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污染及治理十篇

时间:2023-09-28 17:36:52

河流污染及治理

河流污染及治理篇1

关键词:八家子河;原因分析;综合整治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197

1 八家子河流域概况及其污染现状

1.1 八家子河自然环境概况

康平县八家子河是辽河流域一条重要河流。八家子河源于康平县山东屯乡焦家窝堡,是辽河沈阳段重要的支流河,于康平县郝官屯镇老山头入辽河。境内河长45.6公里,流域面积511.22平方公里。八家子河从焦家窝堡到八家子段,全长19.0公里,河水基本没有受到污染,水质较好。从八家子桥到老山头,全长22.3公里,接纳康平县造纸厂等几家企业排放的废水,对辽河的污染贡献较大,水质较差[1]。

1.2 八家子河水质现状

八家子河上游水质较好,到八家子段由于工业污水的汇入,其水质明显变坏。在八家子下游十几公里范围内,河水呈黑褐色,异味刺鼻。从八家子桥到老山头段,水质污染严重,属超Ⅴ类水体。八家子河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2004年前化学需氧量高达4000 mg/L,“十一五”期间,由于加强了八家子河流域企业整治,关停了化学制浆的造纸厂。河水水质有所好转,但仍属超Ⅴ类水体。2007年化学需氧量614 mg/L,2014年化学需氧量年均值达到99mg/L。此外,沿河两岸农田的面污染及村民生活污水也大量进入河道。从八家子桥到老山头段,水质污染严重,属超Ⅴ类水体。八家子河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总磷等,并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主要污染单位的污染情况为:沈阳铁力纸业有限公司:现状为生产,2007年关停,污水排放量409吨/日,主要污染物COD 4000mg/L,沈康糠醛化工有限公司:现状为生产,2010年废水不外排,闭路循环,污水排放量14吨/日,主要污染物COD 780mg/L[2]。

2 综合整治对策

八家子河水环境整治属辽河流域污染治理的一部分。从八家子河的水环境现状来看,其下游段河水污染已相当严重,事实上已成为一条排污河。八家子河在老山头直接流入辽河,必然对辽河水质产生恶劣影响。目前,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已列为国家环保重点治理项目。治理辽河流域应从支流抓起。康平县在“十一五”期间,已在八家子河沿岸截断污染源,关闭所有的工业排污口,并对八家子河水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目前水质已经有所改善。“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使八家子河的水环境得到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质净化达标后再排出,以降低辽河干流的污染程度[3]。此外,包括河道清淤,修筑防洪堤、建设人工湿地及绿化工程的实施,将使八家子河的下游段旧貌换新颜,成为一条景观河。此举对改善康平县生态环境、创建绿色、和谐的新康平都有重要意义。

辽河流域八家子河综合整治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与自然景观”为建设前提,主要从河道治理、堤防治理及护岸治理三方面着手,实施河道清淤疏浚、修建防洪堤、建设人工湿地及河道两岸景观绿化工程。

2.1 河道清淤疏浚

河道疏浚拓宽工程范围上端为八家子桥上游2公里处,末端为老山头,施工段全长为24公里。流经八家子、赵家窝堡、哈拉户硕,孔家窝堡、王家窝堡、顾家屯、大来虎屯、老山头等村庄。

将八家子桥-孔家窝堡设为重点段、孔家窝堡-王家窝堡桥设为景观段、王家窝堡桥-八家子河入河口设为行洪段,对八家子河进行疏浚拓宽。

(1)八家子桥上游2公里-孔家窝堡段。距离约10公里,河道断面清淤宽度平均30米,深度1.0米。

(2)孔家窝堡-王家窝堡桥段。距离约6公里,河道断面清淤宽度平均20米,深度0.8米。

(3)王家窝堡桥-老山头段。距离约8公里,河道断面清淤宽度平均40米,深度0.5米。

2.2 修筑防洪堤

八家子河水利防洪标准为十年一遇。目前河道两岸基本无堤,汛期到来,洪水暴发,两岸农田常常受淹。辽河流域八家子河综合整治结合河道清淤,对河道的行洪断面,按规划进行整治。在八家子桥-老山头河段,修筑两岸防洪堤,修筑十年一遇标准的防洪堤。

防洪堤沿河两岸建设,单侧距离约22公里,总长约38公里(孔家窝堡-王家窝堡桥河段的单侧以路代堤,约6公里长),坝高2.5m,坝顶宽4m,坡度1:2。筑坝的土料以就地取土为原则,充分利用湿地建设的挖方土。

2.3 人工湿地建设工程

辽河流域八家子河综合整治 人工湿地形式为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虽然污染物去除负荷不高,但它可利用河道上的滩地建造,补氧条件较好,建设投资比比其他类型人工湿地低。通过现场勘踏调查,在八家子河河道整治范围内,修建四处人工湿地,用于对河道水体的修复和净化,提高河道的自净和缓冲能力, 同时营建自然生态景观。

在八家子桥处建设表流湿地3公顷、王家窝堡桥建设表流湿地1公顷、老山头入辽河处建设表流湿地2公顷及孔家窝堡-王家窝堡桥沿公路河段建设表流湿地6公顷,形成三点一线的湿地景观。人工湿地总面积为12公顷。建于河滩地上,种植芦苇、香蒲、菖蒲等水生植物,种植密度10株/m2。并结合景观要求,科学搭配适量种植千屈菜、花叶芦竹、花叶水葱等观赏植物。在靠近公路沿线,则布局宽约3 m的菖蒲植物带,它叶剑形,挺直,浓绿,美观,且有香气。

2.4 两岸绿化

绿化以河道两岸为主,长度约为22km,河道两侧15m范围内。其中坝顶宽度4m,绿化带宽度为10m,株距2m,行距3m。具体树种搭配方式:雄株柳树:47000棵;刺槐:32500棵;榆树:37000棵;枫树:19900棵;桃树:13600棵。总计150000棵,胸径均为5~6cm。

参考文献:

[1]刘璐璐.生态补偿在流域治理中的应用及其补偿方式选择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3.

河流污染及治理篇2

[关键词]河流污染 环保 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473.9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12701

当前我国的河流污染形势日益严峻。河流污染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危险。“一些企业肆意排污导致河流污染加剧,对人民的正常生活、身体健康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河流污染治理问题逐渐深入人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绿色环保是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高度重视河流污染问题。无论是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还是从过去我国粗放式发展的理念来看,河流污染的治理都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河流环保措施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河流污染形式

河流污染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点污染;另一种形式就是面污染。所谓点污染主要指的是工业废水以及城镇生活污水造成的各种污染。面污染主要指的是大范围内污染物由于降雨等造成的污染。这两种形式的污染都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对居民的人身健康造成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河流污染原因的研究就显的非常必要。

二、河流污染的原因

经过对河流污染进行深入调查,我们就会发现河流污染基本上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水土流失严重。我国农田土壤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大量应用化肥农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增产目的,但是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现象的家居,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二是废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当前人们虽然对工厂废污水的处理保持一定程度重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废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就被排到河里,这是导致河流污染的根本原因。三是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当前国家虽然制定了一些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这是河流污染的关键。

三、物理方法

针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我们主要采用的物理方法主要是四种措施:一是调水,二是机械除藻;三是曝气复暖;四是底泥疏竣。所谓调水主要指的是通过加入大量的清洁水来改善污染水质。通常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水利设施调动附近清洁水源来进行清洁。

所谓机械除藻主要指的是通过专门机械来去除水中的蓝藻以降低河流污染。在河流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水华蓝藻。这些蓝藻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河流水质。去除水华蓝藻能够有效地降低河内磷、内源氮的负荷,这对于提升河流水体质量很有帮助。

曝气复暖。通常意义上河流污染主要是由于河内溶解氧降低造成的。我们对河流的保护就可以从提升河内溶解氧的这个角度来进行考察。曝气复暖就主要是通过这种形式来保护水体的。曝气复暖技术通过向河道充入氧气,来提高水体的溶氧水平,增加水体好氧生物的活力,最终达到提升水体水质的目的。当前主要是通过移动式充氧平台和规定式充氧平台实现这种技术。

底泥疏浚。在被污染的河流中有许多污染物都淤积在河底泥土中。为了有效提升河水水质,人们可以通过底泥疏浚的方法来治理。把底泥挖出来就可以有效的减少河里的污染物,从而减少河流污染。

四、生物方法

所谓生物方法主要指的是生物促成法,生物强化法和生态修复法。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分析这三种技术。所谓生物促成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把解毒剂,降解污染物,常量元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投入到河流中以降低污染的技术。生物促成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河流污染,应用这种方法能够起到有效降低土著微生物的目的,从而能够强化污染环境的自净能力,最终有效缓解河流污染。

生物强化法。生物强化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往受污染的水体中接种污染降解菌,通过污染降解菌来激活水中微生物并使他们迅速繁殖,继而来抵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通过生物强化法可以有效解决水体污染问题。这种方法对于消除受污染水体中的黑臭和硝化底泥很有帮助。

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主要是通过利用浮岛技术,人工湿地,生物膜法,水生植物等形式来降低河水污染。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对受污染或受破坏、胁迫的水体生物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改善、改良或恢复、重现”[2]浮岛技术,是通过在受污染区域搭建辅导,在水面上种植植物最终形成生物链来进行水体恢复,运用浮岛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水体质量。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在模仿自然湿地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很强渗透性能的物质。通过使用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实现污水的净化。人工湿地一般可以分为垂直湿地,潜流湿地,表面湿地三种形式。当前“国内外在人工湿地的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3]生物膜法是通过天然河中的生物膜来起到净化与过滤的技术,生物膜一般是由人通过填充填料来供细菌絮凝生长,最后生成的。生物膜具有表面大,附着微生物多等特点,应用人工湿地可以使得河流的自净能力显著增长。在今后的河流污染治理中我们应该加强对这种技术的研究。“在上海的应用有生态浮床技术、沉水植物修复技术、植生生态混凝土技术等。”[4]

五、化学方法

化学治理方法主要指的是通过往受污染的水体里放入各种化学剂,例如铁盐,化学药剂杀藻等化学物质来改善水质。一般意义上化学方法主要有化学除藻以及絮凝沉淀两种方法。化学除藻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对于解决严重富营养化的河流的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使用这种方式来治理和水污染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这种方法要适度应用,过度使用就会造成动植物的再次污染。絮凝沉淀是通过投入混凝剂来缓解污染的。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在污染非常严重的地表水体中。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源磷负荷。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流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河流污染治理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环境污染的形式以及产生原因,而后深入论述了河流污染治理的措施。我们在今后的河流污染治理中必须要结合河流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治理。“多个城市治污实践证实。河长制”确实是推动我国水污染治理的一项有效措施”[5]要慎重科学地选择治理措施,这是有效缓解治理污染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丁社教.治理河流污染的制度激励悖论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8(2).

[2]张乾铄.生物-生态措施修复治理河流污染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09(6).

[3]房立新.小新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作用探讨[J].科技信息,2012(29).

河流污染及治理篇3

关键词:水资源污染;灾害;防治;对策;黄河上游

1黄河上游水资源污染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上游陆续开展了水质监测、水污染调查、水质评价、水质预测及规划等方面的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污染集中在黄河上游干流兰州、包头河段,污染历时集中在平、枯水季节。90年代以来,黄河上游的水质污染向干流和一些支流蔓延,一些河段在汛期污染也相当严重,据1996-2000年黄河上游干流水质状况评价结果,兰州至呼和浩特市段,水质为Ⅳ-劣Ⅴ类水,主要是有机污染物,污染物为高锰酸钾指数、氨氮、CODGV、总磷、总铅、总汞等。

黄河上游入黄支流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支流大夏河多为Ⅳ-劣Ⅴ类水,其污染物主要是化学需氧量,内蒙河段支流全为Ⅳ-劣Ⅴ类水,其污染物为总汞超标。

从总体来讲,黄河上游水质较好,但在城市若干河段、支流的水资源污染严重。干流兰州以上地区由于污染源较少,水质较好,为Ⅱ-Ⅲ类水,兰州以下由于支流汇入和工农业、生活废水的排放等原因干流水质很差,为Ⅳ-劣Ⅴ类水,其汛期水质相对要好于非汛期水质。黄河上游干流水环境污染主要是有机物污染,局部河段由于排污影响,存在局部的重金属污染、油污染、有机毒物污染和无机营养物污染。

2水污染的灾害性影响

黄河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和洪涝灾害三方面,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是一种短时间甚至瞬时爆发的灾害,具有较强的地区特征和时间特征;而水污染是一种人为制造的水患,受污染的水体通过多种方式作用于人体和环境,其造成的灾害范围大,历时长,但其危害往往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表现出来,容易使人失去警觉。水污染的灾害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由于河流水质污染受污径比影响,因此径流量越小,污径比相对越大,从而形成“缺水―污染―更缺水”的恶性循环局面。

2.2直接威胁人体健康水质污染不仅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危害,严重的还会引发社会动荡,甚至祸及子孙后代。

2.3影响城镇供水因水质污染,沿黄城市不能使用黄河水,地面水污染造成地下水特别是浅层水质的污染,客观上导致自来水厂处理工艺程序增多,加大了污水净化的成本和费用。

2.4对工业造成严重危害水污染给流域内工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水质下降造成工业产品质量下降,由于酸碱污染物大量排放,地表水、地下水的硬度在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降低,使工业经济的投资和发展受到限制。

2.5对农业造成严重危害主要表现在缩短了农机设备使用寿命,长期使用污水灌溉农田,导致土壤板结、龟裂、盐碱化等,因土壤质量变差,易使农作物苗期枯萎、死亡,生长期势弱、早熟,降低产量。

2.6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有毒有害物质对水生物构成直接的毒害,有机污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生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

3污染的主要成因

黄河上游水污染分为点污染、面污染、内污染三大类。点污染是指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染在小范围内的大量集中排放;面污染是指分散的小企业和分散的居民在大面积的少量分散排放;内污染是指流域内干支流与水库中的沉积物以及水库的养殖场长期污染的积累产生的污染再排放。

3.1客观原因①黄河干流近岸水域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不少清洁水体相继被污染;②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源违法排污严重,从而使大量废水进入黄河干流,加重了水环境污染程度;③面源污染问题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大量化肥、农药随雨水或灌溉水流入排水沟后汇入黄河成为重要的面污染源;④地下水质遭到污染,水体自然净化和水资源的环境承载能力显著降低。

3.2主观原因①环境意识淡薄,环境和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尚未形成,以牺牲环境和资源去追求经济发展而获得眼前利益,损害长远利益;②人口增加且生产技术水平不高,是造成黄河流域水污染的根本原因;③节水减污意识不足,水资源长期被视为无价或廉价的资源,没有形成有效的节水减污制约机制,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和污染;④忽视城市污水的防治,使城市废水处理厂的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黄河;⑤对面污染源的污染严重性认识不足,至今尚未开始对面污染源的防治。

4防治对策探讨

4.1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多年来,黄河上游部分河段水污染的持续加重,与流域区没有适时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在低层次、重污染的基础上重复发展有一定关系,因此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水污染综合防治的重点。

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结构性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工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瓶颈”,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限制重污染行业在低水平的扩张,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快管理、贸易、技术服务和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4.2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对工业废水实施科学处理,做到稳定达标排放,对达不到规定防治要求的企业予以关闭或促使其转产;成立独立的污水处理企业,对各种工业污水进行处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将排放污水中的氨氮含量处理到规定的浓度,排放氨氮总量必须降低到要求的指标。促进企业在资源和废物方面的综合利用能力,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从而达到经济发展,工业生产又不增加对水体污染的目的。

4.3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根据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定,县级以上城市、县城及部分重点乡镇都要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县级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60%,较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5%,县级以上城市和重点河段的城镇,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非重点河段的城镇,依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可先采用以及强化处理工艺,分期实施二级处理工艺。

河流污染及治理篇4

关键词:辽河沈阳段 存在问题 污染治理 生态恢复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c)-0156-03

Review on Environment Pollution Control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Liaohe River in Shenyang

Wang Yunmei

(Shenyang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Shenyang Liaoning,110016,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Liaohe river in Shenyang, including wastewater from enterprises along the river discharged at will,residents garbage piled up at will, poor water purification ability, soil eroding speed up,concave bank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and so on.The flood disaster,deterioration of water quality and eco-environment had seriously affected the residents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and had become a main factor that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iv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easures at home and abroad, reviewed the measures of Liaohe river in Shenyang,such as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construction,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water environment, recovery of biodiversity and so on, and expounded the future prospects.

Key Words:Liaohe River in Shenyang; Existing Problems; Pollution Contro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辽河是辽宁人民的“母亲河”,也是全国七大江河之一。20世纪90年代被认定是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流域之一,1996年列入全国“三江三湖”重度污染治理名单。

长期的高强度区域开发导致流域内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承载能力面临着严峻挑战,不仅威胁了辽河生态安全,而且制约了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开展了持续不断的治理、改造、保护和管理工作,目前辽河水质已经明显改善,辽河流域水质达到了规定的摘掉重度污染帽子的标准。

1 辽河沈阳段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1 辽河沈阳段概况

辽河在沈阳市从康平县三门郭家入境,在法库县杨家塘房出境入铁岭市,然后在沈阳市新城子区鲁家窝堡重新入境,再流经新民市,最后在沈阳市辽中县插拉村出境,经盘锦、营口,汇入大辽河流入渤海,在沈阳市境内河长307.4 km,是沈阳市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辽河季节性特点非常突出,降水集中在6~9月,水位波动很大,河床淤浅,呈现“天旱干涸,暴雨溢槽”的现象。

1.2 存在主要问题

导致辽河沈阳段严重污染、生态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沿岸重污染企业污水随意排放、居民垃圾随意堆放:2008年,辽河干流沿程8个干流监测断面中7个为劣Ⅴ类水质,氨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4项指标超标0.1~2.2倍。其中辽河铁岭段污染最重,盘锦段次之,沈阳段最轻;且出市水质好于入市水质。干流枯水期属中度污染,化学需氧量、氨氮等4项指标超标,其中化学需氧量高达117 mg/L,超标1.9倍。丰水期、平水期水质相对较好,均为Ⅳ类水质。

2009年,辽河干流污染物指标主要为氨氮,COD污染明显减轻,干流各断面年均值均符合Ⅴ类标准。

沈阳段的12条支流中,小河子、小河子河和柳河,2011年平均水质、2012年7月水质均达到或好于Ⅳ类水质;拉马河2011年平均水质为Ⅲ类,2012年7月为劣Ⅴ类,超标项目主要是COD和BOD;其他支流水质均为Ⅴ类和劣Ⅴ类,主要超标项目为COD、BOD和氨氮。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和化肥。辽河干流沈阳段支流入河水质见表1。

(2)季节性河流,水体自身调节、净化能力差:辽河是受季节影响明显的河流,降雨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6~9月占年雨量的75%,7~8月占年雨量的50%。丰、枯水年及实测最大与最小年雨量比差达2~4倍。在冬季,局部河段甚至出现干涸断流的情况。由于水量的不均匀性,导致河流本身的调节、净化能力差,地下水位下降、部分湿地萎缩。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增,多年降水量在400~1000 mm之间;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丰、枯水年降水量比值一般可达2.1~3.5倍。

(3)塌岸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凹岸生态恶化:辽河干流自福德店至入海口河道全长538 km,流经辽宁中部平原区,受上滩洪水淤积影响,滩地除表层有1~2 m厚种植土或粉质粘土外,滩地下层土质多为粉土或粉砂层,极易受水流淘刷,造成弯道河段严重塌岸。据调查,绝大部分弯道凹岸,基本都是陡坎,尤其是下游的辽中境内,局部段塌岸速度可达每年20~30 m,造成河势严重不稳,陡坎持续坍塌,水土流失加剧,危及滩地已有植物带和管理路的安全,造成凹岸河滩自然生态恶化,岸滩植被遭受破坏,岸坡不稳且长期,破坏生态环境。

以上这些问题导致的洪涝灾害、水体恶化、生态环境退化等已经严重影响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流域的综合治理迫切、必要。

2 国内外河流污染治理及生态恢复措施及现状

泰晤士河是英国伦敦的母亲河,工业化时代的开始导致河水严重污染、霍乱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国政府与伦敦当局意识到河流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开始对其进行治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52年至1891年,制定了河流污染治理规划,修建了两套隔离式的排污下水管网系统,初步实现了泰晤士河主城区河段水质的好转,但并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只是将主城区河段的污水转移至远离城市的下游地区;第二阶段为1955年至1975年,对泰晤士河进行全流域治理,合理布局和建设下水及污水处理设施,革新污水处理技术,对两大排水系统末端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第三阶段为1975年至今,进入泰晤士河治理成果的巩固阶段,通过全流域水资源管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加强立法和监督管理。经过160多年的治理、修复,如今泰晤士河已经恢复了以往的碧水蓝天。[1]

新加坡河被称为新加坡的“生活之河”,作为当地临海的主要运输河道,自19世纪初以来往来船只频繁,到20世纪,沿岸已成为诸多工厂、商铺、仓库的聚集地,由船只和沿岸居民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都直接流入新加坡河,导致河水严重污染。1977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提出“十年清河,十年河清”,“十年内能够实现在新加坡河钓鱼”的目标。政府下令要求新加坡河上所有船只一律停驶,两岸货仓和船厂强行搬迁,在全岛铺设地下水道,将沿岸的近3000户家庭小工业作坊集中迁入可控制排污的中心工业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新加坡河已变得清澈美丽,水生生态系统逐步恢复。[2]

国内,随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从盲目开发,简单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以不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开发,之前过度开发带来的河流水质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也已被重视,并正在通过各种措施对其进行恢复。很多省市的河流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并从单一污染治理逐渐向全面生态修复转变。

天津市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流经天津的1级河道总长1095.1 km,2级河道总长1363.4 km。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入河道,使河水中的氮磷元素集聚升高,2012年夏,天津市中心城区168.28 km的2级河道,46.9 km的1级河道爆发蓝藻,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3]

滇池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泊,20世纪50年代,滇池水质清澈,水生植物丰富。60年代水质为Ⅱ类,70年代水质为Ⅲ类,到80年代初,全湖水质下降成劣Ⅴ类,是我国污染严重的湖泊之一。近年来,按照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全面推进环湖截污、环湖生态、入湖河道整治、底泥疏浚、水源地保护、外流域饮水六大工程建设,滇池水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入湖河道治理是滇池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开展截污、清淤、生态河堤、入湖口湿地等工程建设,达到改善滇池水环境的目的。[4]

3 辽河沈阳段污染治理及生态恢复措施回顾

加速城镇及流域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在辽河干流及八家子河、长河、左小河等支流河沿线建设区、县(市)污水处理厂,在县域地区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保证80%的乡镇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独立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大力实施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实现景观化目标:康平县关闭直排卧龙湖排污口,城镇污水全部进入康平污水处理厂处理;法库县关闭直排拉马河的排污口,城镇污水全部进入法库县污水处理厂处理;新民市关闭直排辽河干流的排污口,城镇污水全部进入新民市吉康污水处理厂处理;沈北新区新城子地区关闭直排长河和左小河的城镇-排污口,城镇污水全部进入沈北新区新城子污水处理厂处理。同时全面实施辽河沿线支流河整治,进行河道疏浚、清淤、护堤、绿化等工程,进一步减少辽河污染负荷,改善辽河干流水环境质量。建设康平三河下拉湿地、沈北新区万泉河湿地,新民养息牧河、付家窝堡排干等支流河入辽河口湿地,新增湿地近万亩。2011年上半年辽河干流化学需氧量由2010年的20 mg/L下降到13 mg,水质得到持续改善。

实施干流兰蓄水工程,增加河道水量,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自2010年以来辽河干流修建橡胶坝8座,新增湿地面积3万余亩,新增需水量5000万m3,对回补地下水,改善河道周边生态环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施河道治理工程,有效防止兑岸。对重点河段166 km岸坎综合治理,陡坎削坡、险工加固、生态护岸,防止水土流失。

禁牧、禁渔、保护鸟类,恢复辽河生物多样性。经调查与2009年相比较,辽河保护区植物增加61种,鸟类增加27种,鱼类增加6种,大型底栖动物增加95种,辽河生物多样性得到明显的改观。

滩地封育,阻断辽河面源污染。修建辽河保护区封闭围栏531.4 km,建设生态阻隔带188 km,明确了行洪保障区土地与农民土地的界限,为自然封育奠定基础,沿河形成自然生态廊道33.5万亩。有效治理面源污染,防止沙尘暴、涵养水源及生物多样性生境的营造起到了积极作用。

实施绿化工程,加速生态环境恢复进程。5年来对15处生态示范节点进行绿化,累计绿化面积3.6万亩,种植乔木66.4万余株,灌木128万余株,水生植物133.6万余株,其中加宽河和补植护堤林总面积11640亩,生态恢复效果良好。

4 结论与展望

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治理,统筹河道整治和河流湿地恢复、环境污染控制、生态建设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使辽河沈阳段成为水质良好、生态健康、景观优美的健康河流生态系统,为辽河沈阳段管理机构建立高效协调的,融治理、建设、保护、监管为一体的创新型河流综合管理体制机制,从而实现“根治辽河,彻底恢复辽河生态,造福子孙后代”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许建萍,王友列,尹建龙.英国泰晤士河污染治理的百年历程简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3):15-16.

[2] 黄迪.国外著名河流治理模式[J].中国水运,2008(8):26-27.

河流污染及治理篇5

[关键词]泾河流域;污染源;面源污染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170-02

The water pollu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strategies in the Shaanxi section of the Jinghe River

[Abstract]The paper takes COD and NH3-N as pollution indicators, Analyse the sources of pollution and the pollution distribution in the Jinghe River Bas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sources of water pollution in the basin is agricultural origin , followed by the living sources pollution and industrial pollution. Simultaneously, it put forword control measures and proposals for the watershe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Key words]Jinghe River Basin; pollution sources;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1、流域概况

泾河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老龙潭以上的马尾巴梁,海拔2540m,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宁夏、甘肃、陕西三省33个县,约618万余人,于陕西省高陵县陈家滩汇入渭河。

泾河在陕西省境内长258.8km2,河道平均比降2.09‰,其中位于陕北定边县境内的支流马莲河流域面积1413km2,关中段流域面积7833km2。泾河流域在陕北地区涉及榆林市定边县,为泾河支流马莲河源头地区,在关中地区涉及宝鸡、咸阳、西安三个行政区的麟游、千阳、陇县、长武、彬县、旬邑、淳化、永寿、礼泉、乾县、泾阳、咸阳市渭城区以及高陵区共11县2区。泾河主要支流有:马莲河、黑河、达溪河、三水河等[1]。

根据2014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泾河全年期Ⅱ类水质河段长度占流域全长的23.86%,Ⅲ类水质河段长度占13.26%,Ⅴ类水质河段长度占39.95%,劣Ⅴ类水质河段长度占22.90%,主要超标项目为COD和NH3-N,可见泾河水质总体上较差,水质优良河段仅37.15%。

2、污染源分布特征

2.1 工业污染源分布特征

根据2014年陕西省污染源普查数据,泾河流域陕西段2014年工业污染源共108个,流域内工业污染源分布情况见图1。2014年工业污染源COD排放总量为958.72t,NH3-N排放量总量为145.54t,各行政区工业污染源排污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COD在礼泉县、彬县和泾阳县排放较多,高陵区和永寿县排放较少;而NH3-N在彬县、长武县、泾阳县排放较多,高陵区、麟游县和永寿县排放较少。

2.2 集中城市生活源分布特征

根据调查,进入泾河水系的集中城市生活源主要是长武县、彬县、旬邑县、永寿县、礼泉县和泾阳县6个县。根据2014年陕西省污染源普查数据及各县污水处理厂2014年实际处理情况,流域内集中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情况见图3,COD排放量为3276.2t,NH3-N为428.8t,污染物排放量最多的行政单元为泾阳县。

2.3 农业源分布特征

泾河流域农业污染源包括禽畜养殖业的污染物排放、农业面源污染。

禽畜养殖业的污染物排放,根据2014年陕西省污染源普查数据统计得到,2014年统计禽畜养殖单位共117家,禽畜养殖COD排放总量为1439.3t,NH3-N为49.7t。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为降雨径流污染,是指溶解性和固体性的污染物从特殊地点,在降水或者融雪的冲刷、淋溶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本次农业面源计算采用输出系数模型,其关键是确定合理的输出系数,常用的方法有查阅文献法、野外监测法和数学统计法。由于缺乏长系列的监测资料且实验条件不充分,故采用文献法来初步确定泾河流域污染负荷的输出系数值。从泾河流域实际出发,将营养源分为土地利用、牲畜及农业人口3大类,为了提高分析精度,将土地利用进一步分为:耕地、草地、林地、城镇用地几种类型[3~5],农业人口、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见表1,其中人口数据来源于各县的国民经济与社会统计发展公报,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遥感解译结果。泾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输出系数取值参考渭河流域研究果[6~8],如表2所示。面源入河系数一般通过调查监测法以及查阅参考文献法等方法获得,其准确定量的确定则需要建立在较长期的水质、水量同步监测的基础上。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9~11],泾河流域面源污染入河系数为0.2,包括了流域损失以及污染物由坡面进入河道过程中所产生的损失,是一个综合入河系数。

经计算,2014面泾河流域农业污染源COD排放总量为8894.7t,NH3-N排放总量为807.2t。各行政单元排放情况见图4所示,礼泉、乾县、泾阳污染物排放量较多,与该三县耕地面积大、人口多有关。

2.4 小结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2014年泾河流域COD排放总量为13132.1t,其中工业污染源排放量为961.3t,占7.3%,集中城市生活污染为3276.2t,占24.9%,农业源为8894.7t,占67.7%;2014年泾河流域NH3-N排放总量为1377.2t,其中工业污染源排放量为141.2t,占10.3%,集中城市生活污染源为428.8t,占31.1%,农业源为807.2t,占58.6%。可见,泾河流域污染源主要以农业源为主,其次为生活源和工业源,这与流域

不同行政区污染物排放情况见图5、图6所示,可知COD排放主要是泾阳、礼泉和乾县,其次为彬县、旬邑、永寿和长武,其它地区排放量较少;NH3-N排放主要是礼泉县、彬县、泾阳和旬邑,其次为乾县、长武和永寿。各行政单元COD和NH3-N排放主要以农业为主,其次为集中城市生活源,工业源排放最少。

3、污染防止对策建议

根据前面分析可知,流域以农业为主,人口分布众多,污染源主要以农业面源为主,生活污染为辅,而工业污染源易于控制,经处理后,排放量相对较少,因此流域污染治理除加强工业和集中城市生活点源的治理外,应更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的治理。

(1)加强对流域居民的农业技能培训和教育,鼓励和扶持以控制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使用量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

(2)控制农村生活污染源,建议流域各乡镇将环境保护措施建设纳入村镇发展规划,包括村镇排水管网、废水处理工程、垃圾收集系统、垃圾处理工程,逐步减少农村生活污染源对流域水质的影响。

(3)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散养密集区实行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

4、结论

泾河流域陕西段水质优良河段仅占37.15%,水质总体上较差,流域污染源主要为农业面源,占污染物来源60%以上,其次为城市集中生活源和工业源,流域污染治理应以农业面源治理为主,生活源和工业源治理为辅。

参考文献

[1]王菊翠,仵彦卿,党碧玲,等.基于统计分析的陕西段泾河水质时空分布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2,8(2):121-126.

[2]于芳,宋进喜,殷旭旺,等.泾河陕西段水体污染特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9(4):421-424.

[3]申艳萍.小流域非点源负荷估算及控制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

[4]于捷.西安对渭河水质的影响分析及污染控制研究[D].陕西,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2.

[5]周洋,周孝德,冯民权.渭河陕西段水环境容量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1,01:7-11.

[6]蔡明,李怀恩,庄咏涛,等.改进的输出系数法在流域非点源负荷估算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04(7):40-45.

[7]杜娟,李怀恩,李家科.基于实测资料的输出系数分析与陕西沣河流域面源负荷来源探[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32(4):827-837.

[8]黄永刚,付玲玲,胡筱敏.基于河流断面监测资料的面源负荷估算输出系数法的研究和应用,水力发电学报,2012,31(5):159-162.

[9]城市规划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常见问题辨析.中国环境规划院,2004.

河流污染及治理篇6

关键词:马颊河;污染;综合治理;工业废水;濮阳市

中图分类号:X1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2-0074-02

1引言

马颊河,现属海河水系,古传禹疏九河之一,水直入海。该河上广下狭,状如马颊,因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疏f开新。1966年,对马颊河进行改道治理,成为旱能灌、涝能排,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一条河道。马颊河径流除主要受降水补给外,还接受引黄尾水补给。

马颊河流经濮阳市城区,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畜禽养殖的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马颊河水受到了极大污染。近年来,濮阳市加大了合理综合治理的力度,通过污染源的调查和综合治理措施的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2主要污染来源

2.1工业废水

马颊河干流和部分支流,分别流经濮阳市几个工业园区,部分企业主丧失社会责任感,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无视环保法律法规,偷排工业废水,对马颊河造成了一定污染。工业废水,尤其是化工废水,主要是无机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无机物污染使水体pH值发生变化,破坏其自然缓冲功能:消灭或抑制细菌及微生物的生长,阻碍水体自净作用。同时,增加水中无机盐类和水的硬度,给工业和生活用水带来不利因素,也会引起土壤盐渍化。重金属,特别是汞、镉、铅、铬等具有显著和生物毒性。它们在水体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而只能发生各种形态相互转化和分散、富集过程(即迁移),经长期富集沉淀,对地下水造成较大影响。长期饮用被汞、铬、铅及非金属砷污染的水,会使人发生急、慢性中毒或导致机体癌变,危害严重。

2.2生活污水

主要指城市生活污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濮阳市区人口规模快速增多,现已达到30万人左右,市政建设明显滞后,许多新建区域未能及时建设污水管网,造成大量生活污水进入雨水管网,最终排入马颊河内;同时,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中原油田污水处理厂因建厂较早,设备老化,设计能力为日处理4万m3,实际处理量只能达到3.5万m3左右;濮阳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10万m3,现日处理12万m3左右,超负荷运行;近期虽然启用了濮阳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但仍然不能满足污水处理的需要,导致管网内污水高水位运行,每到雨天,极易造成污水外溢,气味难闻,溢出污水经雨水管网流入马颊河。

2.3畜禽养殖废水

在马颊河干流和支流流经地,存在着许多养殖企业,这些企业有的实力较小,无力建设规范的废水和粪便处理系统,产生的养殖废水直接排入马颊河或其支流中,更有一些养殖户,直接将畜禽粪便、死亡畜禽倾倒在河内。这些富含营养物质的废水进入天然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耗去水中溶解氧,造成水中鱼类窒息而无法生存、水产资源遭到破坏。

2.4农村生活垃圾及农药化肥

马颊河径、支流在濮阳市辖区域内纵横交错,途径大量农村、农田。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成为河流污染的主要因素。另外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和长期的生活习惯问题,村民直接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抛入或排入河中,也造成了马颊河河水污染。

2.5其他污染源

一些不可知因素造成的河流污染,特别是一些不法分子违法向雨水管网或直接向河中倾倒废酸液、废碱液。此类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

3治理措施

近年来,濮阳市以形成河网“水清、流畅、岸绿、安全”的生态新格局,加大了马颊河等河流的治理力度。

3.1河流截污整治

以整治污水直排为重点,开展污水直排口整治、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污水管网建设完善等,逐步实现城市建成区内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封堵沿河工业排污口,督促企业加大社会责任感,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做到达标排放,减少对马颊河的污染。

3.2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现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2016年全部完成现有低于一级B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任务,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县城达到80%以上。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2016年濮阳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80%以上。

3.3垃圾河清理整治

清理河道水面漂浮物和沿岸垃圾,清除河道内排污口、水闸、河埠等附属设施周边区域的废弃物、堆积物,彻底消除影响水质环境的各种污染物。拆除影响城市行洪、截污治污、河道景观改造的违法违章建筑。

3.4城区工业污染源整治

加强工业污染源控制,对废水排放量小、不能保证稳定达标的工业企业排放口,实施污水接管工程,封堵排水口;对废水排放量较大,废水处理设施完善的工业企业,通过提升改造、加强监管等措施,确保排放口所排废水稳定达标,有条件的企业实现内部循环利用;强化产业布局引导;推动新建工业企业向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集聚。

3.5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引导广大养殖户增加环保投入,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粪便、污水的贮存设施,有机肥加工、制取沼气、沼渣沼液分离和输送、污水处理、畜禽尸体处理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减少对马颊河的污染危害。指导农民开展绿色生产,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3.6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偷排工业废水,倾倒有毒、有害、含酸、含碱废液的行为。开展环保家园宣传,教育居民、工商户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摒弃一些不良习惯,不随意抛弃生活垃圾,不将生产废水引入雨水管网。

参考文献:

[1]宋庆辉,杨志峰.对我国城市河流综合管理的思考[J].水科学进展,2002(13).

[2]江红梅.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理论及方法探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2).

[3]王超.北方内陆城市营造生态河流景观设计方法研究[J].科技风,2010(23).

河流污染及治理篇7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地跨豫、皖、苏、鲁四省35个地(市)、158个县(市、区),全长1000公里,流域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淮河流域水污染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入80年代,水污染事故频发,水质恶化加剧,给沿淮人民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身心受害”,这首歌谣是淮河流域水质变化过程的真实写照。

    1994年5月国务院环委会在安徽省蚌埠市召开了第一次淮河流域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揭开了淮河治污的序幕。随后,相继制定和实施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十五”计划。

    经过13年治理,尽管淮河流域排污总量有所削减,但由于污染物的长期积累,淮河流域水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从排污量来看,淮河流域排污总量居高不下。2005年,淮河流域废水排放量41.7亿吨,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04.2万吨,是“九五”目标的2.8倍,“十五”目标的1.6倍,“十一五”目标的1.2倍;氨氮排放量14.0万吨,是“十五”目标的1.2倍,“十一五”目标的1.3倍。

    从水质来看,污染仍然十分严重。今年上半年,淮河干流14个监测断面II、III类水质比例仅占14%,Ⅳ类水质比例占29%,Ⅴ类、劣Ⅴ类水质所占的比例高达57%。淮河支流总体上呈中度污染。

    从饮用水源来看,饮水安全状况堪忧。2005年,淮河流域63个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中有12个未能达到功能要求,100万人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需要说明的是,囿于条件限制,饮用水源地有毒有害特定污染指标未监测,否则不达标的情况将更严重。

    淮河流域水污染痼疾“久治不愈”的原因

    第一,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先天不足增加了淮河流域的治污难度。淮河流域治污的先天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自然条件差。淮河流域水资源并不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83毫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621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的3.4%;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年内6-9月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70%;年际之间降雨变化剧烈,最大年降雨量是最小年降雨量的3-5倍;坡降小,流速缓,水体自净能力差;闸坝林立,全流域有大小5000多个闸坝,大量水资源拦蓄后,水环境容量大为降低。

    二是人口压力大。2006年。淮河流域总人口约1.7亿,平均人口密度为630人/平方公里,居七大流域之首。淮河流域“十五”水污染防治中期评估表明,淮河流域生活污水污染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已高达63%,治理生活污染的压力已经超过了治理工业污染的压力。

    三是经济欠发达。淮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005年全流域GDP约为1.6万亿元,超过全国1/8的人口只创造了不足全国1/11的社会财富。经济欠发达不仅使各地经济发展需求迫切,增加了环境压力,同时使污染治理资金筹措面临重重困难。

    四是结构污染突出。造纸、酿造、化工、制药、皮革等重污染行业仍是流域主导产业,也是工业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电(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饮料制造业等7个行业的COD排放量占全部重点工业企业的80.5%,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两行业氨氮排放量占全部重点工业企业的84.6%,结构性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五是面源污染严重。农业是淮河流域主产业之一,全流域约有耕地1333万公顷,占全国可耕地的1/8,化肥农药的粗放使用导致面源污染严重。现在的问题是面源污染底数不清,初步估计淮河流域面源污染占COD总负荷的40%(清华大学估算为70%)。此外,缺乏对面源污染的实质性控制措施,将成为今后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一个主要难题。

    第二,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发展。最直接表现就是污染物总量的控制指标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并且环境保护计划中污染物总量的控制指标还在不断增加。《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中规定,到2000年,淮河流域COD最大允许排放总量为36.8万吨/年:“十五”计划规定,到2005年,淮河流域COD排放总量控制在64.3万吨/年,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在11.3万吨/年:“十一五”计划规定,到2010年,淮河流域COD排放量控制在88.4万吨/年,氨氮排放量控制在10.7万吨/年。淮河流域的实际环境承载能力如何呢?2005年,水利部提出淮河流域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的入河排放总量应该分别控制在38.2万吨/年和2.66万吨/年,国家环保总局也在此前提出COD和氨氮的入河排放总量应该分别控制在40.0万吨/年和3.28万吨/年。如果说“九五”计划中确定的淮河流域COD最大允许排污总量36.8万吨/年是保证水质变清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十五”和“十一五”计划中确定的COD和氨氮控制指标,早已让位于地方的经济发展,也从根本上放弃了水质变清的目的。按照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的淮河流域环境容量,“十一五”计划中COD控制排放量是环境容量的2.2倍,氨氮控制排放量是环境容量的3.3倍,根本无从保证淮河流域的水质改善。

    第三,治污工程建设严重滞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安排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厂59座,到2000年底,建成并运行12座,占20.3%;在建32座,占54.2%;未动工的15座,占25.4%。《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中,共安排了488个项目,计划投资255.9亿元。到2005年底,已完工项目342个,占70.1%;在建项目88个,占18.0%;未动工项目58个,占11.9%。累计完成治理投资144.6亿元,占56.5%。由于工程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导致污染物治理老账未还,又欠新账,淮河水污染积重难返。

    第四,环境污染治理责任长期得不到落实。尽管早在1995年出台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第五条就明确规定:“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人民政府各对本省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负责,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本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四省人民政府应当将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任务分解到有关市(地)、县,签订目标责任书,限期完成,并将该项工作作为考核有关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但是“九五”、“十五”淮河水污染防治目标没有实现,并没有哪一个地方领导因此而受到处罚甚至影响升迁。责任不追究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各级领导中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年年喊达标,年年不达标,狼来了喊多了,也就没有人信了。这里仅举了一个政府的例子,其实,《条例》中规定的“自1998年1月1日起,禁止一切工业企业向淮河流域水体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等针对企业的规定也从未得到严格执行,如果“十一五”依然如此,淮河污染治理也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根治淮河污染的对策建议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淮河污染问题,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要坚持环境容量不动摇。淮河流域水质能否改善并最终实现变清的目标,坚持环境容量不动摇是关键,即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的入河排放总量应该分别控制在40.0万吨/年和3.28万吨/年(环保总局数据)或38.2万吨/年和2.66万吨/年(水利部数据)。为此,各地要按照环境容量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实行强制淘汰制度,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工业企业深度治理;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暂停审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地区的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设项目;要严格化肥、农药的使用和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有效控制面源污染;要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配套建设,有效控制城镇生活污染;要加强闸坝调控,增加水体自净能力。

河流污染及治理篇8

论文摘要: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污染控制与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本文作者根据有关法规及节水型社会的要求,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结合县情,提出了加强临泽县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主要对策.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极其宝贵的物质资源.随着 经济 的不断 发展 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生活和生产用水不断增加.我县是水资源紧缺,水环境形势严峻的县区之一,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污染的问题将影响未来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污染控制与防治工作,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 历史 的必要性.

1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背景分析

1. 1 自然 环境概况

临择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属黑河流域中段,梨园河(大沙河)纵贯南北,全县总面积2727. 29 km2,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海拔高度在1 360^-2 082 m之间.属典型大陆性干早气候,年平均气温7. 7℃,无霜期152 d,年均降水量117. 1~,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2 211. 7 mm,年日照时数为3 052. 9 h,主要灾害气象因素有干早、霜冻、干热风、沙尘暴等.境内自然形成南、北、中三条风沙带,总长103 km,沙化面积4 053 hm3,占土地总面积的12. 900,与绿洲面积之比为6,5,盐化草甸面积2. 42万hm2,占绿洲面积的1/3.

1. 2水资源现状及趋势

全县地表水总量12. 8亿m3,其中黑河过境水量10. 5亿m3 ,梨园河(大沙河)年径流量2. 3亿m3,计人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1. 02亿m3,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3. 82亿m3,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6处,中小型水库7座,总库容0. 327亿m3,干、支、渠道91条,长613. 2 km,机井888眼,2002年总用水量5. 68亿m3,其中农业用水4. 6亿m3,生态用水0. 86亿m3, 工业 用水0. 15亿m3,生活用水0. 07亿耐,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1%以上.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祁连山雪限上移,流域来水量逐年减少,可见未来10年地表水量亦将不断减少,地下水量也将减少.总之,在生态环境维持现状的情况下,境内水资源呈逐年递减趋势.

1. 3水环境质量及存在的问题

监泽县属黑河水系,黑河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祁连山,自张掖由东南向西北流人境内,境内流程56km,年平均流量50.5 m3/s,流域内乡镇 企业 少,水污染较轻.梨园河(大沙河)源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连山脉的柴诸山,属黑河支流,流经县境流程30.5 km,自南向北流经县城,汇人黑河,为季节性支流,7---9月为汛期,河水量不足黑河的 1/4,其他月份即为断流期.流域内既有工业废水排放,又有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人大沙河,使大沙河水体受到污染.城区水源地,县自来水公司第一、二水厂区的地下水水质均为工、类优良生活用水.据《临泽县城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及《新民滩水源地地下水供水可行性论证报告》显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1792万m3/a,现状开采量740万m3/a,可满足近期及远期生活、生产用水需要.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年降雨量稀少、蒸发强烈,地下水开采困难。按水利部《黑河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中游可用水量分摊,我县亩均水量511 m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9写,水资源紧缺,制约我县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用水方式粗放、节水意识不强,水量损失大,工业用水定额偏大,大多为自备井用水,循环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现状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低,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人大沙河,造成地表潜层水污染;年化肥施用量约3万,对水环境构成潜在威胁;四是随着城镇人口不断聚集和增加,餐饮、理发、洗浴等服务业的膨胀发展,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剧增,对大沙河的污染负荷将不断加重.

2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目标及期限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历史机遇,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人力度,对重点污染源严格控制排放总量,重点流域进行重点整治;加大环境宣传力度,提高流域沿岸企业和群众的环保意识.通过“一控双达标”,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关停“15小”和“新5小”、遏制污染反弹、强化清洁生产、加大排污收费力度等措施,如期实现控制目标,在全社会形成珍惜保护水资源的共识,最终实现流域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发展的双康目标.

控制范围:梨园河(大沙河)自梨园到野沟湾黑河人口段止,全长30. 5 km;黑河临泽段自高崖子水文站到萝泉下庄村止,全长56 km.

控制期限:近期2003 ^-2005年,远期2006 -2010年;

水环境质量目标:大沙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近期保持v级标准,远期达到n级标准;黑河流域临泽段水环境质量近期保持n级标准,远期达到班级标准.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我县工业水污染源近期和远期达到的排放标准为111级标准.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近期2005年林木覆盖率达到12%,远期201。年达到1500;城镇建成区绿化搜盖率近期达到30.1,远期达到3500;农业生态示范区面积近期达667 hmz,远期达到9 333 hmz.

3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重点

3. 1污染源治理

要控制和清除水体污染,必须从控制废水排放人手,实行“防、治、管”三结合.首先,搞好全县水污染调查工作,确定污染源分布状况,时间变化及污染数量、浓度等,然后将市政府下达我县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加以细化分解,由排污单位向环境保护部门如实申报排污量,经核定后,编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管理责任书,并由排污单位与政府签订控制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监督管理,严格考核奖励.经考核、超标排污的,由县政府责令限期治理,并依法处罚.流域排污单位必须在排污申报的前提下,取得合法排污资格;重点污染企业还应在排污口安装流量计,做到规范、 科学 .自2003年起,禁止一切排污单位向流域水体超标排放污染物.其次,加强废水无害化处理.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必须经过净化处理.雪晶淀粉、天森蕃茄等水污染企业的清洁生产污染防治设施,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再次,要加大流域水体的监测管理力度,通过监测,及时了解水体污染状况及污染来源,以便果断采取治理措施.

3. 2水源保护

对城区、乡镇饮用水源地,要划定保护区,严格加强保护.近期,(2005年前),应将城区一、二水厂水源地和小屯乡矿泉水水源地列为一级保护区,严加保护;其他乡镇水源地也要加强管护,在水源保护区内,严禁单位或个人利用渗井、渗坑排放或倾倒有毒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及其他废物,所有排污单位(个人)都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体环境质量标准,保证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6-1985 ).

3. 3水处理项目建设

从2003年开始,逐步完善城区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区生活污水做到应排尽排,坚决清除渗井、渗坑.拟在铁路北侧洼地,建设生物氧化塘一座,利用藻菌共生系统净化污水. 工业 企业 污水由工厂无害处理后,争取达标排放.力争在2006年建设处理能力10 000 m3/d的污水处理厂一座,使城区生产和生活污水实现管道化排放、工厂化处理.

3. 4 农村 污染防治

控制水土、有机质流失和农田污染,大力推广有机肥, 科学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使之减量化、无害化;积极推广高效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创造条件开展喷灌、滴溉种植业生产活动;大力推行降解地膜使用,提高畜禽养殖场粪便处理率,加强对农药生产、储运、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环境安全管理,掌握乡村农药污染状况,确定农药污染控制重点,采取切实措施积极防治;加强乡镇企业污染防治监管工作,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调整;引导乡镇企业健康 发展 ,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对关停“15小”企业的监督检查,防止死灰复燃.

3. 5生态环境保护

进一步加强对水务、矿产、土地、林木、动植物、风景名胜等 自然 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强林区、绿洲保护,严格控制生态开发活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方针,积极探索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行生态破坏限期治理制度;随着黑河流域综合治理进程的推进,应加强干、支、斗渠两侧树木的保护工作,禁砍禁伐;加大退耕还林、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增加全县林木总量,提高覆盖率;在城区搞好防护林带绿化造林工程,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4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主要对策

为促使我县走生产发展、生态富民、生活富裕的文明道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应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4. 1加强宣传 教育 ,增强环保意识

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切实增强环保基本国策重要性的认识,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把环保工作当作重要的日常工作,抓紧抓好,人人保护环境,城乡联动,共同保护好流域水环境,切实改善水体质量,实现控制水污染达标排放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目标.

4. 2努力创新机制,实施清洁生产

乡镇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面源污染,加快污水截流工程建设步伐,结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生态示范项目建设进程,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提高林木覆盖率;倡导节约用水,全力推行节水灌溉先进技术,积极推行循环用水制度,提高水循环利用效率;改进水污染企业生产工艺,引进新技术,降低单产排污量,开展对废水的综合利用,使其资源化;认真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审批,严禁在黑河、大沙河流域新建污染严重的化学制浆造纸、制革、印染、电镀、酿造等生产项目,对已建设的化工、食品加工企业,严格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大污水处理和治理资金投人,切实做到达标排放.创新乡镇企业机制,要实施清洁生产,同时开展清洁生产自愿承诺活动,努力实现水污染排放减量化、无害化.

4. 3强化目标管理,遏制污染反弹

严格遵循“谁造成污染,谁承担责任”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多渠道筹措治理资金,保证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同时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要将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列人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重点水污染企业的管理,按要求制定水污染防治计划,确定每年削减废水排放量.强化目标,落实责任,努力保证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如期完成,采取果断措施,关闭“15小”企业,遏制污染反弹.

河流污染及治理篇9

论文摘要: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污染控制与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本文作者根据有关法规及节水型社会的要求,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结合县情,提出了加强临泽县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主要对策.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极其宝贵的物质资源.随着 经济 的不断 发展 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生活和生产用水不断增加.我县是水资源紧缺,水环境形势严峻的县区之一,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污染的问题将影响未来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污染控制与防治工作,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 历史 的必要性.

1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背景分析

1. 1 自然 环境概况

    临择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属黑河流域中段,梨园河(大沙河)纵贯南北,全县总面积2727. 29 km2,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海拔高度在1 360^-2 082 m之间.属典型大陆性干早气候,年平均气温7. 7℃,无霜期152 d,年均降水量117. 1~,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2 211. 7 mm,年日照时数为3 052. 9 h,主要灾害气象因素有干早、霜冻、干热风、沙尘暴等.境内自然形成南、北、中三条风沙带,总长103 km,沙化面积4 053 hm3,占土地总面积的12. 900,与绿洲面积之比为6,5,盐化草甸面积2. 42万hm2,占绿洲面积的1/3.

1. 2水资源现状及趋势

    全县地表水总量12. 8亿m3,其中黑河过境水量10. 5亿m3 ,梨园河(大沙河)年径流量2. 3亿m3,计人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1. 02亿m3,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3. 82亿m3,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6处,中小型水库7座,总库容0. 327亿m3,干、支、渠道91条,长613. 2 km,机井888眼,2002年总用水量5. 68亿m3,其中农业用水4. 6亿m3,生态用水0. 86亿m3, 工业 用水0. 15亿m3,生活用水0. 07亿耐,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1%以上.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祁连山雪限上移,流域来水量逐年减少,可见未来10年地表水量亦将不断减少,地下水量也将减少.总之,在生态环境维持现状的情况下,境内水资源呈逐年递减趋势.

1. 3水环境质量及存在的问题

    监泽县属黑河水系,黑河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祁连山,自张掖由东南向西北流人境内,境内流程56km,年平均流量50.5 m3/s,流域内乡镇 企业 少,水污染较轻.梨园河(大沙河)源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连山脉的柴诸山,属黑河支流,流经县境流程30.5 km,自南向北流经县城,汇人黑河,为季节性支流,7---9月为汛期,河水量不足黑河的 1/4,其他月份即为断流期.流域内既有工业废水排放,又有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人大沙河,使大沙河水体受到污染.城区水源地,县自来水公司第一、二水厂区的地下水水质均为工、类优良生活用水.据《临泽县城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及《新民滩水源地地下水供水可行性论证报告》显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1792万m3/a,现状开采量740万m3/a,可满足近期及远期生活、生产用水需要.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年降雨量稀少、蒸发强烈,地下水开采困难。按水利部《黑河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中游可用水量分摊,我县亩均水量511 m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9写,水资源紧缺,制约我县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用水方式粗放、节水意识不强,水量损失大,工业用水定额偏大,大多为自备井用水,循环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现状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低,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人大沙河,造成地表潜层水污染;年化肥施用量约3万,对水环境构成潜在威胁;四是随着城镇人口不断聚集和增加,餐饮、理发、洗浴等服务业的膨胀发展,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剧增,对大沙河的污染负荷将不断加重.

2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目标及期限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历史机遇,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人力度,对重点污染源严格控制排放总量,重点流域进行重点整治;加大环境宣传力度,提高流域沿岸企业和群众的环保意识.通过“一控双达标”,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关停“15小”和“新5小”、遏制污染反弹、强化清洁生产、加大排污收费力度等措施,如期实现控制目标,在全社会形成珍惜保护水资源的共识,最终实现流域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发展的双康目标.

    控制范围:梨园河(大沙河)自梨园到野沟湾黑河人口段止,全长30. 5 km;黑河临泽段自高崖子水文站到萝泉下庄村止,全长56 km.

    控制期限:近期2003 ^-2005年,远期2006 -2010年;

    水环境质量目标:大沙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近期保持v级标准,远期达到n级标准;黑河流域临泽段水环境质量近期保持n级标准,远期达到班级标准.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我县工业水污染源近期和远期达到的排放标准为111级标准.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近期2005年林木覆盖率达到12%,远期201。年达到1500;城镇建成区绿化搜盖率近期达到30.1,远期达到3500;农业生态示范区面积近期达667 hmz,远期达到9 333 hmz.

3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重点

3. 1污染源治理

    要控制和清除水体污染,必须从控制废水排放人手,实行“防、治、管”三结合.首先,搞好全县水污染调查工作,确定污染源分布状况,时间变化及污染数量、浓度等,然后将市政府下达我县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加以细化分解,由排污单位向环境保护部门如实申报排污量,经核定后,编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管理责任书,并由排污单位与政府签订控制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监督管理,严格考核奖励.经考核、超标排污的,由县政府责令限期治理,并依法处罚.流域排污单位必须在排污申报的前提下,取得合法排污资格;重点污染企业还应在排污口安装流量计,做到规范、 科学 .自2003年起,禁止一切排污单位向流域水体超标排放污染物.其次,加强废水无害化处理.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必须经过净化处理.雪晶淀粉、天森蕃茄等水污染企业的清洁生产污染防治设施,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再次,要加大流域水体的监测管理力度,通过监测,及时了解水体污染状况及污染来源,以便果断采取治理措施.

3. 2水源保护

    对城区、乡镇饮用水源地,要划定保护区,严格加强保护.近期,(2005年前),应将城区一、二水厂水源地和小屯乡矿泉水水源地列为一级保护区,严加保护;其他乡镇水源地也要加强管护,在水源保护区内,严禁单位或个人利用渗井、渗坑排放或倾倒有毒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及其他废物,所有排污单位(个人)都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体环境质量标准,保证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6-1985 ).

3. 3水处理项目建设

    从2003年开始,逐步完善城区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区生活污水做到应排尽排,坚决清除渗井、渗坑.拟在铁路北侧洼地,建设生物氧化塘一座,利用藻菌共生系统净化污水. 工业 企业 污水由工厂无害处理后,争取达标排放.力争在2006年建设处理能力10 000 m3/d的污水处理厂一座,使城区生产和生活污水实现管道化排放、工厂化处理.

3. 4 农村 污染防治

    控制水土、有机质流失和农田污染,大力推广有机肥, 科学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使之减量化、无害化;积极推广高效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创造条件开展喷灌、滴溉种植业生产活动;大力推行降解地膜使用,提高畜禽养殖场粪便处理率,加强对农药生产、储运、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环境安全管理,掌握乡村农药污染状况,确定农药污染控制重点,采取切实措施积极防治;加强乡镇企业污染防治监管工作,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调整;引导乡镇企业健康 发展 ,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对关停“15小”企业的监督检查,防止死灰复燃.

3. 5生态环境保护

    进一步加强对水务、矿产、土地、林木、动植物、风景名胜等 自然 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强林区、绿洲保护,严格控制生态开发活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方针,积极探索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行生态破坏限期治理制度;随着黑河流域综合治理进程的推进,应加强干、支、斗渠两侧树木的保护工作,禁砍禁伐;加大退耕还林、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增加全县林木总量,提高覆盖率;在城区搞好防护林带绿化造林工程,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4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主要对策

    为促使我县走生产发展、生态富民、生活富裕的文明道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应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4. 1加强宣传 教育 ,增强环保意识

    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切实增强环保基本国策重要性的认识,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把环保工作当作重要的日常工作,抓紧抓好,人人保护环境,城乡联动,共同保护好流域水环境,切实改善水体质量,实现控制水污染达标排放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目标.

4. 2努力创新机制,实施清洁生产

    乡镇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面源污染,加快污水截流工程建设步伐,结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生态示范项目建设进程,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提高林木覆盖率;倡导节约用水,全力推行节水灌溉先进技术,积极推行循环用水制度,提高水循环利用效率;改进水污染企业生产工艺,引进新技术,降低单产排污量,开展对废水的综合利用,使其资源化;认真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审批,严禁在黑河、大沙河流域新建污染严重的化学制浆造纸、制革、印染、电镀、酿造等生产项目,对已建设的化工、食品加工企业,严格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大污水处理和治理资金投人,切实做到达标排放.创新乡镇企业机制,要实施清洁生产,同时开展清洁生产自愿承诺活动,努力实现水污染排放减量化、无害化.

4. 3强化目标管理,遏制污染反弹

    严格遵循“谁造成污染,谁承担责任”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多渠道筹措治理资金,保证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同时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要将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列人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重点水污染企业的管理,按要求制定水污染防治计划,确定每年削减废水排放量.强化目标,落实责任,努力保证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如期完成,采取果断措施,关闭“15小”企业,遏制污染反弹.

河流污染及治理篇10

论文摘要:英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城市河流污染,主要因为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化水平和社会认识尚不能承载工业化带来的全面影响,加之国家治污力度多受掣肘及科技水平的制约,河流污染的状况在19世纪没能得到显著改善,引发生态环境恶化及流行病侵害等不良后果。后发国家应以英国工业化的得失为镜,实现工业化的科学发展。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为不列颠最早叩开了现代化的大门。然而,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与经济:荣和城市发展相伴的还有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其中,城IIJ河流污染尤为严重。英国,在摘取了一个工业化先行者JPG该摘取的最优惠成果的同时,也尝到了工业化及城了化造成的水污染苦果。对尚未实现工业化及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国家规避和整治“迈达斯的灾祸”有所裨益2=16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故本文不揣浅陋,愿就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河流污染的成因、防治及其特点等问题予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英国城市河流污染的状况

城市水污染自古有之。人类早期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大都被排人大气或弃置于水中,古时的城市居民已有用法令和规章控制污染的尝试。在古希腊,只有获得特殊允许才能设立制革厂;古罗马也有规章规定,制革、榨油和洗衣作坊只能设立在没有居民点的台伯河对岸。但是,早期的污染仅限于十分狭窄的范围。

上百年来,英国的毛纺业等传统工业无疑也降低了河流水质,但是,严重的水污染直到19世纪工业化时期才真正发生。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不断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英国的许多河流受到了污染,在19世纪,城市河流污染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

恩格斯对当时河流污染的描述颇为详尽。例如,流经利兹的艾尔河,“这条河像一切流经工业城市的河流一样,流人城市的时候是清澈见底的,而在城市另一端流出的时候却又黑又臭,被各色各样的脏东西弄得污浊不堪了”;流经曼彻斯特的两条小河—艾尔克河与梅德洛克河的污染状况亦十分严重,“停滞的艾尔克河,这是一条狭窄的、黝黑的、发臭的小河”,梅德洛克河的“河水也是漆黑的,停滞的,而且发出臭味。

此外,流经西赖丁约克的卡尔德河,在1852年以前始终是鱼类喜爱的栖息地,至1867年,皇家委员会已不得不沮丧地承认:“流经西赖丁约克的,与其说是河水,不如说是墨汁。艾尔克河的支流布拉德福河,曾是男孩们捕鱼的乐园,也被工业化的浪潮熏染得通体黝黑,以致“只需一根火柴,就可以将它点燃”,俨然是一条随时喷发的黑龙。

泰晤士河曾是一条美丽的河流,英国人习惯地称之为“老父亲泰晤士”。19世纪以前,泰晤士河河水碧波荡漾,鱼虾成群,是举世闻名的鱿鱼产地,诗人蒲柏在1728年将其描绘为“银色的洪流”。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沿途城市居民的剧增以及大量工厂的建立,各种污染物源源不断地进人泰晤士河,牛津以下河段的水质急剧恶化,泰晤士河成为一条污浊不堪的“臭河”。1855年,化学家法拉第致信《泰晤士报》:“整条河变成了一种晦暗不明的淡褐色液体……气味很臭……整条河实际上就是一道阴沟。可见,英国城市的水污染在19世纪中期已经相当严重。

二、英国城市河流污染的成因

那么,究竟为何诸多河流在一个世纪里都变了色、变了味,这么严重的污染是怎样产生的呢?无疑,工业废水和公共废水是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布局和工业类型又是产生大量工业污水的直接原因。

工业化初期,主要的机械动力是水力,“由于使用水力机,工厂不得不设在大流量的急流旁边”。因此,英国的第一批近代工厂自然傍河而建,在英国工业的发源地和中心—曼彻斯特,“几乎所有的厂房都是沿着贯穿全城的三条河流和各种运河建立起来的。这既解决了动力问题,又方便了废水处理,河流也成了废水排放的理想场所。蒸汽机发明后,以前依靠水力机械、依河而建的工厂逐渐转移到城市中,但工厂对那些流经城市的河流的依赖并没有减轻。因为蒸汽机的第一需要和大多数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需求,都是比较洁净的水。水作为冷却剂是蒸汽机不可或缺的,一些工业部门如毛纺业、印染业、造纸业的生产过程也离不开水,还有酿酒、洗煤,没有水更寸步难行。同时,水路为工业主提供了廉价的运输途径。因此,一条河流附近往往分布多家工厂,例如艾尔克河,“桥以上是制革厂;再上去是染坊、骨粉厂和瓦斯厂,这些工厂的脏水和废弃物统统汇集在艾尔克河里”。这些废水中往往含有铅、碱、硫等污染物,而且大多是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使水质大大降低,造成严重的河流污染。

造成城市水污染的另一主要来源是公共废水。公共废水主要包括人畜的排泄物、生活垃圾和洗涤剂。公共废水的存在本不可避免,但在英国工业化时期,因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增长过速,加上市政建设滞后,遂使水污染加剧。

一方面,与工业化相伴的是,英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镇人口增长急剧。势如潮涌的人口,被压缩到很小的拥挤不堪的中心点上。从增长数量上看,大约在1800年,英国只有一个大城市—伦敦,人口约100万,远远超过其他城市如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布里斯托尔等(这些城市的人口大多只在5到10万之间)。1850年伦敦人口增至2,360,000人,另有9个城市在10万人以上,18个城市在5万到10万之间。1910年英国有46个城市超过10万,伦敦人口更是猛增至450万。从增长率看,兰开夏在1700年至1801年间人口差不多增加两倍,曼彻斯特的人口在1773年至1801年间也增加了两倍。到1851年,英国的城市人口已首次超过农村。城市的扩展和人口的集中大大增加了水资源的消耗,也使城市的公共卫生日益恶化,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构成了那时英国许多城市的基本外貌。

另一方面,英国城市化虽快,但城市化水平较低,市政建设滞后。“所有的市镇,不论是新的还是老的,都面临着公共卫生的严峻问题,工业化早期,英国的城市尚未建立清扫垃圾的制度,垃圾粪便随意堆放,人们甚至因厕所太少不得不随地大小便。特别是贫民窟,成了疾病流行的孽生地,被人们称为“霍乱国王的巢穴”。在利兹,最不卫生的地区是工人住的狭窄的房屋区,这类建筑物里不具备任何一种排水设施,厕所少且前后无遮无盖。到1831年,即使是已拥有14万以上居民的曼彻斯特市区仍没有铺砌街道和修建下水道的条例。非但如此在曼彻斯特新城(又叫爱尔兰城,theIrishtown),“街道没有铺砌,也没有污水沟,可是这里却有无数的猪群”。大量垃圾、粪便、洗涤用水还有从街道屠宰场排出的水染上深红色的兽血,经过公用阴沟和露天排水沟通往小河、水坞,加重了城市河流的污染。

综上所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副产品”是造成城市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工业化时期英国的社会思想是污染得以加剧的促因。

首先,英国人将“自由放任”思想奉为圭泉,对工业革命造成的工业中心人口膨胀、城市污染和公共卫生等问题尽量不干预;其次,社会以追逐财富为价值取向,对“污染”则漠不关心。英国贵族通过经营追求财富早已成为惯例,社会中下层又有着一股“向上看”的风气,于是上行下效,社会形成了以谋求利润为荣的风气。

难怪连外国观光者都不禁要惊呼:“英国的城市纯粹是工作和挣钱的地方,而绝非休息和享受的乐园,那种具有更高尚品格的人还没有出现。

三、英国城市河流污染的防治及其特点

随着河流污染状况的不断加剧,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危害,人们开始意识到有必要采取措施对污染予以遏制,但长期似来,社会的反应并不积极。直到19世纪中期,随着流行病的多发,城市才开始实行系统的卫生改革,如下水管道、清水供应和道路清洁等。同时,社会对城市河流污染的防治也愈加重视,各项治理措施逐渐建立,整治渠道逐步完善。下面将结合英国在这一时期的防治措施,对城市河流污染的治理特点进行探讨。

(一)各群体和多渠道的广泛参与。生态学家和卫生学家最先向社会发出正视污染的呼声,他们是治污的先行者。部分生产者组成志愿协会,呼吁减少废物排放、倡议革新生产技术,为政府的积极治理建言献策。议会和政府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全面领导水污染的治理。这样,河流污染的防治得到了议会、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各群体的参与和支持。

(二)议会立法和政府作为是治理污染的主导力量。一方面,从议会来说。1848年霍乱发生后,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并成立卫生部,虽不是专为治理水污染而设,但它规定在传染流行区域设立地方性卫生委员会,负责处理当地污水问题。由于习惯法提供的防御河流污染的措施起不到明显效果,1855年,议会颁布了《有害物质去除法》,试图对那些以工业废水污染河道的制造商处以罚款1865年和1868年,议会又先后两次委任皇家委员会,负责调查河流污染的状况并寻求行之有效的治理途径叫即。在第一届委员会提交初次报告后十年,议会通过了《1876年河流污染防治法》,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部防治河流污染的国家立法,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水环境防治法规。法案不仅对禁止排放的各类污水和违法行为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工业废液、颗状和悬浮状污染物、下水道污水排放等),还任命专家担任审查官,向工作部门提供实施建议,并通过监督技术改进以控制河流污染。这是一部具有“框架性”意义的法案,它关于防治河流污染的基本原则一直沿用至1951年。

另一方面,从政府作为来看,主要是加强市政的排污系统建设。例如,1858年伦敦市政当局修建的“伦敦下水干道”,以及1863年秋动工的泰晤士河河堤,就是政府治污的工程举措,通过建立下水道网络将工业污水和生活垃圾转移到下游地区,为减少伦敦水生疾病的发病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应该说,在19世纪,尤其是下半叶,英国议会和政府在治理河流污染方面确实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

(三)专家治理充当重要角色,发挥积极作用。1842年查德威克的《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的调查报告》发表,揭示出糟糕的公共卫生状况,尤其是“飘着恶臭的厕所、污水沟和被污染的饮用水”是引发霍乱的根源。麻醉医师约翰·斯诺也提出同样的观点,1849年,他发表《论霍乱的传染方式》一文,指出被病菌污染的水源是霍乱传播的主要渠道”。他的这些结论有力地说明了治理水污染的必要性,也坚定了全社会的治水决心。1848年,约翰·西蒙医生被任命为伦敦城区的保健医官,“这一职务不仅在争取城市制定供水、排水、贫民窟的清洁规划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确保有关建筑和人口过分拥挤的规章的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议会在第一部河流污染防治法制定之前委任了两届皇家委员会,委员会全都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如第二届皇家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皇家工程院德尼森爵士、化学家弗兰克兰德和农学专家默顿等人。他们通过调查取证,亲自实验,向议会递交调查报告,同时,专家们还对肆意向河流排放废水的行业进行严厉谴责,同时建议政府设立限制废水排放的详细标准,为国家制定水污染防治法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碍于诸多阻挠因素,《1876年河流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19世纪末,英国主要河流受污染的糟糕状况没有显著改善。1898年,英国又一次委任多名专家组成皇家委员会,调查污染来源和督查河流防治的进度。与德尼森爵士等前辈不同的是,此次委员会的专家们更加务实。他们注意综合考虑多方利益,设法调动工厂主的治污积极性,待之以宽,不求速变,先制定适度可行的治污标准,再随污染状况的改善而逐年将标准提高。在这种务实精神的倡导和促进下,产生了一系列减轻水污染的新方法。首先,也是最简捷的方法—一些滨海城市(如利物浦、霍恩、布里斯托尔等)将部分污水注入大海,通过污水转移以缓解河流的吸纳压力。其次,建立“污水农场”,将污水引到离城镇不远的农场用以灌溉作物,既廉价、无害,又不影响丰产,到19世纪末,像伦敦、曼彻斯特和诺丁汉等地附近已有不少这类农场。此外,多种净化剂得以应用,如动物骨灰、焦炭和页岩等,都能起到过滤和净化污水的效果。可以说,这些成效凝聚着诸多专家的汗水和智慧。

治污成效虽不显著,但仍在困境中渐进19世纪特别是下半叶,英国人治理河流污染的努力有目共睹,可惜收效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在河流污染的防治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阻力。

其一,政府治污不坚决。一方面,英国在19世纪面临国内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等诸多紧迫问题,相形之下,河流的防治事宜尚不够急切;另一方面,对工业与贸易利益的关切使行政当局不愿对工矿企业的污染行径和搪塞应付过于苛责,这势必影响政策法规的贯彻力度。其二,工厂主和矿主不诚心。革新生产技术、减少污水排放意味着投入的必然增加,显而易见,这种增加成本和损耗利润的要求是无法让各行业的污染大户欣然接受的。其三,民众不觉悟。“一条受污染的河流对健康的实际影响,在19世纪70年代还不为公众所认识。168公众对皇家委员会提出的防治措施或一无所知,或漠不关心,更有甚者对一些协会付出的反污染的努力嗤之以鼻,将其讥为理论家的空谈。其四,科技不过关。19世纪中后期的科学对水污染特征、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以及水的净化问题上缺乏明确认识,科学家不能准确找到河流中有毒物质的来源,而关于污染治理的技术开发又不够成熟,要改善大规模的污染状况自然是力不从心。因此,有人总结道:“河流污染的治理必定被看成是维多利亚时代公共卫生史中令人最不满意的一章。尽管如此,英国人在防治河流污染过程中取得的积极成效还是不能抹煞的。超级秘书网

四、关于英国城市河流污染及治理的几点启示

作为第一个进入工业化社会的国家,英国城市河流污染的经历和治理得失值得后发国家借鉴。

第一,正确认识河流污染的危害,重视水污染的防治。河流污染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直接威胁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鱿鱼是深受英国人喜爱的食物,可在1836年,泰晤士河的鲤鱼已几乎绝迹,而在塞文河、特伦特河与埃文河,也变得越来越稀少。在19世纪90年代,英国不得不向加拿大和挪威大量进口蛙鱼,以稳定在比灵斯门鱼市的价格1858年,奇臭的泰晤士河令在河畔开会的议员们不堪忍受,被迫将会议延后一周举行19世纪霍乱频发,仅1832年一次,就“大约使3100英国人丧生”。放眼全球,因河流污染而引发生态恶化和危害人们健康的事例不胜枚举,有的触目惊心,所以污染防治关系重大,不容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