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前景十篇

时间:2023-09-07 17:58:10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前景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前景篇1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学科 石河子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18

Initial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under Different Subject Background

YANG Ruixuan, XU Liping

(College of Science,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3)

Abstract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developed in the background from different subject in the colleges in China nowadays and they had different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Geography, focus on the practical link and strengthen the teacher strength were put forward as the specialty orientation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in Shihezi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major and direction of it in colleges in China.

Key words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subject; Shihezi University

目前,我国许多院校均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有50多年历史,但在上世纪90年代才兴起的一个专业,其在不同院校的学科背景不同,因此在不同院校的侧重点和发展方向也就不同。本文在对目前不同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发展侧重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石河子大学新办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其今后的发展献计献策。

1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

1956年,东北农业大学率先设立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前身――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开启了我国土地管理高等教育的先河,该专业的发展在十多年后,因“”而停滞;1979年在土地规划与管理学术研讨会上,学者呼吁必须加强土地管理,许多高校逐渐恢复了相关本科专业的招生,自此,土地管理本科教育才得以恢复。1986年,国家颁布《土地管理法》;1987年,华中农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率先建立了“农业资源经济与土地利用管理”硕士点;1993年南京农业大学首设博士点,自此,土地管理高等教育实现了从本科到博士的系统教育培养。由此可以看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是伴随着我国土地管理事业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的,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更为迅速。1998年,教育部对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现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由原来的“土地管理专业”与“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合并而来。

2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校特色

土地资源管理涉及技术、自然、社会、经济、法律、生态等学科领域,由于不同高校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不同,客观上也形成了经济管理类、资源环境类和工程类等各具特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开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院校有很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与农学、地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均有密切联系,因此,各类院校在不同的学科背景下也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上主要体现了两个特色:一是院校特色。由于不同高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于不同的学科,也就形成了以原有学科为基础的士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方向;农业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多是在原来的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上设立的,侧重于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类,而地质类院校例如中国地质大学则依托其深厚的工程技术类特长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及实践能力,而依托地理学科发展起来的院校,例如南京师范大学,则依靠其深厚的地理学科背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系统技术。

二是地方特色,各个院校的学科发展要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每个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计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土地资源资产化经营管理发展迅速,因此,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以经济管理类为主;东北农业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与南京农业大学的同属农业经济类学科,由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着重偏重于农学类,如水土保持、农田水利学、植物地理学、农业生态学等。①

3 石河子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不同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人文背景、学科基础等科学地制定专业的发展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石河子大学也必须积极发展面向未来经济、社会的学院,合理规划,制定出该学科今后的建设方向。

3.1 以地理学科为基础

新疆的土地管理相对其他省份略显落后,目前只有新疆农业大学与石河子大学两所院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其中,石河子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于2013年开设,作为新办专业,必须首先找准定位,完善专业顶层设计,结合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形成切实可行的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确定办学思想和专业的定位。石河子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设置在地理系,地理系拥有比较深厚的地理学科基础,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依托地理学科,设置一定比例的相关课程,培养具有理学素养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专业基础,还能为其今后继续深造奠定基础。同时,由于地理系信息系统方向的师资力量较强,该系培养的其他专业的学生均具有较高的“3S”技术素养,而随着国土资源部信息国土工程的推进,“3S”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国土资源部门得到了很好地推广和应用,也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②因此,可多开设“3S”类课程,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表1 新疆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特色

3.2 重视实践环节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通过实施质量工程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突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显著提升。③

土地资源管理虽然属于国家行政管理范畴,但在新疆,尤其是兵团,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仍然十分欠缺。而且行政机关的招聘形式过于单一,也造成不少专业人才的流失。同时,土地资源行政管理相关的各类事业单位和土地行业中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出口,而这些单位对于相应的土地专业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这就形成了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因此,石河子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培养管理与技术并行的创新型人才,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要设置大量的实践环节。在实践环节设置时还应注重其合理布局:(1)实践环节应包括认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2)在内容设计和方法上应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内容由浅入深,方法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3)强调实践环节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让学生能够模拟完成某类完整的土地资源项目,也可设置小学期,将时间集中,集中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3 加强师资力量

为保证新办专业的良好发展,新办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成为各高等学校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高校通过引进、培养、激励、提高等各种手段,加强新办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不断提高新办专业师资队伍水平。④

地理系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新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仅有1人,新办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在职称方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科班出生没有高级职称,职称结构严重不合理;在学历方面,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有16人,占全系师资总数的94.1%,学历层次总体较高。

师资队伍对于一个高校教学目的的实现与否、教学质量的高低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办好新办专业的关键。但石河子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目前相对薄弱,亟需对其进行优化,可通过以下几个措施来实现:

(1)土地资源管理所在的地理系多数老师具有自然地理、生态类等理学背景,而与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的工学类专业背景的教师较少,这与本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工学发展方向是不符的,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因此,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形成专业特长,必须在此方向上引进人才,尤其要积极引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急需的学科带头人和具有此专业背景的青年骨干教师。

(2)在学历方面,石河子大学应给予相关专业的教师以专门的学费扶持,以鼓励他们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力强的学校进修为主,辅以通过对口支援高层次人才代课促进专业建设,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补充和以博士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在职称方面,可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出台优惠政策,优化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在此基础上,还应大力引进校外、尤其是土地资源管理实力较强高校的毕业生或教师补充本专业的师资,逐渐优化本专业的师资队伍。

(3)另外,随着新的培养计划执行,综合性、实践性实习增多,面临着人员和实习条件的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引进有土地方面相关实践经验、技术扎实的人才,或者充分利用对口支援高校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在该专业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模式。

资助项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编号:SF08007)(2011-2014)

注释

① 黄贤金,刘友兆,陈龙乾,等.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12):50-54.

② 阳艳弟,王力,陈宵,等. “3S”技术及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8(3):422-425.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前景篇2

关键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

1.研究背景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地理科学下面的一个二级专业名称,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从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退出本科专业的舞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相对应开设的课程有: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资源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与数字图像处理等。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和国家进步的源泉,而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增强国家实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全面提高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重要任务。培养模式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其培养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教育而言,它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等专业特点。但如何深化改革,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成为本专业成效的关键和核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专业本身发展规律看,这是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必须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与实践。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市场竞争来看,就业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既极为充分又日益趋向国际化。国际化的竞争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懂得现代化科技的应用型人才。

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

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就业需求及其学科性质而设立,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特别要针对以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定位不准,主要方向不明确,研究范围广博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专业定位过高,与市场需求不紧密,使学生面临就业的困难;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动手和实践的锻炼,影响了学生工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1]-[9]等。因此,“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既要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地理科学基础扎实且应用能力强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又要明确专业方向定位——“土地测量技术与资源管理、环境治理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还要明确本专业毕业生的出路,即继续深造及成为“地质气象研究与勘探、土地资源管理、环保研究和开发单位”。

2.2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对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在新培养方案中,优化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树立“强化基础课,特化专业课,优化实践课”的基本指导思想。其次,确定合理课程体系的判别标准,即必须具有系统性、连续性、适用性,具有“宽、新、适”的特点:“宽”是指专业要求的基础知识面要宽;“新”是指课程设置要反映国内外最新的管理方法,要获取最新的知识;“适”是指课程设置和内容要适应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根据上述基本指导思想和判别标准,构建“三个层面、五个模块”的课程体系(见下图)。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三个层面”是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三个层面,其中前者是后二者的基础,专业技术课程是技术支撑,后者是前二者的应用;“五个模块”是指“综合地理课程模块”、“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技术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五个课程模块。其中基础课程模块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技术课程模块属于专业技术课程,后三者属于专业方向课程,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的重任。

基础课程模块包括管理科学、环境经济学、资源学、景观生态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计算机制图、人文地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目标,旨在通过探讨地理、土地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揭示地理过程、土地的变化(景观变化)和环境变迁过程的动力学机制、演化规律及空间分布;通过课程设置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环境科学、人文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研究、土地资源管理、环境资源保护等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而且是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和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通过课程设置学习三个研究方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最终确立科学的研究观念、思想方法,拥有专业素养,具备从事不同研究方向的基本素质。该模块课程教学为基础科学,是其他课程模块的基础。

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包括测量与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遥感图像处理、GIS设计与应用等主要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技术为目标,让学生掌握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计量分析等现代技能,学会数据获取、遥感影像解译、数学建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与应用等实践技术。该课程模块在培养模式层次划分中属于技术科学,既以理论课程模块为基础,又是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技术支撑、相互融合、彼此促进。

综合自然地理课程模块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气候水文学、土壤生物地理学等课程。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环境的植物及植物资源、动物及动物资源、土壤及土壤资源等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对于重点内容,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有关内容的实验与实习,特别要加强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观察土壤、生物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进行自然地理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通过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便于学生掌握。

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地籍测量与管理、土地利用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地政策与法规等主要课程,不仅让学生熟悉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开发的相关理论、具体要求、流程、方法和技术等,而且引导学生探索地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价值和应用,学会从较宏观、系统的角度解决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问题。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里实习,毕业后可以从事专门的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等政策法规工作。

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包括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评价和环境生态学等主要课程。通过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环境法制观念;熟悉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自然资源保护原理与方法、国际环境规范及各类规范的相互联系,提高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规范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既要掌握最近污染治理新技术,又需要熟悉主要行业的基本生产过程及技术,其主要内容涉及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清洁生产及污染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专业方向。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环境设计院、环境设计公司、环保局、与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法律部门等单位及相关领域里实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环境与资源治理、保护技术方法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贡献,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与建议

本文所构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资环专业培养方案》。该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1)让老师和学生都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学更具有针对性;(2)课程体系清晰了,各门课程的老师进一步认清了自身在其中的位置,有效避免了过去“大杂烩”的问题;(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学生毕业的就业渠道;(4)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能提高在自然地理实习方法、掌握环境治理技术与法规,而且可以参加全国GIS技能大赛、计算机大赛,参与测绘实际工作。本文所介绍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对本校本专业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科体系及本校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特色而构建的,希望可为其他院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3]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77-80.

[4]赵小风,黄贤金,李光录,等.国内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4):73-79.

[5]赵筱青,谈树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优化——以云南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0,5:93-98.

[6]邓琳,于嘉,车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79-550.

[7]俞晓莹,王春兰,董力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63-64.

[8]许光泉,陈要平,李小龙,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的探讨[J].资源·产业,2005,7(4):85-88.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前景篇3

收稿日期:2013-09-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205);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资助项目(2013)

作者简介:叶昌东(1983-),男,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E-mail)。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中国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城乡规划建设有三方面的新要求: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多规融合的规划管理以及对生态、绿地等要素的重视。文章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乡规划专业的需求变化,结合农林院校在风景园林、国土研究、乡村研究等方面的学科优势,提出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特色化教育应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生态景观设计、土地利用、乡村规划。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农林院校;城乡规划;教育特色化;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TU9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18-04

城乡规划专业与社会经济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全国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5个,城市化率从18%上升到52.5%,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3-4倍[1]。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带来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全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城市规划专业,从20世纪末的不足30所迅速增加到约140余所,学科背景由单一的以建筑学为主向地理学、风景园林、测量学等多学科发展。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主要有三种类型[2-4]:一是有传统建筑学背景的院校;二是以区域分析、宏观分析为主的有地理学背景的院校;三是以风景园林学科为依托的农林院校。第一种类型的院校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为代表,其重视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培养的学生擅长物质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设计思维能力强;第二种类型的院校以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为代表,其重视区域分析及宏观社会、经济分析,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三种类型的院校以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为代表,其注重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等领域的研究[5]。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不同,不同的城市对城市规划人才的需求会有所差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大体来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发展以物质性大规模的土木建造为主,对擅长物质城市空间形态建筑的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需求较迫切。第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逐渐过渡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人居环境、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等,为擅长社会调查、宏观经济分析、区域规划的地理学研究的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提供了发挥空间。第三阶段,即目前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话题,中国30多年来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2年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到来为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乡规划社会需求的特点

生态建设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产生开始,霍华德在其田园城市理论中就表达了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强调农田、绿地等要素在城市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性;此后在有机疏散、生态城市、绿带控制、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规划理念中,均突出强调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目前全社会对生态环境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最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包括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紧凑城市、低碳城市等从不同的侧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中国经历了30余年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目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来展开。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加大,也必将使城市规划专业的社会需求发生重大转变,其转变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

城乡统筹规划体系的内涵是将城市和乡村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规划。城市和乡村密不可分,城市是城乡区域的中心,为城乡区域提供现代化工商业服务设施;乡村是城市的发展腹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和空间(特别是生态环境空间)。2008年《城乡规划法》取代原来的《城市规划法》,标志着城乡统筹规划体系的正式建立和实施,城乡统筹规划体系有三个方面的变化:首先是将村庄规划纳入到统一的规划编制管理体系中;其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更加突出城乡一体的布局模式;第三是建立并完善乡村层面的规划。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规划、美丽乡村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等一系列乡村层面的重要规划在全国铺开,是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实践的体现,它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多规融合的规划管理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规划管理强调多规融合。负责城乡空间规划布局的主要有建设部门的城市(乡)规划系统,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规划系统,以及发改部门的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系统。多规融合的规划管理模式要求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协调一致,要求多学科、多层次人员的参与。目前广泛开展的“两规衔接”〔包括城市(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包括城市(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多规融合”〔包括城市(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旅游规划等〕模式正是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要求。

(三)重视生态、绿地等空间要素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城市规划重视生态、绿地等空间要素的布局,生态、绿地空间要素是城市空间布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等城市四大基本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游憩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可以提高居住功能的环境质量等。当前在城市(乡)规划工作中开展的一些生态、绿地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如绿地系统规划、绿道网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选等,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人们对生态、绿地等空间要素的重视。

(四)构建节约型城乡空间布局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城乡空间布局模式强调节约理念,节约型城乡空间布局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长期粗放式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构建节约型内涵式的城乡空间布局模式;节约型城乡空间布局主要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四个方面对新时期城乡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优势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有了用武之地,其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可以在相关领域发挥更加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从学科发展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风景园林为主要依托的生态学优势

风景园林专业是农林院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农林院校开设的城乡规划专业大多依托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科优势,如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与城乡规划联系紧密的风景园林专业的传统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此外,农林院校在植物、园艺、农业、林业等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优势也有了展示的空间,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城乡规划实践中也将大显身手。

(二)以土地为核心要素的国土研究优势

土地利用布局是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农林院校有较强的优势。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主要有规划建设部门和国土部门,其中国土部门与农业部门有密切联系。198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之前农村土地和城镇土地分属农业部和建设部主管,因此农业院校在土地管理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农业院校占多数。

然而由于国土部门和建设部门在土地规划和管理方面往往难以保持协调一致,因此,在学科建设上土地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专业的整合与联系一直不太紧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多规融合管理模式下,国土部门和建设部门在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方面的协调将得到加强,这也为密切两个专业的联系提供了机遇,为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三)以乡村为重点的地域空间研究优势

乡村是农林院校在地域空间上的重点研究领域,有长期从事乡村区域研究的深厚基础,是农林院校突出的学科优势。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城乡规划重点是城乡统筹,而乡村区域规划研究是城乡规划的薄弱环节,这就更需要农林院校在乡村研究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城乡统筹的规划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特色化方向

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坚持特色化发展的方向。结合学科优势,农林院校特色化教育改革应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生态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农林院校城市规划最具特色的专业,其专业教育的重点主要包括:

1.绿地系统规划

随着生态文明在城乡建设实践中日益凸显的重要性,绿地系统规划已由过去仅作为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上升到单独的规划类型;空间上也突破城市内部公园绿地的局限,向区域性生态绿化网络系统的方向发展。城乡建设对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视带来对相关领域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绿地系统规划应当进一步作为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优势和特色进行培育。

2.园林景观设计

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将带来对园林景观设计人才需求的上升,因此,园林景观设计是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3.生态环境规划

宏观生态环境规划是城乡统筹规划体系新的内容,农林院校在生态环境相关研究领域具备较强优势,可以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之一。

(二)土地利用布局

土地利用布局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内容,农林院校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具备较强优势,应当加强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整合,开拓新的发展方向,主要整合方向有:(1)国土空间布局。国土空间布局的优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多规融合”的背景下,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相关专业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整合十分必要。(2)地理信息系统。由于具备地理空间信息的存储、查询、分析、展示等综合功能优势,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在城乡规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中,随着规划空间的不断扩大,地理信息系统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乡村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乡村规划是城乡规划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层规划,规划实践工作量大,社会需求多,将成为促进城乡规划专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林院校在乡村规划领域具备较强的优势,应当在乡村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乡村规划同样应当作为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城乡规划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林院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在其中应当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农林院校应认清新时期城乡规划要求的变化,发挥自身的优势,明确专业发展定位,找准学科发展方向。本文从社会实践需求角度出发,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乡规划的新特征,立足农林院校的学科优势,提出了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化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作人员以启示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单赛卖,韩立云.“ 建设热”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教育的理性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2009(12):17-19.

[2]李翅.风景园林类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特色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3):16-19.

[3]冯维波,裴雯,巫昊燕,等.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构想——融合建筑学与地理学的城市规划教育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52-56.

[4]千庆兰,邓清华,宋建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区域与城市规划模拟实验课程改革构想[J].高等理科教育,2007(5):122-124.

[5]郑玮锋.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32-35.

[6]卓健.城市规划高等教育是否应该更加专业化——法国城市规划教育体系及相关争论[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6):87-91.

Feature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educ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i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eriod

YE Changdong1, ZHANG Yuanyuan2

(1.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P. R. China;

2.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20, P. R. China)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前景篇4

【关键词】 景德镇 矿山 地质环境 投融资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投融资是指为了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相关活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相关投资主体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投资资金的过程或行为。其投融资范围包括新建(在建)矿山项目地质环境污染防治投融资、老矿山地质环境污染治理投融资两个方面。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高岭土资源矿业城市,拥有两千多年的资源开发和制瓷历史,该市2009年3月被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是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重点城市,分析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投融资状况具有代表性。

一、景德镇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融资现状

景德镇市是依托高岭土资源发展起来的陶瓷工业城市,主要开采高岭土、陶岭土、石灰岩、砖瓦粘土和少量砂金以及煤矿,开采方式绝大部分为露天开采。矿山开采后,相继出现了土地及植被破坏、尾砂及(废)矸石堆放不当造成水土流失和崩滑流隐患、地下采空造成的地面变形或塌陷、矿山排水引起的水均衡破坏、水土污染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矿区周边及下游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秩序。由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历史欠账过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堪忧。尤其是矿山停采以后,矿山疏于管理,地质环境有日益恶化的趋势。

作为老矿业城市和资源枯竭性城市,景德镇矿山企业在我国具有代表性,在计划经济时期矿山企业以生产为主要任务,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被忽视,而矿产资源开发的收益和税收都上缴到国家。随着大量老矿山和开采点关闭停产,日积月累造成的严重环境代价在当代凸显;现存矿山企业也难以独立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需要国家投资支持。

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通知》,该市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重点治理工程区。2004―2008年期间,景德镇市共有5个矿山7批次申请到中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扶助资金,总计金额2600万元(见表1)。

2010―2012年景德镇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投入经费由中央财政申请治理工程资金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两部分组成,以中央财政治理资金为主,具体如图1所示。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融资主要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与景德镇市部分矿山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座谈,发现该市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其治理的投融资环节中存在部分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融资面临的突出问题,景德镇具有典型代表性。

1、投融资机制不健全,历史遗留治理任务重

景德镇市作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其高岭土资源已开采数百年,即使从上世纪80年代算起,部分矿山开采至今也已近尾声,遗留下的是老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问题。目前,在国家政策层面针对新建、在建矿山实行“谁开发,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政策,治理与审批挂钩,治理投入有保证金保障。但是,对于景德镇历史上大量矿山开发资源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问题来说,仅仅依靠政府税收来推动,远远不能满足这项耗时长、投资大的事业的资金需要,亟需建立健全针对市场引导的矿山地质环境投融资机制。

2、投资主体单一,多渠道主体投资参与度不高

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出台前已经闭坑的矿山由于责任主体已经缺失,当时又无相应的治理资金账户,本部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责任人为政府;《土地复垦规定》出台后,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责任主体主要是污染者。基于以上原因,我国现行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融资模式主要有三种:政府投资-管理模式;污染企业投资-管理模式;污染企业与政府共同投资-污染企业管理模式。

景德镇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投资资金和小部分地方配套资金,是典型的政府投资管理模式,即政府财政资金是投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资金和管理主体。这种情况与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来源情况一致。根据2012年国土资源公报数据(见图2),我国投入矿山环境治理资金106.1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6.80亿元,地方财政投入35.43亿元。恢复治理矿山6112个,累计3.2万个;恢复治理面积10.18万公顷,累计62.52万公顷。

3、投融资渠道陈旧,资本市场筹资功能未显现

资源开发导致的地质环境治理的投入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性引导资金,更重要的是吸纳社会资金,用于恢复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传统意义上的投融资渠道主要有银行、基金、国债等。银行贷款是矿山企业环境治理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从事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项目有根据经济效益和还款能力给予择优扶持的规定。但对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的中小型企业而言,由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景德镇矿山企业主要是开采价值较低的高岭土的(问题最好能通过类似方式跟景德镇挂上钩)中小企业,其获得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较难。

三、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融资模式的建议

虽然近年来针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投资支出比例加大,但对大量历史存留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问题和部分新产生的问题来说,国家财政投资的数量不能满足治理需要。为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融资机制,加快建设矿产开发领域的生态文明,提出如下投融资建议。

1、加大财政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激励政策

(1)设立专项财政基金。对于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资金支持并且资金用于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有资质企业,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对于进行过资源开发,但是尚未治理(含历史遗留问题)对居民生活影响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财政基金应该予以支持;对于未改制,并且承担较大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缺乏保护和治理资金的,财政专项基金需支持。

(2)加大地方和中央政府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活化筹集财政性投入的方式,如财政信用方式,投资重点放在公益性较强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跨地区的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以及基础学科研究上。

(3)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数额。结合本地财政实际状况,各级政府每年从预算内支出部分资金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此外,在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的各项预算外资金中,统筹部分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4)增强财政政策对企业投资的刚性约束力,加大企业不投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压力。

2、拓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投融资渠道,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投融资模式并行

(1)设立资源开发企业参与地质环境治理的专项资金账户。资源开发企业应该是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体,参与资源开发的企业必须在银行建立单独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专项账户,预留企业从事资源开发不低于10%的利润用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2)发行矿山地质治理的专项国债、专项债券。利用国家信用和资源配置优势发行用于矿上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国债,使其成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长期、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对于治理后收益率较高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国家政策适度倾斜,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专项债券筹资。

(3)加强银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信贷融资力度。建立和完善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多元化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适当增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针对商业银行实行货币政策倾斜性,放宽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企业获取贷款的条件;政策性银行全力支持有利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投资项目和信贷融资,用低于社会的贷款利率提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企业的积极性,存贷利差可由中央财政专项补贴。

(4)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ABS融资渠道。在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中合理利用资产证券化融资(简称ABS融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结束后会有一定的收益,可以以此为担保发行在国内市场通行的债券来筹集治理项目的资金。用可预见的收益来吸引投资,这种方式风险低、投资者积极性高,同时可以为如社保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宽泛、安全的投资路径,进而拓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融资渠道。

(5)引进国际资本参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外资注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融资路径虽然执行起来较为曲折,也更为困难,但是争取诸如世行、亚行贷款和国际地质环境治理的合作项目是利用国际资金、优惠贷款和技术援助的有效途径,应从改善具备吸引外资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强项目承担企业还贷能力出发,积极争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国外投资、融资。

【参考文献】

[1] 王宣桦、沈磊、王:我国环境领域的公共财政政策制度及实施效果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3).

[2] 吴小燕:矿山环境治理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

[3] 张雪梅:矿山环境治理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S2).

[4] 王志芳: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5] 杨锋涛:西部生态环境重建投融资问题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7(12).

[6] 国土资源部:201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R].国土资源部,2013.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前景篇5

论文关键词:风景园林教育 中国特色 学科建设

论文摘要: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化的进程为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也向风景园林教育提出了挑战。通过分析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就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提出建议。

一、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园林教育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中叶。最近20年来,我国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对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需求比较大,很多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目前,高等院校从事风景园林教育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建筑院校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业;农林院校的园林、观赏园艺专业;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资源环境院校的资源生态专业。这些专业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对园林教育的理解,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各不相同,水平相差各异。城市规划专业、环境艺术专业涉及的相关园林内容很少,真正涉及我国园林人才培养的只有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目前,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风景园林教育指导思想落伍

我国园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教学指导思想方面。一种是受传统中国古典园林理论的禁锢,过分强调诗情画意,亭台楼阁;另一种是盲目的追求形式上的园林景观,比如近年来很多地方盲目借鉴西方园林形式,不注重实用性。

风景园林应该是一门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艺术,通过科技力量,采用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来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反映时代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应该从宏观控制,再到微观设计,而不是见缝插针的创造景观。同时,要加强行业道德建设,加强对社会的普及知识教育。不能一味的追求景观效果,或为了提高产值而大量求新,忽视实用性以及整体环境的景观效应。¨

(二)风景园林教育课程设置缺乏广度和深度

我国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多脱胎于园艺或观赏园艺专业,转为园林专业后,其课程体系大多是承袭了20世纪50-60年代北京林学院造园学科的课程体系,其后虽有一些改进,但总体上还没有脱离传统园林学的框架。目前我国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广’度不够

现代园林学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发展成一门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规划、建筑、旅游、社会、经济、环境、心理、历史、艺术、林学、观赏园艺等学科,似乎更像一个学科群,现代园林学专业的核心是广义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其设计实践至少应该包括“狭义景观设计”、“大地景观设计”和“行为心理景观设计”三个层面。而我国园林专业现有的设计类课程体系设置仅仅停留在“狭义景观设计”即景观感受层面,由于缺乏其他层面的设计实践,致使现有的园林专业口径过窄,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2.“深”度不足

我国园林专业现有的设计类课程体系看上去比较注重纵深方向的研究,实际上大多停留于表面形式,如增设规划类课程,多只介绍景区规划、绿地规划等内容,而在与之相关的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性开发方面研究不够深入;植物造景方面更多是注重形式美学,在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方面缺乏深入研究。

3.教学方式原始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对园林领域的冲击是广泛而深刻的,现有课程体系对此缺乏应有的估计和准备,唯一开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只停留在将计算机作为表现工具的水平,远没有进入真正的辅助设计水平。美国哈佛的LA教育早在十多年前就开设了利用信息技术于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等为园林设计作辅助的相关课程,我们的教学方式呈现相对落后态势。主要表现在计算机在制图中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方面。

制图是园林教育重要的一环,包括手工制图和计算机制图两个方面。手工制图是计算机制图的基础,而计算机制图又是今后工作和从事复杂设计不可或缺的技能。所以,二者要并重。制图技能培训应贯穿于整个教育的每个环节,目前很多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制图课程只是作为选修而已。

园林专业知识信息容量大,实践性强,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平面、文字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而像CAD绘制平面或建模、用3DMAX渲染,用Photoshop环境合成、AuthorWare进行后期艺术合成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还没有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甚至有些教职员工对这些多媒体还不熟悉。

二、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系统化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LA)专业,在国际教育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而设立的,这个学科体系的建立对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环境、景观工程实践都有积极的意义。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正经历着最重大的变革。

1.风景园林专业的内涵

风景园林专业是应用艺术、科学和技术三个类型的知识来规划、设计和管理土地的一门学科。从事该专业的工作者——景观设计师,运用人文科学知识来考虑资源的管理和经营,创造一个令人愉快的生存环境。职业内容包括土地经营管理、城市扩展控制、资源保护与经营管理、城市扩展控制、中心老城区复兴。设计主题有:居住区、商住发展、公司厂房和机构部门、校园、度假旅游胜地、公园、城市广场、交通网络和滨水区域发展等内容。

该专业应学习艺术、设计理论、土木工程、场址分析、土地规划过程、生态分析,以及影响设计过程的社会、经济、法律、环境和政策的问题。该学科理论建立在人文学科和生态学分析之上,其艺术在于创造有意义的场所,其伦理是关爱土地以及居住其中的人。

2.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目标

风景园林专业致力于探索并提供:有信息、程序和技术所组成的、用于景观规划设计职业的应用知识;与相关的社会学、自然科学专家进行语言和图形交流的能力;理解由文化决定人类行为,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上对土地利用及决策的影响;理解形成土地合理利用和设计的两大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和生态因素。

3.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方向

当今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正在迅速扩展。传统园林专业局限于园里植物和园林规划的局面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由于风景园林是一门集艺术、科学和技术于一身的学科,因此必然要和这三个领域发生联系,这就大大的拓展了传统风景园林专业的范围,使其从单一专业扩展为综合专业。

为培养未来负责环境设计的领头人,学生要从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等三个学科的交叉中受益,并在课程中求得深入全面发展。这些课程有:人类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比较文学、土壤学、生态学、环境伦理学、森林资源学、地理学、地质学、房屋供给与消费者经济学、哲学、社会服务学和社会学等。

(二)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国际化

风景园林专业的国际化主要可以借鉴美国哈佛LA的教育作法。现代园林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日益综合的学科,它需要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可以将整个体系分为三大体系,即基本知识体系、理论修养体系、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每个体系再设置若干相应课程(分门类、分层次)。

与国际接轨是指课程设置应完全把握现代园林的内涵,符合现代园林的发展。主要增设以下方面的课程:

1.大地景观规划类课程

现代园林的研究对象已经扩大到整个大地资源,增设大地景观规划类课程是园林学科和人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地景观规划设计环境、生态、资源层面的规划。相关课程设置有:景观于区域规划水文学、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可持续环境、景观生态专题、景观分析与评估、景观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2.行为心理景观规划方面课程

“以人为本”的现代景观规划需要研究人类行为、心理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和艺术层面的内容。这类课程有:户外游憩设计、游戏及娱乐规划、旅游策划规划、景观行为学、景观与文化专题等。

3.其他课程

理论修养类课程:建筑史、中国历史文化专题等;工程实践类:建筑技术、景观技术等;计算机类课程: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CALD、地理信息系统GIS、景观遥感等。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

我国国土之大,各地气候、土壤、植被等条件各不相同,更兼有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由此形成了各自的地域特色。我国许多著名的园林古建筑无不包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其设计思想无一不折射出独特的人文理念,这也是引起人们无限遐想的根本原因。弄清楚国学的内涵在园林教育中的作用,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园林专业,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

《园冶》中记载,相地、立基、屋宇、装拆为园林设计的步骤。我国园林传统的创作路线和方法讲究综合性和实事求是,表现在:(1)总在处理着一个个的具体空间以及这些空间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图纸;(2)在做出任何一个判断和决策时,已经照顾到方方面面;(3)时时刻刻离不开对现场的调查、理解和分析。可以说,我国园林文化大大超越了迄今为止的西方发展水平,这也是一些世界大师对中国传统园林十分佩服的根本原因。

当然,传统的园林创作方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比较适于小型私人园林的创造,不善于处理大片平地,不适于大面积的规划等等。但是我们的祖先并不是没有这种本领,从秦汉的上林苑到清朝的圆明园和避暑山庄,我们看见的仍然是综合性和实事求是的创作路线和方法。

(二)风水与中国园林

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从本质而言,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无异,探讨的都是“天人(自然与人)关系”。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风水学说的集大成者,其中很多原理都与现代科技有“巧合”之处。例如,建筑对风向的处理不当,不仅不利于人体健康,也不利于安全与美观。中国园林设计,一直遵循着“坐北朝南”的地理原则,可以避免对人不利的“阴风”(北风),这也顺应了中国的季风型气候。

古代风水学中关于水的认识,大多符合科学道理,如可选择河流岸的台地上,且要高于常年洪水水位之上,避免在水流湍急、河床不稳定、死水沼泽之处建房等。除此之外,对水源水质也要详加注意。另外,风水学中符合医学科学的内容也很多。例如,住宅建筑前屋低、后屋高,符合人们对于光照的需要,配合“坐北朝南”进行采光。

从根本上说,在去除风水中迷信的糟粕部分,中国园林的风水,深深浸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它们讲求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生态因素,适当保留有景观特色的自然地形地貌,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使中国东、西、南、北、中的园林景观各具特色,美不胜收。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前景篇6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 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就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土调查与管理专业的一些特有属性寻求一种更适合该行业人才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区别于一些传统的培养模式来看,更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针对性。同时,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必要性分析

1.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特点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国土资源需求将持续上升,供需矛盾呈现日益加大的趋势,然国土资源事业的形势依然严峻,这种社会的现实态势必然要求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朝着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我校该专业原来开设的是地质、房地产、钻探等几个方向,这几个方向先后都单独开设专业后,于2008年确定“土地管理与规划设计”的培养方向,并于2008年9月开始招生,一个新建专业,从无到有,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

本专业既注重学生对专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又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GIS、AutoCAD、CASS等软件的应用;掌握工程测量技术和数字测图技术;既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之有较宽的就业前景,又注重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使之有较强的专业就业竞争力。注重理实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端技能人才已成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2.专业岗位需求分析

本专业是涉及学科较多的边缘交叉专业,就业面非常广。目前已有六届共计592名毕业生,就业率100%,其中约98%的毕业生就业于国土、勘测、测绘、土地规划与咨询、施工等对口单位;2014级43名正在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全部在专业对口的单位实习,主要从事土地确权、农村经营权确权、土地整理等工作。数据表明: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国土、测绘、土地咨询、工程建设等部门有较大需求,从事岗位有地籍测绘员、地籍调查员、国土资源数据入库员、国土管理员、用地审批员、土地交易者等。

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是农村的最大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农村土地,实现农村土地的财产权利,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尤其是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农村居民宅基地{查、不动产统一登记等,都需要大量的从事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的外业和内业工作者。这些工作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并要求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现代学徒制”的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对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且它是情景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课堂上由教师或者企业专家指导示范,并引入一些真实的或者仿真的项目案例,让学生有项目带动、学习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

3.目前国土调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最近几年国土行业业务广,人才需求多,涉及的国土规划、整理、确权等项目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专业的知识理论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实训室建设投资大,各类GIS软件价格昂贵,学校专业化的实训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更新。在教学理论中,理论教学量较多,实践操作教学量相对较少,所以存在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的现象;其次,青年教师相对一线工作经验欠缺,没有真实或者仿真项目作为上课素材,部分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胜任岗位工作。“现代学徒制”模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现代学徒制”结合企业专家,企业能手的一些相关经验,并引入这些专家能手来到我们课堂中,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可行性分析

1.校企合作力度加大

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办学思路,依托地勘行业办学背景,引企入校;以学校积聚的资源为优势,以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通过校企相互任职凸显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另一主体地位,实现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形成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目前系部在国土、测绘及相关企业建立的18校外实训基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综合实训和顶岗实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实现企业与学校的“零距离”对接,我们将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一改以前企业只是流于形式和表面的管理,加大合作力度,学院还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和权益,制定校企合作双方的管理和运行合作制度,建立工作预防和实时监控的监控制度,保证校企合作落实到实处,校企双方人员互聘、共育人才、共建平台、共同管理、共同担当,以破解“校中厂”如何管的难题,真正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模式。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优化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教学内容。

构建“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体系和国土资源文化体系作为两条主链。职业能力体系从基本素质能力递进到专项能力(土地管理与规划设计能力),进一步形成综合拓展能力;土地管理与规划设计能力的体系从土地的构成基本要素初步认识(如野外性、艰苦性),土地规划行业基本认识(团队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客观求是的工作作风等),形成“敬业、爱业、创业、乐业”的职业文化素养。横向上,职业能力和国土资源文化相互交融;纵向上,彼此连贯,螺旋递进。每一阶段的过程都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理论到实践,彼此之间相互渗透,不断发展。

(2)革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专业课教学由企业专家与能手,还有学校老师共同完成。推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教师指导的针对性。以项目引领教学进程,以工作任务为单元组织教学,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情境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新建并完善了教学条件,重视实践教学。

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我们必须新建并完善教学条件,重视实践教学。与多家单位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实训方案,学生可以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和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在校外参与项目,让他们在真实项目中完成课程综合实训和第六学期的顶岗实训。同时我们可以共享企业的实训条件,如K9,ARCGIS等新的GIS软件。

(4)完善了课程评价与考核要求。

课程评价与考核采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包括:企业评价和学校考核评价两部分。

企业评价由学生顶岗实习单位评价、市场调研、毕业生自我评价。

学校考核主体有:教师、学、学生自我;考核标准有:平时成绩、课内实践成绩、理论考试成绩。

3.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积极引进企业的各类专业高级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多专业综合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学生传授企业的工作经验,丰富和补充学校师资力量,促进教学效果与企业所需技能的“零距离”。而实现引进企业的各类专业高级人才的最直接做法就是校企合作。同r利用假期多安排教师下企业,参加实践项目,进一步了解行业发展,岗位需求,及时地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更新教学内容,更好地调整教学计划,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周伟,袁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特点[J].中国地质教育,2004(4):78-80.

[2]赵中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特点[J].科教文汇,2013(10):37-38.

[3]袁春,钱铭杰,周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1):123-125.

[4]王瑞军.物流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中国市场,2015(20):172-213.

[5]张阳,王虹.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双导师”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77-79.

[6]周雯雯.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3):275-276.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前景篇7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农村绿化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契机,同时遇到了更大的挑战。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的资金,单绿化建设就至少需资金5-10万元(大村庄更多)。新农村绿化规划“单纯绿化环境而不结合经济性”已不再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通过农村绿化的规划建设,利用各地农村景观资源优势,可以发展农村旅游等多种经济形势,提高居民经济收入。

1绿化规划的经济意义

1.1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拉动相关产业经济增长

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建设将园林景观融入新农村建设中去,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营造出环境优美的园林式村庄。在这样一个环境与发展潜力都相对优越的区域里,对于投资者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这就为吸引外资、发展创汇创造了条件。在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将促进现代农业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1.2可以促进旅游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长期以来,我国的旅游业以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开发为主体,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和多民族的以及水美山奇、地广物博的自然条件是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如今新农村景观建设与这些紧密结合,无疑为传统的中国旅游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2增加经济效益背景分析

由于农村长期的耕种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在对农村绿化的期望值上,希望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如在房前屋后种植果树、蔬菜、药用树种,或用葡萄科植物做棚架等。目前农村绿化的经济价值实现最大化,其绿化的经济功能和景观功能应结合农村的经济产业,发展观光园、采摘园、农家乐等多种乡村旅游形式。有产出才能促进建设的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美化环境、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一定要调整种植结构,使农民结合农村多种经营种植花卉苗木、经济树种发展乡村生态和休闲观光旅游,增加经济收入。城市居民厌烦了大众城市的空气污染,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到农村体验田园生活,欣赏村庄的田园之美已成为一种时尚,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为时尚,这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3主要经济策略

3.1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应紧密结合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业,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业必须紧紧围绕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目标,保护新农村景观风貌和地方文化特色,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挖掘乡村景观的经济价值,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新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农民问题;改善和恢复新农村景观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

3.2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专业苗圃

要从规划、布局和管理入手发展农村苗圃,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对内为农村绿化提供苗木,对外销售苗木可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好的发展景观建设,各地城郊苗圃、花卉业以及农林企业蓬勃发展。其具有很强的产业带动性,它打破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界限,能够扩大交通运输业、商业、工艺制造业、食品加工业、饮食服务业等产业的市场需求,进而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形成销、科工贸的产业化生产体系,从而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3.3充分了利用资源,发展节约型绿化

一是将村庄绿化与特色林果基地建设相结合,引导群众在房前屋后发展“小果园”、“小竹园”和“小花园”。村庄绿化与建设速生丰产林相结合,利用“四旁”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村片林、环村林。二是因地制宜推广乡土树种。利用乡土树种成本低、易种植管理、本地特色明显。

3.4加强管理,保护绿化成果

新农村绿化后,应设专职绿化管护人员,至少应由当地基层政府出面组织专职人员对村民进行培训指导,然后由村民自发轮流管护,共同维护这一公共资源。首先加强绿化教育,提高村民素质,唤起全民绿化意识,让农民感到绿化美化在改善环境、美化家园,提高生活质量,致富奔小康的好处。第二,建立监管机制,落实管护责任,保证绿化成果。第三,制定可行的村规民约,强化执法管理。

3.5绿化景观结合生产,发展观赏果树、蔬菜等观光农业

在绿化环境的同时,将生态、休闲、科普有机结合,给农村居民带来经济上的收益,在选取绿化材料时,有选择的选取一些符合当地情况的可供观赏的果树、蔬菜。与其它绿化材料相比,人们不但可以观赏其满树繁花似锦的喜人景色,而且还可以领略金秋硕果累累的独特风采。观赏果树和观赏蔬菜不但观赏价值高而且观赏期长,且有很强的动态感。如果新农村多栽种观赏果树和观赏蔬菜,形成一定规模,加之有效管理,不但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6发展林下园艺经济

对于有林木资源的农村来说,发展林下经济是增收一个好方法。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建设优良林下经济种苗基地是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挥良种采穗圃和苗木快繁殖基地的功能,开展苗圃标准化建设。可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开发林果、林草、林花灯模式,这样一来,花卉、园艺、苗木就派上用场了,而且卖价好。林苗模式,比如在通道绿化两侧林下种植罗汉松、女贞等绿化小苗,解决管护难的问题,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3.6发展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可以把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种植养殖加工业并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综合经营,立体开发,达到各种资源的循环利用。既可以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又美化了生活环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高度统一。我国农村庭院占地在400h㎡以上,相当于一个中等省的面积。在庭院占地中可供开发利用的庭院空隙地有200h㎡,是十分珍贵的国土资源,发展庭院经济产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各种空间和各种资源,从事高度集约化商品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有的以一业为主从事专业化生产;有的种养、加工并举,综合经营;有的利用有限空间发展立体种养业。发展庭院经济要把握因地制宜、因户制宜的指导方针,坚持发展特色产品,防止特色危机。

3.7农家乐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希望迟到绿色无公害食品,呼吸新鲜空气,领略乡村田园风光,这些成为乡村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农家乐以乡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田园风光为基础,以农户家庭为依托,集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通过绿化景观与经营的结合,可创造可观收入。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前景篇8

一、酉阳县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富集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

神奇秀美的自然山水资源,主要集中在五大特色旅游景区。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桃花源4A级旅游景区、酉水河、十里长潭、大板营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乌江位于酉阳西南边境,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是千里乌江最精华的“乌江山峡百里画廊”。这里“山似斧劈、水如碧玉、虬枝盘旋、水鸟嬉翔”,集“奇山、怪石、碧水、古镇、廊桥、纤道、悬葬”于一体。清代诗人梅若翁赞叹: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酉阳桃花源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这里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原型,被誉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科考、体验。酉水河是土家族的母亲河,发源于湖北宣恩县,有“渝东南小桂林”的美誉。另外位于酉阳县北面的大板营原始森林是神龙架支脉的延伸,方圆150的平方公里,古木参天,四季葱郁。据专家考证,这里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区森林面积最大,生态植被保存最完好的神秘地方,常有不少科考、探险者慕名而来。

2.纯真朴实的少数民族风情

酉阳是“中国原生态旅游胜地”、“中国土家文化发祥地”、“中国著名的民歌之乡”、“中国土家摆手舞之乡”。具有极其浓郁的土家族民俗风情,土家摆手舞和酉阳民歌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具阳戏、傩戏、土家哭嫁、摆手祭、敬牛神、土家山歌、酉水船工号子等璀璨夺目的原生态民族文化独具魅力,让旅游者们流连忘返。

3.沧桑厚重的古镇风韵

龚滩古镇、后溪古镇、龙潭古镇是重庆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三个历史文化名镇像三颗璀璨的明珠镶嵌的武陵山腹地。龚滩古镇是重庆市第一历史文化名镇,是由乌江连接重庆的黄金口岸,距今已走过1700余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龙潭古镇富有厚重的历史文化,3公里长的石板街悠久漫长,数百座土家吊脚楼翘角飞檐,封火墙壁垒森严,气势恢弘;四合院古朴幽静,颇具特色。后溪古镇位于酉水河畔,是土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至今保存着有数百年历史的摆手堂,是寻古探幽、感受土家民俗风情的绝佳去处。

4.旅游业发展保持势头良好

近年来酉阳县为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2008年至2011年以来,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11.70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6%。金银山国家森林公园、桃花源4A级景区申报成功,赵世炎烈士故居改扩建工程启动,全年共接待游客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0.8%,实现旅游收入1.08亿元,增长18.7%。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市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拓旅游市场,打造出一批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民族风俗、探险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对县域内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形成辐射多个景点的内地新景区。这对发展当地经济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契机,亦是当地百姓发展致富的好机会。

5.便捷的区位交通优势

酉阳北靠长江三峡,东邻湖南凤凰古城和张家界,西接贵州梵净山,南依黔东南。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319国道穿境而过,距黔江舟白机场6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既是渝东南民族风情旅游环线的重要目的地,又可以联通渝黔、渝湘跨省际黄金旅游线,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条件。

(二)劣势

1.体制机制问题

由于我国边缘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起步较晚,体制问题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通病。还像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铁饭碗”、“铁交椅”雷都打不动。分配制度上,死工资、“大锅饭”等思想仍然盛行;在人事制度上,机构臃肿,人员繁多。在管理上,管理目标混乱,多重领导现象严重,这一系列的体制机制问题严重制约了酉阳县旅游的发展。

2.旅游管理人才的匮乏

酉阳县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中高层次专业旅游人才相当匮乏,而打造酉阳旅游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又需要一批懂旅游开发和管理的专业从业人员。从目前酉阳旅游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景区的管理都是由政府派去的既不懂管理又不懂旅游的人负责,对景区的开发大多都是任其自由发展,极度浪费了景区的资源,所以人才的匮乏束缚了酉阳旅游的发展。

(三)机会

1.政府的政策支持

在“旅游兴县”战略的指导下,酉阳县人民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对县域旅游发展坚持五大特色旅游资源优势,以“两区”创建、“三城同创”和酉阳土家摆手舞申遗为突破口,包装打造旅游品牌,发挥品牌效益,让游客赏尽县域美景。强力打造诚信酉阳、法制酉阳、和谐酉阳、魅力酉阳、平安酉阳、生态酉阳的对外旅游形象,初步取得实效。在旅游发展资金方面,县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旅游产业发展基金550万元,并以10%的速度逐年递增。

2.充足的法定节假日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向小康社会的迈进,为旅游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而随着人们旅游需求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充足的法定休假又为旅游的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自2008年开始,我国一年中法定假期已经增加到115天,红红火火的“假日经济”扑面而来。伴随着人们压力的加大,品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回归自然,体验异域风情,了解异域文化,品味异域生活。这就为发展县域旅游经济提供了机遇。

3.市场机会

从国际来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功建成。从国内来看,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从重庆市来看,两小时经济圈和“一圈两翼”战略的发展,对于酉阳县旅游业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市场机遇。随着市旅游业发展重心向东南部地区转移,酉阳县旅游必将成为市甚至国内或者国际旅游业的新亮点,迎来了历史最佳时期。这也为酉阳旅游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

(四)威胁

1.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

经历了一轮旅游热潮的旅游者,特别是在经历了大众旅游“挤、乱、差”等感受后,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日益多元化,旅游形式不再停留在观光产品等传统形式,而是随着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更为注重有实质性内容的旅游。他们更倾向于参与性强、教育功能强和文化含量高的旅游产品,更注重旅游环境质量。这就表现出旅游需求日益差异化,要求提供的旅游产品必须多样化,才能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要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就要不断地创新,开发更多的旅游项目和组织更丰富的旅游线路,给酉阳旅游发展带来了挑战。

2.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威胁

旅游开发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没有周密的调查、系统的分析、科学的规划和严格的执行情况下的旅游活动,大量的游客进入,尤其是游客流量超过了旅游环境容量时,将对旅游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旅游区发生拥挤或超载,就容易产生各种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新的压力,这不仅影响景区形象,还降低了景区的旅游价值和功能。因此,如何将负面影响降到最小,防止生态环境恶化,这是酉阳发展旅游业面临的挑战。

二.发展对策分析

(一)不断加强的旅游营销,加强宣传,塑造品牌

旅游部门应该在“注重营销,加强宣传,塑造品牌”上多下功夫。以推进“八个一”工程为目标,挖掘提炼酉阳浓郁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酉阳旅游国际论坛;编辑出版了《酉阳旅游指南》一书;出版发行了酉阳旅游地图;整理土家摆手舞、酉阳民歌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排了一台具有民族特色舞剧;积极收集整理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编撰一批故事;成功举办了“五一”龚滩古镇开街仪式,积极筹办首届“中国?酉阳土家摆手节”、第二届中国重庆酉阳国际攀岩挑战赛,进一步加大酉阳旅游在中、市及境外媒体的宣传力度,丰富和完善“中国酉阳旅游”大型网站,策划包装酉阳旅游形象,增强酉阳旅游的强大吸引力,提高酉阳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加快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酉阳旅游规划应立足“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目标,力求旅游开发与城乡体系规划、林业发展规划、古镇保护规划、农业示范点规划相结合。逐步完成完成龙潭、龚滩、酉水河、南腰界等一批重点景区规划,为全县旅游科学、有序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力推进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可进入性和接待能力

加大乌江山峡百里画廊、龚滩古镇、金银山国家森林公园、赵世炎故居、龙潭古镇和河湾土家最美山寨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大项目、大投入、大建设”,把旅游相关配套工作扎实做好,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四)放宽招商引资和人才进入

加快酉阳旅游持续快速发展,不仅需引进大量资本前来投资,而且也要引进大量的旅游开发和管理人才。凡在县内投资的所有旅游项目(企业),同等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及民族地区一切税收优惠政策,同等享受酉阳自治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坚持以情招商,以特色招商,以优质的服务招商,以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回报招商,鼓励各种社会资本进入旅游开发项目。

(五)保障有力的旅游发展措施

酉阳县委、县政府对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提出了“旅游兴县”战略,专门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县“四大家”相关领导为副组长,20多个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专门办公室,研究涉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全局性、方向性重大事项,协调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具体问题,指导、督促、检查全县旅游日常工作的开展。为加强景区旅游开发建设管理,县政府还专门成立了龚滩景区管委会、桃花源景区管理委员会。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专门机构。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前景篇9

为加快全市旅游经济发展步伐,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市支柱产业,特作如下决定: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加快发展进程

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西部开发为契机,紧密结合“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培植大产业”的奋斗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旅游民族风情为特色,立足省内,面向全国,构筑开放带动型旅游产业体系。

2、发展目标。按照“超前规划、统一布局、基础先行、重点突破、分期实施、注重特色”的发展原则,到*年,建成全州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业总收入达到全市GDP的5%。到2010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全市GDP的12%以上,建成知名度高、吸引力强的部级优秀旅游城市和生态旅游区。

二、保护资源,突出重点,加大开发力度

3、严格保护旅游区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风景区内开山炸石、取土、葬坟、乱倒垃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在景区内修建建筑物,确需修建的须经规划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4、强化旅游业规划管理,严格执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5、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创建旅游拳头产品和精品名牌,深度开发巴楚文化土苗风情文化等旅游资源,挖掘整理地方戏曲和民族体育项目,加快民俗风情游、自然风光游等的开发步伐。

6、抓好重点景区建设。梭布垭风景区要严格按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4A级标准建设,推进景区国债项目实施进程,加快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游客中心和农家宾馆、饭店、茶社;尽快实现与天坑地缝、长江三峡、白帝城等著名景区的对接。

全力打造清江闯滩旅游精品。积极开发建设沐抚生态地貌、热水河地缝等景点。加强民族大观园、龙鳞宫、连珠塔、叶挺纪念馆、武圣宫、鄂西特委旧址、烈士陵园等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铜盆水森林公园、车坝河水库、凤凰山公园、大龙潭等景区的渡假休闲功能,加大柳州城遗址、洗爵溪、红花淌、龙洞河等景点的开发力度,加快老城区改造进度。

三、培育市场、完善功能,增强旅游景区辐射力

7、积极培植旅游消费市场。有序发展旅行社,不断提高导游水平,以我市名特产品为基础,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发展一批旅游商店,将*特色产品推向市场。

8、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督管理,切实保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9、大力提高旅游接待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建设不同档次的宾馆、饭店,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的餐饮、住宿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对本市涉外宾馆和星级宾馆、饭店的行业管理,不断提高接待水平。

10、大力发展旅游通讯与信息咨询业务,加快旅游景区(点)旅游城镇,旅游交通干线的通讯设施及旅游咨询服务网络建设步伐,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

11、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加强与各级旅游院校合作,大力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创新机制,放活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12、加大宣传力度。旅游部门和新闻媒体要把旅游宣传同城市形象宣传、对外文化交流、精神文化创建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塑造“生态旅游市、民族风情园、山水园林城”的*旅游形象。

13、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放开搞活旅游市场。鼓励投资者投资开发和经营旅游景区(点),兴建旅游基础设施,兴办旅游服务项目。鼓励国内外各类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来我市合资、合作、独资兴办旅游饭店、旅游运输企业、旅行社或租赁、承包、买断旅游饭店、景区(点)的经营权。

14、放活旅游景区土地政策。旅游开发或经营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取得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土地使用权。楼、堂、馆、所、亭、塔、池等旅游设施建筑用地有偿使用年限可达30年。旅游景区内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坡、荒滩,其土地使用权可以采取出租、作价入股及承包经营等形式,用于旅游企业的开发与经营。

15、实话经营优惠政策。投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研究开发旅游新产品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计入企业当期管理费用。经旅游部门审核,交通部门批准,旅游营运专用车辆可享受客运附加费和营运费用优惠(含路、桥收费)。经旅游部门审核,供水、供电部门批准,旅游星级饭店用水按工业用水价格对待,用电按非普工业类价格对待。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前景篇10

关键词:GIS;ArcSDE;Oracle;国土资源数据库

1 背景及意义

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总理强调指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应用价值高,要充分利用土地调查成果,为提高土地管理水平提供数据支撑,为民政、建设、水利、农业、统计等部门提供调查成果的共享和应用,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国家于2008年在全国启动了“一张图”工程,2009年全面推开。

“一张图”综合数据库平台是指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92号)要求,建立“一张图”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在全面、快速和准确地掌握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国土资源管理各项业务信息,将遥感影像和监测信息集成化系统管理,准确记录资源开发利用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批、供、用、补、查”的全面监管,推进资源监管方式的改革,提高国土资源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国土资源“一张图”系统的功能最终体现在应用与服务上,如:提供全国土地、矿产等资源状况的查询、浏览;为土地等行政审批过程的应用程序提供数据服务;为政府部门、相关行业和社会需求提供数据下载等多元化信息服务。另外,还有技术上的服务方式,如:图片快速浏览、数据查询浏览与展示、数据调用接口、数据分发与产品定制服务等。而这些服务内容的实现都是基于对不同类型海量空间数据的管理工具——国土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在上述背景下,论文从当前国土管理部门管理及宏观决策的需求出发,对GIS支持下的国土资源数据数据库建设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

2 国土资源数据库总体框架

图1 国土资源数据库总体框架

国土资源数据库是集测绘技术、土地信息与管理、网络信息技术、GIS数据处理技术、大型数据库技术与一体的综合型系统工程,是在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测绘信息数据库、土地信息数据库等为基础,结合GIS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设计原理等,构建出可动态更新数据的综合性国土资源数据库。

3 关键技术

3.1 空间海量数据管理技术

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涉及到的数据量巨大,并且数据量还将随着数据更新将不断增长。为此,需要研究海量空间数据存储管理关键技术,采取有效策略和方法,对数据物理存储、数据索引、数据压缩、空间数据引擎、数据提取、数据缓存以及显示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优化创新,提高海量空间数据的查询、浏览和调用速度。论文选用ArcSDE、Oracle来实现空间海量数据的管理。

3.2 海量数据浏览展示技术

国土资源数据量的持续增大使如何快速浏览图形数据成为当前“一张图”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该情况,采取使用图片切片和高速缓存技术来达到快速浏览全省图形数据的目的,即预先对海量数据进行预处理(主要是瓦片金字塔:图像切割并建立索引),同时结合高速缓存技术(利用静态图片快速提供地图),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响应速度。其操作时可按经纬度方式显示全省数据,实现数据的快速浏览、查看。

3.3 对外数据服务技术

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需要对外提供各种各样的数据服务,良好的服务模式,可以保障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对外服务的高质量、通过性。基于上述考虑,本方案在WEB通用服务关键技术上选用Web Service作为主要服务模式。Web Service是一个可互操作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新平台,它定义了应用程序如何在Web上实现互操作性。用任何的语言,在任何平台上写Web Service,只要通过Web Service标准就可以对这些服务进行查询和访问,形成一个开放的共享体系,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1]。

3.4 GIS与WebGIS技术

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GIS系统以其丰富的空间查询、空间分析及属性管理功能,逐步成为Internet或Intranet的一个重要内容,促使WebGIS成为GIS目前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GIS系统与网络技术各自优势,利用Internet在Web上空间数据,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和分析的功能,形成一个网络化的地理空间集成平台,已经成为GIS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2]。

与传统的GIS相比,Web GIS具有以下特点:访问范围更大;平台之间相互独立;系统成本大大降低;用户操作程序简化。

3.5 多源异构数据整合技术

国土资源数据的多源、异构、多态和海量等特征表明了数据高度的复杂性,由此决定了数据的整合与整理是一项巨大、艰巨而又繁重的工作任务。在制定统一的数据整合、整理以及数据建库的标准规范前提下,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资源监管、宏观调控和辅助决策等的需求,确定国土资源数据库所需的数据内容和整理工作内容。从数据来源、业务内容、空间参数、存储格式、数学基础、标准化程度、数据规模、存储介质、应用需求、工作程度、数据更新等方面调研分析各类数据源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选择和开发有关数据整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检查、标准化处理,数据项补充、数据格式转换、坐标转换、拓扑重建、数据入库、构建数据索引等工作。

4 核心数据库设计

4.1 设计思路

通常将系统数据库中需管理与维护的数据分为两类,即:空间数据和非空间属性数据。

空间数据是指具有公共地理定位基础的数据,主要分为两类:基础空间数据和业务型空间数据,二者联系紧密,基础空间数据是系统的空间定位核心,业务型空间数据在不同的专题应用中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是专题信息管理的基础,是子系统专题的核心。

非空间属性数据是实现系统各项基本功能的必要基础,按数据性质分类,包括表格型数据与多媒体数据等;按逻辑结构分类,包括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是指以表格形式表达的具有一定结构并可划出固定基本组成要素的数据;非结构化数据主要是指文档或多媒体数据,是不能划分出固定基本要素的无明显结构的数据。

在Oracle9i + ArcSDE系统应用框架下,国土资源数据库的组织逻辑如下:

1)Oracle系统管理表空间主要有System 表空间、Users表空间等,负责基本数据管理功能的数据库基本逻辑单位结构;

2)SDE表空间用来完成空间数据的索引管理。SDE表空间可根据系统需要,建立包括数据管理等表内容进行空间数据管理,并将该信息保存到SDE表空间中;

3)空间图形信息表空间:建立专门的空间数据存储表空间存储空间图形数据,主要是为减少数据检索等操作,提高系统性能;

4)非空间业务属性数据表空间:主要用来管理和记录各种专题应用的空间数据信息,与空间图形相关时可以和图形数据建立对应关系,对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进行关联。

4.2 数据库逻辑结构

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逻辑结构划分成5个层次:总库、逻辑分库、子库、逻辑层、物理层。以分库存储基础地理数据库、耕地数据库、矿产资源数据库、地质灾害数据库、土地资源管理数据库等,以要素数据集、栅格目录作为逻辑层,实现对各类数据物理层的存储。

4.3 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

在数据建库前,需要为各数据库分配用户和存储空间。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创建包括数据库表空间创建、数据文件创建和用户创建。由于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涉及的数据量巨大,数据种类多,各数据库图层数量也较多。

4.4 元数据库设计

(1)数据内容。元数据文件内容主要由两种数据文件的元数据内容:矢量和栅格数据文件,用来存储有关数据源、数据分层、产品归属、空间参考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2)元数据结构。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基础数据库的元数据文件存放有关数据源、数据分层、产品归属、空间参考关系等信息,这些数据集由主表、单位与发行情况表、关键词表、坐标范围表、数据更新记录表、空间数据表、图层数据表和非空间数据表这8个数据表进行描述,数据集中的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特征主要由其中的空间数据表、图层数据表和非空间数据表进行描述 [3]。

5 数据处理与整合

5.1 矢量数据入库

针对国土资源数据库的数据内容,按统一的要求进行数据整理。在国土资源数据库数据调用时,根据数据服务的内容不同可进行不同程度的数据处理。矢量数据整理主要包括完整性检查、标准化处理、数据项补充、数据格式转换、坐标转换、拓扑重建、数据入库、构建数据索引、建立数据字典、符号和词表等工作。

5.2 影像数据入库

卫星影像处理是指采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影像融合、几何校正、影像重采样、图像镶嵌与分割等处理过程,使其能与其他数据进行叠加应用。

卫星影像的处理软件有很多种,可以选择支持海量数据的美国ERDAS IMAGINE专业遥感图像处理系统。该软件由基本模块+Virtual GIS模块组成,具备影像浏览、编辑、影像融合、几何校正、正射纠正与矢量数据叠加、3D景观表现、输出各种比例尺影像图集与各种景观图、飞行效果动画等基本功能。ERDAS IMAGINE8.7还扩充了IKONOS、QuickBird等卫星数据的严格轨道模型的正射纠正模型。

数据的处理需要收集校正图像区域的数字地图、或经过校正的图像、或注记图层,作为地理参考。GPS测量、或摄影测量等途径获得的控制点的坐标数据,将其转换为ERDAS IMAGINE的控制点文件格式或ASCⅡ数据文件后可用于纠正遥感图像。如果是地形图图纸,还应进行地形图扫描纠正处理。

6 结束语

国土资源管理是—个复杂的、综合性的业务管理过程,需要对其各因素进行有机组合,并梳理调顺各业务间衔接关系才能真正满足管理的需求。论文结合国土资源管理的特点,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背景下,对基于GIS的国土资源数据库构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通过综合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GIS技术,提供数据查询、统计、共享等功能,为公众需求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郑小元.基于GPS技术的土地变更调查GIS设计及应用[D].东南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