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法律常识十篇

时间:2023-09-28 17:3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入职法律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入职法律常识

入职法律常识篇1

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政治教学的最有效途径。在中职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中职政治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向学生讲述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应该找准合适的契机,将法制教育渗透到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使得法制教育能够很好的融入到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师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讲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时,应该将学生的日常行为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向学生说明撒谎、旷课、夜不归宿的危害,让学生列举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错误行为,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违法和犯罪的危害,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对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法制教育,无论是中职院校、教师还是学生对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中职院校在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只追求教学效果,虽然对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教学任务进行了一定的安排,但是教师在法制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其重视起来,许多中职政治教师认为政治课的地位较低,学校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较低,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积极性较低,认为中职政治课堂中的法制教育可有可无。

2.政治教师专业性较低,教学效果不佳。通常情况下,担任中职政治课的教师都没有法学专业的基础,中职政治教师的法律知识、法学素养与专业的法律教师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中职政治教师在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的中职政治教师对法律的知识一知半解,没有经过细致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就传授给学生,这就导致中职政治教师往往无法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中职政治教师专业性较低,对法律基础知识了解不透彻,这就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无法在政治课堂中充分发挥法制教育的功能。

3.法制教育严重缺乏实践教学。我国中职院校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大多局限于法律基础知识教学和中职院校法制安全讲座,中职院校法制安全讲座每年的举办次数较少,有的中职院校甚至不举办法制安全讲座。很多中职院校在法制教育的过程中严重缺乏实践教学活动,补分中职院校模拟法庭、社区普法,但是都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走走过场,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法制知识不感兴趣,不能切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对法制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中职院校法制教育严重缺乏实践教学,导致法制教育成效较差。

三、提高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方法

1.重视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中职院校、政治教师和学生必须充分意识到进行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增强中职院校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中职院校必须将法制教育渗透到政治课堂教学中,中职政治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强调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寻找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点,使学生养成观看法律节目的好习惯,政治教师通过讲解真实的法律案例,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加强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想提高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效果,中职院校必须强化政治课堂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非法学专业的政治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培训,提高自身的法制教育专业水平,中职政治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相关教学案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进行耐心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学的效果。

入职法律常识篇2

【关键词】职业道德;法律;课程;教学成效;措施

高校中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开设旨在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能够以法律和道德规范作为准绳来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保证高校能够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人才,维持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但仅凭当前开设的课程很难实现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本质上的提升,高校教育者仍需不断加强对于相关教学的重视程度,保证从学生的意识水平到实践水平都能实现质的飞跃,满足社会稳定且长久发展的需求。

1高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发展现状

1.1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当前高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且略显枯燥。在课堂教学方面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教育者作为整个课堂主导者,全权控制着教学的节奏,学生只是对老师讲解的知识进行记录,很难有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通过课堂直观地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且当前的学期制教学对教学进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教育者为了追求进度常常忽视对学生课堂掌握程度的考察,加之高校相对中学的管理更加松散,不仅表现在课堂管理方便,也很少有课下作业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巩固,因此学生对于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进而导致学习效率的低下。

1.2高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单调

当前高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略显单调,很难适应当代学生对于日常教学的需求。在内容上,我国高校目前使用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以理论的传授为主,对于定义和相关理论的描述占据了教材的大部分内容,而对于实例的列举和解说通常只是一笔带过,这样的课本结构影响学生对抽象的职业道德和法律定义的理解,自然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1.3高校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高校通过划分专业并且开设专业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却往往忽视了人才招聘对于个人素质和法律意识的根本要求,这样的高校教育模式虽然保证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却使学生在道德和法律建设方面有所欠缺,很难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因此高校教育者在重视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培养,确保学生在职业道路上的长远发展,能够源源不断地向社会注入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

2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成效的措施

2.1提高高校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

首先,高校要从自身出发,审视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发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努力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用人单位现已将个人素质作为衡量求职者能否在工作岗位上实现长久发展的一个重要审核标准。因此,高校在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调动大量的教学资源用于对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的传授,将个人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知识教学当中,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2.2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束缚

当前枯燥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确不利于学生对于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久而久之自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育者要尽可能将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在完成独立思考过程的同时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活跃课堂气氛,打破教育者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对于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加深学生对于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中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让学生就自己发现的问题与老师进行讨论,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打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隔阂,拉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真正提高高校学生对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的学习效率。

2.3对教材进行改进,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取代单纯的理论知识

单调的课本内容也是学生对于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的学习效率不高的一个根本原因。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材的编写也越来越讲求方法,教材编写者首先要对课本的内容进行筛选,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阶段作为内容筛选的主要标准,将真正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填入课本。与此同时,课本内容要向着情感性的趋势发展,除了对于职业道德和法律中理论知识的讲解,也要添加相关的内容来保证与学生情感方面的沟通,例如:教材编写者可以在教材中添加一系列的生活情境和时政新闻,利用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案例拉近理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仿佛真的置身于生活情境中,在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生对于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的学习效率。

3小结

高校作为当今社会的人才培养基地,需要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来顺应当今的就业形势,因此在要求人才全方位发展的今天,各高校在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养成,通过提高高校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束缚,使用互动教学法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对教材进行改进,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取代单纯的理论知识,在帮助理解的同时加深记忆等方法实现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提升,为社会注入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彤.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成效的对策[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3):6-6.

入职法律常识篇3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心理、思想与评价的统称,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制度的态度,对法律规定的理解,对自己和他人的权利、义务的认识等。我国正在努力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此进程中,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时社会群体法律意识的提升亦是同样重要。职业院校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技能人才,他们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为此,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还必须注重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二、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发达国家更将职业教育视为“民族生存的基础”和“经济发展的柱石”。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学校数量增加,办学规模和层次不断提升,造就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的诸多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职业院校,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中职院校,入学门槛不断降低,入学途径也发生了变化,这虽然有利于保障学校生源的数量,但是生源质量大大降低,职业院校成了很多学生因为成绩较差而担心难以升学,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选,社会公众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评价也相对较低。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关注着他们身上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有着各自的性格和行为习惯,若想他们在学校里和谐相处,必须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法律意识。当前,职业院校学生身上发生的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已成为影响校园和谐的主要原因。

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一是偷窃钱物,遭偷窃的钱物少则几十,多则成百上千,有时是现金,有时是诸如手机、衣服、鞋子之类的物品,顺手牵羊之事频频发生,同学之间因此类事件相互猜忌,摩擦不断。二是打架斗殴伤人,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加之年轻气盛,常因琐事不和大打出手,有的甚至纠集社会不良青年来校“帮助”自己,进而弄得场面不可收拾,伤人伤己。三是敲诈勒索,个别学生罔顾法纪,仗着自己身强力壮,欺负敲诈弱小同学,并且加以恐吓,所涉钱物价值虽然不大,但此行为的性质极其恶劣。四是涉赌涉黄,一些学生为了寻求金钱的刺激,在宿舍里摆起了“赌局”,不仅污染学校的风气,而且极易引发同学之间的矛盾;当前网络信息发达,上网已成为学生生活中极其重要的活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喜欢浏览黄色网站,甚至将黄色影音制品在同学间传播。以上种种行为都严重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危害了校园,同时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分析个中原因,最根本即在于,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法律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为了我国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已经迫在眉睫。

三、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可行性举措

法律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理解,逐步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从法律知识的学习到法律意识的产生,再到以法律意识指导实践活动,是一个潜移默化、复杂的综合过程。对职业院校而言,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力求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一)将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相结合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升华,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我们可以先从找回道德开始,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引领学生规范自身行为,譬如,考试不作弊,求职材料不造假,做人做事诚实守信;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加强道德要求的前提下,使责任、正义、诚信意识深入学生内心,以道德信仰为基础,激发他们的法律意识。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

目前,职业院校大都未开设专门性的法律课程,而是将法律知识的学习纳入到德育教学体系中,高职院校开设的相关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职院校开设的是《德育》,其中第一册名为《道德法律与人生》,因此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就成为学生在校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来源。法律知识专业性强,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单纯的说教式教学难以让学生理解法律、信服法律,必须对课堂教学方式予以改革,变单纯的理论说教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相关知识点辅以案例。在教学方式上,利用多媒体授课更为直观,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授课教师可以以教材为中心,自行设计制作课件,在使用案例教学时,学生可通过观看课件了解案情,便于学生参与到案情的讨论中来。与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授课形式相比,多媒体授课教学效果更显著。教师可以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总结、提炼经典案例,这样的案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加深他们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进而对其法律意识的提升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三)适当组织学生参加法律实践活动,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提升法律意识

入职法律常识篇4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法律文书 立体化教学 课时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法律文书总课时设置

1.1 合理性

法律文书课程设置旨在帮助学生获得利用载体更好地运用法律的能力,因此,应当设为法学专业必修课,并且总课时要保证与其他专业必修课一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就实践了这两点,将其设为总课时不低于50学的必修课,可见,本科院校对于这门课程是相当重视的,它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保证这门课程的总课时量,才能使学生专业技能得到训练提升。除此之外,湖北高职技术学院也将法律文书这门课程设为必修课,学时由最开始的36调整为60,学分也由开始的2个学分调整为4个学分,加大了它的比重,这是基于每年毕业生工作调查反馈信息采取的措施,法律文书在法学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应用非常广泛,高职院校的这种调整无疑是符合其为市场输入能够尽快上岗的法律技术人才的旨归的。由此可见,不管是出于顺应改革大趋势的原因,还是出于满足市场的原因,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想要展开立体化教学,促进每一位学员都能够掌握从学最后到实际写作运用的能力,都应该保持法律文书这门课程的总课时,即为合理性。

1.2 科学性

以极具代表性的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专业课设置为例,具体安排情况如下:法律系学生主要学习法律事务专业和行政执行专业两大科;民商法有贸易以及涉外等专业;司法警察则有司法警务专业和刑事执行专业。前两种毕业生主要是在司法机关或者是法律服务单位工作,后者则多在公安以及监狱工作,因为工作面向有所不同,所以专业课中法律文书所占总课时也有差异,它在法律事务专业中占72课时,行政执行中占56课时,司法警务以及刑事执行中只占到40课时,但又都保证在40课时以上,由此可见其总课时安排的科学性。

2 法律文书立体化教学改革课时设置

2.1 课时设置以就业为向导

新形势下,高职高专的教学改革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社会需求输入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本质上来说就是就业教育。这决定了专科学生所学知识必须要与上岗所需要掌握的技能紧密联系起来,传统的单一的法律文书教学模式很明显不能达成这一理想,因而需要进行立体化教学改革。何谓立体化教学,立体化教学就是指将课堂、实践、网络等等多种教学综合在一起,保证多样性。如此,法律文书这一课程的课时就需要参照不同的教学途径进行多样分配。课堂教学以讲解为主,主要承担着为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任务。实践教学则要求学生自觉走出课堂,深入到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等部门进行感知,将理论与实务融合。配合立体化教学模式,法律文书理论课时每节课45分钟之内,宜按照专业性质的不同、面向职业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分段讲授;法律文书实践课时则需要依据每次学生到类似法律事务所等部门实习的具体情况而定,保证收到实效。

2.2 平衡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

职业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其学生的文化基础要差一些,在进行课时设置时需要考虑到这个因素,另外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法律专业人才必须要能及时投入到岗位工作中,因而一定要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够用且必需的理论知识,必需是指掌握教材设计大纲中要求学会的知识点,够用是指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足够的理论进行相应指导。如何把握好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例分配呢?教材设计《一审刑事有罪判决书》这一课时,是以案例导入的形式处理的,老师单单通过课堂讲解,从案例展示、讨论、评讲最后掌握理论知识大体上需要3个或者是4个课时,在这种情形下,如果院校有条件,不妨组织学生到法律事务所亲身感知,安排2个课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种具体形式的法律文书。法律文书这门课程的教材编订通常分为两大板块,其一是基础理论知识,其二是具体法律文书,前者借助课堂讲授完成即可,后者则应该多安排学生实践,如果总课时为72,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依照2:1的比例进行设置是较为合理的。

3 立体化教学模式下具体课时安排

传统法律文书教学模式多半将老师置于主体地位,学生置于客体地位,技能学习无非就是学生知识的积累和习作的模仿,其中存在着灌输知识这样一个弊端,因为教材里面容纳的内容是有限的,而实际生活应用是无限的,所以常常出现学生在工作当中因为不具备灵活写作的能力而无法适应实际需求的变化的情况。立体化教学模式中最常采取的一种形式就是“导向式”,通常用具体案例导入,借助多媒体或者是课前制作好的课件,将案例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获得视觉、听觉等等多重感官感受,课时长度安排10分钟至15分钟为宜;再接着是就该案例展开问题探讨,老师进行总结讲解,课时长度为25分钟为最佳;课堂剩下的的时间可以给学生自由进行知识点巩固;课余时间可以让学生就某个典型问题自己进行法律文书策划,这个作业也可以在实践课程之后进行。

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法律文书教学模式,有利于让学生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发挥出自身能动性。法律文书写作当中尤其要重视体现法律精神,包括公平、客观,培养法律专业学生正确的写作理念以及浓厚的兴趣非常关键。在学习法律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内容相当枯燥,可能会引起学生排斥心理,这就需要设置足够的课时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相关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反思精神。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保证课堂教学趣味性,比如在课堂上为学生读一份“律师的情书”,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基于这封情书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找出诸如法律概念或者是原则上面的错误,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法律文书并不单单只是套入式的模仿写作,而是和我们周围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虽然课时长度仅仅只为20分钟,但是却很好调动了学生接下来学习的兴趣。

老师除了要把握好课堂内的45分钟,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课外学习实践安排延伸,现在的信息网络覆盖非常广泛,高职高专院校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老师不妨开通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学生平时玩儿的比较多的软件,比如QQ、微博、邮箱等等,集结一个学习阵地,这就是一种更大范围的课时设置,以此来督促学生完成知识巩固。

总之,新形势下想要深入贯彻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一个大的方向就是调整传统课时设置,课时设置受到教学内容、思路、理念以及职业岗位等等多重因素影响,如何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是值得思考并探讨的问题。

项目名称:高职高专《法律文书》立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0JGA189

参考文献

入职法律常识篇5

关键词:法律教育 高职 困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b)-0136-02

重视法律学科建设工作,对高职生继续加强法制教育,使高职生成长为不仅具有实用技能,而且还是懂法、守法、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利、替他人伸张正义的法律人才。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型技术人才,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法学领域,高等职业教育同样面临着发展机遇,因为基层工作大量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懂法之人,同时高职院校的法律教育在师资、育人目标、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也面临一定的困境。为此,先调查与分析原因,然后研究解决策略非常必要。

1 面临的困境

1.1 高职生法律意识淡薄

走访调查得知,高职生在法律意识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部分高职生对于法律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小我的层面,认为个人遵纪守法,完成学习任务,顺利毕业,靠个人所学的知识技能找份工作就行了,对学法、守法、宣传法律、伸张正义、依法维护法律的尊严等方面,还缺乏高度的、全方位的认识。在社会责任感与维护正义行为等方面,没有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不仅是维护自身权利的需要,更是一个当代高职生的应有之责。

1.2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晰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以实用技能为主,在法律教育方面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较为模糊,还处在普及法律常识的层面,法律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校方没做过多要求,要求考核能达标即可,高职生学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个人的兴趣与需求。众所周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将会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才。尤其是乡镇与农村基层,未来需要更多的基层司法工作人员来服务社区,其工作内容包括普法宣传、司法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诉讼业务咨询等方面,工作性质繁杂琐碎,却又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而现实生活中,高职生毕业多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不能为基层提供法律服务,这与高职院校在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有一定的关联。

1.3 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

长期以来,高职法律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基本是在参照本科法律教材基础上,依据高职生的文化基础删减与整合而成。 在教学内容上依然侧重于法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内容繁多庞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也只能是雨水过沙滩般匆匆一遍;在知识运用方面,拓展内容中所列举的案例多年未更新,缺乏新鲜感与时代感,也未能贴近高职生的日常生活。且在培养高职生的分析与运用能力方面有一定的脱节。高职生反映,在教学方法运用上,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一人主导课堂,采用单调的宣讲方式,高职生被动地接受灌输,师生之间、高职生之间缺乏一种必要的交流与互动,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课堂动态生成无从谈起。

1.4 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访谈得知,由于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是在中专类学校或成人教育院校改建而成,师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学历需要提升。目前高职院校的法律教师部分是由思政教师直接转行而成,知识更新力度不够。由于近年来多数职业院校的扩招,在岗教师授课任务繁重,教师疲于上课,缺乏研修机会,造成许多教师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二是具有法律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更是寥若晨星,好在近几年大有改观。三是部分青年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教育教学技能需要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其所从事的法律专业的实践技能也明显不足,高职院校需要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来担此重任[1]。

1.5 高职生实训、实践条件欠缺

问卷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注重对法律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识记,但在实践环节,除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除外,都面临着无实习基地、无实训条件的境地。高职生由于缺失法律的实践与运用机会,很难提高法律意识,也难以养成依法律己、依法思考周边人群的社会行为是否在法律许可范围之内,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环境下,导致高职院校无法培养社会所需的法律人才。

2 解决策略

2.1 建立家校联合机制

高职生法律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校方的系统教育,同时也需要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来共同提升高职生的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制意识。首先,家庭的生活环境与教育方式对于高职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父母等尊长者平时的言行举止、处事方式等都会对高职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长者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上,都要注重对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渗透与濡化;其次,校方要继续保持与家长之间的联系,通过微信群、QQ群等媒介,让高职生的家长能够及时地了解自家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校方可从网络信息库中筛选高职生因为对个人要求不严,或因一时冲动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发到微信群、QQ群上,对家长、高职生起到警示作用。再次,校方可利用校内局域网,开展网上法律大讲堂、心理咨询等活动,及时解答高职生家长的提问,对心理有问题的高职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总之,高职院校要始终秉承“以德为首、重技强能”的办学宗旨,建立家校联合机制,共同努力,依据高职生的文化基础和认知规律,科学、系统地对他们开展法制教育,让该校的毕业生既有法制精神、道德素养,又具有一专多技能,从而倍受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欢迎。

2.2 树立教学新理念、明晰人才培养方向

在法律教育方面,高职院校应站在市场的角度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审视与考量。确定清晰的人才培养方向,然后革新教学新理念、突出教学重难点内容,在制定具体的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提高到“守法、遵纪、德高、技强”的维度,将高职生培养成为专业抓实、知识拓展、能力过硬的实用性技术人才。为此,高职法律教学的重点就不应该仅是理论知识的增加,应该是直接帮助高职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高职生在掌握法学基础理论的同时,提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现实案例、研究社法制进程的思辨能力,即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与防治观念。不仅包括掌握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所学的法律知识逐渐通过实践环节,来增加个人的体验,将法律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活行为。逐步成长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与维护法律尊严的社会好公民[2]。

2.3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

据教师反映,绝大部分高职生能按照校方的要求,思想进步,学风端正,但有少许高职生在学习方面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缺乏自主性与自控力,再加上长期以来法律教育仍然停留在书本知识的条文中,很多高职生误认为法律教育就是公共思想道德教育的延伸,思想上也不够重视。为此,教师针对此情况,应熟谙学情,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贴近生活,多选取与时政、社会新闻热点联系紧密的背景材料,认真备课,精心导入,来提高学生听课时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例如:法律条文比较枯燥,在引导学生解读完后,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教师引导高职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该案例之中所包含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现象,从而提升高职生学法的内驱力,同时也培养高职生运用法律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法律的现实作用和社会价值,从而增强法律教育的实效性[3]。

2.4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习得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教化,可见,师资力量与师资水平是搞好教学工作的群体与保证。为此,高职院校欲培养法律实用型人才,加强教师自身的法律素质和职业能力尤为关键。建议措施如下:一是知识需要更新与提升。校方可选派没有双师资格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到实务部门进行实践锻炼,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法律实践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二是要加强与法律相关部门合作,例如:鼓励和激励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的教师挂靠到律师事务所,增强法律执业能力,提升实践能力为教学服务。三是选派教师积极参与相关的法律调研活动,例如:法律救助热线、社区家庭冷暴力调查、农村诉讼业务代办等,以此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四是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校本培训工作,通过“传、帮、带”活动,形成合理的“老、中、青”比例师资梯队。五是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双证书”要求需要“双师型”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应鼓励并从时间、财力上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全国统一开考的各种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六是聘请法学理论功底深厚的优势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到校做报告或经验交流,做教学的坚强后盾,形成优势互补[4]。

2.5 加强实践教学

教学实践证明,离开了实践,很多理论只能停留在文字的表象之上。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高职生法律素养的提高,通过运用加强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来提升高职生学法、懂法、守法与用法能力的历练。为此,在教学环节可开设形式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例如:模拟法庭、法庭旁听、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等。以模拟法庭教学为例,高职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合理搭配分组,由教师提供贴近日常生活的典型综合案例,各组抽签后依据案件性质、内容,进行模拟分工,担任不同角色,肩负陈述与法庭辩论等责任,集体讨论后,分别准备就绪,在教师的引导下,高职生模拟的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巧,从而培养了高职生组织分析案件材料、法律文书写作、驾驭诉讼程序等各方面的I务能力,并且有利于培养高职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此外,还有法律援助、见习法庭、实习等形式的实训课程,都有利于高职生提高法律意识、了解社会普法现状,使高职生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系统的实践训练提升自我,达到能够熟悉和运用程序法、实体法,而且模拟过程使其对法律专业能力、业务素质有新的认识,可以全方位培养和提升高职法律学生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5]。

参考文献

[1] 金川,郑艳.高职法律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职教通讯,2007(9):71-73.

[2] 王少云.对深化高职法律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3,12(6):58-59.

[3] 谢俊.刍议高职院校实施法律教育的重要性[J].法制与社会,2010,12(下):223-224.

入职法律常识篇6

关键词:应试教育;司法考试;案例教学;纠错式教学

法学教育经历了30年的飞速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社会的法制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但现在的法学教育进入了转型期,或者说法学教育进入了困难时期。目前全国大约具有650所法学院校,其中大多院校都已基本走过初创时期,人才竞争十分惨烈,就业率低下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各高校都试图拓宽生存空间,提升就业率。就业率虽然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但过于低迷的就业环境会影响人才的流向,因而作为法律职业入门考试的司法考试引发了大家的极大热情,但鉴于对应试教育的反对之声,我们有必要对应试问题进行分析。

一、对应试教育的正确解读

考试制度是一国教育必不可少的制度,目前世界上还不存在不考试的教育制度,尤其在专业人员的普选上。在法学教育成熟的国家,法学人才也是以资格考试为职业起点的,就目前的选拔手段看来,司法考试也是最好,最为公平的职业法律人的选拔制度。

美国法律训练和教育属于职业训练,大学后是作为职业训练学校,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律师。美国的法学院紧密围绕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律师而组织教学,内容涉及法律知识和基础理论,法律职业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法律资源获取法律信息的技巧等。在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一些州开始在传统律师资格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操作考试”(Performanc Test)。操作考试的特点是:不检验对法律条文的记忆;在传统律师资格考试的基础上增强了对法律分析技能的测试;要求考生显示其水平的熟练性,就像律师在真实情景中的实践工作。美国律师资格考试具有相当的难度,考试的淘汰率很高①。学生一毕业就可以进行法律实务的操作。美国的法学院学术性探讨是为培养合格和优秀律师而附设的,在法学院中并不占主导地位。法学院的毕业生分别参加各州的法律职业选拔考试,合格后可申请成为执业律师。由于判例法系国家一般法官是从有经验的律师中选拔,检察官则是政府聘任的律师,因此司法考试实际上就是律师考试,法学院就是培训学校。

德国的司法考试较为繁琐。在德国,法学院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围绕国家考试规定的科目开展专业课程学习。德国的法学院没有入学考试,大学向具有完全中等毕业文凭的人开放。在大学学习四年后,取得规定学分后,学生可以参加第一次国家司法考试,分笔试和口试两种形式,书面部分分为当场考试和家庭论文,笔试合格后才能参加口试。第一次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较低,原则上,国家考试只允许重考一次,因而,学生在校园研习结束后,并不立即申请第一次国家考试,而是全力投入到考前的准备之中。为此,学生大都要参加各类考前复习辅导班,不到有十分的把握不申请参考。即使如此,004年,在联邦范围内,平均有5 6%的考生(9655人)未能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重考的未通过率也很高,达39%②。学生完成大学课程并参加第一次考试通过后才可以毕业并成为准法律工作者,如果就此止步,他们可以在政府、议会、公司等部门从事与法律有关的职业;若要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工作者,那就要去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或其他法律执行机关实习,两年后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通过后才可以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等工作,因此大学的培训功能只是针对第一次司法考试。司法考试成绩不理想对学生的就业有很大影响,如果一个学生两次未通过国家考试.也就意味着不能从事法律工作,必须重选专业.从头开始,其付出的时间、钱财与精神的代价是巨大的。因此,法律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里与医学学生一道常博得“最勤奋的学生”的美名。殊不知,对于他们来说,除了勤奋鲜有他路可择。③

总之,司法考试成为各国法学生进入法律类职业的基本门槛,因此各国的大学的法学教育都肩负职业培训责任,我们不应当对应试教育过多指责,而应当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目前我国由于司法考试起步较晚,许多院校对于法学教育的法律职业培训功能还没有完全接受,或者说还未做好准备,因此,针对司法考试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调整成为当前许多法律院校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司法考试的职业预备功能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司法考试不是法学教育本身,司法考试既有对法学教育促进的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潜能,又有同法学教育争夺教育空间,甚至扭曲法学教育的一面,但司法考试的对教学的引领作用不可低估,我们不可能完全跳出司法考试环境影响。

1、司法考试的职业准入功能

一般说来高等院校法学院培养的人才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法学学者,通常这些人人数较少,而且法学本科的学习很难完成这一目标,这类人群是小众人群。二是培养法律职业人,这类人群应当是法学生最主流的部分,能够成为职业法律人是多数法学生的理想职业,因此司法考被戏称为“天下第一考”。三是懂法律的非法律职业人,这类人群也占有法学生很大的比重,这些中很多人也是希望从事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这三大主流的法律职业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够进入此类行业而已。但总体说来,法律学习者都应进行应用型的全方位测试,了解自我法律实际知识储备,司法考试无疑是一个极好的途径,而其他考评方法很难有统一的评价体系。事实上法学教育实用性极强,即便你不去从事司法考试准入需要的职业,以后进入企事业单位或作为知法的普通社会人,作为法科学生都需要培养法律实用、实践知识,应对复杂化、变化的社会。而针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机会并不常见,司法考试无疑提供了这样机会。这也与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有极大的契合度。

、司法考试的职业化教育的导向功能

目前,我国法学教育仍以传统讲授方式为主,教师们即便采用了案例教学方法,也基本上还是讲解性案例分析,只是增加了课堂趣味性而已,对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不大。反观司法考试往往出题范围宽,案例复杂,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在一起,考核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以民事诉讼法为例,客观题往往是小例子,灵活测试学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且不说多种实体法律学科,单就程序方面而言常常揉入仲裁、人民调解、甚至是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知识,是一般单科教师难以跨越的领域,这对学生的整体法律知识的唤醒大有益处,我们的日常教学也可以走司法考试的路径,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诉讼法学科,可以选取大案例,进行跨学科的案例分析和理论讲解、并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形成教学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僵化的教学方式是我们教学改革想破解的难题,司法考试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改变的机会。多年的教书育人使我们深知,学生不会因你教多少就可获得多少,而是希望获得多少知识的内在动力决定了他们最终能得到什么,因此提升他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教改的主导方向。我们应以司法考试为突破口,改变我们现有的僵化的教学模式。

三、目前的一些新的教学方式

目前配合司法考试和实践教学,许多学校引用新的教学方式,首先是美式的案例教学法。美国法学教育基本上是职业教育,案例教学法是和英美法系判例法律体系一脉相承。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使学生在大学里得到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尽快的成为合格的职业人。目前,我国的一些法律院系也开展了案例教学课堂,但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引入英美法系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引入时不能一味照抄。事实上案例法教学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如理论基础薄弱,过于重视诉讼技巧的训练,缺乏职业道德的培养等。况且美国的案例是历史形成的,案例的形成体系也是我国的主要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不可成为教授法的替代法。在近几年通行的案例教学法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首先,我们在案例选取上应当选取具有代表性案例,如章节覆盖面要大,在理论上要有一定深度,应当更多涉及热点问题,案例的容量不能太小,也应当具有经典性。其次,在进行启发和互动教学方面,应当尽量引导学生思考,多说多讲,教师不必限制学生不同观点,因为法律和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结果的多样性合理存在。第三,应当合理分配教师时间和案例讨论时间的分配,让讲授和探讨都恰到好处,让课堂充满生气和知识学习的动力。

引入培训式的纠错式教学法。我国的法学教育改革也行进多年,但试图脱离讲授式教学模式实际效果一般,直到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改变,但多数情况下还是教师讲,同学听,学习仍从教师开始,而纠错式教学法使得这种方式有所变化。纠错式教学法是司法考试培训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教师用各种类型的模拟试题或司法考试真体测试学生,让同学们指出问题所在,然后教师讲解答案,并解答同学们的错点,以及为什么这里会出错或者理解为什么会发生偏差。这首先要求同学们先行学习,基本知道对错,教师处于指导位置。它要求教师有很好的驾驭知识点能力,知识细节化强度高,教师应当在每章节设计错点,应当是在重点、难点部位,并引导学生纠错,修正他们在理论、案例及客观题目的错误观念,着眼于法律细节化系统训练,并将知识有效的、快速的融入法学教学。纠错式教学法的更大好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斗志,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可以细节化吸收知识,为司法考试过关打下坚实基础。

当然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如果高等法学教育单一的围绕着司法考试开展教学,自然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长度。由于考试内容的记忆性知识为主体以及正确答案的惟一性,学生们有意无意地只满足于教材或法条的背诵,而这些只需要在考前作短时间的突击便可办到,这无形中纵容学生去临时抱佛脚,平时的大量光阴则被浪费掉了。④今后工作能力上的深度欠缺可能是难以弥补的,因此传统的讲授法仍然必要。

参考文献:

①杨莉、王晓阳《美国法学教育特征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001年第期。

②郑永流《知行合一 经世致用》,比较法研究007第1期。

③同上。

入职法律常识篇7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法律教育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125-02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王春光教授在2001年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并于2002年将其修正为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他们是年龄在25岁以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流动人口,他们与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在社会阅历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另一层含义就是他们不是第二代农村流动人口,因为他们毕竟不是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在外出过程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而是介于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过渡性的农村流动人口。这里之所以将他们与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进行区别研究,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认同、生活期望和行为。”[1]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表现为:一是年龄较小,大部分在16岁到30岁之间,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二是具有农村户口,不同于城镇居民;三是从事非农职业,以自己的工资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四是大部分受过初高中教育,比第一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高。但新生代农民工也有第一代农民工的一些特点,如主要分布的行业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及交通运输业;进城务工的组织性较差,多数由亲友、同乡介绍,有计划有组织有管理的比较少;工资收入水平偏低,在个人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方面投入极少。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上述特点决定了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弱势地位,使得他们在职业活动中的权益经常受到侵犯,且无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对职业活动中的法律界定

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2]。

这些法律规范实施通过法律手段,通过国家机器的权威,一方面保护从业者在履行本职工作中的正当权益,另一方面限制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伤害他人、伤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范中与职业相关的内容,一部分体现在商法、民法等法律中,另一部分体现为专门的法律,如教师法、劳动法、公务员法等。

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职业活动中的法律问题主要集中在劳动法律关系方面。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中权益受损的现状及原因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中权益受损的现状

1.劳动合同制度尚未获落实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通过职业活动实现劳动权益的重要凭证,它明确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如此重要的权利凭证,在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生活中却是罕见的。

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劳动合同重要性的了解非常模糊,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都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在没有劳动合同的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的保障下,劳动者的经济权益将承受巨大的风险,受损时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这种劳动合同签订率比例低的状况在私营企业里尤其严重。即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也常常由于签约双方地位的不平等,使得在劳动合同的签订中很难真正体现农民工的要求和意愿。鉴于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他们往往只有签约或不签约的自由,很难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要求。虽然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条款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多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往往将合同以固定文本的方式制定出来,主要内容制定成格式化、定型化的条款,劳动者在这个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只有被动地接受用人单位的要求。此外,在用人单位强势主导下签订的劳动合同,一些对劳动者很不利的条款内容并非写在主合同里而是写进合同附件中,使他们在并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作出承诺。更有甚者,采用欺骗的方式强迫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2.劳动保护措施不足

新生代农民工较多的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了节约成本、扩大生产、增加利润,有些企业不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设施,达不到安全生产及卫生标准。农民工在危险环境下工作,休息休假也难以保证,劳动条件、劳动环境恶劣,缺乏必要的劳动生产安全卫生保护设施,存在严重的健康危机,工作风险增大。

3.社会保障缺位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已市民化的外来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比例只有4%和2.7%,而尚未市民化的农民工更不可能进入社会保险范围。”[3]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组织编写《农民工维权手册(2005)》,明确规定了农民工和其他劳动者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权。但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工作多年农民工,始终享受不到城市居民所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保险,这在城市里是职工普遍享有的保障,农民工则完全被排除在这些社会保障之外。

4.维权之路不畅通

由于劳动保护设施差,达不到安全生产的标准,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中受伤或者出现职业病,甚至致残的情况时有发生。然而没有工伤保险,就得不到工伤保险赔偿,面对处处受到的权利侵害,他们的维权之路充满艰辛。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中权利受损的原因

1.自身原因

根据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观察和概括,“中国传统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4]。在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熟人社会里,人们有纠纷时更多的是愿意通过熟人、有威望的人来居中调解而不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成长在缺乏普遍法律观念的大环境中,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没有接受过较完整的普法教育,法律意识很淡漠,仅有的一点法律常识面对权益受损的现实远远不够,对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更是不知道,不了解,不信任。

2.外部原因

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活动中权益受损的外部因素,抛开法律体系不完善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政府和社会没有为农民工提供相应的法律教育服务,他们缺乏基本的职业法律常识,缺少依法行事、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所以,造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中权益受损的重要原因是法律教育的落后。

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教育的对策

(一)设置合理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1.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意识

卢梭曾说过:“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5]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法律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他们自身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教育,首先,要转变他们的错误观念,让他们懂得何谓权利,何谓义务。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享有各自的权利,都应当履行各自的义务,让他们懂得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法律赋予自己的这些权利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实现的。其次,要通过法律价值理念教育,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对职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

2.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程序观念

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教育时,要强化他们对法律程序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和“时效意识”,教会他们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首先,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程序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在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按照法定的相关规则来进行,这个规则是法定的,必须遵守。有时候是因为不懂法律的相关规则而导致维权失败,并非是“法律无用”。其次,培养他们的证据意识,不仅要了解我国诉讼程序中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还要让他们弄清法律上的事实和现实中的事实的区别,要让他们知道法律最终认定的事实是经过相关证据佐证的事实。再次,培养他们的时效意识,要让他们明白法律保护公民权利是有期限的,不是无期限、无条件地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二)路径选择

1.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个体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要求和自我发展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对自我提出任务,把自己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控制等方式,提高和完善自我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6]。

为了增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自我教育是一种有价值的教育方式。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第一代农民工有提高,而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因此可以通过媒体、书报、网络等传播途径,制作专题片、纪录片、专栏等方式对农民工进行持续、反复的影响,让他们能够很方便地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和资源,帮助他们形成对自我职业发展的认识,对法律知识和理念的了解,对自己的职业活动中权利义务问题的清晰判断,从而提高依法做事依法维权的能力。

2.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

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各种实用技术培训以及再就业培训对提高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早在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作出的《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规定:“要求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在这种背景下,组织者应当抓住机会,把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知识适当纳入职业技能培训中。聘请法律专业的老师、实践经验丰富的律师或者处理大量劳动纠纷案件的仲裁员等专业人士,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活动中的现实需要,为他们讲解签订劳动合同、搜集证据和维权方式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和他们近距离接触,面对面地解答他们困惑的法律问题。

3.与法律服务相结合

据统计:“目前,全国建立法律援助机构3274个,各级工会法律援助组织6 269个,全国有近20万名律师,8万名基层法律工作者,以及数以万计的法律援助志愿者参与了法律援助工作,每年办理的涉及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超过22万件,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工和困难职工合法权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7]借助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活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教育,可以使他们在具体案件中比照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触类旁通,更好地学习法律知识,领会法律精神。

参考文献:

[1]肖瑶,等.基于深圳市外来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的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5):333.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47.

[3]王全兴,汪敏.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立法初探[J].律师世界,2003,(5):4.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7.

[5]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1.

入职法律常识篇8

【关键词】中职教育 法律教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法律,不只是一部部的卷宗条文。法律的意义一方面在于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更重要的是要从不断发生过的案例和事件中得出能让世人警醒的现实教育,从而引导人们遵守法律、依法办事。而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机构,中职学校的法律课程主要是向学生教授基础法律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专业法律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建立起初步的法律知识架构,在不断积累法律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法学知识理论结合现实实践案例思考问题、处理案件的思维方式,同时也为中职学生学习其他专业技术知识奠定良好的知识体系系统基础。

1. 中职法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技术路径

1.1 结合专业知识和职业特点,注重能力培养

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某一专业技术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即使学校安排法律课程,大多也作为公共课程存在,修学分、混毕业条件也是现实存在的法律课程教学尴尬现状。但是在我国现代社会中,法治社会、法治思维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事务管理的方方面面。所以,在中职法律教学中,学生往往对与其职业或其专业关联较大的法律课感兴趣。教师应当结合专业或职业特点有所侧重地进行法律教学,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目的与中心。中职法律教学的课程内容应当根据学生专业的体点来进行设置,例如工科学生可以讲授民法基本法、刑法、行政法等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经济专业的学生可以讲授民法、刑法、行政法,并着重讲授商法的内容,如票据法、保险法、证券法等。按照不同专业的法律知识需求,根据学生职业上的内容划分,决定开展法律课程的安排,是提升中职学生在自身专业领域逐渐养成法律思维、储备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

1.2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渗透专业需求

法律涉及了众多的领域,凡是有人类活动存在的范围都需要法律的规范和引导,这样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法律是随手可及的常见事物,但实际上由于法律严谨的客观要求,法律条文和法律内容都远远不是字面所显示的含义,简单的表述中蕴含了丰富的法律要求。再加上中职学生本身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储备,在中职教育阶段开启全面法律知识教育,会让学生一时间不能适应。因此,在中职院校中开展法律教学时,就要更加注重运用案例教学法,并且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运用 PPT展示或者视频播放,以及微信朋友圈及博客圈子新媒体上出现的实际案例,通过多种表述方式,向学生讲授案例背后所蕴含的法律知识。同时,中职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用工单位,变成社会被雇佣者,自身的工作应该有哪些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实际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需要遵守哪些法律条款等,都是职业学生在学好自己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需要拓展了解和学习的。

1.3 鼓励社会活动,联系学生实际

法律知识逻辑性强、理论性强,同时相对应的实践指导性更强。如此就需要中职法律教师在进行讲授的同时,鼓励学生经济参加社会活动,提高学生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应当力求寓教育于社会实际活动之中, 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发挥社会的教育作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法庭旁听,既可以使学生看到法庭的庄严,领会到法律的神圣,又可以使学生能够得到真切、深刻的法律感受,让学生深刻了解即使是看似一件与自己无关的小事,都会用到的学习过的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2. 中职法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践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法律理论教学首要之本是在实际生活中落地

素质教育不断改革,中职法律教材的编写也越来越注重简单易懂、深入浅出。尽管如此,由于中职学生自身知识储备和能力体系基础较弱,复杂、严谨的法律知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还是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内容了解上的深度。所以,

在中职法律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对法律基本概念、重要理论作出准确全面的分析论述外,最重要的还是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把抽象难懂的概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例子。比如“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不仅在概念、内容和类型存在联系和区别,而且《刑法》、《民法》中也对“行为能力,行为责任能力”的做了不同规定,并作了具体详细的讲解和对比,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举出很多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总之,要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穿于法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用书本知识联系现实生活,注意用社会上发生的大案要案、现实生活中的违法乱纪现象对书本知识进行分析解读,做到理论与实际生活两者有机结合。

入职法律常识篇9

【关键词】高职学生;法律素养;有效方法

1引言

目前高职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少,大多数高职学生仍然处于理解水平,法律知识跟行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有一些高职学生都不知道法律知识是什么,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职业水平相对比较差。在大学期间,他们更注重学习专业课程而不注重学习公共课程,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不仅取决于他们的专业知识还取决于他们的社会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建立法治国家策略的实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高职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进程,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的法律知识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

2法律素养在高职学生中的一些问题

2.1高职院校缺少对学生的法治教育

由于高职学生的文化背景比较差,了解法律常识的比较少,除了目前的社会转型期和更多的社会和人文环境的影响,高职学生的法律意识还并不成熟,同时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气氛和不好行为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缺乏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意识,高职学生毕业上班之后超时加班单位不给加班费,单位也不给交保险而高职学生也不知道拿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些事情反映出来的是高职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是社会的悲哀,在了解法律的情况下形成比较好的法律维权意识,高职院校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并没有重视法治教育,高职课程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课程安排,这样就很难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实际教学环节使得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相脱离,这样就不利于高职学生在内心中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

2.2社会环境对高职学生不好的影响

目前我国社会由于受市场经济的不利影响,人们有着不正确的价值观,比如个人主义,有些人对法律法规失去了信心,这样就会使高职学生在学校里形成不良的学校风气,出现的这些问题反映了我国法制教育的缺失,特别是那些接受过高职院校培训的学生,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法律常识都知道的比较少。

2.3高职学生自己的原因

一般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大约在18-20岁之间,他们对生活和价值观的看法还不够成熟,没有崇高理想的同时也没有生活目标,目前我国的一些高职教育主要是以农村学生为主,这是因为这些农村学生的整体法律意识仍然比较低以及对法律常识知道的比较少,他们觉得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跟他们没有关系的同时也不感兴趣,由于高职学生自身对法律常识不了解而付出代价也是正常的。

3培养高职学生法律素养的办法

3.1正确理解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

在依法治国的社会背景下,法律是一种普遍和明确责任的社会规范,法律知识在处理市场经济下的各种复杂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才能改善高职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的生存能力,目前我国所有高校的法治教育都依赖于课外教育,这样法治教育就没有自己独立地位的同时也不符合时展的需求,特别是高职院校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法律课程应设置为独立的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

3.2提高高职学生的法律知识

提高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就需要以“法律素养”教育为核心,高职学校的学生自己的基础比较差,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低。所以老师需要在课堂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案例研究过程,这样才能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际活动,自觉运用法律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

3.3要多宣传法律知识

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岗位不断变化的需求来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安排好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高职院校要建立和完善校园内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各种形式的公共法律实践活动,比如组织法律知识讲座和法律知识竞赛以及设立专门的法律网站来上传案例和典型视频来宣传法律常识,培养高职学生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能促进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要贴近教育和贴近学生生活来宣传法律知识。

入职法律常识篇10

关键词:中专生;法律意识;培育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47-01

法律意识的培育是新时期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已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对中专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育,是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

1.培育中专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

1.1 培养中专生是综合素质构建的需要。教育部、司法部等联合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 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这就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中专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社会生活的很多看法还不成熟。中专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学会从法的角度去认识社会和体验人生,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使之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

1.2 贯彻教育方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做人+技能"教育,我们只有把教学和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保证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3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法制为基础构造的市场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教育改革的深化, 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职校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法律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失衡, 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更需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 提高其法律素质, 促进其全面成才。

2.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

2.1 学生缺乏对法律的信任感和依赖感。虽然职业学校开设了《法律基础知识》课,但大多数学生都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对作为公共课的《法律基础知识》往往存在应付了事的心理,尤其在一些职业学校中把《法律基础知识》作为考查课,考试形式是开卷考试或者写篇短文就可以了,法律意识比较淡漠,甚至有一些模糊乃至错误的思想认识。

2.2 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较易走上人生的歧途。中专生的年龄一般在16岁-18岁之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成长阶段,该年龄段具有模仿性强、好奇心强、易表现自己和冲动的特点,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模仿力强,易误入歧途。

3.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

3.1 学校应高度重视法制教育。中职生在初中阶段没有经过正规的、系统的法制教育,进入中职学校后,面临一个相对较大,也相对复杂的环境,碰到一些社会现象,他们心里会感到迷惘和困惑。此时,学校除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外,还必须抓住时机,给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学校的任务是既要教会学生立足社会的本领,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即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中职学校的学制一般是3年,学生有一个较长且比较稳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学校应该从课时、师资、教材等方面向法制教育倾斜,安排足够的课时。比如可规定如果法律课不及格不能毕业,同时可配备有针对性的教材,配备既懂教育又精通与中职生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专职教师。通过系统的、正规的法律知识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其法律素养,知法才能守法,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才不至于偏离方向。

3.2 加强中职生的法律基础课教学。课堂教学是法律意识培养最有效的途径,在学校,法律基础课是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基本学科。职校教师不仅要将法律知识告诉给学生,而且,还应当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法律所具有的价值。比如在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教学时,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区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哪些行为是法律、法规禁止的,哪些行为又是法律、法规准许乃至鼓励的;同时,通过身边人、身边事,特别是选取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相符,从鲜活的日常生活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典型案例,让其自我教育,明辨是非,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有的放矢,预防和减少中职生违法、犯罪,教育学生如何应对处理别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避免和减轻不必要的伤害,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达到一般预防和维护中职生权利的双重目的。

3.3 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教学与实践 。一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学校可组织学生参与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开设模拟法庭,组织开展辩论赛以及法律知识竞赛等。二是指导学生开展法律实践。经常性组织学生收集身边的真实案例,开展分析与讨论,并设立法制宣传园地,在校园内外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到法院进行旁听,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学习并掌握法律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三是定期组织学生收看法治节目。如每周组织学生观看一次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以及《经济与法》等法制类节目,并让同学根据节目中的案例写出观后体会,从而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鲜活生动的法律知识。

4.结束语

总之,提高职校生的法律意识非常重要,非常紧迫。学校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法律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法律教育大环境,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才能造就新一代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