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十篇

时间:2023-09-18 17:58:46

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

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篇1

最近一段时间,当我看到几个同学聚在一块悄悄说话时,我就怀疑他们正在讲我的坏话;当我告诉朋友一个秘密后,我会不停地想他是否会讲给别人听;老师在课堂上说了班上发生的不好现象,我就怀疑是不是针对我说的;一位同学近来对我的态度冷淡一些,我会觉得他可能对我有了看法……这是不是我的猜疑心较重?应该如何克服?

一个苦恼的学生:秋 风

秋风同学:

上面的一些表现说明了你的猜疑心较重,你能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相信你是能够克服掉这个毛病的。

导致猜疑的原因主要与个人的一些特点有关:

1、自信心不足

有些同学在某方面自认为不如别人,但自尊心过强,因而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算计自己、看不起自己。越想越认为是真的,陷入猜疑怪圈而无力自拔。

2、以前交往失败的打击

有些同学以往比较轻信别人,并视之为己,告诉许多个人的秘密。但却遭到他的欺骗,从而蒙受了巨大的挫折和失败,甚至导致很强的防御心理,不愿再信任他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怀疑再三。

猜疑似一条无形的绳索,会捆绑我们的思路,使我们远离朋友。如果猜疑心过重的话,那么就会因一些可能没有根据或不会发生的事而忧愁烦恼、郁郁寡欢;猜疑者常常嫉妒心重,比较狭隘,因而不能更好地与同学、朋友交流,其结果可能是无法结交到朋友,变得孤独寂寞,对身心健康都有危害,因此需要加以改变。

1、理性思考,不无端猜疑。当发现自己生疑时,不要朝着有利于猜疑的方向思考,而应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这样想?理由何在?如果怀疑是错误的,还有哪几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在做出决定前,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有利于冷静思索的。

2、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要只看到缺点而灰心丧气,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优势,培养自信心和自爱心,相信自己有能力会给他人一个良好的印象。这样就会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

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篇2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43-02

1 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交往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沟通、信息交流、情感与心理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它反映着人们为了满足个人和团体的需要,所进行的心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联系。[1]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感,满足精神的需求,有益于心理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处于压抑和紧张的状态,精神方面相对孤寂,会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作为大学生群体的我们正处于渴求人际交往、渴求被理解和被认可的心理发展时期。

2 人际交往的心理发展阶段

根据欧文阿特曼和达尔马斯泰勒的社会渗透理论,从人际交往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把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定向阶段。即交往双方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在这个阶段中,由开始时的零接触状态,逐渐实现选择性注意。这种选择可以映射出交往者的兴趣特征、心理特点和某种需要倾向。

第二,情感探索阶段。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沟通和探索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发展。在这个阶段中,交往双方开始角色性的接触,如打招呼、聊天、学习和生活上的互相帮助。

第三,情感交流阶段。即由角色性的接触,向建立在基本信任基础上的较深情感的卷入。在此阶段,双方会谈论一些私人性的问题,讨论各自家中的情况,诉说烦恼和分享快乐。

第四,稳定交往阶段。即交往双方由于逐渐接触,彼此的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从而进入稳定交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更深更广,心理距离不断缩小,情感愈发密切,在心理上逐渐形成一定程度的融合和依恋。这标志着人际关系已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表现为彼此关心增多,互相分享生活空间包括私人的情感和财物,并且两人一旦分离或发生冲突,交往者会出现牵挂、焦虑和烦躁的情绪。

3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困惑

3.1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3.1.1 自主性强范围广泛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随着身心的发育成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人际交往中,不愿顺从别人,希望独立自主,喜欢展现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独特的性格。随着生活空间的扩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更加广泛的特点。

3.1.2 注重内容,注重形式

大学生校内外生活和实践丰富多彩,社团活动各具特色,人际交往的内容更加丰富。伴随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人际交往的手段日渐多元化。电话,短信,QQ、微信,邮箱、交往的形式越来越多,具有更多的开放和互动。

3.2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主要有羞怯心理、猜疑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和自傲心理等。

3.2.1 羞怯心理

羞怯心理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现象。大学生的羞怯心理包括两个方面:害羞和胆怯。具有羞怯心理的人在社交场合,尤其是在同陌生人或异性的交往中,常常表现为腼腆、动作不自然,严重者表现为脸色绯红、手足冒汗、语无伦次等。有严重羞怯心理的大学生常常怯于交往,经常宅在宿舍里,对交往采取回避态度。

3.2.2 猜疑心理

猜疑表现为总觉得周围的事情与自己有关,对他人言行过于敏感,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猜疑经常导致无中生有,甚至曲解他人善意的言行,从而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3.2.3 自卑心理

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往往情绪低落,学习效率较低,在困难面前畏葸不前,自我效能感较低,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待人接物过于敏感。

3.2.4 嫉妒心理。

大学生产生嫉妒心理是因为将自己与其他同学比较后,发现自己在学习成绩、能力特长、社交活跃程度或者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愤怒、怨恨、羡慕、羞愧等组成的复杂情绪。[2]

3.2.5 自傲心理

喜欢过高地估计自己,说话不注意分寸和方式,只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容易引起他人的攻击和反感。

4 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惑的应对方法

人际交往是人类基本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塑造个体的人格,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化。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的应对方法如下:

4.1 克服羞怯心理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要培养自信,清除消极的自我暗示,学会肯定自己。其次不要过于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患得患失;最后要学习必要的交往技巧,进行心理训练和实践锻炼,提高自身能力。

4.2 克服猜疑心理

首先,要培养面对问题时理智处理的能力。其次,要学会客观全面地认知他人和客观事物,不要以短暂的交往经验就做出结论,避免以偏概全。再次,要拓宽胸怀,人际交往中产生误会和隔阂是正常现象,要学会主动与他人沟通。

4.3 克服自卑心理

首先,要自尊自爱,正确看待自己,评价自己,欣赏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增强人际吸引力;二是寻求他人帮助,如向心理咨

询师倾诉求助,三是学会自我调控,积极参加活动和运动,逐步培养自信心。

4.4 克服嫉妒心理

一是正确认识嫉妒心理的普遍性,并相信这种情绪可以克服;二是改变认知,见贤思齐,让自己的心胸逐步变得开阔;三是转移注意力,化嫉妒为动力,努力提高自己;四是,学会自我宣泄,找他人开导。

4.5 克服自傲心理

首先,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尊重他人,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被尊重;其次,要有同理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地自我觉察,不断地自我反省;再次,去培养群体意识,在集体的活动中,在他人的交往中,不断融合,不断适应,克服自傲的心理。

总之,大学生想要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需要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与他人交往,同时注意提高自身人际魅力。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主.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

[2] 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篇3

关键词:

目前,在校的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诸多的问题中最重要的是阅读能力差,考试中失分严重,即学习英语的时间少,只限于课堂,平时很少有听、说、读、写的机会。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以上情况,应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七步教学法”

1、预学。在教学课文前,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借助词典、单词表或有关资料,能对文章内容有大概的了解,能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结构,不懂的字词句让学生在预习时划出来,留到课堂上或课后解决。

2、导学。导学是一堂课的开始,“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导学部分,教师不能忽视,教师应精心设计,引人入胜,要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

  3、听读。学生在初步感知整篇文章内容后,让学生进行听的练习,在听之前可以提一两个问题,问题要有代表性,要让学生听完整篇文章后才能得出答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听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

    4、设疑。学生听读后,已经对文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时要求学生默读文章,解决教师精心设计或练习册中设计的T/F判断题或问答题。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这几点:①先易后难;②先理解后拓展;③先浅后深,兼顾两头。通过设疑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是否把握文章的中心、重点。

5、复述。复述课文是阅读课课堂教学的升华,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连贯表达的重要训练手段之一,通过复述对所学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变文章中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会说才会写,坚持复述,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6、解难。所谓解难,就是指英语课堂教学中排忧解难的过程,是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的必经之路。解难的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提出文章中较难理解的语言点,由学生思考、讨论,然后解答;另一种是学生将预习时或经过课堂教学后还有疑惑的问题提出来,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讨论解答。

7、查测。这一步骤主要是检查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查测的内容一般是课文教学中的重要语言点,也可以是拓展性问题。查测的形式可以是口答、也可以是笔试。用不同的方式检查学生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哪些知识没有完善需要补充或提高,进而尽量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督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设定目标以引发阅读动机

          教师应当重视和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均衡的课外阅读,努力使一部分课外阅读时间成为课内阅读训练的延伸和补充。

       (二)、跨越生词障碍

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最头痛的事也是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了。我们把英语作为外国语来学,中学英语所涉及词汇也有3800多个。这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常常听到一些学生阅读时抱怨:文章看不下去,生词太多。

其实,一般人在阅读时,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单词,生词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猜测的(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除外)。词义猜测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方法:

1、根据定义或解释说明猜测词义

2、根据对比关系猜测词义

3、通过因果关系猜测词义   

  4、根据语篇逻辑关系及常识猜测词义   

5、根据同等关系猜测词义   

(三)克服阅读的不良习惯

1、慢读(slow reading)。有许多中学生总认为读得越慢,对文章信息了解得越多,理解程度也就越高,因而自觉不自觉地总把阅读速度放慢,以求对文章更好的理解。阅读速度与理解率几乎没有关系。

    要纠正这种不良习惯,首先要改变那种认为阅读越慢越好的错误观念。其次要经常进行限时阅读训练,逐渐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

2、指字(pointing)。读者为了集中注意力而用手指、笔、尺等指着字行,并随着眼球转动而移动手指或其他指字物体。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反而会降低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使读者把注意力集中到书页的字行上,而非文章的思想内容上。

3、声读(vocalising)。养成这种不良习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读者缺乏默读训练或对文章中的文字不熟悉。实验证明,声读比默读慢得多(一般人默读速度是他朗读或讲话速度的两倍),而且不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

要克服声读,一开始可采用阅读时紧闭双唇,用牙齿咬住舌头或口里含东西等办法,然后多做快速阅读训练。

4、心读(sub-vocalising)。心读是一种除本人外其他人觉察不出来的有声阅读方式。心读时,读者在心里对自己清晰地发出某个词的读音并好象清楚地听到自己在念一个词。造成的主要原因和书面语言的性质有关。因为文字既代表意义又代表声音,读者自然地将文字声音联系在一起。但太多的心读过分依赖言语而非语义,因而影响阅读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对阅读效率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

克服心读惟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有意识地将阅读速度加快到超过最快的讲话速度,因为在这样的快速阅读中,读者已经没有时间去念出每个单词的声音了。

5、心译(mental translating)。心译就是读者在阅读英文时,先将英文译成母语,然后经过母语去理解所读的内容。它是读者在掌握母语后再去学习外语时常犯的一个毛病。由于这种阅读方法必须经过多重的翻译环节,必然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

要消除这种毛病,首先读者要认识到它的害处,认识到阅读英文时用英文思考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并在平时阅读中自觉去克服才能有效。其次,这一习惯必须经过大量的快速阅读训练才能去掉,因为当没有时间让你重复多重翻译环节时,你的脑子会逐渐自然而然地与英语建立直接的联系。

6、过分复视(too many regressions)。复视是对已阅读的内容感到不放心或没看懂,再次倒回去读的现象。每个读者都需要复视,但复视次数太多会影响读速。

要减少复视,首先要明白对某篇文章的理解是相对的,阅读时并不是要你记住每一个单词和每一个细节,而是只要理解文章大意,并建立起一遍就能读懂的自信心。其次,除非在做阅读理解题我们可根据问题稍作复视外,在一般的阅读中坚持强迫自己的目光始终从左向右移动。

(四)、进行快速阅读训练

教师应通过课文教学、补充阅读量,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使他们掌握阅读技巧,从而提高理解能力。以下是快速阅读的几种方法。

1、养成泛读的习惯

2、养成“成组视读”习惯

3、养成计时阅读习惯

三、以写导读

1、布置写作任务,激发学生查阅资料

实践证明,通过布置各类写作任务,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依托的课外泛读训练是行之有效的。布置写作任务可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导向。

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篇4

多疑其实是在自寻烦恼,整天多愁多虑、忧心忡忡,若不及时调适,就会诱发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疑心生暗鬼

詹泽恒

我和我老伴都上了年纪,耳目腿脚还可以,脑筋思维基本清晰。最近老伴比较多疑,自信心差,出了门老问我,“你钱带了吗?你钥匙带了吗?里边门关上了吗?”有时还无端猜疑别人在注意我俩。老伴的一件“疑心生暗鬼”的事,还差点酿成了一个小小的冤案。

我们退休后带孙女佳佳,送她上学,照顾她的学业。夏末开学不久,有一天她说她的手工作业材料袋丢失不见了(一个像杂志大小的塑料袋,内装五六张彩色图形硬纸板,上书“二年级手工制作材料、宁波华茂出品”)。我们帮她各处找了一下,没有找到。她又说:“见到某某同学手里有同样的两个手工塑料袋。”老伴说:“你去问问他,是不是他捡到了你丢的材料?”孙女说:“我问过了,他说这是他哥给他的。”

当时我老伴就疑心十足,疑心某某同学是否在说谎,老伴还要去找老师反映。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劝阻,我说:“无法验证,没有证据,不好随便下结论,事关对方名誉大事,不能这么做的。”可是老伴对某某同学心存疑虑,嘴上唠叨没完,认定是他拿的。

为了满足孙女的学习需要,我们两个老人走了好多家书店、专卖店,都没有买到,只好去复印黑白的材料来对付对付。后来,在教育出版社工作的佳佳的大姑总算买到一份,我们这才了却了一件心事。

此事办得越费劲,老伴越来劲,对某某同学的不端行为火冒三丈,念念不忘:“明明是他拿了,同样两份,这么巧,还说是哥哥给的,真不应该,真缺德,有机会要好好教育这孩子才对。”

一个多月后,一次偶然机会,清理佳佳书柜时,发现了那份丢失的手工材料,夹在一些图书里边。老伴当时就傻眼了,原来孙女的同学说的是真话,我们太冤屈人家了。老伴这才自责说:“我疑心病太重了!太重了!”

万幸的是,我们对此事没有太张扬,没扩大影响,没让多疑的老伴去学校找老师说理,否则后果严重,将给孩子心灵造成多大伤害!古人有失斧疑邻的故事,而今事情竟然落在自己头上!

小小“冤案”,给人以启迪,今后我当加强证据意识,发现问题,没有真凭实据,不能轻易下结论。遇事忌主观猜疑,更不宜人云亦云。待人接物,遇疑虑,尽可能往好处想,有猜疑,宁信其无,以宽厚为怀,否则一旦伤人,将悔恨莫及。京戏中,曹操错杀吕伯奢全家的冤案故事,就是无端猜疑,付出血的教训的典型事例,值得人们深思。

通过这个“疑心生暗鬼”的事件,我劝老伴要实事求是、建立自信心,到了耄耋之年,脑力衰退,容易健忘多疑,只有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锻炼思维,延缓衰老,才能享受身心健康的晚年!

上了年纪的人还有哪些多疑表现?

老人把东西放在某处,自己忘记了,还怀疑别人偷东西,有的甚至怀疑是自己子女偷的。

抱怨亲戚朋友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专门针对自己。怀疑别人在算计自己,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和帮助,也会看成别人另有所图,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感到有些不适之处,喜欢没病找病,对号入座,总怀疑自己得了什么大病。

无端怀疑保姆揩油买菜的钱,偷吃家里的保健品。

老人为何疑心重?

1.生理方面的老化会引起多疑。年龄大了,视力、听力渐渐下降了,记性也差了,自己做的事情转眼都会忘记,看到的东西也不真切。很多事情都不确定,再加上自己的联想,自然容易起疑心。

2.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人际交往少了,社会角色变了,家庭中的地位也改变了,心态没调整好,也会多疑。诸如:觉得自己没用了,自信心也没年轻时强了。戒备心增加,常常处于紧张的防御状态,慢慢开始多疑。如果年轻的时候就比较多心,到老了,更可能多疑。

3.有些多疑是因为有偏见、带着有色眼镜看人,缺乏沟通,又有误会,越发容易猜疑。比如有些当婆婆的总是疑心媳妇在背后挑唆儿子,说自己的坏话等。

克服多疑心理,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凡事都讲证据,如果没有证据,就不必疑心。

生活中,许多猜疑戳穿之后是非常可笑的,正如“杯弓蛇影”、“疑人偷斧”等故事所描述的。由于消极的自我暗示在作祟,猜疑者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所以,有了猜疑之后,要调查研究,找到真凭实据。

2.征求旁人的意见。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遇到自己感到疑惑的事情,不妨找边上的人说说,听听他们的意见,就可能消除一些荒唐可笑的疑心。

3.多疑己,少疑人,坚持宽以待人。

怀疑就是心中有“鬼”或者说心里有“诡”,看人看事就会失去客观、理性的判断。不妨坚持宽以待人的原则,这样才不至于因为错误怀疑而冤枉别人。

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篇5

一、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教材作为课程的重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实践活动课教材的编写大部分是以配图文字说明、对话、游戏、实践操作等主题性活动呈现,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内在东西。还有教材的编写受到篇幅的限制,编写人员与学生所处地域不同,有不少场景、图画、操作不一定适合农村孩子的生活,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用好”教材,而不是“教好”教材,教师要适时针对所要讲授的内容去丰富、充实教材内容,开展丰富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多安排一些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多动动手做一做,多动动嘴说一说,多动动脚走一走,多动动脑想一想。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进农家,走进田野,走进山林,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测算树木的高度、路程的长度、农田的面积、物体的体积。也可以与学校附近的农民及村组联系,让学生对农作物进行抽样估产,并设计完成统计的一般步骤。还可以组织学生到街上去参观各式各样的广告牌、商店中各种商品的花纹图案,并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自己设计一些对称图案及参观路线图等。也可以请农技站的农技员或种田能手,讲解有关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剪一剪》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访问了民间剪纸(纸扎)高手,了解了剪纸的历史及在农村的作用,还学习了剪纸的一般方法。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大家勤动手、勤动脑,自己大胆设计创作自己喜欢的图形,不一会儿,各种“作品”跃然纸上,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图形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二、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教育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放下架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环境。根据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教师应多给学生说的机会、演的机会、实践的机会、交流的机会、探索的机会和合作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的想法、观点和做法给予尊重和肯定。如我在教学《克与千克》这一课时,在“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环节中,我发给每位同学了一支粉笔,先让同学们掂一掂,再猜一猜,这支粉笔有多重?同学们像炸开了锅,我马上示意要举手回答,一个个小手举过头顶,那急切的心情可想而知。然后学生汇报:2克、8克、10克……陈××说:“我猜是6克,差不多有6个2分硬币的重量”。钟××说:“我猜是4克,它大约有4个2分硬币的重量”。她们两个还好像扛上了,谁也不服谁?一支粉笔到底有多重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称一称,结果是大约4克。获胜的一方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说我的正确吧!”陈××也不甘示弱:“我猜的也很准啊,只相差一点点,再说我又不是神仙。”由于学生胆大敢说,没有拘束,引得学生哄堂大笑。我接着说:“两位同学都猜得挺准的,生活中还真有这样的神仙呢!”然后介绍了电视上报道的两位不用秆卖米和卖鱼,且能十拿十准的“神仙”,并说明:只有无数次的尝试才能练就这样的功夫。告诉大家平时到多去掂一掂、猜一猜,说不定你也能成为“神仙”。由于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学习兴致高涨,下课了,还意犹未尽。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优化课堂教学途径

多媒体教学是实现数学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途径。因为数学实践活动课内容有些是比较抽象的、复杂的、学生难以理解的。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动态画面、逼真的声响效果、丰富的色彩对学生不同感官产生有效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强化学习动机,有利于良好学习品德的形成和保持。特别是一些几何图形的实践活动的教学,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将立体图形进行分合拆,借助动画功能,突出教学重点,有效的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学中,利用实物演示比较麻烦,且效果不好。我运用多媒体教学,对长方体六个面进行着色,相对的面涂上相同的颜色。然后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分别解剖出前(后)面、上(下)面、左(右)面,并展示求各面积所需要的条件,清楚地演示出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整个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生动的动态画面联系起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教师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坚持课后教学反思,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是新课改中所倡导的教育教学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免不了有许多不足和缺憾,教师应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写课后反思日记等方法从多角度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进行评价,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比如,我第一次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不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又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未能达到教学目的。课后,我经过深刻反思,认为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后来上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剪一剪、拼一拼等学习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在此,我特别注意强调底与高应该是相对应的,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在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整堂课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计算、猜测、质疑、发现、验证全过程。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篇6

一、创设冲突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如教学《年、月、日》这一课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都喜欢过生日吧?那你知道自己现在一共过了几个生日了吗?

生1:我过了9个生日。

生2:我过了8个生日。

师:哦,你们8岁的就过了8个生日,9岁的就过了9个生日,那10岁的呢,应该过几个生日?

生:(齐答)10个

师:嗯,一般情况下10岁是过10个生日,可是有一个10岁的小朋友只过了2个生日,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产生疑惑)

师:今天我们学习“年、月、日”一课后,你就知道为什么了?(板书课题)

这个情境通过生日引发几岁就过了几个生日,当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几岁就应该过几个生日时,老师抛出“10岁就过了2个生日”这个事例,这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矛盾冲突,学生也就有了一种非常迫切的心情,想及早揭开这个谜底,从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二、创设游戏情境,调动参与热情

如教学“可能性”时,可以创设游戏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把巧克力藏在一只手里,请你猜巧克力会在老师的哪只手里呢?

生1:在老师的左手。

生2:在老师的右手。

师:小朋友的猜测不一样,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展开两只手)巧克力在老师的哪只手里?

生1:在老师的右手。

生2:在老师的左手。

师:小朋友们的猜测还是不一样,我们再来看一看(老师把手展开)猜对的小朋友请举手,这回猜对的更多了。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咱们再玩一次,巧克力可能会藏在哪只手里呢?

生1:可能在老师的左手里。

生2;也可能在老师的右手里。

师:是呀,这件事是不确定的,有可能在我的左手里,也有可能在我的右手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

这节课一开始,老师就用“猜一猜”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产生探索需求,情绪高昂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现实情境,感受数学生活

如学了“认识人民币”后,就可以设计一个“小小购物家”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究

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篇7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0—0033—01

一、兴趣——迸发灵动的火花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有当你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千方百计地想去了解它、学习它和掌握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花时间了解学生,同时还需深入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需要落实的知识点与他们的兴趣爱好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合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时,可以创设猜图形的游戏:一个学生站在前面,面向全班学生,教师将平面图形举在他身后,其他学生看着给出的平面图形描述其特点,由站着的这位学生猜是什么图形。游戏规则刚刚说完,学生们立即抢着举手猜图形,有些学生还用刚刚所学的知识来描述图形的特点。这样教学,将枯燥的图形知识以游戏的方式呈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质疑——孕育灵动的潜能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端,是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及调动探索热情的切入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或对某个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或会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突然领悟到一个新道理。教师应抓住一切有利的时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见解或疑惑。

如,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时,教师出示三张四个国家单项奖牌的条形统计图,学生看了一会后就开始发表见解,突然有位学生提出来了:“老师,这样看我觉得有些麻烦了,能不能合到一起呀?”一瞬间,全班学生的眼神都汇聚到了一起:合到一起?此时,我微笑着追问:“想法不错,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的想法吗?”这时,这位学生侃侃而谈,学生们都明白了他的想法……顿时,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这样,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在学生的质疑中就产生了。

三、操作——创造灵动的机遇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

如,在教学“估计“时,我给每组学生准备了一份大米,让学生想办法估一估这堆大米有多少粒?学生有的把大米平均分成了3堆,数了一下,一堆有702粒,共有3堆,因此大约有2100多粒米;有的先抓了一把,数了一下约有720粒,接着一把一把地抓,共抓了4把,所以这堆大米大约有2880粒;还有的把大米装进小盒里,一盒装了大约400粒,装了6盒,因此这堆大米大约有2400粒;更妙的是有一个学生数出100粒大米秤了一下是3克,然后秤了大米总共有30克,最后得出这堆大米大约有1000粒。

四、交流——绽放灵动的智慧

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篇8

关键词: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逻辑能力 培养综合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有效教学,学生的努力学习,课堂活泼气氛的创设,都对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粗浅认识。

一、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数学意识

前国家教委付主任柳斌指出:素质教育的要义即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面向全体,“为一切人的数学”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流。数学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并且尽可能的提高。而现代教学要求以人为本,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有机结合,立足学生主体,实施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区别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都能尽最大努力,既能“吃得了”,又能“吃得饱”,让每个学生数学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深化发展的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堂这主阵地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数学观。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喜欢数学,酷爱数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做学习的主人翁。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了,他们会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处理各种现实问题,也会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似乎与数学无关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一旦学生达到这一层次,我们就可欣慰地说,“我们培养的目标达到了”。我们通常所讲的“要给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只授之以‘鱼’”就是这个道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青少年学生乐于表现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但由于独立判断、逻辑思维的能力还不强,容易人云亦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克服单纯或单角度的思维定式,努力创设情境,转换角度,让其认真思考,突破从众心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权威、书本、教师。养成独立思考和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在解题数学中,教师应留有余地,让学生思考和猜一猜问题的规律,解题的方法,问题的结论等。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猜想能力有密切联系,因为猜想可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尤其是观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迅速提高。

创新能力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智力品质。在科学技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民族创造水平如何,已成为决定其荣辱兴衰的重要因素。

教师要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进行猜想;通过对特例分析,归纳出一般(共性)的规律,提出猜想;通过比较、概括,得到猜想;通过从宏观估算,先有猜想,再有严密数学证明。这样“既教猜想,又教证明”,激励学生猜想欲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也是生动、活泼,充满激情,并富有哲理的一门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介绍一些科学家的著名猜想、科学发现的重大作用,如介绍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猜想、我国数学家陈景润等人的杰出贡献,形成良好氛围。只有敢于猜想、大胆假设,才能促进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促使思维打破常规,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理论,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深远意义。近几年开放探索性问题教学、数学应用建模教学如春风般吹进中学数学课堂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无疑具有巨大推进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它是基本数学能力之一,也是数学素质的核心。高考改革内容强调:“继续发挥数学等基础学科的作用,强调基础性、通用性、工具性,将考点放在思考和推理上。”因此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师的一大根本任务。

教学中应重视知识的形成、发现过程。数学本身是一门演绎性很强的学科,然而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本着学生可接受的原则,教材的编排不可能十分系统完整,在教材中许多概念的形成,公式、定理等的发现过程往往没有详细完整给出,只是完美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深研教材、精心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教学中应改变驾轻就熟的“题型+方法”的教学方式,让启发式教学进入数学教学活动,克服学生思维的被动性,选择自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背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启发引导他们去思考、创造,让他们在创造中学习,在发现中获取,在成功中升华。具体地说,可利用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和创造性;利用知识应用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连续性和广阔性;利用典型例、练习题的多解和延伸变化,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利用学习中经验的积累和存在问题的矫正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方向性和批判性。

四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今世界上许多事物大多需要综合多门学科知识来解决,靠单学科知识就能解决毕竟是少数。数学学科本身具备很强的综合性,代数、三角、几何教材中综合了许多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知识。因此教学中数学应发挥基础学科作用,加强学科内联系,挖掘各知识交汇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帮助学生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正确运用数学语言加以表述。

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篇9

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如何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间的某种差距而产生的认知失衡,把握创设冲突的时机,让学生知识的构建更饱满?

1.课始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当学生们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好的课堂导入如弹琴,第一个音符就悦耳动听,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若在课堂导入时创设一个冲突,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好的“序曲”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它能把学生散乱的精力一下子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为成功进行教学奠定学生在心理、认知、情感等方面的良好基础。

2.课中障碍,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索

课中是学生自主探究的主要环节,阶梯式的课中设计,能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简单问题或步骤,由浅入深,使学生易于接受,从而将提出的一个个小问题如抽丝剥茧般地一步步克服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若在课中设计时创设一个冲突,就能让学生体验“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数学是以空间图形与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对于生活中数量关系比较隐蔽的数学问题,我们就必须有层次地阶梯式地进行探究。《找规律》课中就创设了一个冲突,通过增加两种不同实物的代替符号,使学生无法用连线的方法快速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产生认知需求,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出搭配种数与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3.课尾冲突,引领学生课外再发现

课尾是一堂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课堂结尾,能给人启迪、发人深省,能给人以追根溯源的探究。一堂课的结束,并不表示问题的终结,而是用新的知识再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开始。课堂的结尾可以留给学生一个句号,也可以留给学生一个问号。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使学生的探索不仅在于课内,更在于课外,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思考的欲望,从而使数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更加开阔。

二、有效运用认知冲突,让学生知识的构建更生动

创设有效的认知冲突,是构建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那么创设怎样的认知冲突,才能让学生知识的构建更生动?

1.设置矛盾,激发冲突,让学生的探究更有目的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来自充满疑惑与问题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矛盾,设疑问难,使学生处于认知的矛盾之中、悬念之中,从而激起强烈的探究欲望。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有效矛盾是承载问题的媒介。教师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式,设了一个矛盾式的冲突,让学生在矛盾中认识到利用老办法来看待新问题是不行的,追求新知识的愿望应运而生。带着这样的问题与矛盾,学生的学更有目的性,整堂课学生都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中,学得趣味盎然,从而使知识的构建更为生动。

2.引发猜想,诱导冲突,让学生的探索更有层次

学生对于新知识、新技能,往往抱以好奇、猜测的态度。在教学中,我们不妨让学生去对一些未接触的新知识进行猜想,然后想办法来证明猜想的正确性,以此来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若在课堂中创设猜想式的冲突,就能使学生在猜想中连接未知,在猜想中完善知识。数学教学必须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但真正能做到展示知识的生动发生过程的,唯有让学生参与猜想。通过猜测、观察、画图等方法,才能得到新的规律,这样的规律不是个体,而是一个规律群。有层次的活动过程,不仅能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更能使学生得到思维的锻炼,从而有层次地形成知识体系,完善思维。

3.制造陷阱,暗设冲突,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

学生知识的构建中常会出现含糊点、易错点或盲点,教师应巧妙地制造出相应的知识陷阱,引诱学生落入其中,再将学生从中“救起”或引导学生进行“自救”。

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篇10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 心理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无论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和学习中,人际交往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不可能脱离这个社会而独自存在。既然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无法避免与这个社会的其他人之间产生竞争、合作等一系列的关系,每个人都会依据自己所需要的利益与不同的人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而且,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为了达到自己的需要,会在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心理情绪。有些人产生的心理情绪是健康的,而有些人产生的心理情绪则是不健康的。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一个分支。在社会中,青年人处于一个相对尴尬而又特殊的地位,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方面,青年人已经不能够享受来自父母的保护,他们不能像儿童一样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因为社会赋予了青年人一份社会责任;然而,另一方面,这些青年人并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他们的心理素质也与成年人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他们无法跟成年人一样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所以,这些只是身体上成熟而心理上还未完全成熟的青年人在面对人际关系的时候会表现出更多的不健康的心理情绪。大学生是青年人的一个特殊的分支,无论是他们的交往对象,还是他们的生活环境,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心理情绪的特殊性。我们分析研究他们的心理情绪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的不健康的心理情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大学生交往中几种不健康的心理情绪及表现

1.1自卑心理

所谓的自卑感就是指大学生在和其他人比较之后会发现自己与别人差距甚远,时常会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比如,有些男孩子不敢与喜欢的女孩子表白自己的心意。还有一些人非常不合群,格外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也是一种自卑的表现。这样的局面会使大学生的自卑心理逐渐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就是造成学生产生羞怯心理;另一方面会导致学生产生虚荣心和嫉妒心理。

1.2羞怯心理

这里所说的羞怯心理并不是指的是我们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之后压抑自己的情绪,指的是我们处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但是还是会抑制自己的表现欲。这种心理在大学生中也非常常见,很多大学生不敢在班会或者全班的学生面前表达自己的看法,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1.3虚荣

虚荣与骄傲是不一样的,骄傲指的是一个人过高地评价自己,但是虚荣指的是寻求别人的肯定。骄傲一般会与自信联系在一起,过度的自信导致骄傲,但是虚荣一般会与自卑结合在一起,由于内心深深地自卑感导致产生虚荣心。虚荣就是会极度掩饰自己的不足和劣势。举个例子,很多大学生爱慕虚荣,宁可吃得少,也要穿得好。这无疑就是大学生的虚荣心在作怪。

1.4猜疑

其实猜疑心理也是由于大学生的自卑心理演化而来,一般情况下,猜疑心理都会与虚荣心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因为一个人要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就渴望得到其他人的认同,他们格外在乎别人的看法,如果别人的看法与自己的看法不同,那么这些学生就会产生猜疑心理。要注意,猜疑不是怀疑,因为怀疑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而猜疑是一个非理性过程,大学生只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做出判断,一旦不信任就会产生嫉妒,那么这时候就产生了猜疑心理。

1.5嫉妒

嫉妒指的是对其他人在某个比自己强的方面产生的一种怨恨和不安的心理。嫉妒心理普遍存在在大学生的心理情绪中,这种嫉妒心理一般是由于大学生的虚荣心理或者他们的骄傲的情绪而产生的。因为大学生总是会把嫉妒心指向使自己的虚荣心不能满足的人。所以,嫉妒是伴随着比较产生的。例如,一般乞丐不会对皇帝产生嫉妒心理,但是阿Q就会嫉妒阿胡。通常情况下,嫉妒者会隐藏起自己的心理情绪。

2大学生中几种不健康心态的成因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多种多样的心理情绪,一个人不可能只有虚荣心,一个人也不可能只有嫉妒心,就算是表现出一定的外在行为,那么内在的驱动力也不会完全一样。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人的物质性中探讨心理的成因。

人的物质性指的是每个人都会追名逐利,每个人都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每个人都想要达到自己的需求,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私的,都想要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然而,我们是没有办法做到的,所以,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物质支配的差别,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要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比较,比较一旦出现,就会出现得与失,有了得失,学生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情绪。

从高中生成为大学生,他们面临的环境和人际关系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很多学生在高中的时候成绩非常优异,成绩就是衡量他们的唯一标准,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的成绩再也不是衡量他们的唯一标准了,他们丧失了自己的优势,这种情况下这些学生就会有一种缺憾。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这个问题,从根本原因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季好.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