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技术分类十篇

时间:2023-08-09 17:41:21

医学技术分类

医学技术分类篇1

1中医优势技术标准化相关概念 

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标准化是中医药标准化的一部分,是为便于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对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的术语、诊断方法、辨证规律、治法治则、治疗指南、疗效评价及相关管理和工作事项等一系列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而制订共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中医药继续教育“十一五”规划》的有关要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中医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开展了“中医优势病种研究”重大项目。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尚未给出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概念的明确定义,笔者翻阅了大量文献并对其相关概念做了深入研究。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相关概念包括中医优势病种、中医医疗技术、中医特色疗法等。在此基础上,将其进行归纳总结。所谓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是对独具特色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总结,阐明其机制,并将其运用于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一门技术。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极具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应用方便、疗效显著、经济安全、适应症广等特点。 

《常见中医优势病种治法集粹》中指出,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是指在疾病总体和疾病的某一阶段、某一环节的防治上,中医的效果较西医为优的病种。它是对独具特色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总结,阐明其机制,并将其运用于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一门技术。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极具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 

2构建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标准化体系的重要性 

目前,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正在稳步前进,在标准数量、质量、人才培养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进展,但尚未制定中医药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和各个部分的子框架,如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针灸标准体系框架、推拿标准体系框架等。这就导致了标准制定的级别、先后顺序、急迫程度、空白领域等方面无法从宏观上把控,使得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出现了一定的盲目性和突击性,继而导致目前的标准化建设工作缺乏一致性、延续性、预见性和系统性。具体的标准制定工作是基础,但其组成方式并不是简单的罗列,不同的标准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着平行和交叉的关系。如《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与《GB/T 22163—2008腧穴定位图》,在内容上是互补的,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十部分:穴位埋线”中,它们之间是平行的。可见,从整体上梳理和把控各项具体的标准,宏观上统筹安排,建立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对于推进标准化建设尤为重要。因此,作为中医药治疗技术的一部分,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标准化框架体系构建工作迫在眉睫且意义重大。 

3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3.1标准化的相关理论知识研究 

对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体系框架构建研究起指导作用。研究包括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原则、工作原理、构建步骤、体系框架设计及体系表编制方法等相关知识。 

3.2国内中医治疗技术标准化工作发展现状研究 

对标准体系构建的目的和意义、国内中医治疗技术的标准化发展水平以及标准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研究。了解目前中医治疗技术标准化工作现状及中医治疗技术标准体系构建情况,明确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3.3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内涵和外延研究 

到目前为止,国家对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的内涵和外延尚没有明确的界定,这将影响后期框架体系的构建研究。因此在研究之初,首先需要对其定义及包含范围进行研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深入分析与其相关的概念,如国家已给出定义的中医优势病种、中医医疗技术、中医特色疗法等,可以对于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的定义进行研究。 

另一方面,目前国家尚未公布哪些技术属于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而本研究的目的是要以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为对象进行框架体系构建研究。框架体系的构建需要有大量的数据作为基础,再进行分类。所以,在收集数据时,应尽量扩大范围,以保证目前具有中医学优勢的技术及将来会归入到此范围的技术都能够顺利纳入框架体系。 

为保证所收集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笔者从以下3类国家已经的技术进行数据收集。(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适宜技术;(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卫计委)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中医部分);(3)中医优势病种对应的中医治疗技术。

在掌握标准体系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中医优势技术的发展现状、明确标准体系在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中的重要性以及借鉴其他行业标准体系构建研究的经验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现行、在制、预制中的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标准,对中医优势病种176项、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1100项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确定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的标准体系框架和分类层次,提出顶层设计方案,并在专家指导下进行整改,形成有利于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规范、推广及发展的标准体系。在构建出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初稿的基础上,广泛收集专家意见,不断完善框架体系。通过专家咨询会、发放调查问卷、现场调研、远程咨询等多种方式大量收集专家意见,确保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框架体系的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标准体系构建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层次结构的确定;(2)分类组合的确定;(3)具体每一层内容的确定。原则是从个性特征中寻找共性特征,每一层都是下一层的提炼,具有共性特征的标准处在同一层,最底层是个性标准层,即专用标准层。共性标准是表达若干标准间共性特征的标准。 

前期的研究已初步确立了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标准体系的第1~4级的框架架构,见图1。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体系划分办法,遵循标准体系框架的划分原则继续向下细分。在继续细分的过程中,汇总标准制定方面的专家以及一线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的使用者及研究者的意见。经过数据分析发现,为了能够使具体的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更加便捷系统地归入本框架,在原先已分好的第3层与第4层中间又加入技术规范、操作指南、仪器设备标准等内容,即共性标准层,因此新的分类将原来的第4层改进为第5层。以治疗操作标准为例,第4层分为技术规范、操作指南、仪器设备标准、教学标准、科研标准、推广技术标准、其他7大类。下一层即第5层以操作指南为例,其分为针灸疗法操作指南、推拿疗法操作指南、内治疗法操作指南、外治疗法操作指南、其他五大类,如图2所示。

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标准是标准体系建设的核心。为有序、高效、快速和安全地推广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技术标准体系分类的过程中,笔者借鉴中医针灸标准、护理标准、中药标准等多项标准的分类方法,提出了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标准体系的分类方法。结合目前已收集优势病种176项,如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肝豆状核变性、心悸(心律失常)等。收集中医优势病种对应治疗技术719项、卫计委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第1~2批共143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第1~4批共238项,如围绕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顽固性疼痛、下肢静脉曲张、过敏性疾病、脑源性疾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小儿腹泻、湿疹、时疫病、急危重症、糖耐量低下等。并在整理分析如《GB/T 21709.7-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7部分:皮肤针》《GB/T16751.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等具体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类研究,用以验证分类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本分类方法以中医治疗技术为研究对象,借鉴针灸标准体系框架构建方法、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构建研究、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研究等内容,分类方法与中医临床适宜技术、卫生适宜技术等中医药的其他技术具有兼容性。 

本研究确定了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的标准体系框架和分类层次,提出了顶层设计方案,并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整改,不断地完善该体系。其中争议较大、修改时间较长的是针灸疗法操作指南中的针疗操作指南的分类问题。最初的分类思路有3种,(1)按照针具进行分类,如磁圆梅针操作指南、锋勾针操作指南、芒针操作指南等;(2)按照部位进行分类,如眼针操作指南、耳针操作指南、头针操作指南等;(3)按照刺法进行分类,如输刺操作指南、经刺操作指南、远道刺操作指南等。 

为了在3种方法中选择最适合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发展和推广的分类方法,笔者采用专家咨询法、调查问卷法,分别对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太原铁路中心医院、山西省中医药研究所以及地级市的盐湖区中医院、新绛中医院、稷山中医院、万荣中医院等53家医院进行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框架体系构建研究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315份,收回有效问卷278份,有效率88.26%。另外,还邀请山西中医药管理局、医院、药店、卫生所、医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7名业内专家召开研讨论证会。综合分析调研结果,最终选择支持率最高的方案,即按照针具对针灸疗法操作指南进行分类研究。 

技术标准的第6级框架以治疗操作标准类中的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操作指南为示范进行细分,将针灸疗法操作指南分为针疗疗法操作指南和灸疗疗法操作指南两大类。第7级将针疗操作指南按照针具进行分类,分为磁圆梅针操作指南、饞针操作指南、圆利针操作指南等部分。灸疗操作指南分为艾灸操作指南和其他灸操作指南两大类。第8级又将艾灸操作指南分为艾炷灸操作指南、艾卷灸操作指南、温针灸操作指南、温灸器灸操作指南4类。其他灸操作指南分为灯火灸操作指南、天灸操作指南、其他操作指南3类。推拿疗法操作指南按照治法分为按法操作指南、摩法操作指南、推法操作指南、其他4个部分。内治疗法操作指南按照治法分为汗法操作指南、下法操作指南、吐法操作指南等部分。外治疗法操作指南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中药外治操作指南、夹缚固定操作指南、牵引疗法操作指南等部分。中药外治操指南的下一级又分为敷贴法操作指南、涂搽法操作指南、熏蒸法操作指南等部分。如图3所示。 

4小结 

医学技术分类篇2

关键词:DNA分析技术;法医;物证检测;应用

DNA是1953年最新在《自然》杂志上被提出的一种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这是现代的生命科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发现,这直接推动了生命科学领域中分子生物的发展,也成为现代医学和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热点,随着一系列DNA提取技术的出现,我们对于DNA的获取十分方便,DNA鉴定及分析技术的成熟也极大的推动了DNA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其中意义重大的是在法医学物证检测中的应用,这一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开创了法医物证检测的新方式,极大的加快了法医学的发展及刑事案件的侦办。

1 DNA分析技术的产生

DNA分析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发明之一,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之后的X线衍射技术的出现以及沃森、克瑞克的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DNA的复制和遗传信息的传递,随后人类科学家成功破解了人类DNA所包含的信息,也揭示了人类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DNA在遗传过程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排都使得每个人的基因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

2 DNA分析技术在法医物证检测应用的种类

经过科学技术的发展,DNA分析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在法医学物证检测中的应用也经历了多个过程,从早期的DNA指纹图技术、线粒体DNA测序技术到现在的STR-PCR等技术,DNA分析技术经过了多次的技术革命,现在已经可以对不同的法医物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提高了法医物证检测的准确性、全面性。

2.1 DNA指纹技术

20世纪80年代,遗传学家合成了2个小卫星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得到了一系列高度变异的谱带,这种谱带具有个体的差异性,就如同人类的指纹具有个体的差异性,因此被称为DNA指纹技术。这种技术的原理是人类的核苷酸序列不同,用限制性酶进行消化时,可以产生长度不同的DN段,这种不同长度片段在群体中具有多态的现象。DNA指纹技术有两类,分为多位点探针和单位点探针,多位点探针可以同时检测多个位点,其特点四鉴别机率高,基本可以达到个人认定的目的,但是其操作复杂、检测周期长、对法医检材要求较高。而单位点探针只有一个检测位点,鉴别的效率差,随着DNA分析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已逐渐被其他技术所取代。

2.2 VNTR-PCR分析技术

VNTR又称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是科学家在人类DNA文库中发现的重复串联单位,重复单位长度一般在7-60个碱基,重复次数可多达百次。在人类群体中呈现多态性,VNTR位点主要分布在人类的染色体端粒的位置,VNTR技术的使用帮助解决了多位点DNA指纹分析与单位点DNA指纹分析存在的问题,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缺点,由于杂合子两条带的产量的差异导致扩增差异性较大,易导致误判。

2.3 STR-PCR分析技术

STR是一种短串联重复序列,是广泛存在于基因组中的一种DNA串联重复序列,STR的核心序列为2-6个碱基,片段长度一般为100-500个碱基左右,具有5-40次的重复次数。STR-PCR技术具有多种优点,首先是这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两条带的扩增产量相等,其次由于STR位点在基因组中广泛分布,所以可以检测部分降解的DNA,对于某些不完整的法医物证来说,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帮助检测分析。但是STR技术也具有一些缺点,由于其的高灵敏性,所以一旦法医物证中混有其他的DNA,即时是微量的,也会造成样本的污染,导致错误判断。但是总体来说,STR-PCR技术极大的提高了人的身份鉴别程度,近年来随着PCR扩增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自动测序设备的出现,使得STR的灵敏度和识别率更高。目前STR分析技术在法医学的个人鉴定和亲子鉴定中作为主要方法,而法医学中仅仅可以通过指纹、皮肤碎屑等物证即可进行检测分析,是当今法医学物证检测的主要技术。

2.4 线粒体DNA分析技术

人类的线粒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线粒体DNA是细胞核外的遗传物质,是人类的第二套基因组DNA,其具有高度可变区域,人类的线粒体DNA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四代之内的所有母系亲属的线粒体序列基本相同,可以用于母子鉴定。随着DNA自动测序设备的出现,线粒体DNA分析技术广泛应用,可以对于毛发、指甲、骨骼等法医物证进行检测,具有高灵敏度的特点,在人类起源、考古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应用。

2.5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技术

单核苷酸多态性是指单个核苷酸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这种变异可以由单个碱基的变化产生。SNP的分布密度很高,且具有遗传稳定性,因此SNP分析技术可以用于人类的起源进化等科学的研究,也可以用于法医个体识别的鉴定。SNP分析技术的优点是容易进行扩增,没有漏扩等现象,因此可以用于高度腐败、降解的法医物证检测。近年来随着微阵列DNA芯片、高效液相层析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SNP分析技术的检测效率。

3 总结

随着现代话生物技术的发展,法医学物证检测技术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DNA分析技术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刑事案件侦查、飞机失事的乘客身份鉴定、亲子鉴定、性别鉴定、恶性案件的侦破等,DNA分析的结果也已经广泛的被世界各国的法庭所认同,成为了案件侦破的重要证据。DNA分析技术也随着应用的推广想着标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DNA的分析技术也将会随之不断发展,我们在利用现代化DNA分析技术进行法医物证检测时也要注意分辨其结果的准确性,用多种方法去验证结果,避免造成鉴定错误。

参考文献

[1] 徐振波,DNA分析技术在法科学中的应用及展望,法律与医学杂志,2000.

[2] 胡萌,法医DNA分析技术及其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3] 王兵,DNA分型技术在法医物证学中的技术应用,生物技术世界,2013.

作者简介:

医学技术分类篇3

1.哲学、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政治学、国际政治、行政学(管理)、外交学、国际文化交流、政治经济学、国际事务、思想政治教育、党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

2.公共(行政)管理类:卫生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关系、土地资源管理、国防教育与管理、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管理、城市管理(监察)、社区管理、村(乡)镇管理、农村行政管理、社会福利事业管理、涉外事务管理、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教育(行政)管理等各专业公共行政管理、文化产业等各类产业管理、航运管理等各类交通运输管理、自然保护区等各类保护区和开发区管理。

3.卫生管理类:卫生监督、卫生信息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医学文秘、医院管理。

4.社会学类: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女性学、伦理学、人类学、人口学(工作)、社会工作(含司法社会工作方向等)、社会管理、社区服务(管理)、社区康复、家政学(服务)、老年服务(管理)、青少年工作(管理)。

5.经济管理类:经济学类、财政税收类、金融类、会计与审计类、管理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工业经济、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土地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市场开发、市场营销教育、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投资(学)、(企业)人力资源(人事)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物流管理、国际贸易、贸易经济、工业外贸、国际商务、商务策划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物业管理、特许经营管理、连锁经营管理、资产评估、商品学、产品质量工程、国际企业管理、饭店(宾馆、酒店)管理、(企业)理财、林业信息管理、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商务管理、医药营销等各种专业营销、工商企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证券投资与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电子商务、经济信息管理、经济管理(学)、劳动经济、农村区域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经营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文化贸易、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海洋经济、农业经济、运输经济、劳动经济、投资经济(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或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6.经济学类:财政税收类、金融类、经济学、国际经济、发展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7.财政税收类:财政(学)、税收(务)、涉外税收。

8.金融类: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管理、经济与金融、国际金融、信用管理、证券、证券投资、期货、货币银行学、保险(学)、保险(实务)、医疗保险实务。

9.会计与审计类:会计(学)、审计(实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教育)、国际会计、会计(财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会计与统计核算、财务信息管理、工业(企业)会计等各类专业会计。

10.数学、统计类:数学、数理基础科学、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统计(学)、计划统计、经营计划与统计、统计与概算、国土资源调查等各类专业统计调查。

11.法学类:法学(含民法、商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环境资源法、财税金融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方向法学)、诉讼法、知识产权法、法律(事务)、国际法、刑事司法、监狱学、律师、涉外法律(事务)、经济法律事务、公安法制。

12.汉语言与文秘类:汉(中国)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言、中国语言文学(化)、中文应用、对外汉语、华文教育、应用语言学、戏剧影视文学、古典文献、文学、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秘书(学)、文秘(学)、中文(文秘或秘书)教育、现代秘书、司法文秘(秘书)等各类专业文秘(秘书)。

13.新闻传播类: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媒体创意、广告(学)、工业设计、影视艺术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工程)。

14.文物考古与历史学类: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文物保护、博物馆。

15.民族宗教类:民族学、宗教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16.外国语言文学类:根据职位需要设置相应语种

17.图书与档案学类:图书馆(管理)、档案(管理)、科技档案、图书档案管理。

18.计量测量类:计量技术、测量技术、检测技术、精密仪器、几何计量测试、光学计量、无线电计量测试、热工计量测试、力学计量测试。

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计算机科学(技术或教育)、各类(计算机)软件技术(工程)、各类(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各类(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各类(计算机)信息科学(工程或技术)、各类(计算机)信息管理(或应用)、各类计算机管理(或应用)、各类计算机控制(技术)、各类计算机通信(通讯)、各类(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信息安全、系统理论(科学或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地球(地理)信息系统(科学或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计算机与经济管理、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硬件(器件或设备)、电器与电脑、可视化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多媒体制作、图形图像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技术、软件测试。

20.电气电力(强电)类:电力(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电站自动化、电站测控、变电运行、高压输配电线路、(电力)线路运行、电气技术教育、微电机、电机与电器、各类电力(电气)自动化、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电厂集控运行、水电站及电力网、供用电技术、电网监控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农村电气化技术、电工(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21.电子信息与自动化类:电子信息(工程)科学(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工程(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仪器仪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技术(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技术)、控制工程、数控技术(设备)、各类自动化专业、电磁场技术、真空电子技术、无线(电)技术、通信工程、信息显示、信息物理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电子声像技术、图文信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学(工程)、医疗器械工程、医学影像工程、假肢矫形工程、生物信息技术、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工业网络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微电子学、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通信网络(系统)、(移动)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广播电视网络技术、有线电视工程技术。

22.机械类: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工程、机械装备、精密机械、工业工程、机械自动化、自动化设备、制造工程(工艺)、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机电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数控技术(设备)、模具设计与制造、玩具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液压与气动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各类机电或动力设备的运行或维护等、(电子)仪器仪表、医疗仪器仪表等各类专业器械设备、各类汽车(车辆)制造(装配)与维修(检测或运用)技术、汽车改装(整形)技术、制冷与冷藏技术、车辆工程。

23.公安学类:犯罪学、犯罪心理学、侦查(察)学、刑事侦查(察)、刑事(科学)技术、技术侦查、经济侦查、警察指挥与战术、禁毒(学)、经济犯罪侦查、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公安信息技术、公安情报学、公安视听技术、法医学、警犬技术、警卫学、涉外警务、边防管理(或指挥)、边防公安、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指挥)、火灾勘查、科技防卫、安全防范工程(技术)、公安(安全)保卫、国内安全保卫、公安学、公共安全管理、公安管理、警察管理、核生化消防、预审、痕迹检验、文件鉴定、法化学、治安(学、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工程)、公安文秘、公安法制、警卫、交通管理。

24.司法监所管理类:犯罪学、监狱学、狱政管理、刑事执行、劳教管理、罪犯管教、罪犯教育、矫正教育学、罪犯心理矫治、涉毒人员矫治、司法管理。

25.教育学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教育、初等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特殊教育、言语听觉科学、化学教育等各学科教育。

26.心理学类: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含临床心理学方向等)、犯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

27.体育学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管理(服务)、运动人体科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生物科学、社会体育、警察体育、休闲体育、竞技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与健康、体育保健康复、武术。

28.艺术类:(可以按照小类设置专业条件)

⑴音乐小类:音乐学、作曲、(音乐)指挥、音乐表演、民族音乐、交响乐、声乐、歌剧、戏剧戏曲音乐、音乐剧、钢琴、管弦、各种乐器演奏、现代器乐打击乐、音乐科技与艺术、音乐教育、音乐工程。

⑵美术小类:美术、绘画、中国画、油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雕塑、书法、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木偶表演与制作。

⑶电影电视广播小类:电影编导、广播编导、电视编导、影视学、电视艺术、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摄影。

⑷舞蹈小类:舞蹈学、舞蹈编导、芭蕾舞、中国舞、民族舞蹈。

⑸戏剧戏曲小类:戏剧学、戏曲学、戏剧影视文学。

⑹表演小类:戏剧戏曲表演、话剧表演、影视表演。

⑺舞台艺术类:舞台美术、照明艺术、录音艺术。

⑻播音小类。

⑼主持小类。

⑽导演小类。

⑾艺术管理小类:艺术管理、文化事业管理。

⑿杂项小类:艺术学、公共艺术、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会展艺术与技术。

29.物理、力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工程物理、核物理、力学、声学、光电子技术科学、工程结构分析。

30.化学化工类:化学(基地)、应用化学、化工、化学工程与艺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有机化工、工业生物工程、化工设备(维修)。

31.材料学类: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稀土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生物功能材料、电子封装技术、陶瓷、硅酸盐。

32.大气与天文学类:天文、空间科学、气象(学)、大气科学(技术)、大气探测技术、应用气象技术、防雷技术。

33.地理科学类: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与技术)。

34.地质地矿类:地质、地质工程、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采矿工程(或技术)、石油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天然气、矿物加工、勘查、资源勘查与开发、矿物资源、地质矿产勘查、勘察工程、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地质矿产勘察技术、矿山地质、岩矿鉴定、矿山测量、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铀矿地质与勘查技术、非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岩矿分析与鉴定技术、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工程地质勘查、水文与工程地质、矿物加工工程。

35.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技术、海洋管理、海洋资源、(近岸)海洋环境(科学或工程)、海洋生态、海洋水文、近岸海洋学、海洋生物(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放射生态学、军事海洋学、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

36.环境科学类:环境科学(工程)、资源环境科学(工程)、生态学、海洋资源环境、(近岸)海洋环境(科学或工程)、海洋生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水务工程、灾害防治工程、辐射防护、环境安全类、(环境)安全工程、环境经济、农业生态学、综合规划、生态植物修复、环境经济与管理、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治理(技术)、环境评价、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环境保护技术、资源环境与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城市检测与工程技术、水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水净化技术、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

37.能源动力类:电气电力(强电)类、热能动力工程、风能动力工程、能源工程、核工程、核技术、核化工与核燃料、核反应堆、核电、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城市热能应用技术、(城市)燃气工程、供热工程。

38.城建规划类:城乡规划、城市(镇)规划、园林规划、道路规划、土地规划。

39.建筑建设类:建筑学、土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排水、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经济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预决算、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交通土建工程、道路交通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机场建设、渡河工程、地下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建筑设计(技术)、城镇建设、矿井建设、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涉外建筑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室内设计技术、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环境艺术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基础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消防工程(技术)、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供热工程。

40.交通运输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物流、海事管理、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交通建设与装备、物资储运、道路交通、城市交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技术、交通运输管理、交通管理、交通工程管理、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路政管理、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城市交通运输、公路监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水运管理、海事管理、港口业务管理、各类轨道交通工程(设备、技术或管理)。

41.景观类:园林、景观学、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城市园林(设计、管理)、园林绿化、园林技术。

42.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资源与海洋工程、港口海岸(航道)及治河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利用、海岸与海洋工程、水文与水资源、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水信息技术、水政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灌溉与排水技术、河务工程与管理、城市水利、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务管理、水利工程监理、水土保持。

43.测绘类: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大地测量与卫星定位技术、地图制图技术、矿山测量等各类专业测量或测绘。

44.轻工纺织类: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印刷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轻工生物技术、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数字印刷、染整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制浆造纸技术、香料香精工艺、表面精饰工艺、现代纺织技术、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丝绸技术、服装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新型纺织机电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包装技术与设计、印刷技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印刷设备及工艺、出版与发行。

45.农业工程类: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业工程、生物系统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技术、观光农业。

46.林业工程类: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经济林、林业技术、林产化工技术、木材加工技术、森林采运工程、林业经济信息管理。

47.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应用生物教育、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动植物检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生物资源科学、生物安全、植物科学与技术、应用生物科学、植物资源工程。

48.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农艺教育、园艺教育、园艺技术、特用作物、草业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食用菌、作物生产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中草药栽培技术、烟草(栽培技术)、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49.森林资源类:林学、森林(资源)保护、植物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森林(生态)旅游。

50.动物科学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畜禽生产教育、蜂学、昆虫学、蚕学、动物药学。

51.水产类:渔业(综合技术)、海洋渔业、淡水渔业、水产、水产养殖(技术)、水族、海水养殖、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水生动植物保护、海洋捕捞技术。

52.动植物检疫类:动物或植物检疫、生物安全、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饲料与动物营养、特种动物养殖、畜牧、兽医、兽医医药、动物防疫与检疫。

53.基础医学类:基础医学、医学信息学。

54.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含临床病理学方向、临床急救医学方向、眼与视光学方向、放疗方向等)、中西医临床医学。

55.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妇幼保健医、营养学。

56.口腔医学类:口腔医学、口腔修复工艺学。

57.中医学:中医学(含中医骨伤方向)、针灸推拿学(含康复医学方向等)、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资源与开发、中医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

58.医学技术类:麻醉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放射医学、康复治疗学(技术)、眼视光学(技术)、精神医学、医学技术、听力学、医学实验学、医学美容技术、医学信息学(工程)、医疗器械工程、医学影像工程(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检验技术、医学生物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学营养、呼吸治疗技术。

59.护理学类:护理(学)、助产、护士、涉外护士、产假护士。

60.药学类:制药工程、药理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应用药学、临床药学、海洋药学、药事管理、化工与制药、制药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生物制药、兽药生产与营销。

61.食品类: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储运与加工、食品工艺、烹饪与营养、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检验(检测)、乳品工程、粮食工程、酿酒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贮运与营销。

62.航空航天类:飞行器设计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航天运输与控制、飞行技术、(航空航天)质量与可靠性工程。

医学技术分类篇4

【关键词】医学高职高专院校 人文

艺术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035-02

我国医学院校学生人文艺术素质较低是其整体素质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而医学院校人文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为此,应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广西科技大学结合临床岗位的素质要求与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特点,进行了构建医学高职高专人文艺术素质教育体系的实践。

一、医学院校开展人文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当前,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院的管理艺术化、服务人性化、环境家庭化和医务人员的审美观与人际沟通艺术,以及手术的工艺等都渗透着各种人文艺术元素。这种变化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决定了人文艺术教育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而长期以来,我们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只注重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教育。

(二)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人文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艺术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全国普通高校人文艺术教育工作研讨会纪要》也提出:人文艺术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民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是艺术教育,所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整个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地位。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有助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世界;有助于启发思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医学生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实践

(一)强化第一课堂的主导作用。建立“普及型与提高型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普及型”即把艺术类课程列为选修课,让学生选修与本专业相关联的艺术类选修课程,并以观赏、讨(评)论、讲座、体验等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提高型”主要体现在第二课堂,以课外组织学生艺术社团活动、职业礼仪培训、艺术讲座、艺术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1.课程设置。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广西科技大学于2007年7月将艺术鉴赏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2个学分(总课时32,其中理论12课时、实践20课时)。

2.课程内容。由于学制为三年的医学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二年、临床实习一年,而且医学课程繁重。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和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方面的精力投入更显不足。为了解决医学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时间短、学习任务繁重与人文艺术课程开设所占用专业教学时间的矛盾,主要结合医学职业特点,开展教学内容的重整:(1)美学与医学。根据医学审美原则对医学生进行自身审美教育、审美能力培养,在传授美学和医学美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参与医学审美实践,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素质和分辨美与丑的能力,在今后的医疗实践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能力。主要内容有:美学基本原理、医学美学基本知识。(2)视觉艺术与医学。视觉艺术是美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美的载体,与医学具有广泛的联系,在医学领域,视觉艺术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并在教学、科研、医疗中发挥作用。主要内容有:视觉艺术基础知识与视觉艺术作品欣赏、觉艺术与医学、色彩学常识及在医学中的应用、基本技能训练。(3)音乐艺术与医学。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的作用在医疗中也得以体现。主要内容有:基础音乐知识与音乐鉴赏、合唱训练与指挥、“音乐治疗”的发展动态和基本知识。(4)文学艺术与医学。“文学”作为医学人文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医用文书写作更是伴随着每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始终。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文学”提高医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审美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临床综合能力,并以此促进、发展“文学”、书法等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内容有:文学基础、文学赏析、医患语言交流技巧、医用文书写作医用文书写作的语言特点、硬笔书法赏析。

3.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和艺术欣赏采取大课的方法进行教学;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在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及围绕临床检查、治疗和医疗技能操作等实践环节采取小课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对艺术在为临床检查、治疗和医疗技能操作进行观察、模拟练习。同时,在教学中本着“艺术与医学”相融的原则,强调人文艺术教育与医学专业教学的融合,将艺术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即医学类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艺术类教师结合医学要求开展艺术教学。如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舒适性为原则,在临床医学、护理、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中,把“操作者个人形象准备、服务时与对象沟通效果、操作动作流畅情况”等内容增加到临床医疗、护理操作及医技操作项目中。

(二)发挥社团和校园艺术活动的载体作用。课外艺术活动一直都是学校艺术实践的重要部分,是学生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以大学生艺术团、书画协会、舞蹈协会、手工协会、鼓乐协会、戏剧协会、吉他协会、摄影协会、集邮协会、棋类协会等学生艺术社团为依托,以举办包含舞蹈、服装设计、中英文演讲、书法、绘画、摄影、手工艺、戏剧、综艺、征文、主持人、国旗法知识竞赛等大赛和影视展播、影视评论、艺术讲座等多项内容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为载体,开展课外人文艺术教育。并本着“以赛促技、以技促艺、以艺促德”的活动理念,开展医学生职业形象大赛、医学职业礼仪比赛、护理操作技能竞赛、口腔工艺技能操作比赛等具有医学教育特点竞赛类项目。

(三)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在开展广泛的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围绕医疗岗位对医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对评价体系结构、评价指标内容、评价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建立符合医疗岗位素质要求的医学生人文艺术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学生自评、校内课程教师评价和临床(实习、用人单位)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课内评价、课外评价、校外评价方式,强调实际工作的体现,最后形成一个人文艺术综合素质得分。在编写《医疗技能操作考核手册》中强调医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增加人文艺术方面的考核内容,体现对医疗操作时的仪态仪表、语言沟通、动作的流畅性等要求,使人文艺术教育与医学教育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

(四)加强师资队伍与基础建设。师资队伍水平和基础建设关系着教学质量,需要加强这两方面的建设。

1.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医学生人文艺术素质教育需要有坚实的学科支撑,师资队伍的水平关系着教学质量。医学院校普遍存在人文艺术教育师资的不足,也存在着人文艺术教师与临床分离及医学教师人文艺术素质缺乏的现象。广西科技大学自2000年成立了医学人文艺术教研室,由4名毕业来自艺术院校的艺术类教师和5名来自医学教育、医学临床教师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负责完成日常的课程教学任务及课外实践、训练和辅导。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注重医学类教师与艺术类教师素质的互融性,通过利用假期的对医学教师的培训增加人文艺术培训内容,对医学类教师进行人文艺术教育培训,派送医学类教师参加校外医学礼仪相关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类书法、演讲、医学礼仪、绘画、摄影等比赛,提高医学类教师的人文艺术素养;安排艺术类教师参加医学专业听课及参与医学类实践操作考核,增加艺术教师对医学教育要求的了解。

2.完善教学基础建设。学校建有艺术练功房和馆藏的中国名陶、名瓷、玉器、奇石、铜器、字画、工艺美术品等上千件各类收藏品的人文艺术馆,近两年来,举办各种类型的校内外艺术品展览、笔会及书画比赛等活动45次,共接待参观4000多人次;与柳州市书法院、文联、柳州市书法院、柳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等3个单位签订了人文艺术教育基地协议,为师生拓宽了人文艺术教育的实践场所。

(五)加强教学研究。多年来,广西科技大学教师在完成繁忙的教学、训练、辅导等工作外,一直坚持教学研究工作,多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由广西科技大学教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医学校规划教材《艺术鉴赏》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医药院校特色规划教材《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已在医学院校中应用。教师积极开展医学人文课题研究,主持完成广西教育厅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第二批立项项目(重点资助项目)《医学院校人文艺术教育基地的建设与实践》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改成果三等奖,承担人文艺术教育研究课题4项。此外,教师多次受邀担任柳州市各类礼仪文化艺术比赛评委,为人文艺术教育的开展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重视和加强人文艺术教育,是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人文艺术教育已成为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各专业平均就业率由90.18%上升到98.66%,毕业生的人文艺术素质在区内外医疗单位中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杜华,刘理.医学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现状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0(1)

[2]沈菀真,蔡竹,杨文波,等.谈医学院开设人文素质类等选修课程的重要笥和必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09(6)

[3]黄明智.影视艺术教育中的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河南社会科学,2012(10)

[4]傅义强.医学院校的艺术教育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J].医学与哲学,2005(9)

[5]沙涛.医学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6]徐盈.医学与音乐的关系之我见[J].广东医学院报,2002(5)

[7]刘德义.高等医学院校开设书法艺术课程的必要性[J].浙江医学教育,2005(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课题(200911MS289)

医学技术分类篇5

技术预见是可能的。技术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源于社会并作用于社会,而非独立于社会系统之外的自主发展;技术的存在方式是实践,受人的价值意识支配,服从于人类的目标制约;任何技术活动都有明确的社会目的,并与其他社会活动相联系;技术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性和累积性;技术产生、生长、发育、成熟和消亡的过程具有生命周期性等特征。技术预见不仅具有历史阶段性和时效性,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其不确定性是由于技术发展虽然可能预见但并非完全必然,并且受研究者的科学素养和预见能力的制约。

技术预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技术预见有一些基本共识的原则。日本科技厅在技术预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归纳了4条基本原则:①需求性原则。即技术预见不仅要考虑技术自身的发展,同时还要考虑未来经济和社会对技术的需求。②全面性原则。即技术预见应该覆盖所有技术领域,而非个别领域。③可评价性原则。即对不同技术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并优先排序。④可预见性原则。即对拟研究与开发的具体技术进行预见,包括专家对技术的期望目标、确定目标以及实现时限。BenMartin在此基础上又研究提出了技术预见的“6C”原则,即沟通(communication)、聚焦未来(concentrationonthelongerterm)、协商一致(consensus)、协作(co-ordination)、承诺(commit-ment)和理解(comprehension)。

技术预见的内在要素一般包括目标的设定、主要任务的设定、技术清单的制定、专家网络的建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方法工具的选用等;外在要素主要是技术预见的外部环境及影响。技术预见的常用方法包括德尔菲调查、情景分析、关键技术选择、专家讨论、情报研究、文献计量、专利分析、技术路线图、环境扫描、SWOT分析、头脑风暴、相关树法、矩阵分析、技术经济研究等。日本对247家研究机构所用的技术预见研究方法调查发现,德尔菲调查、情景分析、相关树法非常适合于长期技术预见(5~30年),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时间和经费;专利统计分析非常适用于短期技术预见(5年内),既有效又易操作。在技术预见方法运用上,欧洲多采用德尔菲调查和情景分析;美国和澳大利亚则更倾向于关键技术选择。国家层面的技术预见主要采用德尔菲调查、情景分析和专家讨论,辅以文献计量、专利分析和情报研究。虽然各国也都认识到目前采取的技术预见方法组合仍然存在一定缺陷,但技术预见在集思广益、塑造未来方面的作用仍然无法取代,因为基于沟通、协商、合作的技术预见活动过程本身就已经非常有价值。通常,技术预见包括4个部分:①情景分析;②重要、新兴科学技术领域研究;③热点专题研究;④大规模德尔菲调查。

技术预警

技术预警(technologywarning)是指对潜在对手可能形成的“技术突袭”(technologysurprise)事先发出警报。技术预警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展望,它是从国家安全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保持己方军事优势、防止对手技术突袭为宗旨的技术发展预测。所谓技术突袭,就是指以独有的技术成果或压倒性技术优势突袭对手。

技术突袭和技术预警的概念都是由美国防情报局首先提出并付诸实践的。美国防情报局技术预警的基本原则是:①与国防战略方向保持一致,确保所选技术与未来作战能力密切相关;②充分关注“焦点”技术,保证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③反映科技的前沿发展,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技术预警的实施步骤是:①确定未来应具有的军事能力;②确定潜在对手有哪些正在发展的技术可能会对其重要军事能力构成威胁,以及有什么线索或迹象表明对手可能采用或开发了这些技术;③对这些技术的可实现度、成熟度以及可能对己方军事能力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④根据评估结果对相关技术进行优先排序,并协助“技术预警”结果的执行部门优化资源配置;⑤确定并分配情报信息搜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情报研究,并就如何保持优势向决策层提出详细建议。

例如,美国防情报局2005年5月的《在全球技术进步时代避免技术突袭》研究报告指出,“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在军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能影响未来军事行动的实施及国家安全,如脑成像技术、DNA隐蔽通讯、非致命性传染病”;“脑成像技术有助于了解军队战备的行为动机、能力意愿和精神压力因素,可能被用于进行心理战、情报战”。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实践基础

军事医学的技术预见实践,遵循一般技术预见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同时,军事医学的技术发展规律、技术需求和技术来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军事医学的技术发展规律

认识军事医学的技术发展规律,是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科学哲学基础。军事医学技术作为技术的一个特定范畴,遵从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技术呈现大致划分为3种途径6种形式,即缓变、突变,分化、渗透,组合、融合。缓变是指技术呈现指数或对数线性增长,往往有较长的发展过程和技术积累,通常呈现为技术的非质改革和性能提升。

突变是指技术呈现重大突破或原始创新的非线性增长。突变有突破和原创两种基本形态。突破型往往有漫长的技术发展前史,呈现为不同于常规改进的重大质变。原创型则是与以前技术全然不同的、开辟全新领域的技术突现,通常是难以想象的,也是最高级的技术突破。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重大原创型的技术突破绝大多数是基于科学原理的技术突破,而几乎不可能依赖经验积累或实验试验获得。分化是指技术呈现多向演变。分化通常是在某项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后,向不同的应用目的演化为新的应用技术。如20世纪下半叶生物技术取得突破后,迅速分化出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军事生物技术等若干新兴生物技术群。

渗透是指技术呈现多学科或技术领域的交叉影响和吸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学科和技术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技术渗透的科学和技术环境基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技术渗透的思想基础和发展动力。组合是指技术呈现的单项相加或多来源综合。

技术组合通常表现为包含多项技术单元的新兴技术群集,在各单项技术之间少有非线性作用,一般也不产生新的技术涌现。融合是指技术呈现的多项集成或多来源汇聚。技术融合通常也表现为新兴技术集群,但其区别于技术组合之处在于它包含的不是各单项技术单元,而是各单项技术单元的某种元素;在各单项技术之间发生了非线性相互作用,并产生新的技术涌现。

军事医学的技术缓变通常发生在军事医学技术体系范畴内;技术突变通常是基于新的军事医学知识发现或生命科学原理揭示;技术分化主要有军事勤务相关技术和生命科学相关技术的分化两大类;技术渗透主要有生命科学、一般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军事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向军事医学领域的应用转化;技术组合有军事医学领域内的技术组合,也有军事医学与源于其他领域的渗透技术的组合;军事医学的技术融合则主要是其他若干领域的技术与军事医学领域相关技术的汇聚,进而在军事医学领域的应用,如纳米技术(N)、生物技术(B)、信息技术(I)和神经认知科学(cognition,C)相融合产生的NBIC融合技术。

2军事医学的技术需求

分析军事医学的技术需求,是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实践基础,是明确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技术选择、评价、预测、排序的准则和指标体系的基本前提。军事医学的技术需求可以分为以下若干类。第一类是军事医学作用体现或功能发挥的技术需求,如发挥卫勤保障功能的技术需求、提升“人-武器系统”效能的技术需求、服务武器装备研制的技术需求、服务战斗力生成的技术需求、服务国防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需求。这一类技术可概括为“功效技术”。

第二类是军事医学研究的技术需求,如军事医学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装备研制、药物研发、工程建设等技术需求。这一类技术可概括为“工具技术”。第三类是军事医学建设和发展的技术需求,其中绝大部分是一般医学、生物学、药学、工程学、管理学等通用技术或支撑技术,也有部分是具有显著军事医学自身特征的技术。这一类技术可概括为“支撑技术”。军事医学的技术需求是广泛的。军事医学涉及范围很广,从科学、技术、工程到管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装备研制到卫勤保障现场实践,从医学、药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到军事学,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从军事医学的作用和功能发挥、科学研究需求到自身建设和发展需要,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到海洋技术等。

军事医学的技术需求是长期的。作为国防的长期性和战略性需求,军事医学的使命、任务是长期的,因而军事医学的技术需求也必然是长期的、持续的。只要军事仍然存在,军事医学的技术需求就不会终结。军事医学的技术需求是动态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在不断革新,武器装备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军队的使命任务在不断拓展,卫勤保障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军事医学的技术需求也必然不断更新。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医学技术需求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3军事医学的技术来源

探讨军事医学的技术来源,是为了指导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技术扫描范围。

军事医学的技术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来自军事医学长期实践经验的技术。如战创伤救治中的清创术、延期缝合术、骨折固定术、分级救治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军事训练伤病防治的关节手法复位、推拿按摩等传统医学技术等。这类技术中,有些是偶然的发现,有些是经验的积累,有些是不断试错的结果。这类技术源于军事医学需求,具有长期实践历史,带有显著经验特征,通常是军事医学所特有的技术。

来自军事医学科学的技术。如基于伤口结痂原理的烧伤救治技术,基于血液分型、免疫排异、组织相容性发现的野战输血技术,基于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损伤与修复生物医学原理的医学防护、诊断、急救、治疗技术等。这类技术是必须有了科学理论或原理才能产生的技术,也是无论如何进行经验积累也不会产生的技术。这类技术基于军事医学科学原理,因而具有鲜明的军事医学特色;与实践经验型、试错探索型军事医学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其科学理性;源于军事医学,但也可能适用于一般医学。

来自其他领域的技术。在军事医学技术体系中,有许多技术是从一般医学技术领域、生命科学技术领域、军事科学技术领域、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等“拿来”或“转借”的技术。如微生物检验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装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生化分离分析技术、装备和药物制剂的柔性制造技术、流行病学遥感监测技术、生物计算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等。尤其是支撑军事医学科学研究的各类工具技术、平台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固化于科研仪器设备的操作技术等,几乎都是“拿来”技术或“转借”技术。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实践策略

虽然军事医学是一个兼具科学、技术和工程特征的复杂系统,但是以技术为主体特征。因此,军事医学的技术预见比一般基础科学领域更显重要。

1任务和目标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目的是,将军事医学与军事、医学、科学技术、国防、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进行系统化的整体研究,为军事医学共同体与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在共同探索和选择未来技术需求、寻求利益平衡方面,构建一个沟通、协商与交流平台,促进军事医学与其他领域的交融,形成军事医学科技战略分析、预警、决策机制,不断调整和校正对军事医学未来技术需求的认识,提高军事医学适应军队和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把握军事医学的技术发展趋势,提升军事医学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军事医学的科学发展。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任务是,通过系统地研究军事医学及其相关的军事、国防、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探索军队和国家对军事医学未来的技术需求;识别和筛选出那些可能给军事、国防、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最优化军事效能,或最大化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军事医学技术领域;识别和筛选出其他科学技术领域中可用来促进军事医学发展的通用、基础、关键和前沿新技术;对军事医学技术的军事功能和创新政策等进行预测和评估;为加强军事医学战略预测与科技管理、提高科技战略分析与规划的水平、优化科技资源的组合与配置提供支撑。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目标是,监测世界军事医学技术发展及其趋势,把握军事医学技术发展机遇,制定军事医学技术发展战略,选择军事医学技术创新重点,调整军事医学创新政策,提升军事医学的保障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军事医学技术预警的重点是,关注武器损伤与医学防护相关的“焦点”技术,以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和制造技术等“前沿”技术,防范对军事医学的“技术突袭”。

2指导思想和原则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指导思想是,面向未来、聚集技术、着眼发展、引导决策。面向未来,即科学预测、理性选择、主动塑造军事医学技术的未来。军事医学技术的未来富有挑战、竞争激烈。军事医学未来技术中的大部分是可预测的,也是可选择、可改变和可塑造的。聚集技术,即以军事医学相关技术为焦点,广泛扫描新技术领域并预测其潜在军事医学作用,评价和预测军事医学技术的军事、科学、经济和社会功能,重视技术创新的活跃性,关注技术竞争的全球性,防范技术功用的负效应。着眼发展,即打破常规、超越阶段、跨越发展。选择的军事医学关键技术或战略核心技术领域,必须有利于军事医学的战略跨越、重点突破、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引导决策,即正确引导军事医学科技决策。通过持续、广角、前瞻、规范的技术预见,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基本原则是指导思想的具体表达,是对技术预见活动的指导、规范和约束。世界范围内的技术预见活动,经过了仅考虑技术内在推动力的单纯技术预测的第一阶段、复合考虑技术推动与市场需求双重特征的第二阶段,已经发展成熟为关注“选择-决策-行动”三位一体的现代技术预见阶段。随着技术预见的发展,技术选择的准则也相应发展。其中,温伯格准则被作为技术选择的重要准则,包括内部准则和外部准则两方面。内部准则即效率准则,指技术达成目标的可能性与预期实现时间;外部准则即用途准则,指技术的科学、技术、军事、经济和社会价值。继而,布鲁姆利又发展了温伯格准则,增加了结构准则,即促进科学和技术结构合理、资源配置优化、效率效益最佳。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①军事需求原则,即所选技术是军事医学、卫生勤务、军事需要的技术;②选择评价原则,即广泛扫描所有领域可能应用于军事医学的相关技术,对其军事医学价值、经济价值等进行评价并按优先排序;③技术期望原则,即所选技术自身具有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能,在预期时间内达成军事医学应用的期望目标。军事医学技术预见是技术预见在军事医学领域应用的一个特例。军事需求导向和相关利益主体参与,是遵循系统思想方法的要求,也是科学性的保证。

3程序和方法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程序包括技术预见工作的组织程序和技术预见研究的逻辑程序。工作的组织程序是指选择研究专家、成立研究小组、明确工作目的、明确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要求等。研究的逻辑程序是指针对目标对象“技术”的描述、分析、评估、预测、策略等研究路线或流程。

军事医学的技术预见,需要学习和运用被世界科学技术共同体共识并通用的技术预见方法,而不是建立自己独特的方法论体系。科学、有效的技术预见方法,对保证技术预见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技术预见方法大致可归纳为直观方法、哲学方法、计量-统计方法、规范方法等四大类。

直观方法的典型代表是德尔菲法,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专家判断带有经验、直觉、常识、任意等特征,显得不够“科学”和“规范”,但不可否认,一些优秀科学家的“天才直觉”、超群智慧和战略眼光,是其他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德尔菲法一直是世界各国技术预见中常用并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主要目的是能够较广泛地获得专家对备选技术或未来技术的意见,特别是技术的重要性、可能性、可行性、合作与竞争对手、优先领域等5个方面的判断。其有效性取决于应用者对专家咨询思想、方法、程序、规范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对专业领域的深刻认识,对咨询问卷的科学合理设计,专家的合理选择,以及对结果的正确分析等。哲学方法也是技术预见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与直观方法相比,更系统、全面并富有理性。这类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比较与类比、普遍化与特殊化、抽象化与具体化、简单化与复杂化、还原与整合等。

计量-统计方法是技术预见的常用方法,包括文献计量、知识计量、经济计量等,衍化出趋势外推法、时间序列法、关联矩阵法和若干统计学方法,并进一步衍化出增长曲线法、知识图谱法等若干新兴的信息可视化和知识可视化方法。这类方法对于建立相关模型具有重要作用。

规范方法是根据明确目标来进行预测的方法。常用方法有相关树法、形态模型法、任务流图法等3种。其中,相关树法的每一结点表示目标,各分支表示问题或解法。

4重点和关键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重点是,广泛扫描、科学选择、客观评价、重点推介需探索的前沿技术,需转化的成熟技术,需拿来或转借的相关技术,需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需综合集成的实用技术等。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关键是,明确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技术选择、评价、预测、排序的准则和指标体系,拟订备选技术项目的扫描范围、清单和分类规则,建立技术预见专家网络和评价程序,规范技术预见的方法和研究过程。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质量判识主要包括4个要素:定性、定量、定时、概率估计。“定性”是指技术预见的正确性与否;“定量”和“定时”分别指技术预见的内涵和时间的准确性;“概率估计”是指技术预见的程度、比例、或然性大小等预测的准确度。其中,定性预测最重要,如果定性预测不正确,其他要素的准确性都不成立。

不同需求的军事医学技术预见,其重点和关键也不同。按军事医学技术的覆盖范围,可分为世界军事医学的技术预见、国家军事医学的技术预见等;按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动力模式,可分为卫勤需求导向的技术预见、军事医学技术供给导向的技术预见、军事医学勤务需求和技术供给双重导向的技术预见等;按涉及的军事医学领域范畴,可分为军事医学综合性技术预见(如军事医学技术规划)、军事医学某专业领域技术预见、军事医学某专项工程或装备的专题技术预见等;按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时间期望,可分为近期(通常3~5年)、中期(通常5~15年)、长期(通常15~30年)技术预见。例如,卫勤需求导向的技术预见,研究的逻辑起点是明确的勤务功能需求(聚焦“点”)、充分的需求论证和功能目标的技术解析;研究的关键之一是勤务目标的功能预测和经济测算;研究的必要方法是“市场德尔菲法”。与之相比,技术供给为导向的技术预见,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广泛的技术供给(开放“面”)和全面的技术扫描(技术搜索);研究的关键之一是技术的成长能力、发展潜力、应用方向和效果影响;研究的必要方法是“技术德尔菲法”。而军事医学勤务需求和技术供给双重导向的技术预见,则是基于上述两类技术预见“耦合”设计的复合研究,综合评估是其核心环节,“目标-技术-技术”矩阵是其必要的研究方法。

5难点和对策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理论困惑,也是所有技术预见的共性问题。其一,在哲学层次,技术预见的主要思想障碍在于技术的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之争。其二,在实践层面,技术预见的主要现实问题在于,如何解决技术发展的自主性与社会市场的需求性,技术精英的远见卓识与民主决策“多数原则”之间的矛盾。

医学技术分类篇6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医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在保持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建立现代中医学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中医药医疗卫生保健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现代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医学在科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层面有着一定的优势,而在技术层面的弱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近几十年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中医现代研究过程中,没有充分按照中医学理论观念去发展中医现代技术,使得目前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存在着要么几乎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要么脱离了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等,没能有效地促进中医学术进步和中医诊疗的能力及水平的发展,导致中医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这也是制约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1 技术在中医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从社会发展上看,所有关于发展的理论都承认技术变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但是,如何评价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个十分复杂的工作。有学者认为,“技术是社会过程之一;它一方面是技术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问题,好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或过程。社会由技术变革定形,反过来,技术变革又受社会影响。有人设想……(技术)只是在人不想控制它时才失去人的控制。从这一意义上讲,社会既由那些它决意优先应用和发展的技术来决定,也由那些它所创造的技术来确定”(萨洛蒙,1981年)。

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与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事业;而技术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方法、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由此,技术包含了手段、方法、工具和应用规则几个方面。有人也将技术划分为软技术和硬技术。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人类在判断科学和技术进步时,往往以所运用的生产技术的物质手段为依据,即以硬技术为依据。换言之,就是以物质手段为依托的技术往往是判断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对于具体学科而言,有的学科长期没有进展,其根本原因是技术上的创新没有跟上。技术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门学科、一个领域,抑或是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相互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明显。在这种大趋势下,注重在中医科学原理下,融合现代适用技术,发展中医现代技术,是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更是时展的必然选择。

从医学发展的角度看,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医学技术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赖以实现社会职能的物质手段。医学技术具有常规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它的研究、发明、应用与推广是医学科学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标志。医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对医学发展和医疗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具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人们一般将医学技术硬件看成是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医疗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的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世纪以来,在医学技术的价值导向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医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现代医学也因此从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刻的层次上,从客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上,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揭示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的规律,寻求更为精确、便捷、有效的诊疗手段。从中医学历史发展上看,中医学的产生并不是从理论开始的,而是从原始的、朴素的、简单的治疗手段开始逐渐积累、总结、发展起来的。我们的祖先通过不断实践和创造,历经数千年演变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中医独具特色的诊疗技术与方法。从砭石到九针,从神农尝百草到丸散膏丹汤饮酒露的制剂技术,从推拿正骨手法到小夹板的应用,从三部九候到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都是时代的创造,都是当时社会发展条件下的医学领域的领先技术。几千年来,直至18世纪现代医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医学就是依靠这些技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没有这些独具特色的中医诊疗技术与方法,中医的理论观念就无法在医疗实践中体现社会价值和科学价值,中医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中医学的优势是通过中医技术来体现,也将通过中医技术发扬光大。

2 影响中医技术发展的因素分析

近50年来,中医行业和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人员开展了中医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特别是在脉象诊断技术、舌象诊断、经络诊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甚至有些技术的研发被列为国家的科技计划项目。经过近50年的努力,取得了20余项中医技术成果,到目前为止,已注册专利的中医技术与仪器共100余项。但目前在中医临床所应用的诊疗技术几乎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所研究开发的现代中医诊疗技术没有被行业认可并得到推广,大多数只能停留在单纯成果或专利的状态而束之高阁;没有攻克一批对中医现代化发展带动性大、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的关键技术及其配套集成技术,影响了中医学术的创新和发展,影响了中医优势和特色的发挥,影响中医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影响了中医在中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中作用的发挥。分析其历史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2.1 尊古尚古的传统观念影响了中医技术的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人立论的习惯是言必称尧舜,言必称三代,法古、崇古、尊古成为中国人的基本素养。在这种传统的熏陶下,中医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言必称岐黄,法必尊仲景;加之传统的“师承授受”教育模式,导致中医从业者在尊崇传统的社会心理基础上,更加崇拜和维护“恩师”的技艺水平,并以能达到恩师的境界水平为追求的目标。这种尚古思想和习惯本无可厚非,但正是这种极端尊重传统的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了创新和发展欲望的萌生,影响了技术的发展。

2.2 中国古代“学”与“术”不分和轻视技术的观念影响了中医技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学”与“术”不分和轻技术的观念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①中国古代“学”与“术”没有明确的分工是十分明显的。凡是读过四书五经的人,便什么理财司法都可作得,但凭你个人的心思手腕去对付就是了。②中国古代有辉煌的技术,如火药、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四大发明,但是这些技术都是经验技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明的,而不是基于科学理论或原理而发明的技术。而且,无论是打铁、炼钢、做火药、做木活、做石活、建筑房屋、桥梁,以及种种的制作工程,都是靠工匠心心传授的“手艺”。换言之,技术(手艺)源于经验的积累,传授也靠口授和弟子们在实践中的经验再积累。③自古以来,人们在观念上是轻视技术的,是“奇技淫巧”。因此,便使其学术思想在工商科技发展上驻足不前,而停留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的形态上。在这种环境下,中医的诊疗技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是可以理解的。

2.3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较强的实用性影响了中医技术升级

从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本身特点看,虽然理论性不强,但偏重实用,而且大多技术具有以不变应万变、一专多能的特征,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能够应对实际中的任何问题,不需要有新的替代技术产品。如起源于周代,一直很让中国人骄傲,并将其视作先进象征的筷子(箸),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但从科学发展角度来看,筷子是一种极端原始的、天然的工具,不含任何复杂的工艺技术。可这种虽然简单、原始的筷子,直至今日仍然是能够胜任国人饮食所需的主要工具。

中医的诊疗技术也是这样,无论舌诊还是脉诊,无论针灸还是推拿,几乎亘古未变,仍然是中医医疗实践中的主要而且是有效手段。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这种较强的实用性和以不变应万变的特点,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条件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医疗实践的需要,但客观上也影响了中医技术升级。

2.4 软技术的特性限制了中医诊疗技术向以物质为载体的硬技术方向发展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把技术区分为“获得术”和“制造术”两大类。获得术包括学习术、知识获得术、利润获得术以及斗争术和狩猎术;制造术包括农耕术、医疗术、建筑术以及生产工具和艺术品的制作术。近来,有学者提出应该“回到柏拉图的技术原点”来认识和发展技术,并依此将柏拉图的两类技术归结为硬技术和软技术。对于自然物和人造物的操作被归结为硬技术,而对于人类之行为和心理的操作被归结为软技术。软、硬技术如同计算机的软硬件:一方面,硬件配置相同的计算机由于软件配置不同而具有截然不同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效能的软件在硬件配置低的计算机上运行会受到很大限制的。

一般说来,硬技术是以“物质”为载体,而软技术是以“人的心理和人的行为”为载体。软技术作为技术属性,首先必须是“操作”性的知识体系,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各种工具、程序和规则体系,是以实践为目的,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服务”。其次,软技术的操作知识根植于人的内在的操作意识活动;其操作领域包括人的内在的心理活动过程,以及被心理活动(感性、情感、价值观等)所支配而体现出来的行为,因而“技术参数”是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参数;软技术提供服务的方式,除产品外,更多的是以服务、过程、规则、制度等无形的形式;各种软技术的内容、功能和特征,根据人类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根据内在的心理活动和社会环境得以表现、塑造或改变。因此,软技术是围绕人的思维、思想、情感、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和组织的行为、人类社会进行创造和创新的智力技术。

在很大程度上,中医的技术是属于软技术范畴。首先,中医通过四诊获取人的健康状态的信息后进行辨证、立法、处方的过程,是通过感知和理性思辨认识疾病、确立治疗方案的过程。其次,从操作对象和思维方式看,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其基本的思维形式是区别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具象思维,即通过感官获得对事物的具体感知,是医生的主观感知病人的客观。数千年来,中医注重的是内在的、个体化的洞察力、感应技术和思辨技术。第三,从技术参数上看,基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中医将人看作是自然、社会的一个有机部分,因此,人的因素、社会因素、时间因素、地理因素等都是中医技术的重要参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自然也就成为中医诊疗实践中的重要原则了。

鉴于此,在几千年中医发展的历史中,历代医家更注重卓越的思辨能力和体验技术,并且这些能力和技术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中医临床实践的需要,因而就影响了以“物质”为载体的硬技术的发展。

3 结语

医学技术分类篇7

[关键词]医疗美容技术;调研;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R-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05-0590-04

通过调研了解当前我国美容行业发展趋势及相关政策法规,从而探索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在医疗美容行业中的发展空间,确定专业发展方向;了解当前我国美容行业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毕业生就业状况,明确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修正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了解当前我国美容行业从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及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水平,探索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制定专业建设相关标准,提升毕业生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1 内容和方法

1.1 调研内容:包括医疗美容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育现状与趋势;医疗美容岗位基本情况、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及职业岗位的要求;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发展等。

1.2 调研对象

1.2.1 调研范围:中国境内开展美容服务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涉医美容机构、大型美容院及化妆品公司,国家卫生行政机构,行业协会、学会及同类院校等。

1.2.2 调研对象:美容行业专家、医院美容科负责人、医疗美容机构负责人、生活美容机构负责人、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同类院校专业负责人等。

1.3 调研方法: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人员、同类院校及本校往届毕业生中广泛开展调研,在调研过程中综合应用文献与网络信息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团体焦点访谈法、个人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等调研方法,其中发放问卷共计750份,回收有效问卷672份,回收率89.6%;团体访谈11次,个人访谈30人;重点调研同类院校40所,美容企业352家。

2 调研结果及分析

2.1 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1.1 我国美容行业现状与趋势:以《中国美容时尚报》为首的专业权威调查机构协同中国美容美发协会、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及业内同行对中国美容业调查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美容业属于完全竞争的成长型产业,它的总体规模将在本世纪超越任何产业而成为最大的社会产业。目前,全国美容业就业人员是“第三产业”中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之一,全国城镇美容机构总数约为154.2万家,平均每家美容店的就业人员为5.1人。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国内专门的美容机构已超过100万家,美容从业人员达600多万人,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35.1%,高中或中专学历者占53.53%,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11.37%,其中具备医学背景者只占3.83%,从业人员多为1~3个月短期培训,未经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的要求差距很大。调查显示,目前全国从事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员多为临床医生转型,需要医疗美容技师约100万人,而每年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毕业生不足6000人,就业率高达100%,历届毕业生人数仅占全国美容行业从业人员的0.1%。

2.1.2 人才需求情况与职业岗位要求:通过对18个省、2个直辖市的国有综合医院、民营医疗美容医院、民营美容机构及化妆品公司等352家美容机构的调查显示,77.38%的机构需要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毕业生,人才需求逐年上涨。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医疗美容(医疗美容咨询师、医疗美容技师)和生活美容(美容顾问、美容美体技师、美容导师/讲师)两大职业领域。2008~2012年的5年间,在医疗美容咨询岗位从业的应届医疗美容技术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提升[1]。调研结果显示(见表1),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两大职业领域的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有所差别,教学内容虽基本相同,教学重点却各有侧重,用人单位在选人、育人、用人上主要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选取。

2.1.3 我国美容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我国美容行业日趋规范,先后颁布多种政策法规,为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依据。2002年4月16日颁布《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试行)》(卫医发[2002]103号),指出从事美容医疗应用技术的医务人员可以是美容医师,也可以是医疗美容技师或专业性美容护理人员。2004年3月1日卫生部组织编写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美容医学》分册正式出版,分册指出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培养的人员是不同于美容医师和美容护士的第三类人才即医疗美容治疗师。2004年10月22日教育部、卫生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教高[2004]3号)文件将美容医学相关的“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正式列入“医疗技术教育系列”的专业目录[2]。2006年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06版)》卫医发〔2006〕125号文件,指出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不允许报考临床执业医师。2010年颁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美容服务监管的通知》,指出医疗美容行业存在着准入标准不高、人员素质偏低、质量管理不严等问题, 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严格技术操作规范[3]。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生活业”[4],各省市人民政府出台了相应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重庆、广东、江西等省市均提出要加快发展美容产业文件,做为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区域的经济发达的城市,十二五期间对医疗美容人才的需求将表现为量更大,质更优的特点。

2.2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育现状

2.2.1 全国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点分布情况: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育有近20年的历史。1993年原大连医学院、原江西宜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原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创办了第一批大专层次的医学美容专业[5],到1999年,相继有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办此专业的大专教育,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办学状态数据库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9月,全国有64所高等(职)医学院校开办了“医疗美容技术专业”高职高专的学历教育[6]。

2.2.2 全国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就业情况:通过对各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本专业毕业生三年后毕业岗位调查统计的就业岗位主要面向综合性医院的美容科、民营医疗美容机构、化妆品厂(公司)、美容院等多个岗位,岗位主要包括医疗美容咨询师、文刺师、激光操作技师、美容美体师、美容顾问、美容导师、美容店长等岗位,见图1。

3 结论

3.1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发展前景广阔:中国美容业现在正处于市场发展的较快增长期,这种快速发展态势表明:该产业属于朝阳产业。目前,每年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毕业生不足6000人,就业率高达100%,历届毕业生人数仅占全国美容行业从业人员的0.6%。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广阔的就业市场为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应适应市场岗位需求,加强专业建设,扩大招生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2 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两大职业领域:目前美容市场的人才需求以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为主,这个结果提示教育者,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两大核心技术应该作为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教育重点。专业人才培养应将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两条培养路线同时进行,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掌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医学美学相关知识,掌握医疗美容基本理论和技能,主要在医疗美容机构、生活美容机构及化妆品公司等医疗美容技术岗位,从事医疗美容咨询师、技师、美容顾问及美容导师/讲师、美容美体技师等工作,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医疗美容技术专门人才。

3.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适应市场岗位的“多样化”需求:根据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不同职业岗位特点和人才需求现状,以校企合作双赢为前提,深化“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双线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多方订单、多类订单”的人才培养模式,灵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手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多方订单是指针对不同的职业岗位与不同的企业合作,根据职业岗位的不同分方向实施订单培养,完全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多类订单是指针对用人单位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实施长期、中期、短期等订单培养模式,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针对不同的企业、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4 专业课程体系要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经过调研、分析,不同职业岗位的教学模块有重叠也有区分,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职业岗位进行教学模块的选择和设计,根据“多方订单、多类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整合、重组各个模块,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构建“因岗设课,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岗位化、职业化、模块化改革便于教学内容的整合和重组,对于企业开展不同的职业岗位培训、开发职业岗位培训包、开发职业岗位培训项目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3.5 建立“专业教学标准”,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全国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学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各类办学院校应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依据,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7],建立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是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张秀丽.“医疗美容咨询师”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的建议[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7):2262-2263.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通知,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4,(11):74-84.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美容服务监管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卫办医管发〔2010〕202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1,(3).

[5]吴勇.高职医学美容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8):972-973.

[6]孟群,中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96-206.

医学技术分类篇8

据不完全统计,自1951年新中国第一本中医药期刊——《江西中医药》创刊至今,公开出版的中医药学术期刊已有近150种。50多年来,中医药期刊数量大幅度增加,在传播中医药信息、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繁荣中医药学术进步、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相对于我国科技期刊整体发展水平而言,中医药期刊存在影响力相对较低、低水平重复等问题。全面了解中医药期刊发展现状并进行分析对于促进我国中医药期刊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中医药期刊概况

有学者认为,我国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沉沦、复苏和发展4个阶段[1]。从1951年《江西中医药》创刊起,20世纪50年代相继创刊的中医药期刊共有12种,其中包括《中医杂志》(1955年)、《上海中医药杂志》(1955年)、《中药通报》(1955年)、《福建中医药杂志》(1956年)、《江苏中医》(1956年)、《浙江中医杂志》(1956年)、《黑龙江中医药》(1958年)、《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58年)、《辽宁中医杂志》(1958年)、《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59年)、《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59年)。到1979年为止,中医药期刊的总数为58种,至80年代已发展为81种[2],至2000年有133种[3]。2000-2008年,又新增15种,其中以中西医结合类期刊增长最快,共新创刊7种。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除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自治区未创办中医药类期刊外,近150种中医药期刊覆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年来部分期刊刊名变更,以下段落及表格所用刊名均为变更后刊名。

2 中医药核心期刊基本情况

目前,科技期刊界普遍采用的“核心期刊”一词通常指以下两个概念,一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期刊,称为“中文核心期刊”;二是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编制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的期刊,称为“科技核心期刊”。到2008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已5版,1~5版中收录的中医药核心期刊数量和期刊各不相同[4-8],其中被1~5版连续收录的中文核心期刊仅有《中医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和《新中医》3种。2004、2005、2006、2007、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收录的中医药期刊数量分别为28、29、34、38、42种,其中连续5年被收录的中医药期刊共有28种(见表1)。这些中医药期刊中包括了中医、中药、针灸、骨伤及中西医结合各科,覆盖范围较广,影响力较强,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和导向性,能代表我国目前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动态,是中医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1 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基本情况(略)

3 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分析

依据文献[9-13],从《引证报告》中选出连续5年被收录的28种中医药期刊,对其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地区和机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1 总被引频次

总被引频次是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从2004-2008年度《引证报告》可以看出,中医药学术期刊平均总被引频次与西医相应类别期刊相差不大,且呈现逐年增长。2004、2005、2006、2007、2008年度学科平均总被引频次分别为483、544、645、787、843次,增幅达到了175%。其中2004年有2种期刊总被引频次超过2 000次,1种超过1 000次;2005年有3种超过2 000次;2006年有1种超过3 000次,2种超过2 000次,3种超过1 000次;2007年有1种超过4 000次,2种超过3 000次,3种超过1 000次。详见表2。表2 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总被引频次(略)

这些期刊总被引频次的大幅增加说明其在中医药类期刊中处于重要的学术地位,对学术趋势的发展具有一定导向作用。其中《中草药》、《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材》、《中医杂志》、《中国针灸》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占有主导地位,并且发现中药研究领域始终保持较高的引用频次,表明目前对中药的研究是中医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3.2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指该刊前两年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前两年总数所得出的统计值,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的指标。对于影响因子在期刊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学术界存在不同见解。近年来,许多学者认识到影响因子在期刊评价中的过度贡献问题。影响因子与多种因素有关,单纯使用单一指标对期刊或论文进行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一般认为,在同类可比期刊中,影响因子较高者表明其受关注的程度高,学术影响力较强,但在不同学科及同一学科内不同类别的期刊中影响因子的差异无法体现刊物水平的差异。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见表3。表3 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类科技核心期刊影响因子(略)

由表3可见, 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影响因子总体水平偏低,虽然其平均值呈逐年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不大。到2008年,尚没有一种中医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达到1.0,其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是《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在2007年版《引证报告》中影响因子达0.874。本文所统计的5年中影响因子有2年以上超过0.5的期刊有5种,分别是《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其中《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5年来分别位于第一、二位,表明中西医结合及中药研究领域较中医领域研究更为活跃,上述期刊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而中医综合类和学报类期刊的影响因子相对较低,我们认为这与各期刊的办刊方向、所刊论文类型、读者定位等多种因素有关。

3.3 他引率

他引率是指该期刊全部被引用次数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对他引率的考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由于自引过多导致的影响因子上升因素。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的他引率见表4。表4 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他引率(略)

表4显示,28种期刊的他引率稍有上升趋势,但没有大的变化,基本保持在0.8左右,其中《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杂志》3种期刊的他引率在2004-2008年均在0.90以上(包括0.9),说明其学术影响力比较广泛,能够引起同行的关注和重视。

3.4 地区和机构分布

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是衡量期刊论文覆盖面和影响力的指标。表5显示,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的平均地区数均在20个以上,平均机构分布在120以上,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的地区数在2004年达到了31个,其他年份也在28或29个,并且近5年内在机构数上保持较高水平。另外,《中国中医急症》5年内机构分布数增长最快,从2004年的174个到2008年的524个,说明该刊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得到了有关学术界的重视。《中草药》、《中国骨伤》、《中国针灸》、《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材》、《中医杂志》等期刊在地区和机构分布上均处于较高水平,显示出我国中医药学科规模的壮大、覆盖面广和学术交流的广泛性。表5 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地区和机构分布情况(略)

4 结语

目前,科技期刊文献计量指标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指标的统计数据可以从某个方面反映出期刊的水平,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对科技期刊进行综合评价,了解期刊在本学科中所处的地位。随着中医药学术发展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大力扶持,中医药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学术论文产出大幅度增加。我们对近5年来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进行了计量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其综合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方面。这28种期刊基本代表了中医药类期刊的较高水平,在中医药界也有较高的影响力。近年来,中医专科期刊发展迅速,特别是中药、针灸和中西医结合方面,其文献量增加,影响因子增高,说明各界重视中药、针灸的临床应用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并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多的科研成果,这就使综合类期刊面临新的考验。

中医药期刊是具有鲜明中医药学术特征的科技期刊,受本学科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期刊都有其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特点,这就必然会导致文献计量指标的不同。例如某些期刊侧重于实验研究,众多科研工作者可将其作为自己研究的参考,因此其被引用的几率就大,影响因子就高;而某些期刊偏重于临床经验的总结,多被临床医生将其用于临床医疗中,因此引用几率很小。本文28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均低于1.0,和其他学科的期刊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作为该领域学术交流重要载体的中医类学术期刊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质量,找出符合本期刊的发展方向来提高其学科影响力。目前,中医类期刊的种类还在逐渐增加,特别是近年来新创刊的期刊发展速度很快,因此,要保证核心期刊的高水平和高影响力,就要在原有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努力适应新的传媒发展模式,才能满足学术交流对科技期刊发展的要求。过分强调文献计量指标也会给期刊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提高各项文献计量指标的同时,始终保持期刊的高学术质量才是发展根本。

【参考文献】

[1] 吕慰秋,黄亚博.中医药期刊发展初探[j].中医文献杂志,1998,(2):34-36.

[2] 黄苏萍.中医药期刊50年发展探析[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0, 10(3):40-41.

[3] 靳 琦,谢晓余,李致重,等.全国中医药期刊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刍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3):10-13.

[4] 庄守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 林被甸,张其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 戴龙基,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 戴龙基,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 朱 强,戴龙基,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5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 潘云涛,马 峥.200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10] 潘云涛,马 峥.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11] 潘云涛,马 峥.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医学技术分类篇9

【关键词】  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伦理审查;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人类尊严原则

医疗技术是指用于卫生保健领域和医疗服务系统的特定知识体系,包括医疗方式、程序及相关的组织系统。按照医疗技术的发展程度和应用范围的不同,《广东省医疗技术准入管理暂行办法》将医疗技术分为3类:(1)探索使用技术,指医疗机构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 (2)限制使用技术(高难、高新技术),指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时方可使用,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技术项目;(3)一般诊疗技术,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

鉴于探索性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处于未知状态,极易侵害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并且可能带来伦理、社会、人类生态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对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进行严格的审查。我国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审查工作相对滞后,迄今只有广东、上海等几个省市制定了关于医疗技术准入的、并不完善的法规。伦理审查是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审查的重要方面。加强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制度建设,探讨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审查已经成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此作了一定的探讨,以期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我国探索性医疗技术的伦理审查。

1 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审查的组织主体

探索性医疗技术的伦理审查由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隶属的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具体实施。

1.1 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设置

国家设立全国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负责全国性的探索性医疗技术的伦理审查工作。该委员会由国家卫生部统一领导,由来自全国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医疗部门的专家、学者组成。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制,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4~6名。主任委员负责召集会议,所有重大事项须经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会议集体讨论表决。委员会下设若干专家组,包括药品审查专家组、医疗器械审查专家组、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以及国家卫生部批准设立的其他专家组 [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级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负责所在地区的探索性医疗技术的伦理审查工作。该委员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领导,并且接受全国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的业务指导。省级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组成和机制参照国家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

1.2 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的组成

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隶属于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拥有专家11~13人,这些专家(以下简称专家)来自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统计、卫生事业管理、生物医学工程和科技哲学等学科专业。专家组设组长和副组长各1人。实行组长负责制,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当组长无法履行职权时,由副组长暂时组长一职。专家实行聘用制,聘期5年,可以连任。专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2)热爱医学工作,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社会声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从未受过行政处罚及刑事处罚;(3)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称3年以上; (4)健康状况良好,能够胜任工作[1]。

1.3 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的工作制度

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应当遵守如下工作制度:(1)专家组至少每3个月召开1次会议,每次会议须有2/3以上专家出席才能召开,会议决议须经1 /2以上与会专家表决通过才能生效;(2)专家在项目评审过程中必须坚持严肃、认真、公正的态度,对送审项目提出客观的评审意见;(3)对于送审项目,专家应当在收到材料的3个月内提出意见;(4)如果专家与送审项目有利益冲突,应该回避;(5)未经送审项目作者许可,专家不得引用、泄漏送审项目资料; (6)在委员会及其专家组内,专家享有相应的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劳动报酬权;(7)专家应当积极参加委员会或专家组工作,遵守相关工作纪律,履行相应工作义务。如果不参加委员会或专家组工作与活动超过1年,或者严重违反工作纪律,经委员会讨论通过,对专家予以除名[2]。

2 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审查范围

从伦理学角度分析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既要审查探索性医疗技术本身,又要审查实施技术的主体(即医方),还要审查技术实施的客体(即患方)。

2.1 对技术本身的审查

在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之前,一方面要审查技术本身是否具备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只有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探索性医疗技术才能获得准入资格;另一方面要从伦理的角度考察其社会适应性,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不能违背传统伦理道德,不能有伤社会风化,否则就不具备伦理准入资格。例如,如果利用有脑但有严重缺陷的胎儿以及流产、引产产生的淘汰性胎儿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那就意味着将胎儿完全视为纯粹的物品,完全否定了胎儿的一切权利,损害了人类的尊严,违背了“人是万物之灵”的基本伦理原则。因此,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该探索性医疗技术不具备伦理准入资格。

2.2 对技术主体的审查

在我国,由于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一些医疗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自身技术设备条件,随意开展人工生殖、器官移植等探索性医疗技术。为了改变这种混乱的现象,必须对开展探索性医疗技术的实施主体进行审查。开展探索性医疗技术的医疗主体,除了需要具备相应的资格(比如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和相关的条件技术(比如技术、设备、人才条件)等实质要件以外,还应当具有高尚的医风医德、良好的从业信誉等伦理要件。

在实践操作中,我国可以组织医院、患者、社会人士和政府部门,从医生职业道德的落实、医疗事故的发生概率及其处理状况等方面,对医疗主体的医风医德等伦理要件进行一年一度的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凡是获得优秀、良好或合格的,可以授予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资格;凡是考核不合格的,取消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资格。

3 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审查原则

3.1 安全性原则

探索性医疗技术,尤其是对人体有创伤性的外科、诊断技术,如果没有充分的临床前动物试验基础,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伤害。安全性是决定探索性医疗技术是否临床准入的首要考虑因素,是保护患者权利的第一道防线。安全性评估,不仅要根据临床前、临床试验结果看该医疗技术本身对人身的风险,还要考察其在临床试验中可能对人类的风险,并对其做出预测。如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器官移植试验可能导致不同动物之间的病毒传染风险,进而威胁到该物种的生存; 对动物的干细胞研究,对其基因的改变可能导致新的物种出现,而这种风险的后果是人类无法预测的[3]。

3.2 不伤害原则

医学高新技术的应用必须有利于患者,不能伤害患者。生物医学中的伤害主要是指身体上的伤害,包括疼痛和痛苦、残疾和死亡,精神上的伤害以及其他损害,如经济上的损失。探索性医疗技术要承担其对患者不伤害的义务,不能带来有意的伤害或并无恶意甚至无意的伤害。不伤害原则要求从事高新医学技术的医务人员所选择的医疗行为必须对病人有益处。在临床实践中应坚持选择适应证最佳、疗效最佳、副作用最小、痛苦最轻、消耗最少的最优化手段[4]。

3.3 人类尊严原则

任何医疗技术的准入,其目的都是造福于人类,而不是伤害人类。人类尊严原则是伦理道德的最低要求,是技术准入的起点[5]。人类尊严原则是科学与道德对行为主体共同的最低要求,超越这一要求,两者都不能接受,因此人类尊严原则是底线原则,可以成为准入和不准入的界限和门槛。例如,人类胚胎体外培养以14天为“度”,超过14天则伤害了人类尊严。有了这个“度”,伦理规范和法律规范就有了交接点。

3.4 社会公正原则

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审查必须坚持公平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卫生资源的微观分配和医疗服务之中。面对众多医疗服务的需求者,公正原则要求医务人员在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患者的前提下,坚持医学的科学标准,兼顾社会价值,按病情轻重缓急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医疗高新技术。特别在稀有资源的微观分配中,为了尽可能达到公正,要求首先制定一些规则和程序来决定哪些人属于可以得到这种资源的范围,这可以根据年龄、成功的可能和希望、预期的寿命等医学标准进行初筛;随后再制定一些规则和程序,从以上医学可接受的范围中最后决定具体哪些人可得到这种资源。这组规则和程序可以参照患者年龄的大小、地位和作用、过去对社会的贡献和成就、潜在的贡献等一些社会标准去制定[6]。

4 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审查程序

专家组在审查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时,坚持申请、受理、审查、中止和终结的基本程序。

(1)递交申请。申请准入探索性医疗技术,必须事先填写《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伦理审查申请书》,连同相关证明材料,一起递交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

(2)受理申请。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在收到申请后立即审查送审材料是否齐全,并在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该申请。对于材料不齐全的,专家组不予受理,并书面说明理由;对材料齐全的,专家组决定受理,并通知申请人缴纳相关费用,然后在交费后30日内将申请人提交的《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伦理审查申请书》以及所有相关资料转交专家组。

(3)进行审查。专家对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审查,主要包括以下事项:①审查探索性医疗技术本身是否符合生物医学伦理和社会伦理规范;②审查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主体是否具有相关资格和条件,是否具备良好的医风医德;③审查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客体是否具有适应证和禁忌证,是否充分行使了知情同意权;④审查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是否预期收益大于可能风险;⑤审查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客体选择和技术使用是否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4)中止审查。中止审查并非必经程序。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专家组可中止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伦理审查:①当事人未按规定提交有关材料;②提供的材料不真实;③申请人拒绝缴纳费;④有碍于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伦理审查的其它情形。一旦上述情形消失,专家组应当在该情形消失之日起5日内恢复审查程序。

(5)终结审查。专家组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1个月内审查完毕,并撰写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审查报告,然后在接到申请之日起45天之内将审查报告送达申请单位。审查报告应当载明审查结论,明确是“审查合格、支持准入”,还是“审查不合格、严禁准入”,并且需要说明理由和依据。报告1式3 份,其中1份提交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1份送交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申请人,另1份由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存档[1]。

【参考文献】

   [1] 王岳.从“开颅戒毒”谈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管理的立法[J].中国卫生法制, 2005,13 (2): 13?14,20.

[2] 孙慕义.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组织、功能与章程[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2,15(2):12.

[3] 李大平.探索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立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J].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7,14(2):89?101.

[4] 李海燕. 高新医学技术发展对医德产生的影响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J]. 医学与社会, 2002,15(6):53?55.

[5] 陈朝氽. 论生物技术伦理原则[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8):133?135.

医学技术分类篇10

【关键词】数据挖掘;医学应用

1.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

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并表现为概念、规则、规律、模式等形式的过程[1]。

这个定义包括好4层含义:数据挖掘的数据源是真实的、大量的、含噪声的[2];挖掘发现的是用户感兴趣的知识;所发现的知识是可接受、可理解、可运用的,同时尽可能将它们用自然语言的形式被表达出来;这些被提取的知识不是绝对的,而是在某个特定条件和领域里面才成立。

2.数据挖掘的功能

2.1 自动预测趋势和行为

数据挖掘自动在大型数据库中寻找预测性信息,以往需要进行大量手工分析的问题如今可以迅速直接由数据本身得出结论。例如:数据挖掘使用过去有关促销的数据来寻找未来投资中回报最大的用户,其它可预测的问题包括预报破产以及认定对指定事件最可能作出反应的群体。

2.2 关联分析

数据关联是数据库中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可被发现的知识。若两个或多个变量的取值之间存在某种规律性,就称为关联。关联可分为简单关联、时序关联、因果关联。关联分析的目的是找出数据库中隐藏的关联网。有时并不知道数据库中数据的关联函数,即使知道也是不确定的,因此关联分析生成的规则带有可信度。

2.3 聚类

数据库中的记录可被化分为一系列有意义的子集,即聚类。聚类增强了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是概念描述和偏差分析的先决条件。主要包括传统的模式识别方法和数学分类学。

2.4 概念描述

概念描述就是对某类对象的内涵进行描述,并概括这类对象的有关特征。概念描述分为特征性描述和区别性描述。

2.5 偏差检测

数据库中的数据常有一些异常记录,从数据库中检测这些偏差很有意义。偏差包括很多潜在的知识,如分类中的反常实例、不满足规则的特例、观测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的偏差、量值随时间的变化等。偏差检测的基本方法是,寻找观测结果与参照值之间有意义的差别[3]。

3.医学数据挖掘的特点

隐私性;不完整性;复杂性。

4.数据挖掘在医学中的具体应用

4.1 医院管理

4.1.1 HIS系统的补充和升级

国内不少医院已经引入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4])。HIS系统作为医学信息学的一个分支,分为管理信息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前者主要处理医院内部管理方面的信息如人事、财务和设备管理等,而后者是以处理患者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如患者人院、住院、治疗、检查、出院等一系列与患者有关的信息。但是HIS停留在了基于数据库技术支持的操作型事务处理的水平上,仅仅可以实现数据的录入、修改、查询等简单功能,诸如利润预测、发病率统计等等问题就要靠构建数据挖掘模型来解决。

4.1.2 医疗质量管理

医改大潮下,紧张的医患关系、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等等诸多问题摆在眼前。这就需要院方对本院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和检测。利用DM技术中的环基比和定基比可以分析一眼门诊量、住院量、收入等的增长速度,反映医院的工作量和发展趋势。利用DM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还可以对医院收治患者人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住院患者手术人次、病床周转次数、年平均医生数等因素的关联度,帮助发现提高临床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方法[5]。

4.1.3 手术室感染管理

对手术室感染的管理,DM的技术重点放在手术室消毒灭菌工作与消毒效果和监测结果产生规律搭配上,使手术室感染管理的常规工作有据可查。对手术室环境、无菌用品、消毒液的生物监测工作;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技术规范;消毒液的效果与质量、无菌物品及一次性用品的保存;医院感染的监控和报告;手术室人员进行的消毒灭菌和院内感染岗位培训直至医用废弃物的科学分类和无害化处理等进行一系列的质量跟踪分析[6]。

4.2 科研和药物开发

数据挖掘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医疗卫生的各个领域,在基因研究和药物开发等科研中都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数据分析的效率上与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相比更加高效。

4.2.1 科研统计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行,目前己获得数十亿的核背酸和上百万的氨基酸的数据,如何从这大量的1)NA数据中找到具有统计特异性的序列(组)就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研究者[7-10]尝试采用数据挖掘工具对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据挖掘技术较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更为有效。

4.2.2 新药开发

在新药开发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来完成开发新药物的系统设计,挖掘出新药构成的化学物质,减少新药开发研究的成本和时间。因此,数据挖掘技术对于药物的毒理学研究以及新的副作用研究有重要意义

4.3 辅助医学诊断、分析、预测

4.3.1 疾病诊断

正确的诊断对于病人的用药、手术、复健等都尤为重要。数据挖掘对数据源进行清洗和分类,模糊聚类压缩处理医学影像,灰度分析对疾病相关因素的关联性分析等等都对医生的诊断提供了帮助。数据挖掘辅助诊断的实例在国内外都不少。国内,有研究者利用Fayyad辅助中医诊脉,将粗糙集理论应用与中医类风湿诊断[11],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4.3.2 疾病趋势分析

根据病人的病史,身体状况,结合对某类疾病的规律、诱因等的分析,预测疾病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

5.结语

数据挖掘作为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兴研究领域,在商业、公共管理、医学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医学方面,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医院信息化逐步进入医院管理层乃至普通百姓的视线,虽然数据挖掘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尚处于摸索阶段,随着数据库、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数据挖掘技术会日臻完善,必将为医学管理决策、科学研究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可观的效益;在现有的HIS、PACS的基础上,数据挖掘技术必将成为医疗信息化发展的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Srikant R,Agrawa lR.Mining Sequential Patterns:general-izations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C].Pro.5thInt’lconf.Extendign Database Technology Heidelberg:Springer,1996.

[2]Jiawei Han,Micheline Kamber.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韩煌.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10):25-31.

[4]屈景辉,廖琪梅.许卫中.医学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挖掘[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l):88一89.

[5]Wolf Stuglinger et al. Intelligent Data Mining for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 [OL].http://www.ifs.tuwien.ac.at/~silvia/i-damap-2000

[6]刘申菊,田丹.浅谈数据挖掘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 29(36):95.

[7]Nandi T,B-Rao C, Ramachandran S. Comparative genomics using data mining tools[J]. J Biosci.2002,27(1 Suppl 1):15-25

[8]Casadio R ,Compiani M, Fariselli P.et al.Neural net-works predict protein folding and structure: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aces bio-molecular complexity[J].SARQSAR Environ,Res,2000,11(2):149-182.

[9]King RD,Karwath A,Clare A, et al.Accurate prediction of protein functional class from sequence in the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Escherichia coli genomes using data mining[J].Yeast,2000,17(4):28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