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3: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

篇1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教学;教学现状;诵读策略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先贤智慧的积淀。它以优美工整的形式,和谐动听的韵律,丰满凝练的语言,深沉真挚的感情,绽放成中华文苑中的奇葩,极具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新课标对7~9年级学生有明确要求: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而且,古诗词在中考卷上的分值也是相当可观的。往往,纯粹的默写就占了8分左右,还有4分的课外古诗赏析题。所以,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初中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但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首先,因为古诗词创作的时间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过于遥远,初中学生又缺乏古典文化的积累,很难认识到古诗词具有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就难以激发。其次,一线教师虽看重古诗词在中考卷上的分值,但在平常的教学中并未真正给予古诗词教学应有的地位。有的认为,只要学生能正确无误地默写,拿到中考卷上的分数即可。于是,平日里滚动式地紧抓学生的背诵默写。有的教师则对古诗词只做简单的文字翻译,破坏了含蓄隽永的意境之美。也有许多教师很重视对古诗词的鉴赏美读,从作者的写作背景、诗词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技法美等各个角度鉴赏,并让学生详细地做了笔记。种种教学现状,有共同的特征,就是古诗词和学生是貌合神离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非浸润其中含英咀华,难免兴趣索然。

笔者针对初中古诗词的教学现状,一直致力于寻求有效的学习策略,本文专门从传统的诵读角度研究有效的学习策略。笔者发现,诵读策略的运用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是有一定效果的。

古诗词是文学中的音乐,具有音韵之美,是最适宜诵读的文学样式。而诵读又是语文课的本色,是符合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诵读教学有其悠久的历史,早在几千年前,学童启蒙所普遍采用的就是诵读,在诵读中代代相传中华经典。诵读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将诵读运用于古诗词学习,是打开感知、领悟古诗词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的一个入口。

一、诵读策略之读出节奏

古诗词中语词的停顿,语音的长短、轻重强弱构成了不同的节奏。读一首诗歌,要改变小和尚念经的腔调,代之以音乐性的诵读,让学生在音乐的美感中激起对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要组织学生大胆尝试有节奏的诵读,并在诵读中揣摩怎样划分节奏最具音乐美。做这个工作,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要相信学生能通过个体的诵读实践和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到最准确的节奏划分。最后,师生互动小结:四言诗词往往是“二二”节奏,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五言诗词往往是“二二一”或“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七言诗词则往往为“二二三”或“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节奏。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夕阳/西下/几时/回?”“夜泊/秦淮/近/酒家。”笔者这么做了,发现学生很有成就感,对诵读也很热爱,他们在诵读中将古诗词的音乐性体现得比较充分。

二、诵读策略之再现画面

初中教材中的古诗词多为情景交融之作,学生通过诵读可以再现画面。如诵读柳宗元的《江雪》,脑中展开一幅寒江雪景图,图画的背景空旷寂寥寒气逼人,一老翁披蓑戴笠,兀坐于一叶孤舟,垂钓寒江。整幅画色调清冷,质感深寒。当这样的画面出现在脑中,诵读时自然会呈现出作品带给读者的炎凉沧桑及傲世高洁之感。又如教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脑中展开的则是一幅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姹紫嫣红,一片花的海洋;莺歌燕舞,彩蝶嬉戏。春意盎然之中,绽放的是春花,也是心花;听到的是黄莺清脆的歌唱,也是诗人愉悦的心曲。诵读时,自然会有轻快喜悦洋溢在嘴边。

清人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确实,一片自然的景色,便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当学生在诵读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诗词的画面,其实已触摸到作者的心灵。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在诵读中再现画面“披文入情”,很感性地领会诗人的感情。

当学生走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教师不妨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因为,古诗词作品往往是作者经历和思想情感的外现。有必要的话,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领悟诗词的意韵。比如,学清照的《武陵春》,若对词人不甚了解,则有可能把词中的“愁”理解为闺阁女子的幽怨,或是闲愁。但当我们了解到李清照写作该词时已53岁,且经历了金人南侵国家败亡,丈夫病死家庭破碎,李清照孤身一人颠沛流离,如风雨中的浮萍,那么,我们才能掂量出词中“愁”之沉重,之繁杂,才能明白“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中承载的词人之痛楚。

三、诵读策略之情境创设

古诗词诵读教学时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教学时可借助多媒体配上图画,配上音乐,以增强直观性、形象性。

如在教学齐己的《早梅》时,多媒体投射一幅早梅傲雪图,图上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就在这冰天雪地之中,一枝梅花绽放,早梅那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不言而喻。面对这样一幅图画,学生诵读时自然会生发出一种高洁傲岸之神韵。而在教学苏轼《破阵子》时,则可配上《十面埋伏》的曲子,让慷慨激昂的乐曲引领学生诵读出爱国词人的满腔抱负及报国无门的无尽悲痛。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诵读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不断普及,诵读教学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认知。诵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诵读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更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陶冶自己的情操,可谓一举多得。那么,如何开展有效诵读教学呢?

一、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

营造良好的诵读环境是让学生爱上诵读以及培养学生诵读习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诵读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比如,1、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向学生推荐好书,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营造书香氛围。2、引导学生征集读书名言,可以把从各方面征集来的名言抄在黑板报上,或是做成书签与同学交换。3、建设好班级书吧。教师要搞好书吧的环境布置,营建浓厚的读书氛围。同时发动学生踊跃献书,鼓励他们换着看,保证书吧常年有充足的藏书量。4、建议学生在家设立自己的小小书库,家长督促孩子每天至少有半小时的诵读时间。5、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以读书为内容的班队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朗读中加强指导,做好范例,让学生有样可循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是智力的开发者、信息的提供者、意义的建构者。因此。教师的观念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传授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诵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应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和提示下,对课文进行研究性地诵读,独立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有效信息,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并且能够应用文本中学会的有关知识去了解生活,深入研究生活中相关的事物,从而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能够体验、理解和应用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咬文嚼字,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能力

在诵读的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词语段落进行反复地研读,咀嚼,能够进一步领略语言文字所创设的意境,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品读文章的能力。一段文本需要重点剖析三个方面:抓准文眼、理清文脉、剖析内涵。“文眼”是指文本中概括性的词语或句子,抓准文眼就把握住了文本大概的内容:“文脉”是指文本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结构特点、意义、关系、表达形式和作用,理清文脉就可以使文本的内容条理清楚地浮现字端:“内涵”是指文本中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本所要表达的主旨,内涵往往比较含蓄,剖析内涵既可以最终清楚文本内容,又能够完整深入地领悟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这三个方面的实现,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反反复复地吟诵,从而准确把握、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如《济南的冬天》的第三段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景以及小雪点染下的山,作者用“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巧妙地对雪山的温静、秀气作了赞叹,随后对小雪点染下的山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记得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在交流读后感受时说:“老师,我觉得作者把雪后的小山写得像一位在春风中追逐梦想的美丽少女一样。”此言一出,课堂沸腾了,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相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又如文中有这样三句话:“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老城”本是无情物,作者却说它们“睡着”。还能被春风“唤醒”,赋予老城以人的灵性,把老城写活了。“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不仅表示存在,还传神地勾画出了小村庄、房顶上的雪的神态,它们像有灵性的人,在舒服地躺着。

四、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领会文章中心

初中生语文诵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依赖于他们对文章的洞悉、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对中心思想的把握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到文章所设定的语言环境中,并对关键词句进行重点理解和反复品味,进而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学习课文使自己的诵读能力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比如,教学《孔乙己》时,文章的开头是这样一句话: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针对这句话,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1、为什么孔乙己需要站着喝酒?2、孔乙己为什么会穿着长衫?3、这句话当中“唯一”是什么意识?说明了什么?通过质疑解疑, 学生明确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又理解了用“唯一”来限制,表明在这里仅此一人,一下子就把孔乙己的形象特征凸现出来,为进一步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及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奠定基础。在品味文章其他的重点语句和段落时,我着重通过朗读、剖析和比较,让学生了解含义,受到感染,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有了透彻的理解和深层的感悟。

五、开展丰富多样的诵读活动

诵读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需要在不断的诵读实践活动中完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诵读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诵读兴趣,增强学生荣誉感,又可以不断提升学生诵读能力。因此,我在搞好新课教学中的文本诵读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与创造更多诵读的机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课前的五分钟口语训练。利用上课开始的五分钟开展口语训练,形式灵活,更具随意性,主要是让学生交流个人的诵读心得,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由课下的闲散状态过渡到学习的最佳状态,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对学生诵读的检测。教师给予必要的激励与表扬,这同样是对学生诵读成果的一种肯定,更能强化学生的诵读动机,提升学生能力。

2、开展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发动学生举办诗歌朗诵会、辩论会、读书报告会等一系列读书交流活动,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调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诵读的乐趣。大家一起闲坐聊天、会谈,这样更能为紧张中的高中生带来无穷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与喜悦。

结束语:

诵读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是学生了解历史文化,了解中国精神的重要科目。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根据语文诵读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有效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4(02).

篇3

关键词:诵读教学;初中语文;诗歌;应用

近年来,多元化的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得初中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不断降低,学生的诗歌学习素养越来越低下,主要表现为表达能力普遍的低下、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靠、学习兴趣不足、阅读能力欠缺等等,随着时展的需要,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的能力都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中国的诗歌文化博大精深,是最具有时代特征和青春活力的教学内容,良好的诵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艺术内涵,深刻的领略到当代诗歌的精华风采。

一、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从学生角度分析。阅读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但是大部分都停留在网络上的泡沫文章,阅读过四大名著和唐诗宋词的学生占不到2%,诗歌长时间的没有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使得学生失去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认为诗歌是一种矫揉造作的表达形式,不为大部分的学生所接受。另外极少部分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诗歌的表达思想把握不明确,甚至出现偏差,严重的降低了诗歌的学习质量,由于对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不到位,导致在诵读的过程中不能自然大方的表达,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课堂的质量也逐渐降低。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走进了误区,由于方法不当使得诗歌的美感不断的弱化,传递给学生的美感少之又少,其中两个主要的误区表现在:一是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讲读的方式,所有教学任务由教师一个人包办;二是主要按照课件的形式为主,采用的是新型的灌输式教学,只有形式的革新,没有内容的革新,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磨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1]。

二、诵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必要性

首先,诵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诵读一直都是诗歌教学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材内容大多都是经典的文学名著,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内容,需要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去体悟和理解,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能够好的培养语感,不断地去积累著作片段和经典的名句,才能产生丰富的想象,形成敏捷的思维,朱自清在《论百读不厌》中提到了熟读深思的道理,由此可见,诵读法在很早之前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了“读”,文学作品就会失去它的美学价值。

其次,诵读有利于正确的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内涵。诵读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发展,从发音器官、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诵读的技巧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正确的把握,诵读的层次不断的从“音读―情读―醉读”,不断地去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有利于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高[2]。

三、诵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一)初次诵读,注重情感把握。在选择诵读教材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作品的艺术特征传授不同的诵读方式,可以范读、听读、也可以领读,但是在诵读的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把握,首先通读全诗,用醒目的笔迹标出需要停顿的地方,比如在《赤壁赋》这首诗中,让学生自己自由的诵读全诗,把握整体的情感表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再次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之间形成竞争表达的氛围,能更好的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课堂的效果,随后,针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教师要耐心的记录并解答,从专业的领域去评价学生的观点,及时的纠正不正确的观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3]。

(二)联想诵读,体会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一些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但是更多的是蕴含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中的,比如《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歌,作者淡淡的忧伤没有平铺直叙,而是流露在文本深处的,这样的诗歌就需要读者借助丰富的联想去体悟诗人表达的意境,想象诗人所描绘的情节、场面和人物,品味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尤其在《再别康桥》中,通过节奏、重度和情感的把握,就“甘心”“放歌”“沉默”等词语进行重点的分析,深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其中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三)醉读,提高鉴赏能力。醉读属于诵读中最为升华的一个阶段,可以让学生陶醉在其中,通过诗歌的学习不仅要把握诗人的情感,更要从中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迪,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和超然的态度,最好可以达到共鸣,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传授正确的体悟方向,把无声的文本作品变为形象客观的听觉语言,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以后的诗歌教学中,学生可以独立的完成诗歌鉴赏的学习任务,“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让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4]。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是一门注重人类历史文明和灿烂文化,侧重学生人文情感的培育和熏陶的科学,是人类表达自己丰富情感的工具,具有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教师要密切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寻找出更加具有新意和使用的诗歌诵读方法。

参考文献:

[1]潘小华.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4,23:161+159.

[2]徐丽婷.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课型的选择及应用探讨[J].才智,2015,09:75.

篇4

【关键词】经典诵读 语文教学 实施方案

一、经典诵读中教师的教法

经典作品的语言特性和广博的主题内容,要求教师在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立足于“读”而致于“悟”。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教学主体性,“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情境”,“对学生的‘悟’提供教学的指向” [3] ,结合多种教学法,缩小经典作品与学生实际生活认知的隔阂,建构学生学习经典作品从“读”到“悟”的桥梁中介。

1.诵读―情境法

经典作品历经时间的淘洗几乎都有着不同于我们当下时代的语境。李白杜甫的诗不是专门为教学而创作,拜伦巴尔扎克的小说也不是给中国人写的。文本与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时代的隔阂,更有着一种人格和情感的隔阂。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些条件性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克服感受和理解文本的困难,使学生能够“读”出“滋味”,理解作者及文本。

2.诵读―讲读法

经典作品因其语言内容的召唤结构,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阅读能力,这也就局限了读者的阅读视野。初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文学知识储备尚且不能进行独立的经典诵读,需要教师对基本的文学知识进行讲解。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适度讲解,夯实学生的语文功底。

3.诵读―体悟法

曹明海先生曾说过:“教师要引导学生凭借丰富的言语经验,虚心涵泳,潜心化解,将言语作品的知情意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情感结构,形成敏锐的语感能力,获得深刻的理性认知和语文运用的感性经验。”[5]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主体认识的自我感悟体验,把经典作品中的优秀文化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

4.诵读―记忆法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逐渐达到背诵记忆。经典作品在语言运用、结构安排、思想深刻性上都有着仔细研读的价值,熟记基础上的记忆,有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因此,对于可记忆的经典作品,应当适度采用记忆背诵法。

5.诵读―活动法

单纯的诵读,哪怕是超级经典作品,也会消磨掉学生的激情、兴趣。因此,教师采用诵读―活动法,即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把经典诵读的枯燥无味机械转化为多姿多彩的丰富活动,比如,举办诗歌朗诵比赛、开展经典作品的诵读比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经典诵读中学生的学法

1.学生主体意识的参与,积极与文本对话

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自觉进行经典诵读,主动与文本对话,体会经典文本的深厚文化底蕴,从而陶冶学生的诵读激情,培养经典诵读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促进学习主体意识参与,使学生积极与文本对话。

2.课堂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内容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认知特征、有计划有组织精心准备的内容,基于经典作品的特殊性,教师更是有意识的注意其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各个教学环节,吃透课堂上的知识。

三、经典诵读教学法统一

学习经典的第一步就是反复诵读,古人有讲: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自己的讲解而忽视学生个体循序渐进的感悟,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下滑,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高。这一问题也存在于经典作品的教学过程中。

四、经典诵读的教学现状及建议

(一)经典诵读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困境

基于当前重温经典的社会大声呼吁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经典诵读工作在教学工作中被重新关注和认识。教学改革工作在上至大学教育下至幼儿园启蒙阶段的不同层次的学校课程中开展,现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困境探讨如下。

困境之一:经典诵读教学目标模糊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教学结果,是指导教师的教和要求学生的学的统一结果,也是对教学任务预期的学习结果。

困境之二:经典诵读的形式化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也有众多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彰显对经典诵读教学的重视,试图引导学生的阅读倾向,但是在未能扭转阅读形式化应试化的形式下,这样的努力,对于真正实现经典诵读的期待效果,似乎是杯水车薪。

(二)基于现状提出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及现行的经典诵读的研究成果对经典诵读教学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1.“终身教育观”时代背景下,重温经典魅力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快速更新换代,要求人的受教育程度和层次,也要符合时展的要求,终身教育观念也在国际上产生广泛的影响。朱自清先生曾经强调过文言文的学习:“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必得古典的训练,才成其为受教育的中国人。”[4] 。

2.明确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世纪之交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对初中语文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指南必须予以明确,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学习经典作品,是对其语言、结构、内容、精神的提炼和感悟,且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当阅读对象为初中阶段的学生,经典作品的学习,更是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担负着经典诵读教学能否取得实际效果的重大任务,可谓是任重而道远。经典作品的教学实践,需要一代代教师和学生的不懈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军民.内涵・韵律・规范[J].语文建设,2011,(12).

[2]中学新课程标资源库・语文卷[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2:16-17,12.

[3]高晶.正解教学法[J].中学语文,2008,(5).

篇5

一、区域诵读课程的起源

从2005年开始,九原区以沙河二小为龙头,以儿童的视角,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科学地、有体系地开展经典诵读的课题研究,通过八年持续不断地实验与探索,打通了语文、音乐、美术等多学科间的森严壁垒,让学生在亲近母语、亲近文化的过程中,接受全面的经典文学与艺术的熏陶。经典作品将种子的能量蕴蓄于学生的身上。沙河二小承担的“关于诵读经典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曾在教育部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十一五”优秀课题成果评选中获得二等奖,并在北京现场颁奖(这是“十一五”期间包头市唯一获此殊荣的课题)。这些年来,沙河二小面向全市、全国多次进行经典诵读成果展示,为在九原区全面推广经典诵读成果做好了准备。

从2013年春季始,九原区教育局在全区所有小学中规范化地开设诵读课程,推广诵读成果,并进行区域化的深度研究,改变了全区所有小学生的精神气质状态,使经典诵读成为九原教育的一张重要“名片”。

在经典诵读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其一为了开发并用足诵读教材,丰厚学生的积淀;其二为了确定阅读书目,激发阅读兴趣,指导读书方法,整体推进课外阅读。用这样的方式构建起“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课外阅读和经典诵读为两翼”的教学体系,实现小学六年“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的目标,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二、区域诵读课程的框架设计与操作

在四年的区域诵读深度研究中,我们按照泰勒的“课程论”思想,建立起“从容有序,不徐不疾;缓坡上行,六年一贯”的区域诵读课程框架。

(一)诵读课程的目标追求

1.在快乐诵读中改变学生的精神状态,在丰厚积淀的同时,最大化地发挥经典文化的熏陶、感染、激励的作用,给学生以民族经典文化的熏陶。

2.打通经典诗文与生活的樊篱,开发出版融“经典化、序列化、生活化、儿童化”为一体的《主题诗文诵读》区域教材,供全区及更多地区的学校选用。

3.丰富诵读指导的操作策略,加强诵读的跟踪与检测,形成庞大的经典诵读“资源库”。在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过程中,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培养一大批有影响力的“诵读名师”。

(二)诵读课程的实施

1.时间要保证。

经典诵读要想得以长期、扎实有效地开展,就要由“做活动”走向“做课程”。活动是暂时的,课程是长期的;活动是集中的,课程是常态的。只有坚持“日日诵”,才能滴水穿石,绳锯木断。在全区推进经典诵读之初,我们首先解决的就是统一规定诵读时间,确保每日晨诵20分钟,于清晨极静之时,用经典叫醒黎明。

课外阅读时间的保障:初期,强力控制各年级书面作业量,保证学生每日读书半小时;后期,整合语文教材,压缩讲读课课时,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课时。

2.内容要精选。

基于对“小学六年,拿什么优秀的文化给学生”这一问题的思考,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体现“四化”:

经典化:拿最经典的作品给学生,确保作品从主题到表现手法都堪称经典。

序列化: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诵读的内容在体系的安排上应由浅至深。

生活化: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经典之作,让学生感受“诗词就在生活中,生活可以诗意地表达”。

儿童化:对于儿童来讲,比起背了多少、背了多深,更重要的是,儿童在这一过程中是否快乐,是否更爱自己,更爱这个世界。

在“四化”原则下,我们编写并出版了《主题诗文诵读》教材,将诵读与阅读、观察、表达、思辨、绘画、演唱结合起来,避免了“背而不知所云,诵而无所思考”的机械记忆。

在实践中,我们觉得,坚持这样的诵读原则至关重要,面对活生生的现代儿童,经典诵读不等于古代读经,现代学校不等于私塾,我们不能仅拿“四书五经”去填充孩子富有想象力的大脑,这不仅仅是对儿童的尊重,更是对儿童的呵护与关爱。

课外阅读书目的制定,主要是从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出发,结合语文教材中的单元主题,确定了九个类型的75本儿童文学的经典,作为班级共读书目。

3.指导要科学。

在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许多科学有效的诵读指导策略。

坚持“熟读成诵”,提高20分钟晨诵的实效性。

经典诵读操作过程中一个最重要、最基础的理念就是“熟读成诵”。要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跑跑跳跳中愉悦诵读,自然记忆,杜绝“机械记忆”“生吞活剥”式的诵读。

激发兴趣,以多样的形式亲近经典。针对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我们要求学校积极运用读、讲、赛、吟、演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在亲近经典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从心底产生对文学与文化的热爱之情。课外阅读推进中,我们注重上好整本书的读前开启课、读中推进课、读后交流课,在兴致盎然地阅读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追求“美诵”,提升语感。在诵读实践中,我们按总结出的“字正腔圆诵读六法”,指导学生朗诵出诗词特有的节奏、韵律,展现诗词之美,而不是“小和尚念经”般的有口无心。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的语感较好,对诗词有很好的直觉力与领悟力,对初高中学习古诗词与文言文有很大帮助。

文字内化,迁移运用,促进表达。诗词能培养有诗性的孩子。几年训练下来,学生视野开阔、情感丰富,常常能发现生活之美,习作与口头表达中常常引经据典,很有文采,跟普通的孩子不一样。

4.开展培训,提升水平。

为了确保全区的诵读与儿童课外阅读走向常态化、规范化、序列化、特色化,我们每学期开学初组织教材培训与展示活动,呈现样板课,提出本学期要达成的具体目标,让老师们有方向、有奔头。

5.狠抓评价,保驾护航。

在经典诵读推进的过程中,我们抓紧、抓好“评价”这一指挥棒,形成了三级激励性评价网络:一级评价为教育局对学校的测评,年终表彰优秀学校和优秀教师;二级评价为学校对班级的测评,为优秀班级奖励购书卡,促进学生阅读力的持续增长;三级评价为教师对学生的测评,开展诵读之星的评选、表彰。

三、区域诵读课程研究的成效

1.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精神气质状态,丰厚了学生的文化积淀。现在,不论到九原区的城镇小学还是农村小学,我们会看到经典文化滋润下的学生,既能落落大方、温文尔雅,又能旁征博引、谈吐自如。正像《内蒙古教育》孙志毅主编所讲:“同全国多数学校的经典诵读相比,你们有教材、有课时、有培训、有评价,做得很扎实,既补救了现行语文教材的苍白,又变化了学生的气质。童年与经典结伴生长,就像吃牛肉而不是吃菜帮子长大。腹有诗书,想不文质彬彬也难!”

2.区域课程研究的前瞻性得到认可。2016年秋季,一年级、七年级使用的部编本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篇目成倍增加,课外阅读进教材、进课时,这些教材改革的举措与我们这些年来的研究方向完全一致。

篇6

【摘要】文言文作品是中国古代精英文化的结晶,具有极为丰赡的精神内涵。学生通过读背文言文,就能够了解汉语表达的言简意丰、谴词造句的考究、思想内容的深刻、组织构思的严谨等特点,从而热爱民族语言,学习并发展民族语言的表现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特有的审美情趣,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和提高语文的各种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读背教学,培养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强调了朗读和背诵在初中文言言教学中的特殊地位。而如今,不少语文教师因为中考时对朗读和背诵较难涉及,受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忽略了读背教学。

1.要明确朗读和背诵的意义

1.1加强读背教学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熟悉文言文的语言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

文言文与我们相隔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很不熟悉。这就使学生理解文言文有一定的困难。要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必须指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学生就无法真正地领悟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而要进行语言积累,朗读和背诵是十分有效的途径。有的人一谈读和背诵就一律贬为“死记硬背”,认为这不符合教改精神。其实,并非如此。熟读背诵一部分名篇佳作,其作用不仅仅在于记诵这些佳作本身,还在于通过记诵,使学生掌握的字、词、语、句日益充盈起来,并可以渐渐地熟悉文言文的语言习惯,进而具备敏锐的文言文语感,为进一步学好文言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1.2加强读背教学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完全符合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学习离不开记忆,有了记忆,才能有储备,有了储备,才能便于学习新的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力。加强读背教学,指导学生采用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相结合,整体识记和部分识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背诵,通过强化记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并且,通过记忆背诵佳作名篇还可以从中学习并掌握更多更好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这对学生获得丰富、巩固知识技能,学好文言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3加强读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完全符合语文教学中读写听说全面训练、协调发展的原则。

《大纲》中明确提出中学语文科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其中,读是听说写的基础,读的能力也是自学能力的基础。这里的读虽然指全方位的阅读,但是其中的朗读和背诵是基础,是关键,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古人也提倡吟咏,视同视诵读的作用。其实,朗读的目的正在于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力。通过吟咏融入情感,感受会更深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通过反复朗读、吟咏、以至达到熟读成诵,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在朗读和背诵中,学生还会深刻感受到文章的形式美和语言美。如朗读《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时,文章中那整齐的格式,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和高远的立意一定会使读者陶醉。而文章中的这种美唯有读出来才会有深切的感受。学生通过认真地反复地朗读和背诵,就可以把文章的内容、思路和语言都化为自己的。如果能够达到这种境界,那么文章的内容情感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利于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加强读背的策略

2.1要注意进行读背指导,提高兴趣和实效。

朗读的要求是准确、流利,背诵的要求是正确、熟练。

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要注重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带。让学生认真听规范的优秀的朗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还可以使学生听出一些朗读的“门道”,掌握朗读的技巧。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吐字发音正确、规范、清楚,并帮助学生克服误读和落读。这不仅是朗读的一项基本功,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正确的反应能力。朗读时的句读停顿要正确,这直接关系着对文章的理解。指导朗读时,还应教给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如《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扁鹊的几次劝告一次比一次急迫,而蔡桓公的几次回答一次比一次不耐烦,在朗读时就要注意语气和情感的变化。

2.2教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

比如:考研化整为零,分段背诵;考研相互背诵,查漏补缺;可以反复背诵,突破难点,以及理解记忆法、尝试记忆法和协同记忆法等,来提高学生背诵的实效。

2.3组织形式宜灵活多样。

朗读时,可以教师领读,也可以由学生领读;可以个别是朗读,也可以分组朗读或齐读。背诵时,可以个别背诵,也可以分组背诵或齐背。在背诵与讲解的次序安排上,也宜灵活多样。对于较易理解的文章如《马说》、《陋室铭》以及古诗词等可以先熟读背诵再讲解分析。对于较难理解的如《曹刿论战》、《出师表》等文章可以先要求学生熟读,待讲解全文后,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及结构形式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再要求背诵。

2.4注重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可以创造竞赛的场面,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举行朗读比赛、背诵比赛或把一些作品改编成小品进行表演,充分调动学生读背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读背的兴趣,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去完成读背的任务。

指导学生读背,还应注重启发、诱导学生掌握文言文所特有的语言规律、思维规律和表达规律,如: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的使用,古今词义的变化,同类活用,一词多义以及一些特殊句式等。

2.5应和考试评估相结合。

要加强文言文教学中的读背教学,在平时考试中,就应该适当增加朗读和背诵的测试内容。在大规模选拔性考试中,也可以通过按原文填空或简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课文背诵的情况。这样,可以大大促进读背教学的深入。

总之,面对加强读背教学这一重要课题,作为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都有责任去研究它,去实施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读背中得到提高,得到教益。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方法;探究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篇古诗词,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要做好古诗词鉴赏题,我们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赏析古诗词的方法,掌握了赏析方法之后,无论是做课内题,还是做课外题,学生都能游刃有余。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家都知道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 缺乏对古诗词的鉴赏。

我国著名的古典诗词作品的数量数不胜数,有相当多的作品值得人们对其进行鉴赏和研究。然而,目前对这些古诗词的鉴赏是在一定的文学层面基础上的,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鉴赏少之又少,在这个问题上语文教材专家也不可否认,对中学语文古诗词的鉴赏缺乏研究。

2. 学生缺乏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不感兴趣,觉得古诗词枯燥乏味,很难理解,背起来很费劲,还得看书下的备注才能勉强看懂全文的大致意思。对于学生们来讲,学习古诗词不及学习现代文章有趣,现代文多以白话文为主,简单易懂。还有学生觉得学习古诗词没有什么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那几个古诗词默写,根本体会不到古诗词中美的所在,觉得那些生活与事物离我们很遥远,没有必要去研究那些东西等。很多学生都缺乏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二、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策略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古诗词的创作讲究用词凝练,而且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时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不少学生提不起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甚至对其有畏惧心理。针对这一现象,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尤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探究欲望。首先,风趣幽默、独具魅力的课堂导入语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良好的课堂导入,就是教学成功的开始,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学生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古诗词学习中。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自觉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境界。

2. 鼓励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

在学习初中语文古诗词中,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将自己融入到古人设置的情境中,想象自己就是当时的主人公,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可以让学生充分开展想象,想象当时的情境,大胆的将自己所想的画片用语言描绘出来:一根根干枯的树藤缠绕在一颗颗枯老的大树上,秋风瑟瑟的吹动树上的枯叶。昏暗的空中,不时传来寒鸦的叫声,声音是嘎呀的,一阵阵悲凉。一座小桥下,水面是平静的,秋风轻轻吹过泛起一点波澜,缓缓的流向远处的炊烟升起的寻常人家。悲凉的秋风,孤独寂寞的街道,一个孤独的游子骑着一匹眼看就要瘦死的老马,在太阳就要下山,仅留的一点余晖中,孤独寂寞的向前行驶着。学生通过对这种情景进行无限制的想象,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处境,作诗的心情。一个孤独的浪子思家之情,独自走在他乡的道路上,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所看到的夕阳西下,燕雀归巢,炊烟袅袅的人家之景无不体现出作者此时心目中的无限思乡之情,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这样深入的去联想与想象诗人的写作场景,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对古诗词进行理解与吸收。

3. 让学生掌握诵读古诗词的方法。

(1)引导学生读出真情。诵读是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它应当贯穿于古诗词学习的始终。但是这种诵读并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读出诗句,而是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和讲解,使学生理解诗句隐藏的情感,进而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词,这样的诵读才是生动的、感人的,才能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情感。

(2)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诵读。学生学习古诗词,除了要靠教师的讲解理解其含义,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诵读来领会诗文所传达的精神。每个诵读者因为自身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和经验的不同对古诗词中所体现的主题、表达的思想情感等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许多古诗词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和解释,以上情形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古诗词诵读提供了空间和条件。由于没有固定的朗读形式,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可以在不破坏古诗词情感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进行诵读,比如对作品基调的把握、情感的控制、声音的高低快慢等做出灵活的处理,体现出自己对诗作的独特理解。同时,学生创造性的诵读也使古诗词得到了富有个性的演绎。

三、结束语

中国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古文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古诗词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小看的。我们要高度重视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式,通过意境与想象将学生带入古人的生活领域,通过学习与实际相连接,让学生更加准确全面的理解和学习古代诗词作品,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激发对古文学的热情与兴趣,接受古文化对孩子们的精神洗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深入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享受古诗词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体会,开阔我们的视野,润化我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篇8

学习任何语言都必须有大量的语言输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为有效、自然的语言输出打下基础。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理论。他在其中的语言输入理论(The Input Hypothesis)中探讨了人们习得语言的方式:人们通过理解稍难于他们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即i+1原则)习得语言,而且输入必须足够(Krashen,1985)。换言之,要使外语学习获得成功,必须有丰富的、自然的目标语言材料的输入,没有大量的输入,外语学习就难以顺利进行。在中国英语语言环境十分匮乏的情况下,经典诵读——朗读和背诵经典材料就成了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它是以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为基础的。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的,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最佳的语言输入具有四个特点:可理解性(comprehensible),既有趣又有关联(interesting and relevant),非语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要有足够的输入量(i+1)。其中,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经典诵读就是可理解性输入,因为诵读材料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精心挑选的,加之对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这种输入无疑是学生能理解的。因此,经典诵读是语言输入的有效途径,为达到灵活地用英语说、用英语写的目的做好充分的准备。

英语学习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而经典诵读就是语言输入过程,它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自然的目标语言材料。但我们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输出,即说或写。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经典诵读这一语言输入对初中英语写作(输出)的作用。

二、经典诵读对初中英语写作的作用

1.为写作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

加拿大语言学家Bialystok(1978)把外语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分为显性语言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语言知识(implicit knowledge)。前者指学习者意识层中目标语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后者指那些存在于学习者的潜意识层中并已内化了的语言知识,学习者不一定能清晰地表达出来,但能不假思索流利地凭借这些知识使用语言,即语感。由此可以看出显性语言知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可以直接将这些知识运用于输出——写作。英语是由单词、短语、句子组成的,诵读英文经典必然能熟记公式化的短语,并创造性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随着经典诵读的不断增加,学生头脑中储存的语言材料也在增加,其对英语语言现象的敏感度将日益提升,从而使隐性语言知识不断得到扩展。隐性语言知识越多,学生熟练使用目标语的程度就越高(马广惠,1997)。这样,许多英语语言形式和规则的知识也逐渐积累,语言运用逐渐准确、规范,书面语的表达能力自然得以提高。可见,经典诵读能帮助我们积累必要的显性和隐性语言知识,从而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2.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作为中学的英语教师,我们在批改作文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写出来的句子没有什么语法错误,但总感觉怪怪的,有的甚至让人看不懂。这是因为这些学生是用汉语思维来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加之学生对西方文化了解的匮乏,导致写出来的句子不够地道。而经典诵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一个民族的文化,其精华只不过几本经典之作而已,经典之中,其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不朽范例,也可以精选出数十百短篇以作代表。如能读透这数十百篇,则单字自在其中,文法自在其中,文艺自在其中,思想自在其中(王财贵,2005)。因此,诵读英文经典可以帮助学生吸收外来文化,熟悉英文表达思路,逐渐达到对各种基本句型不假思索便能脱口而出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学生写英语文章用英语表达思想时,就能游刃有余了。

3.有助于克服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

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迁移(transfer)是母语对第二语言或外语习得所产生的影响,分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对习得起促进作用的为正迁移,起阻碍作用的为负迁移(Lado,1957)。我们知道,第二语言写作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过程,这中间夹杂着思维模式和文化模式的转换。英语写作就是从汉语的思维和文化模式向英语的思维和文化模式过渡的过程。学生在写作时难免会受到母语的干扰,导致写出来的文章会出现汉语负迁移的痕迹。例如:

①I very much love my father.(我很爱我的父亲。)

②Learn English is very important.(学习英语很重要。)

这两个例子是典型的字对字翻译的中国式英语。由于目标语输入的严重不足以及英汉两种语言本身存在的差异,学生在写作中难以摆脱汉语的影响。他们往往用汉语构思,像上面的例子一样再字对字地译成英语,生搬硬套汉语的句型和语法规则。Krashen(1985)在其监控模式学说中提到,有意识学到的语言知识能起到监控和编辑的作用,用来检查和修正习得的输出。经典诵读就是一种有意识的语言输入。通过经典诵读,学生可以积累写作中必要的显性和隐性语言知识,这些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以帮助学生监控和修正写作输出中出现的负迁移现象,从而排除母语干扰,更好地用目标语——英语进行写作。

经典诵读对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大量的诵读输入,学生不仅能更多地接触目标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能够学会用英语思维来思考,用地道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能够摆脱汉语的负面影响,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由此看出,经典诵读对写作的作用不容忽视。为了使经典诵读对初中英语写作发挥最大的效用,在推广经典诵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三、推广经典诵读需注意的问题

1.确保学生的经典诵读是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Krashen(1985)认为最佳语言输入应具备四个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才是有效的。他特别强调语言习得是通过理解信息而产生的,学习者理解了输入的语言材料,才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输出能力。因此,我们在选择诵读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其可理解性。扬州市初中英文经典诵读的材料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它分为美文、诗歌和歌曲三种类型,并且每种类型又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可以满足初中学生各学习阶段的需要。因此,英语教师一方面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选择难度适中的诵读材料开展诵读活动;另一方面,在学生诵读前,教师应进行必要的文化渗透,讲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降低情感过滤,消除心理障碍,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要诵读的内容(蒋祖康,1999)。这样,我们可以确保学生的经典诵读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它有利于写作输出的产生。

2.变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为有效的语言吸收

学生在诵读活动中朗读和背诵了许多经典的文章,接受了大量的可理解输入,但如果这些语言材料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知识,习得还是不能发生。因此,语言输入不等于语言吸收。详细来讲,英语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语言输入(language input)到语言吸收(language intake)再到语言输出(language output)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只有当输入变成吸收时,习得才能发生,才能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说或写做准备。Krashen(1985)把阻碍输入变成吸收的因素称为“情感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有过滤作用,决定着学生接受输入的多少,即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吸收的多少。如果学生学习动力大,对英语学习持积极态度,自信心强,那他们对语言输入的过滤作用就弱,语言吸收就多;反之,语言吸收就少。因此,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运用讲解文化背景、中西方文化碰撞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即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同时要经常鼓励学生,及时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以增强其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降低情感过滤,增加语言吸收,促进二语习得。

3.创造输出机会,积极探索输出模式,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笔者在了解初一新生英语学习情况时,有些学生说他们在小学时每天都背单词但第二天就忘了,这是死记硬背而没有学以致用的结果。同样,学生通过经典诵读积累了很多语言知识,如果不能及时地输出,诵读内容也很容易遗忘。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地创造语言输出环境和机会,帮助学生把积累的语言材料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知识。输出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仿写句子或短文,选择经典文章中的名言或其主题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论述。王初明教授(2000)探索出了一种很好的方式——“写长法”。比如学生在诵读了经典短文“A Forever Friend”(扬州初中中级美文)后,就可以以“Friendship”为主题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写作。文章不限词数,越长越好。少讲作文法,不设框框,让学生放开写,以篇章带动段落的组织和语句的运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经典诵读是学生大量输入英语语言信息的有效途径,是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典诵读可以为写作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包括显性和隐性语言知识。随着语言知识的积累,学生对英文表达思路更加熟悉,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从而能够摆脱母语的干扰,运用地道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当然,为了使经典诵读对写作发挥最大作用,教师在开展诵读活动时要根据学生英语水平选择难度适中(初级、中级或高级)的诵读材料(语言输入),以确保学生诵读的经典文章是可理解性的。同时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把诵读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知识(语言吸收),进而探索多种输出方式,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输出)。

【参考文献】

[1] Bialystok E. A Theoretical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 Language Learning,1978(28).

[2] Krashen S. D. 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London:Longman Ltd,1985.

[3] 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4] 蒋祖康.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 马广惠. Bialystok的语言学习模式[J]. 国外外语教学,1997(1).

[6] 王财贵. 儿童经典诵读基本理论[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4).

[7] 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 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实验[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篇9

一、齐声诵读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齐声诵读是初中故古诗教学中一种传统的诵读方式,只要教师能够运用得当就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齐声诵读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在齐声诵读中,每一位学生的诵读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在学生齐声诵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同时检查在诵读过程中学生是否出现误读、漏字、错字、语气、重音等情况,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诵读指导。值得注意的是,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避免单独使用齐声诵读这一诵读方式,而是应该积极与其他诵读方式一同开展。齐声诵读也有着十分多样的形式,例如全班齐声诵读,男生齐声诵读,女生齐声诵读,小组齐声诵读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古诗内容以及教学需求来选择不同的齐声诵读方式。什么时候开展齐声诵读,齐声诵读需要提出什么要求,都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慎重考虑的。最为关键的是学生在齐声诵读的时候,教师要专心一旁观察,以便在齐声诵读完毕后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指导。

二、示范诵读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示范性诵读,对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含义、领悟课文的主题思想有着重要的帮助。教师优秀的范读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例如,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一古诗的教学中,教师诵读着“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时候,眼睛里滚动的泪花湿热了眼眶,对过时感慨万千,令人心痛不已。在诵读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时候,感情饱满,慷慨激昂,让人为之一振。虽然只是教师在范读,学生们仍然可以如亲眼见到历史风云一般,开始思考、体会、领悟,将家乡、国家装在心里。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示范诵读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进入到领悟文本意蕴的境界中,让学生在文本的世界肆意徜徉,领悟文本的深刻涵义与潜在思想。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使用示范诵读这一方式时要在学生已经对古诗文有了一定理解的时候进行,以便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示范诵读,聆听完整的声音形态,从而完整的感受古诗的涵义。

三、自由诵读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从诵读文本的角度来看,古诗的内涵往往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对其进行解释。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领悟能力、诵读态度、学习需求均不一致,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诵读的过程中也难以获得相同的诵读体会。因此,诵读这一行为就应该在诵读者尊重古诗的基础上对古诗进行自由个性化的理解。在当前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已经越来越多的开始使用自由诵读的方式,往往会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你们可以随意读”。但是这种方式的自由诵读难以获得效果,教师只注重自由诵读的次数与形式,并没有明确目标。自由诵读并不是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而是应该在学生明确自由诵读目的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自由诵读,让学生能够在自由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古诗的魅力,在诵读中进入作者营造的情景。通常教师可以在初步读的情况下让学生开展自由诵读,有助于学生在自由诵读的过程中发现古诗中的难点,例如词义、断句、字的读音等等,同时学生还可以在没有思想限制的情况下自由遐想,自主探索,对古诗的思想情感进行探索。

四、个别诵读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个别诵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检查学生对古诗理解程度与诵读能力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节教学方式的重要机会。学生个别诵读的过程中所展现的不单单是学生个体的诵读技巧与能力,更多的是对古诗的真实感悟以及领悟思想情感的深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别诵读的情况来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在个别诵读中,学生还可以尽量做到叶圣陶先生所提出的“美读”,从美读中理解故事的含义,故事中难以用文字表达的韵味等等,同时在潜移默化下掌握了古诗的诵读方法。个别诵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诵读能力与水平,学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个别诵读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感受自己诵读的合理性,并且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法。这种形式下的个别诵读让学生大大加深了古诗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采用个别诵读法需要注意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习要相应选择不同的诵读材料,以便向每位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

五、课外诵读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在语文课堂中感知方法,感悟生命

语文课程标准把“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迁移文言文”作为总目标之一。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课堂中诵读经典,领悟方法,感悟生命的价值,成为我们两所学校语文数学的探索点。

低年级的老师利用表情阅读、动作阅读和表演等形式,结合简单的儿童诗和古诗让学生进行阅读,在简单的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悟作品的魅力。中年级的老师主要教给学生发音的方法,结合课文童话故事、古诗和小的散文对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中让学生感悟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提升生命质量。高年级老师主要让学生在抑扬顿挫上下功夫,学会把握语音高低、语调轻重、气息强弱、节奏快慢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语音高低,二是节奏快慢。把握好了这些,抑扬顿挫自然发生,诗歌朗读的艺术效果也自然展现。不必刻意追求,只要顺着诗句的自然语音状态来读,顺着诗句的自然节奏来读,学生自然会感受、感悟到生命。

在国学课堂中领悟内涵,润泽生命

2010年9月,学校与育灵童研究院合作,将国学纳入到课程之中。学校使用育灵童研究院编著的国学教材,教师与研究院的老师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一年级主要诵读《弟子规》《三字经》;二年级主要诵读《千字文》《笠翁对韵》(选);三年级主要诵读《论语》(选上)《论语》(选下);四年级主要诵读《大学》(选)《中庸》(选);五年级主要诵读《老子》(选)《庄子》(选);六年级上主要诵读《史记》(选)《资治通鉴》(选)和《历代散文选》。学校的老师们在国学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汉字演变让学生感悟文字的美,利用经典小故事让学生理解国学的内涵,将国学和生活实际结合,内化国学的内容,最后通过诵读领悟内涵,在诵读中润泽生命。

例如,刘郁老师在上二年级的《笠翁对韵》一课时,先让学生听《嫦娥奔月》的故事,然后让学生自读《五歌》中的内容,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借助形象的课件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生字、词,再读通课文。在大致理解的基础上,老师将着力点放在了诵读上。先让学生听著名播音员诵读的《五歌》,然后学生在不断评价中开始探索性的诵读、加动作诵读、和老师对读、表演诵读,学生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越读越有兴致。最后,孩子们说:“老师,太有意思啦!我们也说几个对儿吧。”老师和同学在诵读和创编中,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诵读活动中强化体验,丰盈生命