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的措施十篇

时间:2023-09-27 18:18:40

城乡一体化的措施

城乡一体化的措施篇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意义;措施

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途径。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第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学习科学发展观有五个统筹,首先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首先要统筹好城乡发展问题,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工农业协调发展。

第二,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决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来的。和谐社会对农村来讲,就是使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我国有百分之五六十的人在农村,如果农村很乱,那怎么能和谐?所以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城乡差距扩大问题,解决农村矛盾问题,实际上是整个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基础。现在,中央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的重点放在农村,同时还要保障农民的权益,改善农村民生、维护社会公平,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自然农村就稳定和谐了。

第三,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完善经济体制的要求。现在国家被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差别比较大的区域,实际上整个国家是一个大市场,主要问题就是城市和农村之间在土地流转、资本流动、就业转移、人才交流、技术转让等方面的交流还不是很充分。所有的农村资源都是单一向城市流动,形成了社会的不公平、不公正,这对农村发展非常不利。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破除城乡分割体制,加快形成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机制,才能完善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第四,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所谓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使全中国13亿人口都能够享受到好处。现在,城市里的小康已经实现了,而农村没有完全实现,因此我们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最困难的或者是最重点的地方都在农村,农村是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地方。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措施

第一,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着广大农民的幸福安康。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到2009年底,全国已经有了9238个县级医疗机构,全国大约有2400多个县市级单位(不包括城区),每一个县级单位有近4个医疗机构。还有3.8万家乡镇卫生医院,63.3万个村的卫生室。而且,还要建立完善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现在,全国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是8.33亿人,94%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下一步还应继续巩固和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报销标准。另外,要尽快全面完成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第二,加大文化设施投入力度,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主导建好三级设施。县(市)区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功能互补、联建共享”的原则,完善重大文体设施体系,建设好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馆、青少年宫、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乡、镇要把建好乡镇文化站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组建集图书阅览、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健身、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大力推进县镇两级图书馆图书流通互动、通借通还,实现资源共享。在村一级,根据行政村规模日益扩大的实际,因村制宜建设一批方便群众就近参与活动的分散的文化设施,如“三点一室”、全民健身路径等,努力构筑15分钟文体活动圈。

第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筹资,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本养老金。虽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在部分地区试点,但由于覆盖面太窄,难以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因此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次要完善农村救助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强化地方政府职责,足额落实资金,合理掌握标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解决好农村居民最低保障对象、五保供养对象、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困难问题,提高他们的补助标准。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确保供养水平达到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完善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落实好军烈属和伤残病退伍军人等优抚政策。同时要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大农村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第四,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加快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农民到城里打工是全世界的规律,英国在100年之前,美国在100年之前,还有其他各国都有这样的过程。只有把农民转移出来,城镇化才能加快实现,工业化也能加快完成。可问题是,来城里打工的这些人怎么办?如果他们的待遇跟城里人是两张皮的话,那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中央提出要善待农民工,要求农民工在进城以后,在子女上学、保险、保障方面跟城里人享受同样的待遇。

总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谋划、统筹安排,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消除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使农村与城市共享现代文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洋,周彩.挪威统筹城乡发展:措施、成效与启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 陈永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层次及思路[J].商业研究,2008,(4).

[3] 任保平,梁炜.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态势、模式和路径选择[J].财经科学, 2008,(10).

[4] 柳思维,晏国祥,唐红涛.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6).

[5] 王慧娟.试析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背景和实现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3).

[6] 黄阳平,詹志华.城乡一体化: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J].改革与战略,2008,(1).

城乡一体化的措施篇2

关键词:城乡公交一体化 改革 矛盾 措施

1、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意义

1.1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决群众“衣食住行”、统筹协调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进一步改善城镇产业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共进和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促进区域发展

作为“交通引领城市合理发展”的基础工程,以城乡公交一体化为导向,支撑和引导城乡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1.3实现节能减排

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首先关注的重大问题,而传统公交车的气体污染物排放成为了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绿色低碳的新能源公交汽车,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绿色、低碳出行的享受,更营造了安全、舒适、便利、优质的乘车环境,也对减少空气污染、实现节能减排具有积极意义。

2、城乡公交一体化应面对的问题

与传统客运以盈利为目的相比,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传统客运长期培育的客源。因此,具体实践工作中,准确掌握社会各种矛盾,为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1公交的公益性与传统客运的逐利性矛盾

公共交通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产品,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而农村客运多数为承包挂靠车辆,其私营性质决定了其必须以逐利为目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后,直接触及到承包者利益,在其经营无利时必将寻求政府给予损失赔偿,引发群体抗拒行为。因此,如何解决农村传统客运承包业户转型发展,稳定群体波动是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的首要问题。

2.2传统客运企业生存空间压缩后的矛盾

传统的农村客运在培育线路和客源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果不让传统客运企业参与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仅将区域内农村客运车辆收购,传统客运企业必将失去很大一部分经营业务,原乡镇客运站及其站务管理人员也面临闲置,对习惯于客运经营的传统运输企业来说,短期内转型安置富余人员,将面临很大压力,势必会扩大对自身利益的要求。

2.3政府一次性投入资金较大

在城乡公交一w化改造过程中,如果采取收购原有线路车辆及其客运站场及人员,安抚传统客运企业由此带来的损失,配套完善公交设施以及减免票措施,政府财政资金一次性投入过大,必将给地方财政造成很大压力。

2.4国企垄断经营下失去竞争力

在“政府主导、国企运作”条件下,国营化的城乡公交企业成为了实事上的垄断经营者,在政府财政政策扶持下,其主营业务和服务质量失去了市场竞争力,“等靠要”的思想使其逐渐失去利用本身资源开展广告、旅游及其他业务创收的动力。特别是,在成本节约、线路拓展、车次安排、服务及信誉等方面产生新的不公。

2.5偏远乡村出行难问题再度发生

自“村村通”工程启动以来,大部分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客车”目标,为农村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在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对偏远乡村传统客运的改造,必将导致客运业户因客流损失而停运或请求加大财政补贴。一旦这部分车辆停运,极易诱发偏远乡村的群众“出行难”,甚至滋生“黑车”市场,给这部分群众出行增加了更大的经济负担。

2.6安全生产不容忽视

在传统客运经营模式下,客运车辆一般根据道路状况采用中型以下车辆定点定时运营。城乡公交一体化后,原有的传统客车将逐渐退出市场,继而代之的是新能源公交车辆,因其动力小、车身长等原因,爬坡和转弯能力受限。在二级及以下路面宽度小于7米的公路上,车辆占道行驶以及部分路段急弯陡坡、临崖临水,加之车辆意外抛锚等自然因素极易诱发道路安全事故。

3、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议措施

3.1做好线路规划,完善城乡公交网络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线网和城乡道路之间的协调布局,做好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有效解决好传统客运站场与城市公交首末站场的衔接,必须充分做好线路规划,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站场,使站场建设与运力发展相适应、与城镇布局相协调。重点规划城市公交、城镇公交、镇村客运等三级城乡公交网络,实现线路之间的有效衔接,避免给群众带来新的不便。

3.2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开展试点推进

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涉及农村传统客运经营者。在制定改革方案时,应研究制定多个备选方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可采取专家会诊、社会问卷、部门联席讨论等措施,确定改革方案,成熟一个区域,改造一个区域,避免和减少不稳定因素。

3.3建立组织保障措施,推动改革顺利进行

城乡公交一体化在改革发展中必然涉及原传统客运经营者的利益,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要把好事办实、好事办好,必须成立在政府主导下的部门联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推进工作实施。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全力做好各项工作,方能推动改革顺利进行。

城乡一体化的措施篇3

Key words:Taiwan ; urban-rural integration ; experience ; 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7-19(5)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乡关系日趋密切,但总体上看,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仍较为突出,城乡一体化水平亟待提高。多年来,台湾地区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本文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推进安徽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重要的镜鉴与参照。

1 台湾城乡一体化的经验

1.1 大力推行农业深层次改革

进行农业深层次改革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条件。[1]

台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第一次农业土地改革,这对释放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从1981年起台湾开始扩大农场规模、实行农地重划、加强推行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的第二次土地改革,基本奠定了台湾农业的框架,加上产业升级及离农就业的深入,农民收入有所提高,其中有两条措施较重要,一是进行农地重划,推动农业机械化。农地重划与专业化、机械化的推进有效解决了机械化与田块分散的矛盾。1970年台湾制定实施“加速推行农业机械化方案”,1980年台湾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2.6万台,1986年为27.5万台,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二是依靠科技推动农业升级。20世纪80年代后期,台湾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制定实施了“农业升级计划”。[2]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城乡二者具有相互支持的关系。一方面,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增强了农村的农产品供给能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转向二、三产业。另一方面,农业升级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了城市的技术,城市为农村提供的先进机械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技术、资金等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提高了城乡整体的生产力水平,而城乡之间的交流与支撑也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

1.2 努力提升人力资本价值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可促进其适应城乡一体化需求,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则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农村职业教育可促使农民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及更优质的生活。为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水平,台湾农村职业教育在指导思想、领导与制度保障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首先,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确立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教观,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劳动者。其次,注重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再次,规范的职业证照制度有利于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企业、社会之间的沟通,打破了传统教育与企业、社会的藩篱。在硬件建设上,台湾采取了如建立科技推广示范园、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等措施,还创造性地开设有关职业教育的新专业,并更新老专业以加强专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多样化,二、三产业也在农村得以发展,这就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而农村职业教育正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农民在接受了专业技能培训后,可以到农村周边的城市或小城镇就业,就业范围有所拓宽,就业机会更加平等,享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更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劳动力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城市部分资金也随之转移到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中,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1.3 推动城乡产业结构的优化

台湾注重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大力发展休闲农业。20世纪80年代后台湾农业出现衰退,农民与农政单位努力寻找新机,休闲农业就是其中一个颇有成效的举措,并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若干经验。

第一,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政策支持。如通过“休闲农业辅导办法”规范经营行为。

第二,健全法规制度。各休闲农场、农庄、农园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生产运作,避免了无序开发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盈利的可能性。

第三,发挥农会等农民组织的作用。如经营休闲农业者成立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相互交流且举办共同活动,促使休闲农业走向专业化。

第四,合理规划布局并整合资源。台湾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并推动农业延伸至服务业等新产业。

第五,改进经营管理。如建设相关网站,重视同一地区在观光、住宿、餐饮等方面的分工合作,促进产品经营多样化等。[4]

利用农业及农村的休闲功能把城市的部分消费群体吸引到农村,增进城市居民对农村生活的体验,可有效促进城乡间的资金、人口流动,对缩小城乡差距大有裨益。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将农业发展延伸到二、三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对农民来说,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过程中不仅享受到美化的环境、更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其生活方式也逐渐与城市居民接近。总之,休闲农业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发挥农村自身优势,并依托靠近城区的区位优势促进城乡互动。

另一方面,台湾重视发展中小企业。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台湾越来越认识到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制定了协助中小企业融资、鼓励急需工业等政策措施。据2000年统计资料显示,台湾中小企业有107万余家,占全体企业的98.08%,就业人数740万,占全岛就业人数的78.06%,出口值达到576亿美元,约占全部企业总出口值的50%。中小企业仅用36.5%的全社会资源创造出了高达52%的生产总值,占全部营业税收的44.15%。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台湾保持了长期的低失业率具有一定贡献。[5]中小企业在农村地区也可发展出良好空间,中小企业的发展及新产业的出现使农村的生产要素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化,进而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组合的一体化。[6]

1.4 注重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城乡之间横向联系的桥梁,它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城乡二者相互联系、渗透的程度。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城乡技术、信息、资本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采取一系列举措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设施与公共设施领域,其一实施多项交通设施建设项目,逐步完善高速公路网、铁路网及港口运输网,并将港口、城市和乡村区域特别是将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连接起来。其二改善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供水、供电、通讯等公共设施,实现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公共设施均等化。[7]

此外,台湾采取金融支持措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开办加速农村建设专项贷款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来说,台湾为提高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可操作性,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力修建标准化农村道路、给排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并采取配套的金融支持措施,如1973年台湾设立了加速农业建设贷款和辅助农业大规模经营贷款,1978年此项贷款改由国库拨出无息资金,成立加速农村建设专项贷款,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8]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能够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而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乡居民对基础设施需求的增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础设施的配置更趋合理。

1.5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供给

台湾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方面的规划为助推城乡公共服务均衡供给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一方面,从人力、技术、市场等方面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规划了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蓝图和具体方案,如推出《农村综合发展规划暨建设计划》等,[9]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台湾还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加强农村公共投资,如国民党到台湾后实行“扶植民营工商业”的新政,官办银行不仅把对民间企业贷款作为其主要业务之一,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额也逐渐超过国营企业。[10]上述措施有效拓宽了农村公共服务的资金筹措渠道,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一步实现。台湾还通过农会为农业发展及农民生活的改善服务,为台湾现代化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11]

在社会保障方面,台湾实行全岛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各城市社会保障基本无差异。健康保险方面,台湾于1994年制定“全民健康保险法”,次年正式实施“全民健康保险制度”,此制度面向台湾所有居民,集预防保健、门诊、住院等于一体,使民众享受的医疗健康保障范围得以扩大,且就医经济负担减轻。养老保险方面,台湾现行养老保险体系包括军人、公务员、教师和劳工养老保险制度,“国民年金”制度,各式老年社会福利和津贴及各种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等多层次内容,基本涵盖所有养老保障形式。[7]公共服务的均衡可促进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助于逐渐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1.6 实行人口分散化政策

台湾人口分散化政策促进了城市化的均衡发展,有利于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首先,台湾实行有利于人口迁移的户籍制度。台湾现行户籍制度以基本户籍法律为主、相关配套法律为辅,为城乡之间、不同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提供了便利。其次,较重视中小城市发展。1950年推行“‘县市’地方自治制度”,通过职能分散和权力下放使“县市地方政府”在实现人口均衡分布上更具主观能动性;20世纪70年代提出设“生活区”和“地方生活圈”,以地方中心和普通市镇为代表的中小城市成为城市体系的主体。台湾还通过改善交通、工业用地等缩小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在投资环境方面的差距。在大城市限制工厂的新建与扩建,要求大学、研究机构、军事机关迁移到大城市边缘,在中小城市优先发展高收入和高就业产业等措施促进了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此外,台湾还采取分散式工业化模式,在城市郊区、中小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裕地区开发工业用地和设置工业区,在推动中小城市和农村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人口均衡分布。[7]通过推行相关政策促进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不仅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推动了城乡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

2 对安徽城乡统筹发展的启示

台湾城乡一体化建设起步较早,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为大陆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有益借鉴。就安徽来说,应结合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状况并借鉴台湾经验,探索安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路径。近年来,安徽城乡一体化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城乡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城乡空间联系也更便捷。尤其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安徽城镇化体系明显改善、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12]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安徽于2012年9月提出建设“美好乡村”,通过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城乡共享政府公共资源机制的形成,安徽美好乡村建设是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有效途径。[13]安徽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城乡一体化水平地区差异显著、城乡一体化大致呈现出“南高北低、东强西弱”等问题[12],应从以下几方面推动城乡一体化。

2.1 着力加强农民主体性建设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应被看作其中的一个重要利益主体,其物质与精神需求也应得到一定的满足。因此要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关注农民在客观上是否需要、主观上是否想要、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等问题。如在安徽“美好乡村”建设中,政府在进行规划时应充分征求农民意见、符合农民整体利益。在今后安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一要尊重农民意愿,在发展现代农业或农村土地流转等过程中保护农民利益,赋予其更多的财产权利等。二要努力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拓宽其就业渠道。当前安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应在城市二、三产业中增加就业岗位并降低农村劳动力进城门槛。三要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资金扶持,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四要提升人力资本价值。2013年安徽农民工总量达1782.9万人,其中未上过学、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0%、16.7%、67.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所占比例仅为14%,占67.3%的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成为主力军,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升。[12]此方面安徽省可借鉴台湾做法,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社会、企业间的沟通,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硬件建设,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在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可满足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此外,安徽应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来提高农民组织能力,帮助农民增能。安徽也可结合台湾相关做法,建立农会等帮助农民自我管理的社会组织以协调农民与政府间的利益关系、增强农民抵御风险及获取农业收益的能力。政府应充分发挥此类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第一,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可行的农业发展阶段性规划。第二,为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第三,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必需的生产及消费资料。第四,将该地区生产的农业产品集中销售,整合农民力量以抵抗市场风险及压力。

2.2 进一步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

缺少城乡资源双向交流的通道及承接容纳城乡资源的结节性空间是安徽城乡一体化水平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12]因此,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在当前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台湾在此方面除重视中小城市的发展之外,还采取分散式工业化模式,台湾中小企业分散在全岛各地,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就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人口均衡分布。

对安徽来说,可结合台湾经验构建更为合理的城镇体系,第一,重视中心城市发展。如合肥市应抓住融入长三角功能区的机遇,尽快成为与南京、杭州并列的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同时应兼顾南北与东西两个方向的发展,并带动周边城镇与乡村乃至皖中地区的发展。第二,注重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发展。目前安徽仅有桐城市、天长市等6座县级市,不仅不符合安徽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也与其他省份存在一定的差距。[12]安徽应在发展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同时,发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以此可取得与台湾相近的效果,即在促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发展的同时,避免人口向大城市过度集中,加强城乡之间人力、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流通。可见,“大、中、小城市综合协调发展”,应是安徽当前阶段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适宜选择。

2.3 注重优化城乡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促进收入的合理分配、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并逐渐转向城乡一体化。安徽应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注重提升第一产业并带动第三产业,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安徽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根据当地实际,推动乡村朝着更“美好”的方向迈进。台湾休闲农业在20世纪70、80 年展背景及条件与大陆相似,尤其与安徽当前的农业发展情况较相近,如农业结构的变迁城镇化加快所导致的人口外流,农村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及妇女化,城市人口密度提高使得城市地区的公园、休闲活动场所及设备难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休闲娱乐时间的增加,人们在休闲旅游方面投入的时间和金钱也在提高等。因此,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对安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14]

在农业方面,安徽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设立相关的管理、辅导及推广部门,为休闲农业提供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帮助,应根据实际制定发展规划,并借助休闲农业学会等组织为发展休闲农业服务。政府还需对休闲农业的发展进行合理布局,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持农村特有的生产方式、景观,促进旅游、餐饮等行业的综合经营,发展特色休闲服务,并将农业发展的范围延伸至第三产业。此外,应进一步创新经营管理,如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创建休闲农业相关网站来提供景点介绍、旅游线路等服务,使相关服务更人性化。

台湾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带来的先进技术、资本、新观念等使农村进一步与城市接轨。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及相关新产业的出现,农村的生产要素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安徽也应推动城乡产业空间合理布局,这需要有选择地把部分产业向农村地区转移,[12]将城市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适当地投放到农村地区,在减轻大城市拥挤之外也降低了产业发展成本,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有助于推动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2.4 推进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及配置

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体现,当前安徽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尚未实现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矛盾较突出。要改变此状况,应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着手。一方面,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实际上我国在基础设施方面却往往存在城乡在空间上相隔离的现象。在此方面,安徽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实施村庄建设工程,按城市配套标准和新型农民社区标准逐步配套农村的道路、供水等公共基础设施,如合肥市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全部行政村通水泥路和农村公交,近郊17个乡镇覆盖城乡供水网络。[13]今后安徽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借鉴台湾经验,将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紧密连接,使人口及经济布局更趋均衡,在基础设施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的措施篇4

关键字:城乡一体化 村庄整治 布局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成为了影响与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与城市偏向发展的战略是引发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根源之一。在这制度与战略下,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乡村人口涌入到城市之中,导致城乡人口萎缩,其人力资源逐渐薄弱,进一步限制了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进行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通过整治与规划,将乡村规模较小、人口较为分散的村庄向中心村或重点村进行整合,从而集中乡村人口,推动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区域协调。

一、新形势下乡村人口迁移的特征

(一)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对乡村人口迁移的影响

在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人口的迁移主要包括整合与集聚两种状态。其中整合指的是以政府为主体,在国家政策与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乡村人口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整,其主要方式是将乡村分散居民点与偏远地区的人口通过调整与合并,实现乡村人口的集中。集聚指的是为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与质量,推动处于乡村偏远地区的居民,逐渐向环境较好、设施较为完善的城镇或居民点进行集中。以城镇及居民点为核心,进行乡村人口的聚合,可以节约社会资本并发挥规模效益,推动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能否顺利进行,与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规划、区域人口发展及居民意愿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关系。

通过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对乡村人口迁移的方向与规模进行引导,推动规模较小、较为分散的居民点,向环境较好、服务设施较为完善的居民点进行迁移,最终将乡村人口进行聚合,从而形成大中型居民点,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

(二)新形势下乡村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

从整体来看,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依然是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随着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大量乡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之中,而城市向农村流动的人口较少,这就导致了城市人口问题,激化了城市人口与土地矛盾,同时,由于大量人口离开乡村,导致乡村出现空壳化现象,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城乡一体化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区域内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导并调整乡村人口流动方向与规模,实现区域人口有机分散与有序集中。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形势下,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变化,向城市方向流动的乡村人口减少,向乡村内部流动的人口逐渐增加;在地域的角度来观察,可以发现,乡村人口逐渐向乡镇或大型居民点迁移,形成了乡村辅助城市发展,城市支持乡村建设的局面,实现了区域内人口的有机分散与有序集中。

(三)新形势下乡村人口迁移的渠道

为有效落实城乡一体化战略,需要通过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引导乡村人口迁移。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为乡村人口迁移提供了较多的渠道,如:确定区域内重点村与中心居民点,完善基础设施引导乡村人口迁移;建立区域基础设施,调整乡镇体系的等级与规模,引导乡村人口迁移;加强现有村庄的整治与改造,整合发展条件较差的村庄,推动村庄集约式发展等。

二、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

村庄规模较小,村庄分布较为分散,制约了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共享,进行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集中乡村人口,是共享公共服务设施与缩小城镇差距的必然要求。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整治乡村居民点,通过布局规划,引导规模较小、较为分散的村庄向重点乡镇或大型居民点进行集中。结合新形势下乡村人口迁移的主要特征,并按照区域人口调整有机分散与有序结合的宗旨,对村庄的规模体系与空间分布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综合考虑规模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尊重居民迁移意愿;比较优势原则;量力而行原则。

进行村庄布局规划,引导与控制乡村村镇体系,推动乡村集约式发展,建立乡村聚落体系,并与区域城乡发展相协调。在进行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时,需要做好总体安排,做好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设施、环境保护措施、产业结构等的规划与安排,明确乡村聚落体系的规模等级与空间组合,在此基础上,编制村庄搬迁、合并等的总体方案与具体措施。

在进行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工作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域特殊性,因地制宜地进行整治与布局规划工作。实现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的技术线路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的技术线路示意图

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需要制定出针对不同发展区域的措施,确保分区整治,杜绝盲目建设与发展;在配置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时,需要结合近郊、远郊、郊区等实际情况,重点改善人居环境;居民点建设,需要体现出城乡一体化独特的景观风貌,打造出地域特色。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到城市之中,在引起城市人口问题的同时,导致乡村人力资源逐渐薄弱,严重制约了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实施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的战略,引导乡村区域人口迁移,实现乡村区域人口的有机分散与有序结合,走乡村集约式发展道路,可以有效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乡村人口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推动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石培基,李得发,李巍,王录仓. 城乡一体化导向的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04:147-152.

[2] 张素红,李志,吕金嵘. 浅谈基于城乡统筹的村庄整治规划[J]. 价值工程,2011,24:71-72.

城乡一体化的措施篇5

关键词:城乡规划;科学化;民主化;管理;实施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城乡规划需要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形势,并努力实现由行政规划向公共政策的转型。城乡规划体系必须要具有符合我国国情,并且要结构科学、功能齐全、运转灵活,执行高效,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还必须要满足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要求。

一、新形势对城乡规划的要求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城乡规划体系要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来实现自己的转型。我国目前正在处于转型期,不管是文化形态、价值观念还是经济结构均在依照自己的发展规律进行着转变。这些转型表现在社会中便是发展模式的转型、各种制度的转型以及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并且这三大方面的转型不是相互独立进行的,而且不断的交织过程中逐渐实现新旧的转变。在新的历史形式下,城乡规划也面临着转型的命运。具体而言,目前的城乡规划已经不是传统观念下依照政府行政命令进行的简单的拆迁、改建的行政工具,也不是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开发商赚取高额利润的途径,而是政府用来对城乡的发展和建设进行指导的手段,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共安全以及公众利益提供保证的措施,更是政府借此来对城市的空间资源进行有效调整的途径。

在新的历史时期,城乡规划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首先,以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为导向。在以往,城乡规划单靠政府的发展计划和行政命令来执行各项城乡建设工程,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将成为城乡规划的源动力,也是新的历史形式赋给城乡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其次,更加突出“公众”在城乡规划当中的作用。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更加关注公共领域和公众利益,有关的政策也被称之为“公共政策”,政策内容也重视社会公平、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以人为本”理念在该领域的重要体现。最后,强调和突出城乡规划从指定规划到落实执行整个过程中法制性。依法治国是我已经明确确立的基本治国方略,在该方略的指导下以及近年来在大力建设法律体系的努力之下,我国的法律体系日趋完善,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意识已经显著提高,重视城乡规划的法制性也是在法制背景下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

二、提高了城乡规划管理和实施科学性的措施

(一)强化城乡规划的管理力度

在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实现城乡规划管理的规范性和法制性。重视在规划当中经常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的更新和升级工作,为城乡规划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该严格管理部门内部的各种技术规程和规范流程,精简各种办理手续,提高办公效率,在某些技术规程方面应该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细化,提高其可操作性,防止因为技术规程规定模糊而出现问题。全面、认真地梳理规划管理当中的每一个环节(如选址、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许可、批后跟踪管理、规划验收、规划编制审批、规划设计条件制定、红线图和定点图等等),进一步提高规划管理的科学性。

(二)提升设计水平

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原则,完善设计单位数据库与专家数据库,分为建筑类、规划类、交通类、景观策划类4个门类。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审查把关[1]。规划与设计方案一旦形成,立即通过新闻媒体出具公告,在城市规划网,规划展示馆同步向社会进行规划公示,向市民广泛征求意见,科学采纳建议来完善规划与设计水平[2]。定期组织开展优秀建筑设计的评选工作,有力推进全市城乡规划与设计水平的提升,同时,加强了建设工程的放,验线工作,严格控制建筑立面用材的材质和色彩,全面加强建设项目的批后监督管理,大大提升城乡建设水平[3]。

二、提高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实施的有效性

(一)公众层面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群众认识到城乡规划的重要性及其它和群众日常日常的关联性,并努力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和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为了让群众更加深刻地了解城乡规划的现实价值和重要意义,因为有意识地宣传一些关于城乡规划管理、编制、执行等方面的知识,让群众能够从更深层次上参与城乡规划管理。在宣传和教育方式方面,可以选择展览、讲座、旁听等传统方式,也可以选择开设网络论坛、定期发送有关短信等现代的方式。总而言之,就是要利用各种方式让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城乡规划,并提升群众参与城乡规划的能力。

(二)建立健全有关制度

首先,建立长效的参与机制。根据城乡规划的特点,出台一套可行有效的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管理办法,使公众参与真正的落到实处,有法可依,保障公众的程序合法、公众的意见得到合理处理[4],增强规划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保证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渠道的畅通,保证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避免政府或少数官员的主观决策,避免出现隐瞒和欺骗广大群众的现象[5]。

其次,定期公开城乡规划的有关信息。城乡规划属于公共工程的范畴,而且城乡规划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有必要强化城乡规划过程中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为群众获取有关知识提供更加更加便利的途径。同时需要重视的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城乡规划的前期论证以及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来保证信息公开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三)完善参与形式

公众获取的信息不同,参与程度不一样,参与效果有差别,针对不同的规划项目,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拓宽公众参与的途径,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现代媒体,通过图片、影像、现场讲解等形式,开辟专门的网站、接待管理部门、专用场所(规划展览馆),从规划的科研、编制、决策、实施、监督的各个阶段,全面开展公众参与,自始至终的贯彻公众参与的理念[6]。

参考文献:

[1] 田雪,王文泉. 国家政策在城市规划中的落实――试论在“十七大”精神指导下的城乡规划管理策略[J]. 辽宁建材,2009,(04):109-110.

[2] 张晓斌,赵国裕. 基于地块多维分析与认知的规划方案生成探索――以宁波市庄桥区块概念规划国际征集方案的形成为例[J]. 规划师,2010,(10):158-159.

[3] 白磊. 欧洲的绿色城市主义――从《Green Urbanism:Learning from European Cities》看中国城市发展[J]. 城市问题,2006,(07):208-209.

[4] 刘丹,杨启劲,彭中礼. 城乡统筹:规划管理的模式转换与体制创新――基于湖南省的调查和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10,(09):223-224.

城乡一体化的措施篇6

一、城乡统筹就业成效显著

(一)以就业促增收效果明显

截止今年5月底,该县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3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34%。其中,市外劳务输出3.7万人,今年新增3359人;市内转移、就地就近城镇及非农产业安置就业4.6万人,外出务工人员年创劳务纯收入8000万元以上。台营镇是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重点乡镇,1998年就开始实施"劳务输出助农奔富路计划"。1998年至*年累计输出劳力7000余人,占全镇总劳力的31%,实现劳务输出年均纯收入1800余万元,占到家庭年均纯收入的40%以上。*年全镇劳务输出总收入为4578万元,人均劳务收入达1850元,占总收入的42.2%,部分农民工打工收入占全年家庭总收入的50—70%。

(二)城乡统筹就业框架基本形成

该县城乡统筹就业逐步实现"三个统一"。一是统一就业政策。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逐步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等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打破城乡就业二元化格局。二是统一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全县14个农村乡镇全部建立了统一的劳动保障事务所,基本做到"六到位"。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掌握本地城乡劳动力资源状况和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三是统一就业服务。职业介绍机构实现中心城区有市场、农村镇有劳动力市场网点的框架体系。用人单位招用工和劳动者求职能够得到就地就近服务。城乡劳动者在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按照全县统一的服务内容和标准,接受就业服务。城乡各类企业基本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实行用工登记备案。劳动监察仲裁机构及时受理劳动纠纷,依法纠正和查处用人单位侵害职工利益的事件,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以及外出务工所需的职业技能培训得到了全面的组织开展。

二、创新机制,构建城乡统筹就业系统工程

(一)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狠抓责任落实

坚持把长效管理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主要环节,做到了四个强化:一是强化目标责任。近年来该县始终把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列入政府"50项管理目标"和"为民办10件实事"之一,从今年起,更是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作为反映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也把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作为当年头等大事来议,县委考核办还将试点工作列入对各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年度考核指标,并不断加大考核比重。每年年初以任务书、责任状的形式及时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同时量化奖励办法,对完成目标任务的乡镇实行精神与物质奖励。二是强化资金保障。为夯实城乡统筹就业的经济基础,今年县政府分别从三个途径来拓宽资金来源:财政预算安排。主要是县财政进一步增加相关资金安排,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从土地流转收益和村镇集体经济分红中筹措资金。调整农村扶贫资金等的使用方向,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组织输出。三是强化平台建设。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着力构建起以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职业介绍所为依托、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市场就业体系。累计投入200多万元建成县级劳动力市场交流大厅,*年共举办专场招聘会12次。四是强化部门协调。由县政府牵头,通过建立督导调度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等有关工作制度,在劳动保障、财政、农业、公安、经贸、建设、旅游等部门中间形成一种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分别从创造岗位、提供服务、维护权益等不同角度,共同推动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健全长效促进机制,狠抓措施落实

坚持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良性互动,抓好三项措施:一是加大本地岗位开发力度。积极发展和扶持适合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劳动密集型、服务型企业等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中小型企业,组建社区服务中心和其它商业实体,开发小区保洁、保安、护绿、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社区服务岗位,有效调控政府援助的公益性岗位资源,优先安置被征地农民就业。大力开展城乡联动、专场招聘等活动,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必要条件。切实做到了加快经济发展,吸纳一批;扩大种养基地,转移一批;配套城镇建设,新增一批;政府购买岗位,安置一批;组织向外拓展,输出一批;定向技能培训,推荐一批;畅通灵活就业渠道,推进一批;集中市镇财力,保障一批。二是加大对外劳务输出力度。进一步完善"梯度开发"战略,大力实施"基地输出"模式,提高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程度。该县在实施"基地输出"模式过程中,进一步尝试建立劳务协作区,加强劳动力输出输入两地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沟通和就业管理服务措施的协调,实现输出稳定化、规模化,着力塑造"品牌劳务",提升抚宁劳动力的整体形象,在区域就业市场上站稳脚跟。几年来,通过县、乡两级政府和就业服务部门的科学规划和实地考察,该县相继建立了北戴河、京津、青岛等三个重点外派劳务输出基地,三个基地分别以餐饮服务、服装加工、保安和远洋渔业为主打项目,人员由我方以订单式培训的形式进行输送,年输出量在700人左右。目前,类似"抚宁服务员"、"骊城保安"这样的称谓已经在一些外地就业市场上叫响了。截止*年6月,该县本年新增有组织劳务输出3359人次,累计完成劳务输出37319人次,常年在外务工人数为33960人。三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首先,整合现有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资源,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经过努力,目前,全县已经整合设立17个培训基地,培训内容覆盖5大类20多个专业,形成以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三家机构为龙头,以各镇级培训机构为依托的职业培训教育网络。其次,以"订单式"培训为模版,按照"规范、对路、适用、专业"的要求,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与该县产业结构相适应,与就业相结合的培训新机制。通过培训机构与劳动力输出服务部门建立"产销一体化"合作机制,切实加强了各类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并在最短时间内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就业成效。今年截至目前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690人,培训后就业率达85%以上。

城乡一体化的措施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引导、自主创业的原则,以培育创业主体、拓展创业空间、加强创业服务、弘扬创业精神为重点,围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县就业创业工作目标任务,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活力,鼓励和扶持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自主创业,并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探索创建创业型城市新路,推动我县新一轮的创业高潮,稳定和扩大城乡就业,努力构建适宜创业城市,促进和谐建设。

二、工作原则

1、坚持政策支持,城乡统筹,体现创业扶持的普惠性。

2、坚持创新创业,产业提升,体现创业推动的示范性。

3、坚持科学规划,市场引导,体现创业发展的长效性。

4、坚持社会动员,全民参与,体现创业群体的全民性。

5、坚持部门协作,分工负责,体现创业服务的整体性。

三、任务目标

紧密结合我县棉纺、植物油、工艺品等特色产业和旅游经济实际,通过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争取早日形成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工作考核体系“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使全县更多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成功创业。创业活动对就业贡献率和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显著增强;创业者和社会各界对城市创业环境和创业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登记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被征地农民、残疾人、随军家属、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及城乡妇女等重点就业群体在创建创业型城市活动期间,创业比例和带动就业成效明显提高;实现创业人数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人数的大幅增加,努力将县建成创业型城市。

四、工作任务

1、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劳动保障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政府促进创业的工作推动机制。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承担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并指定专门的机构具体承担创建工作任务。建立能够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以及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等组织)共同参与推动创业的平台。开展宣传创业文化、弘扬创业精神系列活动,树立了一批自主创业的典型人物、为创业者服务的典型工作者或典型单位。形成了政府促进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参与创业的良好氛围。确保创建工作有序高效推进。

2、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全民创业政策落实力度,根据实际,完善配套措施,使创业者充分得到就业创业政策的支持,形成门槛低、覆盖广的创业环境。重点针对登记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被征地农民、残疾人、随军家属、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及城乡妇女等重点就业群体制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操作办法。全面落实市场准入、税费减免、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创业扶持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创业扶持,并建立创业资金筹措和扶持奖励机制,保障创建工作需要。

3、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形成县、乡镇(街道、开发区)全面覆盖的创业培训网络,确保全县城乡所有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和已创办企业的创业者参加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以登记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被征地农民、残疾人、随军家属、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及城乡妇女等就业群体为重点,开展创业培训,并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认定创业培训机构,并采取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实行招投标管理,培训机构具备开展创业培训所必须的办学经费、教学场地、设施设备、教材、师资等条件。建立并认定了一批满足创业见习实训需要的基地。对参加创业培训的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建立创业培训管理制度、台帐和创业培训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全面落实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并确保创业培训补贴及时足额拨付定点培训机构。建立多层次的创业孵化基地,推进创业实训,确保初次创业者得到综合的政策扶持和服务,提高培训后创业成功率。

4、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制定公共创业服务体系发展建设规划,依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县、乡镇(街道、开发区)两级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和服务队伍,建立健全县、乡镇(街道、开发区)、村三级创业服务公共平台、创业信息服务网络,为城乡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建立创业项目库和项目采集、评估、制度和信息定期机制,搭建政策、项目推介和咨询服务平台;建立创业孵化平台,认定管理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并能为创业者提供场地和企业孵化服务;建立创业金融服务平台,形成担保机构与银行的协调运行机制,并能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形成基本成熟的创业服务体系。联合有关部门、社团组织、行业协会或领军企业组织实施创业助推1+3行动等促进创业的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民间创业咨询服务实体、创业金融服务实体和创业孵化服务实体的积极作用。

5、健全工作考核体系。建立能够及时反映创建工作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的统计制度,将创建工作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督办事项,及时掌握各项创建工作任务执行进展情况,对相关创建工作进行调度。做到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工作进度定期督查,工作机制规范运行,工作成效严格考核,促进创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五、工作措施

(一)做好宣传发动

1、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开辟创建创业型城市专栏进行专题宣传,编印创业扶持政策手册,宣传、表彰创业典型,努力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2、建立创建创业型城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挂点联系制度,分块负责,任务到人,确保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以上工作在2012年5月底前完成。

(二)完善政策措施

1、实行城乡统筹,推动全民创业。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改善行政管理。各部门要按管理权限,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类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要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国家有限制条件和标准的行业及领域要平等对待各类创业主体。

2、制定有利于推动创建创业型城市的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搞好服务业、新型农业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的规划,拓宽广大劳动者、创业者的创业空间。

3、制定落实财政担保政策的措施,加大财政扶持创业力度,加强资金管理。

4、落实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措施。按照省有关文件精神,加大对创业者小额担保贷款的支持力度,扩大小额贷款覆盖面,对符合安置就业的企业落实贷款贴息。

5、落实创业孵化政策。根据创业者的需要,建立2-3个创业孵化基地,为处于孵化期的创业者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和租赁费、物业费、水电费等优惠政策。

6、制定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完善社会化创业指导服务和创业培训的措施办法。

7、制定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企业家队伍发展战略的措施办法。

8、制定有利于发展创业文化和加快文化、职业教育、创业培训事业发展政策措施。加快产业转型,拓宽社会资本进入渠道;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创办小型企业。

9、落实和完善支持创业的税收、工商、土地配套优惠政策措施。

以上工作在2012年8月底前完成。

(三)夯实基础建设

1、完善县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增加各窗口单位服务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的功能。

2、建设和完善县、乡镇(街道、开发区)两级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建立创业孵化基地。

3、加强创业技术服务建设。建立创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创业信息服务网络和创业信息制度。

4、发展社会化创业服务组织。按照登记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被征地农民、残疾人、随军家属、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及城乡妇女等不同创业群体和企业创新创业的需要,建立创业促进协会、行业协会,重点推动就业(创业)促进会、企业家协会等组织的建设。

5、加大投入。将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包括创业培训资金、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贴息补贴资金,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基金、创建工作专项经费、创业奖励基金等。

以上工作在2012年10月底前完成。

(四)开展专项活动

1、建立创业台帐。对各类创业主体进行调查摸底,建立登记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被征地农民、残疾人、随军家属、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及城乡妇女等自主创业者基本情况的数据库,指导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建立创业者台帐,实行创业动态登记录入。

2、实施创业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培训计划、农民工创业培训计划、各类失业人员创业培训计划、“小老板”和企业家创业能力提升计划。

3、实施“微小型创业项目对接计划”。

4、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依托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资源,培育文化产业创业带头人,培植文化创业实体,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创意创业。

5、实施“创业孵化计划”。整合县、乡镇(街道、开发区)生态农业园、特色专业市场等创业服务资源,实施多层次创业孵化,培植新的创业实体。2012年,在全县建立2-3个创业孵化基地、3-4家创业实训基地;推介20个创业项目,孵化30个创业实体。

6、支持发展本土创业。在招商引资的同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支持发展有利于带动就业的本土中小型创业项目,落实与客商同等待遇。

7、支持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支持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创业培训、项目开发、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管理咨询、财务等方面的服务。

以上活动在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陆续实施。

六、工作要求

(一)组织保障。成立县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县创建工作。由才玉璞县长任组长,郭庆厚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县政府办、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各乡镇长、街道办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贾永耀兼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长邓振富兼任副主任,负责创建创业型城市日常工作开展。

城乡一体化的措施篇8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加快”的重要举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九届省委四次全会上就提出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刘奇葆书记、蒋巨峰省长多次亲自过问,每到一地调研都要把治理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去年刘奇葆书记三次到*调研,都讲到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近期又相继在新浪网《*合江县电视台播放民众质问书记县长短片》和在松潘县、在赴甘孜州调研途中,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为我们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各县市、各部门务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刘奇葆书记、蒋巨峰省长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深刻认识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推进“三个加快”的有力抓手;是坚持以人为本、践行执政为民宗旨,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是破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提升公民素质和树立文明新风的有效途径。全州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刘奇葆书记、蒋巨峰省长的重要批示和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把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件大事来抓,作为一项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务来落实,作为“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来实施,与“三个加快”紧密结合起来,从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迅速行动,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全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实效。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务实高效地推进我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去年以来,我州德昌、西昌和会理地震灾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加强督查、严格问责,夯实基础、整体推进,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工作,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得到初步改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文明、卫生常识日益普及,城乡居民对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不断提高,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由于长期历史形成的落后生活生产方式在部分群众中积重难返,文明意识不强、整治难度很大。二是公共设施不足,管理水平不高,一些地区“脏、乱、差”问题仍然突出。三是宣传不到位,群众参与率不高,全民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意识和氛围不浓。四是个别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主动抓、大力抓的意识还不强,“醒得早、起得迟”。五是队伍、设施、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长效管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针对这些问题,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对照检查,逐一整改落实,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从现在开始,我州在德昌、西昌和会理地震灾区开展治理工作的基础上,其余14个县也要全面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各县市党委和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要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州级相关部门的指导配合下,全力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坚决克服试点地区才抓,不是试点地区就不抓或抓得不紧不力的思想,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思想上更加重视,态度上更加坚决,措施上更加有力,实施上更下功夫,落实上到点到位。要结合本地实际,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量化治理标准,严格检查考核,确保全州城乡环境今年“5.1”前有重大变化、国庆前取得明显成效、年底前营造一个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

(一)明确目标,分步实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重点要打好集中突击、推进深化和全面提升三个战役,掀起三个高潮,并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全州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观,让人民群众满意。3月25日至4月25日为集中突击阶段,主要任务是彻底治理“脏、乱、差”,确保城乡环境卫生、保洁水平、卫生和文明常识普及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4月26日至9月30日为推进深化阶段,主要任务是集中开展城市环境改造、乡镇容貌治理和村庄庭院美化等专项治理工作,基本达到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四化”评价体系标准;10月1日至春节前为全面提升阶段,主要任务是抓好设施完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城乡容貌整洁、人居环境改善、城乡管理有序、城市品位提升、发展环境优化、居民素质提高的良好局面。

当前,要认真组织开展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五乱”治理和强化宣传、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督促检查八个专项行动,奋战一个月,扎实抓好4月底前的集中突击治理工作,以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迎接“5.1”国际劳动节。八个州级部门要认真履职,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州委宣传部要负责强化宣传,营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浓厚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州公安局要负责治理车辆乱停乱放,完善交通标识线;州规划和建设局要负责治理垃圾乱扔、工地乱象和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州交通局要负责治理交通沿线环境卫生;州卫生局要负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常识,防止疫情发生;州工商局要负责治理广告乱贴和各类市场整治;州环保局要负责加强环境监测监管;州监察局要负责督导检查、实施问责。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对口联系、对口督导,落实人员,对各自负责的专项行动迅速作出安排,明确时间进度和责任。各部门要加强沟通衔接、协同配合,整体联动、形成合力,把工作做深、做实、做细。4月25日前,各县市党委、政府和州级牵头部门要分别向州委、州政府书面报告专项治理工作推进情况。

(二)科学指导,规划引领。各县市、州级相关部门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把执政为民的宗旨落实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从规划入手,以规划带动建设,以建设促进治理。要按照“四划合一”的要求,加快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要坚持以“三化联动”为推进,以水利、交通等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环境美好、生态保护为条件,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环境和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并重,推进城乡建设,促进环境综合治理。

(三)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城镇治理工作重点要做到“五不”,即通过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做到垃圾不乱扔、广告不乱贴、摊位不乱摆、车辆不乱停、工地不乱象。农村治理工作要重点做到“三不”,即垃圾不乱扔、污水不乱排、杂物不乱堆。整个治理工作要做到循序渐进,从治理环境“脏、乱、差”抓起,组织开展好清洁卫生大行动,进而抓好城乡容貌治理、园林绿化,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五个规范”和“三个全面提升”,即规范垃圾清运处理,规范户外广告和牌匾设置,规范城乡街巷摊点摆设,规范城乡街道车辆停放,规范建筑工地管理;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卫生文明素质,全面提升居民道德修养。

(四)狠抓试点,典型带动。德昌、西昌和会理地震灾区要增添措施,强化落实,进一步开展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今年德昌、西昌两个试点治理工作的目标任务是:9月底前达到“四化”标准,呈现城乡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庭院美化、村容整洁、民风文明的新气象。会理地震灾区治理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加快农村、乡镇和县城的环境基础设施与市政公用配套建设,使环境卫生与容貌秩序得到明显改观,创造清洁、整齐、优美、文明的城乡环境,加快建设灾后幸福美好新家园。要围绕目标任务,结合各自实际,有针对性地抓薄弱环节的强化整改,抓取得成效的巩固提高,抓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抓长效机制的建立完善,推进工作再上新台阶。一要强化薄弱环节,深入推进治理。要通过回顾总结前阶段工作,对照工作标准和要求,采取“一查思想,二查现状,三查问题”的方式,从思想认识、责任分工、舆论氛围、督查问责以及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等诸多方面,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落实整改措施,推进治理工作向深化阶段迈进。二要探索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示范作用。要按照改善环境、推进“三个加快”的总体要求,联系工作实际,大胆探索实践新形势下解决治理工作新矛盾、新问题的措施办法,力争在落实责任、规范管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等方面有成功的创新和可资借鉴推广的经验,发挥好试点带动作用。

(五)注重“十个结合”,统筹推进。一是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新*相结合。二是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认真治理“脏、乱、差”,普及卫生知识,破除迷信,移风易俗。三是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抓好“一池三改”、环境绿化、垃圾处理,加强乡村道路建设,推进新农村规划建设,充分体现山水田园风光,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确保村落美观、实用、整洁。四是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相结合,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停车场、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场。五是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污染源治理相结合,突出抓好江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六是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州、生态县建设相结合,抓好荒山荒坡植被恢复和城区环境绿化,建设生态文明。七是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和“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相结合,积极培育建立家园意识,改善高寒山区群众生活条件。八是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城市棚户区改造相结合,抓好3410套廉租房建设和14416户住房租赁补贴,改善城市贫困群众居住条件。九是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相结合,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十是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构建平安*。

三、构建机制,强化保障,推动全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州委、州政府已经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各县市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书记、县市长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全力以赴,要实行部门联动,强化属地管理,严格实行州包县市、县市包乡镇、部门包段、乡镇包村组、村组包农户的“五包”责任制,将任务分解到点、落实到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专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要着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监督网络,坚持把行政单位的监督与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快速反应、及时整改。有关职能部门要聘请社会监督员,设立举报箱,公布投诉电话,促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大力支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良好局面。二要建立健全经费保障和稳定投入机制。要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完善城市建设配套费、清扫保洁费、垃圾清运费等征收机制;要深化城镇建设投资体制改革,抢抓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机遇,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编制、立项和储备工作,鼓励和吸引多渠道资金,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项目建设带动环境整治,切实改善城乡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三)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省上出台的一系列制度,结合我州实际,抓紧制定我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教育、目标考核、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等办法。各县市、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城乡环境建设和管理的相关政策,为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供法规制度保障。

(四)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宣传治理内容和治理成效,宣传先进典型,曝光存在问题,为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把宣传工作深入到城市社区、乡镇村组、学校、街道甚至家庭,更加充分地组织和发动群众。要通过宣传,形成强大声势,营造浓厚氛围,把党委、政府的主导、引导变为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的自觉行为,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形成全民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关键在人。必须坚持专群结合、广泛动员,建设一支富有实效的工作队伍。首先要有一支懂管理、会管理的城镇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各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切实负起管理责任。要调整充实现有的执法队伍,重点加强执法队伍法律知识、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其次,要有一支市政、环卫专业队伍,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质量和水平。同时,更要广泛动员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宏大的群众队伍,在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主动进行监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城乡一体化的措施篇9

一、指导思想

审批试点工作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逐步深化城乡低保改革为宗旨,以对象精准、权责明确、责权统一、监督制权为根本,探索建立乡镇(街道)负责申请受理、调查核实、审查审批和县(区)民政部门备案及监管等体制机制,力求为乡镇(街道)审批城乡低保的全面推进提供可借鉴、易推广的模式标准和制度规范,真正发挥低保兜底补缺的作用,切实保障最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二、工作步骤

试点乡镇要按照审批试点要求,结合城乡低保清理工作,有步骤有秩序地开展,积极稳妥地推进。

(一)制定试点方案(3月底前):相关试点乡镇要根据城乡低保政策和试点工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精心制定试点实施方案。

(二)开展试点工作(4月底前):试点方案确定后,要扎实推进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第一,在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方面,探索申请、受理、调查、评议、公示、审批、退保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第二,结合城乡低保工作实际,探索对一些程序和环节进行整合和简化;第三,探索对低保审批各个环节的监督制约和惩处机制,做到谁签字谁负责,权责统一;第四,探索县(区)民政局对授权审批的低保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备案的措施办法等机制。

(三)认真总结评估(5月20日前):试点工作结束后,县民政局将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估,总结工作开展情况和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同时,客观公正地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评估,为全县推进城乡低保审批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城乡一体化的措施篇10

[关键词] 城乡规划 管理 措施 创新

目前,城市规划建设正处在“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关键时期,应该把城乡规划的效能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加快城市的发展抓效能建设,使城乡规划建设工作落在实处。城乡规划的行政主管部门,要和土地、经济等部门紧密配合,支持县、区和各开发区、工业园区项目的签约和建设,高效率地做好引进项目的规划选址、规划方案、工程项目的审批落实。所以,城乡规划管理就是要服务于城市发展,满足城市市民和投资者的需要。

1.城乡规划管理必须大力推进机制的创新

1.1加快审批流程

在项目审理中,用“否定报备制”检查“一次性告知制”和“首问责任制”, 用“首问责任制”加强“AB岗工作制”。做到受理与接办同步,第一时间与建设单位沟通、确定现场查勘等有关事宜,由技术骨干前台受理、咨询,保证资料齐全。采用“AB岗工作制”, 将杜绝建设单位报建的“扑空”。审批过程中将严格执行两次办结制、超时默认制和责任追究制,破除层层汇报制。符合报建规定的必须在承诺时限内办结,迅速解决问题。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服务,确保服务品质。用微机“红绿灯”管理方式,追求“当日办结率”,公布各处“月办结率”,监督“限时办结制”,人力资源在窗口统一调配,有效集中力量,确保行政提速。在报建审批过程中,应推“工业项目绿色通道,重点项目特事特办,招商项目超前服务”的工作原则。

1.2优化行政资源

为进一步提高效率,应实行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即规划项目报建按照“一家受理,抄告相关, 并联审查, 限时完成”的程序进行,报建单位将不用再到各个职能部门去盖章,而是由规划主管组织协调各相关参审部门进行联合审查。实行并联审批是缩短项目办理时间的有力措施。审批中涉及相关部门时,用科学的并联审批取代传统的模糊的串联审批。需征求相关职能部门意见的,用并联审批会解决,减少建设单位不知往哪跑、多头跑、无用功的接力赛。加强沟通,慎用否决权,增加部门协调,强化行政合力。

1.3抓好政风行风

对外要全程阳光,创新地实行“批准、批复、批驳”三种行政审批方式。限时办结,文字量化明确,不得模棱两可、不置可否或口头答复。暗箱操作,推诿、拖拉等腐败土壤将失去存在的空间。审批环节全部集中在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办理后,避免出现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衙门”作风。破除“官即管”的观念,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同时要有效的防止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使建设工程项目的审批程序公开化、透明化,显著地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2.提高编制水平

2.1重视多视角的切入,多目标的统筹,加强规划“广度”

城乡规划牵扯到经济、社会伦理、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等方方面面,若规划论规划,未免视线过于狭隘。因此规划强调多视角的切入,按照目标与问题双重导向的思路,强化多目标的统筹。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较为全面的视角考虑。

2.2 以人为本,强调公众参与的实践规划

城乡规划涉及政府、公众、开发商等多方主体,各方主体在目标导向和主体利益上会有所不同,在主体的的观念和思想上,会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因此,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多路径推进规划的公众参与。通过公众参与能保证规划成果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不同主体的要求和意见,通过公众参与实现不同利益主体分歧的协调,减少实施中矛盾的激化。

2.3多方统筹,重视多部门利益的综合协调,调动各部门参与规划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城乡规划制度的研究往往集中在规划部门本身,城乡规划获得的权限也是建立在特定的行政组织结构基础之上的。导致城乡规划编制的侧重点也往往偏重在建设规划部门归口,对其他部门职能利益考虑不全,规划的实施也往往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应有的支持。城乡规划的综合性要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加深对其他职能部门职权与城乡规划之间关系的研究,重视多部门利益的综合协调,突出各部门价值的导向,主动引导、明确职责,以期能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响应,为规划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政府基础,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统筹和综合调控作用。

2.4重视规划的政策属性,加强“配套政策”的研究和支撑

规划编制具有技术与政策的双重特性,规划成果既是蓝图,也是规划管理的依据。规划编制既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也是建立目标,指导实践的公共政策过程。为了体现规划“公共政策”的属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该加大了配套政策和实践保障措施方面的研究,进行体制创新。配套政策是城乡规划发效用的制度基础,也是规划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主要体现。从政策层面来研究规划实施中的管理制度、标准、政策等问题,可以大大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3.城乡规划管理应体现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督并重

3.1规范公示内容和程序

一是明确规划许可内容建设项目的批前、批后,城乡规划管理职能、工作依据、办事程序和时限及查处结果;二是社会监督和投诉方式,受理时限和程序;三是形成横向覆盖的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监察三大职能,纵向覆盖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过程的“阳光规划”体系。

3.2 拓宽公示形式和载体

对不同的公开内容采取不同的公开方式,便于群众了解和监督。一是通过规划网站、报纸、公示牌和规划公示大厅,开展四位一体的项目审批规划公示;二是采取调查问卷、广场咨询,召开座谈会、规划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公示;三是通过咨询、征询、听证、论证、评审等方式,对公众普遍关注的居住区、公共设施和重要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等内容进行公示;四是依托行风监督员、专家组、咨询委员会、规划协会等队伍或载体开展公示。

3.3 加强公示互动和沟通

在公示实施过程中,注重强化公众参与,及时处理答复群众意见。采取畅通渠道,公布信箱、监督电话和举报电话等方式,积极引导市民参与和监督规划。对各界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整理,分门别类地研究,落实具体经办的责任处室和责任人。

在加强社会监督的同时,重视机关内部行政管理执法教育和监督,从建立教育、 制度、 监督并重的效能监督机制入手,立足实效,强化措施,推进城乡规划系统整体形象的提高。

城乡规划管理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综合性的工作,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把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好,不断提高城乡规划工作水平,为现代化城市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