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护理管理十篇

时间:2023-08-02 17:33:27

围术期护理管理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1

【关键词】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

食管癌发生于食管粘膜上皮的基底细胞,绝大多数为鳞状上皮癌,小部分是从食管的腺体发生的腺癌。食管癌发生部位:以中段最多,约占半数,其次是下段,上段最少。2008年-2011年本院外科共收治食管癌病人1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食管癌病人中,男性11例,年龄45-78岁,女性4例,年龄55-68岁,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并发肺炎1例。

2 术前护理

2.1 重视术前心理护理

全面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应用暗示诱导等方法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列举成功的例子,手术前健康指导不可忽视,向病人介绍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介绍一些镇痛方法,从而减轻病人心理压力。护士亲切的语言和良好的行为能解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身心放松,以良好的心理状况接受手术。

2.2 营养状况达到治疗要求

尚能进食的患者应指导其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术前吞咽困难及禁食的患者常有脱水、营养不良,应静脉补充营养液,必要时输血、血浆、白蛋白或脂肪乳等,纠正贫血与低蛋白血症,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2.3 术前呼吸功能的训练与指导

对有吸烟史患者解释吸烟对健康和手术的危害,术前绝对禁烟一周,并解释清楚麻醉和手术引起的呼吸反应,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术后卧床不活动对呼吸的影响,使患者认识到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术前教会病人深呼吸、腹式呼吸,有效咳嗽与咳痰的方法。有呼吸道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后方行手术治疗。

2.4 消化道准备

食管高度梗阻病人,在梗阻上方食管粘膜常有炎性水肿,术前2天插胃管用0.9%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24万单位,加温到35度左右少量多次注入胃管,反复冲洗,减轻局部的炎症水肿,有利于术后吻合口的吻合。冲洗时抬高床头,动作轻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心慌等不适,避免操作中误吸与窒息发生。

3 术后护理

3.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每30分钟测量一次直至生命体征平稳,并作好记录。胸部手术后常有程度不同的缺氧,由于胸部切口疼痛,不敢用力有效咳嗽、排痰,造成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致呼吸道梗阻,又可加重缺氧,缺氧严重可致昏迷,甚至出现心跳骤停。术后宜采用鼻导管吸氧24-48小时,流量为每分钟2-3升,为防止肺水肿,可吸入酒精氧气,湿化瓶中加入35%的酒精,以起吸潮、干燥及镇静作用。输液速度应慢速、均衡,防止忽快忽慢及快速愈量,以防造成肺水肿或心衰,病情危重者采用持续的心电监护,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加重,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协助抢救。

3.2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均常规置胸腔引流管其目的在于重建胸腔负压,排出积气、积液,帮助肺复张,平衡两侧胸腔压力,预防纵膈移位及肺受压缩,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早期拔管,减少痛苦,有利于机体的恢复。

3.2.1 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引流系统密封

手术后应每30-60分钟挤压引流管一次,防止管口被血凝块堵塞,以保证有效的引流。挤压方法:护士站在患者患侧,挤压时先夹住引流管下端,双手握住胸管距插管处10-15厘米,太近易使引流管牵拉引起疼痛,太远则影响挤压效果。反复挤压后开放引流管,使引流液顺利排出。

3.2.2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

正常情况下每小时少于100毫升,术后当日多为血性液,以后渐为浅红色,不易凝血。如短时间内出现引流量增多,颜色为鲜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活动性出血,其主要原因可能为术中止血不良,在病人拔除气管插管前因吸痰受到刺激,剧烈咳嗽,麻醉未清醒病人强力挣扎等因素,也可引起术后急性大出血。另外,还应警惕乳糜胸的发生,由于术后早期病人禁食,每日漏出乳量较少,引流液实为胸腔渗液、渗血和乳糜液的混合液,呈淡红色,常误诊为胸腔积液,而忽视乳糜胸的诊断。如病人已开始进食,特别是进脂肪类食物,则呈典型的白色乳状液体,本组病例均无乳糜胸的发生。

3.2.3 更换引流瓶的注意事项

应每天更换引流瓶及无菌盐水一次,更换引流瓶时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引流管,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胸腔。放置引流瓶的位置应低于胸腔60-80厘米,尽可能靠近地面,防止瓶内液体倒流造成感染。

3.2.4 拔管

一般术后48-72小时,水封瓶内水柱波动幅度小或停止,无气体排出,胸腔引流液24小时少于50毫升,听诊肺呼吸音清晰,胸部X线片显示肺复张良好,即可拔除引流管。拔管时,嘱其用力深呼吸然后摒气,以免拔管时管端损伤肺脏和引起疼痛,迅速拔除胸管,用凡士林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以免气体进入胸腔。拔管后,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气促,皮下气肿等情况,观察伤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有无渗液渗血。

3.3 胃肠减压的护理

保持胃管引流通畅,每4-6小时用0.9%生理盐水冲洗胃管一次,少量多次,务必保持胃肠减压的通畅,以减少胃液对食管粘膜的刺激,并可避免大量胃液、胆汁使胃张力增加,致食管贲门部的胃粘膜薄弱处破裂、穿孔,引起吻合口瘘。如术后24-48小时内引出大量血液,应警惕出血或应激性溃疡,及早通知医生共同处理。胃肠引流一般于术后3-5天,肠蠕动功能恢复后拔除。

3.4 呼吸道护理及功能锻炼

病人术毕送回病房,麻醉未清醒采用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内,病员清醒,生命体征平衡后改为半卧位,有利于引流及呼吸,头部及上身抬高30-45度,每隔2-3小时唤醒病人咳嗽,做深呼吸5-10次,以利排出气管深部痰液,使肺复张。

术后第一天,常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持续3-5天,每天2次稀释呼吸道痰液粘稠度,使之易于排出。在雾化吸入时,协助病人坐起,用手掌轻拍病人胸背部,由下致上,以利排痰,同时教会病人牵拉系于床档之布条,自己坐起及卧下。对痰多而粘稠,咳嗽无力者,可采用鼻导管做气管内吸痰。本组仅二例行鼻导管吸痰;一例病人术后24小时开始出现高热,诉胸闭、痰多,左侧肺部听诊可闻及罗音,胸片示左中下肺炎,经及时对症治疗,症状逐渐缓解。其余病人均在护士协助下咳嗽,排痰成功,使肺复张良好。术后早期活动可预防并发症,鼓励及协助病人经常变换卧位,多翻身,鼓励恢复期患者进行深呼吸运动,病人端坐在床上,深吸气后,屏气数秒后用力呼气(尽量延长呼气时间),还有吹气球等运动,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3.5 疼痛的护理

全麻术后完全清醒病员给予半卧位,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要,剧烈咳嗽时用双手压住病人切口。开胸手术创伤范围大,胸壁神经受损,术后疼痛较重,加之胸腔置管,均可使肋间肌和膈肌运动受限,影响呼吸功能,使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减弱,肺泡和支气管分泌物聚积不易咳嗽;而咳嗽及变换,伤口受到牵拉加重疼痛,病人会自动限制胸廓活动控制咳嗽,痰液无法排出导致肺部并发症,不利于引流。故术后有效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利于病情稳定。对耐受力差的病人因疼痛不愿咳嗽,我们耐心讲解其重要性,必要时先给止痛剂后,再进行排背排痰,必要用可使用镇痛泵止痛,选用芬太尼、吗啡加生理盐水,以每小时2ml速度持续恒量静脉注入,止痛效果好,病人乐于接受。

3.6 维持营养及水电质平衡

术后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水及电解质平衡,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术中如有失血,应输注同型血液,补足血容量,如有低营养状态,可间断适量输注血浆及白蛋白等。术后补钾十分重要,遇有低钾血症及时纠正,还应给予多种维生素,以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病人肠蠕动恢复,胃肠减压拔除后,应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食。先从少量白开水开始,如无不适,再进半量流汁,慢慢过渡到全量,以后改为无渣半流质。

4 加强基础护理

4.1 翻身预防褥疮乃为危重病人基础护理中的重要一环

患者多数消瘦,体质衰弱,开胸术后病人因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和各种引流管的限制,扩大幅度的改变会使病人呼吸困难和疼痛加重,应帮助病人经常更换。

4.2 预防便秘

保持大便通畅:顺结肠走向按摩,由向下―向上―向左―向下进行按摩,必要时可考虑灌肠。

5 出院指导

5.1 严禁进食硬质药片或带骨刺的鱼肉类、花生、豆类等,以防晚期吻合口瘘。

5.2 对于食管胃吻合术后,应告诉病人进食后可能有胸闷及呼吸困难,这是由于胃已拉入胸腔,压迫肺脏之故,此症状1-2日后可缓解。

5.3 术后定期化疗

参考文献:

[1] 曲维香.标准护理计划.外科分册[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6:71.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2

作者简介:王淼, 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摘要】通过对围手术期主要护理职责以及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目的重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从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手术前护理,手术中护理,手术后护理三阶段护理总结了发挥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的作用。

【关键词】围手术期;围手术期护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作用

围手术期是指病人从入院准备手术直到术后康复,将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三期的护理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为病人提供全程护理的一种工作方法。围手术期病人不仅受到疾病本身影响,还受到麻醉和手术打击。不论何种手术,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另外,手术也可能改变个人或家庭的生活方式,甚至给家庭带来危机,对病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1]。因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围术期病人安全,加强对手术病人护理质量管理,是我们每一个护士应该重视的。我院自2007年6月以来加强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确保手术成功,病人满意,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围手术期护理主要职责

是在术前全面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采取措施使病人具备耐受手术的良好身心条件;术中确保病人安全和手术的顺利实施;术后帮助病人尽快地恢复生理功能,防止各种并发症和残障,实现早日全面康复的目标。

2 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目的

手术治疗具有风险性,在通常的情况下,手术可使受术者康复,同时手术又可能有威胁生命的潜在危险,所以说手术治疗具有两重性。对一个手术病人护理来讲,涉及到急诊科、手术室、各有关外科室三大体系的护理质量。检验围手术期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客观标准则是否让病人处于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手术,和谐配合手术。面对千差万别的受术对象,要对每位病人进行精雕细刻般正确的生理和心理,这就要求护士,不但应有较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必须具有严格性、协作性、主动性相统一的高尚道德情操,对工作认真负责、遵守规章,严于慎独精神。为此制定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

3 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的内容

为提高治疗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加强围术期护理质量管理,现就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分别阐述。

3.1 手术前护理

3.1.1 手术前护理:指病人准备手术进入手术室这一时期的护理,完善手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2]

3.1.2 护理重点:评估和矫正可能增加手术危险性的生理和心理问题,给予病人有关的健康教育,指导适应术后变化的锻炼。减轻焦虑;促进术后脉搏和血压的稳定;减少术中麻醉剂的用量;减少病人术后对止痛剂的需求;增加病人术后活动的主动性;降低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3]。对手术病人而言,医师下达医嘱确定手术方案和手术日期,护理工作应分层次地进行,包括技术上的准备和心理上的准备。

3.1.3 手术前常规准备

(1)健康宣教,加强对病人的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 待手术期间,病人心理复杂,常常既盼手术,又怕手术,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 。常常夸大手术的危险性;不理解麻醉的过程;不知道疼痛的程度;对预后悲观。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消除“未知”,增强病人的控制感。进行术前教育,安排病人参加娱乐活动都可以达到较好效果。护士针对病人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通过交谈启迪开导,解除疑虑,给予安慰支持,使病人正确对待手术和树立信心,努力让病人感到满足以保持其术前身心处于最佳状态[4]。病房护士和手术护士一同与病人进行术前健康宣教,包括术前戒烟,皮肤准备及禁食禁饮,指导术前训练。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目的,术后可能留置的各种引流管、导尿管,指导术后必须进行的锻炼,如深呼吸,有效咳嗽,翻身和肢体活动,排便练习,告诉病人取下假牙、眼镜,发夹,手表和首饰、钱等贵重物品给予妥善保管。嘱病人不化妆,不穿紧口袜子。

(2)胃肠道准备,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3)手术区皮肤准备,皮肤准备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包括清洁皮肤,剃除毛发、沐浴、洗头、修剪指甲,更换清洁宽松衣服。

3.1.4 急诊手术准备:急诊手术必须争取时间,根据病情在做好必要的急救和处理同时,尽快完善术前准备,以赢得手术治疗机会,处于休克状态,应立即建立两条静脉输液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通知病人禁食禁饮,迅速做好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急查血、出凝血时间、血型、交叉试验。

3.1.5 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创造良好的环境。正视病人的情绪反应,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焦虑,感受或疑问,给予支持和疏导,通过护士良好的技术护理和心理护理,热情耐心,有礼貌地介绍病室和手术室的环境与规章制度。实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宗旨,通过心理护理使病人感到温暖、安全和受到尊重,增强受术信心和产生乐观情绪,顺利配合手术。

3.2 手术中护理

3.2.1 手术中护理:指从人手术室到手术结束回到恢复室(观察室)或外科病房之间的护理。

3.2.2 护理重点:主要协助病人缓解因面对手术和在陌生的环境中所产生的害怕和无助等,使病人有安全感,保证病人顺利安全进行手术。术中补液、输血、准备、文件记录和手术中病情观察、保持体内各方面平衡,对术后病人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密切相关[5]。建立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书面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制度和护理操作程序。

3.2.3 全体手术人员团结协作。 手术的成败,主要在于医师、护士、麻醉以及全体手术人员是否按照手术规程,密切配合;是否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准备器械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各项手术必须物品齐全无缺。

3.2.4 静脉输液:短时间内迅速补充血容量,以及保证药物及时达到体内。

3.2.5 病人摆放,手术取决手术方式、切口位置等。手术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舒适与安全;有利于暴露手术野,方便术者操作;对呼吸、循环影响最小;不使肢体过度牵拉或压迫而受损;肢体不可悬空放置,应有托架支持。

3.2.6 手术过程中的观察,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及时发现病人的不适,或意外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确保病人的安全。

3.3 手术后护理

3.3.1 手术后护理:指病人手术后返回病房直到出院这一阶段的护理,现在手术护士一同参与回访病人情况。

3.3.2 护理重点:是创造有利于病人从手术的创伤中逐渐恢复的最佳条件,尽量预防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有计划地有目的开展专题讲座活动,定期开展护理查房活动,根据临床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的预防、抗生素的正确配伍、感染的预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典型病例,及时组织护士学习,通过查房找出问题,统一要求,改进工作。

(1)术后病人的卧位,未清醒前取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腰麻病人术后去枕平卧 6 小;硬膜外麻醉病人平卧 4-6 小时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颅脑部手术可取15° 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如病人伴有休克,应取仰卧中凹位,即下肢或床脚抬高20°, 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 15°的;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位卧式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壁 张力;脊柱或臀部手术后可采用俯卧或仰卧位。

(2)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有呕吐物及时清除。给氧,如发现病人烦躁不安,鼻翼煽动,呼吸困难,应立即查明原因,尽快处理。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鼓励床上翻身,变换,鼓励其做深呼吸和咳嗽咳痰。检查皮肤的温度,湿度和颜色;观察敷料渗血情况。

(3)控制疼痛,增进舒适,采取合适,药物止痛和减轻焦虑,使用止痛药物之前数呼吸,若呼吸次数低于12 次每分钟,不能给药。

(4)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每日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按需要进行特殊护理,如冲洗;不过久留置各种引流。

(5)并发症观察及预防,特别是要正确判断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6]。协助病人早期活动, 下床行走; 卧床病人做床上移动和翻身;腹部按摩;鼓励病人每小时需要重复做深呼5 10次;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避免术后呕吐物误吸,防止继发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早纠正低血钾,酸中毒等;鼓励和协助不习惯床上排尿者在床沿,或站立排尿;积极解除排尿困难,防止尿潴留诱发尿路感染;鼓励留置导尿病人饮水,冲洗泌尿道,观察排尿情况 。避免和及时处理术后腹胀,呕吐等导致腹内压增高因素;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均与术后卧床,缺乏活动有关。一般手术病人均应鼓励于术后 24-48 小时内下床活动, 但循环呼吸功能不稳定,合并休克,极度虚弱,或是血管手术,成型手术,骨关节手术后病人应根据情况选择活动的时间。下床活动要循序渐进,可由第一天在床上坐起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至坐床边椅上数分钟,然后再开始床边,房间内和走。

3.3.3 加强心理护理。 手术完毕护士要细心周到处理,手术室护士要亲自护送病人回房,搬动时注意保护切口,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轻抬轻放,摆好位置。病人经过长时间手术,体力消耗很大,极度疲劳,同时又担心手术的成败和术后伤口疼痛,这时非常需要护士的体帖与开导。病房护士要勤观察,勤护理,及时了解病情及精神状态,同时应根据每个病人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采取灵活措施,善于用解释、开导、启发、鼓励等方法,以达到减轻症状,建立康复信心的效果,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李梦樱.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

[2] 李梦樱.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

[3]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4]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5] 李少红,潘雪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围术期护理.当代护士杂志,2009,3:44-45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3

关键词:眼内注药术;围手术期;护理管理

眼底病病情复杂,大多数基层医院不具备诊治的条件和技术,患者愈发集中到各大眼科医院。借鉴国外眼底专科集中进行眼内注药的经验,在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基础上,本科也集中进行大批量的眼内注药手术。对眼内注药手术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不仅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简便、快速的手术,免除了患者住院带来的众多不便,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有利于提高诊疗效率,从而为更多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1临床资料

2014年10月~2014年12月,眼底专科共收治眼内注药手术978例,其中男性513例,女性465例,年龄最小的2个月,最大的87岁,平均年龄56.5岁。眼内注药手术收治对象包括老年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的患者。

2护理管理

2.1运行模式眼内注药手术的患者,每周安排8个单元,每单元预约人数在15人次以内。

2.2眼内注药手术的预约流程眼内注药手术的患者,首先由主诊医生排除禁忌症,告知患者眼内注药的具体时间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缴费,到药房取术前抗菌素眼药水,并到门诊治疗室冲洗泪道,排除泪囊炎,最后到眼底病专科预约登记,一般预约时间为抗菌素眼药水使用3d[1]以后。预约护士初步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特别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病史,查看泪道冲洗结果是否正常,并交代如何正确使用术前抗菌素眼药水。为了使患者更清楚明白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为每位患者印发“眼内注药手术指引”,针对每个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采取有针对性的宣教方式,详细介绍眼内注药手术每一环节的注意事项,让每位患者能更好的理解和配合我们的工作,从而确保每位患者能够顺利如期进行手术。

2.3严格围手术期护理,确保眼内注药手术患者安全

2.3.1术前准备由于眼内注药手术量大,为了保证医疗、护理安全,针对眼内注药手术批量进行的特点,我们由固定的护士负责眼内注药手术的整体护理。患者按照预约的时间到护士站报到,前台护士根据预约单、手术医嘱单、手术缴费单和门诊病历核对患者,安排患者在指定位置等候,责任护士详细询问病史和药物过敏史,评估患者眼部情况,尤其是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及心血管病患者,特别关注患者的血糖、血压情况;写好所有患者一般资料的手腕带,经双人核对后将手腕带统一戴在患者的左手上,便于在执行术前准备及手术过程中做好身份的核对,避免差错的发生,医生到等候区给患者做好手术眼别的核对并在术眼上额做标识。为了保证注药患者安全有序的进行术前准备,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1名护士集中测量手术患者体温、血压、脉搏、呼吸,检查患者是否戴手饰、假牙,手指甲是否过长等,遇特殊情况如患者血压过高等,及时告知相关医生及时处理;1名护士集中进行术前结膜囊冲洗,确保患者术前护理质量。

2.3.2术后护理患者手术结束后,返回眼底病中心指定位置休息,责任护士集中进行术后健康宣教,包括手术当日应以休息为主,勿用手揉搓眼睛及压迫眼球,饮食应清淡,避免进食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避免用力咳嗽或打喷嚏,保持大便通畅,保持术眼敷料的干洁等;由于眼包包封术眼导致患者行动时身体平衡可能受影响,给生活带来不便,因此要告知患者注意安全,必要时由家属协助其生活护理,避免碰撞术眼引起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眼内注药术并发症有眼内炎、眼内压升高、玻璃体出血、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及医源性外伤性白内障等,其中以眼内炎最严重,以眼内压升高为主,因此应向患者重点强调如出现术眼疼痛等不适时,应及时返院就诊。患者术后次日返院,手术医生复诊完毕,责任护士负责所有患者的眼周皮肤清洁,再次集中强调术后相关健康指导及用药指导,并根据医生的要求协助患者做好下次复诊预约。

2.3.3心理护理眼内注药患者大多数都是中老年患者,抑郁、焦虑、恐惧心理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2],通常因工作、家庭、经济、视力进行性下降、担心治疗效果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3],通常因工作、家庭、经济、视力进行性下降、担心治疗效果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每周五举行眼内注药患者的健康讲座;每单元眼内注药的患者在治疗前通过集体宣教的形式,结合电视宣传片、宣传手册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耐心的宣教,讲解眼内注药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效果,并由已经进行了2次以上眼内注药的患者进行经验分享,使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有了全面的了解,减轻了他们的恐惧、焦虑心理,通过积极、主动的配合,顺利的完成治疗。

2.3.4延续护理眼内注药没有固定次数,一般需要注射多次以上,主要是根据眼底、OCT及眼底造影情况而定。针对此情况,本科通过电话回访及满意度调查,收集患者对眼内注药流程的反馈意见,科室汇总后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3体会

3.1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眼内注药手术患者年龄跨度大,文化程度差异大,做好医护患的沟通,通过因人施教的个性化健康宣教方式,发放手术指引、手术流程、相关疾病知识宣传资料结合一对一的介绍,收到较好的效果,患者对围手术期健康宣教掌握的程度达到90%以上,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3.2秉承人文关怀的理念,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对双眼手术、低视力、独眼手术、血压波动大或行动不便的患者,统一由轮椅送患者到手术室,并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班。同时采取分批送患者到手术室且每次限定4人次,以保证患者在前往手术室路上的安全以及减少患者在手术室的等候时间,以缓和患者的紧张情绪。通过满意度调查,眼内注药手术患者的满意度达98%。

3.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安全。在诊疗过程中,医护双方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及三查七对,做好防范差错的措施,如患者佩戴手腕带、术眼上额有明显的手术标识等,做到忙而不乱,忙而有序,时刻保持慎独精神,保证患者的安全,保证零差错。

3.4严格执行医疗、护理规范,预防院内感染。尽管有国外文献表明术前不用滴抗生素眼药水,术中用碘伏冲眼即可避免感染,但基于我国国情、人群中卫生条件不均等原因,术眼术前局部滴抗生素眼药水是降低眼内炎的一项重要措施[4],也有研究表明用药3d可以达到结膜囊内无细菌状态[1],因此,所有手术的患者必须严格执行术前3d滴抗生素眼药水,保证术前做好泪道冲洗及充分的结膜囊冲洗,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术后第2天开始滴抗菌素眼药水,并做好术后回访预约。本组患者发生围手术期眼内感染率为零。

4小结

新医改的核心目标是解决患者大医院和专科医院看病难、看病贵、住院难的问题,提升社会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5]。本眼底病专科自从集中进行大批量眼内注药手术后,治疗患者效率明显提升,缩短了患者的等候时间,缓解了患者住院治疗难的问题。同时通过眼内注药手术流程的完善,使患者的就医满意度不断提升,医护患之间和谐度、满意度越来越高。

作者:赖旺英 成江梅 陈星 黄思建 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参考文献:

1吴梅坚,吴伟,黄丽萍,等.白内障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分析[J].中国营养保健,2012,22(6):261~264.

2李芳芹.87例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1,5:144~146.

3杨霞,卢惠娟,赵爱平,等.日间手术病人医学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2010,24(8):2081~2082.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4

[中图分类号] R7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对32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24例,女8例,43~68岁,平均46.5±4.2岁。食管上段癌2例,食管中段癌22例,食管下段癌8例。伴肺部轻度感染7例。病程4~11个月。

1.2方法 全部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且送病理检查确诊。24例行左侧开胸食管吻合术,8例行左侧开胸颈部食管胃吻合术。平均住院天数为l7±4d。结果:左侧肺部轻度感染一例。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根据病人入院时的整体状况,家庭背景,语言流露,对病人入院时心理初步评估,并针对性的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协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讲解癌症并不可怕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疗效好的病例,并帮助患者完善术前的各项理化检查,解释检查的必要性,以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2 营养护理患者多存在营养不良、身体状态差的情况,因此术前应给予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面条、蒸蛋等,保证营养供给成分,提高机体抵抗力,食管梗阻严重者,需静脉给予高营养补充,如氨基酸、白蛋白、脂肪乳等,并适当输血,以利术后切口的愈合。

2.3口腔健康 患者应尽量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餐前饭后漱口;当食道完全梗阻时,应尽量将口腔分泌物吐出,预防口腔问题。

2.4呼吸道护理 术中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加上器官插管等侵袭性操作,极易致肺部感染[1]。因此术前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测定,并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有效咳嗽训练,减少术后呼吸疼痛。若肺部有感染者,应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2.5胃肠道准备 术前12h禁食,4h禁饮。手术前夜用等渗盐水冲洗食管,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1h置胃管以使术后胃肠减压防止腹胀[2]。

3.术中护理

3.1 缓解紧张情绪 当患者进入手术室时,若患者看到他熟悉的护士面孔时,会立即减轻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再者护士通过为患者介绍手术室的设施和环境,与其交流沟通,可进一步增加了安全感,控制患者手术前血压的升高,当患者即将接受麻醉时,紧张情绪进入了高峰状态,对患者的暴露和室温我们要求给予人道和人文的关怀,手术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在不影响麻醉无菌的原则下,我们给予患者以安全、舒适的环境,用具有人性化的酒精棉签法来测试麻醉平面;使患者没有了麻药起效前针刺紧张疼痛,从而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

4.术后护理

4.1 饮食护理 患者术毕至拔除胃管前,禁食,由静脉给予营养补充。待胃管拔出后应制定饮食计划,饮食应做到浓度、温度适宜,少量多次,荤素搭配。13―22天即后可进行正常饮食,但要避免进食生、冷、硬的食物。

4.2 疼痛护理 疼痛较轻时,可对患者分散注意力,以达到止痛的效果,通常有聊天、听音乐、看电影等。当疼痛加剧时,可以运用中医的穴位进行辅助镇痛。当疼痛难以忍受时,可以静脉推注药物镇痛。

4. 3 出院指导 出院后,患者首要任务就是调整好心态,要积极面对生活,面对术后的副作用,切忌焦虑、沮丧、激动等极端情绪,继续巩固治疗效果。其次要注意劳逸结合,切忌过累,过闲,适当时候可以做做运动,散散步。再者注意饮食,忌辛辣、冷食、硬食,并适当补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5.讨论

食管癌手术涉及胸、腹多个器官和组织,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要使手术达到较好效果,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一环。手术后,损伤的组织细胞会释放的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物质诱发疼痛,并使患者情绪低郁,因此要特别重视了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积极开导患者[4]。同时手术前后应重点加强呼吸道、胃肠道的护理,将会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步月红,庞会娟,李艳.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1):64-65.

[2]窦百灵.食管癌根治术46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20(15):94.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53例)和B组(42例)。B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A组患者在B组基础上在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疼痛程度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A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A组患者VAS评分为(1.8±0.6)分,明显低于B组的(4.0±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其早日康复。

【关键词】

优质护理;食管癌;围术期

食管癌是目前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1]。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其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并发症多,均可影响患者恢复,因此临床日渐重视食管癌围术期的护理工作。本研究就优质护理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5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症状、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等确诊[2];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手术及麻醉禁忌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53例)和B组(42例)。A组患者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30~65岁,平均(42±6)岁;B组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0~68岁,平均(43±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B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术前访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常规禁食禁水,做好肠道准备,常规消毒。术后密切注意患者意识、呼吸、血压、心率等变化,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A组患者于B组护理基础上在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创建温馨、干净、舒适的住院环境

保持病房内干净、安静、整洁,治疗、护理操作应集中展开,减少噪声,室内不可吸烟、饮酒,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室内温度维持26℃左右,湿度70%;保证光线柔和,阳光充足,适当摆放绿色植物、书籍,播放轻柔音乐,使患者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保持身心愉悦。

1.2.2健康宣教

术前根据患者心理状态、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医院规章制度、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及疾病相关知识,讲述手术目的、安全性、必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消除其陌生、焦虑、不安、恐惧等心理;与患者积极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认知干预、放松干预等措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术后基础护理

术后帮助患者取平卧位,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

1.2.4疼痛护理

术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展开腹式呼吸锻炼,以减小胸部活动幅度,减轻胸部疼痛,术后根据其疼痛程度给予相应护理。理解患者痛苦,满足患者需求,鼓励、支持患者,缓解其焦虑情绪。必要时给予镇痛护理。镇痛可采用硬膜外镇痛泵,向患者讲述镇痛泵原理及作用,指导其如何使用,并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

1.2.5营养支持

患者禁食期间可静脉补液,行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术后第2天患者肠胃蠕动恢复后经导管滴入营养液,减少输液量;术后第5天可逐渐恢复饮食,由流食过渡至半流食,再逐渐过渡至普食,禁止暴饮暴食,少食多餐,逐渐增加饮食量。

1.2.6早期活动

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后,护理人员应协助其适当翻身并按摩肢体,适时叩背排痰,适当增加床上活动,拔除胸管后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次数。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疼痛程度及术后恢复时间。生命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命质量越高[3]。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10分,0分:无痛;10分:剧烈疼痛,无法忍受[4],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命质量比较

A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护理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护理前,A组患者VAS评分为(6.8±1.1)分,B组为(6.8±1.2)分,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A组患者VAS评分为(1.8±0.6)分,明显低于B组的(4.0±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术后恢复时间比较

A组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患者需求为目的,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满意的服务,确保患者安全、躯体舒适,平衡患者心理[5]。食管癌患者由于疾病折磨、对生命安全担忧、对治疗措施不了解、对治疗费用担忧等,大部分会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影响治效果。因此,应加强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缓解其围术期的不良情绪,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首先应营造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以热情友好的态度,面带微笑,迎接患者,向其介绍医院管理制度,以减轻其住院期间的陌生感和孤独感,术前展开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常规基础护理,使患者能够掌握手术基本情况,以消除其紧张、不安情绪;术后实施饮食护理、基础护理、疼痛护理等,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护理期间应加强患者安全管理,给予其全程健康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高度健康意识及安全意识[6];需定时巡视病房,对危重、躁动患者予以相应约束。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A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提示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其康复。并且A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表明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命质量,调节患者精神状态、躯体功能,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唐阳 单位: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周慧娟.黄珍珍.113例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疼痛护理[J].护理学报,2010,17(5B):37-38.

[2]陈莉.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523-524.

[3]刘光英,张娜,潘爱春,等.Orem自理理论在食管癌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杂志,2010,25(14):1278-1280.

[4]孔美菊.食管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2):159-160.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6

【关键词】 食管癌 糖尿病 合并症 围手术期 护理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癌肿,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22. 3%。近年来食管癌伴糖尿病在临床上逐渐增多,而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之一。食管癌伴糖尿病患者术后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可影响手术的成功率。本文通过对57例食管癌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57例食管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48~77岁;男34例,女23例。57例均施行手术治疗。入院前有明确糖尿病病病史41例,病史最长25年。在术前检查中确认无糖尿病症状16例。5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前术后血糖控制较好,均未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2

护理

2. 1

术前护理

2. 1. 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应深入病房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食管癌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介绍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告知为确保手术的安全,术前需控制血糖,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与手术的关系,糖尿病会增加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能自觉调节饮食,按时定量服药来控制血糖。同时向患者讲解手术和各种治疗、护理的意义、方法、大致过程、配合与注意事项。并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促进睡眠,保证病人充分休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实施耐心的心理疏导,使其心理压力减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 1. 2

营养支持与饮食控制并存

食管癌伴糖尿病患者既要注意营养的支持,保证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又要限制每日总热量,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指导患者少食碳水化合物,多食蔬菜、豆类、新鲜水果。按活动量及体重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25%左右,并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应特别强调定时定量,严格控制含糖饮料,降低食盐摄入量。病情较轻者通过饮食调节,将血糖控制在满意水平,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2. 1. 3

血糖监测

对确诊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术前3 d进行血糖监测,即每日早、中、晚三餐前及餐后2 h各测量血糖1次,并做好记录。注意控制饮食,凡饮食调节不能控制血糖的患者于手术前3~5 d改用正规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8 mmol/L以下。

2. 1. 4

术前准备

充分的术前准备(如对呼吸道、胃肠道进行准备)可避免术中、术后造成感染,并可使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缩短。对吸烟者,术前劝其戒烟,指导并训练病人有效咳嗽咳痰和腹式深呼吸,以利术后减轻伤口疼痛,预防术后肺炎和肺不张,术前3 d进流质饮食,术前晚行清洁灌肠或全肠道灌洗后禁饮禁食,手术日晨常规置胃管,术晨再测空腹血糖,如数值仍在控制范围,手术按计划执行。

2. 2

术后护理

2. 2. 1

病情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检查患者的血糖、尿糖、尿酮体,并据此调节胰岛素的用量和滴速,每3~4 h测1次血糖。术后血糖控制9. 8 mmol/L以下[1],有利于恢复。同时注意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吻合瘘,乳糜胸等的发生。

2. 2. 2

饮食护理

术后3~4 d吻合口处于充血水肿期,需禁饮禁食,禁食期间应肠外给予足够的热量、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当肠功能恢复,胃肠减压停止,术后5~6 d可以开始少量饮水,若无异常可进食少量清淡流质,术后6~7 d进食流质,术后8~9 d进食半流质以后逐渐过渡进普食。进食摄入的总热量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节。

2. 2. 3

留置管的护理

术后患者需留置各种管道,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导尿管等,护士必须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防止滑脱。并严密观察各种引流管的引流量、性状、气味并准确记录,如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直至引流管拔除。

2. 2. 4

糖尿病的护理

术后每2 h监测血糖1次,并做好记录。输液时用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等代替部分糖水,注意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安全范围,并测定术后电解质,避免发生电解质紊乱,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及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成功率。

2. 2. 5

预防感染

术后因切口疼痛、虚弱使咳痰无力及开胸手术破坏了胸廓的完整性易发生呼吸道及肺部感染,除合理使用抗生素外,还应加基础护理。胃肠减压留置胃管期间要加强口腔护理。术后平卧6 h病情稳定可帮助改半卧位,定时翻身叩背,鼓励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对痰液黏稠的患者实施超声雾化吸入,以便咳出痰液,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一般术后24~48 h拔除,在此期间加强会阴部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另外由于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不愈合及感染等并发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故应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加强切口护理,勤换切口敷料,促进伤口愈合。

参考文献

[1]丁亚平,单保安,戴午阳.糖尿病患者唯一手术期处理[J].江苏医学,2001,27(8):627.

[2]张惠仙.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影响[J].天津护理杂志,2005,13(4):199.

[3]宋丽燕.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教育[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100102.

[4]门吉芳,李贺鑫,奚宇虹,等.4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手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1):1 003.

[5]李明子.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01.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7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支气管痉挛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76-01

支气管痉挛是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气道变窄,通气阻力骤然增加,呼吸性呼吸困难,终致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并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如果处理不当可致死亡。麻醉手术中有多种因素可诱发哮喘发作和支气管痉挛,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支气管痉挛发作前的预防及护理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治疗支气管痉挛12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在20-72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4例,哮喘3例,肺炎3例,麻醉后支气管痉挛2例。

2 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的易发因素

2.1 高危人群 ①近期上呼吸道感染;②吸烟;③有哮喘与支气管痉挛史。

2.2 促发因素 哮喘儿童、接触抗原或病毒感染相关性气道水肿和炎症均可诱发支气管痉挛,刺激物诱发的支气管收缩为此类患者护理处理时最值得注意的问题。

2.3 麻醉期引发支气管痉挛的诱因 麻醉期间支气管痉挛常诱发于机械刺激,如:①气管内插管不当;②麻醉深度不够;③药物选择不当,如采用箭毒、吗啡或快速输注低分子右旋糖苷均可激惹肥大细胞释放组胺;④分泌物等对气道的刺激;⑤其它诱因,如硬膜外阻滞平面过广、输血、体外循环开放主动脉后等均诱发气道痉挛。

3 护理体会

3.1 护理原则 加强围手术期呼吸指导,减少诱发因素,促进排痰,解除支气管痉挛。

3.2 针对诱发因素的护理

3.2.1 做好高危人群的护理准备工作,针对诱因,预防痉挛。指导患者有效地进行咳嗽排痰的训练,鼓励患者做腹式呼吸训练,特别是有肺功能下降者,有吸烟史者须禁烟一周,做好口腔护理。

3.2.2 术前应预防感冒,使用抗生素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2.3 抑制分泌物,促进排痰,手术晨禁食,置胃肠减压管,术前肌注鲁米那0.1g和东莨菪碱0.3mg,能抑制分泌物产生,术后口鼻腔有粘液及分泌物应及时排除以防误吸入肺。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适量补液能使痰液的粘稠度降低,易于咳出,要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呼吸情况,定时听诊肺部呼吸音,有肺功能下降者尤应注意,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变化便于及时处理。

3.2.4 选择技术娴熟的麻醉师,气管插管前对气管进行充分的麻醉,是防止支气管痉挛急性发作的最重要的原则,吸痰及拔管期间需保持一定的麻醉深度,保证插管和拔管的顺利完成。

4 支气管痉挛发作时的护理

4.1 给予吸氧、气道湿化,嘱病人多饮水,每天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液可加入庆大霉素、糜蛋白酶、激素,以稀释痰液,利于痰液咳出,还可加入适量的支气管扩张剂,如万托林或使用舒喘灵气雾剂等喷雾吸入。

4.2 建立静脉通道,以保证液体和药物的供给,加强抗生素的使用控制感染,并做好全身支持治疗。

4.3 对呼吸困难、气急、肺部痰鸣音较多者,应扩张支气管解痉。常用药为氨茶碱,首次以0.25g加入50%萄葡糖液或生理盐水40ml内缓慢静脉推注,症状不能缓解者,继以0.5g加5%萄葡糖液500ml内缓慢静滴。

4.4 激素的应用:激素类药物有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抗炎、抗过敏、直接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呼吸道炎症会使气道粘膜水肿、管径缩小。因此,对解除支气管痉挛有一定的效果,一般以地塞米松10mg静推。

4.5 监测护理:支气管痉挛是由于气道反射异常活跃而激发出现的支气管收缩,发作时常常出现呼吸喘鸣,并伴随气道压力增高,进而发展为急性肺水肿甚至急性呼吸衰竭,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呼吸音、哮鸣音、皮肤颜色。及时行血气分析,及早发现病情的变化。

4.6 促进淡液排出,麻醉清醒后,鼓励咳嗽排痰解痉,经常翻身拍背,使痰易于咳出,若咳嗽乏力,肺部有散在哮鸣音者,可行经鼻腔气管内吸痰,必要时行支气管镜下吸痰,尽快排出痰液,防止或解除支气管痉挛。

4.7 注意全身护理、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增强病人体能,以利于咳嗽及深呼吸运动,减少支气管痉挛的发生。

4.8 做好心理护理,支气管痉挛的发作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常处于焦虑不安中,术后要消除患者压抑的心理情绪,防止任何不良刺激因素,使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始终保持平稳状态, 应安慰病人,以调动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

5 结果 在治疗支气管痉挛12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死亡,无1例因支气管痉挛而延长住院时间,均痊愈出院。

6 讨论 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是致命的并发症,但通过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正确的治疗处理,能减少支气管痉挛的发生,能快速的缓解症状,保证围手术期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8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4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年龄55~73岁,平均年龄(66.42±4.74)岁,男14例,女6例;其中食管上段癌3例,食管中段癌12例,食管下段癌5例。对照组年龄56~74岁,平均年龄(65.31±4.92),男13例,女7例;其中食管上段癌4例,食管中段癌10例,食管下段癌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做好各项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医师治疗,术后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患者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入院后对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要合理用药、劝其戒烟戒酒。对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控制血压,纠正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等[3]。对有贫血、营养不良患者,要纠正贫血、补充营养。对有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胃肠道准备:术前3d给予流质饮食,术前禁食12h,对梗阻明显者,选用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冲洗,术前1d晚清洁灌肠。

1.2.2心理护理

面对手术患者常存在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对此应加强心理护理。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沟通时,护士态度要和蔼,语言亲切,认可患者的倾诉,了解其心理特点,针对性给予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良好心态,消除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同时讲述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手术的具体情况、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4]。②护士还应该帮助患者争取社会支持,比如教导家属在患者面前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使周围患者及其家属减少暗示。鼓励患者在康复期间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和外界的交往,获得社会安慰和支持,有利于身心康复。

1.2.3呼吸道护理

对于麻醉未清醒的患者要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面罩吸氧,待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协助其取半卧,有利于患者呼吸。雾化吸入2次/d,并协助患者翻身叩背,指导其有效咳嗽、咳痰,咳嗽时用手按住胸管,可以减轻疼痛[5]。对于无力咳痰者,可以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1.2.4各种引流管护理

检查各种管道是否扭曲、有无脱管、胃肠减压器是否处于负压状态、胸腔闭式引流管最下端是否位于水封瓶平面以下、水柱是否波动、尿管连接是否完好。注意观察胃肠减压管内液体量、颜色、性质,以判断胃内有无出血。注意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管的量、颜色及性质,以此判断有无胸腔活动性出血、吻合口瘘、乳糜胸、脓胸等[6]。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1.2.5饮食护理

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营养尤为重要,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术后禁食禁水4~5d,待肠功能恢复正常排气,胃肠减压器内引流量减少,即可拔除胃肠减压管,1d后可给患者饮少量的水,确保患者无异常情况后,再给予流质饮食,少量多餐,以后缓慢改为普食,指导患者多进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等易消化食物。对于有胃肠造瘘管的患者,指导其固定好造瘘管,术后24h由造瘘管注温开水50ml,无不适就可以经造瘘管注流质食物,告知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如腹胀、腹泻、倾倒综合征、便秘等,同时加强导管周围皮肤的护理。

1.3观察指标

护理后,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二、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小结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9

关键词:急性重症胆管炎;围手术期;护理

急性重症胆管炎实际上就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胆道梗阻和胆管内化脓性感染。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具有胆管炎的三联症(绞痛、寒战高热、黄疸),如处理不及时,可出现休克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危及生命。护理人员配合医生早发现、早治疗,尽快解除梗阻、尽早胆管引流,以获得满意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集我院急性重症胆管炎并行胆管切开探查、解除梗阻、减压引流术患者12例,术前经临床,实验室检查、B超、CT等诊断为急性重症胆管炎。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36~79岁,有胆道手术史2例。入院时中度休克表现2例,重度休克1例,由外院转入时病情危重,深度黄疸、高热并处于昏迷状态。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三联症"临床表现。

1.2 方法 对本组患者均施行心理护理,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解痉止痛、抗感染及手术治疗,对休克患者紧急手术,解除梗阻,及时胆管内T管引流。术后做好病情观察,保持引流管通畅,合理的,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1.3结果 本组12例患者经过及时抢救治疗及精心护理,无l例死亡,除1例切口感染外,全部痊愈出院。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消除患者思想顾虑 本组12例,2例既往有胆道手术史。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说明再次手术的必要性,解答患者的问题,做好思想工作。

2.1.2 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包括惧怕手术危险、麻醉意外、术中术后疼痛以及再次手术预后等,针对以上问题。向患者讲解胆管切开减压和引流术是腹部外科中比较常见、技术成熟的手术之一,介绍手术的目的、意义、手术过程,手术及麻醉的安全性、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正确对待手术,积极配合治疗。

2.1.3腹部体征观察 如腹痛加剧,腹膜炎体征加重,出现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等精神症状,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出冷汗等休克前期表现,及时报告医师,做到及时、准确处理。

2.1.4合并休克护理 休克患者,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补液扩容,尽快恢复血容量,遵医嘱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以求尽快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降低胆管内压力,抢救患者生命。

2.1.5积极术前准备 入院后立即进行抽血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功能、血型以及尿常规、B超、CT、心电图等,积极做好随时手术准备工作。

2.2 术中护理

2.2.1患者进入手术室至实施麻醉前,是患者心理上最为无助的阶段,手术室护士应以体贴的心态接待患者、并为患者保暖,做好心理安慰,以稳定患者的情绪。

2.2.2 认真做好各项查对制度,如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及部位、血型、B超及CT提供胆道梗阻的部位,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2.3 向患者介绍麻醉方法,并协助其摆好,麻醉后留置导尿管,以利于术中尿量的监测。

2.2.4 医生、护士在手术台上的密切配合,是保障顺利完成手术的重要环节。

2.3 术后护理

2.3.1严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和循环功能。如P、BP和每小时尿量,及时准确记录出入量。根据病情、确定补液的种类和输液量,合理安排输液的顺序和速度,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3.2 维持有效呼吸 休克、昏迷患者更是重要,注意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浅度,动态监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状态,选择给氧方式和确定氧气流量和浓度,改善缺氧症状,保证组织器官的氧气供给。

2.3.3 管道护理 避免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及T管扭曲,折叠及受压,定期从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捏,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其色、量及性质,避免将管道固定在床上,以防翻身或活动时被牵拉脱出,注意引流管周围皮肤,如有胆汁样渗出物,及时更换敷料,局部皮肤涂敷氧化锌软膏,防止胆汁刺激和损伤皮肤。指导患者妥善保护T型管,保持通畅,避免扭曲、脱落,引流袋的高度应低于引流处[1]。

2.3.4 T管引流的护理 若T管引流出的胆汁色泽正常,且引流量逐渐减少,可在术后10d左右,试行夹管1~2d,夹管期间应注意观察病情,患者若无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可经T管作胆道造影,如造影无异常发现,在持续开放T管24h充分引流造影剂后,再次夹管2~3d,患者仍无不适时即可拔管。拔管后残留窦道可用凡士林纱布填塞,1~2d内可自行闭合。若胆道造影发现有结石残留,则需保留T管6w以上,再作取石或其他处理。

2.3.5 术后镇静镇痛 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药,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平稳呼吸,缓解紧张情绪,术后安静休息,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2.3.6 根据患者体温升高程度,采用温水擦浴,冰敷或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

2.3.7 的护理 协助患者卧床休息,以减少耗氧量。非休克患者取半卧位,使腹肌放松,膈肌下降,有助于改善呼吸和减轻疼痛;半卧位还可促使腹腔内炎性渗出物局限减轻中毒症状。

2.3.8 饮食护理 在患者恢复进食前或进食量不足时,从胃肠外途径补充营养素,恢复进食后,从清流质饮食,过度到进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和低脂饮食。

2.3.9 并发症预防和护理 若T管引流液呈血性,伴腹痛、发热等,提示胆道出血。若腹腔引流管呈黄绿色胆汁样,警惕胆瘘的可能性,若患者出现神志淡漠,黄疸加深,每小时尿量减少或无尿,肝、肾功能异常,代谢性酸中毒,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提示多器官功能障碍,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4出院指导

2.4.1 合理饮食,少量多餐,进食低脂、高维生素、富含膳食纤维饮食;少吃含脂肪多的食品,如花生、核桃、芝麻等[2]。

2.4.2 做好自我监测,出现腹痛、发热、黄疸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2.4.3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带管出院者,告知其带T管引流目的,指导其进行自我护理。① 穿宽松柔软的衣服,妥善固定引流管和放置引流袋,防止扭曲、折叠和受压。②避免举重物或过度活动,以防管道脱出或胆汁逆流。③沐浴时应采取淋浴方式,并用塑料薄膜覆盖伤口处。④引流管伤口换药1次/d,敷料被渗湿时,随时更换,以防感染,伤口周围涂氧化锌软膏保护。⑤每日同一时间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液的量、色及性状。若引流管脱出,引流液异常或身体不适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 2012 年 6 月 -2013 年 6 月收治的 46 例重症胆管炎患者。其中男 26 例,女 20 例,年龄 26~68 岁,平均 (30.510.5) 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 23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 2007年东京指南急性重症胆管炎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急性重症胆管炎。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在重症胆管炎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

1.2.1.1 术前观察与护理 护理人员在 ACST 患者术前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若患者出现休克或者异常精神症状应及时通知值班临床医生,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ACST 患者在入院时一般病情比较危重,通常会合并有休克、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失衡和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症状。护理人员在 ACST患者入院后应当立即建立有效的输液通道,对患者进行双管输液,以保证患者所使用药物和电解质等液体的及时输入。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氧气吸入、导尿、胃肠道减压等操作,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观察患者的脉搏和血压变化以及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变。护理人员手术前应当每 30~60 min 对患者进行血压和脉搏测量,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脉搏跳动次数、呼吸频率和神志状况,若发现患者有异常变化应及时通知值班临床医生,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1.2.1.2 术后观察与护理 护理人员在 ACST 患者术后应当注意患者各种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熟悉各种引流管放置的部位、作用和拔管时间,在引流管露出患者皮肤的地方做出标记并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折叠、扭曲、脱落等。护理人员对于全麻后神志未清晰或者烦躁不安的患者应给予特别看护或者用消毒后的棉质绑带约束患者的双手,防止引流管被拽出等意外的发生。护理人员在 ACST 患者术后应当注意保持患者引流管的通畅,注意观察引流管内液体的性状和流出量,及时准确地加以记录,若有异常,应当及时通知值班临床医生,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护理人员在 ACST 患者术后应该密切观察患者腹部体征,若有异常,应当及时通知值班临床医生,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检查或治疗。

1.2.2 综合护理干预组 综合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术前术后体征检测、发热护理干预和饮食护理干预。

1.2.2.1 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干预 (1)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运用心理学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现高效无障碍沟通,及时了解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增强信心,更好的配合手术。(2) 术后心理护理干预。重症胆管炎患者经过手术后,由于躯体不能自主活动,且麻醉后刀口疼痛极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恐惧感。因此,术后心里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当利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促进患者身心痊愈。

1.2.2.2 术前术后体征检测 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前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在患者出现休克或精神症状之前及时通知值班医生。术后护士应使用心电监护,严密观察重症胆管炎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并及时准确记录。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值班临床医生,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检查或治疗。

1.2.2.3 发热护理干预 对于发热的重症胆管炎患者,术后应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退热,并配合使用冰敷全身及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体温低于 38.5 ℃的患者仅需增加原抗生素剂量以及物理降温。

1.2.2.4 饮食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当指导重症胆管炎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用清淡易消化、低脂肪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1.3 护理效果评价

分别于实施护理 24 h 后,评价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的护理疗效。术后患者经护理 24 h 后无化脓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状为有效,反之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9.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x-s) 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组治疗有效率为 95.6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 65.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97,P0.05)。综合护理干预组后的死亡率比常规护理组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