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5:51:58

公园设计

公园设计范文篇1

1.1湿地公园

湿地是指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作为湿地公园,必须具备以下儿个要素(:1)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湿地自然景观;(2)具有明确的湿地范围;(3)具有一个明确的管理机构对湿地公园进行有效管理;(4)具有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

1.2湿地公园景观

湿地公园景观是指以湿地为对象的景观形式,是利用现代景观建设与生态学原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和恢复,艺术地再现自然湿地景观,并为社会民众提供亲近、感受、体验自然的场所,是现代风景园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最佳资源利用方式,湿地公园景观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特点及原则

2.1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特点

湿地公园的自然属性及其对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使得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与其它景观设计相比具有一些独有的特点。2.1.1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场所的特殊性。与以往的设计对象不同,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是以水面为主体,以陆地为辅助,大部分景观是在水面上或者滩涂沼泽地上营造出来。2.1.2硬质景观设计的局限性。由于在对湿地公园景观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原有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在施工过程中尽量不破坏原有的环境,这就限制了硬质景观的出现,使之带有很强的造景局限性。2.1.3湿地生态的脆弱性。湿地公园本身就是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如果在建设过程中随意引进外来物种,易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得不偿失。因此在设计时要尽量遵守湿地原有动植物的食物链平衡法则。

2.2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2.2.1生态优先原则。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该从湿地的生态功能出发,遵从湿地的净化环境、蕴涵水源和保持生态的多样性稳定性.合理利用湿地上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其它自然资源。尽量使湿地公园的建设不对该地区的环境造成破坏。2.2.2以人为本的原则。湿地公园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实现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对湿地景观的感受;湿地景观的设计是为了让绝大多数人得到便利,而不是针对少数人,因此要注意营造公园空间、增加公园景观的连续性。

3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湿地公园大致可以分为湿地保育区、功能展示区、湿地体验区和服务管理区4种功能区。其中湿地保育区属于原生态保护,要求人类干扰必须很少,因此设计内容较少。

3.1体验区景观设计

体验区景观设计主要是通过改造地形、联通水文等方式,来营造出浅滩、沼泽、溪流、喷泉、瀑布、河流片段等湿地景观形态,从而让人们可以体验湿地独特的水体景观、湿地农耕文化、鱼类捕捞等生产活动以及小范围湿地的合理利用。

3.2功能展示区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有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净化水质环境等功能。因此在该景观区可以通过构建表面流湿地和垂直潜流湿地,通过配置具有净化能力的植物,设置供游人出入的亲水栈道,来达到维持湿地功能和为人类提供优美景观的双重效果,同时可以通过比较污水经过湿地前后的水质视觉效果,来展示湿地公园对水质的净化功能。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展示的景观设计,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配置乡土物种,通过招引湿地鸟类、昆虫来维持湿地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3.3服务管理区景观设计

公园设计范文篇2

1城市设计要素运用

在这里必须提到城市设计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凯文·林奇(K.VLynch)的城市五要素。1960年,林奇探索出通过城市意向图来分析居民对城市特色环境的认识。这5个要素分别为路径(Path),区域(District),标志(Landmark),节点(Node),边界(Edge)。路径:导向性很强的线形要素,人们通常顺其移动,以公园为例,如道路,广场,管网线,其他要素常围绕路径展开。区域(District):共同使用人群所形成的一种“领域”空间,相似的要素耦合所形成的面状要素。强调人在其空间内部的体验感。比如公园中各个功能分区,如安静休息区,体育运动区,儿童活动区等,每个区域有相同的主题,有着极强的领域感。标志:城市中明确而醒目的点状要素,大小不一,是人们在外部空间体验的参照物,但不能进入。如纪念性塔,标志构筑物,庭院树等,具有极强的引导性与控制力。节点:城市中的战略要点,如道路交叉口、方向变换处、抑或城市结构的转折点、广场,也可大至城市中一个区域的中心和缩影,它使人有进入和离开的感觉。例如活动广场,休憩草地,观赏树群,是公园规划的布局点。边界:一般以过渡或终点界面为主,可视为空间的围合界面,且不作为道路使用的线性要素。“边”常作为两块区域的分界线,如水域、林缘线、建筑外轮廓、山体所构成。

2城市设计三大理论框架

1)图底关系。图底关系理论,是将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理论应用于城市设计领域,是研究城市的虚体空间与实体体量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知觉的选择性是该理论的基础。

2)关联耦合分析。“关联耦合法”强调关联要素的系统性和系统的完整性与层次性,这有助于对城市设计的整体把握,使相应结论和策略在这种条件下达到最优,从而为城市提供最适合的设计。以这种思维分析现代公园时可分为三大结构:

a.公园肌理分析,分析公园与道路的关系、地块与道路的关系以及绿地与道路的关系。

b.公园立体形态空间分析,包括开敞空间与私密空间,尽量保护场地原有的肌理,梳理其实空比。

c.公园空间界面分析,包括界面的材质与图案,对于体现场地的地域性有重要影响。城市道路、河流、绿地、建筑单要素的耦合,以及不同要素变量的耦合,丰富了基地内容,梳理了城市肌理,将市民的工作生活融入基地中。

3)视觉秩序分析。这种分析方法的实质就是对待观察的目标进行空间的片断性与连续性分析。具体方法是:在平面图上连续有规律的标注一组具有代表性的视点,对其空间视觉特点进行观察与分析。通过分析使设计师理性的设计空间物质形态,使游人的体验更具联系性与丰富性。

二、结语

运用城市设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进行公园规划设计:

1)加大前期的现状调查比重,使公园可以更好的融入周围的环境与文化。

2)可提高公园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更准确把握公园的功能性,用理性设计思维处理基地的限制条件。

公园设计范文篇3

一、项目概况与现状分析

(一)地理区位及用地概况

体育公园选址于娄底市主城区东北部的大屋村境内,东与涟水河风光带仅有百米之隔,秉承天籁,自然生态优良。北临秀石街,东接众园路,南至月塘街,西望檀香街。体育公园占地32hm2,地块南北进深582m,东西开间576m。设计场地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最大高差13m左右。场地正中央为中心体育场,南面地块中轴线两侧分别布置了游泳馆和体育馆,东面地块安排了训练馆和妇幼青少年活动中心,西北面地块布置了一个训练场,6个篮球场和8个网球场。停车场的安排围绕中心体育场西周展开,其余地块为绿化用地,其中最大一块位于场地东北部。

(二)问题分析

通过对娄底市城市建设相关资料的了解以及对体育公园用地现状的详细调查分析,总结了景观设计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首先,如何实现该体育公园赛时赛后的功能转化。一方面,娄底市的整体发展在湖南省属于中等水平,政府给予这一项目的经济投入存在着困难,因此要考虑怎样才是最适合的经济投入;另一方面,原有的总体规划方案在一些场地的布置上不太合理,比如停车场大面积地集中在中心体育场附近,因此,要通过设计对原方案重新整合来更好地满足赛时赛后的需求。其次,如何成为全民运动、活动中心。体育公园位于城乡结合部,虽然政府有城市扩建计划,但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建设完善,于是还面临着如何协调周围环境以及当地人的思想理念问题。最后,如何能更好地利用原地形以及如何增大绿地面积。场地高差较大,且存在较多陡坡,对于交通以及景观效果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要考虑在尊重原场地条件的基础上满足各方面需求。另外,娄底市体育公园为赛事型体育公园,需要大量的比赛场馆和场地,其建筑面积比重偏大。因此,如何能够提高绿地面积并且有足够的运动设施是在设计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总体构思与设计理念

(一)总体构思

娄底市体育公园的整体设计构思要考虑五个方面。其一,满足“功能需求”。娄底市体育公园是赛事型的体育公园,从功能角度看,活动场所及设施的安排、交通系统的设计、环境景观的塑造等等,均围绕赛时要求及赛后市民的休憩来展开。其二,融合“场地条件”。注重场地景观设计风格的整体性,用景观来统一孤立的建筑个体,并与城市大环境相协调,脱离复杂的公园设计。从场地内部体育建筑群的空间布局来看,功能布局较为清晰,各场馆功能间的干扰较少,这为场地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塑造提供了较好的前提条件。局部设计则在遵循风格统一基础上力求变化,与内部建筑及局部场地的功能需求紧密结合。其三,实施“化整为零”策略。原规划中停车场面积大且集中安排,从场地的整体功能需求和资源条件出发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安排,对停车场采取“化整为零”的思想进行置换与分散。为了在体育公园中体现体育特色和娄底特色,在部分功能区中适当融合一些体育文化元素,将其分散、穿插、融合在各个绿地当中,以提高公园的文化内涵。其四,营造“森林围园”。场地四周临街区域,采用“森林围园”的思路,在场地四周布局密集的高大乔木林形成一个“绿色生态环”,将体育公园坐落在城市森林中,营造其生态形象。最后,打造“文化隐脉”。为了提高体育公园的文化品味,用“文化统领设计”的方法来进行构思。对各种文化素材进行筛选,将精选出来的元素穿插、融合在公园的外部景观当中,使整个公园形成一条“文化隐脉”。

(二)设计理念

娄底市体育公园的设计理念应该彰显体育公园的特征和时代进步的痕迹。所以,首先,“运动健身”———是公园的特色。体育公园的特色是“运动”,这是与城市其他类型公园之区别所在。因此,景观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体育公园运动特色,为各年龄层次的市民提供运动的场所和配套设施,同时在景观设计中融合体育文化,创造出运动的特色。其二,“崇尚自然”———是本位的回归。对于奔忙在繁华都市的现代人,回归自然的风尚无疑能帮助他们减轻压力、舒缓身心,迎合他们亲近自然的需求。在城市公园中进行积极的体育运动,能使人们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获取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其三,“生态养生”———是市民的追求。“人人享有保健”是新世纪的健康新理念。设计中依托最新研究成果,从生态、健康的角度对植物种类进行精心筛选,为市民提供一处生态养生场所。其四,“和谐交流”———是社会的进步。“和谐交流”就是在景观设计中融贯“和谐公园”的理念,将体育公园开辟为充满人情味的城市空间,场所的设计充分考虑人际间的沟通与交往。最后,“低碳环保”———是发展的趋势。在体育公园景观设计中,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概念,从造园材料的选择、碳汇林的营造、后期的维护成本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突出低碳、绿色、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将之打造成为“低碳公园”的典范。

三、总体布局与景观设计

根据功能性,将公园分为体育文化区、运动健身区、休闲游憩区、生态养生区和中心体育场,并将南入口广场、中心体育场及其周边区域和生态养生区作为设计重点,形成整个场地的统帅(图1、图2)。

(一)景观分区

1.体育文化区位于公园南面,包括体育文化广场、水运动文化园、陆运动文化园,面积约为9hm2,主要体现体育文化这一主题。设计风格以规则式为主,自然式为辅,以创造出庄重、大气的景观效果。

2.运动健身区位于公园西面和北面,包括西入口广场、北入口广场、健身娱乐园外和运动休息园,面积约8.6hm2。以体现运动健身为主题,同时在园林场地内融合、点缀体育文化,主要突出举重与球类,为动态功能区。

3.休闲游憩区位于公园东面,包括东入口广场、室内运动休息园和市民同乐园,面积约6.5hm2。本区以休闲游憩为主题,并融入武术与田径这两种体育文化。为静态功能区,设计风格以自然式为主。

4.生态养生区位于公园东北部,面积约为3hm2,围绕“养生”二字做文章,依托科研成果依次组织阳光浴场、植物精气呼吸场、森林氧吧和儿童游乐场,达到在林中养生的设计意境。

(二)重点景区设计

1.南入口南入口广场是公园主入口,需承载赛时的瞬时大量人流量,同时南入口广场也是整个公园的“门面”,因此,采取对称且简洁的方式进行设计,突出主广场的开敞和大气,并充分彰显中心体育馆的建筑美,起到标识的作用。但广场北高南低,最大高差3m,将广场由南至北以台阶形式抬高两次,既充分利用了地形又使空间富于了变化,且增强了广场的气势,广场中央的旱喷两侧各布置了一个奥运五环图案,以强化广场的体育文化内涵。

2.中心体育场及其周围中心体育场为比赛主要场馆,赛时与赛后基本上处于封闭管理状态,因此,其园林景观主要集中在中心体育场外的空间上。在建筑与绿地之间设了20-45m宽的开敞空间,开敞空间开口朝向中心体育场,区域增添部分绿化,体育设施和景观设施,以适应未来商业和娱乐业发展的需求。位于中心体育场西南方的健身娱乐园采取整体自然、局部对称的风格进行设计,围绕全民健身的功能需求,在林下设置健身器材以及儿童游戏沙坑。而室外运动休息园则主要围绕西北角的运动场地而建,开辟了游路、休憩广场和健身设施,供市民运动后休息放松和健身之用。市民同乐园位于妇幼青少年中心馆的四周,“大脚板”亲子广场及绿篱迷宫供儿童游戏玩耍,门球场供老人娱乐。位于西南方的室内运动休息园以树林为主,林中有为跑步、散步铺设的曲折小路和林下健身设施及景观休息树池。

3.生态养生景区在这个小公园的西南角,布置了阳光浴场,通过“草坪+疏林”的方式进行营建,使市民在这里可尽情的享受阳光的恩惠。在这一区域中央开辟了植物精气呼吸场。植物精气是指植物的花、叶、木材、根等组织的油腺细胞不断地分泌出一种芳香气味的挥发性有机物[4],能杀死细菌和真菌,具有天然的保健功效,该场所主要通过对植物的精心筛选和种植的方式来营建。在其北面一带,则通过模拟自然群落方式营造一片“森林氧吧”。体育公园作为城市东北组团的“绿肺”,这片“森林氧吧”则为城市提供氧源,让游客在此尽情呼吸清新空气。

(三)竖向设计

通过对现场场地的勘察,对现有的地形通过景观处理手法,拓展园区的视觉空间,营造出独特的空间艺术感。如游泳馆北面场地高约3m的陡坡,依托其有利地形设计为绿化斜坡,以达到北面场地与游泳馆场地的空间过渡,又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的绿化水平,东北角的生态养生区通过坡地的起伏变化,有组织的排水处理,营造出生态公园的环境。

(四)交通流线和停车场设计

1.交通流线设计体育公园的交通流量较大,特别是以体育场为中心的一系列体育场馆的集中设置,在举办大型活动,比赛时的瞬时交通量骤增。因此,在设计中遵循“动静分离、人车分流”的原则,并充分考虑步行交通(图3)。车行主道围绕四大停车场进行组织,外接东、南、西、北四个入口广场。消防通道围绕五个建筑馆四周进行组织,人行主道则围绕中心体育场布置,并根据人流进出方便、主要出入口的设置、活动场所的开辟、设施的安排、游览的便捷等因素灵活布置游步道,建立集休闲、生态、游赏展示于一体的园路体系。

2.停车场设计原规划中,停车场大面积集中在中心体育场周围,为了节约公园用地、合理规划景观空间与分区,我们对原方案的停车场进行了用地置换,放在出入口和环路一侧。游客和观众停车后步行进入赛场,运动员可通过电瓶车接送,这样既优化了行车流线,也起到了人车分流的目的。并且所有停车场均采用绿化结合的方式,设计为生态停车场。一方面提高了公园的绿化率,同时也实现了赛时赛后的功能转化,赛后可转型为其它活动休闲场地,如设置成临时篮球场,而不会造成场地闲置浪费。

(五)植物规划设计

随着生态园林的深入和发展,植物从传统的游憩、观赏功能发展到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再现自然的高层次阶段,本案力求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使得娄底市体育公园成为生态园林(图4)。本设计以娄底地区的乡土树种为主要基调,力求形成更具有自生能力的植物群落组合,从而使环境能自我养护,减少人工养护的时间和资金。适当采用引进的新优植物,扩大观赏种类。布置上强调植物的群体效果,色彩组合,复层式种植。根据公园的不同分区形成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和围合空间,为人们活动提供舒适的环境。

南主入口标识前为时令花卉,突出四季不同的景色,入口广场以桂花树为主题,并辅以银杏,将游人引导入公园。北入口对景四棵高大桂花树,加下木红继木、夏鹃、四季桂。西入口的主要使用人群是周围居民,则以市树香樟为主,以体现娄底特色。东入口左右各植三棵高大银杏,下木为山茶、杜鹃、葱兰等。运动场周围以乔灌木混交林围合,以保证运动场周围环境的分隔。植物色彩单纯,以免影响运动员的视线。植物为栾树、香樟、杜英、青皮竹、木芙蓉、乐昌含笑、臭椿、石楠、小叶女贞、春鹃、十大功劳等。植物精气场则精心筛选一些能释放对人体有益精气的植物,使其具有杀菌、提神等自然生理功效和保健作用,突出体育公园有利于健康的主题。选择的植物有雪松、香樟、银杏、含笑、桂花、白玉兰、枫香、枇杷、乌桕、柚、栾树、红叶李、紫薇等。“森林氧吧”则选择“碳汇”和“放氧”功能强的植物。研究表明叶片宽大且厚、长得快的树光和作用强,且竹类比其他植物能多释放35%的氧气,因此,应选择青皮竹、大叶栎、刺槐、鹅掌楸等。在场地四周布置的森林生态环宽度在5-30m之间,营造出一种“森林包围公园、公园位于林中”的景象。在场地西、北、东三面由高大乔木进行自然密林营造,南面用“低矮灌木丛+点缀乔木”的方式进行营造,以彰显建筑美。利用香樟、栾树、桂花形成浓荫,配以青皮竹、合欢、木芙蓉、紫玉兰、日本晚樱等,林下再植火棘、山茶、海桐等。

(六)经济技术指标

公园设计范文篇4

关键词:冰雪主题公园;冰雪景观;情感需求模式;情感化设计;反思层面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1]游客对冰雪主题公园景观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从视觉体验诉求逐步转向情感体验诉求。游客更加注重游览时的操作趣味性、激发回忆的叙事性以及传承地域文化等多元情感体验。[2]唐纳德•诺曼提出的情感化设计中反思层面的设计可以为冰雪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提供崭新的设计思路,满足游客多元情感体验诉求,提升冰雪景观品质,传承地域文化,打造冰雪旅游品牌。

一、相关概念解析

(一)情感化设计的相关概念: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教授在《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提出了情感化设计概念和设计的三个层面:本能、行为、反思。[3]反思层面的设计是有高级思维活动参与的设计,它能反映出产品的合理性和智能性,激起一段回忆,体现产品含义。[3]反思层面设计的表达方式有四点:操作新乐趣、叙事性表达、文化传递、符号和象征。[4](二)冰雪主题公园:冰雪主题公园是以冰雪文化或某些特殊内容为主题,以冰雪为主要造景材料,运用现代综合科技手段,结合冰雪艺术的塑造手法,集冰雪自然景观、冰雪人工景观、冰雪娱乐项目等为一体的,具有地域性、季相性、审美性、体验性的游乐空间。[2]

二、冰雪主题公园景观的情感需求分析

(一)情感需求调研:通过了解游客对冰雪主题公园景观的情感需求,构建反思层面的游客情感需求模式,为制订反思层面的冰雪主题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原则和策略提供支撑。调研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内容为游客对冰雪主题公园景观的情感需求现状,调研对象年龄在20以下至60岁以上不等,如表1。问卷不计发放总数,一共作答问卷457份,全部作答有效。根据调研结果得知,从景观类型的需求看,有377人喜欢情感互动性的冰雪景观,80人喜欢观赏性的冰雪景观,如表2。从景观主题内容的需求看,366人喜欢体现趣味性的内容,287人喜欢体现叙事性的内容,392人喜欢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内容,如表3。从景观功能的需求看,游客更看重具备娱乐、教育、回忆等多元化功能的景观,如表4。从游客与景观互动方式的需求看,选择观赏的375人,参与文化活动的357人,喜欢拍照的347人,而喜欢参与游戏、情感沟通、触摸及参与雕塑等互动方式的分别为315人、237人、225人和174人,如表5。综上所述,游客对冰雪主题公园景观的情感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景观类型、景观主题内容、景观功能、游客与景观互动方式。游客对景观类型的需求从仅供观赏的冰雪景观转变为情感互动性的冰雪景观。景观主题内容的需求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趣味性、叙事性和地域文化特色,游客更喜欢体现趣味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主题内容。在景观功能的需求上,游客追求多元感官体验和集教育、娱乐、回忆等于一体的多元功能体验。在游客与景观互动方式需求上,观赏、参与文化活动、拍照,这三种需求占前三位,参与游戏、情感沟通、触摸等互动方式也较受欢迎。(二)反思层面的情感需求模式构建:文章以调研结果为依据,结合反思层面的表达方式,构建出反思层面的情感需求模式,如图1。

三、反思层面的冰雪主题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原则

根据反思层面的情感需求模式,制定如下原则。(一)趣味性原则:注重游客与冰雪主题公园景观互动过程中的趣味性表达,强化游客反思层面的情感体验乐趣。[5]巧妙利用多种感官元素,打造多元化的感官体验趣味,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乐趣。[6]还可以丰富游客与冰雪景观及游乐设施的互动方式,为游客创造多样性的、个性化的互动体验乐趣,使游客从呆板的、单一的互动方式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冰雪景观的情感沟通过程中,感受冰雪主题公园带给他们的魅力和趣味。[7](二)叙事性原则:注重冰雪主题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过程中的叙事性表达,以冰雪为设计语言,融入一段特殊的情境,比如:电影、动画片、电脑游戏等题材,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体现游客的个人经历或回忆,最终产生持久的、强烈的情感。还可以通过游客与冰雪景观的互动,诉说一个游客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故事,在游客的脑海中形成一段独特的记忆,从而带给游客积极的情感体验。[8](三)文化性原则:注重冰雪主题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过程中的文化情感表达。冰雪主题公园地处寒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寒冷的气候条件孕育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9]反思层面的冰雪主题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必须要抓住地域文化这一设计灵魂,传达冰雪景观带给游客的文化情感,呈现地域文化气质,抒发文化内涵,使游客对地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得到独特的情感体验。(四)象征性原则:象征是表达反思层面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类似于文学修辞手法当中的“隐喻”。[10]利用简单的、具象的符号等特殊媒介来表达抽象的、晦涩难懂的事物,使它被大多数人理解和认同,进而产生情感共鸣。[11]冰雪主题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可以利用冰雪为符号,来表达冰雪景观主题背后的抽象含义,使游客产生联想和思考,并在联想和思考后回味体验的乐趣。

四、反思层面的冰雪主题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策略

根据反思层面的冰雪主题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原则,制订反思层面的冰雪主题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策略。(一)创造多样化的体验乐趣。1.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感官体验:满足游客在触觉、视觉、听觉等方面的多元化感官体验,实现景观对游客的情感代入,使游客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打造浸入式的情感体验,增添游览过程中的趣味性,加深游客对冰雪主题公园景观的印象,强化对景观整体形象的认知,进而增强游客反思层面的情感体验。(1)保持坚实与柔软相结合的触觉体验:根据调研结果和反思层面情感需求模式得知,触摸是游客喜欢的互动方式之一。所以,反思层面的冰雪主题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可以将情感体验的趣味性建立在游客对冰雪本能的触觉感受上。冰,冷凝坚实;雪,纤巧柔软,这是冰雪带给人们的触觉体验。[12]游客通过打雪仗、堆雪人、参与冰雪雕塑制作等方式来感受冰雪材质带给他们独特的触觉体验。因此,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感官体验、丰富游客体验乐趣就要从发挥冰雪材质的价值和吸引力入手,保持冰雪坚实和柔软相结合的触觉体验,使游客在与冰雪零距离接触时产生愉悦感、新奇感和满足感,增强游客对冰雪洁白无瑕、雄浑绮丽、瑰丽万状等特点的情感认同。(2)融入灯光与色彩相结合的视觉体验:冰雪材质的另一个特性就是对光线有着极强的反射能力。[13]灯光与冰雪材质的结合会呈现“梦幻般的效果”,丰富游客的视觉体验乐趣。重视灯光氛围的营造,利用色彩心理学的知识,满足游客对不同灯光色彩的本能感受。游客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更多追求的是温馨的景观空间,因此灯光的色彩设计以黄色、洋红等暖色调为主,使游客与灯光氛围产生情感共鸣。还可以运用联想的设计方法,利用灯光和色彩营造寒冷和温暖的视觉氛围,使游客从心理上感受到“冬夜里的温暖”。(3)塑造场景与声效相结合的听觉体验:塑造场景与声效相结合的听觉体验,可以把游客的情感代入到冰雪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中,激发游客的猎奇心。场景与声效相结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声音来营造场景,冰雪景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利用狂风呼啸、雪崩时的巨大声响来模拟“自然灾害”为主题的震撼场景,为游客创造沉浸式的体验乐趣。另一种是以冰雪景观为主要载体,营造一个具体场景,还原声音特效。例如利用冰雪景观营造电子游戏中的作战场景,还原游戏人物的作战台词、爆炸、枪击等声音特效,留给游客一段特殊的回忆。2.丰富游客与景观的互动方式:游客与冰雪主题公园景观之间常见的互动方式有七种:观赏、拍照、触摸、参与雕塑、情感沟通、参与游戏、文化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观赏、拍照和文化活动。所以,在保留以上七种互动方式的基础上,着重丰富观赏、拍照和文化活动这三种互动方式。从观赏的角度,塑造冰雪景观具象与抽象相结合的形式感,打造冰雪与灯光、色彩结合的视觉体验,丰富游客观赏乐趣。从拍照的角度,通过当今流行的摆拍形式,近距离接触冰雪景观,使游客产生愉悦感。从文化活动的角度,让游客参与各种以冰雪景观为载体的地域文化活动,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二)增强冰雪景观主题内容的叙事性:增强冰雪景观主题内容的叙事性的主要方法是将冰雪景观主题与具体情境、故事情节相结合。1.冰雪景观主题与具体情境相结合:文章强调的具体情境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场景、某个特殊的历史背景、游戏中的情景、战争的环境等,将这种特定的情境以冰雪为载体复刻出来,使游客产生一段特殊的回忆,这个回忆可以是美好的,也可能是难忘的,但不管怎样都加深了游客对冰雪主题公园景观的整体印象。2.冰雪景观主题与故事情节相结合:冰雪景观主题与故事情节相结合,以冰雪为主体,融入部分或完整的故事情节,包含人物、地点、时间和事件,按照时间、地点和事件顺序来组织冰雪主题公园景观空间的布局,打造富有秩序感的叙事性景观空间,实现游客的情感代入。(三)实现地域文化的传承。1.营造景观空间的归属感:注重冰雪主题公园景观空间的氛围营造,以期传承地域文化,塑造场所精神,提升游客的情感归属,加强反思层面的情感体验。(1)提取能够体现地域文化基本特征的元素:尽量提取可辨别性强的地域文化元素,例如鲜明的色彩、特殊的材质肌理以及识别性强的形态,这样才能有效地传承地域文化,传递文化情感,激发良好的反思层面情感体验。[9]将元素运用到景观空间设计中有四种方法,分别是:原型呈现、元素组构、元素重构、维度转型。原型呈现是指提取的地域文化元素不做任何处理,直接运用到冰雪主题公园景观空间的形态营造上,要去繁化简,保证以最清晰的形态展现在游客面前,这样才能激发良好的情感体验。元素组构是将提取的地域文化元素进行排列组合,利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组合方式,以期游客对地域文化有连续的情感体验。元素重构法是将地域文化元素拆解再拼接或重组,打造抽象的情感体验,这种设计方法非常适合运用到冰雪主题公园景观小品、设施的设计中,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游客进行思考,并在头脑中脑补拼接和重组后的地域文化元素整体形态,产生情感共鸣。维度转型法是指将元素进行空间维度的转换,可以使二维的图像转化为三维的冰雪雕塑,或将三维立体的地域文化元素转变为二维的扁平化图示。空间维度的转变可以塑造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态,这样会带给游客不同的心理感受,进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2)塑造景观空间的整体形态:景观空间的整体形态是指冰雪主题公园内各种景观空间类型的整体规划布局。例如,在冰雪主题公园的公共交通空间中,其整体规划布局不仅要满足基本设计规范,还要充分体现地域文化元素的运用,利用元素组构法和元素重构法将地域文化元素与交通空间的整体形态相结合,塑造具有特殊气质的景观空间,使游客感知景观空间所传递的地域文化精神。(3)设计景观空间界面:利用地域文化元素完善冰雪主题公园各个景观空间的界面设计,包括平面、立面和剖面。地域文化元素运用在空间界面上不可过于琐碎,应保持完整、连续的形态才能增强游客对景观空间的情感归属。在平面设计上,利用元素组构和重构的方法使地域文化元素充斥整个空间界面,让游客沉浸于地域文化的氛围中。立面和剖面设计上,尽量保证地域文化元素的视觉连续性和完整性,让游客能够持续对景观空间的场所精神进行感知。例如,利用冰雪材质设计的地域文化背景墙,就要保证其地域文化形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尽量采用抽象的形态,激发游客对地域文化的思考,给游客留出想象的空间,结合灯光与色彩、声效与场景的手法,创造多元的感官体验,使游客陶醉其中,并对景观空间界面所呈现的地域文化气氛产生情感归属。(4)设计景观空间内部节点、小品与设施:将地域文化元素淋漓尽致地运用在冰雪主题公园的景观节点、小品、公共设施设计中。利用元素组构法和维度转型法,注重视觉体验的连续性,再辅以听觉、触觉的感官设计,以期带给游客不同的心理感受,让游客对景观空间内部节点、小品与设施传递的地域文化情感表示认同。2.打造地域文脉的延续感:打造地域文脉的延续感,注重对地域文化的延续和保护。可以按照“回顾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的时间顺序,将景观空间秩序化地排列在一起,梳理地域文化的发展脉络,呼吁游客保护并延续地域文脉,进而形成完整的叙事性表达,既让游客回忆地域文化的变迁,又让游客意识到保护地域文化、延续地域文脉的重要性,还可以将游客的情感代入到景观的规划布局中,形成一段连续性的回忆。(四)体现设计语言的象征性:注重冰雪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语言的象征性表达,利用符号和象征这一特殊的媒介或信息载体,传递可以被大多数游客理解的事物,让游客理解主题背后的抽象含义,具体方法如下:1.充分利用知觉符号:文章中阐述的知觉符号是指充分利用视知觉的表达方式,挖掘设计语言背后的抽象含义。[11]反思层面的冰雪主题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以冰雪为设计语言,通过“图底关系”、“错视”、“无意或有意注意”等视知觉的表达方式,留给游客充足的想象空间,激发游客联想和思考,理解设计语言背后的抽象含义。2.巧妙运用隐喻符号:隐喻符号是用容易被大众理解的具象事物代替抽象、晦涩难懂的事物,这种方法类似于文学修辞手法中的“隐喻”。比如将“温度计”比作“爱的温度”,这里的“温度计”既是设计语言又是隐喻符号,虽然游客很难理解“爱的温度”,但可以理解“温度计”的含义,游客通过“温度计”联想到爱是有温度的,进而产生情感共鸣。[8]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设计师找到创意点,充分体现设计语言的象征含义,还能引领游客对主题进行思考,游客在思考后顿悟其设计意图,最终产生情感共鸣。

文章以唐纳德•诺曼提出的情感化设计中反思层面的设计为理论指导,通过问卷调查法来调研游客对冰雪主题公园景观的情感需求现状,构建出反思层面的情感需求模式,根据模式制定了反思层面的冰雪主题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原则,根据原则制定了反思层面的冰雪主题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策略,分别是:满足游客触觉、视觉、听觉等多元化的感官体验,创造多样化的体验乐趣,并利用观赏、拍照和文化活动的互动形式,丰富游客与景观的互动方式。增强冰雪主题公园景观主题内容的叙事性表达,吸引游客对冰雪景观产生一段特殊的回忆,实现游客的情感代入。体现地域文化基本特征元素的充分利用,实现地域文化的传承,使游客对冰雪景观的整体形象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设计语言的象征性表达,引领游客对冰雪景观进行思考、顿悟,最终产生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毕崇毅译.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3-10.

[2]朱柏葳.体验性冰雪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学系.2013:13-15.

[3][美]唐纳德•A•诺曼.何笑梅译.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66-70.

[4]唐嘉薇,王润森.基于情感化设计中反思层面的产品设计研究[J].电动工具,2020(2):26-28.

[5]袁天棋.基于情感化设计反思水平的产品设计价值思考[J].文化创意,2020(6):19-21.

[6]王松华,王查理,孔繁文.基于黑龙江传统文化的冰雪居住型体验空间室内环境设计研究[J].设计,2018(9):18-20.

[7]张简一,陶禹辛,杨从晶.基于情感化设计的冰雪运动产品研究[J].设计,2018(2):136-137.

[8]刘学,李萌.基于情感化设计的加载页面设计研究[J].设计,2020(7):30-32.

[9]王松华,王利亚,梁潇.构建哈尔滨地域文化特征的城市冰雪景观[J].设计,2016(19):154-155.

[10],杨前,王家民.感性信息“转嫁-映射”下的产品形态情感化设计[J].设计,2020(2):91-93.

[11]EdgarCabanas.Experiencingdesignsanddesigningexperiences:Emotionsandthemeparksfromasymbolicinteractionistperspective[J].JournalofDestinationMarketing&Management,2020(16):1-9.

[12]王景富.世界五千年冰雪文化大观[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7:1-3.

公园设计范文篇5

郊野公园的定义很多,概括起来可以理解为位于城市的远近郊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供人们户外休闲游憩的公共开放空间。它具有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市民休闲生活、城市生物多样性、美化城市景观等重要功能。

2后山岩公园概况

后山岩公园地处翔安区中心位置,位于厦门翔安区翔安东路以东、海翔大道以南、规划后山岩路以西,总占地面积约814405m2,体项目分三期开发建设。基址内地形起伏变化大,有山地、村庄、农田、苗圃、鱼塘、采石矿坑水塘、崖壁、果林,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南侧紧邻历史悠久的人文景点———清泉岩寺(市级重点民间信仰点,信奉清水祖师文化),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已有600多年历史,近年来每年都吸引着数万名信众前来。后山岩公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将其规划定位为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集生态观光、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文化传承、防灾避难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性郊野公园。

3后山岩公园景观设计理念与手法

(1)营造形式和功能多样化空间。公园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承载着市民休闲健身的功能、游览观光场所、公园内根据规划功能要求营造民俗文化展示空间、休憩交流空间、健身运动空间。(2)尊重基地特征,充分利用自然乡土景观资源。体现场地肌理,修复被破坏的自然景观斑块,进行整合与重构。使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基址内原有的自然资源多样:农田、山地、果林、矿坑、水塘、村庄,地形变化大。因地制宜,利用多层次的环境营造富于变化的景观空间。(3)注重运用乡土文化元素,保护与传承地域特色及人文精神。提取清水祖师文化、闽南民风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相关元素作为造景元素。

4景观设计主要内容及措施

后山岩公园设计定位为以“田园花海风光、崖壁石坑奇观、浅丘野趣运动”为特色,结合功能要求分为花田区、观光农场区、矿坑水域区、自行车运动区。

4.1核心景观区---花田区

位于园区南侧,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充分利用基地内现有自然资源作为造景元素营造自然与人工景观相结合的和谐空间。塑造“花海”景观。该核心景观区由西至东主要包括“最翔安”特色风貌展示区、主入口广场、花溪涧。(1)主入口广场。设计融入了地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清水祖师文化,以其三大功绩之一“祈雨”为设计灵感,取“如恩泽众生而撒落的滴滴圣水荡漾开的相互交织、美丽炫目的涟漪”为肌理作为构图元素,平面及空间上采用富有韵律和动感的圆、弧、曲线构图。以圆弧LOGO景墙和直径约10m的圆台种植池作为中心主景。圆台地侧壁挡土墙兼做文化宣传墙,作为展现人文景观的载体,采用自然面花岗岩石板刻字结合浅浮雕形式装饰,展现后山岩的历史。广场平面铺装主要采用深蓝色透水沥青或砖红色烧结砖与黄锈石交替组合成圆环状相互叠合或交错。绿地内交错布置弧形花岗岩条石分隔线延伸至圆形广场铺装,似水波纹起伏。采用群植小叶榄仁、小叶榕为主,点缀洋紫荆与火焰木等。主入口广场以北侧的“花海”作为大背景,广场至北侧项目红线约180m场地竖向标高从28.60变化至45.90,场地内原地貌为阶梯状的菜地、苗圃,场地高差为0.5~3.5m,把高差大于2m分级处理,加设景观挡土墙,利用不同高程的场地片植观花植物(如繁星花、粉花翠芦莉、天使花等),形成大面积的“花海”,营造“五彩天阶”的意境。以主入口广场为起点布设游憩步道,沿线设置观景平台及休闲休憩设施,游人于此远眺清泉岩寺,近抚群芳,引发无限遐想(见图1)。(2)“最翔安”展示空间。位于主入口广场西侧,将作为展示翔安特色风情风貌的空间场所。原有基地为高低错落的层级台地,对原有场地进行重新梳理及重构,通过地面的抬高与降低界定不同的空间领域,增加空间层次及韵味。各级台地之间采用0.5~1.1m的直线或折线型卵石挡土墙来界定各个独立的展示空间,各展示空间由绿化种植空间与硬质小广场空间相结合而成,种植空间以开敞式空间为主,片植美丽月见草、千日红、秋海棠等观花地被,点缀香樟、小叶榕等,展示空间以片植福建山樱花、火焰木等开花乔木为主。硬质小广场内由木亭、景墙、休息坐凳及景观小品作为侧界面分隔空间,采用海蛎壳、竹片、片石、红砖等颇具乡土特色的材料装饰景墙,利用石笼、条石等做为点缀装饰空间兼休憩设施。各小空间在统一中求变化,各具特色。每个独立空间相互渗透与关联,通过碎砾石游憩步道交织联系,景观空间层次丰富。该空间将作为举办翔安特色三宝九品、旅游工艺品等临时展览的场所、定期的特色民俗文化交流场所、乡土民情的体验场所(见图2)。图2“最翔安”展示空间效果图(3)花溪涧。位于主入口广场至东侧水塘区域内约400m长75m块内,地势自西向东降低,地块北侧为零碎的高差不等的台地,设计上将场地化零为整,运用柔和、流动、富有韵律感的波浪线划分成三组层级台地,形成错落有致、相互贯穿的台地组合。之间高差处理高度0.5~1.2m挡土墙,表面采用红色与灰色火山石组合铺贴,火山石特有的肌理和色泽、展现自然质朴之美。挡墙分割组合了“花田”,各个独立的台地空间主要以片植草本花卉或观花灌木(如繁星花、紫娇花、天使花、阔叶半枝莲、粉花翠芦莉等)为主。形成错落有致的大色块。与紧邻的“五彩天阶”相互呼应。通过地形改造,南侧因地制宜的设计为缓坡地,以群植常绿乔木为主,点缀开花小乔,形成软质的空间侧界面。中部形成“溪涧”原有的水洼地、池塘、结合堆岛将其有序串联在一起。将原有平直的线形进行改造,沿岸边蜿蜒曲折、形如舞动的飘带。点缀条石、自然块石汀步、木栈道、小石桥、卵石带于花溪间,沿岸边散置自然石。溪沟底部以喷播狗牙根草为主,沿岸则种植丰富多样的植物(蓝冰麦、花叶芦竹、银边草、肾蕨、旱伞草等),游览小径以具闽南特色的烧结红砖为主材镶嵌灰白色石材。游人沿小径在行云流水般的溪涧、洼地、绿坡间穿行,留恋于水天之间。

4.2观光农场区

观光农场区位于公园的北部。以原有农田肌理作为平面主要构图元素。以保留龙眼果林、桉树林等乡土植被为原则,补植观花树种和彩叶树种(如大花紫薇、乌桕等)丰富山体林相景观,作为空间的侧界面。在原有果林中选定区域种植经济果林示范带,种植多种果树如柑橘、杨梅、枇杷等。构筑一个生态优先、低碳环保的田园风光观光农场。中部营造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较为开敞的景观空间。利用基址内的阶梯状台地种植观赏农作物,如观叶的萝卜、土豆、番薯;观花的油菜花、向日葵、花椰菜;观果的西瓜、西红柿。结合互动休闲体验项目,设置开心农场、让参观者有机会亲自体验农业种植、采摘的乐趣,设置农家小屋,作为农家产品收集展示点(见图3)。

4.3矿坑水域区

矿坑水域景观区位于公园东南侧。景观区南侧基址内有长约260m宽度约90m的开阔的鱼塘,利用堆土或群植水生植物优化驳岸线,临水布置亲水平台连接景观浮桥。北侧有多处因石矿开采被破坏的斑块,多处废弃采石坑已形成独特的矿坑水塘,沿场地西、北、东侧有8~16m不等的岩壁,将这些破碎的大地景观修复形成焕然新生的景观。结合清水祖师文化节,以观感佳的岩壁为背景,将矿坑水塘间的空地建造为特色的“东部戏台”,将闽南戏曲文化与矿坑文化相结合,使戏台与观景平台相结合,营造可观景、可展演、可聚会的空间。沿矿坑水塘边缘、崖壁边布设折形木栈道。崖壁顶设置观景平台、休憩设施。游人漫步于栈道,俯瞰矿坑水塘景观、远眺清水岩,感受湖光岩色独特景观。

4.4自行车运动区与自行车道系统

设自行车道贯穿公园主要景区,部分车道与主园路合并设置,部分车道利用基地内原有的砂砾石路,自行车道沿线丰富不单调,或穿梭于郁郁葱葱的山林间、或绕行于水域边、或蜿蜒于矿坑边,为游客提供远离喧嚣、亲近山水的骑行空间。自行车运动区位于公园的东北角,东入口为主要出入口,入口设置广场,为自行车赛的集散地,设置自行车俱乐部服务建筑。自行车赛道沿线根据功能需要设置补给站、服务点、观景台、公里牌、景观小品等,利用生态环保材料(如块石、木材、卵石)作为建设材料。

5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一般绿地和城市公园,郊野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满足了人们回归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需求。后山岩公园景观营造以自然乡土元素为景观主体,尊重基地特征,借助构筑物、园林小品为景观载体表现地域文化。公园建成后将为居民提供一亲近自然、生态野趣的观景休闲空间,也将成为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

作者:刘艳艳 单位:厦门鹭路兴绿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徐永山,王晓春,黄春华.扬州茱萸湾风景区改造设计[J].中国园林,2013(12):103-106.

[2]高玉平,王希华.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初探[J].现代园林,2007(1):20-25.

公园设计范文篇6

关键词:儿童;社会性;儿童游戏;儿童公园;游戏空间

从出生起,婴儿就是一个社会的人。当今城市化浪潮,居住密度化、高层化加之生活模式的独生化、网络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交往、游戏空间的缺失而封闭,“孤独”成为不少孩子精神上的“病症”,著名人类学家阿什利•蒙塔古认为“健康的儿童期是健康的成年期的先声”,支撑儿童活动与发展的重要杠杆是儿童的人际交往。儿童与父母亲的互动,与同伴的玩耍,与周围其他人的接触,这一切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交往,这一卓越的方式,为儿童的活动与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时空平台,同时,儿童的活动与发展又使得交往过程变得更为积极有效[1]。本文即以儿童游戏空间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设计对儿童社会性的塑造。

一、儿童成长过程

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了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以认知结构为依据概括了儿童的成长过程,包括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前运算阶段(e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以及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2]①。皮亚杰的四个阶段成长中,儿童逐渐完成从自我为中心到平衡个人与社会的过程,儿童的心理图式建构,也是一个从片段的社会图式认知,到通过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化周围社会环境,再到顺应周围社会环境的平衡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而我国依具体国情,将儿童成长过程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和青春期,也是一个逐渐社会化的过程。目前,我国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教育活动多集中于育儿机构,充分发挥儿童公园的教育娱乐作用是景观工作者的任务。

二、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游戏特点与社会性表现

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的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精神分析专家埃里克森认为“游戏使儿童有可能安全的操练以后在现实中将被规定要干的事情”,家皮亚杰也认为“游戏是情感发展和认知的必要过程”。

1.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游戏特点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通过感知图示适应环境,游戏特点具有练习性。所谓的游戏只是单纯重复某种活动或动作,例如重复扔东西、重复抓举、重复挥手等;前运算阶段儿童通过表象符号进行思维运算活动,游戏特点具有象征性、模仿性,进行的多是以假装为特征的象征性游戏或自我模仿、他人模仿以及情节模仿的游戏,典型如娃娃家游戏;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由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并进一步进行抽象逻辑推理,儿童游戏具有规则性特点,如规则性游戏。

2.儿童游戏过程中的社会性表现

处于感知运算阶段的儿童并没有体现出社会意识,其游戏过程多处于诺顿所提出的无所事事或旁观状态,通常单独游戏,自我玩耍;而进入前运算阶段以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开始进行。所谓平行游戏是指儿童看似一起游戏但是仍然各玩各,彼此没有合作与语言交流,只是偶尔相互观望。而联合游戏,指的是玩同一个游戏,但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分工,各自按各自的意愿玩耍。这两种游戏虽然参与的儿童合作不多,但是已初步具有社会性特点。而需要彼此合作,有目标有分工的合作游戏则是儿童积极交往、参与社会的重要过程。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社会规则,成为社会性的人。同时游戏也是培养儿童社会性的良好手段。儿童公园是儿童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如何将儿童游戏理论应用于儿童公园游戏空间的设计,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三、基于儿童游戏社会性研究的儿童游戏空间设计

儿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入社会,看似在游戏,其实是儿童学习进入社会的过程,儿童游戏能积极有效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合理的设计能极大提升儿童的社交品质。

1.儿童游戏分类与社会性研究

儿童游戏的分类方式多样,诺顿按照儿童表现出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其分为无所事事、旁观或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皮亚杰按照社会认知发展角度,分为机能游戏、象征游戏、规则游戏等。而我国从教育实用角度,总结以上多种分法,多分为规则性游戏和创造性游戏,其中后者又包括角色、结构和表演游戏。

(1)规则游戏与社会性。规则游戏是成人为发展培养儿童各方面能力而设置的有明确游戏规则的游戏。规则游戏是儿童进入社会的必要贮备,一般由游戏目的、游戏任务、游戏规则、游戏结果等组成,各类游戏规则正是对儿童融入社会的磨砺,让他们适应我们的社会运作方式。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丢手绢游戏、击鼓传花游戏。目的是让人配合,一个个往下接力,接到花或者手绢就要表演或者追击,能有效抑制孩子们的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约束。

(2)角色游戏与社会性。角色游戏是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角色游戏的源泉是来自于儿童对现实社会的印象,动力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游戏的主题、结构、情节、材料均源于社会生活,是儿童初步建立表象符号,并依托符号思维的反映,也是孩子们对社会生活好奇并努力学习社会生活的过程。例如娃娃家游戏、警察抓小偷游戏等,模仿父母的日常生活,或者警察抓小偷的场景,能有效训练孩子们的社交沟通能力与社会生活能力。

(3)表演游戏与社会性。表演游戏是儿童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运用语言、动作、表情、扮演角色进行的游戏。它与角色游戏的区别在于既定的故事情节再现与创造,游戏的约束更为强烈,对年龄的要求更高,从某种意义而言,具有特定的“规则”。表演游戏对于情节的要求较高,可以演绎、可以创造、可以改编,但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游戏对于场地、道具、情绪等的要求显著高于角色游戏,是孩子们对真实的或者虚构的社会生活的表演与理解,例如“渔夫和金鱼”游戏,“龟兔赛跑”游戏等,能有效培养儿童模仿、创造、沟通、交际、团队协作等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意识。

(4)结构游戏与社会性。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是儿童使用多种材料,通过想象和创造,建造建筑形象的游戏。儿童运用各种材料手动塑形,建构或拆分不同的物体或建筑,是对周围现实社会的反映,儿童能通过合成和分解的过程得到各种堆积、排列等经验与数量、宽窄、对称等概念,例如积木游戏,玩沙水雪等亦属此类,能有效锻炼孩子们的目的计划性、整理保管意识、以及推倒重来的意志力。这些都是社会生活的必要准备,大型结构游戏需要分工合作,能积极培养团队意识。

2.基于儿童游戏社会性研究的儿童游戏空间设计

以上游戏方式的研究在儿童教育领域早已屡见不鲜,本文的关键在于将儿童教育领域的概念“借”至儿童景观空间,让室内或者育儿机构的游戏活动在儿童公园再现。

(1)规则游戏空间设计。规则游戏空间即按规则游戏的游戏方式设定的景观空间,按照上文的描述这一景观空间的设立目的是培养儿童自我约束能力、抑制自我意识,即按“规则”行事。规则游戏空间设计与建造的关键在于一个既定的游戏规则的设立,以此为依据安排景观氛围与景观设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一规则讲述,例如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讲解规则,这些管理人员还可兼有售卖租赁的任务,售卖饮食或者租赁游戏道具,或者将规则制成景观标语、小品、立于景观空间显眼处,还可以将规则含蓄地变成地面铺装、景观雕塑(有场景故事的雕塑)等。例如儿童景观空间设计方案《轨迹》,这是一处利用废旧铁轨建设的城市儿童景观空间,入口“动力广场”(图1),是一处典型的规则游戏空间,通过模仿火车编组站场景设计,场地内的地面铺装模仿火车编组站内错综复杂的火车轨道布局,利用废旧的客货车厢改造翻新,作为功能用房,供咖啡小卖、规则讲解、演示操控、道具租借、休息服务等用途,同时辅以各种标识小品、提示标语,火车运行设施等,让每个孩子观察、探索,在真实的火车运行操控管理的规则下加入游戏成分,让孩子们体验火车之旅,身临其境的了解火车、火车运行以及火车管理的相关知识,有一些活动还必须与人合作,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其游戏目的明确、游戏任务丰富、游戏规则生动、游戏结果喜人。

(2)角色游戏空间设计。角色游戏空间是提供一个模仿成人社会生活的景观舞台,是儿童眼中的社会投影再现与改造,也是儿童理解社会,学习社会生活的场所。如何设计建造角色游戏空间的重点在于“情景再现”一词,取材来源于生活、情景来源于生活、活动方式也来源于生活,但是又不是简单的再现,讲究一个儿童视角,即趣味与再创造,典型如“娃娃家”,即过家家游戏,不同于室内,设计适宜于室外生活的主题。儿童景观空间设计方案《小小职业梦想家》即是一个角色游戏的主题公园(图2),园中功能分区即按“小小建筑师”、“小小园艺师小小厨师”、“小小运动员”、“小小表演家”、“小小绘画家”、“小小阅读家”、“小小航海家”、“小小送货员”等成人现实生活中的职业定位,按照不同的角色要求设计空间,满足孩子们对于成人世界的好奇,以及对于未来角色的模仿。例如“小小绘画家”的游戏空间中安排的“创想桌”、“涂鸦墙”、“飞碟屋”等设施,同时提供入画的风景和俯拾即得的工具,让孩子们尽情涂画的同时体验画家的职业艰辛。再如“小小园艺师小小厨师”的游戏空间中安排了一定面积的自耕地,让孩子们体验播种、浇水、施肥、采摘的乐趣与辛劳,同时将采摘的果实可以送入“小厨房”的地方,自己简单加工或者观看工作人员加工,了解体验厨师的职业生活。

(3)表演游戏空间设计。表演游戏空间是满足儿童表演欲望的场所,它与角色游戏空间的不同在于角色游戏空间再现的是现实场景,而表演游戏空间塑造的是故事、童话、电视、游戏等虚构的场景,设计的关键在于景观氛围,或如梦似幻,或激情洋溢、或科幻超越等,而且,作为观演场所,有演就有观,因此不同于其他场所的自娱自乐,观演场所的设计也是需要考虑的要素。儿童景观空间设计方案《“辣”园》中,设计了一出真人CS游戏空间,CS即反恐精英,是一款美国开发的电脑游戏,设计者将这一劲爆十足(火辣辣)的荧屏场景搬至城市公园,是一处生动的能将儿童从电脑前解放出来的角色游戏空间。既有利于训练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合作能力,同时又避免了长期面对电脑的各种疾病发生机率。场景选取易于实施的“人质解救模式”、“刺杀模式”和“逃亡模式”布置空间环境、定位空间气氛,同时安排小品建筑以完成服装租售、角色化妆、装备配备等功能活动。另外将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电视电影、COSPLAY等场景在儿童公园中再现,让他们自由自在地陶醉沉浸,或者仅仅提供一块环境舒适、设计精致的“空白”表演场地,通过提供各种服装道具租赁场地,让孩子们自我演绎,都能极大满足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表演欲望。设计表演游戏空间的时候,尤其应该同时关注观演场地,不用复杂,可以结合家长休息等候区域和设施同时设计。

(4)结构游戏空间设计。结构游戏空间即建构的场所,提供或定制,或废旧,或人工,或天然的材料,比如积木、木头、轮胎、沙、水、泥等各种物品,供儿童进行搭建、拆除、组装、拼接等活动。这一景观空间由于活动方式的特殊,常需要格外关注空间安全,例如软性垫面材料,材料的棱角处理,尽量选择轻型材料,攀爬辅助设施(如栏杆)等的尺度等。儿童景观空间设计方案《小小职业梦想家》中的“小小建筑师”这一游戏空间中的游戏方式其实就是一种结构游戏,孩子们不可能真正在场地里拌水泥搭房子。因此在这一空间的设计中,采用的是用各种天然的或废旧的材料,模拟建筑师的搭建活动,设定了游戏沙坑,积塑工坊、拼图魔方等,设计的时候关注设计细节,例如游戏沙坑旁边结合自来水供应安排一处小品,即提升了家长等候休息区的景观品味,同时提供玩沙用水,以保证沙塑的顺利进行。再如积塑工坊,多采用自然的原木、石块或废旧的轮胎、木板等材料,环保节能又新奇有趣,同时充满创意,可单人完成也可多人合作,搭建理想空间,甚至拆毁、改造建成空间。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并不是某些室内儿童游乐场的没有分量的塑料,除了普通结构游戏的合作性外,在移动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通力配合,这一过程就是孩子们将来进入社会的团队意识的有效锻炼。

四、国外儿童游戏空间对社会性的关注与设计方法的启示

国外的儿童游戏空间经历了传统游戏空间、冒险游戏空间、创造游戏空间等发展历程,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儿童游戏空间给予极大的重视,关注的对象从空间逐渐转变为空间上的儿童。

1.年龄混合,提供社交可能

儿童游戏场是儿童娱乐的场所也是交流的场所,要保证交流活动顺利进行,首要前提是有足够的儿童进入。基于上文诺顿的儿童游戏理论,低龄儿童进入游戏的状态是旁观,也就是观看其他儿童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游戏会逐渐从独立游戏到合作游戏。因此,游戏场地适宜各年龄段儿童混合,提供无所事事、观看、合作的可能。纽约赫克歇尔游乐场是中央公园中最早设立的儿童游乐场,始建于1926年,也是纽约中央公园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儿童游乐场。这里多采用自然质朴的建造材料,如模铸混凝土、绳索、大木头等,使游戏器材和大地本身浑然一体,同时,各游戏、休息方式、场地的组合决定了各年龄段儿童在场地中的碰撞。再如风景建筑师瑞赫尔德Rehwaldt在德国博格豪森新城开发的一座都市公园,北部有一个游戏山坡,奇异的微型阿尔卑斯山脉是一个被各年龄段儿童喜爱的游戏场地,包括不同的游戏选择,峡谷小溪、峡谷攀岩、峡谷沙坑和滑坡,在山顶可俯瞰整个公园的完美景色[3]4。通过对山坡山谷的不同坡度结合,照顾了各年龄段儿童的体能和攀爬需求喜好,也完美地将他们组合在一个场所中,混龄社交。

2.设施创意,培养社交能力

儿童游戏是启发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地方,即使为儿童进入社会准备也要采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如果枯燥的说教,生硬的将孩子们绑在一起往往会事与愿违,传统的跷跷板游戏就能很好的让孩子们潜意识的沟通交流,因为它一个人无法使用,要想游戏必须动员一个小伙伴。国外有很多这样贴心的创意设计,不知不觉中让孩子们成为一个团队,相互合作。PaddyBurton是一位独特的发声结构设计师和建造者,他在20世纪90年代为爱丁堡社区委员会搞了一个“住区里的音乐家”设计,将社区公园安插音乐游戏,将本地的硬木(橡木、山毛榉、赤柏松等)原木切成豁口,打击产生音符,可以以个人或者六人小组游戏,增加交流[3]50。多个孩子共同游戏能发出更为美妙的天国之音,即使大半孩子合作出来的音乐毫无节奏,也是他们乐此不疲的动力。再入日本一个Shiru-kuRoad小公园中喇叭装置,名为“伸长的耳朵”,伸进草地中、树梢上,可以倾听平时听不到的微小、遥远的声音,虽然一次只能一个小朋友倾听,但是一群孩子排上队伍,队伍秩序的维持就成为一种具体而微的社交活动。

3.布局设计合理,保障交往安全

安全是儿童游戏空间的重要考虑因素,如游乐场所的位置、有高差场地的维护设施,攀爬、坠落等设施的下垫面材料、植物的选择等常规的、规范上规定的各儿童游乐场所都必须考虑的安全因素外,如有特殊设计还应额外考虑。例如上文提到的德国博格豪森新城都市公园的混龄社交场地,就存在需要额外关注的安全问题,设计中设计者虽然将各年龄段儿童混在一起,但仍然有意识的将适宜低龄儿童的攀爬坡度与大龄儿童适当分开,以防止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得意忘形,相互干扰。五、结语儿童游戏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节。二战以后,各国都意识到科技的力量,儿童教育大发展,儿童游戏场地作为儿童教育的必要补充,日益显得重要。本文从儿童游戏空间的社会性角度研究儿童公园如何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并从儿童游戏的分类入手详细论述儿童公园游戏空间的设计,并列举国外优秀案例以资借鉴,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儿童公园设计思考,为儿童谋福利。

作者:林瑛 单位:江南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63.

公园设计范文篇7

泉州西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该区处于一片低洼的平原地带,以往发生较大洪水时,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滞洪,俗称“西北洋”。由于洪涝灾害严重,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被列为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一号议案。从1999年6月起,投资1.7亿元,历时两年多,建成由三座名桥、三片水域和四座岛组成的西湖公园。西湖面积达100hm2,其中水域面积82.28hm2,广场道路面积1.72hm2,绿化面积16hm2,种植树种达200多种。西湖繁花锦簇,波光潋滟,与清源山的翠色相呼应,极具园林之美,是市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园林。西湖公园将滞洪排涝工程和园林景观合二为一,使泉州市民有了一处休闲的好去处,每天清晨,来这里休闲散步、晨练的市民如梭织,或把茗而谈,或竞舟而逐,得到社会的广泛称誉。

西湖公园不收门票,是一处完全开放的公共绿地,体现了泉州市委政府超前的意识。因此,大门的目的一方面方便公园的管理,另一方面给公园增加一些景观点,增加其休闲游憩功能,使公园环境与周围环境更加融洽。

2大门设计要点

一提起园林,很多人眼前就会浮现出小桥流水、楼台亭阁的景象。古代的园林,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花园,其服务的对象是少数权贵阶层。对传统园林的评价标准也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诗情画意。但是现代的城市园林,其服务的对象是众多的普通市民大众。对现代城市园林的评价,除了“诗情画意”的审美功能外,还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日常游憩需要。因此,现代园林景观不是单纯为了美而设计的,而是强调景观功能,强调为人的日常游憩需要服务,强调满足人们室外活动和交流对空间和室外家具的要求,并仔细推敲尺度,比例和材料。

公园为了便于管理,界址四周多设园墙和大门,城市公园大门大多位于城市主干道一侧,位置显著,成为城市空间中的一个视觉中心。大门建筑功能很简单,主要由售票检票,出入口以及部分小卖、办公等用房组成,建筑面积要求不太,但由于公园大门是公园内外交通的咽侯,游人进园首先要经过大门。因此,大门建筑功能简单与环境作用显著之间的反差,使大门设计常常成为整个公园设计中的难点重点。西湖公园实质是一个城市景观的改造工程,除了对公园内部绿化进行疏理修饰,增加相应设施外,重点放在了公园边缘环境景观的改造上,包括公园周边道路拓宽改造、周边违章建筑的拆除、公园封闭式围墙的拆除,新建通透式围墙内纵深绿色的疏理改造,其中新增的两个大门工程结合城市广场的建设成为改造工程中重要的一环,使这两座园林建筑成为城市景观建设的一部分,与城市景观作一体化设计,它们不仅仅满足公园的使用要求,而且成为城市主干道沿街景观中的景点,并与城市空间相融合,创造合适的市民休憩场所。

西湖公园四周环境主要为博览建筑和居住建筑,她北面为泉州博物馆和闽台缘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南和西面是城市新兴的居住区。在这样的城市景观背景中,园林建筑从设计手法、建筑体量、建筑材料等方面都必须与城市的地域文化相适应。因此,设计手法上以现代构图原理为基础,把现代建筑设计理论运用到园林建筑中,把现代建筑设计手法移植到园林建筑中,如立体构成形式、建筑虚构架、灰空间等的运用。同时,公园园林也借鉴西方园林外向型的布局与设计手法,大量增加草坪、树木、喷泉、广场等。

3环境分析及设计构思

3.1大门规划设计中的环境意念

作为建筑小品的大门是位于两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之间的节点性建筑。它在不同区域之间起到联系、通行、标识等作用。它侧重的不是其室内的空间关系,也不是室内与室外空间的过渡和穿插,而是重点处理室外空间的关系,或者称之为群体空间关系[1]。建筑处理的重点体现在开放型的空间布局与城市空间、园林空间的融合与连接上。

3.1.1公园北大门(图2)

西湖公园的北面是泉州博物馆和闽台缘博物馆等文化设施,规划设计将公园的北门位于泉州博物馆的中轴线上,将它们之间的城市交通道路下沉立交,避免道路交通对博物馆广场的影响。北门设计配合泉州博物馆馆前广场的尺度和泉州博物馆的造型特点,利用一组10m~12m高的墙体组成的牌坊作为博物馆馆前广场的界限,平面上采用圆弧曲线构成,形态像广场上的飘带,柔和飘溢的曲线与西湖公园的景色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了西湖公园开放式的初衷。

大门的左右两侧是对称布置的管理用房和设备用房,它们通过3m高的片断式景墙与牌坊式的大门出入口联系在一起,在这里曲线形的通透式的牌坊式公园出入口与直线形的实体片墙围合组成的公园辅助用房形成对比张力的美感进一步丰富博物馆馆前广场的景观,同时进一步强化了西湖公园,大门,广场和泉州博物馆的整体感,增加了西湖公园的文化品位。(图3)

总平面上公园北大门进门不远有湖面阻挡,空间进深不大,所以大门空间沿东西伸展形成面宽大,进深小的总体布局。

3.1.2公园西大门(图4)

西湖公园的西门位于泉州邮电小区的对面,这里有大片的新兴的具有泉州特色的住宅小区,一条城市交通干道将它们隔开;基于这种环境,公园西门平面上由大门外广场空间,大门建筑和大门内广场序幕空间组成。门外广场是游人首先接触的地方,与城市空间直接相连,门前交通流量较大,尤其节假日人流、车流更为集中,前广场负有缓冲交通的作用,大门建筑是公园前广场空间的构图中心,并且与公园外城市景观连成一体,它以公园园林为背景,面向现代城市空间,受到城市景观的制约,服从现代城市景观的要求,成为从城市空同到园林空同的过渡。由于西湖公园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公园,因此门内广场空间具有约束性空间和开放性空间的两重性:一方面,市民自由出入公园,门内广场成为市民茶余饭后集会聊天的场所,因此需要有一个约束性空间来营造这一场所;另一方面,门内广场需要把游人引向开阔的湖面空间,引导到公园的主干道上,所以门内广场设计为纵深较大的,以完全开敞的湖面大飘台作为门内广场的收尾。这是由于这样的空间系列,公园入口空间形成一条中轴线:门外广场——大门建筑——门内广场——湖面大飘台——西湖的中心岛景区;把市民和游人从城市空间引导到园林空间。

西大门平面与北大门平面异曲同工,大门前广场为圆弧形平面,三栋经过现代建筑处理手法精心设计的具有传统泉州民居特点的建筑对称布置在弧线上,它们分别是入口门房,公园管理办公室和小卖部;它们通过化整为零的布局方式,不仅有利于表达出建筑意境上的乡土气息,而且有利于塑造门前广场空间的围合感,避免市政交通等对门内广场的干扰。(图5)

3.2大门建筑造型服从于环境

大门建筑一方面属于园林建筑,它们除了满足和反映其特殊的功能外,还着重于园林造景的作用,如点景、框景、围合园林、空间对景、障景等等[2](图6,图7);另一方面大门建筑也从属于城市景观,造型服从于城市区域的整个规划要求,其造型设计意念、材料都应与城市建筑协调一致。首先,造型的设计手法上充分吸取传统闽南建筑文化特点,把现代建筑设计理论、设计手法运用到大门设计中,借鉴了泉州传统民居的形式,以不同体量、材质的墙体组合构成丰富的入口空间(图8~图10);其次,建筑材料上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对传统建筑材料进行加工和再现传统建筑工艺在建筑上的表达。在石雕的应用上,根据不同的材质而采用不同的手法,燕尾砖花饰与石雕花窗的细腻,装饰石柱的粗糙给人以厚重充满力量感的印象,精细的龙腾浮雕墙如画一样精雕细琢。(图11~图13)

北门和西门建筑设计上,优美有力的弧线生动地体现了时代特色并具标志性,传统泉州民居元素配以简洁的构架景墙造型,显得端庄典雅,气派不凡。

4结语

通过西湖公园两个大门的设计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以公园大门为代表的一类完全向城市空间开放的园林建筑与城市景观紧密联系,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来许多市郊绿地变成城市中心绿地,被城市建筑包围、园林建筑也成为城市建筑的一部分,在园林建筑设计上首先应站在城市景观设计的高度上来考虑分析,解决了在传统城市肌理中,新旧建筑文化的融合问题。反映在城市建设中对于历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体现了古建筑文化的艺术价值如何在现代条件下得到升华,反映了历史文化古城建筑发展的新趋势,创造出有现代感有时代特色的园林建筑。

参考文献:

[1]欧阳国辉.在整体中把握人和环境的需求——岳麓山东大门设计.[J]中外建筑.2003(3),26-27.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园设计范文篇8

1.1朝阳公园简介

渭南市朝阳公园位于渭南市朝阳大街中段,金水路以西,东起供电局家属院,西至杜化路,南至华山大街,东西宽390m,南北长分别为543m和449m,总占地面积约285hm2。该公园在建设中一直秉持着将地域文化、植物造景、环境优化和以人为本相结合的理念。

1.2公园景观的设计基本要素

朝阳公园景观设计中包括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地形、植被、水域、道路、娱乐,文化及商业设施等,这些元素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体验和不同的空间效果。基于这些考虑,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要充分的考虑这些因素,对他们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相结合,创造出不同的地方特点和风格。

1.3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公园规划通常是将造景与功能分区结合,将植物、水体、山石、建筑等按园林艺术的原理组织起来,并设置适当的活动内容,组成景区或景点,形成内容与形式协调,多样统一,主次分明的艺术构图。规划的主要原则包括生态原则、多样性原则、人性化原则。

1.3.1生态原则

城市公园是一座城市的窗口,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的水平。而在这个崇尚生态的时代,若能在景观设计中透露出保护环境和重视生态的构思,无疑会为一座城市甚至国家提高姿态。城市公园中的生态设计,不仅其本身是对我们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它当中映射出的设计师的理念,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会公众的教育作用。水域和植被是美化环境最主要的元素。在中国园林中一直有一句话“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水体在城市公园中的生态作用主要有,改善湿度,增加生物多样性等。朝阳公园的水域面积大概占公园总面积的7%,而且水体与建筑,生态植物相结合,设计出了一个适于游憩、观光旅游、摄影的景观。而且朝阳公园在设计水体时,多考虑设计小的水体,因为小的水体更容易满足人们亲水的需要,更能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在后期的养护管理中,小水体便于更好的养护,在水体发生污染时,小水体更易于治理。城市公园之所以被称为城市的“绿洲”,是因为公园中的树木、花卉、草坪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起着很大作用,如净化空气,调节空气的湿度与温度。朝阳公园的绿地面积占,主要以乡土植物为主,一方面将植物与地形结合,减弱了地形起伏所形成的空间感。另一方面在公园的凉亭周围种植攀缘植物,构成绿色走廊,塑造出不同类型的空间。另外还利用植物的时序性来塑造景观的时序性,赋予了景观生命力,丰富了景观的季相构图。

1.3.2多样性原则

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的指标,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原则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运用景观可以使城市公园充满生机与活力。朝阳公园中所涉及的景观类型很多,自然景观主要包括花卉、草坪、乔木、攀缘植物、水域等。人文景观主要有园路、亭,廊,雕塑,游乐场以及其他休闲娱乐设施,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格局的多样性,格局多样性强调景观类型空间分布的多样性及各类型之间空间联系和功能联系。更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初,渭南市在拆除铁路北货场专线铁路时,朝阳公园内的一段约150m长的铁路被保留下来,一台铜川耀州区某水泥厂退役的前进型蒸汽机车被保存在此处。这列蒸汽机车不仅诉说着老渭南人对陇海老铁路的那段记忆,也迎合了年轻人追求新鲜的心理,成为朝阳公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3.3人性化原则

城市公园基础设施的建设既要满足市民物质与精神上的需要,又要保证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强调便携性和安全性,是人性关怀的具体体现。针对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的特点,城市公园需要做到快进快出。便携性有三个含义,一是外部交通条件方便、快捷;二是主要游玩景点不散乱,空间紧凑;三是游览线路和游览线路间衔接紧凑、不散乱。安全性有三个含义,一是安全设施齐全,如护栏、提示板、警示板等;二是人员活动频繁区设立无视觉障碍安全带;三是保持园内社会秩序有序。基于上述考虑,对于基础设施的设置要全面而细致,园路、灯具、坐凳、亭、廊、卫生间等公共设施都要采用无障碍化设计。同时为防止意外,要合理的规划避难的场所和安全通道。

2、朝阳公园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地形缺少变化、空间感单调

地形是所有室外活动的基础,地形在户外空间中的主要功能有美学功能、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变化可以借助地形的起伏、高差的变化来丰富公园空间感受。朝阳公园的大小地形丰富但缺少统一的规划,从而就未能使得地形之间大小空间相互穿插,而且彼此之间也缺少有机联系。另外地形边界处理也缺乏景观性,地形与局部小区域、道路之间缺乏联系,边界处理多以自然式的绿地为主,处理形式很单一。

2.2植被配置单调,缺乏艺术性

植物是公园当中为其增添活力与生命力的个体,它既能为人们提供庇荫纳凉的场所,又能给行人带来优美的视觉效果。朝阳公园的植被类型众多,但未能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得植物的生长比较凌乱。在植物搭配上,乔木、灌木、草本的层次感不强,四季景色植物缺乏,使得公园内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不太明显。另外由于管理不到位,使得部分植物受到破坏,使得整个公园内的植物造景比较粗糙。公园内植物群落较单调,开花地被较少,只是在入口处有花卉观赏区,园内植被多以草地为主。

2.3水域面积较小,水体形式单调

在公园中,水体是必不可少的景观要素,水可以构成千姿百态的园林景观。朝阳公园由于自身面积较小,所以水体面积不大且以小水面为主。加上未能有效的与周边水系贯通,导致公园水体的流动性较差,又由于长期的管理不到位,使公园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常造成局部的死水现象。

2.4园路的级别不明显,景观价值低

综合性公园中的道路在联系和营造公园景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引导交通,将各个功能区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园路本身也是景观要素中的一类。合理的园路规划可以创造出高质量的视觉景观效果。朝阳公园中的园路不仅主干道的等级不清晰,而且园路混杂缺乏合理的规划。在一些重要路段不能满足紧急消防要求,对人流的疏散性较差。

2.5因追求局部效益使得公园整体空间效益降低

朝阳公园内以部分园林用地作为商业赢利用地,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造成绿色景观的严重破坏,也违背了园林本应具有的生态本质。近年来,在朝阳公园的周边兴建了大量的高层建筑,导致公园整体开阔性景观遭到破坏。

3、朝阳公园今后的景观规划思路

3.1营造多样的植物群落景观

朝阳公园应引进多样性的植物物种,一方面将不同色彩、姿态的植物进行搭配,合理布置植物群落,打造出艺术性的景观效果。另一方面植物的四季变化造就了景观的时序变化,所以要充分利用植物群落的时序性,从而丰富景观的整体季相构图,达到四季有花的景观效果。

3.2体现园路铺装样式的多样化

充分结合朝阳公园的地形地貌,使园路的布局合乎自然,做到因景设路,不能漫无目的。另外园路宜曲不宜直,既要自然流畅又要满足人的实际需求。园路的铺装材料类型众多,一般多选用混凝土、石材、防腐木材等。混凝土具有的造价低,铺设简单的特点。石材主要包括机制石、鹅卵石、砾石和板岩。机制石多用于游览栈道;砾石多用于山丘上的小道;鹅卵石可作为健身步道的路面材料;板岩适用于安静休憩区的游览小径。将这各式的铺砌材料在园中合理布局,使园路与环境更融合、协调,增强景观的多样性。

3.3控制公园周围的建筑物高度

公园设计范文篇9

随着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的兴起,乡村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园,涵盖了乡村景观、郊野生态、农耕文化和农业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文化性。乡村公园设计要充分地展示乡村文化和地域特征,应具备以下基础理论。1.1地域特性的要素。地域特色是一个地区和其他地方相区别的个性特征,是其特有的个性、标签,是地域自身存在的本质特征[3]。这种特性主要体现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中自然景观包括气象景观、地文景观、水文景观、生物景观,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历史遗迹、建筑、工程景观、宗教信仰、民俗文化等。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是该地域人类长期的劳动成果,反映出该地域自然和社会人文的结合,具有历史连续性[4],在一定程度表现出了地域特色的特征[5]。乡村由于城镇化不高,开发力度不够,因而保留了较好的自然资源,同时乡村地处偏远郊区,往往表现出独特的历史文化。乡村公园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表现乡村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地域特征作为乡村基因识别性符号,在乡村公园规划中应加以重视与利用。1.2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主要是研究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整体性、尺度和综合性,主要是斑块、廊道和基质三大要素[6]。乡村的景观生态以“山、水、田、林、路、园、塘”等为基础构成不同的景观格局。虽然这些不同的景观单元组成了不同的空间类型与配置,但各空间在长期进化中形成了稳定的生态架构,为乡村生态稳定及物资多样性提供了保障基础。如乡村中以河流、道路、林带等为廊道系统,山林为基质,田、园、塘等为斑块系统,组成多种生态空间格局。虽然各系统之间互相分离,但并没有影响各系统间物种信息的流通,反而使其趋于更加稳定,维持了稳定的生态过程和生态肌理,保障了物种信息流通、生态链的稳定和物种多样性。乡村公园作为乡村景观格局的重要斑块之一,规划设计时应注重各斑块间的边缘衔接,避免斑块间的破碎化,通过景观耦合各斑块间的异质性,保障地域生态稳定性。然而,乡村文化与生态在不同的景观空间中形成了不同的景观序列,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了人文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乡村公园作为重要的斑块,设计时除了注重地域生态肌理,还应注重乡村文化的表现,用乡村民俗文化结合景观设施来表达地域文化,并赋予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以达到对一个场所的独特解答,使乡村公园在文化与生态格局上与周围景观格局互相融合。

2乡村公园规划设计

乡村景观是地域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具有独特的人文情怀和自然风貌。乡村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和人类文明的源头,每个乡村文化是在农耕文化的积累中产生,逐渐形成特定人文景观。这些以自然景观为基础的人文景观,由于区位的差异、自然景观要素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景观文化。乡村公园设计应根据乡村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特性,结合景观生态学理念,使乡村公园的自然景观格局和人文景观格局与乡村景观格局相耦合,从而使“山、水、林、路”等斑块间互相融合稳定,具体措施如下。2.1利用自然特征,塑造特色景观。景观的地域性首先表现为地方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植被等自然特征。设计中应深入调研自然特征,了解每一项因子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各项因子与设计主题、结构、功能等的关联性,这样才可以做到对一个场地生态肌理的尊重,体现地域特性。根据乡村自然特征,塑造自然特色的乡村公园,如通过植物群落和水景观以表现自然特征。乡土植物是经过长期进化和自然遴选保留下来的适宜本区域环境条件的植物,地域特征明显。丰富乡土树种是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7]。乡村公园植物的配置应着重体现乡土特色,选择生长强健、稳定性强、抗病虫害强的地带树种。植物配置注重多层次搭配,组合不同的植物群落,常绿与落叶混交,阔叶与针叶兼顾,营造多空间、多季相的植物景观。水作为重要的景观要素,能有效地表达地域特征。“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反映了先哲对“水”的认知和“水”所蕴藏的无尽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水文化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传承地方文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水景观是对地域水文化的重新解读。在乡村公园当中水景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通过不同的工程措施、滨水建筑、植物、景观小品来展示和科普地域性的水景观。如成都的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取自府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了水与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8-10]。2.2挖掘人文资源,传承历史文化。人文资源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具有民族性、艺术性、传统性和特殊性的特征,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它体现着一个村落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征。乡村的人文资源主要有农耕文化、历史遗迹、传统民俗活动等,它们形成了不同形式的人文景观。设计应尊重对这些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不同的空间形式和设计手法展示文化。如设计文化广场、戏剧舞台等活动空间让乡村民俗活动再此延续,还可通过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提取相关元素,结合现代手法,设计相关休闲建筑、景观长廊、景观小品等,让景观作为历史文化的符号传承传统文化,从而将景观与地域文化结合,避免将人文景观强加于自然景观上,造成对地域文化的不尊重。通过解读乡村地域特性,了解基地的自然特征和文化属性,因地制宜地将基地周围环境与乡村公园互相渗透,使各斑块景观格局互相耦合,从而使设计贴近自然、具有地域特性的文化公园。

3晋江市华侨公园景观设计实践

3.1项目概况。基地位于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丙洲村西北侧,金安路南侧,地势呈东北向西南走向,高差约3.5m。基地东西长约200m,南北宽约150m,总面积为30850m2,分两期规划建设,以一条路为东西两期。一期位于道路西侧,规划面积23650m2,该地块内主要是地势平坦荒废田地(图1、2);北部有少许桉树和龙眼(图3),东北有一个水量较大的水井。二期位于道路东部,规划用地为7200m2的荒废农田。3.2项目地域特性。3.2.1自然环境资源分析。项目地处闽南泉州晋江市,临近海域,地势平坦,是一个沿海区的村庄,具有一定的渔村文化。属亚热带气候,平均气温为19~22℃,气候温和;常年雨量1200~1300mm,雨量充沛。基地内自然资源较差,生态资源稀少,植被品种单一,只有一口水量较大的水井,缺乏地域景观格局识别性。3.2.2人文景观资源分析。丙洲村历史悠久,具有千年文化历史,以开闽王后世居住于此形成的王氏家族文化融入于闽南文化中。基地周围建筑以现代村落建筑为主,少许居民建筑还保留传统的闽南古厝和华屋,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但依然存在人文景观识别性不高问题。如今丙洲村已成为重要的侨乡,海外人员达万人,形成独特的侨乡文化村落。3.3设计目标。华侨公园作为晋江市重要的乡村公园,它对文化的承载与传承起着积极的作用,能有效地展示丙洲文化与特色。基地丙洲村自然与人文分析,在满足不同功能需求基础上,华侨公园设计以滨海元素和侨乡文化为特色,有机地组合地域植物景观,使公园与周围村庄肌理融为一体,形成识别性较高的村庄公园,突出地域文化公园的同时展示经济强县的形象魅力。3.4设计主题。根据基地特性和生态肌理,设计以“华侨文化、滨海风情、运动休闲”为主题,将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建筑文化等文化互相渗透,结合植物景观,提高场地文化和自然的交融性,将文化融入自然中,打造成一个具有生态与人文特色的以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3.5设计策略。3.5.1利用自然特征,塑造特色景观。基地自然资源特征较少,依据现状资源特性,充分利用现有水景营造水景观,利用乡土植物,采用乔-灌-草的配置模式,突出彩化亮化不同季节的绿化景观,点缀景观置石、侨乡文化雕塑,以塑造特色景观。3.5.2挖掘人文资源,传承历史文化。基地濒临沿海,地处闽南,形成独特的闽南文化与华侨文化,设计以侨乡文化为主轴,结合闽南文化,融入滨海风情,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提高乡村公园识别性与文化传承特性。3.6设计实施。遵循现有的村落肌理,重塑场地功能,提高场地识别性,规划设计形成“一心、两环、四区、多点”(图4、5)的景观空间格局。“一心”:以原有水源营造观赏水景为中心的思乡湖生态休闲观光区。“两环”:以两条环形的园路形成生态绿廊,将各景观节点连成一个整体,形成有序的景观序列。“四区”:分别为游园观赏区、运动健身区、停车场区和生态园区。“多点”:根据基地特色文化点,营造代表丙洲村不同特色的多个景观节点。3.6.1游园观赏区。该区旨在为村民提供一个休闲的文化交流兼游乐的观景场所。该区主要是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核心景观区,布置公园入口广场、休闲平台、活动小广场、思乡湖等重要景观点,通过曲折的园路连接各节点,引导游客在园内观赏游玩。入口广场是连接园内外的主要窗口(图6),对吸引游客进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休闲平台、活动小广场是对其功能的延续。设计手法上以简约几何形的构图方式,设计树阵、休闲座椅、观景亭、植物等元素组成入口景观。思乡湖是重要观赏休闲区(图7),设计充分利用基地原有的大水井资源,以突出海外侨胞们的思乡之情为意境,设计侨心亭、亲水平台(木栈道)、临水步道等景观序列。浅水区采用自然原型驳岸营造动植物栖息地,深水区采用条石砌筑驳岸,组织成不同的生态空间。通过就地取材,用当地石头与乡土植物组成大门景观与湿地景观,其中入口种植凤凰木、小叶榄仁、皇后葵、大王椰子等多种乡土热带树种,水生植物以芦苇、旱伞草、再力花等,通过不同的搭配构成具有热带风情的植物景观。建筑用红砖白石、燕尾脊、双坡曲的屋顶形式体现地方建筑特色。小品以牛雕塑、石头景观、特色花境等反映不同的地域特性,如牛雕塑寓意着闽南人的奋斗和敢拼精神。3.6.2运动健身区。此区为人们提供一个运动、健身、游玩的场所(图8)。主要布置室内游泳池、室内篮球馆、用鹅卵石步道、景亭、休闲场所等。游泳池与篮球馆位于区内东西两侧,中间设置景观亭,以鹅卵石园路将3景观节点串联起来。在休闲场所设置高低错落的组合树池、坐凳、小卖部,供村民或游客在观赏球赛之余在此休息、活动、交流、赏景。为突出亚热带滨海风情,该区植物景观以小叶榕、垂叶榕、台湾栾树、加拿利海枣等为乔木,散尾葵、黄花槐、鸡蛋花、黄金榕、三角梅等为灌木,龙船花、红花檵木、红叶石楠等为地被,营造层次不同的具有地域性的植物景观。3.6.3停车区。该区位于公园北侧,在入口设置矮树池,引导车辆行驶,停车位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利用嵌草砖的铺装形式(图9),能有效地使雨水渗透至地底下。车位之间种植大冠乔木,形成林荫环境,构成舒适的生态停车场。3.6.4生态园区。该区位于公园东侧,为留住侨胞们对以往乡村生活的乡愁,于二期建设生态园,根据现有的场地农田肌理,在此区开展生态种植、科普宣传等娱乐项目,建成集景观、生产、观光旅游、宣传教育为一体的生态园,既可以留住乡愁,又可以体现地域特性与乡村公园文化。生态园的植物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点线面结合的原则,体现地域特性的景观效果。适当引入经过驯化的园林树种,营造出一种别致、色彩丰富、季相变化明显的植物景观。3.7福建晋江市华侨公园综合评价。通过晋江市丙洲村华侨公园的规划设计,布置休闲观光区、健身运动区、游园观赏区等空间,满足了当地居民及外来务工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休闲与娱乐场所,同时对弘扬和传承当地的华侨文化和乡村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方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满足了居民对健身及休闲的需求,实现了乡村公园休闲游憩、文化传承、生态保护、观光游览、科普教育的多功能。

4结论

公园设计范文篇10

关键词:竹子公园;规划设计;总体布局

一、竹子公园的总体布局

竹子公园的规划设计要在继承古典园林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努力达到民族化的园林艺术形式和现代游憩生活内容的统一。就山水创作而言,竹子公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山则山,宜水则水,以利用原地形为主,进行适当的改造。北京紫竹院公园筠石苑原为公园花圃,地势平坦,造园者并没有一味地挖湖堆山,简单模仿古典园林“一池三山”的自然山水园林形式,而是基于引水入园和造景的需要,将地形作成缓坡和山丘,以竹、石、水面和轻巧的建筑穿插于起伏的地形之中,形成一组优雅的园林。

竹子公园的总体布局应运用形式美规律处理景区、园林景点和风景透视线的布局结构和相互关系,使景区之间相互联系,同时又有各自的特色,全园既有景色的变化又有统一的艺术风格。上海万竹园规划有“竹与生活展示区”、“竹与名人展示区”、“竹品种展示区”、“竹与文化展示区”和“竹与民族展示区”等五大景区,各个景区之间既有分隔又有联系,并且相互呼应衬托,从各个侧面体现了竹子造景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了充分展示园林景点的静观和动观效果,景点的布设既要注意提供游人驻足留憩细细欣赏的观赏点,也要善于运用风景透视线来联络组织各个景点。筠石苑规划有十处景点,即“清凉罨秀”、“友贤山馆”、“江南竹韵”、“斑竹麓”、“竹深荷净”、“松筠间”、“翠池”、“绿筠轩”、“湘水神‘和”筠峡“。游人沿着竹径通幽的导游路线前进,感到景色时隐时现、时远时近、时俯视时仰望,不断变化,层层展开,产生一幅幅有节奏的连续风景画面。收到步移景异的动观效果。

二、竹子公园的园林建筑

竹子公园的园林建筑宜少而精,如筠石苑中游憩建筑的占地比例不足1%,远远低于《公园设计规范》中同面积专类植物园的6%。园林建筑的位置、进行朝向、高度、体量空间组合、造型、材料、色彩及其使用功能,都应符合竹子公园总体设计的要求,能够与地形地貌、山石水体、植物等造园要素统一协调。竹子公园不论地处何方,都给人以身处南国竹乡的感觉,为进一步强化这种情趣,一般采取南方风格的建筑形式,或用竹材作为园林建筑的主要材料。南方风格的园林建筑多为青瓦粉墙,褐色门窗,不施彩画,体量较小,布局灵活,显得玲珑清雅,与竹林景观融洽和谐,营造出南国竹乡的园林意境。

竹子公园的园林建筑设计为突出竹文化主题,建筑装修材料亦应多采用竹制品精心设计,如墙饰、灯具。门心板、落地花罩、漏窗花纹等都在传统作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同时栏杆、驳岸、台阶等构筑物亦做成仿竹竿形。获得既与环境相呼应、又独具特色的装饰效果。在此基础上,设计者还应借助语言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通过景名,匾额、楹联等形式着力渲染、弘扬竹文化,营造定出富于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

三、竹子公园的种植设计

3.1适地适竹,充分考虑竹子的生态习性

竹子公园的种植设计应按公园总体布局的要求,合理运用种种观赏竹的形式美要素,充分考虑与山石、水体、建筑和其它植物的和谐统一,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的裥环境。同时,竹子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竹子的生态习性。竹子大多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要求阳光充足,年平均温度12~22℃,1月份平均温度-5~10℃以上,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温度65~82%,性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酸性土。亦有部分竹种具有特殊习性,如鹅毛竹、菲白竹、铺地竹等耐荫性相对较强;黄槽竹、早竹、金镶玉竹等可在冬季寒冷干燥的北京露地过冬;刚竹、淡竹等可生长于微碱性的瘠薄土壤……在气候不太适宜的地区应用竹子,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小环境,且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如能采用喷灌则效果最佳。

3.2师法自然,营造竹子景观

自然界各种形式的竹林群落是竹子造景的艺术创作源泉,竹子公园应师法自然,种植设计以竹林为主要配置方式,竹林景观在城市公园中宜与草坪结合,形成竹林草坪,营造清静幽深的园林植物空间。竹林草坪如能结合微地形和溪涧曲水、自然山石驳岸,则更添城市山林、返朴归真之野趣。竹林中开辟小径亦是竹林景观设计的常用作法,古典园林的竹里通幽艺术手法在安静休息区依然适用,参照公园游人容量,竹径的宽度应在0.9-2.0m之间,为营造含蓄深邃的意境,竹径的平曲线和竖曲线力求变化,“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迂回地扩展和丰富了园林的有限空间,同时避免过度曲折,矫揉造作。如果竹径较长,可在中间开辟若干开敞空间,奥旷交替,以避免产生单调的感觉,同时竹径可用宿根花卉镶边,以丰富竹林景观的色彩构图。竹径的铺装如能取古人竹子绘画的笑意,拼成竹子图形,则进一步促进了园林创作意境的延伸。

3.3寓情于景,创造富有诗情画意的竹子景观

竹子作为配景,与建筑、山石、水体、其它植物等造园要素的配置要相互因借、扬长避短。竹子与园林建筑配置时,应让建筑立面优美的线条和色彩充分地表现出来。根据园林建筑的高度和体量特征,一般选用中小型观赏竹种,江南园林常用的有孝顺竹(ambusamultiplex)、紫竹(Phllostachysnigra)、斑竹(Phllostachysbambusoides)等等。倘若园林建筑的抱角、蹲配等置石相结合,缓解、软化墙角廊隅的生硬线条,增加自然生动的气氛。同时注意加强建筑的基础种植,一般选用小型丛生竹作矮绿篱,如凤尾竹(Bambusamultiplex)、菲白竹(Arundinariaargenteostriata)、铺地竹(Arundinariafortunei)、阔叶竹(IndocalamusIatifolius)、矢竹(Pseudosasajaponica)、箬竹(Indocalamustessellatus)等等。

假山石和雕塑一般以表现山石的形态和质感为主,可用竹作背景,以突出主景,亦可用地被衬托雕塑的线条和质感。水体的竹子造景应因地制宜,对于溪涧曲水的自然式山石驳岸,宜配置小型丛生竹,如箬竹、阔叶箬竹、大明竹(Arundinariagramineus)等等,其体量与山石驳岸协调统一,同时竹与石的色彩、线条、质感对比大大丰富了驳岸的装饰效果。对于大面积水体的缓坡驳岸,适宜配置大中型竹林景观,水中竹林倒影与岸上竹林动静对比,增加了竹林景观的空间层次。

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艺术手法主要适用于小型园林空间,如盆景园等各种“园中园”,此类园林空间一般采用自然式布局,粉墙青瓦,花街铺地,建筑风格朴素淡雅。在服从空间环境总体布局的前提下,借鉴“粉墙竹影”、“移竹当窗”、“竹石小品”等造景手法,竹子景观与建筑环境相得益彰,营造出简远、疏朗、雅致的园林意境。

竹子公园因竹成景,以竹为主,追求清静幽雅的园林创作意境。在服从公园竹子景观总体布局的条件下,竹子亦可与其它植物配置组景。古典园林竹子造景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配置模式,如“三益之友”、“岁寒三友”、“四君子”等等,奇松、古梅在竹子公园不可缺少,亦可制作成花台或大盆景形式。南京情侣园一片竹林边几株桃花,“竹外桃花三两枝”,富于诗情画意,营造出宁静幽远的园林意境。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讲究“外师造化,内法心源”,现代园林竹子造景更应师法自然,竹子公园除应保留原址的古树名木外,竹林景观应形成人工栽培群落,尤其选择观花或观果类下植被,如毛竹林下可配置杜鹃、油茶、柃木、紫金牛、珍珠莲、新木姜子等等。

四、小结

4.1竹子公园的总体规划应强调突出竹文化氛围。

竹子公园的地形改造要师法自然,统筹兼顾,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以微地形竹林景观为特色。竹子公园的景区、景点布局要充分挖掘竹子造景的人文景观资源……园林建筑宜少而精年,最好选用竹子作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应体现朴素。淡雅的南方建筑风格,以营造出体现南国竹林风光的园林空间。公务员之家

4.2竹子地被和竹子绿篱在竹子公园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竹子地被常绿阔叶,景观效果优于一般地被和草坪,可设计成大面积图案式景观应用于水边缓坡等视野开阔的园林空间,突出表现竹子的群体美。竹子绿篱以自然式为主,其独特的姿态和质感给人以崭新的感受,亦可按特定主题做成整形式绿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