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3-08-31 17:03:10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篇1

由于我国以往的发展过程没有注重对流域水环境的保护,造成在流域水环境的监测上没有建立完善、统一、科学的监测体制,整体上处于分区域、跨部门、分层次的监测。这对流域特征的水质监测产生了较大的局限性,一方面在监测体制上没有建立具有流域特征的监测机制,另一方面没有构建科学合理的具有流域特征的水质管理体系[1-2]。

1.1监测体制问题

由于我国在流域水环境的监测体制上还不够完善,这对流域水环境的监测造成诸多影响,整体上束缚了流域水环境监测的发展。我国目前设置的水环境监测部门主要是根据行政区域来进行划分的,导致流域监测部门设置过多,部门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监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目前我国的水环境监测部门属政府管辖,受到不同程度的行政干扰。有较多的政府部门均在负责流域水环境质量的监测,造成职能重叠,“令出多门”的情况时有发生,不能做到有效、统一地开展流域水环境监测工作。

1.2质量控制问题

目前,我国在流域水环境监测方面还没有建立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主要是由4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管理认证缺乏质量控制手段。目前对水环境监测工作过于注重质量保证,缺乏整体的质量控制手段,水质监测指标不全面。(2)水环境监测认证标准与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的流域水环境监测认证标准与制度还不完善,环境监测部门都是通过国家环保部门的资质鉴定。由于环境监测工作涉及行业多,各地开展的监测工作内容不尽相同,因而应当结合各地监测实验室的自身专业特点,来制定合理、科学的监测标准与制度,使其业务运作更加完善与系统。(3)水环境监测管理制度不合理。我国对具有流域特征的水环境监测按照地属管理,制定的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合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督管理机制,没有完善的规定,缺乏所属区域的主要责任制,没有建立水环境的评估与监督机制。因此,我国应建立独立管理模式,对流域水环境进行统一部署与监测。(4)缺乏质量管理监控网络平台。目前,我国的不同部门在资源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类别、数量等方面的差异,无法满足监测部门对质量控制活动与对应信息的掌控,缺乏以水环境监测的质量监控为中心,通过使用先进的网络与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而建立的涵盖全国范围的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活动的网络平台。

2流域水环境监测与质量控制制度的构建

目前,我国实施的水环境监测模式无法满足当前环境管理的实际需求,缺乏科学、合理的水环境监测与质量管理制度,极大束缚了环境监测的发展。通过对我国的环境监测与质量管理创新机制的研究,构建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体系,能够满足流域水环境的法制化、定量化、科学化的需求,从而保证水环境监测的权威性与公正性,为我国政府决策机构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监测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水环境监测的规范、政策、法律、体制等,2007年我国先后颁布了《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核规定》、《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等规范条例,明确了水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内容、职责与机构、经费管理、监测人员的职责与考核方式等,完善了我国环境监测与质量控制机制。除此以外,职能部门还应当建立相应机制,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流域水环境的质量控制需求[3-4]。

2.1流域水环境监测体制

2.1.1流域水环境监测与质量控制规定

(1)流域水环境监测部门和质量控制内容。跨省流域监测部门应由国家环境保护部进行指定,对于省内流域通过所在省环境保护厅指定监测部门,流域监测部门应构建流域监测质量控制制度,其中包括环境条件、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监测标准、设备使用、运输与采集样品、数据控制等监测流程。(2)流域水环境监测监督部门。在流域范围内,对水环境的质量控制与监测应不受地方行政干涉,以所在流域为单位,实施统一流域管理。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管理下,流域水资源质量控制技术部门对流域水资源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技术监督与组织。流域水资源质量控制技术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在跨省流域以国家环境保护部为行政主管部门,对所在流域进行技术牵头;在省内流域以所在环保部门为行政主管单位,对所在流域进行技术牵头。

2.1.2流域水环境监测认定资质管理

流域水环境的监测部门应当实施认证资质机制,认证资质是对所在流域内具备水环境监测业务水平的证明。通过流域所在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所在流域水环境监测部门实施的认定工作,流域水环境监测部门才能对所在流域内的水质提供环境监测的服务,出具水质监测数据与相关证明,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必须获取对应的水环境监测资质。

2.1.3流域水环境监测与质量事故行政责任制度

流域水环境的监测部门应当建立追究流域水环境监测与质量事故行政责任制度,从而能够有效增强所在流域的水环境监测水平,这是保证流域水环境成效的主要措施。追究行政责任制度能够有效防范流域水环境发生监测质量事故,加大流域水环境监测力度,能够正确、科学地反映流域内的水质情况,对加强保护水资源有积极意义。追究质量事故行政责任制度主要包括分析讨论流域内的环境监测机构的异常水质数据、在所在流域内指导与监督整改环境监测机构质量事故、对所在流域内监测部门由于人为修改或伪造水质监测数据而引起的重大质量事故进行行政责任追究。

2.1.4流域水环境报告与监测信息制度在流域范围内的监测报告与水环境监测信息,应以所在流域为基本单位,在我国环境监测总站的领导下和在流域水质质量技术部门的指导下来建立监测制度,并统一信息的渠道与方式,从而避免出现信息混淆、信息冲突的现象。

2.2流域水环境内部监测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水质监测部门监测样品的分析与管理,提升流域分析水样品的水平与质量,应结合监测工作实际情况,对水质进行检查、分析与验收。流域水质监管机构应当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人员管理、环境监测、设备使用与管理、样品监测、报告等。流域水环境监测部门应当对流域水环境进行定期查评,并完善预防质量事故等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其中预防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内部控制质量制度应包括运行质量记录、运行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情况、检测质量自查、预防与检查质量监督活动、打击伪造、人为修改水质监测数据、科学分析与整改对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存在的不足[5]。

3结语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篇2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紧密围绕“十三五”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积极构建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规范体系、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法规、行政和技术手段,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比性,为环境管理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理顺体制机制。适度上收环境监测事权,完善考核机制,明确各方责任,实现“谁考核、谁监测”,保障监测数据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二)强化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构建全国统一的环境监测规范体系和质控体系,实现环境质量监测活动全要素溯源传递和全过程质量控制,保障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三)严格执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强化外部质量监督,有效规范环境监测活动,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三、工作目标

2016 年底前,上收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事权,建立气态污染物量值溯源体系和颗粒物比对体系,完善空气质量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建立远程在线质控系统、数据及仪器参数变化评估及预警体系,保障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2017年,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地表水和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质控技术体系,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和监督检查活动,保障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建立土壤样品采集、制备、分析、数据审核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机制。2020年,全面建成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土壤等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深化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的用,进一步推进监测信息公开和公众监督,保障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评价及考核数据客观真实、准确权威。

四、工作内容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防止行政干预

1.加快监测事权上收。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实行省以下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加快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近岸海域等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全面建成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以下简称国家网),所有站点原始监测数据第一时间直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省级环保部门适时上收环境质量监测事权,完善地方环境质量监测网(以下简称地方网)。实现“谁考核、谁监测”,保障用于评价、考核的环境监测数据不受行政干预。

(二)健全管理体系,明确各方职责

2.构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新模式。建立国家与省级环保部门组成的两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模式。环境保护部负责全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监督检查活动,指导地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省级环保部门按照国家统一要求,负责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省级环境监测机构分别负责国家和地方的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工作。

3.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推动出台《环境监测管理条例》,修订《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办法》以及《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制订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健全环境监测技术人员从业规范,制定环保行业标准样品使用管理、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督管理等制度,实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有章可循、依法管理。

4.强化国家网运行管理。国家网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直接管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采取委托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运维的模式开展;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采取委托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运维)或流域上下游环保系统监测机构联合监测的模式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取地方环保系统环境监测机构采样,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委托有能力的实验室集中制样、贴标和分析的模式开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国家网监测数据传输、审核,监控监测仪器的关键参数,国家网运维机构开放通信协议,监测数据与地方共享。地方环保部门负责国家网的运维条件保障,不再参与国家网的数据审核。

5.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充分发挥国家环境质量监测质控体系的作用,强化主要环境要素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每年组织开展臭氧等气态污染物的量值溯源与传递、颗粒物手工比对工作。每年组织地级以上城市环境监测站开展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土壤等环境监测能力考核。不定期组织开展有证标准样品使用情况调查,组织不同来源标准样品之间的分析比对。组织开展地表水跨界联合监测、比对测试和留样复测等。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随机比对测试机制,组织不同监测单位开展比对测试。

6.加快培育环境监测市场。加强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出台管理办法,探索建立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制度,加大人员培训力度,规范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行为,促进环境监测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加强环境监测服务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的诚信评价体系和“黑名单”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监测质量信用情况,完善退出机制,积极营造全行业“重质量、讲信誉”的良好氛围和市场环境,不断提升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完善技术体系,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

7.健全环境监测规范体系。加强环境监测规范体系的顶层设计,建立制修订项目库,形成动态更新机制。加快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环境监测规范制修订工作。完善有证标准样品体系。推动部门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和评价技术规范的统一,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和评价结果的一致性。

8.构建国家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由国家环境监测质控平台、区域环境监测质控实验室、环境监测机构与运维机构组成的三级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国家质控平台设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以及监测质量检查工作。环境保护部在全国遴选若干个省级环境监测机构搭建区域质控实验室,负责区域环境监测质控工作,向上、向下开展臭氧量值溯源、量值传递和颗粒物比对等工作,进行例行质控检查。环境监测机构与运维机构负责建立、运行并持续改进内部质量控制体系,按规定开展日常维护和监测仪器的检定、校准与量值溯源和比对等质控活动,环境监测机构与运维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创新质控技术手段。完善自动监测数据采集和远程质控系统。在实现监测数据一点多发、实时直传的基础上,开发自动监测仪器关键参数的实时采集和传输功能以及水质自动监测仪器远程校准、维护等质控功能,及时发现并减少影响自动监测设备稳定运行的因素。加快建设环境空气和水质自动监测设施视频O控系统,实时记录和保存自动监测站内外环境及人员操作情况,保障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完善手工监测过程质控,探索采样现场和样品运输过程GPS 定位的应用,努力实现视频或图片等记录资料实时上传,形成覆盖手工监测各环节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四)创新监管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和质控手段

9.推进质量管理第三方监督机制。建立由环境保护部主导、第三方参与的外部质量监督体系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导、第三方参与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构建权责明确、协调有序的国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权威专家组建国家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评估委员会,下设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土壤等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评估专家组,评估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和全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10.持续开展监督检查。规范日常监督检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区域质控实验室,组织开展质控体系运行情况检查。每年完成一定比例的国家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现场检查,检查结果报环境保护部。强化飞行检查,环境保护部组建国家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专家库,以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评估结果和举报线索等为依据,不定期组织飞行检查,重点打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11.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将环境监测信息作为质控重要手段,按照“能公开、尽公开”的原则,继续执行环境空气和主要水系重点断面自动监测数据实时公开制度,大力推进地表水断面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公开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知情权和监督权。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为载体,宣传和解读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政策,畅通建言献策和举报投诉途径,曝光监测数据造假典型案例,不断提高全社会环境监测质量意识。

(五)加大惩处力度,严厉打击数据造假行为

12.建立质量检查与考核联动机制。明确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在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考核中的作用,对于地方政府,着重考核环境质量的改善;对于地方环保部门,着重考核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在环境监测质量检查中发现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不合格的,该地区污染防治工作成效考核适当扣除相应分值;发现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一票否决该地区该环境要素污染防治工作成效。

13.严肃整治不规范监测行为。对监测工作中仪器设备安装不规范、仪器性能测试不合格、仪器维护频次不够、缺少监测质控报告等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对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检查。

14.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建立环保部门与公检法机关联动机制。对于擅自挪动监测点位、修改仪器关键参数、堵塞采样头或采样管路、样品分析和监测报告造假等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对发现环境监测行为不规范且多次整改不到位的,以及数据造假或配合造假的社会环境监测(含运维)机构或监测仪器生产厂商,终止服务合同,列入“黑名单”。对造假行为的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强化警示和震慑作用。

五、能力建设

结合“十三五”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工作,加强国家质控平台及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核查能力建设,配齐质控仪器设备,完善环境空气和地表水自动监测在线质控系统、国家网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系统、自动监测站视频监控系统等,提高国家质控能力水平。健全量值溯源与传递体系,提升环境监测质量核查、质控样品分装和标准样品验证能力,满足质量控制工作需要。

六、组织实施

(一)环境保护部负责制定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开展环境监测规范制修订工作,组织实施对国家和地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检查等工作。

(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技术方案,承担国家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的构建和持续改进工作,直接管理国家网,对地方网进行业务指导。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能力建设;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R1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21

水环境监测工作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检测、监控和测定各种代表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的水环境要素,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具体而准确的重要基础资料。

1 更好履职履责,满足日益增加的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与管理工作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分别明确了水环境监测机构对水功能区、重要省界水体水质状况的监测与管理职责,这些法律明确了水环境监测机构在水资源监测工作中的定位与作用,同时也对水环境监测机构开展水质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考核的实施及社会对水环境质量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在重要水功能区、省界水体等水环境监测与管理、监督检查、技术指导等方面的职责不断得到加强,任务量急剧增加,业务范围由原来最初的监测河流天然水化学成分,收集天然水质资料,逐步发展为水环境监测、评价、管理等多个方面,水质监测任务发展为省界、水功能区、水源地、入河排污口、水生态等多种监测任务,监测断面的数量、监测项目和频次也大幅度增加。

然而,吉林省各级水环境监测中心目前的监测能力与不断增加的职责任务还不相匹配,长期以来超负荷运转。考虑吉林省级水环境监测中心实际监测与管理工作需求,为更好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提高水质监测数据的质量和时效性,急需改造实验环境条件,加强先进、自动化仪器设备的配置,以更好地完成所承担的各项任务。

2 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需要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2年国务院批复的《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及的《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纳污红线”等三条红线,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等四项制度”。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吉林省水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到2015年,实现全省重要水功能区80%以上监测覆盖率的目标,其中省界断面和列入名录的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实现100%监测。到2020年,实现全省重要水功能区全覆盖监测。2013年初,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是水资源保护与湖库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要求全面落实《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加强水功能区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

划定水功能区纳污红线的前提是必须准确掌握水功能区水资源的质和量,掌握并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必须加强入河废污水量和污染物浓度的监督性监测,功能区纳污红线的监督管理与考核必须以精确、有效的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因此,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必须以重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为载体,加强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尤其是加强承担考核主要技术支撑的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逐步建成可满足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需求的水质监测支撑体系,为强化监督考核提供基础。

3 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的需要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水是生命之源,饮水安全与人的生命和健康、生活和生产、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民生。加强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应有之义,也是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目前吉林省水源地水质监测主要以常规项目为主,有毒有机物项目很少,而且监测频次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50-2006)中有毒有机物项目达80项,目前有毒有机物项目的监测数量与评价标准中有标准限值项目的数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有毒有机物含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今后应进一步加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力度,特别是增加有毒有机物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切实保障饮水安全,使吉林省的水资源更好地惠及民生,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水质监测力度的加大需要有一定的实验条件做基础支撑。由于目前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存在着布局结构不合理、用于检测有毒有机物的大型仪器设备及配套前处理设备设施不足等因素,严重影响着吉林省监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保障民生水利能力的增强。因此,当务之急是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改善中心检测环境条件,增强监测能力建设,为监测力度的加大和监测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

4 开展吉林省水生态监测工作的需要

“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战略思想。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提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

目前全国普遍存在水资源紧张、水资源质量恶化、水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问题。面对生物多样性下降、生物栖息地环境条件部分丧失、水体污染呈加剧趋势和河流连通性降低等生态破坏的严峻形势,我国越来越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保护与建设问题。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列为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要求建立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技术,建立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持续改善的技术支持模式,构建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评估及技术评价体系。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加强重要生态区与湿地保护是水利部新时期治水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水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目标。

水生态监测是水生态监测是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与技术保障,加快推进水生态监测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落实水利部服务民生水利要求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保障河湖健康、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抓手。然而,吉林省水生态监测与评估工作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水生态基础条件薄弱,能力不足,监测体系尚未建立,难以为河流污染治理与生态健康维护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为适应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工作的需要,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需逐步开展水生态要素的监测,配备相应的生物监测设备和设施,为水生态监测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支持。

5 加强吉林省水质监测管理的需要

5.1 加强吉林省监测质量管理的需要

质量是监测工作的生命线。为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有效发挥水质监测的技术支撑作用,水利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水文[2010]169号)、《关于印发加强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水文质[2010]143号),并出台了《水质监测质量管理监督检查考核评定办法》等七项制度。根据通知精神,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不仅要加强自身实验室水质监测质量,还要制定相应的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全省监测质量管理、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

加强自身质量管理,掌握好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监测质量。这就需要加强新仪器设备使用和人才培养,为新技术、新方法的掌握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持。由于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设施陈旧、老化、落后,仪器运行环境条件达不到要求,而且相互干扰,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新进的大型仪器设备由于房屋结构不合理、拥挤而无处安放,影响仪器的使用,也无法为组织开展全省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提供条件。因此,要充分发挥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在水质监测管理中的作用,在加强仪器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急需改善省中心的实验室环境条件,进行实验室改造。

5.2 开展吉林省行业培训的需要

新型设备的配备与使用,离不开新仪器方法的研究与开发,方法的制定也是是保障仪器使用率和监测质量的重要条件。人员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方法开发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受环境条件限制一直没有条件对所属分中心监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新设备的使用与推广受到较大限制。随着七项管理制度的实施,监测人员培训任务也将逐渐加大,需尽快完善实验场所环境为培训工作创造条件,从而提高人员综合水平,不断提高吉林省的水环境监测工作水平。

5.3 开展行业人员考核的需要

水利部《水质监测人员岗位技术培训和考核制度》的印发与执行,省级监测机构承担了地市水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部分检测参数的现场考核工作。由于涉及的人员、城市较多,省中心从人员、时间安排等方面考虑,急需一个稳定、条件满足检测要求的技能考评场所来开展全省人员考核工作,提高行业人员考核效率,减轻被考评单位压力与负担。

6 提高吉林省水环境监测科技支撑能力的需要

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具有承担水环境、水生态监测、评价及应用技术研究的职责,因此,加强全省水环境监测科技支撑能力的重任无疑就落在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肩上。由于实验室布局不合理、环境条件落后、日常监测任务重、实验室使用紧张,使得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开展监测技术相关研究缺少必要的实验场地,尤其是生态监测、评价等技术研究缺少必要的实验场所,无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急需改善省中心的环境设施条件并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为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的科研创造有利的实验条件,以加强监测基础研究,提高吉林省水环境监测科技支撑能力。

7 提高水资源质量管理信息化技术手段的需要

随着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管理职能重要性的日益显现,行业管理工作越来越多。省中心的主要职能已由过去的水质监测为主向水环境监测管理转变,但落后的传统信息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根据水资源保护信息化、数字化的框架要求,全面健全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体制,提高现代化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建设一个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全面、高效、能汇集各种监测数据和基础数据并能提供各种水质信息、进行有效质量控制的实验室管理系统、支持吉林省水质监测的数字化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8 加强饮用水安全监测工作的需要

“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是水利部门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新“三定”中明确规定,“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与合理配置,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水利部门的重要职责;《水法》第十二条规定,“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水法》第三十三条及《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六条、第六十一条中也都对“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做出了具体规定。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了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国家、水利政策导向和水利事业发展的方向。

在此形势下,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围绕生命安全,开展了城市饮用水,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与运行,信息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对水环境监测提出了新的要求。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水环境监测显得更为重要,加强区域内重要饮用水水源的水质监测能力;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及现场仪器设备配置水平;增强应急监测能力。为社会提供科学,准确,公正的数据,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提高水利系统水质监测的整体水平,实现水环境现代化发展成为必然。

加强饮用水安全监测工作,有效应对水污染事件、减缓污染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是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环境监测;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我国的水污染形势不容乐观,随着人们对于水资源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相关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及个人需要采取有力的控制和保证措施,以提高我国的水质控制效果[1]。在水质环境的监测控制过程中,需要监测人员采用适宜的监测方法,规范化完成水监测工作,以提高水质监测的质量。

1环境监测中水监测质量控制与保证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由于生存的必要性和开拓性人类在此过程中,不得不对环境进行相应的变化与改造,以此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本身这样的改造与发展是符合生态逻辑和社会伦理的。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因为在此过程中自然资源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导致淡水资源受到了污染和减少,导致当下淡水资源已经慢慢成为地球上一种珍贵的稀有资源。然而,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当下对淡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导致当下水质环境监测工作已经成为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和措施[2]。水质环境监测工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水资源污染等工作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淡水资源利用措施,并以此为前提加强水质环境监测,你以此加强对水质环境现状的了解,也是促进水质环境治理和科学利用水资源的必要数据手段,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人们的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使淡水资源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水质监测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2环境监测水质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2.1水质监测管理缺乏完善的体系

水质监测和质量控制过程涉及多项复杂的工作内容,各监测管理部门的监测内容与分工不明确等问题一直存在,对水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这是由于在水质监测的管理工作中,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各监测管理部门仅仅根据自己所负责的监测工作内容进行相关管理,而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导致各部门工作划分不够明确,监测内容存在交叉、重复、冗余的情况,降低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难度。

2.2水质监测缺乏相关制度和法律约束

我国最近几年一直大力推广法治建设,但我国在水质环境监测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法律没有明确详细的监测准则,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导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工作难以有效落实,难以有效指导监测工作开展[4]。对于水质监测缺乏相关制度和法律约束,许多监测人员没有提高对于水质监测工作的责任意识,导致水质监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2.3水质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加强

在水质监测工作中,数据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监测人员的基础工作质量。但在许多环境监测部门中存在水质监测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达标的情况,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不强。

2.4水质监测设备和技术较为落后

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对样品的数据监测和分析,而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对设备的精确性具有一定要求。当前我国的水质监测工作中,所使用的相关设备和技术难以正确反映水质情况,设备和技术的先进性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5]。

3环境监测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措施是提高水质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能够从源头上有效提高水质监测准确性,对提高水质监测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3.1防止样品在保存与运输过程中出现质量变化

样品是水质监测的基础材料,样品在存放与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周围环境影响而发生质量变化。监测人员需确保样品能避免被水解或还原氧化,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样品中出现干扰物质,减少样品中原有物质的挥发或吸附损失[6]。具体操作包括:(1)监测人员需将采集好的水质监测样品放在稳定性良好的容器中严密保存,防止空气或污染物进入样品中。(2)监测人员需为每一个样品贴好样品标签,并将采样箱按顺序放置,以防出现混淆或错乱的情况,导致监测数据出现严重偏差,甚至出现需要重新采集样品的情况。此外,保存运输过程中还可采用冷藏法和化学法来充分保证样品的质量,为不同样品加入不同的保存剂,以缓解水样的物质相互作用的速度。在样品运输到实验室后,相关审核人员需要做好核实检验工作,与样品管理员进行准确交接工作,提高样品监测的有效性,确保水样符合监测质量要求。(3)采用链式保管的方法,使样品的变化可能性降到最低,避免装运和分析中出现差错,提高样品追溯和查询工作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3.2控制水质监测的实验室分析质量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每天都在不断地更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各个行业的茁壮成长。随着我国各个行业加大对于新兴科学技术的应用力度,有效地实现了企业产品以及经营效益的极大提升。要想使得我国水质环境监测的相关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就要不断加大对于信息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力度。不断地采取措施对监测技术以及监测设备进行优化,从而使得当前水质环境监测的要求不断得到满足。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大在水质环境监测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购买一些先进的监测设备,让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的精确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除此之外,面对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相关部门要不断对水质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从而使得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3.3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与技术

水质监测对于监测设备和技术的要求较高,我国的实际水质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相关监测机构或部门应当加大设备投入资金,积极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与监测技术,提升我国水质监测仪器和设备的水准,从源头上控制好水质监测质量。在引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注意相关设备操作人才的培养,确保设备和技术能够得到正确的使用,价值能够得到正确的发挥。我国之所以要进一步加大水质环境监测力度,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得水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下去。从以上的描述不难发现水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水环境治理的工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水环境治理之前,必须要有工作人员提前采用合适的水环境监测技术对当地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测,然后根据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结果合理地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水环境的治理工作。因此要不断地采取一些措施,加大对于水质环境治理技术的研究工作,及时的引进一些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技术以及经验,从而为我国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4环境监测中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

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需要相关部门提高对于水质监测工作的重视,尽可能完善相关的制度和体系,加强对监测人员的管理,从管理的角度提高水监测的质量。

4.1改善水质监测管理部门体系结构

水质监测管理部门能够在水监测的各个环节中起到监管作用,其规范化管理水平对于水质监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做到几个重要的工作方面:首先,严格要求环境水质监测人员的工作作风,在实际的监测工作中,采用严谨的工作态度,明确个人岗位职责,提高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准,采用专业、适宜的监测手段,确保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数据分析的合理性。其次,水质监管部门应当重视对于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考查,确保相关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符合工作要求,为相关人才提供定期的培训和进修机会,提升相关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采取激励措施,为监测岗位的相关人才提供良好的晋升途径,激发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为水质监测质量保驾护航。

4.2强化水质监测人员管理

在针对水质监测工作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对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岗位能力进行严格的考察,同时加强对于工作人员道德素质的强化,使得相关监测工作人员能够明确水质监测工作的意义所在,提高对于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当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抽查考核,如果发现有不规范的监测工作行为,应当采取相关教育和惩罚措施。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需要对监测人员的专业知识及其所掌握的操作技术进行定期的检验,通过多种考核来强化其专业的能力,同时拓展其知识层面,使之能够胜任新时期下的工作需求。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考虑到监测工作极具严谨性与极强的操作性,所以借助现代化技术开展操作交流会,同时运用内部小组的合作完成经验分享,通过互相学习的方式将全员的监测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管理人员还应重视监测人员信息能力的不断提升,使之掌握先进软件的操作技能,同时能够对各类数据进行全面性的分析,有效提高监测人员对实验数据的敏感度,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那么,管理人员应带着前瞻性的思维重视监测人员素质的提升,从而对管理方案进行优化,保证与监测工作的要求相契合,也能提高全员的责任意识,发挥出监测工作的最大作用,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程度的推动。

4.3宣传重视水环境检测工作

目前,因为人们对于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不多,所以在整个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没有获得理想的成效,所以这就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发挥好带头作用,对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宣讲,以此来增强人们对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同时,政府还需要通过实际行动为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并在必要时候给予政策上的便利,以此来协助检测人员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因为在政府支持下的水环境监测工作可以快速的开展,所以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水质监测工作中,以激励性政策来激励个人和企业参与到水质监测工作中,从人员招募到水质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来优化整体工作水平,以此来提升水环境检测工作质量。

4.4对监制工作尤其注重基础环节

水环境监测当中是离不开工作者对设备实施操作的阶段,其涉及到样品的布点、采集、运输、存储、试验检测及其标准曲线这些工作,这部分基础工作需要有效且系统的分配,保障监测到的数据可以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完成,得到准确的数据,进而提升分析与评估的精准度。具体而言:(1)实验室的操作环境应该依据国家有关标准来执行,实验从事者应该拥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同时依据要求来进行实验,对于温度、湿度及其通风这些都需要依据实际要求来进行;(2)实验室中的分析仪器在我国所规定的标准下开展,对于一些少数不够细致的操作方式能够结合领域情况及其自身情况,编制出较为细致的指导手册,用以对操作流程的规范,提升设备使用的精准性。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监测中的水质监测对于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全用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监测人员应当进一步提升业务素质,完善质量保证措施,提高水质监测质量,从源头上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使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能够根据水质监测数据,第一时间掌握水质变化规律与趋势,对水环境进行准确分析和预测,进而提高我国的水环境治理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龚胜英.水环境监测中粪大肠菌群测定的质量控制探讨[J].低碳世界,2020,10(07):9+11.

[2]穆春辉.湖泊水库生活用水水源地保护现状及环境监测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9):234.

[3]李晓红.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38+41.

[4]舒丽红.浅谈环境监测信息化新技术的应用———以水环境监测为例[J].江西化工,2019(05):5-6.

[5]修池.黄河水院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一等奖[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04):34.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篇5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就是指:确定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工作准则、工作开展目的以及在具体实行水环境监测行为的过程当中所应该遵守的质量控制原则,在该基础之上还需要利用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来保证检测过程当中所获得的相关指标数据的客观与合理性。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在现如今的水环境检测实验质量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且在该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基础的改进性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1引言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产品是“数据”,这些数据结合实验室的职责定位不同,起到了向全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给上级的管理单位提供决策服务,或者二者都具备的相关作用。所以,要想创建实验室质量体系并使其很好的运行,就需要对影响“数据”质量的众多数据开展全面的控制与管理,以此来适应社会或者是管理部门对数据的有关要求。

2强化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从环保角度来说,经济产业的比例不容乐观,我国传统的经济行业仍占据较大的份额,高耗能、高产出的经济形式依然普遍被使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效益。面对我国资源紧缺、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保护环境已经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所重视的头等问题。因此,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支撑,水环境监测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监测工作的核心工作是数据质量,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数据质量与检测效率成为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获取准确的环境监测信息,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时必须要满足完整性、可操作性、开放性、文件化原则。

3.1全面、系统性原则

实验室建立的管理体系是针对实验室质量活动的一个综合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兼顾需要与可能,考虑预防及改进,管理体系要对影响质量的各项活动进行控制,既能满足委托方又能满足上级管理部门的需要。

3.2可操作性原则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了有效防范,未雨绸缪,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照本宣科,质量体系文件应简单易懂,清楚明了,能够被员工理解、实施、保持并行之有效。

3.3开放性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是开放的、不封闭的体系,跟外界有物质及能量交换,应该能够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进行修订补充与完善,体系是在不断改进中完善的,且永无止境。

3.4文件化原则

文件化是将管理体系运行的各要素,各个程序及过程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统称为质量体系文件。体系文件是开展各项质量活动的指南和依据,是检测机构的质量立法。通过文件化的形式做到处处留下痕迹,事事都有记录。

4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一直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之中,各种环境管理条例应用而生,对环境监测相关的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规范了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与上岗资格。但是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重视程度不够,相关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对监测工作的认识不够到位,重视程度不够高,相关环境保护部门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数据的独立性与准确性不够高,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公正性,严重阻碍了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比较晚,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相对比较落后,在我国现有的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缺少专业的环境管理人员,许多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是从其他岗位调动来的。从业人员缺少系统、专业的培训,缺少管理经验,科研能力与专业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另外,很多环节部门岗位调动频繁,导致质量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在水环境监测仪器方面,相关的仪器水平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缺乏自动化、科技化的环境污染监测仪器,质量控制模式较为落后,原有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模式己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环境监测需求。

4.2缺乏水环境监测标准与体系,监测报告质量不高

我国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比较滞后,缺乏环境监测标准,水环境质量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较低。在环境监测机构中,由于缺乏完善的体制机制指导,管理空壳与职能交叉现象严重,导致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难以开展。我国的水环境监测质量保障体系仍不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的改进,导致监测质量缺乏保障。另外,我国不同的地区之间的环境监测水平参差不齐;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相对较高,而偏远地区受到资金与技术的限制,水环境监测水平不高,阻碍了我国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整体水平的发展。我国水环境监测报告结果不具有综合性与完整性,水环境监测报告的质量不够高。分析原因不够系统,监测报告结果综合分析能力亟待提高。

5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良策略

5.1增加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资金投入

在当前背景之下,我国的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实际工作当中存在很多的现实问题,我们要想保证水环境监测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效率的提升,就一定要同时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三个方面来加强相关资源的投入力度。在人力资源的投入方面,我们需要尽量加强对相关职位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以及在岗位培训工作当中的执行力度,使得全部从事水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具备充足的环境监测理论以及实践操作技能,对一切的水环境检测测量与质量控制工作的实际流程都可以具备很好的实践认知与把控。在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投入方面,我们应该引进与装备最新研制的技术配置与实验仪器,替换落后的检测设备,以确保水环境监测工作可以顺利的发挥其效能。

5.2规范技术标准,建立水环境质量实验室技术标准体系

任何一项环境工作都需要建立相应的规范技术管理保障体系保证其正常运营,要提升环境监测的水平,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环境质量技术体系,保证监测环节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提高监测部门的工作效率,规范相关监测人员的工作与行为。水环境质量体系是管理理念与模式的具体表现,我们应在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不断完善与发展保障体系,增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促进管理与技术有机融合,使环境管理工作程序化、法制化,实现环境工作责任到人的规范管理;还要根据技术团队的交流与评审不断改进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优化水环境监测工作的人员,提高环境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发挥管理主体的优越性。建立有效的水环境监测技术标准体系是提高水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的重要保障。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加大对新技术与新设备的研发和投入,引进先进的监测仪器与设备,大胆创新监测方法,紧跟监测技术发展方向。另外,要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技术审核制度,建设不正规的监测设备的使用;适当借鉴国外的监测仪器的管理技术与经验,有效地校正与管理仪器与设备,保证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

5.3加强监测设备的管控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要尽力及早的创建与改进一切的环境监测应用性技术设备的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对监测数据标准参考物的管理与控制,对于那些类型非常繁多,数量比较稀少的标准参考物,在特殊必要的情形下,可以派出专门的技术控制人员开展单独对待的管理操作行为,与此同时,要在标准参考物的实际管理工作当中积极借鉴计算机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做好相关标准参考物数据库的收集与创建工作,以此保证相关的水环境监测测量指标的标准参考物可以发挥其最大的应用效能,确保任何正在被使用的标准参考物都时时刻刻处在高度有效的客观状态之下。对于一切在水环境监测工作当中需要利用的科学仪器设备,要结合其出厂提供的说明书开展专门详尽的日常维修与保养工作,以保障所有的水环境监测活动所需要的科学仪器设备始终处在最佳的工作状态。

6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水环境质量管理的水平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改善,我们应该把培养有关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技术水平为重点,创建并且改进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保障体系,进而强化对水环境监测工作的监督强度,保证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高效性与科学性,从整体上提升环境监测报告的整体分析能力,给创建科学化、信息化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新.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01):57~58.

[2]石勉.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110241-01

1 引言

环境监测是伴随着环境污染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监测发展大体经历了以典型污染事故调查监测为主、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主和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阶段。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起步较晚,但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深化和环保工作的加强,发展很快。环境监测领域和范围日益扩大,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和监测能力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监测手段不断更新,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变化趋势。

2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是通过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对环境监测实施全程序管理,它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测结果科学、客观、公正的重要保证,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执法和科研等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根本前提。

2.1 制度建设

1991年国家环保局颁布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等三项质量管理制度,对全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管理程序、职责和主要内容做了规定,将质量管理工作引向制度化的发展方向。各级监测站还先后出台了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大气监测质量保证规定和持证上岗考核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和样品采集、样品保管交接、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数据审核等管理制度,极大地推动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但是随着自动监测工作的应用范围和领域的日渐扩大,相关技术规范、检验规程和规章制度还没有跟上,影响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2.2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上世纪90年代初,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人员力量以及管理制度都还不够完善,国家环保局大力开展优质实验室评比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环境监测站的制度化建设,促进了人员、机构、监测能力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为开展全程序质量管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3 监测人员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环境监测工作一直面临工作量大、人手少、经费不足的现状,监测工作人员疲于应付繁重的日常监测工作,业务范围与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导致质量控制工作一直不被重视。而且目前状况,一般比较注重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而忽视现场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如果不选取代表性的监测信息,实验室内分析的数据再准确也没有使用价值,监测技术人员尤其是现场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尚需进一步提高。

3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对策

3.1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质量保证的根本。首先,应明确管理机制、管理职责、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等,使质量管理工作有制度可依,改变目前制度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状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逐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化建设。并加强法制观念,应用法制约束能力,树立监测信息的法律地位,促进质量管理工作发展。

其次,应尽快完善各个监测业务领域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加强各类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改变目前各个监测领域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不均衡的情况, 特别要弥补自动监测系统等新领域的空白。

第三,尽快建设规范化的环境监测质量评价模式,特别是要强化全程序监测质管理理念, 将质量管理评价模式从实验室内的量控制扩大到包括设计、采样、分析、审核、质控所有相关环节、甚至扩大到整个监测站。内部质控的执行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施:一、细化质控要求,增强可操作性。质量管理部门将年度质量控制计划按月进行细化分发至各个部门,既便于各部门操作,又保持了各部门进度一致;二、质量管理部门对质量控制结果进行评价,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并针对不合格的质量控制结果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三、建立质控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机制,每月由质管部门收集质量控制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反馈至质量负责人,再由质量负责人向全站通报质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

3.2 将管理体系运行运用到日常监测工作中

监测站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质量职责,组织制订质量管理的中期、远期发展规划,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实现既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针对目前监测业务工作开展和体系运行相互脱节的现象,应将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纳入日常监测工作中统筹考虑。在编制人员培训、仪器校准、质量管理等年度计划时,充分考虑当年度监测能力建设的进展情况以及监测业务开展的变化情况。只有真正将体系运行和日常监测工作有机结合,才能全面促进监测机构管理水平的提高,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适用。

4 结语

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加强和完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必须不断加强环境监测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强化环境监测自身质量建设,才能提高监测信息的质量,强化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职能,为环保执法和科学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法规和科学知识学习手册[S].中国环境科学版社出版.1992.

[2] 彭刚,梁富生,夏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6,(2).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环境监测;市场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更是环境保护的手段,也是衡量环境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市场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文章在对环境监测市场化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就其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环境监测市场化的不利影响进行阐述,以促进环境监测更好的发展,更有利地保护环境。

一、环境监测市场化中存在的问题

1、环境要素多样化,难以进行监测

环境监测对各种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如空气中所含物质、危害物含量、温度等都包含在内,而污染物具有复杂性,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不断的增强,也必然要求环境监测对象的完整与科学,监测程度也更加的深入,对于监测设备与监测技术要求更高,而环境因素变化比较迅速,对于环境要素的变化进行分析,确立正确的监测方案等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对环境的监测不可能完全跟上环境变化,这也就使得环境监测市场化更加困难。

2、技术条件不足

环境监测工作要求有配备相应的技术设备,一般其技术含量较高,而我国的监测设备的滞后,装备不能满足每个部门的需求,因为涉及监测的范围较广,污染源较多,很多地区特别是较偏远的地区对污染源治理水平不高,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科学监测设备进行相关的监测,比如:噪声、废气、水污染等的监测,不能按照传统的办法进行监测,要通过实验室进行实验等,而仪器装备落后、监测效率低下等是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与人员认识不够等原因,引入市场机制不能完全的解决这些问题。

3、缺乏完善的制度和组织建设

完善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建设是保证环境监测质量工作的基础条件。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环境监测部门的组织建设并不十分完善,投入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上的人员力量不够、且能力水平低,不能满足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人员需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也无法应对复杂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使得环境监测系统对环境问题的整体监测力度比较薄弱。整体来看,除了试验分析的质量管理体系比较完善外,其他的监测质量工作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基础组织建设的力度不够,还表现在缺少相应的技术理论支持,相关的环境监测产品和技术研发投入少,这些都限制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和完善。

4、监测人员职业素质不高

环境监测是一项需要专业技术的工作,对大气、水、土地、温度等各个方面的监测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与专业技巧,这样才可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以及监测结果的科学性,而现在很多监测人员业务水平较低、专业性不强,对环境监测认识不到位,环境监测市场化也不能更好地解决。环境监测工作属于公益性工作,监测人员工作可能不会有很大的经济效益,而且监测时间较长,很多监测人员难以忍受要进行监测的环境等,可能会放弃工作或者不认真的进行监测,随意的填写数据等,造成监测结果不准确。

5、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场管理水平不高

一般来说,环境监测工作的现场情况比较复杂,每一个环境监测现场的情况都不太相同,有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场管理水平不高。此外,由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场实施监督水平不及环境监督的实验室分析质量管理水平,最终影响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整体效果。

二、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对策措施分析

1、加强对环境监测市场行为的监管

明晰政府和市场职能、完善监管机制,保障市场主体多样化,是发达国家在推进环境监测市场化进程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为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参考。通过监管,促进政府做好“放”和“收”两方面工作。具体来说,就是政府采取定时、不定时等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举措,对市场主体环境监测工作进行考核,并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和公众监督,确保环境监测承担者行为合法合规,对于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违法相关规定、出现差错事故的,依照情节严重程度采取吊销监测资质、清退出环境监测市场等措施,维护环境监测市场有序、规范。

2、采用公开招投标的形式选取社会化环境监测专业服务公司

在选取第三方环境监测专业服务公司时,不仅仅以监测价格作为导向,更要对公司的环境监测资质作出严格规定,防止小作坊式的监测公司或者机构以低价中标。监测公司要获得国家监督管理部门的计量认证合格证,并在认可、认证范围及有效期内;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管理人员,监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公司必须具有一定的信誉度,有检验服务活动所必需的场所、工作环境和设施、仪器设备;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有与检验服务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保证检测数据的客观、公正、有效;能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公正的数据,并可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监测与评价报告。

3、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文件体系的建立是完善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相关的各项制度要求、环境监测工作质量规定等内容都要编入到环境监测的文件体系之中。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机制体制建设,通过积极的文件体系建设和作业指导来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水平。此外,还应该加强专门的监测检查制度以及环境监测质量水平评估考核制度的建设,在此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的投入来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技术水平。

4、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

伴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环境监测领域的不断壮大,尤其是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例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重金属自动监测技术、土壤污染自动监测技术、地表水污染自动监测技术等,这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得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充分利用这些自动监测技术来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制定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并通过研发规范化的环境标准样品,通过这些有效的技术措施来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持续不断地发展。此外,在积极拓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范围的同时,还应该通过专家讲座、座谈会、专业技术研讨等方式来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体系,以此来增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水平和力度。

5、建立监测质量体系、设立监测考核机制

完善商业实验室的建立和运行的标准,将实验室依照监测能力、监测内容、监测范围划分不同等级,详细规定不同等级实验室应当具备的条件。一旦实验室达到某一级别,就可以通过投标等形式获得政府委托的监测项目进行运营。各类社会第三方检测公司或机构按环保部统一规定要求实行备案制,对第三方以前所承担的监测任务,建立诚信档案,公众可登录环保部门网站查询

结束语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事业的整体发展。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努力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积极探索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措施,才能更好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参考文献

[1]李秋波.全面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初探[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2).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环境监测水平;环境质量维护;工业污染

1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内涵分析

正是基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项目的平衡关系研究,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管理机制的实效性,就要结合实际需求建构更加系统化的管理维度,积极应用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监管体系,对环境监测实施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和相关措施进行细化处理和集中监管,不仅要保证监测信息以及数据的科学性,也要对其精密性和可比性进行系统化分析。技术人员要强化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认知,并且对系统的完整度进行细化分析,在认知到质量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提高全过程质量管理项目的实际价值,积极落实质量管理体系,为管理系统的优化改进提供坚实动力。在环境监测项目运行中应用全过程质量管理结构,能一定程度上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和科学性,并对相应工作岗位进行细化分析和综合处理,也能有效提高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减少干扰因素对于环境监测项目的不良影响。只有实现监测结构和数据的完整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2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监测水平缺失

在环境监测机制应用过程中,环境监测机制的应用若是遭遇监测基准缺失,就会导致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不理想。正是基于我国环境监测机制运行时间较短,无论是质量还是整体监测水平都存在缺失,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处理。其中,监测部门的检测手段和检测技术不符合实际需求以及运行标准落后等问题也较为突出。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检测工序不符合要求以及应急设备和预案缺失都会影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检测水平。除此之外,在对环境监测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忽视检测过程而只是关注检测结果也是导致其整体管理效果缺失的主要问题。

2.2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监测制度缺失

在环境监测全过程管理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针对相应问题进行集中处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管理效果。但是,相应的管理结构和管理维度并不能有效适应管理要求,在实际管理体系以及管理制度建立过程中,相应的体系缺乏完整度,且具体管理机制和质量管理体系流于表面,相应的管理维度以及管理要求缺乏实效性。环境监测项目的全过程质量管理要求无法符合相关部门的实际需求,没有建立全员参与机制,也就导致实际工作中依旧运行传统单一化管理模式。相关管理人员没有质量管理意识,对于环境监测效果和效率的认知也存在缺失。质量监管人员不能对管理体系以及制度有较为清晰的认知,也就导致整体管理维度和管控系统之间存在脱节。

2.3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缺失

在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项目建立过程中,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建构系统化的信息化管理机制,才能满足其动态化管理需求,进一步提高整体管理维度的有效性。但是,在环境监测项目运行时,信息化技术的运行效果并不好,不仅检测设备较为落后,相应的检测技术也存在漏洞,这就导致相应的检测机制缺乏专业性,并且检测机制和信息化建设结构之间存在失衡,加之相关技术人员缺乏创新性,没有构建动态化的信息管理机制,也是致使我国环境监测信息化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3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3.1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优化升级质量控制模型

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相关项目维护人员要针对实际问题进行集中管控,建构系统化管理模型和控制维度,从而顺利升级整体管理机制的体系效度。第一,由于环境监测过程的环境和点位确定较为困难,需要技术人员对不同采样项目的周期以及频率进行有效管控和综合审定,并且结合实际需求,运行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控制模型,保证采样管控机制贴合实际需求,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采样方案,保证项目运行进度贴合标准化流程,积极落实程序化采样工作,也为了进一步顺应参照标准进行系统化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采样工作开展进程中,要结合标准进行规范化操作,切实维护样品的完整性和针对性,建构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模型;第二,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积极落实质量检验机制,并且严格把控相应制度的完整度,在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同时,确保环境治理方案贴合实际,也为数据稳定性和科学性奠定坚实基础。

3.2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优化升级监测人员素质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项目的效率,就要积极落实人才培养机制,强化监管力度和控制效果。在实际人才培训项目建立过程中,企业要结合实际需求,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确保技术人员能将质量至上作为基本的工作原则,提高管理制度和体系的内化能力,从根本上提高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确保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模型贴合实际需求。只有提高整体监测数据的完整度,才能真正落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另外,针对检测人员的素质培训项目,要积极落实阶段性专业能力优化培养机制,并且结合相应培训项目进行集中考核,以保证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能得到优化提升,优化管理效果和综合质量水平,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优化提供动力。

3.3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优化升级质量管理制度

只有建构系统化的质量监督机制,才能从根本上优化整体管理项目的实际质量,在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过程中,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建构系统化的管控维度,确保质量检测效果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对于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项目来说,只有保证监测质量项目的维度得以有效提升,才能从根本上优化整体项目的质量和综合水平。第一,要建立健全清晰明确的质量监管机制,并且在监管机制中,针对各个部门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集中标注,以保证相关人员能对自身行为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并且根据相关运行维度监督自身行为;第二,要积极创设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保证其实际价值,利用监测质量抽检制度提高管理质量的验收效果,进一步对管理人员的执行情况进行针对性管理,以保证其整体管理模型和管理要求之间的契合度,从而建立切实有效的管控模型。另外,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建构切实有效的环境监测评估机制,保证管理维度和管理要求能得到有效运行和监督,真正实现全过程质量监管项目的完整性。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促进环境监测水平的提升,已经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和谐相处,需要根据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其提出规范的实施对策,保证全方位的提升环境监测水平,达到环境保护目的。

一、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义

h境监测工作主要实施监管与预测工作,对存在的污染源进行治理,为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主要手段。实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专业团队或者组织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监测,并基于相关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能够达到环境保护作用,也能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将质量管理工作渗透到环境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也会受一些要素的影响,无法得到准确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也会影响到报告的合理性与行为的可行性[1]。

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质量管理应用到环境监测工作中早期就已经被提出,该工作中,需要监测人员对样品进行综合分析,对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基于我国《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的提出,引进了先进的发展理念。虽然该工作在执行期间已经借鉴相关经验,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规章制度不规范、管理比较混乱,监测人员的素质不高,无法明确出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等各个方面,无法对其有效控制。

针对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的管理队伍进行分析,其一,他们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比较缺乏,根据相关调查的分析,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更注重质量控制技术,没有站在全局上进行思考。同时,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没有为其提供执行标准和相关意见。其二,在对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人员的自身专业性不够,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导致在工作中无法提高监管力度。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质量管理工作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监测信息、监测数据更准确,保证该工作具备一定的代表意义。基于该情况下,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测质量体系。但是,我国构建的该体系不够完善,尤其是环境保护法,无法促进其完善性。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要素很多,都会导致质量控制工作以及社会舆论工作无法执行。同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环境监测与质量管理工作中也会产生一些不确定因素,无法对其有效控制,从而影响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2]。

三、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其一,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在现有技术与规范基础上,监测人员需要树立责任意识,促进监测人员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保证他们在工作中能够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有效执行。还需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将责任进行落实。因为监测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可以为其建立从业培训机制,保证整体素质与专业水平的稳定提升。

其二,促进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完善性。该体系的建立能够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在环境监测期间,需要执行采样、分析、评价等工作,所以,加大监测人员的实施力度,使其对业务更熟练,这样不仅能促进监测质量的提高,还能提升监测水平[3]。

其三,加强对各个部门的监督。监督工作能够为监测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因为环境监测工作为环保部门的主要部分,为了促进监测水平的稳定提升,一定要加强各个部门的相互监督。比如:法律部门出台了相关法律,促进监测手段的规范执行,也促进监督机制的引进。对于执法部门,在对环境中的污染源进行监测期间,不仅能对自身进行监督,还能对他人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促进监测环境目标的实现。

其四,提高监测人员的科研能力,促进监测手段使用的创新性。我国在对科研创新研究期间,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比较晚,在各个领域中都需要实现创新。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利用传统的方式是无法满足当前发展需要的,该方式不够科学,因此,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为了使其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抑制去污染源的产生,需要加大力度研究科研,促进监测手段的创新利用[4]。

其五,对舆论进行控制。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新通讯手段不断利用,也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从而产生更多舆论。所以,为了实现管理、治理工作,促进环境监测水平的提升,需要加大力度对社会舆论进行控制,将现代网络应用到环境监测工作中,促进工作的有效执行。

总结: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实施采样、试验、分析以及总结等工作,为了促进环境监测水平的稳定提升,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在工作过程中,不仅要对人才进行积极培养,消除期间存在的不稳定要素,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正确引导人们,使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

参考文献:

[1] 夏新.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24(1):1-4.

[2] 段淑珍.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山西化工,2016,36(2):102-103,106.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53.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提高检测水平是关系检测站生死存亡的大事,这就要求监测人员开拓思路,改变以往质控的狭隘思想,从以往质控的狭隘思想,从监测的源头到报告的发出每一步都要进行质量控制,对每一个相关的监测人员都要进行控制,对每一台仪器都要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使监测质量越来越高,使监测站的工作得到更大的发展,使环境监测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工作打好基础。

一、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监测基础工作薄弱

这个问题一直是制约监测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科研能力不强、技术储备不足、监测手段落后、拔尖人才匮乏。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科技含量较低,数量少,使用频率高和故障率高,几乎没有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仪器设备。

2、监测能力建设不足,地区间发展也很不平衡

由于历史原因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还有所欠缺,区域间能力建设差异比较明显。多数三级站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装备条件较差,开展工作十分困难,监测运行经费得不到有效保证;部分二级站的建设远远达不到标准化建设的要求。

3、监测质量考核管理办法不够健全

监测质量保证的考核管理办法不够健全,部分质量管理制度未能很好落实,个别同志对单位自我发展的能力信心不足,缺乏市场竞争的理念。环境监测人员经费、仪器设备更新和维护费、环境监测技术研究经费、办公费等正常的公益性事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4、综合分析水平仍需提高

当前我们提供的监测报告质量参差不齐,现状多、变化原因少;缺乏综合性、系统性、规律性分析。由于历史及多种原因,目前在职人员中真正符合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学历高条件的实验检验人才、综合分析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复合型人才较缺乏,致使环境监测工作效率不高、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水平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管理需要。

5、环境监测质量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管理

大部分环境监测仍采用室外手工采样、实验室仪器分析的方法,从采样到分析,由于工作程序和样品运输等环节较多。各个环节不同程度存在着与《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质量管理规定》不相一致的问题,使环境监测质量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

二、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对策

1、加强质量管理人员管理

质量监督员要具有与其所承担的工作相适应的技术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监测站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质量职责,组织制订质量管理的中期、远期发展规划,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实现既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标准方法和技术规范,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配备先进监测手段。同时重视和控制质量成本,减少质量损失,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效益。

2、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质量保证的根本。首先,应明确管理机制、管理职责、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等,使质量管理工作有制度可依,改变目前制度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状况。应建立定量考核、同步监测和质量巡检、抽查等制度,逐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化建设。其次,应尽快完善各个监测业务领域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加强各类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改变目前各个监测领域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不均衡的情况,特别要弥补自动监测系统等新领域的空白。第三,尽快建设规范化的环境监测质量评价模式,特别是要强化全程序监测质管理理念,将质量管理评价模式从实验室内的量控制扩大到包括设计、采样、分析、审核、质控所有相关环节、甚至扩大到整个监测站。

3、应用TQC技术,提高监测工作管理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TQC)是一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技术,其含义为:“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活动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其基本核心是强调提高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全面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其特点是从过去的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到预防和改进为主。由于环境监测工作从制订监测计划、布点、采样、分析、数据处理到结果报出等与企业生产有着相似的过程,其产品为监测数据或报告。因此,运用TQC的管理方法进行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也应是可行的、有效的。

4、完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四级环境监测站,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环境监测软硬件建设都得到了较大的加强,对监测各种环境污染因子形成了一定的监测能力,对强化环境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头管理、系统的结构布局规划的缺失以及监测网络建设的滞后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监测站还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整合,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监测网络和具备相应的网络运行功能,其潜在的作用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还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环境管理的实际需要。因此,要强化环境监测工作,完善我国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必须按照“统一归口管理和指导,系统分类规划和设计,法规制度配套完善,职责任务上下厘清,合理配置社会监测资源,运行稳定高效”的总体思路进行。

5、加大实验室投入,提高监测数据的可信水平

由于环境监测分析大多数都是微量分析,所以监测数据的质量与实验室环境有很大关系。当然,除了改善实验室环境,还应该加强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也就是说,实验室不仅卫生条件要好,而且还要做到布置合理,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要满足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6、创新环境监测上岗考试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改变传统的纸质考核,采取计算机考核,提高考核效率及质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取培训等措施,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及质量控制意识,及时掌握环境监测的新技术、新方法与新标准,综合提高数据监测的代表性及准确性,推动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定期举办环境监测质量监督与管理研讨会,构建信息互通平台,综合提高质量监督与管理水平等。管理体系与制度的创新,是推动我国环境监测水平提高的根本,加大创新力度,是实现环境监测综合效益的关键。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活质量的改善离不开环境质量的改善,因此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环境监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把环境质量与污染现状的发展及时准确的反映出来,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给环境管理,给环境规划与环境污染防治。在环境保护中其生命线就是环境监测质量,所以,只有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加强起来,才能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保证,才能顺利的运行,把环境监测水平全面的提升起来,使环境监测数据及信息更加准确、及时、真实与可靠,同时,为政府的决策与环境的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法规和科学知识学习手册[S].中国环境科学版社出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