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本风险控制十篇

时间:2023-09-12 17:19:54

项目成本风险控制

项目成本风险控制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成本管理;控制

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自上世纪80 年代初期实行改革以来,在建立以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为中心的建设管理体制和推广以应用FIDIC 合同条款为核心的工程管理模式上均取得了一系列较大的成就。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现行的水利水电建筑承包市场运行还远不够有序和规范,业主单位在此市场条件下占有绝对的市场主动权,影响了施工承包合同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施工企业改革时期各种显现的矛盾迫切需要施工合同来缓解,所以施工企业为迎合业主单位决标的意向,普遍低价投标以增加中标的机会,特别在一些由地方投资的中小型工程上甚至出现了中标价低于成本价的现象。在此情况下施工单位更应注重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1 水利水电工程成本控制的特殊性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一般施工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技术条件复杂,产品单件性鲜明,没有标准的成本控制系统;而且工程项目管理机构是临时组成的,施工人员中农民工较多,施工区域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较差,使得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成本控制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只有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内在规律,科学地组织和规划,采取适当的控制标准,严格地按规章实施,施工成本控制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成本分为施工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其中施工成本一般占合同总价的70%以上,所以,施工成本控制是成本控制的核心。通过施工成本控制,可以促使项目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支出;可以分析和考核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计划消耗情况,挖掘降低施工成本的潜力。可以为企业投标和经营管理提供决策、预测的依据。

2 水利工程项目成本风险分析

水利工程项目成本风险分析就是研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产生的后果,完整的风险分析过程应包括风险识别、分类与衡量三个阶段。

2.1 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识别项目成本风险的识别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辨别出影响项目成本目标实现的风险事件及其存在的可能性,并予以分类,并且对这些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及严重程度作出定性判断。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财务状况分析法、保险调查法、分解分析法、特尔菲法和缺陷树法等。

项目成本的风险识别过程主要立足于数据搜集、分析和预测。一般借助于风险识别的各种方法,找出各阶段不同层次的影响成本的风险事件,确定一份合理的风险事件清单,用以包罗对项目成本构成威胁的所有主要风险。还应指出,由于风险是随时存在的,因此风险识别必须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2.2 工程项目成本的风险分类工程项目成本的风险分类目的有两个,首先是可以提高承包人对影响成本的风险事件的认识程度,其次是可以帮助承包人根据风险的性质采取相应策略来降低风险,减少损失。以往对风险因素的分类,都没有考虑风险的性质或潜在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合理的风险分类方法,它根据风险的性质及其潜在影响来划分风险因素。利用此法,承包人就可以全面地评价影响成本的各种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此方法中,选用的风险类型说明了风险的多样性,同时也有助于检查风险的广度。

3 水利项目成本风险的控制措施

3. 1 利用组织措施控制成本风险

明确项目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明确项目经理部、公司或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明确成本控制责任人员和职责任务, 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 避免成本盲目扩大, 费用超支。建立成本控制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罚激励措施。

3.2 利用技术措施控制成本风险

在施工阶段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做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 以寻求更为经济可行可靠的方案, 力求降低工程成本; 充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 提高机械化操作水平等。

3. 3利用管理措施控制成本风险

要利用管理措施严格控制人工费、材料费消耗比例。人工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用比例的10%上下, 要严格控制其费用支出。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65% ~ 75%, 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在材料用量上, 采用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 实行限额领料制度; 改进施工技术, 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 利用季节反差法进行低价采购材料。要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 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 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提高和延长物资设备的周转次数以及废旧物资设备的再利用等。同时要做好合同的索赔反索赔工作, 减少合同管理中的经济损失。施工过程中, 要严把工程质量关, 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自检, 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投入和加大成本。作, 减少合同管理中的经济损失。施工过程中, 要严把工程质量关, 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自检, 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投入和加大成本。

4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较多,其有效的途径可以从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两方面着手,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4.1 工程投标阶段 在此阶段应根据工程概况,深入研究招标文件和认真调查研究施工现场,综合分析,进行项目的成本预测,为投标决策提供意见。坚持全面控制原则,加强对此阶段主要责任部门的管理。

4.2在施工准备阶段 应结合实际图纸的自审、会审和其他相关资料,倾听现场施工人员的意见,依据工期和上级要求,根据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条件、装备情况、人员素质等因素,科学地编制强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多方面的技术经济比较,从中选择合理、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证以最小的资金耗费满足预定的目标要求。同时,还应针对工程的具体特点而制定项目成本控制计划,分解目标,划分责任和权利,保证目标的实现。 4.3施工阶段 以项目经理的责任为中心,以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等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对比,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实施控制。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直接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按照量价分离原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工程直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项目成本风险控制篇2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风险控制;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电力体系的改革,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也开始意识到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对策来加强成本管理,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和漏洞,使得项目成本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提高。因此结合现状总结出几点有效的项目成本管理策略,目的是为了解决成本失控等问题,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电力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进而推动电力施工企业更为长远的发展。

一、电力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较大财务风险本身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就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加强管理来促进施工建设顺利进行,然而实际情况是施工方案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样不仅会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同时还会为后续施工作业埋下较大安全隐患,无形之中就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存在开发商没有严格履行合同条款的问题,以及在人力、机械等成本控制过程中也存在问题,无形之中就会加大施工成本且阻碍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材料质量也存在很多问题施工单位并没有对所需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使得劣质产品被投入到施工建设过程中,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同时项目竣工阶段的验收、决算过程也没有做到位,使得应当收回的工程款没有及时被追回,这样不仅会增加项目资金的支出,同时还会延长整体工程建设时间,最重要的是难以推动项目成本管理朝着理想化方向进行,从而阻碍电力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二、电力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风险控制

(一)优化电力施工方案要想全面实现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水平,电力施工企业还应优化施工方案,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施工方案的优化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来展开,要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因为这是降低施工成本最为关键的前提基础;反之,就会加大项目施工成本,这对施工单位来说无疑是不利的,所以必须要结合现状制订合理施工方案,同时还可以根据合同里面的相关规定制订多元化施工方案,通过对比施工方案来选择最佳的方案进行施工作业。这样,不仅可以发挥所设立施工方案的最大化作用,还可以为施工单位带来最大化经济效益。其次,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应当对相关材料所需成本进行管理,并制定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来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对于存在问题要及时采取对策来解决,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要遵循施工方案中的成本计算方式进行管理。

(二)加强人力、机械成本控制由于电力施工项目涉及范围较广,势必需要大量的人力与机械设备参与,二者作为项目建设中的重要元素,其成本控制水平高与低将直接影响成本管理质量,为此我们必须要采取对策加强人力机械成本控制。首先,为了避免窝工浪费等情况的出现,施工单位应当制订合理的人员分配计划,使每一个人员都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同时还应设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制度的确立能够最大限度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且恪尽职守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进而有效降低人工成本且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其次,还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租赁管理,对施工现场所用到的机械设备要合理运用,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当然还应当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规避因机械设备质量问题而造成施工事故问题的产生,进而最大限度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从根本上解决人力、成本控制效率不高的问题,最终为电力施工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全面提升项目成本管理效率。

(三)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材料是施工项目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其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同时也影响着项目成本管理水平,所以电力施工企业要想长久、可持续发展下去,必须要重视和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首先,在采购过程中应做到货比三家,选择信誉较好的生产厂商进行材料选购,并对材料的合格证等资料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施工材料质量符合施工建设需求,同时还应灵活运用技术手段计算施工材料的损耗,经过精细化的计算能够有效规避原材料的浪费,进而获得最理想化的项目成本管理效果。其次,对于已经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质量也要进行检测,对材料不足或者过剩等问题也要及时进行解决,倘若发现施工材质存在质量问题应当及时退还给生产商,要求他们重新提供质量较高的施工材料。相关收料员也要对进场施工材料及时记录,在确定数量无误后再书面签字并将数据资料交由材料部门统一管理。这样一来,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浪费现象的产生,以及全面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电力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做好竣工阶段风险控制竣工阶段作为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成本管理水平,倘若对竣工阶段的验收、编制等环节工作不到位,势必会造成项目成本加大等问题的产生,这并不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电力施工企业应当重视和加强竣工阶段的风险控制。首先,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项目竣工验收等活动,确保竣工验收活动能够顺利有序进行,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施工合同的具体要求进行决算送审,这是提高项目成本管理质量的重要前提基础,也是施工企业不容忽视和小觑的环节。而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等问题也要加强管理,进而最大限度降低因业主原因停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终全面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效果合质量。其次,在施工工程项目保修期间,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保修计划,对于需要保修的项目应当进行及时登记,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合理控制项目成本管理,对于项目维修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也应当交由专业人士来管理。如此一来,既能够实现提高项目成本管理的质量的目的,又可以提高电力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整体实力,最终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确保企业长远发展。

项目成本风险控制篇3

【关键词】项目管理;风险控制;成本控制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评估,采用合理的控制方法,降低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工程成本是施工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在设计阶段就已经制定了成本预算,但是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市场环境以及施工现场会不断的发生变化, 由此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控制措施,控制成本支出,保证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1 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

1.1 建设前期的风险控制

在这个阶段存在的风险主要是业主风险,要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在取得可行性调查报告后再决定是否开工。随着项目的开展,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由此需要考虑由于物价上涨所带来的风险。在做投资估算时要为后续施工中的概算留有一定的空间,保证资金的灵活运作。

1.2 勘察设计阶段风险

该阶段在整个项目工程执行的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设计单位根据业主的需求对整个工程进行概算,编制设计图纸预算。一定要根据项目的设计深度来制定概算,因为概算一旦确定,经批复后会很难再做调整。勘查设计阶段的成本制定,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执行情况,所以此阶段的风险性较大。

1.3 项目建设期的风险

项目建设阶段是整个工程的主体阶段,也是耗时最长、风险高发阶段,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主体随时会发生变化,所以存在的风险最大。该阶段的风险主要分为业主方风险和施工单位的风险,具体风险如下。

1.3.1 业主方风险

对于工程的施工,业主方需要选择适合的施工企业,在选择施工企业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施工企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招标阶段如果没有投标人相应,那么业主方需要合理的划分标段。对于投标的施工企业,业主方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考察,在施工资质,信誉状况,施工能力以及企业规模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择优秀的施工企业。选定后,要签订规范的施工合同,对于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有明确的约定。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期延误所造成的损失,双方共同协调解决。对于工程的质量要严格监督,减少工程款支付所造成的风险。

1.3.2 施工单位风险

施工单位在承包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就已经存在风险,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各施工企业增加了竞争难度。施工单位在承接项目时,要对业主方的资金能力有所了解,保证工程款的及时支付。在报价阶段,不仅要对物价上涨所带来的风险进行预估,为后续施工留有余地,同时还要考虑到招标方的承受底线。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定岗定人,优化各项资源配置,保证工程的安全进行。做好各项保险措施,对于大型工程,一定要采取合法的手段进行劳务分包,严禁转包给没有施工资质的小承包商。由于公路工程存在季节性施工,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制定周密的计划安排,合理控制进度风险。严格控制施工程序,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工程的质量,控制质量风险。

1.4 工程竣工后风险

工程竣工后,风险主体主要是承包商,在竣工后要向业主方送交竣工验收,在验收合格后,不要急于交付使用,一定要等工程款结算清楚再交付。如果业主方没有及时的结算工程款,承包方要将工程看管起来,期间的费用由业主方承担,由此可对业主方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待资金回笼后,再交付发包方使用,保证资金回收的风险。

2 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2.1 成本费用的预测与计划

2.1.1 项目管理费用计划

包括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工资、差旅费、办公费、招待费、各项保险福利、资金使用费等。编制原则是实事求是,厉行节约,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使费用计划切实可行,并提出降低费用开支所采取的措施。特别是对差旅费、办公费、招待费要核定标准,总额控制。一般为合同额的 5%~7%。

2.1.2 工程成本计划

项目部在编制成本计划时,主要是针对人工费、施工材料费和机械设备使用费三个方面来制定,以这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制定周密的成本计划。对于供应商和服务商要选择信誉好、有能力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合理控制费用支出。在人工费的确定方面,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形势,确定合理的价格,保证人工费的及时发放。采用不平衡报价策略,进行材料的选购。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尽量的使用企业自己的设备,避免因为项目外包而导致自身的设备闲置的情况。合理控制工程成本计划,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2.2 成本费用的控制与核算

2.2.1 人工费用的控制

人工费用的控制标准应按预先编制的成本分解表中人工费进行控制,即项目所属分项工程产值的人工费的总额应大于或等于支付民工工资的总额。否则人工费将发生亏损。应尽量减少非生产性人员、合理的人机比例,减少非生产时间,提高零星用工的劳动生产率。

2.2.2 材料费用的控制

严格控制外购材料的物资管理,合理制定材料使用计划,减少各环节的损耗,尽量避免二次转运。地材宜采取委托规模加工生产,地材消耗宜以实体工程量按定额消耗折算数量,杜绝中间环节的虚假数量。

2.2.3 机械费用的控制

合理使用机械,最大限度发挥机械效能。在科学制定施工计划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机械设备需求及进出场计划,根据工期、分项工程开工的具体时间陆续进场,避免机械闲置。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适当选择外租设备,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

3 成本费用的考核

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的特点,成本费用的考核应以一个计量周期为单位结算分析,考虑到收支的不均衡性,宜以一个季度通报一次成本情况,半年度为一个考核周期。

在工程收入的确认方面,应该以业主签认的中期支付证书为准,在没有有效凭证的情况下,严禁做收入处理。与甲方的各项款项,应该与甲方认真的核对,在确认后再做处理。在每个分项工程完工后应该及时核对材料消耗,对于超前投入部分,可以划分到下一分项工程的成本中。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刺激项目参与者的积极性。

4 结束语

公路工程建设周期长,覆盖范围广,参与单位众多,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协调各方单位,保证施工程序的正常进行。从工程的立项到交付使用,跨越时间较长,变数较大,风险和成本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始末,所以需要合理的控制,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对公路工程项目进行风险和成本控制,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还有利于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合理的控制,是施工企业顺利完工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冯岩萍,姜晓东.公路工程管理的创新发展探究[J].科技风,2012(01).

项目成本风险控制篇4

武汉市政府于2008年了《关于做好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管理的通知》(武发改城建[2008]627号)’寻找具有较强总承包施工能力和管理能力并且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的企业,以BT模式参与到武汉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一冶集团公司抓住契机,以此作为企业进人高端市场的切人点,一举进人到武汉市的市政建设市场,于2009年3月在北京同武汉市建委签署了《武汉市二环线汉口段工程投资建设(BT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一冶成为武汉市第一个采用BT模式进行投融资建设的企业。

本项目的实施遵循国内BT项目的一般过程。业主在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初勘、项目设计后,招标选定中国一冶作为投资人和承包商。在BT项目运作中,由于存在着自然、经济、社会、人为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必然隐含着一定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对项目建设中风险的整体控制能力是决定投资成败的关键。控制能力集中体现在对项目成本、安全、质量、工期几个方面,其中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则是达到预期投资收益水平的保证。本文尝试以该项目的实施为例,浅谈BT项目的成本管理。

二、BT项目的成本特点

BT模式不同于其他项目建设,成本管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其特殊性:

1. 项目运作阶段不同。项目有两个阶段,成本管理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BT项目的运作划分为建设期和回购期。建设期是从合同签订至项目移交结束的时间。回购期是指自项目工程移交基准日期至付清全部回购价款之日止。在这一阶段,业主一般以财政资金分期支付合同价款。

首先,BT项目与施工总承包项目的不同之处在于,施工总承包项目仅涉及建设期,一般施工任务结束、竣工结算办理完成,除留有少量质保金外,双方基本上结束合同关系。

其次,BT项目也不同于BOTdOT存在经营期,即口项目建成后,投资人拥有一定时期的特许经营权,以建设项目本身的收益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到特许经营期满,将项目无偿移交给项目业主或政府。两者的不同如下表所示:

2. 成本管理的对象不同。不同的经营模式,成本管理的对象有所不同。

施工总承包工程的成本管理对象是部分建设成本,即施工过程的直接耗费,包括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材料二次搬运费、冬雨季夜间施工增加费等,项目成本的可控性较高。

BT项目除包含总承包工程的成本内容外,还有融资费用和其他建设成本,具体包括管线迁移、施工协调、第三方检测、工程保险、建设单位管理费等,这些费用共同构成项目回购基价,导致项目成本管理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BOT存在经营环节,项目成本由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两部分组成。如果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项目成本适度超支,是可以通过后期的经营利润来弥补的。

三、BT项目成本管理的风险分析

BT项目一般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武汉市二环线汉口段工程就是市政府的重点建设项目,具有规模大、周期长、技术难度高、协调关系复杂、公共性等特点,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一冶既是投资者也是施工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控制建设风险、降低建设成本,获得投资收益。BT项目的成本管理除了受原材料价格变化、劳动力成本增加等方面的影响外,还有其自身特有的风险:

1. 资金成本控制风险。BT合同的回购总价款包括建设工程费用和融资费用等内容,其中融资费用就是对投资人资金成本的补偿。资金成本的控制对BT项目成本管理的影响非常大,是项目投资的重大风险之一。

在BT项目合同中,业主一般会要求按照实际工程形成价值的一定比例作为计息基数,这与项目实际投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的未完工程上,一是砼箱梁的浇筑需要提前1~2个月搭设支架等周转材料,浇筑完成后28天才能开始计量。二是钢箱梁的制作安装需要储备大量材料,制作周期2~3个月。三是强电等行业的施工,需提前购置电力设备,金额占总工作量的8(0%左右。这几类工程都是实际支出已经发生,相应的利息支出也已经产生,如果按实际工程形成价值计息的原则,不能计算融资费用,存在实际资金成本大于业主计算融资费用的亏损风险。

此外,在建设工程费用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由于自身的原因拖延工期,业主将在拖延期间停止计息,存在资金成本无法得到补偿的风险。

2. 技术障碍风险。BT项目往往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有时业主还会要求使用新型材料和工艺。一般施工企业受人才结构、技术成熟程度、惯性管理思维等方面的制约,在项目建设中会出现各种技术障碍需要克服和处理。

对二环线工程而言,既有四层互通式立交、全长1.1公里地下通道、单跨150米内陆最大的钢箱梁等技术难题,还有复杂的管群需要迁改,如果施工方案技术措施不当,或者有重大技术障碍不能解决,都会加大BT项目的成本,影响投资效益。

3. 工期提前和设计变更的风险。市政交通设施建设工程能否按期或提前完工,不仅关系到投资者能否早日收回投资并盈利,也关系到该交通设施能否早日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环线工程覆盖了汉口的核心商圈及中央商务区,建成后对武汉市经济发展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合同规定2011年5月完成项目建设,正式通车。市政府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现象,要求在2010年底实现部分路段通车。

为实现提前通车的目标,我公司要求将部分原设计的砼箱梁改成钢箱梁,预计会增加项目成本1亿元以上。同时需要加大人力、机械等资源的投人,调整施工方案,调整材料采购计划。如果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经营管理水平、技术力量、设备等的限制,施工组织不够科学,无疑会形成成本管理的另一个风险源。

四、BT项目成本管理的风险防范及措施

在BT模式中,业主对项目的规划往往是粗线条的,BT承包商在承担了项目建设中绝大部分风险的同时,也拥有较大的运作空间和管理自主性,具有普通总承包工程不可比拟的优势。就成本管理而言,也不能仅仅局限于降低施工阶段的直接成本,而应针对BT项目成本的特有风险,采取防范措施,减小投资风险,获取投资收益。

1. 正确判断融资能力,合理安排资金结构。BT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投融资模式,其核心就是项目融资。武发改城建[2008]627号文就明确规定’“投融资投人项目的自有资金不低于BT合同总价的35%,其余建设资金要提供市级以上金融机构出具的中长期贷款承诺函。”中国一冶在投标阶段就同3家银行达成贷款意向,提供了项目所需自有资金的资信证明和贷款承诺函。合同签订后,发起成立项目公司一武汉中一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注人3亿元资本金。在项目实施中,按照不低于35%的比例投人自有资金,始终保持资金结构的均衡性。

2. 科学编制资金预算,减少资金存量。项目资金在利率一定的情况下,投人金额和投人时间是影响资金成本的两大因素。我们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及付款策略,编制资金预算,并要求银行按计划逐步放款,尽可能有效使用资金,减少资金存量。企业还可充分发挥资金集中的优势,不断提高在银行的信用,使项目获得相对较低利率的中长期贷款,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

3. 采用招标方式,择优选择分承包商。在建设过程中,参建方之间不仅是甲方乙方的关系,更是共担风险共享盈利的合作关系。通过选择有市政施工经验、有良好业绩的承包商,能够承担技术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大大降低项目建设的技术风险。

武汉二环线汉口段工程位处老城区,管群错综复杂,涉及到强电、电信、燃气、给水、军网系统等数十种专业。我们在取得政府特许之后,寻找到熟悉特殊行业规范和相应的行政审批管理流程的有经验的施工方,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弥补了我公司在这些领域的不足。

4. 建立沟通机制,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在BT项目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不仅可能会加大承包商的投资风险,也有可能造成业主的损失。建立平等和谐的沟通机制,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在合同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

原则解决问题,是BT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保障。二环线工程中部分的分项工程,比如跨铁路桥施工、管线迁改工程等属于二次招标范围,其行业特点决定了必须支付较高比例的预付账款,如果按实际工程形成的价值和时点开始计息,必然造成投资人的损失。针对上述情况,我公司同业主协商,最终确定依据实际付款的金额和时点分别作为计息基数和计息起点,确保该部分资金成本得到补偿,保证了投资人的利益。

5. 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BT项目往往是非经营性的社会公益性设施,成本管理的范围不应只局限于降低成本,还应同时从效益的角度考虑,有时要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环线汉口段横跨武汉市的三个区,交通位置极其重要,为兼顾工程建设和交通畅通,施工单位在编制方案时,遵照市民出行优先的原则,确定“三次打围,四步施工”的基本思路,其中竹叶山四层互通式立交所在的区域,开工前的高峰车流量达到近8000辆/小时,日均车流量162720辆/昼夜,是咽喉地段,预计要十一次打围,施工步骤复杂。

为保证施工期间高架桥下双向四车道的通行能力,尽可能采用梁式支架法施工,少用满堂支架法施工。充分利用节假日、夜间车辆行人相对较少的时机进行砼箱梁浇筑和钢箱梁吊装作业等,这些施工措施虽然增加了技术难度、提高了实施成本,但是能将对市民出行的影响降到最低点,缓解了市政府疏堵保畅的压力,树立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成本风险控制篇5

【关键词】项目施工阶段成本风险传导机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04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我国从事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之下相对较晚,这样就使得目前无论是在风险管理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并且在众多的风险管理中,成本的管理属于重要的工作内容,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收益和发展,因此,分析成本风险成了目前企业发展的关键前提,同时企业对其重视度也在与日俱增,以将应有的计划利润实现为最终目标。

一、成本风险传导机理在项目施工阶段的的分析

对于成本风险传导运动而言,风险后果、风险放大器、风险载体、风险路径及其风险源是主要的构成要素,因此,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风险传导的机理进行分析。

1.风险源风险源就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项目成本产生影响的不确定因素,并且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及其风险的传播范围均与风险源的强度和能量具有直接相关性。在工程项目中,所涉及的风险源主要包括了外部环境(如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相关利益主体(如材料设备供应商、分包商、业主)及其项目自身因素(如技术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项目情况等)。

2.风险路径在风险源的作用下,风险产生后再借助风险载体,使得风险通过不同的路径传播扩散于各个流程节点及其部门节点,因此,风险路径所指的也就是风险传播扩散的途径及其路线,对于工程项目成本来说,风险可能存在于各个节点,或者是项目内外部相互传导,并且传播路径的差异性也会导致成本风险传导网络和演化链逐渐趋于复杂。

3.风险载体风险的表现形式为某事物,在传导的过程中主要是传递于作业流程和功能节点之间,而这些风险依附的事物也就是风险载体,该载体主要是事、人或者物,并且在项目内沿着利益链和业务链蔓延和传导于各个环节。

4.风险放大器通常情况下破窗效应、蝴蝶效应和耦合效应等均具有风险放大作用,故而也被称之为风险放大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风险事件受传导效应的影响,会导致风险传导逐渐放大和加速,进而对整个项目造成严重损失。

5.风险后果风险在某节点爆发之后,就会导致工期的延误和成本的增加,当风险传播到外部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利益主体的风险增加,例如对供应商的应付账款予以拖延,就会导致供应商的财务风险大大增加。

以上我们详细的探讨了工程项目成本风险传导运动的相关要素,我们了解到成本风险传导机理中涉及到了外生性风险和内生性风险,并且在风险载体的作用下,沿着传导路径向各个节点蔓延,进而对整个利益链网络造成严重的影响,造成相关利益主体危机和项目损失。

二、项目施工阶段成本风险传导机理

目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造成成本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一是频繁的变动项目部管理层,并且在管理的水平上普遍偏低;二是供应商和分包商在数量上过多;三是内外部欠缺有效的沟通;四是出现了严重的违法转包现象;五是在劳务资源和材料采购上缺乏计划;六是再材料验收上不严;七是不能及时处理积压的签证等。假如不能够对以上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就会导致项目成本风险增加,严重的甚至造成亏损,基于此,我们将从风险传导构成要素的角度来针对性的提出控制成本风险的措施,以此来实现对成本风险的有效控制,实现企业效益的最优化。

1.对风险源加强控制,将成本风险的产生从源头控制也就是将风险产生的源头及时的发现,同时对风险源的风险能量给予有效的控制,这是对成本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了解到,风险源在项目成本中的存在数量具有多样性,但是其实质主要只包括了两点,一是频繁的变动项目部管理层,并且在管理的水平上普遍偏低;二是供应商和分包商在数量上过多。故而有效控制成本风险源的主要工作内容也就是针对以上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保证企业内部项目管理层的稳定性,尽可能减少高层管理者的更换,在使迫不得已更换的条件下,必须做好工作交接,充分的考虑项目利益,将管理风格做到统一,尽可能不变动。第二,有效的控制供应商和分包商的数量,协调成本风险,具体的方法可以为将项目管理公司聘请,实现风险的转移,再者就是将施工组织管理水平提高,以此来降低分包商数量,并将材料设备供应体系完善,有效的控制供应商数量。在将以上两点作为控制重点的同时,也要加强其它相关风险源的查找和控制,尽可能在萌芽状态将成本风险消除。

2.控制风险载体材料、信息和资金都是主要的风险载体,目前再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对材料的管理,因此,对材料这种载体的控制是将其企业成本风险的关键之一。而具体实施的方法就是加强材料采购计划的详细制定,将材料提前落实,同时时刻做好应对外部环境突变的措施,在材料入场之后,必须严格检测其质量,保证材料的优良性和合格性,避免材料不合格造成严重的成本风险。并且还要重视并加强材料的监管、存储和登记,避免造成不必要损失。并且在项目施工阶段,还要保证材料使用和周转的合理性和有序性,并且对风险载体流动过程实施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管,将完善的材料管理体系建立和健全,对开支有效节省,实现成本风险在项目施工阶段的有效控制。

3.有效控制传导路径关键节点这也是有效控制成本风险的关键,对于传导路径的有效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关键节点来实现的,也就是在成本风险事件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以有效的控制手段来实现风险扩散范围的降低,进而降低成本风险所造成的影响。虽然该阶段所产生的成本风险要远远高出风险源控制,但是在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则能够不免更加严重后果的产生。例如无法按时支付材料价款风险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就必须与供应商之间尽快取得沟通和协商,将价款支付日期尽量延缓,绝对不能够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这样会导致企业的原资金计划被打乱,虽然可缓解一时的危机,但是会为未来埋下严重的隐患。由此可见,对资金计划进行合理地调整至关重要,严格按照调整后的计划实施是将成本风险扩散范围有效控制的关键,更是有效控制成本风险的重要手段。

三、结语同上情况下利益与风险是并存的,因此再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控制成本风险,就必须对其传导机理进行严格全面的分析,并针对性的做出防护措施,以此实现成本风险的降低和成本风险影响范围的缩小,将成本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小到最小化,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张友棠,刘思贤,张霞. 高速公路融资风险传导机理与控制路径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1(24):111-112.

项目成本风险控制篇6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评估

一、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概述

(一)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的含义

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是指为防止电力工程项目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管理财务目标而采取的预先控制措施。预控借助于电力工程项目的相关会计资料,融合金融、财会、统计及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及因素风险等方法,来达到尽早发现电力工程项目财务是否出现恶化征兆,能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开或化解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这一目的。

(二)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的主要功能

笔者认为,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过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的实施,企业可以尽早预测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发生时间及发生程度;其次,通过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的实施,企业利用其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在不断观察、计算和分析的过程中,对电力工程项目的财务状况进行随时监督,有效把控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财务偏差,并尽早制定出防范措施来阻止财务偏差向着不利方向发展,将电力工程项目的财务危机降到可接受的范围内,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最后,通过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实施,企业可以根据其财务分析资料,进一步评价和总结类似电力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管理行为,为日后类似项目的财务风险预控提供参考。

二、电力工程项目具体财务风险分析

(一)电力工程项目资产管理疏忽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目前电力施工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其中绝大部分是因人为疏忽而造成的,具体体现在:1.物资管理纯粹依靠人力,没有采用现代化物资管理技术(如物资管理系统)而导致物资丢失的现象屡屡发生;2.工程物资的存储、分类及领取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极易出现工程物资乱堆乱放、工程物资随意领用、工程物资没有按用途进行分类等问题;3.没有配置专门的物资管理人员,物资采购、保管及派发等岗位人员的职责没有明确划分,极易出现舞弊的现象。

(二)电力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不当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受到施工现场、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经常会出现索赔情况(如部分承包商以低价获得承包合同,为弥补损失而在施工中寻找机会来进行索赔),如果缺乏有效的合同管理,则可能引发较大的财务风险。笔者认为,当前电力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合同中没有对付款的条件和具体方式进行明确规定,导致无法科学控制付款进度和付款金额;2.合同的签订比较随意,甚至部分合同是在电力工程项目竣工后才进行补签,导致合同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控制作用无法有效发挥;3.企业在签订合同前,没有就合同的条款进行认真分析和修正,导致部分合同条款自相矛盾,极有可能给工程的财务管理造成法律风险;4.合同中注明了包工包料条款,但依然存在承包商向发包方领料的现象;5.企业没有严格根据合同规定来对付款时间和付款金额进行审核,导致资金管理失控,严重时可能出现资金紧缺的问题。

(三)电力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不力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成本控制是电力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控制不到位将导致项目投入使用后经济效益的下降,严重时可能导致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具体表现为:首先,电力工程项目决策的成本控制没有得到重视。虽然决策阶段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电力工程项目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少,但决策定下的问题却直接关系着后续图纸设计、项目施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的成本费用的高低。当前,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工程项目时并不重视决策的成本控制,只重视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一开始做策划报告并没有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而仅仅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而对项目进行了包装。所以,我们在进行决策前,在收集材料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分析计算过程的规范性,逻辑推理的严谨性,指标选择的合理性,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都有待提高。其次,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成本控制没有得到重视。多年来,很多电力企业在制定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时,几乎都是套用一个框架性版本,按“工程概况介绍、施工现场布置、质量管理措施、安全管理措施、施工进度计划”等内容编制,却忽视了在其中进行成本控制方案设计,缺少了考虑成本控制这一重要因素。这样的施工方案,自然很不完整,使电力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没有明确的指导方针、控制目标、控制路线、控制方法和控制措施,导致项目部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上处于“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算,甚至干完再算,发现问题无法补救的失控状态。

(四)电力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不合理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现阶段电力工程项目多是沿用将财务核算和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任务委托给财务部门的做法,但由于财务部门并没有深入到项目实施的一线工作中,对工程的实际情况缺乏全面掌握和分析,因此更多地是根据收支情况进行财务核算,缺少一套责、权、利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绝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它涉及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监督管理等各个部门,因此仅仅依靠财务部门来进行财务核算和财务风险管理的传统做法,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需求。

三、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的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制度

笔者认为,要从如下方面构建完善的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将财务风险管理各部门及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预控中应具备的职能及原则、工作业务范围、拥有的权力、应尽的责任、应得的利益等联系实际整理成文。1.分别对合同预算员、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施工人员、材料员、机械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等制定财务风险预控岗位职责,如健全原始记录与统计工作制度,对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费用开支等都必须做好及时的、完整的、准确的原始记录;2.明确各部门业务范围,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序;3.定期对财务风险预控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仅要让参与财务风险预控的每个人能够及时掌握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而且让他们都能意识到加强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对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使财务风险预控的各项工作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得到有效地贯彻和实施。

(二)加强电力工程项目准备和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首先,加强电力工程项目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1.企业要选择科学合理且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认真研究和分析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并且对设计图纸进行充分调研和了解,确保技术资料、施工顺序、机械设备选型、施工方法等都要和设计方案相适应;2.对施工队伍班、组的工作进行认真分解,详细编制联系劳动定额、技术组织措施和材料消耗定额的节约计划;3.在认真分解工作任务和责任的基础上,分解农网改造项目的预算明细,并根据项目建设周期和所需人数来编制间接费用预算。其次,加强电力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要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人工费等进行控制。例如各班组和施工队伍可以配备专门的材料员来实行物资的班组包干,根据班组的实际需求来发放物资,从而节省时间费用;2.通过指标和包干等手段来降低生产项目以外的开支,财务人员每月定期计算工程成本,对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间的偏差进行分析并作为责任考核的依据;3.认真做好发生费用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并且每个包干班组的责任者在月底自行对实际费用和预算费用间的偏差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进行内部纠正,最大限度减少由于偏差造成的后续影响;建立对外经济档案管理制度,对物资供应的厂家进行定期、经常性的检查,并且建立备用合作伙伴,一旦发生不能保质保量的情况可尽量避免延长工期造成的经济损失。

(三)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

企业可以从如下方面来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1.在编制合同前,要提前分析可能发生的索赔事项,并在合同中以清晰的条款进行规定,为日后处理索赔提供合同依据;2.在建设过程中做好索赔准备,一旦发生索赔事件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来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处理的合法性和公平性;3.建设过程中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变更洽商、现场签证、材料代用、额外用工和各项预算外费用,对必要的变更要及时计算因工作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同时及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4.在竣工验收时,构建完整的审查档案,督促承包商积极配合审价单位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审价,然后根据工程最终审价报告进行工程款的支付。

(四)完善电力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

根据现阶段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的现状,可将其项目财务风险预控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第一,公司管理层次对项目财务风险预控负责领导、组织、监督、考核责任;第二,项目管理层次(项目经理部)对电力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预控进行全权负责(如项目的成本降低率、项目成本);第三,岗位管理层次根据不同岗位所承担的财务风险预控责任来实施相应的财务风险预控措施(如按时报送有关报表和材料、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和相应的财务风险预控措施)。

四、结语

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全寿命周期内存在诸多风险,其中以财务风险的表现最为明显和突出,它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然而现阶段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没有对财务风险预控给予足够重视,从项目资金审批到实施财务风险预控都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故笔者希望以本课题的研究来引起大家对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的重视,从而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相应贡献。

参考文献:

[1]汪念,杨兵.电力工程财务管理风险及防控[J].财经界,2015(18)

[2]许咏芳.工程财务管理实践与风险防控分析[J].上海电力,2011(5)

[3]吴琳.电力工程项目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3(19)

[4]刘翠.电力工程资金审批工作流系统开发与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3(27)

项目成本风险控制篇7

关键词:造价风险;风险识别;策略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供电需求不断加大,电网建设任务日益繁重。由于电网建设项目投资大、外部环境复杂,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可预见因素,如果不严加防范,就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造成工程造价大幅提高,投资效益明显降低,国家利益遭受损害。因此,对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特别是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工程造价风险的基本特征

通常来看,所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而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通过实践,发现工程造价风险有着自身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2.1全程性

项目实施整个周期内,造价风险无处不在,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这是造价风险最基本的特征。

2.2客观性

建设项目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生产活动,人为因素以及项目所处的环境因素等都会给工程造价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造价风险又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2.3管理能动性

虽然我们不能够完全在事前消除各种风险,却可以通过对造价风险科学合理的管理,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概率和频率,减少损失程度,因此造价风险又具有管理能动性。

2.4动态性及其他

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工程造价风险又具有质和量的可变性,这也决定了造价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随着近年来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周期的延长,决定了工程造价风险因素呈现多层性、复杂性、偶然性和被动性等诸多特征。

3工程造价风险的识别

工程造价风险的识别是在对项目系统风险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罗列出整个工程项目具体活动中存在的全部风险事件,分析各风险事件的概率大小及分布规律,确定各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必须首先对造成工程造价风险的事件进行识别,风险识别是进行项目风险性造价管理的第一步,只有识别出工程项目存在的各种风险,才能找到造成造价风险的根本原因,确定采取什么样的风险管理方法去回避、化解、转移和消减这些风险及后果,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4工程造价风险的应对

4.1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对策

由于工程造价的风险来源于项目具体活动的风险事件,因此对建设项目造价的风险处理也应转化为对建设项目造价的风险因素及风险事件的控制和处理,而不是直接对建设项目的造价进行控制。本文结合目前工程项目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在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后,总结出了应对建设项目造价风险的主要处理对策。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指当工程造价风险发生的概率比较高,并且可能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时,企业主动终止或放弃该工程项目的一种风险应对策略,这在所有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是最彻底的一种造价风险处置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采取风险回避的处置方法时,要尽量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实施,一定要做到对工程造价风险的准确估量,否则后期的项目实施与调整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运用适当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针对风险大的项目,应加强计划工作,选派得力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注重责任落实,提高参建人员风险意识。在方案选择的过程中,尽量选择有弹性的、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是风险转移最常用的两种方式。对于一些无法消除的风险,比如工程损坏、第三方责任、人身伤亡、机械设备损坏等可以通过购买工程保险或寻找工程担保的办法解决。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是从财务的角度为风险作准备。目前,其他项目清单与计价表中的暂列金额实质上就是一种风险准备金。

4.2工程造价风险的管理策略

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策略是辅助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建立处理项目风险的策略。一般来说,一个好的风险管理策略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在项目的开发中规划风险管理,尽量避免风险;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监控风险因素;建立风险清单、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建立风险反馈渠道。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包含在项目的整个管理中,也可以组织一个独立的风险缓解和管理计划。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充分的风险评估。在项目实施前,只有进行了全面充分的风险评估,管理者才会对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关键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采取措施控制已预知的造价风险。完善项目内外部控制环境。良好的项目内外部环境,有利于项目成员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是确保风险管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是工程造价风险控制的基础。完善项目内外部控制环境,尤其是内部控制环境:一是提高项目管理者的素质,尤其是项目经理和造价专责的素质,项目管理者在项目的整个管理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高素质的项目管理者不仅能够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还可以节约成本;二是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可以按照业务流程设立控制活动,并对重要的业务环节制订详细的控制措施。加强信息沟通体系的建设。信息沟通不仅包括组织成员之间、组织成员与项目内部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包括组织成员与项目外部环境以及项目内外部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完善的信息沟通体系,可以使项目的组织成员在履行职责时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并将掌握的信息反馈给组织的其他成员。加强项目的内部监督。降低项目的工程造价风险,要建立合理的业务流程和规范的决策程序,加强项目内部监督,必要时可建立专门的造价风险管理机构,同时指定风险管理责任人,全过程对工程造价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5业主方各阶段造价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在工程项目中有些风险是可以避免的,有些风险是不能避免的,对于可控风险要做好提前预测和有效规避;对于不可避免的风险要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使风险降到最低。

5.1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

投资决策阶段带来的风险。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首要环节,该阶段决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方案、设备选型、站址选择等重要事项,其中任何一项决策的失误都有可能给工程造价控制留下隐患。由此可见,项目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以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的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设计阶段带来的风险。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是工程造价各阶段控制的重点。有些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过高追求安全系数,有些设计部门过高追求设计标准,忽视经济目标,特别是在现行设计收费标准与投资密切关联的情况下设计方追求投资最大化。招投标阶段带来的风险。项目招投标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招投标过程中的招标文件不规范、工程量清单不准确、项目特征描述不清晰等都是造成工程造价风险的重要因素。施工阶段带来的风险。项目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对建设项目造价影响较大的风险主要有工程变更签证和不可抗力。目前缺乏一套完整、科学的设计考核体系是设计变更屡见不鲜的重要原因,而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的、不可避免的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对整个建设项目的造价影响非常大。

5.2工程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

投资决策阶段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是方案比选必须充分。备选方案的数量应满足三个以上,只有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选择最优方案,才能做到优中选优,降低投资决策风险。二是投资估算必须准确。项目投资估算应做到方法科学、基础资料完整、依据充分,并且全面考虑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对投资的影响,起到控制总投资的作用。设计阶段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是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施工图设计,避免设计部门以提高工程造价为代价,保证设计工作便利或是加大设计安全系数保护设计不出问题;同时通过典型造价对比分析,督促设计单位严格控制造价指标;运用限额设计的手段预防造价风险发生。二是推广设计竞赛。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出台《输变电工程设计激励约束机制》,2012年提出的招标和设计竞赛相结合的设计单位选拔手段更是别出心裁,将设计竞赛推广至招标过程,提高了设计水平。三是运用设计监理。设计监理是控制工程造价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设计监理监控设计质量、规范设计变更、防止设计粗糙等问题,及时准确地处理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是规范招投标文件编制。加强招投标文件审查力度,清单招标工程要严格审查工程量清单和投标报价,避免招投标文件出现漏洞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提高合同条款严密性与完善性,合理确定合同价格允许调整的条件、范围和程序,避免由于合同不严密造成经济损失。二是严格限制过度不平衡报价。不平衡报价是投标人在投标报价时常用的策略,投标人过分不平衡报价必然会损害业主方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可以通过在招标文件中增加限制条款,规范投标单位采取不平衡报价策略时不敢过分低价或高价。项目施工阶段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是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成本。工程项目在实施前要制定可行的技术节约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鼓励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达到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目标。二是加强变更和签证管理。充分发挥造价监理和业主项目部造价专责的作用,全过程管控工程造价。造价监理和造价专责对项目实施过程实行全面跟踪,对经济技术变更及时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并进行预测和分析,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签证。三是加强设备、材料管理。根据项目的功能要求选择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及性能,提高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对于设备以及价值大的大宗材料应由甲方提供,一般的材料由乙方自采,但是必须由甲方提出标准要求,并经过严格的现场验货,杜绝以次充好或是擅自提高材料标准。

6结语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一个全过程性的管理体系,单纯、机械地依赖一定的管理方法是绝对不够的。它要求项目管理者研究项目发展的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有侧重点的管理好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措施,把风险损失降到最低。成功管理项目风险、控制工程造价风险,更能体现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有利于提高项目业主或开发商的工程造价风险意识,掌握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技能和方法,达到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减少风险危害的目的。

作者:史哲 王镝 刘靖波 单位:国网辽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潘绍强.浅析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门窗,2012(8).

[2]王岩莉,赵春花.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因素分析[J].建工论坛,2010(30).

[3]逄涛,杨德翠.浅析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造价风险[J].建设监理,2011(9).

[4]吴素丹.工程造价管理过程的风险探讨[J].四川建筑,2009(1).

项目成本风险控制篇8

【关键词】铁路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管理

0 前言

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接轨的必然要求。

铁路建设工程宏大,建设周期长,一次性投资巨大,易受各类制约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因素多、风险性大的特点。铁路工程总承包项目做好进度控制,风险控制,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铁路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

1)坚持总进度目标计划总工期关系到投资计划的落实,企业的信誉、效益。没有重大的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的影响或国家的投资计划的调整,总工期一般是不会改变的。因此,项目部在对项目进度计划管理过程中始终抓住总工期这个目标。总进度目标计划在开工前编制并经业主认可。项目部采用是时间直观的“时标网络计划”,也可以弥补网络计划与横道图计划的不足。在时标网络中紧紧抓住关键线路上每一个过程,必须时刻关注这条关键线路上阶段进度目标、旬、月进度目标,同时还针对不同地段的地质情况,不断地调整施工方法,在确保安全施工的条件下,保证日、旬、月进度,从而使该段主要控制工程的进度工期目标得到了保证,整个项目的进度目标就得以实现。

2)适时调整进度计划铁路项目属于线上项目,特点是可以全线同时展开施工。但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预测的因素也较多,如地质变化、变更设计、征地拆迁、材料供应等。原制定的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和现场实际进度不统一。非关键线路上的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在其机动时间内完成尽管不影响项目的总进度计划,但是影响旬、月产值计划的完成,造成投入生产要素的闲置和浪费。这就要求及时重新编制单位工程进度计划。

3)及时投入生产要素在编制项目实施规划中,对各项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投入时间已做了明确的计划,要素的投入也是在按计划实施。但在施工进程中不确定的影响进度因素很多。这就要求项目部在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分析各项生产要素的投入是否能满足进度计划的完成。

4)做好调度工作和分包商及供应商的协调工作生产调度工作是施工现场日常工作中最核心的一件工作,除了要及时掌握现场的施工情况,传达决策人员的决策指令,调度命令。调度工作主要还要对进度控制起协调作用。协调配合关系,排队施工中的各种矛盾,克服薄弱环节,实现动态平衡。此外,构件制作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的工作协调程度如何也直接影响进度计划。

2 铁路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

风险是影响项目目标实现可能发生的事件。

风险包括三个基本特性:一是,风险因素的存在性;二是,风险因素发生的不确定性;三是,风险后果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是识别和度量项目风险,制定、选择建筑施工曹和管理风险处理方案的过程。对那些风险要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去规避风险、排除风险,使项目目标达到受控的目的。由于铁路的工程项目社会配合面广,干扰因素多,项目风险的存在是难免的,需要我们加强工程项目风险控制对策的规划,以减少项目风险潜在损失。基本对策有三种形式:风险控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

2.1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具体分为风险回避和损失控制两种。风险回避就是通过回避项目风险因素而回避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风险回避经常是一种规定,如禁止某项活动的规章制度。在我们的项目管理中对于分包工程款的支付,为防止超付和有缺陷工程的提前支付,采用在进度结算单上,由安检部、工程部、总工、项目经理联合签字的办法,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风险回避案例。损失控制则是通过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通过降低所发生损失的严重性来处理项目风险。

2.2 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一种重要的财务性管理技术,由自己承担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包括非计划性和计划性风险自留两种。非计划性风险自留。当风险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项目风险的存在因而没有处理风险的准备时,风险分析失误而避免这种风险自留。计划风险自留是指风险管理人员有意识地,不断降低风险的潜在损失。

2.3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也是工程承包活动中最常见的风险管理法。如合同转移,它是指用合同规定双方的风险责任,从而将活动本身转移给双方以减少自己的损失。因此,合同中应包含责任和风险两大要素。一个简单的常见的例子就是项目部在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中规定:分包单位承担单项变更在2000元以下的经济变更。工程保险则是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的最重要的转移技术。目的在于把项目进行发生的大部分风险作为保险对策,以减轻与项目实施有关的损失负担和可能由此产生的纠纷。付出了保险费,却提高了损失控制效率,并能在损失发生后得到补偿。工程保险的目标是最优的工程保险费和最理想的保障。应通过保险合同投保。

3 铁路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

对于铁路工程的项目经理部的成本控制,实际控制的是责任成本,就是指在工程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项目经理部按其职责范围或预期的责任成本分解指标,对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进行控制的过程,同时必须重视质量损失成本的降低和合理开展价值工程。

3.1 间接的成本控制

3.1.1 合同控制

合同控制的关键是控制好企业与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与作业层的承包合同。控制住企业与项目经理部的承包合同,就控制住了项目目标利润。

3.1.2 成本计划控制

责任预算对项目整个施工期间的成本费用进行了预测。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做出分期成本预测计划。在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3.1.3 资金控制

保证每月清算的自办工程承包合同计价款和分包工程分包合同计价款。保证向总部项目上交款。拨付经理部各项费用支出。

3.2 直接的成本控制

直接控制是施工现场直接管理人员对其所管理的分项费用(人工费、材料费)进行控制。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对这些费用实施控制的做法如下:

3.2.1 人工费控制

人工费的控制采取“量价分离”原则。人工单价的控制主要是通过项目经理部与施工班组的人工费承包合同来确定,项目与作业队伍之间,根据企业内部计划价格,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双方协商,以此作为作业队伍的人工费结算依据。人工用工数量通过经理部与作业班组的承包合同,按照内部施工预算,计算出入工工日,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一起包给作业班组。

3.2.2 材料费控制

材料费控制也是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一是,材料用量的控制;二是,材料价格的控制。

1)材料用量的控制

材料消耗最主要由项目经理部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限额领料”去落实,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1)定额控制,对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项目以消耗定额为依据,实行限额发料制度。项目各工点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需要超过限额领用的材料,必须查明原因,经过一定审批手续方可领料。

(2)指标控制,对于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则实行计划管理和按指标控制的办法。当月具体情况和节约要求,制定领用材料指标,据以控制发科。超过指标的材料,必须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方可领用。

(3)计量控制,为准确核算项目实际材料成本,保证材料消耗准确,在各种材料进场时,项目材料员必须准确计量,查明是否发生损耗或短缺,如有发生,要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在发料的过程中,要严格计量,防止多发或少发。

2)材料价格的控制

自购材料的价格主要由材料采购部加以控制。由于材料价格是由买价、运杂费、运输中的合理损失等组成,因此在控制材料价格时,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买价控制,买价的变动主要由市场因素引起的,应事先对供府商进行考察,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册。采购材料时,必须存合格供应商名册中选定供应商,实行货比三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争取最低买价。同时实行班组监督,班组对材料部门采购的物资有权过问与询价,对买价过高的物资,可以根据双方签订的横向合同处理。

(2)运费控制,合理组织材料运输,就近购买材料,借以降低成本。

项目成本风险控制篇9

1投资可行性分析阶段风险源辨析及防控

在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阶段,投资人一般较多关注对项目资本金收益率影响较大风险,如:项目投资成本构成、投资回报率(在银行贷款利率的基础上项目发起方给予投资人回报率)、回购方式及相关税费。对于上述风险,企业一般都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防控措施。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时还需充分考虑以下风险,才能保证达到预期投资收益。

1.1项目发起方的履约风险及防控

项目发起方的履约能力,即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政府信用和当地投资环境等方面是选择投资项目时必须考察的风险因素。因此,在投资可行性分析阶段,投资人需考察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及近几年财政收入的增长率、项目回购是否有明确的资金来源、政策法规的完善程度、政府廉政状况和政府换届等风险因素。投资人可通过尽职调查和采用信用风险评估等方式防控上述风险。具体可采取:(1)对当地政府信用、经济状况及社会环境进行考察论证。(2)要求项目回购方提供合法的、其价值能覆盖投资另加投资回报的抵押担保物并签署抵押担保合同。为确保投资的安全,抵押担保物应符合我国《担保法》的要求。投资人需要特别注意,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与债权法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不一致,混淆了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的联系和区别,在起草投资建设合同时要注意规避此风险。

1.2融资风险及防控

BT项目的融资风险可分为外在风险和内在风险。外在风险体现在由于金融市场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对BT项目产生的不良影响,如利率上浮造成融资成本增加、货币紧缩政策导致融资困难等;内在风险是指投资人的资金周转能力和融资效率。对上述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控。(1)融资风险的防控:为了避免融资风险,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应制定融资方案,如采用银行贷款,在项目投标前至少应取得银行的贷款意向书,避免项目直到开工还未解决融资,导致投资人前期资金投入超预期,而影响投资效益。(2)利率风险的防控:利率上浮会导致融资成本增加,影响投资收益。因此,应在投资建设合同中约定投资回报率采用浮动回报率,在项目建设期和回购期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基准利率,则投资回报利率也相应调整,避免利率上升导致投资人融资成本加大。在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时,需注意利率重置期,防止重置期过长导致回报率与利率不能同步调整。(3)资金周转的风险防控:基础设施项目属于资金密集型的投资项目,对投资人的资金实力及周转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为了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作为投资方的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资金运转机制和资金管理流程,保证企业内部的资金运转通畅。在制定融资方案时,必须结合项目的资金使用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融资方案,合理分配流动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保证项目建设资金的需要。此外,企业内部应建立应急准备金机制。(4)融资效率的风险防控:项目融资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进度,进而影响投资方的投资收益。拓宽融资渠道可以有效的降低融资效率不足带来的风险。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可选择多种融资渠道,首先应选择有过多次合作的银行,避免临时寻找,增加融资难度和成本;其次是选择其他融资渠道,在目前融资困难情形下不能过分依赖于银行,并可采取信托、资产证券化、股权等多种融资方式。

1.3合法合规性风险及防控

如项目存在合法合规性瑕疵,将给投资人带来巨大的投资风险。投资人应对此进行考察并在投资建设前确定项目的合法合规性,或在合同条款里约定:由项目发起方获得实施该项目所需的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许可、证书及手续等文件,由于项目的合法合规性不完备所引起的一切后果由项目发起方承担,以此来规避项目合法合规性带来的风险。

1.4工程风险及防控

工程风险主要是项目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主要体现在工程技术难易程度、施工条件等实施风险。要规避技术风险,需要对项目实施方案尤其是非常规的重大技术方案进行论证,确保工程风险可控;应将由于降低风险而造成的成本增加部分计入合同价。

2项目实施阶段风险源辨析和防控

投资人中标后即进入项目的实施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开工准备、项目建设、项目移交回购等。项目公司一经注册成立,就承担起投资人的角色,全面负责项目实施阶段的投融资、建设、质量和进度管理等工作,需按合同约定的技术标准、建设工期完成项目,并承担项目的所有投资建设管理风险。因此,项目公司管理人员必须在实施阶段及时辨析风险源,采取应对措施,保证项目顺利推进。实施阶段存在的风险源及防控措施如下。

2.1项目开工前风险及防控

资人实施项目的投资建设管理职责的项目公司不同于一般施工承包的项目公司,项目公司不仅承担项目的建设管理职责,还需要承担项目的投资建设风险,因此,除建立一般的公司管理规章制度外,还需制定工程建立风险防范管理制度、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体系和实施风险防范计划,将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人。项目公司在开工准备阶段需关注以下风险。

2.1.1项目资金运作风险及防控

(1)投资计划的不合理、计量支付手续不规范导致回购不及时的风险。首先,项目公司应建立投资计划、投资回报积息、支付等内部复核制度,从内部管理上消除此风险;其次,开工前项目公司即应根据施工组织计划与业主方确定投资计划、计量支付流程、投资回报积息及资金到账确认工作流程和方式,保证项目回购能够顺利进行。(2)项目投融资资金链断裂导致BT项目合同违约风险。为避免出现此风险,项目公司应建立与公司股东、贷款银行以及业主方的沟通机制,严格诚信履行《BT项目投资建设合同》和《借款合同》,按时付息还本。建立项目资金不能正常运作预警机制、向公司董事会紧急报告制度及资金使用紧急预案。

2.1.2项目合法合规性风险及防控

项目实质性开工前,项目公司应进一步复核合同及其相关法律文件(含项目批准文件、担保抵押文件、权证等)的合法性、合规性是否存在瑕疵等法律和经济风险。对于合同存在的经济、法律风险,按照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逐一梳理辨析,注意在建设过程中对该项风险的监控,或通过签定补充协议来完善相应的合同内容。

2.1.3其他开工准备工作不到位风险及防控

政府对项目前期工作,如征地、拆迁、施工图纸等是否按照工作计划落实,关系到项目的进度。为避免项目建设进度延后的风险发生,需建立与业主方的工作联系制度,适时建立和收集相关索赔资料,防止超合同工期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发生。

2.2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及防控

2.2.1职业健康安全、工程施工安全、工程结构安全风险及防控

在工程实施阶段要防范由于施工引起的粉尘等造成空气、环境的污染、建设过程中的运输等造成的危及员工的职业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风险,需要加强采取职业病防护措施和采取相关人身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此类风险的发生。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安全风险,如施工用电安全、高空作业安全和工程结构施工及设备安全等,应及时发现,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故的出现。

2.2.2技术风险及防控

技术风险主要有:工程设计的缺陷或错误,如地质条件考虑不当,工艺设计流程不合理,设计时对施工可行性缺乏经验或考虑不当等导致变更,或者项目建设中碰到重大技术障碍等。要对技术风险进行防控,首先,应对工程设计及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变更而引起技术风险;其次,对重点部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特别是对本项目的可能影响要摸清和评估;最后,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工程技术问题也要详细调查,并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和措施准备。

2.2.3成本控制风险及防控

BT项目投资成本包括项目的前期费、建安费、项目公司管理费和资金成本及相关的税费等。一般只有前期费和建安费计入合同价。前期费,一般由业主方包干使用。投资人需关注的成本风险有:①建安费超合同价约定的计价范围,如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增加、工期迟延、通货膨胀、汇率波动、利率变化等方面造成的投资成本增加,而合同价格不含此类变动造成的投资成本增加的部分;②建设单位管理费超支;③税务筹划不到位导致的税款增加;④其他因素造成的投资成本增加。可通过细化投资建设合同条款,如扩大材料调差范围、工期延期责任划分、投资回报率随银行利率浮动、设计变更处置、交竣工验收时间节点的确定等来规避建安成本超付风险,通过加强管理来规避管理费超支,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做好项目的税务筹划、积极争取利用当地的税费优惠政策,将影响投资成本增加的风险降至最低。

2.2.4质量风险及防控

项目质量会影响项目的移交回购,从而影响投资效益。承包商及分包商的实力、技术力量、施工水平、设施设备、管理手段等都是潜在的风险因素。为保证质量风险可控,须采取以下防控措施:①应加强对承包商资质业绩审核,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设立专职质量管理员,落实全员岗位质量管理职责,确保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②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务实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采取质量防患措施并落到实处;③审核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标准,加强质量检测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

2.2.5施工进度风险及防控

BT模式项目特点决定了项目进度管理难度非常大,BT模式项目能否按期完工,将影响项目投资的成败,项目进度控制风险是巨大的。影响进度的风险因素有投资人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的高低、组织合理与否、协调工作是否顺畅、设施设备保障与否,各种主客观原因都将影响或制约工程进度。为避免此类风险,可采取如下措施:①科学安排工程进度网络计划,抓住关键线路和工期节点,提前周密部署、超前决策,合理组织和优化资源;②加强与业主方和镇村的协调和沟通,确保前期工作进度,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理顺各方关系,保证工程顺利进行;③加强计划和统计,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有效控制工程建设的各种资源,并制定合理周密的应急预案。

2.2.6工程结算风险及防控

如计量存在问题会严重影响投资收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认真核对工程量和计量原始凭证,严格保管计量凭证原件;加强计量基础工作,做好计量台帐,及时进行合同工程量清单修正,并细化合同工程量清单、做到随时可以分解和合并,以便及时办理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项工程和整个标段的结算,定期核实已完工程总量。在工程收尾阶段须检查计量管理工作,重点解决计量遗留问题和对原始计量凭证的审核工作,做到及时准确掌握计量和投资回报状况,避免由此带来的风险。

2.2.7交工验收风险及防控

交工验收的时间延迟会导致工程缺陷责任期延后和第一笔移交受让款支付延后,直接损害投资人收益。实际工程实施时还会出现项目已交付使用还未进行交工验收的情况。在投资建设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交工验收时间,如出现延迟,责任方将承担由此造成的后果;其次,项目管理人员应积极与业主方沟通保证交工时间不出现延迟,使交工验收风险可控。

2.2.8不可抗力风险及防控

不可抗力风险也是项目建设期频繁发生的风险事件,不可抗力风险一般指人文环境灾难和地质灾害带来的风险。人文环境灾难包括战争、瘟疫、暴乱、恐怖活动等,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洪灾、暴雨、海啸、热带风暴等恶劣环境因素。防控措施:对于不可抗力风险,应在投资建设合同条款中约定,以降低投资人的风险,投资人应购买工程保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移交受让阶段风险源辨析及防控

移交受让阶段是指项目已经交工验收完毕至项目回购结束,此阶段存在的风险及防控措施如下。

3.1移交受让前风险及防控

移交受让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关系到项目移交受让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项目公司应有序地开展各项移交受让准备工作。与业主方、财政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适时沟通,确认第一期移交受让款总金额;项目公司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致函业主方,要求将第一期移交受让款足额列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并取得人大常委会批准。

3.2移交受让阶段风险及防控

项目的移交受让阶段一般持续2~3年,即使是第一笔移交回购款及时到位,在此时间段内仍然可能出现由于地方财政状况恶化、竣工决算未能实施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后续回购款延付的风险出现。为规避回购款延付的风险,首先应密切关注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层面及财政动态,同时还需关注回购方资金是否充足;其次应及时了解当地政府每年的基本建设安排规模,结合地方财政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分析业主方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是否过度而影响其对移交受让款的支付能力。项目公司应及时函告业主方将本年度回购款纳入政府财政计划。缺陷责任期内项目的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竣工资料移交是否及时和齐全,会影响最后一笔回购款的支付。因此,在缺陷责任期内务必保证项目质量,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应立即通知施工总承包方、设计方、监理方和业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踏勘现场,确定并编制维修方案,维修费用在工程质量保证金中支付,不影响受让款支付;在工程施工阶段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机制,确保竣工资料归档及时、完整。只有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投资人按约收到最后一期移交受让款,才意味着项目投资成功。

4结语

项目成本风险控制篇10

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力建设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电力建设的风险也就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阐述了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的概念及其控制原因,并主要阐述电力工程项目的开始以及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最终对如何控制及避免电力项目工程的相关风险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电力工程;风险控制;项目

一、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的概述

所谓风险控制就是采用各种措施用以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是将风险发生后造成的后果降低到最低,风险控制的方法有风险的回避、转移和保留。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我国的用电负荷持续上升,给电力系统造成了沉重的压力。电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力系统的建设尤为重要,为建设更加完善的电力系统就必须对电力工程的各项目严格把关。由于不同的电力工程项目具有的风险性不同,所以我们要对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控制,通过制定可行的检修方案,能够保证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有序进行,使电力系统更加稳定完善。

二、电力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

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力工程项目开始的准备工作,另一类是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造成这两大类的风险的原因有很多,如决策失误、成本失控、合同管理、质量安全、安全意识等,如提前做好控制和预防,则能很好的控制这些风险的发生。

(一)电力工程项目的发起时的风险

项目的发起的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有决策失误、成本失控、合同欺诈等,决策失误主要说的是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招标以及发包的信息存在着虚假性,致使人们的判断力下降,从而增加了工程项目报价失误的风险。成本失控主要是电力施工项目的企业管理的成本意识浅薄,没有做好长期打算,致使有些项目成本失控,最后导致项目不能继续进行,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合同管理主要说的是在签订的合同不规范,叙述内容概念模糊,以及电力工程项目的工期、技术、质量等方面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风险未提及,导致损害到施工企业自身利益工程。

(二)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

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风险主要有工程质量、施工安全、人员安全等。工程质量主要说的是材料的选择到建设的完成的过程中所有的物品的质量,工程质量的评判标准是根据电力工程相关的规范、、法律、技术标准、设计文件,以及工程合同对项目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性能在规定期限内的综合要求。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很难做到统筹兼顾,其中的漏洞以及薄弱环节层出不穷,所以导致了施工安全管理很难按计划进行。例如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策划监督不力,事故时有发生。人员安全主要说的是在建设工程项目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管理,服从指挥,保证人员的安全问题,以降低建设过程中人员伤害的风险。

三、电力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目的

随着用电量的持续上涨,电力企业改制步伐逐步加快,电力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成为了我们不能忽略安全问题。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的控制正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还能够提升经济效益,如果提前控制好这些风险,则能较少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效益。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电力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的建议

(一)加大风险管理教育的培训

做好风险控制作为电力工程项目的核心,工程项目的工作人员在进行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必须要认真负责,必须严格遵守风险控制措施的要求进行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做好监督周边检修人员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的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风险的危害。加深从事电力工作的人员的安全意识,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历过风险管理教育的相关培训,具有一定的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风险的管理历经原始反应、经验处理、技术与工程以及系统风险管理四个阶段。原始反应阶段主要依靠的是人对风险管理做出的本能反应时期,经验处理阶段是通过人在长期工作的情况下,对风险管理的经验总结时期,技术和工程是指随着工业化的逐步加深,各种事业的技术都在蓬勃发展,人们更加注重对风险管理的发展,到系统风险管理阶段已经将风险管理作为电力工程项目的重中之重。

(二)建立良好的电力项目工程管理机制

电力项目工程管理机制能够使电力工程项目决策更为科学合理;能够减少因个人的决策失误而造成整个电力项目的风险;增强施工企业的竞争力、执行力与综合实力。根据每个人的个人情况下达任务、工作,能够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不会出现盲目的去做某件事情或去做自己不会的事情,这样做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出错情况,有效的控制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实现了电力项目的风险控制。

(三)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

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也是衡量项目风险的标准,只有质量的到保证,才能使工程项目顺利,所以控制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也就相当于控制风险。电力工程的质量保证包括定期审核、维护管理以及分析原因,定期审核的作用是进行工作项目进度以及质量的检查,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达到最好;维护管理的作用主要是维护质量管理细节,能够实时有效的沟通并将质量管理计划实施出来;分析原因的作用是将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归纳分析总结出来,之后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用以消除导致质量不合格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郭捷.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李黎阳,刘向兵.输变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1).

[3]陈远民.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探讨[U].科技风.2010.

[4]黎晓峰.风险管理体系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17(1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