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十篇

时间:2023-10-02 16:54:16

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

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篇1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自主阅读 能力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口语表达和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幼儿的阅读能力是其未来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在幼儿教育中,要利用阅读、绘画等方式,培养幼儿对阅读和书籍的兴趣,为幼儿的语言习得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其所处的年龄阶段是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敏感期”。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对幼儿园大班自主阅读的能力进行培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幼儿园大班自主阅读存在的问题

当前,广大幼儿园都较为注重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在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不注重教师指导,自主阅读成为“自由阅读”。自主阅读并不等同于自由阅读,而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阅读。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一些教师将幼儿阅读课上成了“自习课”,加之幼儿个性心理不稳定,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使得在阅读中“走马观花、图书变纸”的情况严重,使得幼儿的阅读效果大打折扣。二是不注重兴趣引导,自主阅读成为“死板阅读”。幼儿阅读教学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一些教师认为阅读就是“看书”。教师常常在没有任何引导与铺垫的情况下,让幼儿自主阅读,使得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不知所云”,无法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阅读的形式化特征较为明显,不能激发幼儿阅读的能动性,影响了幼儿阅读能力的意义建构。三是不注重习惯养成,自主阅读成为“临时阅读”。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幼儿自主阅读的开展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幼儿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打下坚实基础。但是在幼儿阅读过程中,部分教师并不注重幼儿习惯的养成,导致幼儿在阅读中被动性较强、自发性较弱。

二、培养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对策

(一)加强幼儿阅读指导,做好阅读课堂组织。幼儿教师要积极做好课堂组织,加强幼儿自主阅读的指导。在阅读活动开展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堂设计,成为幼儿阅读的指导者、合作者与参与者。一要师幼共同制定阅读规则。防止将自主阅读课上成“自由阅读课”,与幼儿合作,明确阅读的目标、过程和预期成果,设置“小小管理员”,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互相监督,最大限度地增强幼儿的“有意注意”,让幼儿带着目标、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二要创新幼儿自主阅读教学方式。通过启发式教学、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教学组织,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开展自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可组织幼儿“边演边读”,将书籍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动物形象地在课堂上表现出来,有效进行知识探究;组织幼儿“边问边读”,让幼儿带着问题,阅读与讨论相结合,让幼儿之间相互进行交流和分享,主动探究图书的内容,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组织幼儿边画边读,在幼儿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联想自由绘画,启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积极对书籍内容进行拓展。

(二)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兴趣是促使幼儿阅读的“引路人”,在幼儿自主阅读活动中,只有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才能够使幼儿形成阅读动机,满足幼儿阅读的好奇心,将幼儿的“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一要创造互动式的幼儿阅读氛围。将幼儿的枯燥阅读注入兴趣化、互动化的元素。在图书的选择过程中,教师要变传统的分配为幼儿自主选择,在教师陪读的同时,通过问题的设计、情境的创设,加强教师与幼儿的交流和对话,大力开展“阅读接龙、讲故事、开心一刻”等互动式活动,增加幼儿的阅读体验。二要创造分享式的幼儿阅读氛围。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在阅读氛围的创造中,要更加注重幼儿间的阅读分享。充分树立幼儿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分享阅读过程、阅读成果,体验快乐阅读和成功阅读,将集体读与个体读相结合,共享阅读乐趣。三要创造开放式的幼儿阅读氛围。要进一步拓展幼儿自主阅读的空间与时间,完善幼儿阅读的软硬件条件。在幼儿园内,大力开展班级读书会、沙龙等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广阔的阅读平台。在幼儿园外,加强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家园联动”。由于幼儿的阅读不单单是在幼儿园,更多的时间在家庭,因此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2]。使幼儿不但在园内进行阅读,同时要鼓励幼儿开展课外阅读,大力推广亲子阅读、枕边阅读、分层阅读,使阅读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角度,构建完善的幼儿早期阅读环境。

(三)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促使幼儿形成阅读元认知。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幼儿阅读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应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的“元认知”。一要都会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从点滴做起,帮助大班幼儿了解看书的正确方式,了解书籍的目录、封面、页码等内容。指导幼儿有序观察画面的方法,使幼儿学会专注、学会观察,增强幼儿将局部阅读与整体阅读相结合、将主体阅读与细节阅读相衔接的能力,使幼儿能够通过正确分析图书的内容、故事情节,掌握美术符号和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初步理解图书要表达的思想与主题,全面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二要指导幼儿学会收集资料。培养幼儿进行资料收集的能力,让幼儿学会遇到问题能够主动进行资料收集与查阅,使幼儿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进行有意义的阅读,为小学阶段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要指导幼儿学会知识的应用。阅读要为幼儿的生活服务,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联系实际,使幼儿“读有所悟、读有所得、读有所用”,使阅读成为幼儿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总之,在终身学习的社会中,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基本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决定着未来的学习效能[3]。大班幼儿对文字符号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对绘本阅读的理解不断加深,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所处的年龄阶段是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敏感期”。当前大班幼儿在自主阅读中普遍存在不注重教师指导,自主阅读成为“自由阅读”;不注重兴趣引导,自主阅读成为“死板阅读”;不注重习惯养成,自主阅读成为“临时阅读”等问题。在未来的阅读活动开展中,只有进一步加强幼儿阅读指导,做好阅读课堂组织;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创造浓郁阅读氛围;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促使幼儿形成阅读元认知,才能够全面提高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邱洪艳.以绘本为载体,培养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实践与研究[J].赤子(中旬),2014,(04):269-270.

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篇2

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研究发现:创设有效的阅读环境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前提,采取多样化的师幼互动方式、引导幼儿提问、教师善于倾听、开展新颖多样的早期阅读活动、家园合作等途径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有效教育策略。提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尊重幼儿的想法与创造,支持幼儿富有个性的表达,是指导和评价幼儿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早期阅读 创新 思维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1.时展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迎接未来的科学技术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关于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也强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当今社会,人类已走进了21世纪,这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知识信息时代。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即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突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人。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开始萌芽的时期,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开展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正是顺应了时展的要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课程改革的呼唤。

当前,围绕《纲要》精神,广大幼教工作者正在大力着手教改工作。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幼教改革强调活动中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给予幼儿自由探索、尽兴表达的机会;倡导以幼儿为主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强调启发式、开放式的教学行为,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主动学习;重视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幼儿健康成长……在如火如荼的教改大潮中,“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这一课题的开展,应该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3.我园早期阅读活动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园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注重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注重口语能力的培养,即以背诵诗歌、复述故事为主,忽视了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因此,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课题,对于探索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提高幼儿的创造力,从而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

1.早期阅读:一般是指0~6岁学前幼儿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和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内容的活动过程,它是一个融观察、记忆、思维、表达等多种认识于一体的综合过程。本课题的“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中,按照《纲要》精神,引导幼儿与环境充分互动,呈现多元的文学作品,提供有趣、感性的学习素材,开展情境表演故事、自编自画故事书、接龙游戏、听录音讲述等多种形式的早期阅读活动,培养早期阅读能力。

2.创新思维:它是相对于传统思维而言。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为解决某个问题,自觉地、能动地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提出新颖而有效的方案的思维过程。爱因斯坦说:“创新思维只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本课题的“创新思维”是指幼儿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根据《纲要》的要求,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主动思考能力、想象力等方面。

(三)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建构有利于幼儿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建构论认为,认知发展系源于幼儿对环境的探究,经由个体与环境互动后扩展其认知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能动的建构过程。在这个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幼儿受个人兴趣爱好、需要以及外部环境的推动,表现为主动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受自身原有经验、思维方式等制约,在对信息的内部加工上表现为独立性和创造性。以幼儿为主体,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富有探索互动的情境,适时给予支持、鼓励,容易被幼儿所接受,激发创新灵感,发展创新思维,进而促进创新素质的形成。

2.多元智能理论:20世纪后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具有的智能应更加统观,涵盖的面应更为多元。他将人类的智能归为八项,即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空间智能、博物学家智能。其中语言智能是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给幼儿教育者的启示是:教育旨在提供幼儿多元及整合的学习机会与刺激,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让幼儿的多种潜能得到有效激发和培养,真正实现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探索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和符合幼儿学习规律特点的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内容。

2.大大提高幼儿创新思维能力,增强自信,全面落实幼儿素质教育。

3.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更新教育理念。

4.形成我园的办园特色,提高我园的办园水平。

(二)研究内容

1.建构具有本园特色的早期阅读课程体系。着重进行早期阅读内容的选择、早期阅读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2.早期阅读活动中如何有效提高幼儿创新思维。积极创设良好的早期阅读环境;倡导师幼互动;一日活动中渗透早期阅读活动;推行家园共育,充分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

3.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创建学习型基层组织;搭建教学观摩平台;开展教学比武;组织参观、培训学习;开展园本教研。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1.强化理论学习。

课题主持人组织课题组教师以集中学习、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学习《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学研究》等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早期阅读活动方面的论文近100多篇,推荐教育理论专著有《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给教师的建议》《环境启蒙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师幼互动行为研究》《创新教育》《创新学习与教学设计》、《教育新理念》《学前创造教育课程论》《学习策略研究》《幼儿园语言教育》《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语言教育》等10余部。要求每位教师精读2-5本教育专著,每学期写1万字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在每周教研活动中开展十分钟的读书交流活动,并且每学期末,在全园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2.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创设有利于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阅读环境。

(1)营造自由、宽松、平等的精神环境,尽量为幼儿提供实间、机会,让他们自由地选择交流对象、内容、地点,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激发幼儿阅读后的想象与创新意识。

(2)各班级布置图文并茂的阅读区,如“小小阅读区”“快乐书吧”等,把图书放置在安全、宁静、明亮的地方,并张贴许多幼儿喜爱的照片、图画等,让幼儿感受文字、画面等阅读材料无所不在,并不由自主地去看看、想想、说说,并且适时更换环境内容,更多地吸引幼儿去观察与思考。

(3)设置多元化的阅读后表达区。在表达区里提供丰富的材料,如表演道具、图片、绘画纸、笔等,当幼儿读到兴奋处可以选择道具与同伴再现故事情节或创造性表现故事情节,也可以拿起笔、纸绘画阅读后的联想,充分发挥幼儿创造力、想象力。

3.专家引领,参观培训。

近日,幼教专家谈亦文副教授来邵阳做专题讲座;以及市教科所综合科主任赵健军先后2次来园,对课题研究进行现场指导点拨;我们特邀南京凤凰康轩教学研究部的曹焱娟讲师在我园做了专题讲座――“做探索观念的幼儿教师育主动学习的幼儿”;

为使培训学习活动收到实效,外出学习的教师都会将学习的心得体会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并执教优秀案例让大家观摩学习,力求达到拓展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效果。

4.搭建教学观摩平台。

我园还组织了全园青年教师语言教育教学比武,有15位教师参加,全体教师观摩了比武活动;在资江学校观摩了南京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全体教师观摩了周丽亚老师执教的阅读活动《家》;陆续开展了阅读活动的观摩;并就科学领域的教育教学组织了园内观摩。同时,以播放DVD光盘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方式,让大家观摩学习,收到良好效果。

5.推行园本教研。

“教育改革,教师是关键。”而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教师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通过园本教研来为教师提供成长平台,让教师成长于学习之中,发展于工作中之中。

我园以轮流主持、互动研讨、专题辨析等多种形式,通过互动游戏(集体体验)明确研讨主题,集体研讨,围绕课例展开对话,归纳总结,理论提升等几个研讨环节,让教师与理论对话、教师与教师对话,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先后开展了《如何营造支持幼儿创新思维发展的早期阅读环境》《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策略》《听说游戏的组织方法与策略》《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提问策略》《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家园共育》等内容丰富的园本教研活动。

我园开展园本教研的宗旨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力求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能人人参与、主动讨论,发扬每一位教师的主人翁态度,让大家有更多的机会投入到教研的讨论和互动中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6.一日活动之中渗透早期阅读。

(1)有计划地开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较为集中的阅读经验活动,(大小图书阅读活动、听赏、排图活动、自编图画故事书活动等),帮助幼儿多角度、多方位地获得阅读经验,培养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2)一日生活中,坚持每天20分钟晨读,采取“欣赏――跟读――朗读――评价”的模式,在幼儿朗读时,教师时常让幼儿比一比,看谁读得对,读得有感情,这样一来既发展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又提高幼儿的鉴赏朗读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在集体面前敢想、敢说、会说、愿说。

(3)在自由活动中,鼓励幼儿在图书角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图书,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阅读方式(独立阅读,结伴阅读等)。

(4)在语言区角放置画笔,引导幼儿在仿编诗歌、续编故事的基础上,用图画的形式表现,逐步引导幼儿由欣赏――跟读――仿编到创新的过程,孩子们自己制作的图书放在图书角,充分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满足了他们的欲望,也逐步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5)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根据所见所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成长故事讲述、旅游趣闻讲述、漫画讲述等),通过感受与体验,积累阅读经验。

7.倡导家园共育。

在家园联系栏中设“早期阅读”专栏,在这个栏目里张贴大量有关早期阅读的文章,宣传早期阅读对幼儿发展的作用,介绍家庭早期阅读的指导方法,并交流部分家长的亲子阅读经验,推荐一些适宜家长和幼儿阅读的书籍。如《让孩子爱上读书的N个理由》《说来听听》《朗读手册》等家庭早期阅读指导书籍,向家长宣传早期阅读的观念、方法,给家长切实有效的指导;教师把幼儿园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及亲子活动建议写在周计划上,让家长把孩子在家中的阅读情况反馈上来,共同帮助幼儿提高阅读能力;在家长会上通过亲子趣味游戏、阅读活动展示等形式向家长介绍班级开展阅读活动的主要情况,引导家长有目的地观看阅读活动,捕捉发现自己孩子思维的闪光点,将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意识、方法转化给家长,使之体会到幼儿的生活中处处有创新思维培养的契机,共同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认真学习国内外早期阅读方面的研究理论、现状、发展趋势、方法等,积累相关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行动研究法。

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观察他们在阅读活动中的表现,观察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行为、教育机智等,积累研究的具体素材,并在实施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3.经验总结法:实验教师分析积累的资料,归纳总结经验和教训,进行理性思考,形成研究报告。

四、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实践研究,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对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方法与途径有了一定的理论认识。

(一)探索出符合本园实际和幼儿认知水平的早期阅读创新思维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课题组在确定目标前,首先,对我园教师在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及幼儿的创新思维发展状况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语言教育的要求,确定了我园培养在幼儿早期教育活动培养创新思维的研究目标,并围绕目标展开研究、探索出符合幼儿学习特点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A.教学模式

1.采取多样化的师幼互动方式,培养幼儿创新思维。

(1)支持式互动――激活感知,积累经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种创新思维离不开想象,唤起丰富的想象在幼儿创新思维活动中至关重要。幼儿的想象力越丰富,对阅读的理解就越有创见,而想象是以一定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幼儿对阅读内容、知识背景越熟悉,与他的生活经历越密切,他的理解速度就越快,理解内涵就越深,想象思维也就越活跃。因此,我们尝试在早期阅读活动帮助幼儿建构阅读经验。在建构过程中,幼儿随着认知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发展,对阅读的内容会引发更深入的思考与连结。进而建立自己的知识层次。如:在开展阅读活动“亲亲晚安”前,教师与幼儿通过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谈话,激活了幼儿的感知。当孩子对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时,教师出示图书,孩子的想象思维与创新思维马上活跃起来。孩子们理解体验作品并迁移作品经验,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与体验创编出了优美的儿歌诗句:“爷爷,亲亲晚安;奶奶,亲亲晚安;星光从窗户外溜进来,痒痒的,像爷爷的头发;星光从窗户外溜进来,暖暖的,像奶奶的怀抱,星星也想跟宝宝亲亲晚安”。(附原诗歌:爸爸,亲亲晚安;妈妈,亲亲晚安;月光从窗户外溜进来,痒痒的,像爸爸的胡子;月光从窗户外溜进来,暖暖的,像妈妈的嘴唇;月亮也想跟宝宝亲亲晚安。)

通过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不仅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也为幼儿创新思维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

(2)诱导式互动――分析点拔,循序渐进。

观察是智慧的窗口,是创造的基础,观察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由于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阅读时目光常常被图书中生动形象或自己感兴趣的画面所吸引,注意出现跳跃性的特点,思维过程呈现一种无序状态,影响阅读的理解。为此,在阅读活动中,教师经常性提醒幼儿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有顺序地阅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让幼儿对各种角色的表情、动作及角色间的关系进行仔细观察、分析和判断。再如受经验、思维的局限,幼儿准确识图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根据幼儿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对于一页单幅图重在引导幼儿抓住画面的整体特征,进行细心观察;而一页多幅图,重在引导幼儿从整体上感知,了解图与图之间的联系。通过观察,激发幼儿的想象,丰富幼儿对内容的理解,并用语言创造性地表达出来。

(3)合作式互动――拓展空间,自由创造。

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利用阅读材料创设有关的环境,设计有关的题材,运用有效的引导方法,积极参与幼儿的创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帮助幼儿创造性地开展制作阅读小书或绘制自编儿歌图画书活动。通过“编编、画画、记记”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放飞幼儿想象和创造的翅膀,表达对阅读作品的心得与感受。阅读自己制作的图书,幼儿备感亲切,既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体验到创造性活动的快乐。

表演、迁移作品,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一种活动。因此,幼儿在阅读之后,我们注重引导幼儿不受阅读材料上文字、画面的束缚,通过“看看、说说、演演”的方式,展开想象翅膀,进行富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表现,努力打开幼儿阅读的思维通道,如:在阅读活动《给大象穿裤子》中,为了更好得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教师先让幼儿看图书,在理解图书的基础上尝试表演故事的内容,表演完以后再进行讨论:“小动物们给大象穿了什么样的裤子?如果你给大象穿裤子,你想给它穿什么裤子?为什么呢?”孩子们都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纷纷阐述自己的原因,在孩子们看看、讲讲、演演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又激起幼儿创新的积极性,让幼儿时时都有成功的喜悦。

2.注重教师的倾听、幼儿的提问,促进幼儿创新思维发展。

教师的倾听具有亲和力,可以增强幼儿在阅读活动中的自信心和满足感。因此,在阅读中,教师还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仔细倾听,善于倾听,及时抓住幼儿思维的闪光点,适时进行肯定(“你讲得真好听”)、赞赏(“你真会动脑筋,讲的和别人不一样”)、激励(“你进步真快,编的儿歌越来越好听,继续努力吧”)、鼓励(“想一想,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奖励(五角星、苹果娃娃等小贴画),这样幼儿在阅读活动中的主动性、创新性得到了培养和体现。

好奇、好问是儿童的天性,是探索和创造的源泉。幼儿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有效地开发幼儿创造思维的潜能。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在阅读活动中,要鼓励幼儿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多想、多思、多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例如在《糖果雨》阅读活动中,教师问:“你们还有哪里听不清楚、看不明白的吗?”幼儿提出:“天上为什么会下糖果雨呢?糖果雨以后还会再下吗……”在《给大怪龙洗澡》阅读活动中,幼儿提出“大怪龙那么可怕,灰灰鼠和黑黑鼠不怕吗?大怪龙为什么要和它们交朋友”等等一些源于故事又超出原本故事内容的问题。幼儿在阅读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无不渗透着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的做法。可见,早期阅读活动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培养、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机会。

B.有效的教学方法

1.绘画创编法。

通过绘画、纸工、泥工等美术手段,让幼儿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然后让幼儿自由结伴互相交流。幼儿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维异常活跃,他们大胆出笔,你一言,我一语,积极性高,想象丰富,能创编出许多成人意想不到的有趣情节。如诗歌教学《味道》,让幼儿根据“××酸酸的,××也酸酸的”的句式创编出不同的诗句,幼儿运用绘画的方式创编出了“草莓酸酸的,挨骂后泪水也酸酸的;西瓜甜甜的,爸爸的拥抱也甜甜的。”

2.续编故事法。

根据原有的故事情节发挥想象,把故事继续编下去,为主人公创造出新的生活情景、不同的结局。如讲述活动《战胜大老虎》中,教师提问:如果大老虎下次再来,你们认为小动物会怎样对付大老虎,结果又会怎样呢?如此引导幼儿续编故事,增强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3.表演法。

让幼儿用肢体动作和分角色表演把阅读的内容创造性地表现出来,能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表演能力。如讲述活动《战胜大老虎》中幼儿用石头砸老虎、用树枝抽老虎的动作,表现了小动物勇敢的品质。

4.游戏多变法。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一些好玩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自主地获得知识,加深理解。将一个游戏灵活多变地开展,幼儿在变化式的游戏中会产生出不同的想法。当然,游戏的设计应合理有效,结合阅读内容开展。如阅读活动《许愿小仙女》,教师开始设计了“我是小仙女”的游戏,每个幼儿手持魔法棒自由选择教室里的某一物品或某一个人,帮助其实现愿望,这个愿望由幼儿自己设想。接着,教师让游戏变成 “我的愿望”,幼儿变换角色进行游戏,各自对小仙女说出自己的愿望。孩子们在变化着的游戏中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感受,他们说出来的想法也是不同的。

(二)给孩子们提供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及学习规律特点的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内容

对幼儿来说,提供他们喜闻乐见的阅读内容是激发幼儿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根据了幼儿年龄特点、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生动的阅读内容更注重内容的多元化,除了书本阅读,还有丰富多彩的音像材料、多媒体读物。同时提供题材文体多样化:如有关儿童生活、科学知识、环境问题以及亲情、友谊、历险等多方面的内容;儿歌、童谣、故事、传记、散文、知识性图书都成为孩子们的阅读内容。通过多元化的、符合幼儿特点的阅读内容,有效地培养了幼儿阅读兴趣及创新思维。

(三)通过研究活动,全面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素质教育

1.幼儿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在教师组织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所创设的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体现的尊重幼儿、信任幼儿的教育理念,采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们充满自信、充满快乐,不仅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语言表达力、创造力,更加培养了幼儿健康开朗的个性。

研究组成员通过孩子活动前后的对比观察、分析,教师与家长一致反映,自从开展活动之后,幼儿的个性变得开朗活泼了,愿意与成人、同伴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表现主动、自信、没有胆怯、与教师的关系特别亲密,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喜欢并善于观察、探究,愿意去发现、去想象、去表达,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幼儿全面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

2.我园制作出了一本幼儿创编的儿歌集。

经过研究活动,我们收集了大批幼儿自创诗歌、散文,幼儿的作品凝聚了孩子的智慧与创新,也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与汗水,这本手册内容生动形象,充满着童趣、充满着爱,是孩子创新的结晶,它让教师与孩子共同体验了创编的快乐。

(四)促进了我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探讨,我园教师特别是研究组成员自觉学习幼儿教育科学理论,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集中研讨一些教育现象和问题,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水平显著提高,表现为:

1.教师的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以幼儿为本,研究幼儿、尊重幼儿,教育内容的选择、目标的制定、活动的设计、环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实施都能考虑幼儿的需要和认知水平,特别注意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较好地体现了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角色。教育过程中,注重引导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注重幼儿想象力,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培养。

2.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显著提高。

研究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自觉撰写教育反思、活动实录,积极参加学习研究教育理论,教师的写作水平有明显的提升。近年,我园都写出了一批有一定水平的研究论文,一改研究前教师一提起论文就头痛的局面,提炼出了“优化环境、尊重兴趣、贴近生活、积极互动、创新整合”的早期阅读教学原则。

五、主要研究成果

(一)出台了一批优秀早期阅读及其他学科的优秀案例、撰写出了一批优秀论文

1.优秀案例。

卿茜老师组织的早期阅读活动《难驯服的马》在2009年省婴、幼、特教优秀语言教育活动比赛中荣获省一等奖;彭小婧、李莉老师组织的科学活动《统计各种水果》、《认识风》在2010年省婴、幼特教优秀科学教育比赛中分别获省二、三等奖。

下列语言活动获市级奖励,并在全市观摩交流: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春天在哪里》、大班早期阅读活动――《月亮像什么》、大班语言活动――故事《快乐的口袋》、大班故事活动――《蜗牛城的故事》、中班语言活动――《快睡吧,小田鼠》、小班语言活动――《小手小手拍一拍》、中班阅读活动――《数一数》、大班阅读活动――诗歌《快乐》、大班阅读活动――《数花灯》、大班阅读活动――《鳄鱼怕怕 牙齿怕怕》、早期阅读活动――《小螃蟹找工作》、中班语言活动――散文《家》。

2.优秀论文。

教师论文《让幼儿音乐教育“情趣”化》《规范语言 重在创设环境 乐在交流之中》获省一等奖,《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谈网络与幼儿教育》获省二等奖,《浅谈蒙氏阅读的好处》获省三等奖,《让爱在音乐活动中悄然升华》《让美术成为孩子的乐趣》《艺术教育活动与其他领域整合的点滴思考》《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提问策略》《浅谈幼儿园如何创设有效的早期阅读环境》获市一等奖,《如何让孩子畅所欲言》《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一日生活中的语言教育》《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我对教研工作的新思考与新实践》荣获市二等奖,《融入爱心点滴谈》《幼儿挑食的成因与矫正》《浅谈孩子在快乐中学数学》获市三等奖。

(二)“书香”充满了园所,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鼓励幼儿阅读,也提倡教师阅读,结合教师现状,实行了三个通过:通过为教师订阅报刊、书籍创造阅读条件;通过“读书品文”“好书推荐”等促使教师去看书;通过阅读心得交流、教学反思撰写、活动组织、案例式研讨让教师体会阅读带来的益处,逐渐在园内形成一种“书香”氛围。同时,“书香”也浓厚了我园的教研氛围,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组的培训、园本教研和交流活动,并在学习――实践――研讨――再学习――再实践――再研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三)形成了我园的办园特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一年半的研究,早期阅读已成为我园办园特色,受到了上级部门及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在每期的早期阅读活动汇报中,孩子们的表现让家长们十分开心。在每次的家长问卷调查中全园家长的满意率达到了97%以上,早期阅读在我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会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要求入园的孩子络绎不绝。

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在课题探索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现提出与同行共同探讨、共同思考。

1.在课题探索中,我们的教师一方面为了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设计活动,另一方面又会有意无意地忽视幼儿的创造“火花”,从而产生“中国式的创新能力培养”――为创造而创造,为结果而创造。

2.在创新过程中,当幼儿的一些思考与成人经验相违背时,(即幼儿的思维和想法不符常规),教师有时会被幼儿的这些“奇思妙想”弄得束手无策,还缺乏一些机智的、灵活的应对能力,老师的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3.家庭是幼儿最重要的生活场所,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无处不在的,如何使家长也能积极地参与到创新教育活动中去,帮助幼儿积累一定的知识结构,掌握一定的创新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在创新教育上和幼儿园形成合力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4.在早期阅读中,教师没有有效地开展游戏阅读活动,制约了早期阅读中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

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篇3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多通道”阅读环境,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美国詹姆斯·约翰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的某方面兴趣与他的志向结合起来时,那么,离成功就已经不远了。”因此,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多通道”的阅读环境,营造自由宽松的阅读氛围,让幼儿在阅读活动中不断获得自主阅读的乐趣,以调动幼儿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1.合理布局公共区域,创设阅读特色环境

幼儿园的公共区域是幼儿频繁出入的通道和活动的场所,我们合理利用这些公共区域,为幼儿营造了一个阅读大环境。在门厅处我们把幼儿应掌握的基本行为习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走廊南面的白墙上我们把一个个深受孩子喜爱的童话故事制作成立体的版面;在一楼通往户外活动场地的侧门口,我们以简笔画加文字说明的形式绘制了一些运动项目的活动要求。就是这样的阅读大环境,让幼儿在看看、说说中激发了对阅读的兴趣,积累了阅读的经验。

2.营造温馨和谐氛围,鼓励幼儿互动交流

《纲要》倡导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事实也证明,自由宽松的阅读氛围有助于幼儿相互交流阅读中的理解和感受。为此,我园各班教师都在活动室中光线比较充足又比较安静的角落处为幼儿开辟一个温馨、舒适的空间——阅读区。阅读区尽量以家庭式氛围来呈现,以使幼儿能少受干扰、静下心来阅读。在舒适的阅读空间中,孩子可以自由选择喜爱的读物,自由选择阅读的方式,或单独、或与同伴一起品读交流,充分享受着阅读带来的乐趣。实践证明,孩子们特别喜欢这样的阅读环境。每当区域活动时,阅读区总是他们的首选,就是在这样的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孩子们纷纷爱上了阅读。

3.丰富区角阅读材料,培养自主阅读乐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的兴趣。”因此,阅读区阅读材料提供得是否合适,是影响幼儿阅读兴趣的关键。我园各班教师会根据幼儿认知特点及兴趣,结合主题活动开展的情况,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既有图书、图片、识字卡片等读物,又有视听材料;图书的内容既有故事类的,又有百科知识类的,所选的材料注重色彩鲜艳、形象突出、画面清晰、富有童趣,贴近幼儿的生活。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全语言”阅读活动,丰富幼儿自主阅读的经验

在课题研究实施中,我们从本园的实际出发,探索了多种“全语言”阅读活动,有集体阅读活动、区角阅读、情景表演、日常生活中的渗透性阅读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幼儿的阅读兴趣得到了充分满足,知识视野大为开阔,阅读经验逐渐丰富。

1.配合课程教育主题,开展集体阅读活动

我园设定了每周一次的集体阅读活动时间,各班可配合教育主题自选阅读内容。各班的阅读内容大致有绘本、童话故事、诗歌、散文诗、古诗、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动画片等,教师结合主题活动开展的需要,在课程审议的时候选择一些与主题匹配的读物,开展集体阅读活动。年级组的老师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精心设计教案,再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开展集体教学活动。

2.利用班级阅读区域,满足幼儿阅读需要

由于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比较有限,而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所要传递给孩子的内容在短短的一个教学活动中往往不能完成,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为此,教师常常在一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把材料投放到阅读区里,让孩子根据各自的需要去阅读。

3.巧用日常闲散时间,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阅读与生活相伴”,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随时随地的阅读形式。于是,我们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闲散时间,如午餐前后、午点前后,还有离园前,一般都有一段要求幼儿安静等待的时间。针对孩子好动的特点,我们利用这些时间组织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

三、构建注重应用的“体验式”阅读平台,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叶圣陶曾说:“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指南》在语言领域的导言中也十分强调应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我们在应用“全语言教育理论”指导开展幼儿自主阅读活动过程中,不仅注重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而且十分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1.加强阅读过程指导,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我们始终把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教育目标,注重在阅读活动中加强指导。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会随时督促孩子养成正确的看书姿势,会手把手地指导幼儿正确地翻阅图书的方法。平时注意经常提醒孩子,从左到右,自上而下,顺着页码一页一页由前往后轻轻翻阅;看书时要保持安静,不能打扰别人,对图书要爱惜,不折损,不撕页,不在书上乱涂乱画等。由于结合阅读活动经常督促、提醒,大多孩子在不断提高自主阅读能力的同时,良好的阅读习惯也逐渐养成了。

2.结合阅读教学活动,重视阅读技能指导

《纲要》强调应培养幼儿的前阅读技能,《指南》将这一要求更作了具体的细化规定并提出了教育建议。可见,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前阅读技能非常必要。在组织早期阅读活动时,我们根据作品特点和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指导幼儿阅读,以提高幼儿的阅读技能。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阅读技能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相应的阅读技能指导。

3.提倡积极表达应用,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在课题实施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孩子们的阅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此时他们想表达,想让更多的人来认同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我们相继举办了中大班幼儿的“讲故事比赛”、“绘本情景表演”、“古诗文朗诵会”和“童话剧表演”等活动,让弟弟妹妹做观众,邀请爸爸妈妈们来做评委。在比赛中,小选手们落落大方、天真可爱、惟妙惟肖的表演,口齿清晰的语言,再配上了灵巧逗人的肢体动作,博得了老师、家长和小朋友们的阵阵笑声和赞赏。

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篇4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与经验总结法相结合的方法,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研究发现。

关键词

早期阅读 创新思维 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1.时展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迎接未来的科学技术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关于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强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当今社会,人类已走进了21世纪,这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知识信息时代。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即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突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人。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开始萌芽的时期,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开展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正是顺应了时展的要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课程改革的呼唤。

当前,围绕《纲要》精神,广大幼教工作者正在大力着手教改工作。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幼教改革强调活动中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给予幼儿自由探索、尽兴表达的机会;倡导以幼儿为主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强调启发式、开放式的教学行为,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主动学习;重视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幼儿健康成长……在如火如荼的教改大潮中,“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这一课题的开展,应该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3.我园早期阅读活动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园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注重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注重口语能力的培养,即以背诵诗歌、复述故事为主,忽视了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因此,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课题,对于探索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提高幼儿的创造力,从而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

1.早期阅读:一般是指0-6岁学前幼儿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和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内容的活动过程,它是一个融观察、记忆、思维、表达等多种认识于一体的综合过程。本课题的“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中,按照《纲要》精神,引导幼儿与环境充分互动,呈现多元的文学作品,提供有趣、感性的学习素材,开展情境表演故事、自编自画故事书、接龙游戏、听录音讲述等多种形式的早期阅读活动,培养早期阅读能力。

2.创新思维:它是相对于传统性思维,是指人们为解决某个问题,自觉地、能动地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提出新颖而有效的方案的思维过程。爱因斯坦说“创新思维只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本课题的“创新思维”是指幼儿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根据《纲要》的要求,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主动思考能力、想像力等方面。

(三)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建构有利于幼儿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建构论认为,认知发展系源于幼儿对环境的探究,经由个体与环境互动后扩展其认知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能动的建构过程。在这个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幼儿受个人兴趣爱好、需要以及外部环境的推动,表现为主动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受自身原有经验、思维方式等制约,在对信息的内部加工上表现为独立性和创造性。以幼儿为主体,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富有探索互动的情境,适时给予支持、鼓励,容易被幼儿所接受,激发创新灵感,发展创新思维,进而促进创新素质的形成。

2.多元智能理论:20世纪后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具有的智能应更加统观,涵盖面应更为多元。他将人类的智能归为八项,即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空间智能、博物学家智能。其中语言智能是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给幼儿教育者的启示是:教育旨在提供幼儿多元及整合的学习机会与刺激,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让幼儿的多种潜能得到有效激发和培养,真正实现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探索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和符合幼儿学习规律特点的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内容。

2.大大提高幼儿创新思维能力,增强自信,全面落实幼儿素质教育。

3.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更新教育理念。

4.形成我园的办园特色,提高我园的办园水平。

(二)研究内容

1.建构具有本园特色的早期阅读课程体系,着重进行早期阅读内容的选择、早期阅读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2.早期阅读活动中如何有效提高幼儿创新思维。积极创设良好的早期阅读环境;倡导师幼互动;一日活动中渗透早期阅读活动;推行家园共育,充分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

3.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创建学习型基层组织;搭建教学观摩平台;开展教学比武;组织参观、培训学习;开展园本教研。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1.强化理论学习。

课题主持人组织课题组教师以集中学习、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学习。要求每位教师精读2~5本教育专著,每学期写1万字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在每周教研活动中开展十分钟的读书交流活动,并且每学期末,在全园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2.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创设有利于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阅读环境。

①营造自由、宽松、平等的精神环境,尽量为幼儿提供实间、机会,让他们自由地选择交流对象、内容、地点,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激发幼儿阅读后的想象与创新意识。

②各班级布置图文并茂的阅读区,如“小小阅读区”“快乐书吧”等,把图书放置在安全、宁静、明亮的地方,并张贴许多幼儿喜爱的照片、图画等,让幼儿感受文字、画面等阅读材料无所不在,并不由自主地去看看、想想、说说,并且适时更换环境内容,更多地吸引幼儿去观察与思考。

③设置多元化的阅读后表达区。在表达区里提供丰富的材料,如表演道具、图片、绘画纸、笔等,当幼儿读到兴奋处可以选择道具与同伴再现故事情节或创造性表现故事情节,也可以拿起笔、纸绘画阅读后的联想,充分发挥幼儿创造力、想象力。

3.专家引领,参观培训。

为使培训学习活动收到实效,我园派大批教师参加培训,外出学习的教师都会将学习的心得体会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并执教优秀案例让大家观摩学习,力求达到拓展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效果。

4.搭建教学观摩平台。

近年来,我园多次就科学领域的教育教学组织了园内观摩。同时,以播放DVD光盘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方式,让大家观摩学习,收到良好效果。

5.推行园本教研。

“教育改革,教师是关键。”而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教师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通过园本教研来为教师提供成长平台,让教师成长于学习之中,发展于工作中之中。

我园以轮流主持、互动研讨、专题辨析等多种形式,通过互动游戏(集体体验)明确研讨主题,集体研讨,围绕课例展开对话,归纳总结,理论提升等几个研讨环节,让教师与理论对话、教师与教师对话,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先后开展了《如何营造支持幼儿创新思维发展的早期阅读环境》《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策略》《听说游戏的组织方法与策略》《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提问策略》《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家园共育》等内容丰富的园本教研活动。

我园开展园本教研的宗旨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力求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能人人参与、主动讨论,发扬每一位教师的主人翁态度,让大家有更多的机会投入到教研的讨论和互动中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6.一日活动之中渗透早期阅读。

①有计划地开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较为集中的阅读经验活动,(大小图书阅读活动、听赏、排图活动、自编图画故事书活动等),帮助幼儿多角度、多方位地获得阅读经验,培养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②一日生活中,坚持每天20分钟晨读,采取“欣赏——跟读——朗读——评价”的模式,在幼儿朗读时,教师时常让幼儿比一比,看谁读得对,读得有感情,这样一来既发展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又提高幼儿的鉴赏朗读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在集体面前敢想、敢说、会说、愿说。

③在自由活动中,鼓励幼儿在图书角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图书,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阅读方式(独立阅读,结伴阅读等)。

④在语言区角放置画笔,引导幼儿在仿编诗歌、续编故事的基础上,用图画的形式表现,逐步引导幼儿由欣赏——跟读——仿编到创新的过程,孩子们自己制作的图书放在图书角,充分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满足了他们的欲望,也逐步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根据所见所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成长故事讲述、旅游趣闻讲述、漫画讲述等),通过感受与体验,积累阅读经验。

7.倡导家园共育。

在家园联系栏中设“早期阅读”专栏,在这个栏目里张贴大量有关早期阅读的文章,宣传早期阅读对幼儿发展的作用,介绍家庭早期阅读的指导方法,并交流部分家长的亲子阅读经验,推荐一些适宜家长和幼儿阅读的书籍。如《让孩子爱上读书的N个理由》《说来听听》《朗读手册》等家庭早期阅读指导书籍,向家长宣传早期阅读的观念、方法,给家长切实有效的指导;教师把幼儿园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及亲子活动建议写在周计划上,让家长把孩子在家中的阅读情况反馈上来,共同帮助幼儿提高阅读能力;在家长会上通过亲子趣味游戏、阅读活动展示等形式向家长介绍班级开展阅读活动的主要情况,引导家长有目的地观看阅读活动,捕捉发现自己孩子思维的闪光点,将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意识、方法转化给家长,使之体会到幼儿的生活中处处有创新思维培养的契机,共同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认真学习国内外早期阅读方面的研究理论、现状、发展趋势、方法等,积累相关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行动研究法: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观察他们在阅读活动中的表现,观察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行为、教育机智等,积累研究的具体素材,并在实施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3.经验总结法:实验教师分析积累的资料,归纳总结经验和教训,进行理性思考,形成研究报告。

四、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实践研究,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对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方法与途径有了一定的理论认识。

(一)探索出符合本园实际和幼儿认知水平的早期阅读创新思维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课题组在确定目标前,首先,对我园教师在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及幼儿的创新思维发展状况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语言教育的要求,确定了我园培养在幼儿早期教育活动培养创新思维的研究目标,并围绕目标展开研究、探索出符合幼儿学习特点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A.教学模式

1.采取多样化的师幼互动方式,培养幼儿创新思维

①支持式互动——激活感知,积累经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种创新思维离不开想象,唤起丰富的想象在幼儿创新思维活动中至关重要。幼儿的想象力越丰富,对阅读的理解就越有创见,而想象是以一定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幼儿对阅读内容、知识背景越熟悉,与他的生活经历越密切,他的理解速度就越快,理解内涵就越深,想象思维也就越活跃。因此,我们尝试在早期阅读活动帮助幼儿建构阅读经验。在建构过程中,幼儿随着认知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发展,对阅读的内容会引发更深入的思考与连结。进而建立自己的知识层次。如在开展阅读活动“亲亲晚安”前,教师与幼儿通过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谈话,激活了幼儿的感知。当孩子对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时,教师出示图书,孩子的想象思维与创新思维马上活跃起来。孩子们理解体验作品并迁移作品经验,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与体验创编出了优美的儿歌诗句:“爷爷,亲亲晚安;奶奶,亲亲晚安;星光从窗户外溜进来,痒痒的,象爷爷的头发;星光从窗户外溜进来,暖暖的,象奶奶的怀抱,星星也想跟宝宝亲亲晚安”。(附原诗歌:爸爸,亲亲晚安;妈妈,亲亲晚安;月光从窗户外溜进来,痒痒的,象爸爸的胡子;月光从窗户外溜进来,暖暖的,象妈妈的嘴唇;月亮也想跟宝宝亲亲晚安。)

通过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不仅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也为幼儿创新思维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

②诱导式互动——分析点拔,循序渐进。

观察是智慧的窗口,是创造的基础,观察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由于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阅读时目光常常被图书中生动形象或自己感兴趣的画面所吸引,注意出现跳跃性的特点,思维过程呈现一种无序状态,影响阅读的理解。为此,在阅读活动中,教师经常性提醒幼儿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有顺序地阅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让幼儿对各种角色的表情、动作及角色间的关系进行仔细观察、分析和判断。再如受经验、思维的局限,幼儿准确识图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根据幼儿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对于一页单幅图重在引导幼儿抓住画面的整体特征,进行细心观察;而一页多幅图,重在引导幼儿从整体上感知,了解图与图之间的联系。通过观察,激发幼儿的想象,丰富幼儿对内容的理解,并用语言创造性地表达出来。

③合作式互动——拓展空间,自由创造。

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利用阅读材料创设有关的环境,设计有关的题材,运用有效的引导方法,积极参与幼儿的创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帮助幼儿创造性地开展制作阅读小书或绘制自编儿歌图画书活动。通过“编编、画画、记记”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放飞幼儿想象和创造的翅膀,表达对阅读作品的心得与感受。阅读自己制作的图书,幼儿备感亲切,既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体验到创造性活动的快乐。

表演、迁移作品,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一种活动。因此,幼儿在阅读之后,我们注重引导幼儿不受阅读材料上文字、画面的束缚,通过“看看、说说、演演”的方式,展开想象翅膀,进行富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表现,努力打开幼儿阅读的思维通道,如:在阅读活动《给大象穿裤子》中,为了更好得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教师先让幼儿看图书,在理解图书的基础上尝试表演故事的内容,表演完以后再进行讨论:“小动物们给大象穿了什么样的裤子?如果你给大象穿裤子,你想给它穿什么裤子?为什么呢?”孩子们都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纷纷阐述自己的原因,在孩子们看看、讲讲、演演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又激起幼儿创新的积极性,让幼儿时时都有成功的喜悦。

2.注重教师的倾听、幼儿的提问,促进幼儿创新思维发展。

教师的倾听具有亲和力,可以增强幼儿在阅读活动中的自信心和满足感。因此,在阅读中,教师还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仔细倾听,善于倾听,及时抓住幼儿思维的闪光点,适时进行肯定(“你讲得真好听!”)、赞赏(“你真会动脑筋,讲的和别人不一样。”)、激励(“你进步真快,编的儿歌越来越好听,继续努力吧!”)、鼓励(“想一想,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奖励(五角星、苹果娃娃等小贴画),这样幼儿在阅读活动中的主动性、创新性得到了培养和体现。

好奇、好问是儿童的天性,是探索和创造的源泉。幼儿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有效地开发幼儿创造思维的潜能。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在阅读活动中,要鼓励幼儿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多想、多思、多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例如在《糖果雨》阅读活动中,教师问:“你们还有哪里听不清楚、看不明白的吗?”幼儿提出:“天上为什么会下糖果雨呢,糖果雨以后还会再下吗……”在《给大怪龙洗澡》阅读活动中,幼儿提出:“大怪龙那么可怕,灰灰鼠和黑黑鼠不怕吗?大怪龙为什么要和它们交朋友……”等等一些源于故事又超出原本故事内容的问题。幼儿在阅读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无不渗透着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的做法。可见,早期阅读活动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培养、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机会。

B、有效的教学方法

1.绘画创编法。

通过绘画、纸工、泥工等美术手段,让幼儿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然后让幼儿自由结伴互相交流。幼儿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维异常活跃,他们大胆出笔,你一言,我一语,积极性高,想象丰富,能创编出许多成人意想不到的有趣情节。如诗歌教学《味道》,让幼儿根据“……酸酸的,……也酸酸的”的句式创编出不同的诗句,幼儿运用绘画的方式创编出了“草莓酸酸的,挨骂后泪水也酸酸的;西瓜甜甜的,爸爸的拥抱也甜甜的。”

2.续编故事法。

根据原有的故事情节发挥想象,把故事继续编下去,为主人公创造出新的生活情景、不同的结局。如讲述活动《战胜大老虎》中,教师提问:如果大老虎下次再来,你们认为小动物会怎样对付大老虎,结果又会怎样呢?如此引导幼儿续编故事,增强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3.表演法。

让幼儿用肢体动作和分角色表演把阅读的内容创造性地表现出来,能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表演能力。如讲述活动《战胜大老虎》中幼儿用石头砸老虎、用树枝抽老虎的动作,表现了小动物勇敢的品质。

4.游戏多变法。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一些好玩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自主地获得知识,加深理解。将一个游戏灵活多变地开展,幼儿在变化式的游戏中会产生出不同的想法。当然,游戏的设计应合理有效,结合阅读内容开展。如阅读活动《许愿小仙女》,教师开始设计了“我是小仙女”的游戏,每个幼儿手持魔法棒自由选择教室里的某一物品或某一个人,帮助其实现愿望,这个愿望由幼儿自己设想。接着,教师让游戏变成 “我的愿望”,幼儿变换角色进行游戏,各自对小仙女说出自己的愿望。孩子们在变化着的游戏中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感受,他们说出来的想法也是不同的。

(二)给孩子们提供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及学习规律特点的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内容

对幼儿来说,提供他们喜闻乐见的阅读内容是激发幼儿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根据了幼儿年龄特点、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生动的阅读内容更注重内容的多元化,除了书本阅读,还有丰富多彩的音像材料、多媒体读物。同时提供题材文体多样化,如有关儿童生活、科学知识、环境问题以及亲情、友谊、历险等多方面的内容;儿歌、童谣、故事、传记、散文、知识性图书都成为孩子们的阅读内容。通过多元化的、符合幼儿特点的阅读内容,有效地培养了幼儿阅读兴趣及创新思维。

(三)通过研究活动,全面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素质教育

1.幼儿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在教师组织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所创设的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体现的尊重幼儿、信任幼儿的教育理念,采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们充满自信、充满快乐,不仅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语言表达力、创造力,更加培养了幼儿健康开朗的个性。

研究组成员通过孩子活动前后的对比观察、分析,教师与家长一致反映,自从开展活动之后,幼儿的个性变得开朗活动了。愿意与成人、同伴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表现主动、自信、没有胆怯、与教师的关系特别亲密,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喜欢并善于观察、探究,愿意去发现、去想象、去表达,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幼儿全面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

2.我园制作出了一本幼儿创编的儿歌集。

经过研究活动,我们收集了大批幼儿自创诗歌、散文,幼儿的作品凝聚了孩子的智慧与创新,也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与汗水,这本手册内容生动形象,充满着童趣、充满着爱,是孩子创新的结晶,它让教师与孩子共同体验了创编的快乐。

(四)促进了我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探讨,我园教师特别是研究组成员自觉学习幼儿教育科学理论,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集中研讨一些教育现象和问题,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水平显著提高,表现为:

1.教师的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以幼儿为本,研究幼儿、尊重幼儿,教育内容的选择、目标的制定、活动的设计、环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实施都能考虑幼儿的需要和认知水平,特别注意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较好地体现了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角色。教育过程中,注重引导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注重幼儿想象力,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培养。

2.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显著提高。

研究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自觉撰写教育反思、活动实录,积极参加学习研究教育理论,教师的写作水平有明显的提升。近年,我园都写出了一批有一定水平的研究论文,一改研究前教师一提起论文就头痛的局面,提炼出了“优化环境、尊重兴趣、贴近生活、积极互动、创新整合”的早期阅读教学原则。

五、主要研究成果

(一)“书香”充满了园所,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鼓励幼儿阅读,也提倡教师阅读,结合教师现状,实行了三个通过:通过为教师订阅报刊、书籍创造阅读条件;通过“读书品文”、“好书推荐”等促使教师去看书;通过阅读心得交流、教学反思撰写、活动组织、案例式研讨让教师体会阅读带来的益处,逐渐在园内形成一种“书香”氛围。同时,“书香”也浓厚了我园的教研氛围,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组的培训、园本教研和交流活动,并在学习——实践——研讨——再学习——再实践——再研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二)形成了我园的办园特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一年半的研究,早期阅读已成为我园办园特色,受到了上级部门及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在每期的早期阅读活动汇报中,孩子们的表现让家长们十分开心。在每次的家长问卷调查中全园家长的满意率达到了97%以上,早期阅读在我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会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要求入园的孩子络绎不绝。

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在课题探索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现提出与同行共同探讨、共同思考。

1.在课题探索中,我们的教师一方面为了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设计活动,另一方面又会有意无意地忽视幼儿的创造“火花”,从而产生“中国式的创新能力培养”——为创造而创造,为结果而创造。

2.在创新过程中,当幼儿的一些思考与成人经验相违背时,(即幼儿的思维和想法不符常规),教师有时会被幼儿的这些“奇思妙想”弄得束手无策,还缺乏一些机智的、灵活的应对能力,老师的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3.家庭是幼儿最重要的生活场所,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无处不在的,如何使家长也能积极地参与到创新教育活动中去,帮助幼儿积累一定的知识结构,掌握一定的创新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在创新教育上和幼儿园形成合力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4.在早期阅读中,教师没有有效地开展游戏阅读活动,制约了早期阅读中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

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篇5

关键词:早期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322-01

一、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早期阅读教育重在培养阅读能力。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3—8岁是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如果能养成“爱阅读、会阅读、能阅读”的良好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就能为幼儿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学理层面上的意义姑且不说,从实际生活来看,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至少有以下两大好处:第一,能帮助幼儿找到知识的钥匙。第二,可以为幼儿将来写作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热爱阅读、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

二、幼儿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1、把早期阅读等同于识字

一个幼儿认识的字多,可以证明该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强,说明其区别文字符号与其他符号的能力强。然而,幼儿阅读能力的高低除了要求阅读者必须具备对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的能力,即能够将书面语言与自己的口语经验联系起来,明白书面语言是用另一种表达形式来表达与口头语言相同的意思,只有这样,幼儿才可能逐渐掌握书面语言的语法经验,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口头语言)表述画面、文字的涵义。

2、认为早期阅读有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

这种说法隐含了两个观念:其一是幼儿的潜能开发最为重要,其二是提前读写必然导致潜能的开发。研究表明,幼儿早期阅读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是有好处的,除此之外,幼儿早期阅读对孩子情感的发展、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也就是说,早期阅读的价值并不在于开发幼儿潜能方面,而体现在使幼儿通过接触书面语言,获得与书面语言有关的态度、期望、情感和行为。

3、有些老师缺少科学的早期阅读指导

大多数老师己经意识到幼儿阅读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缺少对幼儿的阅读活动进行指导,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分老师对幼儿早期阅读的认识存在误区,或者虽然对早期阅读有科学的认识,但禁不住社会现象、个人功利主义的诱惑而在认识和做法上产生矛盾。

4、家庭阅读环境的欠缺

孩子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还需要一个利于幼儿阅读的氛围。幼儿园虽然为幼儿准备了阅读材料,但由于担心孩子读后看后随处放,把阅读区弄得很乱、看起来不整齐,而把阅读材料放在幼儿不能随意取放的地方,束之高阁。

三、幼儿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策略

早期阅读活动重在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根据幼儿听读游戏说字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同时,我们尽量为幼儿提供时间和机会,让幼儿自由地选择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交流地点,进行阅读交流活动。

我根据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幼儿的阅读能力进行系统的培养,开展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使每个幼儿的阅读能力在自身的水平上获得进一步提高。

四、家园合作创设良好阅读环境

1、指导家长为幼儿创设阅读环境

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家庭环境及父母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家长应经常和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定时定内容的去指导幼儿阅读图书,鼓励幼儿在听书的过程中跟读。

2、指导家长和社区资源进行阅读能力培养

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篇6

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实行“坚持园长、副园长深入教学一线有目的地跟班听课,督促和指导教师科学合理地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制度,促进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全园开展“每天快乐阅读十分钟”的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我们要求教师明确阅读目标:(1)创设轻松的阅读环境,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2)采用多元化阅读方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欣赏优美的故事绘本、儿歌、各种散文,让幼儿感受语言美、情景美。其次,在阅读方法、时间安排上,我们都进行了充分考虑:(1)每周一、三下午4:00-4:30为各班教师分别指导阅读,有集体阅读、小组阅读、个别阅读等。(2)每周二、四由家长在家指导幼儿进行家庭阅读。(3)每周五进行各班级阅读交流学习,由幼儿做一场阅读小展示,或请家长和幼儿一起阅读故事、儿歌、散文;每月请1-2位家长到本班进行家庭阅读经验交流。在“每天快乐阅读十分钟”活动中,有的教师还根据幼儿的年龄段设置不同的阅读内容,如大班以讲故事为主,中班以欣赏故事、散文、学讲绘本小故事为主,小班以学习儿歌、礼仪三字经为主;通过家园同步,共同配合,开展不同活动分享阅读感受,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通过常规教学和特色教育相结合,教师们积累了经验,并通过沟通、交流、分享,不断创新,使活动中出现了教育教学新思路和好方法,使教育资源的利用最大化。除了深入扎实地开展常规教学之外,我们还要求教师严格执行《幼儿一日活动作息》制度,科学合理地安排组织好幼儿的一日活动。如坚持“每天5分钟安全教育”,使幼儿树立安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蹲下身子与幼儿平等对话,建立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督促教师形成认真观察、分析、反思幼儿一日活动的能力。通过活动化的教育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二、多管齐下,促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

(一)加强师资培训

考虑到我园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我园采取“加强师资力量培训”的方法,极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继续教育的舞台。例如,为了提高我园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我们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国培”和转岗培训。如从2012至2014年,参加园长培训的有2人次、参加骨干“国培”的有6人次、参加转岗培训的有5人次、参加置换培训的有3人次、参加远程教育培训的有23人次。其次是培训形式多样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安排教师轮流外出观摩、学习至少2-3批次。出去的教师将学到的新理念、新知识及时地在园内运用与展现,起到了一定的辐射作用。我们还时不时地请专家或由园长进行相应的园本培训,使教师有机会获得学习与提高。系列的培训学习促进教师把所学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提高了教育理论水平。同时,我们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活动,通过教师结对子活动,形成了老带新、强带弱,共同研究、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二)开展大练兵活动

为了使教师不断获得专业成长,每学期我们都针对教师教研、教学活动反思等薄弱环节,在园内开展不同的业务大练兵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以观摩课、评估课等形式,在评课环节采用“自评—互评”的方法让教师反思、质疑、探讨、分析,从而有目的地引导他们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到“反思型教师”“科研型教师”的转变。此外,我们还积极鼓励教师做好指导实习生实习的工作。教师们通过组织实习生学习、熟悉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常园规工作、幼儿课程教学设计、观摩实践、课后反思流程,以及帮助实习生做好备课、试讲、评议、综合训练等方面的工作,在帮助实习生提高常规养成、组织教学能力等工作实践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教师本身的专业技能。

(三)通过教科研活动及教学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1.进行全园教师技能评比活动。我园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教师技能评比活动,目的是促进和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例如,第三届教师技能(“同课异构”教案设计)评比活动,由园长、副园长策划评比方案、评分标准,再组织指导各班主管老师研讨确定评比标准,即:采用现场命题的方法,要求教师按照命题,自行设计教案;要求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及规律,教学思路清晰,富有创新意识;注重师幼互动,能体现给孩子探究的机会等;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活动设计进行现场展示和解说。活动时间为2小时,评出一、二、三等奖10名,园长给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予以鼓励。这样做,有效地激励了教师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我们还以此为契机,组织教师及时认真研讨、分析和比较,并深入学习《幼儿教师的十大教学技能及训练》,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均有大幅度的提高。2.让教师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每天专业进步的最佳动力。结合实际,我园以“研”为导,通过随堂听课、跟踪检查、随机检查等形式管理教学过程,开展班级“同课异构”“一课多研”等赛课评课活动,并组织教师在课后进行及时评课,使教师们在班级研课、总结反思活动中提升教学水平。例如,在中班“同课异构”《没有牙的大老虎》的研讨课中,我们随机抽查了其中一位教师的课后反思:问题描述:教师扮演时语言动作不够夸张,没有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原因分析:学老虎、狐狸说话不够大胆、生动,表情不够丰富。应对措施:应该从网上下载老虎、狐狸的图片、声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下载一段怎样保护牙齿的小视屏给幼儿看,让幼儿了解更多的保护牙齿的方法。针对这一课后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教师们进行了研讨,从而发现:该教师的反思与实际课堂教学是脱节的。该教师既然在“问题描述”中认为“教师扮演时语言动作不够夸张,没有很好地吸引幼儿”,那么在原因分析、应对措施时就必须围绕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经验积累等问题分别剖析展开。针对该教师课后反思存在的问题,园长组织教师们进行了园本培训:首先,根据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规范写作格式,即每次反思的文字都包括:问题描述、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不要求面面俱到,但应是简明扼要地写清楚最突出的1-2个问题。其次,要求教师就“原因分析”时尽量从教师的“教”来挖掘原因,而不是归咎于孩子。即便是个别孩子的发展水平制约了教学效果,教师也要反思自己是否没能在问题陈述、规则交代、要点强化、跟进提醒等方面给个别孩子以足够的帮助。再次,组织教师们针对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学习,借助园本教研的观摩、反思、交流、探讨、研究等活动,促进教师养成“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课后反思习惯。最后,园长负责规范教师的反思记录,定时检查,适时给予教师自我反思干预指导,并让教师们就参与研讨的内容作“如果是我,该怎么上这节课”的课后反思,让大家畅所欲言,相互探讨学习、交流心得,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获得专业技能的提高。这些研讨活动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从自我反思开始,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促进工作有成效及教学科研水平有提高,能帮助教师更进一步地获得专业成长。

三、在日常教学中开展活动,以保教成效促教师不断成长

考虑到幼儿都喜欢游戏活动,因此我们尽可能地通过活动设计来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知识。例如,我们结合各种节日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幼儿和教师、幼儿与家长、教师与家长进行不同的“爱心”教育活动;开展以“让健康教育伴随着您和孩子共同成长”为主题的“六•一”文艺展演活动,召开冬季亲子运动会;开展“我爱我家“”爱劳动小帮手”“爱国主题教育活动”主题画展等;每年3月份以“我爱妈妈”为主题开展创意绘画活动;5月份组织幼儿参加“成长足迹•全国幼儿创意美术大赛”;10月份举办全园、班级“爱国教育”半日开放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幼儿在各种教育活动、游戏中进行感恩学习体验,感知来自不同的爱和关怀,促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学习习惯,促进幼儿的体智德美全面健康发展。良好的保教成效,促使教师们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形成良性循环。

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篇7

【关键词】萌发式阅读环境;阅读策略;互动教学法;综合评价系统

近年来,澳门幼儿园开始重视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然而,研究发现口语习得的沉浸式学习方式并不适用于文字或阅读的习得,因为大多数儿童只有在明确的阅读指导下才能成为更有能力的阅读者(Pressley, 2002)。〔1〕要做好幼儿的阅读指导,教育者必须为幼儿提供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学环境。〔2〕〔3〕〔4〕〔5〕〔6〕〔7〕〔8〕为此,笔者选取澳门一所幼儿园进行阅读教学的研究,借此探讨幼儿萌发式阅读环境创设的原理和重点,以期提升幼儿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幼儿萌发式阅读环境创设的原理

幼儿萌发式阅读环境的创设,分为阅读指导准备、全班阅读指导、课后行动研究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各应遵循两项指导原理。

(一)阅读指导准备阶段

1.选择优质故事书

研究显示,当活动室中有大量的优质读物时,幼儿会经常开展阅读活动,〔9〕〔10〕也会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11〕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并参考Hiebert和Raphael(1998)〔12〕及Bellon和Ogletree(2000)〔13〕优质童书选择标准的建议,选取合适、优质的故事书作阅读指导之用(童书朗读研究小组,2000)。〔14〕

2.构建阅读角

活动室中需要构建一个具有先行组织者功能的阅读角。在阅读指导准备阶段,阅读角里除了按要求配置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的图书,用以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外,教师还需要事先有目的地放置配套材料,以期发挥阅读角的先行组织者功能,通过环境提前预告阅读指导的信息。〔15〕

(二)全班阅读指导阶段

1.利用大开本故事书进行分享阅读

在全班阅读指导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大开本故事书与幼儿一起进行分享阅读。Nambiar (1991)认为在使用大开本故事书进行分享阅读时,幼儿有机会把听到的教师所读的内容和看到的教师用手指出来的文字在大脑中形成脑神经连接,从而感知口语和书面语的对应关系,同时也能锻炼阅读策略的使用能力,加深对印刷品概念的理解。〔16〕

2.大声朗读,大声讲述思考过程

在进行全班阅读指导时,教师可以有意地为幼儿大声朗读图书,大声讲述思考过程;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互动教学法,使其成为必要的阅读指导辅助手段。〔17〕〔18〕 美国阅读委员会的研究指出,为幼儿大声朗读图书,有助于幼儿建立必要的知识储备,引导他们迈上成功的阅读之路。该委员会的阅读指导建议着重强调朗读是唯一且最重要的语言活动,为幼儿大声朗读图书是协助幼儿理解文本意义的重要方法。〔19〕〔20〕 朗读及阅读策略的指导可以帮助幼儿和教师共同进行意义建构,让幼儿感知到文字是有意义的;教师大声讲述思考过程则可以将教师的思考过程通过外显行为表现出来,以便幼儿模仿(Wilhelm, 2001)。〔21〕

(三)课后行动研究阶段

1.提供重复阅读的机会

教师可以将故事书以及配套的材料放置在阅读角,有意为幼儿提供重复阅读故事的机会。在全班阅读指导阶段,幼儿已经对故事有了一定程度的熟悉和理解,这时如能为幼儿提供重复阅读的机会,必将有利于锻炼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当幼儿在阅读活动中得到满足时,他们的阅读兴趣自然会得以提升。此外,重复的阅读还能加强幼儿的脑神经连接,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22〕

2.开展综合性评价

教师有意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让幼儿展示自己对故事情节发展和故事内容的理解,以便进一步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综合评价系统结合了故事书评价和故事板评价两种评价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综合评价系统地评价幼儿,了解幼儿的阅读理解水平,以便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幼儿的阅读学习提供鹰架。〔23〕〔24〕〔25〕

二、幼儿萌发式阅读环境创设的重点

(一)阅读指导准备阶段

在实施阅读指导教学之前,萌发式阅读环境创设的重点是将活动室里原有的图书角改变为具有先行组织者功能的阅读角。奥苏伯尔(Ausubel,1960, 1963)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前为学生提供一种简单、有意义的学习纲要,即先行组织者,它可以帮助学生将新的知识与原有经验相结合,或与已知的概念或命题作连接,从而推动学习逐步进行。〔26〕〔27〕因此,在创设阅读角时,教师可以展示普通开本故事书、大开本故事书、总结图卡、配字图卡以及若干相关图书资料,供幼儿在阅读指导开始之前阅读和使用。其中,故事书及相关主题的图书可以帮助幼儿在已有知识、概念与新知识之间形成连接;大开本故事书的封面有预告作用,可以让幼儿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初步的感知;四至五张的总结图卡展示了故事的主要情节,有利于幼儿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形成初步的整体认识;适量的配字图卡则介绍了故事的主要角色、场景和概念,也能帮助幼儿将已有知识和概念与新知识连接在一起。

(二)全班阅读指导阶段

在进行全班阅读指导时,萌发式阅读环境创设的重点是将教师讲故事改变为在教师协助下的幼儿读故事。教师首先对故事内容作细致深入的分析,找出故事的重点、难点,拟定教学计划,然后设计相应的环境,使故事内容更为情景化。在进行全班阅读指导时,教师可以运用大声朗读、大声讲述思考过程的方式,并辅以互动教学,在全班进行阅读策略指导。

在运用大开本故事书开展朗读活动时,教师会用手指从左到右逐字指出封面中的故事名称和每一页的文字,以便让幼儿有机会把教师所读的内容和教师用手指出来的文字进行脑神经连接,从而加强幼儿对书面文字的感知。此外,教师大声讲述思考过程时也会用手指出图画中的重点及其隐藏的情景线索,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因此,大开本故事书中的文字和图画必须大到足以让每个幼儿都能看得清楚。

至于阅读策略指导方面,根据读写萌发的观点,在幼儿园阶段并不适宜对幼儿进行阅读策略的直接指导,而是应该引导幼儿通过模仿建构的方式掌握阅读策略。教师通过自己与幼儿之间的言语互动担当起鹰架的角色,引导幼儿建构所阅读文本的意义,促进幼儿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幼儿建构早期阅读策略。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4岁幼儿要建构的早期阅读策略宜简不宜繁。为此,教师可以运用互动教学法的四种阅读策略――提问、澄清、预测、总结,指导幼儿开展阅读活动。〔28〕〔29〕

在Palincsar和Brown的互动教学法中提到,教师借着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来解释和示范如何对故事文本进行提问、澄清、预测及总结,接着学生可以轮流在小组活动中做小老师,带领同伴展开讨论。讨论过程中,“小老师”和各组组员将会学到如何运用四种阅读策略开展阅读活动,从而加深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对话来解释及示范四项策略的运用,以便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提问策略运用中,教师根据课前对故事的分析设定问题,除了故事的时间(何时)、地点(哪里)、人物(谁)外,着重针对故事的主题和重点向幼儿提问(什么、如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鼓励幼儿提问,以便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在澄清策略运用中,教师会针对书面语言、人物的意图和动机、图片中隐藏的情景线索向幼儿提“为什么”的问题,借此向幼儿澄清故事的难点。故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幼儿尚未经验到的新概念,这时教师也可以运用澄清策略,让幼儿对概念有一些基本的掌握。此外,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如果发现幼儿对故事产生误解,也可以实时作出澄清。

在预测策略运用中,教师可以通过大声讲述思考过程,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围绕故事书的封面、图画及文字,对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作出合情合理的假设或推测。预测活动应该围绕故事的情节发展进行,因此教师在选择故事书时要挑选可预测性强的故事作教材,特别是有重复情节的故事,以便幼儿建构预测策略。〔30〕

在总结策略使用方面,教师通常借助四至五张描述故事主要情节发展的总结图卡,引导幼儿注意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由幼儿或教师用自己的话来看图讲述图卡内容,以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故事的逻辑顺序和主要情节。

在进行阅读策略示范后,教师会协助幼儿利用情景进行角色扮演,使阅读学习更加情景化。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参与和互动,既能让幼儿以小组形式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又能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而且角色扮演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角色扮演承担了先行组织者的角色功能,能让幼儿提前对稍后进行的故事板评价有所准备。在与幼儿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也有机会初步试验如何进行协同教学。

(三)课后行动研究阶段

在课后行动研究阶段,萌发式阅读环境创设的重点是提供鹰架,支持幼儿实现更高层次的阅读理解。教师可以运用综合评价系统对幼儿进行诊断,以便为幼儿的阅读学习提供适宜的鹰架。所谓综合评价系统,是指教师综合运用故事书及故事板作为评价工具,用以诊断幼儿课后的阅读理解情况。故事书评价综合了学习评价和促进学习与发展评价的特色,教师可以在课后利用故事书按照教学目标对幼儿进行个别化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如果幼儿的表现不够理想,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适时的引导。故事板评价在故事书评价之后进行,它是指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板与幼儿一起重温、重演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者设计新的故事情节,这属于促进学习与发展评价模式。

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发展有两种水平,分别是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实际发展水平可以理解为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发展阶段的各个水平,潜在发展水平则是指在成人或同伴的合作和协助下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31〕每个个体的基本能力(实际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都不同,最好的教育应该考虑到个体的个别差异,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和等级评定,目的并不是为了将幼儿划分成不同的阅读水平,而是要了解幼儿的现有发展情况,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在评价活动后,教师要针对幼儿的阅读能力及特点拟定相应的行动研究计划,或解决幼儿的持续性阅读困难,或优化幼儿的阅读理解水平,以支持幼儿的阅读学习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行动研究可以放在阅读角中进行。在课后行动研究阶段,阅读角里同样展示普通开本故事书、大开本故事书、总结图卡、配字图卡以及若干相关图书资料,供幼儿在课后重复阅读故事,这有助于强化幼儿的阅读兴趣,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教师还要在阅读角里加入故事板,让幼儿延续课堂的角色扮演活动。幼儿既可以亲手操作故事板的材料来重演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互动,这不但能促进幼儿的语言智能发展,还能提升幼儿的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和人际智能。

本文着重为读者介绍了一种在澳门幼儿园试验成功的幼儿萌发式阅读环境创设模式,期望抛砖引玉,引发华人地区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幼儿阅读指导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Pressley, M. Reading instruction that works: The case for balanced teaching. 2nd ed. New York: The Guiford Press,2002

〔2〕黄瑞琴.幼儿读写萌发课程.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

〔3〕黄瑞琴.幼儿的语文经验.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

〔4〕周兢主编.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张明红编.幼童语言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6〕陈淑琴.幼儿语文教材教法.台北: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7〕Chambers, E.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许慧贞译.台北: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2001

〔8〕〔22〕McGee, L. M., & Richgels, D. J. 幼儿语文读写发展.谢孟岑等译.台北:华腾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5

〔9〕Morrow, L. M., & Weinstein, C. S. Increasing children’s use of literature through program and physical design changes.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1982,83:131~137

〔10〕Morrow, L. M., & Weinstein, C. S. Encouraging voluntary reading:The impact of a literature program on children’s use of library centers.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1986,21:330~346

〔11〕Morrow,L.The impact of a literature-based program on literature achievement,use of literature,and attitudes of children from minority backgrounds.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1992,27:250~275

〔12〕Hiebert, E. H., & Raphael, T. E. Early literacy instruction. Texas: The Harcourt Brace,1998

〔13〕Bellon, M.L.,& Ogletree, B.T.Repeated storybook reading as an instructional method. 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d Clinic, 2000,36(2):75~81

〔14〕童书朗读研究小组.童书朗读学前儿童阅读能力发展计划成效报告.香港.2000

〔15〕Ausubel,D.,Novak, J., & Hanesian, H.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郾 2nd ed.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1978

〔16〕Nambiar,M. K. Big books for little readers: Works in the ESL classroom too.1991.search.省略/login.aspx?direct=true&db=eric&an= ED333736

〔17〕〔28〕Palincsar, A. S., & Brown, A. L.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 Technical Report No.269.Illinois University,Urbana: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eading,1983

〔18〕〔29〕Palincsar, A. S., & Brown, A. L.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 fo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activitie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1984,1:117~175

〔19〕Anderson, R.C.et. al. Becoming a nation of readers: 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reading.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1988,11(4):389~396

〔20〕Trelease, J.朗读手册.沙永玲等译.台北: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2002

〔21〕Wilhelm, J. D. Think-alouds. Instructor, 2001,111(4):26~28

〔23〕〔31〕Vygotsky,L.S.Mind and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mental processe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24〕Chaiklin, S.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in Vygotsky’s analysis of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In:A. Kozulin, B.Gindis, V. Ageyev, & S. Miller,ed. Vygotsky’s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in cultural contex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25〕Clark,K. F., & Graves, M. F. Scaffolding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text.The Reading Teacher,2005,58(6):570~580

〔26〕Ausubel, D. The use of advance organizers in the learning and retention of meaningful verbal materi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60,51:267~272

〔27〕Ausubel, D. The psychology of meaningful verbal learning. New York: Grune & Stratton,1963

〔30〕吴敏而,陈鸿铭.可预测读物与幼儿阅读发展.台北:新书信息月刊,2002,4

Construction of Children’s Voluntary Reading Environment

XUE Baocha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Macao)

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篇8

关键词:绘本;班级特色;阅读兴趣

一、指导思想

近年,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推行,以及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学活动不再拘泥于教材和课堂,各种资源被开发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运用。如何将社会资源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联系起来,开展适应幼儿兴趣特点的教育活动,让幼儿亲身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获得发展,这就对教师的教研能力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从绘本的特点出发,尝试挖掘、利用绘本资源开展特色课程,让幼儿在课程活动中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现状分析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可见,在幼儿阶段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重要性。绘本是目前公认的符合幼儿思维特点,最适合幼儿阅读的读物。好的绘本,不仅在画面上冲击幼儿的视觉,带来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刺激幼儿的情绪,让幼儿体验阅读的乐趣并在阅读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阅读能力、语言能力并促进自我社会性的发展,因而绘本阅读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意义。幼儿受年龄经验的限制,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绘本的直观性正好顺应了幼儿的这一思维特点,适合作为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早期读物。

2.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我们会发现由于教师在阅读活动中指导不当、读本缺乏、形式简单等问题,使幼儿对绘本的兴趣一路下降,刚开始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要翻阅,热情非常高,一段时间后失去新鲜感了,他们的积极性就降低了,甚至完全失去了兴趣,把阅读绘本看成是一项任务来完成,产生被迫阅读的心理。这就需要幼儿教师不断调整优化绘本阅读的策略,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三、园本绘本课程开发总目标

幼儿的阅读区别于中小学生的阅读,幼儿阶段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期,因此教师要在让幼儿阅读的过程中情绪放松,心情愉悦,积极主动,让幼儿在欢愉的情感体验下完成阅读,爱上阅读,并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我们的班级特色绘本课程的开设就重在探究如何培养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提高绘本阅读质量的有效策略。

四、园本绘本课程实施方案

传统的绘本阅读存在众多问题:看似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实则放任幼儿阅读,缺乏必要的指导,幼儿在这样的阅读氛围下会因缺乏目的而随意翻阅,缺乏指导而盲目阅读,缺乏兴趣而半途而废,对幼儿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不利。教师要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合理安排阅读活动,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绘本知识,提高阅读兴趣。本文从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出发,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兴趣特点谈谈如何在课程游戏化中培养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提高绘本阅读的质量。

1.表演游戏:先演后读,提高幼儿兴趣

幼儿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希望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获得表扬和肯定,因此教师要利用这一心理提供平台与机会让幼儿展现自我,在大家面前表演就是良好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幼儿在表演或观看表演的游戏体验中,对绘本内容加深了理解,降低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阅读起来自然轻松、有趣。

教师创设情境后让幼儿自我发挥,开展绘本表演游戏,选用的绘本内容一定要情节简单,这样幼儿的想象与发挥才不会和绘本内容相差太远,有利于游戏活动与阅读活动更好地接轨。幼儿在表演或观看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和感性认识,之后教师的提问让他们的阅读有了明确的目的,因此利用表演游戏,让幼儿先演后读,既提高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又提升了阅读的效果。

2.美术游戏:先画后读,增强幼儿体验

绘本中的大多内容是富于想象的,如果缺乏实践操作的经验,对幼儿来说既无法想象也无法理解,因此在绘本阅读前必须先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体验中获取认识,同时也为绘本阅读活动带来鲜活的生机。美术游戏就是操作的一种,在阅读前可以让幼儿根据一个绘画主题尽情想象、创作,完成属于自己的富有创意的作品。

例如,在绘本《小脚丫》阅读活动之前,我们开展了借形想象的美术游戏活动。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脱掉鞋子,拓下自己的十个脚指头为原型,引导幼儿从全新的角度大胆想象脚指头的变形,并根据自己的想象选择相应的颜色进行涂鸦创造。然而,很多幼儿受生活经验的限制,无法展开想象而一筹莫展,于是带着疑问与好奇开始了《小脚丫》绘本的阅读,在绘本观察中有的幼儿因发现了有些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而自豪,有的幼儿感叹绘本中想象力丰富又很符合实际,在这种感受中幼儿的阅读兴趣油然而生。

让幼儿先对绘本内容进行猜想,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后,幼儿会对知识、答案产生一种迫切的探究心理,这是让幼儿对绘本阅读产生兴趣的内驱力。因此,在绘本阅读中,开展美术游戏,让幼儿在发挥想象力绘画的过程中增强体验,有利于阅读兴趣的

培养。

3.音乐游戏:先听后读,激发幼儿想象

幼儿对能够发出声音的事物很敏感,对音乐有着不同于成人的感受方式,当他们听到音乐时,会自然而然地跟着音乐律动起来。教师可以将音乐与绘本阅读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让幼儿在感受旋律、聆听歌词时发挥想象,对音乐中传达的故事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表象后,进而让幼儿进行绘本阅读,与歌词对照,这样幼儿在阅读过程充满了兴致。

用音乐活动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在领会音乐内容的同时发挥想象力,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当幼儿的想象不够丰富精彩或遇到阻碍时,再让幼儿通过绘本阅读直观、生动地呈现画面,在视觉上弥补想象的不足,此时幼儿的阅读愿望肯定是强烈的,阅读兴趣也就油然而生。

4.体育游戏:先动后读,促进幼儿理解

体育游戏是幼儿自发的游戏类型,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在还没有入园之前,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爬行、钻桌底、攀爬高处、户外奔跑等都是自发的体育游戏,这些游戏对于贪玩好动、精细化动作发展不完善、游戏过程缺乏引导的孩子来说是最简单、最有趣的活动了。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如果能把绘本内容改编成体育游戏,让幼儿的阅读活动与体育活动相结合,让幼儿游戏的兴趣随时得到满足,之后再进行相关的绘本阅读,这对幼儿的理解和记忆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开展《好饿的毛毛虫》绘本阅读之前,我就组织幼儿开展了一次室内体育游戏。我先给幼儿们创设了这么一个故事情境:有一条毛毛虫肚子饿了,要出去找食物,可是只有翻过山坡,钻过隧道,再走过一条独木桥才能到达有野果的森林里……在此之前,我已经将活动室布置了一番,连成排横拦着路的桌子是山坡,一张张小凳子左右放两排做成一条狭长的隧道,一个个木桩立在地上当独木桥,独木桥的尽头就是各种水果玩具了。游戏开始之后,小朋友们一个个排好队轮流来翻越桌子,钻爬过隧道,走过独木桥,到森林里找喜爱的水果。游戏结束后,我问他们,好饿的毛毛虫吃掉了你们手里的水果,原来扁扁的肚子变成什么样了呢?幼儿们思考着、猜测着,从而带着兴趣翻开了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体育游戏是简单的、快乐的,注重幼儿肢体的协调和动作的发展,对幼儿来说操作难度不大,获得的乐趣却不少,因此幼儿的参与积极性都很高。在阅读区开展体育游戏,对幼儿来说是在同一个主题下先动后静地学习,体育游戏中的游戏体验过程让幼儿对接下来的阅读活动更易理解、更感兴趣。

五、P于班级特色绘本课程实践的思考

班级特色课程是一项长期、艰难的工作,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边研边教,不断探索出适合本班幼儿特点的开展方案,使教师的教育方法与幼儿特点相结合,理性而又不失人性地优化教学效果,积极探索适合幼儿兴趣特点的阅读方式,激发幼儿绘本阅读的兴趣,将幼儿轻松带入阅读的快乐之旅。

参考文献:

[1]宗颖.基于地域文化的园本课程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15.

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篇9

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与规划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新思考

体感交互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幼儿叙事性讲述核心经验的学习

六西格玛管理对幼儿园管理的启示

以亲子活动促进幼小衔接的实施策略

契合幼儿兴趣开展绘本阅读单元教学

巧用绘本推进幼儿戏剧表演的策略

“安吉游戏”对教师角色的新启示

园长负责制实施过程中的错位及其矫正

浅谈幼儿攻击往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开放性游戏中促进幼儿交往的有效策略

维果茨基的“动态评估”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州举行

福建省幼儿教育研究会召开八届三次会议

高等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探究

故事呈现方式对56岁儿童叙事水平的影响

留守抑或流动?基于幼儿家庭嘈杂度的研究

浅谈早期阅读与领域教育整合的实践研究

生活化理念下对幼儿数学活动的新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情境化”的实践探索

江西省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调查

略论幼儿园博物馆建设及其与课程实施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活动有效融合的探讨

让小班幼儿在生活与游戏情境中学习线描画

以绘本为载体指导2~3岁幼儿的早期阅读

幼儿园集体语言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计划·实施·回顾——幼儿园区域活动三部曲

区域活动中幼儿自我评价记录的意义与方法

浅议户外活动中支持幼儿多向互动的有效策略

交往促成长——提高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策略

互动式分享阅读对46岁儿童叙事能力的影响研究

幼儿园图书阅读角:阅读的价值、问题与改善策略

例析幼儿“学习”的内涵——学习《指南》的体会

幼儿园教学反思的现状研究——以福州市A幼儿园为例

浅谈提升民办幼儿园教师课题研究能力的有效策略

健康领域与科学领域课程整合的基础、方式与价值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视域下的幼儿园体操活动

试论户外体育器械游戏活动中幼儿的行为与教师的指导

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看幼儿教师角色定位

隔代教养和父辈教养幼儿学习方式入学准备水平的比较研究

开发乡土图画书萌发爱乡情感——论乡土图画书的制作与阅读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背景下的学前区域创设共同体情况的调查研究

基于尊重的“螺旋式上升”教研培训——以幼儿园活动区构建为例

真“刀”真“枪”玩体验——浅谈开放式生活体验馆游戏探索

语言是存在的家——幼儿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思化”与“诗化”

表演游戏中幼儿互动学习行为的探究——以中班活动“三只小猪”为例

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篇10

一、让幼儿图书室的环境华丽转身提高阅读兴趣

有的幼儿园有图书室,但是环境不好,幼儿在这个环境中读书不方便,如果让幼儿在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下阅读会给幼儿带来身心的愉悦,提高他的阅读兴趣。第一,给幼儿图书室营造色彩丰富、温馨的阅读氛围时,以柔和的暖色调为主,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易于安静,享受阅读的乐趣。第二,设置不同的区域环境满足幼儿不同的阅读需求,比如可以开设 “分享阅读区”、“新书推荐区”、科技图书区等,图书的资料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来,然后通过资源共享,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阅读。第三,利用标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阅读心理。比如,在墙面上张贴“小书本、大世界”“我阅读、我快乐”的文字,也可以悬挂名人读书的照片、名言等,也可以贴一些如“请小声说话”等警示语。

二、让图书资源华丽转身增大阅读量

增大幼儿的阅读量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也需要大量的图书。所以,要定期举行阅读活动,还要丰富图书数量。

第一,丰富图书室的各种藏书。图书室书目要多,但是,也要不断的更新,以保持图书对幼儿的吸引力。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添置图书的时候,要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既要选择那些图文并茂、文字优美、趣味性强的作品,还要注重这些书的体裁、主题、风格等特点;同时,图书的阅读也有适宜学生的年龄范围,比如有的适合小班,有的适合中班,也有的适合大班。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选择那些画面线索较为单纯、主要形象突出的图书,图书上的文字不可过多,只要能够让他们很容易看懂就行;而到了大班就可以选择如“图书发展史系列”等书,可以让幼儿在书中能体会到一定的哲理。

第二,注重图书收集途径要多样化。一般的图书室都是学校出资购买,也有些是从社会机购捐赠过来的。当然,也可以发动老师与幼儿们自制图书,还可以发动幼儿从家中带来自己喜欢的图书或者已经看过多遍的图书,与同伴交换阅读,这样就能把死书变活,发挥图书的积极作用。此外,班级内的图书也可以与其他班的图书进行交换阅读,毕业班的图书留给下一级的小朋友阅读等。

三、给幼儿的指导华丽转身提高阅读效率

幼儿的阅读需要教师的指导,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随便让幼儿看,大部分的幼儿可能一无所获。通过教师的指导,可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阅读的技巧。

第一,制定图书阅读规则。幼儿了解本园的阅读规则有利于幼儿的有效阅读。老师要与小朋友们共同制定与了解阅读时的注意事项与行为规则,比如,要爱护图书,怎样借书,怎么还书,在阅读时不能大声说话,如何与其他小朋友轮流看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让他们能快速的进入到阅读当中,提高效率。

第二,要注重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由于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他们的经验与基础不同,所以,在图书阅读活动中,老师要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开展个性化的指导,这样做是为了满足每位幼儿的实际需要。在个性化的指导时,也要顾及全面,既不能影响到其他小朋友的阅读,又能对其他小朋友进行恰到好处地指导。所以,对幼儿的个别指导可以运用示范、启发、诱导等方式。同时,教师需要进行因材施教,要了解班上的每个学生的情况,比如他的阅读能力,他喜欢读什么样的书,他想从阅读中获得什么等等。

四、让阅读活动华丽转身提高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