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十篇

时间:2023-09-21 17:36:22

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

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1

[关键词]特殊儿童;权利保护;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D917,6

[文献标识码]A

儿童保护理论是在人权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特殊儿童作为社会成员中的弱势群体,其基本权利应当受到社会成员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特别保护。即特殊儿童一方面应当作为人权的主体被尊重,同时鉴于特殊儿童在身心发展方面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更应该给予特殊保护。

一、各国在特殊儿童权利保护方面的立法

(一)我国在特殊儿童权利保护方面的立法

1951年,政务院通过《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1957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办好盲童学校、聋哑学校的几点指示》。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5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1986年《义务教育法》中的第9条提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198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发展特殊教育若干意见》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问题,要求把残疾儿童教育切实纳入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轨道。

中国自成为《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后,中国政府参照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提出的全球目标和《儿童权利公约》,先后出台了两个国家行动计划:《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1992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2001年)。其他法规主要有:1991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1992年国家教委《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1994年7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1996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1998年12月教育部下发《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2001年教育部等九个部门下发《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2006年新的《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收残疾儿童参与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二)美国在特殊儿童权利保护方面的立法

美国在1920年制定了《职业康复法》。美国国会在1957年通过了《教育所有残疾儿童法》,其中规定必须为每一位残疾儿童制定一份个别教育计划。1965年的美国《初等和中等教育法》中单独设立“缺陷儿童方案”。1973年颁布的《职业康复法案》第504款提到特殊儿童问题。1975年颁布的《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简称为EHA或者94-142公法,IDEA),其中规定了特殊教育应该遵循的五项基本原则:非歧视性评估或鉴定;免费的、适当的普通教育;制定切合实际的有效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创造适合特殊儿童的最少限制环境;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1986年的“残疾人教育修正法”,也称99-457公法,1990年此法案被重新修订为《美国残疾人法》。1990年的101-476公法,即《残疾人教育法》(简称IDEA),对特殊儿童的评估又有了比较具体的规定。1997年美国重新修订了特殊教育法,新的特殊教育法被称为《障碍者教育法》,对美国特殊教育的对象、目的、范围、方法方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了全面修订。2004年底通过的《残疾人教育促进法》中对转学的学生的评估工作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在这期间,美国还陆续颁布了《康复法》、《建筑无障碍法》、《残疾儿童教育法》、《关于处于发展阶段的残疾人法案》等。另外,美国颁布的法律通常还附有配合实施的各类标准及细则。

(三)英国在特殊儿童权利保护方面的立法

英国在1944年颁布了《教育法》,这个法律对英国的特殊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对缺陷儿童的法律条款有详细规定。此后,英国相继制定了1970年的《缺陷儿童教育法案》和1973年的《就业与训练法案》。1990年,英国出台了《残疾人教育法案》(PLl02-119)。1994年,英国教育部颁发了《特殊教育需要鉴定与评估实施章程》,其中规定了学校和地方教育当局实施全纳教育的一些问题。1997年对特殊教育法进行了第三次修订,成为PLl05-17公法。修改后的《残疾人教育法案》规定特殊儿童有平等接受合适的公共教育的机会,体现了对残疾儿童实施全纳教育的思想。1998年,《英国教育改革法》要求,所有学校必须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精神的、道德的、文化的、智力的、体格的发展,有责任为学生提供体验成人生活的机会,为成人生活做准备。1993年的《教育法》强调所有的学校都必须制定相关的特殊教育政策,并建立一个保证特殊儿童教育工作有序进行的系统。1995年,英国颁布了《残疾人歧视法》,并在2001年5月被修订为《特殊教育需求和障碍法》,这两部法律都明确规定了残疾儿童养育计划具有的义务和权利,残疾学生有权享有养育教育及养育计划提供的服务。

(四)日本在特殊儿童权利保护方面的立法

日本在1947年的《学校教育法》中规定,建立盲校、聋校和其它残疾人学校,用于保证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普通学校为残疾儿童开设特殊班。1956年颁布了《公立学校为残障儿童提供服务的特殊办法法案》。1976年颁布的《学校教育法》中的第六章涉及到“特殊教育”;另外还颁布了《残疾人对策基本法》、《残疾人福利法》等十几个具体领域的法律,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日本还制定了《有关盲人学校、聋哑学校及养护学校的就学奖励的法律》,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向这些学生提供经济援助。日本文部省于1989年制定的《特殊教育诸学校学习指导要领》中明确规定了特殊学校的教育目标。

二、各国在特殊儿童权利保护立法的经验和问题

各国关于特殊儿童权利保护方面的立法都经过了较长的发展阶段,而且随着各个时代对残疾、残疾儿童认识的深入,对特殊儿童的权利保护都有相应的调整。例如,关于特殊儿童的定义经过了缺陷或残疾、障碍、特殊需要等阶段。我们注意到,正是因为特殊儿童(包括残疾儿童、超常儿童等)存在着巨大个体差异,每一类特殊儿童甚至同一类特殊儿童的不同个体面l临的权利保护状况非常复杂,既有权利保护的领域也有保护的程度上有差异。因此,各国在立法进程中都特别关注特殊儿童,采取单列的专门立法,例如在《教育法》之外,另行制定残疾儿童教育法。此外,还就特殊的不同特殊需要进行专门立法,例如,在反歧视、福利、康复、就业等方面都有立法。

我国在立法方面和其他国家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我国立法机构和政府均高度重视特殊

儿童问题,所以在我国许多重要的法律条文中都涉及到特殊儿童权利保护问题,如在我国的宪法、义务教育法等中都对特殊儿童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都从根本上保证特殊儿童应该享有的权利,也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状况。

在立法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虽然我国对特殊儿童保护的法律和法规比较健全,但是已有的法律条款用词空泛,原则性表述多,可操作性不强。另外,在社会上还没有形成一种普遍的共识,可以说许多公民不了解特殊儿童及其权利保护,甚至特殊儿童的家长也不是很熟悉特殊儿童权利保护的相关法律。究其原因,这一方面和有关特殊儿童的法律的宣传力度有关。但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有关特殊儿童保护的法律都包含在一些大的法律、法规里面,要求往往比较笼统,这样在具体实施起来没有具体的标准可参考,使特殊儿童的一些权利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最大的不同在于:我国的法律比较宏观;而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在这方面最突出)往往只针对某一个具体领域(如康复、就业)颁布相应的法律,这样比较容易落实到具体的实践。

最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的一个欠缺是:在一些有关特殊儿童问题的重要方面或环节上重视不够,如特殊儿童的鉴别、评估,以及康复和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有关这些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多,这就阻碍了特殊儿童一些权利的很好落实。因此,立法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尽快研制出一套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特殊教育对象的鉴别和评估标准。

法律、法规的制定固然重要,而有效地执行则更为重要。因此,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还应该制定一些政策落实情况的奖惩措施,以更好的推动各项法律、法规的实施,从而使它们真正地发挥效力。

三、各国政府对特殊儿童保护方面采取的辅助措施

各个国家除了颁布针对特殊儿童保护问题的法律法规外,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有效地辅助措施。

(一)我国政府在保护特殊儿童方面采取的一些辅助措施

我国政府为了更好的保障残疾人的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倡导成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简称中国残联),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县残联,以对本地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残疾人实施服务和管理。

另外,1982年,我国民政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展了“残疾儿童社区康复”项目。到1994年为止,全国已经在23个省的32个市、县建立了残疾儿童康复网络,并对从事残疾儿童康复治疗和教育的工作人员以及残疾儿童的照料者进行了系统的培训,这有效地确保了残疾儿童权利的实现。

(二)美国在保护特殊儿童方面采取的一些辅助措施

美国在PL94―142公法中指出,各州应按规定成立的残疾儿童教育顾问委员会。在行政决策听证会上特殊教育顾问往往被要求作为专家证人,以及帮助家长解决与残疾学生教育有关的联邦和各州的法律和规章的理解的困惑。其中的成员必须包括残疾儿童、残疾儿童专家、残疾儿童家长等各方代表。另外,还明确规定家长在评估、诊断等方面的权利。

早在1933年,俄亥俄州Cuyahoga县就出现了名为智障儿童审议会的家长组织。它最初是由五个有智障孩子的母亲组成。这些家长们联合起来以抗议学校将她们的孩子开除出校。另外,还有一些家长组织如重度残疾人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Handicaps,TASH)、全国脑瘫协会(The United Cerebral Palsy Associations)、全国自闭症儿童协会等。同时,全国合作学校网(National Network of Partnership Schools)发展了6种父母参与教学的手段,学校可以依此决定自己的指导方针。

在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方面也有一些其他措施,如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CEC)1995年制定的《每个特殊教育者必须知道什么――有关特殊教育教师准备和资格的国际标准》中规定特殊教育教师至少获得学士学位,至少当一年的专业辅导教师,并需要参加有关专业的继续教育。另外一个是新教师的入门指导计划(Beginning Teacher Induction Programs)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的产物,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新教师入门指导计划”受到广泛的关注,并成为“发展最迅速的运动”之一。另外,如果普通班里来了一个特殊儿童,教师应该在大学的培训班进修相关课程,或者大学派专家进行指导,使教师更有效地帮助特殊儿童。

美国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特殊儿童教育听证会,它主要是协调特殊儿童家长的意见与学校的决定和服务产生的分歧。最终通过法律仲裁解决矛盾,以更好的贯彻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另外,1967年开始推行的诉讼程序,规定当特殊儿童的宪法和法规规定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实施法律诉讼,以作为获得这些权利的手段之一。教育和治疗残疾儿童,长期以来被视为慈善事业,现在必须被视为是特殊儿童享有的一项不可剥夺的权利。也基于这样的原因:每一次代表残疾人利益的审判的胜利,都有助于确立新的法律用于保护残疾人的利益。立法和政策极大地推动和规范了特殊儿童的康复和教育。例如,美国的“波太奇早期干预模式”重视父母和家庭对孩子早期发展的作用,它能够提供一套结构严谨的评价、评估及儿童学习的程序,主要是把特殊儿童自身发展特点和周围拥有地资源结合起来制定出个别化的教学课程,提高家长的养育技能以更好的帮助和辅导特殊儿童。

(三)英国在保护特殊儿童方面采取的一些辅助措施

英国的特殊儿童法规中比较明确地规定了家长在特殊儿童监护方面所具有的权利,如地方教育单位应该以书面通知家长一些有关权利的申诉程序;当某志愿团体能够给家长提供建议或帮助时,应主动通知家长。英国专门处理地方教育当局和家长之间分歧的机构是特殊教育需要法庭(SEN Tribunal)。

1993年的英国教育法规定:每所普通学校必须有一位特殊教育的协调人负责本校的特殊学生教育工作,并将其作为学校年度评审的一项重要指标。英国的所有普通学校都设有专门负责学校的特殊教育管理工作的特殊教育协调人,并附带有特殊教育专家组成的支持小组。特殊教育协调人受命于地方教育委员会并对它负责。这种模式在管理层面上保证了特殊教育的有效实施。例如,Portage工作者(Portage Worker):他们隶属于教育系统,以家访形式对5岁以下特殊需求的儿童和残疾儿童进行每周2次的教育和指导,并且指导家长如何教授孩子,使孩子能够学会新的技巧。

英国的有关法律还规定:所有教师(无论是普通教育教师,还是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均应包括特殊教育的内容,英国教师资格委员会只承认那些有特殊教育课程的师资培训机构。

(四)日本在保护特殊儿童方面采取的一些辅助措施

日本为保护特殊儿童制定了详细、全面地法律法规。其中一个比较值得借鉴的特色措施

是:日本的访问教育,为因病长期在家卧床不起或需长期住院治疗、或反复出院住院治疗的视障儿童建立教师访问特殊教育班。这样可以保证所有特殊儿童都能够享受教育权利,使特殊教育的覆盖面更广。

另外一个比较好的措施是:当婴儿出生3个月、18个月和三年的时候,每个城市、城镇或乡村的健康和福利部门都要对婴幼儿进行健康评估和普查。如有必要,将转介到医务或早期干预部门进行医学诊断或尽早地提供指导和服务。这样可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可以有效地治愈或减轻残障程度。

四、各国政府对特殊儿童保护措施的经验和问题

第一,近几年我国在特殊儿童治疗和教育的经费投入方面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众多等问题的存在,我国的经费投入与美国和日本相比有些差距。如2000-2001学年美国政府为明尼苏达州的11万特殊教育对象投入特殊教育专项经费近1亿美元。而我国在1989-2000年的11年间下达的特殊教育专项补助款仅为2亿元人民币。不过,最近的几年我国用于特殊儿童的经费投入有了较大的提高。

第二,我国普通学校中的特殊教育的管理缺乏专业化的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这在普通学校中的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上是一个桎梏。我国应该在有特殊儿童就读的普通学校设立类似于英国的特殊教育协调人,以保证达到随班就读的目的。

另外,由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数量的增加以及特殊教育教师的流失,因此各个国家普遍存在特殊教育教师匮乏现象,我国在这方面也存在问题,美国针对这个问题采取的措施值得借鉴。1984年,新泽西州率先通过立法将“选择性证书计划”(Alternative CertificationProgram,ACP)作为师资培养的途径,截至2004年,全美43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共设立了144个选择性证书计划,主要针对有一定工作经验、希望从事教育工作的社会人士。这样可以广泛吸纳社会人士参与到特殊儿童教育中。

第三,我国在要求或鼓励家长参与特殊教育的有效措施较少。我国的有关特殊儿童保护方面的法律中,很少涉及到家长有参与制定特殊儿童的治疗和教育计划的权利,家长在儿童康复和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被忽视。在这方面国外有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特殊学校创办家长学校,由特殊教育教师向家长系统地传授特殊儿童心理及教育方面的常识,可以为家长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援。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家长资源。

最后,有关特殊儿童的鉴别和评估问题亟待解决。在我国,评估和鉴定主要是由医疗专业人员进行,根据《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只有在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鉴定时,才可“在家长和班级教师的参与下进行严格的筛查”。我国应该重视特殊儿童家长的参与,儿童家长应该学习美国建立家长组织,以维护特殊儿童应有的权利。

五、比较研究对我国特殊儿童权利保护的启示

(一)完善多层次的特殊儿童保护法律体系

多层次的特殊儿童保护法律体系可以确保法律法规更具有操作性,以保障特殊学生的基本权利。我国需要制定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易于落实的有关特殊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将宏观的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则。此外,我国应成立专门特殊儿童法律实施状况的监督机构或组织,并对落实情况制定奖惩制度。

(二)倡导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导向或者媒体宣传等措施,来引起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的理解和关注,通过志愿者等多种方式,切实帮助特殊儿童。

(三)提高特殊儿童家长的维权意识

与欧美国家相比,这是我国特殊儿童家长监护方面的一大不足。作为残疾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为残疾孩子的各种权利保护做出的努力和行动还不多,往往使孩子的正当权利受到损害。因此,提高特殊儿童家长的维权意识至关重要。

(四)制定完善的鉴别、评估、审核程序和制度

对特殊儿童实施有效的鉴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正确的鉴别结果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康复和教育计划,有助于达到有效的治疗、康复和教育效果。

(五)政府鼓励和支持开展特殊儿童权利保护的研究

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如科研立项和经费支持,鼓励大学和相关研究机构从事特殊儿童权利保护的研究,培养从事特殊儿童权利问题研究的专业人才。

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2

[关键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普通幼儿园;学前融合教育

有特殊需要儿童是“那些身体素质或学习能力或高或低,其水平与常模之间的差异程度使得他们需要接受个别化的特殊教育计划的儿童”[1] 。2014年1月8日,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把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提出“各地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等一系列措施。”[2]学前融合教育是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0~6岁学前儿童能真正地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接受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和教育。学前融合教育日益成为全球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领域所关注的新思潮和新观念。我国学前融合教育事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英美等发展国家相比起步较晚。除上海、北京、江苏等发达城市和省份已经开始探索学前融合教育外,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目前幼儿园中的某些轻度障碍幼儿未能得到社会和幼儿园的特别关注和有效帮助。

一、特殊需要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的数量在增加,但总体比例较低、在园生存状况不佳

目前,国内上海和江苏等地学前融合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有学者对江苏省、湖北省、浙江省、上海市的部分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发现这些省市的大部分幼儿园招收一定数量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大部分幼儿教育工作者都在自己班级里遇到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李伟亚通过对浙江省10个不同地区的普通幼儿园调查发现,当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为有发展缺陷的幼儿。其中,弱智幼儿比例较高,其次为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和自闭症谱系障碍幼儿。另一类为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幼儿。包括认知能力缺陷幼儿、出现攻击性或破坏等情绪行为问题幼儿以及对周围的人和活动无兴趣的幼儿。[3] 王婷婷对江苏省70所公办幼儿园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特殊需要儿童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比例很低,目前大部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被拒绝在普通幼儿园门外。60.4%的普通幼儿园对于特殊需要幼儿是拒绝接纳的态度。[4]今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安置在幼儿园的数量将会持续性上升。但是,已在普通幼儿园的特殊儿童各项活动的参与度不大,为其提供的支持系统缺失,生存状态也不容乐观。

二、幼儿园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提供的支持系统缺失

1.行政、经费支持不足,园所领导重视不够

学前融合教育的落实需要经费的支持,由于学前教育资源有限,绝大部分幼儿园班额较大,如果接纳特殊儿童就要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班级教师在工资待遇上有所提高,而且相关的设施、课程、培训都要具有针对性,势必给园所带来额外的负担。由于学前融合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缺失,也没有提供相关的经费支持,受行政扶持力度、园领导融合观念以及家长等方面的影响,绝大部分的幼儿园会拒绝接纳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2.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知识与技能缺乏

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施需要教育工作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需要教育工作者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学前融合教育应从小班幼儿就开始的。目前,全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中并没有开设特殊教育方面的相关课程,致使我国缺乏具有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普通幼儿教师。[5]由于对学前融合教育了解不足,很多学前教育毕业生工作后对所在班中的特殊儿童无能为力,对学前特殊儿童采用的干预方法也不当,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采取忽视、忽略的态度。有些情绪行为的儿童和正常儿童在一起经常影响教学秩序、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

3.资源与环境支持不足

一方面,社会支持支持不足以及幼儿家长在内的社会大众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关注和接纳态度影响。而大陆地区的支持性没有体系,不成组织。普通幼儿家长自身融合理念及获得优质教育服务的限制,会拒绝幼儿所在幼儿园接收特殊儿童。而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家长希望特殊儿童能够解除正常的人际交往环境,又会担心幼儿园能否为自己的孩子提供平等教育资源、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另一方面,幼儿园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的设备有限。由于与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有关的器材、评估工具和教育教材紧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很难在普通幼儿园中接受普通教育,对幼儿园的各项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不高。

三、普通幼儿园安置特殊儿童的可行路径

1.提高政府对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事业的重视

一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尽管国内相关政策法规,例如《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提到通过普通幼儿园等幼儿教育机构开展学前融合教育。[6] 2013年3月21日,《幼儿园工作规程(修订稿)》(征求意见稿)中,增加了“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入园,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予以照顾”等规定内容。[7]但是具体的可操作和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还没有提出。一方面,国家应该成立特殊教育咨询会,研制特殊教育法规、建立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网络,提供特殊教育服务措施等。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辖区内的幼儿园管理工作。因此学前融合教育事业的发展,除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下达外,主要受制于地方政府对当地学前融合教育事业的建设规划力度。当地政府应制定学前融合教育发展规划目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扶持政策。

二是加大学前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我国特殊教育经费投入较低,没有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所以应该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其中学前融合教育经费要占一定比重,而且要重点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经费投入力度。

2.加强地方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培训

一是大力培养学前融合教育领域人才。当前师范类院校,尤其是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应加入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比如加入特殊教育导论、个别化教育、特殊沟通技能、感觉统合训练等课程,使未来的幼儿教师在职前就初步树立一定的融合教育理念和掌握一定的特殊教育方法。这将使学前融合教育更容易成为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理想。例如,作者所在的黑龙江省绥化学院在2007年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两个专业依托现有资源,在课程设置上凸显学前融合教育,利用师资和各专业课程优势: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师教授特殊教育专业儿童歌曲弹唱、幼儿舞蹈、儿童美术技巧等教学内容;学前教育专业也设置特殊儿童选修方向,开设特殊教育概论、随班就读教育、感觉统合教育、自闭症儿童心里与教育、行为矫正等课程。学生毕业后,既能够在特教机构从事特殊儿童教育又能够在普通幼儿园中开展融合教育。

二是建立特教中心和师资培训中心,做好职后培训。利用地方高校资源,根据所在地区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可以分批、分类、分级进行融合教育培训。绥化学院在2013年暑期开展了“黑龙江省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骨干教师培训班”。来自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特殊教育一线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开展了特殊儿童教育诊断评估的实用方法、感觉统合训练、行为矫正技术等课程内容。还邀请台湾师范大学林宝贵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张宁生教授、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张文京教授开展系列特教专题讲座。今后,特教师资培训中心有赖于借助行政力量发挥地方引领作用,将培训对象扩大到幼教系统。

3.建立资源与支持系统

一是建立家、园、校、社会等机构为一体的专业团队。幼儿园接收特殊儿童必须建立特殊儿童教育的支持系统,获得园外专业支持,实现普特结合、医教结合、家园(社区)结合,切实得到系统的、持续的支持与援助。[8] 首先,如果当地高校有特殊教育专业的话,可以聘请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到幼儿园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进行诊断、评估和干预。绥化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定期为机构教师义务授课。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开展义工活动,为特殊儿童进行个别化训练,效果显著。其次,普通幼儿园应采取普通教师与特殊教师联合授课的团队教学模式。特殊教育机构相关专业人员可以定期进入幼儿园,给予普通幼儿园融合教育切实的支持。幼儿园与特殊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科研实践活动,集体研讨本园学前特殊儿童具体问题。再次,幼儿园与医疗机构建立互动网络。[9]一是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将特殊儿童的基本信息共享;二是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医疗服务。

二是建立资源教室。资源教室是指在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10]幼儿园建立资源教室后,首先邀请专家为幼儿园内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进行诊断和评估;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和行为矫正方案。资源教室在幼儿园建立还需要专业团队及家长等相关人员的合作。

参考文献

[1]William L.Heward著,肖非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42-43.

[2]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EB/OL].,(2014-1-22)[ 2014-3-15].

[3]李伟亚.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现状[J].学前教育研究,2011,(12):34-40.

[4]王婷婷,李宏伟.江苏省普通幼儿园学前特殊教育现状与分析[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12,(2):8-11.

[5]吴淑美.学前融合班教学理念篇[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1号.《残疾人教育条例》[EB/OL].(1994-8-23)[2014-3-

[15].

[8]张丹丹,孙钠.成都市幼儿园融合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2):114-118.

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3

关键词:中国;特殊教育;立法;现状;建议

教育的平等权是公民享受权利的基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现代代建设中,对弱势群体权利的关注,已逐渐成为社会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如何来维系和推动特殊群体的教育日益成为人们思忖的话题。从现实情况来看,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确保残疾人受教育权的享有和实现,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和支撑。客观上说,对特殊教育立法的构建与推介则决定着我国特殊教育的成败。特殊教育立法过程中仍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修正与适度调整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我国特殊教育立法的发展历程

1.1概念的界定

特殊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特殊教育是指正常儿童之外的所有儿童的教育,即超常(天才)、低常(智力落后)、有品德缺陷(问题儿童)、器官缺陷(盲、聋、肢残)、儿童精神病和病弱等各种儿童的教育。狭义的特殊教育也即传统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指的是残疾人的教育,即盲聋、弱智、致残等残疾儿童的教育。现在,特殊教育的对象逐步扩大到脑瘫、自闭症、严重情绪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等类型的儿童。近年来其他类型的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也包含进来:贫困家庭子女、女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寄养儿童、流浪儿童、服刑人员儿童、有罪错的儿童,以及边远落后地区儿童、少数民族儿童等。①本文所指的特殊教育是残疾人教育。

1.2我国特殊教育立法的发展历程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关于学校改革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聋哑、失明等各种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人施以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使特殊教育为社会所关注。然而,由于特殊时期,我国的特殊教育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法制建设也进入一个划时代的阶段。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盲、聋哑和弱智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和班级”。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对残疾人教育方面提出相关规定,从办学渠道、办学方式、师资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第一次在法律中明确提出残疾人有受教育的权利。1994年国务院颁发我国第一部有关残疾人的专项行政法规——《残疾人教育条例》,提出残疾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规定残疾人职业教育除由残疾人教育机构实施外,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纳残疾学生。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中提出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新法采取多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比如说,“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高于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2.我国特殊教育立法的现状思考

从我国教育发展历史来看,特殊教育的研究取得成果是可以肯定的。然而,与国外许多国家的特殊教育相比,我国对于特殊教育的立法尚存在诸多问题。

2.1特殊教育立法观念落后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特殊教育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立法应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对未来有所预见,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而我国现存的特殊教育立法在观念上明显滞后于特殊教育的发展和现实需要。诸如部分发达国家已把特殊教育对象除残疾人外,扩大到超常儿童、情绪儿童、学习障碍儿童等,而我国现行的特殊教育立法则将教育对象限定为盲、聋、智障等残疾人。

2.2特殊教育法律层次较低

刘春玲、江琴娣在其专著中对我国现有的特殊教育法律体系进行了梳理和内容解读,将我国涉及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概括为如下5个层次: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②从构成的层次可以看出,我国特殊教育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纵横交错的法律体系。但是,在我国特殊教育法律体系中,虽然有保障特殊教育对象的权利的法律条文和法规,但它尚未完备。现行的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只有一部属于教育行政法规的《残疾人教育条例》,而应该比《条例》先出台的和各大教育部门法相并列的独立的《特殊教育法》却迟迟不见其身影,可见我国特殊教育立法层次比较低。

2.3特殊教育法律缺乏操作性

我国现行特殊教育法律法规原则性表述过多,缺乏操作性。如国务院于1994年制定并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关于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仅三条:第十条规定了残疾儿童机构;第十一条规定了残疾幼儿的教育应当与保育、康复结合实施;第十二条规定卫生保健机构、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应注意早期发展、早期康复和早期教育。此外在其他法律法规中再没有关于残疾幼儿学前教育的规定。这样的规定显然只是停留在宏观层面,难于操作,使特殊教育对象的受教育权难以得到实质性保障。

2.4特殊教育法律救济制度不健全

众所周知,虽然我国已步入依法治国国家的行列,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法律还是有不健全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偏远山区的孩子的受教育权都受到了影响。当然,更不用说是残弱儿童了。他们的受教育权同样受到影响,这其中有很大原因是由于法律对残疾人的救济制度不健全造成的,没有独立的特殊教育法律救济制度。

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4

相关热搜:特殊教育制度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教学

把特殊教育作为八大教育发展任务之一,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为我国特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提供了良好发展的机遇。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质量是《纲要》的创新和亮点之处。近年来,国家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的教育政策,残疾人受教育状况越来越成为衡量教育公平实现程度的重要方面和内容,不仅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数量显着增加,残疾学生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也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国际社会对处境不利儿童(包括残疾儿童)的教育日益关注和重视,如下理念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价值:教育不是少数人的特权,是所有人的基本人权;让所有的人包括残疾儿童都能够平等地接受适合其独特需要的高质量的教育;隔离就是不平等(全纳教育)残疾儿童教育“零拒绝”即“不能拒绝”(所有残疾儿童都应该接受免费的、适宜的义务教育)[1。以上理念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尽管中国特殊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无论是与国外特殊教育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我国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相比,特殊教育的发展都还明显滞后。当前,我国特殊教育面临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偏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尤为薄弱;投入不足,保障能力有待加强;理念、内容和方法不适应时代要求等问题和挑战。面对日益发展的中国经济、日益提升的中国国际地位、国际特殊教育新理念带来的新要求、新挑战和国内残疾儿童日益多样化的特殊教育需求,中国特殊教育要想真正的得到健康发展必须完成六大变革或转变。

 

1.由特殊教育政策、条例向特殊教育法规、法律方面转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特殊教育法制建设工作迅速发展,与特殊教育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等相继颁布。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家和政府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残疾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确立了国家和政府对残疾人教育的政府责任。为保障宪法规定的实施,国家又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年制订,2008年4月修订)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专项法律法规,再次宣布了“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毫无疑问,我国现行的特殊教育政策法规在推动特殊教育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我国经济发展和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相比,与特殊教育的发展要求相比,与残疾人的教育需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巨大改善与提高的空间。表现在:

 

(1)现有法律条款缺乏强制性的条款。现有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法律责任,对违法主体的制裁缺乏法律依据,对被侵权者缺乏相关的救济措施和手段[3]。由于法律条文规定不具体,造成相关部门互相推倭责任,执法部门难以操作。

 

(2)特殊教育立法尚不完善。现有的法规级别不高,权威性不强,缺乏核心的《特殊教育法》。一些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周边的国家与地区都已经制定了专门的特殊教育法。如比利时的《特殊教育法》,美国的《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案》、韩国的《特殊教育促进法》,我国的台湾地区也于1984年颁布了《特殊教育法》。

 

(3)现有法律条款可操作性不强。目前已有的特殊教育法律条款原则性表述多,宣誓性的语言过多,部分条款用词空泛,可操作性不强[2]。如2008年4月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第24条规定,“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捐资助学”。这样的条款很难起到大的作用。

 

如果不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中国特殊教育很难得到更大的发展。因此,首先需要不断完善和修订现有法律法规中不适宜的条款,去掉空泛的宣誓性的用词,增加强迫性条款,制订《残疾人保障法》的司法解释细则,以便减少相关部门互相推倭责任,增强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的能力。其次,逐步完成我国《特殊教育法》的立法工作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周边的国家与地区《特殊教育法》的经验,以便解决现有的专项特殊教育法规级别不高,权威性不强,缺乏核心大法的困境。只有如此,才能使中国特殊教育真正走到依法治教的轨道上。

 

2.由三类残疾儿童教育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转变

 

我国特殊教育主要包括两种教育形式,一种是特殊学校教育,另一种是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就特殊学校类别而言,目前主要有盲、聋、弱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主要招收盲、聋、弱智儿童中那些生活能够自理、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入学。就普通学校而言,目前也仅能招收部分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入学,其中以轻度为主。换句话说,尽管所有残疾儿童都有权利接受义务教育,但并不一定都有机会。因此,严格意义上讲,我们国家目前仅能为一部分残疾儿童提供教育服务。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过去的特殊教育主要是针对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的教育,我们国家也仅为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设立了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可以去特殊学校上学,一些轻度的残疾儿童可以去普通学校去学习,其他类别的残疾儿童,像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学习障碍儿童、肢体残疾儿童、多重残疾儿童等怎么办?该去什么样的学校儿童不是普通儿童没有能力接受普通学校的教育学校没有额外的经费和师资力量教育他们;即使校长禁不住家长的哀求,出于同情和怜悯接收了这样的孩子入学,由于得不到特殊教育资源的支持,也只能是把所有责任和负担转给班主任教师,可想而知,班主任教师和残疾孩子会面临怎样的困境,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尽管近几年有关特殊教育政策法规也指出,要为这些残疾儿童提供义务教育,但责任不明确,大多停留在文件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国际组织和特殊教育先进的国家,都早已将残疾儿童的概念扩展成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为所有有特殊需求的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特殊需要儿童不仅包括视觉、听觉、智力、肢体等类别的缺陷儿童,也包括超常儿童、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学习困难儿童等。美国法定的特殊需要儿童有14种残疾类别,邻国日本法定的残疾类别有9种,韩国也有8类,我国台湾地区也规定12种法定的身心障碍类别JLM。因此,我国的特殊教育需要将残疾儿童的概念扩展,制订政策要求特殊教育学校招收其他类别的残疾儿童,包括多重残疾儿童,解决一些特殊需要儿童(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学习困难儿童、多重残疾儿童等)无法接受义务教育的困境。如果在教育部建立特殊教育司,各省能设立专门特殊教育管理机构,则会更加有利于特殊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

 

3.由特殊学校教育形式逐渐向融合教育形式的转变

 

(1)我国传统的特殊教育形式是将被鉴定为盲、聋、弱智的三类残疾学生安置在专门为他们设立的特殊学校内。为了解决残疾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的问题,我国开始尝试在普通学校安置残疾儿童接受教育,也即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近十几年来,我国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人数不断增加,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在校生数占在校残疾学生总数的比例一直都稳定在60%以上,2001年还达到了?.86%[4]。可以说,从“九五”以来,残疾儿童在校学生中,近六成以上残疾儿童少年是在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我们国家并未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放在与特殊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给予关注,表现在:随班就读的政策法规不完善。在我国已有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或政策中都只强调了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学习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都强调了要全面推行随班就读工作,但对于接受残疾儿童入学的普通学校经费如何拨付、残疾儿童如何管理、随班就读教师如何培训等却少有涉及。即便是1994年教育部颁布有关随班就读的专项行政法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提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逐步增加对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经费投入”,但仅凭教育部颁布的一纸规定能对各级人民政府有多大约束力是可想而知的。

 

(2)随班就读的管理不到位。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管理与特殊学校的管理完全不一样,特殊学校一个省也就十几所,多的近百所,残疾儿童相对集中,比较容易管理,而随班就读的学校比较多,但每所学校也就几个或十几个残疾儿童,比较分散,管理起来会比较困难。目前在国家教育部的层面上仅在基础教育司设立了特殊教育处负责基础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管理职能,上下对应,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中也只是在基础教育处(科)中有一人兼管特殊教育,县以下教育行政部门基本就很少有专职特教干部了,在这种特殊教育管理体制下,根本就没有能力和精力管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尽管有些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教学研究部门设有1名专职或兼职特教教研员,但也杯水车薪,因此,很多地方的随班就读工作平时几乎很少有人问津。况且,按行政管理的范畴,特殊教育处只负责三类特殊学校(盲、聋、弱智)的教育行政管理,基教司的义务教育处则负责普通学校义务教育的行政管理。如果普通学校拒绝接受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学习障碍儿童、肢体残疾儿童等残疾儿童入学,特殊教育处也难以管理。

 

(4)随班就读教师职前和职后培训培养滞后。从对随班就读现状的研究和调查结果来看,随班就读师资质量令人忧虑。教育部特教处2007年组织专家组对随班就读师资状况的调研结果表明,只有37.80%的随班就读的师资经过特殊教育培训,而有62.20%随班就读教师没有经过培训[7。即使经过培训,能够由特殊教育机构集中培训、或学校送出接受培训占的比例也很小,大多是学校自己组织座谈、研讨等,培训质量可想而知。如此现状说明,随班就读教师职前和职后培训培养滞后已严重影响了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

 

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仍然是国家特殊教育发展的主体,是我国解决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必然之路,但如何真正做到占在校残疾学生总数比例60%以上的随班就读残疾儿童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迫切需要国家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法规。因此,建议:借鉴我国某些地区随班就读的经验,根据残疾类别,分别制订不同类型残疾儿童少年“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国家标准;实施在普通师范院校加开一年特殊教育课程以弥补和改善随班就读教师不懂特殊教育的困境;政府从财政上给予经费:国外特殊教育发展,实施残疾学生教育5随班就读学校最基本的发展需要。

 

4.由过份重视特殊教育硬件投入向满足残疾儿童需求的转变

 

我国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即方投入总和)从1998年的8.52亿元增〕30.14亿元,净增近24亿元;预算内特殊总量也由1998年的5.96亿元增加到:亿元,净增19多亿元[8]。不能说我们国不重视特殊教育的投入,问题是投入的^近十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士都在加紧翻新扩建、征地新建,大兴土7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打造成校舍、硬件设^至是全世界第一,似乎只需要把特殊学世界一流,那么特殊教育的质量也就变J至于校舍建设是否适合盲生或其他残S学校是否有足够的残疾儿童在校学习(愿意招生,居然每两年就招一届六、七个买的现代设备是否能够有效使用(有些少使用或从来不用,作为窗口设备供来1都被放置在次要的地位了。一方面,特现代奢华,并配备有特殊教育领域一流的设备,但另一方面似乎学校的办公经费非常短缺,甚至购买一些为残疾儿童课堂教学的简单教具都没有经费支持,更不用说派遣特教教师外出参加培训了。

 

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资金建立特殊学校学校对促进特殊教育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一定数量和条件良好的特殊教育学校,高质量的残疾儿童教育根本就无从说起,但问题是是否城市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都需要扩建或新建,需要建成什么规格的特殊教育学校?我们特殊学校的盲生,仍然使用着早被发达国家盲生淘汰的盲板、盲笔,扎写着每天的作业,为什么不能从建豪华大楼的经费中节省一部分,为盲生提供又省力、速度更快的盲文打字机或盲人计算机等学习用具,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呢?

 

如果不改变一谈到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就是要投入多少多少钱用于建大楼或购买设备,似乎特殊教育只有大楼和设备这些硬件,那么特殊教育的质量就永远不可能得到提高,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不可能得到满足。对于城市和发达地区,特殊学校建设已基本完成,应该逐渐完成向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转变。在特殊教育学校建立残疾儿童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让每个残疾儿童都学有所得。

 

5.由城市发达地区特殊教育=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的转变

 

中国的特殊教育是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大量的特殊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的格局,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在残疾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尽管特殊教育学校从1988年446所[9]增加到2008年的1640所[10],但他们殊教育学校分布来看,以2007年为例,各地分布非常不均,东、中、西部地区差异非常大。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四省都各有上百所特殊教育学校,而西部地区省份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偏少,尤其是青海、新疆、宁夏和西藏各省(自治区),特殊教育学校都不及10所。一方面是,发达城市的特殊学校的校舍越来越豪华,设备越来越先进,另一方面是,有些几十万人口的地区,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都没有。即使残疾儿童可以去普通学大多集中在城繊达地区(见一。从目前中国特校随班就读'但整个地区都没有几个懂特殊教育的特殊教师存在,很难想像,该地区的残疾儿童教育还能够健康良好的发展。国家制订的《“^^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008年一2010年)指出[11],2006年除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和西藏外,全国现有326个地级市(州、盟),尚有74个未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其中中西部65个,占未建特殊教育学校地级市总数的88%。全国现有县(市、旗)934个(不含市辖区)人口在30万以上的1246个,尚有493个未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其中中西部405个,占30万人口以上未建特殊教育学校县总数的82%。由此看出,中西部地区特殊学校建设仍然是未来中国特殊教育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完成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变,可以极大的促进中西部地区残疾儿童的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

 

6.由专门的特殊高校师资培养向普通大学开设特教专业培养方式的转变

 

据教育部2007年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特殊教育培训的统计数据显示112,在34990位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中,只有18976位教师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的培训,仅占54%,换句话说,目前在特殊学校工作的教师中的人有46%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能够培养特殊教育专业的大学/学院数量太少。我国有为数不多的师范大学设立了特殊教育学院系/部,能够为盲、聋、弱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培养教师,但很难满足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需求。解决的出路如果只停留在国家多建几所特殊教育高等学院的基础上,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问题,特别是目前国家将要扶持中西部在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或残疾儿童少年相对较多,尚无特殊教育学校的县,独立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将需要更多的特教教师。

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5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支持;特殊教育

近年来,特殊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发现传统的学校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出现了很多弊端与不足,家庭是社会的核心单位,同时家庭更是特殊需要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单位。同时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离不开家庭教育。由于其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大部分特殊儿童大量的时间都是待在家里与父母共同度过的,父母对其实施的补救措施和教育直接关系到他未来的康复情况及后续发展。相关的研究开始出现,特殊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家庭的和谐,影响特殊儿童的健康发展,了解目前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情况能够有效的反映目前社会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有效的投射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庭教育与及家庭支持

(1)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特殊教育的组成部分,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对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家庭教育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家庭教育早已存在,最有影响力的是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家庭教育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而特殊需要儿童由于其身心的缺陷与障碍,他们比正常儿童更需要家庭教育。特殊需要儿童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环境中对身心异常儿童进行的教育,包括两种形式:由特殊教育教师或其他专业人员进行个别教学和辅导,对象是因某些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到校学习的学龄特殊需要儿童和学龄前特殊需要儿童,同时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由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教育和训练,其重点在于通过儿童日常生活,养成良好习惯,配合学校做好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

(2)家庭支持是社会生态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微观支持系统。家庭支持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家庭资源、家庭的关系、家庭功能、生命周期等内容。家庭资源方面设计到家庭的特征、家庭背景、家庭规模、家庭的形式、家庭成员的个人特征。家庭资源在家庭支持系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包括物质资源与精神方面的支持,涉及到特殊需要儿童的生存的各个方面和学习方面。家庭关系是指存在家庭中的各种关系,例如夫妻关系、亲子系统、兄弟姐妹系统,不过还要包括家庭以外的亲戚、社团、同事、社区人员、专业人员的系统。近年来,亲子关系的协调已经成为普通家庭和谐的重要方面,对于特殊需要儿童来说,这是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发展是否良好的重要方面。

二、家庭教育及家庭支持的原因

(1)家长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家庭作为特殊儿童的生理发育和身心养护的主要场所,家长也是老师,也可以并且应该支持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长拥有自己的教养方式,同时有他们自己一套运用于校外学习情境的课程和教学风格,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家庭教育。因此,如果特殊需要儿童想要获得校内外充分的潜在的学习体验,就需要家长和教师之间紧密合作。

(2)家长对儿童的学习情况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在专业人员试图帮助儿童学习的时候,经常向家长传递这样的信息:教师比家长更关心儿童。

(3)家庭可能是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中唯一的一个成人团队,在持续教育的所有进程中:在儿童教育生活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会遇到很多、不同的专业人员。我们应该树立以一种持久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4)家庭比任何人都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某些方面,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每年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有限,校外时间可能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信息,促成他们兴趣的培养、动机的形成、习惯的养成、纪律与规则的训练。需求的产生以及健康状态的保持甚至忧虑及压力的出现等。

三、中国特殊教育中家庭教育的现状

要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就必须考虑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客观困难。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制约因素包括家长的自身素质、对子女的态度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几个方面。目前,我国在这几方面都不容乐观:

(1)家长的素质及文化修养有待提高。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父母,他们是特殊需要儿童的启蒙老师,是与儿童朝夕相处的人,了解儿童所有的习惯与爱好,为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可能。然而家长的素质及文化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家长自身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关系着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目前,我们特殊需要儿童的家长无法接触专业的特殊教育理论,没有科学的、合适的教育方法,文化素质低等这些因素成为特殊需要儿童家庭教育的不利因素。

(2)家长的教育态度不积极、教养方式有待改变。在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中,亲子关系成为重点。很多研究都表明,特殊儿童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环境的剥夺而致使儿童早期经验的缺乏,如缺乏母爱、缺乏社会性接触、缺乏有益于智力发展的感官刺激等

(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同时,其他服务机构对家庭教育的支持不够,而已有的支持也是散漫的、无组织的支持,缺乏指导或统一的指导。

四、开展家庭教育与家庭支持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特殊需要儿童家长的特殊教育理论的学习。家长通过学习理论,可以了解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就不会盲目的采取不当方法与措施教育儿童。同时家长多参加相关的培训与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可以制定合适的家庭教育计划,传授文化知识,帮助儿童更好的融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中。

(2)改变家长的不良态度。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态度是一个重要的素。加大传媒的宣传,教育部门要向家长讲授对特殊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从而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子女教育。

(3)帮助解决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经济能力低的情况,主要是指解这些家庭家长的就业问题,这样提高他们的家庭收入,提供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所需的费用。

(4)相关教育部分积极配合。整合资源,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学校、幼儿园、福利企事业单位、残疾人活动场所等现有机构、设施和人员的作用,将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支持纳入社区建设和基层卫生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左玉婷,卢珊,周芸芸,曹梦希.孤独症儿童家长亲职压力及焦虑抑郁状况――融合教育与特殊教育机构的比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

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6

一、特殊儿童教育首先是儿童教育

    特殊儿童也是儿童,特殊儿童教育必须建立在儿童教育的基础上,儿童才是特殊儿童的第一属性。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会喜爱每一个儿童都会喜欢的东西,如游戏、动画片、玩具等。他们在学习时同样喜欢教师生动的讲述、虚拟的带入、贴切的关心。教师以较慢、较生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儿童更好地融入课堂,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即将入学的儿童在课堂上“坐得住”的习惯。很多儿童喜欢模仿故事中人物的具体动作,如跳跃、鸭子步、深蹲等,有运动障碍的特殊儿童也对此充满好奇,因此教师更应该采用直观教学,有效激发特殊儿童的学习热情。

    二、平衡教师威严与儿童平等

    特殊教育教师“送教上门”需要放下“师者为上”的传统教育理念,需要“威严中的爱与自由”,即教师要处理好压力与放纵之间的平衡。在需要严厉的时候,教师要态度明确,但平时应该多鼓励,关注细节教育,让儿童感受到自由与温馨。例如,教师可以每天给儿童温馨的问候,给需要的儿童端杯水,帮助不能自理的儿童擦擦嘴。在这样的细节中体现的是教师的耐心和爱心,儿童自然能够感受到。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他们或多或少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表达方式,语言的或非语言的都是有可能的,教师往往很难快速理解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但不妨耐心地与儿童沟通,多听几遍。当教师不能理解儿童的某些做法时,如有些儿童在教师的劝解后还坚持哭闹,教师应该想想儿童这么做的真正原因,教师绝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儿童的问题。f31只要教师能够正确理解儿童的心意,他们就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相反,若教师误解了儿童某行为背后的动机,他们就会失望。这两种情况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教育效果,学生要么接纳教师,要么排斥教师。儿童之所以会接纳教师,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是因为教师满足并激发了儿童的内在欲求。例如,笔者“送教上门”的一位脑瘫儿童(化名乐乐),在喝水时会说:“老师,你喝—”虽然表达得不是很清晰,但当笔者回答他,眼神注视他时,他就会很开心,因为他知道教师在关注他。

    三、教学的具象化应用

    儿童往往对具象化的东西以及现实情境中可以展现的事物或场景拥有较好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特殊儿童出于生理的先天或后天不足极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他们对学习没有信心,缺少学习的动力。教师采用以鼓励和引导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特殊儿童建立信心,培养学习热情。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对乐乐的教育不能急于讲解较高难度的内容,如在对小学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教学时,对笔者直接的教授乐乐难以理解,教学效率低。笔者经过反思后改进了教学方法,开展了包括空间想象力、数数能力、数物能力、数字的意义等的针对性训练,逐步引导乐乐进行计算。从借助笔算的加减法过渡到心算,引导乐乐不借助笔进行计算。实践证明,在笔者的努力下,乐乐的空间想象力和数数能力大大地提高了。同时,这也说明多基础能力同步推进的教学可以更好地推进儿童数学能力的整体发展。

    儿童对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对于学习的新知识同样好奇,有求知的欲望。教师把握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促进其主动探究。例如,乐乐经常问:“老师,这是什么?”有时候,也会说出他对某事物的理解。这时,需要教师耐心地解答,哪怕再小的问题也要细心、耐心的解答,若儿童看到教师的不耐烦会大大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儿童每一次主动地提问,主动地学习,都是教师对其教育的良好时机,比教师的被动说教效果好得多。

    四、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及德育渗透

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7

近年来,我园提出了“为每个幼儿健康发展服务,为家长多元需求服务”的办园理念,坚持教育公平,向特殊儿童敞开园门,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进行早期教育做出了初步的探索。

一、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早期教育现状

目前为止,我园没有身体有明显残疾的儿童入园,在园幼儿中的特殊儿童均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对这些儿童的保教,采取了分散管理的方式,以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即哪个班级有特殊儿童,由当班教师自行调整其教学安排,提供特殊照顾。但这些特殊儿童在幼儿园中的现状不容乐观,他们很难融入到集体活动当中,教师也常常对他们的生活细致照顾,而对学习放任自流。

例一:幼儿为聋哑儿,在生活上受到细心照顾,但教师与该幼儿交流困难,学习上放任。

例二:幼儿学习时反应迟钝,家长与教师均认为是智力问题,后在幼儿体检时发现该幼儿有听力障碍。

例三:幼儿入园后焦虑反应严重,半年后,在幼儿园还是不吃饭不喝水,时常趴在桌子下、床下,在家中情绪正常。

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早期教育原因分析

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儿童社会性发展不够健全。特殊儿童由于其身心发展落后于正常的发展水平或者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父母很容易出于爱护的考虑而减少其接触同伴、接触社会的机会,使其无法生活在与普通儿童一样的刺激丰富的环境之中,对其心理活动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家长委曲求全的态度。家长往往认为能让孩子在普通班中与其他儿童一起学习、玩耍就已经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而,感激于幼儿园和教师的照顾,在教育上不提特殊要求。

3.家长不能正视现实。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对于身体没有残疾,而行为及学习上有障碍的儿童,家长往往不能正视。他们会一相情愿地用各种借口逃避现实,希望这些障碍是暂时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自行消失。如果教师多次向家长反应孩子的不良表现,常常会激化双方矛盾。

4.幼儿园没有健全的特殊儿童管理办法。园领导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还不够。随班就读儿童的个别教学计划往往由教师一人制订,这是不合适的,也是不科学的。

5.教师对特殊儿童认识不足。目前在职教师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对特殊儿童的了解和教育缺乏理性认识。教师与特殊儿童的沟通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如语言交流、教育训练等缺乏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帮助。

三、做好幼儿园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早期教育工作

特殊儿童家长希望孩子能和正常幼儿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随班就读突破了传统的封闭式特殊教育模式,强化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往,为他们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一)创设适宜特殊儿童发展的无障碍环境

1.营造平等和谐的精神环境。良好的精神氛围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我们注意在同伴间、教师间、幼儿园与家长间营造平等和谐的精神环境。营造无歧视的平等关爱环境。在老师的引导下,正常儿童逐步学会了接纳他们,愿意与他们交往,一起玩游戏,帮助他们穿衣服、系鞋带,使特殊幼儿体味亲情,感受温暖,形成了同情、关爱的班级氛围。

2.创设特殊儿童喜爱的班级环境。在创设班级环境时,为他们留有展示的空间,例如:墙面上有他们熟悉的家人和同伴的照片,角落里还有一些生活必需品,使他们在这里能够寻找心理上的安慰,体验同伴的关怀。同时,引导特殊儿童积极参与环境创设,尽管他们的动作并不协调,作品也不优美,但他们表达出了自己心里的一种感受,显示出他们也是班级不可缺少的成员。

3.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在游戏、进餐、喝水等生活环节,特殊儿童与普通幼儿在一起,学习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感受普通班级环境。采取生活活动随班就读,既为特殊需要幼儿提供正常的生活环境,又不影响普通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在与普通幼儿游戏交往过程中,自理能力、交往能力、模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逐渐适应了集体生活,为特殊儿童尽早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教师特殊教育培训,促进师资质量的提高

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通常在生活自理、社会适应和智力发展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落后于同龄正常幼儿,他们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教育智慧和师德修养。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和其他儿童也有较大的差异,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幼儿园应提供机会和条件,帮助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知识,参加特殊教育培训,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技能。同时,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教师想方设法照顾和教育好特殊儿童。

(三)做好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管理工作

设专人管理特殊教育,组织教师、园领导、保健医生及家长共同制定特殊儿童的个别教育计划。从而保证对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搭建交流平台,获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许多正常儿童的家长往往担心特殊儿童会在生活和学习中对自己的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我们利用亲子活动和半日开放活动,增进家长间的交流与沟通,抓住每个与家长们沟通的机会,引导他们设身处地为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家长着想,让他们意识到这些孩子的加入不会影响到他们孩子的成长。

(五)做好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家长的工作

由于特殊儿童的与众不同,特殊儿童家长往往担心孩子惹事被人嫌弃,担心孩子的不良行为加重,为了使他们放心,我们利用家访、电话沟通、网上交流、联系便条等形式主动与家长交流沟通,共同研究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引导。另外,重视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在家中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使家庭教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8

    1 全面推行随班就读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1.1 特殊教育法规在理念上滞后

    不可否认,我国现行的特殊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在推动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还是1990年国家颁布(2008年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都明确规定“国家、社会、家庭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也就是说残疾儿童享有与普通儿童一样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然而,存在着极大的改善和完善的空间。

    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尽管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但由此可以解读为,残疾儿童去普通学校普通班就读(被称为随班就读)并非是每个残疾儿童都能享有的教育权利,并不具有普惠性,而只是那些“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的一种教育权利。而且到目前为止,未出台“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国家标准,因此,大量没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只能进特教学校,甚至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也可以鉴定为“无能力”接受普通教育,被普通学校拒之门外。

    由于这种法理上把儿童划分为“普通”或“残疾”的标签来确定其教育归属和教育安置的做法,极大的阻碍了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使得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说得热闹,但只要涉及实质的内容,如随班就读学校经费如何拨付、教师编制如何解决、随班就读教师如何培养和培训、残疾儿童如何管理等就用词空泛或含糊不清了。如果不解决法理上的滞后,教育行政领导和普通教育工作者都仍然认为,残疾儿童就应该在特殊学校去接受教育,普通教育机构没有法定义务和责任教育残疾儿童,那么普通学校又怎能愿意接收残疾儿童入学,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又怎么能为残疾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教育又怎么可能实施?

    欣慰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制度,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利,国家立法机关已经把《残疾人教育条例》的修订列入了立法计划,希望能在法理上有突破,真正体现所有儿童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

    1.2 社会大众对残疾人和随班就读的接纳程度不高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的认识和接纳态度在不断提高,逐渐从歧视到同情、从排斥到开始接纳。然而,几千年来传统观念对残疾人的歧视很难一朝一夕就能完全转变。目前,我国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的态度大多还停留在同情、怜悯、照顾等程度,还缺乏对残疾人真正的理解和尊重。根据笔者的调查,我国某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曾经出现为建特殊教育学校征地而遭到整个地区村民的反对,其反对理由是担心残疾儿童频繁出入该地区,影响这个地区的整体形象,从而影响该地区的土地卖个好价钱,也担心给自己孩子的教育带来不好的影响。正是由于该地区村民的反对,当地政府八年迟迟完不成特殊学校的征地程序。这说明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的看法仍然相对负面,离全面接纳残疾人的社会基础相差很远。

    近二十年有关随班就读的调查研究报告分析表明,社会上大多数人对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是支持和赞成的,但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残疾儿童应该安置在专门为他们而建立的特殊学校或机构内接受教育。2009年北京地区的一份调查表明[3]:近100%的普通学校领导听说过随班就读,但超过60%的普通学校领导不愿意或视情况而定接受残疾儿童在自己学校随班就读;近86%的普通学校教师班内不愿接纳残疾儿童就学;近30%的残疾儿童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残疾儿童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主要担心受歧视和教育质量无法保障;对北京、上海部分社区居民、大学教师、科研人员等访谈也表明,许多人认为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学习行不通。

    由此说明社会大众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认识还没有形成一个共识,这种氛围和环境给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带来巨大压力。

    1.3 随班就读的工作机制、体制不健全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尽管我国特殊教育性质发生了改变,从社会救济、慈善的社会福利变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也日益完善,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数量逐年增加,学前教育、残疾人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多种形式的中等职业教育、残疾人的康复训练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传统上我们国家主要强调的是对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三类残疾儿童的特殊学校教育,因此,特殊教育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占据着残疾儿童教育的骨干和支配地位。要谈到发展特殊教育,教育行政官员首先想到的是要建几所特 殊儿童幼儿园、几所特殊教育学校、几所特殊教育高等院校等单独为残疾儿童少年设立的独立的学校/学院,似乎残疾儿童的教育就是残疾儿童的特殊学校教育,只需要建几所特殊教育学校就可以了。在这种理念和思维定势下,残疾儿童的教育方针、课程体系、培养目标、管理模式、师资培养等都深深烙下了隔离制特殊学校教育的印痕。也因此导致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存在着行政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保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首先,行政工作管理体制不完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管理与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完全不一样,特殊教育学校一个省也就十几所,多的上百所,残疾儿童相对集中,比较容易管理,而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涉及的普通学校众多,行政管理工作会比较烦琐、复杂。目前,多数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只是在基础教育处(科)中有一人兼管特殊教育,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这个随班就读的行政管理单位就基本上没有专职特教干部,在这种特殊教育机构设置下,很难有人能有精力有效管理、推动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发展。况且,按行政管理的范畴,特殊教育干部职责主要定位为负责三类特殊学校(盲、聋及培智学校)的教育行政管理,如涉及普通学校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特殊教育干部则很难协调和管理。

    其次,教育教学支持保障机制不健全。随班就读是指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普通班与普通儿童一起学习,但这绝不意味着仅是将残疾儿童安置在普通班内要求其被动的适应普通学校的学习,而不需要提供任何其他辅助的支持。残疾儿童之所以被鉴定为残疾儿童,肯定有其特殊教育需求,如残疾儿童所需与普通儿童同步的特殊教材(盲文版教材、大字版教材)如何解决、辅助的教学设备(盲笔、盲文打字机等)等如何筹措、学校环境如何调整或改变以适应肢体残疾儿童、盲童的需要等等。如果普通学校或普通教育行政机构不能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提供任何支持保障,残疾儿童“随班混读”或“随班就座”就不可避免了。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机制不健全,很难保障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质量。

    1.4 随班就读所需必要的经费拨款体制未建立

    通过对我国1998年至2008年十年间特殊教育经费的研究分析发现(按照教育年鉴公布的官方数据),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经费总数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人均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增加。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经费总数由1998年8.52的亿元(其中预算内5.9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1.10亿元(其中预算内26.12亿元),净增22.58亿元(其中预算内增加20.17亿元)①,增长速度非常迅猛。然而,占残疾学生在校生人数六成以上的随班就读的教育经费却增加缓慢,除个别教育厅设有常规性随班就读经费外,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常规性的随班就读经费拨款制度。

    对一片、二片、三片部分地区随班就读学校随班就读经费情况的调研结果表明[4],随班就读普通学校的经费非常短缺,有高达16.05%随班就读学校上级部门从来都没有专项拨款,有38.46%被调查的随班就读学校上级部门有专项经费但非常少,而且不是常规性计划内的拨款。即使是国家对残疾儿童实施的“两免一补”等资助政策,也有很多地区根本没有把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包括在内。

    1.5 随班就读教师特殊教育知识培养和培训机制不畅

    随班就读师资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两种形式。无论是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都存在机制不畅问题。

    随班就读教师的职前培养非常重要,主要是对未来教师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然而到目前为止,经过职前培养的随班就读教师非常少。目前我国除十几所(包括部属高等师范大学和地方师范大学)大学开设有特殊教育专业以外,在普通师范院校中就很少涉及有关特殊教育的内容。据对137所师范学校的调查发现,仅有19所师范学院已开设特殊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程,占调查对象总数的13.9%,而且这19所师范院校中有的也只是偶尔开设或曾经开设,坚持每学年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很少[5]。即使每学年都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院校,也受重视程度、师资、学时等条件的制约,规模均很小。虽然我国现行的特殊教育政策法规中,如《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等,都明确规定普通师范学院要开设特殊教育课程,但是在被调查的137所师范院校,对这项政策的知晓度仅为31.4%。由于这个原因,我国随班就读教师缺乏职前特殊教育培养。[6]

    多数随班就读师资都没有经过职后培训。据教育部特教处2007年组织部级专家对随班就读师资状况的调研结果表明,只有37.80%的随班就读的师资经过特殊教育培训,而有62.20%随班就读教师没有经过培训。即使经过培训,能够由特殊教育机构集中培训或学校送出接受培训占的比例也很小,大多是学校自己组织座谈、研讨等,占54.7%[7]。由此可见,随班就读教师无论是培训质量、还是培训教师人数、和培训时间等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1.6 特殊教育学校资源未得到有效使用

    特殊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学校有着较丰富的特殊教育人力和物力资源,但从目前的调查结果看来,绝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在本地区的随班就读工作中尚未发挥主要作用。

    近十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地的特殊学校都在加紧翻新扩建、征地新建,有些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无论是校舍、硬件设备都非常现代化,即使与发达国家的特殊学校相比也毫不逊色。据我国《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8》统计,我国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投入总和)2007年达到30.14亿元,预算内特殊教育经费拨款总量也达25.3亿元,不能说国家对特殊教育学校没有增加投入。当然,现有的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与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还相差很远,特别是反映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地市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县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都没有的地区还很多。但已有的设备精良的特殊教育学校到底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是定位为教育百十位残疾儿童的“贵族学校”,还是应该让其发挥更大效用,为促进本地区特殊教育发展发挥骨干作用?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2 推行随班就读工作的政策建议

    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保障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随 班就读工作只有确实做到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普通学校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支撑,在构建完善的随班就读工作机制和科学的支持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才能得到提高,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2.1 完善随班就读工作行政管理和教学支持保障的两线工作机制

    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则是随班就读工作的具体行政管理和实施者。随班就读的具体教育教学指导则应当有政府/教育行政机构委托当地特殊教育机构或建立独立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专业人员承担,形成行政管理和教学支持保障两条线的工作机制,以便保障随班就读工作常规化、规范化的实施。为保障两线工作机制的有效建立,各个省教育行政机构需要遵照国家特殊教育政策规定设立专职的特教干部外,还需要设立支持保障的机制。

    一是省(市)建立随班就读资源中心(指导中心)。在省教科所或特殊教育学校设立省(市)随班就读资源中心,在省(市)教育厅的指导下,整合本省(市)特殊教育资源,承担本行政区域内随班就读工作的专项督导、年度检查、师资培训、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材(盲版、大字版)准备等工作,为随班就读工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保障。

    二是县级教育行政机构设立全职的特教专干。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也就是说,县级人民政府是所有儿童包括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实施的主要管理机构,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主要实施机构也应为县教育行政部门,因此应该加强县级教育行政机构特殊教育专职干部的配备。要想我国随班就读工作得到健康发展,在县级层面上必须建立完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行政管理和支持保障两线机制。县级以上的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政策、规划、师资培养、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协助,促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健康发展。

    三是设立县级随班就读管理中心。以县特殊教育学校为中心或区、县教研室为龙头,承担全县的随班就读教师培训、随班就读工作进行研究、指导、培训、咨询辅导、残疾儿童确认、登记、备案、转介等工作。县级随班就读管理中心的另一重要职责应该是,将不适应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义务教育之后需要职业技能教育训练的残疾学生,转介到特殊教育学校继续学习,协调建立随班就读普通学校与特殊学校残疾学生根据需要相互转介的机制。残疾儿童的筛查鉴定是否应该由该中心负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的规定,我国实行市、县两级残联管理发放残疾人证制度。也就是说,残疾儿童的筛查鉴定不是教育系统的职责,教育系统应该依法负责对残疾儿童实施其所需要的教育。

    四是在中心校或残疾儿童较多的学校设立资源教室。以随班就读儿童较多的学校为单位,建立资源教室,对本校随班就读起支持作用,对周边其他随班就读学校发挥一定的辐射作用。同时,设立巡回指导教师编制,建立巡回指导教师制度,为接受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提供支持保障。

    2.2 建立我国随班就读常规经费和专项经费互补的两线保障体系

    我国目前特殊教育的格局是“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格局,说明大部分的残疾儿童少年实际上在普通学校中就读;教育部也明确了“随班就读”仍将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根据这两点,我们认为:特殊教育经费应当更多地投向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经常被人称之为“随班混读”,其实质反映的就是目前我国随班就读教育质量低下,原因之一是国家对随班就读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加大经费投入,最根本的是政府要从财政上给予支持,以保障随班就读学校最基本的发展需要。

    根据发达国家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趋势特点分析,我们发现,除了特殊教育经费使用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政府对特殊教育经费的拨款额度日益增大以外,还有一些新的特点。一是特殊教育的经费由中央、地方共同按比例分担。中央的拨款专款专用,不得与其他教育费混用。不同程度的残疾儿童经费标准是不一样的,是依据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需要”来设立的,经费随人头走。二是特殊教育经费的资助主体,逐渐从“特殊教育学校”转到“残疾儿童少年”本身[8],这意味着在全球全纳教育改革的大潮下,特殊教育经费的资助会日益转到“普通学校”中,即绝大部分的特殊教育经费是为普通学校的残疾学生提供资助,包括用来支付为残疾儿童少年进行评估、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为残疾儿童提供特殊教育所必需的任何相关服务和辅助技术,特殊的交通工具、咨询、物理治疗等。三是更加重视对特殊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借鉴发达国家特殊经费的使用趋势和我们国家随班就读的经验的一些成功做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设立国家随班就读的专项经费。中央政府在预算层面上解决随班就读的经费投入问题,在经常性特殊教育经费中设立随班就读的专项经费,可以以转移支付和专项拨款的形式为有需要的地方提供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必要资金支持。

    二是省、地级相应设立随班就读的配套资金。省、地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立配套资金支持随班就读工作,并使特殊教育经费投入要向随班就读教育倾斜,在逐年增加对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的基础上,调整特殊教育经费配置结构,逐年增加特殊教育专项资金中对随班就读学校的投入比例,用于解决建立随班就读保障体系的建设、随班就读教具和学具等的配备、随班就读教师培训、随班就读教师的特教补助、残疾学生“两免一补”等。

    三是建立县级随班就读常规经费拨款制度。县级人民政府依据本地区经济条件,制定本地区随班就读生均经费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生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当地义务教育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随班就读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并逐步增加随班就读工作经费在当地义务教育财政预算的比例份额。

    四是随班就读学校可以直接通过县级教育行政机构申请随班就读专项基金。学校根据自身开展随班就读的需要,制定预算,与地方教育当局、当地随班就读资源中心等讨论学校的需要,向地方教育当局提出资助申 请,获取专项资金的支持。

    2.3 完善我国随班就读师资岗前培养和岗后培训的两轨培养途径

    无论是《残疾人保障法》还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都非常明确指出,在普通师范院校和有条件的综合性院校等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或者讲授有关特殊教育内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把随班就读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的培训。目的是不仅使在岗的随班就读教师的特殊教育素养得到提高,也能使新入职的普通教师能够了解一些特殊教育的基础知识,保障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

    为了认真贯彻《残疾人保障法》的精神,使得我国随班就读师资岗前培养和岗后培训形成机制,建议:

    一是实施随班就读教师认证资格制度。对于满足任职资格条件的教师给予认证证书。

    随班就读班主任教师应当是具有一年以上教龄的合格普通教师,要热爱残疾学生、有奉献精神和管理能力,掌握随班就读的基本教学原则和方法,并具备基本的特殊教育基础知识和技能。随班就读任课教师应当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掌握随班就读的基本教学原则和方法,并具备基本的特殊教育基础知识和技能。资源教师应当具有特殊教育专业或相关专业背景或接受过特殊教育及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有相当丰富的教育残疾学生的教学经验或康复训练实践经验。巡回指导教师应当具有特殊教育专业或相关专业背景或接受过特殊教育及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有至少一年以上教育残疾学生和相当丰富普通学生的教学经验。

    二是完善师范院校和有条件的综合院校加开一年特殊教育课程的政策。为解决随班就读教师的特教知识缺乏问题,应该执行国家有关特殊教育的政策和法规,逐步实施在师范院校试点加开一年特殊教育课程。有计划地在师范院校或有意愿的综合大学试点加开一年特殊教育基本知识的专业选修课程,以改善随班就读教师不懂特殊教育的困境。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为加开特殊教育课程的院校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和资助。

    三是在特殊教育师范院校设立随班就读在职教师培训/继续教育项目。针对随班就读教师缺乏特殊教育培训的现状,应该鼓励特殊教育师范院校设立随班就读在职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的继续培训项目,对于取得特殊教育资格又在普通学校从事随班就读教学的课堂教师给予动态的特殊教师津贴补助,以便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进而提高残疾儿童的教育质量。

    2.4 建立随班就读教师规范考核和奖励机制的双项体制

    不言而喻,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和其他同学会有不同的教育需求,这对随班就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压力。只有将教师付出的精力、承担的责任和享受的待遇相匹配,才能使随班就读教师的岗位具有吸引力,使普通教师愿意承担随班就读工作。因此,在严格随班就读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残疾学生日常管理的考核制度、强化随班就读教师规范考核的同时,也要使随班就读教师的工作量纳入普通学校教师岗位绩效考核指标。并制定随班就读教师奖励和补贴和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的办法,逐步使随班就读教师与当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享有同等待遇。

    2.5 建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普通课程和特殊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框架

    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由于自身存在某方面的不足,使他们既有和普通学生身心发展类似的一面,也有自己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特点,这就造成了_随班就读学生需要学习普通儿童的普通课程,但也有时也需要学习一些特殊课程。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其核心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这个改革中倡导的教育理念,构建的课程框架,设计的课程内容,提倡的教育方法等等,都给全体儿童包括残疾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机遇,为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融合创造了条件。因此,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原则上执行普通学校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便保障残疾学生与普通班级的融合、和谐。同时,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也要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设置适合其需要的特殊课程(定向行走、手语等),配备适合需要的教科书(如盲文版、大字版等教科书),以便尽可能保障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的教育教学质量。

    2.6 建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与特殊教育学校安置相互转衔的体系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县(区)级人民政府所有儿童义务教育的主要管理机构,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主要管理者也应为县教育行政部门。因此,随班就读工作的重心应该在县级层面上。要想随班就读工作得到健康发展,在县级层面上必须建立完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行政管理和支持保障两线体系。当然,县级以上的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政策、规划、师资培养、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援助。

    为了加强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特殊教育的执行能力,建议在县(区)级设立受政府委托的残疾儿童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以便根据本地区的教育条件,对残疾儿童的就学提出入学建议和指导意见。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由心理、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康复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负责对残疾儿童的学习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和评价,确定该残疾适龄儿童少年是否“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由普通学校来确定残疾儿童是否“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保证国家有关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对于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的残疾儿童,该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可以转介到本地区的公立特殊教育机构去,而如果本地区没有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则应该通过购买民办特殊教育服务的方式提供其依法应该享受的义务教育服务。通过这种形式,就可以使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与特殊学校教育安置的实行有效相互流动,达到根据残疾儿童需求为其提供相适应的教育服务。

    此外,随着中国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机制和体制的建立,残疾儿童普通学校残疾儿童的人数将会与教育经费的划拨有很大关系,残疾儿童的法律认定将会非常重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由残联系统负责残疾证的发放,也就是说残疾人联合会系统负责残疾儿童的法律认定,教育机构没有资格进行残疾儿童法律鉴定,但应该在县(区)级教育系统中有个机构负责接收或确认或备案残疾儿童的教育服务申请,以便心中有数地制订本地区的残疾儿童教育规划。

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9

特殊教育安置体系资源体系科研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文明程度的窗口,这意味着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合力。自1988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一直在教育部和残疾人联合会管理下并行发展。近年来,教育部门与残联部门、特殊教育高等院校与初等学校以及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统合发展的合力初现端倪。以下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方向进行探索,并提出特殊教育安置体系、资源体系、科研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完善教育安置体系,补偿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缺陷

由于各级各类残疾的影响,特殊需要儿童在身心上无法按照正常的规律进行发展,更无法自然地获得各种认知经验,因此越早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干预,就越有利于特殊需要儿童经验的获得和认知的发展,早期干预和早期教育对特殊需要儿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缺陷的补偿,不仅需要具体的补偿训练,更需要从宏观的角度作出合理的教育安置。目前,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尚停留在为学龄期特殊需要儿童提供集中教育的单一培养模式,这将使特殊需要儿童在学龄前期错失补偿认知缺陷的机会,也使成年特殊需要人士在学业结束后,继续为社会认知的不足所困扰,造成生活和工作的诸多困难。因此,完善我国教育安置体系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早期干预学龄前特殊需要儿童,建立早期教育体系

在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学校教育,尚未延伸至对学龄前特殊需要儿童的干预与教育。这不仅受制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程度,也受制于我国教育体系的发展现状。

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的责任,而学龄前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尚未开展的工作。这需要民政和卫生部门联合对各社区新生儿进行筛查,确诊残疾后,由特殊需要儿童家长向残联部门提出教育需求,再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调,转介到特殊教育学校或专业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最终由民政部门、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和残联部门组成评估小组,对早期干预与教育的绩效进行评估,从而形成早期教育体系。

2.巡回辅导学龄期特殊需要儿童,建立融合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学龄期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安置主要集中在特殊教育学校,这不仅制约了特殊需要儿童与主流社会的融合,也限制了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教育的交流合作。因此,我国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安置体系应作出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学龄期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需求。市级残联部门、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和民政等部门需要联合成立“融合教育指导小组”和“融合教育督查小组”,从行政上建立对学龄期特殊需要儿童进行入学评估、安置、教育、督导和绩效评估的的融合教育体系,即通过义务教育安置评估,将学龄期特殊需要儿童按照受教育能力的程度分别安置于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专业康复机构进行适合其本身发展的教育或康复训练。

同时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专业康复机构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特殊需要儿童可以到专业康复机构进行身体机能的康复。另外,经过学习或训练后,受教育能力有所变化的特殊需要儿童可以重新得到安置,从而实现在最少受限制环境中学习或训练。

融合教育体系中,特殊教育学校担负重要的作用。其一,为就读于普通学校和专业康复机构的特殊需要儿童提供手语、语训、盲文、定向行走、视功能训练和感觉统合训练等专业课教学。其二,对就读于普通学校和专业康复机构的特殊需要儿童进行巡回辅导,指导特殊需要儿童学习和交往,同时指导普通学校的老师和专业康复机构的工作人员如何教育特殊需要儿童。

3.终身支持成年特殊需要人士,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成年特殊需要人士因其视觉、听觉或智力等方面的障碍,在社会认知上处于弱势地位,生活和工作中常常遇到各种困难。建立成年特殊需要人士终身教育体系,是帮助他们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保障。

终身教育体系可以支持成年特殊需要人士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向残联部门提出申请,残联部门则依据其需求的性质转介到相应的机构,同时与财政、人事、教育和民政等部门联合成立终身教育督查组,对教育部门继续教育机构、企业联盟培训机构、残疾人成功者联盟培训机构、职业技能培训联盟和专业康复训练机构等支持单位进行督导与评估,以保证该体系的有效运行。与此同时,残联部门还依托各支持单位积极为成年特殊需要人士提供各种类型和内容的继续教育,成年特殊需要人士有义务接受终身教育。

为了保证成年特殊需要人士提出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以及残联部门提供的继续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成年特殊需要人士终身教育体系中支持单位的选择和建设十分重要。除了教育部门提供文化上的提升,专业康复训练机构提供机能上的康复外,还需要企业联盟和职业技能培训联盟对成年特殊需要人士进行企业文化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此外,还需要成年特殊需要人士群体中的成功者为其提供培训,以保证终身教育体系更具认同性和榜样性。

二、开发教育资源,建立教育资源体系

教育资源是实施融合教育的基本保障,是补偿其认知缺陷的有效手段,同时建立教育资源软件体系和硬件体系,才能有效地构建开发教育资源的运作机制。因此,开发与建设区域性和全国性教育资源体系将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1.依托行政力量,建立教育资源软件体系

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资源的开发,首先要解决如何开发的问题。单凭特殊教育学校的人力物力,只能开发教学性质的资源。要想开发适合融合教育的资源体系,就必须首先依托行政力量,建立教育资源软件体系。

教育资源要达到补偿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缺陷的目的,就必须包括多角度全方位的资源系统,这就需要市政部门协调教育部门、民政部门、残联部门、文化部门和旅游等部门的力量,联合成立资源开发组,整合开发教学、生活、辅具、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资源,创造特殊需要儿童平等认知社会的资源环境。

2.借助软件体系,建立教育资源硬件体系

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资源的开发,还要解决开发什么的问题。教育资源硬件体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基本的教育安置,而且包括安置后教学实施、教学设备、教育仪器和教学用具等教育资源的开发,还包括助视辅具、助学辅具、生活辅具和工作辅具等辅具资源的开发以及体育场馆、学习场馆、康复场馆和运动场馆等社会资源的开发。

良好的软件体系,是建立教育资源硬件体系的基础。教育资源硬件体系的建立,需要以市政部门协调残联、民政、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部门联合成立的资源开发组为平台,整合开发各类资源,以满足特殊需要儿童认知补偿的各种需求。

三、研究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特征,建立视障科研体系

各级各类障碍给特殊需要儿童造成的最大影响是认知的缺陷,但也形成他们特殊的认知方式,例如盲生以听觉、运动觉和触摸觉等感觉通道进行认知。为了更好地提高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的能力,特殊教育学校科研首先应该从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特征进行研究,然后根据研究结果开展学科教学,从而建立有效的视障科研体系。因此,建立多模式的校际联合科研体系也将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1.联合高等师范院校,开展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研究

通过对近五年教育类期刊特殊教育论文的检索,分析其涉及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情况发现,特殊教育所做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基础理论和学科教学方法上,有关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研究为数不多,且多为高等师范院校所做,特殊教育学校尚不具备独立从事专业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应该与高等师范院校联合研究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特征,全面探索特殊需要儿童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特点,为提升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教学奠定基础。

2.建立特校联盟,开展学科教学研究

通过对近五年教育类期刊特殊教育论文的检索发现,特殊教育所做研究缺乏基于特殊需要儿童认知原理的教学实验研究。为了从认知源头上弥补特殊需要儿童的认知缺陷,提高学科教学水平,特殊教育学校应该把与高等师傅院校联合研究的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特征作为理论基础,联合其他特校合作研究学科教学,从而形成符合特殊需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各学科教学方法,提升特殊教育整体水平。

四、发展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功能,构建社会服务体系

特殊教育隶属于基础教育,但其社会功能远不止接纳特殊需要儿童,提供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及特殊教育咨询与指导。特殊教育学校同样应当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成为服务社会的教育资源,成为融合教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独特的生命教育功能,将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值得思考和尝试的方向。

1.建立生命教育基地,发挥特校社会服务功能

特殊教育学校因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应发挥其生命教育的功能,完善“生、老、病、残、死”的生命教育过程,成为社会“以残育人,育人不残”的生命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的功能。

在特殊教育学校内成立生命教育基地,可以让普通学校的青少年学生和社会人员通过体验特殊需要儿童生活,参加竞技比赛,欣赏文艺演出以及参与艺术创作等活动感悟特殊需要儿童的生命价值,并对自己的生命意义进行深思,从而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发挥特殊教育学校社会服务的功能。

2.建立专业义工组织,提升盲校社会服务水平

通过生命教育活动,可以甄选优秀的普通学校青少年学生和社会人员,将其组建成专业义工组织,并协助后期参加生命教育人员参与教育活动,将有利于发挥生命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也有利于提高后期参加生命教育人员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和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度,进而整体提升特殊教育学校社会服务水平。

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10

关键词:特殊儿童;语言教育;教师专业化

一、特殊儿童语言障碍的分类

2006年4月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到2005年12月为止,我国0-14岁的残疾儿童为387万人,占残疾人数的4.66%。而国外特殊所占的比例也不低,前苏联特殊儿童的比率占5-8%;美国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占8-12%;英国"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检出率为20%。可见,特殊儿童在全球都是一个所占比例不小的人群。虽然,特殊儿童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临床症状,但研究表明:听力残疾、智力发育迟缓、脑性瘫痪、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等类型的特殊儿童都存在较普遍的语言障碍问题。

黄昭鸣等(2006)认为言语障碍主要有四类: 构音障碍、口吃、发声障碍和听力障碍, 其临床表现为语言障碍主要有两类: 失语症和语言发育迟缓。

(一) 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包括运动性构音障碍、 器质性构音障碍和功能性构音障碍三类。运动性构音障碍是神经肌肉病变引起的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 出现发音和构音不清等症状。器质性构音障碍 是由于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导致的构音障碍。其代表为腭裂, 可以通过手术来修补缺损,但部分患儿还会遗留有构音障碍, 通过言语训练可以治愈或改善。功能性构音障碍多见于学 龄前儿童, 指在不存在任何运动障碍、 听力障碍和形态异常等情况下, 部分发音不清晰。通过训练这种障碍可以完全恢复。

(二) 发声障碍

发声是指由喉头发出声波, 通过喉头以上的共鸣腔产生的声音, 即嗓音 。多数情况下, 声音障碍是由于呼吸及喉头调节存在器质性、 功能性或神经性异常引起的。常见于声带和喉头的炎症、 新生物及神经的功能失调, 发声异常作为喉头疾病的表现之一, 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 听力障碍

从言语康复的观点出发, 获得言语之前与获得言语之后的听觉障碍的鉴别很重要。儿童一般在 7岁左右言语即发育完成, 这时可以称之获得言语, 获得言语之后的听觉障碍的处理只是听力补偿问题; 获得言语之前特别是婴儿时期的中度以上听力障碍所导致的言语障碍, 如不经过听觉言语康复治疗, 获得言语会很困难。

(四) 口吃

口吃是言语的流畅。口吃表现为重复说初始的单词或语音、 停顿、 拖音等。部分儿童可随着成长而自愈,通过训练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改善。

(五) 失语症

失语症是言语获得后的障碍, 是由于大脑损伤所引起的言语功能受损或丧失, 常常表现为听、说、读、写、计算等方面的障碍。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生。

(六)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最常见的病因有大脑功能发育不全、 自闭症、 脑瘫等。这类儿童通过言语训练虽然不能达到正常儿童的言语发育水平, 但是可以尽量发挥和促进被限制的言语能力, 不仅言语障碍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还能促进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特殊教育语言教师的专业化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机构中(包含聋校、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进行语言教育的教师的专业背景主要以下四类: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特殊教育学院听力语言康复专业、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等。他们的任职情况也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专职教师主要为语文老师、英语老师、以及语训教师。兼职教师主要是由于岗位需要临时充任的语言教师,通常都是语训教师(高珂娟 2008)。由上述情况可见,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中教师专业背景比较复杂,岗位稳定性比较差。然而,语言是人获取知识以及交流沟通的工具,语言障碍会影响个体的生活、学习、交际等。因此,语言教师在特殊儿童的语言学习中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作为特殊儿童语言教育的实施者,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决定了语言教育的效果。

(一)了解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特殊儿童的语言教育要关注他们的兴趣、 需要、 认知与情感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形成等, 充分了解并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必须注意他们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要求, 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客观进程来开展语言教育。特殊儿童的语言教育也注意他们的特殊性问题, 比如特殊儿童的生理缺陷、心理缺陷, 对于语言、 言语障碍的问题, 要运用特殊的方法, 采用特殊手段, 创设特殊的环境对特殊儿童进行语言教育。

(二)加强学科专业知识

作为语言教师,首先要掌握本族语即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决不能因为特殊儿童语言能力的缺损和迟缓而忽视语言本体的知识。只要准确掌握了汉语言的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特殊儿童提供正确完整的信息。同时,也使得教师具备了筛选教材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特殊儿童的语言特点,选择不同的语言教材进行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三)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不论是语文教育或者语训,都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因此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以使教师积极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特殊儿童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其学习语言和语训中的心理机制。

(四)创设语言教育的良好环境氛围

儿童语言的获得不仅需要先天的语言能力, 而且也需要一定的生理成熟和认知的发展, 更需要在交往环境中发挥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 儿童是在语言交往的大环境中发展语言 意识、 获得语言形式、 习得语言规范, 最终获得交际技能的。由此看来, 语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语言发展。研究发现, 部分有儿童的语言障碍来自于不良的语言环境, 如在儿童语言形成阶段受到复杂语言系统的干扰、 成年人不良的语言习惯、成年人对儿童语言表达的过分苛刻要求等, 均使儿童的语言获得过程遭到破坏 。因此, 在对特殊儿童进行语言教育时, 要为他们创设语言发展的良好环境, 包括规范的语言控制训练和良好的言语示范、交际环境等。

(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满足特殊儿童的学习需要

由于各种特殊儿童的语言障碍的程度不同,完全采用口语教学的方法与特殊儿童进行交流是不切实际的。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口语为主,以手语、书面语、图片为辅的教学方法,充分使用实物、图片、模型、玩具、电脑等媒体进行教学活动。

三、结语

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教育教师的"特殊性"。只有深入了解了特殊儿童的语言特点才能有效地进行语言教育和语言训练,而特殊学校和机构的语言教师的专业化也为我国特殊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昭鸣,等.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