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制度十篇

时间:2023-09-05 17:16:05

成本控制制度

成本控制制度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进度控制;成本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控制要素是质量、进度和成本。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进度和成本结合的最优方案。成本控制与进度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在以往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只是对成本与进度分别管理,相互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由此带来了很多问题。当项目进展到一定阶段时,实物工程量(进度)并没有达到累计计划预算成本相当计划量。项目预算已经超出而还有剩余工程量需要完成。要完成项目就必须增加更多的费用,此时要打算在预算内完成项目进行成本控制就已经太晚了。

一、建筑工程的进度控制措施

进度控制,就是在既定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该计划的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并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一旦出现偏差,要分析产生的原因和评估其对工期的影响程度,采取调整措施,并修改原计划,不断地如此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进度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工程项目既定目标工期的实现,或在保证施工质量和不因此而增加实际成本的条件下,适当缩短工程施工工期。

1.建筑工程进度控制的原则

施工进度控制的原则包括:动态控制原则、系统原则、封闭循环原则、信息原则、弹性原则、网络计划技术原则。当今建筑市场对进度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能否按工期完工常常关系到工程的正常使用和业主的经济效益,合同工期也就常常成为双方签订合同时的重要指标。但是非正常合理的工期背后往往是工程成本的大幅度增加。通过对工期的合理调整来寻求最佳工期成本,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点,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项目进度管理制度。

2.建筑工程的进度控制措施

(1)落实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进度计划。落实好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的主要工作有:编制每月的工作计划、发放施工任务书、学习和讲解施工任务等。做好日常的施工记录,做好施工进度的控制统计表格,在施工任务的执行过程当中,相关责任人要做好跟踪记录。

(2)构建三级项目计划进度管理制度。进行三级计划进度管理制度建设时,全部的相关单位,如业主、设计人员、工程监理、施工承包方等等,都要进行明确的进度管理制度的构建,设置专职的计划员,对整个建筑项目的控制管理做好提前的预测和安排。

(3)做好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工作。在进行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工作的时候,首先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列出完成项目的所有步骤。然后从最大的环节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工作,把每一个具体工作分配到各项任务里面,最后收集并进行工期估计值的输入,从而明确各个步骤的具体施工日期和周期。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措施

1.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计划。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应从投标报价、中标成交条件、合同成交约定等方面入手,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性质、工艺特点、质量要求、工期等,结合施工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能力与工艺装备等,制定与成本控制计划相适应的施工组织计划,实现施工全过程的合理安排,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现场施工管理效率的提高,进而达到预期的成本控制目标。

2.坚持以成本控制计划指导施工,强化对于定额的控制。根据成本控制计划的具体内容与要求,选取最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这是进行成本控制的先决条件之一。同时,结合具体的施工安排与定额量,进行材料、劳动力、设备、机具等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使得人、财、物等均符合现场施工作业的实际要求,而且控制在定额范围内,避免出现成本失控的问题。

3.建立健全控制制度

成本费用管理是由成本预测、决策、预算、核算、控制、分析与考评等多环节组成。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如果成本出现偏差,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把成本控制与项目实施、技术及经营管理各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系统分析,就能够清楚的找出项目成本发生偏差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总结成本控制方面各种经验和教训,逐步掌握成本变化的规律,为管理者正确做出成本决策,制定确实有效可行的成本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达到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而,必须构建完善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分析评价制度、预算制度和超预算审批制度,并且要建立基于实际工作量的分析与评价体系;同时要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意识方面的培训。

对施工企业而言,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对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在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的程度的增长。但质量损失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比较差,损失会很大,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质量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积极采用先进实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工程成本。项目经理部则不能为了提升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而使工程全面出现质量过剩现象,导致完成工程量不少,经济效益低下的被动局面。

三、工程进度控制与成本控制的关系

1、工程施工进度与工程费用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若要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资源的投入就会相应增加,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工程的不同情况对工程进行工期、成本的最优化。

2、建筑工程的成本和工期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在生产效率一定的条件下,要想缩短工期(与正常工期相比),提高施工速度,就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致使工程费用增加,此时可考虑减少诸如管理费等的开支。

(1)工期、成本优化的目的。寻求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总和,即成本最低下的最优工期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网络计划中各工作的进度安排,在工期不变的条件下,寻求与此相对应的最低成本以及网络中各工作的进度安排。

工期、成本优化的思路。工期、成本的优化就是求出不同工期下的最小直接费用的总和。由于工期的长短是由关键线路的持续时间决定的,因此,缩短工期首先要缩短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结束语

本文对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二要素:建筑建设的成本、进度二者进行了关联分析,论述了二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从而探究使之达到平衡协调状态的方法。也许对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而言,这些论点还只是表面,但希望能对实际建筑工程管理实践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跃仁,吴建军.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有效途径[J].陕西建筑,2005,(01).

[2]吴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进度控制[J].建设科技,2011,(03).

[3]蹇安贤.浅谈工程进度付款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珠江现代建设,2000,(03).

[4]陈桃放.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之成本控制[J].陕西建筑,2009,(03).

[5]孙继志.浅谈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及管理[J].价值工程,2011,(12).

成本控制制度篇2

关键词:煤矿;成本控制;会计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煤矿企业成本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企业成本会计制度不完善

传统的成本会计只是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核算,从而确定成本的构成与结果。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迅速,经济发展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要求对生产成本进行核算,企业的成本会计还包括预算、计划、决策、分析等等环节,这些环节是构成成本的重要部分,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大,这些部分所占的比重也将日益加大。但现存的成本会计制度中关于预算、计划、决策、分析等部分的相关方面没有建立有关的制度进行保障实施,这种制度上的漏洞直接造成了成本会计发展的落后,导致其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步伐。

2.过于注重事中与事后的成本管理,忽视了事前的成本管理

煤矿企业在这种现象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由于事前的成本控制对于企业的成本影响不是非常明显,这就导致了企业的不重视。而事前的成本控制是煤矿企业整个成本控制中起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企业成本控制发展中的重要潜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的不断开发,创新性的科技产品与技术不断的得到推广语应用,这种高科技的产品或技术对于煤矿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创新的科技就需要进行前期的研制与开发,因此,事前的成本控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推进会日益重要。一项新的技术或许会引起煤矿企业的革命,或许会大大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由此可见,对于煤矿企业的事前成本控制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煤矿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会计制度设计

会计制度的设计是会计制度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向,是会计制度发挥应有作用的基础,科学的设计会计制度对于煤矿企业成本控制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1.会计体系的设计

会计体系的设计时会计制度设计的前提,主要包括组织设计、内容体系设计与核算体系的设计等等。会计体系设计是会计制度设计的首要组成部分,在会计制度的建设与发展中占有关键性的地位。其中会计组织设计主要指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的分配,这是会计进行正常运行的基础,优化的组织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效果。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用最少的机构与人员实现最佳的效果是会计组织设计追求的根本。会计的内容体系的设计是会计核算科学性的具体体现,会计内容反映了会计活动的范围,是成本控制实施的具体落实。

2.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煤矿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主要包括设计的原则、各个环节与内容,是会计制度走向正规的具体约束与控制。分工合理是设计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应遵守的原则,只有分工合理才能会计内部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为会计制度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其次,会计工作中还应贯彻内部牵制原则,保证企业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和财产的经管人员要独立开来,避免会计人员既管账又管物,造成企业经济上的损失。再次,要完善会计的监督管理机制,使企业的会计活动接受全体员工与社会的监督。只有会计接受广泛的监督才能保证其正常的进行。

3.企业责任会计设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企业在社会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责任。企业会计社会责任的设计就构成了会计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是会计制度设计的重要领域。作为煤矿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企业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系统总的责任进行科学的分解,按权责关系划分为若干个责任单位,通过对各责任单位的控制和考核来达到企业总体控制的目标。

三、煤矿企业会计人员的岗位能力要求

1.综合的成本构成知识

综合的成本控制知识不仅包括他们所熟悉的会计成本知识,还应在此基础上强化经济学成本知识。从目前企业所面对的宏观经济环境,不难知晓:企业不但存在提升生产能力的紧迫需求,还存在日益紧缩的资金融通。前者意味着企业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资本有机构成;而后者则说明:推动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其使用成本显著增加。对于上述两个方面的成本控制,已经超出了会计成本的涵盖范围。因此,会计人员应在如何降低企业沉淀成本和机会成本中,向经济学原理寻求帮助。

2.了解企业技术性知识

过去很长时间都在推广鞍钢经验,即:通过成本逆推,将其分摊到生产环节中的每一位员工。好处在于,能实现成本控制的细化与可操作化。企业财务部门作为成本中心,必然参与成本逆推工作。然而,由于会计人员缺乏相应的技术性知识,在工作中往往存在脱离实际的现象。因此,会计人员应对企业技术性知识进行必要的了解。

四、煤矿企业会计人员增强岗位能力的途径

1.自主拓宽成本构成知识

根据企业的客观条件制约,会计人员应主要通过自学、团队互助学习等形式,完成对企业成本构成知识的积累。由此可见,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努力形成一种学习型团队。在知识的构成中,会计人员需要着重把握这样几个要点: (1)产生的可能原因; (2)常规的解决方法; (3)所在企业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技术人员定期给予培训

根据煤矿企业资本可知,会计人员需要了解,物资采购、煤炭生产、煤炭销售等全过程的技术知识。为此,各业务部门的技术人员,应定期给予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在开展培训时,应主要从成本产生的角度来进行内容构建。

3.会计人员轮换经营调研

企业财务部门作为成本中心,将始终以成本控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为此,在保证上述两个方面有序进行的同时,还应轮流委派会计人员到企业经营一线进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及时总结,还应具体指导一线业务人员的成本控制技术。

综合论述,煤矿企业成本会计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于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会计制度设计,企业会计人员一般会计操作能力存而不论,主要针对会计人员的岗位能力要求,增强会计人员岗位能力给予定期的培训的途径。

参考文献:

成本控制制度篇3

一、工作目标

我局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由局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按照《红河州统计局财务管理制度》管理权限,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经费保障与行政成本控制相结合、行政责任与加强监督相结合,确保行政成本控制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保障统计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控制重点

重点控制机构编制和人员、公务用车购置和管理,以及会议、庆典、论坛和出国、出境、出省考察等内容,努力实现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经费控制零增长,会议、庆典、论坛和出省考察经费压缩20%,楼堂馆所一律不新建的目标。

三、组织实施

1、学习培训。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效能政府四项制度文件和规定,准确把握实施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政策尺度和方法步骤,根据省、州政府的要求组织好学习培训。

2、积极推进。局效能政府四项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制定我局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工作方案,并于4月15日前报送州财政局。

3、加强宣传。建立工作情况报告制度,专设“红河州统计局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工作简报”,及时通报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每月不少于1期工作简报。

4、认真总结。做好上半年行政成本控制工作数据统计和分析,2010年7月10日前将上半年工作总结报送州财政局;认真分析总结全年工作,12月15日前将年终总结报送州财政局。

四、主要措施

(一)实行严格的机构编制管理

我局将严格执行党委、政府批准的机构改革万案和部门“三定”规定。坚持机构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凡涉及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事项,报经州编委按规定程序和权限审批。不擅自设立机构和提高机构规格,不超编进人,不超职数、超机构规格配备领导干部,不以虚报人员的方式冒领财政资金。

(二)严格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管理

公务用车的配备和使用,将严格执行《中共红河州委办公室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进行配备公务用车,并明确专人管理本单位公务用车,建立健全本单位公务用车管理使用制度,实行公务用车使用批准和登记、公务用车加油单制度,车辆维修和修理必须在定点修理厂维修。

(三)严格控制行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

严格控制行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形象。

(四)严格控制会议的数量、规模、规格和经费

1、完善会议审批制度。召开全州综合性会议事先应由办公室提出书面预算报告,局办公会议讨论决定;专业统计会议由各业务科室提出意见,交分管领导审定,会后附会议名册报局办公室,并按照批准的标准、人数、天数报销;召开会议一般按年初工作安排进行,年初未有安排而确须召开的会议,由分管领导提出意见报局长审定。会议标准按州财政局规定的标准执行。

2、大力推广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要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加大召开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的力度。凡是会议内容只涉及学习传达有关文件精神,做出相关工作部署的全州性的部门工作会议一律采用电视电话和网络视频会议形式召开。

3、严格执行会议定点饭店制度。严格执行会议定点制度,保证按政府采购的会议价格标准进行结算。

(五)严格控制出国、出境、出省考察

1、强化因公出国、出境的内部审批管理。从严核查出访团组的出访任务、人员结构、行程安排等事项,因公出访必须有明确的公务目的和实质内容,不得借机公费旅游,出访计划不得超过上一年度的执行出访团组数、人数和经费。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支出标准和要求办理因公出国、出境经费审批、核销手续,对每个因公出国、出境团组的所有经费应建立专账进行核算。:

2、建立出省学习考察报备制度,规范经费审批报销手续。制定年度出省学习考察计划,出省学习考察的人数和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上年度水平,经费一律压缩20%。并于2010年3月底前报州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办公室备案。要严格执行差旅费管埋办法,规范出省学习考察的审批报销手续,按照审批的人数、天数、路线、公务活动情况以及经费计划进行核销,不得核报与公务无关的开支和计划外发生的费用。

五、组织领导

成立统计局成本控制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

成本控制制度篇4

关键词: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信息化管理

1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态势严峻,成本管理意识比较淡,成本管理地位在削弱,成本管理行为在软化,总之,成本管理水平比较低下。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企业中成本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市场观念,只求效率不求效益。按成本习性,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按其与业务量的关系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属于维持企业生产经营条件的成本,在业务量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无关而保持不变。这样,企业通过单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可以提高产量,从而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通过生产的规模效应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如此,产量越高,企业产品成本越低,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就越高。所以,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形成了偏好“产量”不重“销量”的思维误区。

(2)对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化认识片面,忽视成本效益原则。在当今买方市场条件下形成了需求拉动型经济,企业需要以销定产,以需定产。市场的总需求规模虽然在不断增长,但是具体到品种,却出现了需求个体化的细分趋势。因此,企业生产必须不断注意到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新需求,投入可创利的成本,设计开发出适应、满足不同消费者差异化需求的产品。一般情况下,产品的功能越多质量越好,销路越好;但是,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其中会出现一些重复或多余的功能,而这些功能若是以高成本为代价的话,高成本带来的高价格反而会抑制消费需求,企业可能会得不偿失,成本管理失效。所以,企业不能为了片面迎合消费者对功能的差异化需求,而忽略了消费者对价格的差异化需求,不惜工本设计和开发高成本的多功能产品。而应该把设计的目标转变为消费者需要的合理功能,以及实际购买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本身的成本效益比。

(3)单一的成本控制范围。成本管理发展至今,已成为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但是,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从班组成本到邯钢的一票否决,从成本细化到责任成本,无不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中。尽管有许多企业存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成本管理的思维,但是大多数企业成本管理的实际操作中,降低成本的着眼点往往仍停留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核算仅核算生产制造成本,忽视了设计阶段、销售阶段的管理成本、资金成本、服务成本等;成本控制与分析也仅仅以制造成本为资料来源,远未达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

(4)成本的内部控制弱化。我国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很不完善,往往偏重于依赖审计来揭示舞弊和违纪,而事前、事中控制环节比较薄弱,例如各责任中心没有规范和明确,管理层次、管理权资不是很清晰,导致成本的内部控制比较混乱、无序。

2加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路

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存在着种种问题,要深化企业改革,使我们的企业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从容应对日益激烈的区域化、全球化竞争,必须加强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从而增强我国企业的综合素质,提高竞争力。

(1)实行成本管理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成本管理也不例外。我国目前企业成本管理中缺乏市场观念,重效率轻效益的状况较多。而对一个企业而言,效益才是根本。市场是效率(成本)与效益(价格)关系的连接点。

①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转变思维,树立成本管理的市场观念,正确看待效率与效益的关系。②必须采取实际行动,加强市场预测与分析,按市场需求开发产品和组织生产(同时要注意设计开发功能的多样化问题,以防片面追求多功能,而忽视了消费者的价格承受能力,建立起能对多变市场需求作出快速、灵敏反应的,具有弹性的生产能力,并尽量缩短产品在流通领域的待售时间和待售数量,减少甚至消除存货的积压,从而使各种成本与费用得到真正的持续的降低。

(2)健全成本控制体系,降低系统成本。

建立了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确定了降低成本的途径,还不能说成本管理工作已经完成。因为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充分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上,只有建立一个完备的成本控制体系,才能真正把成本管理搞好。在成本细分过程中,根据单项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明确成本控制重点,再运用投入产出等现代管理方法,从源头上抓住重点成本项目,进行包括全体员工在内的全方位、全流程控制,使每位员工都有清晰明了的责任成本控制目标。由于成本量化到人,每个员工都切实感到自己的责任,因此自觉做到自我加压,自我约束,挖掘潜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样,也使每位员工均受到上一级管理者的约束监督,从上到下形成企业内部责任成本控制网络。

成本动态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准确及时收集到成本的动态信息,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措施如下:①消耗指标做到“日清月结”,由成本核算员负责核算和归集本单位的产品成本,然后通过公司内部的微机网络信息中心传递;②定期召开成本攻关协调会,及时通报情况,分析成本控制中发现的问题,然后对成本控制中的关键点和难点采取措施。

(3)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与正确核算体系。

由于企业成本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企业成本都是以不断变化着的数字或文字的形式在财务上加以体现。因此企业的成本管理也必须是由财务部门在企业各单位的协调下,形成对整个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成本形成的环节进行控制分析,从而制定各项管理措施,但是当前有许多企业错误地认为成本管理与成本核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片面地强调财务部门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事实上单靠财务部门是难以进行成本管理与核算的,必须靠企业各部门的有力配合,也必须得到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因为成本的管理过程牵涉到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成本的核算,不仅包括车间成本的核算、班组成本的核算、也包括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费用的核算。这就不难看出,成本的管理也应该是企业的管理、全员的管理、全过程的管理

(4)注重信息化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需要利用的信息很多很复杂,更新也比较快,光靠人脑已经难以应付。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尤其是成本预测与成本分析,有时必须依靠一定的电子信息系统才能有效完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深化,企业资源管理(包括成本管理)方面的软件更新换代也日益频繁;随着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已经产生了电子商务,着眼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和技术(如ERP)也开始暴露出欠缺,我国大型集团企业应着眼于将ERP变为企业商务管理(EC或EB)的一个子系统,实现成本的全球化战略管理。

(5)加强现代化成本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现代科技发展和企业增长中,“人”的作用越来越大。要解决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也是要从“人”分析,从“人”入手。要加强对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培养:

①创新精神。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人员的开发与培养上,也必须注重创新精神,尤其在决定产品成本90%的设计开发阶段要加强科学管理,加大对科研人员和科技成果的奖励,加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的联系,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高我们企业的成本竞争力。

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管理越来越普及,成本管理与计算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形成电算化管理趋势。现代成本管理人才不仅要成为自己专业领域的专家,还必须掌握信息技术在有关自己业务领域的应用技能;否则,在这个信息时代,即使专业知识再精通也迟早会失去其用武之地。

成本控制制度篇5

一、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经营特点分析

1.人员结构简单,管理制度不健全。中小型制造企业,由于规模比较小,因此所需劳动力有限,人员相对大企业来说比较少,组织结构层次比较简单。这样能够节约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成本,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也容易凸显,能有效地激励员工。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上级的指示也容易贯彻,传达比较准确。人员之间协调配合简单,能够及时根据市场变化做出人员组织的调整。俗话说,有规矩成方圆,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能经营成功的基础。中小型制造企业不能从战略、系统、全局的高度进行管理。一方面对于员工的约束较弱,会使得其在完成本职工作上有怠惰,更甚至于谋求私利。另一方面,部门之间约束不够,不能控制平衡,造成员工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奖惩制度不当,奖罚不分明,更会出现员工工作不积极的状态。

2.生产方式灵活,融资难度大。与大企业不一样,中小型的制造企业投资小,管理成本低,产业转变容易,小批量的生产方式也使其能够很快适应市场的多样性、地区性、流行性和季节性。大公司在整体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不得不减小、压缩其生产的规模时,中小企业却能够不断调整其生产经营方向以及产品结构,谋求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市场临时的急需的产品,也能够提供。但是,中小企业因为自身治理不善,产品技术含量低等原因,整体负债水平比较高,加上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缺少可供担保或者抵押的财产,使得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比较高。我国整体的信用担保环境还处在初级阶段,仅靠中小型制造企业自身的信用担保条件,也难以顺利完成融资。虽然近几年,政府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有所加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府重视力度和政策还是不够的。

3.生产流程较长,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主要有采购、装配、加工、包装及检验等,装配过程是将几种原材料进行组合,成为企业所需成品。中小型企业由于其自身生产需要,常常还会将产品委托外单位加工。产品的各个生产步骤,为确定其产品质量符合设计所要求的水平,还需要进行质量确认程序。然后再是生产加工过程,是通过对原料的大小,形状等物理性质进行改变。比如电子敏感元器件的加工,是先将采购来的原件,通过热处理,使原件达到目标外形,出来后冷却,然后上色喷原料,再对其进行简单加工包装。制造业属于人员密集型产业,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很多环节都离不开人力。中小型制造企业,产品的质量及生产率主要依赖于工人的技术水平。

二、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1.成本控制不全面。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除了生产成本外,还包括采购成本、存货成本、营销成本、人员管理成本等,特别是采购成本,可以说是一个企业成本控制的源头,它包括材料的购买价款、采购过程的运杂费、运输途中的损耗、各项相关税金等费用,占了企业整体成本的极大比重。而中小型的制造企业基本上只注重生产过程成本的控制,不重视成本的全面控制。成本控制方法也不够灵活多样,从而使得企业的成本控制只是单纯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不参与企业整体运营效果的评估,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所需的正确信息,只是对某一环节单纯的进行成本的降低。中小型制造企业的行政部门日常的费用确认为管理费用,包括物料消耗、招待费、差旅费等,很多企业没有事先制定费用报销制度,在报销费用时会出现以公谋私等现象,加重企业成本负担。

2.缺乏合理的预算编制。预算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企业加强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小型的制造企业对成本的事前控制做的不好,没有建立合理的预算制度,使预算编制不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有的企业由于规模不大,只注重产品的制造生产,并没有预算编制制度,甚至没有预算。有的中小企业虽然编制了预算,但预算编制并不是很科学,比如制造费用的分配率往往缺乏合理性,各项费用预算精准度不高等等,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际上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各个机构的人员没有意识到他们各自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最终,经济责任制在这些企业中成了一句空话,企业资产不能良好运作,经营效益低下。

3.成本控制缺乏战略观念,忽视市场需求。许多的中小型制造企业,仅立足于短期的效益,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成本控制阶段。比如单纯的想通过提高产品的产量来降低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通过积压的存货将生产成本进行转移,提高企业的短期利润。但是,这种做法会影响到企业的协调发展和长期利益,在当今的市场环境如此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对于企业的长期持续的发展是不利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由于作业环节较多,采购、生产、销售各部分之间有紧密的衔接。而大多数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对市场做的调查并不充分,对于产品的售价,销量等不能够准确的定位,生产计划往往与实际需求不符,造成供销之间的不平衡。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做到以销定产,按市场需求而动,它将很快会被市场所淘汰。

三、加强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建议

1.规划实施目标成本制度。由于目前制造企业的多品种、多结构发展方向,其成本核算方法也多种多样。企业安排生产时,原材料大多数情况下是随着生产进度来投入的,一次性投入工序完整的情况是比较少的,人工费用的发生也不是固定均衡的。如果按产品性质进行成本核算,品种法、分批法、定额法、分步法等方法得应用到生产的各个环节,这样不仅使财务人员的核算工作繁琐,而且也不利于产品成本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考虑一种既能有效控制成本费用的发生、又能及时完整准确核算产品成本、还能给成本分析制定合理标准的成本核算方法,即目标成本制度。所谓目标成本,是通过实现仔细测定,以每单位产品为基础表述的在可达到或可接受的业绩水平上的应有成本。目标成本制度是由目标成本、差异分析和差异处理三个部分组成。利用行业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相比较的差异,可以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逐渐达到制定目标成本的水平,从而可以控制产品的实际成本,它有利于简化会计核算工作和正确评价成本控制的业绩。

2.进行成本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的编制和使用,首先,企业管理人员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意见。管理人员将各自预算的指标及成本进行沟通交流,将结果编制在预算中,能够使有限的资源在各个相互竞争的使用环节有效地分配,使企业资源的利用能够达到最大化,确定企业预计生产及销售数量,将企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加强企业战略成本观念,实现企业的预算成本及目标利润。其次,能够评价业绩,激励员工。将最终实际结果与预算结果进行比较,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个人和部门的业绩评价,企业一般会对超额完成预算的个人或部门发放奖金等,然后激励个人及部门更加努力完成企业预计目标。再其次,实施成本预算管理,能帮助企业管理者树立超前的发展意识。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考验管理者的智慧,需要依市场脉搏而动,实施预算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企业制定的战略规划开展,能确保企业经营安全,并抓住宝贵的发展机遇。

成本控制制度篇6

摘要:建筑装饰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部工程,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也使得其得到了更有力的发展和进步。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工艺与新材料的涌现也使得人们对于建筑装饰工程的功能和美观等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标准,这也使得建筑装饰人员在不断更新和了解装饰材料、性能和工艺的基础上,还能对装饰工程的成本和进度控制进行很好的把握。本文在简要介绍建筑装饰工程的作用的基础上,对如何进行装饰工程成本和进度的控制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字:装饰工程;成本控制;进度控制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project as a divi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with the ris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vigorous development also make it got more powerfu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new technology and new material also forced people to the emergence of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project of the function and the beautiful and the demand of the higher standard, it also makes the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personnel in constantly updated and understand adornment material, performance and process, and on the basis of for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st and schedule control well sure.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func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project, on the basis of how to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st and schedule control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the related problems are discussed.

Key word: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Schedule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建筑装饰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个分部工程,是建筑工程完工后为使建筑达到某一标准使用要求进行的再加工项目。随着建筑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装饰工程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满足建筑功能和美观需求上,同时还对舒适性和经济性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现代的装饰工程师不仅能够对工程项目进行很好的进度控制还能对降低装饰成本进行很好的控制。

2 建筑装饰工程成本控制的要点分析

关于建筑装饰工程的成本控制可以按照施工时间的角度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三部分来进行,下面就各阶段中需要注意的要点进行简要的分析。

2.1事前成本控制应做好预测

关于建筑装饰工程的事前成本控制首先应该对工程可能影响工程成本的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并做好成本预测;其次成本预测应该从工程实际出发以工程施工条件和工程目标为基础,运用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法来进行成本控制;最后优秀的成本预测方案是影响施工中成本控制的重要因素,同时成本预算还应代表一定时期或项目的成本水平及项目预见。

2.2 事中成本控制是核心环节

对于项目成本的实质性控制毫无疑问是从项目正式开始进行时起的,对于项目的控制应该符合工程施工和管理的特点,确保在各个环节都能够进行准确的把握。

1)项目中劳动成本的投入

建筑装饰工程的项目劳动成本投入包括管理和现场施工两方面。成本的控制主要是针对施工劳动成本,在组织进行施工时应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效率。装饰工程中的劳动成本大概占总成本的1/5,如果实际预算超过该份额项目生产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分析原因、纠偏并进行认真总结。

2)关于材料费用的控制

装饰工程的材料使用费大概占总成本的3/5左右,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在进行材料的选购和使用时应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选择环保经济型的建材。

3)施工中可能产生的质量和安全费用

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一直是施工中需要控制和关注的要点,做好安全防护和质量管理工作,不仅能够降低公司的风险成本,同时还能增加企业的信誉。在项目进行中适当增加安全生产的投资,将风险和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方面。

2.3 对于工程的事后结算控制

当项目进行到最终的竣工验收阶段时,应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工程量和工程实际成本的计算和核实,同时还应做好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对比工作并认真全面的进行核实工作,避免发生漏项或重项的现象。在结算工作完成后对工程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和分析将为新项目的成本控制积累宝贵的经验和依据。

3 建筑装饰工程进度控制的要点分析

分析完项目的成本控制下面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工程在进行进度控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重点把握的关键点。

3.1 从管理的角度对进度进行控制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往往不能按计划进度实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存在一定偏差。为确保项目进度的全面有效进行首先应该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认真分析各种因素对工程进度目标的影响程度并加以控制,使工程进展具有连续性和均衡性,达到缩短或保证合同工期。其次还要根据合同中对于项目工期的要求制定详细完善的项目运行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表中的时间安排对工程进行进度控制。最后在项目运行中还应努力做好各个部门和各个工种之间的业务联系工作,对于涉及到工程责任划分的项目除进行口头通知外还应下发正式的书面通知避免出现扯皮和推卸责任的现象,确保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

3.2 确保材料和资金满足进度的需求

关于工程材料的采购和供应以及材料准备时间和数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在进行材料的采购时应该选择责任心和业务素质强并具有一定经验的人员来进行,材料进场后应该配备专人进行看管和保存。工程项目进度对于资金的需求应该满足收取、使用和调度三方面工作,在收取工程价款时应做到实事求是,在使用工程价款时应做到专款专用,在调度工程价款时应做到及时到位。

4 结语

通过上文对装饰工程成本和进度控制的简单介绍,使我们对建筑装饰工程及其发展方向有了更深的了解,虽然在进行装饰工程成本和进度控制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方面,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更新,建筑装饰工程的成本和进度控制会向着更加专业化和合理化的方向更近一步。

参考资料:

[1]李涛.关于建筑工程装饰预算审核的思考[J]. 会计之友,2010,(17):58-59.

成本控制制度篇7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成本控制 预算 考核

我院于2014年1月执行了由卫生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和《新医院财务制度》,这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如突出医院公益性,执行绩效考核制度,加强成本控制,强化全面核算工作,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等。医院已依据相关要求,调整了医疗业务成本项目,在信息整合上基本完成针对医院科室开展了深入的全成本核算工作,现就医院近些年来与成本费用相关的数据搜集如下。

一、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2013年医院总支出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为95.45%,2015年收入相比于2013年,增长幅度达116.82%,总支出所占比重为98.24%,相比于2013年,支出增加幅度达166.78%,见表1。

由此表可知,新会计制度实施后,运行成本在控制方面没有发生显著改变,总支出仍然呈上升趋向,因此,成本控制的预期效果没有达成。

二、原因分析

医院实施新会计制度以后,伴随在医疗收入方面的增加,在成本支出增加幅度方面存在过快状况,医院具有居高不下的运行成本,在成本控制方面存有如下问题:员工缺乏成本意识,各部门对成本控制具有较为模糊的概念。对于一些高精尖新项目开展存在片面追求的情况,源于国人对于进口产品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导致在选择耗材的时候更倾向于进口耗材,忽视国产耗材。医院成本控制的组织管理体系尚不完全,仍采用传统粗放式的成本核算方式,各部门缺乏深入的责权利结合。医院在成本核算上,仅对科室层次进行核算,而未延伸至病种及项目等方面的成本核算,在成本核算内容方面不够细化和完善,需进一步规范归集分摊方法。

三、对策分析

(一)强化教育,明确责任,提倡全员范围内的成本控制经营理念

院长办公会议作为医院开展成本控制的首层环节,是重要的决策部门,决定着成本管理。高层积极且强有力的推动与组织,是有效开展成本管理的关键所在,可以专门设立专职的管理小组,构建全员参与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机构。有效实现成本控制,迫切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和配合,将成本控制意识及责任意识深入骨髓,促使员工自觉进行成本控制,最终实现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可借鉴一些这方面比较成功的企业的经验,比如日本丰田公司的所采用的TPS管理模式,其所采用的JIT理念,对消除各种浪费、无差错及全员参与予以强调,并在管理上,强调柔性化,对基础员工的能动性及主动性给予足够重视;TPS管理将利润的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并通过成本降低,从中获取最大收益。医院虽然不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可以借鉴此类方法降低自身运营成本和病患看病成本,医院需对各员工相应能动性给予充分发挥,使员工在一个情感和谐且舒适的环境中开展工作,扎实的找寻能够将工作更好完成的有效途径,在服务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下,将医疗服务过程当中的浪费现象予以消灭,实现运营成本降低的同时,也降低了病患看病成本,实现双赢,对于日渐紧张的医患矛盾也有所帮助。

(二)制定目标,推行预算,构建会计干预体系及成本控制考核评价体系

实施成本控制,要求医院依据新制度相关要求,有效推动全面预算的执行,还需与自身长期发展规划及短期目标相结合,实施统筹安排。对来自内外部环境的各类信息进行广泛筹集,对成本造成影响的经济活动,可于事前开展调查、研究、规划工作,把各项收支均划定到医院整体预算管理当中,对预算实施审批、调整、调查、分析、执行及考核等工作。另外,需对未来医院服务相应目标成本予以确定,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系统;预先制定成本计划、成本定额及成本费用开支标准等;把成本指标分解于医院各部分及环节,针对成本预算相应执行结果实施量化考核,各部门及环节针对成本指标需勇于承担相应经济责任,并将责权利三者相结合。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财务管理作为整个医院管理当中的重要构成,对医院的健康运行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有效推进了医院在成本运行、财务管理工作方面更为正规化和全面化,有效推动了医院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成本控制制度篇8

【关键词】内部控制;成本管理

市场经济使我国企业运营充满活力,在良性竞争的前提下社会各项事业对成本控制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老子的《道德经》中记载到:治大国,若烹小鲜。鉴于此,笔者认为,管理公司也如烹小鲜,在管理过程中对公司的任何一些细节都不要放松,只有认真处理在经营工作中的成本问题、运营质量问题以及工作流程问题等才能更好的保障企业运营稳定,促进企业发展趋于良好。

一、内部控制在企业成本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

1.新时代对企业成本管理也有着新要求

目前,世界竞争激烈,国内竞争也不容小觑,外部环境如此激烈导致企业生存如履薄冰,如果不能前进就面临着被淘汰,所以对于企业而言,控制成本就需要更新观念,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实际上,企业的成本管理是有型成本与无形成本的综合管理。有型管理是指能够看到的物质、材料、资源方面的成本控制;无形成本指的是技术、智力、方式方法、流程等方面的成本控制。所以新时代的成本管理是由原先的资产管理过渡到现在的企业运营所有参与人员与物资的管理。可见,新时代的要求是向着更全面、更综合、更客观靠近,如若能够加强内部控制能力,便能够促进现代化的企业成本管理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2.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合理保证

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应该是能够实现目标的最好状态。对于企业发展而言也是如此,如若想要实现既定的成本管理目标,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由于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或者是外部的市场整体危机,或者是内部的资金链断裂,亦或者是内部人员的动荡不安等等,这些问题都给企业带来或多或少的成本流失。所以要对成本管理展开研究与改进,促进企业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稳如泰山”。另外,企业成本管理应该从预算、核算、分析考核等各方面进行管理,所以并非小事,如果根据经验进行摸索学习也并非难事。所以与企业运营项目有关的从始至终的所有环节都需要加强控制,否则就会出现徒劳现象,无用功过多而价值过少或削弱企业员工斗志,降低企业运营效率。

二、如何运用内部控制措施实现企业成本的高效管理

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是企业运营、经济发展必须完善的环节。

1.转变成本管理理念

理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成败。这个道理应该非常明了,那么对于企业经营而言,也不要被表面蒙蔽了双眼,在不断前行之余需要适度的回头回望一下企业运营的初衷,不断更新理念才能促进企业长久发展。所以现阶段,需要以了解市场为根本不断改变企业的运营理念,特别是企业领导层不能盲目的闭门造车,对市场越了解越能够将企业更快的融入到市场发展中去,就越能够适应市场,提高企业竞争活力。但是很多企业在成本管理策略方面还未引入全过程化的内部控制理念,而仍旧使用原有的降低人力、物力等生产成本为主的管理理念,这种管理理念已经不能够应对更复杂的市场环境,所以需要企业领导者转变管理理念,将成本控制延伸到产品设计、开发以及工艺、服务等。唯有此,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在市场的大浪潮中永不落后。

2.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就包括企业的全部经营范围和经营流程。要想更好的将内部控制运用在成本管理中,就需要将企业进行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无死角的记录与研究。一方面在人员方面,要将不同的职能和任务进行统计和划分,确定责任范围和工作成本统计,且不可忽视每个员工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因为火车跑得快不快是由每个“螺丝钉”决定的,所以员工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必须提高认识。另一方面在管理方面要形成以财务部门为主,其他各部门为辅的体系,在全公司上下形成一条龙式的成本管理体系,不忽视任何一个角色在成本管理中的位置。在体系的搭建过程中还需多集思广益,要记住“高手在民间”,通过群众的力量一起形成一个更完善、更科学、更合理的成本管理系统。

3.建立成本控制机制

强化成本的事前预测和控制。首先,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成本考核标准。要在保证指标先进性、可比性、可行性的基础上制定各项成本考核指标,并定期进行分析、考核和修订,保证考核指标的贯彻执行;其次,要建立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的责任制度,各职能部门在成本管理和控制方面都承担一定的责任。将各项成本预算指标,按其性质和内容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各职能部室、分厂、班组,实行分级归口控制,实现成本控制的全过程和全员参与。另外,在核算制度建立的法律法规依据方面也就加重笔墨,对于预算的监督控制也需要专人专职。最后,要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根据企业运营状况分周期、分部门、分环节来考量内部控制工作的成绩,最后做出总结报告对未来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成本管理中意义重大,作用也十分凸显。如若能够在内部控制体系打造与规范上更科学,便能够促进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更高效。对于企业运营而言,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也没有无厘头的盈利,所以对于领导者而言任何事情都需要事必躬亲,对于员工而言,任何相关成本方面的细节都要做到细致入微,缩小成本误差的机率,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成本控制制度篇9

随着装置投产运营,A公司建立了全口径人工成本管控体系,将各部门、各生产单位、各类用工、各项人工成本费用全部纳入人工成本管理,实现人工成本管控全覆盖。

完善人工成本归口管控制度

建立和推行全口径人工成本管控得有完善的制度体系,规范人工成本统计范围和口径,进行过程监控并及时做好统计分析。

按照分级管理、分类调控的原则,明确人工成本管理职责。

明确各相关部门对人工成本管控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建立人工成本预算、分析和考核评价机制。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工成本归口管理,配备专职人员,研究制定人工成本管控制度,y筹和协调人工成本管控工作,编制工资总额、社会保险、公积金、教育经费以及劳务费等年度预算;财务部门研究制定福利费用及非货币利的开支项目、控制标准和规范管控制度;安全环保部门研究制定劳动保护费用的开支项目、控制标准和规范管控制度;党群部门编制有关福利费用预算和执行工会经费有关规定,并对工会经费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规范人工成本管控范围,增强统计数据的统一性和真实性。

人工成本管控范围包括单位范围、人员范围和项目范围。单位范围与财务决算范围一致;项目范围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职工薪酬”组成项目确定;人员范围主要包括单位从业人员、离开本岗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劳务派遣用工、离退休(退职)人员。

强化人工成本管控程序,增强人工成本管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人工成本管控程序分为年度预算、统计分析、监控预警、年度考核4个环节。

年度预算:在原则上与财务预算同步进行,按人工成本项目细化,执行时根据有关变化因素适时调整。人工成本预算编制以上年实际发生额度为基础,结合公司工资增长率、社保基数及比例以及其他费用调整内容推算。

统计分析:实行月度统计,季度分析。人工成本月度统计报表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季度分析情况由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门共同完成。

监控预警:对人工成本执行情况实行动态跟踪、过程监督。每月跟踪各项目信息及异常情况,分析人工成本状况并预测其变动趋势,对进度不匹配的项目做出预警,对关注预警项目及时调整,对警示预警项目分析原因并及时反馈结果,对整改预警项目制订具体的调整和控制措施,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年度考核:对违反规定、超控制指标列支的,扣减相关主管部门考核得分。

规范人工成本管控内容,实现全口径人工成本管控,就要做到专项费用分类调控,完善人工成本管理流程和控制点,提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

人工成本项目包括职工薪酬和其他人工成本两部分。企业为获得员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列入职工薪酬,包括为员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利。其他人工成本是除以上项目外的其他支出,包括未纳入公司工资总额的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工资总额是计提其他相关费用的基础,实行专项管理,形成“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核”的管理流程,按照“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的贷方实际发生额核算,实际发放给员工的所有工资性收入均纳入工资总额统计范围。

社会保险费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缴费基数和比例提取。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等其他保险费根据有关规定和公司效益状况提取。住房公积金按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税总局的有关规定执行。按规定由公司发放的各种住房补贴(包括租房费用、租房差价补贴等)支出的住房费用据实列支。

福利费用和非货币利按照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不得在规定项目以外变相发放工资性收入,主要包括职工工作餐补贴、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探亲假路费、疗养补贴、体检费、困难补助及救济费等。非货币利主要是公司发放外购商品给职工作为福利。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均按照不超过当期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控制使用。辞退福利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据实列支,包括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和解除劳动关系相关费用,不包括为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人员补发欠发的劳动报酬、补缴欠缴的保险金等费用。离退休人员费用是公司在社会统筹养老金以外,实际支付给本公司离退休(退职)人员的节假日慰问金、医疗费补贴、体检等费用。

规范劳务费用统计范围和口径,根据劳务派遣协议结算,并支付给社会劳务派遣公司的全部费用据实列支、专项管理。包括劳务用工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教育培训等费用,以及支付劳务派遣公司的管理费、税费等,其他费用不得列支劳务费。对仓储、运输装卸、管道巡线、基建土建等非核心业务和劳动密集型业务,逐步实行业务(服务)外包,不再归集到公司人工成本统计。属于对外承包业务性质的费用,均通过与承包单位规范订立工作合同或协议,按照双方约定的工作量结算,并直接列支公司生产(经营)成本费用,不得计入“劳务费用”统计。

按照国家和公司有关安全生产、职业防护、劳动保护等政策规定,劳动保护费在年度预算指标内据实列支。以配置劳保实物为主,除按照公司规定发放的防暑降温费(高温费)外,不得以现金形式变相发放工资性收入,不得违规配置劳动保护以外的物品。为劳务派遣用工配置的劳保用品等费用直接列支公司劳动保护费用。

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全过程管控

为增强人工成本实时监控,A公司加快推进人力资源统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统计队伍建设。

一是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平台,整合优化报表制度,突破狭义统计概念,规范人力资源统计数据口径及统计指标,细化表内表间关系、取数条件、校验逻辑等,简化统计报表提取工作流程,实现平台的四大功能(见图1),突出人工成本各项目的过程管理,动态在线监控、查询分析等。加强数据利用和分析预测,挖掘变化趋势,把握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方向,构建综合统计和专项分析结合的新格局。

二是建设一支以关键用户和统计人员为主体、各类业务骨干和最终用户为补充,拥有较宽业务知识、较高信息化水平和统计专业知识的统计队伍。

建立人工成本分析评价模型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反映人工成本水平,A公司将人工成本分析评价分成两步操作:

一是建立了包括人工成本项目执行依据和变动情况、年度预算执行进度情况、与上年同期比较及同行业优秀水平对比等为内容的人工成本分析模型。引入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含量、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劳动分配率等分析指标,建立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指标评价体系(见表1)。

二是建立人工成本对标评价模型,将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含量4项指标的权重分别设为X1、X2、X3、X4,其中,X1+X2+X3+X4=1,比例可根据“高人均人工成本,低人工成本含量,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系数”理论调整(见表2)。经过横向对比(与同行业内优秀公司近3年人工成本单项指标对比)和纵向对比(与公司上年人工成本指标综合计分对比),找到投入的边际人工成本和获得的边际效益的均衡点,做好人工成本支出适度水平测算,使人工成本增长和公司效益增长相匹配。

成本控制制度篇10

关键词:工程质量;成本控制

Abstract: Commercial housing as a commodity, can meet the demand of residential, office, investment and our. As most buyers is the customer's perspective, the one-time investment amount of the purchase of commercial housing is enormous, long use period, in use process need to constantly put into the corresponding maintenance cost. All his savings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the purchase of a commercial housing or to drain a family a generation. Construction then customers on real estat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housing to pay attention to what aspects and content, and as a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enterprise whether can the customer concerned content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sufficient. From two aspects of professional and customer needs pay attention to product quality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quality problems and avoid claims to control products, improve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and the market reputation has become the key to enterprise profitability.

Key words: engineering quality;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1

一套住址商品的合理使用年限一般是50年,产权一般是70年,房屋的使用要经过一代或多代人的使用,既要考虑购买费用又要考虑后期的维护费用以及居住的舒适度等问题。因此顾客关注的一是商品的使用寿命,而是外观质量。

经过总结,与建筑寿命有关的因素主要有钢筋工程质量、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砌体的质量、外墙体的质量(尤其是外墙保温)、墙面及顶棚抹灰的强度及附着力等。顾客关注的外观主要有房间的几何尺寸(开间、进深、层高)、抹灰墙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阴阳角是否顺直以及一些细部的处理等。

一、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是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如何控制钢筋的质量根据现行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结合自身多年的施工经验,认为可从严把钢筋质量关、加强钢筋接头的质量及钢筋现场安装质量的控制几方面入手, 加强对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 达到消除质量隐患、提高建筑使用寿命的目的。

钢筋工程的几种常见的质量通病主要是钢筋下料尺寸不合格,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钢筋搭接和锚固长度不足,接头位置及质量不满足规范要求,箍筋数量不足,要求加筋的部位被遗漏或与设计不符等问题。而发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不够严格,主要是对钢筋加工与安装质量控制重视程度不够,自检体系未有效运行,现场技术、质量管理不严,未严格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方案施工,监理单位未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工序把关不严,承包人与作业班组劳务协作矛盾,薪酬太低,或工资不保证,职工有逆反情绪,操作工人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近年来以上问题较为普遍,成为企业自检体系有效运行及实施监理工作的最大障碍。

预防措施:一是要严格要求,确立质量目标。 项目监理单位应按照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规程及有关文件,制定“钢筋加工与安装质量通病专项治理监理实施细则”,明确质量目标及治理阶段划分,并成立质量通病治理领导小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权、利,齐抓共管,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实现质量目标。二是确保结构物钢筋数量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认真复核设计文件,对设计图仔细核算和核对。三是对于各种偷工减料行为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自检体系,并保证自检体系有效运转。四是监理工程师应严把工序检验关,加强工地巡查频率,并进行旁站监督,发现问题及早要求承包人进行纠正、整改。项目监理单位应明确各级监理人员责任,严格监理程序,强化施工管理,力抓“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环节,重在施工前的主动监理与前馈控制和加强施工中的过程跟踪管理与监控,将质量问题处理在萌芽之中,提高分项工程一次检验合格率,减少返工浪费。,对于已经出现的质量偏差和质量问题,坚决予以返工,并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彻底予以纠正和处理。

二、严控混凝土浇筑质量。

目前大多数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对混凝土本身的质量较容易进行控制,主要是要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养护质量。主要措施有:在模板支设前要检查施工缝处的浮浆是否剔凿完毕,粘在钢筋上的水泥浆或其它污染物是否清理干净。采用的模板要绝对禁止涂刷废机油等隔离剂,应采用专业的隔离剂且应避免粘在钢筋上从而发生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降低。为保证混凝土成型的几何尺寸,要检查模板及支架的刚度、复核模板及支架的计算书。对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采用分层浇筑,依次振捣,避免漏振,在振捣过程中要避免踩踏钢筋,避免泵管喷射的混凝土直接冲击钢筋,尤其是板的负弯矩筋,否则造成钢筋移位会严重影响到建筑寿命。

混凝土是水硬性材料,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工序。在混凝土强度增长期,为避免表面蒸发和其他原因造成的水分损失,使混凝土水化作用得到充分的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技术指标,同时为防止由于干燥而产生裂缝,必须对其进行养护。对其及时涂刷养护剂或覆膜洒水进行养护,养护周期时环境最少不得少于7天。

混凝土的的拆模,应达到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强度方可拆除模板,对于规范为明确规定且为非受力构件也应在不破坏成型构件棱角的前期下方可拆除模板,如基础、柱子、压顶的侧模板,另外还有梁、和墙的侧模板,其拆除时只要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即可拆除。

三、砌体的质量

目前砌体的质量较易控制,对于砌体的质量主要是要控制砌块(砖)的强度等级,砌筑砂浆的配合比、砌筑砂浆的饱满度、墙体砌筑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尤其是要注意不同材料砌体见的交接处理。

对质量的控制是要严把材料的采购关,对砂浆的配合比要经过严格的配比试验,在砌筑过程要注意对不同的砌体规范规定的每天最大砌筑高度,后砌筑砌体要顶砌牢固,避免发生裂缝。

四、对外观质量的控制

外观质量主要是要让顾客在居住时感受到舒适度,且能让顾客感知到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质量的控制力度,从而能够让顾客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树立信心,产品得到顾客的认可。

首先对于房间的几何尺寸、层高要重点进行控制,一但混凝土浇注完成将无法进行整改和修正,要在施工前设定基准点,且基准点要妥善进行保护,在支设模板和浇注混凝土前要采用经纬仪等仪器随时检验楼层上下轴线的一致性,房间开间、进深尺寸的准确性。在每一楼层上都要以同一基准点弹出标高控制线,严格控制楼板上表面的标高并及时进行纠偏。如果采用地板采暖在后期地暖垫层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垫层浇筑的标高和平整度,以保证后期装修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房屋的净高尺寸。

在墙体抹灰前要严格对墙面进行基层的处理,按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打点、冲筋,保证阴阳角的顺直和墙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质量通病有外窗台比内窗台高且倒坡,造成雨季窗下口向室内渗水。墙面抹灰材料的配比或质量不合格,墙面返沙,后期装修后墙面出现装饰层大面积的空鼓、脱落和开裂现场,出现质量事故和索赔费用的发生,同时给顾客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给房地产开发企业造成声誉影响,影响后期的销售工作。

另外房屋的卫生间防水和屋面的防水问题也是顾客关注的重点,一旦房屋出现渗漏,业主入住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失。因此在防水材料施工前要注意保证基层的强度和干燥,在卷材防水施工时要考虑风向(顺风铺设)和搭接尺寸和方法(从坡底到坡顶)。在热熔时要保证适合的温度否则会造成粘结不牢或减少防水材料本身的使用寿命。

最后还有要从设计角度考虑所设计房屋的使用功能齐全,空间利用合理,室外环境建设舒适,绿植和水系丰富,更够给顾客带来惬意休闲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