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分析十篇

时间:2023-10-08 17:42:13

中国劳动力分析

中国劳动力分析篇1

    一、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实证分析

    (一)关于劳动力的流向

    首先分析全国范围内省际之间劳动力的流动问题。根据现有的资料,从迁移和暂时居住两个方面分析劳动力在省际之间流动.从劳动力迁移状况看,近年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大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负值;而东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小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正值。2000年,东部净迁入人数比西部和中部分别高40.2倍和5.2倍,东部地区除福建、山东、广西三省其余9省的净迁入人数全部为正值,西部地区除西藏、陕西、新疆外其余7省的净迁入人数都是负值,中部9省有7省的净迁入人数为负值。从劳动力暂时居住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外出务工经商人口远大于省际迁移人口,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数要少得多。2000年全国外出务工、经商、服务、当保姆的暂住人口为3786.3万人,其中72.9%集中在东部地区,仅广东省就有1241.1万人,占暂时居住人口总数的32.8%。西部占12.57%,中部占14.54%。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及人口由西向东流动是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及人口流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出现向东部流动的倾向,最主要是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与此相适应,三大地带的劳动者的报酬出现了较大差距。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省区市之间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差距不大,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力的有计划配置,从而使劳动力的流动非常缓慢,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不明显,即便在某个特定阶段出现了劳动力流动的某种倾向性,譬如六十年代出现劳动力由沿海向内地流动,那也是政府行为的产物,而非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了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方针,东部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社会等有利条件,迅速推动其经济向前发展,从而使东部与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劳动者收入上的差距随之逐步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劳动力的计划配置制度被打破,严格的户籍管理逐步松动。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一部分劳动者开始由收入低的地方流向收入高的地方,这是一种利益驱动性流动。因为东部的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有些地区的差距高达一倍以上。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地也存在差距,但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大。正是这种较大的收入差距诱导劳动者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动。根据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今后劳动力的流动仍将存在强化的趋势。

    其次,讨论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的汇总数据推算,1985年7月1日到1990年6月30日,全国跨市、镇、县的迁移人口共有3384万,比1987年调查的迁移数量上升约三分之一。其中,迁入城市2088.4万人,占61.7%。由城市迁出628.9万人,占18.6%。迁入迁出相抵,城市净迁入1459.5万人;迁入集镇679.5万人,占20.1%;由集镇迁出637万人,占18.8%。集镇净迁入42.5万人;迁入农村616.1万人,占18.2%。由农村迁出2118.1万人,占62.6%。农村净迁出1502万人。城市和集镇净迁入1500万人(《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3,第434页)。这表明,我国劳动力流动呈加速的态势,其主要流向是由农村迁入城镇。从暂住人口的城乡分布看,按照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1990年10月1日在外县市区的人口有3323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的2041万人,占61.4%;居住在集镇的333万人,占10%;居住在县的949万人,占28.6%。全部在外县市区的人口中,农村在外县市区的人口1986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和集镇的1195万人,占60.2%;居住在县的791万人,占39.8%(《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第213页)。可见,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同样是城镇。

    农村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向城镇流动,原因可以列出很多,诸如追求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寻找个人发展的机会,为了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等等。然而就大多数人而言,最基本的动因仍然是经济利益。由于劳动者从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所以,只要城镇的发展水平高于农村,只要城镇居民的收入高于农民的收入,在国家对城乡劳动力流动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就不可避免。城乡发展的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愿望就越强烈。在计划经济时期,虽然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但国家为了控制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采取严格的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结果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的数量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时扩大有时缩小。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例曾下降到2以下,其他多数年份保持在2以上,最高达到2.86。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势必强化农村人口进城愿望,与此同时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得到改革,农村人口进城比计划经济时期容易多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进入城镇。他们中有条件的将户口迁入城镇,另外一部分则举家暂住在城镇,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地在城乡之间流动。

    (二)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

    按照劳动力迁移成本收益分析理论,可以推论,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对于那些具有迁移愿望的劳动者来说,收益较高的群体应当是最有可能迁移的群体。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00年的专题调查,1992年以来,由于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人才外流的数量明显增加。1980—1985年六年间,宁夏共迁出260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早年来自国内东中部地区支援边疆和民族地区的人员;1992—1999年八年间,则迁出7000多人。在这7000多人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者占80%,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占67%。

    关于不同学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的工资抽样调查统计资料分析。这次工资抽样调查的范围是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各种类型的职工,调查人数共80万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城镇职工的学历层次高低与其收入水平高低成正相关关系:学历层次低,其工资就低;学历层次高,其工资就高。收益的高低制约劳动力的迁移,劳动者的素质则直接影响其收益。由于高学历的劳动者可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所以在迁移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具有高学历的劳动者进行迁移将比低学历劳动者更有利。高学历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迁移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低学历的劳动者迁移很可能得不偿失。这就是高学历劳动者更具有流动性的主要原因。

    (三)不同地区对劳动力流动的态度

中国劳动力分析篇2

工资上升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是否真的就丧失了呢?人工成本增加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看人工成本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关系。如果人工成本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那对于企业来说,竞争力就会下降;相反,如果人工成本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则企业的竞争力就会增强。要真正确切地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存在劳动力比较优势,就要测量这一地区的单位产值劳动成本。我们引入两个概念来解释这个问题,绝对劳动力成本和相对劳动力成本。绝对劳动力成本,是支付每个劳动者的工资的绝对额;相对劳动力成本,也称为单位产值劳动成本,是单位产品的工资含量,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值工资额=工资总额÷制造业增加值

=(工资总额/劳动人员)÷(制造业增加值/劳动人员)

=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

由于中国在世界市场具有出口竞争力的企业和由于廉价劳动力吸引外资最多的领域是制造业,所以重点以制造业为例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依然存在,并能保持较长时间

(一)制造业的绝对劳动成本在逐年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绝对劳动成本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制造业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597元上升到2005年的20626元,提高了34.55倍。平均工资是逐年上涨的,增长速度最快的1993、1994年增长幅度达到27.06%和27.927%,1999年以后,工资增长开始保持比较稳定的两位数增长率。到2005年,工资又出现了22.23%的高增长率。

中国制造业的绝对劳动成本即工人工资的上升,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中国的GDP长期保持在10%左右,社会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物价水平的上涨,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人员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我国经济过热导致劳动力成本增加,而工业劳动力成本是与农业生产收入相联系的。大量农村富余的廉价劳动力涌入城市,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之间巨大的收入差异,使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中,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低成本优势,特别是在制造业方面,劳动力成本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现在,农村的城镇化、城市化以及国家对农业发展的保护、刺激措施,使得务农收入提高,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劳动成本相应有所增加。这也与农业结构调整有关,农业逐步向生产质量高、有利于出口的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农民收入相应增加。中国劳动力工资的增长现象也符合要素禀赋理论中的要素价格均等定理,即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与绝对收入。全球劳动力套利方兴未艾,在推动生产由高成本转向低成本劳动力群体的跨境迁移活动中,中国多年来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定理,中国劳动力工资必然出现增长。

(二)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上升,按高的生产力增长足以抵消工资水平上升带来的不利

要考察人工成本增加的影响,关键要看人工成本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关系。从表1中可以发现,自1985年以来,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是逐年提高的,由1985年的8634.74元/人增长到2003年的94863.57元/人,增长了10.98倍。除了1990年由于的原因劳动生产率没有出现明显增长外,1991~2003年都有非常好的表现,特别是1998年,达到了45.75%的增长率,其他年份的增长速度都稳定在10%~20%这个区间。

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和工资的增长率进行比较,可以1995年为界将工资的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的关系划分为两个阶段。1995年以前,工资增长率都是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的,而且超过的幅度比较大。自1996年,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开始高于工资增长率。当然这个超出的幅度在逐年减小。所以可以判定,在1995年之前,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跟不上工资的增长速度,所以,此时的工资增长会减少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减少对外资的吸引力。但1995年以后,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大于工资的增长速度,企业单位产值的劳动力成本不升反降,这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三)相对劳动成本呈现下降趋势,不仅远远低于工业化强国,也比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仍然非常明显

为了将中国制造业的劳动成本和其他国家的相比较,我们必须将两国货币的价值比加以考虑。考察单位产值劳动成本的汇率折算值,可以发现中国制造业每创造一单位产值平均需要劳动成本0.17。在1989~1997年间,单位产值劳动力成本呈现上升趋势,由1989年的0.17上升到1994年的0.22。此后,单位产值劳动力成本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1998年降到平均水平以下,自2002年来,都保持在0.13,在2005年只有0.11。

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单位产值劳动成本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德国、韩国的劳动成本达到0.66、0.62,是中国的5倍左右。美国的劳动成本是0.4,日本是0.45,约是中国的4倍;而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也达到0.36、0.39、0.33,约为中国的3倍;泰国0.23,约为中国的2倍;只有印度和中国相当,为0.15。由此可以证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仅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也比亚洲发展中国家低。

二、过于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存在的问题

虽然廉价劳动力是我国制造业目前最大的竞争优势,但是,过度依赖这个优势,已经给经济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首先,使得贸易环境越来越恶劣,中国成为世界上受各国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巨大的贸易顺差使世界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巨大的压力,造成国民福利外流。

其次,从长期看,低劳动力成本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同时劳动者所得低,必然导致整个社会收入结构不合理,进而导致市场和生产结构的扭曲和畸形化,使社会生产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分配。

再次,企业过度依赖廉价的劳动力赚取利润,可能失去加大科研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技术含量的动力,中国经济也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以,企业应该从学习和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使质量与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论

应该看到,低劳动成本依然会在很长时间里给中国带来劳动力比较优势,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从长期看,低劳动力成本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怎样使经济摆脱对廉价劳动力的依靠需要政府有所作为。

第一,加大教育的投资。中国目前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关键在于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廉价劳动力群体。为了使中国的劳动力能够支撑起下一个阶段的工业发展,仅基础教育不够,需要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投入,增加熟练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第二,工资的增加不会影响劳动力成本的关键在于劳动生产率的增加。但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可能有太大的提高,工资的增加会增加企业成本,这些行业又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一旦大规模转移,将给国家带来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知道,跨国公司在决定建厂地点时通常要全面审视,对比人工成本、劳动生产率、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素质、科研开发水平等因素,劳动力价格并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因此,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给吸引外资带来的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面进行弥补,这也是改善中国投资环境的一个契机。

中国劳动力分析篇3

关键词:“推拉理论”;城镇化;劳动力流动;新态势;“五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2-0081-04

在我国实现高度城镇化之前,农村劳动力流动将始终会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同时也将会引起学术界的长期关注。从现有的理论模型来看,学者们先后提出了“二元经济理论”“供需理论”“同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多种分析模型,但最具有影响力和解释力的还是“推拉理论”。然而,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特别是最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回流和就地转移现象的出现对传统的推拉理论提出了挑战。更为重要的是,推拉理论对于人口迁移过程的简单化设定使其与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城镇化的复杂过程严重不符。本文在修正推拉模型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一个“五力模型”,进而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城镇化的过程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形成有益的补充。

一、“推拉理论”及其在当前中国面临的挑战

推拉理论是解释人口流动和城镇化现象的经典理论。该理论把人口迁移现象看作是由一系列“力”引起的,其中一部分是人口流出地的“推力”,另外一部分是人口流入地的“拉力”。产生推力的因素主要有收入水平低、劳动力过剩、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等,产生拉力的主要因素是优越的经济条件、较好的生活水平、较高的工资收入、良好的文化氛围等。推拉模型引入我国后,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有不少学者用该理论来分析中国的人口迁移和农民工流动问题。譬如,陈吉元和胡必亮结合国情构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拉模式;[1]陈晓云利用推拉理论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使用对数回归模型对1996-2006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2]金沙在对推拉模型进行扩展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决策问题;[3]吕惠琴、李锦雯运用推拉模型建立了反推拉模型,并用反推拉模型来解释珠三角地区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现象,[4]等等。

从适用性来看,我们认为,该模型只能解释改革开放之后大约30年这个时间段内我国发生的大规模农民工流动现象,而对于最近几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新态势却不具有解释力。另外,从传统推拉模型的推力和拉力指标来看,也均与当下中国的现状不相符合。

1.推拉模型的前提基础日渐弱化。推拉模型是建立在人口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的基础上的,而我国农村劳动力近年来的流动趋势却恰恰与此相反。国家统计局在其官方网站上的《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以省域为空间界线,从2008年开始,到省外务工的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比例逐年下降,由开始的533%下滑到2010年的503%;2011年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到省外务工的农民工占比仅为471%。与此同时,在省内就业的农民工占比却呈现逐年稳步上升的态势。这表明,2010年之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开始发生逆转,在省内就地转移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并将长期持续下去。所以,传统推拉理论的前提基础正在逐渐弱化,学术界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关注点也将从“外流”变为“回流”,推拉模型在中国将越来越缺乏解释力。

2.现实中既有推力和拉力,也有引力和斥力。根据西方学者对推拉模型中推力和拉力的界定,我们认为,在当下中国推力和拉力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但若结合国情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流出地推力、流出地拉力、流入地推力和流入地拉力这四种力量中只有流出地推力和流入地拉力尚且适用,而流出地拉力和流入地推力这两种力量已经日渐式微,正在被新的力量所代替。

一是流出地的拉力逐渐让位于引力。在传统的推拉理论中,流出地的拉力主要指的是由亲情和乡情所衍化的一系列牵绊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因素。这些因素在今天当然也是存在的,只不过与越来越大的引力相比已经开始退化为次要因素。那么,流出地的引力从何而来呢?这其实是“三农”政策和城镇化战略实施效果长期累积的结果。自朱F基提出要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以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与“三农”有关。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惠农措施和社会保障政策,如取消农业税、免费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等,使得农村劳动力的隐利大大提高。而由于户籍制度所限,农村劳动力不返乡就无法享受到足够多的优惠政策,所以家乡的引力越来越大。

二是流入地的斥力明显取代了推力。在西方国家,虽然也存在一些“排外”现象,但主要针对的是外国移民和有色人种。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的自由迁移通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推拉理论的创建者及其追随者们在分析流入地推力的时候考虑的主要是一些客观因素。反观中国,“城里人” “农村人”等身份标签格外显眼,不管是普通市民还是地方政府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二元对立式的身份划分。所以,我国人口流入地的“推力”因素大都属于主观因素,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把这些因素称为斥力因素更加恰当。并且,这些主观性斥力因素以及由主观性斥力因素而衍生出来的客观性斥力因素在当今中国显然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力量。

3.流出地推力减小的同时引力却在增强。导致流出地推力和引力出现这种变化的关键变量有两个:城镇化水平和工资水平。从城镇化水平来看,劳动力流出地作为相对落后地区虽仍然远远不及发达地区,但其城镇化步伐却非常快。2014年3月国务院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显示,我国的城市数量从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2013年的658个,建制镇总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5]显然,在此过程中,城镇总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展不仅催生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为农业人口的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从工资水平来看,劳动力流出地的工资性收入正在迅速提高并紧追发达地区。一方面,作为劳动力流出地的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大规模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社会福利效应显著。另一方面,中共十提出了5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级政府又先后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由此,可以乐观地推断,今后几年落后地区的收入水平还将继续提高。

4.流入地的拉力依然存在,但斥力却异常强大。流入地的斥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的“挤出”、政府的“驱赶”和社会的“排斥”三个方面。

市场方面,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发达地区的物价、房价等不断上升,高昂的生活成本让外来劳动者不堪重负。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174787元,仅为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304661元)的574%,他们要想由农民工身份转变成为市民身份一辈子至少要花130万元,其中还不包括购房买车等额外成本负担。[6]

政府方面,为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降低社会管理难度,照顾当地居民,许多大城市都千方百计地为外来劳动者设置种种障碍,最为常见的是推行“积分落户”制度。这种被各大城市纷纷推崇的有选择地吸收外来人口的做法把许多低学历、低素质的农民工拒绝在城市的大门之外。政府的初衷无可厚非,但却严重背离了现实需求,因为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只依靠那些高素质、高学历或有专业技能的人来维持运转。但尽管如此,许多大城市仍然在不停地探索各种让农民工“自愿”离开的办法。

社会方面,流入地的“原著民”越来越难以保持克制和理性,“妖魔化”外来务工人员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说在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时期发达地区的当地人对外来务工人员还能够容忍的话,那么在如今许多大城市交通严重拥堵、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医院空间配置不合理、城市人口失业率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当地人往往会把自己放在与外来人口对立的位置上去。城市的社会排斥使得外来劳动者即使成功落户了也要面临长期的认同危机和身份危机。

二、“五力模型”的构建

前面已经提到,现实中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不仅有推力因素、拉力因素还有引力因素和斥力因素,不过单单从这四类因素出发显然还不能把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分析透彻。譬如,为什么在同等条件下有的人被迫回流,而有的人却能够在发达地区的大城市顺利落户?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引入一个变量,即农村劳动力的个人能力因素。因为,当农村劳动力的学历、专业技能水平能够满足流入地设置的条件或者能够通过购房落户的情况下,流入地的斥力是起不到作用的。所以,归结起来,决定农村劳动力流向的因素主要有五大类:流出地的推力、流入地的拉力、流出地的引力、流入地的斥力和农村劳动力的个人能力。具体来讲:

流出地的推力因素主要包括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缺少发展机会、物质基础匮乏等。我国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很大,因此许多研究者都把该因素看作是促使农村劳动力进城的根本动力。[7]而从社会流动的角度来讲,农村劳动力普遍具有强烈的向上流动的渴望,但由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只能到大城市中去寻找机会。此外,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物质消费需求在农村难以得到满足也是他们不愿意呆在家乡的重要原因。

流入地的拉力因素与流出地的推力因素实际上是互相对应的。根据比较优势原理,那些城市具备但农村不具备的条件其实大都对农村人充满诱惑,而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决策其实也是建立在城乡比较的基础之上的。这些拉力因素主要包括较高的收入预期、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的物质条件、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较大的交际范围等。

流出地的引力因素主要包括越来越高的收入水平、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发达地区趋同的生活环境、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毫无疑问,与外出务工的根本动力一致,家乡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是吸引农村劳动力返乡的最重要因素。也有研究表明,就地转移的近土性和兼业性是农村劳动力回流的重要原因。[8]另外,家乡熟悉的文化环境带来的人际交往中的安全感、平等感、归属感也促使农村外出劳动力倾向于选择回乡发展。[9]

流入地的斥力因素主要包括高昂的生活成本、制度和政策限制、身份歧视等,前文已有阐释,此处不再赘述。

个人能力因素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专业技能水平等,集中表现为人力资本存量。作为经过资本投资形成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和技能,人力资本存量越大就意味着劳动者的素质越高,融入城市的可能性越大。除此之外,我们认为家庭经济实力和社会资本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个人能力的一部分,因为不少有钱的农村家庭通过买房迁入城市和有关系的农村家庭为子女在城市谋求到好工作显然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前面的分析,不妨假设:流出地的推力和引力分别为P1和P2,流入地的拉力和斥力分别为P3和P4,农村劳动力的个人能力为P5,那么,根据自身收益最大化原则,农村劳动力是否流动以及向何地流动的决策应该是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合力的结果。因此,农村劳动力的一般决策函数为:

三、基于“五力模型”的城镇化过程推演

根据西方传统的推拉理论,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过程基本上可以等同于城镇化的过程,然而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显然否定了这一结论。据此,有研究者指出,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迁移过程要分两个阶段来完成:第一个阶段是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去并找到就业机会;第二个阶段是只有部分所谓成功者才能定居城市,而大部分人只能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进行多次的、季节性的“钟摆式流动”。[10]这个两阶段假说符合当前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实际情况,但由于忽视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宏观政策导向,所以只是一个不完整的假说。结合前面对五大类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城镇化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见表1:

第一阶段:大量农村劳动力无序涌入大城市的快速城镇化时期。此阶段的主导力量是流入地的拉力。从起止节点来看,大约是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这30年的时间。典型特征是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外出务工,形成世界罕见的“民工潮”。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急剧提高的历史阶段,不少农村劳动力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城市市民身份。然而有必要指出的是,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与真实的城镇化进程存在一定差距,因为把在城镇居住6个月以上的人口全部当作城镇常住人口的统计方法显然欠妥,我国1亿多农民工实际上只是处于“半城镇化”状态。[11]

第二阶段:想方设法减少外来人口的控制大城市规模时期。此阶段的主导力量是流入地的斥力。典型特征是许多低端劳动力因为个人能力无法满足流入地需求而被迫返乡,但同时依然有部分农民工因为具备某些优势或者不甘心长期呆在农村而选择在城乡之间反复流动。毕竟,流入地政府不可能强行遣返所有的低端外来务工人员。在这个时期,农村劳动力想获得城市市民身份变得非常困难,许多大城市都为外地人落户本市设定种种“门槛”。对于多数农村劳动力而言,发达地区的大城市不接纳他们,中小城市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所以原本统一的人口流动过程和城镇化过程就被割裂为两个独立的过程。

第三阶段:大量农村劳动力主动回流的小城镇迅速发展时期。此阶段的主导力量是流出地的引力。典型特征是原本在城乡之间“钟摆式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回乡就业或创业。此时的农民工返乡动机与前一阶段有着根本区别,之前是被迫回流,现在则是主动回流。因为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政策调控之后,农村劳动力进入大城市的难度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却在政策导向下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且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入往往不加限制,甚至有的城镇还出于“升格”的需要千方百计增加户籍人口数量。在这个时期,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过程和城镇化过程将会再次统一起来。

第四阶段:劳动力可以实现自由流动和迁移的城乡差距基本消失时期。此阶段的主导力量是流出地的推力和流入地的拉力。也许那时的推力和拉力跟当前的推力和拉力会有所不同,但由于比较遥远,我们不再妄加推测。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是劳动力之间只有个人能力差异而没有户籍身份差异,所有的劳动力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就业地和居住地。同时,由于城镇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所以可以认为在这一时期只有劳动力的流动和迁移现象而没有城镇化现象。

除了上述四个阶段以外,还有必要讨论一种原本应该是正常情况的特殊情况,即:当农村劳动力的个人能力完全能够满足城市落户条件时,农村劳动力在这四个阶段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顺利地进行流动和迁移,并且流动过程和城镇化过程是统一的。但很明显,这个群体的数量是非常少的。

四、对当前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城镇化工作的启示

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城镇化的现状来看,对应的无疑是第二阶段。因此,继续努力推动这一进程,引导农村劳动力主动回流,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使其向第三阶段迈进,就成为当务之急。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县域经济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为大中城市的经济活动提供生产资料。地方政府要领会中央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要义,积极规划引导,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中小型乡镇企业的帮扶。因为乡镇企业固有的亲土性和对劳动力能力资历的低要求会强化本地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意愿。基层政府既要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整治管理,同时也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价值起点,通过鼓励引导乡镇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发展出一批现代化的新型乡镇企业。

第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在充分把握农业发展新态势的前提下,齐心协力,各尽其责。中央政府要尽快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纲领性政策文件,同时还要在财政资金上适当加大支持力度;省级政府在贯彻中央指导性文件时,应大胆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财政资金可以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同时还要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县市政府要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支持农村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旅游业,努力发挥农村各种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培养出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第三,加强基础教育投入,提高技能培训力度。首先是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匮乏是制约农业人口文化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所以要通过政策性财政措施鼓励和引导有能力的教师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完善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建设,鼓励公益组织投入到农村教育提升工程中去。其次是强化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既要提高他们的农业技能也要提高他们的非农业技能。可以定期组织专家到农村进行农业技术方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剖析,或者通过与第三方专业化的技能培训机构合作,探索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新需求和新机制,打造区域劳动经济品牌。

第四,落实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就地转移中农村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位移,区域跨度不是很大,农民工难以彻底放弃土地经营权。退一步讲,更小范围内的就地转移农民根本不需要担心土地的归属。伴随着农村的推进,他们更关心的是蕴藏在土地背后的利益如何分配。为了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首先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进程,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条件的区域可以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其次,要积极探索并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地运行。最后,还要进一步缩小农村征地范围半径,规范征地程序,完善针对被征地农民的多元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1994,(4).

[2]陈晓云.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拉模型和实证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9,(9).

[3]金沙.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决策的推拉模型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9).

[4]吕惠琴,李锦雯.反推拉模型:珠三角农民工短缺动因分析[J].学术交流,2013,(5).

[5]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4-03/16/content_2640075htm.

[6]中华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月薪1747元 低于传统农民工[N].南方周末,2011-02-21.

[7]盛来运.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7,(3).

[8]钱良群,李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略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9]张辉金,萧洪恩.农民工回流现象的深层思考[J].农村经济,2006,(8).

中国劳动力分析篇4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薪酬系统 劳动力成本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劳动力成本低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敏感问题,从理论界到企业界、到媒体都十分关注这一话题。有人将中国的低劳动力成本看着是中国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吸引海内外投资、以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优势。在《劳动合同法》制定、颁布到实施的这两年,各方面对新法的争议、质疑的焦点之一也集中在有关中国的低劳动力成本上。企业主一方认为,《劳动合同法》增加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削弱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竞争优势,势必影响招商引资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导致“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区的企业关闭或撤资,转向劳动力更廉价的其它发展中国家,动摇“世界工厂”的根基。对新法持欢迎态度的一方则认为,《劳动合同法》在客观上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会限制那些产值低下、利润微薄、高能耗、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促进国家的产业升级。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在不同的学者那里会有不同的解释。大多数学者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有人认为低劳动力成本的原因在于:劳动力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投入低、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企业对劳动力价格的挤压等。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制造业成为世界工厂的一个核心前提,就是中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主要就是农民工,农民工的收入应该是在城里打工的收入加上在家的土地收入,所以,农民工能够接受城里的低工资工作。笔者认为准确把握劳动力成本的构成是我们分析中国劳动力尤其是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基础。本文拟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分析中国劳动力低成本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二、劳动力成本因素分析

劳动力成本是企业若干成本之一。劳动力成本有哪些因素构成?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力成本由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社会保险以及其他支付给个人的费用构成。这一界定只包括劳动者的个人所得,而没有涵盖企业用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的其他支出。另一种观点是:“劳动力成本是指各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为雇佣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力而支付的全部费用。”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管理成本涵盖了所有劳动力成本,具体而言包括:劳动力薪酬,以及劳动力招聘、劳动力培训与开发、劳动力分离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失误或企业违法等成本。

1.我们首先讨论报酬系统(organizational reward system)或薪酬系统(compensation)。在西方学者看来,一个组织的报酬系统(organizational reward system)包括雇主能够并且愿意提供的用来交换员工贡献的员工重视和期望的任何东西,报酬系统包括经济性报酬和非经济性报酬。非经济性报酬包括在工作环境中能够增强工人自尊感和被他人尊重感的一切东西,如保护计划、员工参与决策、有效管理、认可、培训机会+支持的发展的公司文化。经济性报酬包括直接报酬(如薪水)和福利形式的间接报酬,或核心薪酬(core compensation货币薪酬)和边缘薪酬(fringe compensation)/员工福利(employee benefits)。而间接薪酬或边缘薪酬又分为法定福利和雇主自愿福利,法定福利包括失业保险、退休养老保险、受赡养人福利、伤残福利+医疗等。

综上所述,报酬系统或薪酬系统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支付给员工的货币工资,还包括企业为员工承担的其他福利支出,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员工福利支出占劳动力成本的较大比重,例如,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2001的福利调查显示,在不同行业的各种规模的组织里,整个福利成本平均占工资的30%。

2.除了以上分析的薪酬系统,组织的劳动力成本还应该包括:

(1)员工招聘成本。全部的人员招聘成本由8项活动的支出构成:招聘信息、入职前的管理职能、入职面谈、入职前的测试、人员配备会议、差旅费/调动费、入职后的信息获取和传播、入职体检。

(2)员工培训与开发成本。各类组织用于人员培训与开发方面的费用是巨大的。这方面的成本包括信息文献资料费用、培训师以及受训人员相关的费用、学徒费用。

(3)员工分离成本是指因员工完全离开组织内的工作岗位而由企业承担的费用。员工离开企业分为主动离开与非主动离开两种。前者指员工跳槽,后者包括组织要求员工辞职、永久性解聘、退休、死亡等。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企业都要支付相应的费用。员工分离成本由离职成本、重置成本和培训成本三部分构成。就离职成本而言,主要的成本要素包括离职面谈、与职务终止有关的管理职责、如有必要支付的离职工资,以及失业税款。此外,还包括企业因此所遭受的损失。

(4)人力资源管理失误成本或企业违法成本。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失误,是指企业在员工管理方面违反相关的劳动法律,涉及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身体残障歧视、性骚扰、违反合同、民事侵权等。这种管理失误会使当事人向相关机构提出诉讼控告,接下来便是调查、调解,或打官司。即使不要打官司,仅仅调查、调解也要花费很多资金。至于打官司,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更是巨大的,其损失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巨额赔偿,还伴随其公众形象的损害、员工士气低落、劳动生产率下降、离职人员增加、吸引新员工困难等后果。仅就赔偿而言,我们不妨看看1988年~1995年美国的一组平均统计数据:种族或性别歧视的索赔是25万美元,年龄歧视的索赔是30万美元,性骚扰的索赔是40万美元,违反合同或民事侵权的索赔是50万美元。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劳动力成本涵盖了组织的薪酬(包括相关的社会保险)和其他的员工招聘成本、员工培训与开发成本、员工分离成本、企业员工管理失误或违法成本等员工管理费用(见上表)。这一概念与我们日常讨论的劳动力成本是存在较大差距的。我们观念中的劳动力成本主要指货币工资部分,这是对劳动力成本的误解。

三、中国劳动力低成本原因分析

用以上的劳动力成本框架分析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制造业的雇佣管理实践,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1.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薪酬体系是不完善的。就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行业或企业而言,薪酬主要是直接报酬或核心薪酬,较少包括甚至不包括间接报酬(薪酬)或边缘薪酬,这与理论上的薪酬体系或发达国家的实践有差距。即使是直接薪酬的给付,企业违反国家和政府劳动法规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如企业采取提高劳动定额、延长劳动时间、剥夺员工法定休息日等等原始剥削方式克扣员工工资时有报道,企业拖欠员工工资屡禁不止。至于间接薪酬(报酬),企业逃避承担法定的员工的社会保障责任,员工的社会保险福利缺失或水平极低。有人研究发现,只有很小部分农民工有一至两项非均衡的、水平极低的社会保障,而且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其中社会保险各险种的参保率都在10%以下,其余75.2%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障。另据北京劳动保障网的资料,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虽然在数量上已经超过公有制企业职工,但平均36人中仅有1人参加社会保险,未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中,90%以上是农民工。绝大部分农民工是在保障缺失的情况下从事相当艰苦甚至高度危险的工作,工伤、医疗、失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很低。

2.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低。

除了以上分析的企业的薪酬给付或工资低外,我国企业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费用偏低,具体而言,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员工招聘成本低。就劳动力市场而言,低端产业的劳动力供过于求,存在大量的求职人群,而且企业对应聘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不高,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不存在那么多的招聘环节,因此企业在员工招聘环节的成本相对偏低。

(2)员工培训、开发成本低。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大量的劳动力属于生产线上的简单操作工,技能要求低,入职门槛低,企业用于培训的投资少。

(3)员工分离成本低。在人力资源法制不完善的前提下,员工主动离职或被动离职行为都有待规范,企业对离职人员、即使是被动离职员工也不一定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至于主动离职的员工,有可能被扣除一部分工资作为擅自离职的处罚。企业在处理员工离职时不需要很高成本。

(4)企业违反有关劳动法律和法规的代价低或几乎没有。在现阶段,我国的劳动法规主要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其他的相关法规,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人力资源法制环境尚待优化,劳动立法相对滞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问题突出,与美国企业几十万美元的赔偿相比,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失误所付出的代价小。

3.观念误区,劳动力成本等于货币工资。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企业组织支付给员工的货币工资看成是劳动力成本,正如,约翰 H. 杰克逊所言,“管理者和员工都只把工资看成是报酬而忽略了与福利开支有关的巨额额外成本。”其实,我们一直津津乐道的中国劳动力低成本是对劳动力成本的严重误解,劳动力成本不仅仅是企业或雇主支付给工人的货币工资,还应包括员工福利和其他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尤其是随着我国人力资源法律环境的不断改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失误所付出的代价会日益增加,如员工诉讼及其赔偿,产品出口受限制或遭抵制。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制造业的劳动力低成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就政府层面来讲,我们国家的劳动立法滞后,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导致我国的人力资源法律环境差强人意,企业违反劳动法规的现象普遍。

2.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劳动力成本涵盖了薪酬系统和雇佣管理的其他成本。然而,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企业所支付的主要是薪酬体系的核心薪酬部分(工资部分),员工福利部分企业较少支付。即使是工资部分,企业也不能做到依法按时足额支付。

3.在现有的环境下,企业用于雇佣管理的其他成本也低,如人员获取成本、员工开发与培训成本、员工分离成本,还有员工管理失误成本。

4.企业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相关的劳动法规,虽然必定会增加劳动力成本,但却是企业获得健康、长久发展必要条件。无论是我国的劳动法规,还是国际劳工标准、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企业社会责任),其核心的内容就是关注并且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企业规范雇佣、管理员工行为,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大势所趋,劳动力成本的依法、合理的回归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中国劳动力分析篇5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的竞争力优势,是以劳动力价格竞争优势为主导力量的 然而,根深蒂固的劳动力价格竞争不仅会加剧贸易摩擦 ,而且会使我方陷入“比较优势陷阱”,造成相对贫困化增长,阻滞产业结构升级,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单一的竞争策略难以改观,在于缺少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而这又源于劳资双方博弈地位的不对等,因而,使 劳资双方博弈地位对等化,是改变这种竞争策略的单一性,优化竞争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一、我国出口贸易存在劳动力价格竞争的原因

(一)出口贸易劳动力价格竞争的含义

出口贸易劳动力价格竞争,是指为了增强出口竞争力,扩大出 口,而采取尽可能地降低劳动力价格 (在这里把工资 、加班费、各种保险、工作环境等所有涉及劳工权益的因素都归结为劳动力价格)的方式以降低出 口商品价格的出口贸易竞争模式?

我国长期存在的居民消费不足归根结底就在于劳动力价格太低,正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我国企业尤其是其中的中小企业所采取的最主要竞争策略就是基于充裕劳动力优势的劳动力价格竞争策略,这使得我国的出口竞争表现为劳动力价格竞争?

(二)我国出口贸易存在劳动力价格竞争的原因

实际上,我国的劳动力价格水平,还远不是劳动力市场价格水平,这是由于劳资双方博弈地位的不对等,我国不存在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所谓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是一个不存在垄断势力的劳动力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劳动力的供需双方针对价格的博弈地位必须是对等的,以保证供求原理的顺利运行和劳动力价格的真实体现。这是因为供求原理是指在一个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价格确定 的过程就是供给和需求随着价格的变化达到最终平衡的一个过程。而劳动力供需双方的博弈地位不对等的市场,不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和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而是一个单方垄断市场。而造成这种原因又是工会规制的弱制度性。这种弱制度性表现 为以下几个方 面 :

第一,《工会法》的处罚规定有其不足。处罚 的责任含糊不清 ,即使企业拒不建立工会或违反《工会法》的相关规定,也无法依据其中条文对这种行为进行处罚。

第二 .工会存在体制不足。通过工会维护劳工的权益,其实质就是增强劳动利益群体(依附于资本,靠出卖劳动力维生、发展的劳动者)在劳动力价格市场中的博弈力量,促进两大博弈力量博弈地位的对等化。既然工会的博弈对象是资本利益集团(企业 、雇主),那么工会力量的强大就必须 建立 在 工会 独立 于企 业 这一 基础 之上 ;否则,如果工会受制于企业.那么它就无法使劳动利益群体形成劳动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有特定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能以特定的方式追求特定群体共同利益,具有严密结构和明确分工的组织。劳动利益集团是劳动利益群体为与雇主这一资本利益集团和/或雇主联合(如行会),这一资本利益集团在劳动力市场中相抗衡而组成的利益集团),无法代表工人的利益与企、 进行平等的博弈。

第三,法律执行力弱:一些地方政府过分关注以 GDP为主要指标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为创造 良好的投资环境招商0l资而忽视劳动者权利的保护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地方政府政策的右倾化 .加之执法体制的不完善和不成熟 ,使现行法律和政策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司法、行政不相互独立,是法律执行力弱化的根源;而右倾化的地方政府政策和工会组织的非独立性,则是法律执行力弱化的直接诱因。

总之,工会规制的弱制度性造成_r工会力量的弱小.并造成劳资博弈弈地位的不对等 ,并使得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价格长期严重扭曲。

二、我国出口贸易劳动力价格竞争的弊端

(一)造成“相对 贫困化增长”

1.“相对贫困化增长”的涵义

贫困化增长是由巴格 瓦蒂捉出的著名观点 ,该理论指出,对于一个出口导向的国家而言,在其出口产品国际需求的价格弹性不高,并且进口需求并没有出现显著增加的条件下,其充裕要素的大幅增加所导致的出 口供给大幅增加,将会带来本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并最终导致国民福利水平的绝对下降。

但是,我国和其他一些出 口导向型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事实表明,贫困化增长并非处处与现实吻合,贸易条件的恶化可以换来国民福利 的绝对提高。但是,这种提高却对应着相对于其贸易对等国(高端贸易产品国,在贸易中获得高得多的附加值)来说一方福利水平的下降。因此,“贫困化”增长是存在的,但不是巴格瓦蒂所说的绝对“贫困化增长”,而是“相对贫困化增长”。所谓相对贫困化增长,是指某出口导向型发展中国家,在其低端出口产品国际需求的价格弹性不高的情况下,如果依靠充裕要素的低价供给维持出口竞争力,那么,其贸易条件就会处于劣势地位,而其出 口规模的大幅增长甚至会带来本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并最终导致国民福利水平相对其低端产品进口国(高端产品出口国)的持续下降。相对贫困化增长虽然可以短期内换来 国民福利水平 的改善,但长期来说,却会导致与贸易对等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福利的差距逐步扩大;这样,相对贫困化增长国家(发展 中经济体)永远也追赶不上其贸易对等 国(发达经济体 )的发展水平。

只要一国满足:(1)该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贸易,因此贸易条件的劣势地位对福利关系重大,足以抵消因为能供应更多商品而取得的利益;(2)该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偏向于出口拉动型;(3)该国依靠充裕要素的低价供给维持出口竞争力;它就具备了贫困化增长的必要条件如果它又满足:(1)该国是贸易大国,它的进出口数量变化会影响世界商品价格;(2)国外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是缺乏价格弹性的,因此出口供给的扩大会导致价格的下跌。

那么该国又具备 了贸易条件恶化的诱因,会加速相对贫困化增长。

2.我国出现相对贫困化增长的现实条件

(1)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高

以2004年为例,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高达 59.77%,远远高于美国和日本的 19.99%和 23.37%,甚至比印度也高出近两倍。2005年外贸依存度更是高达63.87%。

(2)偏向出口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我国 1990年以后实行的是出口导向政策,它是受重商主义思想影响的“重出口而轻进 口”的战略,通过扩大制成品出口来带动经济发展。这表现为 20世纪 90年代我国的 GDP增长率保持在 8%左右,而出口增长率除 1996年、1998年增长不明显外,其他年份的出口额增长率均超过 GDP的增长率(见表 1),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符合相对贫困化增长的前提条件之二。

(3)贸易大国的地位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达到创纪录的 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 23.8%,稳居世界第三位。据海关初步统计,2007年 1~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 21738.3亿美元 ,同比增长 23.5%,其中:出 口 12180.2亿美元,增长25.7%;进口9558.2亿美元,增长 20.8%。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速已经连续 6年保持在 20%以上。

(4)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

现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出口的现实状况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品,如食品、纺织品等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并且,在一段时期内由于 自身条件和国际环境的限制,不会改变这种出口商品结构。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竞争激烈,需求价格弹性小,且进入门槛低,容易引起供给过剩和无序竞争,从而带来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符合相对贫困化增长加速的条件。

3.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出现相对贫困化增长,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5年相关数据,选取43个出口商品作为出口价格指数样本、26个进 口商品作为进 口价格指数样本,计算出了我国 1990~2005年价格贸易条件,分别为 1130.0、103.1、101.5、133.3、99.9、90.997.7、94.4、90.2、82.7、81.3、79.8、77.1、72.0、60.9、60.3可以看 出,1990~2005年,我 国价格贸易条件除了 199年、1993年和 1996年三年有所改善外 ,一直处于恶化态势。而且,根据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的数据,2007年 7月份,当月全国出口价格总指数为 104.4(费氏指数,上年 =1130,下同),进口价格指数为 108.8,贸易条件指数为96,不仅低于上年同期的 98.5,也是自2007年 1月份 以来的最低水平。

可见,我国不仅具备了比较优势陷阱和相对贫困化增长的条件,而且已经开始陷于“比较优势陷阱”,出现相对贫困化增长。

(二)抑制技 术创新和品牌塑造,阻滞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贸易战略的转变

从主观上来说 ,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劳动力价格竞争优势,大大减弱了其培养其他方面竞争力的动力,不太注重研发和品牌的塑造。

从客观上来说,我国中小企业的比重相对发达国家过大,由于劳动力价格竞争优势相对于技术和管理等优势来说容易获得,凭借劳动力价格这一竞争优势也能比较容易生存,因而不利于由技术和管理等带来的优胜劣汰机制的顺利运行,从而不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阻滞了大企业的产生;技术创新和品牌塑造是以大量资金为前提的,企业规模的限制又进一步抑制了技术创新和品牌塑造,最终阻滞产业结构升级,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和贸易战略的转变。

三、关于我国出口贸易劳动力价格竞争的对策

(一)完善劳动力市场,使劳资双方博弈地位对等化

要改变我国劳动力价格竞争的现状,就必然面临按照经济发展速度相应提升劳动力价格的问题 ;但劳动力价格的提升,不能依赖于资方的善心和觉悟,因为资本从来就是不停地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机器。要改变劳动力价格被不合理压低的状况,只能依赖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而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关键又在于劳资双l方搏弈地位的对等化,这也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原理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因为,供求原理的实现过程,亦即价格的决定过程,是一个供求双方博弈的过程,而非简单 的供求原理所说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原因。只有博弈双方地位对等才能实现合理的价格。但这又并非对供求原理 的简单否定,这个问题的解决又恰恰依赖于供求原理;当劳动力供求双方博弈地位的对等化之后,将由供求原理真实反映出较高的劳动力市场价格。

因此,要变革工会法规,使工会组织独立化。推进工会建立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使工会组织独立化,要做到以下几点 :

第一,加强工会的独立性。改变依赖企业建立工会组织的现状,通过保障劳动者的结社权,规定劳动者组成工会的具体程序、要件,让劳动者自己直接依法组成工会;禁止私营类企业 的企业主、其他主要管理人员 ,例如对其他工人的雇用、解雇、提升或调动有直接权限的处于监督地位的人员等参加工会;必须防范企业主利用提供工会活动经费来控制工会 ,使工会经费来源与使用独立化 。

第二,加强工会的民主代表性。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在工会组织中落实 民主选举和决策制度,使工会真正反映会员的利益和愿望,切实为职工群众服务。

第三,依法保障 民营企业职工和工会组织的合法权利,例如结社权、集体交涉权等。 通过上述改革 ,真正把工会组织建立成为敢于为劳动者说话,代表劳动者利益,与劳动者息息相关的组织。

(二 )快速发展服务业,作为提升劳动力价格的配套措施

我国转变劳动力价格竞争模式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后 ,原有产业部门必然要产生相当大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如果我们积极发展服务业,将这部分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投入到服务业中,将会获取一举多得的效果 ,不仅能保证我 国优化竞争战略的顺利实施,而且又是产业升级的必要环节。加快服务业的发展 ,可以从 以下几方面人手:

第一,加强政府对服务业 的支持。应加强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发挥政府在服务贸易发展中的服务作用。

第二,改善 fJl{等、 发展环境。首先要推进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明确各i 业发展主管部门和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细化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其次要强化行业协会职能,发挥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规范、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促进连锁、特许经营等现代服务业经营形式的发展。

第三,加快服务业人才培养。应该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培养新兴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能够适应国际服务业发展要求的实用型服务人才;政府要引导、鼓励服务业职业培训、教育机构的发展 ,来保证服务业人才劳动技能的培养和更新。

[参考文献]

[1]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陈郁,郭宇峰,汪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何元贵.比较优势、贫困化增长与劳动要素收入[J].探 索与争鸣,2007(8).

[3]汪洪涛.制度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中国劳动力分析篇6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

一、《劳动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及发展

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益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科,其核心是如何以最少的活劳动投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包括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劳动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范畴,它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等学科的主要经济学基础,而且从应用经济学的角度强有力地支持着这些学科的发展。

劳动经济学以及劳动与人力资本问题一直是国内外主流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且由于其研究问题涉及到最为复杂的经济现象,因而在研究方法上常有创新之举,推动经济学研究方法不断进步和完善。在我国,劳动经济学兴起相对较晚,理论界对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争论颇多,很多教材为不失之偏颇,罗列了包括劳动力市场供求、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流动、劳动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在内的体系框架,并且其探讨的应该是一般领域的问题,偏重于制度分析领域,侧重对政府政策的解释和对劳动关系的研究,忽视了深层次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重视逻辑演绎,忽视实证分析和计量分析,比如,在对我国失业、劳动力流动的分析上,侧重政策分析和历史经验介绍,更像社会学而非经济学。虽然后期也大量引进西方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模型,但总显不足。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发展,劳动经济学的很多问题便突破了一国的领域,如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劳动力的国别歧视,劳动力的国际福利区别,使得劳动力在实现合理配置上更为复杂,为了从经济学角度科学理解重要且复杂多变的劳动问题,这就需要劳动经济学具备更宽泛的国际视野,在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后,结合现实发展趋势准确定位,用科学适宜的研究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劳动经济学》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劳动经济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一般是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此时,学生已经完成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基本上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劳动经济学》,要求将已经学过的供求规律、企业生产函数、边际效用递减等理论知识应用到劳动力市场诸多问题的分析中,并拓展有关失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歧视等理论。但在实际本科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的学习具有难度,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这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教学内容庞杂,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较高。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经济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劳动力市场和劳动者的方方面面,其中很多是涉及到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比如讲解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以及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给和需求行为时,具体到很多的数理推导公式,分析图形等,这就对学生的经济学基础要求比较高,而这部分内容往往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多数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对此便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尽管抽象的理论知识无法在课堂上消化,但他们也不愿花时间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对于不能理解的原理、公式他们也不会主动寻求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的帮助,只是流于被动的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便大大地降低了。

2、教材内容陈旧。

我国的劳动经济学教材的编写大都参考国外的教材,引用较多的如美国伊兰伯格的《现代劳动经济学》。这类国外教材大都以国外的劳动力市场现象作为分析的对象,对我国在转轨时期的劳动领域的各种问题关注较少,不能很好地反映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且教材中大部分实证数据都来自于2000年以前的资料,多数教材偏重于介绍和证明,而疏于推理和例证。这就决定了劳动经济学教学多是从理论到理论,教学和学习抽象而乏味,淡化了课程的现实魅力,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劳动经济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这也不能使学生很好的把握现代劳动经济学的发展潮流趋向、理解现代劳动经济学者如何考察劳动经济问题,无法掌握研究当前的劳动经济问题所需具备的理论素养和分析工具。

三、《劳动经济学》的教学创新思路

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发展较快的应用学科,一方面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更新劳动经济学教学内容,了解该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有重点的补充介绍当代劳动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例如家庭产出与时间配置理论、劳动力市场寻访理论、隐性合约理论、关于罢工问题的模型与实证分析、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利润分享理论等内容。此外,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应注重劳动力市场运作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可在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时,让学生到各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重点了解和获取,劳动力市场的运作规律,以此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提高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劳动经济学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是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为此,建议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协作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首先要理清知识点与要领,重点讲解难点与重点,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索,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质疑和释疑,自主解决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且不断深化对劳动经济学原理的认识。具体的讲:

中国劳动力分析篇7

>> 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多维分析 浅谈劳动力移民融入城市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劳动力迁移的博弈分析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多维分析 媒体信任问题的多维分析 事件结构的多维分析模式 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充要条件分析 基于核心一边缘模型的劳动力迁移动因分析 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对劳动力迁移的效应分析 劳动力迁移对区域间经济差距产生的影响分析 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就业身份与收入差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与城市失业并存现象研究 劳动力与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分析 新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协调发展分析 新疆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劳动力市场的产权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技能型劳动力城市间迁移的转换成本及政策含义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EB]2010. [The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EB]2010.]

[11]张佑林. 职业教育: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5):10-13. [Zhang Youli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New Engine of Promoting Chinese Econom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J].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2007, (25):10-13.]

[12]熊金才. 家庭结构的变迁与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J]. 太平洋学报,2006,(8):73-78. [Xiong Jincai. The Change of Family Structure and The Weakening of Family Indemnity Function [J]. Pacific Journal, 2006, (8):73-78.]

[13]陆益龙. 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3-86. [lu Yilong.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Coercion and Social Differences [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3:63-86.]

[14]瑞雪・墨菲. 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M]. 黄涛,王静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Snow Murphy. Migrant Workers Change the Chinese Rural Areas[M]. Huang Tao, Wang Jing, Translate. Hangzhou: Zhejia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9.]

[15]阿马蒂亚・森. 论社会排斥[J]王燕燕,摘译. 社会学(人大复印资料),2005,(5). [Amartya Sen.The Social Exclusion[J] Wang Yanyan, Translate. Sociology (The Copy Information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2005,(5).]

[16]Sen A. Development as Freedom[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17]杨云彦. 社会变迁与边缘化人群的能力再造[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6):3-8. [Yang Yunyan. Social Changes and The Ability’s Recycling of The Marginalized Groups [J]. Learned 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2008,(6):3-8.]

[18]杨云彦,黄瑞芹,胡静,石智雷. 社会变迁、介入型贫困与能力再造[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Yang Yunyan, Huang Ruiqing, Hu Jing, Shi Zhilei. Social Changes, Interventional Poverty and Ability’s Recycling [M].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 Press, 2008.]

[19]杨云彦. 南水北调工程与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Yang Yunyan. Southtonorth Water Project and The Economical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Region [M]. Beijing: Economical Science Press, 2011.]

[20]姚从容,钟庆才. 先天能力与人力资本[J]. 广东社会科学,2007,(1):35-39. [Yao Congrong, Zhong Qingcai. Innate Ability and Human Resource [J]. Guangdong Social Sciences, 2007,(1):35-39.]

[21]Nan L. Social Capital[M].Co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中国劳动力分析篇8

导论

一、单选题

1.劳动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作为需求方的雇主和作为供给方的员工对

及雇佣关系中的非货币因素(比如工作条件等)做出的反应。

①工资

②价格

③成本

④利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实证分析对经济行为人两个最基本的假设是(

A.稀缺性假设、感性行为人假设

B.富余性假设、理性行为人假设

C.稀缺性假设、理性行为人假设

D.富余性假设、感性行为人假设

3.

实证分析所采用的三个步骤的顺序,是(

①估计参数

②建立经济模型

③预测行为及其影响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4.成为互惠交易不包括以下哪种情况(

A.交易中的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损,但受损不大。

B.交易中的一方可以受益,但没人受损。

C.交易所涉及的各方均能够从中受益。

D.

交易中的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损,但是受益者完全能够补偿受损者的损失。

5.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三种力量,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A.市场力量

B.社会的力量

C.企业的力量

D.机构的力量

6.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A.交易对象的特殊性

B.劳动力市场的限时性

C.劳动力市场交易条件的复杂性

D.劳动力市场的多样性

7.消极的劳动力市场的政策主要是使

获得相关福利的政策。

A.应届大学生

B.员工

C.失业者

D.初就业者

8.优等劳动力市场的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A.职位需求量大

B.就业条件好

C.工作环境良好

D.职业保障性强

9.企业运营所必须面对的三大市场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A.资本市场

B.劳动力市场

C.产品市场

D.证券市场

10.劳动力市场可划分为地区性劳动力市场和(

A.外部劳动力市场

B.全国性劳动力市场

C.优等劳动力市场

D.内部劳动力市场

二、多选题

1、劳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A、劳动分析法

B、实证分析法

C、经济分析法

D、规范分析法

2、劳动经济学与一下哪些因素具有现实意义?(

A、国家与社会

B、企业

C、个人和家庭

D、学校

3、以下哪些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特征?(

A、多样性

B、不确定性

C

、交易条件的复杂性

D、风险性

4、以下哪些不是劳动经济学的重点研究对象?(

A、劳动

B、经济

C、市场

D、服务

5、以下哪些政策是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A、公共就业服务

B、培训

C、非公共工程建设

D、工资或就业补贴

三、判断题

1、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运动变化规律的学问。

2、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排除一切价值判断,只描述事物的本来面目的研究方法是实证分析法。

3.、按照劳动力市场的范围可以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

4、世界各国都对劳动力市场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这些措施通常称为劳动力市场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主要包括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两种。

5、新古典经济学更为强调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性,而制度经济学更为强调劳动力市场本身的作用,这两种分析方法为理解劳动力市场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具有各自的价值。

四、简答题

1、请简述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2、请简述劳动力市场有哪几种结构。

3、请简要说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含义。

4、简述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5、什么是内部劳动力市场?对企业和员工分别有什么价值?

五、案例分析

2011年五月,南京市公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首次对金融,电力,房地产等垄断行业的工资增长幅度进行控制,这些行业的工资基准线为10%,预警线为15%或16%,均低于普通行业,2011年六月,北京市的企业工资指导线要求北京市属垄断行业的企业,国家财政补贴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一般不突破基准线10.5%。2011年八月,浙江省也了企业工资指导线,明确规定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2010年企业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全省社会平均工资三倍的2011年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严格按5%的下线进行控制,不得突破。

问题(1):我国垄断企业的工资收入高于其他企业,这属于什么类型的工资差别?

问题(2):我国为什么在垄断企业会出现工资收入高于其他企业的现象?

问题(3):案例中,各地对垄断企业工资收入进行限制的意义何在?

六、材料分析

材料:据《三湘都市报》7月22日报道,为防止人才流失,株洲某大型集团规定夫妻双方任何一人辞职即视为两人同时辞职。迫于无奈,同在该公司工作的一对夫妻只好先离婚,并商定等一方辞职手续办下来后再复婚。报道还称,现在一些国有大型企业也有类似的规定。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国企也好,私企也罢,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才是吸引人才的正途。株洲某集团的这种留人方式,不仅难以留住人才,甚至可能会加速人才的流失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影响劳动力流失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理论

一、单选题

1、引起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生产技术革新

B.资本规模变化

C.市场工资率变动

D.企业经营范围变动

2、有关最低劳动供给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

A、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即为市场最低工资标准

B、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因家庭而异

C、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实质上是闲暇的效用与劳动收入的效用的互补关系

D、不同家庭的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呈斜线分布

3、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其他供给曲线存在明显区别,即“向后弯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B、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C、总互补关系

D、总替代关系

4、替代效应是指在收入(

)的情况下,工资率变化所导致的工时变化。

A、保持不变

B、下降

C、上升

D、不稳定

5、劳动者的最终工作——闲暇决策点是(

)与(

)相切的那一点。

A、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无差异曲线

B、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预算约束线

C、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

D、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6、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弹性系数等于零,则该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A、无弹性

B、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

7、在工资率维持较高水平并且收入也在较高水平时,随着工资率提高,劳动供给会减少,原因是(  )

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B、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大于规模效应

D、替代效应小于规模效应

8、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是因为:(

A、收入较低的时候人们更愿意牺牲收入去换取更多的闲暇

B、收入较低的时候人们更不愿意牺牲收入去换取更多的闲暇

C、任何收入水平人们都愿意以相同的收入去换取更多的闲暇

D、闲暇换取收入的边际替代率是负的

9、一般来说,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

A、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B、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折线

C、从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折线

D、从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曲线

10、测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是(

A、就业率

B、失业率

C、劳动力供给弹性

D、劳动力参与率

二、多选题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劳动力市场现象

B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

C劳动力市场

D资本市场

E就业与失业

2.实证研究法的步骤有(

A确定和分析研究对象

B设定假设条件

C提出理论假说

D验证

E反馈

3.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

)

A.教育制度与教育规模

B.工资政策与工资关系

C.工资水平

D.个人非劳动收入打

E.社会保障制度

4.总供给等于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其公式中的生产要素包括(

A.劳动

B.资本

C.技术

D.土地

E.管理

5.等成本线反应了企业实现一定产出水平的成本约束,其斜率(

A.等于零

B.为正值

C.为负值

D.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率

E.取决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情况

三、判断题

1、劳动力参与率为实际劳动力人口与总劳动力人口之比。错

2、如果工资固定不变,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小于零的状态叫做供给有无限弹性。错

3、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会增加人们谋生对劳动的依赖程度,从而提高劳动参与率。错

4、从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看,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数量不等同于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对

5、专职家庭主妇应被划分到非劳动人口中去。对

四、简答题

1.

简要回答社会经济运行中导致互惠交换不能实现的主要障碍?

2.

简述劳动力的主要特征?

3.

如何正确理解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4.

什么是劳动力参与率?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有哪些?

5.

为什么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五、案例分析

1.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到了恐怖袭击,随后美国的航空业、旅游业、交通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减少了,如2003年9月,航空公司的员工人数由2001年9月581000人减少到464000人,旅馆和汽车旅馆的就业人数也由原来的1508000人下降至1426000人。这起事件甚至也波及喷气客机对原材料及装配工人的需求。波音公司已解雇了其装配厂的30000名工人。恐怖袭击还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并且减少了消费支出,结果使许多行业的劳动需求都下降了。但是恐怖袭击后美国采取的系列反恐战争行为也增加了对某些工人的需求,例如安全人员、国防工业的人以及翻译等。

问: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2、2.

许多政府项目是以实物来补偿人们的。经济学家经常争辩说现金的转移支付标准的食品券(只能用来购买食品)受益者每周有200美元的收入和80美元的食品券补助。

(1)画出预算约束线

(2)一个建议是用80美元的现金补贴来代替80美元的食品券。画出补助前与实施了这个建议后的新的预算约束线

(3)益者会选择哪种方案?为什么?

六、材料分析

据《三湘都市报》7月22日报道,为防止人才流失,株洲某大型集团规定夫妻双方任何一人辞职即视为两人同时辞职。迫于无奈,同在该公司工作的一对夫妻只好先离婚,并商定等一方辞职手续办下来后再复婚。报道还称,现在一些国有大型企业也有类似的规定。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国企也好,私企也罢,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才是吸引人才的正途。株洲某集团的这种留人方式,不仅难以留住人才,甚至可能会加速人才的流失。

问: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影响劳动力流失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模型的扩展

一、单选题

1.劳动力市场均衡时,工资率与总的边际产值相比(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等于后者

C.前者远大于后者

D.前者小于后者

2.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是(

A.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

B.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

C.市场工资率等于均衡工资率

D.市场工资率低于均衡工资率

3.在家庭生产模型中,当市场工资水平提高时会产生两个替代效应。他们分别是在(

)之间。

A)市场工作与闲暇,和家庭工作与闲暇

B)市场工作与家庭工作,和闲暇与家庭工作

C)市场工作与家庭工作,和市场工作与闲暇

D)市场工作与闲暇,和市场工作与效用

4.如果社会保障给付发生了改变使得各退休年龄的终生收益出乎意料地减少一固定数额,理论上讲,这会引起工人(

A)提前退休

B)延迟退休

C)退休时间和收益减少前一样

D)可能提前退休也可能延迟退休

5.在生命周期模型中,预期工资水平的变化会引起(),而非预期工资水平的变化会引起(

A)收入和替代效应,收入和替代效应

B)仅是替代效应,收入和替代效应

C)收入和替代效应,仅是替代效应

D)仅是替代效应,仅是替代效应

6.在以下哪种情况下会引起妇女增加教育投资(

A)劳动市场职业生涯中断的可能性增大

B)妇女就业机会得到改善

C)妇女的贴现率高于男性

D)对妇女持续的歧视

7.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中,“发散型蛛网”模型成立的条件是

(

)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工资弹性

8.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通过竞争达到均衡时,将导致

(

)

A充分就业

B劳动力供给过剩

C劳动力供给不足

D劳动力需求不足

9.下列哪种情况劳动力资源能实现最优分配

(

)

A.当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的时候

B.当劳动力市场偏离均衡的时候

C.当生产效率高的行业向生产效率低的行业转移劳动力时

D.当不同行业出现不同的工资率

10.

其他条件不变,劳动力供给增加时,均衡工资率会

(

)

A.上升

B.不确定

C.不变

D.下降

二、多选题

1.劳动力市场是比较典型的非均衡市场,其原因是(

)

A.

工资刚性比较大

B.工资可以灵活地上下波动

C.

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

D.

劳动力供给数量受人们主观偏好的影响

E.劳动力市场信息不足

2.内部劳动力市场有利于降低雇用调整的成本,雇用调整对策的具体形式有(

)

A.

存货调整

B.商品数量调整

C.

商品价格调整

D.变更劳动关系调整

E.劳动投入量调整

3.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包括(

A.

范围只限定企业内部

B.

形成基础是企业与雇工的持续劳动关系

C.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较低

D.企业和劳动者之间不存在雇用关系

E.主要靠市场机制来配置劳动力资源

4.对于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理解正确的有(

A.经济中各种对立变动着的力量处于相对稳定不变的状态

B.经济中各种对立变动着的力量处于持续变动中的状态

C.揭示经济变量之间实现均衡的条件和如何调整实现均衡的分析方法

D.揭示经济变量之间不稳定关系的分析方法

E.是一种物理意义上的均衡

5..企业通过内部劳动力市场对企业内部劳动要素进行再组织时,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有(

A.雇员的招聘、调动等活动通过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进行

B.雇员和企业之间是从属关系

C.雇员与企业之间是平等的选择关系

D.企业对雇员具有使用支配权

E.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范围是全社会的

三、判断题

1、家庭生产理论不再简单地把闲暇和商品以及服务的消费看成是效用的直接来源,相反,它把一个家庭所生产出来的家庭物品看成是效用的直接来源。对

2、家庭的生育决策会直接影响一个经济体中的劳动力供给总量,尤其是短期的劳动力供给总量。错

3、正如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作用方向是相同的一样,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与附加的劳动者效应在作用方向上也是相同的。错

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劳动力队伍在经济衰退期倾向于萎缩,在经济复苏期则倾向于扩张。对

5、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行为在不同年龄段是有所变化的,这种劳动力供给行为的变化并不仅仅指供给数量的变化,同时还涉及是否参与、何时参与以及何时退出劳动力市场活动的决策。错

四、简答题

1、试论述家庭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

2、请比较家庭生产模型与工作-闲暇模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请结合家庭生产理论的相关内容解释家庭生育决策的主要内容,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农村的家庭生育行为进行分析。

4、请解释家庭中的联合劳动力供给决策问题。

5、请解释劳动者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行为变化。

五、案例分析题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效果最为明显的时期,这

30

多年来,是我国农村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最快的时期,我国农村的就业矛盾极其突出。经过

30

多年时间,有超过

1.35

亿农村劳动力通过不同方式实现了就业转移,其速度之快和规模之大,不仅是改革开放前30多年不可比拟的,就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了不起的巨大的成就。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农村非农产业和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增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真正开始了大规模转移。

(1)

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2)

请提出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六、材料分析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就业数量呈上升趋势。以1982年和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为例,1982

年,我国共有在业人口521505618人,

其中女性为227844338人,占全部在业人口的43.

69%;

1990

年,我国的在业人口已增至647244706人,其中女性为2910144153人,占全部在业人口的44.

69%。此间,我国就业人数的增长率为24.

11%,其中男性为21.31%女性为27.73%,

8年内,女性劳动力在就业数量的增长上高于男性6.42个百分点。以城镇女职工的增长速度而言,改革开放14年来,我国女职工人数平均每年以4.

3%的速度递增,快于男职工的增长速度。到1992年底,我国女职工人数已达5600

(5586)万人,占全部职工总数的38%,比1978年提高5.4个百分点。以乡镇企业女职工的增长速度而言,1985

年的乡镇企业就业的女职工人

数为2100万,到1992年,上升为3500

万人。以农村妇女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而言,1982年为1.

78亿(

177651381),

1990年上升为2.

21亿(221446361)人,增长了24%。残疾妇女的就业状况也有改善。目前已有72.6万残疾妇女在福利企业或分散在各单位就业,还有数万残疾妇女个体从业,占残疾妇女就业总数的33%。

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15-60岁城乡有劳动能力的妇女,有83.7%在业,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与80年代世界其它一些国家相比,就业妇女占全部妇女的比重,我国是53.04%,日本是34.6%,印度是11.8%,世界的一般情况是就业妇女占全部妇女的30%以下;在全部就业人口中女性所占比重,我国是44.96%,日本是37.

0%,印度是17.4%,美国是40%,我国妇女就业比率明显高于其它国家甚至某些经济发达国家。

中国劳动力分析篇9

[关键词]硬齿面:齿轮结构 可靠性分析 模拟 疲劳模块

中图分类号:TM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002-01

1、引言

机械产品全寿命设计是衡量产品设计水平先进与否的重要指标,现代设计过程迫切需要通过工程分析手段预测产品的结构可靠性。近年来研究人员试图将虚拟设计思想更多地融人到复杂机械产品的结构可靠性设计中,借助工程分析软件对计算机中虚拟的产品样机进行应力分布、疲劳寿命和可靠性设计等,大大提高了可靠性设计水平。

利用国外先进有限元软件丰富的试验数据,应用项目组成员进行的42CrMo硬齿面齿轮的弯曲疲劳可靠性试验及资料,提出该硬齿面齿轮的结构可靠性虚拟疲劳设计方法,由虚拟零部件疲劳工作的情况快捷地得到应力一寿命(S一N)曲线,推知其疲劳寿命大样本,以供可靠性分析设计使用。

2、结构可靠性虚拟疲劳设计方法

2.1 结构可靠性虚拟疲劳设计软件

进行产品零部件结构可靠性虚拟疲劳设计首先需要构造产品虚拟样机,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实用的样机几何造型CAD软件有AutoCAD, Pro/E等,同时还有可以进行各种系统仿真分析的多体运动学、动力学软件ADAMS, SIMPACK等。

目前国际知名的通用有限元工程分析软件大多可完成对产品结构进行应力分析、疲劳寿命测试及寿命概率分析的功能,目前见长的软件有ANSYS,MSC/Fatigue, MSC/Nastran,考虑虚拟环境的CFX及FLUENT。近年来,样机的运动、动力学及疲劳分析技术正处于逐渐深人和系统化阶段,但有许多重要内容要填补,如虚拟环境的融入、几何造型、动力学、疲劳分析技术的集成及开放式。

2.2 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多年来人们发展了各种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中名义应力寿命法(S-N法)、局部应变法(E-N法)与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方法,已成为三种经典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1)名义应力寿命法(S-N法)

名义应力寿命法通常称为总寿命法。该方法用于构件总寿命的预测,是以材料或零部件的疲劳寿命曲线为基础的。该方法可以考虑构件表面加工和表面处理对其疲劳寿命的影响,也可以考虑构件焊缝的疲劳寿命,适用于低应力高周疲劳问题。

(2)局部应变法(E-N法)

局部应变寿命法通常称为裂纹萌生法。该方法用于预测构件的裂纹萌生寿命。它应用了材料的“记忆特性”,计人了名义应力无法计及的载荷循环顺序的影响,使寿命估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适用于高应变低周疲劳问题。

(3)疲劳裂纹扩展寿命方法

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方法主要用于预测构件从裂纹产生到发生破坏的疲劳寿命。该方法结合模拟材料微观结构变形的数值方法,是数值模拟断裂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3、在硬齿面齿轮弯曲疲劳试验中的应用

根据项目要求对42CrMo材质的硬齿面齿轮进行了弯曲疲劳可靠性全寿命试验,试验在机械部机械科学研究院英国产INSTRON1603型电磁谐振疲劳试验机上进行。采用4级应力水平,即作4组不同应力的轮齿全寿命大样本试验,得到了硬齿面齿轮定寿命下的R-S-N曲线(见图4中实线部分)。本文以此试验为研究基础,进行42CrMo硬齿面齿轮的结构可靠性虚拟疲劳设计和试验,得到了虚拟试验的各应力水平下疲劳寿命数据,即S-N曲线。

3.1 三维几何造型设计

三维CAD软件为构造精准的零部件虚拟几何造型设计打下软件基础。42CrMo硬齿面齿轮是斜齿圆柱齿轮按渐开线形成的,为从齿轮的造型机理开始就严格遵循渐开线齿面生成和加工机理,应用三维虚拟造型软件MDI公司的ADAMS能在几何形体上展成曲面和使曲面扭曲变形的功能,开发出以法平面标准渐开线齿形为基准的斜齿模拟加工过程。

3.2 疲劳载荷谱分析

载荷谱是有限寿命设计的依据之一。因此,掌握载荷谱的变化规律是进行寿命设计的先决条件。通常,载荷谱是由现场数据采集并经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获得。现场采集的载荷时间历程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并且因现场各种因素如开关信号、电磁干扰等影响,会造成原始信号记录失真,出现伪信号。齿轮结构所承受的疲劳载荷,实际上是一连续的随机过程,借助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平台,可直接给出机械构件在整个装置工作过程中的疲劳载荷谱F-t曲线(见图2),以此作为理论分析和结构可靠性虚拟疲劳设计的基础。

3.3 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应力分析

建立一对轮齿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模型主要为六节点五面体单元,单元总数为63359个,节点总数为15213个。这样有利于单元自动生成,有利于提高计算精度。有限元计算中,齿轮材料的弹性模量为4. 6 x 107MPa,波松比为0.3。

由有限元法(FEM)分析计算出随机动载荷谱下轮齿在啮合过程中最大动应力齿轮的位置、数值及周期。

3.4 基于断裂力学的疲劳裂纹寿命预测

断裂力学是在承认裂纹存在的前提下进行疲劳强度计算(即微裂纹形成忽略),失效判据是裂纹扩展到临界尺寸时发生疲劳断裂。

3.5 虚拟试验结果分析

以实作齿轮试验的4级应力水平作虚拟疲劳试验,求得各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数据,这样可用最小二乘法得出待试验材料齿轮的S一N曲线。

图1虚线部分为42CrMo材料齿轮采用上述虚拟技术所作的S一N曲线,试验中取5个寿命水平N= 0.5 x 1护,1.0 x 1护,1.5 x 1护,2.0 x 1护,2.5 x 1护的应力分布。与图1中实线部分的实作齿轮试验S一N曲线对比可知,虚拟试验得到的S一N曲线与实际齿轮高可靠度下的S一N曲线比较接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结语

(1)采用全寿命成组试验法得到产品的全寿命概率分布依据的是大样本试验,因此解决复杂机电系统使用期限内无故障的全寿命设计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十分深远的应用前景。全寿命设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机电产品设计水平先进与否的重要指标,只有攻克使零部件全寿命试验与环境相容这一难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全寿命设计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迅速把我国的可靠性设计水平提高到主动可靠性设计的国际前沿水平。

(2)与基于试验的传统方法相比,基于虚拟疲劳设计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能够提供零部件的应力寿命曲线,可以在设计阶段判断零部件的应力分布,可以通过修改设计预先避免不合理的寿命分布。因此,机械零部件结构可靠性虚拟疲劳设计可快捷得出其疲劳寿命大样本,供可靠性分析设计使用,以此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3)目前的结构可靠性虚拟疲劳设计还未涉及许多复杂的因素,如初始裂纹的影响和裂纹在扩展过程中的随机波动问题等,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国劳动力分析篇10

劳动力转移存在民族差异是一个基本事实。这一事实的存在不仅影响到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及过程,而且还涉及到城镇化趋势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涉及到融入城镇化过程的民族差异。因此,探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若能与相关的城镇化问题结合起来,或许能有新的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方式与城镇化形式是相互影响的,理论研究还应当注意到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特点的内在要求,使得民族地区城镇化方式应体现出相应的多样化。与现实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状态相关联的民族地区城镇化状态,事实上也相对滞后。城镇稀而少是民族地区的基本状况,这种状况与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在自上而下推进型的城镇化制度安排中十分不利。理论研究对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探讨也需要关注民族地区的城镇化问题,重视城镇化的民族差异及城镇化过程可能产生的新差距。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民族差异的存在内含着相互尊重的需要,内含着以实际出发的要求。这是实践的出发点,也是理论的出发点。丁赛的《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基于民族地区农村微观数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以敏锐的理论感觉聚焦于劳动力转移的民族差异,以缜密的实证分析展开了考据式的研究,令人信服地描述了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景观,揭示了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内在矛盾。是一部以微观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有创新意义的著作。该著作所取得的新进展及展现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采用高质量、大样本且适宜微观计量分析的两套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虽然主流经济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但关于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还不多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微观数据的缺乏。目前,关于少数民族较为具体的经济状况的微观数据主要由三个渠道获得:其一是人口普查资料,其二是《民族统计年鉴》等各类年鉴,其三是不同研究部门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但这三个渠道都存在不同的缺点。第一和第二种渠道区分不同民族的经济数据不够全面。此外,我们无法得到微观的家庭和个人数据,因而无法就此做出微观分析。第三种渠道获得的数据,如果在样本抽样、调查方式等方面存在缺陷,其应用范围和分析研究后得到的结论就不够令人信服。而限于调查费用和严格的审批手续,委托国家统计局得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专项调查数据的难度较之东、中部地区更为困难。而本书使用的两套数据:其一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2002年委托国家统计局对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住户和行政村的调查数据(CHIP数据),该数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国内外专家研究我国经济问题的重要数据之一。其二是2007年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委托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和城市住户的劳动力转移调查数据。该调查问卷的设计得到了国内外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的指导,从而保证了数据的高效使用。同时,该数据样本是从宁夏调查总队的大样本框中随机抽取,涉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部五个辖区,城镇样本量为800户家庭,农村样本量为1190户家庭,行政村120个。从时间上看,这两套数据相隔4年,可以代表不同时期的不同现状。而且。目前国内外还非常缺乏与本书相类似的基于微观数据的研究成果,本书中所使用的微观计量方法对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和探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二是注重经济学与民族学研究方法的交叉融合。以现实数据分析研究现实问题是经济学日益靠近现实的趋势。在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当下中国,对变化过程进行“量”的把握不可或缺。但要全面深入研究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必然离不开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历史传统、生活习惯、和社会交往方式的理解,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新制度经济学所说的“非正规制度”,或者也可被理解为一种具有民族特点的“社会资本”。遗憾的是,这些“非正规制度”或“社会资本”无法在经济计量分析中给出我们所期待的具体、明确、显著性的统计结果。而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民族志等研究方法不仅可以让我们实在的感受到现实经济的脉搏,其鲜活的案例也无不显示出不同少数民族不同“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影响。本书给出的宁夏、云南、贵州等地的调查案例,是经济计量分析的很好补充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