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经济形势十篇

时间:2023-08-28 17:03:35

最近的经济形势

最近的经济形势篇1

近日投资 严婷

美联储下属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21日召开货币政策决策例会,讨论了美国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走势。外界普遍认为,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出美国经济复苏放缓的情况正在改善,这给了美联储些许喘息的机会,本次会议尽管没有推出新的量化宽松措施。但是,美联储仍然处在密切的观望状态中,一旦经济状况跌破其底线,美联储仍然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密切观望经济形势

美联储21日的这次会议是美国中期选举之前的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外界预计,美联储仍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历史低点,并且维持目前的经济刺激政策水平。但是,由于美国近期公布的一些经济报告好于预期,此次会议不大可能推出新的大规模债券购买计划。

美联储8月10日曾宣布决定把到期的机构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回笼资金再次用来购买美国长期国债,进一步支持经济复苏,这一举措向市场放出信号,一旦经济形势恶化,美联储可能随时采取行动。

由于基准利率已接近零,美联储只能采用量化宽松政策,正在考虑是否要重启在去年和今年早些时候采取的债券购买行动,维持现有资产负债表规模直接向银行注入流动性,以此压低长期利率,鼓励更多的私人借贷,刺激经济增长。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上月27日曾表示,如果经济前景显著恶化,美联储将通过“非常规”货币政策向经济提供进一步支持,这一表态相当模糊。

有分析认为,如果实际GDP持续低于预期、就业市场进一步恶化以及通货紧缩风险提高等状况同时出现,美联储就会出台进一步的措施。

美联储官员将在11月初召开的议息会议上更新对经济增长的预测,如果对2011年本已悲观的经济增长预期再次下调,采取行动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加。

复苏前景仍存变数

近期公布的经济报告显露出些许美国经济向好的迹象。但是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仍充满不确定性。美联储8日发表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对当前经济持相对悲观的态度,认为美国经济势头在今年夏末走弱,更多地区的增长放缓,经济呈现出“广泛的减速迹象”。

有观点认为,美国复苏势头减弱,部分原因是依靠重新进货带来的需求上涨正在消退、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的阴影尚在、信贷依然疲软,但是美国企业囤积了大量现金充当缓冲器,美国经济的复苏势头仍将延续,再次探底的可能性非常小。

全球货币收紧普遍谨慎

有分析认为,美联储延续定量宽松政策对全球货币政策具有“风向标”作用,减轻了其他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的压力。

最近的经济形势篇2

三句话描述了当前市场状态:(1)政策措施,我们看到的都是“好的”,没有其它;(2)经济数据,我们看到的都是“坏的”,没有其它;(3)未来趋势,政策维持“好的”或“更好”,经济数据“更坏”或“变好”。简而言之,“政策底”必定发生在“经济底”之前。

回过头再看股市,2132点是不是“市场底”?大多数人会说,“不一定”。但“市场底”大概率发生在“经济底”之前,这几乎没有悬念。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这样描述,熊牛转换的过程一般是按下列步骤展开的:1、政策底;2、市场底;3、经济底;4、盈利底。我非常认同这一总结――持异议者,可以自己去翻开A股历史回顾回顾。所以,如果当前我们的命题是A股牛熊“拐点”有没有出现?对不起,做A股趋势预测的我一点都不关心眼前的经济数据和企业盈利现状(更不会据此凭着逻辑推导去想象)。

什么时候看呢?经济数据此类“滞后”指标是用来确认牛市趋势的最终形成。逻辑顺序很要命。我们可以用经济数据的低迷来“解释”金融市场的颓势,但不可以用经济数据的低迷来“预测”金融市场继续颓势。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你是对的,那么,为什么市场上会有那么多依据经济趋势来判断市场趋势的投资人呢?这是不是意味着,你才是错的?巴菲特有句话,我觉得很中听,他坦言“世人认为我在价值投资,其实我是在投资价值。”闻者惊诧“投资价值和价值投资有什么区别吗?”老头子继续,“它们的区别在于价值投资被演绎为教条和崇拜,投资价值是独立的判断和行动,这才是投资的精髓,希望报道中使用投资价值这个词,投资,动词;价值,名词。”

当然,这句话仍然可能被诠释成各种版本。在我这里,解释很简单,“结果正确是第一重要,否则都是在扯淡。如何判断是否在扯淡,由市场说了算,而不是由价值观所决定”。因此,每个有完整价值观的投资人都可以认为自己在“价值投资”,但他们不一定都在“投资价值”。最终,市场会判决,是在扯淡还是真的明白了投资的精髓。

接下来,我们谈一些更务实的话题――5月接下来的时间,A股会怎么走?

各项技术分析表明进入头肩底尾声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清晰了解A股目前所处的位置在哪里?用技术分析来描述会非常简单明了,见图一。

这是一位技术分析高手所绘制的趋势图,借过来省去了我绘制图表的时间。由技术分析角度,此图可以得出三个观点:其一,(趋势)如果突破周线级别的趋势线,周K线形态将完成“头肩底”。请注意,这是周线级别的分析。其二,(时间)本周是6124以来的第233周(斐波那契数列)。其三,(量能)上涨与回调,成交量很正常。简而言之,本周市场的运行态势,对于A股中期上升形态的构筑非常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美元指数当前所处的位置在哪里?最近一周多的时间里海外市场非常热闹,那么海外市场风起云涌是否会对A股市场传导不利影响呢?不拍脑袋,看图二。这也是一位技术高手所绘制的趋势图,主要分析美元趋势形态。

由技术分析角度,图二也可以得出两个观点:其一,(趋势)如果突破下降趋势线,美元形态将完成收敛三角形的向上突破。请注意,如果这次突破失败,则向下突破上升趋势线的概率就大幅上升。其二,(时间)按照收敛三角形的角度推算,本周没有完成突破,那么下次时间窗口会大概率发生在6月。简而言之,本周美元指数也运行到关键节点(至少对5月份而言)。

接下来再看一张上证指数与美元镜像的趋势对比图。由技术分析角度,图三也可以得出一个观点:(关联性)美元指数镜像与上证指数本周将处于共振时区。

综上所述,A股目前所处的位置在头肩底形态的尾声阶段,且与美元指数镜像发生共振。按照时间推算,本周前后将会有所动作。一旦成功构筑,那么技术目标位理应在2800点左右。

历史经济数据表明流动性已见底

最后,我们还是谈一下经济。基于前文观点,经济数据在当前我判断A股熊牛转换的时候并不重要。不过,“经济底”何时出现?这一命题我还是很乐于做出判断。无论基于何种依据来判断经济走向,首先毋庸置疑,我们需要知道现在究竟经济处于何种位置?我用两张图表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手头没有足够数据,只能用一些以前研报中绘制的旧图。不过,好在我们目前探讨的问题,在我看来,并不拘泥于现在一些琐碎的细分数据,而是一个大的经济周期循环。所以,历史数据所描绘的趋势更为重要。

第一个焦点:固定资产投资。

由图四可见,以20%增速为分水岭,最近一次投资潮起始于2003年。2003年开始,也就是“十五”规划中段开始,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速从未低过20%。增速最低发生在2006年,其后2007、2008、2009年递增,2009年达到近30%。固定资产投资始终在高位(25%-30%)盘整,从未跌落云端,并且正在冲击新的高度。现在,2012年4月份我们又回到了20%。

回顾2010年年末,我曾经这样描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30%,属于过热,GDP趋势看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过20%,属于过冷,GDP趋势看低。这里不考虑出口、消费,因为一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30%或低于20%,那么GDP趋势的决定因素只会是固定资产投资,十二五开局最可能主动发生波动的要素只会是固定资产投资。我相信,当初的定性,今天看来依然有效。

第二个焦点:M1-M2。

M1-M2与A股的相关性,很多市场人士都非常关注。原因是,从历史数据来看,二者相关性的确能够求证出A股指数的中长期底部,虽然不是同步指标。不过,相对于其他宏观数据而言,能“近乎同步”已是不易。图五很清晰的显示出了这一相关性。

从历史数据推演来看,即便现在不是A股底部,那么A股底部出现的时间也不大会跨越7月份。这已经是最悲观的评估,从历史来看,A股底部会早于M1-M2底部两三个月左右时间出现。换句话说,2132点作为“市场底”,最终成立的概率也是很大的。有趣的是,历史似乎想要再次重演。上周末调降存准率,毫无疑问封杀了M1-M2继续探底的空间。

当然,必须要指出的是“M1-M2与A股的相关性”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A股本身内在要素没有出现根本问题,能够随着流动性周期起舞。2003-2005年就是反例。998点之前,A股与经济基本面完全脱节。目前来看,再度重演998之前一幕的可能性不大。其一,股市的无风险收益比较高;其二,随着2003年以后宏观派主导股市话语权后,投资人预期受经济预期影响上升;其三,流动性缺失是当前股市供求失衡的主要矛盾。

最近的经济形势篇3

[关键词]美国对日本贸易统计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演化模型经济预测

一、引言

利用美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额历史统计数据(历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借助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找出美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额演化规律的形式的某些方面,建立美国经济演化的一个计算机仿真模型,是一个有意义的工作。以此模型为基础,根据经济学原理,可以解释这个模型各个参数的经济学意义,从而通过对各种参数的调节或变动所导致的美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额路径的偏移进行计算机仿真展示,把握住美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额演化的某些客观必然趋势,以及对我国与美国和我国与日本进出口贸易额的影响,预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增强我国的经济安全保障。

本文研究进行这一工作。

二、美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额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和经济演化模型

美国经济在建国200年所打下的坚实基础之上,借助其科技优势、美元的支配地位等有利因素而高速发展。用计量经济学软件,我们对其1974年1月~2006年2月的对日本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1.先进行数据截取:19741月年至2006年2月的美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额演化数据作为模型创建样本;用以预测2008年至2020年的美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额主要指标取值。所用数据来自历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美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额指标数据。

2.然后对主要经济指标系例数据作出散点图(图1中的圆圈表示)。

3.据数据散点图进行回归分析。函数形式设定:因为经济系统常态发展具有最大可能值(经济系统的最大负荷)和对负荷的一定的占据速率(经济增长速率),因而有可能具有如下的函数形式:

首先确定各参数的粗略估计值。L是曲线最大极限值即经济系统的负荷,b是曲线的增长速率因子即经济系统对其负荷的本征侵占速率,a近似是曲线的缩小因子即经济系统内在的交易费用等耗散因素的作用强度,据这三个参数的意义其估计值可近似由统计数据的演化态势进行估计。我们取为:L=6000,a=7,b=0.8。

在此基础上,借助计量经济学软件,对统计数据回归函数的参数进行优化估计,得出精确的统计数据回归函数完备表达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步骤可能进行多次,以便使残差最小。最后得出的优化参数值是:L=6546,a=6.7,b=0.9899,残差值为151093044。

于是我们得到美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额演化的数学模型(百万美元):

图1美国对日本出口贸易额演化模型(据1974年1月~2006年2月样本数据)

4.据回归曲线进行主要经济指标在未来20年~30年(取2008年至2030年作为预测区间)的取值预测(图1中的加号表示)。

5.据回归曲线进行经济系统演化态势分析:由仿真曲线可以看出,美国经济加速增长期目前已经越过其相变点(仿真曲线的拐点即经济增长相变点);但是,仿真曲线显示,缓慢增长渐渐接近其饱和值还有着巨大的区间(一直延伸到2025年以后);在接近极限点附近(6546百万美元),就是美-日经济结构的变革期。

同样地,美国对日本进口贸易额演化模型为:

残差为:354647648。相应地,美国对日本进口贸易额模型曲线图如图2。

图2美国对进口贸易额演化模型图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美-日贸易作为一个大的复杂自适应演化的经济系统,在美国科技优势、美元支配地位等有利条件下,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各种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利用,各种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得以充分沟通,科技创新借助于因大量引进各国优秀人材而使美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突飞猛进,制度创新随着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而日新月异,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机制不断趋于最优配置,使得美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额总体态势在经过高速增长长达20多年后,目前处于渐渐接近饱和值的稳定发展的时期。认清这一基本态势,从各个方面规划和协调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等各方面的关系,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高速发展,应该是未来二十年我国对美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

四、结论

美-日经济贸易系统是一个紊乱的、以逻辑斯蒂模型为主线演化的、进出口差额越来越大的复杂自适应演化系统,它的演化值将在不发生世界大战或或严重自然灾害的条件下,缓慢接近其饱和值14686和6545(百万美元),经过20年左右的稳定期和一个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再进入新一轮的逻辑斯蒂演化。

最近的经济形势篇4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汇率形成机制 影响因素 通胀预期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9)012-021-05

一、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特点

汇率水平与汇率形成机制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准确把握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走势离不开对当前汇率形成机制特点的认识以及对汇率形成机制本身动态变化的合理预期,而汇率形成机制的变化本身可能就是汇率水平调整压力的被动反应。

1994年汇率并轨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际上是事实上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人民币汇率长期随美元汇率被动调整,升值压力此起彼伏,货币政策独立性不足,在此背景下2005年汇率改革在压力下启动。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此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货币锚由美元转变为一篮子货币:二是汇率形成机制更富弹性,即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应该有所增强。

就货币锚而言,虽然汇改后要求公布货币篮子的呼声不绝于耳,但是央行所参考的货币篮子的权重仍然不清楚。根据我国的对外贸易国别结构以及国际上各主要可兑换货币分布情况,美元似乎肯定在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的比重。但是,问题的关键不是美元是否占据最大的比重,而是美元在货币篮子到底占据多大的比重,即货币锚到底有多大程度的调整。根据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对欧元中间价以及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兑欧元的收盘价的有关信息显示,二者在2005年7月21日至2009年7月17日期间的相关系数为0.6375。因为一般认为欧元在这一货币篮子中的比重居于第二位,那么在剔除欧元自身影响后美元对欧元的汇率仅能解释人民币欧元中间价波动的63.75%,这就说明美元在货币篮子中的比重可能远低于63.75%。当然,这一简单数据对于说明美元在货币篮子中比重的意义相当有限,但是从中仍然可以看出汇改后货币锚的变化。

就汇率形成机制的灵活性而言,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与外汇供求的自由释放密切相关,可以从三个层面观察。首先,就技术层面得出,央行在汇改后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波动限定在中间价的上下0.3%区间内,不到一年后该波幅提高到0.5%,这一波幅相对于国际外汇市场主要货币的波动幅度而言仍然是较低的,当然这与我国汇率改革渐进性原则有关,考虑到美元在我国货币篮子中的地位,这一波动幅度限制必然决定了我国货币形成机制弹性不足。其次,就更高层面的资本管制而言,2005年汇改后为了增强汇率形成中的市场性力量,外汇管理当局围绕放松管制陆续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是整体而言我国依然存在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这就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仍然较低。第三,就汇改的策略及政策取向而言,为了增强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决策者采取了一种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即通过人民币渐进性升值使人民币不断接近”均衡汇率水平”,然后在达到均衡水平的过程中逐步放开管制让市场性力量在汇率的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在与市场的动态博弈中,这一“均衡汇率水平”是动态的,而且也许这一“均衡汇率水平”可能并不存在――汇改是在巨大的升值压力下启动的,随着热钱的大量流入,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均衡汇率水平”不断朝偏离原来既定水平的方向运动,而决策者放松管制的风险也就更大,在这一过程中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实际上是越来越小的。

因此,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决策者以汇率水平的动态渐进变化换取汇率机制改革空间与时间的策略并不没有想像的那样成功。具体而言,美元在货币篮子中的比重仍然较大,人民币汇率仍未完全摆脱盯住美元的命运,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外部压力仍然来自美元汇率的变化;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灵活性依然不足,市场性力量并未得以充分展现。

二、当前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其形成机制的主要因素

(一)复苏前景渐明,后续效应尚需关注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已近三年,目前普遍认为全球经济复苏的趋势日趋明朗,而中国经济企稳的趋势已基本确立。但是,作为自1929年-1933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其后续效应仍有待观察,其必将对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变动及其机制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此次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的外向性决定其难以独善其身,而首当其冲的将是外贸部门,进出口大幅萎缩,其中,出口降幅在2009年5月达到了26.4%的峰值,而同期进口降幅也达到25.2%,此后进出口降幅将逐步收窄(参见图1)。目前进口增速已接近持平,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占据较大比重的结构性特点决定了出口复苏必然晚于进口,2010年进出口复苏的态势已基本确立。

但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依然在低位徘徊,2010年经济增长的态势也不会大幅跃升(参见表1)。因此,即使2010年进出口出现增长,这种增长也只是触底后的恢复性增长,目前各界普遍预期明年进出口增速均在8%左右,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能仅为0.5个百分点(参见图2)。显然,在国内消费短期难以有效启动的情况下,进出口的这一增长态势决定了明年“保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相信这也是决策层反复强调中国“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的一大原因。

在这一基本判断下,人民币汇率在2010年几乎不可能出现大幅升值,而汇率机制改革的推进也必将谨慎。此外,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影响力的增强,对外部而言人民币汇率改革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议题,更是一个政治筹码,这就决定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推进,必将更加稳健。

(二)结构调整压力加大,通胀预期渐强

虽然,明年“保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但是如何进行着眼于可持续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调整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中央已经提出“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的要求。同时,在双重宽松宏观政策的刺激下,通胀预期不断增强,资产价格泡沫开始形成,热钱流入形势不断加剧,人民币汇率及其形成机制必然有所反应。

1,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汇率水平与机制面临调整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措施,这些措施在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有效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危机前已存在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参见圈2)。同时,危机后各国都面临着经济增长的压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不断明显,出口竞争力不强的弊端再次凸现,依靠低端贸易

担当经济增长重任的格局难以持续。作为联系内外部经济的价格变量,汇率水平与机制调整的压力越来越大。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当中所存在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消费比重过低。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源在内外部门间的配置严重失衡,即资源配置过分偏向外部部门,积累的巨额对外储蓄转化为内部通胀压力并刺激投资泡沫,最终造成外贸与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过大。要解决这一问题,汇率这一价格变量必须调整,资源配置过分偏向对外部门的局面必须改变,市场性力量在决定这一格局中也应发挥更大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决策者面临的经济增长压力仍然较大,相信决策仍将延续以往的渐进性改革思路:经济结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汇率机制渐进性改革的配合;当经济结构转型进行到一定程度,经济增长压力相对较小、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相对较强时,汇率机制改革也就获得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

2,通胀预期渐强。热钱问题重现

与经济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另一问题就是通胀问题。危机后在双重宽松宏观政策的刺激下,我国经济实现了”率先复苏”的预期目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通胀预期不断增强的问题。目前,危机初期的通货紧缩的担忧不再存在,通胀预期却不断积聚,股价、楼价等资产价格泡沫开始形成(参见图3);与此同时,全球复苏的态势基本确定,各国投资者在低息环境下的风险偏好不断增强,热钱流入我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形势再次出现,在不断推高资产价格的同时也不断强化了通胀预期(参见图4)。

联系危机前的情况,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伴随全球复苏态势的逐步确立,各国经济增长将会不断加速,在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完成的情况下巨额“双顺差”与外汇占款成为货币投放主要方式的情形将重现。此时,人民币汇率水平调整将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工具一起进入决策者调控工具的备选项,而随着压力的不断积聚以及其他方面压力的加入,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也就不可避免。

(三)巨额赤字压力难改,美元弱势仍将延续

上文提及在当前的汇率形成机制下,人民币汇率仍未完全摆脱盯住美元的命运,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外部压力仍然来自美元汇率的变化。近期美元在美国巨额赤字的压力下不断走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不断贬值,各国纷纷再次对人民币施加升值的压力。同时,美元的不断走低可能推动决策层在货币篮子的调整上有所行动,从而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1,外部压力陡升,弱势美元或为人民币升值提供些许空间

伴随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贬值,各国对人民币升值施加的压力不断加大,中国在迅速提升其国际影响力的同时必然需要有所表示。与此同时,国内外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热钱重新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而且二者可能形成推波助澜之势。因此,人民币汇率可能又会面临危机前的政策困境,此时人民币升值的必要性也将慢慢显现,当然这种必要性是乐观其成的还是被迫接受的则另当别论,同时这种必要性又将在什么时候变得足够大以至于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因此,在现实的外部压力与潜在内部压力下,弱势美元或为人民币升值提供些许空间。

2,国际货币格局有所松动,货币篮子调整有望继续

近期,伴随美国的巨额赤字以及美元的不断走低,国际货币格局开始出现细微变化,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开始有所松动,当然这种松动的幅度以及未来的趋势仍有待观察。但是,如果联系近期国内官员有关调整外汇储备构成言论推出的时机以及决策者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货币篮子的构成将有望调整,而且这其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对人民币的外部升值压力。

(四)人民币国际化启动,机遇与挑战并存

此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不足,也说明了此前四年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仍然不够充分。在2005年汇改启动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调整为参考一篮子货币,但是美元仍然在这一篮子货币占据主导性地位,当然这与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密联系有关。但是,美元的主导性地位以及持有大量美元外汇资产与中美共生关系形成了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这样一种关系一次又一次将人民币汇率置于两难境地,并被迫做出调整,而不管人民币汇率怎样调整,中国在国民经济结构方面或是在国民财富方面总需付出一定的成本。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将人民币置于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而正是这样一种境地最终促使中国决定以此为契机推动人民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

人民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将与汇率机制改革以及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进程构成复杂的互动关系,对人民币货币锚的调整与汇率弹性的增强构成重要影响,当然这一过程必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第一,人民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必然对我国的资本管制构成重要的冲击,其结果就是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进程的推进,而这一过程又会增加汇率形成中的市场性力量,从而不断增强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反过来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形成机制弹性的增强又会推动人民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但是如果和人民币区域化与国际化的相关政策安排与节奏把握不当,资本管制放松过于超前,则三者也可能陷入恶性循环并可能酿成难以挽回的后果;第二,正如前文所言,人民币区域化与国际化的启动客观上要求人民币汇率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本地区货币在货币篮子中的比重要有所提高。

三、人民币汇率水平与形成机制改革的展望

央行2009年第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下阶段汇率政策上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一删一增”,即历史上首次未使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而提出“结合国际资本流动和主要货币走势变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这“一删一增”也基本上反映了人民币汇率水平与形成机制的后续变化。

(一)近期人民币汇率将“先稳后升”,但升值幅度有限

1,外部现实压力与内部潜在压力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呈现“先稳后升”的走势

2005年汇改后支持人民币连续三年单边升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元汇率的持续走软,当前这种压力再次出现,而且美元汇率走低的趋势在短时期内难以出现根本性的逆转,人民币面临不断增大的外部升值压力。同时,金融危机期间全球各国的救市措施可能使全球重新陷入流动性过剩的处境,投机性资金已经重新开始布局中国市场,外贸顺差依然在不断积累,潜在的通胀压力正在不断形成,来自内部的升值压力持续发酵。但是,回升基础并不稳固的内部经济环境决定了人民币在2010年上半年依然将维持基本稳定,近期央行官员关于“人民币升值压力并不大”的表态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随着内外各方面的压力不断积聚,我国经济回升基础的不断稳固,来自内部的促使人民币保持稳定状态的动能将可能逐渐减小,人民币汇率将重拾温和升值的态势,但是预计这一态势将最早于2010年下半年开始,具体的时间窗口可能取决于外部的政治压力。

就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而言,中短期内走势仍将

受美元汇率走势的影响,受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人民币货币篮子调整进程的快慢。

2,人民币区域化与国际化要求人民币保持一定的升值预期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启动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但是,中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仍将以区域化为主。目前而言,中国在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中仍然主要以美元为结算货币,决策者推进人民币成为区域内结算货币的威效并不明显,这实际上与此前人民币汇率的横盘整理态势有一定的关系。在与美元的竞争中人民币必须保持一定的升值预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人民币在区域结算中的吸引力,而这又会反过来强化人民币的升值预期。

(二)以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应对内外压力

上文提及人民币汇率近期将呈现“先稳后升”的态势,而且升值的幅度也将相当有限,这就决定了促使人民币汇率水平调整的内外压力将更多地通过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而被化解。因此,在后危机时代的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在近期可能重新启动并回归调整货币篮子构成与增强汇率形成机制弹性的基本取向。

1,顺应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货币篮子构成,应对汇率升值压力

当前,美元在人民币盯住的货币篮子中的比重仍然过大,而这方面改革的不彻底又反过来形成对汇率机制改革等其他方面的掣肘。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这方面改革的不彻底再次将人民币汇率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极大地影响了国家最大利益的实现。当前货币篮子调整面临新的机遇与动力:其一,美元印钞机全力开动,美元弱势命运难以逆转,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开始有所松动,人民币货币篮子的构成必须要反映这种趋势;其二,区域货币合作的推进与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启动客观要求人民币货币篮子必须要有所调整,区内货币的比重应该有所增加。

2,增强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单边持续升值难再现

新的形势既要求加快形成富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也为其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就必要性而言,伴随着人民币区域化与国际化的推进,资本项目管制放松必然要相应跟进,资本跨境流动更为频繁,在岸人民币市场与离岸人民币市场联系更为紧密,参与主体也更加多元化,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否则人民币可能沦为国际投机资本猎杀的对象。

就可能性而言,首先人民币汇率在经过一年半的窄幅震荡后,虽然升值的压力开始出现,但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相对较为温和,增强汇率形成机制弹性的改革的环境虽有所恶化但仍较为宽松,改革不能错过近期内这一最后的”时间窗口”;第二,随着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推进,相关金融市场必然会有极大的发展以跟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国内相关经济主体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能力也会有较大的提升,更富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的形成也将水到渠成。

结论

最近的经济形势篇5

关键词: 近代国际关系 强势因素 经济实力

国际关系是国际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超越国家界限建立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其实质是各种国际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及其他各方面的关系,而以政治关系为主。国际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段,已经有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的早期的国际关系。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国际关系进入到新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关系最终形成了。可以说,近代国际关系的产生与发展大体与世界近代史同始终。

1.近代国际关系的基本轮廓

1648年召开的威斯特伐里亚会议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它确立了国家为国家立国的基本原则,为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构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与武装冲突的风气之先,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揭开了世界国际关系的新篇章。从这时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共270年的时间跨度里,便是近代国际关系循序演进、波浪式发展的历史过程。

近代早期,在欧洲国家中对立与冲突最激烈的是英、法两国。英国在击败荷兰成为欧洲海域的无敌“皇后”后,从17世纪末叶起,便开始挑战欧洲大陆头号强国的法国,两国的冲突左右着欧洲大陆、海上及殖民地局势的发展。英法的争斗成为这一时期国际关系中的矛盾焦点,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彻底打垮法国,建立起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霸主地位。不过,经过半个世纪的历史积蓄和世况变迁,法国元气又复、重新崛起,使得欧洲的政治天平又发生严重倾斜。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拿破仑经东征西讨,几乎把除俄国以外的欧陆国家统统踩在脚下,重振昔日欧陆霸主的雄风;而英、俄、普、奥等国组成反法联盟,欲恢复被拿破仑搅乱的欧洲政治秩序。双方经历6次搏斗,拿破仑帝国终被欧洲占优势的封建力量所摧毁。随后召开的1814年维也纳会议使拿破仑时代以后的欧洲出现了新的格局,即由过去的法国一强主宰欧洲大陆变为以英、俄两个侧翼国家占优势的多强争霸欧洲的局面。

19世纪上半期起,俄国在中近东和远东疯狂扩张,引起了与英国之间长期的正面较量,使得英、俄两国的争霸斗争构成了19世纪中期国际关系的主题之一。同一时期,对国际关系造成震荡性影响的事件是德意志国家的整合与新生运动。1871年德意志统一的完成结束了拿破仑帝国后英、俄两强分治欧洲天下的局面,引起了国际关系中传统矛盾结构的改组,即由过去的英法矛盾、英俄矛盾、法俄矛盾转变为以德国为轴心的德法矛盾、德英矛盾、德俄矛盾。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已完成在北美大陆领土拓展的美国正在悄悄兴起,此时的美国虽无资格妄称强国,但已开始将其触角伸向东亚和非洲,并以“拉丁美洲救世主”的姿态出现,从而成为欧洲诸强潜在的竞争对手。

进入19世纪7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加剧,以及世界力量对比与分布的变化,一个新的全球性格局开始出现。欧洲列强瓜分世界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成为这一时期国际关系内容的重中之重。英俄继续逐鹿亚洲,英法在非洲的冲突激烈,德国与英法俄在近东一带发生猛烈碰撞并在南部非洲与英国交恶。而欧洲强国之间的斗争为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力量向全球扩张提供了机遇。为了在世界市场被欧洲列强瓜分殆尽之际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美国又不失时机地推出“门户开放”政策,这一政策是美国成为世界中心的开端。同时,日本在亚洲的崛起也改变了国际秩序中的力量对比。可以说,美国与日本正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宣告了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结构的解体,近代国际关系的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全球性的国际关系体系臻于完备。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老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在争夺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愈演愈烈,各国为了打败对手,保住旧殖民地和夺取新殖民地,不得不寻找盟友以壮大自身力量,于是在欧洲逐步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这使得国际关系舞台上纵横交错的列强争霸矛盾被简化为相互对垒的两极均势结构。此后,两大对立集团的争夺日趋尖锐化,最终引发了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为近代国际关系划上了一个句号。

另外,在近代史上,由于亚非许多国家遭到列强的侵略、掠夺,亚洲、非洲的国际关系主要反映为侵略与反侵略、掠夺与反掠夺、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和发展也构成了近代国际关系的组成部分。

2.主导近代国际关系运行的强势因素

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很多,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些因素起主导作用,而另一时期其他的因素则起主导作用。

2.1主导近代国际关系运行的首要因素是实力至上论。

经济实力是决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对国际关系支配权的根本力量,谁强大谁就在国际事务中最有发言权,谁就会对国际秩序的安排最有号召力和影响力。没有雄厚经济实力,一国政治力量、军事力量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条件,在国际政治、军事关系中就不可能是强有力的,其利益甚至就常常会受到威胁和侵犯。19世纪中期以前,西欧国家在近代国际关系中扮演着中心角色,其原因在于它们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近代欧洲既是资本主义的桑梓之地,又是近代产业革命的摇篮,拥有其他地区无可企及的领先发展优势,从而使欧洲在政治制度的完备、经济实力的提升、科学技术的突破、思想文化的进步等方面都远远稳居世界的排头。到19世纪晚期,美日的崛起与实力的增强,打破了由英国为首的西欧统治世界的局面,近代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由欧洲向北美、东亚发生有限的转移。由此可见,近代国际关系的运行重心始终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兴盛地带并存。

2.2近代殖民主义扩张体制的形成,以及由此产生的殖民地问题是影响国际关系运行的又一强势因素。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扩张史,西方近400年的殖民扩张活动,一方面使原本孤立分散的世界逐渐走向一体化,另一方面给世界秩序造成了诸多不公平性和不合理性。西方列强通过殖民扩张,获得了资金、劳动力、资源、商品市场等优越条件,极大地加速了其经济发展进程,迅速地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实力,这一状况又使西方列强具备更强的掠夺能力。东方各国社会发展的主观条件本来就处于劣势,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不但没有改变东方各国的社会发展条件,反而使各国所处环境更加恶劣,处于一种越来越落后、同西方差距越来越大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成为当时世界政治经济的一种基本格局,对近代国际关系的走势也一直发生深刻影响。

2.3均势外交是贯穿于近代国际关系中的一种外交制衡机制。

均势外交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西方列强为谋求霸权而广泛采用的一种外交手段,是在欧洲民族国家争夺欧洲大陆和陆上霸权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抵消、分解、抑制过于强盛的大国或大国集团力量,使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在国际关系中形成一种暂时的、静止的均衡状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各大国从谋求和维护本国利益出发,在国际舞台上展开激烈的外交角逐,国与国之间时而亲善为友,又时而反目为敌。各大国千方百计地加强自己的实力,不择手段地消弱对方,不使对方的力量超过自己,并力争使形势变得对自己有利,从而对国际关系的运行产生深远的影响。近代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在欧洲大陆成功地建立霸权的原因,就是均势机制发挥着“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的结果。当然,作为均势外交的推行者只能是拥有强大实力的大国,而不可能是小国。均势外交的每次行动都是“权宜之计”,而不是长期的外交筹码,均势外交总是为大国强权政治服务的。

2.4民族主义成为推动近代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强劲潮流之一。

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根源于反封建的过程中,到法国启蒙运动时逐渐走向成熟。从近代国际关系的过程来看,民族主义是一个相当活跃的因素,它不仅是弱小国家争取独立和的精神支柱,而且是强大的民族实施征服和掠夺的思想指导;它不仅常常成为正义战争的导火索,而且往往变为非正义战争的催化剂。在近代,民族主义又与宗教主义、种族主义联系在一起并走向极端,堕落成鼓吹侵略扩张的民族沙文主义。德意志统一后,在中东叫嚣泛日耳曼主义,妄图建立一个中欧大帝国,进而谋求建立庞大的海外帝国。俄国利用奥斯曼帝国垂死之际,向巴尔干地区兜售泛斯拉夫主义,打着民族解放的幌子插手“东方问题”,梦想把东欧的斯拉夫人置于“俄国母亲”的怀抱中。这些都是极端的民族主义,在近代国际舞台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5战争与和平构成了国际关系的两大基本形态,并且始终伴随着整个国际关系的历史。

战争与和平总是相互联结,彼此交替存在。尽管千百年来,人们总是把永久和平作为孜孜追求的美好理想,把罪恶的战争作为诅咒对象,但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充分显示,战争状态更长久于和平状态,而且战争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战争是相对的,和平也是相对的,二者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二者的周而复始使近代国际关系沿着波浪曲线运行。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维也纳体系都是战争的产物。

2.6软国力的较量即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也是推动近代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

软国力不同于政治军事实力,它作为一种不易看见的因素,在相对和平时期起着重要作用。商品经济依附着市场,商品生产造成市场容量的增大,并随着大工业的出现而越出国境,通过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货币汇率的变换,形成生产、流通、消费关系的国际大循环,使一国的经济活动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并构成国家之间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从而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发展。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购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统一的世界文化并不存在。数千年来,各民族往相对独立的环境中,逐步形成了种类繁多、彼此互异、自成一体的民族文化。复杂多样的文化不仅是各国对外行为滋生的土壤与重要根源,而且是国际关系发生、发展的泛背景与现实基础。国际间频繁的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国家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而且充当了加强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联系的媒介,以此来对国际社会发挥着重大作用。

总之,国际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推动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演进的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对现代乃至当代国际关系同样发挥着巨大作用,我们必须对各种动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以推动国际关系更加健康、更加和谐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兴和.近代国际关系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2]齐涛.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最近的经济形势篇6

纵观2009年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化,以贸易加权的名义有效汇率来看,多数货币的汇率在2009年几乎重新回到了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美元在大幅上涨后再次向2008年中的低位靠近,尽管年末略有反弹,但下跌趋势并未改变;欧元和瑞士法郎距离历史高点仅一步之遥;日元无奈地持续上涨,截至2010年1月,其名义有效汇率已比危机前高出24%;只有英镑因为本身金融体系存在重大问题,为挽救金融体系和经济,政府大量的赤字和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台几乎使得英镑维持在下跌的趋势中,2010年1月时,其名义有效汇率已比危机前下跌13%。实际上,如果不是美元充当避险资产的影响,美元汇率应与英镑有相似的走势,这也意味着目前美元的跌幅并未到位,尚不足缓解美国本身的问题。

商品货币汇率是2009年涨幅最大的品种。其汇率走势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相近,显现出极高的波动性,2009年3月原油价格启稳回升后商品货币也开始了趋势性反弹,以名义有效汇率来看,2010年1月较2009年3月,澳元与巴西雷亚尔反弹了近25%,新西兰元和南非兰特也反弹了20%以上,加元反弹16%,挪威克朗和俄罗斯卢布也较低点反弹了近10%。

若3月份澳央行未能如期升息。澳元可能会再次急剧走跌

但是,澳元在2010年1月创出0.9330的16个月新高之后,便出现了新一轮的下跌走势,尤其是2010年2月2日,澳洲联储宣布,决定维持指标现金利率在3.75%的水平不变之后,澳元出现了加速下跌的走势,其中2月4日当天跌幅达1.82%,创2010年以来单日跌幅之最,而2月5日的汇价创下近三个多月新低。自2009年10月开始,澳大利亚央行曾连续3次升息(1月无货币政策会议);在此次会议之前,由于经济数据的强劲以及2009年第四季度基础通胀率维持在目标区间之上,市场对加息概率的预期达到近80%,且彭博新闻社调查所有20位经济专家均预测升息0.25个百分点。因此,这一决策的确让市场始料未及,澳元随之大幅贬值。

作为一个实行通胀目标制的国家,在基础通胀率仍维持在目标区间之上时却停止加息,的确值得意外。但是,如果考虑到当前澳大利亚经济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暂停升息步伐的决策无可厚非。应该说,此次货币政策决策是澳联储在判断通胀可控基础之上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

(一)近期全球避险需求的上升

自2009年12月以来,发生了一连串事件―一迪拜事件、希腊政府信用危机,南欧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一些国家也由于政府赤字过高而广受关注,日本评级展望亦遭调降,风险上扬;再加上奥巴马政府提出一系列措施限制大型银行的经营范围及规模,并要求美国50家金融机构在未来10年内偿付此次危机中政府约千亿美元的救市成本,且几家大型美国金融机构四季度季报表现不佳……经济恢复和金融市场面对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新生风险因素,市场对于未来央行的紧缩进程有所调整,鸽派声音增强,美元汇率上扬,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较去年底发生了较大转变。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形势下,澳大利亚央行选择观望的成本要远远小于继续加息,从这个角度而言,此次维持利率不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二)商品市场出现疲弱迹象

澳大利亚出口商品约85%由铁矿石、煤和铜组成,因此大宗商品价格如果逆转涨势,对澳大利亚经济和澳元的打击将会十分明显。而事实上,从包含了22种基础商品的CRM指数的走势来看,1月以来出现了大幅回落,其中包括了澳大利亚几乎全部的出口商品。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也是一个很好的先行指标,受到铁矿石需求的影响更为显著,该指数也在近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进一步确认商品市场近期的疲弱态势,为澳大利亚刚刚开始收窄的贸易逆差蒙上阴影,从而也为澳大利亚本次的不加息决策做出了部分“贡献”。

(三)中国因素的影响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进口和出口都居榜首,且各占1/10左右;在2009年7月至11月期间,中国吸收了澳大利亚逾五分之一的出口,其中铁矿石的影响力十分突出。因此,危机以来,澳大利亚央行多次在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到中国,本次利率决策公布后发表的声明中再次提到:“中国政府目前正寻求减弱对本国经济的刺激力度……”可见,澳大利亚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日益上升,并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中国需求的拉动下,澳大利亚成为受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之一,经济未经历衰退,仅在2008年第四季度负增长一个季度后即出现反弹;另一方面,如果中国有风吹草动,特别是进口需求出现下降,澳大利亚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近期中国央票收益率上行、存款准备金率调高、以及对于金融机构贷款规模的控制倾向等都引起了澳大利亚业界的广泛关注,也是此次货币政策维持不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澳大利亚是2009年中唯一一家连续三次加息的央行,在抑制通胀和通胀预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形成了一些冲击,主要体现在近期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上:

1 从信心角度看,根据澳大利亚国民银行2月份公布的报告,12月份企业信心降至6个月来最低,显示央行之前的加息行动正在打击企业信心。

2 从制造业情况看,澳大利亚12月份制造业5个月以来首次萎缩,特别是企业报告新订单下降。制造业表现指数较11月份下降2.7点至8.5。读数低于50显示制造业正在萎缩,也显示出近期的复苏仍不完善。

3 从就业市场看,澳新银行(ANZ)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澳大利亚1月报纸和互联网招聘广告数量大幅下跌,结束此前强劲增长势头,可能意味着近期就业快速上升的趋势将暂停脚步。

4 从抵押贷款隋况看,10月、11月和12月的连续升息决定,正在压制抵押贷款市场。在澳大利亚房贷市场占有率超过10%的澳大利亚金融集团(AustralianFi-/lan(3~Group Ltd.)称,该集团1月份发放15.5亿澳元的抵押房贷,较去年同期下降19%,并创5年低点。预计之前的3次升息将居民平均每月抵押贷款还款额提高了至少150澳元。

考虑到其他主要央行加息预期在近期的下降,澳央行的利率决策方向尚未发生“转折”,而是遇到了“波折”,需要观望一段时间。预计澳央行加息的步伐将较预期放慢,其间观望的次数会多一些。

最近的经济形势篇7

一、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2006年,世界经济已经连续四年保持强劲增长,2007年世界经济总体运行态势依然良好。从多种因素来看,虽然影响2007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变数仍是美国经济和油价的高企,但无论美国经济增长是否减缓,油价波动是否剧烈,世界经济依然保持着适度的增长。虽然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对不同的国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总体来看,高位徘徊的油价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的冲击比预期和想象的要弱。油价上涨是世界各国经济持续发展导致能源需求旺盛的结果,以及与地缘政治相关的地区局势造成的,并非供应不足,同时也体现了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活跃和繁荣。另外,虽然2007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有着诸多不稳定因素,但由于进入了增长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受发展中国家经济强劲增长的带动,以及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保持温和增长的影响,因此总体走势被多数国际组织和机构看好,各种预测较为乐观。汇集各有关机构的评估,普遍结论是: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比2006年的增长高峰有所减缓,但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经济增速可能在3.4%到4.8%之间。尽管目前各方面的预测只能作为参考,但可以断定,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幅度不会有大的出入。与此同时,未来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综合联合国贸发会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低于2006年的增长率,但可以确定的是:2007年将是世界经济连续五年保持高速增长的一年,世界经济处在一个较快、较长的发展阶段和繁荣时期。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7年9月份的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低于2006年的增长率(联合国贸发会议认定的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最终为4%),为3.4%。由于美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尽管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07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强劲增长了3.9%,但次级债危机潜在的威胁并未消除,经济增长下滑有可能在今后显现出来),因此联合国贸发会议对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的判断较为谨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同样将低于2006年的增长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终认定的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4%),为5.2%,与此前的预测相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尽管2007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攀高、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大,以及美国次级债风波的蔓延和影响,但世界经济总体活力并没有明显减弱,保持着强劲增长态势,由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较为乐观。联合国贸发会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各主要地区和国家经济形势分别做出评价:联合国贸发会议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仍将是东亚和南亚,其中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分别为10.5%和8.5%;美国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从上年的3.3%减缓到2%;欧盟和日本经济增长水平高于美国,增长率将分别达到2.8%和2.3%;非洲的增长率将达到6%;拉美和西亚的增长虽略有下降,但增长率将接近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07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5%,低于上年的2.9%。其中美国的增长率为1.9%,低于上年的2.9%;欧元区增长率为2.5%,低于上年的2.8%(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增长率都将低于上年);日本的增长率为2.6%,保持了五年的延续增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增长时期。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为9.8%,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中国的增长率将达到11.5%;拉美地区的增长率为5%,低于上年的5.5%;中东地区的增长率均为5.9%,高于上年的5.6%;独联体的增长率为7.8%,略高于上年的7.7%;中东欧的增长率为5.8%,低于上年的6.3%;非洲的增长率为5.7%,略高于上年的5.6%。

2007年,在西方世界陷入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漩涡的背景下,综合联合国贸发会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别对2007年世界各主要地区和国家经济体增长的预测看,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由于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引擎力正逐步下降,而随着亚洲新兴经济体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它们已经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提升(近年来亚洲的经济增长始终保持在全球增长的一半以上),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国经济增长下滑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与此同时,欧元区国家和日本经济在拖累全球经济多年后,显然已经摆脱长期低迷阴影的笼罩,对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和强劲增长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拉美和非洲地区经济的连续稳定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以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依据权威机构对全球经济的综合评估,目前世界经济形势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契机,同样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与压力,如何应对当前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风险,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带来的冲击,将是未来发展中经济体不可回避的严峻考验。

二、经济安全形势

从2007年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形势看,突出的风险仍然来自金融和能源安全领域,其中包括全球股市、尚未消除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国际油价上涨带来的冲击,以及金融、能源领域的新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它们威胁着全球经济的稳定。当前,金融和能源领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和有关国际会议的重要议题。

(一)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导致各国间经济往来充满了矛盾和摩擦,构成了全球性经济问题,并加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2007年全球经济失衡进一步恶化,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可能超过9000亿美元,而欧洲、亚洲和石油出口国的顺差相应增加。当前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过快,而日本、德国以及中国等亚洲主要新兴市场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美国对外净负债超过3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四分之一,其债权国主要是日本、欧洲国家和中国以及石油出口国。而美国贸易逆差又成为全球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另外,美国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美元持续贬值,而美元贬值又加剧了其内部失衡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当前美元贬值已成为长期趋势,这使美元地位产生动摇,导致近年来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美元贬值加剧带来的风险在全球不断蔓延。同时,全球经济失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十分突出,国际贸易政策上的纠纷和冲突频繁,这些冲突主要发生在美国和欧洲之间,以及美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全球经济能在高度失衡的状态下保持增长,部分原因就在于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这使得全球利率保持低位、美元保持强势、高油价对通胀的影响也被商品价格下降所抵消。然而,经济失衡的根本性矛盾越积越深,其可能引发的无序调整是世界经济稳定和增长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在全球贸易失衡和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受阻的背景下,由此诱发的连锁反应表现为贸易和投资环境恶化,并且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全球经济失衡在世界各国间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最为突出的是加剧了贸易摩擦、对世界各国货币政策产生了不确定性的影响、国际收支长期失衡、利率水平在失衡的两极间存在着差异,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对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同时,由于各国间存在着巨大的贸易差额和息差,以及资本的大规模跨境流动,使得汇率问题成为有关国家争执的焦点,并导致全球范围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全球性经济失衡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

(二)全球股市的泡沫风险

屡创新高的全球股市也随之积累了大量的泡沫,全球股市多次厄运再现。2007年以来全球股市的繁荣与泡沫现象成为国际金融领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股市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球股市的脉络,股市的大幅度波动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造成2007年初以来全球股市波动的原因,除了近年来国际资本的过度投机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股票的泡沫成分在过去的几年逐步增大,风险也在增大,股市的全面回调也在情理之中。近年来,全球股市始终潜伏着隐患,股市承受能力十分脆弱,一有风吹草动,股票行情便急剧变化,股市也骤然风雨飘摇。由于全球股市的波动不仅会影响和蔓延至全球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且它对整个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更为剧烈,特别是货币市场。目前国际货币市场危机隐患无处不在,随时有可能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有人担心,由于全球金融形势依旧严峻,全球股市的频繁波动使股市风险更加险恶,因此全球股市活跃与繁荣趋势能持续多久,尚难预料。如果全球股市反复振荡,将使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大,国际金融市场也有可能因此风雨飘摇。

全球股市的波动影响所及囊括了全球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对整个国际金融领域特别是货币市场的影响更为剧烈。从以往的教训和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形势看,突出的问题是国家或地区性货币变化牵动着全球股市,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双双出现联动性影响和冲击。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潜伏的危机有可能是全球股市动荡风波未息,接踵而来的便是货币市场的大幅波动,而货币市场的波动又反作用于股市,同时随着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必然会卷土重来,这种相互影响和冲击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破坏性尤为严重。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将有可能导致股市和货币市场轮番动荡的恶性循环,从而诱发全球金融领域的动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

最近的经济形势篇8

一、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2006年,世界经济已经连续四年保持强劲增长,2007年世界经济总体运行态势依然良好。从多种因素来看,虽然影响2007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变数仍是美国经济和油价的高企,但无论美国经济增长是否减缓,油价波动是否剧烈,世界经济依然保持着适度的增长。虽然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对不同的国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总体来看,高位徘徊的油价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的冲击比预期和想象的要弱。油价上涨是世界各国经济持续发展导致能源需求旺盛的结果,以及与地缘政治相关的地区局势造成的,并非供应不足,同时也体现了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活跃和繁荣。另外,虽然2007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有着诸多不稳定因素,但由于进入了增长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受发展中国家经济强劲增长的带动,以及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保持温和增长的影响,因此总体走势被多数国际组织和机构看好,各种预测较为乐观。汇集各有关机构的评估,普遍结论是: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比2006年的增长高峰有所减缓,但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经济增速可能在3.4%到4.8%之间。尽管目前各方面的预测只能作为参考,但可以断定,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幅度不会有大的出入。与此同时,未来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综合联合国贸发会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低于2006年的增长率,但可以确定的是:2007年将是世界经济连续五年保持高速增长的一年,世界经济处在一个较快、较长的发展阶段和繁荣时期。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7年9月份的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低于2006年的增长率(联合国贸发会议认定的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最终为4%),为3.4%。由于美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尽管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07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强劲增长了3.9%,但次级债危机潜在的威胁并未消除,经济增长下滑有可能在今后显现出来),因此联合国贸发会议对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的判断较为谨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同样将低于2006年的增长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终认定的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4%),为5.2%,与此前的预测相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尽管2007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攀高、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大,以及美国次级债风波的蔓延和影响,但世界经济总体活力并没有明显减弱,保持着强劲增长态势,由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较为乐观。联合国贸发会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各主要地区和国家经济形势分别做出评价:联合国贸发会议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仍将是东亚和南亚,其中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分别为10.5%和8.5%;美国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从上年的3.3%减缓到2%;欧盟和日本经济增长水平高于美国,增长率将分别达到2.8%和2.3%;非洲的增长率将达到6%;拉美和西亚的增长虽略有下降,但增长率将接近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07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5%,低于上年的2.9%。其中美国的增长率为1.9%,低于上年的2.9%;欧元区增长率为2.5%,低于上年的2.8%(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增长率都将低于上年);日本的增长率为2.6%,保持了五年的延续增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增长时期。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为9.8%,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中国的增长率将达到11.5%;拉美地区的增长率为5%,低于上年的5.5%;中东地区的增长率均为5.9%,高于上年的5.6%;独联体的增长率为7.8%,略高于上年的7.7%;中东欧的增长率为5.8%,低于上年的6.3%;非洲的增长率为5.7%,略高于上年的5.6%。

2007年,在西方世界陷入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漩涡的背景下,综合联合国贸发会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别对2007年世界各主要地区和国家经济体增长的预测看,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由于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引擎力正逐步下降,而随着亚洲新兴经济体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它们已经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提升(近年来亚洲的经济增长始终保持在全球增长的一半以上),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国经济增长下滑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与此同时,欧元区国家和日本经济在拖累全球经济多年后,显然已经摆脱长期低迷阴影的笼罩,对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和强劲增长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拉美和非洲地区经济的连续稳定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以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依据权威机构对全球经济的综合评估,目前世界经济形势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契机,同样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与压力,如何应对当前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风险,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带来的冲击,将是未来发展中经济体不可回避的严峻考验。

二、经济安全形势

从2007年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形势看,突出的风险仍然来自金融和能源安全领域,其中包括全球股市、尚未消除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国际油价上涨带来的冲击,以及金融、能源领域的新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它们威胁着全球经济的稳定。当前,金融和能源领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和有关国际会议的重要议题。

(一)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导致各国间经济往来充满了矛盾和摩擦,构成了全球性经济问题,并加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2007年全球经济失衡进一步恶化,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可能超过9000亿美元,而欧洲、亚洲和石油出口国的顺差相应增加。当前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过快,而日本、德国以及中国等亚洲主要新兴市场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美国对外净负债超过3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四分之一,其债权国主要是日本、欧洲国家和中国以及石油出口国。而美国贸易逆差又成为全球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另外,美国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美元持续贬值,而美元贬值又加剧了其内部失衡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当前美元贬值已成为长期趋势,这使美元地位产生动摇,导致近年来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美元贬值加剧带来的风险在全球不断蔓延。同时,全球经济失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十分突出,国际贸易政策上的纠纷和冲突频繁,这些冲突主要发生在美国和欧洲之间,以及美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全球经济能在高度失衡的状态下保持增长,部分原因就在于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这使得全球利率保持低位、美元保持强势、高油价对通胀的影响也被商品价格下降所抵消。然而,经济失衡的根本性矛盾越积越深,其可能引发的无序调整是世界经济稳定和增长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在全球贸易失衡和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受阻的背景下,由此诱发的连锁反应表现为贸易和投资环境恶化,并且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全球经济失衡在世界各国间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最为突出的是加剧了贸易摩擦、对世界各国货币政策产生了不确定性的影响、国际收支长期失衡、利率水平在失衡的两极间存在着差异,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对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同时,由于各国间存在着巨大的贸易差额和息差,以及资本的大规模跨境流动,使得汇率问题成为有关国家争执的焦点,并导致全球范围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全球性经济失衡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

(二)全球股市的泡沫风险

屡创新高的全球股市也随之积累了大量的泡沫,全球股市多次厄运再现。2007年以来全球股市的繁荣与泡沫现象成为国际金融领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股市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球股市的脉络,股市的大幅度波动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造成2007年初以来全球股市波动的原因,除了近年来国际资本的过度投机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股票的泡沫成分在过去的几年逐步增大,风险也在增大,股市的全面回调也在情理之中。近年来,全球股市始终潜伏着隐患,股市承受能力十分脆弱,一有风吹草动,股票行情便急剧变化,股市也骤然风雨飘摇。由于全球股市的波动不仅会影响和蔓延至全球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且它对整个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更为剧烈,特别是货币市场。目前国际货币市场危机隐患无处不在,随时有可能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有人担心,由于全球金融形势依旧严峻,全球股市的频繁波动使股市风险更加险恶,因此全球股市活跃与繁荣趋势能持续多久,尚难预料。如果全球股市反复振荡,将使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大,国际金融市场也有可能因此风雨飘摇。

全球股市的波动影响所及囊括了全球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对整个国际金融领域特别是货币市场的影响更为剧烈。从以往的教训和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形势看,突出的问题是国家或地区性货币变化牵动着全球股市,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双双出现联动性影响和冲击。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潜伏的危机有可能是全球股市动荡风波未息,接踵而来的便是货币市场的大幅波动,而货币市场的波动又反作用于股市,同时随着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必然会卷土重来,这种相互影响和冲击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破坏性尤为严重。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将有可能导致股市和货币市场轮番动荡的恶性循环,从而诱发全球金融领域的动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

(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蔓延

美国2007年夏季爆发的次级贷款危机引发全球范围内的信贷紧缩及金融市场动荡,全球信贷危机及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使金融系统性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在次级贷款危机蔓延西方世界的背景下,尽管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形势相对稳定,全球股市异常繁荣和活跃,没有发生全球范围的金融恐慌和灾难,但世界各地区在资本市场繁荣的背后潜伏着不同程度的经济和金融危机隐患,次级贷款危机带来的风险还未全部释放。特别是由于美国次级贷款风波持续蔓延,世界经济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对此,有关国际金融机构和人士多次提出警告,声称下次世界经济危机很有可能从金融领域开始。目前,世界经济不稳定首先来自全球金融体系,美国处于资产“泡沫”破灭的困境,由于房地产下滑造成了金融领域的振荡,不良贷款居高不下,金融体系捉襟见肘,大量无法追回的贷款使多家债权银行陷入资金困境。无独有偶,近年来美国在外资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债务负担更加沉重,使美国资本市场风险日益增大,这对美国金融市场的未来将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另外,一些国家受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余波的影响,脆弱的金融体制逐渐显现出来。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尽管近年来汇率变动相对稳定和有序,符合改革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基本面。但2007年以来,美元贬值步伐正在加快,特别是美联储连续下调利率的预期已经成为国际外汇市场上驱动美元持续走软的一个主要因素,存在着进一步下跌的风险,一旦出现新一轮的大幅度贬值,将严重动摇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信心,出现美元抛售失控的风险,使各国货币抵御国际外汇市场汇率变化带来的冲击压力不断增大。次级贷款危机继续恶化的潜在风险和美元下跌带来的隐患随时有可能引发地区性和局部金融危机,这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金融安全状况,同时也将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

(四)油价上涨的不良影响

2007年,在中东形势进一步动荡、全球石油需求不断扩大、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到11月份国际油价一度直逼每桶100美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涨幅超过了40%,创造了近年来的最高点。目前油价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缘政治形势动荡带来的影响,如全球反恐形势错综复杂、伊拉克安全形势持续恶化、伊朗核问题解决未果、主要原油出口国国内局势时有动荡等,都对近期国际油价有着直接影响。从目前的石油供给情况看,中东局势动荡和石油供应紧张带来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生产的后续能力,石油供应状况不稳定将导致油价继续在高位徘徊,油价的浮动范围从2006年的每桶65到70美元提高到90至95美元,甚至将超过95美元,油价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虽然目前世界各国对油价上涨的承受能力远比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期大大加强,但仍有人担心全球经济因油价上涨而陷入严重衰退的噩梦有可能会再次重演,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将承受多重压力。从全球经济发展来看,石油价格上涨将对全球经济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导致全球通货膨胀上扬、抑制资本投资的增加、削弱消费开支的增长、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最终制约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能源机构确定的能源安全定义包含两个因素:一是合理的价格;二是供给充足。从目前的石油安全机制看,世界许多国家由于没有充足的能源储备更容易受到油价上涨的冲击,特别是经济比较脆弱的国家和地区。种种迹象表明,如果国际油价继续维持在每桶90美元以上或无止境地上涨下去,无论是对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将是严重的打击,能源安全问题进一步凸现。

(五)美元汇率下跌带来的风险

2007年,国际货币市场有五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1. 国际货币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依然是影响国际货币市场的主要因素,是国际市场汇率变化的核心因素。

一年来,美元汇率走势始终在下跌通道,其中美元兑欧元、英镑和加拿大元以及人民币等货币的汇率跌至近年来的最低点(仅相对日元有所升值)。美元汇率的波动一方面表现为市场投机性因素的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导致国际外汇市场中积累的金融风险更加突出。

2. 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公布的就业、房屋销售数据、消费信心指数等重要经济指标比较疲软,表明次级贷款危机有蔓延和加深的迹象,美国经济下滑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为了化解次级债危机带来的金融风险,保证美国经济平稳运行,2007年9月和10月美联储连续两次降息,虽然降息有助于美国规避经济衰退的风险,但受其影响打压了美元汇率,导致世界各国货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

3. 美元汇率下跌导致黄金等贵金属价格呈现上涨之势。

2007年,受美元汇率与利率变化和全球经济环境中通货膨胀上扬,以及一些国家增持黄金储备和需求增加的影响,再加上投机因素,推动了国际期货市场上黄金等贵金属价格振荡走高(到11月黄金价格突破了800美元的关口)。黄金在拥有巨大投资空间的同时也暗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

4. 美元汇率下跌因素强化了国际油价的上涨趋势。

2007年国际油价上涨除了中东局势恶化的地缘政治因素和供需失衡以及投机对油价波动起到的推波助澜的影响外,石油美元效应加大也刺激了国际油价的上涨,美元的进一步贬值和石油美元与石油欧元之间转换导致了主要货币间的搏弈,并刺激油价上涨。

最近的经济形势篇9

早春二月,黄金市场上演的一幕独立行情,使之成为近期投资市场上最亮眼的明星。2月17日,国际现货金价创下了7个月的新高,攀升至968.50美元,盎司。在近4个月的时间内,金价已经激涨40%。

是什么原因推动了黄金价格的急速上涨?全球衰退的环境之下,避险需求的上升、黄金ETF的大幅增仓,是最为直接的两个原因。然而作为一种投资产品而言,黄金价格的形成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这段急速上涨的行情之后,黄金价格将何去何从?市场上多空观点交织。

为此,本刊采访了国内多位资深黄金分析师、评论员,邀请这些黄金达人们对未来一段时间影响金价走势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纵览各位专家的观点,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然而在这些观点的碰撞之中,或许也能为黄金投资者和希望进入这一市场的投资者带来启示。

焦点一 黄金ETF持仓上升能否助推金价新高?

黄金ETF被视为本次金价崛起中的主导力量。北京时间2月17日,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 Gold Shares的黄金持有量升至创纪录的1000吨上方。观察2009年1月以来,SPDR Gold shares的持金量增加与金价上涨的节奏,我们会发现,它们的相关性是如此之高(见图1)。可以说,黄金价格的每次上涨都伴随着ETF持有量的大量增加。

然而黄金ETF持仓的上升,能否继续推动黄金价格前行,并超越去年创下的1030美元/盎司的价位?

正方观点:与ETF一起过冬

高赛尔研究中心的方静认为,四大黄金ETF,尤其是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 Gold Shares一直以来都在稳步买进,鲜有减仓卖出,进入2009年以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同时,市场一片看空之声,并没有动摇ETF买进的决心。对此,方静的观点是,要么是由于大量资金涌入ETF基金中导致其被动买人,要么是其“志在高远”,而根本不在乎短期微小的波动。结合ETF的背景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高”。

同时,随着ETF黄金持有量的逐渐升高,其对金价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数据显示,目前四大黄金ETF持仓最,已经占了全球黄金年供需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若未来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ETF而间接持有黄金的话,黄金ETF对金价上行的影响将逐渐成为主导金价的因素之一。因此,单就ETF这个因素来看,投资者可以“和ETF基金一道看好未来长期金价走势”。

经易期货的朱亦林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恶化的宏观环境下,黄金的货币属性得以彰显。也就是说,从保值的角度出发,作为经济危机最后避风港的黄金受到投资者青睐,黄金的投资需求充分扩张,从而推动了价格的上涨,这也是黄金ETF增仓的原因所在。基金敢于不断地迫涨买入,也表明了其对黄金后期走势相当看好。

反方观点:增持黄金热情难长久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研究处近期的《一周金市观察》则指出,增持黄金的热情难以持久,黄金独立行情走势已经临近尾声。兴业资金营运中心贵金属分析师蒋舒告诉记者:“我们的观点是,在极端事件的冲击下在某些时段金价仍有震荡上行超过1000美元/盎司关口的可能,但是难以在1000美元/盎司关口之上站稳。”对于2009年金价走势,兴业的观点也并不乐观,“整体上说,2009年金价呈震荡下行态势,最低会探至800~850美元,盎司的区间内。”

“黄金ETF持仓的快速增加的确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多头的信心。但是,黄金ETF持仓增加本身只是一个中间变量,是什么因素促使投资者大举买人黄金ETF呢?”蒋舒认为,在目前金融机构违约风险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黄金ETF股份有实物黄金支撑的优点加之相对便利的赎回机制使得投资者可以获得相对的安全,这是近期投资者大举增持黄金ETF的重要动因。但是,因此增持黄金的热情很难长久,势必对金价产生影响。

焦点二 美元何去何从能否研判?

由于黄金价格采用美元计价,金价走势与美元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因此在对金价进行预测分析时,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就是美元的走势。

不过,我们也可以发现,美元与金价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有所减弱。比如今年1月下旬以来,国际金价便与美元指数出现了齐涨齐跌的现象。但是,在对几位专家的观点进行总结时,他们对于美元这一影响金价的因素还是比较看重。市场对于美元较为普遍的观点是,中短期内仍有走强的可能,长期来看美元却将走弱。同时也有专家认为,美元走软的可能性并不大。

正方观点:中短期强势,长期走弱

上周渣打银行(中国)首席投资总监梁大伟在上海该行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投资市场展望时表示,美元上半年还将保持稳定和强势,但是长期看来,美元势必走弱。

梁大伟认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仍然保持强势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作为全球结算货币的功能。全球性的“去杠杆化”和流动性回流,各种杠杆化投资工具面临清盘和结算,美元资产变现,推动了美元汇率的不断上涨。“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全球范围内的‘去杠杆化’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至少在今年上半年不会结束”。因此,作为计价货币的美元还将保持其强势的地位。

但是,进入下半年,美国极度放松的政策将拖累其大幅下挫。因此,与其负相关的黄金价格,中短期内将面临较大压力,下半年之后黄金潜在的投资需求将有所回升,并吸引更多净流入资金,助推黄金价格。

黄金分析师张勇的观点也颇具有代表性。张勇认为,2009年美元总体走势将以贬值为主。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整个经济危机已从金融机构迅速蔓延至实体经济,美国为此推出了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经济刺激计划的实行将使美国财政赤字创出历史新高。美国政府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增发国债向世界筹集资金,但这条路很难走通,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跌已令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国债投资望而却步,可想而知其继续增发的前景如何:二是不顾一切地发行美元以满足需求,这也将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出现。因此虽然美元汇率与金价的相关性降低,但在一定程度上,美元走软将利好金价。

反方观点:美元走软可能性不大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特聘讲师王斌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美元走软的可能性非常小。

“黄金和美元的走势,基本上是按照一个相反的方式在运行”。但是,2009年奥巴马总统上台以来,黄金走势和美元走势开始变化,并且走势基本相同而不是相反。王斌之认为,由于奥巴马的各项刺激经济的政策正在逐步落实,所以美元开始走强成为必然。但是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百年一

遇,很多人对于全球经济能否快速恢复心存疑虑,尤其对于美元走强并不看好。人们的这种恐慌心理导致国际投机资金在美元走势即使强势的时候也无所适从,只好选择黄金作为避险工具。因此,在奥巴马上台之后,美元虽然走出了非常稳健的行情,但是很多投机者还是选择了黄金来避险。因此出现了金价与美元出现了相同的走势。

“从美元的近期走势来看,由于美国政府的一系列举措正在推出和实施之中,美元走势在奥巴马的政策背景下,长期走好的因素基本具备。”王斌之指出,金融危机的底部形态已经基本形成,利空出尽之后,最坏的形势也将过去。而美元则是重要的信号,如果美元能够走强,金融危机的结束也就为期不远。

焦点三 危机之下避险情绪还将升温?

在金融危机之下,各国货币不断贬值,资产价格不断缩水,投资者选择的是如何更好地维系自身资本保值。黄金具有“避险功能”,这一特性能够使之吸引更多的资金,从而推动金价的上涨。

正方观点:衰退趋势加深避险功能受青睐

经易期货的朱亦林认为,国际游资的避险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金价的走势。“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各国货币不断贬值,资产价格不断缩水的情况下,国际游资逐渐从前期激进的投资偏好转向较为保守的投资偏好中来。”朱亦林的观点是,黄金是避险产品的首选,这也就促使了黄金价格的上涨,且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这种投资趋向将继续支撑并推动黄金价格的上涨。在不确定金融因素的推动下。黄金价格再创新高也并非难事。

中行上海市分行资深黄金交易员徐明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黄金避险功能的增加进行了分析。他说:“一方面欧洲银行系统危机加深全球经济的衰退。春节前英国银行大幅亏损,欧洲银行系统陷入困境,市场担忧全球金融危机将会加深。欧洲央行和欧洲地区各国央行向银行系统注入巨资以稳定局面。有经济学家预测,未来更多银行将会受到影响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继英国央行大幅降息之后,欧洲央行3月份仍可能大幅降息。未来基于对欧洲经济形势的担忧,投资者对黄金的避险需求增加。”

而在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形势恶化,股市疲弱,有望继续推升金价。本轮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受影响的行业越来越多,影响的程度越来越深。2008年全球经济发展缓慢,各国GDP值的增长率有所下降。美国去年第四季度GDP骤降3.8%,创1982年第一季度以来最大的单季降幅。大多数经济学家对2009年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持悲观态度。2009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未来全球经济的衰退将继续促使全球股市惨遭滑铁卢。疲弱的股市使得投资者失去信心,从而继续青睐黄金的避险保值功能。

反方观点:危机结束预期出现避险功能下降

最近的经济形势篇10

当前日本经济正处在2002年初开始的新一轮周期回升进程之中。伴随回升进程的逐步展开和稳步推进,在日本经济运行的各主要层面开始显现出一系列引入注目的新趋向。这些新趋向在进入2004年以后呈进一步强化之势,且在未来近期这一态势还将持续下去。

增长势头趋于强劲

日本经济于2002年初步入战后第14个经济周期的回升进程之后,并未能立即扭转持续达10余年之久的颓势。其实际GDP增长率在2002年甚至还出现了0.3%的负增长。步人2003年,回升势头虽有所加强,但实际GDP增长率仍只有1.4%,基本与此前10年间的平均增长率持平。而到2004年,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达到2.7%,显现出近年难得一见的强劲增长势头,甚至超过了欧盟和欧元区的平均增长率2.5%和2.0%。一些重要机构的预测普遍认为,2005年日本经济虽会出现轻度调整,2006年还会持续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如日本政府2005年1月21日的预测认为,2005年度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为1.6%。日本银行2005年4月28日的最新预测认为,2005年度日本实际GDP增长1.3%,2006年度将提升至1.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刚刚发表的2005年春季《世界经济展望》认为,2005年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约为0.8%,2006年将回升至1.9%。

当前日本经济增长势头的逐步趋强,亦可用其工矿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来说明。在2001年度,日本的工矿业生产指数一度下降了9.1%,而2002、2003和2004年度则分别上升了2.8%、3.5%和4.0%。若以2000年度为100,2004年度已比2001年度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当前日本工矿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扩张促成的,日本学界因此将目前新一轮的周期增长称之为“数字景气”。

“股市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目前日本经济增长势头的逐步趋强,也充分反映在其股价走势上。最能代表日本股价走势的日经225种平均股价,在2002年日本经济步人回升进程之后,也未能很快显现回升势头,直到2003年4月才跌至谷底,最低点为7607.88日元,但在此之后即开始显现颇为有力的回升态势,8月突破10000日元,年底升至10676.64日元。进入2004年,日本股市回升的势头进一步加强,到4月的最高点一度突破12000日元,达到12163.89日元,比一年前的低点上涨了约60%。随后日本股市虽开始出现一些波动,但仍保持在乎稳状态,日经225种平均股价始终在11000日元上下波动,截止本文截稿时(2005年5月6日)仍维持在11127.29日元。股市回升对日本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颇值关注,尤其是其带来的“资产效应”,对占日本经济总量60%以上的个人消费需求的恢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企业设备投资的扩大更是提供了良好的资金环境。

消费需求趋于复苏

当前日本经济增长势头的增强,是除政府公共投资需求之外的各主要需求全面恢复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在2004年,日本的企业设备投资需求增长了5.9%,出口需求更猛增了14.3%,外需对日本经济增长贡献了0.8个百分点。但尤其值得关注的还是个人或民间消费需求的复苏及其对日本经济增长势头强化的推进作用。

占日本经济总量60%以上的民间消费需求持续低迷,曾是导致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最主要原因。即便是在2002年初日本经济步人回升后的很长时间里,其民间消费需求也未能显现复苏态势,2002和2003年日本的民间最终消费支出分别仅增长了0.5%和0.2%。但在进入2004年后,日本民间消费需求开始显现颇为强劲的复苏势头,民间最终消费支出实际增长率达到1.5%,而且预测还表明,目前显现出的消费需求复苏迹象近期还将持续下去。民间消费需求的逐步复苏,对目前日本经济增长势头的趋强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银行福井总裁近前在以“日本经济的现状与展望”为题发表的讲演中明确指出,个人消费的逐步恢复,即是目前日本经济回升的主要支柱,也是其重要特征,而目前日本的个人消费支出之所以开始恢复,主要原因之一是新的护理保险制度的导人促使高龄层消费倾向提升,之二是企业开发出更具魅力的新商品和新服务引发了新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日本内阁府以“个人消费恢复的要因”为题发表的分析结果则认为,促使日本民间消费需求由长期低迷转向缓慢恢复的主要因素,一是家庭收入趋于稳定带来消费支出能力恢复,另一是失业缓解、股市回升带来消费心理改善,2004年日本一般家庭的消费者态度指数的确也比2002年上升了10.7个百分点。

金融运行趋于稳定

金融体系构成现代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日本经济更具有明显的“金融主导型”特点。不良债权负担沉重,金融体系运营不稳甚至几近瘫痪,是上世纪90年代迄今日本经济难以走出长期萧条的主要障碍。据日本银行2003年8月公布的数据,在1992~2001年度的10年中,日本金融机构处理的不良债权多达92.9万亿日元。但由于经济萧条导致企业经营恶化尤其是破产企业增加、房地产价格下跌导致贷款担保不足等原因,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余额不仅未见减少,而且还在继续增加。如日本全国银行机构的风险管理债权余额在1998年度末(1999年3月底)为29.6万亿日元,2001年度末(2002年3月底)又增至43.2万亿日元。但到近期这一局面正在得到明显改观,由此也为日本金融系统恢复稳定和正常运营,从而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到2003年3月,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余额已减少至35.3万亿日元,9月再减少为28.3万亿日元,到2004年9月更减少为22.0万亿日元,比2001年度末减少了近50%;与之相应,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率也开始大幅降低,2003年底已降至6.8%,到2004年9月更降至5.3%,金融监督厅提出的到2004年度(2005年3月底)结束将不良债权率降至4%以下的目标似已实现。小泉内阁主管金融改革的经济财政大臣竹中平藏在最近的一次讲演中不无自豪地指出:日本大银行的不良债权比率到2004年9月已下降至4%,两年前本人担任金融大臣时不良债权比率高达8.4%,现在正在接近4%这一金融再生目标(2005年3月),银行部门的改善构成此次景气回升的重要特征。促使当前日本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趋于减少、金融运行趋于稳定的主要因素,除日本政府、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业界为处理不良债权付出的艰苦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外,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尤其是破产企业数目及其负债规模的逐步缩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和2004年,日本企业破产件数分别减少了

14.8%和15.8%,其负债金额则更分别减少了16.0%和32.5%。

通货紧缩趋于缓解

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之后不久,日本经济即开始面临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但实际陷入通货紧缩的困境却是90年代后期的事情。其主要表现,就是物价总水平的全面、持续下降。如在1999、2000、2001、2002和2003年度,日本企业的物价指数分别为-0.8%、-0.6%、-2.4%、-1.6%和-0.5%,面向企业的服务价格指数分别为-1.1%、-0.9%、-2.5%、-2.1%和-1.2%,消费者物价指数分别为-0.5%、-0.5%、-0.8%、-0.8%和-0.2%。通货紧缩愈演愈烈,对深陷萧条难以摆脱的日本经济可谓雪上加霜。

但在进入2004年后,由于经济增长势头趋强带动需求尤其是企业投资需求逐步恢复,以原材料为中心的进口价格尤其是进口原油价格上升,以及日本银行强力推行“数量缓和”政策带来货币流通量扩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长期困扰日本经济的通货紧缩问题已开始趋于缓解。在2004年度,日本的企业物价。指数已经“由负转正”一下子上升了1.5%,其面向企业的服务价格指数为-0.4%,虽仍为负增长,但降幅已比上年度缩小了0.8个百分点,其消费者物价指数则基本与上年度的变化持平,但在许多月份都出现了正增长。通货紧缩的趋于缓解,将通过减轻企业实际债务负担、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增大市场通胀预期,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税收收入、缓解财政危机等途径,对当前日本经济增长势头的趋强产生多层面的积极作用。

企业经营趋于改善

日本经济于上世纪90年代初陷入泡沫破灭萧条后,日本企业经营状况也开始趋于恶化,直至深陷困境。其主要表现包括:(1)盈利水平急剧下降。如在经营状况最严峻的1992、1993、1998和2001年度,日本企业经常利润分别减少达22.6%、21.2%、23.9%和21.2%,其中制造业中小企业的经常利润在1998年度更减少达43.8%,制造业大企业在2001年度也减少了36.9%;(2)股市价格持续走低。受企业其是上市大企业盈利水平恶化的影响,日本企业上市股票的价格也呈持续走低之势,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到最低点2003年4月曾一度跌至7600日元,比历史最高点1989年12月的38900日元相比下跌了80%;(3)破产企业居高不下。如在企业破产最严重的2001年,破产企业达19164件,负债金额累计高达16.5万亿日元。由于企业经营状况和利润预期的持续恶化,导致企业设备投资急剧萎缩,以致成为日本经济难以走出长期萧条的重要因素。如据日本银行《全国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资料,在1992~2002年度11个年份,日本企业的设备投资除1996年度外全部是负增长,其中有些年份负增长甚至达到两位数。

但到近期尤其是目前,日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开始明显改善,其主要表现包括:(1)盈利水平迅速提高。如在2004年,日本企业的经常利润增长了16.5%,其中制造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更分别增长了24.9%和19.2%。日本企业的销售额利润率也达到3.64%,其中制造业大企业更达到5.835%;(2)破产企业明显减少。如在2004年,日本企业破产件数已减少为136796件,比2001年减少了28.6%。破产企业的负债金额更减少至7.8万亿日元,比2001年减少一半还多;(3)设备投资急剧扩大。如在2004年度,日本企业的设备投资增长了6.9%,其中制造业大企业更增长了22.7%。企业设备投资的急剧扩大,已成为目前日本经济增长势头趋强的最有力的支撑。而日本企业的经营状况之所以明显改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趋于好转,为日本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另一方面也是日本企业为消除雇佣过剩、设备过剩和债务过剩即所谓“三大过剩”问题而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2005年1月的《日本经济动向――2004年的回顾与展望》中指出,“作为企业部门在此次周期回升过程中显现出的特征,可以举出在整个90年代严重困扰企业运营的‘三大过剩’得到缓解。”

就业形势趋于好转

日本国民一向以就业稳定、失业率低而引以为豪。在20世纪90年代前,日本的完全失业人数和失业率的确也从未超过200万人和3%,即便是在周期衰退时期也同样如此。但到9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长期萧条导致就业需求减少,企业为改善经营状况、削减劳动成本而大量裁员、以及传统的终身雇佣制趋于解体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日本的就业状况开始趋于恶化,失业人数和失业率连续创下历史最坏记录。如在1990年度,日本的完全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分别仅为134万人和2.1%,到1995年度已达216万人和3.2%,2000年度再达319万人和4.7%,2002年度更达360万人和5.4%。就业形势的持续恶化,通过减少职工家庭收入从而降低消费支出水平和恶化居民消费心理等途径,成为日本民间消费需求长期低迷从而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重要因素。但到近期尤其是目前,日本的就业形势开始形成明显好转的趋向。到2003年底,其完全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已分别降至342万人和5.1%,到2004年底更分别降至270万人和4.5%。当前日本就业形势趋于好转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加速和企业雇佣增加带来就业人数增加和失业人数减少,而日本政府和产业界为稳定就业采取的一系列有效举措,如发放中小企业稳定就业补贴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伴随就业形势的好转,通过增强职工家庭收入水平从而提高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心理等途径,对日本经济增长势头的强化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