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治理项目十篇

时间:2023-09-21 16:56:51

灾害治理项目

灾害治理项目篇1

关键词:建设项目 地质灾害 防治

1.长兴县近几年来地质灾害事件趋势

近几年来,长兴县通过对《长兴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年度计划的实施,就规划确定的地质灾害压力已大大减轻,但是纵观这几年来长兴县发生的地质灾害事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所有地质灾害事件都不是规划中确定的隐患点,而且都是由于建设引发。

为什么发生的地质灾害都不在规划确定的隐患点上?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着我们。在认真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这是由于《规划》确定隐患点后,建立了群测群防网络,加强巡查和监测,隐患点附近禁止建设,从而使隐患点处于稳定状态。而新发生的地质灾害都是在建设过程中或建设后产生的,由于建设过程中没有重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落实,从而引发了新的地质灾害。如何把地质灾害监测防范的重点从静态的隐患点转移到动态的建设项目上,是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2.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来,国土部门开展多项工作加强对建设项目地质灾害的管理,尤其是《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对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予以了更多的重视。然而,目前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还存在很大空缺。

一是评估后的防治措施没着落。由于评估报告只评定危险程度,对需要进一步做治理的项目,只提出了编制治理报告的建议,而没有强制性的要求。由于业主出于对地质灾害防治危险性的认识不足,出于降低工程成本、赶工期或者抱侥幸心理等多种原因,在没有强制要求的情况下,往往对评估结论不予理睬,或者没有从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进行治理,只做了些花拳秀腿。例如,2007年长兴雉城太傅变电所后山滑坡,当前供电局也是按照要求做了治理方案,并付诸实施。问题是,没有按要求做到位,治理方案要求边坡的锚杆要打入6米打到基岩上,治理中只打了4米,打在泥质边坡上,没有起到固定作用。后来这个工程在坡脚设置了43个抗滑桩进行固定,取得了良好效果,治理总投入200万。应该说象供电局能做到治理已经很不错了,很多项目拿到批复后根本就没地灾防治这根弦了。一些建设单位甚至认为国土部门要求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他们部门要求的一些边坡绿色、简单固定处理是一回事,没什么差别,对地质灾害基础调查评价不以为然。

二是监督管理上存在空白。建设单位什么时候建设、什么时候完工,建设单位不会告知国土部门。哪些评估项目需要做治理方案,哪些不需要做,对需要做治理方案的项目进行怎样的管理,没有明确责任和程序。

同样,农民切坡建房评估措施的监督落实也存在盲点。浙江省国土厅在2005年农民切坡建房评估提出了要求,各地也先后开展,但是大家在交流过程中,对评估后的措施落实也感到一筹莫展。监督不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宣传不到位,乡镇没有引起重视。长兴县2009年由县政府出台了《长兴县农民切坡建房管理办法》,明确由乡镇和国土所进行检查监督,从审批到验收都要由乡镇组织。从实际操作看,这项工作并没有引起乡镇重视。

二是国土所对这项新的建房条件还不习惯。《长兴县农民切坡建房管理办法》要求每个评估户要完成三个表格,审批前增加了在易发区内建房是否评估的认定、同时还要邀请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审批后要送达评估表,签订承诺书,最后还要配合乡镇进行验收,比日常的工作增加了很多内容,感到既繁琐又耗时,往往会在监督不是很严格的状况下,付之东流。

3.如何做好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的设想

《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五条明确提出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就要求全社会必须重视地质灾害防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我们认为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

一是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把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尤其是道路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农民切坡建房常遇到的地质灾害的问题归类化,措施明确化,通过电视、互联网、报纸和卡通画等多种形式,向全社会进行宣传。

灾害治理项目篇2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边疆,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复杂,是山洪灾害的易发区和多发区,山洪灾害对我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制约了自治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有效减少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出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 2013年5月,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 年)》和相关技术要求。2013~2015年国家累计向我区投资7426万元用于我区山洪灾害的防治建设。

在经过历时1~3年建设期,下达到自治区及各盟市旗县的项目均陆续完工,自治区水利厅由防汛办牵头,对该项目实施完成情况进行了竣工验收,在对各旗县验收过程中,或多或少均存在部分问题。

2 项目经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群众演练费、宣传费的属类问题

群测群防系统中群众演练费、宣传费等作为群测群防系统中的一部分,各旗县会计在财务核算及竣工财务决算时,有的单位将此项费用列入待摊费用,有的单位将此费用列入建安投资部分。竣工审计报告出具的也不尽相同,有的审计部门将此费用认定为待摊费用,有的则认定为建安投资部分,按照《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规定,待摊费用是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建设费用,合理分摊此项费用是正确核算交付使用资产成本的前提,也是做好决算工作的一项必要程序。待摊费用是建设单位按项目概算内容发生的,按照规定应当分摊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的各项费用支出。待摊费用的分摊是一项有规可依、分程序、分步骤的繁琐工作,费用分摊后形成单项交付使用资产成本价值,各项单项工程价值分列建筑工程成本、设备成本,设备成本逐类逐项分列各项设备价值。实际过程中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山洪灾害项目概算表》,待摊费用仅指独立费用部分,即建管费、设计费、监理费等,建安部分包括土建部分、设备安装等部分及其他。笔者认为两种都可,群测群防系统中群众演练费、宣传费等,属于费用类项目,可以先入待摊费用科目核算,然后分摊到各项资产上; 第二种,即查看概预算批复文件编制时,群测群防系统中群众演练费、宣传费等是否编入建安投资部分,若是,山洪灾害项目会计核算及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应严格按照概预算批复执行。

2.2 政府采购要求不一

山洪灾害属于国家专项资金,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下达到地方财政,地方财政在支付时,有的对招投标项目之外的像宣传、印刷等履行了政府采购手续,有的单位未做,且地方财政在支付时,有的单位因未履行政府采购手续财政拒绝支付,有的地方财政在未履行政府采购手续的情况下也支付了该专项经费。盟市旗县财政对此执行不一,笔者认为,该资金属于国家专项资金,随着国家稽查与各级审计等部门检查力度的加大,凡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项目,无论资金大小,都应该履行政府采购手续,否则视为违反政府采购法,属程序上手续不健全。

2.3 合同签订方面存在的问题

按照合同法规定,金额较大且为了有效牵制对方按合同规定办事就得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来约束对方。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在支付诸如宣传费用、演练费用、监理费、设计费等项开支时,有的签订了合同,有的虽然签订了合同,但不符合签订合同的规定; 有的虽与某某单位签订了合同,但实际干活和出票单位都不是原合同签订主体,中间涉及变更的,未履行合同变更手续,未进行经法定代表人授权后,补签经济合同等。从程序上看,无委托协议,即未经建设单位同意委托第三方来干活,实际属违反合同主体。笔者认为,在经济活动中,合同的签订非常重要,因合同签订不当导致的经济纠纷案件越来越多,所以,相关旗县单位领导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重要引用法律相关条款,应在合同中全部引用描述,不可用省略号代替,否则一旦发生经济合同纠纷,就易产生败诉。

2.4 账务处理不完整方面存在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山洪灾害防治经费从自治区一级下达到地方旗县的财政部门,由于资金不能及时拨付到建设单位,导致以下情形存在: 一是建设单位资金不能及时支付工程款,施工单位不开具发票,建设单位无法入账,造成到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时帐表不符; 二是建设单位由于旗县财政资金的不到位,施工单位虽开具了建安发票,但建设单位无力支付工程款,只好将发票计入往来款项应付账款中,按照《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SL19-2014)中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宜具备条件中的第四条未完工程投资和预留费用不超过规定比例,即大中型工程应控制在总概算的3%以内,小型工程应控制在总概算的5%以内。非工程类项目不宜计列未完工程和预留费用规定的标准,各单位还得结合规定对照填报的财务决算表,判断所填应付款数是否超比例等问题。填报竣工财务决算表时,还存在部分单位未按实际到户资金填报基建拨款,而是以到地方财政资金为实际到位的基建拨款,编制基本建设支出也本着财政资金都要花出去的原则,基建支出数等于基建拨款数,隐性存在的问题是若地方财政截留此专项资金,势必导致项目真正竣工变得遥遥无期。一旦检查下来就是个问题。造成账上基建支出数与决算数不一致,帐表不符。笔者认为,涉及到资金方面的事情,应由主管业务部门联合财政厅与地方财政部门进行积极沟通,使国家专项资金能真正到达项目建设单位,抓紧施工进度,尽快结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竣工财务决算。

灾害治理项目篇3

一、20*年全市地质灾害概况

全市具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共845个。按灾种可分为:滑坡417个,崩塌242个,泥石流61个,地面塌陷2个,地裂缝4个,不稳定斜坡119个。按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级255个,较大级399个,重大级169个,特大级22个。威胁人口12.1万余人,威胁财产81653.36万余元。

20*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和处置工作,深入推进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群测群防工作,成功预报1起地质灾害,避免了30人伤亡和110万元的经济损失。

20*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46处,其中滑坡35处、崩塌206处、泥石流1处、地面塌陷4处,发生险情179次,直接经济损失共计2264.82万元,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据市气象台预测,2009年我市总降水量与常年比较属正常略偏少年份。市区年总降水量为560—630mm(略少),川塬为530—600mm(略少),南部为530—610mm(偏少),北部为520—600mm(偏多)。初夏汛雨出现在7月上旬,接近常年。汛期有局部暴雨灾害,9月上、中旬将有弱秋淋天气出现。

根据全市地质环境特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5.12”汶川地震影响范围,结合20*年地质灾害灾情、隐患点稳定状况和市气象台对2009年全市降水量趋势初步预测,预计2009年全市地质灾害发生频度、密度和造成的损失将呈平缓增长趋势,特别是受地震影响较严重的陈仓区,汛期地质灾害发生频次将会增多,防治形势严峻。

三、重点防范的时段与地段

(一)重点防范的时段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水密切相关,根据降水趋势预测,预计全市2009年地质灾害发生时段为5—9月,其中7—8月为地质灾害高发期。由于去年汶川特大地震不但加剧、引发了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而且使山体表层岩土体松动,在降水作用下极易引发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因此,在这段时期需加以重点防范。

(二)重点防范的地段

2009年全市因自然和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在局部范围内呈高发势态。主要地段为:

(1)渭河南北两岸的斜坡地带及其支流金陵河、千河、韦水河—横水河,以及麦李河、石头河、霸王河、汤峪河沿岸斜坡地带。这些地区黄土台塬边坡陡峻,黄土垂直节理发育、湿陷性较强,人口密集,人类活动频繁,削坡普遍,黄土滑坡、崩塌发育,受地震的加剧和降雨、暴雨的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率较常年偏高。

(2)*县的嘉陵江及其支流小峪河、安河沿岸斜坡地带,太白县红岩河、太白河和桃川河沿岸斜坡地带。该地区为中低山区,汛期降水量偏多,雨机率高,修路、采矿活动频繁,汶川地震使岩体移动,预计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机率较高。

(3)麟游县九成宫镇—两亭镇一带地质环境条件差,人工建窑、切坡活动较多,也是我市暴雨多发区之一,预计黄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三)重点防范的城镇

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主要城镇有:*,*、*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以及*镇。上述城镇地质环境差,人类活动频繁,在降水影响下,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

(四)重点防范的矿山

我市矿山地质灾害突出表现为矿渣乱堆乱放引起的泥石流和采空区地面塌陷等。存在泥石流隐患的矿区有:*县银洞梁铅锌矿区、水晶沟铅锌矿区、柳树沟铅锌矿区、手搬崖铅锌矿区及太白县太白河双王金矿区。存在地面塌陷隐患的矿区为陇县戚家坡煤矿。

(五)重点防范的交通干线

(1)铁路

宝成铁路渭滨区—*县段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严重隐患,陇海铁路峡石—*阁岭段存在滑坡、泥石流隐患,陇海铁路峡石—阳平段存在滑坡、崩塌隐患,宝中铁路*段存在崩塌、滑坡隐患。

(2)公路

宝汉公路渭滨区—*县段,310国道甘峪—东岔段,姜眉公路太白—眉县段,省道*—千阳段、*翔—千阳段,上述公路位于秦岭山区或黄土梁峁区,修路切坡造成的不稳定边坡较多,若遇暴雨、连阴雨,局部地段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

由于近几年国家大力投资修建铁路与高速公路,对于秦岭山区和黄土梁峁沟壑区正在建设的公路、铁路,施工过程中极易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施工,工棚等生产、生活设施选址应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

(六)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根据已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稳定性、危害程度及危险性,筛选出30个作为2009年市级防治方案点,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并确定了防治措施、监测人、责任人等(见附件)。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市政府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徐强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宝强、市国土资源局长*任副组长,市公安局、规划局、城建局、交通局、民政局、卫生局、水利局、安监局、气象局主要领导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各县(区)、乡(镇)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统一管理;水利、气象、交通、城建、卫生、民政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威胁铁路、公路、电力、水利、城建、矿山等设施或企业安全的地质灾害,由危及单位或其主管部门负责监测、预报,并进行治理,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二)做好地质灾害详查和地震后的普查、调查工作

地质灾害详查,是科学防治地质灾害、减少损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工作。国家地质调查局组织的专家已完成了千阳县、陇县、岐山县、扶风县、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的地质灾害详查工作,以上各县区要及时结合详查结果,修订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15年)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正在进行地质灾害详查工作的*县、*县、*县、*县、*县要做好配合、协助工作,力争年内完成此项工作。

20*年汶川“5·12”地震后国家下拨专项资金在我市*县、*县、*县、*县、*县开展1∶10万地质灾害普查工作;在*县、*县开展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相关县要积极做好配合工作,1∶10的地质灾害普查工作确保上半年全面完成;1∶5万的地质灾害的调查确保年内完成,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三)认真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是对当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的系统方案,是落实和指导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详细排查,编制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于汛期前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四)完善制度,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建立并严格执行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一旦发生灾情要及时上报,并迅速组织抢险救灾,防止灾情扩大。市国土资源局汛期(5月1日~9月30日)实行24小时昼夜值班。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在汛期24小时值班,每日至少与市局值班室电话联系一次,通报地质灾害信息。

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当地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体系与平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针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与气象、水利等有关部门加强信息互通,建立联动应急反应机制。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落实应急救灾物资、设备、资金、人员,建立应急工作机制和应急专家队伍,确保一旦发生灾情或险情,能及时有效进行判断,迅速做好应急救援、应急处置和应急调查。

(五)落实群测群防网络,加强监测预报

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体系。对目前掌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要纳入群测群防网络,落实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签定监测责任书,将“明白卡”及时发放到受威胁的群众手中。特别是对列入省、市、县三级年度防治方案的隐患点要进一步强化管理,落实监测责任,规范监测记录,坚决杜绝因管理不到位导致死亡事故。

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基础较好的县(区),开展以“有组织领导机构、有一划两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有稳定经费渠道、有落实到人的监测体系、有国土所负责地质灾害联络员、有排查巡查报告决策等制度、有宣传画警示牌、有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有报警简易器材和有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为内容的“十有县”建设,增强县级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完善防灾各项机制、体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六)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培训工作,重点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陕西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和《陕西省地质灾害安全防治管理规定(试行)》的宣传力度,结合“防灾减灾日”、“地球日”、“土地日”,采取电视、广播、展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各县(区)要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并把重点放到乡(镇)、村、组等基层单位。

宣传培训要有针对性。对于各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人员,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防治基础知识和岗位基本技能的培训;对于群测群防监测人员,要加强监测基本方法、临灾征兆识别和“防、抢、撤”方案等方面的培训;对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干部群众,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防灾基本知识的宣传培训。

(七)落实经费,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各级政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应急和治理工作。今年各级政府都要安排经费,重点用于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远程会商能力以及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提高地质灾害防御与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同时要按照“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建立责任单位承担地质灾害治理的新机制。

(八)规范人类工程活动,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行为

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依法管理,切实规范人类工程活动,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行为。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否则可行性报告不予审批。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集镇和村庄规划时,要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认真把好评估单位资质关、评审专家资格关、评估成果备案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要与矿权审批、用地审批、规划审查、国土资源执法紧密挂钩,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杜绝人为引发地质灾害发生。对于各类建设项目,要加强地质灾害执法监督力度,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督,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三同时”制度,杜绝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情况的发生。对于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要督促责任单位采取防治措施,确需治理的,要责令限期治理。

(九)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监督管理,加快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进度

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监督管理,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招标和监理,严肃项目管理纪律和管理程序。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追踪问效,加大对治理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防治资金专款专用。

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实施进度的管理,对20*年前已下达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情况要逐一进行清理。凡2007年前(含2007年)已下达的治理项目还未完成的县,今年不得申报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同时要加快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治理工作,尽快消除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地震重灾区陈仓区,要按照重灾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组织开展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县区要建立健全地质环境管理项目数据库,按轻重缓急将防治项目纳入项目数据库,把项目管理纳入到规范有序的轨道。

(十)协调配合,通力合作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分工,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作好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工作。各部门加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气象部门负责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雨情等气象信息,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水利部门负责水利工程及其输水管线地质灾害巡查、监测与防治,及时准确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水情等水文信息。

建设部门负责城镇及重要建筑设施的地质灾害巡查、监测与防治。

铁路、交通部门负责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沿线地质灾害巡查、监测与防治,确保救灾物资、设备、药品、食品的运送。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加快灾后重建、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搬迁等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为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和防治提供必须的资金保障。

地震部门负责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准确地震信息。

旅游部门负责旅游区的地质灾害巡查、监测与防治。

灾害治理项目篇4

第一条为有效避免和减轻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地质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我市地质灾害主要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地面沉降等。

第三条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一)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含)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含)以上的;

(二)大型:因灾死亡10人(含)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三)中型:因灾死亡3人(含)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四)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第四条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按照受威胁的人数、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分为四个等级:

(一)特大级:受威胁人数在1000人(含)以上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

(二)重大级:受威胁人数在500人(含)以上1000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三)较大级:受威胁人数在100人(含)以上500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

(四)一般级: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下的。

第五条《**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科学依据,有关部门及各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必须按《规划》划定的防治区组织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制度、灾情速报制度、健全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应急避险撤离措施。

第六条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并会同市、县(区)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依据《规划》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同级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七条市、县(区)建设、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抄送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备案。

第八条县(区)及各有关乡镇负责落实各地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采用多种科学监测手段开展监测活动,以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地质灾害区域分类

第九条根据全市地质灾害分布现状,综合考虑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地形地貌、地质环境等因素,结合经济发展和城镇布局,以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进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我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可划分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不易发区等三个等级,具体情况见《规划》。

第十条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乡镇,应编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同比例尺的乡镇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

第十一条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各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周围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其中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点警示标志由交通部门负责落实,国土资源部门配合。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采矿、削坡、炸石、堆放渣石、抽取地下水以及从事其他容易诱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第十二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地质灾害点空间分布、稳定性、危害性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全市划出5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

(一)长兴县槐坎乡—白岘乡地面塌陷、滑坡重点防治区域;

(二)安吉县里庚—中白杨村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域;

(三)安吉县永和乡—章村镇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域;

(四)安吉县天荒坪镇—山川乡滑坡重点防治区;

(五)德清县莫干山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域。

第十三条各灾害点的治理时间按轻重缓急之顺序进行分期安排,具体根据《规划》确定的近期、中期、远期开展。

第三章地质灾害预防

第十四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使地质灾害防与治协调统一。

(一)当早期预报灾害体有可能发生时,应及早制订撤离计划。

(二)视险情发展,及时将人员、财产、物资等撤离危险区。

(三)及时制止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各项因素继续发展。

第十五条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因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监测。

第十六条位于中、低易发区的县(区)、乡、村应加强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汛期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

第十七条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会同气象部门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内容包括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影响程度等。

第十八条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依据规划拟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政府批准后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主要灾害点的分布;

(二)地质灾害的威胁对象和范围;

(三)重点防范期;

(四)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五)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第十九条对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

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单位应具备国土资源部门颁发并经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合格的从业资质,并须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该项业务。

第四章地质灾害应急

第二十条加强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和应急反应系统建设,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拟定各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二)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

(三)地质灾害的等级与影响分析准备;

(四)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五)发生地质灾害时的预警信号、应急通信保障;

(六)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医疗救治、疾病控制等应急行动方案。

第二十一条各县(区)分别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有关部门组成的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第二十二条发生小型地质灾害,所在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应及时向市国土资源局报告,并负责组织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

第二十三条发生中型地质灾害,所在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应于24小时内速报市国土资源局,同时速报省国土资源厅,由市国土资源局及时组织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并将应急调查报告上报省国土资源厅。

第二十四条发生大型地质灾害,所在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应于12小时内速报市国土资源局,同时速报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土资源部,并根据灾情进展,随时续报,直至调查结束。市国土资源局配合省国土资源厅做好组织调查、作出应急处理和应急调查报告上报工作。

第二十五条发生地质灾害或出现临灾险情后,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应进行灾情速报,速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灾害发生的地点、时间、伤亡和失踪的人数,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地质成因和发展趋势,同时提出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第二十六条发生地质灾害或出现临灾险情后,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还应进行应急调查,应急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抢险救灾工作,基本灾情,地质灾害类型和规模,地质灾害成灾原因,包括地质条件和引发因素(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发展趋势,已经采取的防范对策和措施,今后的防治工作建议。

第二十七条地质灾害隐患点一旦出现灾害发生前的前兆特征和险情,接到报告的县(区)和乡镇人民政府应立即通知村委会、居委会,发出预警信号,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疏散避险方案,将可能成灾范围内的人员和财产转移到指定的安全地区,并对电源、水源采取防范措施。

第二十八条出现大型以下地质灾害或较大级以下临灾险情时,立即启动县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由县(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指挥抢险救灾,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出现大型以上地质灾害或较大级以上临灾险情时,立即启动市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由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直接指挥抢险救灾。

第二十九条地质灾害发生后,各部门应按应急预案的分工做好应急工作,各级政府还可根据灾情行使紧急调集权和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并统筹规划、安排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

第五章地质灾害治理

第三十条因自然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确需治理的,在市、县(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治理,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当地县(区)、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治理,治理资金由财政出资。(地质灾害点的规模、危害程度按《规划》确定)。

第三十一条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行为人负责治理。行为人不治理或无力治理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治理,行为人必须承担与其经济实力相应的经济责任。

第三十二条地质灾害治理责任,由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组织界定,界定责任遵循“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如果灾害发生是自然和人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则应当组织专家对地质灾害的成因进行论证,确定主导因素,界定责任单位。

第三十三条对地质灾害的治理责任认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四条地质灾害治理责任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提供地质灾害治理从地质灾害勘查到效果检验全过程所需的项目经费;

(二)制定或者委托制定地质灾害治理方案;

(三)向主管部门及时报送地质灾害治理方案;

(四)承担或者委托承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第三十五条承担专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的单位,应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相应的技术装备,有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等相应的技术人员,有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同时须取得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经省级以上国土部门资质审查合格。

第三十六条市、县(区)应设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和专项资金由国土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负责管理。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认证、审核和对项目实施的指导与监督,以国土资源部门为主;专项资金的安排和对资金使用的监督,以财政部门为主。

第三十七条因自然因素诱发或以自然因素为主引发的地质灾害,灾害所在地基层人民政府可申请市、县(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并应向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提供下列材料:

(一)地质灾害发生成因界定证明;

(二)地质灾害治理方案审批申请表;

(三)地质灾害治理方案;

(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单位资质证明;

市区各乡(镇)人民政府申报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资金来源由市财政安排50%,区、乡(镇)共同配套其余的50%。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共同制定。

第三十八条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专家对地质灾害重点监测、勘查与治理工程项目立项申请进行审查。

申请立项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对立项申请进行现场论证。经论证建议立项的项目,报经县、区人民政府、市、县国土资源局审定后,由市、县财政局核定并及时下达项目专项资金。

第三十九条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对已有的地质灾害险情进行监测,制定出现突发性异变情况时的应急措施。

第四十条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后,由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组织有关部门验收;财政部门负责财务资金委托审计。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由引发地质灾害的单位出资治理,竣工后由责任单位组织验收,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参与验收。

第四十一条禁止侵占、损毁或者破坏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施。确有必要变动、关闭或者拆除的,必须征得原验收部门的同意。

第四十二条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单位和个人,均应积极参加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第六章奖惩规定

第四十三条对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县(区)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在执行地质灾害防治任务时,组织严密,指挥得当,防治得力,出色完成任务者;

(二)采用先进技术,防治地质灾害成绩突出者;

(三)提供地质灾害发生前兆信息取得显著防灾成效者;

(四)保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施成绩显著者;

(五)在抢险救灾工作中,保护国家和人民财产、抢救群众有功者;

(六)有其他特殊贡献或成绩显著者。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从事容易诱发地质灾害活动的;

(二)故意虚假的地质灾害预报信息造成损失的;

(三)侵占、盗窃、毁损或者破坏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工程设施的;

(四)不按防灾方案要求承担监测预防任务的;

(五)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责任者,不履行治理责任的;

(六)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的。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五条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形成的地质资料应当按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的规定汇交。

灾害治理项目篇5

这一项目的缘起,要溯回到2010年。2010年8月2日,民盟中央灾害与社会管理专家论坛第八次年会在北京召开,主题是“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曾在国家发改委工作、已到基层工作一年多的陈忱作为论坛嘉宾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题为《国家预防灾害体验基地在灾害管理中的作用》的主题发言。这一发言引起了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全球减灾事务特别助理、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主任玛格丽特女士的极大关注。会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联系到陈忱,双方就国家预防灾害培训体验和法治保障文化基地建设的议题进行了多次深入沟通,最终确定了项目立项实施。

陈忱介绍,这一项目是以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为出发点,以预防灾害的法治保障为切入点,从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的角度,提供完善预防灾害法律、法规的政策建议,探索促进全民参与预防灾害培训体验的模式,力争在地方层面乃至国家层面产生政策影响,建立预防灾害培训体验的实践平台。项目主要包括预防灾害相关的三个核心内容:培训体验、法治保障研究、文化建设。这三大核心通过调研交流、研讨论证、示范培训、产品研发、公益宣传等渠道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展开和推进。

“突出‘法治保障’的核心价值和基础作用,这一点至关重要。”

关于法治保障研究方面,陈忱介绍,就法律体系而言,我国的灾害预防已经初步建立起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分层次、分类型、分区域、分情形的应急预案制度体系。目前我国有防灾减灾方面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9件,部门规章55件,还有许多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应该说数量不算少,但从预防的角度而言,缺乏基本法。学术界将自然灾害的防治分为三个阶段:事前预防、事中应对与事后恢复。而我们国内多强调后两点,对事前预防重视不够,缺乏事前化、专职化、常态化的灾害预防协调机构;部门分隔,协调不足,应急预案不够完善,缺乏科学性及可操作性,公民的自救意识薄弱,社会参与程度不高;保险体系缺失,监督与救济制度缺失,立法重视实体权利配置,缺乏程序性规定,对政府在灾害预防中的职责规定得比较笼统,等等。这一现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使得预防灾害相关工作常态化、强制化开展缺乏法律上的依据,换句话说,“走得不够稳”。从这一层面上来说,法治保障研究可谓是整个项目乃至预防灾害工作推进的基础,因此突出“法治保障”的核心价值和基础作用,就至关重要。只有这一基础扎实了,培训体验和文化建设等这些“上层建筑”才能良性地、可持续地发展。

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陈忱所在的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牵头,会同法学界专家,开展了一项名为《国家预防灾害的法治保障研究》的部级课题,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对预防灾害的立法问题加以系统全面的研究,着重事前预防部分,以此推进预防灾害法律体系的完善化。二是研究将预防灾害培训体验部分的内容纳入法治化的可能性和途径,以此对培训体验这一做法进行大胆尝试和正确倡导,从法律上将“预防灾害培训体验”工作做到灾害教育普及化、培训体验日常化。此课题目前已经开题,进展顺利。此外,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还主导设立了中国法学会预防灾害法治研究中心以及“预防灾害法治保障专项基金”,用以保障这项研究的延续性。

为了积聚更多专家学者的力量,同时也让更多人关注和了解预防灾害法治保障和培训体验,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商务部等多部门合作,将在2014年举办“首届国家预防灾害培训体验文化建设和法治保障高峰论坛”,围绕“完善预防灾害法律体系、培育社会防灾文化”等主题,就制定和完善预防灾害法律体系、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科学有效执行、倡导预防灾害体验式培训、培育社会防灾文化等专题进行宽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和对话,征集相关论文并配合高峰论坛结集出版。现已征集预防灾害法治保障方面的论文50余篇,并仍在继续征集中。

项目将通过多方面努力,加上专家、学者的推动,呼吁建立包括灾害物资储备、信息管理、志愿者救灾伤残和死亡嘉奖补助、灾区新闻报道等领域的相关法律,构建起我国基本的包括培训体验在内的国家预防灾害法律体系,最终促成国家制定综合性的《预防灾害培训体验基本法》,并以此作为建立其他预防灾害法规的基础和指导防灾减灾活动的纲领。

“这项工作至关重要。”陈忱这样评价。

“推广全民参与培训体验,是预防灾害工作惠及于民的最好途径。”

谈到预防灾害培训体验,陈忱对此有一系列完整而庞大的构想。他对目前国内对于预防灾害培训体验模式的认知度和普及度有着很清楚的认识。采访中,他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会用灭火器吗?他告诉我们,他曾就这一问题多次在项目相关的不同场合询问不同的人群,结果超过90%的人回答是“不会”,或是“消防队员演示过,但没用过,不知道”等等。这让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民众究竟掌握了多少预防灾害的知识,特别是实操知识?一旦面对灾害我们能否科学合理应对?

“每一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

陈忱指出,如果说预防灾害法治保障研究是这项工作的基础制度设计,那么预防灾害培训体验则是真正落到基层民众的重要实践主体之一。推广全民参与培训体验,是预防灾害工作惠及于民的最好途径。这也正是这个项目团队所要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方面,项目要努力推动由上至下不同层面对于预防灾害培训体验的了解、认知乃至认同,逐步培养民众充分意识到预防灾害培训体验的重要性,进而配合国家预防灾害培训体验和法治保障文化基地的建设落成,积极自愿地参与到培训体验中来。目前我们国内的预防灾害知识培训,大多集中在宣传手册、讲座中,培训对象也一直局限于相关的特定领域和部门,如军队、技术部门、医院等。现在国内已有的带有灾害体验性质的项目,或集中在国防系统,作为对特殊人群的训练,专业性太强;或在科技馆内,以普及科普知识为主,规模较小。很多年轻人关于灾害的认识以及对于自救实用方式的获得,甚至多是来自于美国的好莱坞大片。普通民众对于具体的自救措施缺乏了解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国内缺少普及灾害预防知识、切身体验、感受灾情的培训自救互救能力类型的项目。现有培训效果也大都“看了白看”,“听过就忘”,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而我们所倡导的预防灾害培训体验模式,就是要利用传统授课、图册和声像宣传等手段开展针对不同人群的多批次培训,以及模拟灾害真实场景进行的防灾、备灾、应灾演练,开展全民性预防灾害培训体验教育,探索促进全民参与体验的模式。陈忱介绍,根据目前的项目示范基地概念规划,未来的预防灾害培训体验基地将由包括灾害体验、法治建设、物资储备研发等在内的九大功能板块组成,并将设置涵盖不同灾害类别以及功能划分的共十一项体验基地。这为预防灾害培训体验全民普及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宣传,更大力度、更直观地培养人们对于预防灾害培训体验和法治保障的认识,项目邀请了总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阎维文、谭晶作为形象大使,拍摄完成了相关公益广告,预计不久就能投放播出了。

另一方面,项目要致力于推进预防灾害“培训体验”的法治保障。在推广倡导全民参与预防灾害培训体验的同时,着重研究预防灾害的“培训”和“体验”领域的法律保障问题,推行将预防灾害培训体验能力建设纳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促使其加强预防灾害培训体验能力建设,通过适当途径提出政策建议,力争在地方层面或国家层面产生政策影响,推动预防灾害培训体验成为常态化的政策,使其成为政府的“规定动作”和法律责任。通过法律的形式责成各级政府本着对人民负责、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态度来对待预防灾害培训体验的管理工作,提高自下而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管理水平。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是项目在培训体验方面的努力目标,这也符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通过推动社区参与和跨部门协作,实现以社区为基础的降低灾害风险及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将灾害管理纳入国策及地方政策”的工作目标要求。

用陈忱的话说:“政府有保障公民参与预防灾害培训体验的义务,公民享有预防灾害培训体验的权利。”

“无数微小的改变,就是促使我们坚持推动项目的力量。”

灾害治理项目篇6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途径

全球气候早已出现异常变化,使得降水及其降雨量都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剧增态势。与此同时,地质灾害隐患在日益增加。如今人类活动不断增加,其范围也在相应扩大,其工程建设带来的地质性破坏现象日益严重。国内自然地质环境十分复杂,而且具有多变性,再加上人类活动在不同区域会有不同的性质与强度,从而使得地质灾害类型与危害大小、发育强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而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

1 国内地质灾害现状

国内拥有十分辽阔的地域、丰富的资源以及密集的人口,而且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气候等自然环境十分复杂,泥石流、滑坡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分布非常广泛,而且发生的频率非常高。在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十分快速,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量越来越高,自然条件经常发生变化,人类经济活动也不适当,使得地质环境被严重破坏,还呈现加剧的趋势。地质灾害的极大威胁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必须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好。

2 地质灾害防治概述

目前,国内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还不是很到位,其水平比较低下。同时,国内发展具有非常不平衡的特点。如今人口在日益增加,经济在飞快发展,人类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仍然为人们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以及威胁。因此,对地质灾害的防治迫在眉睫。而要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做好,加强其防治水平,就必须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在这个方面,首先应该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做好地质灾害的勘察工作、对其进行评价、监测以及预报,从而制定治理对策。将这一系列工作做好,可以很好地防止地质灾害,避免地质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从而维护社会安定,推动国内现代化建设。

3 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的加强对策

3.1 广泛宣传地质灾害的严重性与危害性

对目前地质灾害的严重性与危害性进行广泛宣传,可以有利于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并且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同时,通过大力宣传而增强人们保护地质环境,并且做好防治灾害工作的意识。在对其进行宣传时,应该借助各种宣传媒介对相关理论以及发展趋势、威胁与危害等进行深入介绍。另外,还需要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进行大力宣传。而且还可以宣传地质灾害项目在采取防治措施之后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争取人们的理解以及支持。除此之外,还需要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地质灾害抵御能力,防止地质灾害现象发生。

3.2 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统一规划

在对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进行计划的同时,也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相关规划,并且进行明确的分工,将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力合作。同时,还应该让地质矿产部门发挥相应职能,对地质环境进行相关监测以及评价,再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另外,地质矿产部门还应该做好基础性和区域性工作。而有关学者应该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的相关研究。除此之外,各地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应该加强交通干线、矿产开发、能源以及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地质灾害勘察以及治理工作。

3.3 对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充分利用

如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非常快,其方法与手段有利于解决国内很多难题。因此,结合先进科学技术方法以及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综合勘察和评价,并且制定相应防治方法。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将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建立起来,从而使得信息交流与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将国内地质灾害的研究水平与防治水平提高起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重复劳动,从而使得防灾与减灾的能力更进一步提高。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将先进的理论作为先导,对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及手段进行充分运用,尤其是一些比较成熟的应用技术,应该得到积极推广。另外,一些新方法与新技术也应该得到相应推广以及应用。在对地质灾害进行勘察以及评价时,应该根据勘察的相关资料和环境地质因素等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再通过相应的勘察技术手段对制定的防治措施进行综合评价。

3.4加大资金投入

第一,通过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并且开辟多渠道以获得更多资金来源,可以极大地利于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的提高。这一重要措施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为人民生命财产提供保障,还可以维护社会安定。在这个方面,国家应该为其设立专项资金。当年度支出预算被确定下来时,应该根据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对该专项资金进行适当合理的考虑,并且做好相关安排,应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第二,国家应该支持地质矿产部的工作,对该部门的原有资金投入一定不能减少。即使中央财政已经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设立了专项支出预算,也不能将应有的投入削减。否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被削弱,更甚至使得具体工作中的矛盾加大。

第三,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产生的部分经费以及全部治理经费应该由当地政府与有关部门承担。中央财政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设立的专项资金并没有为地址灾害治理经费提供补助,只用于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在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的过程中产生的经费应该以地方政府与有关部门投入为主,而以中央财政设立的专项补助为辅。

第四,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产生的治理费用也应该由有关收益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来承担其中一部分。当经费不足时,应该通过社会集资方法来解决,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投资主体多元化。

3.5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管理

在这个方面,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的相关制度、法规以及解决方法,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不断提高。同时,应该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专项资金的适用范围、使用原则、申请和审批程序。同时,在项目管理以及成果验收方面都应该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确定下来。其次,专项资金主要应用领域应该是项目调查、地质勘查和监测、地质预报、防治方案的研究论证、相关技术研究、仪器研制和相关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等等。再者,调动相关单位与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并且对其相互关系进行更合理的协调。另外,项目承担单位应该将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和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并且根据合同规定而将工作内容及时完成,并且及时将项目成果提交到上级处。最后,项目承担单位获得的项目价款收入与其地质市场收入不一样,应该将其当作防灾、救灾和减灾等项目的价款收入。国家应该针对这些收入而在税收方面进行相应减征或者免征。另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项目承担单位的相关主管部门不能将一些工作人员的工资进行抵扣,也不能收取管理费。否则,这些行为会使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进度受阻,其防治水平也得不到相应加强。

结束语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周期比较长,而且国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国内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快,生态文明水平也在日益上升,中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定会进步得更快,其防治水平也会得到更大提升。

参考文献:

[1]殷跃平.加强城镇化进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思考[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3(12):56~57

灾害治理项目篇7

一、基本情况

检查组经过现场踏勘,并综合对比分析后认为,目前8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区域均未出现明显变形,但仍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汛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应继续严密防范。

各区市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多次动员部署,安排专项资金,有效促进了各项防灾工作的落实。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及时公布《地质灾害年度防治方案》,修订《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印《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手册》;更新了通讯网络,健全完善了指挥系统、专家组和应急队伍;认真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值班,应急演练和宣传培训,充实了应急物资储备;更新发放了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完善了群测群防体系。今年以来,各区市国土资源部门已进行应急值班300余次,应急监测183次,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避让7次,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7次,崂山、城阳和平度等区市已安排财政资金380余万元,对重要隐患点进行治理,目前部分项目已完成勘察设计。

二、防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基层技术力量比较薄弱,防灾经费和装备不足,部分重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不到及时治理;

(二)大部分区市对群测群防人员指导、培训不够,个别区、市尚未组建应急专家组;

(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单体应急预案尚不健全;

(四)部分隐患点警示标志不明显、表述不确切、甚至缺失;

(五)个别区、市“两卡”未更新,部分新排查出的隐患点“两卡”发放不及时;

(六)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各区市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懈怠情绪,对个别防灾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地方应迅速整改,把防灾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扎实。

三、有关要求

近来,全国各地地质灾害多发频发,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仅8月以来,甘肃舟曲、四川绵竹和汶川、云南贡山等地相继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8月11日和8月20日,国土资源部连续召开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紧急视频会议,短短十多天,国土资源部三次启动地质灾害应急一级响应。我市目前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88处,威胁村庄居民区66个,威胁人口1098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把地质灾害防治摆到突出位置,抓好主要工作的落实。

一是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务院,省、市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关要求,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紧急视频会议精神,继续保持高度警觉,决不松懈,克服侥幸麻痹心理,统一认识,立足于抗大洪、防大汛,全力做好下一步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二是认真抓好制度落实。要深刻认识地质灾害的复杂性、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严格执行地质灾害“三查”制度、“两卡”发放制度、应急值班制度、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制度和灾情报告等制度,一如既往地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要切实安排好节假日应急处置工作,确保足够的应急力量,以保证能够随时启动应急预案。

三是依靠群测群防,强化监测力量。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明确了隐患点的具体责任人和监测人,保证各隐患点的变形特征能及时被捕捉,有效地指导当地政府和受威胁群众防灾避灾工作。要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立防灾责任制,对选定的群众监测员要加强培训,要让群众监测员熟悉预案和“两卡”,了解监测对象和内容,掌握应急监测基础知识和简易手段,熟悉口哨、铜锣、高音喇叭等预警信号的和临灾避险相关要领,确保关键时刻能发挥关键作用。

四是齐抓共管,加强部门配合。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水利、交通、气象、铁路、建设、安监、旅游、教育、电力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组织指导做好各相关领域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监测预警和除险排险工作。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时,国土资源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害现场调查,涉及相关部门业务的,要及时通告,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灾害治理项目篇8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注意事项

一、前言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非工程性重要措施,其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区域发展及中长远规划提供基础背景资料;为评价建设工程用地的适宜性及基础设施布设提供依据;为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制定应急措施以及为保障生命及财产安全提供工作基础;直接为科学而经济地组织实施防灾减灾工程服务;为灾害保险及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及损失提供参考依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也是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认识地质灾害灾情、制定防灾政策、规划防治区域、实施防治措施以及优选防灾项目、进行项目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在一些领域进行的灾害评估,已经在减灾、防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我国一些区域或城市完成的洪水灾害评估、地震灾害评估等,不但为国家经济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直接指导了减灾工作。

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在减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国土资源规划,重大工程选址以及地质灾害治理、监测、预报及制定救灾应急措施和保护环境提供科学依据。目前,我国已相继开展了全国和区域性的风险评价与区划;开展了部分地区-多发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危险性评价;部分建设用地的危险性和风险性评价;重大工程(如三峡水库、青藏铁路等)的危险性和风险性评价。

1、为国土资源规划和重大工程选址提供依据。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全国和区域性的风险评价与区划,可以为各种重大工程建筑的选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各种工程活动和土地开发利用,都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各种重大工程建筑应建在地质灾害风险程度较低的地区。

2、为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依据。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对发生规模不同的地质灾害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进行治理或综合治理。如果地质灾害危险性低、易损性小,则宜采用工程防治措施;如果地质灾害危险性高、易损性大,则应采用躲避或搬迁措施;在无法躲避、无合适搬迁地址,或不允许搬迁时,则宜采用高标准的工程措施。

3、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提供依据。通过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期望损失分析,可以为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站的选点提供依据。对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对各种地质灾害信息进行分析,作出预报、预警,使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4、为地质灾害的应急措施提供依据。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风险评价,提出在发生不同规模地质灾害时的应急方案,并为灾后重建提供依据。

5、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地质灾害除受自然因素控制外,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环境而引起,因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环境、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或减小地质灾害损失是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地质灾害评估级别

1、一级评估是指重要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或委托单位提交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地质灾害是否危害建设项目安全、建设项目是否诱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价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的灾害类型及危险性、因治理地质灾害增大的项目建设成本等进行全面的评估。一级评估由省级国土资源厅组织,邀请专家5~7 人,最少不低于5 人,省级国土资源厅备案。

2、二级评估是指较重要的建设项目。与一级评估一样,由建设单位或委托单位提交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对建设项目的影响或危害以及建设项目是否会诱发地质灾害进行分析或专项分析,基本查明评估区内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以及对拟建项目可能产生的危害、影响。对评估区内重大地质灾害应参照一级评估要求进行评价。二级评估由市级国土资源局组织,邀请专家 3~5 人,最少不低于 3 人,市级国土资源局备案。

3、三级评估是指一般建设项目。可以从简,由建设单位或委托单位提交危险性评估说明书,县级国土资源局备案。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

1、现状评估是指已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任务是根据评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分布、稳定状态、危害对象进行危险性评价。对稳定性或危险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作较深入的分析,判定其性质、变化、危害对象和损失情况。

2、预测评估是指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以及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任务是依据工程项目类型、规模、预测工程项目在建设中和建成后,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及影响,评价是否会诱发地质灾害以及灾害的范围。以郭屯煤矿为例,预测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砂土液化和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 以可采 3 煤在全部开采的情况下,预测评估工程建设遭受采空塌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 遭受砂土液化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中等;遭受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

3、综合评估的任务是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情况,采取定性、半定量的方法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场地的建议。

五、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编写

1、建设单位要委托有资质的勘探设计单位编写报告书。勘探设计单位首先要根据建设用地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确定评估范围和评估灾种,如煤矿则以采空塌陷和地面沉降为主要评估灾种。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充分收集资料,分析研究评估区附近气象、水文、地质、水工环等地质资料。

2、评估报告在综合分析全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写。报告书力求简明扼要、相互联贯、重点突出、论据充分、结论明确、附图规范、时空信息量大、实用易懂、图面布置合理、美观清晰、便于使用单位阅读。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征地地点及范围;②项目类型及平面布置图;③评价工作级别的确定;④地质环境条件;⑤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⑥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⑦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⑧综合评价与防治措施;⑨结论与建议。

3、评估报告提交国土资源部门指定的委托审查的专家会评审,形成审查意见。国土资源部门对专家审查意见和所报资料进行审查备案,出具《×项目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成果备案证明》,以文件形式印发。

4、专家审查意见是国土资源部门行文备案的主要依据,在一定意义上是代表政府进行审查,审查专家认真负责,审查意见规范、实事求是。审查意见对评估单位评估报告所确定的评估范围和评估灾种是否合理、预测评估方法是否正确、危险性评估结果是否可信、评估依据是否充分、结论是否可靠、报告中提出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建议是否可行等要明确表明。

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评审通过后,及时上报国土资源部门审查,同时填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一并上报审查备案。

六、结语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风险管理和减灾管理的基础。针对不同目的实施不同种类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包括点评价、面评价和区域评价。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结果,依据风险程度的不同,管理部门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减灾政策,部署实施减灾工程,使减灾管理做到有的放矢。风险评价成果可以为国土资源规划,重要工程选址,地质灾害治理、监测、预报及制定救灾应急措施和保护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发展趋势是其研究理论与方法不断完善,并将与多种自然科学相融合、交叉,特别是与社会科学紧密相结合。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总体上是向着内容越来越丰富、评价定量化和模型化、以GIS为技术支撑的管理空间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崇福.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145-159.

[2]向喜.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11(1) :38-41.

[3]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自然灾害学报,1999,8(2) :21-30.

灾害治理项目篇9

“林业治山”是近年来引进的全新理念,是利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稳定山体和恢复森林植被,使松动滑坡的山体恢复其青春活力。治山听起来好像有些愚公移山的意思,但治山确实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因为它和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密不可分。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给灾害发生地的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从实施五年的中日技术合作“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成果来看,林业治山无疑是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特别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鲁甸地震等地震灾害,给当地山体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无数塌方、滑坡、松动的山体等待着“医治”。

林业治山大有可为,并且必须大有作为,才能为广大的灾区百姓提供生态和生命的保障,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新的支撑。

山路崎岖,凉风习习。除了七八处标有“路面塌陷”“滑坡路段”提示的区域内凹凸颠簸外,从北川新县城到关内坝底乡80余公里的行程畅通无阻。

“山体不稳定,一遇风雨,关内12个乡镇的道路总会出现一些险情。”当地司机曾述勇熟练地转动着方向盘,语速极快。

汶川大地震不仅彻底破坏了当地的城镇和村庄,夺去了成千上万的宝贵生命,也造成了大规模、大范围的山体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灾区的山坡上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痕迹,并时刻威胁着灾区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对于城镇村庄的灾后重建,山体的治理要复杂困难的多。

汶川大地震灾区地处龙门山系,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谷深,岩体松散破碎。该区域的岷江、嘉陵江和涪江等主要江河流域,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之一,是四川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汶川大地震使该区域植被损失面积达600多万亩,滑坡、泥石流和山石滚落等次生灾害频发,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难度大、任务重。

汶川地震过去已经六年多了,地震的伤痛似已过去,昔日满目疮痍的山河,也被凤凰涅磐的新城镇所代替。然而,地震灾区的山体恢复和植被重建才刚刚开始,在林业治山的道路上,同样需要灾区重建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中国精神。

林业治山 生态修复的创新理念

中国是多山国家,包括高原和丘陵在内,约有山地面积6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69.4%,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以上。山地特有的能量梯度使之成为泥石流、滑坡、崩塌、雪崩、土壤侵蚀、山洪等自然灾害的频发区。这些自然灾害大都涉及林业,对区域森林和湿地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林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很大损害。特别是地震对于山区地质地貌和森林植被的破坏尤其巨大。因此开展各种形式的治山活动,使其能够山体相对保持稳定,植被得以恢复,从生态和经济等多重效益讲都意义重大。

十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作为执政纲领写入了《中国共产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已深入人心。林业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管理部门,担负着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修复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长期以来,林业部门在保护森林资源、造林绿化方面做出不懈努力,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对森林和林木赖以存在的山体治理却被长期忽视。

根据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全国林业用地中宜林地(包括荒山、沙荒地)面积3958万公顷,占全国林业用地总面积的12.75%;根据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为1200.2万公顷,占监测区国土面积的11.2%;全国有上百座城市,350多个县的上万个村庄、100余座大型工厂、55座大型矿山、3000多公里铁路线受山地灾害的威胁和危害;近年来我国矿山开采占用和破坏的土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且土地修复率有下降趋势。由此可见,生态修复工作势在必行。

进入21世纪,在土地退化、荒漠化加剧、洪涝干旱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下,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目前,我国林地面积达到了31046万公顷,其中2/3以上在山区。可以说,通过“治山”把山区林业建设好,将对全国林业发展乃至生态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强调指出,“林地是第一资源,治山就是增加林地质量,保护资源首先要保护林地资源”。

近年来极具破坏性的地震频发,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严重危及了国土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急需治理和修复。我国是多山国家,山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大江大河的源头、物种的基因库和平原地区的生态屏障,而地质灾害大都发生在山区。如何改善地质灾害发生的山区地质地貌,恢复森林植被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以及独特的地质结构,极易因地震和降雨等造成山体崩塌、滑坡、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经过长时间的“治山”实践,日本已经探索出一套成熟、适合本国实际的林业治山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日本在治理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以稳定山体和恢复植被为目的的“治山”职能是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

林业治山就是近年来从日本引进的全新理念。林业治山就是首先采取工程措施使松动的山体稳定下来,然后再稳定植物生长的地基和土壤,并在土壤上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很多专家认为,林业治山是转变造林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实现林业“双增”目标的重要举措。我国易造林地日益稀缺,造林困难地的植被修复势必成为今后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的重要手段。在稳定山体的基础上开展造林活动可保持和扩大林地资源,是改进现有造林方式的发展方向。而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除做好种苗和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外,必须在林地上下工夫,林业治山对实现林业“双增”目标具有很大潜力。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指出,林业治山是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重要载体。我国林业发展已进入了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林业治山是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是稳定民生,惠及百姓的事业。林业治山应以尊重自然为根本、顺应自然为手段,修复和保护自然为目的。我们应努力改变现有的生态修复模式,从以植被恢复为主的模式向植被恢复与山体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转变,实现标本兼治,稳定和增加林地资源、提高林分质量,使生态修复的效益最大化,成果可持续。

我国林业治山的实践

林业治山是国际趋势和潮流,日本、韩国、泰国、美国、奥地利等国家都十分重视林业治山工作。我国的林业治山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很多地方林业部门而言治山几乎是一个全新概念。我国目前的林业研究和工程项目都是以林木为对象,缺乏对作为林木母体的山体研究和相关实践,对相关技术和施工方式的研究更为不足,需要通过示范项目的带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林业治山的技术和理念。

日本是世界上林业治山成效最为显著的国家。日本林业治山的理念、技术和模式是经过长期对遭受地质灾害破坏区域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积累和沉淀形成的。日本在地震灾后重建的“治山与植被恢复综合技术”和“治山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日本林业治山经过百年发展,已形成由多个技术体系、法律法规体系、行政机构及民间企业等构成的完善事业体系。其作为日本林业部门的一项职能工作,在日本的林业建设以及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0年,中日两国启动了“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该项目引进日本“先固山后造林”的“林业治山”理念、模式,结合我国传统工程技术,开展灾区森林植被恢复示范,以提高项目区从事具有代表性的灾后森林植被恢复工作的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形成一定的技术标准,使四川省地震受灾地区的森林植被恢复工作得以持续性、自主性的开展。

该项目实施五年来,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对全国林业治山生态修复具有指导意义。事实证明,在困难地、垮塌地,仅靠植被恢复,不采取措施稳定山体,成效大打折扣。因此修复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必须从治山入手。基于中日合作项目的成效,201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持续推进地震灾区生态修复,加快灾区生态功能恢复与提升”,启动了地震重灾县市生态恢复计划,成为我国林业治山的重要尝试。

该项目项目总投资约8360万元,中日双方共同出资。该项目在北川、绵竹、汶川、彭州等县(市)建立4个示范区12个示范点,完成治山18.98公顷,建设林业治山工程设施总量长度达3.3万米,植树造林3.7万株,推动中方项目县市完成自主治山99.34公顷。开发完成《四川省林业治山技术手册》、建立健全了林业治山技术培训体系,举办培训19次,培训四川、甘肃、陕西等地林业技术人员1000余人,极大地提升了灾害多发林区林业技术人员灾后森林植被重建恢复的能力,为林业治山理念、技术本土化和普及提供了政策和技术支持。项目支持开发的《林业治山调查规划设计技术规程》已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外。林业治山理念和技术已全面融入到芦山地震灾后生态重建规划技术思路和重建工作,写进了《四川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纲要》。

取得这一系列成果并不容易。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副总工桂林华坦言,在汶川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的探索过程中,大致产生了三种森林植被恢复的治理理念:一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二是因害施治、迅速恢复、有为而治;三是顺应自然、顺势而为、循序而治。

他告诉记者,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理念源于道家思想,自然无为的观点认为,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形成的损害就让“自然之手”去修复,不进行人为干预,或尽量避免人为干预。这种想法的优势是节约资金,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劣势是恢复缓慢,次生灾害频发,部分区域将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该理念只适用于偏远的无人区和人类活动不可及区域。

因害施治、迅速恢复、有为而治理念源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指导思路,“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生态修复同步进行。重点采用造林、种草,结合工程措施,迅速恢复灾毁林地的林草植被。其优势是,资金到位迅速,在地质条件稳定、土壤条件优越、水热条件好的区域成效显著;劣势是对于大多数地震损毁地而言,由于坡面不稳定,土壤条件不具备等因素,事半而功倍。该理念适用于经济条件好,环境条件优越、适合营造森林植被的区域。

顺应自然、顺势而为、循序而治就是林业治山的理念,它结合了前两种理念,将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相联系,充分考虑了当地人民的需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运用植被恢复技术、土木工程技术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循序渐进地治理恢复灾毁林地的森林植被。其优势是适宜于大多数灾毁林地的修复,且恢复成效显著;劣势是单位面积的资金投入量大,花费的时间长,社会认同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相关的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尚待建立。

桂林华说,林业治山区别于地质灾害治理,重点是针对植物根系影响层内的生长环境进行改善和治理,以达到稳固坡面,恢复森林植被,控制水土流失,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等目的。针对林区范围内受自然灾害的损毁林地,通过传统造林绿化工程不能恢复森林植被,必须通过简易工程措施以稳固坡面,改善植物生长条件,再结合生物措施进行森林植被恢复。

在“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实施地,记者看到通过五年的努力,地震塌方滑坡的山体重新又焕发了生机,一排排的树苗长势良好,而一面面陡坡也因工程治理和植被恢复得以稳固。

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副主任刘立军认为,我们应研究借鉴日本林业治山理念、技术以及相关的制度和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和林情,创建出适合我国的林业治山模式。

进入本世纪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加大了山区资源开发的力度,山区厂矿、公路、铁路、城镇等建设兴起,泥石流和滑坡等山地灾害危害日益突出。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山区每年发生灾害数千至上万起,7400万人不同程度地受到山地灾害的危害和威胁。2001?2010年全国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共造成9941人死亡和失踪,平均每年约1000人,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

面对这样的灾情数据,我们不得不加快林业治山的相关研究和推广工作。严峻的现实成为我们必须前进的理由和动力。为此,国家林业局在“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实施期间,共举办培训班19次,培训1000余人,极大地提升了灾害多发林区林业技术人员灾后森林植被重建恢复的能力,为“林业治山”理念、技术本土化和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业治山”在四川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具备了技术可操作性。此外,辽宁青山工程、山西矿区治理、石漠化区治理等生态举措也积累了许多体制和技术经验。林业治山有关的法律、政策也正在酝酿中。总体上,林业治山在我国林业已经具备了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探访林业治山示范工程区

2014年11月22日,正值羌历新年,记者随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成果普及推广会的代表一同来到汶川县和北川县的林业治山综合生态修复示范项目现场,不少塌方山体已经披上“绿装”。

在北川县擂鼓镇石岩村二组的一处山腰上,记者发现这个曾经的塌方体已树木成片。山腰上,层层土袋筑成的水平阶梯十分显眼。北川县林业局副局长朱成林说,这是土袋阶梯工程,其作用是固山、分散流水,避免发生泥石流。“这里实施面积有64亩,从2010年到现在,这里没有发生任何次生灾害,效果非常明显。”

在石岩村,北川县林业局还参照中日合作技术,采取竹栅栏挡土墙、土袋阶梯等方法进行试点治理。2013年治理的340余亩塌方山体如今已经栽种李树、核桃树。而在北川老县城旁的沙坝村,林业局在一处山体塌方处进行多次点撒播树种,至今没有效果。“年年种树不见树,主要是山体不稳,遇到大雨就会被冲刷得干干净净。”朱成林说。

在汶川县地震灾区,记者同样发现,通过合作项目的山体治理,大多取得明显效果,而采取传统栽树治理的效果并不佳。在汶川县绵镇克约村半山腰上,记者见到一边是传统栽树后又被泥石流冲毁的现场,而另一边则是项目治理栽植的树木开始成林。前来考察项目效果的日方专家佐藤隆告诉记者说,日本在治理地质灾害、植被恢复方面有很多经验,克约村的治理仅是山坡治理,由于预算及条件限制,诸如防止滑坡、河床治理等新技术还没用上。

四川省林业厅国际合作处处长张黎明介绍,日本“林业治山”已有百年历史,在治山领域形成了先进的理念、技术体系和管理体制。主要特点是林业部门牵头,将“治山植绿”分散在林业、国土、水利、建设等部门的行政职能统筹为一个实施主体,采用“先固山后造林”的理念与技术模式。通过工程措施稳定治理山体地质灾害开展“治山”,用工程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进行“固土”,用现代植树造林与恢复植被工程完成“植绿”,兴修整治防洪抗旱水利工程涵养林地实现“涵水”。

“地震灾后生态修复不同于一般的生态建设,不是简单植树造林。灾后的山体地表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崩塌坡面的土块不稳定,地表容易被雨水侵蚀,易导致次生灾害的发生,而对于植物的生长而言,关键是生长地方的地基和根系发育的土壤的稳定,所以首先要治山,采取工程措施将松动的山体固定起来。在项目实施中,他们用横向的挡土墙、纵向的龙骨(石埂)将山体包扎,然后修排水沟,给山洪导流,避免水害。最后就是在土袋垒成的台地上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使瘫痪颓废的山体健康起来。”日本专家佐藤隆对记者说。

桂林华介绍说,受自然灾害损毁的林地,通过传统造林绿化工程不能恢复森林植被,必须通过简易工程措施以稳固坡面,改善植物生长条件,再结合生物措施进行的森林植被恢复治理工程。工程措施主要有挡土墙工程、排水沟工程、栅栏工程、水平阶工程等;生物措施主要有土壤改良、植被培育、覆盖防护工程等。这些林业治山工程的最大特点是单个施工方法很简单,多项工种既集中又恰当地布置,工程整体上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四川省林业厅在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实施中,还兼顾了当地百姓的民生,不仅在施工时为当地百姓创造了增收的工作机会,而且在植被恢复的同时,选取李树、核桃树等经济树种,使当地农民能够将来在林业治山中受益。

中日技术合作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成果普及推广会中,国家林业局、国家科技部、日本驻华使馆代表和来自十几个省市的一百七十余名林业技术人员参会。会上,中日双方共同认定并宣布,经过五年的时间,该项目经过中日双方参与者的共同努力,达到了预期目标。

虽然我国的林业治山工作刚刚起步,但从本次中日技术合作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实施的成果来看,该项目区制定出具有代表性的灾后森林恢复计划,建立起与灾后森林植被恢复施工方法有关的关键技术体系,强化了灾后森林植被恢复工程所需要的技术培训内容与体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

林业治山 未来更美好

林业治山是维护国土安全,减缓地质灾害损失的现实需要。林业治山关乎国土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林业治山为生态修复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同时也是生态修复的新的有效途径。

我国易造林地日益稀缺,造林困难地的植被修复势必成为今后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的重要手段。在稳定山体的基础上开展造林活动可保持和扩大林地资源,同样是改进现有造林方式的发展方向。

“林业治山”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其上游的政策体系是助推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林业治山源于林业应对灾害和生态破坏区的治理理念,同时也是从法律、机构、政策、财政等多方面综合支撑的项目途径。

四川省林业厅有针对性的成立了研究小组,先后前往项目开展地北川、绵竹、汶川、彭州等地进行了深入调研,对四川省林业治山合作项目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日本林业治山体制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还组织到开展了类似项目的辽宁省,对其“青山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

四川省林业厅政策法规处余蜀峰在调研报告中提出2点启示:启示之一,单一“刨坑种树”的传统生物措施已无法适应山地生态修复的特殊需要,必须同步采取工程措施;启示之二,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需要,恢复治理好山地生态环境,必须引进和牢固树立林业治山的理念,理顺治山管理体制,建立相应机制。

在采访中,不少林业干部表示,林业治山这项实践有必要继续推进,但会面临“多头分管”、“体制不顺”等问题。大家建议,国家从法律、体制机制、标准规范等方面进行完善和改革,将林业治山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森林法》修订范围,并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需求。

灾害治理项目篇10

一个精力充沛、办事果断、善于沟通的项目经理能很好的控制整个项目的节奏,能把项目团队的决议实施到实处。项目经理要责、权相匹配;有责无权,是空架子,有权无责,将有不测之患;在项目管理来说,项目经理的权力行使到哪里,责任就要追究到哪里;项目团队同样如此,团队赋予项目经理管理权限,同时也受到项目经理的管理,所以,项目经理的责、权,也是整个项目团体的责、权。有了强将,还需精兵,一个再精明能干的项目经理,也需要相匹配的项目团队,管理起项目来才能指哪打哪。所以,组建一个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制定一个结构科学合理的项目组织管理机构体系,也是项目管理环节别重要的一环。项目管理团队人员配置不求多,多则乱,少则精,项目管理团队选人应选择有特长的,能独当一面的;用人则应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和个人自身特长,技能,性格等方面综合考虑。用此人之长,补他人之短,是项目团队组建的精髓所在,团队成员能够长短互补,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则团体凝聚力强,办事效率高,才能够保证项目管理机制最有效的发挥。优秀的项目经理与精干的项目团队组成了整个项目的管理层,那么,有了管理层,必然就有被管理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组成了项目管理的动态循环。对于项目管理来说,最直观的被管理者就是项目的施工作业人员,好的管理也需对应好的实施,管理落不到实处便成了一纸空文。所以,没有好的施工作业人员,也无法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本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机械作业逐渐取代人力作业的工程施工却由于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施工作业面往往处于灾害已发生的地质不稳定区域,大中型机械化设备很难进场,这造成了在地灾治理项目施工中进度的快慢往往取决于人力的多少,很多原本依靠机械作业的环节只能使用人力,所以这也是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相比普通工程项目所存在的特殊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作业特殊性决定了项目的实施环节需要大量人力;随着更多人力的投入,首先带来的更流动的施工人员、更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些相熟的劳务人员在一起也更容易组成各自的小利益团体;所以,更多的人并不一定代表更高的效率,反而会对项目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这也是地质灾害施工项目管理的特殊性之一。因此,在地质灾害治理施工项目管理中,对施工人员的入场要求也应更加严格,项目与劳动队伍间应长期保持联系,培养用于自身项目的熟练工种,做到技术熟练、来之会干、干则干好这几点要求;可给予优秀劳动者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尽量减少项目施工人员的流失率,不要这个项目培养了一批人,到了下个项目却都是新面孔。对于地质灾害施工劳务管理来说,坚决不使用“人情、关系”队伍,这类劳务队伍人员素质往往参差不齐,劳务方自持情面与关系,管理方碍于情面和关系,管理难度非常大,这种队伍在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只会拖后腿。

2建立并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制度

“人管人”难免存在感情上的弊端,为保证项目管理顺利实施与良性运转,项目建设过程中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健全也是重点之一,特别是对于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来说,安全隐患大,人力使用多,工期时间紧,所以更应该建立安全保障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各项施工管理制度,从项目经理到现场作业人员都应约束在规章制度内,制定相应的奖赏、惩罚标准,靠制度管理人,靠制度激励人,确保人员的思想、管理、安全、责任一一落实到位。

3安全管理是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重中之重

对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来说,施工作业区域本身就已经发生灾害,造成了生命或财产上的损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的工作任务就是清理地质危险因素,防治二次灾害的发生。但在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受地质不稳定因素影响,作业区域在暴雨、暴晒等自然因素干扰下极易产生二次灾害,此时防治工程尚未完工使用,所以一旦在施工期间突发灾害会对我们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安全就是效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人,成立专门安全生产检查小组,才能够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只有深入现场,才能发现安全隐患潜藏的细枝末节,从而顺藤摸瓜的找出不安全因素所在,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同时,项目应加强安全知识、安全制度培训与考核,所有专业岗位作业人员都应经过系统的岗位培训。除了安全教育培训和检查外,还应制定系统的安全保证措施,例如施工现场关键点、疑难点、危险部位都应悬挂各种安全警示牌;施工现场临边、危险地段均相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防护网,通过对机械设备的安检,每天的现场安全巡查和定期与不定期的安全大检查,从严格的检查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对抗滑桩、基坑开挖、护坡施工等施工安全关键点,必须经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允许开工,对每次安全检查的结果都在项目内部进行通报,通过严格的检查,确保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4文明施工与项目形象

作为与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势必会比普通建设项目吸引更多的群众关注。如何树立良好的项目形象,以工程树丰碑,以形象造口碑,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中必然会面对的问题。既然是形象,那么肯定首先要从外观上讲,施工人员统一着装,管理人员佩戴岗位工作证进入工地,施工现场实行标准化管理,合理规划施工临时用地,建筑材料码放、堆放整齐,弃渣外运及时等都是项目形象建设的要求。外观上干净亮丽了,环保作业也应该同步进行,一个外表光鲜、内里却污水横流的工地肯定不会受到认可的,所以项目现场排污措施、防尘降噪等工作也应同步跟进。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