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0:56:50

河流

河流范文篇1

那抹暗红下

静谧的河流喃呢着生生不息

指尖划亮一波微鳞

一滴水轻易到达过往的岁月

浪花的尽头溅起珠帘

又跌落进涡流

此起彼伏................

眼神流动着静寂

和着曲子咀嚼着涩晦

树影顺着风的方向舞蹈

弦音

散在静默的水中

河流范文篇2

我国近十余年来开展的河流环境评估,主要是基于水质的物理一化学监测的环境评估,其不足是忽视了河流的水文、水质条件以及河流地貌条件的变化对于河流生物群落的影响。河流健康概念的建立,导致谋求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如何建立评估体系,是河流健康评估的关键技术问题。

一、建立河流健康评估体系的原则

1.建立生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动物、植物、微生物)与其环境组成的系统,其中各成员借助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生境两大部分有机组成,生命部分是生态系统的主体,生境是生命支持系统。河流是水域生物生命的载体,又是水域生态系统物质流与能量流传输的介质。在评估体系中需要重视河流生物群落的历史、生存和演变过程,需要重视水域生物群落与河流生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监测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力作用引起的河流的流量、水质、流速、水温、水深和水文周期的种种变化,调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土地利用以及城市化引起的河流地貌学特征的变化,确定生物因子与生境因子之间定性或定量关系,综合评价这些变化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

2.确定参照系统

河流健康是一个相对概念,需要建立基准点即参照系统,在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生态状况的评估。

参照系统可以按照时间和空间分类。按照时间分类,取同一条河流历史上的自然状况作为理想参照系统,这往往定义为大规模人类活动前的洪荒时期河流生态状况。我国具有几千年悠久的治河历史,依靠有限的历史资料建立河流原始状况的情景,对我国大多数河流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选择掌握一定记录资料、生态状况相对较好的历史状况作为理想参照系统。还有—种方法是在历史监测资料缺乏的条件下,同一条河流在同一监测断面上,以当前河流生态状况为参照系统,逐年积累监测数据.进行先后变化的趋势评估,分析河流的状态是向健康方向发展还是趋于退化。按照空间分类,可以选择同一条河流生态状况良好的河段作为参照系统,也可以选择自然与经济社会条件类似的生态状况良好的另一条河流作为参照系统。国外也有—种在建立历史资料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人为规定的“理想参照状态”,定义为“可以达到的最佳状态”,如美国环境署执行的《生物快速评估草案(R.B.P)》就属这一类。

3.明确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要素

水文条件、水质条件和栖息地质量是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三要素。河流枯竭、断流以及水体污染造成河流生态系统退化和富营养化,已经有许多研究成果和案例。栖息地质量是河流健康的重要胁迫因子。栖息地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作用分析,是基于河流地貌学原理。研究表明,假设在水量与水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生境的空间异质性存在线性关系。—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多样性必然会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某种程度的退化。河流的空间异质性具体表现为河流地貌学特征的多样性,包括河流系统的纵向连续性,河流洪泛区的侧向连通性,河流形态的蜿蜒性,河床断面多样性以及岸坡材料和岸边植被结构等。研究成果还表明,对于自然河道和岸边结构的干扰是河流生物结构和功能退化的主要原因。

4.河流健康标准中应包括为社会兴利的内容

河流健康概念不同于强调保护原生态的自然保护主义的观点,而是包含了对于人类合理开发河流现实的承认,河流要为供水、灌溉、发电、航运、旅游等目标服务,力图在保护河流生态系统与开发利用水资源之间取得某种平衡。比如河势摆动有利营养物质的迁移扩散,为生物群落生存繁衍提供机会。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为了防洪安全还是把稳固河势作为一项河流健康标准的条件。而在河流堤防设计中,尽可能展宽堤防间距,为洪水留有一定的空间,增强河流侧向的连通性,为鱼类和两栖动物提供避难所和栖息地。

5.因地制宜地制定每一条河流的健康评估体系

我国幅员辽阔,各流域的自然条件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制定河流健康评估准则既不能照搬国外经验,也不可能制定全国统一的细则标准,应经过调查、论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流域、地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健康评估准则。黄河的特点是水少沙多,河势游荡,大部分水量都在人工控制之下,流域内供需矛盾尖锐,水文、水质和生物栖息地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长江水量丰沛,流域内生物群落多样性水平高,中下游是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现实的风险一个是三峡工程建成后清水下泄冲刷,引起河势和江湖关系变化导致对于生物栖息地的影响,一个是长江中下游污染加剧;潜在的风险是上游水电梯级开发对于长江健康的长远影响。

因地制宜制定河流健康的评估标准,重点是分析对于河流健康的主要胁迫因子。在人为干扰方面,需要分析诸如水体污染、过度取水、土地利用和城市化、水流的人工控制、河道的人工改造等因素影响强度,发现对于生态系统的主要胁迫因子;在自然条件方面,要综合气象、水文、生物群落、植被、景观、土地等多种因素,明确具体河流的健康定位。在河流健康评估准则中,要突出主要胁迫因子,加强对其监测和评估。

6.建立完整的生物监测系统,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估

河流健康评估的基础是河流生态监测数据资料。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文监测体系,需要建立的是生物监测系统和网络。监测方法从使用复杂仪器到简单的现场目测记录,可根据河流规模不同因地制宜确定。因为河流生态系统演替是一个长过程,所以要强调生物监测资料长系列,才能进行长期的河流健康评估。

二、河流健康评估的内容

1.物理一化学评估

物理一化学评估作为河流健康评估指标之一,是因为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河流水流和水质变化、河势变化、土地使用情况和岸边结构。物理量测参数包括流量、温度、电导率、悬移质、浊度、颜色。化学量测参数包括pH值、碱度、硬度、盐度、生化需氧量、溶解氧、有机碳等。其他水化学主要控制性指标包括阴离子、阳离子,营养物质等(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氨、硅)。

在河流健康评估中应突出物理一化学量测参数对河流生物群落的潜在影响。比如总磷、总磷/总氮和叶绿素等,可能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由于盐的输入可能改变电导率造成某些敏感物种死亡;生化需氧量(BOD)的降低会引起生物窒息,造成鱼类死亡;由于泥沙输移造成悬移质和浊度变化,引起淤积和地貌特征变化,改变吸附在泥沙颗粒表面上的营养盐的输移规律及栖息地质量;由于污染引起pH值、有机物和金属等参数变化,可能造成敏感生物的减少等。

一些机构和研究者倾向于综合各种水质指数为一组简单的水质指数,目的是可以满足社会公众对于水质的关注需求。这种非专业的综合水质指标采用数量不多的指数作为一种工具,可以表示水体受损的相对水平,也可以对于水质改善过程进行评估,并且研究随时间演变趋势。

2.生物栖息地质量评估

生物栖息地评估的内容是勘查分析河流走廊(rivercorridor)的生物栖息地状况,调查生物栖息地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因素,进而对栖息地质量进行评估。具体体现在河流的物理一化学条件、水文条件和河流地貌学特征对于生物群落的适宜程度,特别是对于形成完整的食物链结构和完善的生态功能的作用。

生物栖息地质量的表述方式,可以用适宜的栖息地的数量表示,或者用适宜栖息地所占面积的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适宜栖息地的存在或缺失表示。

栖息地评估的变量指数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传统的水文和水质条件,包括径流变化与参照系统的对照、水体污染、水库人工调节影响等;(2)河流地貌特征,主要评估栖息地结构和河势稳定性,包括河流蜿蜒性、河床的淤积与冲刷、岸坡稳定性、人工渠道化程度、闸坝运行影响等;(3)河道构造,按照尺度、河床材料、本底材料和河道改造进行描述;(4)岸边植被,指评估岸边带植被数量和质量,包括植被宽度、顺河向植被连续性(用植被间断长度表示)、结构完整性(指各类植物的密度与自然状态的比较)、当地乡土物种覆盖比例及再生性状况、湿地河洼地状况等;(5)河流周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包括人口、经济结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以及城市化影响等。

3.水文评估

水文评估的目的是分析水文条件的变化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的影响。引起水文条件变化的因素很多,包括由于气候变迁引起的径流变化、上游取水增减变化、由于水库调度和水电站泄流改变了自然水文周期、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和城市化引起的径流变化等。所谓水文条件,既包括传统的水文参数,还包括水流的季节性特征和水文周期模式、基流、水温、水位涨落速度等,这些都对鱼类和其他生物的栖息繁衍产生影响。

水文评估中具有研究性质的课题有两个:一是建立河流水文特性与生态响应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水流变动性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从中分析对于河流生物群落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水文参数;二是通过水文长系列资料分析认识河流地貌演变及生态演替的全过程。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特性,因此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各不相同的。

在确定水文变化参数时,以哪一种径流模式为基础,不同河流各有侧重。有的国家的规范考虑用平均年径流指数给出总水量变化,用不同频率的洪水月径流过程曲线给出水流模式的变动,用水流季节比例指数变化的模式评估季节变化,季节峰值指数评估季节最高和最低水位。水文评估方法应力求简单明了,具有可操作性。

评估的基本方法是对比现实的水流模式与理想的自然状况的水流模式,通过两种水文参数的比较,得到一个相对的无量纲的指数,评估以记分的形式表述。

4.生物评估

河流生物群落是河流生态系统的主体。生物评估具体是分析水文条件、水质条件和栖息地条件发生变化对于河流生物群落的影响程度。可能产生的变化包括水域生物群落物种成分变化、栖息地生物优势种群的变化、物种枯竭、整个种群死亡率、生物行为变化、生理代谢变化、组织变化和形态畸变等。

基本评估方法是与参照河段的生物状况以记分的方式进行对比。“参照河段”一般选取水质、河流地貌以及生物群落基本未受到干扰的河段。

由于不可能对河流所有的生物群落成分进行监测取样,变通的办法是选择几种标志性物种。标志物种有几种类型:

(1)关键物种(keystonespecies)。指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居的地位不同,一些珍稀、体型较大的特有物种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消失或削弱可能要使整个生态系统发生根本的变化。

(2)保护物种(protectedspecies)。指由于稀缺性、文化或历史的重要性,或者其栖息地受到威胁而受到法律保护的物种。

(3)保护伞物种(umbrellaspecies)。保护这种物种及其栖息地可使大量也依赖于同样栖息地的其他物种同样受到保护。

(4)旗舰物种(flagshipspecies)。指社会公众普遍接受的标志性生物。它们往往以独特的体型使之成为具有魅力的动物,对它的保护会使与之共生的物种受到保护。

具体标志性物种往往在藻类、大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中选择。

一般情况下,岸边植物不适宜作为标志性物种,原因是不少植物对于水体污染并不敏感。

参考文献:

1董哲仁.河流健康的内涵。中国水利,2005.4

2董哲仁.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水利学报,2003.11

3Cude,C.G.OregonWaterQualityIndex.JournalOftheAmericanWaterkesourcesAssociation,2001

河流范文篇3

关键词:河流;统筹管理;措施

水是循环的,从雨水、地表水到地下水,城市里的水是复杂而又完整的系统。在河流治理中,如果没有各个环节的统筹规划,城市里的水将是孤立的。只有从统筹治理、协调推进的角度出发,河流才会在健康与人水和谐中流动。城镇水系作为人工和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是由无数个相关的子系统有机构成的。如果只孤立地着眼于单个水问题的解决,有时只能使整体水环境陷入更为严重的恶性循环。因此,河流的治理应综合考虑给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排涝和文化遗产、旅游等各种功能的有机结合,与城镇的园林绿化紧密相联,才能真正形成城镇水系统的良性运转[1-2]。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对于河流的治理正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功能的需求拓展,从过去只重视防洪排涝、治污,转向综合考虑防洪排涝、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等多种功能,引入国际通行的多自然河道整治理念。然而,这种转变是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即从初期的主要是满足防洪排涝的需要,堤岸工程采用浆砌石或钢筋混凝土直立式挡土墙逐步开始建设亲水平台,保持景观水位;之后开始从引入生态堤的理念,采用简单的护脚防冲措施,突出自然特色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综合治理,人水和谐相处的生态水系目标。近年来我国在城市规划、河道的保护、河流治理工程建设;涉水、临水的重大城市基础设施、生产项目规划布局进行防洪评估、水资源论证和环保评估,减少对城市河流的人为干扰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1运用市场机制管理

运用市场机制对河流进行治理,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建设管理方法。我国一些城市运用了滚动开发筹集建设资金的模式,实现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其中关键的问题是“统筹规划”,政府作为项目的组织者,积极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配置社会资源。除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外,还建立了专门机构和工作制度。在工程实施中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公平竞争招投标,发挥广大民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保证工程的进展和质量[3]。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水在被开发之后可以成为商品,水的自然属性与城市河流综合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可以借助市场机制来优化河流治理的生产效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利用,以及园林绿化、拆迁安置、土地开发等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但河流治理同样不能失去政府的监管和统筹规划。各级政府部门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的手段,加强对河流治理的监管职权,强制性地保护城市水系生态和防污治污设施用地。

2协调管理

对于流域的上游、中游到下游,都有关于治污“代价”的议论。因此,一条河流的治理不能仅是流经城市的部分,还应该将上游和下游作为治理重点,只有全流域的环境改善了,才能使河流的水质保持健康。许多城市在整治河流之初大都将目标确定为“一湾清水,两岸绿荫”,结果在“两岸绿荫”之间却是“一湾浑水”。原因主要在于上中游过度砍伐森林、开荒种地,加剧了水土流失,河水变得日益浑浊,洪涝灾害频发;随意筑坝、建库将河流分割成“连塘河”,改变了河水的时空分布,导致水生物的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降低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河流的污染由上而下逐渐加重。其原因主要是流域上、中、下游和相关利益方各行其是,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统筹,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实行全流域综合治理。

为彻底治理水污染,需要从江河源头抓起,全面实施科学规划、综合治理。需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促进工业污染防治、提高经济质量的治本之策,在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量;需要深化工业污染防治,政府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4]。流域内的区域协调共同治理河流是一项很现实又重要的工作。做好流域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是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这是共同探讨流域治理的基础和约束遵守条件,通过制定统一规划,使用统一法规,共同消除上游污染、下游治理的尴尬状态。在全流域内开展城市群流域环境质量联合监控工作,成立城市群环境监测联合体,实施流域各河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监测数据、环境监测科研成果的共享;加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资源利用,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建设,这是流域管理的重要技术管理手段。对于流域新建工程项目,逐步推行上下游联审制度,如果下游不同意建设的污染项目,上游部门将不得随意批准。流域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化工、制药、造纸、电镀等严重水污染项目,禁止新建含磷洗涤用品生产项目,已建的限期转产或关闭;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等,这是流域管理的重要政策法规管理手段。

3参考文献

[1]魏萍,刘李刚.浅析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保护措施[J].新疆水利,2005(2):19-21.

[2]万育生,张继群,姜广斌.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研究[J].中国水利,2005(7):16-20.

河流范文篇4

关键词:河流;统筹管理;措施

水是循环的,从雨水、地表水到地下水,城市里的水是复杂而又完整的系统。在河流治理中,如果没有各个环节的统筹规划,城市里的水将是孤立的。只有从统筹治理、协调推进的角度出发,河流才会在健康与人水和谐中流动。城镇水系作为人工和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是由无数个相关的子系统有机构成的。如果只孤立地着眼于单个水问题的解决,有时只能使整体水环境陷入更为严重的恶性循环。因此,河流的治理应综合考虑给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排涝和文化遗产、旅游等各种功能的有机结合,与城镇的园林绿化紧密相联,才能真正形成城镇水系统的良性运转[1-2]。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对于河流的治理正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功能的需求拓展,从过去只重视防洪排涝、治污,转向综合考虑防洪排涝、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等多种功能,引入国际通行的多自然河道整治理念。然而,这种转变是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即从初期的主要是满足防洪排涝的需要,堤岸工程采用浆砌石或钢筋混凝土直立式挡土墙逐步开始建设亲水平台,保持景观水位;之后开始从引入生态堤的理念,采用简单的护脚防冲措施,突出自然特色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综合治理,人水和谐相处的生态水系目标。近年来我国在城市规划、河道的保护、河流治理工程建设;涉水、临水的重大城市基础设施、生产项目规划布局进行防洪评估、水资源论证和环保评估,减少对城市河流的人为干扰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1运用市场机制管理

运用市场机制对河流进行治理,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建设管理方法。我国一些城市运用了滚动开发筹集建设资金的模式,实现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其中关键的问题是“统筹规划”,政府作为项目的组织者,积极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配置社会资源。除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外,还建立了专门机构和工作制度。在工程实施中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公平竞争招投标,发挥广大民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保证工程的进展和质量[3]。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水在被开发之后可以成为商品,水的自然属性与城市河流综合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可以借助市场机制来优化河流治理的生产效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利用,以及园林绿化、拆迁安置、土地开发等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但河流治理同样不能失去政府的监管和统筹规划。各级政府部门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的手段,加强对河流治理的监管职权,强制性地保护城市水系生态和防污治污设施用地。

2协调管理

对于流域的上游、中游到下游,都有关于治污“代价”的议论。因此,一条河流的治理不能仅是流经城市的部分,还应该将上游和下游作为治理重点,只有全流域的环境改善了,才能使河流的水质保持健康。许多城市在整治河流之初大都将目标确定为“一湾清水,两岸绿荫”,结果在“两岸绿荫”之间却是“一湾浑水”。原因主要在于上中游过度砍伐森林、开荒种地,加剧了水土流失,河水变得日益浑浊,洪涝灾害频发;随意筑坝、建库将河流分割成“连塘河”,改变了河水的时空分布,导致水生物的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降低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河流的污染由上而下逐渐加重。其原因主要是流域上、中、下游和相关利益方各行其是,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统筹,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实行全流域综合治理。

为彻底治理水污染,需要从江河源头抓起,全面实施科学规划、综合治理。需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促进工业污染防治、提高经济质量的治本之策,在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量;需要深化工业污染防治,政府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4]。流域内的区域协调共同治理河流是一项很现实又重要的工作。做好流域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是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这是共同探讨流域治理的基础和约束遵守条件,通过制定统一规划,使用统一法规,共同消除上游污染、下游治理的尴尬状态。在全流域内开展城市群流域环境质量联合监控工作,成立城市群环境监测联合体,实施流域各河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监测数据、环境监测科研成果的共享;加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资源利用,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建设,这是流域管理的重要技术管理手段。对于流域新建工程项目,逐步推行上下游联审制度,如果下游不同意建设的污染项目,上游部门将不得随意批准。流域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化工、制药、造纸、电镀等严重水污染项目,禁止新建含磷洗涤用品生产项目,已建的限期转产或关闭;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等,这是流域管理的重要政策法规管理手段。

参考文献:

[1]魏萍,刘李刚.浅析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保护措施[J].新疆水利,2005(2):19-21.

[2]万育生,张继群,姜广斌.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研究[J].中国水利,2005(7):16-20.

河流范文篇5

关键词:河流;统筹管理;措施

水是循环的,从雨水、地表水到地下水,城市里的水是复杂而又完整的系统。在河流治理中,如果没有各个环节的统筹规划,城市里的水将是孤立的。只有从统筹治理、协调推进的角度出发,河流才会在健康与人水和谐中流动。城镇水系作为人工和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是由无数个相关的子系统有机构成的。如果只孤立地着眼于单个水问题的解决,有时只能使整体水环境陷入更为严重的恶性循环。因此,河流的治理应综合考虑给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排涝和文化遗产、旅游等各种功能的有机结合,与城镇的园林绿化紧密相联,才能真正形成城镇水系统的良性运转[1-2]。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对于河流的治理正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功能的需求拓展,从过去只重视防洪排涝、治污,转向综合考虑防洪排涝、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等多种功能,引入国际通行的多自然河道整治理念。然而,这种转变是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即从初期的主要是满足防洪排涝的需要,堤岸工程采用浆砌石或钢筋混凝土直立式挡土墙逐步开始建设亲水平台,保持景观水位;之后开始从引入生态堤的理念,采用简单的护脚防冲措施,突出自然特色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综合治理,人水和谐相处的生态水系目标。近年来我国在城市规划、河道的保护、河流治理工程建设;涉水、临水的重大城市基础设施、生产项目规划布局进行防洪评估、水资源论证和环保评估,减少对城市河流的人为干扰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1运用市场机制管理

运用市场机制对河流进行治理,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建设管理方法。我国一些城市运用了滚动开发筹集建设资金的模式,实现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其中关键的问题是“统筹规划”,政府作为项目的组织者,积极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配置社会资源。除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外,还建立了专门机构和工作制度。在工程实施中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公平竞争招投标,发挥广大民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保证工程的进展和质量[3]。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水在被开发之后可以成为商品,水的自然属性与城市河流综合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可以借助市场机制来优化河流治理的生产效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利用,以及园林绿化、拆迁安置、土地开发等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但河流治理同样不能失去政府的监管和统筹规划。各级政府部门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的手段,加强对河流治理的监管职权,强制性地保护城市水系生态和防污治污设施用地。

2协调管理

对于流域的上游、中游到下游,都有关于治污“代价”的议论。因此,一条河流的治理不能仅是流经城市的部分,还应该将上游和下游作为治理重点,只有全流域的环境改善了,才能使河流的水质保持健康。许多城市在整治河流之初大都将目标确定为“一湾清水,两岸绿荫”,结果在“两岸绿荫”之间却是“一湾浑水”。原因主要在于上中游过度砍伐森林、开荒种地,加剧了水土流失,河水变得日益浑浊,洪涝灾害频发;随意筑坝、建库将河流分割成“连塘河”,改变了河水的时空分布,导致水生物的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降低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河流的污染由上而下逐渐加重。其原因主要是流域上、中、下游和相关利益方各行其是,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统筹,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实行全流域综合治理。

为彻底治理水污染,需要从江河源头抓起,全面实施科学规划、综合治理。需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促进工业污染防治、提高经济质量的治本之策,在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量;需要深化工业污染防治,政府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4]。流域内的区域协调共同治理河流是一项很现实又重要的工作。做好流域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是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这是共同探讨流域治理的基础和约束遵守条件,通过制定统一规划,使用统一法规,共同消除上游污染、下游治理的尴尬状态。在全流域内开展城市群流域环境质量联合监控工作,成立城市群环境监测联合体,实施流域各河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监测数据、环境监测科研成果的共享;加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资源利用,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建设,这是流域管理的重要技术管理手段。对于流域新建工程项目,逐步推行上下游联审制度,如果下游不同意建设的污染项目,上游部门将不得随意批准。流域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化工、制药、造纸、电镀等严重水污染项目,禁止新建含磷洗涤用品生产项目,已建的限期转产或关闭;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等,这是流域管理的重要政策法规管理手段。

3参考文献

[1]魏萍,刘李刚.浅析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保护措施[J].新疆水利,2005(2):19-21.

[2]万育生,张继群,姜广斌.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研究[J].中国水利,2005(7):16-20.

河流范文篇6

关键词:河流;统筹管理;措施

水是循环的,从雨水、地表水到地下水,城市里的水是复杂而又完整的系统。在河流治理中,如果没有各个环节的统筹规划,城市里的水将是孤立的。只有从统筹治理、协调推进的角度出发,河流才会在健康与人水和谐中流动。城镇水系作为人工和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是由无数个相关的子系统有机构成的。如果只孤立地着眼于单个水问题的解决,有时只能使整体水环境陷入更为严重的恶性循环。因此,河流的治理应综合考虑给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排涝和文化遗产、旅游等各种功能的有机结合,与城镇的园林绿化紧密相联,才能真正形成城镇水系统的良性运转[1-2]。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对于河流的治理正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功能的需求拓展,从过去只重视防洪排涝、治污,转向综合考虑防洪排涝、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等多种功能,引入国际通行的多自然河道整治理念。然而,这种转变是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即从初期的主要是满足防洪排涝的需要,堤岸工程采用浆砌石或钢筋混凝土直立式挡土墙逐步开始建设亲水平台,保持景观水位;之后开始从引入生态堤的理念,采用简单的护脚防冲措施,突出自然特色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综合治理,人水和谐相处的生态水系目标。近年来我国在城市规划、河道的保护、河流治理工程建设;涉水、临水的重大城市基础设施、生产项目规划布局进行防洪评估、水资源论证和环保评估,减少对城市河流的人为干扰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1运用市场机制管理

运用市场机制对河流进行治理,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建设管理方法。我国一些城市运用了滚动开发筹集建设资金的模式,实现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其中关键的问题是“统筹规划”,政府作为项目的组织者,积极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配置社会资源。除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外,还建立了专门机构和工作制度。在工程实施中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公平竞争招投标,发挥广大民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保证工程的进展和质量[3]。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水在被开发之后可以成为商品,水的自然属性与城市河流综合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可以借助市场机制来优化河流治理的生产效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利用,以及园林绿化、拆迁安置、土地开发等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但河流治理同样不能失去政府的监管和统筹规划。各级政府部门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的手段,加强对河流治理的监管职权,强制性地保护城市水系生态和防污治污设施用地。

2协调管理

对于流域的上游、中游到下游,都有关于治污“代价”的议论。因此,一条河流的治理不能仅是流经城市的部分,还应该将上游和下游作为治理重点,只有全流域的环境改善了,才能使河流的水质保持健康。许多城市在整治河流之初大都将目标确定为“一湾清水,两岸绿荫”,结果在“两岸绿荫”之间却是“一湾浑水”。原因主要在于上中游过度砍伐森林、开荒种地,加剧了水土流失,河水变得日益浑浊,洪涝灾害频发;随意筑坝、建库将河流分割成“连塘河”,改变了河水的时空分布,导致水生物的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降低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河流的污染由上而下逐渐加重。其原因主要是流域上、中、下游和相关利益方各行其是,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统筹,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实行全流域综合治理。

为彻底治理水污染,需要从江河源头抓起,全面实施科学规划、综合治理。需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促进工业污染防治、提高经济质量的治本之策,在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量;需要深化工业污染防治,政府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4]。流域内的区域协调共同治理河流是一项很现实又重要的工作。做好流域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是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这是共同探析流域治理的基础和约束遵守条件,通过制定统一规划,使用统一法规,共同消除上游污染、下游治理的尴尬状态。在全流域内开展城市群流域环境质量联合监控工作,成立城市群环境监测联合体,实施流域各河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监测数据、环境监测科研成果的共享;加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资源利用,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建设,这是流域管理的重要技术管理手段。对于流域新建工程项目,逐步推行上下游联审制度,如果下游不同意建设的污染项目,上游部门将不得随意批准。流域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化工、制药、造纸、电镀等严重水污染项目,禁止新建含磷洗涤用品生产项目,已建的限期转产或关闭;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等,这是流域管理的重要政策法规管理手段。

参考文献:

[1]魏萍,刘李刚.浅析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保护措施[J].新疆水利,2005(2):19-21.

[2]万育生,张继群,姜广斌.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探析[J].中国水利,2005(7):16-20.

河流范文篇7

精细化管理就是“精和细”,“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为精,过程为细,那么河流工程管理要实现精细化,一是确定更详细、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管理目标体系;二是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每个细节精益求精。

2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2.1开展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河流工程管理水平的需要。大部分河流工程管理,通过水管体制改革,实行了管养分离,开展了标准化工程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工程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相同或类似工作持续一段时间之后,管理人员容易出现疲劳、厌倦情绪,丧失工作热情和创新,并在管理工作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从而造成工作理念固步自封,工作方式循规蹈矩,工程面貌踏步不前,工程管理很难再上新的台阶。

2.2开展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工程管理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现代管理学划分,工程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在这三个层次中精细化承上启下,作用至关重要,精细化工作做得好与否,影响着河流工程管理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2.3开展精细化管理是水管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宏观上,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从引进、加工型、粗放型向自主型、创新型、集约转变,在这种背景下,河流管理部门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开展河流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河流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3做好精细化管理的几个要点

3.1建立好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几个体系。①建立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大目标要明确,小目标要细化,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结合河流工程管理的特点,把日常工程管理、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单位建设等工作列出详细的目标计划,编制出工作流程图,明确每年的总体工作目标,每月的分解目标,以及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并且确保每项工作目标细化落实到人。②建立可行的工作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如果目标管理体系解决了干什么的问题,那么工作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就是解决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了。对于河流工程管理来说,要根据已经规划制定的目标管理体系,建立起一个对应的详细的可行的操作规程和合理的工作评价标准,用以指导工程精细化管理中的每项工作任务,检验其完成的是否到位,以便对每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③建立完善的考核奖惩体系。结合目标管理体系和工作标准评价体系,建立起操作性强的不同等级的考核奖惩机制。按照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工作任务完成的优劣程度,对单位、部门、人员进行月度、季度、年度考核。在允许的情况下,可实行“百分制”的考核方法,即每项工作任务完成的最优状态为100分,然后按其完成程度,根据考核等级,给予相应的成绩。

3.2建立健全各项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基层管理部门,在上级规章制度的统领下,应对现行的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量化,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并查漏补缺,不留死角,使规章制度囊括每项工作任务,实现制度约束每个人、每件事,排除人治,规范工作程序,崇尚规则意识,以此推进河道工程精细化管理工作。

3.3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管理单位职工素质。一是不断提高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把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按要求按程序,开展好各项工作。二是不断提高工作组织协调能力。充分发挥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激发起工作热情,更好地落实精细化管理。三是提高工作执行能力,认真准确地贯彻执行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要求,注重细节,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善于创新。

3.4做好细和严。“细”是做细,细节决定成败,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严”就是严格执行精细化管理,不打折扣;严格执行目标管理;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制度执行的刚性;根据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编制规范的工作流程,并严格执行与控制,实现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循、人人遵守的新管理理念,彻底杜绝人为操纵。

河流范文篇8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长治久洁”的总体要求,以关注水问题、提高水质量、改善水环境为核心,扎实开展全县河流整治工作,切实保护好县域河流河容岸貌,真正提高水环境质量,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有关乡镇和部门履行编制整治规划、整治河容岸貌、清理疏浚河道、取消污水直排、限期改善水质、保护饮水安全、消灭管理盲区、落实长效管理措施等管理职责。争取到2010年,我县境内河流城区段实现景观化,非城区段达到乔灌草护岸,切实提高我县河流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

三、实施范围

我县辖区内大凌河、老虎山河、小凌河、什家河及其主要支流。

四、组织实施

(一)县域内重点河流实行分段负责制,有关乡镇要对本辖区内河流水质状况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对本辖区河流的水环境现状(河容岸貌情况、阻塞淤积情况、堤岸防护情况等)、污水排放(排污口位置、排污单位、污水量、污染物浓度、污水处理设施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建立台账,并制定相应整治计划。

(二)环保部门负责对“河长”制管理工作进度、执行情况等进行督促检查。按照《辽宁省污水排放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将我县辖区内的河流水域划分为禁止排放区和允许排放区,并报市环保部门批准。禁止排放区水域禁止新建排污口和直接排入污水,已有排污口的排水应在确保浓度达标的前提下,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进一步加强辖区内排放水污染物单位的监督管理,加大超标排污单位的处罚力度,定期公布影响跨界断面水污染物排放单位名单,督促排污单位完善治理设施,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水污染物排放量。对跨界断面水质流域内排污单位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掌控水质变化情况。

(三)其它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确保“河长”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水利部门负责对全县河流的河容岸貌、清淤疏浚、排污口截污封堵、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倾倒等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对具备封堵条件的排污口坚决实施封堵,整治和取缔临河取土、河道挖沙,做好河岸的水土保持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河流流域矿山生态破坏查处和恢复工作的协调指导;林业部门负责河流两岸护岸林、草地建设与保护的协调指导,防止植被破坏;农发部门负责河流两岸面源污染控制的协调指导;动监部门负责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协调指导。

(四)各排污单位应深化水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确保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按照市政府有关要求,我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县域内全河段由县长担任“河长”,乡镇段由该乡镇乡镇长担任“分河长”。为加强对“河长”制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县政府决定成立“*县河长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乡镇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对辖区内河流实行“分河长”制管理,切实担负起对河流的管理职责。

(二)调查摸底,明确责任。各“分河长”要对本辖区的河流全程踏勘,查找存在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列出整治计划、明确管理责任、按期推进实施,确保河流长治久洁。

(三)多措并举,齐抓共管。深入宣传发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有关乡镇和部门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切实承担治理义务,采取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管理措施等,确保“河长”制管理工作形成合力,协同推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四)监督检查,力求实效。各“分河长”既是操作者,也是监督管理者,有关乡镇要切实担负起督促检查职责,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督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督促整改,确保“河长”制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五)有关乡镇和责任部门要在4月30日前将“河长”制落实情况及实施方案上报县河长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2917352)。

六、考核办法

河流范文篇9

(一)项目规划

1998年11月,省计委分别以农经(1998)941号、建设(1998)950号文件,对市中心区防洪治涝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报告、市中心区防洪治涝工程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市中心区防洪治涝工程的建设任务和规模为市中心区防洪治涝工程任务,其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初步设计的批复:同意市中心区防洪治涝工程分期实施,一期工程的建设规模为修建窑上支流防洪堤及河道整治7274米(即河道长3637米);修建响水河干流防洪堤及河道整治16000米(即河道长8000米);修建德坞支流源头龙贵地水库。

(二)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市中心区防洪治涝一期工程建设到现在为止,累计完成窑上支流防洪堤及河道整治7274米(3637米),完成100%。响水河干流防洪堤及河道整治15640米(即河道长7820米),占97.8%。完成德坞龙贵地水库大坝砌筑。市中心区防洪治涝一期工程总投资为9854.9万元,目前到位资金9540.48万元,占总投资的96.9%。完成土石方工程量为804830m3,淤泥清除152200m3,80#浆砌石154720m3。另外:已建成河道两岸的绿化带面积7.13万m2,种植各类树木1.4万株;完成南门口水钢取水水力自控翻板坝一座,窑上支流桥梁两座,响水河干流桥梁3座。

(三)河景观治理一期工程(以下简称一期治理工程)进展情况

该项目西起窑上、道班一线的两水线以东,南抵自然山体,师院,北抵路。控制范围1200余亩,建设用地458亩,需拆迁房屋560余户11万平方米,项目估算5.91亿元。截止8月18日,已丈量房屋111户,签订拆迁安置合同52户。师院安置点1、2号楼共48户已建成完工,所余下的16套房屋已用于湿地公园建设拆迁户的安置。3-6号安置楼96户已完成地勘,目前正筹备招投标工作,拟于2012年春节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存在问题

(一)中心城区沿河两岸雨污排放未分流,现有排污管网未发挥应有作用,仍有大量污水排入河,河水未变清,异味还很浓。

(二)河沿岸植树造林绿化项目、市政工程设施等人为破坏较大。

(三)一期治理工程拆迁安置拆建速度不相匹配。该项目拆迁总量和速度明显快于安置建设总量和速度,落实的拆迁项目要求限时完成拆迁,先拆后建,导致安置房建设大大落后于拆迁。而一个项目从开拆到拆平一般只需二个月,而用来安置的安置房建设从办理前期手续到建成安置至少需要一年有余,如不超前建设,必定产生过渡困难。

(四)拆迁户的生活出路问题难以解决。被拆迁后,绝大部分拆迁户因无一技之长,较难找到工作,安置补偿费又十分有限,缺乏足够的资本从事经营活动,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一系列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必然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五)国发(2010)19号文件下发后,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路子已封堵,款项是否到位尚无法判断,一期治理工程项目融资遇到了较大困难,无法确保资金链条的链接,必将影响到工程进度。

(六)村两所小学因一期治理工程项目拆迁,无固定的办学地点,目前约有数百名适龄儿童面临上学难的问题。

三、几点建议

(一)河的治理关键在于“质”、“量”两方面,“质”的方面要控制排污,建议在河景观治理二期工程开工前摸清前期排污情况,彻底治理,做到雨污分离,截断污水注入河的渠道,使河水变清,异味消除;“量”的方面是将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的中水返还上游,并且尽快开工建设与河治理配套的窑上水库与玉舍水库联网工程,增加河的流量。

(二)抓好源头治理,加大“一线天”上游水源的治理力度,特别是煤矿排污的管理力度。

(三)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证一期工程如期开工,同时要按照金融部门贷款要求,提前做好整个河治理项目的规划、立项、用地、环评、可研等审批手续和相关资料,以备向融资条件成熟的金融部门报送,确保实施整个工程的连续性。

(四)一期工程的建设与拆迁安置工作的进度密不可分,妥善安置是搞好拆迁安置工作的重点,要保证拆迁安置资金足额到位,同时加快安置房的建设进度,确保拆迁工作如期完成。

(五)要将拆迁户在拆迁后的生计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考虑,处理好民生利益和开发建设的关系。

河流范文篇10

主要侧重于隋唐营州地域的地理环境、路线交通、城市形态等方向的考证与研究。中最为主要的收获就是金毓黻先生在《东北通史》一书中纠正了柳城为河北昌黎的错误观点,为日后隋唐营州的地理位置确定了正确的历史坐标。尤是与之相关的一些重大的历史地理、民族分布、历史事件、古代交通等问题得到了解决。

二,隋唐营州的建置与职能研究。

主要探讨了隋唐在营州地域建立管辖机构的历史沿革,以及这些机构的具体职能,包括政治、军事、民族、经济、贸易、文化、宗教等多方面。这类研究成果与发表的文章,在隋唐营州研究方面的比例较大,可以看出学术界在隋唐营州历史问题研究上,一直偏重于中央政权与边疆政权关系的制度史领域。尤是吉林大学宋卿博士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并提出了许多有建树的学术观点。例如她的《唐代营州研究》、《唐代平卢节度使略论》、《唐代营州政府经济职能初探》、《唐代东北羁縻府州职官考》、《唐代营州政府经济职能初探》、《唐代营州政府行政职能略论》、《唐代平卢节度使略论》、《试述唐前期平卢节度使的职官兼任》、《试论营州在唐代东北边疆的地位与作用》,等等,这一系列的文章对唐代营州的管辖机构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和考证,并总结归纳营州政府的各项职能。可以看出,宋卿博士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代表性;

三,隋唐时期营州的民族问题研究。

营州是隋唐两朝东北边疆重镇,也是少数民族杂居之地。关于营州地域内的靺鞨人、高句丽人以及契丹人的流动、迁徙、叛乱、融合、多元文化,以及隋唐王朝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所作出的反应与措施,也成为这一学术领域饶有兴趣的话题。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术界对于契丹人李尽忠主导的“营州之乱”的研究尤为关注。因为,营州之乱几乎影响了此后的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形成,尤是唐朝对高句丽故地的控制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并且对唐代东北边防的稳定及原有防御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使得营州成为幽州东北方向上的从属配合力量。除此之外,学术界对隋唐时期营州的民族问题讨论,往往把研究焦点投放到契丹人、突厥人、靺鞨人或高句丽人等单一民族问题上,缺乏对多元民族融合与互动现象的深入思考和分析。

四,隋唐营州的考古发现问题。

隋唐营州考古发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地区学术成果积累最多,发表考古资料最为丰富的历史遗存。隋唐营州考古的主要成果,就是这一时期墓葬的发现与发掘。这些实物资料,从各个方面为揭示隋唐营州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民族、社会、市井生活、都市文明、城市建筑、交通、宗教、艺术、音乐、舞蹈、贸易、货币等等,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宝贵资料。考古资料的丰富性,为我们原有的停留在隋唐营州的民族、历史、制度、历史地理方面的研究得到了摆脱,并把隋唐营州的历史研究推向深入和实际。尤是对于隋唐营州的社会生活的细节研究有了可能。例如:“1993年3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朝阳市博物馆在朝阳市黄河路发掘了一座大型唐墓。墓内甬道壁龛内发现2件辫发石俑。两件石俑原应放置在甬道中部的壁龛内,男东女西。因墓葬曾被盗掘,出土时男俑已不在龛内。两件石俑皆以绿色砂岩雕制,下部雕出方形台座。男俑连座高112厘米,浓眉大眼,高颧骨;头发向后梳拢,至后颈部扎结,然后两股头发梳长辫下垂,辫稍不扎结;身着圆领窄袖长袍,束带穿靴;左手微抬,架一鹰,将系鹰之绳缠于手指之上,右手下垂并执一铁挝。女俑连座高102厘米,浓眉大眼,嘴角微翘,面露微笑;头发向两边梳起,在头顶两边梳成两髻,然后又在颅后结成辫发下垂,辫梢部扎结;身着交领(一侧翻开)窄袖长袍,腰束蹀躞带,袍襟撩起系于带内,露出长内衣,脚穿靴;双手置于胸前,作左手握右手拇指作“叉手”状;在蹀躞带右侧佩香囊和鞶囊,左侧佩一条状物,身后别一把带鞘的刀子。两俑的脸、手部均涂成粉红色,头发涂成黑色,出土时虽已剥蚀,有的地方仍可见到施彩的痕迹。”这两尊石人俑的发现,为我们了解隋唐时期营州靺鞨人的生活方式、社会地位、服饰装束、编发的形式、身材相貌、身份职务等都提供了可能。

五,隋唐时期营州社会文化研究。

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薄弱,造成学者对此关注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文献记载的不足,以及对考古资料的深入分析与横向比较研究的不够。朝阳地区发现的考古资料,无论从墓葬的形制还是器物的质地、造型、制作技术都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外来移入特征。尤是朝阳地区共出土了21方隋唐墓志,墓主人皆为隋唐营州地区的上层人物。中透露出来的历史信息不仅包括墓主人的生平,还包括当时营州的政治、军事、社会生活、民族流动,以及宗教习俗等诸多方面。这些考古资料可以让人从更接近历史真实的角度去审视隋唐营州的社会生活。同时笔者认为,隋唐时期营州出土的这些考古资料,说明古代营州地区已经形成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共生性。说明民族的融合现象是非常普遍和深刻的,尤表现出中亚与东亚,内陆亚洲与欧洲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值得学术界深思。

六,在隋唐营州发现的墓葬形制的研究。

尚停留在对墓葬形制等各种要素的简单统计和对比上。例如对朝阳地区发现的大量隋唐时期的营州墓葬的形制,就存在着对方形墓和圆形墓解释上的争议。有些学者认为方形墓就属于隋唐的汉室墓,圆形墓就是北方民族所特有的葬俗形式。由此类推,圆形墓多于方形墓,就说明了隋唐营州地区是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结论。实,这种简单的类比式的推断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简单化和片面的。我们认为,应该在考古学的类比研究的方式下,应该考虑到之所以当时的人们采用方形墓葬和圆形墓葬的方式,应该有特有的深层原因。是否应该从当时的人们的信仰、理念、宗教等角度去思考。墓葬实际上是表现人死后的寄托和追思,它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必须坚守和遵循的一种社会时尚与规则。如果结合隋唐时期的佛教的盛行状况,那么这两种墓葬形式产生的历史背景,除了与不同的民族习俗相关联外是否还存在着与宗教、理念、信仰相关联的因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