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管理十篇

时间:2023-04-01 17:18:38

地下管线管理

地下管线管理篇1

关键词:地下管线,档案管理,问题,方法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城市功能、确保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管线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城市给排水、燃气、热力、强电、弱电等地下管线,就像人体内的“血管”和“经络”,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地保障,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地下管线一旦损坏,就会危及城市的“生命”。

随着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挖断管线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事例也时常发生,如:县文化广场在开发建设中几次挖断给水管,造成停水;白岩公园南路在挖路基与排水沟时把国防光缆挖断,造成百万元的损失;兴田路改建项目在K0+660处设一临时排水沟,开挖时碰到东南网的光缆,造成大面积电视失去信号,经过一天的抢修才恢复电视信号等等。因此,搞好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地下管线档案是地下管线工程的重要组成,它真实反映了地下管线的空间位置及其属性,是铺设新的管线、改造旧的管线的依据,是保护好城市地下管线、避免挖断管线事故、保障安全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是城市防灾、抗灾、应付突发事件的基础资料。为了减少、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搞好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已势在必行。

1.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档案管理意识淡薄,重视不够

1).在我国普遍存在着地下管线档案收集不全,建设、施工单位“重建设、轻档案”的现象就更加突出。

2).由于投资体制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造成了地下管线在管理上各自为政的局面,没有向城建档案馆报送地下管线档案。

3).地下管线档案的利用意识淡薄。建设单位在工程设计时,很少到城建档案馆查找地下管线现状资料,作为设计的依据。

1.2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尚未步入法制化轨道

目前,城建档案的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城市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一些省、市也先后制定“管理办法”,为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但由于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混乱局面由来已久,许多地方、部门没有认真贯彻执行这些法规,依法管理档案的意识不强、水平不高,使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在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大打折扣。

1.3地下管线工程建设没有真正纳入城市建设集中统一管理

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失控的首要原因,就是没有将地下管线工程建设真正纳入城市建设集中统一规划管理的轨道上来,实行工程招投标制的项目不多,且大多数没有签订《建设工程档案建档及报送服务合同书》,使城建档案馆不能获得管线工程项目开、竣工时间、工程进度等信息,从而无法对管线工程的档案工作进行跟踪指导管理。有的建设单位只顾眼前的利益,缺乏全局观念,管线工程未办理规划、施工许可证就进行施工,经常见一些道路被“开肠破肚”,挖了填,填了挖,又没有及时形成有关的档案材料。既影响市容整洁,又增加了城市安全的隐患。

1.4地下管线档案保管分散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就我县的城建档案馆来看,所收集到的地下管线档案主要是本系统的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而强电、弱电等部门所形成的管线档案则基本上都由自己管理,档案多头保管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部门利益,地下管线产权单位各自为政,这种分散保管不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遇事无档可查。

1.5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首先是城市城建档案部门办公设备陈旧落后,无法提供高效的服务;其次是管理资金不足与专业性人才紧缺;再次动态管理滞后的问题仍然存在。

2.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2.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强化城建档案管理意识

搞好地下管线档案管理要解决认识问题,要在宣传上狠下功夫,大力宣传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各个部门自觉采取行动,重视和支持城建档案工作。

加强地下管线档案编制和报送的质量意识,城建档案部门在项目立项之初就应介入,全程跟踪档案资料的中间检查、初验、验收过程,特别关注资料编制和报送的质量情况。主要看所编制的档案资料是否及时、真实、准确和可靠。加强地下管线档案的利用意识,做好地下管线档案鉴定、编研工作。归档是手段,利用才是目的。

2.2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加大依法治档力度

由于当前地方法规不尽完善,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法规体系,因此出现了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的局面。鉴于此,我县应根据部、省管理办法精神制定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各建设单位也应制定相应的地下管线管理制度、措施。使地下管线档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设、施工单位也能做到职责明确,奖罚有据,从而保障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迈入法制化轨道。发挥法律手段的作用,依法治档、依法兴档。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从根本上杜绝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为实现地下管线档案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创造条件。

2.3强化管理,理顺档案接收渠道

在城市建设中规划管理是龙头,要彻底改变管线档案管理不善的局面,首先就要从规划管理做起。根据《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城建档案馆可以在建设单位办理规划审批手续时与建设单位签订管线工程档案移交责任书,明确建设单位档案编报责任及违约责任,为工程竣工后能接收到齐全、完整的地下管线档案提供了保障。《城市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第八条之规定,管线工程竣工验收须有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参加。因此,档案管理部门要主动介入验收阶段的工作,审查管线档案是否符合验收要求并及时提出整改、完善意见,建设单位在验收前必须向城建档案馆提供齐全、完整的档案材料,方可组织验收。涉及地下管网的各行业、各部门要加大档案资料交换和集中管理力度,加快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把城建档案馆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数据库和地下管线工程的查询平台,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社会共享。

2.4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加强动态管理。

地下管线普查普测,是一个城市为解决地下管线资源现状问题开展的地下管线情况调查、管线探测、管线综合图编绘和资料汇集工作,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唯一手段。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城市管理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城市在发展,管线必然要延伸,有的管线将被改造或废弃,要加强动态管理,及时编制和报送完整、准确的竣工档案。由于管线普查只是一种补救措施,它不可能一劳永逸。

2.5采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

地下管线管理篇2

关键词:南宁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数据管理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多种物质流、能源流和信息流,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之为城市的“血管”、“神经”和“生命线”。近年来,南宁市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地下管线的种类、数量也不断增加,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明显跟不上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地下管线的任意开挖与埋设现象十分严重,致使挖断供水、供电、燃气、通讯等管线的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引起社会对政府的不满,甚至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还由于地下管线的条块化管理,不同管线的产权属于不同的权属单位,造成数据格式不一、坐标系统不一,难以实现交换共享,给查阅检索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基于此,加强城市地下管线数据管理,实现地下管线数据信息的动态更新、维护管理及共享使用,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管理长效机制,十分必要。

1南宁市管线数据管理的基本情况

1.1地下管线数据管理现状

我市目前各专业管线管理单位有排水、供电、给水、管道燃气、通讯等近20家,隶属关系十分复杂。2006年以前地下管线基本上由各产权单位自行建设和管理(排水除外),2006

年后未实施市政管廊建设路段的地下管线仍由各产权单位自行维护管理,进入市政管廊的管线由管廊公司负责维护管理,其它管线由各产权单位负责维护。由于地下管线的多头管理,导致管线信息分散管理现象严重,管线数据缺乏统一管理机制,既不规范,也不健全。个别部门的管线仍然采取纸质介质存储,管线数据易损坏丢失、残缺不全。

1.2历年地下管线普查及信息系统建立情况

2001年8月,南宁市规划局组织开展了南宁市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共涉及105条主要街道,普查各类管线总长度约1489KM,52000条点类记录和58000条线类记录。在开展管线普查的同时,首次建立了南宁市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由于建设初期资金有限,大部分功能未能实现,仅能满足简面查询、断面查询等功能,难以实现日常规划审批、咨询业务越来越精细的要求,更加难以实现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管理。随着南宁市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地下管线数量激增,针对此情况,在2006年再一次组织了地下管线普查,普查范围包括市区新建或修建主要道路50条,各类管线总长度约1440.8KM。管线信息数据库以及辅助审批系统在2001年基础进行了简单升级。2010年4月,南宁市规划局在部门预算中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地下管线普查,完成了东盟凤岭片区、市中心片区、高新片区及江南片区2006年尚未完成道路100条,普查管线长度1945km,以补充、完善南宁市地下管线数据库,并建设了南宁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现集成于市规划局办公系统使用。由于缺乏长效动态管理与维护机制,管线数据管理滞后于管线建设,2015年再次组织开展了地下管线普查及排水防设施调查工作,普查范围包括南宁市主干道、次干道以及支线市政道路(8米以上市政道路)的地下综合管线,共完成765平方公里的外业物探普查,普查管线总长度约18573.772公里。与此同时,建立了南宁市地下管线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可以全市地下管线数据的高度集中与资源共享,目前根据项目需求,已向多家单位提供相应的管线普查数据,如南宁市海绵办申请竹排江流域雨污水管线进行《竹排江流域水质改善技术路线研究》课题、《竹排江流域海绵化改造工程设计》的编制工作;在平台应用方面,已成功将该平台应用到市城管局的易涝点水位预警监控中,实时反馈水位变化的情况。

2南宁地下管线数据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

通过历年的管线普查及建库,南宁市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为地下管线信息的查询、共享、动态维护奠定了一定的“硬件”基础。纵观地下管线数据管理工作,尚存在以下问题:

2.1认识不足,思想上重视程度不足

在近年南宁城市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只重视地上建设,轻视对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报建及档案资料收集归档,城市新建道路施工中的配套管线施工无人监管,是否按图以及按期施工、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均无法确认。管线权属单位对“管线产权”认识严重不足,忽视管线报建,各单位多从本位出发,各自为政,使建设和管理缺乏系统性、统一性。

2.2法律法规部完善,管理缺乏依据

国家、省、市高度重视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并相继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2014〕2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建城〔2014〕179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快开展城市市政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指导意见》(桂建城〔2014〕7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快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实施方案》(桂建城〔2014〕47号),国内其他城市已制定出台了管线信息管理相关的地方法规,南宁市关于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的地方法规、规章还未建立。

2.3地下管线工程覆土前跟踪测量机制仍待完善

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结束后,地下管线建设工程的数据获取主要通过管线覆土前跟踪测量的方式获取,以实现最大程度地确保地下管线数据的准确性。目前,大部分管线权属单位在管线建设过程中还不够重视此项工作,往往按自身建设程序惯例或因工期紧张及费用安排等原因,未能按要求统一委托具备相关测绘资质的单位进行管线覆土前跟踪测量。城市地下管线工程作为隐蔽工程,一旦覆土,只能通过成本更高的管线普查来获取资料,且精确性也无法保证。

2.4系统标准不统一,共享制度缺乏

目前,各个管线权属单位建立的系统是围绕着本单位工作需要建设的,存在着平台不一致,数据格式不一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同时因管线数据共享互惠制度缺乏,虽不同权属单位存在着数据共享的需求,但由于缺乏交流、协调和配合,导致共享互惠模式未能建立。因此,各权属单位在数据获取的经费投入上出现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

3国内其他城市管线信息管理方面成功经验

2005年,建设部出台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为贯彻落实该《办法》,国内先进城市也相应制定出台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2005年2月,北京率先制定了《北京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昆明、南京、深圳、杭州、哈尔滨、东莞等城市相继制定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或条例,从管线的规划编制、审批、建设、维护、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强调了地下管线要进行跟踪竣工测量与规划核查,地下管线信息要实行统一管理等。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地下管线数据海量增长,为了有效管理及充分利用数据,各地纷纷建立了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在政府与管线权属单位的职责与义务和管线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动态更新、查询利用、共享和服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天津市率先于2011年12月1日施行《天津市地下空间信息管理办法》,明确了地下空间信息的日常管理机构,机构负责天津市地下空间信息(包括地下管线)的收集、整理、利用、更新、维护和日常管理等具体工作,确保为天津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地下空间信息服务。

4加强南宁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4.1出台地方性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结合南宁市实际,尽快建立南宁市地方性法规,提高执行力,增强控制力。通过立法协调各部门工作,使地下管线工程管理及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真正纳入法制轨道,以保证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2做好宣传,达成共识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使全社会都重视和支持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工作。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活动,说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地下管线产权单位的沟通与联系。通过政府发文、开会动员、媒体宣传等方式,在城市各部门、单位和广大市民中逐步统一思想,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

4.3落实相关的管线查询规定,完善地下管线工程覆土前跟踪测量机制

要求建设单位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施工单位在地下管线工程施工前,应按规定查询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线现状资料,了解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线现状信息,防止开挖时地下管线挖断、爆裂等各种安全事的发生。同时,相关管线权属单位在管线建设过程中应适当安排工期及相关管线跟测经费,统一委托具备相关测绘资质的单位进行管线覆土前跟踪测量,以实现最大程度地确保地下管线数据的准确性。

4.4建立数据动态更新、数据共建共享机制

各单位应加强互相交流,了解不同权属单位存在的管线数据需求,建立相关的管线数据共享制度,促进管线数据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效避免数据获取经费上的重复投入。对于建设单位由于施工造成的地下管线变化,应及时向管线管理单位进行汇报,委托测量单位对变化管线进行测量,将变化数据交付管线管理单位,同时更新到各自的信息系统上,做到一有变化,马上更新。

参考文献

[1]孙鹏;徐周.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J].计算机时代,2009(06):9-11.

地下管线管理篇3

关键词:地下管线;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U2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固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完善,为了建设新型城市,保障城市容貌及环境的美观与整洁,许多城市铺设了地下管道。一方面,能够达到美观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同样可以减少由于管线的不合理布置给城市居民带来人身安全的威胁。但在一部分地区,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水平的限制,以致在铺设地下管线没有进行合理的设计,布置了一些架空管线,不仅影响了城市的面貌,同样可能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线路破坏,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威胁。因此,必须分析当前地下管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出解决措施,让地下管道的建设与管理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当前地下管线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没有较为有效的管线信息管理方案,以致在进行管道设计时不能根据明确管线信息策划出地下管线布置方案,造成地下管线随意铺设,具体管理人员并不明确管线的分布情况,进而在施工指导时并不能进行合理的布线安排,导致施工的盲目性。在地下管线铺设时,由于线路没有进行良好的规划,以致线路交叉,对其他线路造成干扰,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其他线路遭到损坏,限制了管线的传输,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威胁地下管道布置周围人群的人身安全。

另外,通常情况下,在很多城市小区的地下管线布置规划时,管理人员一般仅考虑到具体布线地点的规模、土层的性质、整体布置方案,而忽视了对该区域较为深入的探测分析,没有根据管线的特点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除此之外,一些地下管线建设工程由于受到资金成本的限制,使管线工程的建设并不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造成基础设施的不配套,影响了城市地下管线的布局。还有就是没有重视对管线铺设具体、详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从而致使在地下管线布置规划时,没有较为明确的资料基础,进而影响了地下管线布置的管理,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

二、对当前地下管线管理提出的相关建议

(一)健全地下管线管理的法律保障体系

为了给地下管道的管理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首先必须健全其管理的法律保障体系,在建设初期,规范布局设计,确保管理的有序性,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严格按照标准法律体系,来执行对地下管线施工过程的管理,根据实际布线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线布局计划,健全管理体系,让地下管线管理的法律指导不仅仅是流于形式,而是落实于具体工程实践中。各管理部门也必须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明确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履行的职责,从地下管线的规划过程着手管理,到管线的具体建设及测量、维护过程都必须明确监控,严格规范施工行为,统筹地下管线全过程的管理,从而保障地下管线建设的质量,让其能够更好地为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服务。

(二)提高对地下管线铺设管理的强度

为提升地下管线铺设的质量,必须提高对其布置管理的强度,具体到工程施工的每个流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协调各相关部门,在严格的法律指导下,合理安排管线的规划、布置工作,制定完整的管理规范,为管理过程提供明确的现实指导依据。严格控制各个流程的许可规定,保障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是在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后再进行的建设,使管线铺设的整个流程能够得到有效的规划与管理。

(三)利用高新科技,建设信息化的地下管线安全管理体系

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为地下管线的管理提供了较多的便捷。为了有效利用科技发展的产物,让其更好地服务于地下管线的管理,必须做到利用高新科技,建设信息化的地下管线安全管理体系,营造现代化的管理环境。首先,在管线规划时必须明确了解该区域内居民的管线需求,需要进行相应的普查工作,并需建立相关的档案,随着各种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在地下管线管理中,我们也可以利用科技发展的产物,建设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将具体用户的档案信息输入控制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根据管线性质的不同进行智能分类,为后期的管理工作提供完善的信息支持。

(四)配合各部门,增强地下管线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引发地下管线相关事故的原因有人为的,同样也有客观的因素。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在施工过程中确保设计与实施符合法律规范,同样也需要建设相关的应急保障体系,预防外界因素对地下管线造成影响,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第一,需要确保在地下管线建设周围设立明确的标示,禁止一些深入地表的开挖工作的进行。第二,根据各管线的性质,为其予以不同方式的保护,防止由于长久使用造成线表,造成安全隐患。第三,协调各安全管理部门,建设安全保障体系,创建针对地下管线事故处理的指挥中心,确保在事故发生初期能够有效处理,确保灾害不会大面积蔓延,从而保障居民的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广大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正常进行。为了规范地下管线的管理工作,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从健全地下管线管理的法律保障体系、提高对地下管线铺设管理的强度、建设信息化的地下管线安全管理体系、增强地下管线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出发,强化地下管线的管理,让其能够更好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江周勇.项目管理视角下的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以重庆市主城区未覆盖区域地下管线普查为例[J].重庆建筑,2010(11)

[2]解智强,杜清运,高忠,等.地下管线通用GIS平台建设及其在城市排水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通报,2012(08)

地下管线管理篇4

【关键词】地下管线;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一、前言

作为一项实际要求较高的实践性工作,地下管线档案管理问题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地下管线档案管理问题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二、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建设单位对地下管线档案重视程度不够。建设单位对地下的管线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一是不注重自身建设项目管线档案的形成归档移交,往往是形成时间严重滞后,影响后续工程的利用。二是不注重对地下管线档案的利用,往往因为不了解原有管线的位置而造成管线的损坏。三是建设单位不完全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并缺乏后期监管,导致管线设计图与实际管线的位置不符,现状与规划不符,无法利用。

(二)权属单位众多协调困难。由于各个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几乎都为行业垄断单位,独享各自单位的信息资源,对管线信息封闭管理,各自封锁测绘数据信息,加之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制约,很难实现管线数据的共享,使得“拉链马路”现象频繁发生。

(三)标准不统一缺乏监督。地下管线的权属单位在建设和测量中均采用自己的标准,没有建立统一标准,造成管线数据无法统一使用。同时,地下管线施工缺乏第三方监督管理,使施工要求难以得到保障。

(四)数据更新不及时。地下管线档案资料管理必须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而目前由于各单位普遍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管理,一些管线权属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线档案管理人员,导致管线数据的更新困难。

三、提升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有效对策探讨

(一)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

政府可以指定建设或规划管理部门成立城市地下管线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档案管理网络体系,明确工作职责,加强考核,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切合实际的地下管线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工作程序。做好各地下管线的产权单位、参建单位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实施有效控制,相互配合,保证各地下管线档案统一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二)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依据国家有关档案的专门法律,制定部门规章,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备案程序。约束所有管线权属单位,以法律手段规范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行政行为,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在城市地下管线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中依法管理,部门协调,各尽其责。也使各专业管线权属单位依法、依规建设,履行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三)管理措施不断加强

一是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各级建设、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要以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管理职责,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档案管理。收集、管理、开发和利用好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信息资源,对实现地下管网的科学管理,避免各种管线事故的发生,确保各项建设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加强组织与协调工作,实现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科学管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信息管理涉及面广、业务量大,各地建设、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要把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综合动态管理协调机制,要结合当地实际,由政府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组织协调各专业管线管理单位、产权单位、建设单位、勘察测量单位资料利用单位等,各部门要密切合作,积极配合。三是加大检查与监督力度。各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要依法认真履行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等规程,检查、指导全市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工作,协助市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工作的违法行为,城建档案管理部门依法做好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统一验收和保管工作。

(四)监督体系的有效保障

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地下空间的变化越来越大,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点多、面广、线长,因此,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同时需要有管理措施和办法,规范程序,科学管理。为确保实现动态管理、信息共享,要有以下监督体系的有效保障。一是领导重视。各级领导是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的指挥员,要加强领导责任,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二是部门配合。政府及政府所属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职能部门是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地下管线施工、监理、产权单位和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组织与协调,建立综合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科学管理。三是社会监督。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要引取全社会的关注、支持,广大人民群众要提高认识,加强舆论监督和法制教育,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理解城市建设――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信息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地下管线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管理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实践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策略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春英.对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地下管线档案理,2015(02):115-116.

地下管线管理篇5

关键词: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K91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每天担负着传输城市所需能源和信息的职责。而城市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是管网建设和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关系到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 一、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现状分析

城市地下管线涉及的范围广,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燃气、供热、供电、电信、广电等诸多行业的地下管线建设项目,担负着输送能源、传输物质和传递信息的重要任务,是城市的“生命线”而且地下管线工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管线维护、改建、扩建、新建#,因而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涉及到众多部门和诸多行业,情况复杂。

二、 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由于城市政府对地下管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地下管线管理中发生的各种问题重视不够,致使城市建设长期存在“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与管理一直滞后于城市发展。

1.管理脱节,协调困难

由于历史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城市地下管线基本上是由各管线建设单位自行建设,各自进行封闭式管理。城市地下管线在投资、规划、建设、运行等管理过程中,涉及发展改革、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市政(城管、交通)管理、经营管理、公安等多个部门。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和综合协调机制,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各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缺乏有机衔接,往往出现地下管线的管理“真空”,不能实现全过程的闭合管理。各行业管线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往往造成重复建设、反复开挖,存在推诿、扯皮现象。

2.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格

城市地下管线以行业管线管理部门的行业监管为主,缺乏统一的行政监管,各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一是规划管理不完善,批后监管缺位。一些城市的地下管线工程未纳入规划管理审批,一些城市还存在着“重审批、轻验收”的现象,不进行城市地下管线的竣工规划核实,或竣工测绘制度执行乏力。部分城市规划监管薄弱,不按规划要求建设和擅自建设的现象时一有发生。二是管线工程施工建设监管欠缺。部分管线建设工程未纳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的统一管理。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管线工程建设管理要求,由于政府部门监管能力不足,实际的执行情况也较差。三是管线运行维护监管不力。通讯、广电等部门和单位的运行管理,由于业主分散,且相关设施存在共用现象,导致监管薄弱,还存在着信息管线租让后监管“缺位”的现象。

3.规划滞后,建设不同步

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中没有明确提出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的具体要求。受经费等因素影响,全国各地普遍没有编制令门的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城市地下管线规划主要体现在各行业的专项规划中。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缺乏统筹和综合管理。由于建设计划、工程资金、社会需求等因素的制约,地下管线建设往往滞后于道路建设,建设进度难以统一。各管线建设单位的组织设计、施工和管理存在着时一间差,不能对同一路段上的各种管线进行统一设计,同时施工。此外,各管线单位的管线建设是根据用户发展情况来实施的,用户少的部门在城市进行道路建设时一也不愿意同步建设地下管线。

三、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的对策

1、现状不明,家底不清

城市地下管线敷设的历史资料不全,现状资料也无法达到全面准确#目前,全国仍有近70%的城市没有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工作。至今没有一个城市能够做到全面准确地掌握城市地下管线的基本情况,提供一张全面、准确的城市地下管线位置现状图。没有一个管理部门或企业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所属行业的地下管线的历史档案信息资料。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和改造工程完成后,建设单位没有及时将变化的信息进行补测和移交,管线信息不能实现同步更新,导致信息资料在实际中不能被应用。各地没有建立统一的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平台,各权属单位的管线信息不能实现共建共享,无法满足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

2.事故频发,漏损严重

地面工程施工单位和管线建设单位施工前无法查清管线信息,施工过程中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造成管线损坏事故频发。轻则造成停水、停气、断电以及通讯中断,重则引起危险气体泄露、燃气爆炸等灾难性事故,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转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2010年南京“7. 28”化工管线爆炸事件,导致13人死亡,100多人受伤。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因施工而引发的管线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儿,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儿。我国城市地下管线多为80年代敷设的,工艺标准落后,老化腐蚀情况严重,而且多不能得到及时的维护及更新,造成地下管线破裂、爆炸、泄露等安全事故。据资料统计,我国城市漏损水量超过60亿立方米,漏损率己超过12%,燃气和热力管道的腐蚀率达30%,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和安全隐患。

3.安全隐患突出

多数城市存在建筑违规占压管线现象。据统计,80%的城市燃气管道被不同建筑占压,由此引发的事故占燃气事故的50%。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地下管线负荷增大,加速了管道的老化,缩短了管线的寿命周期。各类地下管线的交叉“打架”现象也普遍存在,施工时-往往采用“见缝插针”的做法,新管让旧管,小管让大管,甚至有新管穿旧管的做法,造成城市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互相交错,给地下管线的维护和抢修工作带来了困难。无单位管理和维修的管线,仍在运行使用,一些工业废弃管道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处置,成为潜伏在城市地下的“炸弹”,随时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四、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应用

1、 开挖沟槽前的准备工作。在开挖沟槽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地下的情况做一个详细的调查,结合业主所提供的实际地下管线的资料,对地下管线的实际情况进行整体的掌握,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会对地下管线的破坏。

2、管道铺设基础。针对钢管等类型的管道不用采取任何措施,直接铺设在土层上即可,当管线必须要经过河道或池塘下时,就需要先清除上层工,直到露出原状土层为止,然后采用4:6的砂石进行夯实、填筑,要达到设计的标准高度。

3、铺设管道。在铺设管道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的就是构件的位置以及数量,要依照相关标准对构件进行严格的放线,安装前要对所有的管道进行统一的测量和编号,采用吊机进行管道的起吊安装; 铺设管道时要严格依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铺设,为了保证准确性,可以采用中心线的方法控制管道的铺设; 如果在铺设管道进行的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要暂时停止施工,要立即采取有效的办法把管口封住; 要通过水准仪和经纬仪时刻对管道的位置进行测量,保证管道铺设的准确性。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城市地下管线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给国家带了于分恶劣的后果,因此提高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吴东辉. 关于通信地下管线建设的思考[J]. 山西建筑,2014,31:282-283.

[2]凌龙. 探讨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对策[J]. 江西建材,2014,23:47.

地下管线管理篇6

关键词: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 城市高效运转的基本保证,是维持城市运转的大动脉,它涉及地下电力电缆、通信电缆、自来水管道、排水管道、煤气管道、热力管道等诸多方面,担负着信息传输、能源输送等工作。地下管线管理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综合性工作,由于围场发展比较落后,地下管线埋设不健全、不合理,日常管理不到位,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在木兰中路实施道路改造之机,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木兰中路地下管线的布设与管理谈几点看法。

一、地下管线规划原则

地下工程管线的规划设计应遵循运行安全、节省建设资金、方便施工、维护检修、符合城市建设规划的原则。在管线的埋设上,不能一味凭专业管线本身的技术要求,要以经济发展要求决定线路走向,同时,应将管线埋设纳入城市建设统一规划,按规划道路和现有的道路的走向变化,确保安全稳定。

二、 专业管线的埋设

1、电力电缆的埋设一般采用直埋、电缆沟、管道等形式。直埋也就是将电缆直接埋在地下0.8—1.2M深处,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槽盒防止外力破坏,一般为800×400MM。电力管道一般在路的东、南侧。

2、 通讯管道一般埋设在公路或街道的西北侧,选在电话线路较集中的街道敷设。 地下通信管道一般在人行道上埋设,深度为1.5—0.7M,在车行道埋设时,深度为0.7—0.9M。埋设分别为管道电缆、直埋电缆、引上电缆,架空电缆。地下通信管道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3、 自来水管道尽可能布置在道路上,无道路则布设在规划路上。根据规划要求,给水管一般不知在道路的西、北侧,而在马路两侧的人行道上,安排敷设支管向沿线用户供水。对于街巷一般只安排一条配水管,尽可能布置在西侧或北侧。

4、 城市中心的排水有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雨水。一般排水系统分为合流和分流两种类型。合流制排水系统是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道内排除的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独立的管道排出。目前我县基本为合流制排水系统,按规划逐步改为分流制排水系统,排水管道一般应在靠近路边右的一侧,原与重力流,其它管道应让排水管道。

5、 煤气管道按管道埋设的位置划分为主干管和庭院管。煤气管道除过桥梁、河道等障碍物外,一般采用地下直埋的方式,煤气管道的埋设主要原则是:

①市政道路下的主干管理埋设在慢四道上。旧路则埋设在东南向,新建道路则埋设在西北向。

②在开发小区道路中,按小区的综合管线平衡图进行布置。

③庭院管管径较小的中、低管也可用同沟布设。

6、 供热管道一般埋设在人行道下,介于给水管道和通信管道之间,其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三、地下管线的敷设施工监理

由于地下管线涉及电力、电信、给水、煤气、工业等管线,很难协调各主管单位的关系。需要主动与管线主管部门以及施工单位联系。经常到工地了解开挖施工进度,在买土前确定管线的材料,量取管线的埋深,采集管线点的原始数据。未能及时施测的直埋沉底急须覆土的管线则应采取固定地物或邻近控制点采用距离交会法准确栓注点位。

四、管线成果资料质量监理

地下管线成果资料应以《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范》的规定为依据进行质量监督,主要采用管线点定位精度、管线点测量精度、管线图测绘精度三项精度指标来衡量。

五、专业管线敷设与验收

各种新敷设的管线必须与旧管线相引接,实际上,他们通过从已埋在地下的封头、三通点、预埋管道等地方发展开来。实地测量坐标时,管线点的测量精度比管线普查点与普查点位精度高,新测管线接旧管的接头管线点与普查坐标在偏差较大时,须进行误差改正,采用竣工验收的坐标拒贷管线点的普查坐标。

地下管线管理篇7

关键词:地下管线;管线探测;管线点;数据库

1概述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因地下管线管理不到位出现的事故时有发生,为全面查清城市地下管线的空间分布和属性情况[1],国发〔2014〕27号文件中已经明确指出,全面启动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库系统,实现地下管线的综合管理与规划。本文以重庆合川区天然气管线的普查为例,介绍管线探测的原理与方法,管线数据库的建立过程,说明地下管线探测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2地下管线探测的方法和原理

地下管线探测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探测地下管线与其周围介质明显的地球物理性差异而判断出地下管线的位置。可选择的探测方法包括:电磁法、电磁波法、直流电法、地震波法等。其中电磁法是管线探测工程中最常用和精度较高的方法,电磁法原理是将一交变电磁信号施加于地下的金属管线,金属管线与大地之间构成回路,由于金属管线的集流效应而产生一个交变线电流,用仪器在地面检测这个线电流产生的交变电磁信号,从而确定地下管线的空间位置。对于非金属管道和疑难问题的探测则采用电磁波法。

3工程实例

近年来,重庆合川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全面飞跃,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天然气管线,对于城市建设和日常管理的重要性亦愈来愈凸现出来。为了全面查明重庆合川天燃气管线空间分布和属性情况,建立具有权威性、现势性的管线数据库,将管线信息以数字的形式进行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查询、输出、更新,建立公共数据交换服务平台,实现天燃气管线数据的动态管理,对整个辖区内的天燃气管线进行了探测。

3.1探测方法和仪器的选择

通过现场踏勘,测区内天燃气管线敷设的管材为钢管和PE管两种。对明显的地下管线的管线点位置采用实地开井量测的方法,管径采用毫米为单位,同时实地确认附属物编号及所在道路名称。对隐蔽地下管线探查,根据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地球物理条件来探查。考虑到天燃气管线是导电性能良好的钢管,采用电磁法探查,PE管线主要由甲方派人到现场指认来确定管线位置。探测仪器选择的是日本富士(地探)生产的PL-960型金属管线探测仪和英国雷迪公司生产的RD8000型管线探测仪。其中PL-960型仪器的定位精度为1.2m±2cm,深度精度为1.2m±5%;RD8000采用电磁法探测地下管线具有准确性高、速度快、操作简单的特点。

3.2天然气管线地下的探查

天然气管线地下探查内容包括管线平面位置、材质、管径、埋深、附属物名称、附属物编号、道路名称等。

3.2.1管线点平面位置测定

管线点平面位置的测定是对地下管线进行搜索,精确测定地下管线在地面投影的位置。为了保证不漏测管线,在地下管线未知区域,采用被动源法进行网格状扫描搜索,用以查找浅埋的金属管道;对深埋管线采用主动源法搜索,利用主动源法进行搜索时,采用了平行搜索法和圆形搜索法。采用扫描搜索的方法确定管线的条数和大致位置,然后进行管线的追踪探查。采用现况调绘、实地调查及搜索等方法,判断出管线大致位置和走向的基础上,利用管线探测仪发射机在已知点位上施加信号,用接收机追踪探查,以确定管线特征点的位置,最终精确测定管线的平面位置。

3.2.2管线点埋深测定

利用管线探测仪确定管线埋深,采用百分比法,即利用垂直管线走向剖面测得的管线磁场异常曲线峰值两侧某一百分比值处两点之间的距离与管线埋深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地下管线埋深的方法。测定时,用极大值法定位,保持接收机的垂直状态,沿垂直管线方向向两侧移动,直到幅值降为定位点处,量测两点之间的距离即为地下管线的中心埋深。

3.2.3管线点设置

管线特征点按其在地面投影的实际位置定点;当管线弯曲时,至少在圆弧起讫点和中点上设置管线点,当圆弧较大时,适当增设了管线点,保证了准确表述管线的弯曲特征;当管线立体交叉,出现相交矛盾时,在管线交叉点附近加密了管线点,保证了管线空间相互位置的正确;同时管线点间距基本控制在75m内,建筑物压盖管线致使人员不能通行或过江管线除外。

3.2.4管线点编号和标志

管线点编号方法:对管线特征点(包括拐点、弯头、三通、变径点等)及管线附属设施(各种阀井、调压箱等)的外业编号采用探测台组号+“TR”+管线点自然顺序号表示。实地标注方法:经探查精确定位后的管线特征点及附属设施,在实地用红油漆做“”字标记。点号和点位易于丢失时,采用刻“+”字标记,无法刻“+”字做标记的地方用铁钉或木桩做标记,并在附近明显的地方标注其点号。无法做标记和点号的地方用栓点的方法标明方向和靶距。

3.3管线点测量及精度要求

3.3.1地下管线测量精度要求

对于平面测量中点位的位置误差Ms设定为±5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对于高程测量中点位的误差Mh设定为±3cm(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

3.3.2管线点测量

管线探测点的坐标、高程测量,使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施测坐标,三角高程法同步施测测量高程。水平角和垂直角观测各半测回,用跟踪法一次读数测量距离。测距长度一般不超过150m,角度读至1″,距离读至cm,仪器高、觇标高量至mm。仪器对中偏差不应大于2mm。按管线探测组实地编号记录探测点点号,并与外业草图、探测记录本点号一致。各相临测站应测量重合点检查,每站检查点一般少于2点。重合点坐标差计算的点位误差:平面中误差±5cm;高程中误差±3cm。

3.4数据建库

重庆合川天燃气管线探测工程共探测管线点19155个,探测天然气管线总长度为138.047公里,其中PE管线探测13.772公里,PE管线测量及带状地形图测绘110.785公里,钢制管线探测13.490公里,钢制管线带状地形图测绘(60米带宽)86.923公里。为了方便对探测的数据进行管理和查询,需要建立管线探测信息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过程如下:3.4.1基础资料整理工程中基础资料的种类、检查方法及纠正措施如下表1。3.4.2数据库结构的制作根据《重庆燃气集团城市燃气管线勘测数据成果技术要求》;对数据库结构的要求,制作的原型数据库见表2。3.4.3数据录入在VisualFoxpro6.0软件中,将外业探查获取的管线属性数据手工录入到物探数据库中,并进行100%校对检查,无误后形成管线探查属性数据库;在VisualFoxpro6.0软件中,将外业测量采集的管线空间属性数据转换到测量数据库中,手工录入外业点号,并进行100%校对检查,无误后利用控制数据库计算形成管线空间属性数据库。3.4.4数据转换利用《GDInfo管线数据处理系统》把探查属性数据库和管线空间属性数据库转换成符合《重庆燃气集团城市燃气管线勘测数据成果技术要求》的EXCELXLS格式的点表、线表格式,具体部分结构分别见表3,表4。

3.5管线成果表

地下管线成果表在管线成果数据库检查无误后,以管线成果数据库为依据转换为EXCELXLS格式的成果表。地下管线成果表内容包括:图幅编号、物探点号、连接点号、特征点、附属物名称、平面坐标、高程、埋深、井深、管径或断面尺寸、材质、压力、调压箱编号、埋设方式、道路名称、备注。生成的地下管线数据库可以方便用户进行查询使用。

4结论

管线探测技术在日益发展的城市建设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建立,对于动态监测地下管线,促进城市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方便的数据查询平台。随着地下工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建设越来越重要。结合测量手段、不同品牌的管线探测仪、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地下管线探测的综合应用方面,需要人们不断的总结和改进,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栋,李磊,陈光荣.管线探测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00(24).

[2]刘沉香.CORS-RTK在地下管线测量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13,00(4):97-98.

[3]张正禄,司少先,李学军,张昆等.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网信息系统[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7:11-15.

[4]赵玉来.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的管理分析[J].工程与建设,2012,26(4):568-570.

[5]杨玉忠、刘正财.网络-RTK技术在管线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6):76-78.

地下管线管理篇8

[摘 要]本文针对系统内档案信息的动态更新,创新性提出了“四轴一体”的理念。从“基础数据轴”“信息更新轴”“技术操作轴”“历史时分轴”四个维度,阐释了城市地下管线数据的管理,以期改进现有的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持续实现数据验证更新和系统优化,以建立规范收集、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档案信息管理体系,提高我国整个城市地下工程及其档案管理的水平,更好地为档案利用者服务,为智慧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关键词]城市建设;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四轴一体”理念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0.114

[中图分类号]G271;TU9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2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正深入发展,城市地下管线档案日益重要,我国各个城市亟待建立一套完整、准确的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其进行统一的、综合的、系统的、动态的科学管理。

1 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探索“智慧型城市”的建设,而准确、实时、动态的地下管线信息,可为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辅助决策依据,这既能提高地下管线的管理水平,也为智慧城市地下生命线的安全运转提供了保障。

目前,对于不同数据并没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没有大量数据动态更新的具体思路或方案。动态更新存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规划建设地下管线的城市,由于技术手段不成熟,虽开展了地下管线普查,但未建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仅形成了纸质文档资料;第二阶段是进行了地下管线普查,也建立了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但未建立起长效的动态管理机制;第三阶段开展了地下管线普查与建立了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也建立起了动态管理机制。就第三种类型而言,动态管理机制也是多种多样的,各有自身的特色和局限(无不同数据的差异化处理)。且多数城市没有采用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工作人员面对巨大的工作量,压力增大,数据的准确性更加难以保证。

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解决了当前地下管线档案分散、更新不及时的迫切问题,可以实现档案集中统一的管理。各单位地下管线信息统一纳入到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确保了地下管线信息资源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收集和汇总,然后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向城建档案馆移交地下管线资料,再进行数字化处理、平台利用等,变分散保管为集中统筹管理。由于地下管线档案所具有的特殊性,导致系统内档案信息如何更新才能确保数据的完整、准确、可靠成为关键。“四轴一体”理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建档案馆中地下管线档案信息更新滞后、由信息完整性和时效性低滋生的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对弥补管理体制的缺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广大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地下管线档案信息,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

2 “四轴一体”的理念

“四轴一体”理念的提出,以不同数据的不同利用途径的不同处理为分类依据,如图1所示。四轴分别为,基础数据轴:根据待更新的管线位置与状况,从正式管线数据库中提取出基础数据,并以一定的标准作为轴线进行整理;信息更新轴:将收集上交的待更新的零散管线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技术操作轴:在此轴上将基础数据轴和信息更新轴进行对比,形成唯一一条带有操作标志的新型数据并返回至基础数据轴的管线数据存储位置;历史时分轴:将原始数据以纵向形式进行标记存储以便日后反查,防止更新导致原始数据丢失。

“一体”的含义是指:一是四个轴区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循环配合进行运作,共同完成数据的整个过程,其包括基础数据的提取、信息更新、技术操作、数据备份协同工作;二是各轴区管线数据一致,各个轴区是循环进行的,数据在不同轴区里流转,要避免出现数据的二义性问题。

3 “四轴一体”的应用

“四轴一体”理念应用到系统中,将对信息实现更好的管理。管线动态更新过程将基础数据和更新稻萁行相互对比,分四步分析详细的动态更新流程。

第一步,基础数据轴区和信息更新轴区进行该部分的数据处理,即根据待更新的管线位置与状况,从正式管线数据库中提取出基础数据,以一定的标准进行整理;将收集上交的待更新的零散管线数据进行存储。

第二步,将上述处理好的数据录入技术操作轴区,核查基础数据轴区中数据是否需要新增、更新、删除或者不变,自动合成新型数据。录入技术操作轴区后的思路如下:①管线最新数据入区时,开始识别更新域内所有管线的图层信息,然后依据管线类型进行顺序更新,并获取每条管线信息具备的要素,包括更新时间、全球唯一标志码等关键指标;②在数据库内进行空间检索,分析当前要素和原区域要素内容一致性的问题;③如果不一致,说明出现要素新增内容,将新型数据信息进行保存,然后将新旧要素对比融合为一条数据暂存于该轴区;④循环识别图层文件内其他要素,直至结束。

第三步,数据回归。将暂存于技术操作轴区的唯一一条带有操作标志和更新属性的新型数据,返回至基础数据轴区的被抽取数据的位置,出现新的正式数据库信息。

第四步,分析基础数据中删除部分的处置方法。思路如下:①在技术操作轴区要素对比融合为一条数据时必会有一些内容消失,在删除这些数据前,首先将该要素内容写入历史时分轴区中,并以纵向形式进行标记存储,以便将来的历史数据回溯,然后在技术操作轴区中自动消化该要素; ②依次取更新区域内数据库中的其他要素信息,直至结束。

综合起来,即基础数据轴作基础层次打底信息更新轴以单拎引入技术操作轴作对比支撑并暂存正式实时数据历史时分轴作保留机制回馈正式实时数据返回基础数据轴进行信息后期查询利用。

“四轴一体”理念在对更新数据处理的同时,完成了全部数据在时间节点上的归位,并对不同的数据进行了差异化处理,使数据组织结构更清晰,数据处理更规范、高效。“四轴一体”的构建可以实现传统手工处理方式,向现代化信息管理转型,以保证数据的实时更新、有效管理,避免重复收集数据信息;可为市政建设提供规划、设计、决策服务;可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支撑;提出城建档案馆信息系统数据动态循环、更新的新思路。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系统运行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成功与失败,特别是在后期地下管线的竣工测量中,所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只有数据真实、可靠、准确,才能使“四轴一体”更好的运行。

4 结 语

本文意在研究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的优化。笔者提出将“四轴一体”理念应用于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研究,这是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为城建档案馆的新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的新思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建立高水平、高质量的城市基础设施,是能满足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而推动地下管线系统的完善和健全则是城建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数据更新,对档案信息进行合理利用,才能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确保地下管线档案信息良性发展;只有确保了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更新,才能保证管线数据的准确、可靠,才能发挥城市地下管线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基础性保障作用,提升现代化城市的管理质量与治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迎存,叶海波.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建库与动态更新方法[J].科技传播,2012(15).

[2]唐华.对当前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反思[J].档案学通讯,2013(4).

[3]翟奎修,秦静,陶为翔.一种有效的地下管线动态循环更新方法[J].城建档案,2013(11).

地下管线管理篇9

【关键词】 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养护

城市地下管线是指位于城市道路地平线以下的公用管线,它包括:给水管、污水排水管道、雨水排水管道、热力管沟、煤气管、电力电缆管、通讯电缆管等。由于隐蔽工程质量低劣而发生故障,使整个工程设施陷于瘫痪状态是屡见不鲜的。

为了充分发挥地下管线的使用功能,避免互相干扰,尽量排除故障以后的互相影响,各种管线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这些都是在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基本内容。

1.检查、疏通管道,保持通水能力

经常检查管道的通水能力,可以及时发现淤积和堵塞情况,最简易的方法是在检查井内观测上游和下游的管段水位,其次是观测实际流速,计算后得知流量。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现水位过高,就可以初步判定管道淤塞的程度,进行这种检查,最好是定时观察水位的变化情况。检查时要做好观测记录,以便比较。

管道淤积是逐渐形成的,所以对管道的定时冲洗是很必要的,在管理和养护时要切合实际地定出疏通 (冲洗)周期。鉴于各管段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同,管段周期也不尽一致。

2.修理管道及附属构筑物

地下设施和附属构筑物的损坏,有的比较明显,例如,检查井盖歪斜、周围破损、路面下陷等。有的则不甚明显,需要实际察看,有的还不同程度的反映到地上构筑物表面,设施管理人员要善于观察这些损坏迹象,以便做出维修报告。

2.1 井类

包括检查井、雨水井、溢流井、跌水井、防潮井等,从几何俯视平面形状来看,有成圆形的,也有成矩形的。这些井,接近地面的部分常受到大气冷暖,气身荷载及有害气体的侵蚀,很容易遭到破坏。破坏的现象往往是井口歪斜,周围路面碎裂成小块状,这反映出井璧已遭破坏,承担不了外来压力 (水平力垂直力)应该立即维修。

井内的水泥沙浆粉面脱落也是常见到的破坏现象,需要实地察看,特别是水下部分更为重要。水下部分对于常年流水的管 (渠,道 (特别是污水,不易检查,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查看与水面接触部分是否有裂缝或脱块判断,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截住上游水流观察。

2.2 管道

管道损坏有断裂,局部破裂、错位、管回渗水等。此类损坏,见于地下,一般不易检查。美国曾把地下水道的检查和实验分四类。即烟雾实验、管子内部的闭路电视检查、摄影法检查、空气实验。其中烟雾实验被认为是比较实用的方法,现将该法简述如下。

烟雾实验不但可以检查新建管道,而对老管线、常年通水的管线也同样可以实行检查。烟雾实验是将烟雾“烛”或烟“弹”产生的烟雾,通过鼓风机送人管道和检查井内,如果检查井内或管道部分有裂缝等,则烟雾将从缝隙冒出,通过道路铺砌层或其他空地缝隙直接钻出地面,即可发现裂缝的大致位置。

烟“烛”或烟“弹”产生一种叫氯化锌的雾气,据说这种雾气不会站污建筑物、衣物之类,是一种被认为是无毒的气体,在实验时,首先将实验管段封闭,对于不允许中断流水的管段,将装有粗大的块石包卸入上游检查井进口和下游检查井出口部位,然后在上面放置沙包以封闭烟雾,这种方法,可以使流水通过块石包,不妨碍实验的进行。如果流水量很小或者没有水流,可以用气塞堵住管口。但是,在烟雾达到之前,施工人员不可将气塞充气,以避免管内空气的压力阻止烟雾到达管段两端。

实验时烟雾可以在检查口进行,检查井上口应该封住,尽量减少烟雾冒出。烟雾通过鼓风机引入 (发生烟的体积要控制在实验管段体积的5倍以下,当烟雾充满管道后,实验人员应仔细察看烟雾出现的位置,并把烟雾现象和位置用文字和草图记下,以便采取措施。

2.3 管道检漏

在及时发现漏水,修复漏水的同时还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检测措施,应及时发现暗漏和明漏的位置。可自建检漏队伍进行检漏;也可采取委托专业检漏单位定期检查为主,自检为辅的方式。

城市道路下的管道检漏,应以主动检漏法为主,被动检漏法为辅。埋地且附近无河道和下水道的输水管道,可以被动检漏法为主,主动检漏法为辅。城市道路下的管道检漏宜以音听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其中对阀门性能良好的居住区管网,可采用区域检漏法;单管进水的居住区可用区域装表法。在管网压力经常高于服务压力很多的局部地区。宜采用压力控制法。使该地区的管网最低压力降到等于或大于服务压力。

检漏周朝应符合下列规定:用音听法,宜每半年至二年检查一次;用区域检漏法宜一年半至二年半检查一次;对埋地管网,用被动检漏法的,宜半个月至三个月检查一次;当漏失率大于15%时,或对漏水较频繁的管道,宜用上述周期的下限。

检漏以自检为主的供水企业。可根据管网长度、检漏方法、检漏周期及定额,组织检漏队伍。

目前我国大城市已基本采用主动检漏法,地市级相当一部分改变为主动检漏法,但县市级大部分仍在采用被动检漏法。在检漏方法之中绝大部分都使用音听检漏法,或相关检漏法,有些水司也采用了漏水声自动监测法或分区检漏法,随着供水管网管理的规范和技术的进行,许多水司会逐步引进更为先进的检漏仪器和采用更为有效和快速的检漏法,这对快速降低漏失,控制漏耗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音听检漏法 音听检漏法分为阀栓听音和地面听音两种,前者用于查找漏水的线索和范围,简称漏点预定位;后者用于确定漏水点位置,简称漏点精确定位。

地下管线管理篇10

[关键词] 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档案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6. 074

[中图分类号] G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6- 0127- 02

1 前 言

城市地下管线档案指的是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地下管线的新建、扩建以及改建工程所形成的反映真实的地下管线在建设的实际过程与现状,并且保存具有价值的文字图表以及音频视频等多种载体的档案资料。科学完整与规范合理的地下管线档案,可以为城市的建设与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随着近年来的城市建设与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推进了地下管线的敷设与空中管线的入地等工程的开展,但是一些城市的地下管道档案的管理力度不足使得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档案可以查询,没有数据可以依照,导致地下管线的施工中反复开挖道路,常常破坏到地下管线,拉链式的马路现象也比较严重,给城市的地下工程建设与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与矛盾,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安全隐患,不仅使地下管线的建设成本增加,还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因此,加强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

2 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

2.1 没有实行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的统一集中管理

由于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所涉及到的部门比较多,因此就会出现多方面多头目管理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的现象,使得地下管线档案有的被城建档案的管理部门所保管,有的被规划档案部门所保管,有的被测绘档案部门所保管,有的被管线建设部门所保管,这就使得档案东一点西一点,在使用到的时候往往要到处找才能找齐所需要的档案。

2.2 反复建设,造成严重的浪费

随着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城市的地下管线也在不断的扩大与延伸,因此城市地下管线的构造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种类也越来越多,有一部分城市的管线部门为了查清地下管线而重资投入,运用一样的核心技术,即GIS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行多头开发与研制,使得同一个项目进行了反复的投资,造成严重的浪费,并且没有显著的查实效果。

2.3 管理不严格,城市地下管线的事故时有发生

受到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的影响,城市的面积在发展中不断地扩大,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水平无法跟上城市的发展水平,一些专门为了收藏与保管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的单位与部门,其收集与保管的地下管线档案却是少之又少,并且对这些档案的管理不严格,使得地下管线档案档案不准、无档可查,这就使得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档案的参照,不了解地下管线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盲目的施工,造成有挖断地下管线的现象常常发生,使得地下管线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经济的损失,并且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 解决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城市的地下管线作为城市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一旦出现了问题,就很有可能会造成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瘫痪,特别是对于城市地下管线的档案管理问题,如果管理不到位,就会使得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与运行的过程中发生不可预计的隐患,同时城市地下管线的档案信息是一项专业化、系统化与信息化的工程,对于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使得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更加有保障。因此,制定相关的管理对策刻不容缓,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管理中一个新的课题,对城市地下管线的档案信息化,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3.1 落实领导机构与管理机构

要想使地下管线的信息化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就必须按照我国制定的与城市规划、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管理的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我国现阶段有许多大中型城市与沿海相对发达的城市都不断地开展地下管线的探测工作与管理工作,一些城市为了方便工作的开展与协调,成立城市地下管线的领导小组,建立起负责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的管理机构。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的管理如果没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领导部门进行组织与管理,是很难把这项工作做好的,因此,可以在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中设立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工作处,当作是规划行政部门的直属独立单位,编制组织与规划城市的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实习报告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工程的用地审批与工程建设报建审批,同时对城市地下管线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与信息化管理。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的相关部门要有特定的业务可以对全市的地下管线规划区的管理负责任,并且要对城市的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行定期的检查与时刻的监督,城市地下管线的档案信息要按照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进行管理,加强对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的收集、保管、编制与利用,强化规划部门与建设部门以及档案信息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大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得城市地下管线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有序的进行。

3.2 建立健全地下管线管理法规

城市地下管线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巨大并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所涉及的部门很多,因此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就很难统一协调,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法规,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进行统一协调管理,要从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的报建开始,从“龙头”抓起,控制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龙尾”,给予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法律支持,把地下管线的管理以及地下管线的档案管理真正纳入到法制管理的轨道中,从而加强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控制力。

3.3 加强人才培养与物力经费的管理

由于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是一项具有特殊性与专业技术的工作,同时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要想使城市的地下管线工作更加稳定有效的进行,保证城市的稳定与安全,就必须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力度与重视程度,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与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人才迫在眉睫,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技术与设备支撑的同时还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撑,因此,相关的地下管线管理政府必须加大投入,保证资金到位,才能使城市的地下管线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

3.4 对各个项目进行严格的把关

对于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必须严格把关,主要有:①地下管线的报建:必须要有规定的工作人员进行巡视,如果有不按照规定报建的情况,就必须要执法检查;把好地下管线报建关。一定要组织人员巡视,发现未按规定报建的,要进行执法检查。②签订协议责任书:在申请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时候,要同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相关机构签订工程档案责任书,仔细阅读责任书的相关条款与协议,并且及时进行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保证城市地下管线档案具有准确性与完整性。③竣工测量:在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竣工覆土之前,建设部门要委托专业的测量单位对工程进行测量,从而形成准确完整的竣工数据与管线图,满足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数据库的规定与建立起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因此,竣工测量是整个城市地下管线中最重要的核心关键。④竣工的验收备案:对于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中如果没有经过竣工的验收备案,就不能将工程投入使用。⑤移交:建设部门与城市地下管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的测量部门要及时向所在的城区专业档案部门移交相关的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的相关资料与工程图,通过电子信息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模式把档案以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形式同时上交,保证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3.5 建立完善的地下管线档案管理责任追究机制

城市的地下管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存与发展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城市化水平越高,对城市地下管线的要求与依赖性就越高,因此,加强对城市地下管线的档案信息管理是城市进行防灾减灾与应急的重要条件,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城市数字化的重要组成因素,因此,要加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以及管线工程的测量单位、档案管理单位的法律责任意识,完善责任追究机制,让相关的城市地下管线建设与档案管理单位能够更加严格谨慎的进行工作,充分发挥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4 结束语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发展的大动脉与生命线,担负着城市能源输送、传递信息、减灾排涝以及排弃废弃物等责任,而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单位是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的指明灯,因此,对于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保证城市地下管线安全运行与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体现。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冬梅.浅谈影响地下管线探测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国地名,2011,2(6):236-569.

[2]李文华,胡波,侯娟.以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为突破口 全面推动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J].城建档案,2010,6(8):156-648.

[3]孙佳丽.如何加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J]. 黑龙江档案,2010,6(5):48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