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3-08-28 17:03:48

网络舆情管理制度

网络舆情管理制度篇1

近些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对社会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所以,如何建立舆情事前预警机制成为了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对校园网络舆情内涵的介绍及舆情管理工作状况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几点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及完善对策。以期通过明确工作权责、加强规范制度、丰富管理工作队伍来做好校园舆情预警工作。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机制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内涵

所谓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一般而言,高校的校园网络舆情主要来源于论坛(BBS)、QQ群、E-mail、BLOG(博客)、微信和微博等网络传播载体,其内容大多围绕着高校学生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一些周围的见闻,牵涉到学生自身的根本利益。然而,由于学生本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差异,加之利益出发点也存有迥异,所以,就会对某个事件在网络媒体传播平台上滋生出带有群体性的行为及意见,并且会蔓延出各种情绪,形成我们所认为的“舆论场”。在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主要涵盖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突发舆情事件和偶发性事件;二是我国国内时事政治热点以及国外舆论评价问题;三是与学生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和动向。平日在网站贴吧上,经常可以看到大学生们所发表的带有浓烈情绪的意见,网上的争论也很是激烈,其内容涉及面也非常广泛,大到国际政治经济焦点或国内时事热点、小到食堂的菜价或宿舍的热得快都是他们所议论关注的话题,他们通过语言文字或图片视频来表达想法、抒感,在不知不觉中便形成了许许多多正负面舆论影响。加之,随着校园网络技术水平的进步和网络终端服务的完善,大部分学生们用手机基本上随时随地都能够连接上网络、接收网络信息,而且越来越多的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电脑,所以,一旦发生网络舆情事件,几乎都会飞快地传播开来,无论舆情本身是否真实,学生们都极易被网络上的舆论或意见所影响,在思想情绪上被舆论倾向所左右,在心理心态上被舆论评价所动摇,例如集结游行、群体集会等等,更为严重的是,甚至会导致学生们的一些极端行为、乃至危及到生命安全。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之现状

(一)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主体不明、权责不清

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社会,网民们在网上言论、表达意见都可以匿名,有些网站连身份注册都不需要,而网站的日常管理和负责工作自然而然就落在了网站创建者们的头上,他们便是目前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主体。然而,网站的创建者们对待网站运营工作的态度和想法却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创建管理者采取几乎完全放任网站上各种言论的态度,这使得网民们更有了发挥的空间,他们不需留下任何有关个人的真实信息,所以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不需要对的信息、发表的言论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种貌似能够让网民高度发挥自由性、表达真实性的做法让网站管理主体者对于网民的管控和约束越来越无从下手,社会舆论监督工作也难以全方位有效地开展。在大学校园内,对于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太够,许多高校都没有设立专门的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构,舆情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多的是依靠辅导员或班主任等一线学生工作部门的人员,这样也造成了舆情管理主体不明确,舆情管理的权力赋予和责任追究都没有清楚的界定。目前,大多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还是刚刚起步,舆情问题一旦发生就容易产生惊慌失措的局面。许多学校现在仍然处于过度依赖学生自律性的状态,并没有从管理方式方法上展开探究。由于学生素质参次不齐、许多“90后”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化,所以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管理舆情工作的主体务必需要进一步明确,不然则会直接导致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无从管理、无从调查、无从究责、无从监督、无从控制以及无从应对这“六无”局面,使得舆情工作遇到突发危机时、战线极易崩溃,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和影响。

(二)校园网络舆情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

“学生管理,制度为纲”,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制度是校园网络舆情安全的保障。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几乎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但是,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却没有真实的专属“ID”,这也为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带来了困难。因为,在我国,网络全面覆盖的时间并不长,也暂时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对网络言论进行限制和责罚。大学生本身就是最为活跃却在思想上不够成熟的一类网民群体,他们缺乏法制观念、生理心理上又处于青春叛逆期、思想上易于情绪化,所以,一旦网络上广传某种负面信息,高校校园内就十分容易引发舆情问题和信任危机。最重要的是,许多高校目前还处于网络舆情管理的萌芽期,甚至没有任何明文规定的网络舆情日常管理制度。而所谓的一系列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管理规范制度、网络舆情管理领导制度、网络舆情管理监督制度、网络舆情管理责任制度、网络舆情管理审查制度、网络舆情管理汇总制度、网络舆情管理反馈制度以及网络舆情管理突发处理制度等等,这些都需要去着手建立和完善。而类似于:管理程序、管理条例、管理规章、管理守则、管理规程等等的章程在许多高校里则是难见到踪影。

(三)缺乏校园网络舆情管理预警机制

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舆情的传播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如同离弦的箭一般——一旦发出便不可收拾。通过网络传播的舆论比一般口口相传的社会舆论在速度和辐射层面上来说都要更为迅速、更为广泛很多,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渗透性和群体效应而网络舆论社会在自由程度和开放程度上与现实舆论社会相比则更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和不实性等特征。许多负面的虚假信息和违背伦理道德的言论似乎很迎合现在“90后”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和口味,对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而我国现在依然有许多高校几乎没有成立网络舆情监管机构,也拿不出系统化的高校网络舆论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应急机制和预警机制,换而言之就是没有足够的网络舆情防范能力。一旦危机降临,后果往往不堪设想。因此,在网络舆情危害蔓延整个校园之前,我们必须打好预防针,只有通过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预警机制、在危机突发时进行合理的处置安排,才能使得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局面得到控制,为舆情应对工作排忧解难,未雨绸缪,维护校园网络环境的和谐、保证校园舆情的安全。

三、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之制度建设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既要保证网络运行环境的规范化,又要保障学生舆论发挥的自由度,所以如何来把握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制度建设的这个“度”成为了重中之重。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校园网络上的论坛管理、网站建设、网络宣传、交际平台都需要从安全保障、信息来源、权限、舆情反馈等方方面面进行管理制度方面的完善。可以继续巩固校园网论坛用户实名制注册,出台校内上网场所的相关管理规定,备好校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网络舆情工作的督查等等。下面,我就网络舆情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提出三点建议:

(一)引起重视,成立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小组

我国政府在应对突发灾难事件时,通常首当其冲要成立一个临时应急危机处理指挥部。这种做法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对于我们高校处理校园舆情突发事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是运用到高校舆情管理制度建设中,我们要结合实情,可以将临时应急危机处理指挥的功能充分运用,成立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小组,并且可以将这个小组设为一个常态化的领导组织。其主要职能有:一是要随时监测、收集、报告有关信息,二是对获取的有关信息进行调查分析,预测突发舆论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覆盖度,三是定时在校园内有关舆情事件或话题的发展情况和处理结果反馈,在相关信息报道方面不断跟进。所以,这个舆情管理小组作为制度建设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二)推陈出新,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制度

根据目前的高校网络校园生态环境情况的分析,我们需要特别就校园官网建设、论坛管理、舆情监控等方面,从保障校园和谐的角度出发,来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制度。实名制注册的立场要坚定不动摇,但是也要在信息安全保护方面打破传统思路,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在学生课堂上可以加入网络安全教育的课程,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觉悟。在网络宣传方面,也要倡导上网文明,制定网络失范行为处罚标准,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三)加强沟通,建立网络舆情预警制度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预警制度是建立在校园内外良好沟通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可以将舆情预警机制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舆情监测管理机制。舆情的有效监测可以及时为网络舆情发展的导向和趋势提供有效依据,可以提醒校方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早作准备,提高舆情应对处理的效率,提升舆情处理的针对性,最终以达到又快又准的处理效果。二是舆情汇总分析机制。监测到网络舆情动态之后,便可以面向师生招募一批舆情信息员,来做好舆情收集和汇总工作。建立起舆情汇总分析机制,通过调研常用的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实验分析法等方式,以得到量化的数据,提高判断的精准度,做出科学的预测。三是舆情警报机制。根据政府经验,在预测突发状况前都会产生预警级别的梯度。在处理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时,也可以建立网络舆情预警警报等级体系,以让学校师生们心中有数。例如可以将重大校园网络舆情事件归为高级预警,并表明预测出的发展趋势及影响,为校方领导部门的决策提供关键的事实信息依据,以正确把握住舆情处理方向。四是舆情控制引导机制。除了预计舆情发展方向,还有一个重要的责任便是要对校园网络舆情采取更有作为的态度,对负面的舆情早作控制引导,以避免恶性发展或导致悲剧。所以,一定要建立起规范而理性的网络舆情引导。对于舆情问题的源头进行深度的发掘,做好大局的控制和把握,对舆情发展的跟踪不可松懈,通过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来实施控制引导工作,以达到化险为夷的良好效果。

四、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工作之管理队伍建设

舆情工作的实施说到底,离不开人。所以,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者的队伍建设显得十分迫切。那么,为了实现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正确把握和引导,必须要形成一套完善的队伍考核体制。可以建立以校党委宣传部门、学工处、团委、保卫处、辅导员、班主任为主的多方舆情责任制,修订系统的规章制度,指明岗位职责,加强贯彻落实力度。与此同时,可以在这批管理队伍培养一股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宣传教育工作规律,又能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的中坚力量。通过高校舆情工作管理队伍的培养建设,可以更快更准地发现并引导学生群体中的倾向性意见,在沟通和交流中不断帮助他们排除负面情绪,灵活应变,大力宣传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校园网络正能量,不断推动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五、结束语

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网络舆情愈加地复杂化。虽说影响高校校园舆情现状的因素是来自各个方面的,但是,作为每天奋战在学工一线的我们,应该全力以赴去探索寻求一条适合于校园实际情况开展网络舆情防范处置工作的道路。当然,这个过程必然是充满棘刺、坎坷不平的,但我们依然要鼓足勇气不断研究并实践,从实践中去总结更好的经验。

参考文献:

[1]许益锋.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1).

[2]陈均土.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及其破解[J].思想教育研究,2010,18(11):84-87.

[3]王学俭.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逻辑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36(10):19-24.

[4]刘强,张殊凡,耿宏.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29).

网络舆情管理制度篇2

网络舆情的特性分析

网络舆情的概念界定。就舆情而言,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国家管理者制定和实施的各类方针政策、制度法规、工作措施,以及影响民众利益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与此相关,网络舆情是在互联网中,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由此可见,网络舆情具有两个特点:首先,它表达了一种社会政治态度,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利益诉求的互动表现方式,而不单单是意见的集合;其次,其主体对象是网民,表达渠道是互联网。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网络舆情在民主进程中扮演角色的特殊性。

国内外对网络舆情的民主定位分歧。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兴盛于互联网普及后。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我国对网络舆情的研究,持比较乐观的态度,普遍认同网络舆情是民主化的一种创新,为彰显民意提供了新平台,对政府监督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较而言,西方研究更趋审慎。作为公共舆情的一个分支,西方学者在承认其提供了公众对政府进行控制的途径的同时也对其发展进行了反思,认为多数场合“是由行政官员制造的,而不是让他们服从的”。进而得出结论,很大程度上是“作为政治技术的一种支持功能。与谈判、裁决、贿赂和暴力等联系起来,而不是作为一种替代这些技术的东西”。而从其主体对象来看,网络舆情来自于对政治事件比较关注的积极网民;从人数上来看,并不等同于全体或绝大多数公民;从实际情况来看,他们的态度却形成了不成比例的影响力和热情。究竟应该以人数的多少作为衡量民主的标准,还是以观点态度是否具有更大影响力来加以额外重视,并以此体现民主成为网络舆情在民主进程中角色定位的一个难题。

网络舆情的民主属性。同内外对网络舆情的民主属性定位出现分歧根源于研究角度差异。公共舆情问题在我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研究局限性较大,因此给研究网络舆情造成影响,导致研究侧重于网络沟通的便捷性和实践应用指导方面,理论建树不足。与国内不同,对公共舆情高度关注是西方政治学、行政学的一个传统,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给网络舆情的研究提供了深厚的基础。网络舆情究竟应该在民主进程中扮演何种角色?这与各国历史传统、现实国情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在我国,民意高于一切,代表民意的立法权也就凌驾于司法权、行政权之上。网络舆情作为民意的一种体现,其民主价值毋庸置疑,其操作方式为我国民主化进程提供了一种新的上下级沟通渠道,而其本身则提升了民众参政议政的意识。但这种积极作用只有在对其活动的民主空间进行界定的特定条件下才能实现,突破了条件限制,网络舆情就会渐失民主色彩,而这种特定条件与政府息息相关。

网络舆情与政府的关系

政府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网络舆情的不一致性、不稳定性、不同质性决定了它“被管理”的命运,管理者就是政府。哈贝马斯认为,20世纪初“现代公共关系之父”艾维・李将“公众应该被如实告知”原则引进企业管理,从此,舆情走进了“管理”视野。尽管各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对舆情管理的程度不同,但对其管理是各国的共同现象。现代政府具有政治和社会双重职能,对网络舆情的管理是政府社会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管理的结果不是实现“舆情一致”而是应该同时顾及到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和公共利益的需要。

政府对网络舆情的管理采取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方式。直接方式带有堵的性质,间接方式以导为主。尽管有学者认为政府在处理与舆情的关系时应该做到“尽量淡化引导者角色”,但基于网络舆情的特点,在实际中如果“公众遇到了‘意义’模糊的事件时……并不容易决定这些事件应该如何去‘理解’。用心理学家的话讲,对事件的反应并没有很好地‘建构’起来,……他们很容易接受一种对他们的态度和信仰有意义的解释。”只有政府的适度引导,才能确保网络舆情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网络舆情是政府决策的影响者。网络舆情的出现,使得网民以其特殊的新式公共领域为平台,取得了与政府进行平等对话的权利,彰显其政治态度,政府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可以迅速把握社会脉搏,这样网络舆情甚至能够成为政府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促进政府由“官本位”到“民本位”的转变。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取决于其本身的质量。网络作为一个全开放的几乎没有任何管制的公共舆论通道,各种不负责任的言论也充塞其中,使网络舆情经常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有学者将网络舆情归纳为:“隐蔽性与公开性的统一,真实性与虚假性的统一”。另外,由于网民来自各个阶层和各个小团体,关注度通常比较分散。这些都制约着网络舆情的影响力。

合理界定政府对网络舆情的管理

政府管理网络舆情的合理性分析。政府权利边界问题最早由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基于对权力扩张本性的警惕和对人类本性的不信任。认为政府决策“往往因为某一社会集团或某些个人的利益或意愿而作出,然后以社会的名义实施,将会对个人自由造成危害。”政府到底是否应该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这一问题在理论界一直因国情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各有侧重,但在实践中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真正放弃了对网络舆情的干预。”网络舆情体现了公众对自由权利的追求,政府的管理与引导体现了一种公共秩序,公众权利与政府权威的相互博弈本质上是自由与秩序的对抗。“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

首先,政府对网络舆情的管理权力来自公众的授予。公民网络舆情权利是受到国家承认并保护的,这是政府干预的前提条件。政府经人民授权后代表人民执政,这样就被赋予了各种普遍性的权力,包括对网络舆情的干预权。其次,政府对网络舆情管理的目的是维护公众利益。我们的人民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代表的是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政府对网络舆情的空间界定行为从根本上说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也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政府对网络舆情管理的合理限度。网络舆情要想真正成为民主的一种新形式,离不开政府介人和干预,没有政府干预的舆情自由会导致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侵害。但政府的活动边界不能无限扩大或任意作为,否则会导致专制与独裁。因此,

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民主空间限度问题成为网络舆情能否成为新时期民主建设成果的关键。

对网络舆情管理的界定问题上,政府管理的幅度究竟多少才能确保政府对网络舆情及其传播进行协调和控制,又能确保公众独立性与自制性。使网络舆情权得到有效保护?对网络舆情单纯地“自由放任”和“政府干预”都可能导致“不自南”的结果,“无限制的自由的危险与限制自由的危险,已经构成了一个政治学上的问题,似乎人类理智迄今还无法解决”。要在政府干预和网络舆情间寻求平衡,政府管理的幅度要处于两个极端之间,即政府绝对管理和网络舆情绝对自由。在政府绝对管理的情况下,网络舆情的自由度为零,形成,没有民主可言:在网络舆情绝对自由的情况下,政府管理幅度为零,网络舆情突破了条件限制,民主色彩也会渐失,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会受到侵害。根据网络舆情的质量不同,政府在管理行为中表现的幅度曲线也有所差异。

建议及对策

重视网络舆情作用。网络舆情是对政府执政的意见反馈,起着监督和制约的作用。网络舆情要发挥作用,不仅需要政府对其进行合理管理,还需要民主制度相配套,没有民主约束的网络舆情监督往往只能形成共愤而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降低网络舆情的负面作用。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民主化建设,又常夹着许多不良信息和错误观点。而政府干预网络舆情本身是否恰当是对政府公信力的一个严峻考验。在政府管理过程中要降低网络舆情的负面作用,及时解读政府决策,做到决策透明。防止网络舆情对政权的销蚀。增强公众对权力的认可和同意,提高政府公信力,以此深化民主建设,促建社会和谐。(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边限与策略――民主政治视角下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003256)

注释:

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念: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迈克尔・罗斯金[美]等:《政治科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5、戴维・杜鲁门[美]:《政治过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马凌:《公共管理与公众舆论》,《公共管理学报》,2006(2)。

6、林凌、赵亚涛:《试论网络舆论的基本特征》,《青岛大学学报》,2007(5)。

7、刘伯高:《政府公共舆论管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王升华:《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攀登》,2009(5)。

9、塞缪尔・亨廷顿[美]:《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10、萨缪尔・约翰逊[英]:《英国诗人的生活(第一卷)》,1905年版。

网络舆情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素质;专业人才

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发展和壮大,使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和扩散者,而“信息的网状传播结构形成,将每个个体的信息传播能力以指数级放大,形成裂变式效应,信息传播影响力立体效应呈现”,甚至最终演变成为全民参与的社会现象。高校学生正处在对新鲜事物最热衷的阶段,喜欢标新立异,推崇言论自由,但很多大学生本身“三观”未定,尚且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最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虚假网络舆论的推手。近年来,高校舆情危机时常发生,把高校一度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如何有效应对这种新问题,已成为高校必须要研究的新课题。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BBS论坛、微博、微信,新闻评论、跟帖及转帖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目前学术界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理解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理解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园网络上传播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师生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共同意见或言论,载体是校园网络,行为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客体是社会“焦点”“热点”。第二种理解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与高校有关工作相联系的网络评论或观点,载体扩展到整个互联网,行为主体涵盖所有网民,客体是高校有关工作。

不管我们怎么理解高校网络舆情,不可否认的是,每次出现的高校网络舆情都会打破高校宁静的育人环境,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产生较大且多为负面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应对。

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

1.大学生网络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生的网络政治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据我们的调查问卷显示,88.4%的大学生对国家关于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5.3%的大学生甚至是零接触。所谓知法守法,大学生对网络法律法规知识的缺乏,使得大学生使用网络发表各种言论时“不知者不畏”,没有底线,过于自由。

2.高校对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缺乏各种机制保障

(1)对网络舆情监管重视程度不够

从意识和态度上说,大多类高校管理人员对网络舆情怀着轻视和漠视的态度,对舆情反应迟钝,对网络舆情缺乏预防和监管,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网络舆情发展到事态严重、引发重大后果时,才采取措施,多部门联动,导致工作措施缺乏及时性和连贯性。对网络舆情危机的预防和监管认识不够,缺乏必要的舆情预警意识和预警措施,没有把对网络舆情的监管纳入日常工作中去。

(2)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制度缺失

据我们对河南郑州、新乡、许昌、洛阳等地几十所高校的调查发现,几乎所有高校对网络舆情没有科学合理的处置预案,尚且缺乏完整有效的制度,大多局限于国家出台的规范性法律法规。高校对于校园网上信息者的资格审查、内容的审核、传播的监控等,缺少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在这种状态下,师生往往过于追求言论自由而对自己所发表的言论缺乏道德自律,极易引发网络舆情问题。

(3)舆情管理主体不清,专业性人才缺乏

当前,针对网络舆情的日常管理,我国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模式是,学生处、网络中心、团委等多头负责,分工不清,权责不明。在实际工作中,每个部门观念上的分歧导致各部门对网络舆情的“同抓共管”演变成相互推诿,无人问津。此外,负责网络舆情的管理人员观念落后,专业知识匮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信息管理的要求,直接表现在高校应对突发网络舆情时反应迟钝,不能抢占网络舆论的先机,及时消除不良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引导网络舆论的正确方向。

(4)缺乏有效的网络监管技术手段

高校对网络舆情从思想上缺乏重视,导致在行动上资金和精力投入过少。资料显示,国内仅有极少部分高校引入了比较先进的网络监控和信息过滤技术,大多数高校采用的仍然是单一的人工监测手段,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网络舆情管理的新要求。

三、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

1.加强高校师生网络素质培养,提高师生网络道德自律能力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自觉的网络政治素质和道德意识,增强网络言论的道德自律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关键。在实践中倡导大学生用科学唯物论的观点分析问题,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到文明上网,不浏览不良的内容,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不发表违反国家法令、违背社会公德的言论。躬行道德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切实增强网络道德意志。

高校还应把对学生的网络素质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定期组织与网络舆情相关的座谈、学术报告,通过专家授课、讨论辨析,引导大学生把加强网络素质统一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切实加强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

2.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1)提高认识,完善制度

要想管理提升,必须理念先行。当前形势下,高校必须转变观念,首先要在思想上对高校舆情工作进行再认识,充分重视网络舆情。其次要主动了解网络舆情,要组织人员针对高校网络舆情个案进行剖析、总结,分析网络舆情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制订针对性强的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诸如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控预警制度、队伍建设制度、应急处置制度、追究问责制度等,以规范网络舆情管理的各个环节。

(2)加强队伍建设,做好人员保障

建立一支既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又有坚定政治信仰的专职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控队伍。一方面要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充分借助网络监控系统、网络搜索引擎等现有技术手段并大力研发新的防控技术。对相关网络信息有针对性地浏览监控,定期对所监控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网络舆情监控分析报告,制订网络舆情警示信息,及时掌握当前师生的舆论信息热点并及时予以引导,消除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通过搭建贴吧、微信公共号、校友论坛等方式大家关注的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掌控舆论宣传的主动权。还要通过宣传高校师生在学术、科研、竞赛中的新成就,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和优良的校风学风,把高校师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育教学、科研进步等正能量上来,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抢占网络舆论高地。

3.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做好技术保障

危机管理的关键是预防危机的发生。高校应当了解并研究借鉴国内外较为先进的网络舆情监控技术,建立较为完善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系统,成立专门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室,形成分级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捕捉和识别具有较高敏感性和较强倾向性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预测评估,及时做出预警反应,实现对网络舆情安全态势的把握。

总之,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高校必须脚踏实地,切实转变观念,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意识,着力加强和完善舆情管理制度机制,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积极引导学生舆论导向,并加强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主流舆论引导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构建文化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唐涛.网络舆情治理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刘彤.网络舆情的传播载体[J].硅谷,2014(12).

[3]方然.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与治理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4).

[4]丁义浩,王铄.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网络舆情管理制度篇4

(一)具体来讲,网络舆情监测就是在网络空间运用相关技术对网络舆情尤其是负面网络舆情进行监测、预测与控制,随时把握网络舆情的导向、特点和趋势。通过网络舆情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舆情并向理管部门汇报,使管理部门尽快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从而起到有效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目的。网络舆情监测包括监测、预警、与应对三个环节。

(二)网络舆情监测的必要性。网络是个“自由超市”,由于“把关人”的缺席,网络舆情的局限性比起传统媒体环境中一般意义上的局限更甚,对网络舆情的监测逐步成为大众舆论监测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针对不良网络舆情的泛滥,必须有效开展监测。舆情表达门槛低、参与主体复杂,导致网络文化良莠不齐,负面虚假、违法有害等网上不良舆情信息泛滥,为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上秩序,培育先进的网络文化,构建诚信文明社会,我们有必要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导控。其次,为加强网上舆论阵地的管控,搜集掌握社情民意,必须有效开展网络舆情的监测。为占领网上舆论阵地,形成主流价值观,加强网上情报信息的搜集研判力度,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必须及时监测网络舆情。再次,开展舆情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保障政治安全;有利于维护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创新丰富社会管理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有助于维护网络秩序。

(三)网络舆情监测体系的建立舆情监测的主要流程大致分为部分,一是制定危机预警方案。二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这个可以通过例如舆情监控系统之类的技术,在第一时间大量来采集、汇总各种互联网上的信息。三是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政府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已经成为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的重要经验。课题组总结了舆情监测的应对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三级巡控,推行舆情监测工作的群防群治。二是健全机制、完善流程、构建网络舆情监测体系,推动舆情监测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研判预警机制和网络舆情导控快速反应机制。三是构建多部门协同参与的应急联动处置体系和多层次多层级的网络舆情过滤体系。四是舆情监测报告的完善。舆情监测报告是由专业的舆情分析师根据舆情监测系统数据,运用科学的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理论体系,根据规范的作业流程和框架格式,对传统媒体网络信息(如报纸、杂志、电视)、新媒体网络信息(如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舆情主要载体进行全天候监测,得出的客观内容,形成的舆情报告。

二、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一)网络舆情引导的概念网络舆情引导中的“引导”,“引”有启发、带领之意,“导”有领导、使跟随之意,既有对网络舆情本身的引导之意,又有对网络受众进行启发,使其跟随教育者引导之意。因此,课题组认为为:网络舆情引导就是在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管控有效改变网络受众主体的认识和态度,提高网络受众自身辨析舆情信息的能力、营造良好的网络舆情氛围、引导价值走向、缓和社会矛盾所采用的一切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二)网络舆情引导的原则第一、责任原则。第二、信息公开原则。第三、真诚对话原则。第四、高度重视,坚持以疏导为主、疏堵结合的原则。第五、积极争夺话语权,重新设置舆论议题原则。

(三)网络舆情引导的方式左右网络舆情的走向不是单一的方式方法手段就可以操作的,要缓解、消除其负面影响,除了硬性的“调控”、强制的“转化”,还需要软性的“引导”,调控、转化与引导并重,才能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正面社会影响,抑制其负面社会影响,使网络舆情不脱离正常轨道,符合最大多数社会公众的利益。1.舆情因势引导法。网络舆情因势引导,就是针对网络舆情传播主体和客体等因素的特殊属性,按照网络受众的观念、行为的规律和步骤,依照期望网络舆情发展的最终目标,逐步推进网络舆情发展的步伐,简单的说,就是在网络舆情预测过程中对于有利于社会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潜在的正向的网络舆情,要竭尽全力的宣扬、放大,为已经初具规模的网络舆情添一把“火2.舆情顺势引导法。舆情顺势引导方法与舆情因势引导方法都是在顺应网络舆情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合理的引导,但与舆情因势引导强调的客观情境不同,舆情顺势引导更强调对舆情环境、舆情空间走向的引导。3.舆情造势引导法。“造势”过程是有效运用此法的前提和基础,即在还没有形成所需环境的情况下,要创造舆论氛围、营造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形势和环境,尽量扩大正面效应、缩小负面影响,并对事件进行合理疏通和引导的方法和过程。

(四)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与完善1.建立健全协调机制(1)建立组织保障机制。网络舆情和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一样,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保障体制。实行属地管理和一把手负责制,采取“谁运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办法实行责任追究制。(2)建立网上新闻发言人制度,保持信息的公开通畅。通过新闻发言人向公众传递权威信息,将信息内容归口到权威信息源,最大限度地压缩小道消息、政治谣言和攻击性言论在网上的传播空间。发挥“舆论领袖”的积极引导作用。2.建立健全交流机制(1)建立通畅的舆情表达机制。包括建立通畅的舆情表达的渠道,是舆情表达的重要渠道,通过,一方面反映问题,表达意见,另一方面也找到不满情绪宣泄的途径。(2)建立并完善舆情信息的和通报机制。3.建立健全舆情管理保障机制(1)构建网络媒介素养培育体系。尽快构建网络媒介素养培育体系,在学校、社区、家庭,普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增强人们对网络舆论的识别能力;开展各种有效的载体和丰富多彩的形式,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准确把握网络道德的基本准则、规范和义务,强化公民遵守网络道德规则的意识(2)加强对网络舆情的行政监管。抓紧建立网络舆情监管队伍,完善各级、各领域网络舆论监管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对市、县两级监管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推行实名登记网站、论坛、博客等认证制度,实施网络新闻、网络记者资格审批制度,使发言者身份最大化真实,尽量避免网民隐蔽身份发泄情绪或有目的地进行错误舆论引导。(3)建立网络技术保障机制,加强技术在网络舆情引导控制中的作用。到目前为止,网络技术手段依然是实现网络舆论管理的一个有效方法。常用的网络技术手段包括对IP地址的监测、跟踪、封杀;网管全天候的值班监测,对负面消息进行及时清除;运用智能型软件进行敏感词组的自动过滤;对论坛发帖的延时审查及;对国外敏感网站浏览限制等。尽管这些做法会引来种种争议,但至少在短时期内依然是网络舆情引导控制的有效手段。4.建立健全舆情危机应急机制(1)构建网络舆情预警体系。网络舆情预警,是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形成舆情预警信息,对可能发生的网络舆情走向做好各种应对准备。建立网上舆情跟踪机制、分析上报机制、快速处理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的事先掌握、过程分析和走向预测,增强防范和化解网上舆论危机的能力。(2)构建网络舆情应对体系。网络舆情应对,是指当网络舆情变为现实的舆论危机事件时,指导有关政府部门采取的具体行动,化解危机,消除不良影响。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详细而周密的网络舆情危机阶梯预案,以做到有所准备。在网络舆情危机发生时,采用“预案+协同作战+全方位监测”三合一的立体预警模式,与舆论危机涉及的政府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协同作战、相互配合、共同商议,判断危机走向,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危机。

三、结语

网络舆情管理制度篇5

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自由的公共舆论平台,是大学生群体表达诉求、发泄情绪或不满的首选方式。但网络虚拟的特点使得不法分子能够匿名其中,导致网络舆情含有极大的非理性因素。所以,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见性较差。在应对过程中,高校相关部门既要做好事件参与者的疏导教育,进行政策引导,又要做好网络舆论方面的疏导,消除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由于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高校一旦爆发,参与者能够利用网络群发微信、邮件、在论坛、贴吧发文章等方式将信息迅速传播出去,很快成为社会上的热点新闻,便会受到学生、家庭、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网络舆情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和作用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难以控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网络舆情会间接促成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谢科范等指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包括五个阶段,分别是潜伏期、萌动期、加速期、成熟期、衰退期。现将从这五个阶段逐一分析网络舆情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

(一)潜伏期,网络舆情是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晴雨表

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高校大学生群体常常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诉求,并普遍参与到网络平台的交流、讨论中。比如,对于社会热点事件或者学校管理方面的不满情绪,经常以网络聊天、贴吧跟帖。发微博、微信等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一网络舆情反映了高校正处于潜伏期,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很有可能导致信息集聚、散发,直至事件的爆发。所以处于潜伏期的网络舆情相当于高校的晴雨表,需要时刻关注是否出现不良网络舆情。

(二)萌动期,网络舆情是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触发器

当某一事件吸引了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极大关注,高校师生在网上、网下不断地对同一事件发表各自的观点、态度、倾向等,并进行着激烈讨论,显然网络舆情正处于萌动期。高校大学生群体想要通过网络自由开放地表达诉求或开展激烈的争论,此刻,网络舆情就是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触发器。高校群体在网络舆情进一步发展激化过程中,经过讨论达成的任何共识,都有可能引发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三)加速期,网络舆情是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剂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使得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就会迅速传播开来。就高校网络舆情而言,其中那些负面的舆情信息或情绪很容易激化高校网民的不良情绪,师生群体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激愤情绪或对学校管理的不满等问题,在网络舆情的作用下显得一触即发。所以在这一阶段,网络舆情相当于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剂,高校群体的不满、怨恨、激愤等情绪,在网络舆情的推波助澜下,极有可能走向极端,引发高校。

(四)成熟期,网络舆情是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燃油机

在网络舆情加速期,高校群体的相关利益诉求没有得到回应或者他们不满、怨恨的情绪无人理会的话,高校网络舆情和很快进入成熟期。在这一阶段,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一般以罢课、罢餐、游行等表现出来。这一时期的网络舆情相当于高校燃油机,不加以控制的话,对于的爆发有加大“火势”的倾向。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对舆情进行“添油加醋”之后向社会舆论进一步传播扩散,网络舆情所蕴含的不良信息和情绪极易感染更多受众,使得高校内部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有可能扩散为整个城市或整个社会的。

(五)衰退期,网络舆情是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制动器

爆发后便进入衰退期,网络舆情亦是如此。但仍然需要关注网络舆情和高校的发展态势,避免出现“死灰复燃”的情况。高校和政府的相关部门需要在主流媒体上澄清事实,并针对高校群体的利益诉求给予回应,引导其进行合理的发泄情绪,遏制不良网络舆情蓄意声张的态势。这一时期的网络舆情相当于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制动器,所以,需要高校的相关部门及时做好的善后工作,直至消解高校,并积极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引导高校网民群体的理。

三、构建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应急管理机制

由于网络舆情信息的内容庞杂,既有积极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反动落后、迷信不良的内容。而高校大学生群体是使用互联网的主体,他们的“三观”还未成熟,是非判断的鉴别力不够,大都处于思想活跃、容易冲动、易受蛊惑等的年龄段。所以,需要从网络舆情的视角来关注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并建立相应的网络应急管理机制,避免不良网络舆情引发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一)构建网络应急管理的体系、决策机制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一案三制”,包括编制和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构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也应该按照“一案三制”的模式。首先是编制和完善网络应急预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需要设计出一套专门应对网络舆情的预案体系,使其涵盖高校内可能发生的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并能够确认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等级和目标任务,指定相应的执行方案。其次是建立健全网络应急体制。应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需要动员高校的各个组织机构和全体师生,形成一个统一指挥、行动、相互协作的网络应急管理体制。再次是建立健全网络应急机制。应急机制的建立能够保障高校协调好应急管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网络舆情预警和研判机制、快速反应和信息机制等。最后是完善网络应急管理法制制度。高校相关部门应当通过网络加强宣传我国应急管理的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应急管理的自觉性。此外,还需完善高校自身的网络应急管理制度。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形成相应的网络应急决策机制尤为重要。在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分析鉴别的基础上,针对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适时做出相对应的决策,或者在网络舆情爆发的过程中,针对网络舆情的发展势头,采取必要的对策,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或减少高校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应急决策程序。第一,根据网络舆情发展阶段,进行事件的界定,认定事件的类别、级别以及可能的发展态势。第二,决策者选择相应的网络应急预案,按照预案的设计选择应对措施。第三,决策者快速调动各种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控制事态发展,形成处置合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处置工作。第四,在事态得到控制后,需要对突发事件进行评估,及时查明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二)构建网络应急管理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

网络应急管理监测预警的对象就是网络舆情。具体而言,就是要时刻关注这些网络舆情信息,在对舆情信息进行分析、会商、评估的基础上,监测其发展变化的方向、趋势或轨迹。建立健全预警机制能够确保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从而减轻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程序:第一,对网络舆情的负面信息进行分析预测,确定问题的根源和实质,以便“对症下药”,并预先设定解决问题的目标。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网络或现实中预警警报。第二,构建网上网下相结合的预警响应机制,不仅需要在互联网上对不良网络舆情进行辩驳、更正、引导。第三,建立预警救助机制,采取切实对策,遏制突发事件的发生,或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有效地实施救助。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首要任务就是开展应急处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组织应对,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次生和衍生。为确保应急处置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第一,协调机制。由网络舆情引发的一般涉及人员较多,需要多个部门参与应急处置工作,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应急协调机构的作用,明确职责,在网上网下都要做好“上传下达”和疏导教育的工作。第二,指挥机制。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各部门参与,而且网络舆情信息含量较大,学校的应急处置工作只有在统一领导下进行,才能使得各部门各单位相互配合,提高整体效能。第三,应急预案启动机制。学校相关领导在已知突发事件爆发后,需要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力等尽快确定预案等级,通过网络媒体启动应急预案。

(三)构建网络应急管理的师生参与、信息管理机制

网络舆情管理制度篇6

当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侦查到的可能会引发舆情危机的信息时,一定要对其发帖源头、扩散范围、发展趋势、后果影响进行彻底掌握与透彻分析,判断是否应该及时跟踪,是否需要做好舆情预警的准备,这是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关键。通过适时追踪,可以为高校决策层做出恰当的舆情处理决策提供依据,也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二、及时干预

要提升高校舆情监控水平,离不开高校管理者对于网络舆情的主动引导与有效干预。在舆情危机形成孕育阶段,高校舆情管理部门要通过正确的判断以及相应措施,及时扼杀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苗头,力求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当舆情危机爆发时,高校管理者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在最短时间内澄清事实真相,最大限度消除负面影响。

三、高校网络舆情监控途径

(一)完善制度保障

各高校应该依据我国加强网络监控的相关规章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网络舆情监控领导制度、队伍建设制度、舆情应急处置制度、组织保障制度等,探索建立“学校统一指挥、部门协调联动、师生全员参与、实时全面监控、快速处置得力”的网络舆情监控长效机制。

(二)加强队伍建设

1.组建专业舆情监控队伍。成立高校党委领导下网络舆情监控中心,组建一支以宣传部门骨干、网络专业技术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团学干部为主的立场坚定、经验丰富、技能熟练、数量充足的网络政工队伍,从事网络舆情信息日常监控及舆情爆发时的应急处理工作。2.建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高校新闻发言人,针对相关舆情信息,及时辟谣信息,及时澄清事实真相,提高高校日常工作的透明度。3.培养意见领袖。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精英的主观能动性,有针对地培养一批活跃在各网络平台的“又红又专”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倡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舆论走向。

(三)倡导网络道德

高校既要注重网络舆情的线上实时监控,更要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培养,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切实提升网络道德修养,引导他们在日常网络生活中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切实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这是预防高校舆情危机发生的根本举措。

(四)提升硬件水平

网络舆情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网络舆情;政府;理念;路径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民数量的迅猛增长,互联网以其开放性的传播模式,为公众自由表达个人意见和诉求提供了独立的话语空间,逐渐成为公众进行舆情表达和政治参与的主要场域。然而,由于地方政府在舆情管理中的传统思维和行为模式,使其在应对网络舆情上的“短板效应”凸显,由此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尤其是危机性、频发,造成了很大的社会负面效应,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因此,在互联网与舆情深度互动的社会背景下,探讨如何提升地方政府应对和引导网络舆情的能力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的网民规模达5.91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为44.1%。在受众规模如此巨大的网络社会背景下,要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需要地方政府能够透过各种“网络乱象”,从本体上正确认识和辨析网络舆情。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学者从政府角度对网络舆情进行研究。刘毅认为网络舆情信息的引导是一种“软控制”,而对不良和非法舆情信息内容的管理则是“硬控制”,这种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的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方式是政府理性和科学的选择。张春华认为政府应从优势视角出发,改变以往的控制思维,实现善治理念转向,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促进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李萍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和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中存在的诸多误区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地方政府应着重提升包括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理性应对网络负面新闻、疏通民意表达的多元化渠道和不能把网络表达等同完整民意等能力建设。韩舒立等认为目前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还延续着传统的对抗逻辑和维稳逻辑,并且过分于依赖舆情分析工具,这就导致网络舆情背后民众的“焦虑”心理难以消解和紧张的官民关系,消解网络舆情治理困境的根本途径有赖于政府逻辑的转换和开放性公共空间的营造。刘凯等通过对近年来和政府相关的网络舆论事件发展规律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了政府因素对网络舆论危机的作用值,并最终得出结论:若舆情事件中政府因素起促进作用,那么政府对舆论危机的作用值越大。阎宇认为在“信息孤岛”背景下提高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必须从观念层面上全面理解电子政务,从制度层面上加强法制建设,从技术层面加强与IT企业的协作,从安全层面上加强政府信息安全。

综上所述,目前从政府角度对网络舆情进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成果主要是基于问题视角看待网络舆情与政府的关系,着重从方法论角度分析政府该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本文从网络舆情本体出发,以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网络舆情应对的SWOT分析,通过理念与路径两个维度研究如何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二、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态势分析方法,通过将研究对象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和所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等因素进行矩阵排列,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相应结论。通过SWOT分析法对地方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进行分析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呈现出地方政府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缺陷,掌握其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为正确选择网络舆情应对的理念和路径,有效提升应对能力提供决策参考。

(一)优势分析

正确认识现有“优势”,发挥“优势”最大作用,是政府应对网络舆情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具体来说,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政府不仅掌握社会事件的权威信息,而且能够获得最为全面的网络舆情动态,尤其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针对该事件的相关舆情信息能够快速掌握,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舆情数据;二是政府宣传机构,可以通过宣传机构主动引导其他媒体,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巨大影响力,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三是政府拥有丰富的人力和物质资源,通过成立专门的舆情信息监测机构,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四是政府掌握公权力,对网络社会进行介入和管理具有合法性基础,不仅能够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来规范网络秩序,还可以对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安全的行为行使执法权。

(二)劣势分析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还应该客观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劣势,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劣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理念陷入困境,在网络舆情应对中依然从二元对立的视角出发,继续沿用“对抗”与“维稳”的政府行为路径;二是部分政府公务人员对网络舆情发生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应对能力缺失,经常因不良应对产生更大危机;三是政府进行舆情监测的理念和手段落后,不能对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和舆情统计数据进行科学系统地分析,导致类似舆情危机发生时,不能做到“事前抓预兆,事后有头绪”;四是政府缺乏有效的舆情引导机制,舆情事件发生前不能敏锐的辨析舆情源头,舆情危机发生后不能正确的引导舆论导向,导致被动应付。

(三)机会分析

机会作为一种潜在因素对主体达成目标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在当前网络背景下,有利于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机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伴随总体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网民逐渐从情绪化走向理性化,并且大部分网民具有社会正义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二是大多数网络舆论群体是伴随舆情事件临时聚集,凝聚力低,相对比较松散,且成员多处于围观状态,意见取向和注意力容易转移;三是网络意见领袖在舆情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果有相应健全的机制引导意见领袖作用的发挥,对于网络舆情的应对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四是网络舆情的扩散传播是有规律可寻的,深入分析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能够做到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舆情应对的正确决策。

(四)威胁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网络生态环境的变化,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也越来越复杂,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网络舆情信息存在混乱与失序的现象,大量的无效信息充斥在网络空间中,网络谣言和虚假新闻日益增多,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增加了舆情应对的难度;二是大量网络推手、网络的存在,为谋取利益对某一社会事件进行“包装炒作”,人为制造舆情热点,此外还有西方敌对势力有组织地进行网络舆情攻击,这些都使网络舆情应对的环境复杂化;三是微博、微信等新型社交工具被广泛使用,逐步成为进行舆情动员的策源地,此外通过图片、视频等新型传播载体进行的负面舆情信息传播也日益严重;四是社会不满情绪在网络呈蔓延态势,群体极化现象严重,此外对政府的刻板印象很难在短时间消除;五是作为政府优势因素的主流媒体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信任危机。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SWOT分析矩阵(见表1)。通过矩阵分析可以发现,促进“对达成目标有害”的劣势和威胁向“对达成目标有帮助”的优势和机会转化是有效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必要选择,上述转化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即内部因素的劣势向优势转化(WS)和外部环境的威胁向机会转变(TO),内部因素的转化需要转变自身理念作为其动力,而外部环境的转变则需要通过具体的途径进行引导,因此通过相应的理念和路径选择可以有效的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

三、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理念选择

通过网络舆情应对的SWOT分析可以发现,虽然政府自身的劣势因素有很多,但这些劣势因素的根源是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错误认识和让其陷入困境的应对理念。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一直以问题视角看待网络舆情,沿用“对抗思维”和“维稳逻辑”应对各种网络舆情事件,在这样的应对理念下不仅无法实现劣势向优势的转化,而且还会出现优势向劣势的逆向转化。因此,只有转变理念,从优势视角出发,改变以往的对抗思维,在网络舆情建设的维度上实现善治理念转向,才能实现网络舆情的成功应对。

(一)优势视角

问题视角和优势视角是人们针对研究对象所持有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问题视角将关注点集中于研究对象的缺陷和问题上,而优势视角将视线聚焦于研究对象的潜在能力和优势上。需要指出的是,优势视角并不是否认问题的存在,而是在认识到问题存在这个事实基础上去发现优势,并主动建构其积极意义。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一直基于问题视角来看待网络舆情,关注点集中于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突出强调引导与管理的难处,这种思维模式容易弱化网络舆情的正面意义与价值,遮蔽行政主体的观察视野,导致网络舆情应对缺乏明晰的建构目标和积极的应对思路,因此,要实现从“问题视角”到“优势视角”的转变需要颠覆惯有的思维习惯,这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内化过程。

优势视角的核心理念应用于网络舆情应对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首先,要充分挖掘和激发网络舆情的积极功能,将其作为社会管理者了解民意重要渠道以及公众参与社会事务建设与管理的一种直接方式,需创造条件让其充分表达;其次,相关职能部门除进行必要管理之外,要将部分网络资源的控制权和网络舆情的监管权转移或授予网民和网络组织,激励网民进行自我监督与管理;最后,要建立相应的“安全阀”机制,通过制定相关制度,为网民和网络群体提供某种正当渠道用于宣泄个人怨恨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防止负面情绪以更激烈的形式爆发。

(二)善治理念

所谓善治就是政府与公众对公共事务进行合作管理的新型治理方式,目的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从政治学角度来讲,善治是最好的治理模式。之所以要通过善治理念进行网络社会治理,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实现善治需要公民社会作为其现实基础,没有健全与理性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善治,虽然在现实社会中公民社会的发展面临着重重阻力,但在网络社会中公民社会已初具规模,虽然还不够健全理性,但发展迅速,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网络社会自身已经具备了引入善治理念的基础条件;二是传统的舆情控制方式面临着来自技术、法律和道德等多方面的挑战,已经不能适应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倒逼”地方政府要主动从“控制思维”转变为“善治理念”。

网络舆情的善治理念体现在制度观念向社会观念的转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从政府部门单一应对主体向政府——公众多元应对主体的转变,在网络舆情应对中强调网络舆情主体的参与,政府不再是唯一的、独占性的“统治权威”,在某些方面,网民或者网民群体会比政府部门更有优势,这是网络舆情善治理念的直接体现;二是从“问题控制”的行政管理方式转变为“良性引导”的社会疏导方式,强调内生与引导并存的积极舆情应对,在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进行必要管理的基础上,要激励网络舆情主体共同参与网络治理,这是网路舆情善治理念的内在要求。

(三)建设维度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急剧变迁,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并且快速延伸到网络社会,政府部门面临的网络舆情压力也越来越大,传统意义的舆情应对已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提出网络舆情建设理念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建设的维度对网络舆情进行综合治理,不仅需要网络舆情事件发生之后的“应对”,更需要政府部门将“关口”前移,主动参与到网络舆情的整个构建过程。网络舆情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网络舆情建设是指政府部门在一定的法律基础和价值框架下进行,顺应网络舆情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对网络舆情产生与发展的各要素环节进行系统治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宏观层面的网络发展战略和相关制度、机制的设计,也包括微观层面的对网络舆情生产者、传播者、接受者和管理者的综合管理、对舆情事件的信息采集与引导以及网络舆情的技术支持等;其次,网络舆情建设客观要求政府部门要在优势视角下运用善治理念参与到构建网络舆情的过程中,实现网络舆情的多元主体建设,政府与其他网络主体一样,只是网络舆情建设者之一,没有特权只有责任;最后,网络舆情建设强调舆情形成过程中活跃有序的运行秩序,其最终目的是促进网络舆情的健康良性发展。

四、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路径选择

通过网络舆情应对的SWOT分析可以发现,要实现网络舆情外部环境的威胁因素向机会因素转化需要选择有效的路径进行引导,而网络舆情应对理念的转变又拓宽了应对路径的选择范围,在优势视角和善治理念下,可以从全新的角度进行路径选择。

(一)改变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

传统的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是“政策媒体公众”的“自上而下”的单向过程,政策议程直接影响媒介议程,再通过媒介议程间接作用于公众议程,或者公共政策直接通过动员或者命令的方式影响公众议程。而伴随着网络舆情的发展,公共政策的有效传播受到很大的挑战,需要地方政府改变传统的公共政策议程设置:一是在传统公共政策的“两段式”议程设置的基础上,再通过互联网构建政策议程直接作用于公众议程的新渠道,增加公共政策的有效传播率;二是将传统的“自上而下”单向议程设置转变为“上下互通”的双向议程设置,尤其是公众议程对政策议程的直接影响,例如,可以将网络舆情事件中公众的合理建议转变成公共政策等。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改变为网络舆情中的民意向公共政策的转变提供了机制保障,是网络舆情应对的重要环节。

(二)构建公共话语的网络空间

公共话语空间源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是指在国家政治权力之外,公民能够理性发表言论,针对社会公共问题提出个人观点,运用话语权进行有序政治参与的活动空间。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映射,已经具备了构建公共话语空间的各项条件,地方政府应主动构建权威的公共话语网络空间,打破公共权威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为公众提供能够公开表达个人诉求和进行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同时,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公共话语空间内公众的诉求与意见,形成有效的互动交流,但不能干涉公众意见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听到最真实的民声,才能及时发现网络舆情发展的源头并提早介入,实现网络舆情的有效应对。

(三)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

伴随自媒体的发展,以“公共知识分子”和“大V”为代表的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尤其在热点舆情事件中随处都可以见到各种意见领袖的身影,由于与网民身份接近,其观点会影响大批网络受众,甚至会改变舆情事件在现实中的走向,给网络舆情应对增加了不确定性。因此,地方政府应建立相应机制对网络意见领袖进行规制与引导,发挥其辨明事实真相、遏制社会流言、引导正确舆论等积极作用,此外,地方政府还依托人才和信息资源优势,建立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网络意见领袖队伍,改变现有的意见领袖组成结构,真正发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和主流价值的作用。

(四)加强政府形象的塑造与管理

政府形象是指公众对政府本体以及其行政管理行为和活动在头脑中形成的主观印象和有机反应。每一次群体性突发事件、少数公务人员的个人渎职以及政府的负面新闻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而在网络上,由于群体极化和负面情绪蔓延,政府的网络形象处境更为堪忧,致使地方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陷入被动局面,因此,应通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树立现代公共管理理念和有效的政府形象经营策略等措施积极塑造全新的政府形象,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诚信度,进而扭转网络舆情应对中的困境,实现政府形象塑造与网络舆情应对的良性互动。

(五)推进网络社会的法制化进程

目前,互联网上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与网络监管的法律法规滞后有关,例如,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在现有的网络环境里,公民的合理舆情表达也很难正常开展,网络舆情应对也显得无计可施。因此,应全面推进网络社会的法制化进程,一方面要加快网络立法,尽早出台规范系统、操作性强、符合网络发展趋势的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要维护法律尊严,严格依靠法律法规净化网络空间,不仅要规范民众的网络行为,也要规范政府的网络治理行为,进而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舆情迅猛发展的当下,地方政府应抓住机遇转变应对理念,改变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和“维稳”逻辑,透过优势视角在善治理念的指导下采取多种实践途径完成劣势向优势、威胁向机会的转化,有效提升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让网络舆情成为民众参与社会管理、表达内心呼声的渠道,成为地方政府了解民情、体察民意的窗口。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http:///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7/P020130717505343100851.pdf.

[2]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367.

[3]张春华.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版社,2012:217.

[4]李萍.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24(2):55-57.

[5]韩舒立,张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政府逻辑:困境与重塑[J].电子政务,2013(5):15-22.

[6]刘凯,朱恒民,卢子芳.网络舆论危机中的政府作用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7-13.

[7]阎宇.信息孤岛背景下提高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对策性思考[J].情报科学,2012,30(2):268-270.

基金项目:本文系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提升研究》【125270】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网络舆情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网络舆情;网络监测;舆论引导

DOI:10.3.969/i.issn.1008—0821.2012.05.034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5—0017—04

根据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的网民数量高达5.13亿,网络普及率达到38.3%。随着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为网络信息的传播及网络舆情的形成创造了群众基础。各种社会突发事件、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经媒体报道尤其是互联网迅速传播,在公众中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或观点,继而形成网络舆情。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对网络舆情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张合斌(2011),把地区形象改善进程受到负面新闻事件阻碍作为攻坚点,从地区重大负面新闻事件网络传播有效应对、地区网络新闻发言人设立、地区网络舆情的监控、地区强影响力网络媒体营造、手机网民关注引导等五个方面来具体探讨网络传播时代如何有效面对地区重大负面新闻事件;肖文涛(2011)在剖析突发事件成为网络舆情热点原因的基础上,直面政府及其官员在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上的诸多困境,着力探寻有效引导网络舆情事件的基本策略;史波(2010)在对网络舆情演变机理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应对机制与演变机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应对机制体系框架,并从管理运行机制、预警机制、处置机制和善后机制4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本文在分析网络舆情演进规律基础上,系统研究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问题,从宏观角度为政府实现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1 网络舆情演变规律分析

突发事件一般要经历事件发生、网络舆情产生和传播、事件平息等阶段,所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一般分为潜伏期、扩散期和消退期,如图1所示。

1.1舆情潜伏期

突发事件发生后,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既有网民的“爆料”,也有来自其他媒体的第一手消息。网络上的消息经过小部分网民,尤其意见领袖的转发和评论,引来更多网民的围观,事件很快就能在网络上形成小范围舆情。在舆情潜伏期,政府采取积极引导措施,可大大降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即由图1实线到虚线的发展过程。如“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政府在第一时间及时、持续事件调查和进展信息,很快使得网络上形成的事件舆情趋于平稳。

1.2舆论扩散期

随着小范围舆情的发展和扩大,关注事件的主体越来越多,新闻网站、微博、论坛、传统媒体及其他新媒体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多方力量汇合,不断推进事件升温升级,形成声势浩荡的网络舆情。在舆情扩散期,如果政府舆情引导措施不当,则舆情影响由虚线到实线的发展过程。如“瓮安事件”,政府在第一时间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失去了第一话语权和主导权,最终引发,造成不良的社会负面效应。

1.3舆论消退期

在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压力下,政府部门会引导舆情过渡。权威信息会通过政府部门和传统媒体流向公众。公众对事件的舆论逐渐趋于理性,民众的情绪开始平复,进入消退期。但如果政府舆情引导措施不当或者不及时,舆论就会出现反弹或出现衍生舆情,引发网络第二轮的舆论高潮爆发。例如,“温甬动车事件”后期未重视衍生舆情监测,高铁建设、铁道部债务、官员腐败等话题导致事件后续影响继续扩散。

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只有充分认识网络舆情演变规律,迅速做出反应,掌握话语主导权和主动权,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才能及时化解矛盾焦点,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2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策略研究

突发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危机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新因素,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互联网等的应用和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积极构建管理科学化、政府主导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以期形成新的工作格局和机制。根据网络舆情演进规律,本文从指定网络舆情应对预案、建设舆情应急保障体系、信息公开机制、网民舆情表达机制、舆情引导机制及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等6个方面(如图2)研究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问题。

2.1制定舆情应对预案

制订预案是加强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我们从容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局面,使防范工作有的放矢。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预案。可以用已经发生的同类事件对预案进行检验。要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变动规律,按照敏感程度和影响大小,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预案的制定要实、要严密、规范、可操作,其内容必须包括应对媒体的策略、明确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根据危机所处的不同阶段,做好引导舆论和有效疏导控制,避免新危机出现等各环节工作。预案的最后落实主要体现在现场处置上,因此在制定应急预案中,现场组织指挥机构、通讯联络方法、现场处置小组责任分工、权限和范围等都要详细、周密。二是加强实战演练,提升作战指挥能力。不仅要制定危机发生后应对各种可能出现情况的多套行动预案,更要通过组织演练从中不断发现问题,反复修改,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既有利于提高作战指挥能力,又便于加强职能部门间的协同作战。

2.2建设舆情应急保障体系

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确定“预防为主、及时应对、分级引导、科学管理”的原则。一是加强网络舆情应急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领导小组,指定专门的机构具体负责执行涉检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处置,制定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处置实施方案,统一规范网络舆情信息报送及舆论引导业务流程,明确引导、调研、分析、决策执行、反馈等分工,能够及时向领导小组提交网络舆情分析报告。二是加强舆情应急的法规保障。地方各级人大,应结合实际,加紧调研论证,推出与《治安管理法》、《刑法》以及《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相互衔接配套的,特别是在舆情危机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三是加强舆情应急的纪律保障。将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纳入年度岗位绩效考核内容,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进而形成有力的舆情应急保障机制。四是加强舆情应急财政保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在经费预算中应预留用于突发事件舆情应急体系建设和工作保障。五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一旦发现快速散布的谣言,要及时删除和屏蔽,避免蔓延成灾。

2.3建立信息公开机制

建立通畅的信息公开制度,不但有利于树立高效和透明的政府形象,也能够充分体现政府对民众基本知情权的尊重,有助于政府与民众之间达成基本的信任。一是广开信息公开渠道。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基础,地方各级政府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采取传统的信息公开方式,如报刊、公告等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如互联网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传播渠道,及时公开信息,使群众获取真实的相关信息。要充分利用各级政府网站的网民留言板,听取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由专人负责答复网民的留言,建立良性互动的民意表达渠道。二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政府应把所掌握的全部权威信息归集予政府新闻部门,召开新闻会。即使信息不完全,也要在第一时间以公平公正的姿态把事件正面舆论推到公众面前,赢得话语权,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失实报道。

2.4建立民众舆情表达机制

建立和完善民众舆情表达机制是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需要。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认真倾听公众的利益诉求,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意见、建议,积极排查和化解社会各种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民众舆情表达的机制畅通了,才能缓和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对抗情绪,达成双方的谅解[引。因此,在突发事件预期预警阶段,畅通的民众舆情表达机制尤为重要。一是建立舆情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贯穿于危机管理的始终,在危机处理的不同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危机管理系统中居中枢地位。地方政府主动加强舆情收集的指导。多渠道汇集民众舆情信息,并进行仔细分析和动态跟踪,针对事件所处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对事件做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反馈给相应的危机管理机构。二是政府应该建立政府和民众的对话协商制度、政府制度等长效机制,对于民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回复;对引起民众不满的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设置专门性常设机构,让普通民众畅所欲言,及时听取民众意见,与民众保持好心理沟通,做好中间各方的利益调解。

2.5建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网络舆情是公众对某些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倾向性的言论及观点,通过网站、博客、微博和论坛等传播并加以强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藏性,越来越多的网民愿意通过其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一是充分发挥网络的舆论导向作用。针对网上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主流媒体不能丧失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要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快速应对,充分发挥新闻网站的先发优势,权威披露,以正视听。同时还应针对热点话题答疑解惑,对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进行批驳,纠正认识偏差,反击错误言论,让积极健康的声音引导网络舆论。二是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新闻媒体不仅要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同时要强化耳目功能。新闻媒体引导舆论是对引发舆论形成的事件的关注与判断,如果媒体提供事件报道,就会引发关注与思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加强舆论引导。三是建立网络评论员制度。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在不考虑真实性及其社会影响的前提下在网上匿名言论。的滋生酝酿正是依托不分真伪的消息在网络快速传播,从而使公众视其为多数意见而成为“主流意见”。网络评论员就是要以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份,在充分认识突发事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网络讨论,正面信息,处置不良信息,不断增加网上舆论支持度。

2.6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体系

全面及时地搜集网络舆情信息是做好网络舆情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做好舆情信息的搜集工作,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社情民意,灵活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舆论危机。一是加强网络舆情日常监测。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随时了解网络舆论的动态并建立信息库,一旦发现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和重大的虚假舆论,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这是应对网络舆情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二是加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监测。此类监测主要是针对某一突发事件发生时对相关网络舆情的监测,事件结束,监测也随之结束。由于此类事件具有突发性强、变化因素多、发展趋势难以预测以及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如果不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得最新信息并加以判断处理,产生的后果将非常严重。因此,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及时有效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三是扩大网络舆情监测范围。目前对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主要集中在农业、卫生、教育、交通等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领域。但实际上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可能引起负面舆论,进而构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因此加大网络舆情监测范围,也是预防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四是加强衍生舆情监测。衍生舆情的产生是在原有舆情消退之后,由于事件解决不圆满或出现新的激化因素,使得民众的舆论焦点再次聚集,形成与前一事件相关的网络舆情。研究表明,突发舆情危机事件衍生效应是由网民、媒体、社会问题和网络特征等多种因素而促成,随着各种网络载体的及时化、无缝化,各种事件、信息可在极短时间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各个角落;当舆情发展进入消退期后,有些网民或媒体会借助舆情热点,爆出更多类似问题,导致一系列衍生舆情的产生。所以,政府要加大衍生舆情监测,以及及时对突发事件衍生效应做出引导措施,才能避免由衍生舆情导致的社会压力增加、社会情绪累积和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

网络舆情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舆情;问题;对策

1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定义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可以定义为:在高职院校这个特定的空间中,大学生主体通过互联网对校园中的某些现象及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和传播的各类分歧情感、立场和意见的总和。从这个定义来看,高职院校具备特殊的网络舆情特色,不同于其他本科院校,有其特有的高职模式和特点,具备特殊性质。所以,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管理者,如何更好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高职特有的社会人才,就要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舆情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究其影响的因素,提出解决的办法,具有深远的影响①。

2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

第一,高职院校学生主体的特性。高职院校的学生主体具有多元化特点。与其他本科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学习困难,自我认同性差,缺乏理性的认识、不正当的世界观、人生观、缺少正确的判断。与其他本科院校的大学生相比,很少能关心网络上积极的、上进的、有利的正面内容,相反,他们更愿意关注网络上的更隐晦、更消极、更有悖社会发展的负面内容,缺乏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认知。第二,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较差,缺少正确的判断能力。21世纪是信息爆炸和整合的时代,如何分析、处理和吸取正确信息,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然而在大学时期,高职学生还比较年轻,对于世界的各方面认识尚不稳定,可塑性较强,人生观、世界观、都不成熟。相比于本科院校的大学生,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较弱,学习能力较差,缺乏社会经验,在虚假和不良信息的认识上有偏差,人云亦云,存在从众等现象。对于网络上的真伪信息并不能辨别真伪,不能擦亮眼睛。即使是很明显具有虚假成分的信息,都不能辨别识别,保持不了清醒的头脑。第三,现代网络舆情复杂多样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完善。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无论是在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起步较晚,人才培养模式不明显,校园文化特色少,认为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有产物,缺乏社会公信度。这样的社会不认同,也造成了自我的不认同,容易产生自卑,自我认同性差。在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压力的影响下,会引起学生现实的不满,容易在网络上发泄,聚集一些同等想法的志同道合的人员,网络化,语言化,键盘化等,通过上网和发帖等来宣泄现实的压力,倾诉现实的不满,也导致了网络舆情更加复杂多样化②。第四,高职院校管理主体不够明确,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网络舆情是在新时期时期出现的特有事物,很多高职院校的网络舆情管理还是处于关闭模式,在未发生网络舆情事件时放之任之,管理模式单一。一旦有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因为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在处理舆情事件时,比较被动和不知所措,不清楚究竟是由哪个部门和人员来管理。由于高职院校缺乏应有的网络舆情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在特殊的事件和紧急事件发生时,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做法,造成网络舆情散播更快,影响更大,产生了不良的社会效果。

3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认识不足,网络舆情文化的建设相对滞后。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特色模式下,我国的高职院校有其特殊的环境、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和校园文化氛围,以及特有的校园网络文化。高职院校大多数存在办学历史不长、办学条件差、政府财政支持不够、学生生源质量和师资水平不均衡差等多种原因。同时,高职院校对其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特征认识不深刻,以及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面临的突出问题认识不足等,造成了高职院校的网络舆情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缺乏网络舆情的文化建设,远远跟不上学生舆情事件发生的步伐。网络世界虽然是意识形态空间,但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播,还是需要依赖于现实世界的物质载体,现实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物质条件也会影响到校园文化的意识形态,高职院校的文化认识不够,也加剧了高职院校舆情的发展③。第二,存在松散自由、追求功利、迫切成功需求等功利性高职院校特殊舆情。高职学生虽然也是成年人,但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特别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从而在面对校园内的种种问题和特殊情况时,都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段,保持理智的头脑,都会引起情绪上的冲动。现代网络的特殊性和影响力大,他们比其他本科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网络各种信息的影响和干扰,也容易对一些不正当的言语进行网络传播。现在的学生收到西方思想,现代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网络舆情中,有自身特殊的关注的侧重点,更加自我,对有利于自身的舆论加以吸取,无法正确甄别,对于自己无用和不利的信息加以摈弃和遗忘,对于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进行肆意的扩大和追捧。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殊性,从内心深处来讲,是更希望得着成功和社会各界的认同。也会毫不掩饰和隐藏对成功的热情。相应的,对于处理挫折和面对困难的对抗能力较差,很容易滋生失落和出现不满情绪,反映到网络上得容易是带有发泄性的、不正当的言论。第三,高校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系统、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在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上,学校管理者作为保障学校教学和生活正常运作的群体,具备一定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但面对网络舆情这个新生事物,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方面还很匮乏。尤其是在处理网络手段以及舆情管理技巧上,并不采取正确的、全面的、细致的、系统的方法,来处理和管理校园舆情事件。特别是在,发生一些校园舆情事件时候,对于一些有影响的、与党和国家、学校的利益冲突的,有不当影响的网络舆情事件,往往缺乏正当的科学处理方法,缺少处理的技巧。单纯的采取强硬的手段,禁言、管制、删帖等不合适的管理方式和方法,甚至是找到舆情的传播者,威逼利诱,态度强硬,要求收回和删除相关内容。这样不正当的激进处理行为,会把本来的小范围、小规模、小问题的舆情事件扩大,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引起学生和公众的不满,激起不良情绪的发生,从而使得事件进行延伸和扩大,场面失控,导致校园舆情事件失去控制。

4引导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策略

第一,通过构建高职校园学生网络沟通公共平台,传播正当积极的校园文化。在管理上,校园网络平台的构建有利于校园舆情的发展和管理,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手机、电脑进行沟通和交流,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学校官方微博、微信、qq等网络交流管理平台,积极构建校园网络环境和舆情传播平台,给学生网络舆情的传播和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现实网络载体。这样也有助于提高舆情管理者的分析能力,处理能力,和应急能力,对于校园舆情的发展也能够更好的掌控。来引导和发展正当的、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和思想。通过长期的文化平台建设,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渗透,润物无声,在一点一滴中影响到每一个学生。也会增强校园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和宣传。减少一些负面的,不良的校园舆情的滋生和泛滥,提高校园文化氛围。第二,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群体利益。在大学校园内,会有教师利益、学校利益、学生利益等利益冲突。在发生利益冲突时,校园管理者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知晓他们的需要。作为“权威”的网络媒体,因拥有强大的舆论引导能力和社会公信力,普遍被默认为是用来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的,发挥舆论监督的权威作用。校园治理、学生文化、校园治安等与高校或学生利益相关的舆情事件很多,我们需要维护的是学生的利益以及高校的利益。在处理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事件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高校管理层面,和学生生活、学习等层面。当高校利益和学生利益出现冲突与矛盾的时候,我们要协调好学生群体与高校之间的矛盾,处理好两者之间有争议的区域,把握好舆情引导的均衡,做到优先维护广大学生群体的根本利益。第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建立和培养“领头羊”。高职院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上,需要培养和配备专业的专门管理人员,具有高校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咨询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新时期网络技术、网络传播学方面的网络基础知识。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的时候,网络上涌入的大量信息会会让人摸不着头脑,理不清头绪,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个时期,如果在高校管理队伍中,出现意见坚定和头脑清晰的“领头羊”,做出正确的观点立场和处理意见,那么对网络舆情的形成和正确走向起到向导和积极从众,起到校园舆情的“灯塔”效应。另外,除了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必要的、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外,还可以将这种引导融合到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中,来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在舆情传播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舆情出现冲突时,可信的管理者会得到舆论的支持和拥护。校园的“管理者”角色的位置是非常有存在的必要,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校园舆情事件的管理中,要制定相关的高校舆情管理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处理校园舆情事件时,做到“有法可依,有理有据”。有规章制度的约束和限制,一方面有利于管理人员的正确和有效管理,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学生主体的限制,高职院校要根据现有的校园文化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高职特色的规章管理规定④。第四,提高警惕,建立校园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制定危机处理办法。首先,制定出能够有效治理校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对网络舆情进行监督和管理,要及时和详细的了解学生的网络舆情的最新动态,积极关注校园的网络发展状态,对于刚刚崭露锋芒的小问题进行预防和详细分析,扼杀在萌芽。在发现网络舆情危机征兆的时候,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及时准确的解除危机隐患,积极营造正当的校园文化。其次,要建立高职院校的舆情事件危机处理管理制度。要让每一个管理人员保持紧张的状态,头脑保持紧绷的状态,提高危机事件的意识。在紧急事件发生时,要做到有条不紊,有理有据,不能慌乱。有程序、有根据的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对紧急舆情事件的紧急处理。最后,要保证相关管理人员网络信息的通畅。在紧急处理舆情事件过程中,学校相关工作人员要改变以往总想隐瞒和遮盖的侥幸心理,要做到把信息公开,通报事实真相,把信息准确和网上进行,保证事件在大众知晓后,信息能够正当、真实、客观的传播。从此之外,在发生网络舆情事件之后,要维持校园正常生活的进行,减少影响,不影响校园教学的正常进行,减少影响,避免产生恐慌,减少负面情绪,以免事件得到不正当的扩大。

参考文献

[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李伟东,刘敏姬.论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校园稳定维护[J].教育与职业,2010(21).

[3]李钊,程晓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策略探讨[J].黑龙江史志,2014,(24).

网络舆情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论;机制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深刻变革,经济深刻调整,思想深刻变动,利益差异化趋势加剧,多层面多层次的诉求增多。某些愿望和要求得不到实现时,就可能导致催生突发事件。如果突发事件得不到妥善解决,经网络发酵,还可能引发更深、更大、更广的危机事件,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或大或小的损失,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机制。

一、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监测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主要是针对可能引发危机的危险因素、信号和征兆实施动态监控,通过会商研究判断其发展趋势、危机类型及危害程度做出科学预测,并运用舆情分级评估等手段,向相关部门发出危机警报的运行体系。因此,建立一套健全有效的舆情监测、分析、研判、预警机制就显得必要。

要做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工作,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尤为重要。

一是搭建舆情会商平台。通过日常舆情研判例会、重大舆情应急研讨会及联席会议等方式实时关注舆情热点、焦点及其走势,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学者、业务部门等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会商研判,分析其态势,预测其走向,评估其影响,及时发现敏感性、倾向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引导舆论的对策建议,并深挖信息背后的潜在信息,为下一步危机应对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是实施舆情分级评估。根据网上监测情况,对舆情信息分级评估,按照舆情性质、关注度、严重度、可控度和影响力等将其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预警等级,针对不同的等级制定差异化的处置方案,并及时向涉事地区或部门发生预警提示,并对可能的舆情危机作出准确的响应策略。

三是研发舆情监测系统。从操作层面看,靠人工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几乎是不可能的。应根据网络传播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研发团队攻关舆情监测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完成覆盖相关部门的信息规范化处理、存储和报送功能,以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全天候监测和无缝隙监控。

二、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统筹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统筹协调机制,就是在地方党委和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形成以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总体协调、实际工作部门主动应对、重点新闻网站发挥主渠道作用、商业网站积极配合,宣传、引导、管理相统一的网上舆论应对工作机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是系统性的工作:从应对主体看,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从应对客体而言,需监测、预警、应急、应对等系统协调一体,以推动舆情应对工作有序进行;从应对方式而言,需新闻会、网络发言人、第三方调查等鼎力配合。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统筹协调机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互联网信息主管部门牵头协调。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强化提升互联网管理和机构的战略地位。一方面加强信息主管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重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保持经常性联系沟通,便于各方在应对突发事件及时沟通、紧密协作、共同应对,形成整体合力;另一方面逐步形成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牵头,公安、国安、通信管理等部门和涉事地区或部门参与的网络管理联动机制,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使内容管理、网络管理、安全管理做到一体化协同配合,及时发现倾向性问题,提出引导和管理意见。

二是网络舆情涉事部门勇于担责。适应微博时代要求,明确涉事部门是网络舆论引导第一责任人。涉事部门第一时间站出来主动担责,并尽快开展网下处置,消除炒作舆源,并在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及时做出网上回应,这样的积极作为,可以很好地缓和冲突,进而改变网络舆论指向,有效实现化危为机。事实证明,突发事件能否从网民普遍关注的焦点中逐渐淡化乃至平息,及时落实舆论应对责任主体是整个应对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三是建立健全沟通联系制度。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与各级的网络应急指挥平台,既实现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与涉事部门的顺畅沟通,又便于组织协调涉事部门进行突发事件网上舆论应对工作。

三、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快速反应机制

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迅猛发展,使信息传播迈入“秒”时代。现时代,网民个个都是记者,人人都是编辑,观点实时迸发,看法瞬间演绎,信息即刻纷飞。事件发生后4小时内,网民的关注及媒体的报道会将一起突发事件传播、发酵为有重大舆论影响力的公共事件。任何人、任何机构想要瞒住任何信息都是徒劳的,靠封锁消息来遏制社会舆论的时代已经远去。事实证明,封锁消息往往适得其反,结果只会越捂越乱、越描越黑,就像韩愈所言“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基于多年对网络舆情的分析,以及对当下媒体环境的判断,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突发事件中的“黄金4小时媒体”概念,将以传统平面媒体报道事件处置的“黄金24小时”的第一时间,缩短至新媒体环境下的4小时。这要求党委政府应对网络事件要大步提速,构建网上舆论快速反应机制,遵循第一时间开展网上舆论应对工作。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统筹协调机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制定科学完备的应急预案体系。跟据实践需要,不断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集国家总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城乡社区等各级各类的预案于一体的体系;适时进行社会风险评估,减轻和规避风险,并做好突发事件应急资源的普查与整合,以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二是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引导预案,立即拟制信息方案,确定信息总负责人及相关团队,安排训练有素的人员与媒体进行沟通协调,统一口径,迅速表态,第一时间表明党委政府的立场态度、处置意见,速发事实,慎报原因,持续跟进,用事实挤压不实,让真相跑过谣言,抢占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并保持好与民众的良性互动和沟通,以争取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健全信息通报核实制度。主要通过信息通报核实责任人的确定、信息通报核实流程的完善,最终形成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机制和工作流程,以确保信息的时效实效性、真实可信性和科学合理性。

四、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良性引导机制

互动是网络舆论最大特点,也是形成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风暴的强大引擎。当下的网民,已经不满足事件真相的获取。他们更热衷于无拘无束地畅谈自己的观点,自由平等地交流的看法。这些网民的观点和看法或正确,或部分正确,传递正能量;或错误,或谬误,甚至反动,只是泄愤,甚而引发不良社会影响。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危机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在于网上舆情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而网络舆论危机的有效化解及其预防,与政府构建网络舆论的良性互动引导密不可分。因此,分析和研究围绕网上互动的特点和规律,及时组织和调动网评力量,善于主动设置话题,利用网上跟帖、网上评论、在线访谈等互动引导手段,积极开展网上面对面的引导,形成有效的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现在不少党政部门建立了网评力量,但各自为阵,独挑单干,组织松散,没有形成引导合力,构建大网评的格局势在必行。因此,制定一套符合实际的网络舆论应对引导机制,增进网络舆论引导的规范化、科学化,更好地让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化“危”为“机”。

一是主动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论。在把握信息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分析研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节点,厘清核心话题、次生话题、衍生话题,梳理质疑点和炒作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议题设置,拟定引导方向。

二是多方组织网评引导。突发事件发生后,引导网络舆论向理性发展,避免舆论危机。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联系组织符合网络语言特点、表达理性的网评文章、博文或引导跟帖;并精选打包向国家和省市重点新闻网站推荐转载推荐一批观点正确、质量较高、逻辑清晰、文字鲜活、传播性强的网评文章,放大影响,将网民情绪向理性、客观、平和的方向引导,促进事态朝有利于妥善处置方向转化。

三是重视话语体系的实际效果。网络舆论话语体系更加重视生命尊严,更加提倡以人文本,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加关注民生民本,更加体现草根文明,更加体恤弱势群体,这就要求网络用语切莫打官腔说官话,真正实现由体制内语言表达方式向人性化表述方式转变,给予普通民众以尊严、温暖和关爱,才能使网络舆论由出离愤怒回到平实平和,由激情万丈归于理性客观,并最终化危为机。

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责任追究机制

随着责任政府理念的逐步深入,建立问责制度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在应急管理中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不但可以实现由传统的以人管人到以制度管人,从无序监督到有序监督,从内部监督到社会监督,而且可以实现从“权力主体”到“责任主体”。2004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问责制”。 2007年1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责成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2009年7月12日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等七种情形,将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这些法律和规定为实施网上舆论应对问责制提供了依据和要求,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绩效考评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舆论引导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评估,对应对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实施责任追究。

国内网络舆论引导问责制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如何界定问责内容、强化问责刚性、实现问责标准法定化,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

一是科学规范问责内容。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相对细致、完备的问责标准,规范表达,并以法令的形式予以公布,实现问责内容和标准的法定化。除新闻外,突发事件网上舆论应对还包括事件本身的及时处置、网上舆情监测研判处置、媒体记者应对等多个方面。待有关地方探索取得成熟经验后,再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统一要求和规范。

二是科学规范问责程序。问责程序的公正性、规范性、可操作性,是实行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问责制的保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问责程序,使责任追究的启动、运行、落实、补救和监督都做到有规可依,让问责活动在阳光下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是科学规范配套制度。问责制的真正实行,需要完善配套制度。既需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又要制定科学完备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为问责制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需有领导干部自身的道德警觉及文化氛围,使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负责任”成为党政干部的一种道德习惯,并自觉选择向公共利益负责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 李鹤.新媒体时代:处置突发事件的“黄金4小时”法则[N].人民日报,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