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储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2:58:29

地下储备

地下储备范文篇1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储备,普查

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是为了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由中央政府直接投资或者其他方式,拥有和控制一定数量的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储备。这是国家为了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发生战事、大规模禁运等非常时期,则可用于应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剧烈动荡,减缓或屏蔽可能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冲击。从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以后,美国、日本、西欧一些国家都相继建立了石油和天然气战略储备。从他们的储备方式来看,地下储备库已成为储备的主要方式。

1、建设石油地下储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建设地下油气储备库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现代战争中,重要经济目标是重点打击的对象,而油气设施在国民经济和战争上的重要性,使其成为打击的主要对象。从战略的角度看,建设地下油气储备有利于保护油气战略资源。

其次,地下油气储备库建设有利于防止恐怖袭击,油库是恐怖分子袭击的重点。地下油气储备库管理容易,不易接触,不易引爆。

再次,建设地下油气储备库可以大量节省土地资源,保护地面环境,而且地下油气储备库,特别是盐穴地下油气储备库的建设成本仅为地下建设成本的1/10,可以节约大量的建设资金。

第四,由于天然气长距离输送的特性,如何保障管道安全运行,保障天然气平稳运行非常重要。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利用地下储气库进行调节,是确保天然气安全平稳供气的最有效途径。

从国外经验来看,地下战略油气储备库主要由地下盐穴、地下岩洞和废弃油气藏组成,因此,利用盐穴、地下岩洞和废弃油气藏建设油气储备库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2、国外油气地下储备概况

2.1、国外石油地下储备概况

发达的石油进口国主导着石油地下储存的技术发展。石油地下储存主要方式包括两大类。

第一类是利用地下岩洞储存石油。地下岩洞安全性好,油品长期储存,不易变质。从20世纪50~60年代至今,国外很多国家都将地下岩洞作为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库。目前,瑞典等国家正在研究用洞库储存ING和CNG。利用地下岩洞建立石油储备的国家主要有北欧的瑞典、芬兰,亚洲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

第二大类型是地下盐穴储备,利用深部盐层,通过水溶方式形成地下溶洞并储存石油,该方式储存量大,埋藏深度大,一般达500~1500m,造价低,广泛被具有盐层建库地质条件的国家所采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地下石油储备方式主要为盐穴石油储备。美国石油储备美国能源部于1977年2月16日,美国能源部制定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当年4月18日生效。在此后的10多年时间内,美国利用德克萨斯和路易斯安娜两个州墨西哥沿岸的地下盐穴建立了总储存能力为10×109bbl(1.37×109t)的五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储备的主要对象是原油。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采用地下盐穴储存方式。储备系统全部分布在得州和路州的墨西哥湾沿岸。每个储油库都有数量不一的洞穴,典型的洞穴直径为60m,高为610m。只要往洞穴底部注水,原油上升即可抽出。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盐穴储油库,单个储油库所包含的洞穴数从6个到22个不等。美国近6×109bbl原油储存在62个盐穴中,并全部位于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娜州。

2.2、国外天然气地下储备概况

国际上主要天然气消费大国均已经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天然气战略储备,其战略储备一般3~6个月的国内天然气消费量,除战略储备外,还有一部分商业储备,约占天然气年消费量的15%~20%。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之争对欧洲天然气供应引起的国际争端就可以看出,保障天然气的安全运行,必须建设相应的天然气储备。

天然气地下储存比石油储存更加受到天然气主要消费国的重视,天然气地下储存作为一门工业技术发展已相当完善、成熟。国外第一座地下储气库建于1915年,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这一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据统计,世界已有各类地下储气库602座,总有效工作量达3003.5×109m3,储气能力相当于总耗气量的11%。国外一般大型输配气系统都建有一定的储备能力,一般储备系统为11%~15%。美国储存气占年销售气量的20%以上,地下储气库供气量占所有调峰方式供气量80%以上。这说明建设一定规模地下储气库是其他方式难以取代的。利用枯竭油气田、地下含水层、含盐层或废弃矿井建造地下储气库,是20世纪燃气工业的一项主要技术成就。据统计,全世界共建成地下储气库602多座,其中77.7%是由枯竭油气藏改造而成,12.5%为含水层,9.8%为盐岩层。就欧洲而言,1999年20%的商品气来自地下储气库。全世界储气库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德国、前苏联。其中美国已建成各类储气库410座,其中利用枯竭油气藏350座,含水层40多座,是世界上使用储气库最多的国家。各国储气库的大小取决于该国的能源状况、供气情况和产气区与消费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能供建库的构造条件等因素。随着世界天然气需求量的迅速增加,地下储气库也将大力发展,预测2010年世界将需要大约160×109~200×109m3左右新的工作气能力。国外地下储气库的发展的趋势之一是战略储备向大型化发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枯竭气藏储气库的库容达到400×108m3,工作气量达到,200×108m3;最大的含水层储气库库容达到200×1008m3,工作气量达到90×1008m3;这类大型储气库可以作为战略储备,气库储气量大,调峰能力强,但建设周期长,一次性投资大,总体经济效益好。趋势之二是民用库向灵活性大、周转率较高的小型气库发展,如盐穴或矿穴储气库在不断地增加,这种气库生产能力及调峰能力强,见效快,多个气库“联网”也是一种发展方式,使气库联成一片,统一调度,统一控制,如美国70%以上的储气库库容在0.028×108~2.83×108m3(1×108~100×108ft3),既有很大的库容量,又有很大的灵活性。

3、国内油气地下储备现状

3.1、中国石油地下储备现状

中国于1977年在山东青岛设计建造了第一座总库容为15×104m3的原油地下洞库。该地下油库由2个洞室组成,其容量分别为5×104m3和10×104m3。80年代,我国又在浙江象山建成了第一座地下成品油库,但容积仅为4000m3。由于黄岛洞库的单洞室容积较小,进油时的呼吸损耗较大,建设投资高于地上储罐,加之大型浮项罐的广泛应用,因此,地下洞库技术在我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直到20世纪末,随着我国大量进口LPG,地下洞库才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始重新得到应用,在汕头和宁波建成了2座地下LPG洞库,每座洞库的储量都超过20×104m3。

3.2、中国天然气地下储备现状

中国的地下储气库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在大庆油田曾经进行过利用气藏建设气库的尝试,真正开始研究地下储气库是在90年代初,随着陕甘宁大气田的发现和陕京天然气输气管线的建设,才开始研究建设地下储气库以确保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的安全供气。到目前为止,为保证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的调峰供气,在天津市附近的大港油田利用枯竭凝析气藏建成了4个地下储气库,即大张坨地下储气库和板876地下储气库、板中北储气库、板中南储气库,这几个储气库总的调峰气量为8.0×108m3,即每年通过这2个储气库储存和采出20×108m3的天然气来平衡京津地区用气变化。由于北京用气市场变化剧烈,冬天用气量是夏天用量的7~10倍,这几个储气库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行,随着京津地区用气量的不断扩大,需要建设新的储气库来保证调峰需要,目前第五、第六储气库及华北储气库群已经开始着手建设。

为确保“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保证“西气东输”管线沿线和下游长江三角洲地区用户的正常用气,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选择了江苏省金坛盐矿和江苏省刘庄建设地下储气库,设计总的调峰气量为20×108m3,地下储气库将于2006年后陆续投入使用。同时为配合川渝天然气东输“两湖”地区,还将在长江中游地区建设地下储气库,以确保该地区的安全供气。从近几年的储气库对确保京津地区的安全供气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储气库已经作为天然气消费和输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加大地下储备库技术研发力度,保障油气安全供给

国内油气储存技术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前景。从石油地下储存来看,根据欧美等主要石油进口石油储存的经验来看,石油储备达到国内90~120d的石油消费量。根据预测,中国石油消费量到2020年将会达到4.5×108t以上,其中60%左右需要依赖进口,按照这样的消费量计算,中国的需要建立的石油储备储备量应该在6000×104~8000×104t之间,假设其中50%采用地下储存的方式,地下储存量将达到300×104~400×104t。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必须加大地下石油储备技术的发展,推动中国石油地下储备库的建设。

同样,对天然气来说,根据需求预测,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将会达到2000×108m3以上,其中40%需要依赖进口。根据世界各国天然气利用较为成熟的国家的经验,仅调峰用气的储备量需要达到300×108~400×108m3,如果加上部分战略储备,总的天然气储备工作气量需要将达500×108~600×108m3。因此,在未来15年内,国内针对天然气储存同样存在巨大的市场需要。

地下储备范文篇2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储备,普查

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是为了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由中央政府直接投资或者其他方式,拥有和控制一定数量的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储备。这是国家为了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发生战事、大规模禁运等非常时期,则可用于应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剧烈动荡,减缓或屏蔽可能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冲击。从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以后,美国、日本、西欧一些国家都相继建立了石油和天然气战略储备。从他们的储备方式来看,地下储备库已成为储备的主要方式。

1、建设石油地下储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建设地下油气储备库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现代战争中,重要经济目标是重点打击的对象,而油气设施在国民经济和战争上的重要性,使其成为打击的主要对象。从战略的角度看,建设地下油气储备有利于保护油气战略资源。

其次,地下油气储备库建设有利于防止恐怖袭击,油库是恐怖分子袭击的重点。地下油气储备库管理容易,不易接触,不易引爆。

再次,建设地下油气储备库可以大量节省土地资源,保护地面环境,而且地下油气储备库,特别是盐穴地下油气储备库的建设成本仅为地下建设成本的1/10,可以节约大量的建设资金。

第四,由于天然气长距离输送的特性,如何保障管道安全运行,保障天然气平稳运行非常重要。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利用地下储气库进行调节,是确保天然气安全平稳供气的最有效途径。

从国外经验来看,地下战略油气储备库主要由地下盐穴、地下岩洞和废弃油气藏组成,因此,利用盐穴、地下岩洞和废弃油气藏建设油气储备库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2、国外油气地下储备概况

2.1、国外石油地下储备概况

发达的石油进口国主导着石油地下储存的技术发展。石油地下储存主要方式包括两大类。

第一类是利用地下岩洞储存石油。地下岩洞安全性好,油品长期储存,不易变质。从20世纪50~60年代至今,国外很多国家都将地下岩洞作为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库。目前,瑞典等国家正在研究用洞库储存ING和CNG。利用地下岩洞建立石油储备的国家主要有北欧的瑞典、芬兰,亚洲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

第二大类型是地下盐穴储备,利用深部盐层,通过水溶方式形成地下溶洞并储存石油,该方式储存量大,埋藏深度大,一般达500~1500m,造价低,广泛被具有盐层建库地质条件的国家所采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地下石油储备方式主要为盐穴石油储备。美国石油储备美国能源部于1977年2月16日,美国能源部制定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当年4月18日生效。在此后的10多年时间内,美国利用德克萨斯和路易斯安娜两个州墨西哥沿岸的地下盐穴建立了总储存能力为10×109bbl(1.37×109t)的五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储备的主要对象是原油。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采用地下盐穴储存方式。储备系统全部分布在得州和路州的墨西哥湾沿岸。每个储油库都有数量不一的洞穴,典型的洞穴直径为60m,高为610m。只要往洞穴底部注水,原油上升即可抽出。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盐穴储油库,单个储油库所包含的洞穴数从6个到22个不等。美国近6×109bbl原油储存在62个盐穴中,并全部位于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娜州。

2.2、国外天然气地下储备概况

国际上主要天然气消费大国均已经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天然气战略储备,其战略储备一般3~6个月的国内天然气消费量,除战略储备外,还有一部分商业储备,约占天然气年消费量的15%~20%。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之争对欧洲天然气供应引起的国际争端就可以看出,保障天然气的安全运行,必须建设相应的天然气储备。

天然气地下储存比石油储存更加受到天然气主要消费国的重视,天然气地下储存作为一门工业技术发展已相当完善、成熟。国外第一座地下储气库建于1915年,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这一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据统计,世界已有各类地下储气库602座,总有效工作量达3003.5×109m3,储气能力相当于总耗气量的11%。国外一般大型输配气系统都建有一定的储备能力,一般储备系统为11%~15%。美国储存气占年销售气量的20%以上,地下储气库供气量占所有调峰方式供气量80%以上。这说明建设一定规模地下储气库是其他方式难以取代的。利用枯竭油气田、地下含水层、含盐层或废弃矿井建造地下储气库,是20世纪燃气工业的一项主要技术成就。据统计,全世界共建成地下储气库602多座,其中77.7%是由枯竭油气藏改造而成,12.5%为含水层,9.8%为盐岩层。就欧洲而言,1999年20%的商品气来自地下储气库。全世界储气库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德国、前苏联。其中美国已建成各类储气库410座,其中利用枯竭油气藏350座,含水层40多座,是世界上使用储气库最多的国家。各国储气库的大小取决于该国的能源状况、供气情况和产气区与消费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能供建库的构造条件等因素。随着世界天然气需求量的迅速增加,地下储气库也将大力发展,预测2010年世界将需要大约160×109~200×109m3左右新的工作气能力。国外地下储气库的发展的趋势之一是战略储备向大型化发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枯竭气藏储气库的库容达到400×108m3,工作气量达到,200×108m3;最大的含水层储气库库容达到200×1008m3,工作气量达到90×1008m3;这类大型储气库可以作为战略储备,气库储气量大,调峰能力强,但建设周期长,一次性投资大,总体经济效益好。趋势之二是民用库向灵活性大、周转率较高的小型气库发展,如盐穴或矿穴储气库在不断地增加,这种气库生产能力及调峰能力强,见效快,多个气库“联网”也是一种发展方式,使气库联成一片,统一调度,统一控制,如美国70%以上的储气库库容在0.028×108~2.83×108m3(1×108~100×108ft3),既有很大的库容量,又有很大的灵活性。

3、国内油气地下储备现状

3.1、中国石油地下储备现状

中国于1977年在山东青岛设计建造了第一座总库容为15×104m3的原油地下洞库。该地下油库由2个洞室组成,其容量分别为5×104m3和10×104m3。80年代,我国又在浙江象山建成了第一座地下成品油库,但容积仅为4000m3。由于黄岛洞库的单洞室容积较小,进油时的呼吸损耗较大,建设投资高于地上储罐,加之大型浮项罐的广泛应用,因此,地下洞库技术在我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直到20世纪末,随着我国大量进口LPG,地下洞库才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始重新得到应用,在汕头和宁波建成了2座地下LPG洞库,每座洞库的储量都超过20×104m3。

3.2、中国天然气地下储备现状

中国的地下储气库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在大庆油田曾经进行过利用气藏建设气库的尝试,真正开始研究地下储气库是在90年代初,随着陕甘宁大气田的发现和陕京天然气输气管线的建设,才开始研究建设地下储气库以确保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的安全供气。到目前为止,为保证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的调峰供气,在天津市附近的大港油田利用枯竭凝析气藏建成了4个地下储气库,即大张坨地下储气库和板876地下储气库、板中北储气库、板中南储气库,这几个储气库总的调峰气量为8.0×108m3,即每年通过这2个储气库储存和采出20×108m3的天然气来平衡京津地区用气变化。由于北京用气市场变化剧烈,冬天用气量是夏天用量的7~10倍,这几个储气库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行,随着京津地区用气量的不断扩大,需要建设新的储气库来保证调峰需要,目前第五、第六储气库及华北储气库群已经开始着手建设。

为确保“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保证“西气东输”管线沿线和下游长江三角洲地区用户的正常用气,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选择了江苏省金坛盐矿和江苏省刘庄建设地下储气库,设计总的调峰气量为20×108m3,地下储气库将于2006年后陆续投入使用。同时为配合川渝天然气东输“两湖”地区,还将在长江中游地区建设地下储气库,以确保该地区的安全供气。从近几年的储气库对确保京津地区的安全供气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储气库已经作为天然气消费和输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加大地下储备库技术研发力度,保障油气安全供给

国内油气储存技术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前景。从石油地下储存来看,根据欧美等主要石油进口石油储存的经验来看,石油储备达到国内90~120d的石油消费量。根据预测,中国石油消费量到2020年将会达到4.5×108t以上,其中60%左右需要依赖进口,按照这样的消费量计算,中国的需要建立的石油储备储备量应该在6000×104~8000×104t之间,假设其中50%采用地下储存的方式,地下储存量将达到300×104~400×104t。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必须加大地下石油储备技术的发展,推动中国石油地下储备库的建设。

同样,对天然气来说,根据需求预测,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将会达到2000×108m3以上,其中40%需要依赖进口。根据世界各国天然气利用较为成熟的国家的经验,仅调峰用气的储备量需要达到300×108~400×108m3,如果加上部分战略储备,总的天然气储备工作气量需要将达500×108~600×108m3。因此,在未来15年内,国内针对天然气储存同样存在巨大的市场需要。

地下储备范文篇3

为了解决危机,城市建设不断地发展。城市高楼林立,而绿化面积、树木、花草不断减少,这些导致人们生活质量下降[2]。所以城市地下工程是缓解城市人口、交通与土地资源的供需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2地下工程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1节约土地资源,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城市综合症”

节约土地资源:城市不断地向周边扩张,导致良田丧失[3];我国在2007年耕地面积是19.5亿亩,在2008年~2010年中2008年减少太多,但是后来两年维持在18.258亿亩,已经降至专家们公认的18亿亩耕地面积警戒线。城市化向地下发展可以解决占用土地问题,保护耕地资源,维持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4]。美化城市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商业用地、居民用地、工业用地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用地需求不断增长,所以把地面上的各种设施搬到地下,形成地下街、地下商场、地下娱乐场和地下管道,腾出地面空间用于绿化城市,让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5]。南宁市的五象广场的地下商场等都是很好的实例。为市民提供便利:大城市都建成了地铁网络线,地铁有运量大、行车速度快、运输成本低、安全、可靠、舒适、效率高、无交通堵塞等特点。市民上下班、出门都不怕堵车,节约时间。2010年我国成为第一大汽车市场,2011年汽车保有量突破1亿辆,市民开车出去因找车位而烦恼,地下停车场有效提供便利。国际性的大都市一般都建成5层~6层地下停车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未来城市将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铁建于一体,更方便市民。

2.2节能环保

我国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冷夏热。居民建筑和办公楼都直立云霄,比肩而立,形成热岛效应。地下工程可减小城市建筑密度和节约能源,因此能缓解热岛效应。噪声污染现已被我们列为环境污染的一种,娱乐、商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深夜里熟睡的人们被各种噪声吵醒。把地面上的娱乐设施、商业设施建于地下,减少噪声污染。

2.3防灾、防火

储备能源、物资:我国已经进行了战略物资储备,如能源、水、粮食等。我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假如遇到紧急情况,我们可以动用储备物资救援。避难场所:城市建设过度加快,建筑安全系统并不完善,当遇到火灾等灾害时,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都可以提供避难场所,而且地面发生火灾的几率和损失程度都比地下要高得多,地下空间的防震能力也比地面强。各国政府为了确保本国人民的人身安全,防止战争的灾难,每个城市都有防空设施。现在我国已经把防空、防灾与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结合在一起。

3城市地下工程带来经济、社会效益

修建基础设施时不影响其他设施:假设某处由于交通压力需要修建一条道路,建在地面上可能需要拆迁房屋或破坏绿地面积,但是地下通道不用改变城市原来功能设备,能成功解决这一问题。跨河隧道或跨海隧道也可以不影响航运船只的航行,既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又不影响城市其他功能[7]。地下工程综合了地质、岩土、力学、结构、建筑、艺术、机械、控制、灾害防御和法律、公共政策、环境等学科[4],它不仅推动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还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学科的融合,更好、更完善的开发地下空间。

4结语

地下储备范文篇4

关键词:天然气;地下储气库;运营管理;管理模式;垂直一体化;独立运营

国外百余年的天然气发展历史证明,储气库以其极大的灵活性保证天然气的安全平稳供应,优化天然气生产及运营等,而成为天然气市场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截至目前,世界上共建成储气库约715座,总工作气量约3930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的11.6%[1,2]。欧、美、俄等天然气市场发达地区集中了世界88%的储气库,并形成了其特有的运行管理模式。中国储气库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学习借鉴国外的储气库运营管理模式,结合当前国内天然气发展形势,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储气库运营管理模式,对中国实现天然气市场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地下储气库运营管理模式

1.1美国

美国天然气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早期达到了高峰,又经历了10年的发展后,上世纪80年代早期其储气能力达到高峰。1985年以前,美国的天然气市场受到天然气政策法的监管,天然气供应链之间互相关联垄断[3]。储气库主要由天然气管道公司和城市燃气公司拥有和运营,用以优化管网系统运行,提高供气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并满足用气高峰时段的需求。管道公司拥有管道系统内输送的天然气,控制储气库的存储及使用,并与储气库捆绑,通过管道输气费回收投资成本[4]。1985年以后,美国政府推行了天然气工业市场化改革,解除了捆绑并无歧视输气;1992年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颁布636号令后,美国开始向完全竞争市场迈进,不仅放开了包括生产商、消费者、运输商或贸易商管道的“第三方”准入,也放开了储气库的“第三方”准入,打破了储气库的垄断,强制州际管道公司剥离销售业务,要求管道运输网络向第三方开放,保证其他天然气供应者能够得到公平、相同质量的运输服务。建立了一个泛北美大陆的天然气竞争性大市场[4,5,6]。天然气开放管制以前,美国储气库主要由管道公司和城市燃气公司所有并负责运营,管道公司同时是储气库中存储的天然气的拥有者。天然气开放管制以后,美国储气库的所有者和运营商有管道公司(州际和州内)、城市燃气公司、独立运营商[7,8],主要负责储气库的日常生产和经营管理,向天然气经销商提供储气、采气服务,收取储转费[4]。管道中输送的及储气库中储存的天然气中,66%属于城市燃气公司,27%属于天然气销售公司,7%属于管道公司输送过程中的暂存量[9,10]。美国的储气费率包含服务成本和合理范围内的投资回报,也就是按服务成本收取储气能力占用费和储气库使用费。储气能力占用费包括储气库容量费和日最大采出流量费,按用户合同预定的储气容量和日最大采出流量收取,与实际使用量无关;储气库使用费分为注入费和采出费,按用户的实际注入(采出)气量收取(见表1、表2)[11]。分相比,“第三号欧盟天然气指令”对“第二号指令”中天然气生产与输气业务的规定进行了细化,妥协为管理权拆分。2009年及以后投产的输气管道、储气设施必须适用所有权拆分,申请到豁免权的除外;2009年以前投产的输气管道、储气设施可以选择采用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三种拆分方式中的一种;允许天然气供应企业拥有输气管道、储气设施的非控制性的少数股权[9]。

1.2.2主要储气大国的储气库基本运营管理模式

建设欧盟内部一体化天然气市场。在欧盟储气库监管政策的逐步推进过程中,欧盟主要国家储气库业务逐步转向独立经营的商务模式[4]。但与美国相比,欧洲天然气产业的竞争还不是很充分,像美国那样完全独立的储气服务商还比较少。欧盟市场上的储气库业务大部分仍然掌握在原有垂直一体化公司的手中,只是进行了管理权拆分[9]。在欧盟,不是所有的储气设施都允许第三方准入,符合以下三种条件可以得到豁免:1)储备运营商缺乏储气能力;2)第三方准入阻碍天然气储备运营商履行他们的公共服务义务;3)在“照付不议”条款下,第三方准入可能引起储备运营商陷入严重的经济和财务危机[9]。目前,欧盟几个主要储气大国的储气库基本运营管理模式是公司化运营。基本由大型能源公司、天然气公司、电力公司、管道公司或城市燃气公司掌控,其储气库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相互之间储气业务分离,进行独立商业运营[4]。还有小部分国家储气业务是由上游的气田开发公司运营管理,储气成本纳入整个气田的经营成本,没有独立核算[4],储气库的作用是优化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1.2.3欧盟储气库的定价机制

欧盟大部分国家选择谈判确定储气费的方法,储气费主要包括储气能力占用费和储气库使用费。储气能力占用费是对储气库注入和采出流量和储气库容量的占用而支付的费用,一般包括注入和采出流量费和容量费;储气库使用费是实际注入和采出天然气需要支付的费用,一般包括注入费和采出费[4]。欧洲地下储气库的定价机制有协商定价和政府管制定价两种。欧盟要求,在技术和经济上有必要展开竞争的地区,均应采用协商定价。目前欧洲大部分国家都选择了以协商确定储气库价格的方法。只有在储气服务处于垄断状态下,才采用政府规定的储气价格[11]。在政府管制定价的对于独立储气库运营商也可按市场需求定价,一般按年平均日需求量与用户签订长期供货或承诺合同,合同价格综合井口、管输、储气等价格因素及市场需求通过谈判方式确定[11]。

1.2欧盟

欧盟天然气市场开发晚于美国30年,2000年左右达到平稳期。与美国相似,欧盟储气能力开发相比天然气市场开发有10年的滞后[3]。1.2.1欧盟储气库监管政策的逐步推进过程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国家垄断的环境下,欧盟开始进行储气能力开发,天然气生产、进口、长输管网与地方配气管网、下游天然气销售等多由垂直一体化的国有控股公司掌控,市场只有这唯一的参与者,储气成本计入天然气价格[3]。1998年,欧盟颁布了《天然气内部市场通用规则》(也称“第一号欧盟天然气指令”)。开始放开对天然气产业的管制,逐步对大用户开放天然气市场,将输气管网运营与天然气贸易脱钩,实行相互独立管理;在输气、配气、储气业务上推行协商性或强制性第三方准入机制。为进一步推进天然气市场自由化改革,2003年欧盟颁布了《天然气内部市场通用规则》第二版(也称“第二号欧盟天然气指令”)。规定2007年底前全面开放天然气市场,长输管网、配气管网、LNG接收站的运营与天然气贸易在法律上拆分;对大型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长输管道、地下储气库、LNG接收和存储设施)可在一定时期内豁免第三方准入义务。欧盟各国对“第二号欧盟天然气指令”的执行情况差别较大。英国、荷兰等主要天然气生产国,对改革的态度更加积极,改革进程较快;而德国、法国等天然气进口国,考虑到供应安全问题,改革进程相对较慢。在调查研究“第二号欧盟天然气指令”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经过两年多的磋商,欧盟于2009年7月13日颁布了《天然气内部市场通用规则》第三版(也称“第三号欧盟天然气指令”),以及与该指令配套实施的新版《天然气传输网络的准入条件》,并于2009年9月3日正式生效[9]。与“第二号欧盟天然气指令”要求输气管道、储气设施全部采取最激进、最彻底的拆分方式,进行所有权拆情况下,监管部门通常根据成本加合理利润确定储气费。在协商定价的情况下,储气库公司为了保持价格的透明度,一般都会公布储气服务产品相对应的指导价格。指导价格只是作为协商的参考,运营商会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复核和调整储气费,具体执行的价格是协商确定的价格[9]。协商定价的基础是储气库的服务成本,监管部门要对储气费进行管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储气库公司在储气费的费用科目设计上不完全相同,但是基本费用科目是一致的[9]。储气库的价格受地域差异及储气库类型影响,不同价格机制决定各国储气库价格不同。一般欧盟管制定价的储气库价格低于协商定价,盐穴储气库的价格高于其他类型的储气库[11]。

1.3俄罗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储气库全部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简称“俄气”)负责管理,根据地理区域设立若干个天然气运输子公司,地下储气库原则上附属相应的天然气运输子公司[7]。俄气天然气经济研究所对储气收费标准等地下储气库经济指标进行了多次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证实,地下储气库总体处于亏损状态,其主要原因是管理上缺少透明度。2007年3月19日,为了优化公司内部管理结构,将旗下全部地下储气库项目进行整合,从天然气运输企业和天然气开采企业中剥离出来,成为俄气的独立子公司——俄气天然气地下储存公司,负责俄罗斯地下储气库的运营管理[12]。通过结构重组,完全解决了天然气和液态烃在开采、运输、加工、地下储存和销售等环节的资金流分配工作。对储气费用的单独核算,为有效地引入地下储气库服务的合理费率提供了条件。储气服务费用按照地下储气库天然气储存费和注/采气费收取,注气费和采气费是指地下储气库在注气和采气过程中的开支,地下储气库天然气储存费是单位储气费与储气库的工作气量的乘积。

1.4国外地下储气库运营管理模式启示

在天然气市场发展初期,主要发达国家的天然气产业普遍是垂直一体化管理模式,储气业务作为管道的附属部分,一般由管道公司拥有和运营,作为保证供应安全、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工具。随着天然气市场发展的逐渐成熟,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到位,政府便放开对天然气产业的管制,储气业务逐渐从管道公司中分离出来,独立运营,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国外储气库运营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公司化运营,在单独定价机制的基础上实现独立运营。储气环节的定价机制适应本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促进储气业务规范化竞争。

2中国地下储气库运营管理模式探讨

2.1中国天然气产业和地下储气库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提出了“油气并举”的发展方针,推动中国天然气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西气东输、陕京线等长输管道的设施建设,带动了天然气消费的快速上升。2000-2013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从245亿立方米增至1680亿立方米,年均增速高达16.1%;天然气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2.2%升至5.9%[13],在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居民生活等方面逐渐替代煤炭、成品油甚至电力等其他能源[14]。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了“换档期”,经济增长速度总体放缓,加之国内天然气价格多次上调、国际原油和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速大幅放缓。据国家发改委统计的数据,2014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178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了5.6%,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上年的5.9%上升至6.3%[13]。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筹备地下储气库建设;随着陕京管道的建成,2000年,第一座商业储气库投入运行[15]。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地下储气库建设,截至2014年末,中国已建成天然气干线、支干线管道达6.3万千米,年输气能力超过1700亿立方米[12]。西北、东北、西南和东部沿海四大天然气进口通道格局初步成形,实现了由管道向管网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国已陆续在环渤海、长三角、西南、中西部、西北、东北和中南地区建成储气库25座,调峰能力占天然气年消费量的2.3%[16],与世界平均水平(11%)相比,我国的储气能力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

2.2中国现阶段地下储气库运营管理模式

2014年,国家先后出台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督办法(试行)》、《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等参股建设油气管网主干线、沿海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地下储气库、城市配气管网和城市储气等设施。规定在有剩余能力的情况下,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应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平等开放管网设施,按合同签订的先后次序公平、无歧视地向新增用户提供输送、储存、气化、液化和压缩等服务[13]。中国的油气管网设施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目前中国的地下储气库均由垂直一体化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建设,其中中国石油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储气库运营商,拥有储气库24座,储气调峰能力占全国的98.4%。2014年底,港华燃气进入储气库行业,开工建设港华金坛储气库。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加入,储气库建设主体将逐渐呈现多元化格局。现阶段正在运行的储气库中,一部分是由天然气供应商出资承建的,作为管道的辅助设施与管道捆绑在一起,储气费率直接包含在管输费内;另一部分是国家财政投资的储气库,投资由国家通过所得税返还给予资金支持,但储气库运行费由企业承担。目前中国天然气价格受到政府管制,定价没有真正体现天然气的商品价值,即天然气供给的综合成本,包括进口、生产、运输、存储、分销、零售等成本,以及更高的灵活性、更低的碳排放等附加的功能价值没有体现,也没有反映供需关系。随着新的气价机制的实施,管输费包含在各省门站价格之内,没有配套的调峰气价和储转费政策。在现行天然气价格体制下,投资和成本没有回收渠道,储气库效益无法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储气库投资建设主体的积极性,不利于储气库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欧美的经验表明,市场的放开是一个长期系统化的过程,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来决定市场价格。美国的市场化进程有30多年的历史,已成为天然气市场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17]。欧洲的市场化进程在经历了15年的发展后,依然没有实现完全市场化。目前,中国的天然气产业尚处于发展阶段,市场化程度较低,天然气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完善程度远不及欧、美、俄等天然气行业发达国家,尤其是储气库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天然气生产、运输、储存及销售主要是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三大国有石油公司承担。与欧、美、俄等地区和国家的早期运营模式基本相同,储气库作为管道的辅助设施,与管道捆绑在一起,其主要作用是季节调峰,协调供需平衡,但储气调峰能力不足以满足消费市场的调峰需求。

2.3对中国现阶段储气库运营管理模式的建议

结合当今中国天然气产业的特点,中国储气库还不具备独立运营的市场环境,因此,特对中国现阶段储气库运营管理模式提出以下建议。1)由于目前国内各储气运营商的储气能力不足,尚不具备第三方准入的条件。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出台鼓励政策,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或投资,实行税收减免,激励企业投资储气库建设,加速提高储气调峰能力[18];2)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放开天然气市场,建立科学合理的输配气定价机制,避免交叉补贴,逐步形成市场定价方式,为实现储气库商业化运营创造条件[18];3)在垂直一体化公司内部,对上、中、下游业务按照对外的价格收取天然气商品费、运输和辅助服务费用。借鉴欧盟和俄罗斯的经验,逐步将储气业务与公司的其他业务分离出来,单独提供储气服务,独立收费;4)在储气库的管理和职能上也要进行分离,成立独立部门或下属公司来经营,推动天然气业务外部市场化和储气业务专业化。

作者:田静 魏欢 王影 单位: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地下储库工程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1]2012-2015TrienniumWorkReports.WORKINGCOMMITTEE2:UNDERGROUNDGASSTORAGE[C].26thWorldGasConference(WGC),2015-06.

[2]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June2015[R].2015-06:22-24.

[3]地下储气库商业、角色及市场价值的简介[C].GDFSUEZ.2015-03-20.

[4]洪波,丛威,付定华,宋镇.欧美储气库如何运营[EB/OL].燃气在线,2014-06-24.www.gashome.cn/news/CNG/shichangjiedu/2014-06-24/11850.html.

[5]洪波,丛威,付定华,宋镇.欧美储气库的运营管理及定价对我国的借鉴[J].国际石油经济,2014(4):23-29.

[6]孟浩.美国储气库管理现状及启示[J].中外能源,2015,20(1):18-23.

[7]徐博,傅建湘.加快天然气储备库建设势在必行——国外储气库建设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N/OL].中国经济导报,2009-08-04(B02).www.ceh.com.cn/ceh/jryw/2009/8/4/51048.shtml.

[8]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国外天然气储备概况及经验启示[EB/OL].国家能源局,2012-02-10.www.nea.gov.cn/2012-02/10/c_131402516.htm.

[9]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外天然气储备机制研究[R].2013-05.

[10]王起京,张余,张利亚,温庆和.赴美储气库调研及其启示[J].天然气工业,2006,26(8):130-133.

[11]胡奥林,何春蕾,史宇峰,于智博.我国地下储气库价格机制研究[J].天然气工业,2010,30(9):91-96.

[12]李洁,肖远文.俄罗斯地下储气库运营情况及与我国现状的对比[J].科技展望,2014(13):132-133.

[13]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01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R].2014.

[14]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3-09-10.www.gov.cn/zwgk/2013-09/12/content_2486773.htm.

[15]丁国生.中国地下储气库的需求与挑战[J].天然气工业,2011,31(12):90-93.

[16]2014年我国储气库发展现状分析[R/OL].中国报告大厅,2014-11-25.www.chinabgao.com/freereport/63888.html.

地下储备范文篇5

第二条地下弱电管网,是指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等通讯缆线、广播电视缆线和交通警察电子信号传输缆线等弱电缆线,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统一设计、统一布设埋入地下建设的共同管网。

第三条凡在本县辖区的县城规划区、重点镇、工业园区、中心社区的弱电建设项目应遵循本办法。

第四条地下弱电管网建设要遵循《县城市总体规划》,在已经实施地下弱电管网的道路上,原则上不再审批城市地下弱电管网的单建项目。

第五条城区地下弱电管网工程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集中集约建设与管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安全保密和易于操作的原则,实行政府监督,使用单位(包括网络运营商,下同)联合建设的模式统一组织实施。通讯基础设施、传输线路应相互共建共享,城区同一道路各通信管线使用单位的基础管线必须实行同沟同井。

第六条城区地下弱电管网工程项目由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审核,并确定牵头建设单位。参与建设单位按照施工成本价分摊建设费用,牵头建设单位需承担一定的管线余量,管线余量有偿提供新进单位使用。在建设城市基础通信管线时必须按照标准预留政府战略储备资源,其产权归县政府所有,由县信息化管理机构管理,建设费用摊入其他使用单位的管道建设成本。

第七条县住建局负责城区地下弱电管网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县城管局负责涉及开挖道路、绿化设施的通信管线建设项目的审批和弱电管网人井等公共设施的日常管护。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按照国、省规划,负责本县基础通信管线的统筹规划、布局审查、综合协调,对区域内通信管线的建设和运营实施监督管理。县经发局、财政局、物价局、公安局、工商局、各弱电通信单位及广电网络公司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协助做好地下弱电管网管理工作。

第八条县城规划区、重点镇、工业园区、中心社区内,新建建筑物内的弱电管线和配线设施以及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弱电管道,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并随建设项目同时施工与验收。

第九条原架空弱电缆线下地的改造工程必须结合旧城改造建设和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逐步实施;新修道路工程、新建小区地下管网建设与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一次性实施到位。禁止任何弱电缆线空中架设。

第十条各弱电运营商要服从城区管网建设规划,积极主动参与,根据各自需要编制计划,使新建、改建的地下管网实行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地发挥地下管线资源的使用效益。

第十一条城区地下弱电管网建设工程要严格实行监理和建设分离制度,建设单位不得参与工程监理,监理单位不得参与工程建设。工程应使用新的管材和铺设工艺,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管道容量满足相关行业标准。

第十二条地下弱电管网工程实行竣工验收制度。工程竣工后,由牵头建设单位提交竣工材料,县城管局牵头,住建局、信息办、各参建单位参与,按照国家相应行业标准组织验收。牵头建设单位应将工程档案资料(包括各参建单位统建需求确认书、设计文件、管线路由变更通知书、竣工验收申请书、验收报告、工程竣工文件,竣工图纸)(含电子版)报城管局备案,同时报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县住建局、各参建单位。

地下储备范文篇6

一、节能降耗工作

在节能降耗工作上,以奥林锅炉房及地下车库为例,存在全天供应生活热水存在供水以及燃气亏损情况;住户冷热水混水现象导致热水供应质量下降;生活热水供应与地下车库采暖并行导致燃气大量消耗;车库保温门失灵导致管线冻坏等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减少生活热水供应亏损现状,建议与广大业主协商热水分时供应,修建200立以上热水储存罐,即可节水,又可节约燃气。住户冷热水混水问题可在进户热水表前加装止回阀,防止冷热水混水,从而提高热水进户水温,保证热水供应质量。根据锅炉实际运行经验,应将生活热水和地下车库采暖分开供应,能够有效节约大量燃气,又可保证热水供应温度。车库保温门经常失灵,无法保证正常使用,建议设岗专人管理;将易冻坏的管线加装伴热管。

二、安全稳定工作

安全工作是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奥林d区现存在消防监控维修保养难问题;西门进出口经常堵车;地下车库坡道刷卡器位置存在安全隐患;已出售的仓储间内消防设施无法维修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将消防监控设施承包给具有消防设施维修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管理及维修、保养。建议d区西门改造为双进双出制,车辆出入必须刷卡。地下车库坡道在冬季下雪时较滑,车辆在坡道起步艰难且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将刷卡器移至平道上,避免因坡道起车引发事故。地下仓储间因卖给业主,其中的消防设施出现问题很难进行维护维修。

三、人力资源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人员如何稳定及人才储备问题,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具体解决思路如下:

人员稳定问题:建议抓稳中层干部的稳定工作。稳定人员可通过物质(即提高员工各项待遇)、事业(即提供工作发展平台)、情感(即关心员工日常生活)三种途径稳定中层干部,从而稳定基层员工。

人才储备问题:中层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工作出色、有责任心的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重点培养,在队伍建设中树立典型,可通过明确中层干部候补人选的形式达到人才储备的目的。

四、如何打造物业品牌

如何打造优势企业,形成同行业优质典范,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方向,经过奥林d区管理处研究分析,在物业品牌的创建工作上,可分为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换位思考,以业主的立场考虑如何打造品牌服务,如扩展物业服务项目,设立遗失物品保管处等;其次,推陈出新,使服务创新化、工作有效化、成绩显著化,如定期擦拭住户入户门等;再次,提升物业员工服务意识,部分员工主观思想上没有服务意识,应通过沟通、培训等多种形式树立员工服务意识,在业主中树立口碑,为打造品牌物业奠定基础;最后,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从而达到扩大影响力的目的。

五、如何解决物业、开发商界限划定问题

地下储备范文篇7

一、节能降耗工作

在节能降耗工作上,以奥林锅炉房及地下车库为例,存在全天供应生活热水存在供水以及燃气亏损情况;住户冷热水混水现象导致热水供应质量下降;生活热水供应与地下车库采暖并行导致燃气大量消耗;车库保温门失灵导致管线冻坏等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减少生活热水供应亏损现状,建议与广大业主协商热水分时供应,修建200立以上热水储存罐,即可节水,又可节约燃气。住户冷热水混水问题可在进户热水表前加装止回阀,防止冷热水混水,从而提高热水进户水温,保证热水供应质量。根据锅炉实际运行经验,应将生活热水和地下车库采暖分开供应,能够有效节约大量燃气,又可保证热水供应温度。车库保温门经常失灵,无法保证正常使用,建议设岗专人管理;将易冻坏的管线加装伴热管。

二、安全稳定工作

安全工作是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奥林d区现存在消防监控维修保养难问题;西门进出口经常堵车;地下车库坡道刷卡器位置存在安全隐患;已出售的仓储间内消防设施无法维修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将消防监控设施承包给具有消防设施维修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管理及维修、保养。建议d区西门改造为双进双出制,车辆出入必须刷卡。地下车库坡道在冬季下雪时较滑,车辆在坡道起步艰难且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将刷卡器移至平道上,避免因坡道起车引发事故。地下仓储间因卖给业主,其中的消防设施出现问题很难进行维护维修。

三、人力资源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人员如何稳定及人才储备问题,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具体解决思路如下:

人员稳定问题:建议抓稳中层干部的稳定工作。稳定人员可通过物质(即提高员工各项待遇)、事业(即提供工作发展平台)、情感(即关心员工日常生活)三种途径稳定中层干部,从而稳定基层员工。

人才储备问题:中层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工作出色、有责任心的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重点培养,在队伍建设中树立典型,可通过明确中层干部候补人选的形式达到人才储备的目的。

四、如何打造物业品牌

如何打造优势企业,形成同行业优质典范,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方向,经过奥林d区管理处研究分析,在物业品牌的创建工作上,可分为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换位思考,以业主的立场考虑如何打造品牌服务,如扩展物业服务项目,设立遗失物品保管处等;其次,推陈出新,使服务创新化、工作有效化、成绩显著化,如定期擦拭住户入户门等;再次,提升物业员工服务意识,部分员工主观思想上没有服务意识,应通过沟通、培训等多种形式树立员工服务意识,在业主中树立口碑,为打造品牌物业奠定基础;最后,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从而达到扩大影响力的目的。

五、如何解决物业、开发商界限划定问题

地下储备范文篇8

一、水价调整及实施的基本情况

社会对现行水价有较高的认可度。*年,我市对水价进行了一次调整,水价平均上调23.4%;*年进行了再次调整,平均上调34.1%,两次上调幅度为65.5%(含污水处理费,下同)。我市中心区居民生活用水现行价格为2.00元/立方米,与石家庄市相同,全省最高。工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服务业和特种行业用自来水水价大部分居全省中上游水平。我市水价调整遵循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市物价局认真组织了水价调整听证会,所定价格符合唐山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与唐山市中心区居民生活水平相适应,有较高的认可度。对现行水价,供水单位和绝大多数用水企业、居民个人均表示应该接受和可以接受。只有部分洗浴、洗车业主反映现行水价偏高。

水价调整有力推动了社会节水意识的提高。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科学规范地调整水价,有力推动了全社会节水意识的提高。自来水价格调整后,自来水公司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今年1至10月为978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06万元,增长18.3%;而同期用水量6062万立方米,同比减少922万立方米,降低了13.2%。唐钢(集团)公司不断增强市场意识、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近年在节约用水、保护环境、水资源重复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年一至十月份,唐钢在主要产品产量、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同比全面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用水却同比减少近130万吨,水的重复利用量达到95.53%,吨钢耗新水同比降低1.47吨。水价调整,不仅有力推动了生产企业的节水意识的提高,而且对行政事业和其他各行业以及城市居民都有相应的推动作用。连汽车洗车场有的也改造了洗车设施,实现了水的重复利用。水价调整实现了自来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和推动节水的双赢。

城市供水系统建设不断加强。市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化城市供水系统建设,投巨资启动了三期供水工程,进行了应急供水系统建设,有力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水资源极其短缺的矛盾。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公司等涉水管理部门针对水价调整后的新情况,围绕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和更好地为用户服务采取了许多新举措,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新提高。两次水价调整,均得到了较好贯彻落实,没有出现搭车加价和随意降价等问题。今年前10个月应收水费10043万元,实收9795万元,拖欠248万元,收缴率97.5%。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1、阶梯水价没有得到落实。市物价局唐价价管字(*)22号文件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阶梯水价按成熟一批,改革一批的原则,逐步在全市普遍推开,具体实施办法和时间由市城管局制定组织实施”。但截止目前,在全市均没有实行,而且连条件较好的水表外置的小区也没有试行。

2、盗水和跑冒滴漏的问题比较突出。市自来水公司反映,目前我市自来水供销差率在28%左右(含合理耗损)。如按全年用水量计算,每年损失自来水一千多万立方米,按现行水价计算约折3000万元。造成这么大的供销差距的原因是:盗水、管网漏失、无偿用水、放小流不走表等等。同时认为,也不能排除计量的准确因素的影响。

3、自备水和自来水的价格逆差有悖于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的初衷。政府调整水价,无疑是为节水和搞好水资源保护,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而企业用自来水现行水价1.80元/立方米,自备井水0.70元/立方米(仅指水资源费,不含电力、人工等费用),即便打足自备井水全部成本,也大大低于自来水价格。因此,从用水成本上就促使一些有自备井的企业尽力多用地下水,而少用不用自来水。其结果是地表水用量相对减少,企业用水成本相对降低,而地下水储量也相应减少。认为这是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4、供水管网极待修缮。自来水公司今年普查供水管线220千米,查出明漏19处,暗漏16处,按用水量计算可挽回经济损失400多万元。这一方面说明了自来水公司的工作成绩,另一方面更说明了我市自来水供水管线老化破损严重的程度,以及进一步加强供水管网改造修缮的重要性。

5、按企业销售收入收取河道维护费不合理。调研中了解到,唐钢的河道维修费按企业销售收入的千分之一收取。这个问题虽和我市水价没有直接关系,其规定是省物价局制定的,但认为此问题与水价有一定关联,因此一并提出。唐钢今年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而用水量却大幅下降,但支付的河道维修费却因销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这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或者说充满了不少计划经济的色彩。

二、几点意见和建议

1、深入进行水资源短缺性和商品化的宣传教育。近年来,由于不断的宣传教育,人们对水资源的相对短缺和保护好水资源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的低价供水政策,人们对水资源的商品属性认识还相对滞后。因此,要进一步深入进行水资源短缺性和商品化的宣传教育,使人们充分理解水价改革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而为进一步搞好水价改革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建立充分利用地表水,以地下水为补充和储备的水资源开发使用机制。相对与地表水而言,地下水有着保护更简洁、储备更方便、水质更优良等鲜明特点。但由于我市地下水现行水价低于地表水水价,这就从客观上促使有自备井的单位多用地下水,而少用地表水,同时,也在诱使一些单位在研究为提高效益而如何“开发利用”地下水。其结果是表面上节约了地表水,实质上却浪费了地下水。长此下去,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趋势将很难遏制。因此,建议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我市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状况,提出建立充分利用地表水,而以地下水为补充和储备的水资源开发使用机制,经讨论论证后贯彻落实。

3、积极探讨和改革水费收缴办法。由自来水公司收费员每月入户查表收费的习惯作法已经暴露了许多弊端:水表作弊、欠费不交、躲避收费等等,同时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因此,要认真研究并逐步推开水表外置和水费预交,还可积极探索煤(气)、水、电收费“一卡通”或“一卡制”,实行“一卡通”不但可以节约许多劳动,而且可以方便居民,同时将有效地提高煤(气)、水、电费收缴率。

4、进一步搞好中水利用以更有效地节约水资源。我市污水处理近年取得快速发展,污水处理能力和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处领先地位,进一步搞好中水利用已成为搞好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建议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认真研究中水利用问题。本着统筹考虑,先易后难的原则,不断提高污水入网比例和污水处理率,积极探索中水在工业、农业、城市绿化、城市消防用水等方面的应用。

5、进一步健全用水管理办法。建议由市城管局、市水务局修定完善唐山市自来水管理办法和唐山市水资源管理办法,更加明确管水与用水双方的权力与责任,违章与处罚等条款。管理办法经相应程序批准后施行。

地下储备范文篇9

关键词:热钱流入;外汇储备;利率倒挂

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规模超过一万亿美元。200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达到了1.53万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43.3%。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速越来越快,1季度增加1539亿美元,同比增长39.94%。2008年4月,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又创记录地达到745亿美元。截止到5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7969.6亿美元,前五个月增长已经达到2687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增长2263亿美元,同比多增18.7%。按今年前五个月外汇储备平均增加537亿美元的速度,到2008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将会超过2万亿美元。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国在07、08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外汇储备就增加了一万亿美元。而世界上目前外汇储备规模排名第二的日本,截止到2008年4月底,也才刚刚达到1万亿美元的规模。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说,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超过了世界主要七大工业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简称G7)外汇储备规模的总和。外汇储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增加这么快,规模这么大,无论从国际横向的对比,还是从国内的纵向对比,都是史无前例的。我国外汇储备的异常变化促使我们深入探究其中的深层原因。外汇储备的增加,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角度看,基本上是通过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实现的。而经常项目主要又是通过货物贸易顺差实现的,资本项目在目前资本管制的条件下主要是通过FDI实现的。那么,如果外汇储备的增加大大超过货物贸易顺差和FDI之和,就会被认为是无法说明来源的热钱。按照这个标准,2007年我国热钱流入就高达1172亿美元,并且在2008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就变为了851亿美元。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中热钱的流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此外,即使在经常项目中,我们也会发现热钱的影子。在2001年至2004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大约都在两三百亿美元之间,而在2005年至2007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就一下子跃为一二千亿美元。在全球外需并未大幅增加,而国内出口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也未大幅提高,并且人民币还持续升值的背景下,贸易顺差的大幅增加就显得比较突兀了。这就不能不使人怀疑贸易顺差的大幅增加背后是否隐藏着热钱的流入。同样,在FDI的流入中,我们发现在2004至2006年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大都稳定在600亿美元左右,而2007年一下跃升为826亿,进入到2008年上半年更是上升为524亿美元,同比增长45.55%。在投资额巨增的情况下,却出现了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和FDI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显著下降的现象。2008年一季度,外商投资项目数同比减少25.26%,FDI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由过去的50%下降到20%左右。针对这种现象,而当前中美利率倒挂正好为热钱的套利创造了极佳的机会。美国在次贷危机发生以后,经济前景恶化,美联储持续8次大幅降息,联邦基金利率自去年8月份以来从5.25%降为目前的2.00%,为三年来的低点,并暗示有可能继续降息。而我国由于CPI指数持续上升,2007年央行连续六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最终提高4.14%。自2008年1月22日美联储紧急大幅降息75个基点后,中美利率开始出现倒挂,并且倒挂的幅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美元对人民币持续单边贬值,并且贬值速度越来越快。2005年人民币升值2.56%,2006年升值3.35%,2007年升值6.9%,2008年1~3月已经升值4%,并且未来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国际投行估计2008年人民币升值在10%~15%左右。这样,人民币对美元不仅有利率上的优势,还有汇兑上的收益,汇差加利差两项,热钱今年可以安享10~12%的收益率,因此,在外汇市场上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是微观主体必然的选择。再加上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增长两位数快速发展,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国内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持续高涨,各类资产的价格也在不断膨胀,从而对国际上的热钱产生了强大的诱惑力。而与此同时,美国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美元的不断贬值,再加之双赤字、次贷危机、美联储降息等等,所有这些,都让国际热钱一方面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前景不看好,另一方面又认为到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投机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所以热钱流入我国也就在所难免.。热钱的不断流入,在外汇市场上使外汇供大于求,造成本币不断升值。,印证了原来的升值预期,引发新一轮的外汇流入。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目前就是建立在这种恶性循环的基础上。而现实中热钱流入的最好途径往往是隐藏在经常项目和FDI中。因为我国对经常项目采取了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热钱隐藏其中便于结汇成人民币。而我国对FDI采取鼓励的态度,热钱隐藏其中也比较方便进入。因此,无论是贸易渠道或者FDI,都存在为热钱进入提供渠道的情况热钱通过贸易渠道进入中国的方式有(1)通过境内的外贸企业虚报贸易出口,如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低报进口价格,增加外汇收入,减少外汇支出,将外汇留在境内结汇套利;(2)预收账款和延迟付汇。通过编制无贸易背景的假合同,让国外公司以“预付货款”的名义将外汇汇入国内,再结汇成人民币存款;(3)经常账户下非商品贸易款,如国外汇款、转移支付等进入;(4)混入出口收汇项目中,如“光票”结汇;(5)无真实贸易背景的情况下直接通过外汇结算账户以货款形式多收外汇;(6)利用外汇管理局的出口收汇核销制度,以收回历年积压逾期未核销款项的形式多收汇,这样即能达到将外汇调入境内的目的,又清理了逾期未核销问题。热钱通过投资渠道从资本和金融项下进入中国。

(1)FDI是热钱进入中国的一条重要的合法途径。中国内地对外商间接投资实行严格管理的同时,对FDI采取鼓励和吸引政策,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汇可在银行开立现汇保留,也可以通过银行卖出。国际短期资本可以利用中国内地对外商直接投资外汇流入没有任何限制的政策,很便利地流入,并通过银行套换人民币;(2)通过QFII制度以间接投资方式把外汇转换成人民币资产。中国内地自2002年开始实行QFII制度,该制度的最大风险莫过于外资进入后对本国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产生的冲击。它使得短期资本具有进入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的合法渠道。目前中国QFII快进快出的现象较普遍,投机性非常强。地下钱庄也是热钱流入的重要渠道。地下钱庄主要从事跨境非法资金流动活动,以达到投机套利或洗钱的目的。近年来,一些国际热钱通过这一渠道进入中国。目前,国内地下钱庄不仅为客户进行汇兑,而且还为客户进行本外币置换,投机套利,严重扰乱了中国内地正常的金融秩序。这些热钱进入中国以后,基本放在流动性高的资产,一般是国库券、储蓄、股市,最多还是房地产。据人民银行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分析,这些国际游资主要通过四种渠道进入热点地区房地产市场:

(1)直接设立外资房地产投资公司或参股境内房地产开发企业;

(2)间接投资,购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债券或外资房地产中介公司以包销的方式批量买入楼盘,再进行商业性销售;

(3)外资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

(4)非居民外汇流入,结汇购买房产。国际热钱大量进入中国,并从事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炒作,使中国房地产市场房价居高不下。对于当前热钱流入的规模,由于热钱本身所具有的隐蔽性和非透明性,再加上统计数据上的困难,要确切估算具体的规模有相当的难度,并且不同的专家学者估算的结果也并不相同。据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专家张明推算,从2003年到2008年第一季度,约有1.2万亿美元的热钱涌入,而在此期间这些热钱已取得投资收益5000亿美元,因此已高达1.7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截至2008年3月底的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104%。而据广东省社科院课题组的研究,在2002年到2006年的5年间,流入我国的境外投机性资金总额在2400亿美元以上,而2007年全年有超过4600亿美元的境外投机性资金流入我国。因此,2002年到2007年流入我国的境外投机性资金累计将超过7000亿美元。如果再加上2002年以来6年间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盈利的留存额3000多亿美元,总金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上述两种估算结果在当前相关的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这两种结果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在目前我国所拥有的外汇储备中,热钱的因素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热钱涌入的风险不可小视。过多热钱的进入将导致更多基础货币被迫投放,加剧国内的流动性过剩,热钱进入股市、楼市后,会造成资产市场价格的飙升。而由此带来的财富效应,还会助推商品市场价格的上涨,加大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宏观调控的难度。而热钱一旦大规模撤出,同样会给经济安全带来风险。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东南亚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而其主要诱因之一就是大规模热钱在短期内的进出所致。因此,我国外汇储备的激增背后所隐藏的热钱的风险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1]杜艳.数千亿美元热钱随时撤离各部委联手调研.

[2]李东平.近年中国贸易顺差虚假程度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简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8,(3).

[3]马骏.热钱流入途径调查(摘要).

地下储备范文篇10

关键词:热钱流入;外汇储备;利率倒挂

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规模超过一万亿美元。200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达到了1.53万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43.3%。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速越来越快,1季度增加1539亿美元,同比增长39.94%。2008年4月,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又创记录地达到745亿美元。截止到5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7969.6亿美元,前五个月增长已经达到2687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增长2263亿美元,同比多增18.7%。按今年前五个月外汇储备平均增加537亿美元的速度,到2008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将会超过2万亿美元。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国在07、08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外汇储备就增加了一万亿美元。而世界上目前外汇储备规模排名第二的日本,截止到2008年4月底,也才刚刚达到1万亿美元的规模。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说,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超过了世界主要七大工业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简称G7)外汇储备规模的总和。外汇储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增加这么快,规模这么大,无论从国际横向的对比,还是从国内的纵向对比,都是史无前例的。我国外汇储备的异常变化促使我们深入探究其中的深层原因。外汇储备的增加,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角度看,基本上是通过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实现的。而经常项目主要又是通过货物贸易顺差实现的,资本项目在目前资本管制的条件下主要是通过FDI实现的。那么,如果外汇储备的增加大大超过货物贸易顺差和FDI之和,就会被认为是无法说明来源的热钱。按照这个标准,2007年我国热钱流入就高达1172亿美元,并且在2008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就变为了851亿美元。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中热钱的流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此外,即使在经常项目中,我们也会发现热钱的影子。在2001年至2004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大约都在两三百亿美元之间,而在2005年至2007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就一下子跃为一二千亿美元。在全球外需并未大幅增加,而国内出口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也未大幅提高,并且人民币还持续升值的背景下,贸易顺差的大幅增加就显得比较突兀了。这就不能不使人怀疑贸易顺差的大幅增加背后是否隐藏着热钱的流入。同样,在FDI的流入中,我们发现在2004至2006年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大都稳定在600亿美元左右,而2007年一下跃升为826亿,进入到2008年上半年更是上升为524亿美元,同比增长45.55%。在投资额巨增的情况下,却出现了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和FDI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显著下降的现象。2008年一季度,外商投资项目数同比减少25.26%,FDI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由过去的50%下降到20%左右。针对这种现象,而当前中美利率倒挂正好为热钱的套利创造了极佳的机会。美国在次贷危机发生以后,经济前景恶化,美联储持续8次大幅降息,联邦基金利率自去年8月份以来从5.25%降为目前的2.00%,为三年来的低点,并暗示有可能继续降息。而我国由于CPI指数持续上升,2007年央行连续六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最终提高4.14%。自2008年1月22日美联储紧急大幅降息75个基点后,中美利率开始出现倒挂,并且倒挂的幅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美元对人民币持续单边贬值,并且贬值速度越来越快。2005年人民币升值2.56%,2006年升值3.35%,2007年升值6.9%,2008年1~3月已经升值4%,并且未来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国际投行估计2008年人民币升值在10%~15%左右。这样,人民币对美元不仅有利率上的优势,还有汇兑上的收益,汇差加利差两项,热钱今年可以安享10~12%的收益率,因此,在外汇市场上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是微观主体必然的选择。再加上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增长两位数快速发展,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国内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持续高涨,各类资产的价格也在不断膨胀,从而对国际上的热钱产生了强大的诱惑力。而与此同时,美国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美元的不断贬值,再加之双赤字、次贷危机、美联储降息等等,所有这些,都让国际热钱一方面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前景不看好,另一方面又认为到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投机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所以热钱流入我国也就在所难免.。热钱的不断流入,在外汇市场上使外汇供大于求,造成本币不断升值。,印证了原来的升值预期,引发新一轮的外汇流入。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目前就是建立在这种恶性循环的基础上。而现实中热钱流入的最好途径往往是隐藏在经常项目和FDI中。因为我国对经常项目采取了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热钱隐藏其中便于结汇成人民币。而我国对FDI采取鼓励的态度,热钱隐藏其中也比较方便进入。因此,无论是贸易渠道或者FDI,都存在为热钱进入提供渠道的情况热钱通过贸易渠道进入中国的方式有(1)通过境内的外贸企业虚报贸易出口,如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低报进口价格,增加外汇收入,减少外汇支出,将外汇留在境内结汇套利;(2)预收账款和延迟付汇。通过编制无贸易背景的假合同,让国外公司以“预付货款”的名义将外汇汇入国内,再结汇成人民币存款;3)经常账户下非商品贸易款,如国外汇款、转移支付等进入;(4)混入出口收汇项目中,如“光票”结汇;(5)无真实贸易背景的情况下直接通过外汇结算账户以货款形式多收外汇;(6)利用外汇管理局的出口收汇核销制度,以收回历年积压逾期未核销款项的形式多收汇,这样即能达到将外汇调入境内的目的,又清理了逾期未核销问题。热钱通过投资渠道从资本和金融项下进入中国。

(1)FDI是热钱进入中国的一条重要的合法途径。中国内地对外商间接投资实行严格管理的同时,对FDI采取鼓励和吸引政策,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汇可在银行开立现汇保留,也可以通过银行卖出。国际短期资本可以利用中国内地对外商直接投资外汇流入没有任何限制的政策,很便利地流入,并通过银行套换人民币;(2)通过QFII制度以间接投资方式把外汇转换成人民币资产。中国内地自2002年开始实行QFII制度,该制度的最大风险莫过于外资进入后对本国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产生的冲击。它使得短期资本具有进入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的合法渠道。目前中国QFII快进快出的现象较普遍,投机性非常强。地下钱庄也是热钱流入的重要渠道。地下钱庄主要从事跨境非法资金流动活动,以达到投机套利或洗钱的目的。近年来,一些国际热钱通过这一渠道进入中国。目前,国内地下钱庄不仅为客户进行汇兑,而且还为客户进行本外币置换,投机套利,严重扰乱了中国内地正常的金融秩序。这些热钱进入中国以后,基本放在流动性高的资产,一般是国库券、储蓄、股市,最多还是房地产。据人民银行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分析,这些国际游资主要通过四种渠道进入热点地区房地产市场:

(1)直接设立外资房地产投资公司或参股境内房地产开发企业;

(2)间接投资,购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债券或外资房地产中介公司以包销的方式批量买入楼盘,再进行商业性销售;

(3)外资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

(4)非居民外汇流入,结汇购买房产。国际热钱大量进入中国,并从事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炒作,使中国房地产市场房价居高不下。对于当前热钱流入的规模,由于热钱本身所具有的隐蔽性和非透明性,再加上统计数据上的困难,要确切估算具体的规模有相当的难度,并且不同的专家学者估算的结果也并不相同。据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专家张明推算,从2003年到2008年第一季度,约有1.2万亿美元的热钱涌入,而在此期间这些热钱已取得投资收益5000亿美元,因此已高达1.7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截至2008年3月底的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104%。而据广东省社科院课题组的研究,在2002年到2006年的5年间,流入我国的境外投机性资金总额在2400亿美元以上,而2007年全年有超过4600亿美元的境外投机性资金流入我国。因此,2002年到2007年流入我国的境外投机性资金累计将超过7000亿美元。如果再加上2002年以来6年间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盈利的留存额3000多亿美元,总金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上述两种估算结果在当前相关的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这两种结果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在目前我国所拥有的外汇储备中,热钱的因素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热钱涌入的风险不可小视。过多热钱的进入将导致更多基础货币被迫投放,加剧国内的流动性过剩,热钱进入股市、楼市后,会造成资产市场价格的飙升。而由此带来的财富效应,还会助推商品市场价格的上涨,加大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宏观调控的难度。而热钱一旦大规模撤出,同样会给经济安全带来风险。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东南亚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而其主要诱因之一就是大规模热钱在短期内的进出所致。因此,我国外汇储备的激增背后所隐藏的热钱的风险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1]杜艳.数千亿美元热钱随时撤离各部委联手调研.

[2]李东平.近年中国贸易顺差虚假程度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简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8,(3).

[3]马骏.热钱流入途径调查(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