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感受和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13 17:33:13

工作感受和体会

工作感受和体会篇1

心得体会怎么写

1、什么是“心得体会"

在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人们往往会产生有关某项工作的许多感受和体会,这些感受和体会不一定经过严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对这项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简单的理论分析。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些心得表达出来,就是“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

2、心得体会怎么写?心得体会的写法

心得体会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I、标题

心得体会的标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在XX活动(或X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关于XX活动(或XX工作)心得体会(或心得)

心得体会

如果文章的内容比较丰富,篇幅较长,也可以采用双行标题的形式,大标题用一句精练的语言总结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标题是“在XX活动(或X 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例如:

从小处着眼,推陈出新

——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心得

II、正文这是心得体会的中心部分

(1)开头简述所参加的工作(或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参加活动的原因、时间、地点、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过程及结果。

(2)主体由于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华考在文章标题下署名,写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后。

3、写作心得体会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混同心得体会和总结的界限。一般来说,总结是单位或个人在一项工作、一个题结束以后对该工作、该问题所做的全面回顾、分析和研究,力求在一项工作结束后找出有关该工作的经验教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它注重认识的客观性、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在表现手法上,在简单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较多的采用分析、推理、议论的方式,注重语言的严谨和简洁。

心得体会相对来说比较注重在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主观认识和感受,往往紧抓一两点,充分调动和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和说明甚至抒情的表达方式,在叙述工作经历的同时,着重介绍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它追求感受的生动性和独特性,而不追求其是否全面和严谨,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只论一点,不计其余??。

(2)实事求是,不虚夸,不作假,不无病呻吟。心得体会应是在实际工作和活动中真实感受的反映,不能扭捏作态,故作高深,更不能虚假浮夸,造成内容的失实。

(3)语言简洁,生动。心得体会在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叙述、议论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采用描写、抒情及各种修辞手法,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写作心得体会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混同心得体会和总结的界限。一般来说,总结是单位或个人在一项工作、一个题结束以后对该工作、该问题所做的全面回顾、分析和研究,力求在一项工作结束后找出有关该工作的经验教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它注重认识的客观性、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在表现手法上,在简单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较多的采用分析、推理、议论的方式,注重语言的严谨和简洁。

心得体会相对来说比较注重在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主观认识和感受,往往紧抓一两点,充分调动和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和说明甚至抒情的表达方式,在叙述工作经历的同时,着重介绍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它追求感受的生动性和独特性,而不追求其是否全面和严谨,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只论一点,不计其余??。

工作感受和体会篇2

【关键词】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绩效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幸福,幸福在伦理学、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就从未间断过。究竟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为了实现目标和理想,使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某种满足的心理体验[1]。而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其实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包括个体对具体事件的情绪反应、个体的心境、对生活满意感的判断、满足感,以及对具体生活领域(比如婚姻和工作)的满意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2]。当主观幸福感这一概念被引入与工作相关的研究时,主要是指员工对于工作的积极情感和认知评价。而工作中的主观幸福感(以下简称工作幸福感)则是指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情感和认知评价。

国内外研究表明,个人主观幸福感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还会对工作质量产生深刻影响。在企业,员工的工作幸福感高低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绩效和工作质量,影响企业的健康成长和壮大,所以研究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实际状况,考虑从薪酬管理、工作环境、轮岗、人力资源以及有效激励等方面入手改进企业现有状况,通过有效的管理体制来提升员工的幸福感,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我国在职人员工作幸福感现状

国内一家知名网站针对“工作了,你幸福吗”这个主题面向国内企业在职人员做了一次市场调查,总共收到有效网上调查问卷5005份。60%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26.41%;在外商独资企业工作的受访者占40.20%,合资/合作企业工作的受访者比例为10.75%,民营/私企工作的受访者占26.73%,在国企/上市公司工作的受访者比例为11.51%。调查显示,55.06%的受访者表示工作收入只能解决温饱问题,17.26%的受访者表示通过工作收入能帮助实现自己的理想,17.96%的受访者认为工作给自己带来了充实感,让人生变得有意义,仅有9.71%的受访者从工作中获得了成就感,实现了自我价值[3]。

另外,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工作幸福指数调查”显示,只有9.79%的被调查者幸福地工作着,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幸福指数”仅为2.57(最高5分,最低0分)。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各企业员工的工作幸福感普遍偏低,使得探讨如何提高工作幸福感成为了必要。

二、企业员工幸福感偏低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员工幸福感普遍偏低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员工长期重复的单一工作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工作绩效降低、缺乏主动进取精神、工作成就感降低,员工工作倦怠的表现也反映出对工作的不满意,工作幸福感低下;另外,企业片面讲究物质激励,忽视了对员工更高层次的激励如精神激励等,薪酬体系不合理不公平,严重影响员工工作态度和情绪;第三,企业文化环境没有形成,无法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同事之间冷漠,上下级之间沟通少,彼此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这些都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公平感、安全感、成就感等,工作幸福感更无从谈起。

三、提高员工的工作幸福感的方法与途径

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包括员工获得的报酬、工作环境、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如何提升员工的工作幸福感,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与生产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获取并且加强。

1.合理的薪酬体系

确定合理的薪资水平,将员工的个人报酬与工作业绩直接挂钩,鼓励员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更高的收入,是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基础。一方面,有市场竞争力的薪资水平通过满足个人物质利益的需求来调动人们完成任务的积极性。这是在经济社会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激励措施,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是普通员工的共同愿望,它决定着员工基本需要的满足;另一方面,建立公平公正的考评机制,给员工稳定、合理的考核评价,才能给员工安全感,让员工定下心来为企业做实事,出效益,从而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提升工作幸福感。

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企业可以实行具有差别化的薪酬政策,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双导向的宽级化激励机制,打破传统薪酬结构所维系和强化的等级观念,实行以岗定薪,不断完善、细化各层级员工的绩效工资和奖金标准,使之更具激励性和个性化。另外,还可以利用住房补贴、通信补贴、商业保险、期权、专业补贴等长、短期薪酬手段,在薪酬福利方面满足不同需求的员工。

2.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方面是指员工的外在工作环境安全、舒适,可以给员工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如宽敞的办公室、功能齐全的办公设备、高品质的照明、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满足其对工作环境硬件设施的要求;另一方面,良好的工作环境也包括给员工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创造宽松、民主的工作氛围,员工与同事之间、与上司之间的合作与相处融洽,沟通顺畅,真诚相待,形成一个团结互助的团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提到,工资报酬不是影响工作效率的首要因素,工作效率取决于员工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尤其是个人工作受到上级和企业的承认与认可。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顺畅的内部渠道如企业内刊、公布企业领导邮箱等方式加强沟通,让员工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员工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一员,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使员工对企业的有认同感和忠诚感,这样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3.强调精神激励

员工不仅需要物质激励,也需要精神激励。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得知,人除了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低层次的需要,也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如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每个人不仅需要自我激励,而且需要得到来自同事、团体、组织方面的肯定。精神激励正是通过对员工予以关心、爱护、尊重,加强与员工的感情沟通,来实现对员工的激励。精神激励得到的效果往往比物质激励更有效,员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会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树立主人翁意识。精神激励可以通过如表扬、授予荣誉称号、升职等激发其工作动力,获得更高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4.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

长期的重复工作会使人锐气渐减,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下降,幸福感也会大大降低。工作的丰富化,轮岗或换岗可以解决因为工作内容的重复、单调、乏味而造成的职业倦怠,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和特点进行岗位调整或者重新分配,可以让员工学习新的技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消除倦怠感。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培训、教育、能力开发等一系列配套措施让员工能力提升,更适应新岗位新部门。从事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工作时,员工就会得心应手,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极大的调动工作积极性,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为员工提供轮岗、工作丰富化的机会,让他们有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体验工作成就带来的乐趣,从工作中获得最大的心里满足,这也可以使其重新获得职业幸福感。

5.对员工个人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

对员工的职业进行长期规划,对企业来说,可以清楚了解员工现状、需求、兴趣、愿望和目标,安排适当的培训、职务设计,有计划的晋升和职务调整,为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让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良好的结合在一起,员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顺利完成了企业的计划,达到双赢的效果;另外,对员工而言,职业规划能让自己了解职业兴趣和职业优势,通过学习新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加强自己的竞争力,增强了心理满足感,员工的幸福感随之而生。

科学的个人职业规划是提高员工工作幸福感的重要保障,采取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措施如教育、培训、选拔等,给员工提供成长的机会,通畅的晋升通道,使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在现实、合理的基础上,促进员工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进而提升员工的工作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杨欣欣.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及盘锦市部分企业为例[D].吉林大学,2009.

[2]武红彦.我国在职人员工作幸福感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9增刊.

[3]省略.

[4]王佳艺,胡安安.主观工作幸福感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8).

工作感受和体会篇3

梦的工作中身体体验的主要步骤和原则

1.主要步骤

①首先回到梦境中去,感受梦的气氛。

②体验它所带来的情绪体验。

③关注所引发的身体感受。继续关注这种感受,也许它会得到补充和提炼,也许唤醒一些新的记忆。

④交替体验身体产生的不同感觉,它们包含着不同的无意识内容。可能会产生交融整合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引导身体的感觉,只能去关注它。

⑤梦的工作结束后,在日常生活中去体验梦的工作所带来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整合梦中呈现的无意识内容。

2.原则与技术

①积极想象的原则,感受要自发的产生,让无意识自主的表现,而不是人为编造。

②关注身体的感受。通过身体的体验,可以越过那些令病人难堪的过分暴露其内心的程序,与病人直接的沟通。

③转换技术,就是对梦中他人或物的“设身处地”的体验,这涉及对梦中“生命”的内在能量的获取,如果忽略就丧失了很多的“原料”。

④对消极内容的提炼,如果只关注积极的层面,那么消极的层面就不会得到内化的机会,就会被表面的积极层面所遮盖。而面对消极的力量则可以将它提炼并最终转化为医治这一消极层面的“药物”。整个工作可以看作是身体层面的炼金术,炼金术原则:治愈的能量存在于需要治愈的毒性本身之中。

⑤对立整合的原则,身体层面的修炼过程,即多种身体状态的同时体验。

⑥整个工作的过程:联想(意识表层相关的问题)入梦环境的体验自我视角的体验转换,进入他人中的体验多种体验的同时观察――分析每天的观察。

体验释梦技术的咨询案例概述

1. 咨询案例

2003年底,笔者之一在哈尔滨的一个精神分析沙龙作学术讲座“释梦方法”,结束后的讨论中,一位陌生的听众站起,讲述了自己的梦,并得到分析师的解释。

随后,分析师向几十位同仁简要介绍了这一方法的程序及要点。然后,让求助者同时体验这两种不同的情绪及身体反应;尤其体验由憋闷、堵的慌等不舒服向轻松、舒服、畅快转化的身体感受;反复几次,直到不舒服感慢慢的消失;最后,求助者讲,现在心情很轻松、舒适,向分析师表示感谢;分析师又给求助者布置了作业,请其在回去后一个月的日常生活中,时常体验一下梦的工作所带来的不同感觉,结束分析过程。

2.咨询效果

三个多月后,求助者找到分析师,就其他事情咨询。分析师详细询问了那次体验释梦以来的变化,求助者讲,释梦后,数次体验及回忆梦里体验过的那些身体感觉,早已没有了负担,过马路也不再担心害怕,胸口的憋闷、不舒服感也没有了,真是很奇妙!虽然,仍然有些困惑,不知道此梦的意义,不过,已很长时间不再理它了。还讲,经过那次咨询后,感到分析师很亲切,值得信赖,最近遇到一些事情,所以又来求助。

感受与体会

梦像体现释梦方法,颇得老子“无为而无不为”之道,对梦的本质,机理,乃至于意义,存而不论;而是通过各种梦的线索的发问,营造梦的气氛,使人不断回到梦本身,体验梦,感受梦,尤其去体验和感受梦中身体的两极性情绪反应及身体反应。

由梦像体现释梦经验而知,对身体的两极性情绪反应的同时性体验与感受,会很有效的整合二者,尤其会使负性情绪及身体反应得以显著改变,这本身即是心理咨询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何况,情绪及身体的变化,会自然而然的影响认知。

分析梦的过程,好的分析师一定会跟着梦和自己的感觉走,而不会跟着理论走。因为梦是有生命的,所以每一个梦都是独特的;像敬畏每一个生命一样尊重梦,才会有所收获并领悟。让无意识自发的呈现,这也是荣格心理学积极想象的原理。

如果我们承认,梦是人类身心深层的反应,或许也可以说,梦像体现释梦,是最直接面对人的无意识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了。至于这一方法,是不是如弗洛伊德或荣格心理学所说,是直接针对无意识层面的冲突的调和或整合性工作,甚至我们也可以存而不论。故我们完全可以“抛弃”那些复杂不一的梦理论,而直接在技术的层面运用此方法,一样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这反而可以巧妙地避开各种释梦理论对与错、是与非的“泥潭”――当然,这绝不是否认各派理论的观点、价值及疗效。我的一个思路是,在目前的研究水平,在“折中主义”的总原则下,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存而不论,为“我”所用的方式,以有效的为求助者服务为旨趣。故我们更愿意称其为“梦像体现释梦技术”,并把其归类为“感性释梦”的层面。

在这一技术的运用中,封闭式提问用的较多,其目的是为了引导求助者回到梦本身,不断营造梦的气氛,故提问要用使求助者感到舒适的语气,顺其自然的进行。需注意的是,在缺少充分情绪体验及身体感受的情况下,分析师提问生硬,或进程太快,容易引起求助者的防卫及阻抗,或者偏重于认知的层面,而难以深入梦的氛围,不能充分体验及感受梦的情绪和身体变化,这是要特别留意的。

提问的一般顺序为:物理环境情绪反应身体体验。以此方式体验多个情景,并帮助求助者体验、整合在不同情境中的对立感受,尤其是注意同时体验不同的对立感受,或者分别反复体验这些对立的感受。

因为是在求助者的情绪和身体感觉与体验的层面工作,对求助者会有较强烈的触动;又因为是基于真实感受的交流与分享,而较容易建立信任及二人的治疗联盟,较少触及求助者的自我隐私,会使求助者感到安全信赖,即使像上述案例的那样一个特殊的公共场合,也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求助者的利益,最小程度的引起防卫与阻抗;尤其是通过同时性体验和感受梦中的对立性情绪反应及身体反应,会使情绪及身体的转化在自然而然中发生,容易为求助者接受;也巧妙避免了从认知层面调节与改变情绪及身体反应的困难。这是此一技术的优势之处。

参考文献:

[1]申荷永.心理分析:理解与体验[M].北京:三联书店,2004.

[2]冯建国,刘建新.心意场论及其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启示[J].国际神经精神医学杂志,2003,2(5).

[3][美]安东尼・史蒂文斯.杨晋译.人类梦史(Dreams andDreaming)[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4]弗洛姆著.叶颂寿译.梦的精神分析[M].北京:光明出版社,1998.

工作感受和体会篇4

受众心理机制影响着受众能否产生媒体接触动机、是否愿意接受媒体的宣传,深刻地影响着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传播效果,因此,媒体报道策略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受众心理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以大众媒体的医患关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受众心理入手,探讨医患关系报道中受众的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剖析其心理特征,并提出媒体引导受众心理的相关策略。

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受众心理内容

1.受众对医患关系报道的认知

认知心理是受众普遍存在的、寻求信息的心理现象,寻求信息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更好地生存和发展。①由于医疗卫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受众对这类内容和信息有更高的关注度和更强的认知需求。

受众在接触医患关系报道时,会产生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以个体的认知图式来衡量和判断报道中的各类信息,并对报道方式、报道风格、报道使用的文字或图片形成理解和判断。如果媒体报道提供了翔实可靠和客观及时的医患信息,有效地引起了受众的注意、理解和记忆,那么受众就会得到理性认知的满足,报道也就容易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否则,受众心理上对医患关系报道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会降低。此外,受众对于不同类型的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认知程度有所不同。与正面报道相比,受众更容易选择注意那些具有反常性、冲突性和震撼性等特性的负面新闻报道。

2.受众对医患关系报道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按照需要是否获得满足使人产生的各种心理体验,媒体医患关系报道中的受众情绪和情感体验,可以分为“与新闻报道有关”和 “与他人有关”的情绪和情感。其中,“与新闻报道有关”的情绪和情感,一方面指受众对报道内容产生好奇感,进而探究新闻事实的兴趣,另一方面指受众对报道内容产生厌恶感,引起了强烈躲避倾向的、否定的情绪体验。

“与他人有关”的情绪和情感,主要是指受众对报道涉及的医患双方的愤怒、同情、羞耻等复杂情绪和敬佩、尊重、憎恨等道德感。如关注“医生收红包,医院乱收费”等新闻报道,体现了受众对此类现象的反感与厌恶,而关注医疗救援活动的新闻报道,则体现了受众对医护人员高尚品德的赞美与崇敬。

3.受众对医患关系报道的行为

受众对医患关系报道的行为,是在受众的认知心理、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影响下形成的。它可以分为收视(听)的新闻消费行为、传播行为、群聚行为和反常行为等。由于受众的复杂化、多元化,其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是多层次的,不同的受众对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行为也有所不同。

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受众心理特征

1.容易陷入对“医患关系”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在人的头脑中存在的对某人或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的印象,也称作“固定的成见”。李普曼在分析大众媒介时认为:大众媒介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不少医患关系报道,用较大篇幅、较显著的位置报道医疗事故和纠纷,而且往往带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感情色彩。有研究发现,倾向于指责医院、同情患者的医患关系报道占到了报道总量的69%。②这种对医院和医生过多的负面报道,并没有真实和全面地反映医生的形象,使受众陷入了对“医患关系”的刻板印象,倾向于一边倒地站在医院和医生的“对立面”,因而加重了对医院和医生的误解和不信任感。

2.负面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较多

目前,我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由于医疗体制不健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医患关系不可避免地处于紧张状态,焦虑、愤怒等受众负面情绪的滋生难以避免。而一些媒体的医患关系报道,或者冠以辛辣的标题和文字吸引眼球,或者长篇累牍地进行炒作,对新闻事实本身进行片面或歪曲的报道,不仅未能有效地疏导受众的负面情绪,反而层层放大负面情绪,使受众对医务工作者产生误解和不信任,继而产生恐慌、焦虑和憎恨等负面的情绪情感,使医患关系更是趋于紧张。

3.诱发不理智行为

2011年9月,深圳某媒体刊登了题为《婴儿被诊断需做10万元手术,最终用8毛钱药痊愈》的公开报道后,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和讨论,加重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和不信任感,在深圳儿童医院甚至出现了几起患儿家属在孩子病重的情况下拒绝手术的情况。上述个案表明,媒体的医患关系报道,尤其是片面、失实的报道,容易放大受众的焦虑、恐慌情绪,可能会诱发受众的不理智行为。此外,殴打医生、在医院摆花圈、烧纸钱的医闹行为,经过媒体的报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受众起到恶劣的行为示范效果。

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受众心理引导

不可否认,媒体医患关系报道对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医患关系报道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有些媒体倾向于站在弱势群体(即患者)的立场,导致片面报道,使舆论失衡;其次,有些媒体缺乏医疗知识,对医疗工作的风险性和局限性认识不足,报道时容易感情用事,妄下结论,误导舆论;第三,少数媒体为了经济利益炒作甚至制造医疗纠纷新闻,不仅无益于解决问题,反而使医患双方的敌对状况进一步加剧。③

作为现代社会“守望者”和“社会公器”的大众媒体,应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媒体责任,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医患关系问题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报道,正确引导受众心理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贡献一分媒体力量。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1.平衡正面宣传和批评报道的比例,客观、理性地呈现医患关系全貌

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往往被媒体“刻板化”,报道“一边倒”地以负面报道居多,而当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发生时,媒体又“一边倒”地对医务工作者进行正面宣传。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媒体医患关系报道中正面宣传和批评报道间的比例“失衡”所致。新闻媒体在涉及医患关系的新闻报道和评论中,应平衡好正面宣传和批评报道的比例,遵循客观、理性的原则,既要对少数大夫收红包、吃回扣以及某些医院乱收费等不良行为进行批评监督,也应该客观地报道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弘扬社会的主旋律。

2.坚守媒体的社会责任,避免越界行为

在媒体医患纠纷的报道中,往往会涉及司法程序。相对于医院,患者处于相对的弱势,有些记者出于同情弱者的心理,片面采用患者一方的观点,在主管处理医疗纠纷的机构尚未作出任何倾向性的意见或鉴定之前,便抢先作出带有倾向性观点的报道。新闻工作者不是审判者、决策者,而应是观察者、监督者、传播者。新闻工作者应充分认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坚守社会责任,避免越界行为,提高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工作感受和体会篇5

互联网以不可阻挡的速度涌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信息时代沿着自身的轨道引领人类进入了网络社会,置身于现代生活的人都是网络社会中或大或小的一个节点。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和发展,新的现代科技成果在媒介传播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网络对全球空间日臻完整的覆盖和在人类生活工作中日益完善的拓展是其重要体现。互联网在我国的迅疾发展使网络媒介打破了以往媒介在信息传播中的传统格局,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网络媒介获取所需信息。广大受众在接受着网络媒体带来的迅捷与丰富多彩的同时在身体上和心理上也产生了一些无可避免的疲惫感。在封闭空间内只有一个人与互联网相对,这个空间越大,疲惫感越早、越强烈;若是有人相伴,这种疲惫感会略微后置,但也会以更强的势头来袭,从外部的身体直至内质的心理。受众的此种疲惫感总是并发着空虚、低落等情绪,继而促使其进行反思、改动本初的计划。形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有网络媒介自身的特性、人的生理限度、潜在的心理要求等,种种因子交相融合,显性化为易感知的疲惫感。本文将从上述三个角度对网络环境下受众疲惫感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阐释。

一、网络媒介自身的特性是致使受众心理疲惫感的重要因素

大众传播媒介由报纸、广播、电视演进到互联网,网络媒介已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虚拟媒介,网络媒介在具备传播媒介的基本性质之外携带有独特的传播特征,这些特性经过反向操作,在受众那里得以明确的显现并且对受众的身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网络媒介传递的信息具有现时性特征,更替速度极尽频繁,某种程度上越出了受众的接受限度。

作为一种媒介,它的根本属性是传播信息,是对某一领域信息的显性表达和外化;同时作为新闻媒介,在新闻事实时效性的内在需要促动下,它需要合理范围内的迅疾传播。传统媒介的报纸受印刷时间、出版周期的限制时效性较差,广播电视忌于播出顺序、传播成本和物质技术条件,不会单纯的追求时效性。而网络媒介的传播成本低廉、互动性增强,受众通过多种渠道可以同时占领信息流的接收端点和信息流动的传发端点。在网络媒体中,新闻工作者和受众都有促发信息传播的权利和途径,信息源的增加、传播的快速使受众得到的信息量极为庞大。更为甚者,对同一内容的信息进行反复传递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重复信息充斥整个网络,受众对有价值信息的筛选、提取需要耗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重复信息量越大,提取工作也就越艰巨。信息的提供一旦跨出受众可以接受的界限,便会回到“过犹不及”的原点,受众对信息不自觉的产生排斥,引发疲惫感由外至内的覆盖。

(二)经济的发展是新闻传播领域前进的深层动力,而网络媒介对信息传播的方式更直观深刻的记录了经济对信息传播这一领域的入侵,甚至统领的痕迹。在市场经济的强势之下,努力在新形势中开辟出生存之道的传统媒介定会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但受自身印制时间等局限的禁锢,前后不会产生太大的偏差。而网络媒介在一系列经济因素的围剿中,陷入了生态失衡的困境,信息传播中的些许底线会受到了触碰、原则遭到了侵蚀。

1.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使得媒介生态系统发生错乱,网络媒介间的恶性竞争加剧。当今的媒介经济是眼球经济,为了获取受众的注意力会铤而走险,以图吸引受众的注意力,需要传播的信息在网络媒介中以经过各种美化、异化、扭曲化甚至虚假化的包装面貌出现,大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架势。如:2011年9月14人民网娱乐版“新《还珠》结局"永燕"不成眷属,观众批太虐心”这一标题,以“不成眷属”激发受众的好奇和疑惑,进一步了解便会得知它的信息传播点应该是几经周折才成眷属,远非“不成眷属”,如此一来,这一偌大标题的含金量就大打折扣。

2.信息传递和广告宣传相勾连,通过大量夸张的煽情信息故作炒作,媒介品位被低俗化。信息中广告的硬性植入,使受众不得不满足信息提供者的额外要求才能获取重量性信息;媒介为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还会选择与消费主义共谋,构筑消费乌托邦,虚假广告泛滥[1]。除此之外,网络媒介中的传播主体受利欲的蒙蔽,提供的信息按照与切身利益相关度进行排列,排挤、压制含金量高的信息,甚至会应物质、资金供给者的要求,私自删除极其重要、关键的信息,加剧了网络媒介环境中腐败堕怠杂生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中,受众享有自身合理知情权的有效途径强遭阻塞,基本的知情权、言论自由的权利遭到剥夺。这种种状况易引起受众对网络媒介的反感,如果这样的信息比比皆是,受众在知晓真相前后的心理落差略经堆积便会形成沉重的心理疲惫感,转而寻找其他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上述两类引起受众心理疲惫感现象的出现,除了网络媒介自身的特点和它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的原因之外,还有网络媒介信息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的成分。需要完善网络媒介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规,在顺应网络媒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加以适时适量的宏观管理。从内在与外在、宏观与微观的相互结合中形成政府、企业、媒体间相互合法合理的良性交流和互动,注重维护受众的相关合理权利。注重信息传播方法的人性化,必要时可以探索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共同创造和维护网络媒介信息传播的健康生态环境,缓解受众的心理疲惫感的同时增加经济收益。

二、网络媒介对受众的隐蔽控制力和受众的社会性属性之间微妙的尴尬与矛盾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层面均被媒介占领,由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催生的网络媒介不仅改变了人们外在的衣食住行方式,并且对人们的文化精神有了卓有成效的渗透。

受众与媒介的关系一直处于一种顺延的动态发展之中。从传统媒介时代进入新网络媒介时代,网络媒介以海量的信息、迅速的传递、交流互动性增强等实用性优势赢得了受众无可比拟的依赖,这促使受众与媒介之间的联系日渐粘合紧密,“二者的结合使得新媒介对个体的控制愈加有力而隐蔽”[2]。网络使人们的工作方式更为多样化:远程工作者、互联网视频会议、网络兼职等,促生了更加灵活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时间,使人们对工作和生活时间的分配更具弹性。

一切成就总要有相对应的代价才能顺利运作,这些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即是以人的心理压力的增强为前提的。受众选择通过网络媒介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够买东西、完成工作、维护人际,在信息的拟态环境中感知外部世界,这对受众的价值取向有了潜移默化的界定和修改,这些观念极具张力,落实到现实的行为动作中,而表层的表现重新生殖的新观念认知总是对原本意识的镶嵌和肯定。这一可能性的实践意味着其余可能性的不复存在:个体与个体的实质性相处渐趋消逝,受众总是处于独处与自处的状态中。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孤立的个性的个体会受到一个又一个群体的排异,除非这些棱角鲜明的个体自行聚合形成一个小群体。柔和的个体可以融合进大多数的小集体,在任何的范围内都是安全的。人的社会性属性会在某个特定的阶段稀薄淡化,但它仍是个人生存的最根本原则,每一个个体都在寻求一个或小或大的团体,这个团体越大便越安全。网络社会中的受众也不例外,在网络媒介的作用下,受众趋于个体化,但这总会与受众的社会性本质产生一定的冲撞。受众长时间置于网络媒介形成的虚拟世界中,某种程度上可以进行这样的界定:这是独处的一种表现。在拟态世界中稍一长时便会有恐惧感出来提醒,需要受众在现实世界中寻求一个群体进而对自身进行肯定,以此缓解郁积于心的独处疲惫感。

三、网络媒介强烈的辐射是受众产生身体和心理疲惫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的发展带来物质的极大丰富,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满足了人们追求精致生活的需求,人们开始注意发饰、妆容、衣装的得体大方。审美思想也有了新鲜观念的注入,女性得体的职业妆、生活妆、晚会妆是对人对己的尊重的一种表示,男性对护肤品等有了相当的要求,这些都折射出当今社会审美价值的完整化,也是文明在文化层面和生活层面的拼接。网络媒介中的电脑,其键盘和屏幕都是相当厉害的辐射源。“这些辐射源会直接影响我们身体的内分泌系统,造成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从而使皮肤代谢不规律。加上电脑有磁性,会聚积灰尘和不洁的空气,这些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皮肤质量,加剧皮肤的老化程度”[3]。这种现实状况与受众对自身形象的注意有一定的冲突,受众会在置身网络环境一定时段之后出现某种疲惫感的自我心理暗示,使这种心理疲惫感有意识化,进而得以释放。

另外,长时间伏案工作极易引起颈椎病、眼疾等各种疾病,如果长期不关注自己的身体会导致恶性后果。电脑辐射带来的身体不适与心理暗示相叠加,加剧了受众的身心疲惫感。受众的身体健康与网络媒介的使用需要一定的磨合,这就需要受众合理调整工作时间,自行制定相关计划,在面对电脑工作的间隙进行适当的调节,在工作之余加强身体锻炼,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网络媒介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生活的每一角落,它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益,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核心媒介。网络媒介作为新媒介的重要代表,蕴含有浓郁的时尚气息,吸引着越来越多受众,尤其是青年群体。新媒体的优化与深入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规律,但这并不表示受众在网络环境下付出的身心代价是理所应当的。等待这一问题的大众化解决恐怕还需较长的时间,无论假以时日网络媒介在技术层面的发展有没有照顾到这个侧面,受众自身都应当理智的对待网络环境,让自己的身心维持在稳定的健康状态。(来源:今传媒 文/王睿涵 作者系:吉林大学文学院 编选:)

参考文献

[1]张健康.媒介生态的失衡与调适[D].浙江大学,2005.

工作感受和体会篇6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心理弹性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18-03

近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状况日益受到重视,但政策导向主要集中于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家化的路径,作为辅导员职业化应有内涵的职业幸福感却没有给予足够关注,而主观幸福感体验不足是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果,也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学生工作的成效。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研究有助于发挥个体、群体和组织最佳状态或功能的环境和过程的一门科学。20世纪90年代,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心理学思潮在美国兴起,其研究重点是人自身的积极因素,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力量和美德为研究对象,要帮助那些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发展。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资源来帮助一般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努力获得美好的生活。伴随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弹性研究的关注点也着眼于人性的积极面,试图用人类的天赋潜能和积极力量解释重组心理弹性的心理能量。积极心理学重点在于个体的积极力量与优秀品质,心理弹性重点在于良好适应,而个体的积极力量与优秀品质将有效提升个体的良好适应性,两者都强调个体的内在力量,两者相互促进具有本质的一致性。融积极心理学理念于高校辅导员的培养体系中,就是引导和培养高校辅导员积极的心理认知,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学习、生活、事业中可能的困难和各种压力,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通过对高校辅导员的积极认知、情感体验及建构积极的人际支持系统等引导,激发高校辅导员心理弹性潜能的实现,促进高校辅导员的总体幸福感水平。

一、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弹性的概述

1.主观幸福感。(1)幸福感的研究进程。幸福感的概念古已有之,关于幸福的争论,主要围绕于对幸福感本质两种不同的视角:快乐论(Hedonic)与实现论(Eudaimonic)。现代心理学的幸福感研究,基于这两种哲学观点,形成了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和心理幸福感(Psychologywell.being,PwB)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与取向。主观幸福感建立于快乐主义哲学基础上,其代表人物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是试图理解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况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他们认为幸福感由主观快乐构成,重视广泛的关于生活中好的与不好的事件判断及由此产生的愉快的而不是不愉快的体验。与主观幸福感的快乐体验模型不同,心理幸福感则继承了现实论的主要教义,强调人的潜能实现,其概念模型是人的心理机能的良好状态,是人的潜能的充分实现。(2)主观幸福感的界定。本研究采用主观幸福感这一幸福感的界定,主观幸福感是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评价个体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一种综合性指标,它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根据马丁・塞利格曼的幸福理论,幸福有三个主要成分:愉快的生活,这是指对生活的享受,包括许多积极情感;充实的生活,包括在工作、亲密关系和休闲生活中投入、卷入和入迷,伴随着高投入的活动有一种流畅感;有意义的生活,即追求生活的意义,包括运用一个人的力量和才能从事比自我更广泛的事业,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会产生满意感和生活会更好的信念。

2.心理弹性。(1)心理弹性的概念界定。心理学界对于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学者Block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ego---resilience这一术语。国内学者除了译为“心理弹性”外,还有很多不同的译法,如“心理韧性”、“心理承受力”、“复原力”和“抗逆力”等。美国心理学会把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早期的研究强调个体经历创伤后产生的适应性结果,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弹性本质上则是个体在压力情境下的正常发展。具有较高心理弹性的个体,能轻松面对压力、逆境和挫折,有效调控情绪与行为,积极实现社会适应和主动发展。(2)心理弹性的结构。心理弹性的内在结构涉及两个关键性因素,即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危险性因子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更易受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的、心理的、认知的或环境方面的因素。保护性因子是指能减轻不利处境中的个体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个体心理弹性发展的各种因素,它与危险性因子相对立。包括内部保护性因子和外部保护性因子。内部保护性因子包括个体的天生特质、能力、技能及自我观念等;外部保护性因子包括社会保护性因素和家庭保护性因素。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弹性水平的必要性

1.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原因分析。(1)辅导员的职业特点决定其易产生职业倦怠感:从工作范围看:高校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内容复杂多样,工作对象数量较大,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和压力大,并且工作成效显现过程较长,这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体验,进而影响辅导员个体成就感的获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学校的管理层面考察:学校的多重管理带来较大压力,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一方面要接受高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的领导,另一方面要接受所在院系党总支的直接领导,同时,由于工作原因还要接受学校教务、保卫、总务后勤、团委等部门的工作指导。这种多重管理的体制,势必造成辅导员在工作中接受过多过重的工作任务,极易导致辅导员身心俱疲,无所适从,产生职业倦怠心理。(2)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径不够明晰:由于当前高校的用人机制和评价体制的缺陷,学生工作者没有稳定的发展路径,容易对未来发展前途感到迷茫,导致很少有人愿意终生从事学生工作。受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不少辅导员的敬业精神和风险意识开始淡化,“浮躁”的情绪有所蔓延。

2.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弹性,促进个体幸福感水平。在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缺失,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症状:生理方面,经常产生疲劳感、失眠、食欲不振、精力难以集中、思维的逻辑性差;心理方面,感到辅导员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对工作失去兴趣,情绪波动大,缺少职业自豪感,觉得前途黯淡,没有希望;行为方面,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无进取心,工作主要是为了应付组织的安排,不能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此,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弹性水平,才能有效促进高校辅导员群体的总体幸福感水平。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弹性促进幸福感途径

辅导员职业化,是指辅导员这个岗位单独成为一种社会职业的过程,是指辅导员有了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独立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职责和任职条件,有其特定的职业资质、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辅导员职业化是辅导员队伍稳定和谐发展的保障,也是提升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手段。从制度层面上通过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完善辅导员考评制度、优化辅导员管理机制等多种形式积极进行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从而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谐发展,从辅导员个人层面要积极提升辅导员心理弹性水平,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个层面:

1.培养高校辅导员积极的心理认知。积极心理学认为压力不仅会给人带来痛苦,而且也会使个体从中获得积极意义,这是当代心理学界倡导人们应对压力的基本策略。因此,在认知调整上要引导高校辅导员对事件的结果进行正确合理的归因,能客观地看待现实,积极地评价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能自我悦纳,树立健康的自我观。因此,辅导员要科学分析自己到底扮演着哪些角色。随着辅导员角色内涵的丰富和发展,辅导员还应努力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自我调节的技巧,通过对不同角色扮演的揣摩,清楚地认识角色的权利与义务,用角色内容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形成良好的角色观念。这样才能较好地应对出现的压力,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2.培养高校辅导员积极的人格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培养积极人格的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因此,在高校辅导员的培养过程中,要给予充分的信任,调动主体积极性,挖掘优点,增强自信心。培养高校辅导员乐观积极的人格品质,引导高校辅导员关注和培养自身诸如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自尊、慷慨、乐观、责任与希望等积极人格品质,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3.培养高校辅导员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要注意培养高校辅导员的积极心向。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对生活的认识及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体验,也就是一个对生存环境的认知。是个体在现实活动中运用智慧的过程。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高校辅导员积极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事业的成就感。

4.构建高校辅导员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物质支持。社会支持作为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能对人们心理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积极引导高校辅导员重视融洽的家庭关系、积极的工作氛围、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的价值,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增强自身的心理弹性,更好地应对生活和事业上的挑战。因此,应构建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来维护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积极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3).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李海垒,等.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3).

[4]刘丹,石国兴,郑新红.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韧性[J].心理学探新,2010,(4).

[5]蔚然.中国成人的心理弹性结构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

[6]李丽,李桂凤,孟勇.从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没[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36-38.

[7]徐瑾.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定位与实现[J].思想理论教育,2009,(21):82-86.

[8]赵庆典,李海鹏.努力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75-82.

工作感受和体会篇7

1.教育手段大多数采取灌输、说教为主,而忽视情感教育。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视的是正面突破,进行大规模或者是“一对一”的短兵相接或单向的家长式的“一言堂”或者是“你说我听,你打我通”的灌输式的教育手段,这种教育手段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试想如果淡化了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出真实情感吗!没有真实情感,又怎么会有诚信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转变为双向或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的形式,从单调的指示、命令、说教,转变为生动活泼、平等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形式。在诚信感恩教育中进行情感教育,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用积极的心态和诚挚无私的心去关怀、理解、尊重、爱护学生,这样学生才乐于接受教师的言行,才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他们情感融洽,氛围和谐,教育才能真正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2.学校对教师在诚信人格、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在诚信感恩教育中的表率作用重视不够。一些高校对教师的诚信人格、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在诚信感恩教育中的表率作用这一问题认识不到位,重视度不够,部分教师出现学术不端等行为,大大影响了诚信感恩教育效果。众所周知,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持久的。教师在读学生时,其实也意味着学生在读教师,他们会时时刻刻注意到老师的一言一行。因而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的言行产生持久的影响,故而,教师在工作中一定要时刻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要率先垂范,做好模范表率作用,这样才能在学生中形成榜样的力量,学生才会对老师心诚悦服。因此,强调教师的人格魅力,强调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为学生指点迷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是非常重要的。

3.诚信机制体系尚不完善。

在我国,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使得一些大学生钻了法律的空子。本来,国家助学贷款是以国家对大学生的充分信任作为前提条件的,是一种依赖于人们的信用为“担保”而发放的政府贴息贷款,但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推进却异常困难,症结在于部分大学生的信用状况确实让商业银行不放心。假使大学生的信用问题没办法得到解决,势必会影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贯彻实施。在法制领域,目前我国也还没有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没有失信惩罚机制,也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在公民诚信体制上国家在立法、司法、执法上都还没有达成一致。也就是还没能引入学生切身利益的范畴,这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大学生的侥幸之心,产生了国家助学贷款到期不偿还,没有感恩回报之心。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激励、鼓励和正确的心理疏导与指引。加强诚信教育,打击弄虚作假,有利于国家资助政策真正落实到需要资助的困难学生,同时也有利于在社会上重新树立资助体系中的诚信体系,使除在国家常规的资助外,能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加强感恩教育,使受资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只有懂得感恩,才会少些抱怨和仇恨,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才会对生活寄以希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社会予以回报;才会与人和谐相处。在受资助学生做出感恩回报发生效果时,其实也是从另一个侧面肯定了国家资助政策取得的成效。更有利于国家增加资助金额和资助面,使更多需要资助的学生获得资助。

二、拓展对受资助大学生的诚信和感恩教育途径

(一)引入理论指导

提高受资助大学生诚信和感恩教育的效果,引入一定的理论是必要的。本文引入的理论是教育家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和社会主义义利观。1.运用杜威道德教育理论。运用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在理论上从认知、情感和实践三方面的教育充实与丰富感恩教育的内涵。然后在实践中践行感恩教育,从实践中的效果再丰富感恩教育的理论。认知层面,通过正面教育的方式,提高受资助学生对资助的认识。如:受资助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资助内涵教育、学校进行网络宣传、树立诚信感恩典型等。国家对有困难学生进行资助,体现国家对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视,且希望学生在得到资助后能自立自强地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去。通过这样的教育,转变学生对受过资助后的自卑,国家的资助并不是对学生的施舍。在情感层面,当受资助学生对资助体系认可后,将受资助学生按具体情况组成各个团体,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使受资助学生在情感层面上产生感恩意识的共情,充分认识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内涵,并产生乐于奉献与报恩的冲动。在实践层面,通过组织受资助学生组建义工的形式在实践层面上践行报恩行为,也就是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情感,变为诚信行为。如:受到资助的学生必须参加义工服务队,每年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义务服务,且达到一定的工作时间。所参加义务服务的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考评,同时,只有考评及格了,义务服务的工作时间才算有效。而且学生义务服务后还应及时写出感触。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教师运用心理学知识针对学生的感触进行介入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以此促进大学生从心灵上更健康地成长成才。2.从社会主义义利观出发加强诚信感恩教育。我们应注重从社会主义义利观的角度出发加强教育,让受资助学生知道讲诚信,感恩是每一个受资助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感恩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每一位受资助的大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党、国家和其他社会团体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当他们感谢善行时,第一反应应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为民族的复兴而自强不息,这就给每一位大学生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知道感恩。

(二)加强规范管理

1.建立健全受资助学生诚信管理信息。高校对于每个受资助的学生都要及时地跟踪、搜集、储存、整理、监督,并对每个人都建立起专门的档案。档案形式可分两种,一种是纸质档案,另一种是建立学校诚信查询网站。纸质档案存于学校档案室,并做好及时更新,当学生按要求归还资助金额后可送一份至学生本人寄存档案的管理部门。同时,学校应针对受资助情况建立学生诚信查询网站,网站应包含学生受资助多少钱、何时还多少钱、应于何时还清、现欠多少钱等信息,以方便人们在有需要时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受资助学生的诚信状况。校方还可以和手机运营商商量协定,对于受资助学生定时发短信提醒。

2.建立和实施相应的刚性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由于各项资助金在评选过程中对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处罚最严重的就是取消资助资格,而各学校未能再进一步地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大学生诚信和感恩教育只能靠简单的说教完成。面对高额的资助金,由于失信的“风险成本”较低,所以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屡禁不止。因此必须针对失信和不感恩现象建立相关刚性管理制度。让广大学生认识到失信行为会影响其个人档案、学习学分等,如:失信行为与学分相联系,一旦失信,在取消资助资格同时,相关课程的实践学分可去除;又如,可以制定受资助学生资金规范使用的规定。并且可在资助金评选过程中加入大学生对即将获得资金如何使用的预算报告,评选中针对预算报告的分配使用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界定其资助等级,预算报告中学生一旦签字确认后即按照预算支出,一旦资金使用与预算相违背,资助评选小组可对其行为进行针对性调查,确定是否失信。若确实存在失信行为,则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处理。这样便可通过制度约束大学生的失信行为。严格的刚性管理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确保真正贫困的大学生得到国家最大最根本的资助。当广大学生的诚信与感恩行为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时,作为外界压力的管理制度也只是“存在”的形式而已。当然,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人性化的教育,培养学生诚信意识,让学生在教育中相互感受诚信的力量,使国家的资助不因学生的失信而难以收回。

3.建立受资助学生的诚信评价体系。诚实守信作为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不但需要良好教育来自律塑造,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可以量化考核的诚信评价标准,对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作出价值判断,有利于大学生自身诚信品质的培养,有利于校园诚信氛围和社会诚信道德风尚的形成。结合目前高校大学生诚信状况,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建立符合现代高校大学生诚信评价应包含的内容指标,最终形成在实际工作中操作性更强、更能反映出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价体系。诚信评价体系可以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为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能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开展提供理论指导依据。笔者认为,诚信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的内容:A确定诚信度评测要素;B诚信度评测体系各级指标;C确定诚信度评测标准;D选用诚信度评测途径;E建立诚信评价模型。通过这些形成一套规范、合理、统一的运作标准和方法,使大学生的诚信评价做到公正客观,防止在评价过程中带有过多的主观随意性现象的出现。当诚信评价体系的建立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时,那些不守诚信的大学生就会开始意识到做出失信行为时要慎之又慎,因为如果在诚信记录上有污点,可能意味着今后自己在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将处于极大劣势,同时也要为自己所做的行为付出高额的成本。

(三)加强法制观念教育

高校要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让受资助学生意识到诚信既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要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诚信。同时,这种教育应提前在受资助前,这样可以杜绝部分学生对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作假的现象。再者,要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诚信行为,轻则诫勉,重者则取消其受资助资格并扣除相应学分。这是诚信制度执行的关键和强有力的措施,它将会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结束语

工作感受和体会篇8

关键词:制造业员工 工作幸福感 工作幸福量表 生活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F27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283-03

前程无忧《2015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2014年制造业平均离职率为20.4%,居于各行业离职率之首,制造业过高的流失率背后折射出制造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缺失。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企业员工的职业幸福感每增加5%,客户满意度会相应增加11.9%,企业组织效益也会随之提升2.5%。所以,开展对制造业员工幸福感的研究很有必要,基于此,本次通过匿名的方式对某大型制造业员工进行工作幸福感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制造业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某大型制造企业产线员工1125名作为调研对象。

(二)调查方法

1.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12月6日―2014年12月20日,调查方法为分层比例抽样法,按某大型制造企业各生产部门人数比例进行随机抽样;

2.问卷设计采用工作幸福量表,在段建华修订的国内总体幸福量表的基础上,结合制造业实际情况设计工作幸福量表(前期试调查100份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在专业调查员的统一指导下开展调查,由被调查者独立完成问卷;

3.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25份,收回有效问卷1104份,回收率98.1%。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完成,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统计意义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二、结果

(一)人口基本信息包含性别、年龄、户籍类型、学历、岗位类型等(表1为被调查的员工个人信息统计表)

(二)员工工作幸福感差异性分析

对工作幸福感因子与员工基本信息和工作主观感受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由表2可知,家人关系、对主管满意度和性别对工作幸福感因子存在至少三个维度的显著性影响且差异性较大;员工基本信息中年龄、学历、单亲家庭、工资收入和期望工资对于工作幸福感因子存在显著性影响维度少差异性较小。

1.工作幸福感某些因子与家人关系呈现出明显相关性,其中积极情绪(r=0.121,p<0.05),精力(r=0.161,p<0.01),生活满意度(r=0.228,p<0.01)和自我支持(r=0.204,p<0.01) 与家庭关系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即与家人关系越和谐,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就越高,精力也越充沛,进而员工工作幸福感也越高。

2.员工工作幸福感与对主管满意度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其中积极情绪(r=-0.142,p<0.01),社会支持(r=0.234,p<0.01)和自我支持(r=0.15,p<0.01)因子与对主管满意度均呈现正相关,即对主管满意度越高,员工工作幸福感越高。

3.工作幸福感因子中的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和家庭认知与性别因子(男=1,女=2)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积极情绪(r=0.109,p<0.05),生活满意度(r=0.175,p<0.01),且女性员工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感受高于男性员工;家庭认知(r=-0.105,p<0.05),且男性员工对于工作的重视度高于女性。

4.在主观工作感受与员工工作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方面,据表3可知,制造业工作压力大(r=-0.152、-0.11、-0.113、-0.162、-0.103)、人际关系冷淡(r=-0.125、-0.130、-0.12、-0.163、-0.105)、管理严格(r=-0.15、-0.144、-0.116、-0.131)和薪资低收入不稳定(r=-0.109、-0.145、-0.155、-0.135)是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的显著因素且均呈现负相关性,即这四个维度程度越高,员工的工作幸福感越低。

综上可知,员工的家人关系、对主管的满意程度以及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冷淡、工作压力、管理严格和薪资低收入不稳定等是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

三、讨论

1.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知,不同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性别、家庭关系及对主管满意度对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影响显著。

男性员工受社会地位,家庭责任等方面影响往往比女性员工承担更多的压力。他们担负着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的责任,社会及家庭赋予男性无形的压力,这些现象正符合本文研究,即男性员工在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上都明显低于女性员工,工作幸福感更低些。

家人关系对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影响非常显著,工作幸福感因子中积极情绪、精力、生活满意度、自我支持与家人关系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积极的家人关系能提高员工工作幸福感,家人关系紧张对员工情绪和生活状态都有较强的负面影响。

对主管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对主管满意度越高,在积极情绪、社会支持和自我支持上得分越高,员工工作幸福感越强烈。提高员工对主管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幸福感。

2.通过工作幸福感与员工的工作主观感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冷淡、管理严格、薪资收入不稳定是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的显著因素。

员工长期处在流水线加工作业,专业化分工使员工长期从事某一简单工作,工作枯燥且员工之间缺少沟通交流,人际关系相对冷漠,群体下的集体孤独感对于员工的工作生活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幸福感。

基层管理简单粗暴、缺乏弹性及缺乏人性关怀,这些会给员工带来强烈的负面情绪,不仅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会对员工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将直接降低员工工作幸福感。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本文采用工作幸福量表对不同类型员工工作幸福感进行调查,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个人家庭背景、性别以及工作感受等因素对某制造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个人基本信息中性别、家庭关系及对主管满意度对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影响比较显著。(2)通过员工工作感受与工作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冷淡对员工工作幸福感影响最显著。

(二)建议

1.建立系统的任职资格管理体系。规范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特别是基层管理者的任用与选拔,设定任职资格标准,达到能岗匹配,提高员工对主管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幸福感。

2.建立大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依据员工不同类型开展不同的员工关爱活动,化解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员工时时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从心理上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

3.建立畅通的人才选拔机制。完善员工培养―员工培训―员工选拔―职务或级别的晋升体系。通过轮岗或挂职锻炼,不仅可以避免员工长期从事某一岗位的枯燥感,还可以让员工在岗位轮换中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提高其工作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杨露.员工工作幸福感研究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4(3)

[2] 王佳艺,胡安安.主观工作幸福感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管理,2006(8)

[3] 苗元江,朱晓红,陈浩彬.从理论到测量─幸福感心理结构研究发展[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2)

[4] 陶陶,田芊.制造业三资企业员工总体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青年研究,2011(6)

工作感受和体会篇9

【关键词】资助体系 医学生 感恩教育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医学院校逐步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奖、贷、勤、补、免”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切实解决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许多知名企业在高校也设立了不同种类的奖助学金来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但近年来,部分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淡化甚至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引发了人们对资助育人中感恩教育的思考。加强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对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医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为此,本人深入分析资助体系下医学生感恩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利用资助的平台加强医学生的感恩教育,以期构建受助医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高校资助育人的重要作用。

一、资助体系下医学生感恩意识现状

作者随机调查了某市属医学院校五个年级共100名受助学生对感恩意识的认识:97%的大学生认为感恩是医学生重要的人文素养,只有3%的大学生回答否或不确定。此外,分别有35%和57%的医学生认为身边同学感恩意识缺失严重或正在缺失,而只有8%的医学生认为身边同学的感恩意识没有缺失。感恩意识缺失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待父母

一些学生认为,养育子女是父母亲的责任,不需要感谢;打电话给父母只是为了要生活费,从不主动关心父母;回到家中不帮忙做家务等。

(二)对待老师

一些学生见到老师不打招呼,对老师严格的教育无视或抗拒;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只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而有些学生欺骗老师,夸大经济困难程度以制造“伪贫困”现象,以求获得资助。

(三)对待同学

一部分学生认为成长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不主动帮助同学,同学遇到困难时表现出漠视的态度;对其他同W获得资助的结果不信任,提出质疑,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应该获得资助。

(四)对待学校

一些受资助的学生会产生“等、靠、要”思想,对资助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1]。他们往往在学校给予资助后,毫无感激之情,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一些学生将助学贷款视为社会福利,毕业后抱着侥幸心理不积极按时偿还贷款而出现违约行为,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学校助贷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对待社会

有些学生抱怨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他们认为自己的成绩或者奖励是自己争取的,与社会无关;社会公益活动与自己无关,绝不参加;艰苦地区需要医学生去支教、支医也绝不考虑。

二、医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医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心理原因

在感恩活动中,认知、情感、意志三个层次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高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心理原因主要在于认知层次上不知恩,在情感层次上不感恩,在意识层次上不报恩[2]。自尊心和自卑感是受助医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加之长期的物资匮乏导致好胜心理的产生,甚至演变成嫉妒、虚荣的心态。他们错误地看待别人给予的帮助,不能正确地理解资助行为,从而难以产生感恩的意识。

(二)医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家庭原因

家庭情感教育的缺失与感恩意识的薄弱有很大的关系。经济困难家庭的父母不求回报的宠爱,重智轻德的思想和对情感教育的轻视让孩子们成为冷漠的一代。

(三)医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学校原因

学校对升学率和就业率的过度重视,使医学院校的教育倾向功利化,重“资助”轻“育人”的现象严重。此外,高校将大量精力投入困难认定、资助申请、资格审查、民意测验等一系列资助之前的工作,往往淡化了资助之后关于感恩导向与教育方面的工作[3]。医学院校作为资助体系的执行者,没有让资助制度成为实施感恩教育的主要平台,开展的感恩教育不系统不规范,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情景体验,进而逐渐淡化了受助医学生的感恩意识。

(四)医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社会原因

医患关系被物质化,医生对患者的情感淡化;各地医院因医患关系紧张导致医患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对医学生的感恩意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使他们片面地看待社会,产生功利思想,不懂得去表达对父母、学校和社会的感激之情,更不会将感恩之情落实在行动上。

三、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状况

(一)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的目标模糊

近年来,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成为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焦点之一。有心人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是院校对感恩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够。感恩教育目标的模糊直接导致了高校感恩教育课程体系的不健全,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感恩教育的有效开展[4]。

(二)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负责医学生感恩教育的师资队伍构成复杂,教师的素质和学历参差不齐。医学院校没有专门开设对教师的培训,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方式方法简单,导致感恩教育的效果大受影响。此外,能将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感恩教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教师更是极少,这也是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的一大缺陷。

(三)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的方式偏差

大多数医学院校的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偏重于对受资助学生的理论教育,内容偏离实际且缺乏针对性;没有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感恩教育形式单一,开展诸如感恩征文、受资助学生事迹报告会等主题教育活动,只不过是感恩教育中的短期行为,难以保证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四)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缺乏

由于医学院校的感恩教育没有形成体系,教育理论和实践无法有效地统一,无法将学生的感恩意识内化为积极的心理状态,无法形成长效机制。院校没有充分利用资助体系中的具体环节,感恩教育没有融入资助工作中去,削弱了资助育人的效果。

四、医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措施探讨

(一)改善育人环境,营造校园感恩文化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实施感恩教育的前提,其次是开展系列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常规的有奖助学金颁奖大会、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座谈会、感恩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感恩氛围,能唤醒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实践证明,节日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感恩活动载体,对学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5]。抓住中国传统节日的契机,开展新颖的有针对性的感恩教育活动,寓教于景,可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感恩教育要从点滴小事中做起,在生活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要善于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在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社会生活中感悟和认同感恩,具备感恩之心,养成感恩的习惯。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开展如 “寄一张明信片,打一个问候电话,做一件报恩事”“写一封思家信,算一笔求学账,寄一份殷切希望”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及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对学校感恩教育新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以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教育活动切实将知恩、感恩、报恩内化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自觉做到常惜知恩之遇,常怀感恩之心,常做报恩之事。

(二)构建家庭、专业、社会的感恩教育网络,全方位渗透感恩意识

在医学生的感恩教育里,家庭、专业学习和社会的教育缺一不可,要努力地建立三者之间的纽带,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教师可利用假期到经济困难学生的家中,了解其家庭的实际困难,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提醒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易出现的情感教育误区,进一步提升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高校一定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战场,因材施教,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使感恩教育的气氛充满课堂,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同时使他逐渐将对感恩的认知内化为品质,使感恩之情扎根学生的心灵[6]。医学院校必须在课程计划里增设感恩教育课程,在本科阶段系统规范地进行感恩教育。医学院校要做好感恩教育教师队伍的规划和培训工作,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感恩教育的师资水平。首先,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感恩教育师资的基础环节。此外,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教育的第一线,应将感恩教育纳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专业课教师在授课中,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医学专业课的育人作用。感恩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和情感层面,更关键的是要内化于心,通过实践的平台切实地体验感恩。医学院校开展志愿服务、义诊敬老、三下乡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不仅能巩固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还能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体会到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帮助的施恩过程,让感恩教育“知恩、感恩、施恩”良性循环起来。

(三)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坚持感恩教育常态化

要使医学生感恩教育常态化,必须将感恩教育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还要动员学生处、团委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部门的资源和力量,为受助医学生提供有效的感恩途径。学校要充分利用资助工作中申请、审核、获得的有利时机,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有效渗透感恩意识,建立起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在申请环节,将学生是否有承诺履行应尽义务,回报社会、学校作为是否给予资助的重要条件。在审核阶段,将是否具有感恩意识作为最基本的标准[7]。在获得阶段,树立资助育人典型,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总之,要充分利用资助工作中每个环节,让资助体系成为实施感恩教育的主要平台之一。

五、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医改实施阶段,提高民众对医疗系统的满意度,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改善医患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加强医学生的感恩教育,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其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懂得理解、宽容、关爱。当医学生的心中充满爱心,就能将关爱传递给他人,并落实在服务病人的工作中去。医务工作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助于医患纠纷的减少,利于整个社会良好风尚的建立;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精神道德素养,从而为创建更为美好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夏震然,陈友洋.关于新时期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4(02).

[2]朱飞,李萍.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

[3]张园,孙宇,付昌义.高校资助工作视阈下的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 [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

[4]张静.医学院校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9:19 .

[5]付军,曹建强.论高校感恩教育的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J].中国电力教育,2009(05) .

工作感受和体会篇10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年限;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再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3000707

一、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研究的

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目前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到了农民工总数的60%,约为1亿人。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更渴望城市融入。然而,在经济层面、政治层面、社会关系层面、文化心理层面等,这个群体都受到了多方面的社会排斥 [1-4]。严重的社会排斥对新生代农民工产生了很大的心理伤害,而心理融合是社会融合的“最终标志和根本表现”[5]。所以,要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就必须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融入,而根本途径就是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

目前,国内外对心理弹性问题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国外学者如Rutter、Germezy、Polk等,国内学者如席居哲、路晓倩、麻彦坤、郑敏、于肖楠、张建新等。目前学术界对心理弹性概念的研究还未达成一致,代表性的几种观念有能力型定义、适应型定义、动态型定义等。在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学者们多将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分为危险性和保护性因素两种;另外,还有学者将影响因素分为内部保护性因素和外部保护性因素;还有部分学者将外部保护性因素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了生活环境上:包括“生活转折点”、“支持性家庭关系”、“遗传和环境的关系”等。 [6-16]

目前国内对大学生、农民工子女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弹性问题研究较多,但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研究较少。彭彤彤、刘安卿(2005)通过对农民工心理问题的分析,发现心理弹性有助于缩小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差距,加速农民工的城市融入;[17]常友善对南京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进行研究,发现心理弹性不仅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情,而且有助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健康。[18]苏琦在研究后发现,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不同学历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有显著影响,认为这是因为在当前重视学历、文化水平的时代背景下,高学历有助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自信心,增强其自我满意度以及自我效能感;此外,高教育水平还丰富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19]34-59

在探讨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时,目前学者很少涉及受教育年限问题,即使谈及,也缺乏对其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因此本文就以“受教育年限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为主题,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运用自我效能理论,重点研究受教育年限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对策。

二、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问题

的实证分析 笔者认为,心理弹性主要包括以下特征:首先,心理弹性是一种包含人格特质和自我观念的认知情感心理特质;其次,心理弹性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最后,心理弹性的本质是个体在面对困境、不幸时,仍能够积极正向地发展。

事实上,当人遭遇困境时,出于本能的生存和自我保护的需要,在面对环境的变化时,具有动态调控和及时反应的基本能力,并推动个体竭尽所能战胜挫折和困难,以达到实现自我的目的。因此,人天生就具备心理弹性。

在本文中所指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年龄在16岁~34岁之间、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城市务工、目前户籍仍然留在农村、在进入城市务工动机和社会特征方面较第一代农民工呈现新变化的农民工。

(一)数据选取及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采自2010年7月由华北电力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的《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压力现状调查》。该调查根据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分布的集中程度,在我国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大类型区抽取四个省市作为第一级样本单位;再在每个被抽中的省市,抽取新生代农民工比较集中的企业作为本次调查的第二级样本单位;最后在企业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覆盖了有关心理压力、教育年限、社会排斥、工作状况、居住环境、人口健康、家庭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人口学特征等多方面的信息。

本文的研究以汇总数据中的452名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500份,实际回收问卷457份,其中,有效问卷452份,有效回收率为,采用Stata软件统计分析。

(二)变量选取与描述

本文选取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状况作为因变量,受教育年限、性别、身体健康、月收入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实证分析。

由于心理弹性是虚拟变量,为方便测量将其转化为取值由1至5的定序变量,依次为差、较差、一般、较好和好五个等级。针对这种定序变量,本文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表1是对所选取变量进行的描述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样本中男性新生代农民工占46.5%,平均年龄约为25岁,最小为18岁;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均值为2.69,总体状况处于较差和一般之间,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总体状况较差。受教育年限是连续变量,均值为10.3年。这表明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初中毕业。此外,从受教育年限的分析来看,最高的为20年,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文化程度已经比第一代农民工有了很大提高;不过最低的仅为2年,可见新生代农民工之间的受教育水平差距较大。

三、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实证研究结果

1.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现状总体描述

表2是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总体状况的描述。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接受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7.23%的心理弹性等级为差,37.16%的心理弹性等级为较差,心理弹性状况一般的有37.91%,心理弹性较好及好的仅为17.7%,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状况不容乐观,其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和恢复力亟待提高。

2.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分教育水平描述

表3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分为初中以下和初中及初中以上两个群体,与心理弹性等级进行交叉分析。从交叉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教育水平在初中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等级在一般以下的占到70.58%,一般的为23.53%,较好的为5.88%;而教育水平在初中及初中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等级在一般以上的为39.04%,这一比例远远小于70.58%,一般和较好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40.84%和20.12%,这两个比例远远大于和5.88%。可见,教育水平在初中及初中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状况远远大于初中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由此推测,教育水平可能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有正向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状况远远不及高中及高中以上水平的新生代农民工。从而可以说明,教育水平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有着正向影响。

(二)对实证研究结果的回归分析

为了全面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验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本文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控制自变量的作用范围,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受教育年限有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年限越长,其心理弹性状况越好。回归模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可见,受教育年限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的作用不仅显著,而且稳健,这进一步表明受教育年限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

已有研究关于性别如何影响心理弹性的观点并不一致。有研究表明,男性优于女性;有的研究结果则完全相反。本文的回归结果与苏琦关于性别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一致,即男性的心理弹性显著优于女性。这可能与中国传统赋予的男女角色有关,中国传统崇尚“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赋予男性领导者的角色,但赋予女性随从者的角色,这使得男性的自我效能感优于女性,因此,男性的心理弹性状况也优于女性。[19]32

受教育年限之所以对心理弹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受教育年限的提高能够使人的自我效能感得到提高,进而使心理弹性状况得到改善。

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efficacy)是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中的重要概念。Bandura(1990)将其界定为,个体关于自身是否具备完成某一项活动的能力的判断、信心或是个体对自我的把握和感受。[20]国内学者周文霞、郭桂萍在此基础上提出,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的一种确切的信念(或自信心),这种能力使自己在某个背景下为了成功地完成某项特定任务,能够调动起必须的动机、认知资源与一系列动机”[21]。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以及情境条件。(1)成败经验,即多次成功能够增加人的自信和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而不断的失败则相反;(2)替代性经验,即是说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的间接经验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3)言语劝说,即是说个体受到挫折或处于悲伤、抑郁的状态时,他人的鼓励、肯定和支持有助于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增强;(4)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即个体面临困境时,如果紧张不安,甚至产生了生理上的不适,行为就会受到阻碍,自我效能感降低;(5)情境条件,即面对陌生环境,如果个体难以适应和掌控,就容易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这时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明显降低。

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思维过程、动机过程和情感反应模式等。(1)行为选择。三元交互作用理论认为,人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个体在进行环境选择时,为了促进其行为技能和人格的发展,他会根据自我效能感挑选自身能够掌控的环境。(2)思维过程。思维能够预测行为结果,思维的预测结果会影响人类的目的,而自我效能感会对思维过程产生影响,进而促进或阻碍个体的活动。(3)动机过程。自我效能通过动机的过程对个体发生作用。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的归因方式、个体努力程度和努力持续的时间。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具备信心和韧性,会为成功的实现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则相反。(4)心身反应。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的应急状态、焦虑反应和抑郁程度等身心反应过程。与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相比,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面对困境、危险和灾难时,不良身心反应不会那么强烈,其行为和功能的发挥受到的阻碍较小。

根据自我效能理论的影响因素分析,笔者认为,受教育年限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1)当今社会的人们崇尚知识和文化,社会推崇高水平的教育,认可和尊重受过高水平教育的社会成员。因此,受教育年限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有更强的自信心;(2)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年限越高,其所掌握的知识越多,具有更强的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功几率更高,丰富的成功经验将提升其自我效能感;(3)一般来说,教育水平更高的人更容易掌控和调节自身情绪。所以,受教育年限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在面对困境、挫折和不幸时,更能够保持镇定,其行为和功能发挥所受到的阻碍较小,个人自我效能感降低的可能性也更小;(4)受教育年限更高的新生代农民工更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其面对陌生环境则具有更强的适应和掌控能力,其自我效能感更能够得以保持。

那自我效能怎样影响心理弹性?首先,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可以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自我效能感越高,就越能够增强人接受、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利于其更好地适应和调控外界环境,不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身心反应。其次,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可以提升个体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利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人们动机性努力的程度,指导个体做更正确的选择。因此,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既能增强个体应对困境的信心和勇气,也能够提高个体的抗挫折、抗打击能力。其次,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能够增强个体的心理复原能力。在受到挫折后和压力情境下自我效能感越高的个体越能够自我减压,实现良好的自我调节。

综上可知,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年限的提高有利于其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自我效能对个体的适应能力、应对能力和复原能力都有正向影响,进而有利于其心理弹性状况改善(图1)。

(一)研究结论

通过分析,本文形成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此外,新生代农民工的最低受教育年限仅为2年,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之间的受教育水平差距较大。

第二,总体来说,绝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状况都处于中下水平,只有少数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处于较好及以上水平。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状况不容乐观,其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和恢能复力亟待提高。

第三,受教育水平显著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即受教育水平越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越好,反之,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则越差,而且这种影响具有稳健性。

第四,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从而改善其心理弹性。具体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其自我效能感也越高,自我效能对个体的适应能力、应对能力和复原能力都有正向的影响,进而有利于其心理弹性状况的改善。

第五,性别显著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即男性的心理弹性显著优于女性。回归分析显示,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

(二)未来展望

虽然从总体上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较老一代有所提高,但从其自身受教育年限来看,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仍停留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而接受过专业技术教育(中专、中技、职高、大专、高职)的比重尚低。并且,新生代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目的也并不仅限于赚钱养家,更多的是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机会。但是,由于其自身教育、技术水平等的限制,以及制度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较小,无法满足实现自我发展的主观愿望,同时也致使他们无法在经济、社会关系以及文化心理层面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文化心理适应是城市适应的标志和最终体现,而心理弹性是个体适应力、耐受力和复原力的集中体现,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和心理适应的重要因素。自我效能理论对个体的适应能力、应对能力和复原能力,即心理弹性有正向的影响,受教育水平又有利于个体自我效能感提升。可见,受教育水平利于提升个体心理弹性。

因此,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力,就要不断提高他们的受教育水平和劳动技能。也就是说,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再就业和再培训对其融入城市至关重要。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再就业和再培训,主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进行制度改革和完善政策供给。制度改革,主要是指对当前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即由当前的身份管理转为居住管理,实行居住制度。居住制度是指将户籍变为仅仅是一种管理登记的制度,是对居民居住所在地的登记凭证,而不是一种身份标识。在居住制度下,居民可以自由流动,不受户籍的限制,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够与城市居民享受相同的权利、机会、资源以及福利。完善政策,指为推进和提供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职业培训服务制定政策和实行配套保障措施。另外,还要逐渐抬高就业门槛,实行再教育与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制度。

其次,完善培训教育运作机制。第一,要充分体现政管分开原则。在农民工培训教育过程中,政府部门要注意进行引导和监督,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监管,约束竞争方式,规范市场行为;第二,培训教育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目标,尤其注重理论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第三,在教育经费上,要以政府为主,受益主体为辅。政府要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支持;此外,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有必要对人才培养进行投资,应将员工培训教育资金纳入年度预算。此外,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也应负担一部分培训教育的费用。对于当前无法负担这部分费用的新生代农民工,可以由相关部分和机构先垫付,采用协议按期付款的方式来偿还。

最后,建立完善的监督保障机制。一方面,要构建好保障农民工培训服务的体系。政府应做好培训宣传、机构评估、资金扶持、政策保障供给等工作,同时要设立激励机制,对培训效果良好的机构和人员实行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为在培训教育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农民工提供创业奖励、无息借贷等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对培训教育的效果和培训机构的管理效益进行监管和审核,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不断强化培训机构内部管理,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的综合绩效。参考文献:

[1]邓永胜.全总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EB/OL].(2010062)[20120321].http:///gn/news/2010/06-21/23532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