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景观分析十篇

时间:2023-08-16 17:39:11

公园景观分析

公园景观分析篇1

关键词:景观塔南沙湿地公园 海景园

1. 景观塔概述

塔这种建筑形式出现于我国古代,它是印度的堵坡与中国重楼结合的产物。在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后逐渐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形式,其功能也逐步由宗教功能走向综合功能。景观塔是塔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就是起到一种景观标志性作用。在古代,它主要是一种上的象征性标志;而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现代,它逐渐成为了一种代表某个城市或某一区域形象的标志。

我国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迅猛。景观塔在各个城市,各个区域的建设中被作为一种标志性建筑大量采用,这对于景观塔的发展无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任何建筑都必须符合特定的环境秩序,必须融合在周围的环境中,才能体现出它的美,景观塔作为一种标志更是如此。景观塔的设计,不能一味求高、求特异,只有真正融合到了周围自然生态景观中的景观塔,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城市或者区域的标志。

2. 南沙湿地公园海景园景观塔设计

2.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南沙湿地公园内,公园位于广州南沙地区的十八涌和十九涌,是2000年广州市对该地区围海造田的围垦地区进行生态改造而近期形成的人工湿地公园,占地2200公顷。海景园位于南沙湿地公园北端,是以绿化景观为主,集文化、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滨海开放性的园区,是南沙围垦公司重点建设工程,海景园地块东北临伶仃洋,西靠十八涌,南靠湿地公园,地块呈三角型状,园区用地面积为8350平方米。(见图1)

2.2 用地分析

对用地四周的建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分析,因为建筑无论从布局、体量及造型方面,都必然要与周边环境发生联系,新建筑应与环境和谐共存,共同营造良好的景观空间。

海景园位于湿地公园的最北端三角地块置,东北临靠伶仃洋,西靠十八涌,南靠湿地,地理位置较为开阔,景观塔位置设于海景园内,能远眺伶仃洋,俯瞰湿地全貌,是公园轴线

上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见图5)

2.3海景园景观塔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的理念源于意象的认知,意象的认知来源于生活中对事物的认知、体验的形象性概括,结合了艺术家主观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又依附于典型性形象联想而表现。

海景园景观塔的设计在理念上考虑到贴近自然,源于自然,形式贴近南沙湿地的坡顶建筑,材质地域化,以传统塔的建筑设计形式进行演变,综合考虑城市发展与建筑美的表达,用新建筑的设计形式表现,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务求建筑造型的创新,突破传统。因而在方案的探索阶段,始终遵从上述思路的框架内进行,并进行了多次的方案筛选。

2.4海景园观景塔造型设计

在海景园区设置景观塔,是代表着整个园区的韵味,代表着湿地公园的形象,是公园的地标建筑。彭一刚教授曾说:“建筑艺术毕竟是诉诸形象的,所以取形和取意不可偏废。只有形神兼备才能使作品既凝聚了传统建筑文化的意蕴与内涵,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因此,考虑观景塔的造型设计时,在注重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前提下,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建筑的设计不仅要有时代性,而且要成为城市的标志。

景观塔不但是一个功能性很强的构筑物,而且还是一个建筑艺术要求很高的标志性建筑物,一个标志性的建筑不但要有历史的沉淀,而且需要能反映城市及地区固有的个性风貌,是向外界宣传有独特存在价值的商标与载体,可以存在数百年而不变。因此,在景观塔设计之初,对南沙湿地及周边环境进行的调研与分析,周边建筑以简易的松皮坡顶建筑为主,南沙湿地公园内建筑也遵从这一载体,全以木结构及木装饰为主材的坡屋顶建筑作为全园的建筑风格,这也成为了景观塔风格的一个目标定向。

在普通的、一般性的建筑,假如采用的是传统的古典园林建筑形式,往往会被套上抄袭复古的衔头,但在园林建筑范畴内则不然,可以有仿古典的形式,也可以当作景观类建筑形式存在,有时更不受形式上的约束,有很多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设计。因此,观景塔在建筑造型设计上,立面上沿袭了古塔中传统三角形稳定结构的造型,平面布局却有别于传统古塔六边形、八边形造型,采用的则是正方形布局,由下之上,由宽至窄,屋顶为四边坡顶形式,使整个塔型形成稳定三角形的态势形状。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用材上采用了石材、木材等传统的材料进行装饰,选材上尊重本土,以地方的南沙石材作为整个建筑基座的主材,使其作为整个塔重要元素,装饰上则采用了环保材料美国防腐松作为建筑的另一种主材,在整个景观塔上处于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在细部处理中,沿袭了古建筑斗拱的做法,由复杂的、作为承重结构用的木斗拱演变成作景观塔装饰斗拱,增添建筑的细节上的美感。由于南沙湿地盛产莲花及莲藕,到夏秋之际,南沙湿地周边都是莲塘满遍,是湿地的一处胜景,因此,将莲花的元素融入到建筑细部装饰上,凸显此塔只应南沙有,也代表着南沙湿地的一个标志。整个塔的色调以浑厚的深棕色为主基调,石材与木材的有机结合,以及复古的装饰细部,让整个塔给人之感觉建旧如旧,既有时代感,又有自身的意蕴与内涵。(见图2、3)

2.5景观塔的竖向高度分析

景观塔不但要满足功能上的要求,还要考虑景观塔自身的可观性。因此,在考虑竖向高度时,应设置满足观景者的视觉范围,塔的高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要考虑的是周边环境与塔的关系,远处的景观与近处景观的有机结合。太高或太矮的景观塔不但破坏整体的效果,而且会导致形成太远或太近的视距,不利于观赏。塔身适宜的高度,会让观赏者在合适的高度上产生良好的视野,而且会对景观产生良好的感觉。

从景观视线上考虑,塔位置的摆放上与竖向设计上,一方面要考虑登上景观塔可以俯瞰湿地全貌,另一方面要考虑能饱览伶仃洋海平面,远观新龙大桥及中山、顺德等地。因此,建筑的高度控制及建筑的角度分析成为景观塔设计的关键。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提供的有关景观塔视线分析数据了解到:18º~27º之间为观赏的最佳视觉,当观赏者>4倍的塔身高度时,景观塔更多的起到视线联系作用,当观赏者<4倍的塔身高度的时,景观塔起到一定的控制性作用。根据以上分析,在设计上,首先暂定了塔的平面位置后,通过对湿地公园最佳观赏位置的地方进行了距离与视线的分析,最后确定了景观塔的竖向高度为21米高较为适宜。确定总高度后,对建筑的观景平台的高度设置,参考了人们一般向下看的75º角视角来确定,因此,主体建筑总高为21米,首层观赏平台高度为9.3米,第二层观赏平台高度为12.31米。(见图4)

2.6观景塔空间环境设计

在传统的园林造园手法中,十分注重园林的空间处理,如收藏与开放的结合、借景与对景的布局等,在现代造园中也是值得借鉴的手法。

在海景园规划之时,在空间上实现空旷与幽闭的强烈对比,借用营造微地形、营造林带的方式,将规划的厕所与休闲区用收藏的手法与观景塔进行空间上的分隔,在观景塔周边形成一处绿荫环绕空间,消弱阻碍景观塔周边不利的环境背景,于景观塔下,则用开放式的空旷大草坪,以点缀大树作为景观塔的衬景,利用东面的海岸线作为景观塔的背景,使整个园区营造出良好的视角空间,不仅重点突出,而且还形成了园内唯一的制高点,借此,可以统摄全园。(见图5、6)

3.结束语

公园景观分析篇2

关键词:规划;景观方案;设计

1总体说明

1.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庐阳区大杨镇固镇路和森景大道交叉口西南角,占地约17000m2。该项目地上为公园,地下部分拟建大于200辆停车位停车场、2500m2的农贸市场。

1.2区位分析

基地位于庐阳区大杨镇固镇路和森景大道交叉口西南角,基地周边环绕大量的居民区,处于居民生活区的中心位置,具有很好的可达性。

1.3现状分析

基地基地呈“L”型,北至固镇路,东至森景大道,南、西方向与利港.四季华庭小区相邻。基地内部地势平坦。

2建筑设计说明

2.1功能布局

拟建的公园地下功能主要包括241辆停车位的社会停车场和一座2557.4m2的农贸市场及起附属场地。本方案将农贸市场安排在古镇路与森景大道交叉口的位置,农贸市场入口处设置下沉式广场,解决农贸市场的进入的问题,方便周围小区人流的到达;同时也减少农贸市场对周边小区的影响。社会停车场结合地形灵活布置,同时注重方案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停车场总建筑面积7954.4m2,设置两个防火分区,停车位241辆,分别在固镇路和森景大道上设置双车道出入口。

2.2剖面设计

本方案考虑公园、车库与农贸市场之间的联系与使用的便利性与合理性,将农贸市场地面标高降低到相对周边道路路标高的-2.1m处,顶部结构标高2.1m;通过下沉式的广场及台阶联系周边道路与农贸市场,半地下形式的农贸市场既能满足农贸市场通风、采光、方便进入等使用需求,又可以结合公园景观设计美化周边环境,为周围居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的活动场所。结合上部公园景观的设计,车库地面标高降低到-2.7m处,顶部结构标高0.9m,上部同样结合景观设计成供居民活动使用的公园。

2.3交通组织及消防设计

地下车库设置2个防火分区,每个分区均设置2个以上通向上部公园及农贸市场的通道,分别在固镇路和森景大道设置双车道车库出入口。沿农贸市场西侧和南侧设置消防通道,通道通过两个坡道与城市道路相连,同时结合消防通道解决农贸市场的停车及卸货问题。

2.4地下车库

设计充分考虑人防设计要求,可满足后期人防设计。

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建筑面积:10511.8m2。其中,车库部分:7954.4m2;停车位:241位;农贸市场:2557.4m2。

3景观设计说明

3.1设计原则

(1)生态景观原则。营造地域性生态景观,将公园的运动特色与半地下的地形关系作为我们设计挥洒的基底,做到生态设计,保护合理的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2)以人为本原则。创造适应所有人的活动需要。充分研究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需求的人群需要,公园内的公共设施、体育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等内容、数量、空间分布等,均应考虑方便游人利用,满足游人健身、休闲的需要,让游人在公园内游的高兴,玩的开心,尽兴而归。(3)可持续发展。考虑公园远期的发展,不断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回归自然的需求,公园的建设与利用应该以持续发展为前提,永续利用为目的

3.2设计理念

“大自然的健身房”,如何更好的通过设计,为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城市里的人们提供一处休闲游憩健身的场所,是我们一直不断探索的问题。森景公园的设计通过富有现代感的设计语汇,运用具有运动感的切线构图,力求创造一个体育休闲活动与绿色生态环境融合的新环境空间。在绿草荫荫的环境下运动健身,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一边肆意的挥洒着汗水,体育健身的乐趣被发展到极致

3.3总体布局

(1)景观分区。主要为以下分区:①休闲运动区。利用良好的轴线关系,创造吸引人的空间序列。其次通过有趣的竖向变化,拓宽公园的视觉空间,营造出独具空间的艺术感。在此区域内设置各种性质的体育休闲运动场地,包括微型篮球场、儿童活动区、老年人活动区等,以满足不同年龄层的需要,让整个园区充满活力。此区域作为园内的中心区域将其他区域有机的联系起来,既方便游人到达,又互不影响;②林荫广场区。利用富有现代气息的切线造型,结合规则的树木种植与游憩小径相结合,逐步体会和感受人在林间休闲漫步的乐趣与韵味。“L”型的通风采光井,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营造了大气、简洁的大地景观,实现了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结合;③疏林草坡区。结合覆土建筑的特点,利用微地形草坡的造景手法,形成宛如天成的自然景观,随着地形的变化设计了草坪舞台和漫步道,靠近四季华庭小区的一侧种植高大的灌木及乔木,减少运动公园对小区环境的影响,同时为园区营造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2)竖向设计。通过对现场场地的勘察,结合建筑设计,同时充分考虑土方平衡,利用景观化的处理手法,丰富视觉空间。通过坡地的起伏变化,有组织的排水处理,营造出生态运动公园的环境。(3)交通流线分析。运用富有活力和现代感的切线造型组织道路交通,强调连续性、通达性和多样性,建立集休闲、生态、游憩为一体的园路系统,(4)管理形式分析。公园平时为开放管理,在地下车库出入口处设有门卫室,方便管理。农贸市场内部布置管理用房。

4植物设计

4.1设计理念

在公园的绿化设计上采用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易于维护的乡土树种,少种草、多种灌木和乔木,尽量不使用名贵树种,在满足地下车库顶载荷的情况下,注重场地地面微地形的塑造,丰富空间层次。根据总体方案,与硬景结合来营造植物景观,结合丰富的地形设计和姿态各异的植物搭配,突出空间构成元素在节奏、韵律和质感上的变化,营造疏密有致、循环交替,彼此联通的植物空间序列。植物景观设计手法是自然与规则相结合,“师法自然”的植物造景手法,利用乔灌草藤形成树丛、树群时注意虚实相间、疏落有致;行道树和树阵广场序列、阵列式的种植则给人有序、简洁的感觉。用丛植、群植、列植、孤植手法结合冠大阴浓的骨架大乔木、开花植物、香花植物从空间感觉、视觉、嗅觉、听觉上提高地块绿化的整体质量。

4.2植物设计特色

种植形式:草坪和群落种植方式相结合,成片、成丛,讲究植物色彩,乔、灌、草相结合,形成复合式绿化层次,利用纯林、混交林、疏林草地的结构形式结合不同的绿地空间,深浅并有,若隐若现、虚实相生、疏密有致。开朗中有封闭,封闭中有开朗,以无形之需造有形之美,体现自然环境美。季相变化:布置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的景观树种,使之有韵律节奏的变化。在每个植物群落的配置中,注意常绿和落叶树种的搭配,避免某个季节出现植物的色相过于单调。植物本身有着丰富的色相变化,春的生机,夏的繁荣,秋的成熟,冬的萧瑟,合理的搭配,使得色相变化丰富多彩,成为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树种选择:基调树种:香樟、银杏、桂花、马褂木、乐昌含笑、广玉兰、刚竹等。

4.3主要苗木标准

公园景观分析篇3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造景;季相变化

中图分类号:TU98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3.038

Analysis of Plant Landscaping in Nanjing Horoscopes Park Landscape Renovation Project

LIU Zhong-hua1, CAO Xu-feng1, SUN Li-juan2

(1.Nanjing Wanrong Garden Industry Limited Company,Nanjing, Jiangsu 210009,China; 2.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38,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 of Nanjing horoscopes park renovation project in a landscape with seasonal changes, terrain features, local conditions, biodiversity, landscaping and other features of the plant condition, plant landscaping also described the use of relevant technology measures and analyzed the engineering plant landscaping experience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plant landscaping;seasonal changes

随着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1]。因此,城市中景观工程的兴建和改造也成为近年来许多市政工程的重要内容。成功的景观改造工程为城市环境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八字山公园以中国自然山水园的风格和特色进行布局规划,形成了“山体层林”的园林风格。公园内具有春季梢头嫩绿、夏季绿叶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银装素裹的自然植物景观,达到了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笔者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对工程实施过程的亲身体会,对该公园的植物造景状况进行介绍和分析,对改造工程中植物造景的特色进行了总结。

1 工程实施的背景

八字山原名四望山,位于南京城北挹江门内,中山北路南侧,主峰海拔43 m。20世纪80年代,随着下乡知青反乡高潮的到来,八字山山下、山腰等相对平缓的地带被开挖逐步建设为居住用房,山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与此同时,相关单位也陆续占用山体,而且缺乏统一的规划,甚至一段时间成为垃圾的填埋场。八字山山体海拔高度不是很高,由于不断地人为“蚕食”山体,同时对整个山体范围的管理不到位,山体植被基本上是自生状态,林分结构单一,景观效果极差。因此,对八字山公园景观改造已势在必行。

2 八字山公园一期改造工程的范围和内容

2.1 八字山公园一期改造工程的范围

八字山公园北起中山北路,南至空军银燕服装厂,西起挹江门城墙,东至龙池庵路。防空洞位于东西两个起止点之间,成为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的分界点。建成后的八字山公园与小桃园景区、绣球公园连为一体, 成为集明城墙保护、生态恢复、居民休闲娱乐的综合性开放场所。

2.2 八字山公园一期改造工程的内容

八字山公园依据原有的山体和植被现状,对破坏部分的山体进行加固、恢复,将拆除后的现场根据与山体的协调恢复为绿地;同时对原有的大树、军事碉堡以及防空洞等设施进行保护;对公园范围内的给排水、灯光亮化进行设计、施工;重设、修复园区内的道路、广场;增设亭、栈道、牌坊等建筑小品;对原有的植被林分结构进行局部的改良。

3 八字山公园一期改造工程植物造景分析

公园内基调树种以香樟、银杏、广玉兰、白玉兰、雪松、高杆女贞、樱花等为主;常绿灌木以桂花、海桐、法青、八角金盘、大叶黄杨为主,同时配置了金丝桃、迎春、毛鹃、八角金盘等多种灌木,使树木叶色、花色随季节变化,形成公园植物群落美丽的季相变化。

3.1 以季相变化为特点的植物景观配置

园林植物本身都有其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随着四季的变化,植物的花色、叶色等外部形态是千变万化,多彩多姿[2]。因此,八字山公园内园林植物的配置充分考虑了植物群落的花色、叶色等外部形态来营造季节性的变化。

3.1.1 春季植物景观 在春季景观的植物配置上,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八字山公园地域范围小、环境好、有较丰富的水源、空气湿度较大,适合植物的生长发育。其次,采取了科学的养护管理工作,创造了适宜植物生长的良好环境。

在乔木的配置上利用日本晚樱、白玉兰、垂丝海棠、梅花、石楠及贴梗海棠、紫荆、金钟、云南黄馨、月季等各种花灌木,充分渲染春季的五彩缤纷。同时利用色彩丰富的花灌木,可作为乔木的陪衬,使绿化层次更加丰富,景观性更强(图1)。

3.1.2 夏季植物景观 夏季绿叶成荫,公园内在夏季景观植物配置上,更显优势。入夏以后,乔木枝叶茂盛,早春开花的草木植物在林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夏季开花的植物,又呈现另一片景色。

在乔木的配置上利用了银杏、雪松、广玉兰、香樟、合欢等树种,不仅在叶色上有与春季植物相承接的季相变化,而且在夏季也更能体现其观赏效果。在花灌木的配置上,利用紫薇、金丝桃、木槿、红花继木、金叶女贞、美人蕉、藤本蔷薇等,令人感到清新宜人(图2)。

3.1.3 秋季植物景观 秋季硕果累累,公园内秋季色叶树种较为丰富,伴随着不同树种的陆续落叶,使得园内季相变化很明显,色调也较为丰富,尤以银杏色叶最为壮观,金黄色的叶片随着阵阵秋风凋落在绿色草坪亦或灌木丛中,煞是好看。株株红枫点缀于绿色草坪之中,红绿色彩交相辉映,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

植物配置具体如下:乔木有银杏、红枫、枫杨等秋季色叶树种搭配,使得园内秋季色彩更浓,再加上结有累累硕果的柿树和柑橘树使得公园内秋季分外浓。

3.1.4 冬季植物景观 园区内原有植被以落叶树种为主,几乎没有常绿树种,冬季来临时,整个山体顿时萧条许多,俨然一幅北方地区的景观。为了改善整个山体的色相变化,园中局部地段配置有雪松、女贞、广玉兰、香樟等常绿乔木树种以及迎风傲雪腊梅、山茶等,万木萧条中透出的绿色和花色打破了园中沉闷的气氛(图3)。

3.2 根据地形特点营造的植物景观

八字山公园本身就是山地景观,结合山体以及原有植被特点,将园内植物配置与空间地形巧妙结合,根据地形特点配置有个性的植物群落,形成了园内优美的植物景观。

3.2.1 平地植物景观 平地作为公园的主要游览区,用色彩丰富、树形优美的树种如石楠、红花继木、梅花等做主景,渲染气氛;在偏僻地段用高大乔木做背景;外缘用常绿小乔木和灌木围绕,整个环境层次分明,透视感强。山体边以常绿小乔木和灌木遮掩,形成浓郁的绿墙,这样占地不多,又显得自然活泼(图4)。

3.2.2 山地植物景观 结合原有大树以及新建建筑小品,利用自然山势,合理布置植物空间,引导游人享受山林野趣,园景丰富而深远(图5)。

3.3 因地制宜采取的植物造景措施

3.3.1 对原有植被的保护 山体原有地被及地质状况比较脆弱,连续多年发生塌方事故。因此,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地质状况极其恶化,具有潜在滑坡危险的地段实施工程加固措施,对其他不需要采取工程加固措施地段的现状土方及植被不进行扰动。经过调查,原有林下层植被单一(仅刺槐萌生条、少量石蒜、络石),水土保持能力较弱。因此,在保证不破坏原有地被和不扰动原有土层情况下,7、8月份撒播二月兰,使其逐步占满林下,同时采取穴植(铁铲或竹杆捣穴,不扰动土方)的方式栽植扶芳藤、石蒜、常春藤等地被,有利于水土保持。

3.3.2 对原有大树的利用 由于是改造工程,原有遗留的大树相对较多。因此,工程实施过程中制订了大树保护和利用原则,采取对大树进行躲、避、让的保护措施,确保大树不被建设性地破坏。由于山体体量较大,而且山体上面大树也较多。为使整个环境协调,针对山下拆迁出来需要恢复的绿地也要种植部分大树。本着节约、利于施工以及与整个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对山上可以利用但又不影响山上景观的大树移往山下,例如山下入口处的国槐、白玉兰、高杆女贞等均是从山上移植来的,对原有大树很好地进行了利用。

3.3.3 对原有大树的保护 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原有大树进行了普查,制订合理的方案,确保原有大树不被破坏。场地中有1棵高级将领卫立煌年轻留学时带回来的墨西哥落羽杉,胸径40 cm,经过多次搬移,于1985年移植到该公园内。按照设计方案,此墨西哥落羽杉影响到道路放线,为保护该大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同时对其采取了专门的保护措施:树周围3 m范围内不做硬质铺装地,改为嵌草砖铺地,基层只用黄砂处理,确保大树能“自由呼吸、自由饮水”(图6)。

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形标高必须降低,导致现场中1棵广玉兰“悬空”,可能会引起树木倒伏或死亡。因此,采取用黄石垒砌树池的措施,不但保护了原有树木,同时又创作了一处“山石盆景”,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图7)。

3.3.4 对原有林分结构改善的尝试 原有山体的表面积占公园总体面积的70%,植被郁闭度较大,植物几乎全为自生状态,林分结构单一,以刺槐、枫杨、构树等几个落叶树种为主体,季相、色相单一。冬季景观单一,几乎看不到绿色。为改善上述状况,借鉴地带性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选择耐荫植物,在山体边缘地带,适当间伐,增加香樟、高杆女贞、杜英、棕榈、海桐、大叶黄杨等常绿树种,林下地被增加无毛紫露草、长春蔓、麦冬、二月兰等。开发绿地空间资源,丰富林下植物,改变相对单一物种现状,使自然更新种具有生存和繁衍空间,以快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建立接近自然和符合潜在植被特征的绿地[3]。地带性群落有利于提高物种潜在的共存性,为动物、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和繁衍场所。

3.4 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构建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可以在园林中作为背景、衬景,在自然景区中亦可作为主景。群落不但能形成景观艺术的效果,也可改善生态环境[4]。在配置时考虑到了保持群落的长期稳定性。由乔、灌、花、草共同组成的自然式植物群落[5],植物的高低大小、颜色的浓淡、枝叶的疏密、经过精心搭配,使之达到疏密有致的层次变化,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效果。

4 八字山公园改造工程中植物造景的思考

4.1 注重生态效益和生态景观

在自然界中,植物群落所创造的生态效益最高[6]。因此,植物造景中应尽量多用群落栽培,并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从丰富多彩的自然群落的组成、结构中借鉴,才能在科学性、艺术性上获得成功。

4.2 主次分明,疏密有度

园林植物造景时要主次分明,讲求疏密有度,师法自然,避免人工之态[7]。从整体考虑,从大局入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穿插细节,做到“大处添景,小处添趣”;同时,还要考虑整个景区内树木搭配协调,要与原有树木有机组合好,与相邻空间或远处的树木、背景及其它景物彼此相互呼应,取得艺术构图上的完整性。

4.3 注意空间的节奏韵律感

植物造景时应充分考虑园林植物在空间上的立体感和树形轮廓[8],通过错落有致的种植,合理利用起伏的地形,在空间上使曲折迂回的林缘线、林冠线产生高低错落的节奏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

5 结 语

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重点性地从生态的角度考虑植物景观配置方式[9-10],认识到植物的主要功能是生态的功能,绿化美化要在让植物的生长得到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来考虑,解决根本性、实质性的景观植物配置问题。当满足这样的统一以后,植物的具体种植形式既可以掺杂较多人工的因素,也可以任其随机地生长。此外,植物配置的发展也需要多元化。

参考文献:

[1] 张燕,田红云.浅谈园林规划与植物配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7):145-147.

[2]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3] 秦忠民.浅析园林植物造景的发展趋势[J]. 河南林业科技,2009,29(1):56-57.

[4] 刘弘,马杰,刘振威,等.不同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8,3(7):81-85.

[5] 李倞,李利.浅析生态原则在植物造景中的运用[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12):97-98.

[6] 黄莹.桂林市桂花博览园植物造景特色[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66-7067.

[7] 郭泉林.浅探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与手法[J].山西建筑,2008,34(16):352-353.

[8] 陈兰婷,张韶军,姜翌,等.兰州市滨河路植物造景浅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5):234-236.

[9] 曹慧芳.浅谈植物造景艺术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131-132.

[10] 牛萌.植物生态原理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3):71-74.

收稿日期:2012-03-01;修订日期:2012-04-24

公园景观分析篇4

关键词:万州 西山公园 空间生长 逆向空间

1 概述

万州区的西山公园位于市区西山山麓,面临长江,后枕西山(太白岩),依山取势,景观多姿,历史悠久,曾因建“西山观”而得名。相传明代永乐年间京官吴贞被贬至万州,在磨刀溪畔修建“西山观”。园内古木参天,浓荫密被,植物资源繁多,是我国都市园林中森林植被和古树名木保存完好的自然山水名园。园内有西式钟楼一座,是长江沿岸仅次于上海、武汉的第三大钟楼,为万州的标志性建筑,名为西山钟楼。

“逆向空间”是2007年由学者提出的定义及研究方法[1],其基本原理,历史城镇环境空间依附于外部环境景观空间,限定和影响内部景观空间构成,从而形成城镇内外景观空间延续和谐的组合与序列的空间形式,它具有中国传统景观意识下的城镇空间的有序组合特征。不仅如此,它还超越了一般选择山水城址的理念,其内部空间的转折、阻滞、交汇等形式多变,房屋、街巷与人之间尺度宜人,并被更多地融入了人的行为和情感,共同构成而成十分丰富的空间环境。

2 西山公园历史景观空间形态演变分析

西山公园的建成,其空间形态大体经历了民国、解放初期以及现代三个阶段的空间变化,总体表现为空间不断丰富,空间形式不断多样化。结合自然环境,研究认为它一直与周围环境的景观视廊、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景观空间的发展基本顺应了有利空间的持续生长。但现代城市建设却逐渐使其空间的延续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西山公园形成之初,内部空间结构层次由单一逐步生长发展,进而形成景观序列良好,空间视线通透的优良景观空间形态。而空间的不断持续延伸基本符合逆向空间的组合生长规律,符合我国传统自然山水和谐共生的景观格局,建筑及其环境的建设完全融入了人的生活和审美,空间组合充分考虑了内空间与周围外空间的联系,景观视廊具有良好的空间延伸。按照逆向空间的原理,良好的空间发展应是有序和连续的,它始终保持着与自然环境的优美结合和生动宜人的内部空间格局[2]。但是其后随着城市的盲目地建设,林立的高楼阻断了其与北山、南山等的视线交换,长江边缘交换空间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西山公园是当时长江上游一带最大的一所在自然式公园,其景观空间的生长演变持续合理,万县的近代并未使西山公园的景观形态遭到破坏。到了40年代后期,虽出现过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空间生长停滞,但整体来说,其景观空间的结构仍有序延续和持续生长。其内环境空间逐步丰富、生长,外环境空间临江一侧延续较好。但随着后来的城市建设,没有充分考虑景观效果的表达,使其通向北山和上游视线的通道被遮挡。

2.1 原始空间形态

西山公园建成以前,此空间属于万州城池的外空间环境,保留着原始的自然山水风貌,背靠太白岩,山形俊美,林木葱茏,与翠屏山隔江(扬子江)相望,景观效果较好。至明代于此修建西山观,规模宏大,两殿八厅,后有竹林花圃环绕,面临长江,高台之上与远山近水形成“点”空间交换;观的与北山城墙、长江水域的环境形成“边缘”空间交换,视线通透,有效的环境空间交换组合初步形成。但空间格局还局限于较小范围,简单的空间形态尚未达到逆向空间景观M合的多层次要求。随着岁月的流逝,西山观逐渐萧条,空间秩序紊乱,形成一片荒冢坟地,造成景观的极大浪费。

2.2 民国初期的空间格局

随着万县的近代化进程,城市逐渐发展,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原有空间环境基础上开始修建西山公园,环境空间得到改造和拓展,空间结构逐步丰富显现,成为万县的重要景观节点。民国17年,此时的西山公园基本建成,园内主要建设有“九五图书馆”及“古物陈列馆”、钟楼、花园、水池、道路、亭台、石坝、“忠孝堂”、梅花林、茶花林等,整修园路,改建池塘,增建“体育国术馆”,植物林木苍翠,面积宽阔,眼纳浩荡长江,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游人如云。公园内蜿蜒的通道、体育开敞场地等开始构成园区的内环境空间,供人们游憩、交流,钟楼与亭台、建筑与山林等相互之间形成通达的视线景观交换廊道;运动场旁的望江亭,地势居高临下,俯瞰长江和两岸风光,近观明镜滩码头,远眺两岸村落田野、重山叠影的山水胜景;位于北山之上北山观、翠屏山双塔以及太白岩的太白祠均可俯瞰西山公园,它们相互之间形成了优良的视线交换空间;再者,城市周边的天子城,鸡哈寨,北山,狮子山、翠屏山、都历山等山峦景观均与西山公园之间视线通透,相互因借,相互渗透,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但此时的西山公园虽然内外环境的景观良好,地理位置优生,其内部空间较为单一,景观空间还不丰富。

2.3 解放以后的空间演化

解放后的万县,商贸繁荣旺盛,作为通商口岸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人流汇集,西山公园也因此成为众多人流接纳场地。为顺应城市化进程,公园开始增加人员和园工,加强培修管理,整修西山钟楼、五洲池、园中干道、花丛小径;修建动物园、静园、亭阁、茶楼、儿童游乐设施、库里申科烈士陵园、露天电影场、月台、围墙等;植树种花,修筑花坛,完善公园6大景区,扩大公园景观,提高其园林艺术观瞻水平。此时的西山公园,由于道路系统的完善以及景点的丰富,使其内部景观空间富有变化,生动活泼;且可以直视太白岩、天生城、狮子山以及隔江相望的翠屏山;o园、钟楼是两处重要景观节点和观景点,园内地势较高的o园“静亭”可远眺千金石、岑公洞、草盘石、红砂碛等,形成“点”空间交换,景观效果极佳。时期的西山公园(改名人民公园)虽进行了部分改建,但由于周围建筑高度的限制和道路的取向,与周围景观视线通廊仍具连续性,由于面积较大,其视线依然宽泛,逆向的景观空间持续生长,景观风貌得以有效延续。研究发现,解放以后的西山公园内外环境空间在此时均达到环境空间发展史上的顶峰,外环境空间依然延续,内环境空间趋于成熟。

这一时期的内环境空间,作为一个空间要素混合体,逆向空间景观特征十分明显和完整:

外向交换空间――以西山公园为基点,城区中,翠屏山、北山公园、太白岩公园等较高大山体的空间要素组合构成了外交换空间骨架,山体与山体之间视线通透自然,景观视线、廊、域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山体与山体呈互为对景,对形成西山公园的外环境空间格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边缘交换空间――公园面依长江,水体景观成为其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视线通达的水体流域便形成了西山公园的边缘空间视域。整个公园东南侧的视线与长江形成宽广的水平视域景观效果。

内交换空间――环境要素在公园内的视线渗透,与城市内重要景观节点形成视线交换,主要表现在公园内的体育场、静园、动物园、五洲池、亭阁、园中干道节点、花园小径交叉点等。

点交换空间――园中的西山钟楼、千金石与岑公洞以及望江亭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点交换空间。岑公洞隔江对望千金石和西山钟楼,形成相互借望;位于北山的北山观,俯瞰万州港和西山钟楼,其点与点之间形成视觉通廊而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内环境空间――在公园内,体育场、静园、大块绿地等公共空间共同组成了内环境空间。道路起着转折引导,组织转换等功能,将园中景观节点进行连接。主要以阻碍转折、转向引导、阻滞停留等空间形式,采用“T”型或“L”型空间对人群视线进行引导和链接,并在地势起伏较大或空间构成较为复杂之处,以及因地形起伏或障景阻隔道路呈曲线性转向导景进入其他空间中起着导向性的作用。

2.4 现代城市空间

进入现阶段,西山公园的空间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空间组合遭受破坏。外环境的优良景观空间格局,与西山公园的空间交换功能开始逐渐消失。o园丧失了外交换功能,仅能维持其部分内部空间结构;钟楼的交换视域也受到影响,H仅保存了与长江和对岸的景观视廊,西南西北视线已无法延伸,整体景观空间效果有所下降。在城市的发展忽略对传统景观风貌维持和保护现状下,现今的西山公园仅能保持钟楼近范围的内部空间结构。

3 结语

西山公园的环境空间格局在长期的形成演化过程中,逆向空间原理的景观组合发生了变化,部分持续生长、顺利发展,部分则逐渐萎缩至消失。因此在当下城市经济不断繁荣而又不断开发过程中,我们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应注重保护城市优良环境空间的有效延续,认真探求如何才能有效的生长和延续优美的环境空间组合以及修复残损空间,保护现存的积极而有效的景观环境空间。

参考文献:

[1]袁犁、姚萍.历史文化城镇逆向空间序列特征研究及其意义.《第二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全球化进程中的城市本土性》.武汉:华中理工大学.2007:342~345

[3]姚萍,袁犁.历史古城镇逆向空间景观构成及其演化――以四川黄龙溪古镇为例[J].规划师,2010,26(1):21-25,31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重庆万州规划院联合项目“万州历史空间调查与环境空间演化分析”,项目编号(16ZH0145)

公园景观分析篇5

关键词:艺术设计;城市公园;景观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00-01

一、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强调城市公园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因地制宜主要是指规划过程中遵循本地的光照、水资源、土壤等具体的特点,如:合理选择树种,有利于减少公园景观的后期管理费用。同时也主要是指将现代城市公园在规划过程中定位为本土化的原则,主要注重的是城市公园自然景观的和谐,不断引入合理的景观元素,以确保城市公园整体景观结构的合理性,让整个城市公园景观能够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二)整体规划,注重形成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

在现代城市的规划过程中,应该坚持统筹全局的原则,将现代城市公园看作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强调城市公园的整体性。因此,应该坚持以城市空间作为规划基础,充分结合地理位置、功能用途等各项条件,选用科学合理的景观规划方式,促使现代公园的景观规划能够与整个城市的发展相协调。从城市长远的发展来看,让城市公园能够起到改善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的作用。

(三)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为了让现代城市公园更好的服务于人们,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便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让人们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过程加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尽量避免出现一些没有实际用途的景观设计元素。总之,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充分体现出人本性,以便满足现代人们对公园环境的高要求。

二、现代城市公园规划布局形式

(一)规则式布局

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北方的城市公园主要讲究对称布局这个原则,强调公园的对称美感。现代城市公园的对称美感能够充分展现出一种整齐开阔的气势,通常情况下多采用几何形态,如:古希腊、古罗马等西方古典园林。这些园林的形态在规划的过程中,与周围的建筑物能够协调统一在一起,充分体现出均衡对称的美感。同时还有我国著名的中山公园,其布局也主要遵循的是规则是布局,给人一种磅礴的气势。

(二)自然式布局

在现代城市的规划过程中,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必须采用特殊布局形式,尽量与所在的城市自然地形以及周边环境统一起来。同时采用合理布局的形态,在布局的过程中灵活选择布局形态,自然布局。其中这种布局形态应用在我国公园的布局中主要有无锡的寄畅园、苏州留园、北京颐和园等等。这些公园在布局的过程中主要以自然景观元素为主,崇尚自然,选择多种多样的主题元素。

(三)混合式布局

混合式布局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中应用较多,尤其是一些大中型的城市公园。这种混合式的布局形式要求在遵循城市公园对称美感的同时,也要求作出一些变化。其中主要针对不方便布局的地段,便可以选择合适的混合式布局,以便取得良好的公园景观效果。

三、现代城市公园功能分区

(一)文化娱乐区

文化娱乐区在现代公园规划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设置有游乐场、舞池、旱冰场等公共娱乐设施。由于这些娱乐设施需要容纳较多的人口,针对这个特点便可以将这些娱乐场所设置在公园的进出口等地方。除此之外,由于这些娱乐设施所占的空间较多,便需要合理的分割公园空间,尽量避免出现浪费空间的现象。

(二)安静休息区

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过程中,应该将安静休息区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城市公园应该为人们休闲读书创造良好的环境,各种植物、公园山水的布局都是公园规划中应该重视的环节。坚持合理布局,确保休息的密度在城市公园整体规划中能够做到合理。同时,还应该合理利用各种植物的色彩,如:花草树木、假山、石头等,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休息区。

(三)小型建筑物

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娱乐区和休闲区都需要修建一些小型建筑物。这些小型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造型应该做到独特,有创意,并且将其应用到合适的地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城市人们真正在公园中感受到轻松自在。其中建筑小品主要包括五种类型:休息性小品、照明小品、展示性小品、服务性小品。正是这些各种各样的建筑小品存在在城市公园中,无形中增加了城市公园的魅力。

四、结论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现代城市公园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导致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不断提高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水平,应该遵循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合理布局,进而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公园景观分析篇6

关键词:使用后评估;厦门中山公园;评价研究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6-0000-00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 Xiamen Zhongshan Park is a comprehensive park,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the old town.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the accessibility, landscape elements, spatial perception, tactile perception, supporting facilities,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Xiamen Zhongshan Park were evaluated. This research explored and analyzed the multidimens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park landscape design and users' behavior demands,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of users' perception of behavior, the conflicts betwee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the lack of evaluation system. Then the paper proposed taking the user as the core, optimizing the function of the park area, adding customization of landscape facilities, to enhance overall space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belongingness in the park.

Key words: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POE); Zhongshan Park in Xiamen; Evaluation research

随着城市综合品质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所栖居的城市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经济观念影响下,城市历史老公园因设计水平有限和监管维护不足等,未能充分体现价值。而综合性城市公园作为打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资源,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设计[1~2]。以使用者为核心,营造诗意的、定制化的驻足需求空间。目前国内尚未有城市景观设计系统的质量权衡指标和评估体系。本文以厦门中山公园为例,通过应用使用状况评价方法,对其进行全面调研与分析,研究其修建的历史背景与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改造提升策略,并为构建使用后评价体系提供现实依据。

1 厦门中山公园使用状况调查

1.1厦门中山公园基本概况

厦门中山公园始建于1927年,经历过不同时期的破坏和更新,整体格局为中西文化建筑与园林艺术相结合。园内景观自然,并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园区功能分区明确,各类活动场所丰富。区域四周分别由公园南路、公园东路、公园西路、溪岸路围合限定,公共交通便捷,商业氛围浓厚,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绿心。作为城市大型综合性公园,它在厦门市民日常休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2 厦门中山公园评价因子选择

以厦门中山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探究公园的使用者与公园环境间的互动关系。直击使用者感受,对公园可达性、景观要素(山体、绿植、建筑、亲水性、景观小品、铺装)、空间感知、触觉感知、配套设施以及维护管理6方面进行调研观察,并结合使用者问卷反馈的主观评价满意度,分析公园环境及使用者行为活动,对其进行系统、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指导公园环境的改进建设(图1,表1)。

厦门中山公园使用后评价的各评价因素有32个,各因素之间可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关联性较大的因子。通过运用SPSS软件对32项评价因素进行了KMO和Bartlett的球型度检验,得到KMO值为0.716,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得知,厦门中山公园的评价因素包括总体印象、交通可达性、景观要素、空间感知、触觉感知、配套设置、维护管理等7方面内容。

1.3 问卷调查及使用人群分析

1.3.1 调查问卷设计

随机选取使用者样本,对游园使用者进行沟通式采访,并一对一发放调查问卷,确保调查人群的多样性。采用结构式问卷,充分获取游园使用者的社会学特征、交通特征、游园特征、使用满意度、行为学特征等方面信息。

问卷形式将结构式问卷与李克特量表结合,量表分别赋值2、1、0、-1、-2,测量被试者对厦门中山公园可达性、公园景观要素、空间感知、触觉感知、配套设备、维护管理与综合品质等影响因素的使用满意度及主观判断反馈信息。对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与满意度赋值,利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包括其均值分析与相关性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指数进行因子判断和对比评价,最终得出定量评价结果。

1.3.2 调查问卷发放

厦门中山公园使用人群混杂,流动性大。问卷共发放153份,回收153份,其中有效问卷148份。

1.3.3 使用人群基本情况

1)使用者性别分析

数据显示,调查人群中男性有69人,占总体47%;女性有79人,占53%(表2)。女性使用者比男性使用者稍多。通过分析使用者行为,得出:因公园绿化草坪面积大,游乐设施样式多,更适合女性携带孩子游玩、嬉戏和驻足;男性多进行监护,年龄较大者多参与、健身走步、闲聊等活动。

2)使用者年龄分析

数据显示,年龄段在40~60岁的中老年使用者最多,占总体40%,这类人群主要是中山公园附近居民,每天在公园中集聚游憩,结交新友和做日常休闲活动;其次是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群,占31%,多进行日常体育锻炼,或带儿孙游玩消磨时光。0~20、20~40岁的游园者分别占总体的19%和24%,他们多以中山公园为通勤路径或在周末搞体育锻炼等健身活动。综上所述,中山公园主要使用者为年龄大于40岁的中老年人群(表3)。

3)使用者来源分析

数据显示,使用者中本地居民有142人,占总体的96%;外地游客有6人,占4%,因此使用者主要为厦门本地居民。在调研人群中,高中以上学历者占调查总人口的85%,能较便利和相对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表4~5)。

1.3.4 使用者使用情况分析

1)到达公园所需的时间及分析

数据显示,使用者选择步行前往的比例最大,占总体的62%,说明使用者能较便利地到达中山公园。其次选择自行车、助力车,乘坐公交车、BRT前往,分别占总体的18%,13%,说明使用者通过步行或公共交通就能满足基本出行需求。同时有51%的使用者到达厦门中山公园的时间少于10 min,34%的使用者需10―30 min,多数使用者到达公园的时间少于30 min,说明公园可达性较好(表6~7)。

2)使用频次及游憩逗留时间分析

数据显示,首次使用者仅占6%,而多数被试者则是每日或每周数日来此,分别占总体的28%和52%。说明公园的使用率较高,使用者将中山公园当作日常游憩活动的场所。同时72%的被试者在中山公园有1~3 h的驻足停留时间,而停留时间在3~6 h的使用者占20%,而时间少于1 h的使用者仅9%。使用者在公园内主要进行休闲散步、嬉戏游玩、健身锻炼、对弈、休憩闲聊、观赏风景、科普学习和趣味活动等,园区不同的功能分区和游客偏好决定了使用者游览公园的方式和路径相异[3],故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使用者在@内的驻足逗留时间。厦门中山公园面积约13.8 hm2,分为3个功能片区,平均每个占地4 hm2,游览全程的时间根据不同的路径和游览观赏速度而有所不同(表8~9)。

3)使用目的与景点偏好

据数据显示与调查观察,园中使用者主要活动行为包括健身锻炼、散步、观赏风景、休闲娱乐、游玩活动、文化活动、通勤活动、聚会、趣味活动及科普知识教育等。对3大功能分区的活动分工作日和周末、晴雨天逐个记录统计。结果显示,晴天时公园内活动较为丰富,且各时段存在明显差异,活动主要发生时间集中在06:00―12:00与18:00―21:00。而在雨天各时段间使用者多借助园内各遮蔽设施进行休憩闲聊、聚会等活动(图2,表10)。

2 构成要素使用状况评价

2.1 公园可达性

游客对到达中山公园的便捷性基本满意,但在对公园内部道路通达性的反馈信息中得出,受公园内部道路蜿蜒,缺少明显的指示牌系统,乔灌木遮蔽性较强等多因素影响,游客较难清晰判别道路走向(表11)。

2.2 公园景观要素

使用者对公园内绿植景观及道路铺装基本满意,认为公园绿植葱郁,遮阳避暑效果佳,空气清新,公园的生态环境品质好;园内道路铺装排布清晰,分区明确,打磨均匀,透水性强。不同区域和使用空间的铺装样式相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片区活动的趣味性。使用者对园内建筑风格样式及景观小品丰富度的反馈意见为较一般,认为建筑景观效果平庸,不能体现地域特色,景观小品参与度不高,多为摆设,或仅有美观效果。多数使用者对园内山体景观及亲水性设计不满意,山体景观虽绿化优美、坡度适宜,但使用者参与性很低,只能在其周围休闲散步。水系能增加公园的趣味性,且使用者的亲水渴望性迫切。而该园的中央水系水深最深处达2.43 m,离岸2 m范围内水深1.08 m(含淤泥),岸边仅有简易的警告牌,未设护栏,不符合公园设计规范[4](图3)。水质环境较差,仅能以游船方式体验;水岸以硬化边界为主,阻隔使用者亲水,未能满足多数游客的需求(表12)。

2.3 公园的空间感知

使用者对园内的交往空间氛围、文化内涵以及开放程度均较满意。不同功能片区所赋予的文化活动种类不同,为使用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但因开放程度高,人群流动性大,大部分使用者只把公园作为游乐空间,场所感反馈意见为一般。而对公园出入口空间与休憩空间,使用者认为由于人群混杂,公园入口停放大量私家车,极大地削弱了公园的出入通行力,入口识别性较差(表13)。

2.4 公园的触觉感知

使用者对中山公园整体触觉感知不强,对园区内台阶和围栏扶手的设置以及地面坡度的适宜度、无障碍设施的设计都较不满意。公园内水系蜿蜒,多以桥的形式通行,并相应增设了较多台阶和辅助设施(图4)。由于公园主要使用人群为大于40岁的中老年人,其中多数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台阶过多、地面坡度不适或无障碍设施配套不完善,给这部分人群或残疾人士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表14)。

2.5 公园的配套设施

公园照明设施基本满足要求,灯具高度、亮度及间距基本符合规范。在18:00―21:00时段,游客多进行休闲散步活动。在公园配套设施中,使用者对园内指示牌系统的满意度最低,表示未发现可识别性指示牌,只能凭借询问或人群趋向判断景点方位,初次来会不方便。指示牌系统是公园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公园内各景点及功能片区的通达性。

使用者认为园内座椅配置不足或不合理,以致发生借花池、马路牙、栏杆等地休憩的现象,而在园路两侧分布的石座椅却无人问津。由于石座椅材质冰凉,在寒、雨天无法舒适使用,且布置缺乏一定私密性,因此在座椅的设计和排布上应注重材质选择,在高频使用区域合理布局座椅位置。

中山公园周边停车设施基本满足需求,有集中停车场3处及路边停车带。但使用者对停车场分布在公园西门附近并不满意,这样使得街道基本被路边停车占据,而西门位于丁字路点,车流混乱,影响使用者进出园区。

使用者对厕所数量及分布都不满意,厕所位置过于隐秘,无指示系统引导不便于识别。由于公园的主要使用人群为中老年人,活动区域呈现多区块集中,主要分布在公园的各出入口附近(图5)。现有健身器材设施仅集中配置在北区游乐园片区附近,虽基本满足使用者需求,但可达性较弱,应在其他片区适当增设器材。使用者对园内垃圾箱设施与遮蔽场所的设置都基本满意(表15)。

2.6 公园的维护管理

调查中发现,使用者对园内清洁卫生较为满意,舒适清新的空间环境使他们愿意驻足停留、观赏游憩。其次使用者对公园内景观维护情况、基础设施维护情况及安全防范措施情况等相对满意,觉得基本不影响公园设施的使用(表16)。

2.7 评价因素均值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结合EXCEL软件计算各因素变异系数,整理出厦门中山公园使用后评价因素平均值汇总、标准差及变异系数(表17)。若均值>0且变异系数CV

3 使用状况评价建议及策略

通过对厦门中山公园综合构成要素使用状况分析与使用者行为反馈分析,整理归纳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公@可达性及园内道路的通达性受公园指示牌系统完善程度高低的直接影响。应完善园内指示牌系统,在节点、路口处设置必要的路牌或智能服务系统。

2)充分利用公园丰富的景观要素,重新调整其结构布局,使公园原有的廊道、轴线及景观节点在空间上更加明晰。凸显山体走势和对景作用,并将其与北侧游乐园区域相结合;开发休闲步道,设置安全围栏,供使用者亲近山体,满足观景需求。贯穿全园的水景是中山公园的“血液”,应增加其亲水性,设置亲水步道、亲水平台与游憩水池等,并对水体进行清淤处理,同时设置安全围栏和在适当位置做好安全标记。

3)对公园周边停车设施进行疏解,根据停车需求合理配置停车位:在公园南侧、东侧车流量大的临街面可适当布置集中式停车场;在西门附近应控制路边停车现象,以便有效疏通车流,提升公园入口的识别性。

4)厦门中山公园整体环境品质优良,但在使用者行为感知,如园内台阶、围栏、地面坡度及无障碍设施设置等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应进一步改善。设计师应设身处地为使用者着想,感受人的行为尺度,设计定制化的使用空间,为残疾人提供最大的便利。

4 结语

城市公园作为市民融入自然生态环境最直接的载体应跟上时代步伐更趋完善。通过采用使用后评价方法对厦门中山公园进行详尽分析,立足于使用者,从环境与人互动关系的角度出发,观察人的使用行为,分析其使用后反馈信息,并给予综合评价。探寻出设计师设计构想与使用者的使用存在较大的矛盾与问题,设计师的主观判断会直接影响公园的综合环境品质;指出在公园设计中,应更注重人的使用尺度、公园基本要素间的关联性、设施的布局合理性等问题,定制式设计配套设施,最大限度地为使用者提供便利,提升其幸福感与城市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23-45.

[2] 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M].南大学出版社,2005:1-10.

[3] 林晏州,陈惠美.高雄都会公园使用后评估之研究[J].内政部营建署,1998:

公园景观分析篇7

【关键词】园林景观; 植物景观; 景观评价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在城市建设中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园林植物一方面能够改善人居环境,还能有效提升绿地生态效益。同时,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越来越多的关注,除了上述作用以外,人们对园林植物的配置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评价一处园林植物景观就成为越来越多作者关注的重点。

一、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研究

(一)层次分析法( AHP)

层次分析法是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的一种。该方法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匹兹堡大学Saaty 教授提出。这一方法很好地结合了定性与定量的要求,能够应用于对多目标、准则的分析,是目前在国际上被应用较为广泛地一种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是根据专家建议或通过问卷调查得出评价指标及其权重,通过被试评分获得定量及定性评价的分值,借助统计分析的方法计算这些指标,并将定性指标量化,从而确定了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评价的基础体系。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将这一体系用于实际的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实际案例分析。有人在唐东芹等人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了AHP模型,并利用修正后的评分方法评价了成都的城市街道绿化结果。陆东芳将AHP方法的指标进行了量化,并建立了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她还利用这一模型评价了高校校园中的植物景观。邹建勤等人则着眼于居住区的园林植物景观。他们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了南京市区的几个住宅小区,其评价过程和结果对甄选优秀的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方案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二)美景度评价法( SBE)

美景度评价法是一种心理物理评价法,由Daniel 等人创立。这一方法基于归类评判法,向被测试者提供风景幻灯片或照片用来评分,最终这些评分被汇总并被制成一份美景度量表。目前采用这一方法进行评价的研究较多。这一评价法往往与“风景评价” 联系密切。最初主要是大尺度的风景区、森林景观及林分美学的评价方面才会用到这一方法。Schroeder等为每个景观提供8张照片,由学生用SBE法对森林内的景色进行了美景度评分。Hull 等分别对4 种森林进行美景度研究发现天然林的景观质量优于其他美景。国内,王竞红等人就曾采用SBE 法评价了深圳莲花山公园内的10 个植物景观样本,发现有几个主导因子能够影响园林植物景观的美学质量。此外,他们还通过对北京、上海和东北一些城市的园林植物景观进行分析,进一步优化了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总的来说,翁殊斐等人分别采用AHP 法和SBE 法对不同城市公园的20 个植物景观单元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和评价, 最终发现2 种评价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结果一致性,但是AHP 法的评价结果相对更为公平、准确一些。

(三) 审美评判测量法( BIB-LCJ)

俞孔坚教授综合了SBE 法和LCJ 法的优点,摒弃其不足,然后整合出的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法。宋云龙和宋新建分别用BIB-LCJ 法评价了哈尔滨市和呼和浩特市的园林植物景观,并分别提出了最优植物配置方案; 郑洲翔等通过对7种棕榈科植物景观的评价发现棕榈科植物配置立体层次,这也能够较好地解释棕榈科植物为何更接近于公众审美。闫长春等人评价了7种类型的榕属植物景观,对榕属植物景观如何能够贴近公众审美提出了建议。刘颖对青岛市内的居住区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使今后的住宅小区植物景观配置提供了支持。除了上述3种方法以外,定性的评价方法也比较常见,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张学峰、陈景和评价了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景观类型、文化价值及观赏价值。刘芊通过在实地调查、测量的基础上研究了滨水区植物的景观特点,并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为城市中的滨水区植物景规律进行了总结。赵爱华注重园林植物对空间景观的营造,因此认为这一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仍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园林植物配置评价体系和有效的方法,例如人体生理心理指标测试法和语义分析法。由于后面两种方法相对比较困难,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前面三种方法进行评价和分析。

二、研究展望

由风景资源评价体系发展而来的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公认的被广泛认可的标准,虽然各种评价方法层出不穷。相对来说,目前我国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评价方法更倾向于主观的定性评价,因此公平性有所局限,同时环境的变换易干扰结果。随着园林植物景观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园林植物景观的未来十分值得乐观。

三、结语

如何合理地配置园林植物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技术问题。目前我国对包括园林植物在内的植物景观的评价结果大多是定性或定量的描述性总结,也有一部分归纳了宏观配置原则作为标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评价体系并不能完全契合实际的自然环境,因此对实际的城市园林植物配置无法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目前的评价指标尚不够客观,大多受到评判者主观因素影响;另外,对植物景观评价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综合效益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

今后的园林植物配置应当着眼于科学选种、合理配置,以生态效应最大化为目标,本着资源节约、减少耗能等原则进行研究。同时对园林植物景观的评价应当更加贴近实用而非局限于理论,使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更加区域完善,并尽可能地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真正有

参考文献:

[1] 闫长春,陈超,姚平.运用BIB-LCJ审美评判法评价榕属植物景观[J].热带农业科学,2011,31(5):79-83.

[2] 刘颖,周春玲,安丽娟.青岛市居住区夏季植物景观评价[J].北方园艺,2011(05):136-140.

公园景观分析篇8

关键词:城郊型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规划设计;植被特点;景观设计原则 

 城郊型森林公园处在城市市区或郊区,它不同于一般的森林公园和城市公园。就其自身条件来说,城郊型森林公园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生态基础,其森林景观资源丰富度介于森林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之间。森林景观是森林公园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城郊型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规划进行研究。出于对上述特点的充分理解和把握,以及考虑到城郊型森林公园用地类型比较复杂这一状况,在对城郊型森林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时应重点把握森林景观的规划设计[1]。

1城郊型森林公园植被特点

1.1森林资源优势

城郊型森林公园的主体资源往往是分布在山地丘陵或湖泊水库的森林景观和野生动物资源。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基地环境与城市中心的一般绿地、主题公园等相比具有相对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风格更具野生性和野趣性。有部分或大部分区域保持了原始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景观及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较高。

1.2森林资源劣势

由于城郊型森林公园处于城市市区或郊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不同于一般的森林公园以景色秀美、风光无限为基础。基地通常受到人为干扰,大部分区域天然次生林消失殆尽,森林景观以人工林、经济林为主,林分结构简单,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和森林健康也处于较低水平[2]。同时,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用地类型比较复杂,通常会涉及矿山废弃地、工业用地、村庄、果园、农田、林地等诸多种类。

2森林景观规划原则

2.1系统性

根据系统论原理,系统的功能大于系统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在设计中改变以往植物景观设计中拼拼凑凑,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绿化”方式,通过分析基地特点,对森林景观采取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逐级规划方法,创造整体协调、自然开敞的绿地系统。

2.2生态优先

在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协调统一发展过程中,生态系统及其基本规律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地位,是经济社会系统及其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根本前提。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主要目标,城郊型森林公园以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为核心,因此在对森林景观规划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生态问题,协调和统筹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2.3突出特色

城市森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是城市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命力的载体。城市森林培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景观和文化效能,为城市居民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文化效能是森林综合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森林景观打造时必须符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在树种选择及景观营造时要符合栽植地的文化气氛,突出当地的特色。

2.4分期规划

以先绿后景、分步实施为建设方针,突出规划的时代性和前瞻性,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确保“黄土不见天”的基础上,逐步调整规划区的生态性和景观性。近期遵循先种植后建造的方针,主要进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和林相改造。按不同区域植被的生长势和布局情况对其进行不同等级的保护以及植被恢复、重建。中期以完成生态基础设施为主,建设游览道路,继续植树造林。远期在中期建设基础上完善各园区建设,加强各园区联系,形成整体森林公园。

3实例项目研究

3.1项目概况与基地植被现状

照母山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约421.80hm2。规划区照母山位于渝合高速路以东,渝北区内高速路与冉家坝之间,属于大竹林—礼嘉组团与观音桥组团之间的隔离绿带之一。是重庆北部新区重要生态绿岛和城市背景,对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形成城市优美天际轮廓线有重要影响。该基地按照《重庆市北部植物园总体规划》实施步骤的安排,在2003~2007年4年时间内,北部新区大礼组团隔离带规划已完成植物园1期主景区建设的初步工作,大量的基础绿化使该区绿化初具效果,环境有所改善,人气有所提升。随着北部新区开发建设力度的加大,山水园林城市、森林重庆建设步伐的加快,规划建设全面铺开。

照母山森林公园规划控制范围较大,主要涉及农田、林地、荒地、居民社会用地、交

通用地及水域。规划区内野生植物覆盖率约占总规划面积的40%左右,主要为泡桐、桑树、刺槐、臭椿、青杠、柑橘、珊瑚树、桉树、麻椰树、构树、黄葛树、慈竹等。地表土壤斑块裸露情况严重,植物景观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

3.2森林植被恢复及景观营造方法

3.2.1宏观规划。宏观尺度规划首先注重园区绿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比如它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功能、它作为城市背景的功能等,其次考虑园区自身绿地的完整,做到先绿后景,分步实施。规划中利用gis技术分类提取出植被分布现状、道路便捷程度、水域保护、视线因子、坡向及坡度6个单因子分析图,然后从生态保护和景观营造的角度对6个因子进行叠合分析,同时以隔离带的气候(风向、光照、地灾、土壤)为基础,利用gis多因子叠加分析技术得到4个分区,并对不同类型的用地采取不同的森林景观营造方法。

一是重点景观林区。将坡度、植被现状、道路三因子进行叠加分析提取出满足坡度小于25%、现状为农田、荒地及交通便捷的区域。该区植被状况较差、地势平坦、交通便捷、景观视线通畅,规划为公园的景观区,植物景观主要是结合功能、景观风格来布置。二是林地保护及改造区。在gis中将园区森林植被郁闭度高、景观效果好的林地提取出来作为林地保护区。将园区植被现状、坡度因子叠加,分析提取出坡度小于25%、现状为荒地及景观效果较差的林地作为林地改造区。对基地中森林景观及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较高的区域采取保护措施;荒地进行补植套栽,营造常绿针阔复层混交林,创建多层次、多季相、多美学效果的森林景观;景观效果差的林地可以先对过于郁闭、老化、杂乱的林分进行透光抚育,改善林地立地条件和卫生状况,再对林下已有的幼苗、杂灌木等有选择地作保护性抚育管护。三是森林水土保持区。将坡度、植被现状因子叠加,分析提取出坡度大于25%的荒坡地带,作为水土保持区。这些区域坡度较大、荒地较多,不适宜进行建设活动,因此把这些区域规划为水土保持区,主要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多林种多树种优化森林植物资源科学配置,恢复和丰富地带性植被类型。四是森林水源涵养区。将gis缓冲区分析出的水体重点保护区域提取出来作为水源涵养区。该区域利用森林公园内现有的池塘、水库、汇水区等低洼处,选用耐水湿的乔、灌木及水生植物,营造林缘湿地植物景观,对水体进行保护。

3.2.2中观规划。中观规划是在宏观规划的基础上,以生态优先为准则,根据公园的性质、功能、立地条件等对整个园区进行划分,利用划分的结果,因地制宜对各个区的森林景观进行打造。本次规划中的分区结果不仅仅是以功能分区来确定的。一般城市公园的空间布局模式是按功能分区来确定的,但是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功能模式应该是以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为核心的生态、使用、美观三大功能合一的模式[3]。这种功能模式要求其空间格局不能仅以不同的使用者和使用功能来划分,而应统一于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基本目标。因此,对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进行规划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即以保护、优化、恢复现有的森林景观为主,对适宜的区域进行适度开发,既可以保证用地作为城市的重要区域发挥出最佳效益,又可以快速实现森林公园的雏形,为以后的生态恢复打好基础[4-6]。此次规划为满足森林公园生态、科普、游憩的功能,结合基地现状,将隔离带规划为3个主要片区,即森林游赏区、森林体验区、森林培育区。

森林游赏区是全园核心区域,它分为5个小的景区。规划着重体现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和谐共生,以展示各种与人相关的植物为主,如与人类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生活化植物、与文明相关的文化性植物及与气候相关的地带性植物等,进行植物展示与科普宣传。森林体验区主要发挥水源涵养的功能,游人活动较少。该区植物覆盖度较高,在保护原有植被不被破坏的同时通过补植,对原有植被进行修复和改造。森林培育区地势陡峭,是连接交通要道及居住片区与公园的重要区域,为森林公园提供森林景观资源的同时促进片区生态系统稳定,承担城市的防护及卫生隔离功能。该区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植被恢复。

3.2.3微观设计。微观设计则是把植物景观的规划落实到每个小的景区及景点。本项目主要涉及森林游赏区的5个小景区,根据每个区的功能和主题不同,进行不同的植物景观营造。以打造照母山孝文化主题为特色的孝源林为例说明。该区以寻觅孝文化之源为主题,以使游人了解孝文化内涵为目的,以集中展示与孝文化相关的植物为特色,并结合主题建筑营造不同的植物景观,让人们置身于大自然中,了解孝文化的历史文脉。其中的孝文化植物园是以集中栽植蕴含孝文化内涵的植物为主的生态展示景区。园中主要打造“椿萱并茂”(古时以椿树象征父亲,萱草象征母亲),“槐荫留情”(以槐树为主要植物,配以其他植物种类,营造一个关于孝与爱的植物空间),“竹影婆娑”(竹类中有许多种类与中华孝文化

有一定渊源,借竹之名传播孝文化)等景点;再结合基地上的水池,种植一些水生植物。

4参考文献

[1] 兰思仁.国家森林公园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 战国强,许文安,韦强.试论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j].广东园林,2005(5):21-24.

[3] 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吴秀英,刘海燕.大连湾森林公园生态恢复性规划[j].现代园林,2009(6):11-14.

[5] 王艳,陈东田,侯可雷,等.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中的性质定位[j].林业科技开发,2007,21(1):104-107.

公园景观分析篇9

关键词:城郊型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规划设计;植被特点;景观设计原则 

城郊型森林公园处在城市市区或郊区,它不同于一般的森林公园和城市公园。就其自身条件来说,城郊型森林公园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生态基础,其森林景观资源丰富度介于森林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之间。森林景观是森林公园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城郊型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规划进行研究。出于对上述特点的充分理解和把握,以及考虑到城郊型森林公园用地类型比较复杂这一状况,在对城郊型森林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时应重点把握森林景观的规划设计[1]。

1城郊型森林公园植被特点

1.1森林资源优势

城郊型森林公园的主体资源往往是分布在山地丘陵或湖泊水库的森林景观和野生动物资源。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基地环境与城市中心的一般绿地、主题公园等相比具有相对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风格更具野生性和野趣性。有部分或大部分区域保持了原始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景观及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较高。

1.2森林资源劣势

由于城郊型森林公园处于城市市区或郊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不同于一般的森林公园以景色秀美、风光无限为基础。基地通常受到人为干扰,大部分区域天然次生林消失殆尽,森林景观以人工林、经济林为主,林分结构简单,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和森林健康也处于较低水平[2]。同时,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用地类型比较复杂,通常会涉及矿山废弃地、工业用地、村庄、果园、农田、林地等诸多种类。

2森林景观规划原则

2.1系统性

根据系统论原理,系统的功能大于系统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在设计中改变以往植物景观设计中拼拼凑凑,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绿化”方式,通过分析基地特点,对森林景观采取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逐级规划方法,创造整体协调、自然开敞的绿地系统。

2.2生态优先

在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协调统一发展过程中,生态系统及其基本规律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地位,是经济社会系统及其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根本前提。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主要目标,城郊型森林公园以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为核心,因此在对森林景观规划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生态问题,协调和统筹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2.3突出特色

城市森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是城市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命力的载体。城市森林培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景观和文化效能,为城市居民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文化效能是森林综合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森林景观打造时必须符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在树种选择及景观营造时要符合栽植地的文化气氛,突出当地的特色。

2.4分期规划

以先绿后景、分步实施为建设方针,突出规划的时代性和前瞻性,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确保“黄土不见天”的基础上,逐步调整规划区的生态性和景观性。近期遵循先种植后建造的方针,主要进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和林相改造。按不同区域植被的生长势和布局情况对其进行不同等级的保护以及植被恢复、重建。中期以完成生态基础设施为主,建设游览道路,继续植树造林。远期在中期建设基础上完善各园区建设,加强各园区联系,形成整体森林公园。

3实例项目研究

3.1项目概况与基地植被现状

照母山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约421.80hm2。规划区照母山位于渝合高速路以东,渝北区内高速路与冉家坝之间,属于大竹林—礼嘉组团与观音桥组团之间的隔离绿带之一。是重庆北部新区重要生态绿岛和城市背景,对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形成城市优美天际轮廓线有重要影响。该基地按照《重庆市北部植物园总体规划》实施步骤的安排,在2003~2007年4年时间内,北部新区大礼组团隔离带规划已完成植物园1期主景区建设的初步工作,大量的基础绿化使该区绿化初具效果,环境有所改善,人气有所提升。随着北部新区开发建设力度的加大,山水园林城市、森林重庆建设步伐的加快,规划建设全面铺开。

照母山森林公园规划控制范围较大,主要涉及农田、林地、荒地、居民社会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

。规划区内野生植物覆盖率约占总规划面积的40%左右,主要为泡桐、桑树、刺槐、臭椿、青杠、柑橘、珊瑚树、桉树、麻椰树、构树、黄葛树、慈竹等。地表土壤斑块裸露情况严重,植物景观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

3.2森林植被恢复及景观营造方法

3.2.1宏观规划。宏观尺度规划首先注重园区绿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比如它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功能、它作为城市背景的功能等,其次考虑园区自身绿地的完整,做到先绿后景,分步实施。规划中利用gis技术分类提取出植被分布现状、道路便捷程度、水域保护、视线因子、坡向及坡度6个单因子分析图,然后从生态保护和景观营造的角度对6个因子进行叠合分析,同时以隔离带的气候(风向、光照、地灾、土壤)为基础,利用gis多因子叠加分析技术得到4个分区,并对不同类型的用地采取不同的森林景观营造方法。

一是重点景观林区。将坡度、植被现状、道路三因子进行叠加分析提取出满足坡度小于25%、现状为农田、荒地及交通便捷的区域。该区植被状况较差、地势平坦、交通便捷、景观视线通畅,规划为公园的景观区,植物景观主要是结合功能、景观风格来布置。二是林地保护及改造区。在gis中将园区森林植被郁闭度高、景观效果好的林地提取出来作为林地保护区。将园区植被现状、坡度因子叠加,分析提取出坡度小于25%、现状为荒地及景观效果较差的林地作为林地改造区。对基地中森林景观及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较高的区域采取保护措施;荒地进行补植套栽,营造常绿针阔复层混交林,创建多层次、多季相、多美学效果的森林景观;景观效果差的林地可以先对过于郁闭、老化、杂乱的林分进行透光抚育,改善林地立地条件和卫生状况,再对林下已有的幼苗、杂灌木等有选择地作保护性抚育管护。三是森林水土保持区。将坡度、植被现状因子叠加,分析提取出坡度大于25%的荒坡地带,作为水土保持区。这些区域坡度较大、荒地较多,不适宜进行建设活动,因此把这些区域规划为水土保持区,主要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多林种多树种优化森林植物资源科学配置,恢复和丰富地带性植被类型。四是森林水源涵养区。将gis缓冲区分析出的水体重点保护区域提取出来作为水源涵养区。该区域利用森林公园内现有的池塘、水库、汇水区等低洼处,选用耐水湿的乔、灌木及水生植物,营造林缘湿地植物景观,对水体进行保护。

3.2.2中观规划。中观规划是在宏观规划的基础上,以生态优先为准则,根据公园的性质、功能、立地条件等对整个园区进行划分,利用划分的结果,因地制宜对各个区的森林景观进行打造。本次规划中的分区结果不仅仅是以功能分区来确定的。一般城市公园的空间布局模式是按功能分区来确定的,但是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功能模式应该是以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为核心的生态、使用、美观三大功能合一的模式[3]。这种功能模式要求其空间格局不能仅以不同的使用者和使用功能来划分,而应统一于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基本目标。因此,对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进行规划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即以保护、优化、恢复现有的森林景观为主,对适宜的区域进行适度开发,既可以保证用地作为城市的重要区域发挥出最佳效益,又可以快速实现森林公园的雏形,为以后的生态恢复打好基础[4-6]。此次规划为满足森林公园生态、科普、游憩的功能,结合基地现状,将隔离带规划为3个主要片区,即森林游赏区、森林体验区、森林培育区。

森林游赏区是全园核心区域,它分为5个小的景区。规划着重体现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和谐共生,以展示各种与人相关的植物为主,如与人类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生活化植物、与文明相关的文化性植物及与气候相关的地带性植物等,进行植物展示与科普宣传。森林体验区主要发挥水源涵养的功能,游人活动较少。该区植物覆盖度较高,在保护原有植被不被破坏的同时通过补植,对原有植被进行修复和改造。森林培育区地势陡峭,是连接交通要道及居住片区与公园的重要区域,为森林公园提供森林景观资源的同时促进片区生态系统稳定,承担城市的防护及卫生隔离功能。该区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植被恢复。

3.2.3微观设计。微观设计则是把植物景观的规划落实到每个小的景区及景点。本项目主要涉及森林游赏区的5个小景区,根据每个区的功能和主题不同,进行不同的植物景观营造。以打造照母山孝文化主题为特色的孝源林为例说明。该区以寻觅孝文化之源为主题,以使游人了解孝文化内涵为目的,以集中展示与孝文化相关的植物为特色,并结合主题建筑营造不同的植物景观,让人们置身于大自然中,了解孝文化的历史文脉。其中的孝文化植物园是以集中栽植蕴含孝文化内涵的植物为主的生态展示景区。园中主要打造“椿萱并茂”(古时以椿树象征父亲,萱草象征母亲),“槐荫留情”(以槐树为主要植物,配以其他植物种类,营造一个关于孝与爱的植物空间),“竹影婆娑”(竹类中有许多种类与中华孝文化有一定渊源

,借竹之名传播孝文化)等景点;再结合基地上的水池,种植一些水生植物。

4参考文献

[1] 兰思仁.国家森林公园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 战国强,许文安,韦强.试论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j].广东园林,2005(5):21-24.

[3] 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公园景观分析篇10

关键词:城郊型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规划设计;植被特点;景观设计原则

that 城郊型森林公园处在城市市区或郊区,它不同于一般的森林公园和城市公园。就其自身条件来说,城郊型森林公园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生态基础,其森林景观资源丰富度介于森林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之间。森林景观是森林公园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城郊型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规划进行研究。出于对上述特点的充分理解和把握,以及考虑到城郊型森林公园用地类型比较复杂这一状况,在对城郊型森林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时应重点把握森林景观的规划设计[1]。

1城郊型森林公园植被特点

1.1森林资源优势

城郊型森林公园的主体资源往往是分布在山地丘陵或湖泊水库的森林景观和野生动物资源。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基地环境与城市中心的一般绿地、主题公园等相比具有相对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风格更具野生性和野趣性。有部分或大部分区域保持了原始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景观及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较高。

1.2森林资源劣势

由于城郊型森林公园处于城市市区或郊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不同于一般的森林公园以景色秀美、风光无限为基础。基地通常受到人为干扰,大部分区域天然次生林消失殆尽,森林景观以人工林、经济林为主,林分结构简单,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和森林健康也处于较低水平[2]。同时,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用地类型比较复杂,通常会涉及矿山废弃地、工业用地、村庄、果园、农田、林地等诸多种类。

2森林景观规划原则

2.1系统性

根据系统论原理,系统的功能大于系统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在设计中改变以往植物景观设计中拼拼凑凑,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绿化”方式,通过分析基地特点,对森林景观采取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逐级规划方法,创造整体协调、自然开敞的绿地系统。

2.2生态优先

在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协调统一发展过程中,生态系统及其基本规律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地位,是经济社会系统及其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根本前提。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主要目标,城郊型森林公园以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为核心,因此在对森林景观规划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生态问题,协调和统筹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2.3突出特色

城市森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是城市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命力的载体。城市森林培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景观和文化效能,为城市居民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文化效能是森林综合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森林景观打造时必须符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在树种选择及景观营造时要符合栽植地的文化气氛,突出当地的特色。

2.4分期规划

以先绿后景、分步实施为建设方针,突出规划的时代性和前瞻性,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确保“黄土不见天”的基础上,逐步调整规划区的生态性和景观性。近期遵循先种植后建造的方针,主要进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和林相改造。按不同区域植被的生长势和布局情况对其进行不同等级的保护以及植被恢复、重建。中期以完成生态基础设施为主,建设游览道路,继续植树造林。远期在中期建设基础上完善各园区建设,加强各园区联系,形成整体森林公园。

3实例项目研究

3.1项目概况与基地植被现状

照母山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约421.80hm2。规划区照母山位于渝合高速路以东,渝北区内高速路与冉家坝之间,属于大竹林—礼嘉组团与观音桥组团之间的隔离绿带之一。是重庆北部新区重要生态绿岛和城市背景,对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形成城市优美天际轮廓线有重要影响。该基地按照《重庆市北部植物园总体规划》实施步骤的安排,在2003~2007年4年时间内,北部新区大礼组团隔离带规划已完成植物园1期主景区建设的初步工作,大量的基础绿化使该区绿化初具效果,环境有所改善,人气有所提升。随着北部新区开发建设力度的加大,山水园林城市、森林重庆建设步伐的加快,规划建设全面铺开。

照母山森林公园规划控制范围较大,主要涉及农田、林地、荒地、居民社会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规划区内

[1] [2] [3] 

野生植物覆盖率约占总规划面积的%左右,主要为泡桐、桑树、刺槐、臭椿、青杠、柑橘、珊瑚树、桉树、麻椰树、构树、黄葛树、慈竹等。地表土壤斑块裸露情况严重,植物景观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

.森林植被恢复及景观营造方法

..宏观规划。宏观尺度规划首先注重园区绿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比如它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功能、它作为城市背景的功能等,其次考虑园区自身绿地的完整,做到先绿后景,分步实施。规划中利用GIS技术分类提取出植被分布现状、道路便捷程度、水域保护、视线因子、坡向及坡度个单因子分析图,然后从生态保护和景观营造的角度对个因子进行叠合分析,同时以隔离带的气候(风向、光照、地灾、土壤)为基础,利用GIS多因子叠加分析技术得到个分区,并对不同类型的用地采取不同的森林景观营造方法。

一是重点景观林区。将坡度、植被现状、道路三因子进行叠加分析提取出满足坡度小于%、现状为农田、荒地及交通便捷的区域。该区植被状况较差、地势平坦、交通便捷、景观视线通畅,规划为公园的景观区,植物景观主要是结合功能、景观风格来布置。二是林地保护及改造区。在GIS中将园区森林植被郁闭度高、景观效果好的林地提取出来作为林地保护区。将园区植被现状、坡度因子叠加,分析提取出坡度小于%、现状为荒地及景观效果较差的林地作为林地改造区。对基地中森林景观及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较高的区域采取保护措施;荒地进行补植套栽,营造常绿针阔复层混交林,创建多层次、多季相、多美学效果的森林景观;景观效果差的林地可以先对过于郁闭、老化、杂乱的林分进行透光抚育,改善林地立地条件和卫生状况,再对林下已有的幼苗、杂灌木等有选择地作保护性抚育管护。三是森林水土保持区。将坡度、植被现状因子叠加,分析提取出坡度大于%的荒坡地带,作为水土保持区。这些区域坡度较大、荒地较多,不适宜进行建设活动,因此把这些区域规划为水土保持区,主要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多林种多树种优化森林植物资源科学配置,恢复和丰富地带性植被类型。四是森林水源涵养区。将GIS缓冲区分析出的水体重点保护区域提取出来作为水源涵养区。该区域利用森林公园内现有的池塘、水库、汇水区等低洼处,选用耐水湿的乔、灌木及水生植物,营造林缘湿地植物景观,对水体进行保护。

..中观规划。中观规划是在宏观规划的基础上,以生态优先为准则,根据公园的性质、功能、立地条件等对整个园区进行划分,利用划分的结果,因地制宜对各个区的森林景观进行打造。本次规划中的分区结果不仅仅是以功能分区来确定的。一般城市公园的空间布局模式是按功能分区来确定的,但是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功能模式应该是以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为核心的生态、使用、美观三大功能合一的模式。这种功能模式要求其空间格局不能仅以不同的使用者和使用功能来划分,而应统一于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基本目标。因此,对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进行规划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即以保护、优化、恢复现有的森林景观为主,对适宜的区域进行适度开发,既可以保证用地作为城市的重要区域发挥出最佳效益,又可以快速实现森林公园的雏形,为以后的生态恢复打好基础[-]。此次规划为满足森林公园生态、科普、游憩的功能,结合基地现状,将隔离带规划为个主要片区,即森林游赏区、森林体验区、森林培育区。

森林游赏区是全园核心区域,它分为个小的景区。规划着重体现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和谐共生,以展示各种与人相关的植物为主,如与人类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生活化植物、与文明相关的文化性植物及与气候相关的地带性植物等,进行植物展示与科普宣传。森林体验区主要发挥水源涵养的功能,游人活动较少。该区植物覆盖度较高,在保护原有植被不被破坏的同时通过补植,对原有植被进行修复和改造。森林培育区地势陡峭,是连接交通要道及居住片区与公园的重要区域,为森林公园提供森林景观资源的同时促进片区生态系统稳定,承担城市的防护及卫生隔离功能。该区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植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