进工业园区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促进工业污染集中治理,推进清洁生产。进一步加大项目环境监管力度,对未经“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未落实的建设项目依法查处。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污染排放总量和对生态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新、扩、改建项目必须确保“三同时”环保资金的到位和落实。实行环境质量公布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布各地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情况,公布主要城区及重点景区空气质量、城镇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公布重点企业环境信息和违法排污企业名单,对重大违法排污和生态破坏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并向社会公布查处结果。

九、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投入

各级政府要加大环境保护投入,要将环境保护投入和环保行政事业经费支出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予以保障,并逐年增加。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重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项目,把重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纳入招商引资,实施“绿色招商”。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认真落实相关财税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十、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环保宣传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面向青少年、面向领导决策层。将环境保护列为“五五”普法重点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及时向社会公布环境质量状况和重大环境事件,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宣传先进典型,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开展环保公益宣传,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十一、加强环保队伍及能力建设

各地应高度重视环保队伍及能力建设,充实环保机构及人员,重点加强基层环保监察执法力量。逐步完善环境监测网络,配备必要的装备及监测仪器,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及水平。开展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建立环境保护基础数据库,建设全市环境信息查询系统。各级环保部门要强化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队伍。

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篇10

关键词:生态功能区 生态补偿效益分析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 and explore the benefits

LinDaoHai (nenjiang coun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Heilongjiang heihe 161400)

[abstract] In big XiaoXingAnLing nenjiang county,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regions, the core to limit the natur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 resources development, suggested in the nature reserve, the important eco-function areas, the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watershed water environment etc o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chanism for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not only has the remark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 is more apparent, to restore, protect and develop the nen river valley XiaoXingAnLing ecological function and provide good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function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benefit analysis

1、必要性

嫩江县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和松嫩平原结合地带,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核心区域。嫩江是松花江流域的北部源头,是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线。境内嫩江干流以东的水域、草甸、林地构成嫩江上游流域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是黑龙江省西北部的绿色屏障,也是黑龙江西部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重点保护区和监督区,在保持嫩江流域、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确保松花江水质水量及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嫩江县作为嫩江流域的源头和上游流域,其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嫩江的水质水量,进而影响国家重点项目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的水质保证问题,同时影响嫩江中下游齐齐哈尔、大庆等城市的供水水质及松花江的水量供给。

近些年来,随着城乡建设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采金、采砂、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县域内的生态环境已处于因不合理开发遭受破坏的现状,地下水位下降,沼泽普遍缺水,森林、草地、湿地面积减少,本区域生态环境已非常脆弱。由于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工程的启动,作为处于核心区域的嫩江县辖区流域,对无法恢复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实行生态补偿制度以限制自然资源开发,为恢复、保护和发展嫩江流域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尤其重要。

2、生态补偿探索

建议在以下领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

2.1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中央站黑嘴松鸡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门鲁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嫩江流域的中心位置,呈带状分布于嫩江干流东岸,在水土保持、蓄滞洪水、调节局地小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建议理顺和拓宽自然保护区投入渠道,提高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水平;引导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居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降低周边社区对自然保护区的压力;全面评价周边地区各类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或功能区划调整、范围调整带来的生态损失。

2.2 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 嫩江县为大小兴安岭功能区核心地带,在维护区域整体生态功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功能区域,国家和省级财政应加大纵向转移支付力度,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此同时,可采取“民建公买”等灵活方式,激励民众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和提供生态公共产品,产品成熟后由政府购买,以此提高生态品供给的有效性。建议建立健全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协调管理与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加大重要生态功能区内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开展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研究,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体系。

2.3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嫩江县矿产资源丰富,素有“地质矿产摇篮”之称,现已发现矿产62种,探明资源储量的28种,占全省探明种类的36.4%,矿产地233处,形成矿床41处,其中铜的资源储量居全省之首、全国第三位。2005年始,嫩江县辖区嫩江主次干流流域全部禁止采金;自2009年始,嫩江沿江流域全面禁止采砂;年产3万吨以下的煤矿于2006年全部关停;11个国有林场林地全部实行封山育林,国有林场禁止采伐;自2006年始,国有草原、集体草原、湿地全部禁止开垦,同时实行划区轮牧。由于嫩江县实行了生态保护、限制资源开发的政策,经济损失每年达到1.2亿元以上,县域经济发展已受制约,因此,建议省政府在转移支付中设立生态补偿资金,以矿产资源开发保护补偿为重点,补偿方式包括:省政府以专项转移支付形式,支持各领域的生态补偿建设 ,鼓励各地方政府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组织有关部门科学评价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保证金和矿山生态补偿基金的使用状况,研究制定科学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体系。

2.4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嫩江县是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上游唯一的县级城镇,是下游重点城市齐齐哈尔、大庆等城市的供水保障。嫩江县在水污染防治和改善水环境质量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源头水质。结合节能减排,辖区涉水企业于2009年全部完成水处理设施,2008年12月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城镇生活污水全部处理,流域采金、沿江采砂作业一律停止,为流域内工农业生产和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嫩江县所采取的生态建设、保护和资源限制开发政策,使得下游地区为生态受益地区,建议生态受益地区通过对口援助及开展技术合作等方式来予以补偿,引入市场机制解决流域补偿问题是一个有效途径。根据《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流域主管部门建立以出界水质达到考核目标为依据,按照出入境水质状况确定横向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标准,建立有助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政府管理平台,推动建立流域生态保护共建共享机制,建立促进跨行政区的流域水环境保护的专项生态补偿资金。

3、效益分析

3.1生态效益嫩江县实行森林、草原、湿地、矿产资源生态补偿限制开发政策是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我省西北部环境安全、建设西部生态屏障的重要举措。

嫩江县限制资源开发是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它的作用在于维持黑龙江省西北部重要林地、湿地、草地等典型生态系统及周边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由于嫩江特殊的区位、地理条件决定了嫩江生态环境不仅是本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屏障,而且还对周边地区尤其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特别的意义。

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在各种陆地生态系统中起到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不仅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氧气、大量的木材及各种林副产品,同时为维持人类环境的平衡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释放氧气、保护鸟兽及调节气候等方面的生态功能。

嫩江县内有保存完好的森林、草原、湿地,是寒温带和温带的交错地区,也是嫩江中、下游水系的水源保护地和水质净化的主要场所,同时,境内众多泡、沼,地势平坦的沼泽是该江段及上游汛期主要的泄洪区,具有蓄水、保水、补充地下水、净化水质等多项功能。保护江生态环境对于保护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发挥其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嫩江流域下游地区的江堤、河堤安全都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3.2 社会效益生态保护恢复限制开发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可尽快形成适应大小兴安岭特点的生态保护经验,初步形成大小兴安岭生态系统的监测和信息管理决策系统,为科学管理、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通过保护和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及在不发生冲突的前提下的合理利用,可为嫩江及周边地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相关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全国提供生态补偿的典型,增加我省旅游类型,改善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为周边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贫困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支持。

通过生态保护与限制开发,使人们认清生态环境的地位、历史、生物、地理、演替等情况之后,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保护森林、草原、湿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强化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对黑龙江省农业、资源性工业产生深刻影响。

3.3 经济效益嫩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不仅保护了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使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和发展,为黑龙江省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储备,而且随着保护与治理制度的完善,生态补偿措施的落实,资源管理能力得到提高,执法力度得到加强,非法开垦、偷猎、矿产无序开采等犯罪活动会日趋减少;可在一定程度上制止盲目和过度利用行为,引导项目区资源开发利用走上合理开发、协调发展的轨道,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在保护独特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发展养殖、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将对当地农、牧民的脱贫致富,提高原住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很好的促进作用。在经济效益中,目前尚不能估计经济效益,这种价值只有在治理时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理论经济效益年总量为5亿~12亿之间。

通过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不仅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经济效益也很明显。因而,限制资源开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必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